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篇1

【关键词】高校;素描教学;人文精神

一、高校素描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教学现状

艺术创作的最初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语言,它和文字作品一样,可以给予人们精神层面的提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人们的心灵,好的素描作品应该通过细致入微的高超技巧传达给观赏者一种文化内涵,表现出当代人文精神的一种具体特征。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绝大多数素描教学老师都过于注重对素描技巧的教学,从而忽略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教学,致使许多作品只是技巧堆叠出的工艺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艺术院校的素描教材普遍缺少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内容,相对缺乏关于素描历史人物的人文精神分析方面的知识,使得学生在进行素描训练时,只注重人物表面的现象。人文精神教育的缺乏使得学生过于关注空间构设、轮廓修饰以及写实能力的训练,忽略了人文精神对于作品整体表现张力的提升作用,这在极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艺术创作的质量提升。学生缺乏对于作品整体文化内涵的思考,过于注重写实,导致艺术成品多了工业制造的感觉,少了艺术创作的精神内涵。其次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对于素描成品的评价流于形式,多从技巧方面进行打分评估,致使具有人文精神内涵的作品缺少发展根基,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得到重视和发展。素描是绝大多数艺术创作的基础,学生应该通过对笔触、整体画面布局以及光影运用的思考去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提高作品中表现人文精神的能力,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品,而非工艺品。

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职学生 人文精神 培育方法

一、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1.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

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如果说科学求真,艺术求美的话,人文就是求善。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指出,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做到“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彬彬有礼,谈笑风生。”从某种意义说,这就是人文精神,表面是礼仪,内涵是自信,其实是教育的真谛。

2.人文精神对于高职学生的重要性

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政治方向,那就是社会主义大学要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摆在大学教育的首位,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另外,要做到“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1]”。

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因为身份的特殊性,学习的职业性,社会对他们的高要求,大力培养和弘扬他们的人文精神,使他们成为有自尊和受人尊敬的劳动者,显得更为重要。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要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外,不可忽视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为了掌握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文精神培育,我们设计了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为98%。另外,先后与20名在校学生和15名毕业学生进行了有关人文精神的调查访谈。

1.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

一是对人文精神的认识不够。尽管有许多学生(32%)听说过什么是人文精神,但也有更多(53%)的学生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人文精神。

二是对人文精神的把握不准。超过半数(51%)的同学认为图书馆是人文精神体现的代表性地方,但在与学生的交谈中,相当多的学生(46%)基本不去图书馆看书借书。同样,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怀有助于校园内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完全同意者不多(35%),他们甚至说,在校园内要做到相互关怀,不太可能,有时候连老师都难以做到。

高达60%的受访学生认为“读大学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这说明对教育存在严重的误解。读大学有可能找个好工作,但不是主要和唯一的目的。在学校教育中,基本上没有涉及学生为什么接受教育,传统的家庭教育更多的是从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灌输,尽管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但很多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把读大学定位于找个好工作。

2.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一是现行应试体制缺乏人文精神培育。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文化基础相比本科院校学生较为薄弱,人文素养也相对缺乏,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文化底蕴不足,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博览人文方面的书籍,学校也没有相应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方面的修养相对欠缺。

二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明确。高中毕业后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自身定位不是十分明确,有相当多的学生(60%)认为读高职是为了找个好工作,部分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也不是很端正,考试中不讲诚信的现象较为普遍,据调查,近40%的学生有过作弊的经历或者有作弊的企图。

三是高职人文教育不够重视。可供选择的人文精神培育课程较少,除了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等课程外,美学基础、文学艺术欣赏等高雅的选修课在高等职业院校难觅踪影;即使有的人文素质教育教材中有这些内容,但受课时的限制,很多内容都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做不到有实质性的教育与培养。

四是教师的人文精神水平有待提高。一部分教师以功利的、实用的观点去看待学生的素质,认为只要专业成绩好,动手能力强,人文精神与人文修养无关紧要。加之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大学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师队伍整体上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偏低。

三、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与培育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未来国家间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学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和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的结果,因此,如何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1.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是尊重劳动与他人的品质。在校期间,我们作为学生,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在家中,作为子女,尊重父母亲的含辛茹苦;走向社会,作为公民,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做人最基本最起码的素质。在高职院校,师生有接触频繁、相处时间更多的有利条件,这对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很有帮助,正确处理这种关系,让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进入职场,员工(也包括部门)只有和谐共处才能干好事情。和谐需要包容,包容的前提是尊重。为了避免互不买账的现象,防止沟通障碍,要善于尊重别人,待人恭敬而有礼貌,就会“四海之内皆兄弟”,营造更加宽松的人际交往空间。

