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优秀案例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综合体优秀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综合体优秀案例

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 商业综合体 环保 建筑形式

在人口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地、环境等问题的大背景下,各种综合体的出现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商业综合体具有高度集约化的建筑形制已然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这种集办公、购物、餐饮娱乐等一体化的建筑模式,具有多功能、高效率的特点,这种特点也很好的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成为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中心元素,大部分的商业圈带,和综合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这种看似繁荣的大背景下,回到本质问题,由于建筑形式的自身特点,建筑面积过于庞大、人口密度集中,功能繁多等特点,使得所需土地面积庞大,即使在原址改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环保,节约背道而驰,那么有没有一种既节约土地同时又可以减少消耗,是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在土地比我国还要严峻的日本,各种最大化利用土地的案例比比皆是,其中作为商业综合体,最著名的莫过于难波公园和波多依运河城,我们就以难波公园为例,看看一个废弃的棒球场,如何改变成为一个集环保和美观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为我国的建筑发展提供参考。

1 大型商业综合体设计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中心、枢纽中心或者商业中心均出现了象征城市中心圈的商业综合体,可以说商业综合体的出现是必然,这种把商业、办公、会所、酒店甚至公园这些形态集中在一起形成耦合关系,各功能分区间成为一种相互依托,成为一种高效多元化的建筑组合。它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彼此间的功能作用,来吸引不同人群,创造出多样化的现代都市消费及生活模式。

大型商业综合体外部特征方面主要包含了高可达性、高密度性、整体统一性、功能复合性,即需要较为发达的城市交通系统,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可以紧密的与外界相联系,同时这些建筑大部分为城市的标志,人口密度较大,工作日人口与周末人口有着互补关系,建筑风格统一,有着完整工作生活配套体系,互相补充。内部空间主要特征为较大尺度空间、树道型交通体系、现代城市景观和高科技设施。

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背景牵涉到几个问题,首先是定位,通过对于商业综合体的了解,加之它的地理位置,我们常见的综合体所在位置有以下几种,交通枢纽、城市CBD、开发区、商业街区、大型交通设施聚集地、会展中心和风景区。这是我们常见的商业综合体的区位选择,也融合了当今城市发展的几个关键要素,交通、人口、环境这些因素。

日本,我们口中常说的岛国,从这里就体现出这个国家的寸土寸金,我们见过很多典型的日式建筑,胶囊旅馆,各种小户型建筑,都是日本土地资源匮乏的标志,如果在市中心建造大型商业综合体,新的土地资源不可拥有,只能在原有得旧的土地资源上进行重新规划,因此,如何在旧有的土地上进行规划,如何在庞大的交通枢纽中建立一个新的建筑,或许难波公园会给我们答案。

2 难波公园概况

2.1 难波公园的建筑设计

难波公园可以称作一个集人文、娱乐为一体的自然生态综合体,难波公园的原址是一座棒球馆,临近难波火车站的一片商业区,开发商为日本NK电器铁道公司,开发商邀请美国捷得设计事务所为其设计一座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作品,捷得因此将难波定义为城市公园,这样的设计为喧闹的城市带来了城市中的绿洲。难波公园的整体构思为一个斜坡公园,采用空间向上退台的方式,形成高地公园,并且在外部采用暖色石材模拟成为自然峡谷,与大阪城市中的灰色混凝土饰面的建筑群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与建筑本身的植被交相呼应,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因为建筑本身具有的高差,绿色植被可以很好地消除高差所带来的心理障碍,使得与周边景观和谐过渡。颠覆了传统建筑的机械僵硬的印象。这种开放的公园氛围,为人们提供了完美的游乐场所,这种所谓“场所制造”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图所示)。

2.2 项目功能构成

难波公园主要由空中花园、商业中心、写字楼及公寓构成。首先入口做岩石覆盖处理,仿佛至于峡谷之中,商业中心与传统商业综合体相仿,2层-8层为商业中心,涵盖了多种购物空间,办公大楼毗邻难波公园,主要作为商铺及写字楼。这种开放空间将商业餐饮娱乐等完美融合,是人们能够享受到公园漫步、参观、娱乐的效果,是消费者置身植物海洋,成为一种特殊经历。

2.3 园林景观

项目的景观规划主要利用了相比与周围环境较少的自然元素,其独具特色的树林、岩石、峭壁草地、溪流、瀑布池塘以及露天花园,这些看似与城市环境几乎没有任何牵连的景观元素,都被一一用在这座商业建筑之中,充满自然气息。使顾客产生一种全新空间体验。首先植被挑选多为耐寒植被,能够适应寒冷冬天同时为了能够丰富植物层次,会有些季节性植被被引入,可以达到变换颜色目的。内部每层景观都有不同主题,包括花卉、林木、剧场、游乐等。为顾客带来不同层次间的感受。这种自然景观的结合与利用,极大地丰富了商业情绪,使人们能够在城市中也能体验和自然的接触。

3 对国内商业综合体的启示

根据上文对于难波公园的建筑形式以及内部空间进行初步探索后不难发现,难波公园的成功并非偶然,设计师对于旧址的利用以及空间的重新规划,让这座建筑重新焕发生机。对于我们建筑师来说,应该如何采取有效方法做到既节约用地资源,同时又做到建筑本身的绿色,有以下几点建议。

(1)建筑本身。就建筑本身来说,首先在选址上首先应该考虑能否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划分空间,最大限度的节约旧建筑的拆除产生的巨额费用。因为相对于在边界的新城区的建造,旧城区中心的建筑选址及建造首先的难题在于如何对于原有建筑物或者原有规划的拆除,但往往旧建筑所占面积或者所占区域面积较为庞大,如果选址条件允许,借鉴外国优秀案例,大部分商业建筑对于原有建筑重新划分,这样既节约了拆除成本,同时又能节省建造成本,做到一举两得。

(2)建筑内部空间。内部空间的处理上,首先是动线空间的人性化设计,随着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其内部空间不再仅仅要求基本的功能,同时追求动线上的人性化合理化,甚至趣味化。我们要把内部动线空间纳入设计中,合理进行划分,要更多地关注人们的移动过程中的移动路径和节点的方向性,识别性和趣味性。可以加入不同功能的元素,使其满足购物者心理感受,更好的设置公共活动空间。

(3)建筑走向城市。建筑是城市基本单位,建筑和城市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规划,面对地少人多的窘境,建筑和城市的连接需要站在城市的角度,实现功能化、立体化的效率空间,合理使用综合体内外部交通空间,构造垂直式交通环境,不仅高效的创造出商业娱乐办公空间,同时这种交通流向更好疏导拥挤交通,不仅优化本身交通环境同时也大大优化城市空间。类似于难波公园的立体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很好的做到了人车交通环境的立体式分流,大大节约人车时间,其合理的交通流线组织成为商业建筑典范。

(4)建筑绿化。以难波公园为例,商业建筑不仅仅应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休闲方式,同时为人们的娱乐休闲提供一个全新的“自然场所”。这里的自然,虽有别于真正意义上的自然,但是这种场所意境的营造,应该更加接近自然属性。我们应该注重如何把绿色元素引入城市中来,同时也要考虑如何连贯综合体内外部绿化和动线空间,找到建筑景观和动线空间的平衡点。

(5)建筑文脉。建筑外观形式多种多样,是不能忽略商业综合体和城市关系,虽然现代社会综合体内部空间形态都变化多样,但建筑与地域文化结合,建筑文脉的丢失是当前最大的问题。大量的照搬模式,虽然其形态多样化且与地域结合点较差,丧失原本自己处于地域的文脉特色,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于文字上,建筑的体现或者说建筑文化的体现及传承使我们作为地域设计的必要使命。综合体的规划要注意与当地的风俗、气候、文化、习惯相结合,建筑无论从外观还是内在空间再到与城市的结合都要参照当地文化特色,当每个不同的城市有了其本身的地域属性,那么我们的商业建筑将迎来属于自己的一笔。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城市化的脚步逐渐加快,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出现和发展成为必然,在当今日益严峻的环境条件和土地条件下,如何寻找到两者间的平衡以及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做的环保,在建筑生态上整合环保理念,是我们作为城市建设规划或者建筑设计需要考量的问题。本文只是参考外国优秀案例,对一些条件允许下的一般情况作为分析对象,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下无法进行重新研究的特例,文章只是对于国内商业建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商业建筑真正做到所谓的“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目的,那么本文所列举的案例以及提出的设想,直到付出实践,才能使中国的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不是一味地照搬模仿。

篇2

2009年底,济南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打造十六大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规划,2010年,济南市将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精心规划建设一批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奥体中心、文化中心、枢纽中心。奥体文博片区、长清高校科技园及园博园,恒隆广场、万达广场,大地锐城、西客站片区、解放阁金融集聚区、齐鲁外包城、九曲片区、泺口片区、鹊山龙湖,LED示范小区、华山片区,华强电子广场以及魏家庄片区等,都已具备了城市综合体的雏形或建设城市综合体的良好条件。

