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传承范文
时间:2023-11-14 17:3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文化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简介:周娟(1985-),女,四川达州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多元文化与教育;鲜耀(1987-),女,四川阆中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成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藏区校内外民族文化传承机制比较研究”(编号:09XJC880003),主持人:卢德生;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研究生科创创新基金项目“藏区民族文化传承校内外互动机制研究”,主持人:周娟;教育部人文社科“社会变迁背景下藏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多维互动机制研究”(编号:12XJC880004),主持人:敬鸿彬。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7-0049-04
社区教育已经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之一,它的目标是提高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社区和谐发展。尤其是在民族地区,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多样性,文化形态的多元性,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社区教育的实用价值必须受到关注。民族地区的社区教育模式包括民族城镇中的以区(县)或街道(乡镇)为主体的地域体制模式,以学校为主体的辐射型体制模式,以社会为主体的社区学校(院)实体型体制模式[1]以及民族农村地区的村寨社区教育中的图书室、文化站、文化中心等。社区教育是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它存在于民族体内,是贴合民族生产、生活活动的教育。
一、 社区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中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
(一)民族文化传承中学校教育的不足
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学校教育发挥着不可漠视的作用,校内教育一是能培养与现代社会同步的人,二是能够改造民族文化,促进民族融合[2],但它仍有不足的地方:
我们在民族地区乡村小学调查时老师们反映到:目前他们的主要的困难就是地方行课的内容跟主流文化地区教学内容基本相同,且每年都要参与统考,任务很重。课余时间都用于辅导学生学习,没有多余时间去顾及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其次,学校也没有开设专题去传承和传授本民族的文化。另外,对于民族文化传承,老师也不是样样精通,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也没有精力到民间去找一些真正懂民族文化的人来教授知识。学校也不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因此,不难发现目前民族地区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仍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的困难:
首先,民族地区学校的老师虽有文化传承的意识,但迫于现实状况都只能采取蜻蜓点水的形式,课堂中遇到与民族文化有关的就粗略讲解几句,学校并没有专门开设与文化传承相关的课程。老师们都是在外地接受教育(学习的内容与当地文化背景差距很大)再回当地教学,因此并没有接受过关于如何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民族文化的专门教育。
其次,学校管理者和老师的教学是以学生成绩为主,实施的课程也是国家统一课程,这样传承的也就是主流文化。教师考评是以学生成绩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标准,评价体系是将及格率、优生率和学生人数挂钩计算老师的工作量和工作绩效并没有考虑地区差异。所以学校和老师认为教学时间紧张,而无暇将文化传承专门列入教学和校园文化中。
总之,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主流文化,教学语言都是采用普通话,因此学校教育中的“文化中断”造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然而根据民族地区实际情况而组织的社区教育却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契机。
(二)社区教育能够补充文化传承中学校教育的不足
张诗亚说过:“人类的活动充满了活的教育,研究它不是从我们现在的书本、学科规范出发,而是该实实在在的走进生活,只有走进生活去得到的东西才是这样。”[3]民族文化传承也同样需要走进生产和生活。民族传统文化植根与社会生活之中,社会既是民族传统文化之源,也是传承之基[4]。
如果我们只是在学校课堂上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而不接触社会活生生的文化事例,就会出现学校课程与本民族文化的脱轨,甚至是学校传承文化流于形式的现象,这样则无法保障民族文化有效的传承。长期以来我们已经认识到: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民族文化传承更是离不开社会。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只有在活生生的具有文化背景的社会中进行才能让民族文化鲜活起来,才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社”在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可以看出“社”本身就蕴含着文化传承的活动。社区教育是社区内有关机构根据社区内成员的需求和社区发展的需要,组织协调社区内外的资源,灵活地传授教育内容,以达成某类目标的活动[5]。社区教育从一开始就能把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同生活生产、休闲娱乐,风俗仪式等连接起来,符合社区成员的发展需要、资质协调社区内外的资源、灵活多样的文化内容使社区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大舞台。由此可以得出,利用社区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一方面能保证民族文化是在“活”的载体中持续发展,始终使传承活动保持鲜活状态,而不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通过社区教育的模式可以保护和扶持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根基,通过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感知其民族的精神文化。在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传统文化保护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方面,社区教育与民族发展是相通的。
二、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在学校教育发展不足,民族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产生碰撞的少数民族地区,更需要发展社区教育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篇2
【关键词】文化传承 居住区 环境设计 植物利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160-03
在“互联网+”模式推动全民信息化时代,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基础的人文素养的培育同样意义重大。人文素养对人的三观影响至关重要,是提高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塑造完整人格的基础。传承文化精髓,培育人文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自我积累、环境熏陶、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优秀民族文化对我们人文素养的培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重视汲取中华民族人文资源中的精华,将其中的文化精华通过知识传授、自身实践和环境熏陶等综合传承途径,内化为个体的人格、气质和修养等稳定的内在品质,才能培养出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优良气质和家国情怀的一代又一代人。
居住区环境作为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闲暇时间接触较多的公共空间,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从目前居住区环境建设的整体情况看,文化传承方面的功能还比较欠缺,有文化内涵的居住区凤毛麟角。因此,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如何对我们自身文化反思继承、对异质文化的兼容并包以及以上述二者为基础的体现时展要求的文化创新,使居住者得到一个能带来幸福感,精神有所寄托,进而在人文素养方面得到潜移默化提升的家园,而不仅仅是一个休息落脚地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
一、植物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性
居住区园林植物不但具有美化环境、吸附有害气体、降低噪音的功能,从文化心理学角度看,搭配适宜的园林景观可以令人赏心悦目、怡情养性。诗情画意的居住环境给人以美学的熏陶,所谓春赏杨柳夏赏荷,秋观落叶冬看雪。下了班,看到家园中的花草树木,或正在生长着的生机勃勃的嫩芽;或正盛开的姹紫嫣红的花朵;或正结着形状各异、五颜六色的果实;这些绿色的生命都会让人充满喜爱之情,使人们放松工作一天紧张、疲惫的精神,减缓了焦虑、暴躁的心绪,把人们从电脑桌前、麻将桌前吸引到居住区庭院中来,在美景中与家人或邻里愉快交流……长久来说有利于人们产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有利于产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所以居住区绿地中植物的设计对和谐文明社会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目前居住区绿地植物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建设缺失或落后,难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从目前住宅区建设的整体情况看,普遍存在着小区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从植物利用角度来看,盲目引进所谓“高大上”造价不菲的日式盆景或热带植物,造成高成本、难养护的现状,而在我们唐诗宋词中被无数文人墨客赞美的具有中国传统意象之美的适应本土环境条件、养护成本较低的植物却没有被充分利用。面对不熟悉的没有家国乡愁情感赋予的外来植物,居民很难产生深层次的情感,从而对居民人文素养的影响之弱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园林设计缺乏意境之美,传统美学无以传承。目前很多居住区的绿化缺乏美感,确切说只是有树有草的绿化。因为不切实际的追求亚热带风情,种植了一定数量不适合本地环境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冻害、寒害、高温使得这些植物或顶缺叶残或奄奄一息,观赏效果可想而知。许多居住区园林设计中唯成本至高,建设了许多低品|,毫无意境之美、层次之美的园林设计。我们传统的婉约之美、含蓄之美正在难觅踪迹。欧陆风、北美风、东南亚风正侵蚀着我们传统的文化,如何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沉淀的珍贵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缺少可亲近的植物资源,难以满足精神需求。在居住区环境的几大要素中植物与人的关系最密切,植物是有生命的,有四季变化,有春华秋实,给人的感触是最深的。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可见人们对植物寄予了深厚的情感。