二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人际关系的和谐,不只避免摩擦,更重要的是善于与人合作。企业都强调团队精神,很多项目需要团队的能力合作才能完成。否则,只能被淘汰。协调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这样才会具有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实现信息与智力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团队的整体效应。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大有裨益。

三是具有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以培养社会负责任的公民为基本目标,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民主法制精神、谦虚礼让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等[2]。根据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阶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到其应有的责任,做好分内应该做好的事。在学生时代培训这些责任意识,走向社会时为做好一个合格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2.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途径

一是切实重视高职人文教育的地位。学生进入高职后,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学部门到教师和学生本人,都应在思想上、行动上切实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培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是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应在全校开设各种人文素质教育的公共选修课程,除了常见的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等课程外,还应尽可能地开设美学基础、文学艺术欣赏等高雅的选修课或者开发适合学生情况的校本教材等。

二是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的作用。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就是淡化教育功利性,正确理解成功与幸福,培养良好的情感智慧,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让学生体验幸福与成功,彻底改变考试、分数等曾经留给他们的阴影,也要彻底改变考试、分数会给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决定性影响的观念,以快乐的心态,不断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形成学习的成功体验[3]。对高职学生尤为重要。正确对待教育,很重要的方法是多读书,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全校师生都要有爱读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生活的核心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文精神上来,而获得人文精神的道路,不外乎是读书,多读书,读好书。[4]”

三是大力提高教师整体的人文精神水平。要改变教师以功利性的观点去看待学生的素质,教师自己就要做一个有灵魂的人,大学文化建设要从制度管理上升到文化管理,做到文化自觉。教师要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教学(也包括实训)的过程真正当成对话的过程,吸引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掌握技能;师生间的交往不仅仅是双方精神世界的相互作用,还包含着知识、思想和意义的传达[5],可见老师对学生影响之大。同时,教师要强化服务意识,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好伙伴;另外,要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培训。

四、结语

人文精神的培育不是短时间的事,也不是通过几门课程的学习就能做好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在校大学生来说,人文精神的培育更应该是一种方法的教导,让他们进入职场后,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所有的问题,解决所有的矛盾,真正做到彬彬有礼,谈笑风生,在人生的长河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用在三年大学时光里学到的东西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样,人文精神的培育就算起到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余德刚.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22-31.

[3]刘德恩等.职业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4.

[4]叶开.生活的底蕴来自人文精神http:///cms/article.aspx?nrid=3039(2012-12-06).

篇3

【关键词】大学使命;人文教育;人文精神

一、解读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内涵

我国具有悠久的人文传统。对于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易・贲》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二字主要指礼教文化;所谓“文明以止”,就是要求人们内以践行道德伦理,外以恪守立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大学理念,体现于《大学》之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意即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改良社会风气。这里的“大学之道”,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理念,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通俗的讲,人文精神无非是指人要学会处理好三种关系:人的自律、人的创造力;人与人的关心、关爱、和谐;人对自然怎么样有一种感恩。

二、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现状

(一)区域环境的急剧变迁给人文精神带来较大冲击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转型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迅速反馈到校园。市场经济的建立正在不断解构传统价值体系, 但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在社会面临价值彷徨的情况下, 纯粹的物质功利主义不断向大学渗透, 超越既得利益的精神诉求在大学里不断失去自己的领地,缺乏直接经济效益的人文学科倍受冷落。

(二)现存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及公共决策机制不利于人文精神培育

当前高校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不利于大学人文教育的开展,人文精神缺乏生长的土壤。首先, 人文精神难以量化,当前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不够,缺乏开展人文教育和培育人文精神的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其次,高等教育决策及其资源配置过多强调了公共政策部门的价值倾向,大学对于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缺乏足够的自主性, 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和人文教育的开展。

三、人文精神的构筑有助于大学使命的实现

(一)大学要以包容的态度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融合

历史证明了科学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产物,二者并不存在截然的对立。文化传授和科学研究始终都是大学的重要任务。在中国这个传统极其深厚的国度,科学的作用是巨大的,但科学显示出来的力量及其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的改善使人们产生了对科学的盲目乐观精神。这反映在大学里,就是理、工科成为显学,人文科学备受冷落, 这直接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困境。今天,大学所要的人文精神是在科学视野下的人文精神;作为实践的存在,人文精神应该关照现实,只有在实践的层面上,我们才能真正解读人文精神。大学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而人文精神的培育最终要回归到大学人文教育,这也正是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大学使命。