在综合体开发过程中,开发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综合体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同时也为后来者提供借鉴,指点迷津。

金勇(世邦魏理仕中国区首席运营官):我们可以将城市综合体定义为集商业、办公、居住、酒店、旅游、会展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的产品,这个并不是1+1=2那么简单,城市综合体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可以聚合各种各样的资源。

开发、销售、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综合和相互交错以及互动的模式,不是―个简单的谁先谁后的问题,先开发,再卖,苒管理,这个模式应该被一种复合的模式代替。即使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在开发的流程中,有可能最开始要做的事情已经进入管理了。

而一些成功的综合体项目由于前期进行了管理,先把周边环境,还有把很多其他的物业都经营起来以后,再逐渐把住宅拿出来卖,这个过程住宅的升值就体现在里面了。

作为综合体项目,真的是要综合,不光是从物业类型上要进行有机的结合,而且在管理、在开发的周期、开发时间上也要有一个综合性。从管理到设计、开发、运营,实际上也是在时间点上、在不同的物业类型里面进行一个非常全面的管理,这样才能给整个综合体价值带来很好的提升。

在功能互动上,酒店和办公楼有―个比较直接的互动。在零售业里面,有商务消费人群,有社区居民的日常消费,有商旅客户的消费,所以要把人群的不同需求在设计阶段和运营阶段有机兼顾,同时通过物业管理的方式,在后期管理上要有一个逐渐的品牌提升,同时也是对服务的提升,是一种很综合、有机的提升。

不同区域、不同位置所打造的综合体有不同的特点与经营模式,在不同区域特点的基础上,需要有符合区域特点的个性化的综合体产品。这就需要开发者具有超强的宏观视角与前瞻性。只有最适合区域需求的产品才是最好的产品。比如具有产业化优势的城市,可以作为综合体发展的基础,融会贯通,打造具有产业化特色的另类综合体模式。

王晓飞(济南华强广场置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环渤海地区在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协作及促进南北协调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该区域拥有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科研、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各类优秀人才,摩托罗拉、惠普、松下、微软、富士通等均在环渤海地区设立了研发中心,科研生产优势在全国领先。

与此同时,环渤海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上尚未形成有机体系,综台配套能力明显弱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尤其缺乏配套的大型专业交易平台,变局势在必行,华强广场应势而动,在济南山大路找到了擎引环渤海电子信息产业未来的着陆点。

山大路是济南市的数码产品集散地,充分发挥了济南作为省会城区信息枢纽的区域优势,已经成为济南市乃至全省的电子信息产品集散地,在省内IT行业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所积淀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着深刻的烙印。但是该区域零乱落后的现状已经明显制约着济南市科技数码业的发展。

随着深圳华强集团入驻济南,济南华强广场,将充分利用山大路的品牌优势以及济南在整个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地位与交通网络,总投资额近20个亿,通过构建华东规划最大、档次最高、产业链最全的专业市场,垄断环渤海专业市场空白,拓展山大路市场版图,打造济南的”华强北”奇迹。华强广场项目建成开业后,山大路的特色商业氛围将实现升级跳,从而带动济南乃至山东省的科技数码产业飞跃友展。

谈朝晖(恒大地产集团济南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济南西部新城的核心区分三大区域,第一是文化中心,第二是会展中心,第三是cBD核心商务区。我们准备在济南精心打造规模第一、档次第一、集多元化于一体的城市综台体,融合国际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高档服务商业多功能为一体,满足未来酒店、办公、娱乐、餐饮、会议、展览等多种需求。将充分利用商务中心区域位于济南西客站核心片区的综合区位优势,与西部新城会展中心、文化中心相结合,创造独特的整体景观。

在2009年以前,业界对城市综台体或多或!!、存在着仰视或者是盲区。但自2010年情况发生了可喜的转变,城市综合体已快步跃进,成为当下城市地产发展的高级模式。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商业地产加速发展,未来城市综合体也将逐步成为城市进化和商业地产发展的主导力量。

韩建徽(中国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主任):城市综合体正在成为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的新热点和新亮点。就未来商业地产的发展趋势而言,功能复合将成为商业地产的发展主流。从近年来全国商业地产的发展情况看,正在呈现集地上、空中、地下于一体的立体化趋势,集商业、旅游、文化于―体的一体化趋势和集购物、餐饮、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化趋势。特别是城市综台体,它综合了商务、综合了功能、综合了形象、综合了资源、综合了价值,正在成为―个新的热点。

可以预计,中国的商业地产正在进入新一轮的快速扩张发展时期,这也将给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从开发商来看,越来越多的实力开发商看重商业地产可获取稳定现金流的特征,从而纷纷大举进入商业地产领域。在我国除了进入商业地产领域比较早的万达、深国投、宝龙、金融街以外,万通地产也开始关注进入商业地产这个领域。世茂地产在其项目储备的总面积中,商业地产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从零售商来看,一些国外的品牌零售商也开始进军商业地产,从只租不购到购地经营,获取商业经营和房地产增值的双重收益。特别是外资的零售商,正在快速地完成从房客、二房东向房东、地主,从单一业态向复合业态的转型。瑞典的宜家公司在2009年开辟了战场建设购物中心。英国、韩国、日本、德国的一些零售商以及老牌的沃尔玛、家乐福,包括我们本土的苏宁电器、步步高超市等都纷纷在商业地产领域攻城略地。

在世界范围内,城市综合体是当今主流城市繁荣的一大标志。审视中国城市综合体近年来的发展,尚不能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不仅与日本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也远不能与欧美的城市综合体相比。在正视城市综合体对提升城市价值的同时。其存在的种种问题也不能被忽视。

顾舒白(AECOM董事、亚洲区建筑发展总监):在国内这几年做城市综合体时,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大家所忽略的事情。第一,规划条件和法规,国内的法规当时制定的时候,因为年代比较远,有一些新的商业行为或业态的产生,很多情况下,拿出来的设计指标或者是规划要点给的标准特别低,造成了开发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没有价值或者是价值很低的商业空间。第二,防火规范除有可能会造成设计不合理以外,其相关要求会造成商场里面全部都是楼梯,最后的结果就是商场的使用率非常低。第三,停车的要求是比较不足的,尤其是―个综合开发体。

篇3

【关键词】城市综合厅;冷热源论证;节能设计

绪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商业建筑作为和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事业高速发展,带动社会经济不断前进,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在一个区域内只存在一种经济形式,而更需要一种多样化的区域经济,并能同时满足生活、购物、休闲、娱乐和餐饮等需求。加之当下城市人口极具增加,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日益凸显,这就需要建设者集约化充分利用土地。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城市综合体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顾名思义,“城市综合体”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针对此类建筑项目,暖通空调设计也越来越复杂,设计者不再只靠单一规范完成一个项目,而需要打开眼界,针对建筑内各种功能区块进行特殊设计,以便满足不同功能的业态对暖通空调设计的要求,同时兼顾总体建筑的统一协调。下面结合相关案例阐述此类建筑项目的暖通空调设计。

1 项目概况

本工程项目名称为宜兴万达广场,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东侧临东氿大道,西侧枫隐路,北侧至阳羡路,南至东虹东路。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20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部分分为室外步行街、室内步行街、综合楼、百货楼、商务酒店、酒楼、甲级写字楼及五星级酒店。室外步行街地上二层,为独立的店铺群,不与综合体相通。室内步行街地上三层,各独立的店铺由内街相连,每层有通道与百货楼及综合楼相连。百货楼及综合楼均为地上四层。商务酒店地上九层,有独立的出入口,不与其他业态相通。甲级写字楼地上三十六层,建筑高度141米。五星级酒店地上十九层。综合楼内包含超市、次主力店、国美、KTV、电玩及多厅影院。其中所有地面建筑均建立在一个大地库的底盘上,除室外步行街与地下一层不连通外,其余业态均与地下一层相通。本工程地下部分有三层,除地下一层为超市及国美外,地下二、三使用功能为商业配套功能用房,物业用房,设备机房和地下车库。

2 设计难点

作为一个城市综合体建筑,在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整个工程根据业态使用功能分拆成数个小型公建进行设计。而设计难点就在于由于各业态中对于空调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无论是在冷热源形式的选择上,还是在末端系统的设置上都要具体分析,从而选取一个最为适合的方案。

3 冷热源形式的选择

3.1 冷热源的形式

由于城市综合体的体量巨大,冷热源形式的选择不论是对于投资还是耗能都至关重要。根据现场市政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对于冷热源形式的选择需要进行论证,使选择的冷热源形式既可以节省初投资及运行费用,又可以达到节能的要求。就宜兴项目而言,项目所在地市政条件比较成熟,燃气、蒸汽、电力等市政管线齐备。因此在冷热源形式的选择上就有了电制冷+市政热力、燃气直燃机制冷供热、冰蓄冷三种方案。另外,根据现场的地理环境的特点,在项目边上有一个面积颇大的天然湖泊,故湖水源热泵的形式也作为一个方案被提了出来。在初步论证中,经过对现场市政条件和地理环境的深入考察,根据当地电力没有峰谷电价差别,故而淘汰了冰蓄冷的方案。而天然湖泊虽然面积很大,但湖水深度不能满足湖水源热泵的要求,因此在第二步的具体论证中我们仅对电制冷+市政热力、燃气直燃机制冷供热、电制冷+燃气锅炉三个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论证。论证中,根据当地的市政容量和收费情况,从设备初投资、市政接口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等方面做了对比,最终选择了电制冷+市政热力的方案。