但从绿地维护角度考虑,大多数绿地或不准进入或花木下全是灌木,这样就造成了只可远观不可近赏的现状,人们就少了和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特别是儿童就缺少了近距离观察植物发芽、开花、结实一系列神奇过程的学习机会,缺少了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而这样的学习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选择树种较单一,难以营造让人赏心悦目的美景及利用率高的交流场地。前几年居住区绿地植物选择追求新奇,引种一些热带植物,鸡蛋花、龙船花以及三角椰、云南苏铁等棕榈科类植物,遮阴效果差,长势差,遇低温成活率低,几年后很多植物因水土不服已不复存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这几年虽然避免了上述造景误区,但绝大多数小区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造景单一。在植物高矮层次、色彩、花期方面没有很好的搭配。中国美学讲究层次、讲究意境,丰富的植物搭配不但可以增加绿量,还可以营造内涵丰富的环境景观,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引导人们日臻完美。不管是早期的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神学家相信优雅的环境不是腐化我们,也并非颓废者的放纵之所,而是潜移默化地推动人们接近完美。二是陆地植物多,水生植物少。有水体的大多设计成喷泉。有些喷泉带有声光,耗电,且设施易坏,易被偷盗,增加物业管理成本,久而久之物业不再花钱维修管理,成了小区中最脏乱差的地方。三是常绿植物多,落叶植物少,季相单一,造成交流平台利用率不高。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邻里和睦,其乐融融。北京四合院为人们津津乐道,念念不忘,其实就是怀念邻里那种每日里互相问候,聊聊家长里短,互相关心一下,其乐融融的不孤单寂寞的感情。而这种远亲不如近邻情感的获得少不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夏有阴凉冬有暖阳的座椅、健身设施、休闲场地是愉快交流必不可少的平台,而这样的交流平台因没有防晒或冬天过于荫蔽寒冷,在很多居住区利用率不高。
三、基于文化传承需求满足居住区植物利用的建议
(一)重视植物的传情达意作用,多采用传统文化寓意深刻的植物。影响深远的《诗经》中借植物来比兴,或比兴意志坚强,或比兴相思情浓,或比兴兴旺福禄,或比兴忘忧解愁,或比兴祛除疾病,或比兴祭祀祈福,寄托传情达意的篇章数不胜数,唐诗宋词中利用植物抒情明志的佳作也数不胜数,多少年来一直为后来人赞美称颂,影响深远。采用文化寓意深刻的植物造景不但可以给人们带来秀丽景观与内在的精神意涵,还给我们以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人文熏陶。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对我们传统的文化设计中不仅利用,还应加以引导欣赏,如制作与梅兰竹菊荷等相关的诗词或典故的木刻或石刻,置于居民经常游憩的绿地上或步道旁,让身处其中的居民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给儿童从小有一个仁义礼智信美的引导。
表1中所列植物大多数是本土植物,种植成本低,养护成本低,适合居住区绿化。
(二)搭建有利于居民交流的空间,营造邻里和睦的社区文化。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视亲情、友情,居住在现在的高楼大厦中人们多抱怨与亲人相聚甚远,与邻里关系冷漠,独生子女的时代愈发需要邻里间的问候关心,排遣孤单。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所以搭建这样一个交流的平_是非常必要的。居住区内的休闲绿地利用频率最高的是老人和幼儿,尤其是老人看护幼儿的组合。这些退休老人带着孙辈与其他老人互相交流,不能不说是一种天伦之乐。为他们提供交流、为幼儿提供玩耍的场所是非常必要的。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夏天天气炎热需要遮荫,冬季寒冷需要晒晒太阳,所以夏季遮阴效果好,冬季落叶的树种成了座椅、健身设施、游憩绿地上方的首选。北方可以种海棠、梨花、樱花、落叶松、银杏,南方黄葛榕、银杏、无患子、白玉兰、紫玉兰、石榴、丁香、樱花、木棉、铁冬青等会比较合适。
(三)营造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的文化氛围,实现文化传承的功能。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以文化为底蕴,以文化为点,并以文化为终极目标的景观,将引发社会人群的心理共鸣,它也将引导现代生活方式向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乔、灌、藤、草本植物或与建筑与小品搭配,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可以产生极富美感、高品质且实用的园林景观。如浪漫唯美的紫藤花架不但极富美感,可以遮荫,给人们一个静坐读书、玩耍嬉戏、沟通交流的空间。但植物造景在突出美观、实用的同时,也应注重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行为引导的功能。通过植物造景的形式把中华民族优良的美德如爱国、明志、持节、知耻及仁义礼智信等相关的经典故事缩影为人们常见的形式,如绿雕塑或木雕、石雕等。商鞅的“立木为信”以及传统故事木兰从军、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崔枢还珠等都是很好的题材。
(四)种植可亲近的季相明显的植物,培养居民自然情怀和赤子之心。为了增强绿地的观赏效果和实用价值,对于所利用的植物要严格筛选。对于低矮的、有刺的有毒植物,尤其是花、果鲜艳的有毒种类不要在居住区的路旁、景观周围和儿童容易接触到的地方种植,以免对游人和儿童造成伤害。这类植物可以选择花坛、花池的中央等游人不能到达的位置种植。选择那些无毒无难闻气味、夏天枝叶繁茂遮阳效果好、冬天落叶季相丰富的树种如法桐、无患子、马褂木、银杏、木槿、紫薇等。梅花、桃花、腊梅、桂花、丁香、石榴树、木槿、紫薇、柳树等较低矮的花木树底下宜采用生态铺装(树底下如果全是灌木,人们无法靠近欣赏)。让人们特别是儿童,与家人一起看看桃红柳绿,叶落杏黄,从小感受四季的变迁,感悟生命的轮回,感受亲人陪伴,呵护关心,培养一种自然情怀、赤子之心,当是我们环境营造者的重要目标。
(五)利用水生植物营造美丽、灵动的水景,观水亲水,感悟人生。中国文化中水是万物之源,万物皆复归于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水的柔性、灵动可以让紧张一天的上班族放松心情,感悟人生真谛。水中鱼儿的游动让人感到一种自由、活力。老人小孩可以通过看鱼、喂鱼增添彼此交流的机会。春天水体中一群群的小蝌蚪可以让儿童欢欣雀跃,比起教科书上的图片,显然这些可爱的小东西更能吸引他们。观察蝌蚪一日日的变化对他们来说是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良好开端。一起玩耍,一起探索,减少独生子女的孤独感,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在文化气息浓郁环境的陶冶下,每个人的修养不断提高,道德、素质也会水涨船高,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文明和谐的、凝聚力强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好。作为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居住区环境,对人们精神上的引导、修养的提高责无旁贷。因此,居住环境设计应传承我们的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让人们对居住区有一种归属感,有家园的感觉,是今后居住区绿地设计的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高春花.探寻“诗意栖居”和“留住乡愁”的建筑与城市――“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道德与文明,2014(5)
[2]胡青青.浅议居住区中的有毒植物[J].华东森林经理,2011(3)
[3]郭菁菁,李晓红.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在居住区环境中的应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4(12)
[4]汤振兴,王延方.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文化寓意[J].安徽农业科学,2009(12)
[5]宋俊芳,徐红.居住区文化环境的构建[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3)
[6]王春.小议居住建筑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J].时代报告,2014(7)
篇3
【关键词】区域文化 视觉传达设计 教学 创新 应用
一、引言
我国创意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给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的设计理念已成为衡量设计师自身素养和设计水准的新标准。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也顺应时展需要,与时俱进地开始同步跟进和调整教学改革的探索。由中国美术学院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设计学”学科体系构建及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它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却很迅速。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市场需求,需要结合“东方设计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及时研究和调整相关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将区域文化特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明确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善相关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探索,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人才。
二、区域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相互融合发展的作用
当代艺术设计正朝着繁荣多元的方向发展,专业间的交叉、整合将成为未来的主题。中国设计的前进方向也将在融合世界优秀文化艺术的基础上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探索“中国特色”的设计道路,展现“东方设计学”风貌,是中国现代设计人的职责所在。充分发挥地区文化优势,将其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之中,通过本土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能使其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璀璨多姿的区域文化特色在艺术设计领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与区域文化特色相结合的研究,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实现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内蕴丰厚,形态多样,是我们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宝藏。在研究国内外先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区文化优势,将其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之中,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来进行区域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在探索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让区域文化特色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应用,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探索构建“东方设计学”学科教学体系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区域文化特色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与区域文化特色相结合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