(二)大学要重建人文学科教育的精神内涵,避免传统形式化

当前中国人文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形式化。流于形式的人文教育不仅不能促进人文精神的培育,反而是人文精神的毒害者。为此, 大学必须采取切实的行动,改变人文教育的现状。首先,大学人文教育要避免仅仅满足一些硬性指标。大学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将文、史、哲等学科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内在需求,这不仅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同时还需进行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变革。其次,人文学科应该加强对非人文学科的穿透力。第三,大学要建立开展人文教育和培育人文精神的制度保障。人文精神及其人文教育是大学存在的本质要求,必须上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进行考量。

(三)大学要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恢复其本质特征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大学始终保持着自身特有的精神气质,那就是对社会进步的关注、对丑恶的批判和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反思,这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核。今天,大学已经开始从社会的边缘向社会的中心迈进,大学被推向了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前台。但对于大学而言,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律意识。唯有这样,大学才能维系其独特的人文精神气质。

四、提升大学人文精神的有效路径

(一)推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举的重要理念

注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和交叉,形成一种文理相通教育模式。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双翼,只有科学教育,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失去了大学的灵魂,大学沦为职业训练的场地;只讲人文教育,没有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的大学,称不上大学,只能是政治教化的场所。

(二)自觉形式下的人文教育渗透大学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的实施要依托于文化知识的实体之上,通过文化的选择、继承、融合和创造,使知识内化成人的思想和个性品质。人文素质提高的过程是大学生文化知识的获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身处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接受传统文化、科学知识、大学文化的熏陶,身心不断成长,逐步接受民族的、传统的、大众的优秀文化,使外在的、有形的文化载体转变为内在的、无形的精神理念。因此,人文教育成为学生自主、自愿的民主教育,这样才能使人文教育真正体现它应有的人文精神。

(三)挖掘学科专业精髓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在专业课教学中,除了开设必要的专业课程, 让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和领悟到本学科的学科精神,这才是学科的基础和精髓,学生可以从中得到熏陶和教化的良好效果。如果强制性开设的人文课程不能和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流于形式和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我们的人文教育只能是事倍功半,知识的因素被学生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被遮掩了。

(四)校园文化对大学人文精神的提升起到举足轻重作用

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就是在这样有形与无形的资源中得到培养。例如大学校园内开展的晨读早操、演讲辩论比赛、文体比赛、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及学术性强的学术讲座,处处都可以培养大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涛;魏朝晖,论人文精神的实质与当前大学生人文教育,南昌高专学报,2012年版。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价值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精神研究一直就是学术界特别关注的问题,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这一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人文精神,王蒙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当然绝大部分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有人文精神的。例如张汝伦先生把儒家的“仁义”观念与人文精神等同起来,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仁义”;李继凯先生则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集体主义,其主要表现为家族本位主义、国家本位主义、皇权主义。张立文则提出:“和合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核,“和合”精神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等等。本文旨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人文精神进行进一步阐发与总结,对传统人文精神进行批判和继承,将富于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当代中国的人文关怀之中,最终发挥人文关怀在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与少年儿童)和社会全面而协调发展中的推进作用。

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发展。

1.1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外延。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它是通过处理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来把握一切的一种文化精神。它是人的一种理性意识、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以此来构建人的主体性。

人文精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有不同的主题与表现形式。“人文”一词较早见于《周易.贲卦.彖词》。人文精神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扬弃从而达到对自身认识的丰富与深化。人文精神一方面是强调人性超越的精神,即对人高于物的本质的肯定;另一方面人文精神体现为人类的每一次进步,这种进步表现为人文对反人文的进步,也体现为人文精神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深化,是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对另一个时代人文精神的扬弃和超越。

1.2.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合理内核。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远流长,内涵极其丰富。其涵义包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自然观;刚强有为的人生态度;以人为本,关注现实人生;提倡慈、孝、友、悌等人伦价值,推崇勤劳、务实、俭朴、君臣和谐等道德观念。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以民为本”。

1.2.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追求。它本质上是人的一种超然脱俗的道德精神。它蕴含了宗教、道德、艺术、教育、哲学等方面的精髓。这一精神在几千年里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这一精神促使中国人以一种文化精神凝聚他人与社会,从而促使他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一种内在的人文主义。即不是面对征服自然的,而是亲和自然,面对社会和个体自身的。这种人文主义不是以人类为中心,而是强调天、地、人、物各居其位、和谐共存。这种人文主义植根于中国原始宗教对“天”、“道”的信仰,说人不离天,说道不离性,不排斥宗教,而具有某种宗教性。因此,能给人以安身立命的终极根据。可以说,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之特点是内在与超越、自然与文化、道德与宗教的结合,这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信仰和终极理想,是中国传统伦理体系的灵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根系深植于整个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在中国,儒、道两大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直接影响和形成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及文人心态。

