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市场利率;风险补偿;交易费用

若说中小企业融资难涉及的是资金的可得性不足,则中小企业融资贵涉及的是资金的成本过高。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普遍且一直处于高位。据不完全统计,民间中小企业的借款利率平均在20%左右,有的高达50%以上。这是中小企业融资贵的基本描述。那么,中小企业融资贵究竟“贵”在哪里?

1 市场利率超过中小企业的实际负担能力

通常情况下,从投资者角度,所有企业面对的市场利率由三部分构成:

市场利率=无风险利率+正常风险补偿+正常交易费用

1.1 无风险利率

通常以基准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用国债利率表示,由纯利率和通胀贴水构成,但我国利率市场化还没完全到位,其代表性较差。目前,我国银行信用的基础是国家信用,银行理财产品存在刚性兑付约束。根据就高不就低原则,可以将一年期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视为无风险利率,当前大约在5.5%,略低于一年期银行贷款的基准利率。理论上,无风险利率是与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货币增长)速度相联系的,很难通过市场行为降低无风险利率。无论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都要等量承担无风险利率。

1.2 正常风险补偿

投资者为企业融资要承担风险,损失发生前会收取一定的价格补偿,如对信用风险(违约风险)、变现风险(流动性风险)、期限风险等的价格补偿。我国目前尚没有企业风险定价曲线,只能根据现有数据进行简单推测。现有WIND数据库存有商业银行利率变化区间数据,等距取区间中值作为风险价格,可以大致描绘信贷风险收益曲线。当企业风险超出一定阈值时,银行就会退出,将风险高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留给其他金融机构。

1.3 正常交易费用

企业融资还要负担一定的正常交易费用(主要为中介费用),如担保、贷款保险、资产评估、咨询服务等费用,甚至要交存一定金额的保证金。这部分费用通常在2%左右。

无论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也要等量承担正常风险补偿和正常交易费用。但这两部分若单独或汇总过高,则会使市场利率超出中小企业的实际负担能力。

当市场利率超过中小企业的实际负担能力时,就会呈现中小企业融资贵状况。改变这一状况,可以由政府出面来解决。政府通过向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使金融机构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达到契合。可见,市场利率与中小企业实际负担能力的差额消除的可能性,起始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取决于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态度,依赖于金融制度构架的设计。

2 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大于市场利率的应有高位水平

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通常要高于一般企业,由三部分构成:

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市场利率+额外风险补偿+额外交易费用

=无风险利率+正常风险补偿+正常交易费用+额外风险补偿+额外交易费用

2.1 额外风险补偿

相比一般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风险要大,为此要支付一笔额外风险补偿。根据信托公司、租赁公司、小贷公司、网贷平台的实际利率状况,可以描绘出综合利率曲线。假定相同企业的银行信贷风险、信托风险、金融租赁风险等相同,其中的差异构成了额外风险补偿的主要部分,这部分资金投向是风险高的中小企业。取与银行信贷相同的风险区间,计算中小企业的平均利率约为14.0%。该利率水平排除了大部分民间借贷、网贷和小贷公司等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客户。如果考虑全部中小企业融资利率,估计平均融资成本应该在16%~18%之间。

2.2 额外交易费用

中小企业还要为其高风险支付一笔额外中介费用。有时,中介费用在2%以上,甚至会高于4%,属于额外交易费用。

只有中小企业,才需要支付额外风险补偿和额外交易费用,单独或汇总造成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大于市场利率的应有高位水平。其产生原因可以归结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必须克服的,是通过改革可以消除的。

3 中小企业融资贵的根本原因是中小企业融资难

根据以上分析,中小企业融资贵的根源在于:第一,市场利率超过中小企业的实际负担能力;第二,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大于市场利率的应有高位水平。前者是间接、次要的,必然是由中小企业融资竞争力较低引起的;后者是直接、主要的,无疑是由中小企业融资难造成的。因此,中小企业融资贵的主要根源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正因为如此,破解中小企业融资贵集中体现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参考文献】

[1]吴钦春.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与解决途径之争――依靠有形之手还是无形之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2):70-73.

篇2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也不断得到了拓宽,为解决其融资问题难提供了帮助。中小企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自身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如融资难,发展面临的困境多、信息不对称等,严重阻碍了其更好地发展。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便捷,推动了这些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在这种背景下,合理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互联网金融进行探究,以便通过互联网金融更好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分析,在剖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以及本质的同时,合理探讨互联网融资的优势,并引入当前影响力比较大的三个互联网融资案例,深入分析案例的同时提出意见,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更好地进行。相对来说,互联网融资模式能够比传统融资模式更加便捷、高效,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贷款资金,为其发展注入活力。而针对于传统融资模式来说,由于其条件较高、门槛高,导致很多中小企业无法达到其标准,从而无法取得贷款资金。互联网融资平台的优势在于互联网融资平台具有非常强大的技术能力,能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技术的运用,合理对中小企业与供应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进行解决,并且其还可以推动贷款审核的流程更加便捷,缩短各个环节的运行时间,从而能够使得总成本得以有效降低。不过通过对当前三种主要的互联网融资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究可知,其虽然都能够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等方面的问题,但是整体来看它们也都存在相对应的短板,要想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需要进行更全面地创新。

在案例研究部分,本文将阿里网络联保贷款、点名时间、拍拍贷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对其具体的运行机理、详细的融资流程以及风险管控等进行分析,以此来全面呈现互联网融资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引入这些案例,使得本文的研究更加具有操作性,并结合其具体的实践提出了完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有效途径。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体系建设

[DOI]10.13939/ki.zgsc.2015.43.047

1 前 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据统计,截至2013年10月底,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7.3%,并提供了超过80%的城镇就业岗位。全国共有中小企业1483.74万户,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6129万人;缴纳税金总额1.95万亿。中国65% 的发明专利、超过75%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压力的缓解、科学技术的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小微企业还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尤其是对于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处于22~29岁的大学生选择在小微企业就业的比重高达24.7%,小微企业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小微企业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数据显示,有55.4%的本地农民工和50.0%的外地农民工会选择在小微企业就业,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中坚力量,极大地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

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发展创新科技、推动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与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企业的弱势地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成为限制企业发展主要瓶颈。调查统计发现,有 76.68% 的中小企业认为当前贷款供应偏紧张,有 46.39% 的中小企业感觉资金周转困难,融资难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分析研究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会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1 信息不对称

