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的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前言:初中化学主要是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这道神奇的大门里,尽管初中化学的内容较为简单和浅显,但其对于学生今后对化学更深一步学习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在初中阶段学生没有好好的去学习和了解化学,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兴趣,那么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化学就不会有很大的积极性。再者,初中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只有拥有了好的化学基础才能实现更加有效的深入学习。因此,本文针对如何改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着一点提出了激发学生对化学"问"的兴趣、开展趣味课堂教学以及提升学生实验体验性着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以往初中化学教学所存在的不足

1、传统的化学理论课,教师只是简单的向学生传授以及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因此,大部分的学生会感觉到枯涩无谓,无法集中精神去认真的听课学习。而且只是简单的传授理论知识,难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理论知识一多,就会给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带来难度。况且,化学的很多知识理论都是较为抽象和空洞的,学生如果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就只能一味地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在传统的化学课上,教师也只是选取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来作为示范,很少能一一的操作书本上每个实验。而且,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教师不会让学生们亲自去操作一些稍微安全隐患化学实验。顶多就是在教师在指导下进行一些十分简单的实验。因此学生感觉不到挑战,内心里也会产生一定的失落感。而且,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主要注重的是学生在中考时的化学成绩,因此,在实际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实现理论与实验的结合。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仍然停留在被动接受的阶段。

二.改善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的几点建议

1.激发学生对化学"问"的兴趣

教学是师生互相交流沟通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频率是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在备课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新知识与旧知识过度的阶段中产生"困惑",从而引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成绩和个性特点的差异来制定较为综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化学的奥妙。例如,在很多有实验示例的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启发、探究以及实验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设计和演示实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制作动画课程,以便于更好的营造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由此,就可以克服传统化学教学方式的不足,在提高学生化学成绩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的遨游。

2.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试讲能力

让学生试讲既能让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有所了解,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口才。

试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讲解教师还没有讲解的新知识。这样的话就可以督促学生实行课前的预习。在学生的新课试讲时,教师要记录他们的试讲过程,及时的发现他们在试讲中对知识理解或是对知识讲解所存在的不足。然后在学生讲解后,教师给予一定的肯定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当然,教师也可以再课后的时间对每个学生实行单独的辅导,肯定他们的试讲并鼓励他们改善试讲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合理地安排好教学的重点部分。第二个阶段是是让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后实行分组讨论,最后推选一个代表上台讲解习题。通过学生们之间的团队互动和在学习方面的交流来提高学生在各个方面的综合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更为深入的了解每个学生独有的个性和优势。

而且,学生通过进行试讲前后所需要的准备工作和总结工作可以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劳,改变其以往对教师工作片面的认识。从而能够让学生懂得感恩,也更加珍惜教师对每一堂课的付出。

3.开展趣味教学

中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时期,开展趣味教学在迎合学生个性的需求的同时也能适应教学形态的创新。趣味教学最大的优势是能调节课堂的学习氛围,在趣味教学中,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充分的想象。例如,在化学反应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知识内容。教师可以针对各自的内涵特点来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学生的识记与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一变多;催化剂:一成不变;化合反应:多变一。这类技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并且顺口的句子段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学生在学习化学方面的负担。最后,教师要经常性的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4.实现理论和实验的结合

实现理论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实验用品带到课堂上,在学生观看完实验演示的视频后,挑选几名同学上来,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的操作,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大部分的学生对实验非常的感兴趣。如果能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必定能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老师可以成立一个化学兴趣小组,让对化学感兴趣的同学都加入进来,然后定期的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和化学实验操作的比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乐趣的同时也能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赞赏和表扬。再者初中生具有很大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满意程度和积极程度。也能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总结

通过针对目前初中化学教学所存在的不足以及结合初中的性格特征,本文主要提出了有关改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四点建议。但是,初中化学在中国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算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所以,它需要对实践经验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分析。通过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和改革创新来实现更为科学有效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新型授课 教学方法 化学课堂

一、新型教学理念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教师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是具有着推动作用的,所以在面对新课程转变的时候所带来的教材的缺陷问题就需要教师来填补这一块的空白。教材需要教师在研究中去开发和创造。教师要在转变的过程中对教材的使用方法从以前的教学生教材内容转变成用教材去教学生所需要的知识。教师可以在教研大会的时候去与其他教师一起去相互探讨和研究问题,加强团队建设的知识团结力量。教师要学会对于课程的预设与生成,这两样是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的两个重要内容,只有这样生成的课件在课堂上才会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才会是一堂精彩的教学课。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强调学生们的思维发挥与想象力,否者失去学生积极性的课堂就会变得沉闷无力,感觉像是暮气沉沉的老人缺乏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学生也是课堂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在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前提是要做好课前时福否则课堂可能会出现一片混乱,控制不住的局面产生。所以教师要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对于新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运用,这样才能保证化学课堂的生动完整性。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关键