1.2.2“以民为本”君臣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教文明,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是今天“儒学热”的根源所在。我国儒学思想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他对人的本性的关怀,寻求的是人的自我释放和自由,它将人文的精神和自然的秩序统一于人的仰望之中,展现的是人的本质,这正是人文关怀的本质体现。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自古以来,中国所谓“以人为本”中的“人”主要是一个集体概念,实际指的是“民”。“以民为本”源于《尚书》所说“民为惟本”,意思是只有民众才是国家的根基和本源。之后经儒、墨两家的大力阐发,将这一思想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主流。孔子首先在《学而》中提出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爱民及富民思想;先秦时最具有民本思想的思想家是孟子,他在《孟子.尽心章句》中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彻底颠覆了“君主中心说”的权利金字塔。这说明作为地主阶级思想家的孟子从战国时代的政治风云和历史经验中深刻地观察和体验到了民众的巨大力量;荀子进一步认识到了民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王制》中提出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西汉政治家贾谊深有感触的喟叹道:“闻之于政也,民不为本也”(《大政上》);唐太宗李世民则强调: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薨,君富而国亡。”(《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宋代大儒张载进一步发展了民本思想,提出了“民吾胞也,物吾与也”的主张,提倡君臣和谐。

2.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

2.1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的儒、墨、道的许多智慧,以其深厚而深刻的文化底蕴,提供了天、地、人、我之间相互和谐的资源以及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共存互尊的资源。尽管传统人文精神中含有其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的内容,但它所重申的做人原则和治世原则,所阐扬的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对当代人文精神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和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个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并经过严格的道德和伦理规范,升华成为一种爱国、民本和与尊重自然的民族性格。尊重自然,忠君爱民是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最高表现。

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自信、尊严和独立人格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的主体性也越来越张扬。在当今世界竞争中,经济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是各项工作的中心要素。因此,我们需要建设一种关心人、关心人的生命价值的文化平台,把人作为一切理论和实践的主体和目标,将人文关怀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推动人与社会共同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文明建设能否正确发挥其社会功能。

传统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传承性。每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都和以前的人文精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一时代的人文精神为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继承的目的和要求。

今天,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一个消化和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任务。人文精神是受它产生的时代条件、历史条件所制约的。体现了该时代的主体的精神品格,表达了该时代文化生活的价值取向。因此,首先必须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体会和认识传统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必须将富于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当代中国的人文关怀之中,发挥人文关怀在人与社会全面而协调发展中的推进作用,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巨大潜能的充分挖掘,推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快速健康地发展。

其次,在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在小康社会建设中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是要将经济利益的取得与环境保护相协。真正做到“天人合一”。

2.2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大学高等教育中的渗透作用。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现在人才的基本素质。现代人才,应当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的精深精神。在高等学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应当是紧密结合的,当然这是新世纪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人才培养有待加强的环节。

在高校教育中,我们应教育学生树立高度的、全面的责任感,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具有永不衰竭的强劲动力,推动着人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具体说来,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我们应力行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想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整合培养”的理念。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强化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拓宽基础,重视实践。

其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多渠道、多规格、模块化”的培养框架。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改革高校课程体系。用涵盖文、史、哲、经、法、艺术、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内容来构成多学科交叉的高校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文化底蕴的支持。

最后,注重学生的品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文和科学知识不等于人文与科学素养,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必要的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使其内化为人的品格,提高大学生的格调、品位、修养,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在大学生中设立综合素质考核平台,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

2.3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少年儿童的初等教育中的渗透。

“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中国的未来与希望。教育则是关系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和古代文明的国家,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中精髓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的。

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在我国的初等教育中应突出传统人文精神的导向作用。具体说来,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在少年儿童的初等教育中家长应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根据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对孩子进行引导。笔者提倡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对孩子的特质进行有必要发掘与针对性培养,而不是像现在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不惜花重金让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这样毫无针对性的填鸭式教育不仅不能使孩子成才反而适得其反。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使孩子厌学,在金色的童年中不能体会到美好与放松。

其次,在初等教育中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应加强对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而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中小学生对古代经典著作的诵读,如《三字经》,《论语》,《庄子》,《资治通鉴》,《史记》,《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进行学习。

最后,在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国家应该发挥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不仅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口号进行宣传,更重要的是将这种口号转化为简单的行动。如在节假日对博物馆进行免费开放;各地深入挖掘本地区的传统人文资源,并做好宣传工作,让孩子们从小受到传统人文精神的熏陶。

3.结语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所蕴含的本质与精髓。对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提倡与弘扬对我们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长期以来,人文素养在一个人的发展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在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在饱受利益和价值多元化的干扰,导致价值取向的混乱的状态下把人文关怀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每个人的行为之中,以提高国民的全面发展,克服高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和作用,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对传统人文精神的批判继承,将富于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当代中国的人文关怀之中,发挥人文关怀在人与社会全面而协调发展中的推进作用是我们今后努力的大方向。(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韩文明,王雅文.刍议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21-23.

