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科技创新;创新教育;现实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004-2

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能否不断实现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和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取胜的关键。科技创新已成为不断占据和获得社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而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如何激发与实现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在学业和随后的工作中不断实践科技创新,已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文化影响因素分析

对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现状,我们在给予正面评价和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可以看到,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缺少创新的足够兴趣和动力,从而导致整体创新水平有待提高,所以,对影响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的分析,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具有影响的主观因素进行分析,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仍和客观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是由于客观因素和主题选择的内化所造成。首先或许是一种文化的选择所造成,当然文化本身具有多元性,即从内涵上来说,文化无论是从动态还是静态上说,都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层面、价值表达和趋向,而作为个人则并不对文化的多方面全部接纳和保留,对同一文化具有某种个人的倾向性和选择性,这种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既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也可能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

如科技创新精神首先需要具有一种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是与西方主客二分的分析视角以及数理分析方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国传统文化则主要体现为一种感性直观的思维方法,重整体宏观思维而轻视个体分析思维,重性质分析而轻视数量分析。另外,非常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影响个人的思维指向主要是人类社会,尤其是指向社会的道德领域,而西方思维方式主要指向自然界,因此,中国人的思维活动试图主要实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西方则在思维方式上主要是一种人与自然的竞争,体现为人对自然的一种征服和战胜的过程。在这一点上,西方文化与科学理性精神具有共通之处,科学就体现为一种对现实物质世界和自然界的一种认识,并在认识基础上体现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征服、改造和利用。所以从文化的这些方面的特质来看,西方的文化思想更有利于科技创新精神的激发与实现。

从大学生所受到文化的影响来看,传统文化对其影响主要体现为一种隐性文化的影响,隐性文化是与显性文化相对的,显性文化只是露出水平面的冰山之一角,而位于水平面之下则是更为大量的部分即隐性文化,当然,传统文化也只是隐性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受到影响最大的还是隐性文化,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等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隐性文化的巨大影响。当然,如上所述,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隐性文化并不完全具有消极的或者对理性因素限制或者制约的一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的人因为个人生活实践、经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而所具有的主体选择性和倾向性,从而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从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了传统科举制思想的影响,或者说,目前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影响下,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发展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城乡二元制文化的分割,在乡村观念中,无论是父母,还是中小学教师,一直把培养学生考上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作为中小学教育的目标,认为只要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就意味着功成名就,意味着美好的前途,所以,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专家一再推进和呼吁素质教育,而相当多数家长和学校却在仍然实行着极为严苛的应试教育,尤其是在高中,高强度的学习和前所未有的高考精神压力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身体伤害和精神伤害,导致了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当学生升入大学相当一部分学生会不再继续努力,甚至会具有较大的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下降。

另外,在大学生思想意识中,仍然存在着较为保守而缺乏开拓性的一面,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就需要一种开拓精神,正如所揭示的现实物质世界是一个动态、发展和不断变化的世界,因此,个人的思想意识、发展应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相符合,应该以个人不断地发展去应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少一点保守,多一点不断发展的开拓精神,敢于去迎接现实和未来的困难与挑战,在人生中不断实现一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摆脱应循守旧的窠臼,去为自己不断创造精神财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受到了传统的学习意识的影响与制约,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理解仅仅只是服从老师的讲解与安排,认为老师讲的都是考试要考的,这会导致对老师的绝对服从,从而完全按照老师的讲解去做,从而往往造成在学习中只是循规蹈矩的学习已有的知识,而缺乏对新知识的探索和追求的兴趣,这就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缺少对于科研创新的意识,往往没有自己的观点和对于新知识、新方法、新领域探索的能力,在学习中往往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被动的做法,学习中更多时候只是一种简单的思考,而缺乏创新意识的养成。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对于大学生来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我们很难说谁先谁后,或者改变目前部分大学生创新意识不足的状况,就需要做出一种改变,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就需要不断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品质与创新能力,以不断提高其所具有的科技创新意识,实现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科技创新。这其中主要包括观察与思考的敏锐性、持久性和深刻性,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和定向性,同时,也应积极培养与发挥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发散与聚合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等。