课堂教学并不是像想像中的那么简单,好的教学课堂绝对不会是老师在课上对着书本给学生们复述书本上所写的内容,教学是一门复杂而且内涵丰富的艺术,并不是谁都可以来教的。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外部的条件进行随时的改变。对于把教学模式化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不会得到学生们的喜爱的,一个好的教师在讲课中是千变万化的,是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随时改变的,所以新型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在平时的课堂上进行总结出学生们喜爱的教学方式,然后把好的教学方式进行整合。那么怎么评判一个教学方式是不是适用于新型授课。第一点就是要看看这个教学方式的理念是否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二点是要看看这个教学方式是不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初步的教学目标。第三点就是要看看这个教学方式是否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致的,是所需要的。第四点就是要看到学生是否喜欢这种教学方式,有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参与情况,一个好的教学方式是不会没有学生的参与的,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而是整个班集体的课堂。第五点就是这个就学方式是不是适合这位教师本身,也许这个教学方式是好的,但是并不适合这位教师本身的情况,那么好的教学方法也将发挥不出来了。第六点要看到这个教学方式是不是针对整个班级的全体学生的,新课标的要求就是要加强学生的人性化,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要始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进步空间的。

三、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环境会对一个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的,古人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能够把心思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这个班集体中的存在价值。教师在于学生们进行互动的时候要鼓励学生们能够积极的去参与到学习的环境中去,要敢于参与,不管结果是否正确,教师都要对敢于参与的学生提出表扬。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不止要到学生的指路明灯,而且要做到学生的倾听者,教师要能够认真的去倾听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然后耐心的去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是不会去指责学生们对于新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他们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找到正确的答案,这也正是符合了新课程的标准要求。

四、教学情境设计要有吸引力

学生如何才能够高效率的去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生的兴趣问题。对于相同事情,感兴趣的人完成的效率是要远远超过不感兴趣的人。所以兴趣是一个学生去学习的动力所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是比较低的。如何能够很好地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在高中化学的课堂上,如何才能更好的去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情境设计的时候可以加入几个有趣的实验,比如金属燃烧的颜色变化以及与烟花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们在生活实践中体会到化学的乐趣。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去学习化学是提高学生学习乐趣,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已更重要的方式方法。

五、加强学生们的思维练习

在学习的实践中表面,学习其实是一个从无序到整体化的变化形式。所以教学的好坏是能不能在课堂上有效的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参与感,要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对这个知识点能够起到熟练地运用起来,做到举一反三的目标。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的一个交流过程,共同发展的过程。

总的来说,化学是一门在实践中学习的学科,教材中不能够做到全面的知识点。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上加强学生们基础知识的联系,同时也要要求学生们可以在课下去观察生活中的化学,让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活起来。

参考文献:

[1]毕华林.高中新课标必修化学实验教材比较研究[J].化学教育,2005,(10).

[2]王磊,胡久华.高中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第一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03).

[3]范利平.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化学实验的特点及教学模式探讨[J].化学教育,2003,(07).

篇3

一、要用老师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知识去吸引学生

化学教学中,我们设身处地的为学生作想,让学生知道教师的苦心,让学生感受学习的重要性,与学生谈心、交流学习心得。例如,部分内容要求教师讲解,这就要求语言上有吸引力,语言要丰富、准确、精练、逻辑性强,而且表达要清晰、形象,讲课声音大小、速度快慢,都要讲究:做到抑扬顿挫,富有幽默感和戏剧性,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这就要求自己要有渊博的知识。比如讲解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如施塔尔的“燃素说”;舍勒、普利斯特里、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故事;居里夫人发现放射元素镭的忘我精神和爱国精神;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故事。还有一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化学事例,比如,我国在商代就能制造青铜器,这比欧洲早1900多年,河南出土的古剑,能切开叠在一起的15枚铜币,生活中的化学小魔术,用白磷自燃的事实讲二次大战中英雄的故事等等。通过自己丰富的知识,向学生描述一个又一个有趣的事实。让他们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学化学不是简单枯燥的记忆元素符号、化学式、物质分类等概念。从而让他们具有进取的精神,愿意听老师讲,愿意到老师身边来。

二、把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辩正地统一起来

发散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形式。收敛性思维是以集中思维为特点的逻辑思维,具有同一性,程序性、比较性三个特点。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辨正地统一起来。运用发散性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启发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全部信息,进行放射性,多方位发散,多方位论证,多因素分析。例如,化学计算的一题多解,基础理论教学中,对一个问题,一个论点,从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加以论证,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分离和物质的鉴定,多种鉴别方法的设计等训练,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爆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发散性若没有收敛性思维作补充,容易发散无边,变成幻想空想瞎想。因此,当学生的思维发散到一定程度,就要适当收敛。例如,学生对同一实验进行多种方案设计后,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对众多的方案进行比较和可行性检验,从而寻求较好的方案。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所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以及二者的辩证统一,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教学方法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片,这些手段简便快捷,随时可以按照课堂情况书写内容,易学易用,经济高效。但有局限性,表现形式呆板、僵硬,不能展现化学中的微观问题,且容量小。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以电视、录像、实物展示台等现代媒体与计算机结合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学习环境,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如“电子云”概念很抽象,教师用语言、挂图均不易表达清楚,采用多媒体仿真技术模拟“电子云”,学生可以直观地感觉到电子出现的“几率”大小,从而理解“电子云”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现有机化学中一些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历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难以理解的问题。