[2]吴惠红.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极其当代价值[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5(2):38-41.

[3]谢承仁.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渊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

[4]张立文.儒学人文精神与现代社会[J].南昌大学学报,2002,(2):20-24.

篇5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人文素质的培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前沿课题。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纳入其目标之中。要使我们的语文课走人文化道路,使其处处充满动人的人文景观,首先应当搞清楚人文的内涵。

    一、人文精神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宏观意义上的“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宣扬的是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他所体现的思想内涵有助于我们诠释语文教学中提出的人文性。

    樊浩博士站在“人──文化──意义──生命”这样的高度对人文精神作了如下阐述: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主体、以文化建构为底蕴、以意义追求为指向的人的生命确立,生命发展的法则、原理和规律。强调了人文精神以人为基本要素,关注的是人的文化精神,人的生命的独特品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人文化的语文教学作这样一个通俗的描述: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注重学生自由健康的发展,注重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广影响,引领学生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中去,感悟到我国灿烂文化的迷人之处,从而享受到精神的愉悦,精神的幸福,精神的自由与快乐,弘扬学生的个性与灵性。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育在培养人文素质,张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然而,综观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篇6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堂 人文教育 实践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大势所趋,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人文精神的教育是高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人文精神的教育,逐步引导学生做全面发展的个体,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这足以说明新课改既重视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又注重对学生人文情感的培养和提高,因此,高中化学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肩负着指导学生做人的责任。

一、高中化学科目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在传统化学教学中,一般只注重化学知识的传授,强调认知目标的实现。在高考的重压之下,这种教学现象愈来愈严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也发生了较大的不同。化学教育受新课改的影响,开始关注人文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即使有些教师在化学课堂上比较重视人文教育,也只是一味地说教,没有实际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更没有形成体系。但是,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一再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形成了三维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第三条情感与态度则体现了化学教学对人文教育的重视。

总之,在高中阶段,在高考的重压之下,人文精神的教育处于边缘化地位。对于化学学科来说,更是远之又远,正因为如此,社会上才出现了舍友投毒等严重问题。基于这样的情况,进行人文精神教育迫在眉睫。

二、高中化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及策略

人文精神教育是在学科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的形成人格、完善自我的思想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有效途径。高中化学人文精神教育就是在高中化学学科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说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深刻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将人文精神教育和化学知识教育融合在一起,在化学科目中努力挖掘人文精神的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1.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人文精神。在中学教育阶段,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要求学生具有科学素养的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作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化学实验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体会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艰辛,这也是化学学科的优势所在。

2.利用化学科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探索、顽强不屈的意志。当学生在做作业或者做实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穿插有关化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顽强不屈的意志。比如,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被誉为“炸药之父”,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取得了最终的成功。还有英国化学家康福思,虽然是聋人,但是他向命运发出了挑战,最后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3.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以毁灭人类。这就必须让学生从人文价值的角度看待和理解科学,这也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难题,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还应该关注环境的变化,否则得不偿失。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选修教材则提出了“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的观点。

总之,人文精神教育,涉及学科比较广,是每一个学科都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必要的人文精神教育。其中,化学学科是极具有人文内涵的一门学科,也是我们的财富,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课堂上努力挖掘,积极探索,逐步形成高中化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克雄.构建渗透人文教育的化学课堂[J].广西教育,2011(14).

[2]吴克勇,蔡子华.挖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化学教学,2004(04).

[3]吴克勇,蔡子华.挖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化学教学,2004(04).

[4]曹扬.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化学教与学,2010(05).

[5]单旭峰.香港新学制下的《化学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简介及启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Z1).

篇7

关键词:美术教学;培养;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22-02

我们知道,中学美术课程是一项人文课程,它体现着人的伦理精神和道德情操,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呢?

