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运动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竞技运动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关学特征
一、前言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是技击的高度提炼和艺术再现,它来源于技击,又高于技击,它表现的是运动员的演练技巧,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武术运动不只是直观展示运动的动作架势,还对内心的心理活动及精神气质进行强烈的表现。竞技武术套路包含着对技击的超越、美化和想象,因此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新颖的竞技武术套路以准确工整、舒展流畅、快速有力的风格,呈现在世人面前。竞技武术套路不仅着眼于一招一式、一拳一脚的技术与功力,同时也着眼于整套的劲力、协调、精神、节奏、内容、风格、结构布局所表现的功力和技巧。
二、研究与分析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艺术品到非艺术品,美的现象到处存在。美离不开物质的形式和条件,也离不开人的情感和态度。在美学角度看美的特征,包含形象性、感染性、客观性、社会性,自然也可引申到武术套路运动中。马克思把美看作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的确,武术美就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在现代的武术运动中,谈论美学是非常必要的,在美学角度分析竞技武术套路运动,表现出具有技击美、意境美、难度美、形式美、技术美等美学特征,并将美学创意融入其中。
(一)竞技武术套路的技击美
武术套路拳种众多,动作千变万化,这些经历武术家或练习者将各种攻防格斗进一步提炼、概括加工和程式化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套路,使其既具“技击”特点,又符合生命的活动形式,虽是个人单练,但发招定势,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通过对技击原则的合理运用和表现,给人一种扣人心弦的特殊审美感受。技击是武术的核心,在“内意”上仍保留了技击法则的实用价值和精髓,在外形上进行了修饰和创新。从技击方面而论,竞技武术套路更丰富形象地表现出技击美。
(二)竞技武术套路的意境美
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和动物生存的本能,是表现技击规律和意境的源泉。比如,动作的形态气势,就应像江河湖海的波涛一样,时而澎湃激荡,一往无前;时而像微波荡漾,稳定明朗,动之像脱兔一样快捷,静之像巍然不动的山岳。武术家将这些自然景象,融汇进自己的情感和技击意识,转化成心灵的感悟。在太极拳的套路和攻防中再现出“动”的意境,成为滔滔不绝,动有韵、静有势,一气呵成的气势,使习拳者感到形神兼备,血肉丰满,韵味无穷,有悠远的意境,从而再现武术套路演练的意境美。
(三)竞技武术套路的难度美
分析竞技武术四十多年来,武术规则的发展变化,对武术难度美显著的影响,就是削弱了其技击攻防内涵。就目前竞技武术(武术套路)发展趋势而言,“高难度”已构成整个套路运动的基础,运动的核心要素,并成为衡量一个套路和运动员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尺。那些新颖别致、峰回路转、震撼人心的成套演练,无不以自然的美感形式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因此,对于“高难度”的理解,则是引起审美愉悦的主要原因。
(四)竞技武术套路的形式美
美具有形象性,是具有感性形象为人们感官所感知的特性,它是实在的、具体的、形象的。从竞技武术套路形式美的角度出发,美是“形式结构的比例和谐以及变化中的统一”,具体到武术套路中则为静态美、动态美、结构组织美。
1.静态美
静态是指套路中动作与动作之间短暂的相对静止的造型。武术定式造型不仅求“劲”而且求通过五体的撑、拨、张、展、勾、形成一种内含骨力的劲力,如武术中有坐如钟、站如松、静如之说,给人一种雄健放的阳刚之美,与蹈中“纤腰春杨柳”的婀娜姿态迥然不同。同时,武术中的造型,绝不是一味追求均衡和对称,它从技术原则出发,常常是斜中寓直、奇中求正,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在变幻多资中达到统一。如“虚步双挑掌”,一腿弯曲支撑着全身的重心,另一腿足尖虚点地面,两腿虚实分明,上体微微前倾,恰与下肢的折线融为一体,这才有着高度的美感。
2.动态美
武术套路是一项通过演练表现人体的动态美,给人以美感。套路中各种美的因素,通过运动组合关系的调整,能在动态中发挥最佳的作用。套路演练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人的肢体在时间和空间上所表现的形式美,是人体在武术运动中的“点、线、面”的对比,均衡、和谐、比例、对称等多样化统一而形成的套路运动形式。如著名武术运动员赵长军的棍术,其速度象风一样快;缓则象鹰在天空盘旋;一但动时又象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静时如三山五岳,巍巍屹立。这种运用自如、一招一式的节奏处理,都恰倒好处,构成了套路的主旋律。
3.结构组织美
竞技武术套路很讲究结构,结构之美主要表现在完整性和动作连接的有机性、布局的均衡性,这此美学因素都可以在其编排中得到体现。竞技武术套路在动作编排组织上,要有组织美,使套路充满生气,不仅表现了完成套路的艺术性和美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神韵”、“有味道”。如一套长拳的拳路结构,首先要看其完整性,起势、表现、收势都要精心构思,反复推敲;其次,要符合技击规律,注意虚实、高低、轻重、开合等变化,以及布局上的往返穿插、迂回转折都要符合攻防原理。
(五)竞技武术套路的技术美
技术美是武术的自然美和内在美的统一,现如今竞技武术套路中技术难度的提高,也更加促使技术美的展示。如地躺拳是以跌、扑、滚、摔等地躺摔法和地躺腿法为主要内容的拳术,技巧性较强,动作难度也较高,全套中常出现的动作有抢背、盘腿跌、摔剪、乌龙绞柱、虎扑、裁碑、剪、扭、绞等腿法。其运动特点是顺势而跌,旋即而起,卧地而击,高翻低滚,起伏闪避,一气呵成。又如摆头亮相之时,脸在亮相的瞬间转发正前方,而上体却扭向侧前方,这种有力的“一扭一转”表现了强烈的“力”的美,整个造型紧凑、饱满,有着极其耐看的内涵。
(六)竞技武术套路的创意美
武术给人以美感,固然是凭借习武者形神兼备的形体动作和动速静定的身移,在竞技武术套路的比赛中加强服饰美的因素,渲染气氛。同样,音乐在套路演练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套路演练结构中不可忽视、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武术结构中的有机组合。
1.增强竞技套路的服饰美
武术表演中,表演者独具特色的外部形象总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他们的服饰要得体醒目。武术套路运动员可根据不同的项目而穿着不同的服装,以表现不同的项目特色。如太极拳运动员可穿薄、软且宽松的冷色调服装,以表现出轻、柔、缓、匀的特点:南拳运动员可穿黑色无袖且紧身、束腰的衣服,以突出动作的迅猛矫健和沉稳之美。所以,根据不同项目特点和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对竞技武术服饰的改革是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一个趋势。
2.增加竞技武术套路中的音乐美
2004年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对套路严格动作规格、提高动作质量、比赛项目要配乐等有关内容加以修改。目的是为了与国际武术竞赛接轨,通过音乐衬托武术文化。在武术套路比赛中,音乐的配制使得套路动作在演练过程中更富有欣赏性、艺术性和专业性。套路动作与音乐相结合的演练形式把武术套路的发展又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通过演练的肢体语言结合音乐的旋律体现竞与美的和谐。整套演练中快、慢、起、伏、展、腾、挪的变化可以通过音乐的节奏变化,激发运动员的表现力,同时,更好的发挥其目的与价值。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中华武术流传千古,在其演练中存在着诸多美学特征,使人们在武术活动中能领略、体会、品味格斗技巧中丰富的美感,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现今,竞技武术套路中技击作用、健身作用增强的同时,人们的审美倾向也正趋于它的艺术价值等方面,特别是武术用美学价值来评定技术水平,这对竞技武术套路的编排和运动员的演练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武术审美观念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运用于实践。因此我们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竞技武术套路这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它充分体现东方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
篇2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摩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在2012年奥运会的4场比赛的技战术表现进行研究,从技术应用、战术应用、攻击部位和得失分率等4项指标进行分析。目的是为我国培养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女子跆拳道 吴静钰 技战术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查阅整理了相关研究文献。
2.录像观摩法。对吴静钰在2011年世锦赛、2011年冠军赛、2012年奥运会选拔赛和奥运会比赛的录像进行观看研究。
3.数理统计法。对吴静钰在技术应用、战术应用、攻击部位和得失分率等4项指标上,进行数理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一)技术应用分析
技术应用是指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完成一定攻防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法,跆拳道技术主要分为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对吴静钰在2012年奥运会的4场比赛统计表明:吴静钰腿法技术共使用172次,其中25次得分。中位前横踢技术使用率为19.19%,得分率24%;高位前横踢技术使用率5.81%,得分率8%;中位后横踢技术使用率为27.33%,得分率为16%;高位后横踢技术使用率为1.74%,得分率为0;下劈技术使用率22.67%,得分率为44%;推踢技术使用率为19.77%,得分率为8%;其他技术没有得分。说明吴静钰进攻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有多种得分技术储备。在防守技术应用方面,吴静钰主要采用贴靠和格挡进行防守。步法的灵活运用也是其完成进攻和防守的重要技术。
(二)战术应用分析
战术应用是指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完成一定攻防目的所采用的战术方法。包括诱攻战术、强攻战术、迎击战术和反击战术。对吴静钰在2012年奥运会的4场比赛统计表明:吴静钰比赛中强攻战术运用的最多,约为总数的51%左右;其次是迎击战术,约为25%;反击战术的运用约为13%;诱攻战术约为11%。战术运用过程中,反击战术效果最佳,成功率高达36%,而强攻战术和诱攻战术成功率不是很理想。
(三)攻击部分分析
攻击部位是指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攻击对手的身体部位。包括头部(后脑除外)、腹部和肋部。对吴静钰在2012年奥运会的4场比赛统计表明:吴静钰在比赛中攻击对手头部的比例占24%,成功率为58%,攻击对手腹部的比例占50%,成功率为34%,攻击对手肋部的比例占26%,成功率为8%。统计表明,吴静钰高位技术应用成功率很高,通过比赛分析发现:吴静钰在高位技术应用方面远远高于对手,除下劈击头以外,横踢、勾踢等技术都有击头得分的表现。虽然吴静钰在比赛中攻击对手腹部和肋部的成功率相对较低,但因其踢击的次数较多在比赛中也有较多得分表现。
(四)得失分率分析
得失分率是指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各种技术应用的得分比例以及失分比例。该指标也是分析运动员技术能力特征的重要依据。对吴静钰在2012年奥运会的4场比赛统计表明:吴静钰进攻得分率最高的是3分技术,达到56%;其次是1分技术,约为35%;2分技术得分率最低,仅仅有9%。在失分方面,吴静钰在1分技术方面失分概率最大,达到73%,而2分和3分失分率相对较低。研究表明,吴静钰的击头技能成为制胜的关键。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吴静钰的技术使用比较全面,在每局比赛中其战术形式都会做出一定的改变,使对手很难发现规律。在比赛中更是善于为自己创造机会,这是吴静钰能够战胜对手最为关键的因素。吴静钰的右腿进攻下劈技术在比赛中使用率和得分率是最高的,这是其主要的得分技术。吴静钰在比赛中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以积极主动的进攻为基本战术策略,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灵活运用各种战术,出其不意,因此能够战胜对手取得胜利。
(二)建议
运用下劈技术时,要与其他技术相互配合,极力掩盖自己真正意图,根据对手的变化而及时做出调整。训练中,教练员要注意下劈技术的不同变化,结合诱攻战术、强攻战术、迎击战术和反击战术等,做到攻中带防,防中有攻。
另外,应注意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女子跆拳道运动的项目特点,制定符合运动员实际的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同时,结合我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女子跆拳道运动的项目特点,借鉴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战术训练经验,吸取国外先进训练方法与战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女子跆拳道项目,在世界大赛中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马晓利,刘卫军.2013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决赛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2):117-121.