根据区域特色在原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加强课程设置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以及多样性。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突出区域文化特色,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工作,与本地区其他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互补发展,减少在专业建设中的重复设置,注重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交叉专业建设发展的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如何适时将区域文化特色元素引入教学内容之中,探索区域文化特色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给学生更多的利于发挥个性特点的空间,培养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构建独具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品牌,能有效丰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与区域文化特色相结合的教学理论研究成果。
(三)区域文化特色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融合发展,是提高师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
区域文化伴随着民俗民风而发展和完善,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族、民俗等诸多因素基础上所形成。把本土文化特色的相关内容融入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之中,建设科研和教学水平较高、结构合理、适应专业发展要求,具有实施素质教育活动能力的创新型师资队伍,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资建设,将研究经验和探索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施,并通过与区域相关特色企业的接洽,加快科研成果向行业产出转化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推进作用。
艺术设计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融入区域特色文化,让学生在课程学习阶段丰富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在帮助学生丰富和提升设计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传承和宣传区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应用实例分析
创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教学方法,将区域文化特色融入培养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过程之中。根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特点来研究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创新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地方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优秀应用技术型设计专门人才。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深入了解区域文化特色,提炼出适合进行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的元素,并将其融合在教学内容和设计实践之中,探寻培养具有区域特色的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和应用的有效途径,一直是笔者所研究和关注的教学改革探索方向,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现以笔者所在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包装设计》为例,对桂林区域文化特色在课程教学中的两个应用实例进行分析探讨。桂林位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民族融合区域,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根据这一特色及相应的市场发展需求,在《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与桂林旅游相关的产品包装设计上,切实为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为桂林地方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优秀应用技术型设计人才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实践。
(一)竹制材料旅游工艺品或纪念品包装设计
桂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湿润,雨水充足,气候宜人的环境下竹子生长茂盛。竹子质地可塑性强,易于雕刻,使得竹材料在桂林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中得到大量的使用。根据这一特色,在进行《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竹制材料的桂林旅游工艺品或纪念品的包装设计作为课程作业的具体设计对象,引导学生们在对桂林的本土文化特色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一定的对象进行相关主题的设计实践。
设计效果展示在一次《包装设计》课的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对桂林区域文化进行充分调研,有意识地让他们注意到由于桂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大量文人墨客的聚集,使得桂林地区饮茶和饮酒盛行,而竹制器具正是桂林当地常被使用的盛茶、盛酒用具,也是作为馈赠和旅游纪念的不错选择之一。进而以竹制茶具、酒具作为设计素材,让学生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再结合桂林特色文化做更深层次的了解,提炼出可供拓展的元素来进行竹制茶具或酒具的包装设计实践。如图1和图2的包装设计作品――“竹韵”茶具系列包装设计,是为一套竹制茶具所设计的包装,包括有茶壶、茶杯、茶匙等竹制茶具的内外包装。设计者从竹制产品的原生态这一特色出发,选用了桂林当地的土麻布作为包装的主要材料,以纯手工进行缝制和制作。桂林土麻布可以选择的颜色相对单一,所以设计者加以南印花布作为点缀,并将这一套茶具包装的外包装盒盖参考我国的传统服饰“唐装”的形式做了一定的设计处理。
(二)特色食品包装设计
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有一种说法是桂林因“桂树成林”而得名。在桂林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见很多的桂花树。秋天走在街道上,一阵一阵的桂花香味扑鼻而来,也为桂林增添了一道独有的风景。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酒等由桂花所制成的各种食品健康味美,也和“桂林三宝”一样是受到旅游者们欢迎和喜爱的食品。这些食品的包装设计也是融合桂林区域特色进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桂”食品包装设计(D3)就是学生根据桂林区域特色所设计的一套桂花食品系列的包装设计。设计者从桂花食品的选料天然和桂林争创绿色环保旅游城市这两个立足点出发,选用清新而充满生机的绿色作为整体包装设计的基调,并将桂林传统南糖包装所常用的牛皮纸、麻绳运用于包装之中,设计出来的“桂”食品礼盒包装桂林地方特色浓郁。
山水文化、藩王文化、史前人类文化、古运河文化、抗战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桂林地区还有很多区域特色文化可以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创新应用。如何更好地将桂林区域特色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区域特色文化应用到设计实践之中,对区域文化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从实践中去领略这些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培养应用技术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适应地方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东方设计学”学科体系构建及相关专业教学改革在桂林地区的一种探索。
四、结语
区域特色文化内容丰富,是我们华夏儿女所共同拥有的珍贵文化财富。区域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在传承和创新区域特色文化的同时,为不同区域院校具体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利用元素和引导学生发挥创意的拓展空间。将区域特色文化合理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实践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与时俱进地契合了地方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为艺术设计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急需的走在行业尖端的应用技术型创新人才,也是“东方设计学”学科体系构建及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桂林市旅游局.桂林旅游志[E].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2]吕胜中.再见传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陈旭.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改革与思考[C].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008(12).
篇4
(一)社区融入是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的基础
创意旅游发展有赖于多维度支持,创意产业融入、创意管理、社区融入和活动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四个方面。对草原非物质文化进行创意旅游开发同样离不开这四方面的支持。在这四方面要素中,产业融入、运营与管理和旅游活动开展都离不开社区的融入。如果将草原社区排除在外,实施纯粹企业化经营,以人工制造的产品或场景为主,那将是生硬的、缺乏文化根基的设计。在大众旅游发展浪潮中,文化旅游呈现出了明显的麦当劳化趋势,表现为文化旅游体验的表象化、表演化和标准化。这引起了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反感,受到了本地居民的批评。所以社区融入是草原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二)社区融入可以展现真实的草原文化内涵
文化是特定地区的特定群体区别于非我群体的独特特征,包括有形文化实体、活化的行为方式和无形的精神。最核心的文化要素是居民独特的信仰、价值观念等精神文化,它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进而产生相应的物质文化。其他人群可以模仿本地物质文化的创造,可以学习人们的行为,但精神层面的核心文化是无法模仿的。只有通过本地居民的活动才可以真实表现本地非物质文化,只有社区融入到创意旅游活动中,才能带给游客真实的文化体验。
(三)社区融入是草原文化创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非物质文化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文化。从文化传承上看,只有本地居民参与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才能起到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效果;从经济利益上看,只有为当地居民带来利益,才会得到本地的支持,得到政府的支持;从环境保护上看,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本地环境,只有参与到草原旅游开发中,才会自觉保护环境;从知识产权角度看,只有本地社区参与和融入,创意旅游产品才是不可复制的。