篇4

关键词:药物化学;高职教学;教学改革

当今社会,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考成绩较好或中等的考生大部分进入了本科院校,而高考成绩相对比较差的学生选择民办职业技术学院。所以说,进入民办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应该是应试教育理论学习的失败者,如果按常规的教育方法,采取与普通本科生一样的教学方法,灌输过多的理论知识,会使他们觉得难以消化这些知识,记不住也掌握不了那么多知识,教师也会觉得教学效果差,结果是学生学得痛苦,教师教得痛苦,且工作后,学生会发现许多理论知识在工作实际中也用不上。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药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化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对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合成关系、代谢过程、新药研制开发等进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药物化学课程的学习,要系统掌握必备的药物化学知识和技能,尤其是药物的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构效关系等,使学生掌握药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药物分析、药剂学等打下必要的基础,为今后的学习或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但药物化学的知识相对比较枯燥,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不能用常规填鸭式的方式教授,需综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一、实践导向教育法

由于人们普遍认为技术只是科学的附属品,是科学简单演绎的结果,只要有了合理的科学理论,就可以轻松地从中产生技术,因此得出结论:技术知识只是可有可无,只要学好科学理论,技术实践能力自然会发展[1]。这样,就会出现重理论知识,轻技术知识,从而盲目片面扩大理论知识的范围的现象。我们现在高职类的药物化学的课本,和本科药物化学的课本的内容、编排的方式,相差不是太大。较多的学习内容,导致学生难学、老师难教。按照实践导向教育法的理念,讲授的知识必须是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不论是完成工作任务直接需要的技术实践,还是理解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术知识,与工作任务关系不大的知识,应被排除在课程知识以外。[2]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的药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药品营销、制药企业生产工艺员或质检、质控人员。所以,对药物化学这门课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与工作内容关系比较大的药物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推导出药物鉴别方法,药物如何保管,储存、药物之间的配伍这些与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理论和实践之间才真正联系起来。建立与技术实践能力密切相关的技术知识,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能用起来的。有些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比如不常用药物、大分子药物的结构式则不需要学生死记。学生最重要是能、会根据官能团推导出普遍的理化性质。而药物合成他们以后工作中遇到的机会很少,故这些知识只要求他们了解。因为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来说,那些“不能用或与实践联系不起来的知识”,可不教,这样才能突出重点。这样,要记的东西少了,但要理解的知识并没少。学生感觉难度下降,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上升,学习也学得扎实。太多的学习内容,会使学生连重点内容也学不好,对于这些高考分数相对比较低的学生来说,学得少而精,可重新点燃他们的信心。以实践导向的职业教育,还需注意实践与理论知识穿行。先上完实践课再上理论课,或者先上完理论课再上实验课,都不利于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原理,从而提高理论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理论课的老师,应该参与实验课的编排,力图使实验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接近并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如天平的使用、蒸馏、水蒸气蒸馏、滴定的操作,化学药物的化学、TLC的鉴别操作,药物制备操作,机械搅拌、电磁搅拌的应用,旋转蒸发仪的使用等。这些实验内容和理论课程内容契合度非常高。通常我们的理论课老师也是实验课老师,教授实验课时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验中去。先上实验课再上相关内容理论课,比先上理论课,再做相关内容的实验课效果更好,我们有9个药学班,有5个班在做阿司匹林的合成、精制、鉴别,含量测定后,再讲述阿司匹林的理论知识。另外4个班则先讲理论知识,再做该内容的实验。经过对比,先做实验,再上相关内容的理论课,效果比先上理论课,再做实验的效果更好。做了相关实验后,理论课时学生更能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更活跃。访问调查一些学生,他们说,做了实验后,印象更深刻,更想搞清楚原理,所以,理论课时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二、问题导向和及时反馈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知识点时,可以先引入学生已知的知识,再一步一步利用设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回答提出的问题,使疑问得到及时反馈。课堂提出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其进行思考,并在课堂上讨论。如果得不到及时反馈,学生容易失去耐心。通过反思,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处处设疑问,学生多思考,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举一个例子,我们在讲授普鲁卡因的理化性质、鉴别、储存方法时,先给出结构式,问大家有哪些官能团,这些官能团有哪些化学性质,那么可以推测出普鲁卡因有什么理化性质,根据这些理化性质,会有什么鉴别方法,我们储存时,应该如何保管。总而言之,讲授理论知识时,尽量用提问的方式讲授。可以个别学生提问,也可以整体提问,活跃课堂气氛。及时反馈,也是我们对一项活动有持久兴趣的原因。游戏吸引人,也是因为有及时反馈,这种自问自答及时反馈的方式,引发学生自主思考。通过自主思考后,再听老师给的答案,会使记忆更加深刻。

三、分阶段的开卷考试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基础差,自信心不强。分阶段开卷考试,可以使他们考出比较好的成绩,也使他们意识到,他们能学会,只要再加上记忆就可以。这会减轻他们的畏难情绪。相反,分阶段的闭卷考试,虽然有督促他们复习的作用,但作用并不强。反而分阶段的开卷考试,对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促进较大。推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闭卷考试的成绩不理想,使他们对自己更失去信心,对学习药物化学产生畏难情绪。而开卷考试比较容易,给他们带来自信心。2.开卷考试的题目,是不能从课本直接找到答案的,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如果上课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即使没记住,理解了,开卷考试就能考到比较好的成绩。这样,同学们上课记笔记和认真听讲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与阶段性闭卷考的班级相比,阶段性开卷考试的班级上课积极主动,记笔记的热情比较高。另外,开卷考试必须学生独立完成。

四、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比如网络精品课程

现在90后的高技生,喜欢玩手机、游戏。我建立了微信群,经常些与药物化学有关的小知识;在微信上答疑,布置任务;建立了药物化学网络精品课程,学生可登陆网站,在网站上学习视频课程、复习课件、做习题,学生在网络上做完习题马上有分数、答案,所以可以得到对药物化学课程的掌握程度的及时反馈。教师还可以在网络上监控学生的学习时间。

五、结语

以上是我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经验,除了药物化学这门课以外,对于其他化学类的课程,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7.

