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如何融资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企业融资如何融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企业融资如何融资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记账;会计信息质量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重要影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构成部分之一,因此中小企业发展受到较高的关注,但是融资难问题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就是基于会计记账的角度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根源分析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次又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是其背后的根源却更加值得深思。金融机构有自己的贷款条件和资格审核标准,再加上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可抵押的东西又不多等问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条件的设置比较苛刻,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小企业与金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金融机构贷款需要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资产状况、抵押担保等情况,如果这些信息不能够提供完全,那么金融机构就无法判断企业经营好坏,融资的决策便无法审批通过。但是中小企业的信息传递机制较差,会计信息不健全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何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通过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来缓解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务院曾经开会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建立,其中为中小企业进行会计服务机构培训就是措施之一。中小企业由于人员有限,设置专职财会人员的可能性非常小,即使设有会计机构也通常层次不清,而兼职会计人员及会计基础较差。《会计法》中有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记账。”我国在2005年开始实施了《记账管理办法》,这让记账制度在中小企业当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而记账的发展对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进而减缓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问题。

但是目前记账服务自身的发展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将在下文进行分析。

三、记账会计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

记账机构在弥补了中小企业财会力量不足方面提供了帮助,但是由于缺乏有利的社会监管,让记账市场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记账机构设立门槛较低

记账机构的设立根据规定,只要有3名以上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专职人员,主观记账的负责人有会计师以上技术职称,并且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但是在现实的记账机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符合上述规定,并没有取得从事记账业务的资格,但是却在进行记账业务,这无疑对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有负面影响。

(二)记账机构人员流动性大

记账机构工作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但是工作却非常琐碎,且业务量较大,让机构的工作人员感觉工作压力大从而萌生跳槽想法。而机构通常都是一些小型的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对工作人员在招聘时通常只要求一些硬性的指标,比如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就可以,即便能够找到一些素质较高的员工,那么人通常也把记账机构当做一个实习的跳板来增加工作经验以方便日后的跳槽,这对价格会计信息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三)记账机构的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

当前,对记账机构进行监管的部门主要是工商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一些监管机构,方式也通常只停留在一年一度的审核上,并不具有太多的有效性,这让记账机构的发展几乎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这并不与记账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也间接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有负面影响。

四、规范记账会计服务市场发展的必要性及措施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记账服务市场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由于它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中发挥的作用,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经济、灵活、个性化的服务,从而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必要对记账机构进行规范来提高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为了规范记账行业的健康发展,有三个方面的措施可以参考采取。

首先,对已经制定的《记账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对记账机构设立的门槛进行提升,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规范。

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会计信息也采取网络信息化的管理,规范记账的核算标准和口径设置。

最后,明确监管机构、细化监管措施,让记账机构对财务报告向财政部门和工商部门等监管部门进行报备,有利于监管部门掌握记账机构的职业情况,方便对其进行日常监管,最终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五、结语

通过对记账机构的规范和监管的加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也将因提高的会计信息质量而得到有效缓解。

参考文献

篇2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普遍的、关键的制约因素就是融资困难。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既有外部的客观因素,又有企业内部的主观因素。

1.1外部的客观因素

1.1.1传统上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歧视。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主体主要有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商业银行等构成。政策性银行是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的,中小企业几乎不可能从该渠道获得资金支持。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受到其所有制性质导致的资金运用软约束,中小企业是其“惜贷”和“慎贷”的对象。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银行同样面临着不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经营效益差、风险大等问题,更加难以向中小企业贷款。地方性商业银行是通过国家行政手段,由原有的城市信用社合并而成的,属国家所有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政府偏好的项目,并且业务范围窄,严格限制于城市之内,难以满足客户跨区域业务发展的需要。

1.1.2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歧视。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向银行借款、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等。然而在发行企业债券方面,由于金融风险的存在,中小企业发行债券很难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因而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发行债券取得资金;在股票上市方面,国有企业特别是关系到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大中型企业,比中小企业在政策扶持方面更有优势。

1.1.3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发育不完善。

我国的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但是还缺乏专门服务干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基本上还是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的。虽然近年来区域性金融机构有一定的,但是这些机构受到利益驱动有与国有金融机构服务趋同的趋势,对融资迫切的中小企业发展不予支持,现在我国极为缺少切实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目前新成立的一些区域性商业银行.受到资金实力、服务水平、项目所限,无法向中小企业提供完善的融资服务。

1.1.4中小企业融资法律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在构建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建设总体上相对滞后。直到2002年6月,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才颁布。虽然其的实施为中国中小企业确定了基本指导方向,但由于仅此基本法,没有更多相关的配套法律出台,实行时遇到很多空白点,无法做到利用法律来消除针对中小企业的不公平竞争障碍。

1.2企业自身的主观因素

1.2.1自身的管理缺失。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缺失,产权模糊的情况,因此由此引起的高风险经营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根源。我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增加了融资的风险及降低了资金利用的效果,这严重影响了其良好融资信用的建立。其他对融资有负面影响的因素有:企业资金管理粗放、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账目透明度不高、财务数据失真、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等。

1.2.2中小企业实力有限,缺乏足够的抵押和担保。随着金融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金融机构以传统的贷款扩张为主的管理模式逐渐向以贷款安全性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除对少数大中型企业外,几乎不再发放依据客户信誉的信用贷款。在此情况下,中小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抵押物也就很难得到贷款。而多数中小企业实力有限,没有足够的抵押物进行担保,因此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