二、草原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的社区融入路径
草原非物质文化根植并传承于草原民间,对其实施创意旅游开发需高度依赖本地社区的全面参与和渗透。因为真正能满足游客对旅游地文化追求并有持续吸引力的,是根植于旅游地的原汁原味的文化。目前在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率并不高,企业带动参与比较欠缺,个体经营举步维艰,社区参与层次总体较低。只有当地社区融入其中,草原非物质文化才能得到持续传承,创意旅游发展才会具有持续性。
(一)社区文化融入创意旅游具有强烈的文化依赖性
在创意旅游发展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融入社区生活、根植于当地的鲜活文化。社区文化为创意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创意产生的背景和创意基因,它是草原社区传统习惯、文化观念、社区精神等内容的综合体现,它与草原社区民众生活融为一体,地方性和不可复制性明显。社区文化融入路径包括:让游客体验草原社区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动,例如参加那达慕大会和祭祀活动,参加“蒙儿三艺”比赛,以此融入到社区文化氛围中;为游客创造学习社区生产技术的机会,例如学习养马、驯马、放牧等,深入体验社区文化;为游客创造学习和设计民族生活用品的机会,例如制作摔跤服饰、马靴、制作马奶酒等民族用品。
(二)社区居民融入草原社区居民是草原非物质文化的展现者和传承者
民族文化作为创意资源被用来进行创意旅游开发时,需高度依赖本地人的创造力。社区居民融入路径:1.承担餐饮、住宿、对游客讲解或引导等必要的接待工作;2.积极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将技艺传授给游客,例如掌握并传授蒙古族的“男儿三艺”、制作民族食品的技能等;3.对外来旅游者传播和发扬本地文化,例如传播草原民族对自然的崇拜信仰、敖包祭祀习俗等传统非物质文化;4.草原非物质文化展示离不开草原居民的参与,其身上所承载的文化符号是最有说服力的,是外来演员无法替代的。
(三)社区生活融入社区生活将社区文化和社区居民融为一体
社区居民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来诠释真实的社区文化。随着时代的演进,草原牧民的游牧生活方式已不复存在,定居后的牧区生活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即文化涵化现象。在草原文化涵化过程中,优秀的草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发扬。而传统草原文化经文化涵化后呈现出的真实文化只有通过社区生活才能得到印证。草原社区生活融入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将一些社区生活元素设计成创意景观或创意表演进行展示;二是将草原牧区家庭或社区作为创意旅游空间,引导游客参与到社区生产生活场景中,体验真实草原生活,例如参与到养马、羊、骆驼等过程中;三是通过当地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传授民族文化技艺,例如传授奶酪、马奶酒的制作工艺,使游客获得身心发展,并且可有效避免游客产生“文化失真”的感受。
三、草原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的社区融入机理草原非物质文化资源
对草原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是重大且持久的。非物质文化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草原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灵活显现。受草原文化保护与传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驱动,草原居民、家庭、社区乃至整个草原地区都会融入到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中,其具体形式和融入水平则随着创意旅游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草原社区居民是草原非物质文化的主体和持有者,是草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是社区融入草原旅游的首要因素。社区居民除通过接待服务和参与管理来实现旅游参与、获得收入外,还可以多方位展示地方文化、创造好客氛围、丰富游客体验。他们在融入创意旅游过程中,首先体现在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育上;其次还承担着展示本地文化的职能,通过创意景观、民俗表演等形式为游客创造文化元素的视觉体验;在创意旅游开发高级阶段,社区居民还是旅游者的创意引导者和配合者。对草原社区家庭而言,其日常生活是真实的草原文化写照。草原民族文化离不开真实的社区生活来展示其内涵。社区是多个家庭的组合体,是文化体验产品的载体,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空间。利用有形遗产和无形文化来吸引游客,已成为社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家庭日常生活、社区生活乃至多个村落的生产生活,可以为游客创造一种文化氛围。将游客的活动融入到社区生活中,就形成了创意旅游社区或创意旅游村等创意空间。真正创意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多个社区联合形成创意旅游综合体,形成大草原、大旅游氛围。创意旅游综合体是指在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背景下,由文化创意产业吸引物和旅游六要素相结合形成的旅游产业模式,在此之中,每个人都能以不同方式将不同旅游要素组合,产生新的创意体验。在特定草原地域内,没有严格的产业界限和地区边界,但在营销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统一协调,共同为草原文化保护与传承、草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最终打破社区被隔离的企业化经营模式。
四、草原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的社区融入水平演进
对内蒙古草原社区而言,创意旅游尚未展开。草原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必然需要经过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逐步发展历程,即开发水平的逐步升级。刚开始应注重创意展示产品的开发,在此基础上考虑创建创意空间,最后开展真正的创意旅游活动。草原社区在创意旅游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也应有不同的融入水平。在创意旅游开发初级阶段,旅游产品以创意展示为主,主要开发一些草原实体创意景观,将非物质文化元素有形化展示,社区融入也应处于初级水平。主要体现在社区居民参与景观的设计或一些本地文化节庆与表演活动,草原社区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得到展示,而社区生活则是被完全隔离的。目前草原地区的文化节庆和民族舞台表演等文化旅游形式是这一阶段的基础。在创意旅游开发中级阶段,旅游产品以创意展示为基础,主要着力打造创意空间,塑造创意氛围,将一些非物质文化元素渗透到特定空间,大部分社区元素融入其中。主要体现在社区居民不但参与创意景观设计、本地文化节庆和表演活动,而且参与到与旅游者互动的活动中。草原社区文化精华得到了展示,而社区生活则可能被隔离或融入其中。这一阶段,特定主题下的草原文化创意旅游村将是未来的理想选择。在创意旅游开发高级阶段,创意旅游活动是无明显地域边界的,旅游活动的随意性和灵活性较大。在草原地区打造多个村落联合的创意旅游综合体是未来的一种选择。在这个阶段,社区即景区,一切以游客为中心,根据游客的创意需求,每个居民都是旅游接待者,社区生活和旅游接待融为一体,社区完全融入到旅游活动中。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方式还不切实际,其实现还有待时日。
五、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对草原社区的要求
(一)保护和培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是通过言传身教得以传承的,对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过程来说,人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重点保护有影响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已成为了社会共识。对于草原社区,草原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应培养更多的新一代文化传承人。最终使草原非物质创意旅游开发起到对草原传统文化保护的作用,得到草原社区的拥护和支持。
(二)培育草原旅游管理人才
草原居民是草原社区的主人,是草原旅游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对社区居民的培育和人才挖掘是草原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当前内蒙古草原旅游的企业化经营模式受到了广大居民不同程度的抵触和排斥,使草原旅游深化开发受到了重重阻碍,而牧民自发形成的牧户联营模式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但民间个体、联营等社区化、本地化管理模式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专业的旅游管理者。一方面原因是当前的草原旅游业无力吸引专业人才前来就业创业,另一方面草原社区居民也不愿让自己子女回到草原工作。草原旅游管理人才培育可分步走:首先挖掘和培养本地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员参与到旅游开发中;在创意旅游取得一定收益和影响时,通过政策优惠措施吸引大学生到草原地区就业。
六、结语
篇5
1.1文化空间与非遗博物馆建筑“文化空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是用人类学标准界定的非遗代表作的重要概念,其“既有物化形式(地点、建筑、场所、实物、器物等),也有人类的周期性的行为、聚会、演示等”②。博物馆语境中的非遗除物质载体之外还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以及语言、记忆、音乐、口头吟唱等③。非遗博物馆建筑本身应该是能传承该项非遗除物质载体之外的文化空间(culturalspace),或者能充分体现和激励该项非遗文化空间的发展,使得博物馆以更平等的姿态投向以往被忽略的文化群体和资源,从官方保护发展到公众自发投入的文化认同,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1.2以传承为主要目标的博物馆建筑新功能内涵“非物质遗产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活态文化”④,这就要求针对它的保护不能离开“人”的活动因素孤立存在。传统博物馆学注重以物为核心的“物质遗证(materialevidence)”⑤,而“新博物馆学”理念倡导关怀地方社群,注重多元文化交流互动的特点,逐渐修正了传统博物馆奉行不逾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的功能⑥,这与非遗保护“活态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相匹配。非遗博物馆既需要保存有形遗产,承载起博物馆的“教育、休闲、娱乐甚至大众的精神依归等社会职能”⑦,在新博物馆学的理念支撑下更需要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将真正传承该项非遗的人、团体和社区作为博物馆的主要服务对象,进一步拓展出新功能,成为传承人使用、收集、保管、教育研究、展陈、观众参与互动及多元文化交流的复合化空间,使得博物馆建筑与城市、社区、公众发生关联,为非遗的传承创新创造发展空间。非遗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只针对观众设计、以文物为中心的“文化化石”,而是将非遗保护工作的自还给了这些文化原生地的传承人,回归到社区基层,回归自然和社会。从新博物馆学的视野出发,非遗博物馆建筑承载着传承和发展该项非遗的文化空间的使命,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传承人为中心转变,在满足传统博物馆功能的基础上,发展出多元功能的复合化空间,构建出一种以传承为主要内涵的博物馆体系。