财务信息、运作方式公开透明使得大企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公信度,同时也为其扫清了融资障碍,银行和其他投资者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来获取企业的各种较为详细的信息资料,从而根据信息资料做出合理的正向选择。而与之相对应的中小企业因为信息透明度低、社会公信度差,且经常发生粉饰报表的情况,导致银行和其他投资者很难根据企业所提供的报表来准确判断其经营状况,由此出现逆向选择的现象,并因此引发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为了实现融资,许多中小企业便想方设法隐瞒对企业不利的各种信息(即粉饰报表)。中小企业的这一做法,不仅会使银行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受损,同时也会对企业自身的社会公信度造成恶劣的影响。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门槛上升,Stiglitz和Weiss (1981)提出由于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导致银行贷款供给不一定是贷款利率的单调函数,因此便出现信贷配给,而信贷配给的出现会导致很多企业即使愿意支付较高的利息,也会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而无法获得贷款[1]。

2.2 中小企业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物

由于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低,银行对中小企业并不信任,银行作为“盈利性”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角度,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时候,便会要求企业提供有效担保和抵押,有效担保和抵押能够降低银行向企业贷款的成本,同时也可以降低借款人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提供有效担保和抵押是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必要条件。而且,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抵押物的要求也十分严格,目前国内银行一般更偏好于中小企业用房地产或其他价值较为稳定、易于转让出售的资产作为抵押物,而中小企业大多由于经营规模或经营战略等原因,符合标准的资产较少,又由于中小企业的社会公信度低,这使得他们很难找到符合银行标准的担保人,由此便产生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难题。

2.3 政府的政策制度不健全

近些年,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政府的注意,政府针对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也陆续了相关的政策。如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意见对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样的政策体系相对于占全国企业总数99.7% 的中小企业来说便显得有些单薄。且这些政策意见多为宏观指导性的,缺乏相关的法律配套,难以为中小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提供有效的法律保证。

3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3.1 改善互联网金融融资环境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因其具有普惠性、数字化和便利化的特点(2014,袭明华)[2],很好地补充了传统金融模式的不足,为中小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出路。据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P2P网络借贷行业累计交易额超过600亿元,第三方支付机构处理业务金额总计达922 万亿元,众筹融资总额超过 28 亿元。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为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打破了传统的垄断信贷,很大程度提高了现有金融体系的效率,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希望。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等十个部门于2015年7月18日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一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空白得以填充,还需要继续进行的便是要完善相关细则,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职责分工,建立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中小企业创造出一条可靠有效的融资途径。

3.2 建立和完善信用征集系统与信用等级评价系统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能够有效地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与中小企业有效担保和抵押的缺少而导致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征集系统与信用等级评价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小企业对信用的重视程度,对企业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约束,同时银行也可以根据企业的信用情况来考虑是否向企业贷款,既可以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减少银行的审核成本,又可以帮助缺少有效担保抵押但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获得资金。这又能反过来促进中小企业更加重视信用,增强中小企业信用意识,使中小企业形成良好的风气,从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

3.3 增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应继续探索出台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政策,从财政、税收、融资风险担保等方面研究出台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质性优惠政策。也可借鉴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如美国中小企业局(SBA)通过审查不满足正常贷款条件但是满足担保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德国商业银行依据中小企业不同信用等级对企业收取不同的担保费率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日本通过中央政府和地方两级信用保证体系对符合信用条件的中小企业进行信用担保。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国际经验的借鉴,与中国中小企业现如今融资困境相联系,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现状 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分析

1、融资的定义

融资即企业或个人筹集资金的行为与过程。就是根据自身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合规渠道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筹集资金、组织资金,以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管理需要的理财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融资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如银行承兑、大额质押存款、银行信用证、无形资产资本化、回购式契约、员工持股等。但总结起来,这些融资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间接融资。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可通过货币供给、信贷投放增加企业资金供给。只要信贷扩张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企业就可以利用银行信用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融资。二是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资金持有者和企业(资金需求者)自主选择资金交易的工具和形式,有助于实现储蓄资金向投资的有效转化。

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特点

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是正处于工业化加速、经济转轨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其融资方式与国际上融资方式的发展趋向有很大区别,即国内目前只能以外部融资为主,其表现在必然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首先,中小企业以外部融资为主具有必然性。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中小企业利润率比较低,资金积累很少;另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不健全,更新周期较长,折旧资金向积累资金转化的效率很低。上述原因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单纯依赖内部积累无法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寻求外部融资是中小企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解决融资问题的必然选择。其次,中小企业以外部融资为主具有可能性。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不断增加,截至2009年末,储蓄额已达260772亿元。然而,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目前仍很不充分,所以,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融资具有巨大的可能性。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剖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究其原因,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银行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更有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

1、企业自身的原因

(1)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信息观念淡薄。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较大。加上中小企业信誉不高,信用观念淡薄,导致银行放贷慎之又慎。且不少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意识不强,缺乏客观和透明,财务管理水平又低下。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

(2)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信息失真,造成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为企业融资增加了难度。且我国中小企业大都缺乏应有的财务管理知识,对重大的财务决策全凭自己拍脑袋来决定,管理也非常混乱。

2、间接方面(银行)的原因

(1)体制政策上的失衡直接影响银行贷款与直接融资的渠道。我国金融机构仍以四大商业银行为主,导致四大银行只愿给国有企业贷款。由于中小企业与国有银行在所有制上的差异,就造成了银行与企业之间制度的障碍。另外,国家还规定对银行的逾期、呆账等不良贷款实施追究制,因此银行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放贷自然多了一份谨慎,使得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渠道很难实现。

(2)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并不能亲自参加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它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带来了相互矛盾和问题。有的中小企业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或事后的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使银行承担过多的风险,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的动力。

(3)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融资机构。在我国目前的银行组织体系中,还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虽然我国已有遍及城乡的中小商业银行如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但由于他们没有得到政策性融资权,无法满足中小企业放贷需要。

3、直接融资方面

(1)股权融资受过多因素制约。我国对股票融资渠道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条件,如现行《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公司法》规定的股票上市要求中,规定了上市公司的规模、最低公众持股量、个人股东的最低人数限制及个人最低持股量、三年连续盈利记录等条件。中小企业因净资产规模、信用等级、融资额度不达标,资产评估、信息披露费用昂贵等原因难以涉足其中。

(2)债权融资难以拓展。我国债权融资目前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管理模式,由于受到发行规模的严格控制,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直接融资。同时,即使中小企业获得了一定数量债券的发行额度,但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风险大等自身特点,且投资者由于对其投资信心不足,也很难实现融资。