2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融资难已成为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这一问题仅仅靠一方的力量是无法真正解决的,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在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者之间形成正常的市场经济关系,才能获得成功。

2.1提高企业自身素质。

要改变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企业自身是关键。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影响其融资的内在原因,也是畅通融资渠道的根本途径。

2.1.1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首先,中小企业应积极强化内部管理,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治理结构。中小企业多数是民营企业,因此要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其次,加强财务制度的建设,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增加财务信息透明度。加强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联系,对企业发展方向和经营情况进行充分的沟通,使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经营环境与前景有足够的信心。

2.1.2重塑市场定位,树立品牌意识,提高自身实力。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关键还是要提高企业实力,使银行自愿为中小企业贷款。这种自愿其实就是真正的商业利益驱动,而非政策指令强制。

2.2外部的扶助措施。

2.2.1深化商业银行改革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首先要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完善金融企业制度。要改变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中的约束条件,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建立符合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特点的各项制度,推出满足中小企业不同需求的贷款产品和金融服务,扩大抵押贷款范围,以借款人经营活动所形成现金流量和个人信用为基础,以其已有可抵押资产和未来融资项下形成资产和权益进行抵、质押。其次银行要积极加强与企业的信息沟通,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2.2.2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首先要将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作为重要的内容,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其次要建立区、县一级信贷担保机构。有条件的县、区应该按照《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积极筹建信贷担保体系的分支机构,从制度上为银行规避金融风险,也为中小企业贷款创造必要的条件。再次,积极探索建立全国性信贷再担保机构。最后,应探索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制度。通过设立贷款保险机制,可分散或适当转移风险,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

2.2.3地方政府应尝试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要短期内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地方政府应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集合债俗称“捆绑发债”,是组织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管理规范、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强的中小企业,以统一冠名、统一担保、分别负债的方式联合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发行企业债,可以有效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担保不足的矛盾,有利于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快速成长、做大做强。

2.2.4健全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法制与信用环境。立法先行是发达国家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规范各类小额信贷活动的重要措施我国虽然我国在2002年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为广大中小企业发展融资提供了法律的保护和支持,但还应该更为细致具体的制定相关的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与之配套。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等。

篇3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是一种集信贷、贸易、租赁于一体,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出租人根据承租人选定的租赁设备和供应厂商,以对承租人提供资金融通为目的而购买该设备,承租人通过与出租人签订金融租赁合同,以支付租金为代价,而获得该设备的长期使用权。

    对承租人而言,采用金融租赁方式,通过融物的方式实现中小企业融资目的,从而缓解了固定投资的资金压力。另外,通过售后回租方式也同样可以使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得以解决。

    所谓售后回租,就是企业将现有固定资产出售给租赁公司,同时租赁公司以回租形式继续将资产交给企业使用,这样企业既获得了资金,又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通过中小企业融资与融物的结合,兼具金融与贸易的双重职能,对提高企业的筹资中小企业融资效益,推动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有直接购买租赁、售出后回租以及杠杆租赁。此外,还有租赁与补偿贸易相结合、租赁与加工装配相结合、租赁与包销相结合等多种租赁形式。

    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为企业技术改造开辟了一条新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采取中小企业融资融物相结合的新形式,提高了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引进速度,还可以节约资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率。很多投资风险小、现金流稳定、投资回报好的项目最适合通过租赁公司筹措资金,开展项目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即租金的偿还是根据项目的收益或现金流的百分比提取,达到双方约定的租金总额或出租方的收益率为止。这样一来,出租人实际上承担了一定程度的项目风险,是一种使承租人、出租人、设备出卖人和出资人(银行、机构投资、信托投资等)多赢的投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信用担保体系

我国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后半期才开始逐渐提上政府日程上来,所以根据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我国应加快政府的融资支持体系的建立,来化解目前中小企业严峻的融资问题。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中小企业专门管理机构和加强政府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立法。我国虽然1998年在国家经贸委设立了中小企业司,但职能远未到位,而且大部分地方政府还没有中小企业局,对中小企业存在着多头管理的现象。在法律法规建设上,我国自2001年才出台了关于中小企业的专门法律《中小企业促进法》。

在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中,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模式是核心内容。所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模式是指担保机构运作机制、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的总称,主要包括担保机构组建模式与组织形式、资金来源与担保总规模、担保对象与条件、担保种类与担保范围、担保风险防范与控制等内容。

1.从担保机构组建模式看,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模式:(1)市场化运作模式。依靠市场化手段组建和运作,企业、个人是主要出资者。这种模式运作易于提高效率,但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信用较差,担保机构面临的外部风险太大,容易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所以难以形成规模效应。(2)政策性运作模式。政府通过预算拨款组建担保机构,担保对象、担保项目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审查批准。这种模式虽有政府财力作基础,但由于它将信用担保的经济行为变成了政府行为,实质上是传统体制下行政管理手段的一种复归。(3)混合运作模式。主要由政府牵头组建,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这种模式可派生出两种担保方式:一种担保模式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突出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按市场规律运作,坚持保本微利的经营原则;另一种担保模式是政府和其他商业性担保公司作为主要出资人的同时,还通过吸纳其他市场主体投资组建担保机构,具有商业担保与信用担保的双重特征,实行合作经营,将社会效益、政策目标和自身效益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应该说,混合担保模式既体现了政府财力的支撑作用与经济组织协调功能,又能较好地发挥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使担保机构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较好地解决出资人与人问题,因而是我国现阶段适宜采用的担保模式。