二、创新教育与现实影响因素分析

除了上述文化与思想因素之外,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中,还存在着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若干现实因素。不容否认,当代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和创新热情的,若要充分调动、激发与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就要排除各种障碍因素,积极鼓励、扶持和引导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保护和扶持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当然在其中最重要的是不断对大学生加强科技创新教育,以不断鼓励、扶持和大学生科技创新,不断实现大学生本人的发展,也由此实现科技的发展和社会效益的取得。

不断对大学生加强科技创新的教育,这事实上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从教育内容上来说,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面的,既应该包括大学生创新所需要的极为扎实的基础知识,也应该包括各学科创新所需要的前沿知识,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和掌握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扎实的知识储备。其次,创新教育还应该包括方法的引导和能力的培养,创新所需要的知识是基础,而方法和能力则是创新的关键,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并高度重视创新方法、能力与知识、现实的契合性,决不能使两者脱节。最后,还应该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情商的培养,使大学生既具有科技创新的热情,不断激发与实现这种热情,同时又具有较大的意志力和在科技研究过程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对于当前的大学教育和课程设置,无疑我们应该给予充分正面的评价,大学在培养人才,推动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部分高校也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关于创新引导与实践较为缺乏等等问题。更多时候,大学一年级作为中学与大学过渡时期,以基础性课程为主,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导向原有知识,而缺乏创新性,这当然也是由大学一年级的教育阶段所决定;大学二年级则以英语、计算机考试等过级考试为主,甚至英语学习因为考研和出国对英语要求而造成了在整个大学期间都以相当多的时间在学习,从而对其他方面的学习时间挤占较多;大三、大四则开始忙于准备考研、考公务员及其他招考为主,大四除了参加各种招考外,还要准备和应对各种招聘等等。这样在大学生疲于应付的情况下,其创新意识、创新空间和创新能力出路都较为狭窄。或者说在当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的情况下,大学生往往一开始入学就接受到了极为严峻的就业压力的心理预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也并不利于学生安心学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方法和形式,从学科属性上来说,大学所设置的各种学科对应的科学研究,应该分别从属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所以针对不同学科的大学生所对应的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应该因材施教,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分别设置不同的成才标准,如基础学科应多鼓励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而应用学科和开发学科,则要多鼓励学生多与现实领域的实践相联系,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注重在现实中的运用,以实现现实的创新,对应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则对应着基础研究创新、应用创新、开发创新和实践创新,这些创新彼此之间会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而大学生也应依据自己的特点和意愿做出自己的选择,以更好地实现创新。

与此同时,在当前大学科技创新与人文学术研究氛围的营造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科研的主动性相对较强一些,而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学术研究氛围则相对较差一些,这就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太多学习的主动性,有一些高校的学生逃课相对较多,以混学分拿毕业证为主。同时,学校院系等组织的一些学术讲座、报告,除与社会热点结合较紧密的一些讲座外,有些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报告甚至听讲者甚少,而在一些高校,甚至听学术报告都成了一种任务,往往是以通知的形式让某一专业的学生参加,长此以往,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被动性。

综上所述,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因素很多,但就其影响力来说,其内在影响大小来说,文化的内在影响,远远大于外在的影响,因为文化往往会形成个人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并深刻的影响个人的学习、工作和方方面面,而这种影响力的排除既需要社会思潮的引领,也需要个人的文化反思,反省与自觉。而对其影响的现实因素,相对与文化因素虽然处于显性层面,但由于其多元化和复杂的表现,其消除与解决也是复杂和长远的。

参考文献:

[1]崔彬,谢伟.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篇2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有效措施;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陈立福(1979-),男,河北沧州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何纯芳(1965-),男,湖南益阳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151)、长沙理工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CN120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32-03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高水平结合。周济同志曾说:“中国的大学要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这是围绕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历史性要求。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

在我国,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了重视分数而轻视能力、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的习惯,养成了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2]大大抑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不少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很好,但走出校门面对实际工作中的科研问题时往往感到一筹莫展。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使他们因不能学以致用而对未来感到迷茫,同时企业又因找不到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而焦急万分。[3]因此,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在校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来得以锻炼、[4]培养和积蓄能量,使得学校培养的大学生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出色的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主要呈现两个特点。