4、政府部门的原因

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向大企业倾斜。尽管这些年来国家政策有所改变,但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在中小企业法律法规的制定、管理机构的设立方面都不健全。迄今为止,除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还未有一部完整的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帮助其有效融资的法律法规还是一个立法空白,不能为中小企业发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提供法律保障。

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对策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不是中小企业、金融体系或政府单方面的事情,而是要靠这三者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

1、提高企业自身素质

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底子薄,规模较小,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信息缺乏透明度,导致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较大的贷款风险,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所以中小企业要完善自身管理体制,实现自救。

(1)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预期报酬率就有了一定的保障,就能给予投资者或者债权人一定的信心,这样中小企业才能筹集到一定的资金来发展壮大自身的业务。另外,中小企业还要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资金管理。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更要注重对资金进行管理。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仅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企业管理的核心。

(2)通过内部人员进行集资。金融危机下,就业环境不乐观。在这样的形势下,员工不会轻易离职,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会太高,因此可以通过类似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方式筹资资金,设定若干业绩和工作年限等限制条件,给员工配送一定的“股份”,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达到筹资的目的,也能留住核心的员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2、完善间接融资体系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金融机构应根据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不断开发和探索创造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1)国有商业银行应适当调整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国有商业银行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摒弃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在其信贷计划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份额,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扶持力度,积极寻找、培养和扶持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在银行业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贷款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的同时,也给银行自身带来新的利润支撑点。

(2)建立和发展地方中小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相对于大金融机构而言,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拥有交易成本低、监控效率高、经营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等优势。同时这些金融机构也对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家的人品、能力等有真实的信息优势。因此,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在没有财力支持大项目的情况下,只能支持地方的中小企业。

3、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股权融资渠道是在融资活动过程中表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发生变化的融资方式,以下是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渠道的可操作选项。

(1)上市股权融资。在我国创业板快启动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手段。中小企业可关注这个新兴市场,了解相关政策法规,从自身客观情况出发,积极创造匹配条件,争取进入国内证券市场。

(2)上市公司并购。有些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面临产业转型或升级,需要以募股资金去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新项目。相比之下,通过并购整体条件较佳的中小科技企业,比新上同类项目投资省、见效快。因此,符合上市公司收购条件的中小科技企业,可积极与有产业关联度的上市公司接触,寻找其收购其股权或资产、专利、项目的机会。中小科技企业借此途径,不仅可以为自身发展开辟一条融资渠道,也达到了间接上市的目的。

(3)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是在没有任何财产作抵押的情况下,以资金与公司股权持有者相交换,是一种向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行为。其基本特征是:投资周期长,一般为3―7年;除投入资金外,投资者还向投资对象提供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咨询和帮助;投资者通过投资结束时的股权转让活动获取投资回报。

4、加强政府规范引导

金融危机下,及时的资金补充是中小企业的救命稻草。但是银行从自身盈利和贷款安全的角度出发,会更谨慎地考虑中小企业的贷款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政府应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本市场,消除中小企业面对资本市场的进入壁垒,方便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设立专门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由这些担保机构去综合分析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经营情况等因素,给一些相对综合评价较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信用担保,从而增强银行发放贷款的信心。

四、结论

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本文针对这几方面原因一一提出对策,指出只有中小企业、金融体系、政府等共同努力、相互支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总结能够帮助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现状,使它们在活跃市场、增进效率、创造就业、促进技术进步、保持社会稳定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更加强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程剑鸣、孙晓岭:中小企业融资[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杨俊龙: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问题,2003(12).

[3] 袁增霆:解决融资难题:中小企业度过金融危机的关键[J].领导之友,2009(1).

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贷融资 困境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企业融资的理论研究可以概括为:一是关于融资需求理论;二是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1.融资需求理论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理论综述概括为:一是关于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及关系型贷款;二是宏观经济政策影响。

(1)信贷配给与关系型贷款

①信贷配给。斯蒂格利茨和韦兹通过建立信贷配给模型,指出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会影响银行的信贷风险。Stiglitz等人以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为基础建立的理论模型探讨信贷配给对银行信贷的影响。Bester提出抵押品可以和利率同时作为甄别机制,来甄别银行分离贷款项目的风险。

②关系型贷款。Greenbaum和Thakor认为企业可以和银行建立紧密关系来购买长期的含有佣金的隐性合同,指出较强的“关系”可以减低中小企业贷款利率。(2001)Grace O.kim建立了银行关系型投资模型,论述了中小企业对银行的关系投资的价值和作用。

(2)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探讨影响企业融资的货币政策、金融自由化、银行业合并及结构调整等。货币政策主要为: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金融自由化的作用是使投资增加和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利率提高、储蓄增加来实现。Strahan和Weston引入不同规模银行并购指出银行的并购规模与中小企业贷款比率之间的关系,即呈倒U型的非单调函数关系。

2.融资结构理论

国外有关融资结构的理论研究主要分为:早期融资结构理论和现代企业融资理论。

(1)早期融资结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1952),在他的《企业债务和权益成本计量方法的发展和问题》论文中将企业融资结构概括为三种: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净收益理论指财务杠杆率的变动对负债成本率和权益成本率影响不大,在企业各种筹资方式中债务融资总是有利的。净营业收益理论是假设财务杠杆率的变动不会对企业资本成本率产生任何影响,分析出企业的资本结构、成本不影响企业的价值,不存在最优资本结构。相反,传统理论是强调每个企业都存在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

(2)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1958年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管理》中,美国经济学家莫迪亚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基于理想的无信息成本和税收等条件的假设下,认为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即M-M定理,这一理论标志着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创立。

除了MM定理,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中典型代表的理论有静态权衡理论、融资次序理论、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

3.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研究评述

综上,对国外各种理论的研究都有自己既定的假设前提和内在逻辑,每一个特定的融资结构理论都只提供了一个看融资结构的视角。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使得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不能完全依靠融资结构理论。因此,研究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还需结合中国现状与企业融资环境及中小企业的特点。

二、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现状

最近几年,中国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研究总体分为两大类,一是中小企业自身特征因素;二是基于国内特殊国情,分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1.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

(1)中小企业的自身因素

①中小企业自身缺陷。李扬、杨思群(2001)认为中小企业自身倒闭率较高、较低资信等级、资产状况差、贷款缺乏有效担保或抵押物、自有资产信用低影响融资问题。杨俊龙、杨军(2003)认为,是中小企业产权结构不清、企业信用障碍、风险变数。胡乃武等(2006)认为中小企业在声誉和管理风格等方面,相对大企业来说,其不确定性将带来更为严重道德风险。张国毅(2009)指出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自有资本缺少,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经营风险大。郑君君,赵贵玉(2009)发现抵押品价值过大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