3.2 冷热源机房的设置

本工程由于内部业态复杂,故冷热源机房均根据不同业态的要求分开设置。本项目设置了6个制冷机房,分别为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超市、百货、商务酒店和综合楼(含室内步行街)服务。由于酒楼和室外步行街的物业形式不同,酒楼采用风冷热泵的形式,而室外步行街采用VRV形式。

而制冷机组台数的设置则要根据各业态的具体运行情况而定。以综合楼制冷机房为例,综合楼制冷机房为室内步行街、次主力店、KTV、电玩和影院服务。其中KTV和影院的运营时间与其他业态不尽相同,所以在冷机的设置上,我们采用三大一小的组合模式,使小机的装机容量可以满足KTV、影院及物业办公用房的负荷,以便在其他业态下班以后,可以保证上述功能用房的正常运行。

根据项目所在地域和超市的所在位置及运行经验,本项目超市冬季不供热。其他业态换热站的设置数量与服务对象与制冷机房相同。

由于五星级酒楼的特殊性。本项目除了在五星级酒楼设置了换热站之外,还设置了锅炉房,保证洗衣房及空调加湿服务。并在市政热力故障及维修时使用,保证整个酒店的围护结构、60%客房及所有会议室的新风热负荷、50%的生活热水热负荷、服务全日餐厅、中餐厅、和员工餐厅厨房全面换气的热负荷以及供应洗衣房300kg/h的蒸汽的用量。

4 末端系统的设置

4.1 空调水系统

本项目水系统项目简单,根据使用要求分为二类。除五星级酒店采用四管制外其他部分均采用二管制。从冷热源处,五星级酒店采用一次变流量系统,其他均为一次定流量系统。考虑到日后运行维护,不同业态设置独立的空调水立管,单独计量。值得一提的是甲级写字楼建筑高度超过100米,因此我们在避难层设置了转换机房,以减小系统承压。

4.2 空调风系统

根据日后的使用功能,空调风系统主要有两种。全空气系统主要用于百货、次主力店、超市、影院观众厅、五星级酒店大堂及宴会厅等大空间部位。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系统则用于室内步行街、KTV、甲级写字楼标准层、酒店客房等部位。空调机房考虑到所使用的物业划分也分开设置,即不同业态的空调机组不放在同一空调机房内,本业态的空调机组不放在其他业态范围内。

在空调机房位置的设置上,除了刚才提到的要考虑使用管理的不同,还要考虑业主的经济利益。例如首层是商业的黄金部位,租金相对较高,那么首层的空调机组一般就设置在二层,以最大化的保证业主的收益。

4.3 通风系统

城市综合体中商业部分通风设计和普通公建相同,需要注意也是不同业态的设备不能混用。

五星级酒店在通风系统中预留的通风竖井相对比较多,各种餐厅的厨房、柴油发电机房和洗衣机房这些功能房间的送排风系统由于具体风量需要待厂家选定后提供,所以预留土建风道时,除了适当放大估算风量外,竖井风速也不能选得太大。在宜兴项目中,这种预留的风井我们都是按照不大于8m/s的风速考虑的。目前各厂家已完成深化设计,从深化的结果看,这种做法还是很有效的,基本上厂家设计的风量都比较大。但是由于之前做了适当的放大考虑,各风井中的风速均没有超出规范和导致设备风压过大的现象出现。

4.4 采暖系统

由于商业建筑首层的层高都比较高,鉴于舒适性的考虑,在首层的个别部分可以考虑适当设置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作为空调系统在冬季供热的补充。宜兴项目在室内步行街、百货的大门附近,五星级酒店首层大堂和全日餐厅处设置了地板采暖。

5 防排烟系统的设计

城市综合体在防排烟系统上没有更多的特殊做法。只是由于体量巨大,且考虑日后的经营问题,此类建筑往往采用消防性能化的形式,对建筑的消防设计进行论证。设计院再以此论证的结论作为设计依据进行设计。但目前我国一些省份也不认可此方式,如宜兴项目所在的江苏省就是通过聘请专家进行专家评审会的方式对此类建筑的消防设计给予设计依据。

6 节能设计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紧张恶化。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质量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空调大规模的使用,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高能耗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据统计,采暖空调系统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一半以上。而合理的选择采暖空调的形式以及有效的措施可以达到节能效果。

针对宜兴项目,除了所有的空调及新风机组均采用带热回收的机型外,我们在综合楼、五星级酒店上均设置了免费冷却水系统,在过渡季通过冷却塔散热冷却水直接供给系统末端。采用自然风的供冷是节能新技术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室外空气温度等参数低于室内空气时,在空调的供冷期内完全能够利用室外风所带有的自然冷量取代传统方式来满足室内冷负荷的部分或全部需要。这种情况通常应用在供冷期的过渡季和夜间,可采用的方法为新风直接供冷。因此在设置全空气系统部位的送排风竖井面积的确定上,考虑了过渡季70%新风量。而系统的凝结水我们也不放过,我们将收集到的空调系统的凝结水接入给水泵房的水箱中,作为冷却塔系统补水的水源之一。而作为热源的蒸汽经换热后所产生的高温凝结水也接至生活热水机房作为生活热水的预热之用。

7 消音降噪措施

城市综合体依地段而生,是城市一般都会在CBD区域建设的高档次的复合建筑楼群。其功能不能是单一的,而是复合性的。因此消音降噪的问题在城市综合体中也很重要。不仅因为在这类建筑中设置了像影院这类对于声学环境要求很高的场所,而且五星级酒店对与噪音的要求也很高。另外,一个城市综合体内除了商业建筑外,往往整合着高档公寓和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在屋面的设备噪音如何处理,以保证不影响影院、住宅和酒店的声学环境,越来越受到各业态业主的重视。而解决噪声污染的方法除了暖通专业对于系统本身进行消音降噪措施——包括选择低噪音设备;对于屋面的管线进行消声处理等以外,还需要与建筑和景观设计相配合。

8 其他系统

在城市综合体的设计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在普通公建项目中碰不到的系统,虽然这些系统往往由厂家进行二次深化,但是在最初的设计中我们一定要预留好足够的条件,最小程度的避免由于二次深化而对建筑结构的修改。在宜兴项目中需要预留的系统主要有以下几处:1、超市的冷库需要在屋面预留压缩机位置及荷载,并预留冷媒管路由;2、室内步行街内分段预留排油烟竖井及补风竖井,以便招商后可以根据业主要求进行餐饮项目的经营;3、室内步行街两侧端头店铺预留VRV系统,以便大型餐饮企业独立运营;4、五星级酒店预留洗衣房用蒸汽管道及送排风管道;5、五星级酒店预留泳池除湿热泵系统条件。

结 论

现代工程中单一功能的建筑物越来越被大型的、功能复杂的综合性建筑所取代。在设计中,我们也越来越经常遇到这种类型。这类建筑物,在进行暖通空调设计时,往往需要将其整体考虑,分开设计。不仅保证其功能的完整、多样,更要满足各类与其相关的规范要求。做到符合甲方意图,满足相关规范,体现设计价值,创造优秀作品。城市综合体的暖通空调设计不仅是对设计者基本业务的考量,更是对设计者总揽全局、兼顾考虑做到全方面,多视角进行设计的检验。随着这类建筑的兴起,城市综合体的暖通空调设计业必将迈进一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万达规划院设计导则》

[2]《万达星级酒店设计导则》

[3]《浅谈城市综合体的设计》

篇4

丹纳赫,一个不为大家所熟知的公司,却创造了资本市场的奇迹。公司最早成立于1969年,1984年更名为Danaher Corporation。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丹纳赫以超过每月1家的速度收购企业,目前已经拥有超过六百家子公司。1987~2009年的20多年间,公司收入、净利润和总资产的复合增速分别达到14.4%、20.5%和16.8%。期间公司股价更是上涨了9,641%(年均达到23.1%)。

丹纳赫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寻找具有成长性的企业并与之一起共同成长。以基本面分析为基础,寻找优秀的成长型企业,以合适的价格买入并中长期持有,分享企业成长的投资收益。而寻找优秀的成长型企业,则从商业模式入手,深入分析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潜在竞争对手和替代产品、供应商、购买者等产业结构力量,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它可能是成本领先优势、速度优势、聚焦优势或增值优势等,分析这些竞争优势的持续性,进而辨别出真正的成长企业。

近期A股市场创业板股票持续暴跌,一方面是对高估值的风险释放,同时也是对伪成长股的集中清理。其中一些创业板企业的成长可以说伪成长,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没有持久性,无法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