篇5

化学是一门严密的自然科学,前后联系非常广泛,高中化学的学习也是基于初中时对化学的掌握,因此打好初中这个基础,对于高中的学习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有的学生初中没学好也没关系,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还是有可能补缺这一空白。其实,高中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无非是化学方程式和实验,有的同学对实验很感兴趣,因此这位同学的实验成绩就比较高,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大部分的学校其实不能很好的提供一些实验室和实验器材来供学生做实验,这未免是有些遗憾的。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自己观察,比让他们直接从课本上得知更有趣得多。这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还有些老师不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觉学习,而是直接教给学生知识,甚至采用背诵的方式,强行让学生记忆,这是非常不明智的。由于这些现象的频频出现,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学习化学的方法。

1.对教学方法的建议

1.1 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要有所创新。创新是指改变旧的俗套,采用新的方式来教学,那么什么是新的教学方式呢?过去由于学校经费有限,设备不齐全,学生们对化学的学习往往是纸上谈兵,不能亲自去证明课本上的一些理论和方程式,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们学习兴趣的下降。化学应该是一门非常生动的学科,课本上的很多实验对于接受这些知识的学生来说完全是可以做到的,而这些实验往往都具有趣味性。不只是在实验上有所创新,在讲课方式、教学语言上都可以有所创新。现在大多数老师讲课都采用PPT的讲课方式,这有利于提高讲课的效率,如果能对PPT有所创新,让其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就可以搞好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可以在PPT上放一些关于实验的图片、音频等。总而言之,教学方法不能墨守成规,在多媒体时代的今天,要紧跟时代潮流,把现代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上汲取知识,是提高化学成绩的好方法。

1.2 重视实验的操作。在创新教学方法中也提到了实验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重视实验的操作呢?比如,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本中有一个钠放入水中的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液后,切一小块钠放入水中,然后观察钠在水中的反应。课本上描写钠的反应非常有趣,而这个实验如果只让学生通过课本来了解这个反应,那就真的太枯燥了。教学方法应该有创新,不应该囿于纸上谈兵,现在很多学校也能够提供一些实验室供学生们做实验。当学生们真正的做了这个实验,才能真正的了解这个实验。首先,钠会先浮在水面上,原因是钠的密度比水小,如果学生在做到这一步的时候教师进行解说一下,更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其次,钠会溶成一个明亮的小球,钠与水发生了反应,放出热量,因为钠的熔点较低,然后钠会在水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这时候会有气体生成,此时可以观察到,事先滴有酚酞试液的水变红,酚酞遇碱变红,因此一定是产生了碱。老师在实验中适当的解说,解决同学们非常想知道却不懂的地方,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通过这一个小小的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学生在实验中学到钠这种金属的性质,比如密度比水小,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碱这种物质等化学知识,最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会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更有兴趣去探索,这对提高他们的化学成绩非常有帮助。

1.3 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初中对化学这门学科的要求不高,大部分内容属于记忆型的内容,造成教师对知识点的看重,通常是满堂灌,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高中老师对初中教材不熟悉,往往不能处理好初中与高中的衔接,只抓进度,赶课程,这会让学生更加的迷惑和厌学。而高中化学的学习中需要一些初中时学到的基本能力,比如说一些简单的实验,学生们大多数都不具备。这就造成了这样一个现象,高中需要的初中学习不到,而高中老师认为初中应该学到了,因此高中就不再学习了。这就造成了一个漏洞,有的知识是老师认为学生应该会,而学生确实不会,这也是大部分同学刚学习化学时的困惑。因此,要解决这些困惑,就要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做实验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和研究的能力。高中化学不像初中那么简单,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能力。因此老师要在教学中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去探究某些实验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某些理论是怎样得出的,这比直接告诉学生要好得多。因此,要坚持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选择。

2.对学习方法的建议

2.1 认真听课,做好笔记。高中的化学知识有"繁、难、乱"的特点,学生们在学习时往往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认真的做好笔记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有着多年学习经验的同学们都会知道,老师上课讲的都是重点和难点,因此在上课时把老师讲的重点难点记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笔记有利于在课后梳理老师所讲的内容,也有利于课后的复习。当堂记笔记更能增加对知识点的记忆,那么如何记笔记呢?记笔记是需要技巧的,老师课上讲的同学们不可能一一的都记下来,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同学们认真听课,分析判断哪个地方需要记,哪个地方只需要理解就可以,听的课多了,记笔记的经验自然也就丰富。一本好的笔记,是课本的精华,在考试的时候复习一下,比复习课本有用多了。因此笔记要有条理、清晰不乱的记。但又因为化学知识点比较多,课堂上有时候会记不完,这个时候就需要巧记。比如碳酸氢钠,笔画比较多,用汉字记起来比较麻烦,就可以用它的化学式来记,又方便又快捷。