②信息不对称。由于中小企业面临在信贷市场上融资信息不对称和规模效应等交易成本而陷入融资困境。于学花、栾谨崇(2005)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信贷配给,即信息不对称、政府过度干预和自身内生性融资约束。杨丰来(2006)等认为由于中小企业所有权和控制器结合较紧密,道德风险问题更为严重,很多银行就会倾向于选择大企业而排斥中小企业。

③抵押缺失。中小企业本身资产较少,可用作抵押的资产更是少,而且,我国的金融机构对抵押品的要求苛刻且抵押率很高,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要通过抵押来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是十分困难的。

(2)制度性原因

①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金奇发等(2006)指出我国担保业实际上处于无部门管理的状态。刘秀丽(2006)等认为由于金融机构对固定资产的偏好以及政府行为的不协调,使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落实。范惠玲(2009)指出在我国企业贷款抵押、质押等担保必不可少,信用贷款只对极少的企业适用,导致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信贷。

②金融制度缺陷。杨丰来等(2006)认为金融创新不足,缺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新产品。王宏(2009)强调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向社会筹资,促进产权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李文艳等(2011)认为应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建立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特征的直接、间接融资市场体系,信用管理体系和融资服务配套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3)政府行为方面

王常柏(2003)认为中小企业与中小金融机构地位不对等,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等都对银行信贷有影响。张优勤(2009)指出我国目前缺乏专门对中小企业贷款服务、担保的机构,社会化服务体系未成形。

2.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林毅夫、李永军(2001)认为发展金融机构是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罗正英(2003)引入信誉链研究认为要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信誉链结构,调整财务信息结构、建立“大企业监督式财务制度”是有效的途径。杨绍辉(2005)从商业银行业务模式角度,指出供应链金融服务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李璐(2011)提出必须不断创新银行贷款、民间融资、设备融资租赁、债券融资、网络融资和直接融资等多种融资途径。

3.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研究评述

综上,我国学者在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很多问题上已逐步达成共识,如中小企业面临单一的融资渠道,不易上市难、很难贷款等,其原因包括中小企业自身、宏观的制度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金融机构等方面;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信用低等都会影响融资问题,应当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政府对体系建设也有责任。同时在一些方面也存在争议,比如政策性机构、中小型、地方性、民营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实施的影响等。

三、结论

总体来说,国内外研究都从某一个角度切入,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具有缓解作用,但仍一些不足。如没有深入分析每种对策的宏观背景、适用条件和范围,或在中小企业无抵押担保的条件下银行如何对申贷的中小企业进行审核并合理规范信贷,找到一种有效解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突破口。

因此,基于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下的信贷配给和无抵押担保背景,从商业银行外部视角来审核中小企业发展潜力,通过构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审核指标体系,提出一个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难题的战略框架。该框架从政府、银行、信用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自身等方面,以政府作用为保证,以商业银行的理念和服务创新为手段,以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为信用支持,以企业提高自身素质为根本支撑,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匹配路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民间借贷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民间借贷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究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18日

一、中小企业融资与民间借贷发展现状

2011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对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定义进行了规定。根据该通知划定的标准,可以将中小企业定义为在企业人员、产业等规模上弱于同一行业大型企业的小型经济单位。近年来,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激增。截至2016年,我国中小企业超过7,000万家,占我国全部企业数量的9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贡献了一半以上的企业税收,满足了城镇80%以上的就业需求。但是,作为我国社会生产力主力军,缓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渠道,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却只有2.5年,不足大型企业平均寿命的三分之一,其融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大体可以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类,后者又可以根据渠道的不同划分为:银行贷款、企业发行债券、民间借贷、信用担保、租赁融资和国外银行贷款6种。但看似丰富的融资途径并没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据投融界数据中心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占我国全部企业数量99%的中小企业2015年获得银行贷款的份额不足15%,三成以上中小企业因为融资失败造成资金链断裂走向破产。可见,当前“融资难”、“融资贵”依旧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关键词。

民间借贷方面。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行为的必然产物,民间借贷是指有别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的融资行为。同时,民间借贷易于操作、手续简单等特点,对现有经济体制下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因此,近年来,一些投资者将短期投机性资金大量投入民间借贷市场,促进了民间借贷市场的快速增长。据中国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国内共计有近9,000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总计约9,500亿元,中小企业1/3的融资来自于民间借贷。

二、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

长期以来,融资难是限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众多学者研究发现,尽管过去民间借贷的合法性没有得到法律的承认,其手续简单、期限灵活、资金到位速度快等特点依然对中小企业人的融资行为具有积极作用。这些积极作用在《规定》颁布以后体现得更为明显,归结如下:

(一)降低融资成本。商业银行在考虑是否贷款给中小企业时,需要仔细核查贷款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和贷款担保企业的经营情况,甚至需要派银行的工作人员去企业工地、厂房实地考察,派遣人员的车旅费等,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而民间借贷大多无需担保,对企业经营信息有自己的了解渠道,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二)降低融资风险。《规定》颁布以后,法律一方面承认了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对企业间借贷放宽了要求,并划出了贷款利率的“三线两区”,如表1所示。(表1)

(三)提高融资效率。一方面民间借贷整体流程简单,没有商业银行那么繁琐,可以快速办理贷款项目;另一方面相比商业银行定期贷款的贷款模式,民间借贷即借即还的特点更能满足中小企业可能频繁贷款的需要。

(四)实现信息对称。首先,民间借贷地域性明显,对当地企业比较了解,信息对称性高;其次,从民间借贷的起源来看,借贷双方往往有血缘关系,进一步防止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矛盾。

三、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消极影响

尽管整体上来看,目前民间借贷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更多便利,但是从中小企业长久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民间借贷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阻挡了中小企业发展的脚步。

(一)中小企业发展方面。虽然《规定》给出了民间借贷利率的“三线两区”,但是民间借贷的利率还是远高于银行,较高的融资成本限制了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从2015年民间借贷和银行同期利率情况来看,民间借贷利率约是银行的3倍。因此,民间借贷虽然短期内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可能给中小企业带来较大的负债风险,不利于中小企业长期发展。

(二)金融市场秩序方面。事实上,民间借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一方面民间借贷的负责人素质良莠不齐,同时民间借贷本身具有盲目性,更看重短期效益好的中小企业,不利于市场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一些行业的中小企业与政府政策相违背,或因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本应被淘汰,但是却因为可以通过民间借贷渠道进行融资,正常经营,不但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也让政府给金融市场发展情况的把握带来了困难。