2广州市粤剧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新功能内涵思考
2009年,有着“南国红豆”之称的粤剧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这也是广东省至目前为止唯一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和传承处于濒危状态的粤剧艺术文化,广州市决定于粤剧起源发祥的广州市荔湾区择址筹划立项建立粤剧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馆,图1)。
2.1粤博馆建筑设计的空间特征当把“粤博馆建筑本身应该是能传承粤剧的文化空间,或者能充分体现和激励粤剧文化空间的发展”作为建筑设计中空间营造的核心目的时,我们开始思考:究竟怎样的具体空间形式和空间氛围最适合作为传承粤剧的文化空间形式。当我们开始沿着时间线回溯承载着粤剧诞生及历史发展记忆的种种空间形式:红船、江畔、村口、戏棚、园林、剧院等等多种空间母题的可能性开始出现;当我们以空间视野回顾粤博馆选址——荔湾涌沿岸周边的历史空间形态时,发现一个关键词从粤剧发展历程的时间线中跃然而出——“岭南传统园林”(图2~3)。19世纪前后,伴随广州经济的繁茂,在荔湾涌沿岸曾涌现过大量的行商园林,传承了源自中原的文人审美、又杂糅了来自西方的装饰异趣,形成别具一格的岭南传统园林风格。而当时粤剧艺术正处于从江畔的民间社戏这种临时演出空间逐步进入剧院一类的专业演出空间的过渡阶段。在剧院成为粤剧演出主流之前,行商园林正好充当了粤剧高端演出的最佳载体。在老城里的行商园林中,唱一折子粤剧刚好重现了当年广州行商私家生活的活色生香。如广州历史上著名的海山仙馆是荔湾区的大型水景历史名园,在“广逾百亩”的大湖面上,“离大殿十数步外湖中水面有戏台一座”⑧,曾经的粤韵余音就曾在岭南园林中回响。可以说以一座荔湾涌泮的岭南传统园林作为在广州老城区传承粤剧艺术的文化空间的外化形式,应该是非常恰当的选择(图4~5)。
2.2粤博馆建筑设计的功能架构在最初的设计任务书中,粤博馆的功能架构被定义为:展览、演出和培训的2+1模式。2+1模式已经将粤博馆的功能与粤剧的特性相结合,能够充分体现粤剧艺术的特性。但从新博物馆学的角度再思考粤博馆的功能,2+1模式还不能完全实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研究、教育、公共参与等功能。基于此,建筑方案将粤博馆的功能架构进一步丰富,定位为:“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参与、世俗生活”六大板块。功能架构的核心目标为传承与发展。
(1)展览粤博馆中的展览功能所面临的挑战在于粤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文物级的实物展示物,较多的展示品都是年代较近的演出道具,历史展品多为复制品和文字图片材料等。若以传统博物馆眼光衡量,会有展览内容单薄之感。若从新博物馆学角度,“应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收集藏品,围绕社区与其文化、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组织起来。其收藏除实物外,还包括视听材料、文件、物质场所、传统仪式、口述史和社会关系等”⑨。为适应粤剧的非遗特性,展馆建筑空间考虑将粤博馆中传统园林的整体氛围延续至展厅之中,多设园林渗透和室内布景,有在园中观展的意境,丰富观展体验。展览方式多采用文物展陈、数字化多媒体互动、实地体验互动等形式,参观者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以多元互动的形式主动参与体验粤剧之美,展览功能成为公共参与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传统园林多感官体验的精神一脉相承(图6)。
(2)演出粤博馆建筑方案为粤剧艺术提供多样的演出平台:250人规模和50人规模的大小两个室内剧场提供专业的粤剧演出空间;在几组私伙别院中提供的小戏台还原了传统戏曲艺术与茶楼酒家结合的堂会场景;面向荔湾涌两岸公共空间的濠泮戏台以粤剧演出作为纽带将园内园外空间融为一体;向市民开放的屋顶花园和沿涌一带环境都是民间私伙局表演的理想空间;独立小院的别院声歌为研究教育功能提供演出场所,别具一格;而演出功能的核心在于中心园林主景——广福台。广福台是向现存最早粤剧戏台——佛山祖庙万福台致敬的景点,其建筑装饰为全园最繁盛之处,是一座真山水中的粤剧大舞台,可谓粤博馆全园点睛之笔。在其中演一出粤剧,可供全园观赏,结合晚沙湖湖景,再现了“红船晚沙看琼花”的往昔看戏氛围,重现了岭南园林艺术和粤剧艺术的历史关联。
(3)研究和教育在非遗传承工作方面,粤博馆同时是一个专业的研究平台和教育基地。粤博馆主馆中设置了相应的研究空间和学术交流场所,同时粤博馆本身提供粤剧研究的资料库和数据库的网络交互功能,为粤剧艺术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实现研究的开放和开放的研究。粤博馆建筑方案在主展馆中设置了兼具临展与教育复合功能的多功能空间,可根据具体需求灵活支配,而相应的粤剧教育工作同时将作为粤剧文化展览的组成部分;专设的别院声歌小院交通独立,专属为研究教学服务,粤剧专业人士可在不受游览干扰的传统园林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与交流。博物馆主要为粤剧剧场体验、数字多媒体展映、社区公益等活动提供传承场所,成为广大市民、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及保护的“社会课堂”。
(4)公共参与粤博馆建筑不仅为专业传承人提供研究与教育平台,同时希望通过建筑的开放性设计为民间传承人提供足够的自发性活动空间,如濠泮戏台和一涌两岸的公共空间、对市民开放的天台花园都是民间团体自组私伙局的良好场所;粤博馆专门搭建一条市民穿越通廊,在不改变市民步行习惯的基础上与市民共享园中美景;多功能厅以半开放的形式与市民通廊相连,可同时承接社区文化活动;主馆中的50人规模小剧场以怀旧剧院的形式再现20世纪初广州剧院的氛围。粤博馆通过互动体验式展览功能和多样的演出空间推广粤剧艺术,重新唤起市民对粤剧艺术的喜爱,为粤剧发展积累更多的民间传承人。粤博馆以公共参与作为主要功能之一,力在营造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交流平台,为粤剧在时展中营造一个亲民的艺术形象,发挥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功能⑩。它不仅是社区历史、环境、现状的收藏、研究与展示中心,更是一个开展构建社区的共同记忆、加强群体认同、激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性活力、社区公益性活动的中心!。
(5)世俗生活粤博馆结合园林共设有六组别院,一是呼应传统园林园中别院的布局形式,二是为粤博馆提供六组在闭馆时段可独立经营的私局别院。晚间粤博馆闭馆之后,六组别院提供高端私房茶膳,粤剧艺术则以堂会形式传承于其间。六组别院中靠近南入口的茶楼别院是常年全天经营,把老广州引以为傲的饮食文化带入粤博馆中,在提供博物馆餐饮休息功能的同时还原往昔品茶听戏的传统世俗氛围。六组别院的经营可保证粤博馆的日常运营,实现经济自循环,具有经济可持续性。在博物馆中引入经营功能是对传统博物馆功能的突破,是方案的争议点。但在粤博馆中再现堂会演出和茶楼听戏的传统生活场景,正体现了粤剧艺术与岭南世俗生活密不可分的关联,体现了非物质遗产的“活态文化”特点,为粤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营造了具有真实性的文化空间。
3结语
篇6
1.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受到现代体育文化的影响,在体育运动上往往追求的是动作上的高难度,操作上的高风险,技巧上的高刺激性,成绩上的极限突破。从本质上来讲,这是对于人类身体极限的挑战,长期以往将造成运动主体的身体失衡,机能下降,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发展。与此相反的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强调的是修身养性,以实现精神和身体的融合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希望能够通过合理的锻炼,实现身体机能的有效调节,保证其处于健康有序的运转状态。显然这极大程度的满足了现代城市居民的运动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其融合到城市社区体育事业中去,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其一,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到城市社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去,是符合现代城市体育的现实需求的。现阶段,我国人居在体育方面的消费严重不足,城市市政建设往往忽视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立,难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在这方面来说,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不需要太多的基础设施,简单的自备体育器材就可以开展各项传统民族体育活动,无论是民族舞蹈,还是踢毽子,或者是打太极都不需要太多的环境要求;另外,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简单易学,不受年纪限制,对于体制要求不高,最适合在社区环境下开展;最后民族传统体育也符合城市社区体育的宗旨:简单,娱乐,健身,趣味。其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到城市社区体育事业中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其需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浇灌。详细来讲,由于现代社会竞争加剧,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的氛围难以有效的构建,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时候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更加融洽的沟通,并保证工作学习上压力的减缓;网络化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娱乐,消费,忽视了窗外的自然生活,忽视了自身的身体健康,而积极开展传统民族体育将有利于改善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生活状态变得更加的健康和和谐;民族传统体育能够给予大家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能够融合不同文化,生活习惯,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好的促进文化的发展,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发展。
1.2城市社区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机遇
首先,城市社区作为一个文化传播的平台,其能够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打下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不同地域,不同人口,不同组织结构形成的全新社会平台社区,将会慢慢成为全新的文化平台。有了这样的文化平台,将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不断创新,继承,发展。其次,城市社区群众数量众多,而在现代竞争的局面下使得其在体育方面的选择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大家越来越倾向于淳朴自然性、地域风俗性、观赏体验性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的背景下,更加向往和热衷。在这样的趋势下,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将更加有效的发挥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效能。最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整合。城市社区建设中包括社区文化建设,而社区体育是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城市社区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要承载起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极为丰富,其富含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因在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理论形态、价值取向、精神意境的指导下,形成独立的体育体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传承的不仅仅是体育活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传承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探寻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选择性的传承和发展。也就是说,在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入到城市社区体育事业中去的时候,一方面要仔细探析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特点,保证其具备切实的可操作性;另外一方面,在现有传统民族体育形式的基础上实现更加深刻的创新,保证在体育活动中体现出娱乐性,健身性的特点,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二、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城市,绵阳,社区音乐文化