2.从担保机构组织形式上看,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模式主要采取企业法人制和事业法人制。前者采用现代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机制健全,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有利于担保机构规范运作。但由于其明显的趋利性,可能使担保业务活动与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宗旨难以协调一致,同时还容易使担保机构偏好风险,从而不利于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所以,企业法人制只适用于社会化组建的商业担保机构。后者是目前多数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采用的形式,因而符合国际惯例;由于它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所以符合设立担保机构的宗旨,有利于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意图,也便于争取政府在资金、人员、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有利于担保机构的持续发展;政府可以以出资人身份,利用其威信联合有关部门建立外部资金缺口较大的企业。当然,事业法人制担保机构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受各级政府财力限制而成长缓慢,容易滋生政府干预担保业务的现象,等等。

3.从担保机构资金来源看,主要有政府出资、商业银行的资助(很行对担保机构的投入不能视为投资,而应是一种捐资)、受保企业缴纳的风险保证金、国际机构组织与社会团体的捐助、各种准备金、留存盈余、其他如接受海内外专业投资担保机构的投资等。目前,我国政府担保机构资金来源大部分以地方财政资金和资产划入一次性划入为主,以担保收入费用为辅,存在规模小、保费低等问题,所以缺乏资金的补偿机制。同样,商业担保机构的资本实力也较小,同样存在缺乏资金的补偿机制问题。因此,在考虑到我国政府财力尚不充裕的情况,我国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在坚持政府为主的同时,还应多层次、多渠道地筹措。

4.从担保对象与条件看,从理论上讲,凡是中小企业均可以作为担保对象。从我国实际看,担保机构能够作为担保对象的中小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类:(1)不能满足银行贷款条件,无法获得贷款,而成长前景好,暂时困难的企业;(2)科技型、特色型、创业型、环保型、社区服务型、出口创汇型及支柱产业配套型企业;(3)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资金回笼快的企业。而上述各类中小企业只要符合担保条件,便可向担保机构申请融资担保。规定担保条件,可以防止不合格企业进入担保行列,保障担保机构的安全。各地担保机构的担保条件可能不尽相同,但一般应包含以下要素:合法的法人资格、正常纳税、合法稳定经营、资产负债结构较合理、财务会计制度较规范、烙守信用、资信状况良好、符合产业政策、交纳保证金等等。

5.从担保种类与担保范围看,①担保种类的多少是衡量信用担保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担保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因此各国(地区)的担保种类都比较齐全,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等国(地区)担保机构的担保种类均在10余种以上。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和层次看,我国担保机构提供的融资担保种类应是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票据贴现贷款、科技开发贷款、技术改造贷款、出口创汇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创业贷款等。各地担保机构可根据自身情况和本地实际,确定合适的担保种类。由于中小企业目前最急需短期流动资金和创业资金,所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创业贷款是现阶段我国担保机构首选的担保种类。②担保范围即担保机构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体现着担保机构与贷款银行之间的风险与利益关系。从理论上讲,担保范围包括贷款本金,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及其他费用等,但从各国担保实践看,几乎所有担保机构都只对贷款本金提供担保,且都不承担100%的风险,日本及台湾省的担保机构提供90%左右的担保。因此,根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我国担保机构不应将所有担保债务风险包揽下来,担保范围只能是贷款本金,而且亦不可能实行全额担保。担保比例的高低应依据被担保债务的金额、受保企业的资信等级、担保种类以及担保期限长短等因素加以确定,一般宜在75%-90%之间。

篇5

融资结构的比较分析

企业融资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指企业依靠自身的资金积累,即内部积累方式来融资。外部融资是企业通过一定的途径或借助某种金融工具获得他人的资金实现的融资,包括企业直接融资(债权股权融资等)、间接融资(银行贷款等)、其他融资方式。企业融资结构是指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之间,以及各种资金来源的比例关系。

与全国的民营企业融资结构比较

有关数据显示,广东民营中小企业内部融资的比重占60%,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内部融资比重更高,达到90.5%。广东省与全国民营企业融资结构有共同之处,就是主要依靠内部融资。在企业的外部融资中,银行贷款占广东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20%,高于全国4%的水平;其他的直接融资比例广东占20%,而全国民营企业只占5.5%。这说明广东的民营中小企业与全国一样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难以利用股票市场或债券市场来融资。过度依赖内部融资、外部融资又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的融资结构严重制约了广东民营中小企业发展。

与美国、日本的企业融资结构比较

从总体来说,美国与日本的融资结构也是以内部融资为主,而且,美国企业的直接融资比重高于间接融资,而日本企业的间接融资比重高于直接融资。不同的是日本政府扶持资金比重相对较高;而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直接资金扶持的比重较低。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融资工具及融资渠道的多元化,美、日两国的中小企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以获得充足的资金,从而迅速发展。

从美日企业的融资结构来看,大力发展并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将有助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因此,改善当前广东或者中国的融资结构,应当是拓展除银行之外的多种融资形式,推进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债权、股权融资体系。提高外部融资的比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说,不但要善于经营,而且要提高信息透明度和社会信用。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提倡金融创新,着力于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通过扶持与引导,健全法律与信用担保机制,努力给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广东省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