[2] 蒋成忠.竞技跆拳道优秀运动员吴静钰、侯玉琢技战术对比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
[3] 杨永晶.我国女子跆拳道奥运冠军特征模型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3.
[4] 高平,余银.我国女子跆拳道中小级别奥运选手技战术特征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6):78-82.
篇3
一、对于奇石鉴赏,如何准确把握和理解“意境”和“神韵”的概念
意:原指“意思;意味”或“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等。奇石的“意”,是指鉴赏者与其鉴赏对象――奇石相遇时,奇石的形、纹、色、象以及奇石构图或浅显或含蓄,或明晰或隐约,或单一或丰富的物象、景观触发鉴赏者产生的某种意象。这种“意”是奇石意境产生的必要条件。
境:原指“地域;处所”亦或“境况;境地”等。奇石的“境”,是指奇石图案(图纹)所展示的某种物象、氛围、环境以及导引鉴赏者通过综合思维所幻化和产生的一种由实到虚、由局部到整体的自然景物、景观图境。这种“境”从根本上讲仍然是一种自然之境,是奇石意境产生的必然物质基础。
意境: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1999年版)中有这样的解释:“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中国古典文论独标境界,以意识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艺术价值。优秀的文学艺术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相交融,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由此看来,“意境”一词,是从中国的文艺作品中迁移而来,确切地讲是从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中迁移而来的。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有的重要范畴。
奇石的意境,是由“意”和“境”两部分有机结合所构成。奇石的意境是石中之境与作者之意高度融合后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境”与“意”有先有后,先有“境”后有“意”,“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境”,二者相辅相成。奇石天然图、纹所展示的景物、景观图境是产生赏石意境的客观基础,即“境”是奇石意境的基础所在,“意”是奇石天然图、纹所展示的景物、景观传递给鉴赏者的思维信息,它所产生的是人的精神享受、情感震撼、是奇石内涵所显现的各种信息和人文情愫的有机结合。从奇石鉴赏的角度讲,“境”主要体现于自然景物、景观的展现, “意”则融合进了鉴赏者的主观情结,偏向于个人情感的共鸣和文化积淀的应用。意境是鉴赏者在阅读和感知奇石天然图、纹所形成的景物、景观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思绪,是鉴赏者与奇石之间通过情景交融所萌生的一种感悟。
神:原指“奇异莫测、异乎寻常”和“精神”等。奇石的“神”指奇石的内在精神、气质,是奇石形体内涵的集中反映。在奇石鉴赏中,奇石的天然造型、形态(包括奇石天然图纹所形成的各种景物形态)是奇石“神”的客观基础。除此之外,在奇石鉴赏中,还涉及到“势”的概念。所谓“势”即“姿势、动势、气势”等。“势”是奇石造型、形态或图纹形象传递给鉴赏者的一种思维感觉,有时表现为大气磅礴,有时表现为威严高耸等。对应于图案(图纹)形象它又表现为一种活灵活现的神态、一种动感。但无论何种“势”,它总能让鉴赏者感知一种动感,产生心灵的震撼。因此,奇石的“形”是产生“势”与“神”的基础,“势”是“神”的突出表现。“神”与“势”依“形”而存,有“形”才能有“势”,有“势”才能更加显“神”,可见“形”与“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所谓以“形”写“神”,生动传神,形神兼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奇石的“势”则是“神”的核心、“神”的灵魂。当“形”与“势”得到完美结合,奇石的“神”就会得以完美表现,一方无“形”无“势”的奇石,其“神”是不存在的。
韵:原指“气韵;神韵”等。在奇石鉴赏中,形的韵味在于天地造化、巧夺天工的奇,纹的韵味在于线条、纹脉的大气、流畅和律动,质的韵味在于皮的光滑、质的细腻,色的韵味在于单色的清纯、套色的明快、对比色的鲜明、组合色的柔和搭配,可见奇石的韵是形、质、色、纹四大基本要素的一种综合表现。
神韵:原指“神采气度”或“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
奇石的神韵是无形的,是鉴赏者通过对奇石天然造型、形态(包括奇石天然图纹所形成的景物、景观形态),即奇石“形”与“势”的审视和对奇石“神”与“韵”的思维想象、情感领悟等一系列心理文化活动的感悟得出的一种活灵活现的意象。《观赏石鉴评标准》将奇石的鉴评要素定性为“意韵”,正是强调了鉴赏者在奇石鉴赏时的心理活动。
奇石的神韵不同于意境。“神”与“韵”没有先后之分,二者均是奇石最为重要的鉴赏要素,有时二者甚至是同一的,这就是我们常常把“神韵”当作一个概念来运用于鉴赏奇石的缘故。所不同的是奇石的“形”以及“形”所造的“势”更多地表现的是奇石的“神”,而奇石的“韵”则蕴藏于“形、质、色、纹”的每一个奇石鉴赏要素之中。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奇石的“韵”就是奇石韵味的一种综合表现。奇石所展示的万物形态,潜藏着幻化的各种神韵。
二、奇石“意境”和“神韵”的构成实质、表现形式及其审美特征
(一)奇石“意境”和“神韵”的构成实质
在奇石的收藏与鉴赏中,绝非任何一块奇石都有意境或者神韵。一方构图别致、令人回味无穷的奇石,其深远意境,绝非奇石自身所能表达,更非鉴赏者能随心所欲地创作;一方自然天成、形态绝佳的奇石,其神韵绝非奇石自身所能言表,更需要鉴赏者在遵循事物自身客观表现的基础上,加以抽象、审美方可完成创作。
意境和神韵的产生是鉴赏者在感知自然、萌生意象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顿悟。意境和神韵的获得,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的高度统一,并升华到一种特殊的境界。一方奇石意境或者神韵的展示,有时甚至可以导引鉴赏者由局部到整体、由图境到想象、由真实到幻化以及超越原有的生活感受、文化积淀和固定的思维境界,在遵循自然界各种具体物象或物境的基础之上,去发掘和发现大自然所赋予的一种更加自然和谐、更加夸张抽象的人文内涵。
由此看来,意境和神韵与石俱来、与石同在、由石展示,其构成实质是一种自然创造神奇、自然展示神奇、自然与人类文化完美结合、天人合一、幻化神奇的展示、感悟、理解和表达。
(二)奇石“意境”和“神韵”的表现形式
意境和神韵是奇石的灵魂。意境是奇石图案(图纹)物象展示或传递给鉴赏者的一种导引性思维审美信息;神韵则是奇石天然造型、形态或者图案物象、图纹动势所展示或传递给人们的一种具象或抽象的审美信息。面对眼花缭乱的奇石,鉴赏者多有一种合理解读、发现唯美、让石友认同并藏为己有的迫切心情,这就产生了如何准确认识和把握奇石意境和神韵的表现形式问题。
笔者曾留意到“灵璧石意境博深”、“戈壁奇石意境广阔”、“图案美与造型美能达到完美的统一才有神韵”等一些论点,此类观点让诸多赏藏者如入云雾,对奇石意境和神韵表现形式的判定产生种种错觉。笔者以为,意境和神韵的表现既包括奇石本身的自我展示,更在于鉴赏者的审美发现。意境和神韵的表现形式是一个十分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有时甚至是只可意会,难于表达。说其简单,是因为其与石俱在,由石展示;说其复杂是因为意境和神韵的表现只有通过鉴赏者从与石俱在、由石展示的各种信息的合理解读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生活感受、文化积淀,触发联想和想象,引发审美情思,以有限的具体物象,遵循合理的抽象、夸张等艺术审美规律,去发掘生活中的神趣,寄寓真切的情思,表达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对自然物象的深刻理解,才能最终形成一种合乎情理的审美解读、审美概念和确切命题。
由于意境来源于奇石图案(图纹)所传递给鉴赏者的思维信息,是奇石图案(图纹)物象、景象所显现的各种文化信息和人文审美的一种有机结合,凡是有意境的作品,其生动传神、抽象夸张的物象形态和其隐约朦胧、局部概括的构图特点,总能蕴含一种情景交融的景外之意、图外之画和无限深广的人文联想和现实生活韵味。因此,意境多表现于画面奇石、图纹奇石。如果一方没有自然图案(图纹)物象,或者图案(图纹)杂乱、构图不清,不符合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各种景物、景观的奇石,其意境是不存在的。
由于神韵是奇石天然造型、形态【包括奇石图案(图纹)所展示的物象形态】纹理所特有的表现形式,它所传递和表达的是以“形”写“神”的审美理念,凡是有神韵的奇石,其自然天成的造型、形态、纹理总能通过师法自然、简约概括、张扬个性(特征)、大气磅礴的表现手法,“描绘”出形神兼备、韵味十足的审美境界。因此神韵多表现于天然造型石、具有物象形态的画面石和文字石的书法韵味之中。一方物象特征平淡呆板、毫无动势,纹理特征毫无韵律、韵味的奇石,不存在“神韵”这个审美概念。
奇石的意境和神韵是奇石的精髓所在,在以意境为主的奇石鉴赏中,奇石图案(图纹)形成的物象形态所表现的神韵是奇石意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奇石意境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此时神韵虽与意境同在,但意境仍是奇石主要的审美表现形式。相对于意境,奇石的神韵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审美表现,在以神韵为主的奇石鉴赏中,大多不存在意境的概念,或者此时奇石的意境几乎已被鉴赏者所忽略。
(三)奇石“意境”和“神韵”的审美特征
意境美和神韵美是奇石审美的最高境界。
意境美是指奇石的色彩、纹理、线条所形成的图案(图纹)物象(景象)或具象或抽象、或概括或简约、或写意或夸张所表现出的一种综合艺术境界。
意境的美学特征集中体现到奇石自然造化神奇,图案(图纹)气韵生动的美好图景与现实生活各种美好景愿的相对应。
奇石的审美特点就是致力于意境的鉴赏和发现。奇石意境美的发现,既源于天然图案(图纹)物象(景象)的组合,又超越具体物象(景观)的再现;它既受到再现物象(景观)的制约和限制,又依赖于再现物象(景观)的启发、诱导。只有借助于奇石所展示的各种图景(更多的是一种局部的图景),调动鉴赏者的审美情思,通过物我相悦,扩展延伸、化物为情的融合、幻化和统一这样一个审美过程,采取类似物象对比、合理联想想象的审美手法,才能达到基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审美艺术效果,才能正确把握意境的审美特征,才能准确发掘奇石优美的意境。
神韵美是指奇石造型、图案物象形态、纹理、动势所表现的客观物象形态,或具象或抽象、或形似或神似、或张扬或谐趣,并通过鉴赏者合理的夸张和思维想象、丰富的情感领悟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所感悟和表现的一种综合艺术特征。
奇石神韵美的发现,既源于奇石所表现的各种具体物象展示,同时又超越了它所再现物象的制约和限制,只有鉴赏者通过类似物象的对比审美,才能发现和发掘奇石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神韵之美,才能准确把握奇石神韵的审美特征,才能赋予奇石活跃的自然生命气息,才能幻化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统一极具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神韵之美。
三、“意境”和“神韵”在奇石鉴赏中的具体应用
从古到今,人类的各种石文化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欣赏。离开了奇石的欣赏,关于奇石的一切理论及其文化活动都将变得空淡乏味,这正由奇石的观赏性所决定。需要说明的是,当代奇石鉴赏中,传统的皱、透、漏、瘦我们均可归纳到“形”的鉴赏要素之中,这样看来,无论是造型石或图纹石,我们就都可以用形、质、色、纹等要素进行鉴赏了。