1.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不浓,积极性不高,意识比较淡薄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学生本身原因。许多学生目前还停留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上,尚没有主观意识到创造型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学习的知识只注重巩固理解,而没有和实践相结合来消化吸收。据统计,有近87%的学生把课余学习时间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7.5%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或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二是学校的科技活动影响力不够大,没有做好宣传和普及工作。据调查,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总是集中在一部分大学生身上。这些学生有很浓厚的兴趣,且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但这部分学生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主要是学校没有对学生加大动员力度,往往挑选比较有基础的学生进行比赛,不注重大学生总体科技创新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良性发展机制。

2.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时后续保障措施不完善,不能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

目前有些大学生想进行一些科技创新活动或是得不到经费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或是由于教学计划的安排导致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很少,或是虽有想法但得不到老师指导而不知如何下手,或是传统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和奖学金评定标准过分看重考试成绩,而科技创新活动的考核标准难以制订等,从而影响了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些都使得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热情大减,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进程。

二、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学校的育人目标总体上是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课堂”来体现和落实的。教学环节是主渠道,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业务素质,也培养学生的非业务素质;“第二课堂”——课外实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是教学主渠道的有益补充和拓展。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

1.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品格

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不断遇到问题和挫折,需要他们去解决和接受挑战,将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锻炼,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吃苦耐劳、严谨求实、团队协作及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品格。这将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也为日后进一步的科研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会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在活动中又会发现新问题和很多不了解的知识,进一步激发他们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实现学习与成长的良性循环,从而使得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提升。

3.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他们开动脑筋思考,调动所有知识并想出新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使得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挥、展示和锻炼,为以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4.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和社会提出的更高要求

近些年,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能力等。在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活动中,他们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这些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从而使他们在人才市场上增强了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掌握了主动权,也为未来国家发展培养了出色的创新人才。

三、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探讨

由目前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及意义可知,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发展还很不乐观,社会和国家对这种能力的需求缺口也很大,因而有必要探讨较为有效的措施来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

1.学校和院系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动员力度要加大

据调查发现,在制约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六大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到3%,其余都是非智力因素,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缺乏开拓精神、不能自觉创造科技创新机会等。大部分大学生或是不知道有科技创新活动,觉得很陌生;或是觉得太难,离自己太遥远,没信心参加。因而学校、院系要发挥宣传和动员作用,积极利用校内的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积极宣传科技创新活动。并对科技创新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通报奖励,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人心;通过召开表彰大会、举办优秀学生论文报告会等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和辐射功能,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2.学校和院系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后续保障工作要到位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学校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支持措施和对教师的激励考核上。

(1)提供资金支持,开展多个创新平台。没有资金支持,再好的想法也不能较好地得到实现。因此,为了发展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可以在多个方面提供资金的支持。如:可以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学生科研活动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允许他们申报各级创新性项目,学校组织评审并相应批准觉得可行的项目,尚有问题的项目可继续修改。在完成这种项目的过程中将锻炼他们的文献综述能力、[5]创新思维、创新设计及团队协作能力,将使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提升。还可以建立并利用好一些科技创新团体。这些团体通过参与科技竞赛、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各类学术讲座、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技成果展吸引大学生到各类科技创新的活动中,学校在这些活动中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扩大科技创新交流广度和提高科技创新素养。另外,为各种级别的科技创新竞赛或比赛提供资金支持。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校级或院级的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让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为学生设立科技创新学分要求及相应的奖励制度。为学生设立科技创新相关课时和要求,并健全创新的激励机制。每周设定几节课的创新课程编入课表,以便使学生有时间保证。对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可调动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创新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作为评优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各年级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掌握知识的层次水平和知识经验情况实行有层次、分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安排。

(3)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教师提出一定的指导学生要求。在对学生科技创新进行指导时要针对教师种类(如理论科研型、工程实践型教师)提出不同要求,明确指导老师的资格、职责、考核办法等相关要求。对指导老师给予合理的创新工作量和创新指导奖励,可使教师的工作和付出得到认可、激励。