从上述分析可知,民营中小企业应向着直接融资的渠道发展。但是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特点不同,对融资渠道和条件的要求也不同,融资模式应各有侧重。企业如何选择融资模式?结合广东中小企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类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中小企业和无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对应这三类不同的民营中小企业,应选择发展不同的融资模式。

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

在21世纪,科技是发展的主题。科技型的民营企业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的态度也越来越重视,在政策方面一直重点扶植这些科技民营企业,着重于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等。广东的科技型民营企业不仅具备政策优势,还具备以下优势:一是良好的人才资源,全省共有高校71所,在校研究生3.7万人,应届毕业生0.69万人;同时广东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全国的人才涌进广东,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二是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其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与香港相临的深圳,电子以及通信设备是其经济发展的主体,在深圳投资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多为港商投资或是合资,其创造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约占深圳的五分之一。根据实际情况,这类民营中小企业应主要选择直接融资模式:一是股权融资;二是基金融资。

股票市场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场所。由于科技型产业一般都具备实质性的技术优势,很多希望获得高收益的风险投资家看好科技型产业,并愿意购买该行业的股票。深圳的中小企业板块为该类风险性投资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的可能性。虽然股权融资在一定时期内牺牲股权,但是中小企业可以借助这些资本获得长期的发展。除了国内的创业板市场,科技型中小企业还可以到香港的创业板市场融资。香港证监部门目前仍积极鼓励内地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如果中小企业资产质量较好,产品科技含量较高,有一定的现金流,还可以到海外创业板融资。除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之外,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均设立了针对中小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创业板,也十分欢迎中国内地的科技企业。

另一个渠道是通过投资基金来寻求合作方、投资方。这类融资不需要付出成本。有必要建立广东省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这是一种以长期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某一产业,特别是尚处于创业阶段的新兴产业,以追求因企业成长而获得长期收益为目标的一种投资基金。此类基金最直接的受益者是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兴小企业,其功能之一在于将成千上万分散的中小额资金集聚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风险投资基金。虽然风险投资的成功率不高,但一旦获得成功,则投资收益很高。

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民营中小企业

所谓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民营中小企业,是指在同行业内竞争性较强,盈利能力较好、增值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广东省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民营中小企业是指传统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和房地产业。2004年广东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01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0.0%,而民营企业增加值更是增长24.0%。在最新公布的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名单中,房地产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富力地产、恒大、珠江投资等均名列前茅。对此类企业应以银行贷款为主,辅之以企业债券和产权产易市场。

该类民营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处于发展成长阶段,经营能力强,基本上能达到银行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的贷款原则之要求。商业银行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较倾向于向此类企业贷款,但需要提供一定的担保或抵押。然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对此类中小企业贷款仍然成本较高。可以借鉴广东发展银行的做法来控制交易成本:一是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银行成立融资辅导中心,聚合众多民营企业的信息与成本,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来降低单个借款人的交易成本。二是通过专门技术来控制成本。银行通过创新来改变担保难的现状。

除了向银行贷款外,该类民营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和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民营中小企业可将部分专利(无形资产)及有形资产在产权交易所挂牌,以解决企业内部资金紧缺,增加现金流,又可以为进一步的资本市场运作打好基础。企业债券用途多为新建项目,利息高于同期银行利率,期限为2~3年。市场上一般大型企业发债较多,但是中小型企业如果有盈利较高的项目、资金需求量较大,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融资。

无竞争优势的中小型企业

该类民营企业中的小企业发展目标是在竞争中生存下去。而事实上该类企业的融资如果依靠商业银行融资,就会因信息严重不对称、银行评估贷款风险成本高、违约风险大,同时因企业规模小,生命周期短,生产稳定性差,竞争和抵抗风险能力较差,而获得信贷的可能性小,额度低。由此可见,该类企业主要依靠内部积累和民间融资来解决问题。但是内部积累要在良好的经营状况下,而且具有时间长,份额小等特点,不能满足企业“时间急”的需要。因此,该类小企业只能选择民间融资,主要通过民间借贷来弥补资金缺口。

篇6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融资难始终是困扰着我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融资成本的不断提高、银行信贷的支持力度不够、融资环境的持续恶化及资金供需的严重脱节等,始终是中小企业在融资当中所遇到的难题。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理想的成果。然而,经历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的中小企业经历着生存和发展历程中最为困难的几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复杂而多变的国际和国内形势,造成长期以来影响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融资难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及时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融资困境,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一项任务。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一)内源性融资明显不足

所谓内源性融资,主要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当中所产生的资金,也就是企业内部的融通资金,是企业进行长期融资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慢慢起步和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本积累还难以支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因为长期以来传统人文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中小企业的合作上也由于缺乏相互之间信任与完善的制度安排而出现了无法协调好多个出资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造成出资者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

(二)直接融资门槛较高

中小企业主要的直接融资渠道是股权和债权融资、风险投资及资产证券化。我国的资本市场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了规模,但是其发展还是很不成熟,资本市场要想进入,壁垒比较高。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与管理能力还难以达到上市之要求。目前,中小企业所能得到的信贷资金也显得品种单一,而我国风险投资业还不成熟,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各种问题。资产的证券化也存在着投资主体过于单一,银行的证券化意愿不够强,同时还存在相关的法律金融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