一、要充分认识人文精神的基本价值内涵

我们知道,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把提升与超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放在首位。所谓人文精神,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它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价值观的思想心态,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关注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人本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并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与和谐共处。人文精神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美术教育实践,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通过美术教育实践,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认识到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3.通过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合作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完善与身心的和谐发展。

其次,要了解美术课程中体现人文精神的方式。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确定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

二、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了鲜明的人文精神

1.充分发挥美术特有魅力,使之适应不同学生的认知特征,使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美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给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促使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5.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开阔学生美术视野,增强其爱国情怀。

因此,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密切联系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验,吸收人类历史的文化营养,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丰富多彩。

三、要掌握美术教学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美术教学乐趣。俗话说: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美术课程作为一门艺术同样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习的。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

2.强化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我们知道,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作品中的形、色、质都是情感的载体,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学会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从而使学生的不良情感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心理的平衡,进而健全学生人格,陶冶学生高尚情操。人类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美术作品,都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等最高价值内涵的追求。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的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的人生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非凡能力。

3.尊重多元文化,结合人类文化背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通常运用美术形式来传递思想和情感。我们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所以,美术教学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通过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形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

4.整合学科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通过以美术为主体、联合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发现与美术学科有关的问题内容。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融会不同学科内容,使各种知识与技能相互融通、彼此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美术的特征、表现形式及其发展规律和趋势。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表现在:(1)美术与音乐:包括描绘乐感,设计制作乐器并用乐器演奏等。(2)美术与文学:包括童话故事的插图、连环画等。(3)美术与戏曲:包括舞蹈、皮影戏、影子戏等。

篇8

关键词: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最初作为政治用语被写在政府报告之中,成为全国人民讨论的重点。工匠在我国发展中虽然是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的存在,但是无法被复制,是我国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养人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的主要育人途径,以技术和能力培养为核心。而工匠精神正是人们在技能实践过程中培养的。因此,高职教育是锻造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工匠精神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而且还涉及人文层面,与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人文教育也成为锻造工匠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就运用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研究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不仅能够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而且能够有效拓宽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1.工匠精神的内涵。我国古代便已经有了工匠精神,但是,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与现代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且,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内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具体来说,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主要以道德精神为核心,强调德艺兼备,主要通过身心传授的方式,让受教育者亲自实践才能够获得。并且,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十分强调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要求在工作中强力而行。另外,古代工匠精神还强调爱国为民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而西方的工匠精神与西方人追求完美的文化理念有着密切联系,追求完美在西方已经成为共同的精神。这是因为无论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还是基督教都提倡追求完美与极致。虽然古今中外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外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仍存在着很多共通之处,都强调爱国、敬业、求精、创新。而我国现在所强调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延伸层面这三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的主要内容包括技能和技术,工匠在产品锻造的过程中想要打造好的产品必须具备熟练的技术和高超的技能。因此,物质层面的技术和技能是工匠精神的基本条件。精神层面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主要包括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创造卓越等在内的隐性内容。延伸层面主要指工匠精神所倡导的创新精神,要求人们运用工匠精神在做好基本工作的同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2.工匠精神的内涵。首先,工匠精神能够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工匠精神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了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敬业和奉献,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精益求精,以追求卓越和创新为主要目标;其次,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解决社会上的浮躁和应付工作的现象,使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精益求精地对待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最后,工匠精神作为我国精神文明的重要补充,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意义。工匠精神深化了职业道德和社会主流思想,不仅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了规范,而且能够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人文教育内涵及意义

1.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是主要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而进行的个人教育或社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塑造理想人格,提升受教育者的内心境界,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而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强调通过传播文化知识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人生实践来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并且,人文教育既重视文化由外而内的养成,也十分强调个体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强调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而且,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和成人教育这三个方面。其中,人文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人文学科教育主要向受教育者传授相关的人文知识。而成人教育主要面向广大社会群众,旨在提升社会群众的人文素养。2.人文教育的意义。首先,开展人文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受教育者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丰富受教育者的人文知识,拓宽受教育者视野,加强受教育者对我国传统人文知识的了解,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其次,开展人文教育能够丰富补充学科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在学科之外的知识,提高教育质量;最后,人文教育能够在提高人们人文素养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关系

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有很多内容是相通的,两者密不可分。首先,工匠精神追求真实和完美,要求在制造或创造产品的过程中求真求实、尽善尽美,以塑造最佳品质的物品,进而使制作者产生美感和愉悦感。而人文教育即包括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和高尚审美情趣的培养,要求受教育者能够以正确的审美态度对待文化产品。并且,人文教育十分注重情感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对文化产品或文化现象的情感体验,要求受教育者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掌握文化的内涵;其次,很多文物古迹、手工艺术以及文化瑰宝等都是工匠的智慧结晶,蕴含着工匠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同时,这些文物古迹、手工艺术和文化瑰宝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工匠在打造优质产品的时候需要与文化相结合,赋予手工艺术品较高的文化价值;最后,我国古代工匠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讲求琢磨和切磋,而这一方法和态度已经被古人运用在修身、政治和文学创作之中,广泛渗透到人文领域,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由此可见,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高职院校在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不仅要采用技能锻炼的方式,而且还要积极开展人文教育,实现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结合。