鉴赏奇石的意境时,首先要以绘画艺术的眼光去审视,观察其构图是否合理,组合是否得当,纹理形象是否生动,背景图案是否情景交融、情理统一、相得益彰;其次要观察其构图纹理是否协调、色彩对比是否鲜明、纯净明快程度如何,纹理越清晰,杂纹乱纹越少,反差对比度越大,构图就越清晰,色彩纯净度好,复色或多色组合得当,越鲜艳、越稀有,其色彩的夺目感就越强,就越具有艺术感染力;再次是看其构图所表现的物象是否传神,图纹景象是否清晰自然,雅致流畅,能够表达特定的意境;四是看其是否具有鲜明的主题,即奇石图案(图纹)所表现的物象(景象)所蕴含、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是否突出,能否使观赏者情由景生,启悟心灵,产生联想,从石中感悟到优雅的意境,这是鉴赏一方奇石是否具有艺术文化价值的最重要的方面。
因此,鉴赏者只有身入其境,从自然多变的纹理、隐约概括的形象、如梦似幻的景观、和有限的内容容量,抓住其主要特征,参照对比,真实感知奇石画面的客观形象,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和想象,将感知到的景物、景观趋向完整化、意蕴化,最终达到物我共鸣,发现和发掘其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以境孕情,又缘情以造境,最终发现奇石美好的意境。
鉴赏奇石的神韵时,首先要以雕塑(有时是书法和绘画)的艺术眼光去审视,看其造型是否得体、是否具有具体对象或美好创意的反映和塑造,其抽象或夸张是否得体、是否符合自然客观,是否符合艺术创作规律;其次要看其造型、线条美感如何,其造型越优美,就越具有雕塑感,线条越遒劲、越雄浑,就越有神韵;再次是看奇石所展示的物象形态是否传神,是否具有强烈的动势,动势越强就越有神,那些物象形态毫无神势的奇石、是无法体现自然生命的神韵和意趣的;四是在形似的基础上看其是否达到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审美效果,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是否突出,是否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能否使观赏者产生心灵的震撼。
因此,鉴赏者只有真实认知奇石的客观形体,发现和发掘奇石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绝妙之处,把形似与神似统一起来, 加以思索,与天同创,产生神思之叹,感悟深刻寓意,才能发现奇石的神韵之美,才能达到鉴赏的最高境界。
奇石的意境或神韵如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奇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产物,是天然形成的,鉴赏者不仅需从一方奇石的石形、石质、石色、石纹细致审阅,更应运用自己的综合文化积淀,反复联想,展开想象,由实到虚,由形到神,由意到韵,逐步升华感悟,才能真正领略其意境和神韵。
奇石艺术是一门发现的艺术,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文化艺术素养、形象(抽象)思维能力、赏石观和赏石经验等均影响和制约着个人赏石水平的高低,决定和制约着鉴赏者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审美层次和审美境界。
篇4
关键词:乒乓球;专项特征;技能
1 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竞技能力特征
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是运动员能否在运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它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竞技能力的三方面因素: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本文主要将从技能方面阐述乒乓球运动的专项特征。
2 技能能力特征
2.1 运动技术特征
2.1.1 击球工具的多样性特征。球拍一般分为直拍和横拍,乒乓球运动对球拍的大小、形状和性能没有很大的限制,加上胶皮也不尽相同,所以整个球拍就具有了多样性。例如:底板有含碳和纯木的,功能有弧圈加快攻、快攻加弧圈、防弧圈等等。胶皮更是怪异多样,有正胶、反胶、长胶、生胶,这些胶皮不同,击打出来的球的性能也不同,有的下沉,有的拱等等。所以在发球、接发球、相持中击打出的怪异多变。
2.1.2 技术动作多样性特征。乒乓球技术的复杂多变在于乒乓球轻而小,能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旋转,这是其他的球类运动无法比拟的,发球和接发球都可以制造出很多旋转。从进攻技术技术来看,如弧圈球、快攻、挑打、扣杀、快带、快撕、快搓等等,从最初的直板的推挡发展到直板横打从控制性技术来看,如摆短、劈长、推挡、放短球。从防御性技术来看,运动员以求抑制对方进攻或减少本方的失误所使用的击球技术,如削球、挡球、放高球等。
2.1.3 技术动作细腻性特征。在格网类小球类乒、羽、网三球中,乒乓球技术最为细腻,因为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小、台面范围小、速度快、变化多、技巧性强。它不仅对人的神经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它要求人体参与运动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小臂手腕手指具有很好的感知觉能力。即我们常说的“手感”、“球感”相当重要。
2.1.4 竞技能力的个性化特征。乒乓球的魅力是充分地体现运动员的个性,同一种打法,一人一种风格。例如:同是直板快攻打法,刘国梁、马琳运用起来各有千秋。刘国梁直拍正胶打法,以速度、旋转、技巧为主,突出了“快”;马琳的直拍反胶发球多变,也体现了正手主动进攻的能力。王皓的直板横打也是他赢得比赛,战胜对手的法宝。而同是横板打法弧圈打法,瓦尔德内尔、王励勤、施拉格皆各有所长。瓦尔德内尔以速度、旋转、技巧为主;施拉格以反手突出为主要特点。如果没有特长技术,在比赛中就难以制胜。
2.2 运动战术特征
2.2.1 发球抢攻有效性特征。“抢先上手、主动发力”的前三板战术策略是我们一直贯彻的思想。乒乓球速度之快,谁占到了主动谁取得比赛胜利的可能性就大。所以发球抢攻前三板至关重要。建立“进攻手段立体化,全台进攻无死角”的发球抢攻战术策略。特别是到了9:9的时候,发球方就占有很大的优势。虽然新规则的实施就是要增加球的回合,提高乒乓球的观赏性。但是我们尽量在前三、五板赢得一球。
2.2.2 接发球抢攻积极性特征。大球和无遮挡发球使得发球质量降低,接发球运动员心里有数,什么样的旋转,什么样的速度都很直观。因此多用正手接发球显得尤为重要,积极主动上手抢攻。遇到高球能打能冲,低球能劈长、摆短。接发球多样化,打乱对方的战术。我们要大胆的对于发球进行挑打和劈对方的正手等等,扰乱对方的战术。提高“二、四板的衔接”。
2.2.3 相持对抗的稳健性特征。要建立近台能攻能守,远台能相持的策略。随着乒乓球技术水平的提高,乒乓球的对抗已经大部分由近台最终转换到远台的相持,所以加强远台的相持能力至关重要。建立相持进攻的变化策略。很多人认为相持就是双方运动员退台相互发力对拉的情形,其实不然,在梅兹给王浩放高球的那场精彩的比赛我们可以看到,梅兹没有跟王浩“硬碰硬”,而是巧妙的避开王浩两边都能拉的长处,来放高球使对方不适应。我们要根据对手的长处和短处来改变自己的战术思想。用节奏、落点的变化来牵制对手。
3 结语
特征是一项运动的规律所在,当我们抓住了事物的特征,也就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对乒乓球运动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不仅能对我们的训练提供有效的帮助,而且也能对乒乓球运动项目今后发展进行预测。要想赢得比赛,技术是基础,战术是关键,了解技、战术的特征,我们就能在训练中更加有针对性,实战中更加有效的发挥战术,战胜对手,赢取比赛。
篇5
关键词:运动;篮球;本质;特征;规律
篮球运动自1891年问世至今,已走过110年的历程。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进和发展,篮球运动已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遍及全世界;由一项室内体育游戏,成为现代训练学、教育学、社会学、生物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互交叉渗透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由以强身健体为初衷的竞技运动发展成为展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类文明进步的文化现象。篮球运动的对抗性、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商业性在以美国NBA为杰出代表的美国职业篮球运动的世界超级高手不断创新的推波助澜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飞跃达到登峰造极,这是篮球运动的发明者奈史密斯先生始料未及的。然而,篮球运动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喜爱的运动项目这一不争的事实,在告慰了篮球运动的先躯们的英灵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建立和完善篮球运动的理论体系。
一、篮球运动的本质
篮球运动的本质指篮球运动内部根本矛盾的特殊性。在揭示篮球运动的本质之前,我们先要对篮球运动作一个界定。篮球运动是在严格的、专门的规则限制下,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和时间内,以控制空间为手段,控制球为焦点,控制时间和速度为保证,把球投入对方球篮得分为目的,得分多者为优胜的体育竞技运动项目。这一明确的定性,将篮球运动的本质圈定在了一个“准”字上,即篮球运动的本质是在强力对抗下的准确。尽管经过一百多年的演进和发展,篮球运动由室内延伸到室外;场上队员由18名缩减成10名;球场由一块狭长的空地扩大到了28×15米;装水果的篮子已被装有网子的铁圈所取代;篮圈不再挂在体育馆看台的栏杆上而是安装在有遮板的铁架上;规则由最初的13条增加到了目前的58条;技战术的演进和发展远远超过了发明者的初衷。但是,高悬在空中与地面平行的内径为0.45米的投掷目标始终没有改变。事实上,与地面平行小而高的得分目标的设置,就决定了篮球运动发展的方向,就将篮球运动定位在准确上。因此,准确是篮球运动区别于其它球类项目的根本标志,也是篮球运动的核心本质。
二、篮球运动的特征
篮球运动的特征是指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形式。篮球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围绕空中的篮圈而展开空间与地面、时间与速度的双线竞争的同场竞技运动,高空性、瞬时性、对抗性、多变性、立体性及观赏性是它的重要特征。
篮球运动竞赛的得分目标篮圈是悬空水平放置于3.05米的高度上(尽管这是奈史密斯发明篮球运动时将篮球挂在的一个随意的高度),这就决定了攻守双方的争夺点在3.05米以上的高度进行。因此,制空条件和制空能力是攻守双方制胜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在篮球比赛中,具有高空优势,控制了空中局面就控制住了比赛局面。篮球是巨人们的“空中游戏”的说法,形象地表述了篮球运动高空性这一鲜明的特征。
篮球运动发展至今仍经久不衰,魅力无穷的关键在于它的观赏性。随着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篮球运动的观赏性特征也日益突出。篮球运动竞赛过程中的多变性和综合化因素是形成篮球运动观赏性特征的重要方面。由于篮球技术动作细腻复杂,战术形式多样,球场变化多端和扣人心弦;优秀运动队和明星队员无论是身体素质与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还是巧妙使用战术的配合能力已达到技艺化的程度,整个竞赛过程是在充满生气和活力、高度戏剧性变化中进行的。此外,篮球运动目前是世界范围内普及最广的运动项目,它吸引着千百万爱好者身体力行和亿万观赏者如痴如迷、始终不渝地为之守候。观赏性是篮球运动赖以发展的外部动力。
三、篮球运动的规律
篮球运动的规律是指篮球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篮球运动既具有同场竞技球类运动的普遍规律,也具有其特殊规律。准误转化、高速均衡、攻守平衡,从三方面全面揭示了篮球运动的特殊规律。