2.2 课后及时复习和做练习。根据人的记性的规律,课后的复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但能回顾当天所学习的内容,还能有一个新的了解,但复习也不是盲目的复习,那么应该如何复习呢?复习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对所学内容的回顾,而应该在大脑中有一个体系,把前后新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看这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通过这样的方法,你会对新学的内容更加理解,对旧知识也会有一个拓展。因此,课后要及时的复习,复习也是一种归纳和整理,能让你学习的思路更加的明确,使前后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避免越学越乱的情况发生。比如学习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就试着跟氯水的漂白性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相似和不同,多多发现和思考,对提高学习能力非常有帮助。另一个就是要多做练习,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当天所学的知识,先复习,后练习,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但练习要有针对性,不可搞题海战术,盲目练习。比如说对一个知识点,你通过练习掌握得差不多了,就不必再去练习了,应该把时间放在你攻克不下或者是重点的知识点上。练习最重要的是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题规律为目标,这样才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2.3 克服心理障碍,锻炼应试技巧。考试是一种检查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而往往有许多同学平时学得挺不错,一到考试就紧张,不能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水平。因此,应试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考试成败的关键一环。考试是阻碍学生发挥水平的一道障碍,也是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好的方法,要充分利用每一次的考试,来训练自己考试的心理状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容应对考试。可以有意识的做一些情绪控制、时间控制的测试,看看自己能发挥出来的有多少,然后思考自己的不足,在下次考试时就要改正。考试时的心理素质很重要,应试的技巧更重要,二者相得益彰。考过很多次试的同学都知道,考试也是有技巧和方法的。考试的题目往往是前面的题目简单,最后的题目难,因此同学们要先简后难,这样也会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就好像闯关一样,越战越勇。

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效率;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355-01

近几年我国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逐渐被教师所关注,同时课教学也开始倾向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争取做到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和突破性等学习能力,高中化学作为基础的学科之一,也要注意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高中化学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可能涉及的几种有效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通常都会说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经过无数学者的亲身体会,才最终总结了这理名言,因此,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想要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效率,就应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切从兴趣的角度出发,具体的措施如下:从事化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应该在上每一节课前充分的做好课前的教学准备,寻找教学中的乐趣点,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们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促使学生的学习欲望更加强烈,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对于高中化学的讲授,教师需要全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也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生动有趣的讲授课堂教学内容,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更快更好的理解。教师的课堂导入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教师在上每一节化学课前,多花一些时间搜集大量的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材料,通过某些经典的案例,将知识很容易的传授给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下学习化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更扎实的掌握化学理论,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现象,结合具体的化学理论,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些有效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为了避免学生学习的不主动,教师可以通过主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化学的学习中来,这样也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调动。对于教师提问的问题,需要注意问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与此同时,也要兼顾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让提出的问题与所讲授的内容关联性较低,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既可以是衔接上节课的内容,也可以用来启发本节课的新内容,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课堂上的注意力,从而对学习效率有很大的提升。

二、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

当前阶段,学生学习许多门课程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化学知识也不例外,高一学生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此时的学生还处于由初中向高中过度的时期,初中时所学的都是较为基础的化学知识,对于其掌握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学生往往通过死记硬背来解决这些化学问题,于是在步入高中以后,仍然沿用着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然而高中的化学不同于初中,知识点繁多,理论的难度也上升了一个层次,当然需要记忆的内容也有较多,如果学生依然凭借传统的记忆方式很难对高中化学的知识进行全盘的掌握,更谈不上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应当重点注重对学习方法的研究,让学生充分的意识到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本质区别,学习好高中化学需要较好地记忆力与超强逻辑分析能力二者的有机配合才可以,与此同时还要具备较好地实验分析能力和精准的计算能力,只有真正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彻底的提高化学的学习效率,才能将高中化学掌握扎实。另外一方面,教师也应当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配合教师的辅导,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升。

三、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化学这门学科主要是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可以说化学实验伴随着整个高中化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应当格外重视化学实验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是提升高中生学习化学学习效率的关键和核心。学生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深入的了解具体的化学问题,得出一定结论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可以很好的摆脱化学理论的繁琐和枯燥,让本来繁杂难懂的化学知识变得简单、易于理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好奇和主动,充分汇集学生注意力,并且在实验取得成功后,学生们也会拥有较强的成就感,让学生更加有动力去进行学习和研究,这也是提升教师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结束语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也限制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进行,禁锢式的封闭教学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此,需要教师在教授高中化学时,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并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玉清,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学习效率,[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19)

篇7

[关键词]生物化学农学类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75-02 一、引言

生物化学是浙江农林大学为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园艺、园艺(观赏园艺)、作物、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等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角度阐明生物大分子组成和生命活动机理的一门科学,是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及一些专业课的前期必修课程,在农业科学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2009年至今,我们一直致力于生物化学的课程建设工作。以郭蔼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生物化学》为蓝本,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引入一些视频资料和教学模型,从而加深同学们的直观认识与深层次理解,课堂中尽量举一些与理论知识相关的例子,以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并注重启发式教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指出的是,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师为知识的传授者、以学生为知识灌输对象的教学方式,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再加上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内容较多、理论抽象,既有一般化学反应,又涵盖复杂的物质代谢途径、调控网络及遗传信息的传递,乃至分子生物学的一些最新理论、方法及研究进展,使这门课程成为我们学院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中较难掌握的课程之一,很多学生感到本课程内容繁琐,难以理解与记忆,学习兴趣不高。