四、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首先,工匠精神是我国现阶段所强调的重要精神指南,政府十分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面向全体社会群众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全社会的工匠精神;其次,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工匠精神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再次,高职教育能够鲜明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的。而工匠精神是技能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因此,高职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十分必要。并且,高职人文教育能够将技能操作相关文化内容与工匠精神相联系,丰富工匠精神的内涵,实现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最后,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是全社会的要求。在当今市场环境下,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熟练地操作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敬业奉献、精益求精、乐业创新的工匠精神,能够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积极创造。而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人文精神能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满足社会的要求。由此可见,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十分必要。

五、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存在的不足

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人文教育,不了解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具体来说,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学生技能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这些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甚至误以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需要接受人文教育学习人文知识,只需要学会技能知识,拥有操作技能即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难以运用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次,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人文工匠精神只是政府提出来的相关要求,采取应付的态度对待工匠精神的培养,只是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放在口头上,并没有采取相关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导致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并没有真正实施;再次,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没有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也没有对人文精神中所包含的工匠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只是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事例,缺乏深入分析,教育效果不明显;最后,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的教育方法不正确,只重视理论的灌输,一味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而一些历史性的人文知识距离学生较远,存在着较大的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法完全理解人文知识所体现的工匠精神。由此可见,教育方法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作用。

六、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途径

1.开展人文教育。高职院校应积极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人文教育,为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学习提供充足的人文养分和肥沃的人文土壤,在让学生掌握技术和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人文教育的相关选修课,并通过开展人文教育讲座、人文知识竞赛、人文精神评比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人文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高职院校应将人文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作为一个整体,在人文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工匠精神培养作用。2.注重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责任心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前提,只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才能够激励制作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具体来说,人们只有具备责任心才能够主动关心自己周边的事物,关心社会,也才有动力思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加强对生命和环境的人文关怀。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强调学生的责任心意识,通过理论和实践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情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做到精益求精,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3.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等学科知识。工匠精神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并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哲学、自然学科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自然学科知识、哲学知识等方面的知识。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设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自然学科等相关的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让学生在了解各学科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工匠精神,进而为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4.开展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而正确价值观念、崇高理想和健全人格是锻造工匠精神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够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且,高职院校应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教育,将德育教育与工匠精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锻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学习自觉性。5.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优秀的工匠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会融入自身的想象和审美情趣,将自己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技能完美结合,进而制作出高品质产品。因此,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高职院校应将想象力培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尤其要在抽象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审美教育,通过音乐艺术课程、美术课程、艺术欣赏课程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品质;最后,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进行产品创作,并开展创造竞赛,通过学生实践来培养工匠精神。

作者:傅向东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曹萱.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探究———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纲》[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

[2]庄群华.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应为与可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3]宋逸成.图书馆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兰台世界,2014(17).

篇9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融合;工科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230-02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统一,培养通专结合,具备创新能力,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素养的综合型人才。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相互渗透融合,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内涵

1.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主体性的社会意识。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其实质是人生意义和人的文化价值属性的肯定。

人文精神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尊重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追求人生的价值理想;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强调主体自我反思、自我抉择和自我负责的自律性和不断创造超越的自由创造性。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人性养成”,其价值追求是培育健全的“人”,是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独立自由理性的人格和创新精神,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学识、智慧、热情、能力、修养、爱心和胆识。

2.科学精神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的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信念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其认识成果的精神升华,是对科学这一特殊社会存在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1],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批评,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其内在要求则是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

二、加强工科院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不仅要求经济的知识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化,因为知识经济时代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追求的是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既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更要重视人文和科学精神的教育融合统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单独提升科学精神,必然会使科学主义泛滥起来,从而导致对人文主义的忽视;反之单独提升人文精神,不用科学精神来限定人文精神的界限,人文精神就会淹没在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中。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才能共同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长期以来,中国工科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把人文教育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影响到在校生的学习与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修养,从而难以形教育的应有氛围。人文教育的薄弱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脱离已经成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警惕和忧虑。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取向。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 因此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高等教育中必须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三、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和措施

1.树立人文和科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国高校长期单科性教育形成的重专业知识教育轻人文教育的氛围,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到决策导向,都体现出与应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观念的距离。要实现大学现代化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 必须重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强调整体协调性,多学科综合解决问题,以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充分发展、和谐结合的人才为核心。