(三)政府监管方面。尽管民间借贷在法律层面上取得了进步,但是政府后续监管并没有达到金融市场的需求。目前对民间借贷公司的监管没有统一的政府部门。事实上,民间借贷只是对金融市场中非正式金融机构的总称,其具体形式可以大致分为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和小额贷款公司,而由于国家没有对民间借贷进行层次上的划分,很难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统一管理。比如,目前大部分地区小额借贷公司属于金融办的监管范畴,而中介公司则隶属工商部门管辖范畴,典当公司又由商务部监管。这种分散管理的方式,无疑给政府监管带来了困难,很难保证《规定》中的法律得到有效实行,那么“三线两区”的利率保证也成为了一纸空谈。一旦中小企出于各方面原因签下了高利率的借贷合同,那么很容易滋生高利贷的现象,使得中小企无力承担高额利息,最终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局面。

四、民间借贷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综合考虑民间借贷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本文从中小企业自身、金融市场和政府支持三个方面入手,提出民间借贷视角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对策。

(一)中小企业方面

1、做好内部管理工作。中小企业应改变原有的只重视生产而忽略企业管理的观念,有规划企业发展的意识。一方面要为企业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发展目标,有利于企业中长期发展;另一方面应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给企业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逐步形成企业文化。

2、提高风险控制意识。中小企业无法得到银行贷款的一大原因是,其寿命短,银行很难从中小企业贷款中获得应有的利润。但是,要提高中小企业寿命,就要中小企业自身有风险控制意识。这方面,企业管理者应和财务工作人员一起制定财务预警机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并建立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提高企业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抵御风险的能力。

3、充分利用多种融资渠道。中小企业不能过分依赖一种融资渠道。无论是依赖银行贷款还是依赖民间借贷,从长远来看都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此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多种融资渠道。首先,要对民间借贷慎重选择,对不同的项目进行评估,看是否适合民间借贷;其次,选择民间借贷时,可以通过银行或信誉可靠的大企业做中介找到合适的贷款公司。

(二)金融市场方面

1、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民间借贷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本质是提供一个平台同时解决民间资本多、投资难问题和中小企业资金缺口大、融资难问题。民间借贷合法化只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开始,如果想要民间借贷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就必须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适当放宽民间借贷政策,让民间借贷更好地担负起非正式金融在金融市场中的职责。同时,正式金融机构可以参与到非正式金融机构的监管中来,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督,为进一步开放民间借贷市场打好基础。

2、探索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目前,虽然表面上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很多,但是市场和政策的一些限制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更多的依赖民间借贷。因此,为规避民间借贷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应积极探索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模式。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而是可以从渠道优化组合的思路入手。比如,大力推动银行和民间借贷的合作,这方面可以让银行作为中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融资的中介,也可以采取银行和民间借贷共同打造金融产品的方式进行。

3、优化金融市场服务机制。目前,我国刚刚形成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机构“双管齐下”的格局,但是这个形式还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达到一种平衡,非正式金融机构更多的是作为正式金融机构的补充存在。因此,如果想更好地利用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机制。银行方面,可以根据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打造新的贷款项目,对于信誉良好,短期内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合理的优化贷款流程,更好地服务市场。民间借贷方面,可以建立相关的咨询平台、法律服务平台等。

(三)政府政策方面

1、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的关键便是我国缺乏相应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使得银行不敢轻易向中小企业贷款,甚至出现企业利用民间借贷进行非法集资的现象。但是仅凭借市场或者某个金融机构(正式或非正式),很难建立全面而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因此,国家需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

2、大力支持信用正规民间借贷平台发展。长久以来,民间借贷一直被视为高利贷和非法集资的温床。事实上,民间借贷高利率、高风险的特点确实容易使中小企业陷入资金恶性循环,其分散隐蔽的特点又增加了国家的监管难度。但是,对于民间借贷和中小企业融资的这种现状,更应该建立一个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发展民间借贷的制度。一方面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入门槛,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审查根据各地市具体情况制定标准;另一方面对发展良好的正规的小额贷款公司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让其更好地体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

3、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监管力度。目前,我国对于民间借贷的法律已经趋于完善,但是民间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协同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如此,各地区民间借贷的发展情况和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是不同的,地方政府应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地方发展需求的法规。同时,根据上文提到的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涉及的主体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三线两区”可能引发新的矛盾等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法律得到良好施行。

主要参考文献:

[1]魏文静,牛淑珍主编.金融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8.

[2]林艺娟.中小企业多元化战略下融资渠道拓展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篇7

信贷环境整体宽松,信贷结构明显改善

信贷环境宽松主要表现在,货币信贷增长较快,利率水平有所回落。

信贷结构明显改善的表现是:第一,6月末西部地区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6%,增速比东部高4.7个百分点,信贷资金持续向西部倾斜,区域信贷不平衡状况不断改善。第二,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加快,余额同比增长11.6%,增速比去年同期高4.1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7627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增速比去年同期高7.5个百分点;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2%,增速比去年同期高8.3个百分点。第三,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快速增长,余额1.07万亿元,同比增长42.3%,比去年同期高10.3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502亿元,同比多增1642亿元。其中棚户区改造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7.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9.5个百分点。

为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两次实施“定向降准”,效果逐步显现。从涉农贷款看,上半年增高2.9个百分点。从小微企业贷款看,上半年余额14.17万亿元,(转下页)

同比增长15.7%,比大型企业贷款增速高5.6个百分点,比中型企业贷款增速高2.3个百分点,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7个百分点。

重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不仅加重企业负担、影响宏观调控效果,也带来金融风险隐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成因比较复杂,主要是企业债务杠杆率较高,债务负担与融资需求相互推动,不良资产、企业违约破产有所增加,融资的风险溢价上升。从存量资金看,前期投放的信贷资金尚未有效盘活,相当部分沉淀在产能过剩行业和低效率企业,挤占了实际可用的信贷资源。从增量资金看,一些市场主体融资拥有隐性的政府信用担保,对其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形成了“挤出效应”。从融资渠道看,资金来源过多依赖信贷等间接融资,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一是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机构行为,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融资链条,减少资金沉淀,增加有效的资金供给,降低资金成本。二是优化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管理,采取续贷提前审批、设立循环贷款等方式,提高贷款审批发放效率。三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依托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开展融资,扩大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及规模。四是加快经济改革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财务硬约束,消除结构性扭曲,推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以深化金融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把好流动性总闸门。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金融创新对银行流动体系的影响,灵活运用多种流动性管理工具,保持流动性水平适度和货币市场稳定运行,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着力调整结构,优化信贷投向。创新货币信贷工具,优化宏观政策组合,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等薄弱环节的水平;增强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的能力。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同业存单市场的基础上,探索发行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定价范围。逐步取消对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上限管制,提高财务硬约束水平,强化金融机构激励和约束机制。