让我们看看丹纳赫做了什么?首先,丹纳赫的并购是出于“行业第一、公司第二”的原则。对此,沃伦·巴菲特有句名言:“当某个行业以经济状况不佳而著称,某位管理者以卓越运营而闻名遐迩,两者相遇,通常后者都无法改变前者”。制造业、行业规模10亿美元、集中度非常高,这样的高利基制造行业是丹纳赫喜欢的并购行业。

其次被收购公司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在行业中已经处于较好的竞争优势地位,行业份额数一数二;同时可以实施丹纳赫的DBS系统进行改造(DBS系统又称为丹纳赫业务系统)。

做好这些准备后,接着就是对被收购公司进行DBS系统改造,这也是公司竞争优势的综合体现。DBS系统要求每位员工(上至总裁下至保安)每天都动脑筋改善自己的工作方法。通过其独有的50多种工具,在员工一计划一过程一绩效四个方面全面实施,最终达到制度优化合理、改造流程、节约成本、提高利润率、提升市场份额、实现附加价值的目的。

丹纳赫的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成长股投资,我们应持续关注其进入壁垒,企业是否通过经营加长、加宽了护城河;是否不断加强其竞争优势;是否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最终其业绩的持续增长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篇5

探索的脚步从不停歇,作为凯乐科技军民融合产业布局华中片区的又一力作,凯乐微谷又将荣耀登场,将成为湖湘高端园区及写字楼市场的新标杆。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凯乐微谷倾城面世?新常态下的楼市凯乐将何去何从,又将如何坚守开发商的社会责任?近日,凯乐科技董事长朱弟雄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打开心扉向社会各界展示一个真实的凯乐。

缘起“参军情怀”,凯乐微谷将荣耀绽放

“我们凯乐人是有参军情怀的!”一口湖北松滋乡音,凯乐科技董事长朱弟雄谈起凯乐微谷的创建缘起如是说,“凯乐微谷就是为整合凯乐旗下的军工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围绕大通信产业闭环,以量子通信为核心引领,打造华中片区大型军民融合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在房地产遍地开花的年代,在追求以项目利润为主的年代,唯有情怀,方能执着向前,唯有深厚的沉淀,方显专业本色。作为业界翘楚,凯乐控股的部分子公司拥有军工资质,为凯乐全面进入军工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凯乐以军民融合战略服务为背景、以军民融合科技产业为使命,启动了独特的“大通信+互联网”双轮驱动模式。大通信产业闭环产品涵盖光纤、光缆、数据线缆、量子通信数据链产品、自主可控计算平台、智能指控终端等民用和军用产品;互联网产品主要涵盖“互联网+智慧医疗”、“互联网+智能安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房地产营销”等多个领域,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的积极创造者。

今年12月9日,湖南省经信委了《湖南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湖南军民融合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不低于15%,到2020年,实现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湖南省表示,将着力拓展民参军领域和区域,培育10家年产值超50亿元的民参军专业化“小巨人”。在核资源开发利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新材料、大防务等领域,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目前军民融合产业园、示范基地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乘着政策的东风,凯乐微谷项目顺势而生,落户长沙开福区浏阳河畔。“在项目建设之初,我们对市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论证。从产品规划而言,项目是由高端江景写字楼、企业公馆与临河临街商铺组合的商业综合体。从理念而言,我们要将项目打造成为企业的腾飞之地,商业兴旺之所。”朱弟雄说。

政策+科技+补贴,多方助力企业发展

伍家岭商圈,作为金融城的门户之一,凭借着金融业态顺势撬动商圈升级,成为了长沙金融CBD脚下不可多得的繁华商圈。而如今,随着凯乐微谷大幕将启,以其为中心的商圈必将发展成为长沙城市的特色商业名片,强势崛起。

朱弟雄表示,作为开福区“十三五”整体规划的重要一步,凯乐微谷军民融合双创产业基地的建设,旨在塑造开福区商圈立体发展的经济格局,进一步打造和提升伍家岭商圈的商业氛围和地域品位,是众多引领伍家岭商圈再度辉煌的“排头兵”中的重要一员。

作为凯乐微谷强大的实力支撑,其项目开发商是凯乐科技,历经34年高速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大通信产业具有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从创新型的“智能城市”地产开发、运营,到迅速布局“互联网+N”领域,凯乐科技始终用创新力和创造力,为“参军”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储备。

目前,凯乐科技形成了一大基地、两大战略(大通讯产业闭环、互联网+N)、六大平台(量子通信、光纤光缆、智能终端、网络安全、智慧医疗、军民融合产业园)的规划布局,全面挺进军民融合领域。其中的一大基地指的就是凯乐微谷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项目首先承载的,是凯乐旗下数十家子公司的资源整合功能,大量企业的入驻,将形成产业聚集效应,起到信息互通、资源整合共享的作用。

为了促进行业共同发展,凯乐微谷针对入驻企业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增值服务体系。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指导、投融资、创业孵化等多项服务,并以凯乐自身的强大资源,通过基金、补贴、PE、订单等多种形式,力挺入园企业。

“为了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凯乐微谷创新创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措施,其中包含购房、租房的补贴、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各项创新创业的奖励与扶持等,从多维度、多方式对各类企业进行奖励与促进。”朱弟雄表示,为了使得这些政策落地,凯乐还专门成立了政策研究小组,旨在为各个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指导、申报、代办等一系列服务。

不是顶点,而是新的起点

在房地产的白银时代,大多企业依旧遵循着传统的“一锤子买卖”方式,很少有人能沉下心来做一款真正可以传承的作品,而且要坚持十年如一日地创新,就更难了。而对于凯乐而言,凯乐微谷诞生不仅是创新发展的一步,更是凯乐科技重大战略的升级与落地一大跨越,是新的起点。

“凯乐微谷,承载着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是军工企业、大通讯企业、互联网+的产业集群与孵化中心,是各大高校产、学、研的沟通平台,是‘民’、‘民参军’的重要对接平台。”朱弟雄表示,凯乐微谷是凯乐科技探索性的创举,在未来3年时间,凯乐将通过自身增长、协同增长和并购增长多渠道来扩展企业疆域,通过在“互联网+”里布局,研发军工产品,不断深化产业结构。

对于未来,朱弟雄满怀信心,“2016年,随着长沙住宅市场的火爆,房价野蛮生长,但商业市场仍处于较理性的状态。因此,像凯乐微谷这样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未来必将潜力无限。”

34年,凯乐初心不改,其生机盎然的未来正在款款而来。作为的两江交汇的核心地段,凯乐微谷伴随着这块流光溢彩的土地,也必将实现着城市新中心的梦想。

记者手记

篇6

关键词:商业空间设计;实践教学;技能;模式

在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的今天,商业空间在城市环境中所占有的地位也愈发重要。每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其商业发展也往往呈现繁荣昌盛的局面。作为商品经营的空间载体,商业空间的设计及商业氛围的营造一直受到经营者的重视和顾客的关注。商业空间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设计教学一直处于理论与实践的交织中。如何协调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凸现实践教学的商业价值,二者应该互通共融,绝不能此消彼长,在环艺专业的教学中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一、商业空间设计的社会性与价值需求

在城市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都离不开与商业环境产生交往。从你迈出家门的那一步起,路边的商业广告就映入眼帘,各种形式的商业媒体广告充斥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是最直接地体验商业环境的行为,此时商业空间的设计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商业空间设计的舒适与否,氛围营造的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购物欲望与休闲心情。在一个令人舒适放松的商业空间环境中,人的购买欲可能会大大增加,无形中创造了消费,提升了购物者的物质生活水平,增加了商家的利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反之如果购物环境令人厌倦,就会打消人们的购买欲,也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商业空间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商家的事情,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顾客及他人的心理,并进而对社会层面产生影响。设计作为一种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其与商业模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优秀的设计能直接产生商业价值,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商业空间设计作为城市生活的延伸和拓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根据人们对商业空间的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的多重需求,对商业环境加以利用、调节、充实和发展,并建立一种适合购物且促进其自身综合发展的生活环境空间。

二、现代商业空间设计的审美需求

美国著名的城市专家伊里尔·沙里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可见城市的建筑环境能折射出这个城市的文化灵魂,商业空间又是城市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商业空间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品位和内涵,反映出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程度。曾几何时,商业环境已经由原来单纯的购物场所转变为具有休闲、娱乐及审美需求的综合性艺术空间。以济南为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型的购物场所仅有泉城路的百货大楼,经四路的人民商场、大观园等几个规模单一的商业体,当时济南的经济发展也远远没有现在这样繁荣。十几年过去了,今天的济南从泺源大街的银座商城到泉城路的恒隆广场,从经四路的万达广场到经十路刚刚落成的银座中心和谐广场,每一个都是综合性的SHOPPING MALL(综合购物中心),功能十分齐全。拿恒隆广场来说,整体建筑为解构主义的代表作,由巴拿丹主持设计。恒隆广场集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卖店、娱乐场所、电影院、酒店、商务办公、餐饮为一体,有17万平方米的商业区及10万平方米的停车场,体量宏大,为济南市单体商业建筑中面积最大,华北地区档次最高的商业设施、是在全国都可以排在前五位的全方位商业综合体。这些综合购物中心使济南市商业格局彻底改变,也使济南跻身于国内一流的商业城市圈。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些现代商业中心极大地提升了济南城市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内涵,营造了优美舒适的商业空间,为商业空间设计提供了高层次样板实例,构建了高品位的购物环境和优质的商业氛围。