城市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在这一生活状态下快速发展起来,音乐文化活动也是人们修身养性的一种活动。近年,我国城市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且也会继续稳步快速的发展,城市社区文化也有了很多的创新和发展,社区里的居民对于音乐文化活动的主动性组织和积极参与性也不断增强,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持续推动着城市社区音乐文化的发展。绵阳市是以科技城冠名,四川省的第二大城市,随着活动的开展,吸引和发展了一大批的群众的参与和推广,这样的活动不仅让人们既锻炼了身体,丰富了业余空闲生活,同时也把很多我们自己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了直接或者间接的传播和推广。
一、城市社区音乐文化
城市社区音乐文化是最近几年才在我们国家大规模的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音乐文化活动形式,人们摆脱了对传统音乐文化活动的理解,努力创新,根据所生活的环境以及自身的一些客观原因来开展的一种音乐文化活动。再加上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城市社区音乐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每个城市离退休的老年人,城市社区音乐文化的兴起,在本质上影响着老年人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这对于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个城市都会根据自己城市的环境以及传统风格来发展自己最具特色和最有意义的音乐文化,在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
城市社区音乐文化目前在我国正处于十分受欢迎的一个阶段,在铁牛社区最出名的要数里面的一个川剧团,天青苑川剧团。它以我国著名的戏曲艺术川剧为主,其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戏曲文化气息,在我们省以及整个国家都很出名。其次是社区里的其它艺术活动。
二、绵阳铁牛社区音乐文化
铁牛社区是我国“全国文化先进社区”,所处于绵阳市最繁华的地段,与滨河广场相邻,是绵阳市民休闲生活娱乐的第一选择。天青苑川剧团在铁牛社区里,是一个露天茶园,它主要是以茶养戏的经营方式为主的一个剧团,剧团表演主要以四川特色戏曲川剧为主,川剧是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我们四川传统戏曲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美誉,在历史上十分悠久。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冲击,川剧与其他各种地方戏曲都反映出了生存危机,人们的不再对它们再产生浓厚的关注度。
1、剧团的建立
铁牛广场处于绵阳市最繁华的地段,是绵阳市人民开展休闲生活的最主要的场所。铁牛广场这一块是绵阳川剧的重要发展地,铁牛社区里的居民以及周边的居民一直以来就有听川剧的习惯。以川剧演唱为特色的茶园。2006年,天青苑剧团在老城区铁牛广场上成立。从2007年起,剧团开始下农村,每天早上6点多就出门,也承接婚庆、寿庆等商业演出,每年演出都在400场次以上。几年下来,天青苑川剧团成为川西北唯一一个还在坚持演出的川剧团,各地的川剧演员也纷纷加盟,演职人员从过去的9人增加到现在的45人。周边市州的戏迷们经常邀请天青苑川剧团赴外演出。4月24日,重庆潼南县戏曲协会的戏迷们专门包车到绵阳看川剧,还送上锦旗,称天青苑是“传承川剧艺术典范”。如下图:
2、民间川剧团的守望
在地方戏剧院团生存艰难的背景下, 天青苑川剧团自2006年成立以来,近6年时间在城乡演出了近3000场,观众达数十万人次,已经是川西北最负盛名的民间川剧团,但生存的压力也迫使他们不断地谋求变革。
天青苑剧团刚开始成立的时候,因为经费以及演员的限制,其演出形式都是以绵阳市地方小戏为主,没有太多独具特色和极具创新的演出,所以它的演奏效果以及观演人数根本达不到预期想的结果,演出人员的生存境况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剧团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困境。虽然川剧产业是一个十分传统的产业,但是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很多新兴音乐文化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淡化和影响了川剧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它的生存和传承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天青苑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下,剧团的支出与收入不能基本持平,周泳秀女士陷入了进退两难的一个局面,但是她最终没有选择退缩,虽然知道肯定会亏本,但是她任然选择了坚持下去,她说一定要让川剧这个民间传统艺术传承下去,因为川剧是我国四大戏曲剧种之一,一定要受到保护,再加上她也十分喜欢川剧,她这个年代的人们更是对川剧有着特殊的情怀,就是坚守着这样的信念,她带动起剧团里的演员开始进行乡镇演出,参加各种性质的公演和商演,为了节约开支,不会请服装和化妆师,都是演员们自己亲自上阵,自己搭配自己化妆,甚至很多演出要用的服装都是她们自己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们坚持了下来,慢慢的,剧团的发展有了新的起色。近年来,天青苑川剧团通过“以茶养戏”的模式,坚持在社区演出,也不断开展着送戏下乡进校园等各种创新活动,加深和巩固了川剧艺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直到现在,天青苑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影响力也不容忽视,传统的川剧演出也得到有效的发展和保存。
3、坚持每天演出天青苑名扬川西北
天青苑所在的位置20年前就是绵阳市人民剧团的地盘。2006年6月10日,也就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当天,剧团开张演出。天青苑川剧团都坚持每天敲鼓鸣锣,风雨无阻。绵阳的观众都知道每天下午到铁牛广场就能看到现场的演出。刚开始的时候,观众20多年没有看到川剧了,每天都有100多人捧场。后来,川剧团免费到其他剧场、敬老院、学校等地演出,扩大了知名度。从2007年起,剧团开始下农村,每天早上6点多就出门,也承接婚庆、寿庆等商业演出,每年演出都在400场次以上。几年下来,天青苑川剧团成为川西北唯一一个还在坚持演出的川剧团,各地的川剧演员也纷纷加盟,演职人员从过去的9人增加到现在的45人。周边市州的戏迷们经常邀请天青苑川剧团赴外演出。4月24日,重庆潼南县戏曲协会的戏迷们专门包车到绵阳看川剧,还送上锦旗,称天青苑是“传承川剧艺术典范”。天青苑川剧团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习展示基地“的授牌,这也是四川全省唯一一个民营川剧团享此殊荣。
三、剧团受到的各界支持,传承与保护
篇8
本文作者:潘璠工作单位:中国人民军事经济学院
(一)包容性和长期性文化,是区分人类和动物的根本标志。孟子说:“人之与禽兽也,几希。饱食暖衣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的“教”,就是指教化、文化,只有这样,人才有了成为人的品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记载也是丰富多彩。中华文化在汉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巧妙地结合了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华文化。中国大地上的许多少数民族,也都融入了中华文明之中,并且成了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它的包容性也决定了它的长期性。在世界上最初几个文明的发祥地中,除两河流域文明湮灭外,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占领而希腊化、因恺撒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如果把探究人类文明源头的目光投向中华大地,人们会看到,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古代四大文明中,也只有中华文明在沧桑中代代传承,未曾中缀,表现出了其独特的延续品质[2]。(二)尊君重民思想长期的封建社会制度,较为孤立的传统农业经济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高在上的集权统治,君王的尊贵不能挑战。但是,孟子提出的“民重君轻”思想却也震动了当时的统治阶级。过去的中国,暴戾贪婪的君王常常为一己之利惑乱天下,他们残酷的统治就是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老百姓的痛苦之上。虽然最终的结局就是这种“君重民轻”的社会秩序无法久长,不是被忍无可忍的老百姓所,就是被其他新兴势力所颠覆。于是一些聪明的君王便悟出了一些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等,这些道理就是从孟子的“民重君轻”思想生发而来。“尊君”和“重民”本是相反的理念,但在中华文明中又是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政治文化的两个支柱。统治者以长久稳定出发,然后注重民众的力量,既强调了“国以君为主”,又强调了“君以民为贵”。(三)家族色彩重中国古代强调“家国一体”的格局,它是以家族演化为国家,以血缘纽带维护国家统治。这种制度不像欧洲那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它是一种在家族环境下,强调个人在家族的关系和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为父者教子,为子者孝长,为兄者善弟,为弟者尊兄……这种关系也被引申成了君臣之礼的处事原则[3]。