进攻与防守是篮球运动竞赛的一对基本矛盾。竞赛双方,在同一时间段里非攻即守,交替转换,既相互对抗,又相互平衡。一次进攻结束后就是一次防守的开始,一旦二者的平稳被打破就意味着一方要承担失败的结果。尽管从比赛的目的和防守任务的作用来看,进攻投篮得分,防守阻攻获球,进攻占主导地位,防守应居第二位,但因成功防守主动获球,不仅加快由守转攻的进程,而且破坏了对方进攻的有序性。此外,攻守因素相互包含,相互渗透,攻中有守,守中有攻,寓于整个篮球运动竞赛中。策略上、战术上的强攻助守,强守助攻,都会使局势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攻为主导,守为基础,攻守并重,相互平衡的规律反应了篮球运动进攻和防守的两个相互对应,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矛盾运动过程。进攻和防守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推动了篮球运动发展。因此,攻守平衡是篮球运动普遍性的形成。
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揭示了篮球运动内在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形式及其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是篮球运动理论的核心和精髓,是建立和完善篮球运动理论体系的重要支点。它解答了篮球运动从起源到成为全人类最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原因,揭示了篮球运动生命之树常青的实质,也确立了篮球运动蓬勃发展的根本。探索篮球运动本质、特征及规律,无疑是对20世纪篮球运动的总结和对21世纪篮球运动的预示。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校园;极限运动;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24-01
随着民俗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发展,极限运动也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并在最近几十年里发展迅猛。现在中国的城市街头、公园、广场,时常可见一些戴着头盔、身着运动装、护膝护腕的青少年娴熟地表演着轮滑、滑板,时而还做出一些很“炫”的动作。他们参与的便是一种已逐渐流行起来的时尚体育运动——极限运动[1]。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挑战自我、挑战运动极限和生理等欲望的不断增强,极限运动逐渐扩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尤其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由此也就诞生了校园极限运动。极限运动也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社会文化的象征。校园极限运动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它对大学生的身体体能,心理素质,竞技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把校园极限运动和校园极限运动的社会价值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极限运动
(一)极限运动的定义及特征
因为极限运动是发展的并不是很成熟,所以目前国内对极限运动的定义尚未有统一的说法。不过这些概念都是大同小异。例如朱红香[2]认为极限运动是指人类在于自然融合的过程中,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身心潜能,向自身挑战的娱乐体育项目;李丁认为极限运动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充分、完全地发挥自身体能与技能,并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发掘自我身心潜能,向自身挑战的娱乐性项目。除了追求竞技外,它更强调参与和勇敢精神、在跨越心理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成就感。同时它还体现了人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而又强调绿色环保、生态平衡的美好愿望,因此被誉为“未来体育运动”。
根据极限运动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极限运动具有这些特征:个性化运动的特征、亲近自然的特征、挑战和惊险性的特征、大众运动的特征。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校园极限运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有利于学生竞技能力的提高,更突破了传统体育的局限性,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是对校园体育的补充。
(二)校园极限运动的发展
极限运动进入中国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一些极限运动的爱好者凭借着对极限运动的热爱坚持着,并发展和影响了一批年轻的爱好者。很多极限运动已经成为学生的体育课程或选修课。以往以竞技为主的体育课程比较简单,内容枯燥,很难达到锻炼效果,而滑板、攀岩、独轮车……这些似乎与学生无关的体育项目都出现在体育课上。极限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在开展极限运动的时候,除了考虑时间,空间,场馆因素外,还要考虑设施和环境等问题,保证一定的安全性。但是由于校园里面资金、场馆、资源、设备的限制,我们可以开展的极限运动并不是很多。只有像轮滑、攀岩、小轮车等这些容易的项目可以进一步的开展。
二、校园极限运动的社会价值
(一)校园极限可以提高学生身体体能
极限运动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很多青少年都把参加校园极限运动作为挑战精神极限、挑战自我、忍耐极限和运动极限的标志。参加校园极限运动能锻炼人的自身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等,并在人们超越自我极限中,检验人的智慧与力量的乐趣。这对学生提高自己的身体体能素质是很好的方法。如攀岩运动的惊险与人的力量的再现;轮滑运动的灵敏与人体平衡力和协调力的展示;自行车越野运动使人的意志力和耐力得到很好地锻炼。
(二)校园极限可以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
极限运动不仅可以使锻炼者的反应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得以改善和提高,还可以使其性格开朗,情绪稳定,而这些都是对人的智力具有促进的作用。校园极限运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冒险性,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极限运动带来的惊险、技巧和刺激,也能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质,对培养良好的自信心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很大的帮助。
(三)校园极限运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当今学校体育正处于大改革的浪潮中,其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教学目标都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材内容突出娱乐性,趣味性,科学性,终身性和使用性。极限运动虽然开课时间不长,但是已是一项非常受欢迎,极具教育价值的体育课程。而且现在学生的压力都普遍加大,极限运动是精神减压的有效手段。一些调查结果表明:在紧张的现实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学生,感觉极限不断提高。他们需要发泄压力、寻求刺激、释放能量,极限运动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一需求。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
三、结语
以上这些就是对校园极限运动及其社会价值的一些介绍。校园极限运动有很多实际可行的社会价值,极限运动进入课堂教育是大势所趋。因为极限运动发展不是很成熟,所以不可避免地在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高校体育工作者及管理决策层的共同努力来克服之,有必要在极限运动的场地建设方面加大投入。我们期待越来越多高校在体育课的教学改革中,将极限运动引入课堂。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篮球运动;社会特征;发展
一、现代篮球运动的社会学特征
1、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篮球成为现代篮球主旋律
1.1、竞技篮球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随着全球商业大流通的形成,民族间的堡垒被打破,社会的生产和消费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体育也超越了国界,形成了各种形式的篮球交流,特别是二十世纪国际篮球组织、美国NBA的产生和发展,成为现代篮球国际化的重要标志。现代篮球的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全方位展开的客观现象。国际篮联从1932年成立至今已有71年的历史,当前世界各国从事篮球运动的人数大约有3亿多,会员国也增加到180多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项运动项目组织之一。一些过去篮球不发达的地区正逐年得到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使之尽快与发达国家接轨。
1.2、竞技篮球的科学化和高水平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科学技术进人跃进时期,新技术革命进程在加速,多学科革命呈现连锁效应,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腾飞,也加速了现代篮球的科学化。从运动员的服装到运动器材,从闭路电视转播比赛的实现到卫星电视的实况转播,从X光透视、CT断层扫描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这些科技在篮球运动中的运用,显示了篮球运动已逐渐成为现代科技的研究对象,同时加快了现代科技成果向篮球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篮球运动的高水平化可以从它的技术、战术和不断修改的规则方面体现出来。移动中的贴身紧逼防守,变化多样,更具隐蔽性的传球,各种形式且突然性的投篮等;从最初的快攻、阵地进攻到“8”字、轮转、移动进攻战术;从最早的人盯人到各种形式的区域联防;从最初的十几条规则到如今的五十多条规则,并且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对规则修改,来促进篮球运动的健康与合理发展,这些内容都是篮球运动的高水平化的表现。
1.3、竞技篮球的商业化和职业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充分利用商业手段运作大型篮球竞赛,成为现代篮球的一个重要特征,比如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就是很好的例子。正是篮球竞赛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可以吸引广大篮球爱好者直接或间接的观看篮球的竞赛,所以为商业运作提供了各种机会。当然竞技篮球的商业化也面临新的挑战。