三、商业空间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商业空间设计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为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情况下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是有一定距离的。商业空间设计作为实践性强的课程,需要的设计理论非常具有针对性。对具体的项目就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设计理论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到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非常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育内容体系。我们在商业空间设计的教学中将传统的人文观念、环境美学与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时尚导向,并且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实践案例来验证理论,达到一种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辅相成的理想状态。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中,我们不提倡构造脱离社会生活的空中楼阁。即使是虚拟的概念性设计课题,也要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商业空间设计更是如此。当下是一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商业空间设计的教学应该与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一方面,商业空间设计本身要求有实践的可行性。作为一门设计课程,商业空间的限定条件应该越接近实现越好,这就为商业环境的空间营造提供了无限可能。另一方面,设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有益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商业空间设计本身的要素,造成设计的庸俗化。在各种纷繁芜杂的城市商业空间中,大到超级市场,小到一间格子铺,都应该有专业设计师为其精心设计、策划,以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购物空间和舒适氛围。商业空间设计不要因规模小而不重视,也不宜因位置偏僻而降低要求。记得前段时间到过江南水乡西塘的一家路边小店藏书阁,不到十平米的空间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设计了丰富的地方特色内容,把江南的柔媚婉约印在了顾客的心里,让人驻足留恋。只有将设计融入到商业空间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才可以说“设计改变生活”。

四、商业空间设计教学的实践技能训练

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商业空间设计的类型及范围,设计基础知识、界面材质、色彩、灯光设计等商业空间方面的内容,掌握商业卖场设计、酒店、餐饮及娱乐等专题商业空间设计的方法和原则。使学生熟悉商业空间设计的工作流程,从功能、技术、形式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并正确表达设计内容,独立完成设计项目。在具体的实践技能训练中,提高学生收集信息、语言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结合实际案例是最佳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选定的实际项目作模拟训练。第一阶段,拟好设计任务书,做相关内容的市场调研、资料搜集等工作;结合项目案例作具体分析并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案例进行设计构思、讨论,绘制设计草图等。第二阶段,方案设计可模拟投标方式展开评议、演示文稿、制作标书、方案汇报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直接参与到商业空间设计的工作流程中来,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加深其对设计理论的认知和理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和相互促进。除了在学校中的专业技能训练外,还可以将学生派往设计单位进行实战演习。可利用一些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包括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的实践环境,培养解决在实际工程项目所遇到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沟通交流技巧等综合素质。

篇7

香草产业一般指香草种植业与加工业,近年来随着开发进程的加快,内涵与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其特殊的文化特点、保健功效与观赏价值,被广泛应用于旅游业之中,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我国旅游业已从传统休闲观光旅游跨入养生度假旅游阶段,逐步向新兴的健康产业领域靠拢。目前,我国将旅游业与香草产业以及健康产业三者相结合的研究不多,尚未形成成熟的发展理念和产业体系。本文研究对象是将三者结合的一个养生度假旅游区规划实践,本文着重对其以香草产业链为核心的开发理念和产业体系进行深入分析。

一、“差异化+创新型+一站式”开发理念

(一)开发条件分析

该旅游区项目位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平模镇。道真县位于贵州省最北部,西北、东北与重庆相连;西南、东南分别与正安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201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38.15%、19.48%、42.37%,第三产业已成为全县主导产业。

道真气候宜人,拥有奇山、异洞、幽谷、小溪等典型喀斯特地貌风光,如大沙河银杉自然保护区、仙女洞岩溶洞穴群等,并且对未来的旅游发展格局也有较为全面的统筹规划。据《道真旅游重点旅游区(点)建设规划》,道真县旅游发展思路以西北三桥华山石林文化体验与生态休闲旅游区、东部芙蓉江梅江峡谷生态观光与温泉度假旅游区、北部大沙河徒步旅游与科考探险旅游区为道真自治县旅游的重点旅游区。三大重点区域突出地反映道真旅游的“人文”(仡佬风情与道真傩戏)、“山水”(石林森林与峡谷温泉)、“生态”(大沙河与银杉林)。与这些地区相比,目前本项目所在的平模镇基础建设滞后,旅游特色与发展思路亟待明确,旅游服务设施亟待提高。

对旅游区所在区域现状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进行分析,总结其特征为:a.高海拔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b.山谷、山岭、山地草场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c.大面积原始松林资源;d.仡佬族传说与风俗民情。旅游资源的种类偏少,等级也偏低,以气候和生态坏境为主。但是,对旅游资源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观念更新,需求发生变化,相应的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内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养生度假产品对旅游资源的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要求不高,更注重的是独特的品牌价值、高品质的服务水平、人性化的设施环境。因此,养生度假旅游区的发展不应局限于已有资源,要引入新的触媒点、新的资源类型,发挥引擎作用,带动区域旅游度假产业的全面发展。

(二)开发理念及定位

1.差异化发展。通过调研分析得到,目前周边的旅游度假区规划多针对中端市场,高端疗养设施较少,开发不完善。因此本旅游区应该从差异化发展的角度入手思考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目前道真县重点建设的几个旅游区分别做的是“人”、“水”、“景”的文章,本项目确立特色与发展思路为“香”,与上述各旅游区互补互动(图1)。

2.创新型资源。充分利用本文开篇所述香草产业集独特景观价值与养生保健功效为一体为特点,结合现状场地自然特征,借助国内优秀的香草种植开发团队与高端康体疗养机构,打造以香草丘陵大地景观为旅游观光资源、以香草养生康体项目和香草社区为旅游度假资源的新型综合旅游区。

3.一站式综合体。以上述开发理念确定本旅游区定位为:以香草养生度假为主体,集农业观光、创意体验、休闲度假、科普教学、户外运动、养老产业、婚庆产业、有机花果蔬产品展销以及定期有机花果蔬菜配送为一体的“一站式”旅游区,满足游客吃、住、行、游、娱、购全方位、全时段需求,打造宜游宜居的养生度假综合体。

提到法国普罗旺斯,首先想到的是香草以及美妙的度假意境。笔者希望未来提起贵州道真所能联想起的是:道真,养道归真,一种有机的生活方式。旨在推广低碳健康的养生思想,给渴望暂时逃离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人们一个回归自然的“世外花园”,将“健康”理念植入旅游产品中,提供从休闲度假到相应配套疗养、农业观光、创意体验以及有机产品配送等一条龙精品度假产品和服务。如果香草+有机+养生的概念发展的好,未来本项目可以拓展为“中国香草农业有机养生示范区”,成为全国养生度假旅游产业的典范思路和推广模式。

二、三产联动式产业发展策略

(一)产业路径

“三产联动”式产业发展路线,遵循市场运营规律,打造有产业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度假区,用二、三产业发展成果反哺农业,使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赢发展,让现代农业发展保持有力的牵引和充足的动力。通过拆村并居,原址复耕,耕地集中开发“香草孵化园”和生态高效农业(一产集群);置换出的村庄建设用地集中用于开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养老等养生产业(三产集群);建设“香草加工基地”“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二产集群),为三产开发项目及周边辐射地区提供有机养生产品。(图2)

(二)产业定位

按照以上发展路径确定项目产业定位为:以领先的香草农业科技技术为引擎,以有机农业为突破点,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以一产(香草、生态农业种植)为先导,以三产(养生、旅游服务)为主导,以二产(香草加工和生态农产品加工)为辅助的产业格局,构建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香草产业集群。(图3)

(三)三次产业内涵及发展策略

以“香草”作为产业引擎,一、二、三产业联动式发展将形成香草种植、香草加工、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养生度假五大相互交叉、相互支撑的香草产业集群,将农业园区、旅游景区、度假社区整合,互为支撑,实现多赢态势。

1.第一产业:香草种植+生态农业种植。第一产业的发展将外来的香草种植与本土优势生态农业结合,香草种植业可以从香草种植延伸至盆栽、园艺、科普、香草特色有机养殖等特色产业方向。生态农业种植业可以开发现代有机农业种植、本土精品农业种植展示、有机采摘、农事体验等多种周边产品。再香草植物会挥发精油成分,能够抑制空气中的细菌,减少农作物农药的使用,提高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培育特色家禽农产品如香草鸡、鸭等。二者相互补充,可打造集培育、生产、观光、体验、科研、教育为一体的香草孵化园,带动区域特色农业的整体提升。