加快汇率市场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基础上的基本稳定,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双向浮动弹性,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篇8

关键词:新加坡;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4-50-2

0 引言

新加坡拥有近20万家中小企业,约占新加坡企业总数的99%。为此,新加坡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融资,其措施、经验成熟可行。2015年11月9日,重庆市成为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营运中心,将为重庆市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供合作机会与经验启示。

1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重庆全市共有中小企业57.4万户,较2014年新增8.7万户。抽样问卷显示,反映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企业占33.3%,反映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企业占比为36.9%。受市场影响,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更为谨慎,缩贷、断贷现象较为突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重重。

1.1 门槛高,信贷抵押不足

中小企业在融资实践中存在“两个矛盾,一个不匹配”的现象――大量动产资源闲置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矛盾、不动产资源枯竭趋势与信贷担保过分依赖不动产的矛盾、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需求不匹配三个问题并存。实践中,中小企业普遍依赖动产担保Y源,其资产价值的70%左右是应收账款与存货,而商业银行接受的信贷担保物70%左右却是土地和建筑等不动产,导致中小企业的合格抵押品资源明显不足,从而抬高中小企业融资门槛。

1.2 链条长,融资成本偏高

目前国内货币供应充足,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较为宽裕。然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依然明显。原因之一,在于企业融资链条长,资金“二道贩子”多,导致层层加价,推高融资成本。资金“二道贩子”多与影子银行等民间融资行为密切相关。一方面,少数商业银行为规避风险、提高收益,常常通过信托等方式与影子银行合作,额外增加资金“通道”和资金“掮客”;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上笔贷款即将到期,急需且来不及重新申请贷款时,往往转向民间借贷高息融资等“借新还旧”的“过桥”模式,加粗了商业银行表外融资链条,抬高了融资成本。

1.3 渠道窄,融资结构失调

总体上,2015年,重庆市资本市场融资结构有所改善,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依然突出。截至12月,43家渝企在主板融资,58家渝企挂牌新三板,140多家家企业挂牌重庆股权交易中心(OTC);而京、沪、广等省市仅主板上市企业都在200家左右,市场差距明显。同时,由于缺少海外融资平台,市内中小企业难以在更大范围以更小成本配置资金。

2 新加坡中小企业融资经验

2.1 政府介入

制定扶持计划。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中小企业融资,于20世纪初制定了《新加坡中小企业21世纪10年发展计划》(SEM21),并制定了诸多金融扶持计划。一是“本地企业融资计划”。致力于解决了部分本土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的资金短缺问题,资金主要投向生产设备现代化和自动化更新改造、扩大产能、丰富产品种类等。二是微型贷款计划。主要为规模较小、知识密集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在该计划下,新加坡政府为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承担部分融资风险。三是贷款保险计划。该计划由政府直接参与。政府为放贷机构购买贷款保险,并支付保险费用的90%。在此情况下,即便贷款出现违约,也可获得承保赔偿,且赔付金额可高达75%。四是特别风险分担计划。在特殊时期,为缓解信贷紧缩,新加坡政府将本地企业融资计划中为中小企业承担的贷款违约风险比例统一提高至80%,并直接为合格的贷款申请承担75%的贷款风险。

2.2 信贷工厂

首创淡马锡模式。从银行角度来看,中小企业融资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在成本和风险之间找到平衡,从而缺乏放贷意愿。为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链条长、信贷抵押不足等融资困境,新加坡创新推出中小企业融资的淡马锡模式,又被称为“信贷工厂”模式。其核心是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实现批量风险管理。一是“标准化”处理。以淡马锡子公司富登金融控股为代表,首先将各行业的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标准化,简化材料,对授信调查、审批、贷后监督等相关内容尽可能标准化管理。二是“流水线”作业。以“流水线”的形式处理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审批、发放和风险控制,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细分为客户营销、贷前审批、贷后管理等专业化环节,像工厂流水线一样,每一个“生产环节”由专人负责,批量发放,批量“生产”。三是“多渠道”风控。为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将向知情人士、行业协会、上下游客户等进行调查,对产业链条上企业客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交叉印证,从多角度、多渠道收集企业信息。并定期对“准次品”进行预警,对“次品”进行处理。

2.3 拓宽渠道

成立二板市场。为拓宽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1987年2月,新加坡特地针对中小企业成立了二板市场(SESDAQ),旨在为成长中的中小型公司解决长期资金需求。SESDAQ开设了“政府证券自动报价系统”,该系统利用电脑系统对政府证券进行从发行、交易、兑付到转让、过户及登记注册等一系列处理过程;SESDAQ还实现了与美国证券市场的对接,可对NASDAQ上市证券进行交易。2007年12月,SESDAQ转型更名为凯利板(Catalist),为上市公司设立了更低的入市门槛。

3 启示建议

3.1 政府增信

完善体系降低信用门槛。增强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能力是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所在。新加坡政府在制定中小企业扶持计划方面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一是推进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明确政府扶持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建立完善地方政策性担保公司,尤其是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担保、投保联动等专业型政策担保公司和再担保公司。同时,集中现有各类政府性中小企业扶植补贴资源,统一为政策性担保及再担保公司提供风险补偿。二是加快推进动产融资登记系统建设。一方面,政府要在市级层面上继续完善应收账款、存货/仓单、保证金等质押登记系统体系;另一方面,要采取“政府政策扶持、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模式,加快动产融资登记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实践运用。

3.2 批量信贷

建“工厂”缩短融资链条。目前,建设银行在江苏、中国银行在上海等地已将中小企业“信贷工厂”投入市场。淡马锡控股旗下富登金融控股也在重庆设立了富登小贷公司。因此,全面发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合作项目优势,推广具有重庆特点的“信贷工厂”,将是缩短融资链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推广信贷标准化流程模式。以“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鼓励各家银行根据重庆各行业特色、企业生命周期等具体情况,细分市场与客户群体,以“客户为中心”和为“小企业全面金融服务”嵌入标准化制度和流程。二是突出“信贷工厂”的重庆特色。既要加强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对经验引进,还要参照国内外其他成功做法,尤其要结合重庆在“渝新欧”和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特色和实际情况,研发基于供应链、产业链等特征的批量信贷产品,完善存货、应收账款、知识产权、林权等担保方式,建设“信贷工厂”的重庆模式。三是高度重视批量风险管理。尽管“信贷工厂”模式在对小企业贷款组合资产的风险识别、计量和管理上具有独到优势,但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尤其要重视在标准化流程环节内嵌风险控制条款,强化风控设计。