篮球的职业化是指运动员从事篮球运动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职业联赛的组织者和运动员通过提供高水平的比赛,在满足人们观赏性需求的同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人。随着职业网球选手获得参加奥运会资格后,立即引起连锁反应,随后职业篮球、足球、排球等选手登上奥运赛场,职业运动员与业余运动员的界限正在逐渐打破。竞技篮球的职业化使得技战术水平大幅提高,比赛更加激烈,扣人心弦。职业篮球运动的组织者和个人可以从中获得可观的利润。职业运动员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出售自己的技艺,将导致篮球组织对其的失控。因此,加强运动员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2、扩大篮球人口为目标成为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之一
2.1、篮球运动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篮球运动也正在逐渐成为平民百姓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一项体育运动,篮球运动趋向大众化。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减少了人们的体力劳动强度,导致人类的生物结构和机能退化。伙食结构的改善,活动量的减少,致使内体脂肪的积累增加,激烈的竞争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文明疾病”广泛蔓延,人类面临着生存危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各国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我国自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以来,参加篮球运动人数不断增加,大众篮球正朝着大众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
2.2、篮球运动的多样化和生活化
篮球运动是人与人社会交往,感情交流的重要场合,它以扩展生活空间的形式调节人们的生理和生活,除了正式的篮球比赛以外,各种
形式的篮球比赛也不断涌现,例如现在风靡全球的街头篮球赛。
二、新世纪篮球运动的社会学发展趋向
1、以人为本是21世纪篮球发展的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即“把人置于发展的中心”,其实只是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建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篮球运动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正积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参加篮球运动不仅是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新世纪的篮球运动将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更加尊重生命,重视健康,保护环境,提升篮球运动的文化素质和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
2、篮球运动追求健康的价值将得到弘扬
健康不仅是身体强健,还应包括使得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人的健康不仅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还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等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意识,加强人们相互间的合作与竞争。
3、篮球产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增长,带动了第三产业快速跟进,成本低、投资回收快、产业性强的体育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加大对篮球产业的投人。从职业篮球和娱乐篮球两个方面同步推进以全面提升篮球产业的产值,同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篮球产业运作者的共识和奋斗目标。随着人们对篮球运动需求的增加,篮球产业将会有更大
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5.12.2-1.35
篇8
摘 要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了解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再从高校开展课程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方面出发,明确高校电子竞技运动课程开展培养人才的方向,为我国高校电子竞技运动引入课堂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高校 电子竞技 课程 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与游戏的完美结合,电子游戏应运而生。在当今竞技体育全球化的背景下,电子开发团队发现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促使电子游戏不断地创新,从而产生了电子竞技。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划为竞技运动之中,成为我国第99个体育运动项目,并且之后又重新定义为第78号体育运动项目。2014年重庆某高校开设“电子竞技运动发展近况及DOTA团队分析”的选修课,任课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进程以及讲解如何玩好DOTA等电子竞技的技巧和战略,还组织学生进行实战练习。这是对电子竞技运动引入课堂教学的一次尝试。
一、电子竞技与电子游戏的概述
电子竞技是指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玩家对硬件设备进行操作,通过电子平台以联网的形式进行的个人或者团队之间的相互比赛,其主要特征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分工明确、竞争性强等。电子游戏是指玩家通过电子产品(如平板、电脑、手机等硬件设备)对各种游戏软件进行操作的一种游戏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娱乐性、无目的性。
二、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
在如今体育全球化的背景下,电子竞技也逐渐传入到我国,据统计2002年我国的Internet用户达到8000万,其中网络游戏用户已达807万人。这也是为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群众基础。2004年中国电子竞技运动陆续登上国际舞台,也取得了一些优异成绩。经过这1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子竞技运动开展也越来越多,其在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当然在这迅速发展的背后也有一系列的问题呈现出来,比如人们沉迷于网络之中,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缺乏正确的引导;在我国开展的电子竞技运动花样百出秩序混乱;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没有固定的专业组织等。针对以上本文将作出以下几点建议,为以后电子竞技运动更好的在我国开展。
(一)提高儿童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力度。网吧是大部分游戏玩家聚集的地方,也是电子竞技发展之地。我国的网吧多,而且比较混乱,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所以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网吧的统一规划管理,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要求玩吧严格做到“未成年禁止入内”, 并且组织有关的部门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对违反规定的网吧实行大力度的惩罚措施。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未成年学生对网络游戏的认知度。同时也要加强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问题的保护,预防未成年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第三,也要督促电子游戏开发平台,要把控好游戏玩家用户的注册,实行不同时长的限时,每天在线不能超过两个小时。
(二)加大政府对电子竞技运动的管理力度,政府行使宏观调控职能。使电子竞技逐步形成稳定有序的产业链,合理调动社会的有效资源,合理组织好、规划好各大赛事,使得各大赛事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还需要有政府部门的支持以及相应的投入,充分激发社会参与承办电子竞技的积极性。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创办良好有序的电子竞技运动的环境,为电子竞技运动在高校课程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高校开设电子竞技运动课程的条件
(一)国家的政策
电子竞技是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集体育、文化、科技、益智于一身。从全球范围看,正发展成一种具有广泛参与性的阳光向上的互动运动产业,正朝着赛事品牌化、赛事组织规范化、竞赛规则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和《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体育改革创新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二)高校开展电子竞技运动课程的基础
每一所高校都有电子阅览室,具备了一定数量的电子计算机,这为电子竞技课程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设备条件。此外,高校也是接受新兴事物最快的地方,具有一定的前沿性,能够很快适电子竞技课程的需要,这为电子竞技课程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高校作为我国的高等学府,也是传道授业之地,具有一定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具备严谨的学术探索精神,能正确引导高校电子竞技课程发展方向。
四、结语
电子竞技运动作为一个新兴的运动项目,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给我国带来了丰厚的利益,也促进了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这也为体育运动项目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高校开设电子竞技课程,是高校学校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增添的一种渠道。我国电子竞技课程开设正处在起步阶段,各种配套设施不完善,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体育工作者们不断探讨,研究电子竞技运动发展规律,为高校更好的开设电子竞技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凌刚,王凤仙.电子竞技的校园文化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111.