调动和激发不同专业本科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任课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如何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将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生化反应及代谢过程转变成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则需要结合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填鸭式”教学、说教式讲课,且因本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讲授内容多局限于教材,照本宣科,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组的各位老师一直在努力进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在继承传统、优秀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吸纳校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创造自己的课堂教学新方法,运用到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生物化学是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园艺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农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这些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基础知识及学习能力差别很大,以相同的教学方法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及知识水平的学生中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不一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各专业的课程设定标准及教学计划要求,结合其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培养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知识水平学生对生物化学的知识要求。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生物化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能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或现象与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给学生提供用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机会,将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三聚氰胺事件用生化知识如何解释?为什么双胞胎会长得很像?为什么剧烈运动以后肌肉会发酸?豆腐、酸奶分别采用什么原理做成的?这些与生活结合紧密的问题虽然简单,但与生化知识结合紧密,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及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将生物化学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事件融会贯通,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在生物化学课程的许多章节中,有针对性地引入相关生活案例。

(三)采用问题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问题式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创立的,目前国际上比较推行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起引导启发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相关问题。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估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他们对生物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局限于教材,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优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综合相关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将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有助于全面理解相关知识点。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熟悉相应的实验原理,有利于加深对理论课所学知识的掌握,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相关问题。通过讨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良好平台。加之教师的参与,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多样,教学更具目标性和方向性。

在近四年的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逐渐发展出一种新型的问题教学模式,即基于多问题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法围绕多问题展开教学活动,并不受学生人数限制。每次课都可以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2-3个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生物化学问题,并利用当堂课所学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课前给学生提出问题,提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理论的讲解过程中,适时穿插问题答案。课堂最后5分钟,再次提出问题,看学生能否解释。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课前兴趣引导,课堂穿插讲解,课后回顾加深。

(四)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讲授―讨论―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理论讲解与学生的分组讨论交互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小班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讲授知识点时,提供知识的相关背景资料,设计科学合理的生物化学问题。学生在分组讨论时,要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问题讨论,主动探讨与交流,在此过程中锻炼自主学习、综合分析和总结归纳的能力。由于学生需要跟其他同学交流、发言,因此,这将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好,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并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可在紧张与轻松交错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生物化学课程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受关注的重点之一。今年是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措施,包括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而提升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则是实现这些关键措施的必备条件,而这些都要依赖于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园艺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农学专业学生的竞争力,也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但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要充分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课程学时安排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农学拔尖创新人才。因此,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关键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张云贵,李富桂,刘祥云,张凤才.面向21世纪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生物化学》教材内容的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1999,(2).

[2]武洋仿,孙鸿,景晓霞.三聚氰胺的性质及其在奶制品中的危害[J].农机服务,2008,(12).

[3]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

篇8

关键词:教学方法;中职;生物化学

引言: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医学基础课。事实上,多年来,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大部分中职生学习能力偏低,对学习没有热情,鲜明对比的是,生物化学有着复杂抽象的内容,以及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从而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是困难的。

一、影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因素

第一是教材因素。生物化学教材内容抽象,专业性过强,涉及的化学结构式、反应过程复杂、难记,代谢过程仅有文字叙述,学生难以理解。

第二是学生因素。初中毕业生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主要生源,基础较差,在生物学、化学知识上缺乏扎实的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具有厌恶感。他们其中有些学生想学但学不会,有些虽然能听懂教师的讲解,却看不懂书本内容。

第三是教学大纲因素。事实上,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多,但学时少,且在课程安排衔接上是不妥当的。

第四是教师因素。教师受到教材和专业知识的制约,针对难记的概念、化学结构及代谢过程必须按教材讲授,为保证生物化学知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整性,从而限制了教师的课堂发挥。

第五是教学方法因素。生物化学教学缺乏直观的教学用具,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上存在困难,在课间上只能看到文字、图片,代谢过程变化规律的动态演绎没有得到表现,难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探究式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在国外高校被普遍地应用, 当前,国内对加强高校学生智能、技能和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对于更传统的、课本定向的教学相比,有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从事探究活动的学生: 发现学习更令人兴奋, 更有趣;对学习更有欲望;更加注重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对成功的体验更多;对科学以及科学研究抱有更大的兴趣。

(一)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在现实教学上,一般大都更加重视教育的比重,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这一基础点,因而要加大力气重视“学”,使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真正变成“教”、“学”均衡的教学过程。

(1) 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既体现于课程学习的开放,也体现在信息收集和思维方式的开放,同时还体现在师生关系的开放上。探究式教学立足于人的整体发展。

(2) 更加强调合作。在学习过程中,讨论,交流,共同协作变得更加普遍。学习中的人际互动更加积极, 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训练了学生的语言,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3) 自主性。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自我价值感得到更好的体现。课堂讨论式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很有帮助的。

(4)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得到提高。课堂讨论式教学既是一个过程, 又是一个结果。在课堂上,如果想形成清晰的、形成体系的回答,就要在课下做好准备和预习,因此,课堂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自学,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素质,打好日后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可以采用的模式有很多种,根据教学内容和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决定采取何种探究方法。