(三)间接融资渠道比较狭窄

企业间接融资主要有银行贷款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等。其中,银行业的贷款是全球范围内进行间接融资的第一渠道。但是,根据我国的现状,商业银行当中的绝大部分贷款均流入了部分大企业,中小企业如果要想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那简直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机会

(一)宽松财政金融政策带来的机会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良性发展的金融利好政策与措施不断出台:

四、解决后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完善与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已于2003年通过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这一部关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专门法律,标志着我国在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上已经走上了规范化与法制化的轨道,而一切的规范化管理又必须以必要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如今,政府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重中之重是将着眼点放置于法规与制度的建设上,通过制度保障和政策协调等各项措施,为防止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创造出较好的环境条件。我们一定要抓紧完善中小企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让中小企业的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在这类法律法规当中,应当含有中小企业如何设立金融机构及中小企业的融资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依法营造出良好的融资环境,使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通过企业的自身完善以提高融资能力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与落实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就一定要加强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提高其抵御风险之能力。为此,必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是要规范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做到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与经营运作规范,要让中小企业更加容易赢得金融机构对其经营与管理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承认,从而成功取得贷款融资。其次是要建立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规范企业的财务制度,从而有利于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增强财务信息方面的真实性与财务管理的满意度,并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最后是要树立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中小企业应当做到以诚信为本,不断提高自身的资信水平、财务信息,从而杜绝恶意逃避银行债务与欠息行为,从而建立起和谐的银企关系,为本企业的融资创造出有利条件。

(三)健全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

信用体系缺失始终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阻碍之一,怎样改进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金融机构应当强化网络商务平台的合作,比如,阿里巴巴的网络商务平台建设及其对会员企业所采用的信用评级制度,就能够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提供重要的参照依据。要积极建设网络联保权贷款措施,将产业链条中的企业进行打包发放贷款,并在企业间进行相互担保,从而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创设出新的渠道。

(四)不断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担保体系

银行在企业融资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贷款的中心始终偏向于大企业,因而缺少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用资料,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和健全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要逐步建立起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由企业法人与社会团体等共同建立的信用担保体系,规范信用担保基金的合理运作,从而严格控制贷款风险。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了充分的资金保障,就能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反之将面临生存危机、步履维艰,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显得更为紧迫而突出。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缺一不可,唯有通过各项的协调一致、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地解决好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扬. 发展小企业融资需要有新思维[j]. 新金融,2008(1).

[2]吴卫平. 中小企业信贷模式构建的实践与思考[j]. 金融参考,2009(2).

[3]孙雅璇. 以开发性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 新金融,2009(3).

篇7

【关键词】金融机构 中小企业 融资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市场需求的扩大,特别是科技创新的发展,社会竞争环境快速变化,人们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小企业本身具有的较强灵活性的特征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是其在经济环境下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百分之九十多,其最终产品的创造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十,成为社会经济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称得上是中国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一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在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是其生存和成长最主要的障碍之一,也一直是社会讨论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我国金融机构每年都有很多金融财税优惠政策出台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产生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但是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缺乏统一的管理,金融政策虽多,但不灵活,而且宣传得不够深入,落实也不到位。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很多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外资金融机构至今不管是在布局上,以及在理念文化对接上,还是在规模及服务范围上存在较大的局限,还都未成气候,不足以撑起一片天来。

(二)政策性银行支持不力。目前很多政策性银行都是以行业选择为主要出发点,只要是商业银行愿意支持的行业,政策性银行也都愿意优先予以支持,都是优先考虑到投资回收率,这就从客观上影响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也出现过很多商业性机构和政策性银行在同一高回报领域抢业务的事件。

(三)在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如城市信用社这些机构各地发展也很不均衡,规模上还不够壮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对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虽然融资租赁在国外很流行,但在改革开放初期被移植到中国来之后,因企业观念等多方面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出于风险偏好,商业银行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改制后的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十多个全国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本应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力支撑,但商业银行在审查中小企业信贷时,总是要加上资产抵押和银行认可的企业担保作为双保险,如果中小企业不能提供足够的条件时,必然会被银行拒之门外。

(五)股票市场及债券市场基本上未向中小企业开放。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为一般生产加工企业和流通服务型企业,且经营规模偏小,而《公司法》规定,公司生产经营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股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五千万元,严格控制一般加工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很多中小企业自然被股票市场拒之门外。而债券发行办法规定也限制了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规定了发行企业债券的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六千万元,股份有限公司其净资产额不低于三千万元,且还要有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企业作担保。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满足债券发行要求的条件,犹如隔岸观火,只能望洋兴叹。

(6)民间借贷成本高,风险大。中小企业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进行民间借贷已成为常态。有资料显示,一般企业进行高利贷月息已达百分之四至百分之十五,而企业真要是走上这条路,就要考虑到是否有高的利润回报率。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一)内部环境

1.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观念淡薄。首先是中小企业法制意识淡薄,信用观念不强,时有发生欠息、逃债、赖债等现象,给中小企业整体信用造成了不良的局面,其次是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缺乏内部控制机制,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提供不准确,从而加大了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风险,加大了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正规的途径融资的难度。

2.规模小。中小企业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大多以家庭、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抵制市场风险的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力。许多中小企业资产价值评估很难落实,产权单一,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些因素都会使商业银行不敢轻易提供贷款,使中小企业陷入资金不足的困境。