篇9

Abstrac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s the main body of market, the privat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vivifyi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increasing employment and broadening the tax. But the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is a problem need to be solved. Solving the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the problem for enterprise employees and theoretical academia.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经济

Key words: middle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financing;market economy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046-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于拉动内需、促进就业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融资难始终是困扰中小企业的一个难题。之所以融资难,一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而银行则因为中小企业资信低、风险高而不愿意贷给他们资金,因此形成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二是因为当前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所致。

本文深入分析企业融资面临的障碍,同时对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出梯形融资结构,并从多个维度探讨助力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的有效措施。

1 中小企业现行融资结构及融资障碍

从图1所示的中小企业现行融资结构来看,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融资路径,但由于企业资质不够,融资风险过高,许多企业都无法通过银行信贷获得发展资金。此外,具体来看,中小企业融资难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环境尚需改善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历经30多年的成长已初具规模,但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诚信不足就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一些企业为骗取信贷资金,侵吞国有资产为自己所用。一些金融机构的内部人员与不法分子内外勾结。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但为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而且败坏了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1.2 观政策和法规相对滞后,执法不严

交易先于法律,我国当前存在一些处于法律“灰色”地带的金融业务,比如以民间小额贷款为主的B2B公司的大量存在,有以打着各种为实体项目融资的民间借贷,还有一些公司借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这些实际上是在钻现行法律的空子,一旦出现不良极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1.3 企业或者是其法定代表人征信不良

一些企业存在欠税或者是在银行有不良记录或者是曾经有被诉讼执行的记录、法定代表人个人征信记录不好。例如有些企业以前不注重在银行的征信情况,等到缺钱了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一查该企业的征信记录,不是有过很多逾期就是曾经被法院强制执行过,要么就是被税务机关以偷逃税乱处罚过。

1.4 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建立

纵观国际资本市场,特别是欧美等国家,无不是在重视资本市场发展上狠下功夫。这些市场不但满足了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也在规范企业治理结构,维护社会公平着呢工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反观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结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尚不完善, “新三板”(非上市企业股权报价转让系统)刚刚建立,“四板”(地区股权交易中心)根基不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融资效果。

1.5 中小企业创新不足,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风险投资最大的优势就是发现一个独有的拥有强大的市场需求的产品或者是服务,将自己的资金、资源、智力注入进去,进而实现垄断性效应,直至最后获取巨额的回报。但是很多企业在这一方面存在科研实力不足,没有自己的专利技术,或者是市场上不属于空白点。有些企业乍一看起来项目不错,但是一经行业调查就会发现,市场上已经有这种独有知识产权了,最后搞不清楚他的知识产权是自己的还是抄袭别人的。这种现象的存在,一定会阻碍企业的融资发展。

1.6 管理团队不成熟,风险性较高

一般的初创型企业,因为限于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制约,很难在外面找到合适的管理人员为公司所用,而同学、朋友、同乡、亲属甚至是夫妻是再好不过的管理人选。而有些企业,在初创期间,因为时间仓促等原因,管理人员只是简单的临时拼凑型的团队,本来双方之间的合作就是没有太多基础,一遇到某些变故,就会面临内部纠纷风险。在有家族或者是夫妻店存在的企业里面,当企业的发展超越了团队成员中的整体成长后,就会存在管理瓶颈,制约企业的发展,在资金方进行尽职调查的时候,这些弊病就是会被发现,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融资。

2 中小企业融资模型的优化设计

针对中小企业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不同成长阶段所对应的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融资需求,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纽带功能,通过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构建起“中小企业梯形融资模式”(如图2所示),配套实施下列融资措施来摆脱融资困境,较为有效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①设立高新创投、高新担保、银科基金等都坚持以政府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的投融资理念,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一大批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以小聚大,以小博大,以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为政府引导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②中小企业培育、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与金融支撑形成协同配合、互生共长的发展机制,锁定重点培育企业对象,给予优先享受融资帮扶优惠,同时在全面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支持项目申报、帮助进行市场开拓、全力给予动能保障和提供“绿色服务通道”等方面协同配合,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一个全功能、全覆盖、全天候的服务模式。

③为坚持打造创业企业投融资增值服务平台,建立企业信息库、金融机构信息库、中介服务信息库、金融专家库,整合资源,根据供需信息和金融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和个性化的投融资服务,帮助企业更有效地与投融资机构对接。

④坚持提升区域科技金融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政府应制定出台金融优惠政策、着力打造的金融总部商务区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全力引进的金融机构集群和大力构建的金融服务体系,全力破解区域内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类金融资源的聚集和财富效应的溢出,构建起金融中心、风险投资中心、股权投资基地,形成区域性金融优势,使科技金融资源服务于更多中小企业。

3 四川成都高新区"梯形融资模式"破解中小企融资难题

近年来,四川成都高新区为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在2009年~2013年间,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契机,大力推行“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改制上市”的梯形融资模式,通过统贷统还、风险共担;提高财政补贴基准率,降低融资成本;建设盈创动力融资中介机构,帮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助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可喜成效。

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统贷统还融资平台已累计帮助500多家企业获得银行贷款20多亿元,15亿元银科基金预计将吸引社会资本50亿元以上,而且无一笔呆坏账。融资中介机构方面,目前已有包括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培训机构等在内的数十家专业机构入驻盈创动力。光是今年上半年,盈创动力就帮助200多家企业获得贷款4.5亿元。

2014年,高新区完成产业增加值317.7亿元,同比增长26.2%;固定资产投资287亿元,同比增长28.7%;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04.8亿元,同比增长26.67%。2014年,高新区银行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约38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约28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新增银行贷款约33.6亿元;吸引风险投资约6亿元。

4 结语

梯形融资模式可以适用于传统的餐饮、旅游、酒店、商贸、物流等等行业,或者新型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但目前的理论不能照搬,因为在不同的行业内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规则不同,有些行业内企业生命周期没有五个阶段,有些又超过五个阶段;某些企业的生命链完整,有些企业在某个阶段或被突然并购或拆分。所以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梯形融资模式的应用范围很大,只要把握其中的核心思想,即根据企业所处成长阶段定制相应融资计划,政府扮演的角色动态调整,就能为各行各业的中小型企业获得贷款提供决定性支持。

参考文献:

[1]周泽炯,王素云.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2-35.