针对当前工科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处于分离缺失状态,必须形成关于工科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教育的共识,充分认识加强培养综合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加强人文科学研究和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继承与综合,在学科教学的同时注重介绍学科专业中涵合的人文知识和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把专业教学和人文科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判断力、意志力,与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结合起来;把人文精神浸润在专业知识中。让学生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完善教学体制,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人文科学融合的平台。目前众多工科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大多停留在知识层面,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明显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是依靠熏陶。为此高校必须打破原有的教育模式,改革教育体制,科学设置人才培养课程结构,有计划地进行学科整合,拓宽专业口径,扩充专业内涵,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文理渗透。

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文、史、哲、社会学等核心课程。对学生实行通才教育,是学生全面了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主流思想。在学籍管理上努力推行弹性学分制,鼓励学生文理交叉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塑造完善人格。

3.注重教师在课程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育者要有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意识。现代教育的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生理、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终身学习、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专业中挖掘出丰富的科学与人文教育内容,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独立学习、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将传授理性知识、培养理性能力和关注学生非理性精神世界的完整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师岗位和教育职业的时代特征, 塑造新的师德, 不断优化知识结构, 除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之外, 更要拓宽知识面, 广泛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 增强对自身教育教学反省的能力,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素质。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科学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3]。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中的隐性课程, 其中蕴涵着价值观、态度、理想、信念等意识形态内容。重视隐性课程的设计与对人才的教育作用。学校要以先进文化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自我实践和自我完善功能,创造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良好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善、创新精神,在师生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民主的学术空气,这些都对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 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大力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尽可能考虑到学术并进、文理交融。再次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宣传教育作用。要注重加强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校内广播电视、论坛沙龙等宣传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价值, 陶冶情操,铸造人格。

总之,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培养学生过程中将提高人文修养和增强科学精神有机融合起来,努力搭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汇的教学平台,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树立起可以传承的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聂莉娜,周金声.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互渗教育[J].教育探索,2006,(12).

篇10

关键词: 大学精神内涵 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创新精神 批判精神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长期发展中积淀而成的稳定的理想和信念,是大学拥有相对稳定的群体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和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精神是大学优秀文化的结晶,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一所大学如果没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就如同人没了灵魂,失去了生命力,谈何为大学。“既是大学的灵魂和本质之所在,又是大学内在的精神信念和特殊意志品质的外在表现”[1]。大学精神到底贵为什么,其深刻的本质本真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大学精神”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人文精费、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自由精神和批判精神等。

一、人文精神

在西方词典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周国平教授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及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探索真理发现真理,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目的和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尊重人的精神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关心人的价值,尊重人创造精神的价值”。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存在,人的思想的作用,提倡尊重人,发展人。也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独特的精神文化。一所大学必须培养师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只有具备高尚的大学人文精神,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才能为大学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具备合格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才能追求其他更高层次的发展。德国卡尔・雅斯贝尔斯指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2]他特别提到促进人的成长,个体的完善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方面。我国认为高深的学问事关个人的成长和完善,故有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强调通过启迪心性智慧,发明良善本性,塑造新人,使人在后天不断趋于完善。孟子说,大学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强调要通过自我先天德性的涵养充实,对之加以显明弘扬,作为个人成己成人的基础。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强调学问的最高境界不是实用技能培养,而是关注培育和塑造什么样的人。

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一种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不迷信盲从,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学作为进行学术研究探究真理的场所,应当超越个别、零碎的现象归纳,超越具体、偶然的经验局限,不把当下的、通常的经验当做广泛适用的真理。应在感性认识经验归纳的基础上找寻理性的真理,因而应摒弃想当然的认可、习以为常的常识风俗的困扰,不把特定权威人物的意见当做超越于众人的神圣洞见。在大学发展中当发现特定的观点与发现的事实规律相违背时,应该敢于挑战权威,提出质疑,维护真理。类如亚里士多德应对别人指责其学术观点与其老师柏拉图存在重大差异时的回应:“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要求我们对一个问题研究其应在客观存在的事实基础上,反对以主观意识的设定,或臆造的前提,或虚假的关联作为研究的基础,不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非理性想象作为研究的基础。对某些观点的采信建立在实证基础之上,一个观点只有在实践中通过理性的、物质的实验被证实是正确的,才可以认为其有坚实的基础。对某些问题的研究不满足于事实的粗浅、表面的描述,对特定事物之间的关联也不满足于定性的、笼统的价值判断,它要求对某些问题的分析超越表明的现象深入到背后的实质,找出规律所在,使感性的认识能够上升为理性认识。他要求以精确、量化、直接等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以便确立不同事物之间的直接关联,而不唯上,不唯书,确立学术独立,学术自由的精神,反对学术行政化的干扰。只有这样大学的发展才有生机和活力,才有蓬勃向上发展的土壤。

三、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