(一)意识作用这里的意识是多方面的,不单单指人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还指现在的文化运用状况。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使得我们国家出土的文物繁多,文献记载也是众多。尽管遭遇过列强的掠夺和十年的破坏,但是总体保护还是可以的。这些财富可以成为学术研究和历史文化教育的利器,帮助我们在文化研究领域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另外,要加强大众对我们自身文化的认同度。文化是财富,不是展品。如果我们提倡的文化只是在博物馆里供人欣赏,或是在舞台上表演,那么它就是死的,是没有意义的。人们现在对西方文化认同度很高,尤其是年轻一代。这就说明我们自己的文化从传播到普及的工作都做的不好。我们要让文化走进生活,让人们从生活中接触文化并发展到接受文化,把文化和生活结合,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文化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文化创新意识,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立足于我们当下这个时代,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做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体现时代精神;还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多创作、生产、传播积极、健康、向上、为观众和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影视戏剧作品,用美好的精神产品引领社会新风正气。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唯有浅出,才能继续深入。(二)教育作用民族文化一代代传承的方式、方法和渠道是多样的,但其主干则只有一个:教育。教育是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我国从1906年正式开始废除旧学,兴办“洋学堂”。但是中国人一直重视文化传承和道德培养,所以在洋学堂里也讲究“德、智、体”教育,于是学校就成为传承文化的主要场所,不同的是在西方社会,学校是不对学生进行德化教育的,发挥作用的是宗教和社区,加上媒体、影视等工具,达到了教育目的。学校对人进行教育具有系统、综合与形成独特环境的优势,虽然家庭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我们也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还是要把孩子送到私学和公学去学习。教育的本质功能是沉淀、传承、创造文化的基地,是文化事业中最中心,最关键的环节。但是我国教育的这一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说遭到扭曲乃至摧残,这在教学领域的突出表现就是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人”来培养和提高,而是当作了机器——将来生产物质产品或从事某项业务的机器,只有“人”——具备了优秀文化的“人”才能创造。如果学生在被教育中成长为一个“全人”、一个可以进行创造的人、一个符合他所处的时代所需要的人,那时学校的本质功能就实现了[4]。(三)社区文化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农村大步步入现代化和城镇化,提高了生活水平,但却忽视了社区对于文化的作用。城市里的社区由于快速发展和人员的密集流动,社区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被人们忽视。农村里社区虽然文化氛围较好,但由于基础薄,意识差,所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一个社区文化的形成,在自觉营造的前提下,也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放慢了或忽略了社区在文化建设与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的道德养成、培育良好习惯的功能,是很大的损失。面对这种情况,社区应当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或者配合政府开展活动。社区的管理者也要相应改变思路,建立社区内部融洽的关系,互助的风气,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小区”。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是截然对立、不相容的关系,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面认识文化的概念,正确处理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综观全局,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繁荣和健康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维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全,包括本国、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坚持和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篇9
【关键词】周村古村落;民俗保护;社区开发对策
山东省中部的淄博市周村区,有一条铺满青石板的路,路边皆是明清时期古色古香的店铺,店铺安坐着一位或几位手工艺人。古村外面立着“天下第一村”的牌坊,牌坊上的颜色已经有些消褪,但依旧巍峨矗立,依旧在今天散发着它不变的魅力。周村古商城,一个在风雨沧桑中依旧不变的古镇,总留给世界太多的问题,太多的思考。
一、周村古街民俗文化资源概况
周村古街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根据实际考察以及查阅相关的资料,我们把周村古村落的民俗文化分为以下几类。
建筑是一种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它能够真实地记录了人类各时期的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山东淄博周村的古文化街的实地考察,我们也见识到了许多的关于古街的古建筑民俗文化。许多建筑内部的装饰也都保留了建筑的本色,十分古色古香。大都保持了自身的风格。身在其中,会给人一种很安静的感觉。沉浸其中,仿佛能感受的到周村古街的先人们的悠然的生活态度。如果可以,真的想在其中停留多些时间。
淄博周村大街除了各种古代建筑以外,还有就是数不清的玉器店、石艺店、古玩店和服饰店。当然最多的店面还是周村烧饼。周村的烧饼店,许多都是现场做工,供游客来观看。许多的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感受亲自做周村烧饼的乐趣。现在,周村烧饼,对于周村人来说已经不是一种美食,而是一种文化,一种被传承的非物质文化。走在周村大街上,漫步其中,不远处就会有一家周村烧饼的店面,许多热心的商家还会让你品尝,第一次走进周村大街,也是第一次在周村古街品尝到周村烧饼。很多时候,还未进到店铺,就已经被烧饼的香味深深地吸引到了。所以,对于周村人来说,烧饼真的是一种凝聚许多文化因子的美食,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资源。
现在,大部分古街人民还在继续传承先人关于烧饼的做法,无形之中会将古街的物质文化资源发扬光大,这既是古街人民的物质财富又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现在淄博周村的烧饼已经走向了全国,在市场中很有吸引力,希望周村的这一物质文化资源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二、目前周村民俗保护与社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困扰周村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产权问题。周村保护工作难以进行的很大原因就是大部分建筑是属于个人私有财产,而进行建筑的修补工作需要大量的经济财产支持。然而大部分村民并不能一时间拿出如此多的财产。如果寻找政府的帮助,一方面周村有太多这样的急需修缮的建筑,政府财政方面可能一时间不能提供支持和帮助;而另一方面,建筑群仍是归私人所占有,用公共财产去给私人财产提供支持,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理由。
为了解决这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很多政府采取了这样一种方法,那就是回收建筑的所有权,使其归为公共财产,这样修缮保护工作遇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要想统筹建设周村和新村,就要明白它们各自所起到的作用,各自有哪些功能。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周村的名声吸引游客,而让新村的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服务于前来的游客们,充分做好前后的衔接,两全其美,各有所得。为此,一方面我们要保护古村原有的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特性,充分开发特色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对新村建设做好规划,建设宜人的居住环境,完善旅游的基础设施,衣食住行等方面药要格外重视,当然还有纪念品等等。同时,这些设施应建在新村,避免对古村落的过度开发而影响其文化氛围。
一套完整的基础设施会促进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现如今我国的村镇基础设施发展并不令人乐观,造成了城乡生活差异大的境地。究其原因,一是当地政府并没有把农村基础设施真正当作重点工作抓起来,缺乏管理和监管;另一方面,政府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没有得到保障,只是进行无关痛痒的小修小补,临时性支持较多而没有系统的政策支持,导致现代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要想缩小城乡差别,就要完善小镇的基础设施。如公路建设,网络建设,饮水保障等。
三、周村民俗与社区保护对策
(一)维持周村的整体风貌,对部分老建筑进行适当修缮
首先,对当地的建筑的数量,破损的程度以及如果修缮需要的资金和工作量等进行仔细调查,登记在册,在此基础上配合政府的有关部门对古村落的建设拿出具体修缮方案。一方面要尽量保留原有的风貌,在此条件下就要求我们尽量采用与原来相似的材料和技艺,维持原有的外观;另一方面,要着重对内部设施如水电网络停车位等进行改善,满足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另外,我们要采取灵活的措施,在结合周村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尽量不使村落闲置。
(二)亮出周村古商城古街道名片,提高知名度
周村古街文化资源丰富,大染坊、旱码头等影视资源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此外还有杨家大院、状元府、魁星阁、民俗展览馆、艺术博物馆等实体建筑,这些都是周村的名片,是能够满足现代人精神文化需求的财富。要善于抓住细节,处理好细节,对照片、文献、口述历史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有效保存。
面对周村古街群众性参与的文化活动缺乏的现状,在周村景区,我们可以增加参与性项目和举办多样文化交流活动,进而活跃古商城氛围;通过报刊、互联网和电视等多种媒体宣传,创意周村文化广告以扩大古商城影响。顺应时代号召,将周村古街文化资源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如鲁商精神的研究宣传,周村烧饼历史展示。此外要注重不断提高周村古商城旅游服务质量,创新开发旅游产品,引进国内外老字号品牌,实施精品战略,尽最大努力把周村文化资源做大做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文化自信。
(三)出台保护规划编制,处理好古街与周边社区关系
古街与周边社区开发的矛盾显现出来。要实现周村古街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当地政府除了要加大宣传,注重提高人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之外,还有必要出台一系列有序规划。
(四)构建生态博物馆,积极面向广大青少年
生态博物馆这一概念最早诞生于法国。此后,作为一个重要的博物馆概念,其在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着重大影响。生态博物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机关和本土居民共同设想、共同规划建设、共同经营的一种实用工具。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是人们将文化遗产转移到一个特定的实体建筑中。但值得注意的是,人们要保护的这些文化遗产脱离了它们的所有者,同时也脱离了它们所处的最初环境。而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它最大的亮点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点之上:将文化遗产原滋原味发展,将其最初的面貌保留在它所处的社区及环境中。
走在曲折悠长的周村大街上,你会发现两侧的店铺招牌格外醒目,一旦走进各个商铺,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如丝绸店、瓷器店、木雕店等会吸引无数游客。但也存在不少店铺商品重样、现代化过强问题。为吸引更多游客,周村古街可以借鉴台儿庄古城做法,所售商品种类要确保多样性,以传统的手工艺制品为主,虽然设计变了,但是工艺不变。通过不断融入现代气息,满足现代人喜好,促进周村古街向这一正确方向发展。要加大对古老手工艺传承人的扶持与鼓励,做好宣传,促使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此外要尽可能减少与社区及周边环境的冲突,将周村古街的发展融入城市化发展进程。最重要的一点,文化遗产传承的希望在青年,重任在青年,周村政府要积极联合学校,组织青少年学生前往周村古街参观学习,进行社会实践等,借鉴朱家峪古村建设经验,逐步形成周村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创新理念。
四、淄博周村古村落民俗保护与社区开发展望