3.缺乏可抵押资产。抵押资产是银行审慎经营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银行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在中小企业没有相对固定的抵押物,不能提供土地、厂房等抵押物情况下,为避免和减少银行自身信贷资金遭受损失,银行部门很难对中小企业放贷。

(二)外部因素

1.传统的授信模式的限制。在传统的授信模式下,商业银行只注重企业的资产规模、行业地位、财务报表、担保和抵押,会争相向大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而对于经营稳定性差、自身实力较弱、缺乏有效的担保及抵押的中小企业来说,抗风险能力不能与大企业相比,常被拒之门外。

2.企业行业的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明确限制的行业,如零售业、电石等发展前景不看好的行业,还有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大的行业在融资的过程中会受到政策的制约,很多中小企业身处其中造成融资困难。要真正解决这个难题只能通过中小企业调整方向和自身的转型和才能实现。

3.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目前,金融机构还没有放开担保,而且有效的风险管理、定价机制尚未建立。银监会在二零零五年出台的《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中的第十三条规定:贷款可以借款人已有可抵押资产和未来融资项下形成的资产和权益进行抵、质押,其主要以借款人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量和个人信用为基础,要求贷款人提供有效担保需要确认第一还款来源是否不足。

篇8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融资,美国政府设立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担保基金。它发挥了诱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巨大作用。

美国政府还建立了以SBA(中小企业管理局)为中心的一整套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体系。SBA是一个独立的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和帮助,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维护公平自由竞争的环境。美国政府对国内中小企业的政策性贷款数量很少,政府主要通过SBA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投资。

SBA鼓励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向那些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数量有限的直接贷款,并对其创新研究进行资助;还建有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向中小企业提供商业银行不愿提供的风险投资,通过低息贷款购买和担保购买中小企业公司的证券,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和进行技术改造。

日本:政府策划为主

日本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府金融机构主要有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和商工组合中央金库三家。

国民金融公库由政府出资设立,主要向中小企业发放维护生产的小额贷款、事业资金贷款及升学资金贷款。服务于资本在1000万日圆以下、从业人员在100人以内的企业,贷款限额为2500万日圆。

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服务于资本在1亿日圆以下、从业人员在300人以内的企业,贷款限额为2.5亿日圆。其资本来源于资本金、政府贷款和发行中小企业债券。

商工组合中央金库是为中小企业协同组合及其他的一些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政府提供部分资金,它的存贷对象限于出资团体和金库成员。

德国:合作精神突出

在德国,政府银行的贷款是中小企业创业投资的主要来源。德国复兴银行、德意志决算银行以及州立的公立银行、信用银行主要为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利益或环境保护、带来雇佣机会以及开发原民主德国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他们的贷款不超过企业投资资金的50%,余下部分由商业银行解决。

篇9

一、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分析

(一)企业自身“奶水”不足,生长缺“钙”

企业出生困难,在泥土中滚打成长。从中小民营企业的出生形成来看,欠发达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起来,或者由家族投资办厂演变过来的企业;二是由朋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资企业;三是通过组建、承包、买断乡镇或小型国有企业转型过来的企业。首先,这几种形式所形成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采用家族式、粗犷式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需要;其次,中小民营企业生产规模偏小,生产的设备较陈旧,技术落后,创新能力较差;再次,中小民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不规范、不严谨,有的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刻意编制多套财务报表,“假凭证、假帐簿、假表报”的三假现象普遍存在。这样一来就造成,一是,企业在投资决策中缺乏长远的规划,短期行为较为严重,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形成融资困难;二是,企业实力较弱,生产资金短缺,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偿债能力低下;三是,中小民营企业资信程度不高,缺乏良好的信用记录,财务信息透明度低,因而很难获得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因此,生长缺“钙”,个头偏小,这是造成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最根本原因。

(二)企业融资奇招百出,边际成本太大

中小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发展,资金有时会变成是它最大的障碍。中小民营企业要融资,一般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内部融资,二是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途径是通过保留盈余,定额负债(包括应付工资、福利费、税金、其他应付款等)形成资金的来源,通过计提折旧形成融资活动;外部融资主要途径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来获得资金。内部融资容易,但金额有限,外部融资存量大,但是融资门槛太高。中小民营企业为了融资就会采用各种奇招在夹缝中求发展,比如,对内常通过游说、乞求向亲戚朋友、公司员工或民间高息集资、借贷等方式获得资金,对外则利用自己的人际能力与银行金融机构的关键人物拉关系,利用回扣和一些虚假财务信息骗取信任等手段来获得贷款。但不管用哪种方式,都造成中小民营企业边际成本增加,同时也会促使民营企业去作假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在社会经济环境和经济事项发生变化或逆转时,中小民营企业就会引发难以收拾的处境。

(三)金融系统服务理念太过“实际”,门槛太高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贷款的成本相差无几,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商业银行会优先服务于国有企业或规模大的企业,这更符合其经济效益的原则。在惯性思维模式下,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排序就要靠后,一般商业银行的融资,首先考虑是国有,再是“三资”,再接着才会考虑民营企业,另外,在办理融资业务操作人员的思路一般也是这样认为,因为现在商业银行都是进行负责制考核,国有、“三资”企业总有让人放心的地方,而对中小民营企业则不然,对中小民营企业放贷融资大多会出现手续繁琐、条件苛刻、减少贷款数额等许多不公平等现象。其次,商业银行实行的是现代企业管理,在放贷时风险考虑较多,一般金融机构认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缺乏一定的信用度和合格的抵押品,而中小民营企业的偿还贷款能力难以认定,尽管商业银行懂得要创造盈利得广开门路,敞开大门的道理,但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门槛太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情况更加突出。