篇9
论文关键词:初中体育 田径课程 教学改革 策略
论文摘要:自2001年体育课程改革以来,中学田径课程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学方式依然陈旧,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没有突破以技术为主线的竞技体系,导致田径课程教学处于冷落和尴尬的地位。本文根据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田径课程教学内容的分类和改造策略,为田径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老师感到中学田径课不好上了,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技术技能的教学陷入了误区,使得田径课程教学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冷落。一些技术相对复杂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跨越式跳高、原地推铅球等逐渐淡出了课堂。众所周知,田径课程的教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竞技体育领域里,田径运动被称为“运动之母”,它包含了健身、竞技、基础和教育的功能。因此,田径课程改革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其改革的前景值得探究。
二、传统田径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1.教学方式具有浓厚的竞技色彩。从历年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发现,虽然经历了多次的修改,力求要突破竞技运动的教学体系,可终究未能实现。笔者认为,只要不是把学校体育变成竞技运动场,而是把竞技运动作为一种身体练习的手段,也未尝不可,只要运用得当,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传统的竞技运动教学是以竞技运动的传授模式,以竞技运动的技术标准去教学生,最后出现“教不好,也不像”的尴尬局面。
2.教学内容陈旧枯燥,与实际生活相脱节,实用价值令人怀疑。传统的田径课程教学主要是围绕跑、跳、投三大类项目,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到大学始终是围绕这三类项目学习,出现了教学内容的频繁重复,使得学生早已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再者,教学内容难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不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此类技术的实用价值。如蹲踞式起跑,在生活中有谁会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采用蹲踞式起跑呢?又如铅球、跳远等诸多项目,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3.教学方法简单、缺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呆板。目前,在教学中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注重田径技术、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的生理、心理及个体特征;重视和强调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掌握技术中的作用,对发展学生应用能力方面重视不够,仍是“一刀切”、“填鸭式”的方式。这种纯粹为技术服务的教学必然促使教师围绕某项技术的学习规律展开教学,此类教学可称为“系统教学法”,其主要特征就是正规、正规、再正规。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强调整齐划一,学生失去了主体性,又怎么能学好技术动作呢?
4.对新课程下的运动技能教学难以把握。新课标下的运动技能教学强调“不过分强调运动技能的系统和完整,不渴求技术动作的细节”,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众说纷纭,主要有“淡化”与“强化”两种分歧。不少人误认为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就是不需要技术教学,因为受以往竞技运动的传授模式的影响,要教授技术必须要系统和完整,并且注重技术细节的教学来提高运动技术和成绩,否则就难以完成技术教学。众多教师对运动技能教学的茫然,造成了传统技术教学思维下田径课程教学的无所适从。田径课程几乎成了一块“是非”之地,许多教师都不愿涉足。
三、初中田径教学内容改革的策略
1.解放思想,突破“完整性”、“系统性”的束缚,改变竞技化的教学模式。传统的田径内容教学受到竞技化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技术教学过程中注重技术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一是教学方式非常枯燥,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二是体育课程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而教学,而不是培养专业化的运动员。学生并不具备运动员那样的运动能力,对技术细节难以掌握。因此,以竞技技术标准去要求普通学生是不合理的。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对运动技能教学提出了“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的要求。那么,到底如何来传授运动技能,应该传授什么样的运动技能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周兵教授提出了运动技能的“分类假说”,即把运动技能分为基础类运动技能、专门类运动技能和专项类运动技能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既有区别,又存在联系。三个层面贯穿于运动技能学习的全过程,忽视或取消任何一方,都会导致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减弱,甚至失败。专项类运动技能是运动技能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高度熟练、自动化了的运动技能,是运动技能最为完美的表现形式。专门与专项类运动技能的发展、变化、改造与组建都是以基础类运动技能为基础的,因此,基础类运动技能是金字塔结构的核心层次。中学阶段的运动技能教学,主要是处于基础技能和专门技能两个层次,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技能或专门技能,而不是专项技能。因此,在技能教学中,不可用专业化的技术要求和手段来教学生,不必过度苛求技术的细节。技术的细节是为提高运动成绩服务的,而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掌握基本的技术,发展基本技能。
2.对竞技内容进行“简单化”、“生活化”、“趣味化”改造。新课程下的技能教学是要改变过去竞技化的教学模式,而不是排斥竞技运动本身,更不是反对竞技性的运动项目。竞技运动项目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体育活动中最生动、最有活力和最吸引人的部分,它当然应该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竞技运动项目,来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服务,而不是追求竞技运动的终结目标——更高、更快、更强。由此,我们必须对竞技内容加进行改造。
(1)竞技内容的“简单化”。“简单化”在于摈弃以往过度注重运动技术的细节,教授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的操作性知识。如在江苏省第三届体育教学能手比赛上,常州宋美红老师在《快速跑》一课中,一改高抬腿、后蹬跑等传统的技术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跨越、抢收呼啦圈的比赛游戏发展他们的步幅和步频,以提高其快速跑的能力;连云港张旭光老师的《三级跳远》一课,为了能让学生掌握三级跳的节奏和步幅,采用了跨越不同距离的橡胶轮胎,发展学生跳跃的能力,而并没有去注重踏跳和摆动的技术细节。可见,竞技内容的“简单化”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发展运动技能,但“简单化”是并不是单纯的简化,而是抓住了技术的核心,加以改造成适合学生身心特点,易于吸收的可操作性知识。
(2)竞技内容的“生活化”。学习内容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信心和安全感就越强,他们在学习时就容易产生价值感,从而更加主动地去参与学习。例如,通过跨栏教学来发展学生跨越障碍的能力,让他们根据各自不同的能力选择不同高度的障碍,在跨越障碍的过程中体验跨栏的基础技术,而不是学习跨栏的每一个技术细节。又如,在江苏省第四届体育教学能手比赛上,南京的王萍老师把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10人11足跑”改造成“阳光伙伴——合作跑”,发展学生合作和快速跑能力,颇受专家和教师的认可。由此可见,竞技运动的“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使得教学更加丰富多样,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竞技内容的“趣味化”。竞技内容的“趣味化”就是要把竞技内容改造成学生喜欢、容易接受的内容,这完全符合新课标“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的基本理念。例如,在投掷内容的教学中,把铅球或实心球换成自制的纸球,通过多样化的投掷方法:前抛、后抛、单手和双手抛,或者改造成打“保龄球”。同样,还可以尝试竞技式投掷技术,发展投掷的能力,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投掷的兴趣;在蹲踞式跳远之三步助跑起跳的教学中,结合篮球三步上篮的技术,利用技术学习的迁移效应,可以同时学会两项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通过降低难度、简化规则、改变器械功能等方法,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3.走竞技与健身相结合之路。要彻底打破田径教学内容的旧格局,就必须对现有的田径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突出田径教学对人们生活、健身的意义。因此,把中学田径课程以走、跑、跳、投四大类运动形式进行分类较为合理,然后再根据各类不同的运动特征拓展教学内容。其中涵盖了竞技运动的项目,而竞技项目则是其中典型的运动技术。以跳为例,分成了水平和垂直两种的跳跃的形式。在新课程下的跳跃类项目的教学可以通过更多形式的跳跃练习来发展学生跳跃技能。例如,发展学生垂直方向的跳跃能力,就可以通过学习行进间三步上篮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水平方向的跳跃能力可以从原地、行进间等各种形式进行选择内容,改变了以往单一技术化的教学,突出了健身性,使得田径教学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且形式多样。
四、结论
新课标下的田径课程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单纯以技术教学为主线的竞技体系,而以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为指导,突破“完整性”、“系统性”的束缚,改变竞技化的教学模式;对竞技内容进行“简单化”、“生活化”、“趣味化”改造;走竞技和健身相结合之路。此外,田径课程教学的改革并不仅在于田径课程的本身,更在于课程的实施者,即教师。因此,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新课标的思想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勇于变革和创新,让田径课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发挥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兵.田径健身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体育理论;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大体育;善;真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5-0001-06
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围绕构造学科理论体系的元概念展开长期、激烈论争是极为常见之事。其实,概念之争并非“文字游戏”那么简单,概念定位上的任何一个细微差异,最后导致的必然是理论领域的巨大范式分野,因此,对有一定学术见解的学派而言,围绕学科的元理论、元概念,坚持己见,据理力争,不肯丝毫让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王学锋先生是真义体育的忠实拥护者,始终坚持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认为体育与竞技具有质的区别。近年来更是频频撰文表达对真义体育的支持、对大体育的否定。《体育界的语言和思维问题》、《走进体育语言――对体育与竞技思维混乱问题的认识》、《划界与批判――论体育概念研究中的主体性思维结构问题》、《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哲学思考》等一系列文章便是从思维差异的角度来解读真义体育的“真”,大体育的“伪”。通过这一系列文章,王先生表达了这样几个基本观点:其一,大体育与真义体育的分歧其本质是主体思维结构方面的,是由于二者在不同的价值领域中来探讨体育概念问题所造成的。真义体育讲分析、重逻辑和正的方法,主张研究体育概念应从科学认知价值领域用“可以言说”的准确语言来探讨解决体育概念问题,强调体育概念术语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而与其对峙的大体育观讲综合,重直觉和负的方法,主张探讨体育概念应从美学和伦理价值领域,用一种国人所喜爱的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语言来探讨体育概念,强调体育概念的整体性和本土化。其二,身体教育在于求“真”、竞技运动在于求“善”,二者分属于不同的价值领域,求“真”的真义体育秉持的是科学理性精神;求“善”的竞技运动依托的是个体自由精神。事实上,王先生表达的这两个学术观点是成互为因果关系的,前者提出了真义体育与大体育的思维差异;后者则是通过证明真义体育“求真不为善”、竞技运动“向善不求真”来佐证大体育与真义体育的思维本质差异。前者提出问题,后者解答问题,前后一以贯之。对于王先生求身体教育之真的精神,我们表示由衷的敬佩。通过援引哲学原理,将体育元问题深化到本体论、认识论高度,对解决当前体育理论界术语使用混乱现象将是有所裨益的。并且将真、善、科学、自由等引入到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说明中来,也是颇具理论深度与新意的。尽管对于王先生论证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的过程我们仍然存有不少疑问,但对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这一结论我们还是赞成的;至于其更进一步将真、善机械分割,将竞技运动扫出“真”的领域,提出竞技运动不具有科学认识价值,则是我们完全不能认同的。
难道身体教育只能求“真”不能向“善”?竞技运动只能向“善”不能求“真”?