(4)多次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各种讲座,并及时通知学生。每年举行数次院士、专家、教授及企业家的讲座,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锻炼学生的勇气,激发积极思考的动力。设立覆盖多学科的博士讲坛、创业论坛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营造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消除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神秘感,吸引广大学生加入到科技创新的行列中来。

3.校企联合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

学校与企业可联合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金。每年学校花费的科技创新资金由企业全额或部分出资,每年举行的科技创新比赛可以为企业冠名,扩大企业影响力,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大学生可以到企业实习锻炼科技创新能力,以达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赢的目的。

4.建立并利用好科技创新基地

科技创新基地可有效实现科技创新活动普及化的目标,发掘和培养骨干学生,发挥优秀创新人才的旗帜作用。根据兴趣爱好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团队,进行分组重点培养,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以期提高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产生品牌效应,赢得社会声誉,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长沙理工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正在逐步得到提高,科技创新也越来越受到学校重视。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学院的大学生经常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比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湖南省“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院里举办的“华自杯”长沙理工大学校园电子设计大赛等。我院学子数次在这些比赛中获奖,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创新型大学生。学院还于2005年建成了长沙理工大学电子创新训练中心。它将原来分散单一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辅导转化为集中系统化的训练模式,每年吸引近300名大学生进入中心展开培训,为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此外,学院目前已经与多个公司和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拥有2个校内实习基地、16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湖南省电力公司为湖南省优秀校外实习教学基地。这些资源也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上尚有较大欠缺,取得较大进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这就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和动员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后续保障制度的制订和实施要做好;还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与企业深度合作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结论

本文就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探讨了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点较为可行的有效措施。最后根据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下一步还需深入思考如何在校企合作中最大程度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梅.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文化建设,2007,(4):74-75.

[2]夏婷.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2):47-49.

[3]张春华,孟令辉,徐慧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能力培养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7-8.

篇3

关键词:校企协同 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 素质拓展

引言

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志在《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中也强调,要大力培养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成长链。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乎国家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是提高高校办学实力、学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根本保证。高校要造就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开展科技创新素质教育,它是大学生素质提升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培养适应竞争型人才的必要途径。

企业和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两大主体,两者各有其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创新目标。企业的优势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以及对技术成果的商业转化,其目标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高校的优势在于对创新技术成果的研发以及创新知识信息的聚集,其目标在于寻求知识资源的增值和技术成果的转化,校企协同创新能够有效互补双方资源以实现更大创新效益。[1]

一、 校企协同的涵义及其作用

所谓校企协同创新,就是将高校与企业的资源和优势进行合理的配置、全面的共享和有机的融合,以推动产业、技术和产品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校企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定位、资源和能力、发展目标上存在差异,必然形成不同甚至是潜在对立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高校的优势是基础研究、专业人才、知识及技术信息、研究方法和经验;企业的优势是技术的快速商业化、相对充足的创新资金、生产试验设备场所、市场信息及营销经验。而校企协同创新的“协同”,就规定了校企协同创新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大异质系统的资源、优势等的配置。在校企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市场在配置校企双方资源、优势和要素等方面的基础性地位,尤其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互动发展。[2]

二、 校企协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及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学生的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理论知识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是对书本知识的深化和实践,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推动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许多高校通过给大学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科技竞赛等机会,帮助大学生培养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在创新精神的驱动下不断实践,使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我校是一所独立的民办普通高校。三本院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挑战自我,勇于创新,促进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校在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科技创新活动机制有待完善,二是学生和教师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平台较少,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校内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开放力度不够也制约了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 校企协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涵义及实践途径

1 科技创新素质的内涵

大学生综合素质指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主体特性和品质。大学生综合素质包含基础素质和拓展素质。基础素质主要由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三部分构成。拓展素质也称能力a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它包括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以及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方面问题的能力与水平。科技创新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素质的结合,集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求异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素质,是人的全部知识智能结构的最高层次。[3]

2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提升的实践途径

3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学生发展自我、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我院着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团队的平台作用,目前已组织构建起三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团队:以参加各类科技竞赛为目标而组建的团队、围绕课题项目或教师的项目而组建的团队和以校企合作形式建立创的新实践基地。针对科技创新团队的特点,制定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办法,不断凝炼先进的团队理念,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实现团队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及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情况纳入素质拓展体系。因此,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有利于以此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参与热情。[4]