1、知识发现型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加强生物化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让中职学生对知识“发现”的过程有亲身经历, 参与知识建构更加主动, 自主分析形成结论。学生体验了结论生成的原始思维过程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教师如何发掘教材的内涵是关键,对教学内容进行开放、对信息通道开发、对思维方式进行点拨,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知识。

2、问题讨论型

问题讨论型教学模式,即依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组织教学, 在问题讨论及解决过程中探究。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从多方面做好引导。

三、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学习是能够满足个体内部的需要的,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能够满足中职学生基本心理的需求,强化归属感并且提高影响力。

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为了设计出合理和恰当的任务,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任务的设计应目标明确;任务的设计应难易适中;任务的设计应有利于师生互动。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

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笔者结合学科特点,尝试使用了“创设情境,任务呈现一教师指导,任务准备一分工互动,任务完成一成果展示,任务反省与评价”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多个任务。

结论:中职生物化学教学有多种方式方法,受篇幅所限,本文仅仅列举了探究式以及任务型教学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还可以采用实践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对此,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仔细甄别,选定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提高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柳晓燕,江新华.浅谈多种教学方法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9):71-72.

篇9

【关键词】职高化学;有效教学;方法;策略

化学这门学科是一门具有一定神秘性同时又非常吸引的学科。但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加深和加长,化学学习的难度也不断加强。在当下,职业高中的化学教学日益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基础较差,听不懂导致学生自己也越来越没有兴趣开展学习,再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难有创新的教学方式推出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所以,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多个方面探究职高化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来提升职高化学的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高化学教学中确实普遍存在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等现象。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随着教学的发展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不断被削弱,每天在课堂上,学生不再积极地参与其中,面对教师提出的探究性问题学生全都低下了头。这些现象都在指引着教师们该想想办法以激发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从而为职高化学有效教学提供一个可靠的前提条件。

要激发出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或者说是帮助学生重新找回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自信心。

对待任何一件事情,一旦拥有信心学生就将更加自信地投入其中并且给予自己的心理暗示也是积极的。长此以往,学生对化学的学习越来越自信,在化学的学习也越来越如鱼得水,自然而然,职高化学的教学效率也将随之获得提高。让学生拥有自信心,最主要的方式,笔者认为还是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多在语言上支持学生,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实验,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才可以从真正的意义上帮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充满自信心,进而逐渐重拾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再者,笔者认为要想激发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还应该将化学的学习趣味化。所谓将化学的学习趣味化主要是指在教学导入阶段,教师要注意用一些趣味化的形式或者是内容来吸引学生,从一节课的成功一直到整个化学教学的成功,最终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

二、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

多媒体设备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助手和有效工具。可以说,多媒体设备带来了教学方式的革新和教学效率的飞跃。所以,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点,并且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并且提升职高化学的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化学教学,一方面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更加清晰地展示有关的内容或者是化学物质、结构,另一方面是借助多媒体设备集合了声、像、画等多种优势来给予学生更加直观而感性的认识。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使得学生对有关的化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而形象的印象,进而提升化学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对《物质结构》这个部分的内容以及《化学键》这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用屏幕将物质的内部结构、化学键的构成形式等都直观而大气的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仔细而清楚地认识物质的结构以及化学键的作用物质的原子的排布组合。

这样的方式就使得学生对该部分的内容有一个深刻而生动的学习,就远比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自己看书本来得清楚且记忆牢固。并且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并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或者是无聊,相反会觉得化学的学习充满乐趣,是一个多彩的学习,更加充满了魅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得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保障。

三、结合生活开展教学

化学是一门运用性的学科,这就意味着很多的化学知识可以直接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反之,生活化的内容也可以带入到化学教学中以使得化学教学多元化进而更加的丰富。

职高化学教学尤其需要生活化的内容加入其中。因为,生活化的内容可以带给学生一种亲近感,可以拉近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更加可以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透过生活化的内容可以更加准确而轻松地接近化学,更好地开展化学学习。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多将有关的化学知识和生活内容结合起来开展教学。例如:在对《生命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这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其中有一个部分的知识就是要比较Si、P、S、Cl四者的非金属性,其中主要运用到的方法是将这些物质分别与氢气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并且观察反应之后产生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及其热稳定性,最后是通过该物体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以上几种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在这一个过程中,看似很复杂,其实教师只要在导入这几个Si、P、S、Cl化学元素的时候就将火柴中含有硫、洗衣粉中含有磷元素、吃的酸中常常含有氯离子。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在一开始就对这些事物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进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自然会水到渠成。

通过这种将生活化的内容添加到教学中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开展化学学习,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职高化学的教学效率如何提高被重视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是同时如何运用多种手段来提升职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依然还值得我们不断挖掘和深思。笔者上文所述仅仅是个人观点,希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晴.论职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成才之路[J].2011年第36期

[2]牛红叶.谈职高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J].2013年第5期

篇10

【关键词】化学教学;初三化学;创新性教学方法;化学知识点

初三是中学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学生打基础、长知识的重要开端,也是化学素养和化学理论培养的关键时期,应该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时段。因此,对于初三的化学教学,教师应该具备充分的思想准备,进行完善的教学准备,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充分的传授给学生。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伴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和课业要求的升级,有必要探索更为人性化、时代化和创新性的初三化学教学方法,这既是化学课的本质诉求,也是化学教学的终极目的。