2.第二产业:香草加工及生态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发展香草加工及生态农产品加工,利用种植业的优势,开展农产品加工,建立有机食品和芳香产品的出产地和加工地,创建自有品牌。香草加工业不仅局限于干花生产、香包、香枕、香袋等初加工产品,还可逐渐向食品、药品、保健品、精油提炼、创意文化产品等深加工方面延伸。例如,可开发香草特色保健蔬菜、茶饮、菜品推广,许多香草品种如罗勒、薄荷、香蜂花、迷迭香、百里香、鼠尾草、香万寿菊等等不仅可作新型保健蔬菜直接食用,还可作为烹调佐料,而花草茶更被称为21世纪的时尚健康饮品。生态农产品加工方面可开发中药材特色农产品加工、有机茶叶加工、有机果蔬产品加工配送等。农产品加工过程又可作为一种独特的体验式旅游资源,与科普、展示、展销等第三产业结合,提高附加值。

3.第三产业:旅游服务业+养生服务业+度假型房地产业。第三产业以服务业和度假型房地产业为主,服务业包含了旅游服务业与养生服务业。旅游服务业包括休闲观光、餐饮购物、文化娱乐、婚庆节庆、科普教育等。可打造以香草和田园景观为主的旅游休闲区域,吸引游客观光和体验,同时也为婚庆礼仪、文化时尚活动、影视剧拍摄等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环境。养生服务业包括香草医疗保健、康体疗养、运动、托老养老等,可开发包含以芳香为主题的养生体检中心、疗养医院、康乐中心、禅茶文化中心、养生养老培训课程、养生养老论坛基地等养生服务综合体,吸引省内外具有较高消费水平的养生养老人群。

房地产业主要包括依托旅游服务业和养生服务业的度假酒店和度假社区的开发,提倡景区、园区、社区的高度统筹,未来项目地既是一个大的休闲旅游景区,同时又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依托现代农业的产业型的农业旅游园区,最后通过养生度假项目的注入,又是一个生态和谐的高端养生社区。

三、联动效应下的特色空间格局

根据开发理念、产业发展策略和地形地貌特征对场地进行空间布局,尽可能尊重原始地貌,保留山地特征的同时形成以香草为线索贯穿的特色空间布局。规划空间结构为:三心、三带、四区(图3.1)。四个主题片区的特色分别为:度假养生区根据建设用地的分布又细分为四个组团,以“香”为线索,按照“一区一种生活方式,一区一种养生氛围”的思路,旨在引领新的度假方式和养生理念,打造高端养生示范区。种植孵化区既是生态农业香草苗木孵化基地和香草产品原料生产基地,也是香草产业生产企业和行业技术人才的孵化基地;形成香草种植、加工、销售完备的产业链条;同时带动旅游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图4)。休闲观光区打造风格各异的万国香草花园,形成一个集香草种植观光、七彩林休闲观光、森林休闲、特色商业、有机香草农业展览等为一体的有机香草观光园。综合接待区与农产品加工园及村民安置点结合布置,以大片七彩香草花田作为旅游区的形象展示区域,具有入口服务、游客集散、综合管理、农产品加工及售卖等功能,安置模式采取“住宅+商铺、住宅+岗位、住宅+产业”相结合的方式。(图5)

四、结语

篇8

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其中还有的企业已经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有些小公司自成立伊始就坚持走社会责任的发展道路,传奇般地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终成行业强者,开创了以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成功商业模式;有些大企业则对业务模式进行深刻变革,在经营过程中加入了社会责任相关的战略,不仅在环境、社会等方面推动全球进步,而且自身的经营绩效焕发出新的活力。

社会责任竞争力成就中小企业高成长

成长企业中,美国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Market)就是成功的代表。全食超市成立于1980年,专门零售天然、有机食品,凭借健康环保的食品品质差异化战略和高售价策略,在巨头林立的零售业中走出新路,2010年末名列财富500强第284位,公司自1991年纳斯达克上市起算,以27%的营业额复合增长率高速成长,而同期沃尔玛的复合增长率仅为5.7%。多年以来,全食超市逐步将社会责任理念注入到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真正成为公司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全食超市树立起了高质量的商品形象——全食的商品就是天然和有机食品,是安全和营养的保证。公司对于商品的选择和标识,都显而易见地体现出对于天然和有机食品的推崇。全食超市的天然食品经过最低限度加工、几乎不使用人工化学添加剂;有机农作物里,不能包括基因改造农产品,不使用长效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对于有机牲畜,给予其健康发育的条件和人道待遇,以有机饲料喂养,给予充足的阳光和户外空间,不使用抗生素和生长激素;对于食品加工过程,尽可能保持营养的完整性,防止辐射、基因修改和添加人工防腐剂。

其次,全食超市于2010年开始试点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超市为顾客提供健康咨询和饮食建议,这种附加服务有望提升健康食品超市的品牌形象和客户黏性。

第三,全食超市从2010年起在野生海鲜的销售中给予明确的生态影响评级,绿色级别表示这类海鲜供应充足并且不会破坏生态环境,黄色和红色级别的海鲜捕捞对生态的影响加重。对于节能减排,全食超市的表现也广受称赞,积极采购风电能源,并且在多个超市楼顶铺设太阳能发电设备。

再者,公司为了对上游供应商给予资金扶持,于2005年启动了全食小额贷款基金会(Whole PlanetFoundation),这个非盈利组织为发展中国家处于贫困阶段的农民提供机会勤劳致富,运营资金来源于公司的销售额和顾客的捐赠,迄今为止为20余个国家的近10万人提供超过1200万美元的贷款。

我们看到,全食超市的天然有机商品属性,是一种独特的、差异化的竞争路线,很难被同业完全复制。围绕着这一属性,全食超市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对消费者、供应链、环境等各方面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从而在美、英、加等地快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开店数量迅速增长,单店毛利稳定在高位。可见,企业社会责任不是讲故事,不是作秀,而是成为全食超市的优质品牌形象、持续的竞争优势和重要的轻资产,最终成就了二十年高增长。

“大象”公司的社会责任战略转型更具影响力

社会责任战略对于大企业而言,可能意味着业务的深刻转型和对整个社会的推动,影响力和贡献度更大。通用电气(GE)的成功经验也许值得借鉴。

通用电气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跨国公司,在130多年的发展史上,公司经历过多次成功转型,其科技创新和研发实力出色,公司的管理能力也广受推崇。作为一个庞大的综合体,其业务涵盖了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水处理和安全技术,到医疗成像、金融、媒体和工业产品等等。管理奇才杰克韦尔奇卸任之后,GE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2005年以来,公司投入巨资推动“绿色创想”(Ecomagination)和“健康创想”(healthymagination)战略,重点解决目前人类最关注的三大难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现在,GE追求经济、环境、社会方面的贡献,成为大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其品牌形象较以往更加令人尊敬。

“绿色创想”从全球环境治理的迫切性出发,围绕客户在环保方面的巨大需求,以提高能效为主要目标,将盈利与节约能源相结合,为全球企业提供盈利性环保解决方案。时至今日,“绿色创想”成为通用电气具有标志性的品牌内涵之一,成为实实在在的利润增长来源,也成为推动全球企业变绿的重要推手,其在经济和社会意义上所取得成功远远超出预期。

经过数年的培育,绿色创想产品种类从2005年的17种增加到2009年的90种,并且已经渗透到GE的各个主营业务模块:

上表根据《GE公司2008年绿色创想年度报告》整理

从财务绩效方面看,绿色创想产品对GE的贡献越来越大。2005年至2009年,GE的年销售额从1363亿美元增长到1568亿美元,年均增长不过3%;而其中,具有环保优势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给GE带来的收入从50亿增长到180亿美元,增速超过30%。如果把绿色创想的业务分拆出来,就可以再造一个排在财富500强第130名的公司。根据GE设定的“绿色创想”2015年阶段性目标以及未来五年的追加100亿美元的投入力度,绿色创想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速将两倍于总体收入增长,可以说GE未来的增长动力主要就是来自于绿色产业了。

受到“绿色创想”成功的鼓舞,GE又在2009年推出了“健康创想”计划,投入巨资加强医疗技术研究,目的是为民众降低医疗服务成本。

全球经济发展至今,环境、能源、医疗成本等社会问题已日益突出,GE正是看准了这一商机,以其已有的与民生有关的业务优势为基础,加上“绿色创想”和“健康创想”两条清晰地主线,将自身的经营重点与各国政府的想法、环境和社会矛盾的解决紧密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了一个大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对于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对于地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社会责任也是一种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已有多年,但不少企业的认识还存在局限和误区,把企业社会责任看成是简单的成本支出、营销宣传的表面文章、或者是迫于社会压力而作出的姿态。

篇9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 会计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

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及其引致的就业形势的变化,推动了会计专业硕士教育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会计专业硕士教育的迅速发展,对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队伍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会计专业硕士招生时间短,培养模式存在很多不足,因此,研究会计专业硕士发展显得更加紧迫、重要。所以,构建一套适合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新模式,对健全和完善国家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会计队伍十分庞大,从业人员至少有1 500万人,但高层次会计人才却不足10%,这说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满足社会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要,2003年国务院学位办决定在我国首批设立21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培养职业化的会计专业硕士,2007年又有8所高校被批准为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2009年教育部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经批准,2010年、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新增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77家和71家,目前,我国已有177所院校有招收会计专业硕士的资格。近年来,在我国境内的跨国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大型企事业单位等,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各高校培养的会计专业硕士同质化严重,与会计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相近,职业化特点不突出。这些问题反映出社会对会计专业硕士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它要求会计专业硕士既系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及技能,又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到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去。