篇10

关键词:金融体制;中小企业融资;金融改革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4.4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4-102-02

一、美国金融体制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1、美国银行体制及其与中小企业融资的适应性[1]

受制于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反垄断思想的传统,美国的银行体制以单一银行制为主,在历史上各州都禁止银行设立分行,银行的经营范围局限于一州范围之内,经营范围比较有限。在此背景下,美国的银行以中小银行为主,虽然这种银行体制存在诸多弊端,但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与发展却十分有利。中小银行为主的银行体制与中小企业特点具有明显的匹配性,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较为有利。与规模较大的银行相比,中小银行的经营专注于某一有限范围内的中小企业,对本地区的经济环境及企业状况较为熟悉,二者可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违约及道德风险相对较低。因而,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与具有冒险精神的银行结合在一起,银行为企业提供信用支持,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推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单一银行制的弊端逐渐显露。虽然美国银行体系仍然以中小银行为主,但银行向总分行发展的趋势也很明显。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仍然在创新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以国家、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科技创新的优势也很明显。这种多元化的创新模式,客观上也要求金融支持方式的多样化。银行由单一银行体制向总分行制方向的发展趋势,适应了这种多层次的创新活动。

2、美国的混业经营模式与中小企业融资的适应性

美国的金融经营模式经历了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两个阶段。分业经营的银行模式,使银行的经营风险较为集中;混业经营使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经营风险可以通过业务的多元化实现风险分散,从而使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支持更加稳定。

3、美国的资本市场体制与中小企业融资的适应性

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广度与深度为各类企业的股权融资提供了巨大便利。多层次的市场结构、多样化的投融资工具,为企业提供融资机会的同时,也为企业的投资风险提供了避险工具。尤其是创业板市场的发展,为中小型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巨大便利。同时,美国具备全球最为完善的风险投资体制以及活跃的风险投资市场,这就为充满创新开拓精神的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巨大平台。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美国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为中小企业的投融资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2]

二、中国的金融体制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1、中国的银行体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与美国银行体制不同,中国银行体制不是单一银行体制而是以总分行制为主。在这种体制下,银行的规模较大、竞争能力较强,同时银行抗风险的能力较大。受此影响,大银行往往注重大客户的开发与维护,大银行与大企业之间也较容易建立起稳定的信用关系;对中小企业而言,大银行往往不太关注,因为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支持往往会增加银行的风险及管理成本。[3]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总分行制下又缺乏中小银行,这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中国的分业经营模式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中国金融采用分业经营模式,与混业经营模式相比风险较为集中,这有利于降低及控制风险规模,与中国金融现阶段的发展基本相适应。但是,这种模式限制了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与金融深化,尤其是在现代金融体系下,也不利于金融机构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风险。经营模式上的障碍,使中小企业的融资缺乏银行系统的有力支持,因而间接融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缺乏力度。

3、中国的资本市场体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较晚,虽然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资本市场仍不完善,资本市场的结构、层次仍不合理。中国的证券、股票市场是大公司、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同时,中国的创业板市场虽已运行但还不成熟。中小企业受制于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很难进入到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因而直接融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十分有限。另外,中国的风险投资机制及风险投资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规避金融风险的能力极为有限。市场防范风险能力的低下,使具备创新、开拓能力的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外部环境的支持,同时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模式,这使我国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困难重重。[3]

三、中美金融体制比较对中国未来金融发展的启示

1、中美两国金融体制的主要区别[4][5]

一方面,美国金融体制以自由市场体制为主,政府干预比较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主体性作用;中国金融行业政府干预较多,尤其是银行带有明显的行政功能,政府的参与往往会使市场的功能发生某种扭曲。

另一方面,中美两国在金融发展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距。美国拥有全球最为发达的金融体系,无论是金融的广度,还是金融的深度,以及金融创新能力都领先于世界各国。另外,美国拥有发达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合理的资本市场结构、有效的金融监管框架以及完善的风险控制与防范体系和严格的投资者保护制度。近些年来,中国的金融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仍然与美国的金融体系有较大的差距,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金融产品单一、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金融监管及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已经不适应金融发展的水平,投资者的保护制度也十分缺乏。

2、中美金融体制的差异对中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启示[6]

第一,加快金融市场化、金融自由化的步伐,进一步合理实施政府干预,真正使市场力量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上发挥主体作用。资本具有逐利的本性,追求高利润是资本流动的主要推动力。中小企业具有创新、开拓精神,往往具有好的前景,但也具有较高风险。在市场条件下,对于风险偏好者来说,逐利的本性可驱使其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政府的过多干预,强行改变了资金的流向,扭曲了资金的配置,给中小企业的融资造成了环境上的巨大阻碍。

第二,进一步推进金融经营模式由分业经营模式向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转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与国际社会交往的越来越密切,分业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中国客户需求市场的多样化发展以及参与世界金融业竞争的需要,对我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服务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业经营模式可以使金融服务部门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促使金融部门向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支持,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分散其所带来的风险,提高金融部门向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进一步优化、发展、完善资本市场体制,提高资本市场体制的运行效率。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改变证券、股票市场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增强金融创新能力,培育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改变金融产品单一的现状;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和风险防范及控制体系,建立严格的投资者保护制度,为投资者创造安全的投资环境;加快建立风险投资市场,为创新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平台;加快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从根本上化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来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四,在进一步优化发展国有金融的同时,进一步放松对民间资本的管制,加快发展和完善民间金融体系,在条件成熟时使民间金融合法化。由于中国的国有金融具有明显的行政功能,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如主要承担着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的重任,对中小型企业的信用支持力度不够。加之由于对民间金融的严格管制,造成大量的地下钱庄,民间金融的非法化程度比较严重。为了适应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民间金融需要公开化、透明化,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程度上使其合法化。这有利于利用民间大量闲置的资金,为在国有金融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提供一条有效的融资渠道。[7]

参考文献:

[1] 吴燕.美国银行体制的基本特点[J].广东金融,1999,(05).

[2] 张世晓.中美金融体制及其与科技创新的适应性比较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05).

[3] 王树国.科技产业化与金融体制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产业,2001,(12).

[4] 陶玲琴、王振龙、刘万翔.比较金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张贵乐、姜学金.金融制度国际比较[M].北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