(四)政府、金融市场“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财政主要是靠税收,而在税收中来之中小民营企业所占的比重又非常高,可是国家、地方政府、金融市场等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做得又太少。

1、融资担保机制缺位。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但是不管那种方式都要有进行担保的制度,而中小民营企业在贷款的过程中存在担保不足问题。我国市场化运作的民营企业担保的中介机构很少,担保能力也很弱,使很多的中小民营企业需要贷款而没有合适的担保而不能贷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健全的担保制度,如地方政府财政支持下组成担保中心,或金融市场引导由骨干企业组成担保集团,或在地方政府引导下组建担保中介等都能使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度过难关。

2、委托投资制度基本未形成。委托投资是一种间接的投资方式,投资者并不直接投资企业,而是委托具有一定投资经验的信托投资公司投资,特别是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聚集,巨大的社会财富聚集到银行金融机构和民间个人的手中,民间个人的投资意识也很强,但是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缺乏信息的透明度和信息的不对称,民间资本就无头苍蝇到处乱碰,民间资本投资没有方向,而中小民营企业正值大力发展的高峰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可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委托投资机制没有形成而造成两者对峙的局面,这时政府的引导,金融市场制度的健全此时就显得更加重要。

3、证券发行市场“发育”不完善。目前我国证券发行市场是政策性的主导型市场,在这资本市场中往往是国有企业的投资及产权转换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场所。尽管现在状态有所改变,中小民营企业要获取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的资格仍然是相当的困难,虽然这里面有中小民营企业自身需要改制,需要真实地、透明地公开会计信息等因素改变,但证券发行市场制度的完善、改变是中小民营企业能融到资金必不可少的前提。 4、金融市场服务品种“单亲”。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也逐步完善,但却是还不发达,金融服务品种单一,这也是中小民营企业难以融得资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政府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开辟其他更多的金融服务品种,如融资租赁等非银行的金融业务。融资租赁是中小民营企业进行长期资金融通的有效方式,中小民营企业可以在资金短缺或不动用运营资金的情况下,以现有的资产、效

益和未来的收益作保证来获得或更新机器设备,达到融资和技术更新的双重目的。

二、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几种“过招”对策

(一)企业“多练内功,强身健体”,提高抗击打能力。欠发达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虽然出生先天基础不足,条件不如“国”字号,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首先,中小民营企业要进行制度创新,如产权制度创新,在保持自己家族控股的前提下,吸纳非家族投资者的资金,使中小民营企业由单一的业主制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转变,克服“小而散,小而弱”缺陷,提高企业抵抗资金风险的能力。其次,改变理财观念,提高信用等级,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加强与大企业的联系,借助大企业的信誉为企业自己担保,获得银行资金;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时常通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企业的资金运营情况,争取金融机构的信任,按金融机构的信用评定标准来规范企业的各项规程制度及各种企业行为。第三,完善、健全企业财务制度,理清财务会计帐目,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方便税收等国家部门及金融机构的审计,使投资者随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增强对企业的信任。第四,调动和激励企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特别是懂得融资,能为企业融资出谋划策的人才,有必要让他们参加入股,参与投资,留住人才就赢得资金。

(二)开辟溪径,建立诚信的担保制度,“联保贷款”融通资金。中小民营企业可以根据行业或者其他途径,建立几家或者十几家的诚信联保制度。金融机构拒绝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申请,大多基于风险难以掌握的思考,而“联保贷款”的方案是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加上一道“企业风险共担”的保险,其组建诚信担保的中小民营企业中各自拿出相当于贷款额20%左右的现金建立共同的“风险基金”,联保企业中任何一家如没有及时的还贷,银行都将没收“风险基金”作为清偿。其最大的优点是打破常规,创新了融资和担保的新机制,把风险和利益与企业自己捆绑在一起,而这样的“联保”方式企业之间还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都不愿意作茧自缚,损害自己的利益。中小民营企业通过这种既不需要另外担保,也不用抵押的联保贷款方式,就能融到一定期限和额度的资金。

篇10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体系 现状困境 路径分析

一、我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系一直在持续改革,从分业经营到混合经营再到综合经营,但是目前来看我国金融体系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无论是机制设置还是体制建设方面来看,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第一,中小商业银行数量较少,大型国有银行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中小商业银行实际上应该是中小企业的服务主体,但是长期以来自身受到大型国有银行的压制,缺少足够的发展壮大的机会,银行业高度垄断以及中小金融机构的缺失导致中小企业融资较为困难。第二,利率市场化程度需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货币市场的交易规模和资产规模都不大,整个货币市场的发展限制了利率市场化进程。第三,风险投资以及私募基金等方式刚刚起步,管理水平需要提高,而且缺少健全的退出机制。

第一,间接融资体系。商业银行是中小企业融资主要的渠道,但是目前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还是比较困难。各类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到金融体系改革的限制,无法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的矛盾,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开放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改变监管模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金融机构,从而促进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得到解决。