虽然我国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持续扩大,但由于很多高校会计学术型硕士培养先于会计专业硕士,多数高校一直延用会计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缺乏创新,从就业结果看,会计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区别并不大,同本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并没有拉开明显的差距,实践证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并不适用于专业硕士,这种培养方式没有突出会计专业硕士的特色和优势。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较好会计理论基础、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熟悉国际会计法规和惯例的高素质、应用型的综合会计人才。所以我们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存的高层次会计人才,推动目前的会计专业硕士教育健康发展,提高会计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目前会计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结构不合理

师资问题是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然而目前新批准的及层次不高的部分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依然沿袭会计学术型硕士的导师结构,选择理论功底深厚的教授作为会计专业硕士生导师。首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资深教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以支配者的角色灌输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给学生创新思维发挥的机会。其次,这些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对某些实际的操作教师本身并不是很理解,这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实行了双导师制,但由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约束和激励使得实务界的专家对会计专业硕士指导不到位,多数学校形同虚设。会计专业硕士不同于学术型硕士,会计专业硕士是为社会培养理论知识牢固、实际工作能力强、有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所以,高校的教师结构不能满足培养优秀会计专业硕士的需要,这制约了我国会计专业硕士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的会计专业硕士的课程除了7门核心课之外,大都是借鉴学术型会计硕士的培养模式设置的,虽也设置一些相关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但是职业特色不明显,没有按不同方向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课程,这种课程设置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和学术型会计硕士没有本质区别,学到的知识广而浅,没有在某一特定职业方向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课程相对较少,缺乏训练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

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具有实践性、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现有的偏学术型的培养方式理论课所占比例偏高,实践课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实践课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课程设置导致会计专业硕士的实践性严重不足,这违背了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所以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去培养会计专业硕士。

(三)学生实践经验不足

实践环节对提高会计专业硕士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由于高校在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实践所占比重偏低,导致培养的会计专业硕士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硕士不吻合,致使会计专业硕士就业压力很大,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造成高校会计专业硕士实践经验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虽然高校已经意识到实践对会计专业硕士的重要性,但由于办学经费的紧张,高校没有能力建设足够的实践基地供学生使用,实习场所大多是由企业提供,实践能力的不足导致学生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既没有学术型硕士的研究能力,也没有专业硕士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学生的实习一般是在企业完成的,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实习企业担心影响生产秩序或泄露商业机密一般不会安排学生参加一线实际工作,企业只是把实习学生当作免费的打工者。而且实习是短期的,所以企业认为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去培养你。

学校没有能力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企业又缺乏利益的驱动为会计专业硕士的实习提供帮助,这些原因导致了会计专业硕士实践经验远远不足,这不符合社会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导致他们在社会上很难立足。

三、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创新培养模式

会计专业硕士综合素质的提高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还要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会计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上独具优势,产学研合作能解决高校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生没有实践基地等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深化和保障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对注重实践的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措施,产学研结合模式,关键是促进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真正融合,高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给学生和教师一个实践基地、创新基地,企业也充分享受学校的人才资源和优先享受高校的科研成果,这样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的无缝对接。本文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具体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创新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在国家强调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和经济转型的时期尤为重要。

(一)建立一套适合会计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

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提高高校会计专业硕士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研究方向的设置既要发挥学科优势,又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在此前提下,课程设置要重视职业素养课程,鼓励开设行业知识讲座、职业道德等与职业发展相关的课程,紧跟时代的脉搏。课程设置包括核心课和选修课,核心课包括MPAcc教指委参考性培养方案给出的政治、英语、管理经济学3门公共必修课及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4门专业必修课。国际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必然,笔者认为授课过程中要赋予政治、英语新的授课方式,政治多讲授些国内外时事,英语改成商务英语,更多与会计背景相结合,为国家培养国际化的会计人才。

选修课以菜单式的方式,学生针对自己的就业去向选择自己要上什么课。比如以职业目标为导向,针对注册会计师方向,可以开设审计、财务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以帮助学生毕业时拿到CPA证。也可以根据地域特点开设相关特色课程,由于黑龙江省邻近俄罗斯,对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为扩大学生的毕业去向,选修课中应加入俄语、国际商务与国际结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专题等课程。在会计从业过程中,对法律的了解对职业判断、决策很重要,所以,在选修课中鼓励多开设与法律相关的课程,增加学生对相关法律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在授课中还要重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教学方面要重视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训练。案例教学的优点在于它选用典型案例,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方法共同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和推理,开发学生多维思考的心智模式,从而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选用典型的会计案例,贴近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案例中探寻经验和教训,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和素质。

为了加强会计专业硕士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训练,应增加实践学分,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性与应用性知识结合。教学方式改革着重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将课堂搬进实验室、企业财会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现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思维。在授课中,教师将基础理论、典型案例与学科前沿知识融会贯通;在课程考核上,将调研报告、课题讨论、案例分析及课程设计成果相结合;在学习方式上,将个人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满足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中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资深教师并不多,应实行“导师组制度”并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优秀的导师团队对于会计专业硕士论文及实践的指导显得很必要。在校内选择科研能力突出,理论知识过硬的专职教授担任校内第一导师,加强学生会计理论基础素养,同时聘请校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CEO等人才作为兼职导师,校外兼职导师不一定有多高的学历,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会计实践经验和社会资源优势,这样由高校的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组成一个导师团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形成互补,共同研究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指导这些学生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校期间校内导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价考核,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校外实践工作进行考核,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要互相学习,经常沟通完善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由校外导师介绍学生进入本单位实习,校内导师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应该积极参加校外的实务工作,教师带领学生建立案例讨论组,在企业工作中发现素材,进行案例研究与开发,研究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加深了对实际工作的理解,只有在边学习边探索中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高校对于取得成绩的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要给予必要的奖励,充分调动导师组的教学积极性和热情,让导师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增加高校培养人才的实力。

(三)通过校企合作搭建研究生实践基地

在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仅靠学校的会计模拟实验室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处在真正的会计环境中,真正熟悉会计的操作流程,处理现实的会计实务,才能领会会计工作的要领,在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的意义。所以说进入企业进行现场实习对会计专业硕士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学生以后进入企业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充分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为研究生搭建创新平台在会计专业硕士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企业联合创建培养基地和研究中心,探索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加大企业委托培养力度,与社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用人需求,同时借助企业在技术和经济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发挥高校在理论研究、数据信息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导师指导学生为企业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研究生投入企业管理的实践工作中,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学校也应成立专门部门,为参与合作的企业提供财税培训服务、财税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进行税收筹划等,帮助企业员工了解最新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企业,享有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优先享用学校的科研成果的权利,从而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

(四)完善学位论文管理制度

在会计专业硕士学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学生的专业能力、思维方式的综合体现,所以毕业论文在研究生的考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学校应该从论文选题、数据处理方法、实用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把关,监督其写作。论文选题应从现实出发,针对会计及相关领域的实务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应是进行纯学术研究的文章,而应具有实用性和社会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或讨论会计实务问题的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或理论结合实务的专题研究,应有数据或实际资料做支撑。论文内容更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数量分析方法的训练,数据处理方法的学习有利于提升会计人员的管理效率和判断能力。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与决策相关的数据,如何将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具有信息含量的信息,对会计专业硕士来说是一种必要的工作技能。通过在论文选题的确定、调查研究材料的整理与归纳、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论文的撰写方法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训练,能够不断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能力,强化其表达能力,这是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要的环节。

(五)完善研究生激励政策,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建议学校设置完善的奖励机制鼓励企业、教师、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设定系统的评选方案,评选优秀研究生、优秀校内外导师、管理干部等,针对当代企业注重企业形象和企业社会价值的特点,发挥高校品牌价值对于企业的激励作用,给予一定比例优秀校外导师以名誉上或其他方式的奖励。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创新已经取代知识批量生产成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完善研究生奖励制度,以奖勤罚懒为原则建立三维的奖励体系,设置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企业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项目,资助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全面提高奖学金的标准,加大奖励力度,激发研究生参与到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实务工作、案例调研和案例研究中的热情,让更多的创新能力强的研究生在案例研究与开发和企业财务系统建设中突出他们的潜质,取得优秀的成果。

四、总结

会计专业硕士教育是一种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的特殊高等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及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所以会计专业硕士应有独特的培养方式,本文提出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建议高校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建立政府产学研管理机构、研究生激励制度和学位管理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在培养过程中以会计职业资格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目前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培养模式还有待完善。X

参考文献:

1.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13,(1).

2.徐雅斌.校企共建、产学研结合的工程型硕士研究生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1,(10).