4、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

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充分利用高校的专业优势和企业的生产优势,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生产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在建立固定的大学生创新基地的同时,还应广泛深入地进行校企合作,积极地寻找和联系一批专业对口、适合本校特点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学生的实训、实习基地,为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提供必要的场所,为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5、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对实验场地、设备、师资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对大学生而言只是半开放的状态,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因此,加强实验条件建设,建立创新实验室,向大学生开放,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技训练水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实验能够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校企协同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方法途径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拓展的过程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立体的培育体系,是实现校企协同的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方法途径。

1、建立全新的评价、激励、管理机制;完善各种管理和奖励制度,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支持和奖励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有资金保证;加大科技创新典型宣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5]

2、建立系统的竞赛机制和完善现有的竞赛体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各类竞赛活动,培养和发现一批尖子人才,系统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3、建立系统的创新活动和完善实践培训体系。分别针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阶段学生各自的特点,建立符合学生特点的创新活动和培训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原动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产品开发及申请专利的意识,开发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

4、以课程教学为纽带,渗透创新素质教育。根据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素质教育思想观念,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方法,介绍学科前沿发展信息,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极具重要作用。这也是开展创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6]

5、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是搞好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性、连续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建设一个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并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对培养具有真正创新素质的人才意义重大。

五、结语

面对社会对创新人才的急速需求,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高校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发展要求,以创新能力提升为契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本理念,实现学校与企业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协同发展。通过体制创新,构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协调并进的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7]

总之,校企协同创新要打破阻碍发展的壁垒,共同培育、激励发展,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资源整合机制,从而迅速带动其他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协同创新,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提升企业发展活力。我们将充分整合大学和企业的创新资源,积极推动和参与校企协同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倩铃.科技创新引领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的实践与探索―以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3).

[2] 马志强,李 钊,朱永跃.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博弈分析的高校服务价值提升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

[3]许霆.论校企协同的机制创新 [J]. 教育发展研究,2012,17.

[4]贺素霞.三本院校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11

[5]邓广福.如何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J]. 文教资料,2011,4.

[6]李登伶,刘文杰.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5):62

篇4

首先,进行科学活动的意义就在于继承和创新,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不能够走捷径,这样不仅可以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非常有利,而且通过参加这些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探求更多未知的科学领域,有助于调动起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可以促进大学生积极去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的意识。在进行科技活动的创新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还要经历很多的挫折,有时候根本看不到希望,这就要求大学生应该具备敢于战胜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品质。

其次,对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增强的效果。在大学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的时候,比如一些比较小的发明创造等,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想法从而指导行为产生,使科技成果可以较快创造出来,在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归纳和分析研究结果以及撰写论文等方面都需要独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将自己学到知识进行充分利用,使知识得到和多层次和角度的实践。在他们步入到工作岗位的时候适应能力就比较强,在工作中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使自身的竞争力得到增强。

最后,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得到增强。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使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化,使知识面得到扩大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一般的高等院校跨部门和学科的科研任务,通过这些活动就会建立起一些新的学习群体,大学生通过参加这些群体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学到在课堂上接触不到的知识,可以使他们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开拓创新,进行创造性学习,对知识处理和运用的能力更强,是自身的创新素质得到培养。

2、怎样才能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1建立科研导师制。

要结合高校学生的具体能力和实际水平,来选择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也非常高的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的教师来担任学生的导师,来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导师要根据学生的专长和兴趣爱好为他们制定不同的计划,对学生起到引导和鼓励的作用。

2.2建立专门的科研创新队伍。

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布置和规划,为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应该对管理的队伍加强建设,对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直接负责,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科技创新活动的各种动向,使业务水平和科技创新的服务意识得到充分提高。

2.3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邀请外国的知名专家来校进行学术报告或者举办学术研讨会,对于现在国内各个高校开展的竞赛积极配套建设实验室或者进行创新实验的场地,可以将学校的专业科学实验室进行开放,利用先进的设备来进行实验研究,为大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3、结语

篇5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 科技创新能力 瓶颈 对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党的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