古村落有着自身的特色和文化,在古村落的保护和社区的开发过程中,依照其自身的优势对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一个周村古街独特的品牌,并依据古街自身发展状况进行调整,增强古街的独特性。社区的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的现代不可避免,但是社区的开发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古村落的历史遗迹及文化传统带来损害,对现在的古街造成不良影响。掌握开发力度,重在保护合理开发,从古街当地实际出发,最大程度减少对古村古街的破坏。淄博周村古街如何在文化传承和社区文化的开发中彰显自身特色,与当地居民对古街文化的热烈拥护和强烈的责任感不能分割。在对古街民俗文化保护和社区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彰显古街鲜明文化特色,增强当地居民对古街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古村落的民俗,领悟到古村落的精神价值,感悟广大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传承中国劳动人民不怕劳苦和勇于创造的精神。
保护古村落民俗文化与合理开发社区是一件利在当前、泽及子孙的伟大事业,是关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事,也是塑造民族个性与品格的重要环节,让我们高举保护优秀民俗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加强对古村落民俗的保护与合理开发社区,使得古村落能够继续散发生机与光芒。
参考文献:
[1]王德刚.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北方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典型案例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2]罗杨.守望古村落[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
[3]王恬.古村落的沉思: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论文集[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5年“山东师范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现有古村落的民俗保护与社区开发研究――以淄博周村古街为例。
篇10
“民间歌谣是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1]京族歌谣作为京族民众言情达意的工具,内容丰富,风格朴素清新,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种类多样,有生活歌《十难歌》、《左除右扣两手空》、《季节歌》、《盘问歌》、《守家规》《一日三餐粥稀饭》等,反映京族民众日常劳动生活和家庭状况,题材广泛,富有现实主义精神,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有情歌《千里江山千里念》、《月儿你还等谁》、《哥想唱歌请过来》、《高山滴水》、《什么山上成双飞》、《久不见情更深》、《十言歌》、《追风筝》、《清水浸禾根》、《船虽远心相连》等,抒发京族青年男女相思、相恋的情怀,表现了他们对纯正爱情、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封建道德的不满与反抗精神;有仪式歌,主要以唱哈词[2]和婚礼歌为主,唱哈词有《德圣公》、《明月》、《京族结义歌》、《千里念》、《月下谁顶灯》等,是在哈节时唱给神听的歌。婚礼歌如《辞行歌》、《感恩歌》、《送新娘歌》、《拜堂歌》、《谢槟榔歌》、《结义歌》等,是婚娶过程中所唱的歌,在歌声中对京族青年人寄托以亲密团结、勤劳孝顺而振兴家业的厚望;有儿歌《螺儿甜》、《白鹤歌》、《月亮公公》、《七月思》、《探亲歌》等,大都反映儿童的生活、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有民间叙事诗《琴仙》、《刘平杨礼》、《宋珍和陈》(亦称《宋珍歌》)、《十三哥卖鬼》等,用叙事长歌的形式讲述着主人公的坎坷经历,故事曲折动人,扣人心弦;还有海歌,如《摇篮曲》、《问月歌》、《思乡情》、《神仙也难猜》、《海上钱银取不尽》、《海阔天空》等,反映了京族的海洋生活内容,是京族歌谣中最为独特的部分,具有着浓郁的海洋气息。
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它是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做接力棒似的纵向的过程。京族民歌作为京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进行教育传承的过程中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传承机制。笔者在京族三岛进行的多次实地调研中发现,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中存在着多种教育传承途径,包括家庭教育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和社会教育传承途径等多种教育传承方式。其中社会教育传承是该地区最为典型和最为有效的传承途径。
所谓社会教育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机构及建设、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教育活动。”[3]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区教育。在京族民歌的教育传承中,社会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有关社会教育传承京族民歌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日常生活中的传承
社会传承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传承,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甚至可能是全民参与的传承。京族民歌是京族社区民众集体创造和发展出来的,蕴含着京族社区深厚的历史记忆和民众的智慧与情感,是民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其必将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
京族是一个海洋民族,主要从事渔业生产,使用渔船、竹筏等在海上劳动,便创造了“海歌”,而“海歌”变成了京族人在海上劳作时必不可少的东西,疲惫时总会唱上几首,以缓解此时此刻的疲劳。如《摇船曲》:
艄公啊!
你睡我摇,我睡你摇。
桅高帆稳。锚重缆韧。
艄公啊!
吃一碗怎能饱?
船摇一橹怎能赶别人?
脚不跺马步船不快,
脚跺太大力怕船脱?。
自己掌舵又拉帆绳,
独自驾船直了又横,
姑娘为什么不来帮情人?[4]
同时,民歌也是京族人日常娱乐的方式之一,作为其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歌圩作为人们精神宣泄的场所,自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当歌圩的时候总会有许多民歌爱好者相聚在此,对歌吟唱。
可见,京族民歌是京族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为京族民间文学提供了传承土壤。
二、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传承
民族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传统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载体,是该民族独特文化的表达方式,也是开展传统文化的集中展演。京族民歌作为京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传统节日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和传承。
京族有众多的传统节日,如哈节、中元节、春节、清明节等,其中“哈节”是京族最重要的也是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京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京族民族间文学在社会传承中最为集中的展演场所,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京族各村落中,其举办日期由于各地京族迁到中国定居的日期不同而各不相同,万尾、巫头两岛是在农历六月初十(2015年巫头哈节举办日期为八月初一),山心岛在农历八月初十,红坎村则在农历正月十五,各地都建有专门用于哈节活动的建筑――哈亭,举办时间一般为三到五天,整个节日的过程分为“迎神――祭神――入戏听哈――送神”四个部分。在“入戏听哈”的环节中,“哈妹”要在哈亭内唱祭祖娱神之歌――“哈歌”,也叫“唱哈词”。 “哈妹”所唱的“唱哈词”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1)民间宗教信仰,目的在于借助神灵来对族人进行道德规范教育;(2)京族各种故事传说(民间叙事诗),如《琴仙》、《宋珍陈》等;(3)汉族古典诗词,主要是叙事诗和抒情诗,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译成京语用京曲演唱;(4)哲理诗和抒情诗;(5)情歌。除了哈妹在哈亭里唱哈之外,京族男女还在哈亭外自由对唱京族的民间歌谣,大致有京族时政歌、生产歌、情歌、儿歌等。这些无论是演唱场合、曲调、歌词内容,还是对唱者和听唱者的要求都相对自由随意,主要反映京族人现实的生产、生活状况,同时也是当地人抒感的重要方式。
由此可见,通过“哈节”的举办,京族民歌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同时也进一步弘扬了京族的传统文化。
三、社区研究机构倡导下的传承
在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教育传承的诸多途径中,通过社区研究机构倡导下的传承更具直接性和目的性,它是挖掘、整理和研究民族文化的生力军,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与方法的基地。走访中我们发现,京族地区民间成立了一些研究机构,自发对民众进行相关本民族文化、语言等的培训和传承,有效地传承了京族民歌,如“京族字喃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京族字喃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在苏维芳老人的带领下,以“喃字”为突破口,不仅搜集、整理并先后出版了《京族字喃史歌集》、《京族哈节与文献汇编》、《京族哈节》、《京族史歌》、《京族哈节唱词》、《京族传统叙事歌集》、《京族喃字字典》等多部涉及京族民歌的书籍,用文字的形式保留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对京族民族文化进行了固态保存,让京族民歌的传承有了可供参考的第一手资料;而且通过开班各种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京族民间人才,为京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给人才资源,极大地促进了京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四、现代媒体传承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封闭式的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机制已经被打破,电视、网络、报纸等大众媒介在民族文化传承不和或缺的方式,成为社会教育传承的新生力量。“教育是施教者传播有益于其生存与发展的有用信息;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信息的传播过程。而大众传媒的媒介属性和功能,信息化社会的受众特征也就使得大众传媒必然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名特殊‘教育者’。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也是传播主体在大众传播实践中的必要的角色认知。”[5]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大众媒介的“受教者”。
媒体对京族民间文学的宣传是一种新的趋势,表现在宣传网站的建设,如“防城港市新闻网”[6]专门开设“文化”专栏,在每年的哈节前后都要对哈节进行详细的宣传与报道;拍摄电视剧,由王静导演的《金滩有缘》[7]于2000年在大陆上映,此部电视剧是由京族当地文人莫振芳、苏虎棠担任编剧,讲述了一段在京岛上所发生的故事。如剧中多次播放京族民歌《今生有缘在京岛》:“风吹吹,浪摇摇,月光洒在青石礁哟。海风吹走哟几多梦哟,浪花撞断哟恩爱桥。自古大鲎最相爱,就像京家人长长的歌谣。它一生生双对游万里,它一生缠缠绵绵不管哟。不管达浪滔滔,歌声不断情不断??。今生有缘在京岛。”
由此可见,以新媒体传承京族民歌的传承形式已经渐渐地被民众所接受,京族民歌以全新的姿态走入大众的视野。
- 上一篇:财务风控办法
- 下一篇:医学影像工程专业就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