篇10

关键词:中国当代建筑;设计;视觉文脉;继承;创新

一、中国当代建筑的基本概况

自以来,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满身伤痛地进了以西方社会形态为楷模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国建筑受到了西方建筑思潮的强烈冲击,走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日益强烈,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建筑将走出一条怎样的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与之随后的法国大革命是西方现代化的开端,工业化、机械化以及城市化的推进需要大量的城市住宅,新厂房,以及大量的公共建筑,对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改革以及文艺复兴所形成的人本主义精神更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推动了资产阶级的发展,从而形成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以及现代主义运动,那么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主义建筑也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在欧洲兴起的。但从20世纪中期随着战后西方特别是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化革命的成功所带来的丰厚成果,人们的视角已不仅仅停留在建筑的功能上,现代主义建筑表现的“理性”以及排斥传统、民族性、地域性的所谓国际主义风格受到了社会的批判。“后现代建筑”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可以说,“后现代建筑”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切背离现代主义建筑的总称。此后,新古典主、先锋派、解构主义、晚期现代主义等多种建筑思想也相继登台,此起彼伏,形成了当今世界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格局。而在中国,打开了长期封闭的国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同时进入冲破了中国建筑的。然而,这一时期对西方建筑设计的学习还不是很全面,部分建筑师只是借用一些外来的建筑理论片断和形式片断作为设计的理论支持。比如从美国生搬硬套的引进了“后现代主义”,因为后现代主义建筑晚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而且它是以对现代主义建筑批判为目的出现的,所以认为后现代主义建筑更具有时代精神是当时很多建筑师存在的一个误区。这也导致了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脚步较为迟缓。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十几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当代建筑可以说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发展阶段,人们在充分享受工业文明带来成果的同时,也盲目追随着西方消费主义。以追求新意、另类为时尚,结构奇特,功能混乱,不考虑造价和资源的节约,许多设计师无暇顾及建筑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导致建筑徒有外表,没有灵魂。这种荒谬的建筑形式,在中国也是随处可见,这样的建筑没有体现出地域性、文化性,已经不能称之为文化的载体。因此,中国当代建筑不能作为一个追随者跟在西方的身后,而应当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走出一条属于中国当代建筑自己的道路。

二、视觉文脉

1.文脉。“文脉”就像“文化”一样,是一个人们极为熟悉的词语,谁都明白却难以表达清楚的一个概念,因为在不同的领域其具有不同的倾向性和侧重点。在语言学中,所谓“文脉”被称作“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此情景与前言后语。更广泛的意义上,引申为一个事物在实践或空间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在设计领域,更多的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文化上的承启关系。由此可见,设计中的文脉便是对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是承前启后的关系,是历史和现代的融合和统一。关于建筑设计,维特鲁威所撰写的《建筑十书》中写到,建筑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要求:坚固、实用、美观。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的设计也被提升到了相当的高度。因为,好的设计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同时满足精神功能,达到此效果的途径很多,无论是通过其视觉效果,还是通过其附加功能,亦或是通过其具有某种含义的象征性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内涵。然而,这正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2.视觉文脉。有人曾将文脉分为形式文脉、视觉文脉和人的文脉三大类。形式文脉通过自然或人工的形态、光线,以及相应的组合原则、空间位置坐标、时间过程等去表达;视觉文脉则通过视觉的远、中、近距离,以及人通过视觉作用所反射的感觉、移情作用及最后所引起的共鸣等来体现;而人的文脉则是这一系列元素和因素的综合体所营造的一种状态和效果。然而,形式文脉和视觉文脉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为视觉感受是通过形式语言来反映的一种视觉感受;而人的文脉同时包含了民族文脉,即不同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形式语言。关于视觉文脉,没有确切的定义。笔者理解为:空间中的视觉元素,即形态、色彩、比例、尺度、投影等,所体现的文化脉络。比如,传统的中式设计,园林以及内部的建筑或者家具等,其视觉元素所体现的就是中国古代文化。所以不同的设计都表达着其不同的地域或者时代的文化,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等因素决定了其文化特点,而不同的文化特点有决定了人的思想差异,人的思想最终决定了各方面设计的视觉外貌,反过来,视觉外貌又反映了其文化脉络。

三、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视觉文脉

1.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筑在当代转化的进程中,都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那么当代建筑从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寻求视觉文脉可以说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值得庆幸的是不少建筑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开始对体现地域性、文化性的建筑道路进行探索。要在当代建筑中合理的运用传统建筑艺术,最主要的还是要回归传统,只有从悠久的建筑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和精华,从本质上重新寻求本民族传统建筑和当代建筑的契合点,才可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设计中凝聚着许多建筑艺术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但当代多数建筑师只注重建筑的外部造型和形式,而忽略了对中国建筑文化的精髓——建筑空间和形态的研究,往往将这种经验简单套用于建筑设计的实践中,缺乏借鉴和再升华,由于没能做到取其意而忘其形,所以很难创造出有新生命力的建筑。就近年来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为例,它选择以一个抽象的斗拱迭折来表达当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此建筑理论界褒贬争议较大,也就如何开拓性地继承传统建筑艺术开展积极地思考。此外,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环境的协调。中国古典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对周围的环境,如气候条件、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林木植被等都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建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这一点也是不能忽视的。

2.案例分析。我国传统建筑在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中遭到重大破坏,但是在新建建筑中,也有一些视觉外貌与文化内涵良好结合的典范。例如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的北京菊儿胡同新式四合院工程,他把围合成院子的平方改成多层,传统的坡屋顶被简化成简单的几何体,点缀上红色的装饰,建筑依然是北京的味道,但却更加现代实用;贝律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用“中国黑”花岗岩以及玻璃等材料塑造出富有现代感的飞檐翘角,整体风格体现出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中国现代的商业建筑也有一些利用传统建筑符号体现出地域性、文化性并具有时代性的建筑。贝律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探索了一条整合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功能的道路。北京香山饭店实现了贝律铭先生为中国设计的梦想,他希望在中国的传统中能够找到有价值的理念,这座饭店位于北京西山旅游胜地香山公园内,清朝时期这里是皇家园林。这栋建筑总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有292间客房,分为5个翼楼,各翼楼均不高于4层,通过一系列庭院组织起来。建筑采用白色墙面,装饰灰砖图案,窗子有灰色的边框,并且部分窗有花格,建筑采用白色和灰色为主色调,表现出粉墙黛瓦的中国江南风情。月洞门,四瓣弧形、扇形、菱形的窗都是传统中国园林中经常出现的符号。“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池塘、假山也是传统中国园林的标志。贝律铭先生在建筑中还运用了灯笼这个符号,把灯笼的原型抽取变形,运用到入口牌坊、门牌、柱头等地方,墙面上也有连续的方形“灯笼”,两行规矩的布置,每一列都像是两个串起的灯笼,把窗户的形体融合进去。室内的设计也运用了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色彩上与室外一致,使得室内外和谐统一。香山饭店没有采用中国式的大屋顶,而是用中国式的空间理念和立面形式通过现代技术、材料表达出来,它称得上是一座处理非常到位的现代建筑,这个建筑为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探索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商业建筑,它带给观者柔和的视觉感受,但“现代化”的传统符号使其具有很高的辨识度。置身建筑内外环境中,能够使人产生场所感。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是亲切的,是本土的;在外国人看来,它是特别的。这些感受都可能成为人们入住这个酒店的因素。

四、结论

建筑设计涉及政治、历史、经济、哲学、艺术、技术等多门学科,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体,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的创作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并且引以为自傲的国家和民族,其建筑是不会一味地炫耀外形,更不会以高的,大的,华丽的形象作为自己的传统。因为传统不在于其外在规模,而在于其内含的精神。当代中国的建筑师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加强自身修养,体验并深入研究本民族的建筑艺术文化,重视视觉文脉在该方面的研究发展,将传统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空间变化规律运用到我们当代建筑的设计中。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理应具有地域性、文化性。把传统建筑符号运用到当代建筑中是当代建筑表达地域性、文化性的一种有效手法。传统建筑中具有特色的局部,如造型、材质、纹样等可以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传统建筑形象中有代表性意义的意向象征也可以抽象成为符号,运用到设计中,体现当代建筑的地域性和文化性。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视觉文脉的体现,利用多个案例进行分析,一定程度上做出了一个初步的探索,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未来中国建筑的文脉传承中,我们首先要保护好珍贵的古建筑遗迹,同时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合理的利用中国传统建筑符号,从而延续建筑的文脉,建立起具有地域特色、传统韵味但又能与现代建筑和谐共生的建筑环境。在欣欣向荣的社会发展中,设计出有强大建筑理论支持的、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优秀建筑作品,以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超徳.设计美学[M].第二版.安徽: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

[2]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吴卉.走在中国当代建筑中的思考[D].天津大学,2008.

[4]王丽.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在当代建筑中的影响[J].辽宁科技大学,2009,(8).

[5]于建辉.中式风格室内设计中视觉文脉的初探[J].南京林业大学,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