1 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的证成逻辑
到底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在价值领域应该各自对应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暂且搁置,先回顾一下王先生论证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的过程。
第一,身体教育求“真”的证明。对于身体教育求“真”这一命题的证明,王先生是分3步走的:首先,基于身体教育的起源与科学理性产生同步,推导出身体教育先天就具备科学性。身体教育最早出现在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著作《爱弥儿》中。卢梭生活的时代,正是科学理性得到释放的年代。为了实现社会平等,造就一个契约社会,卢梭将爱弥儿视为虚拟的改造对象,遵循自然规律与秩序对其赢弱的身体实行身体改造,拟从消除人的自然差异人手来消除人的社会差异。对于长期游离于宗教统治的法国社会而言,人一直都是上帝的臣民,人的生老病死,上帝自有安排,同时,身体作为欲望产生的机体,对于人接近上帝起到了阻碍作用,因而,应当予以压制。压制欲望、压制身体一直构成宗教社会的主体特征之一;文艺复兴以来,人的觉醒、理性的复苏无疑对传统的宗教统治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身体、身体的欲望从上帝手中解放出来,这无疑有科学理性的一份功劳。所以,体育从一开始产生就具有科学性,它是科学理性精神的产物。其次,身体教育的对象――剥离了心灵后的物质身体是科学能够认知与改造的对象,物质身体具有客观性,因而围绕身体所展开的身体教育自然具备客观科学性。因为人的身体(剥离了心灵的身体)是物质性的东西,是经验能够感觉到的对象的现象界,是自然的一部分,身体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具有自然的必然性,是有规律、有秩序的,更为重要的是,身体的这一自然规律和秩序是人能够认识的。按照自然因果律的法则去实施健身教育,既是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教育,也将是科学的教育。最后,身体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被赋予了科学性――身体教育是科学的教育。凡教育,必然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规律运用一定的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实行教育。教育既是完善人的过程,也是追求真理的过程,还是形成科学的过程。身体教育是以exercise为主要手段来实现身体教育目的的,而exercise正是一种符合自然规律性和普遍必然性的运动,是一种科学性的运动。显然,从手段来看,身体教育也是富含科学性的。通过溯源身体教育的起源、关联身体教育与教育、解析身体教育的手段与途径,身体教育的科学属性得以证成。
第二,竞技运动向善的证明。先将竞技运动排除出“真”的领域,而后另为竞技运动寻找一个委身之所――善域。如何将竞技运动扫出“真”域?依据康德的哲学理论“自由和道德问题,只具有实践意义,不具有认识论意义”。如果,竞技运动能够与自由扯上关系,依据康德理论,不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将竞技运动扫出真域了吗?因此,欲证明竞技运动向善,首先必须证明竞技运动与自由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通过回溯竞技运动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游戏竟是竞技运动的原始形态,而正好有论者将游戏的本质界定为自由,于是,通过勾连游戏与竞技运动,继而抽取自由本质,也就能够实现对竞技运动求真的否定。另外,王先生还以能否对身体产生普遍必然性影响来评判“科学”与“自由”。能够对身体产生普遍必然性影响的身体活动即是“科学”的活动,不能产生普遍必然性影响的身体活动只能是“自由”的活动。竞技运动这种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虽然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但是它却不能对身体实质产生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影响,所以它不是“科学”,只能是“自由”。既是自由的活动,竞技运动必然不属于“真”的认识范畴,也就可以将其从“真”的领域清除出去。如何将竞技运动安放到“善”域?既然竞技运动求的不是真,而是自由,依据康德理论,自由属于道德范畴,竞技运动归位于善
的领域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2 对身体教育求真与竞技运动向善证明过程的几点质疑
应当承认,直观王先生提出的“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两个命题是具有一定的经验合理性的。身体教育必然可以求真,竞技运动也一定可以向善。然而,王先生的用意并不在于表述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而是想进一步得出身体教育求真不向善、竞技运动向善不求真的结论,以实现分离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目的。由于带有先入为主的“分裂”的意图,且秉持的是真、善机械分割不可统一的价值观,使得论证的过程及研究结果难免存在偏颇。
第一,关于价值取向问题。无论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都要求研究者采取一种中立的立场来开展研究。任何先入为主、预先怀揣观点所进行的研究,必然使得研究过程、研究结果受到研究者立场的左右,最终使得研究结果失真。事实上,在证明竞技运动不具有认识价值、只具有伦理意义的过程中,研究者是带有明显的主观偏见的,突出表现为将真、善截然的机械分割,人为的将真义体育与大体育对立。正像其所宣称的:在中国体育界,我们可以说,你不赞成真义体育观,你就赞成sport大体育观。既是一个坚定的真义体育观持有者,在论证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差异时,就必然会把研究假设当成研究结论,必然带着差异看问题,带着差异找差异,使得差异逻辑处于事实差异之前。关于大体育与真义体育的分歧,事实上是由视角不同所导致的,并非是绝对性的事实差异。如有论者所评论的:不变的体育术语与其所指向的变化的体育实践之矛盾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体育术语与体育实践的矛盾引发真义体育观与大体育观的争论。依我们看,真义体育观站在身体教育的内部仰看不同身体文化形态,强调的是身体教育与不同身体文化形态的差异;而大体育观从实践工作的角度强调各种身体文化的共性与融合,二者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相同的。如果能够取消成见、统一范式,二者是完全可以实现互补的。
第二,关于理论引用问题。研究者常常引用已有的学术观点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对于增加学术观点的说服力显然是有益的。但引用观点并非是无原则的引用,只有权威观点或者经过长期实践,获得较多人认可的观点才具有较高的引用价值。如果以尚存争议的理论观点来支撑自己的研究,其研究的科学性是会受到质疑的。这是理论引用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引用理论过程中,必须客观、完整地尊重引文的原始含义,既不能肢解含义,也不能发挥性解读。对身体教育求真的证明,本具有较多科学素材,王先生偏偏采用大陆理性主义者笛卡尔的二元论思想。用哲学来证成科学,实不可行,强而为之,也只能是画蛇添足罢了。笛卡尔作为近代哲学的奠基者,由其发展的认识论、方法论为日后的西方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思故我在”所确立的主体性原则,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然而,具有科学理性的精神并非就是科学的。笛卡尔的整个理论体系是构建在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的挺立是借助了上帝之手的,笛氏的理论作为哲学思辨的对象尚可,作为科学证明的理论则是不太恰当的。欲证明身体教育的科学性,不能依靠哲学理论,只能通过经验的实证方法。并且,笛卡尔的物质观是机械的,物体只是一个死的客体,身体作为人的物质组成部分怎么能附会成死的客体了?难道身体教育仅仅是围绕一个抽空了思想意识的“死”的躯体的教育吗?这显然也是不恰当的。另外,物质的广延是指物质实体的无限可分,并非王先生误解的范围广泛。
第三,关于方法选择问题。在体育研究中,归纳法与演绎法是较为常用的两种方法。归纳法通常会受到演绎法偏好研究者“以偏概全”的攻击。演绎法通常会受到归纳法偏好者“丐词”魔术、“同义反复”,或是“第一原理”错误的诘难。正因为归纳法与演绎法各有优劣,具体的研究中通常要综合使用二法,扬长避短,实现互补;偏取一方,难免有所遗漏。在对竞技运动伦理性的证明过程中,王先生采用的是演绎法,其技术路线为:依据康德理论,凡以自由为本质属性的问题必不是认识问题,只是伦理问题,脱胎于游戏的竞技运动具有与游戏等同的自由本质,因此,竞技运动必然也是一个求善求美的伦理问题,不具备认识价值。事实上,在论证竞技运动伦理属性的整个过程中,王先生的演绎基点、逻辑都是有问题的。首先,将问题的两面性绝对为一面,过分强调竞技运动向善的一面,否定求真的一面是有失公允的,竞技运动既求真,也向善。其次,过分迷信康德的哲学理论,认为:要真正深刻理解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哲学含义,我们就不得不从最艰涩、最深奥、最富于思辨气息的康德哲学人手,在“真”与“善”两个领域确定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各自价值。相反,那种不想在康德哲学上花费精力而打算直接掌握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哲学内涵的企图是十分幼稚的,其结果也必然是肤浅的。康德在调和唯理论与经验论上做了一些努力,但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其理论的适用范围也当有所限定的。最后,纵使如有论者所言“游戏的本质为自由”,也不能以此推断出竞技运动的本质为自由。竞技运动虽然与游戏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毕竟二者非同质体。非同质体,本质必然是相异的。显然,王先生也发现了这一问题。为解决这一矛盾,他将竞技运动对游戏本质――自由的迷失,归结为竞技运动的功利化发展的结果,是功利掩盖了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当自由不能成为竞技运动向善的理由时,王先生不得不重新选择“第一原理”。最后寻觅到了“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娱乐性、竞争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这一理论表述,在他那里,竞技运动“不确定性”被创造性解读为不能对身体实质产生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影响,进而指出,竞技运动这种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虽然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但是它却不能对身体实质产生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影响,所以它不是“科学”,只能是“自由”。依靠这种演绎逻辑,才使得竞技运动与自由挂上了勾,最后得出竞技运动向善不求真,只具有伦理价值不具有认识意义的结论。
第四,关于结论得出问题。王先生虽论证了身体教育求真,但并没有证明身体教育不向善,也就不能得出身体教育求真不向善的结论;同样,理想化的高水平的竞技运动虽是追求比赛结果的不可预定,但仅此并不能得出竞技运动不具有科学认识价值的结论;另外,认为竞技运动对身体不能产生普遍、必然影响的结论也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得出竞技运动只向善不求真的结论是没有可信度的。