一、巧设创新化的化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探索意识

初三化学教学方法之所以需要创新的缘由,是因为初三化学知识是较为零碎、繁复和庞杂的,所以,这时期的教学不能单纯依靠课堂授课和“干巴巴”的理论讲述来进行,应该更多采用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方法,将学生引入到化学的美妙世界中去。设置合理、巧妙的化学情境,将理论知识点融入到情境中来,进行意象化、生动化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的学习中去,而且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这样也可以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帮助学生提升主动思考、实验和操作的能力。因此,采取上述的教学方法,是颠覆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初三化学教学方式,值得借鉴思考。

如,沪教版初三化学教材第六章第一节中,主要教授“溶解现象”,其中包含“物质的溶解”、“物质的溶解性”等知识点。教师在进行本章、本节备课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情境设置、模拟或实验的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选取一些食用盐和水,然后在容器杯中进行实验和情景模拟,通过把食盐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食盐的溶解,这说明食盐是可以溶于水的;尤其是通过味道的改变,学生会很容易懂得原来的食盐和水就变成了盐水混合物,不再是单纯某一种物质。由此,可以引申到其他的事例,如高锰酸钾溶于水颜色的变化、蔗糖溶于水味道的变化等,说明它们都是可溶于水的,都发生了溶解现象,学生就能较好的理解“溶解”这个知识点,再通过类比,将食用油和泥土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就能得出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溶解性等等。

通过类似的情景化,并经由学生们亲眼观察,他们对于这个知识点的掌握就会更加牢靠。再如,在沪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中,内容核心是围绕“开启化学之门”进行的,这时教师其实可以通过巧设教室情境,布置化学物质,装点教学氛围,来说明化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存在着。要通过意境化的教学方法,让初三的学生们明白,学好化学,应用化学知识,是对个人能力的提升,也对以后的生活有所帮助。总之,通过类似的情境模拟、创设和再现,可以创新过往单纯的授课模式,生动展示教材中的化学知识点,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学习中。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保持化学教学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初三阶段的化学教学,不应该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淖,也不应该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应该本着创新的原则,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活动性和参与度。事实证明,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所以,要注意保持初三化学教学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特征,要引导学生从单纯的理论学习到理论结合实践的转变,要把提高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作为技能培养的重点,要加强对学生的“主人公”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化学课的中心。例如,可以对班级进行分组,然后进行趣味小组的化学实验比赛,可以进行化学竞赛比拼,然后对优胜者进行适当的鼓励。再如,教师在进行知识点讲授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和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参与抢答,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是很有好处的。

如,在沪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中,有一个重点内容是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分,教师在“化学变化”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寻找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的现象。例如食物储放久了会腐败变质,铜器生锈会变成绿色,蜡烛的燃烧、酒的酿造过程、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等,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注意对学生们进行正确引导,正是因为这些物质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某种新物质,才是真正的化学变化。

也就是说,化学课的教学应该尽可能的生活化,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用人性化的思维重新整合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在学生的操作和动手过程中,教师应该保持指导者和引领人的角色,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实验器材、用具的完好无损,其次要保证化学实验、操作的正常、正确进行,要点拨疑难,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要适时解除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实现对化学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

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化学知识走进生活,做到理论结合实践

初三的化学教学,不是单纯的应付考试,更不是为了课本的理论记忆,而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这一点来看,要创新初三化学的教学方法,应该充分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指导,让化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实践。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社会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学做三者的结合,社会即学校,教育即实践。根据陶行知的理论精神,我们可以对创新性的初三化学教学方法进行如下总结,首先要把化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其次要在实践动手中更好的理解化学现象,并为人们所用,最后要师生互动,培养独立思考、探索和坚持真理的优秀品质。

化学是应用性的学科,在生活生产中存在着大量的化学现象,如何把生活中遇到的化学现象进行总结,得出理论知识点,并加以理解和记忆,是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关键。例如,CH4+2O2 =CO2+2H20(甲烷燃烧),4P+5O2 =2P2O5(红磷燃烧),C2H5OH+3O2 =2CO2+3H20(清洁燃料),这三个初三教材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知识的理论表述,但是透过化学分析和实践解读,其中的科学道理是可以用以指导实践的。如上述的三个方程式,分别可以应用于天然气做燃料的原理,烟雾弹的制造原理和清洁燃料的制作、使用等。这些化学知识不仅存在于工业生产、社会生活中,而且是具体可操作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综上所述,运用创新性的化学教学方法,不是书面的空话,而是要在实践中探寻化学现象,总结化学知识;在理论教学中探索生活印记,找出化学规律,最后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产生理论,才是二者的最高境界。总之,要进行生活化的初三化学教学,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学习最真实的“大化学”,这或许才是教学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彭大萍.为化学课堂注入“源头活水”——浅谈化学探究性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

[2]景成文.论化学探究性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途径[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

[3]方保中.乍看异常,其实寻常——例谈高中化学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及反思[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6).

[4]郑喜焕.浅析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

[5]那旭,廖志刚.中学生化学实验信息整合能力实践方法分析——以假设法检验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存在[J].现代交际,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