第二,直接融资体系。中小企业板的推出给成长中的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路径选择,创业板的推出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成长性很强的科技创新企业来说更是非常重要的平台。风险投资有效地帮助企业进行资本运作,通过转让权益资本实现资本的增值,并且能够为具有潜力的新兴企业提供资金需求。

第三,民间金融体系。我国民间资本的积累使得民间金融相对活跃,尤其是很多地方性的中小企业更多的采用民间金融服务来进行融资,但是由于缺少法律法规的保护,民间金融组织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风险,给中小企业经营加重了负担。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商业银行依旧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但是随着直接融资和民间金融的不断发展,未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将会更加多元化,更加健康。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整体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行业分布基本和我国产业发展相同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在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地区开设,主要以轻手工业和制造业为主,这也体现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商业银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根据政府部门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企业外部融资渠道当中银行贷款依旧是在七成以上,其余主要是民间融资和直接融资两部分,很多中小企业目前还没有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的能力。第二,长期债务融资比较困难,占企业债务比重比例低。商业银行考虑到金融风险问题,一般不愿意向中小企业发放长期贷款,很多情况下中小企业就是依靠不断的短期融资来支撑长期项目。第三,民间借贷是中小企业重要融资途径。例如浙江温州这样民营经济非常活跃的地方,民间资本非常发达,很多中小企业都倾向于民间资本融资,尤其是信贷紧缩时期,中小企业都比较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更多的融资只能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

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社会扶持体系的路径选择

第一,以税收杠杆扶持为主。我国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比较高,自我积累能力欠缺,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小企业的税负压力比较大,从而导致内源融资比例较低,所以政府层面需要以降低中小企业税收负担作为重点路径。此外通过规范的税收负担减负,有利于中小企业财务信息更加透明化,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以间接补贴为主。我国中小企业行政管理方式比较粗放,而且涵盖的行业比较广泛,很多企业为了逃避管理和税收,会存在非法经营的情况,这给国家的直接扶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国现在缺少高级别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没有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所以直接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比较困难,通过间接地补贴扶持更加有效。实施间接补贴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通过推进银行金融机构的改革有利于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充分发挥商业金融机构以及民间资本的作用,从而使得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得到更大改善。

第三,发展非营利组织,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的行业协会、地方性商会等机构。我国中小企业专业分工程度比较低,同质化的竞争情况比较严重,如何有效的发挥中小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促进正当公平竞争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非营利组织可以有效推动中小企业信息交流,推动企业联合担保机制进行融资,推动发展合作性的地方金融组织,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低廉的融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

(二)完善间接融资体系路径选择

第一,贷款审批权改革。大型商业银行从计划经济发展到现在,国家层面拥有绝对的控股权,在改革过程中如何提高执行效率,提高银行经营收益,一般来说就是在贷款审批环节做文章,更多的倾向于将贷款发放给国家重点扶持的大中型企业或者国有企业等,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所以今后需要将贷款审批权下放分行机构,更多地考虑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第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产权治理不清的问题,如何有效的改革对于促进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加速推进信用合作社改革,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的限制,将合作社改制成为中小商业银行,并且保留信用社的原有渠道,从而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第三,以合作金融的形式来规范民间金融活动。我国虽然民间资本活跃,但是由于没有正规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很多时候找不到合适的渠道进行交易,而且通过地下金融的手段很容易产生金融风险,导致逆向选择或者道德风险问题层出不穷,目前来看关键的改革路径之一就是规范民间金融活动,将其发展成为解决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

(三)规范和发展场外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

l达国家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进行融资受到很多限制,尤其是规模体量上的限制,所以为了拓展股权融资渠道,我国需要规范和发展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第一,建立规范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通过法律法规的监督管理,打造规范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有效地化解市场风险,从而可以合理的填补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空缺。第二,场外市场是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通过场外市场的拓展,可以有效地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并且完善创业板市场等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的需要,可以有效提高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比例,解决中小企业长期融资的困难,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

三、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体系

(一)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政府支持体系

第一,财政政策的支持。一方面可以设立单一独立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将中小企业的管理职能合并在一起,可以有效地试行高效的财政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可以设立政策性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成立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使用部分专项财政资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第二,税收政策的支持。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发展具体情况制定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这样的企业可以三年内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创业投资企业以股权的形式投资没有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两年以上的,可以根据其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该缴纳的税收。对于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实行阶梯式的税率,根据成立的时长、总资产以及销售收入逐步提高税率,从而使得中小企业能够获得较高水平的内源融资,实现稳健的增长。

(二)完善非营利组织支持体系

非营利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可以承担社会服务、沟通和评价的职能。完善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非营利组织的支持体系对于促进中小企业融资路径发挥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直接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非营利组织可以接受财政资助,并且有中小企业出资成立互助基金。一旦区域内的某个中小企业遇到短期性、临时性的财务问题,有比较紧急的融资需求,那么就可以通过互助基金的形式进行短期的应急性融资,这样的操作方式效率更高,而且违约率大大降低。

第二,为中小企业提供间接融资帮助。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增大了担保机构的信用,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非营利组织通过间接融资帮助,虽然这样和直接融资相比时间更久,但是通过贴息和担保方式,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资金,这也上面提到的直接提供融资形成良好的互补形式。除此之外,非营利组织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金融融资辅导,帮助企业找到经营或者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给企业发展提供改正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整改,最后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促进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满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