3 竞技运动向善也求真,身体教育求真也向善
3.1关于真与善
论及竞技运动、身体教育向善求真之类的问题前,我们首先得明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事实上,关于什么是真与什么是善,长期以来也是争论不断、难以定论的问题。尽管有论者将真、善分列于不同的领域:一者为认识领域;一者为意志领域;并强调前者为经验界之事实,后者为先验界的范畴。但我们不难
从真――主体认识与客体相符合以及善――人们的行为与主体利益相符合的规定中看出,无论是真,还是善,均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真,极端而论,可以是纯粹不沾染人主观意识的物质世界,在海德格尔眼中,真即是存在本身,即存在的去蔽与无蔽状态一。客观存在的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这种真是如何进入人的思维结构的呢?还得依靠主观的认识结构、认识形式。只有人的经验范畴内可以把握到的客观物质世界才是真。显然,与海德格尔观点不同,康德将真归结为物和知的符合。依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不单物质,人类社会、人类历史也是有真可言的;真,在历史唯物论里,被解读为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人正是通过实践,才获得了对物质世界、人类社会历史客观真理的把握。可见,真,无非是在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自身的客观规律性、客观条件性、客观结果性等,它表征着社会和事物发展的物质生活过程。
如果说真还可以还原成纯粹的物质,剥离人的主观因素,脱离主体;善则必须与主体勾连才具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善,必然是主观的一种评价。真是合规律性,善则是合目的性。冯友兰认为:所谓善恶,即是所谓好坏。施太格缪勒也说:肯定的价值的承担者,就是善…。因此,对个人而言,所谓善,就是客体的事实属性对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对社会而言,善即是客体的事实属性对社会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对于个体、社会具有正价值的事物均可谓善。从认识论来看,经验范围内的客体世界,由于其纯粹的对象性,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认识形式,为人们所把握的,通过人类的“文本”重叠客观“世界”。其实,真也好、善也好;认知问题也好、意志问题也好;物质也好、自由也好,必然都是主体与客观的相互作用与反映,它们完全可以通过主体与客体实现统一的。
事实上,真、善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存有以下4种观点(哲学中,一般将真、善、美三者并论):一是机械分割说。持此说者认为,科学探索真,道德研究善,艺术追求美,真、善、美分别是各种专业考察的不同现象,彼此不相干。二是部分相通说。或强调真与美的统一或重视美与善的统一,但认为真、善、美之间,只能部分相通,三者难统一。三是完全混同说。持此说者认为,真即是善,善即是美,美即是真,真、善、美之间,彼此可取代,完全无差别。四是玄虚说。持此说者认为,真、善、美及其相互统一,只是空虚渺茫的意境,即主张真、善、美三者应当统一,又缺乏使这三者统一的科学论证和现实措施。对于第一种观点,认为真、善截然各异,显然是片面的。第四种观点将真、善完全混同、玄虚说,也是不恰当的。应当看到,真与善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二者在某种状态下能够实现相互转化。一事一物,既可以以真的标准认识,也可以按善的标准评价。王学锋先生正是基于第一种观点,片面地强调了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没有看到真与善的相互转化,没有看到竞技运动、身体教育既可求真也能向善。
3.2身体教育求真也向善
身体教育是求真还是向善?实际上这是一个关涉到身体教育目的与功能的问题。尽管理论界对于身体教育的目的仍有着不同见解,但可以明确的是,身体教育的目的绝非单一的,必定是有着多层向度的目标体系。周登嵩认为:对新的体育课程而言的体育教学活动,应该围绕下列目标展开:第一,增强体质,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第二,培养积极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第三,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第四,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五,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教育部2002年8月12日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确立了高等学校身体教育的5个学习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可见,身体教育并非简单的改造体质的过程,而是一个以身心一体的人为教育对象的,寓知识、技能、情感、社会适应、身体锻炼等多层目标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门类,身体教育必然具备与其他教育门类等同的特征――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与体系;同时,身体教育还具有自己个性的特征――既是知识性的学科,也是实践性的学科;既有个体的目标,也有社会的目标;既是知识学习的主体,也是知识实践的主体。当然,身体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关涉人的身体实践知识、能力的获得与运用的科学。
在身体教育的诸多目标中,有些是求真的,它们指向的是知识认知领域;有些则是向善的,指向的是人的实践能力。
身体教育的真,关涉的是身体教育是什么?显然,身体教育是通过人类长期的实践所积累起来的身体实践能力获得与运用经验的升华,是以基本概念、基本判断、基本原理为表现形式的知识体系,是有关身体活动的自然性规律与社会性规律,以及身体活动与人体健康、情感体验、技能获取、社会适应等的关系。如王道俊先生所述:体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即是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并在符合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可见体育的真从某个层面来说指向的就是身体教育的客观知识、客观规律。当然这些已有的有关身体教育是什么的知识体系能够通过人的认知结构,内化到人的观念系统中去。其后,身体教育的真才表现为人们运用身体教育知识所展开的身体实践。身体教育的身体实践必然是发生在一个客观的社会关系、历史场景中的社会事件,定然受到时间、空间、社会场域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因而,身体教育的真通过人的主体实践得以生动活泼地展现,这种关联时空的具体化行为定然以客观的形式记录下来,记录既可以记录于人的身体之上,还可以记录于身体之外。
如果说身体教育求真,求的是客观的身体知识,求的是知识之上的客观实践的身体痕迹;那么,身体教育的向善则是表现为求真之上,人所获得的一种摆脱有限制约的无限向度。人作为自然与社会的综合体,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由完善到超越完善是一个逐渐从个体走向群体,由自然走进社会的多向度的复杂进程。人的肉体固然是物质的,它赋予了人的自然有限性;而人的心灵则是自由的,他给予人无限的超越可能。身体教育向善,一方面表现为人在已有身体规律之上的能动选择,使客体契合主体的理性诉求,客体不断主体化(对于这一点,连王学锋先生自己都不否定,在论及什么才能作为体育的手段时,他同样是以“合目的性”为价值标杆的――只有那些合目的性(强身健体)的身体活动,才能作为体育手段);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人对于客体规约的自觉性超越,不断将生命的境界拔高,将生命的主体性特征扩充到客体难以规限的无限向度,从而使人在必然性中获得解放。因而,身体教育向善所表达的是身体教育知识、技术如
何服务于人,使人完善,不断使人由个体走向群体、由自然走向社会、由有限走向无限的超越过程。
3.3竞技运动向善也求真
尽管有人仍然坚持竞技运动与身体教育是旨趣各异的两类不同事物,我们仍然希望将二者统一到一个可以对话的空间来。依我们看,身体教育是身体对身体实践知识与能力的习得,而竞技运动则是在身体教育过程之上的一种身体性的自我实践,二者都是以身体为载体的人的存在方式的表现途径,不过一个是“体”,另一个则是“体”的“用”;身体教育使得主体的人获得了身体实践的能力,竞技运动使得人能够将身体的实践能力外显于世界。可见,身体的实践能力来自于身体教育。通过身体教育,受教育者获得了与身体实践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获得了身体实践的能力。但此时,知识与技能的意义仅体现于个体的层面,教育的身体仍然没有社会化,如何将个体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竞技运动是一个有效的拓展途径,通过竞技运动,经过身体教育的个体的身体被置于一定的社会场域之中,在身体技能展示为纽带的链接中,群体的意义产生了,实践的客观性涌现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也获得了。需要强调的是,以竞技运动为载体的身体实践活动,并不是一个随意的自由过程,其实践的自由度受到了身体教育程度的规限,也就是说,通过身体教育所解放的身体能力越多,在竞技运动的身体实践中,身体实践的自由度就越大。身体技能的自由实践是建构于身体机能的必然性规律之上的。之所以将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做一个紧密的关联,是为了表明,身体教育并非单一的体质教育过程,它应是一种自然身体之上,蕴含了社会含义的人的育化的实践教育;而竞技运动也并非举目皆是的工具化的赚钱仪式,而是一种契合了社会需求,人的主体能动的实践表现形式。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统一于身体的实践之中。
竞技运动之向善,如有论者所指出的:“竞技体育的善反映着人们的主观意图和价值取向,以及竞技体育所产生的或应有的社会意义,它表现了竞技体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竞技体育的善就是在竞技体育客体满足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实用性、实效性、价值性的意义上,确定着竞技体育的功利尺度。竞技体育发展中,凡是符合人的功利目的的就是善,反之就是恶”。如果说身体教育使得个体获得了作为实践主体的资格,那么竞技运动则是将个体的身体社会化了。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目的性的契合、竞技运动与社会需求的契合,依靠身体教育对身体的育化,使得身体获得了竞技的知识与能力,最终能够实践于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场域之中。当然,是由于身体教育为竞技运动营造了实践的基础,才使得竞技运动能获得自我实践的能力,才能够能动地超越必然性的规约,将人的生命特征以最富激情、最富想象力的形式表现。按照善的追求水平,竞技体育的善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一,最高层次表现在人们对竞技体育发展所赋予的理想与终极目的;第二,中间层次表现在竞技体育尽力追求、发扬自身的正向、积极功能与价值;第三,低位层次指竞技体育的正常、有序运行,不违反有关法律制度、比赛中的公平竞争等。
- 上一篇:设计与文化的案例
- 下一篇: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