作为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高级专业人才群体,大学生必将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大学生是科研队伍的主要来源,科技创新更多的需要依靠他们去实践和推动。能否培养出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科技发展水平,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因此,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当前各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大多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校团委下设立了专门的学生科技创新部门,负责组织参与科技类大赛、举办各类科普活动,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东北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创新中心,统筹协调推进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高校内二级学院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依托学院团委组织开展。

目前,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科技大赛举办趋于常态化,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提供了稳定的舞台和无限的上升空间。在各类科技大赛的带动下,众多高校都组建了科技类学生组织,开展校内科技竞赛和形式多样的科技类活动。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也从内容到形式得到全方位拓展,进一步充实了“第二课堂”的科创育人功能。[2]

随着全社会范围内提倡创新精神,高校也不断加强创新活动的宣传力度,工科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有较为正确的认识。研究表明 ,我国工科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整体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也能够充分认识到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自身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蓬勃开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严重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亟待突破,尤其在工科大学生中,很多问题尤为凸显。

科技创新活动游离于专业学习之外。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依托于各级科技大赛和校院举办的各类科普讲座、科技趣味活动。而本应是创新能力培养主阵地的“第一课堂”,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覆盖面狭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实验课教学以验证性实验内容为主,综合性、设计探索性试验内容偏少等。

经费保障不足,教师介入不足。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在大量的实验、模拟过程中加以锻炼和提升。同时,校院相关单位还需要组织参与各种科技竞赛和科普活动。这些都需要充足的经费给予保障。但从目前高校科技创新活动运行情况来看,经费不足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由相关调查数据得知 ,资金缺乏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另外,专任教师在“第一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和科技类活动的指导工作中,都是至关重要的角色。高水平教师参与科技创新工作,无疑将大大推动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但是现实情况来看,专任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了解和支持非常有限,能致力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专任教师更如凤毛麟角。大多数专任教师仍停留在课上讲授书本内容,课下抓项目、做课题,缺乏完善课程内容、指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的责任意识。

专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有限。专任教师的课题研究项目和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是工科大学生加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平台。虽然近年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持续推动,但是大学生加入指导老师课题研究项目的时间仍普遍较晚。与此同时,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等基础能力大赛在高校中开展情况已较为成熟,但是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科技大赛却相对薄弱。以冶金学科为例,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冶金方面的国家级科技竞赛。[3]

三、提升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结合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针对工科大学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瓶颈问题,我们进一步探索提升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1.树立sts教育理念,突出“第一课堂”教学的创新性,突出实验课程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全方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即科学技术和社会,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Sts教育倡导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科学技术观、环境保护以及科学方法、科学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因为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所能达到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知识面和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所以,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该树立sts教育理念,设置一些既不属于专业知识,又与专业相关的课程,适当增设人文教育类课程,以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不同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将专业最前沿的动态带入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授课模式,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更多地依靠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设计方案、自行讨论修正,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适当降低验证性试验比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试验内容。哈佛大学就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实验教学,每周两次实验课,每次3-4小时,大型的综合实验常需要2-3周(4-5次)完成。 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激发大学生对科技试验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创新设计、验证等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为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资金和人员保障。

通过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经费充足。学校可以统筹规划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相关工作经费单独列支,包括实验设备费、器材费、讲座费、培训费、表奖费、科普活动费、组织参加科技竞赛的差旅会务费等。学院按照实际活动开展情况实报实销,同时也应该给予配套的经费支持。通过校院两级部门的共同努力,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顺利开展。

将参与科技创新工作纳入专任教师的考核考评体系。根据专任教师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科技竞赛指导和参与学生科普活动等多个方面的表现,从多个方面设立指标,在专任教师队伍中建立与大学生创新工作相挂钩的绩效考核机制。对于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做出大量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物质、精神奖励,促使专任教师充分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中来。

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在创新学分、推荐免试读研究生等成熟做法的基础上,吸引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努力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通过产学研结合,使参与科技创新的大学生能亲眼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投放市场,产生效益,进一步增强成就感和荣誉感,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良性循环。

3.搭建不同层次的专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突出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专业性。

通过鼓励低年级学生走进实验室,支持成立科技创新类社团,广泛开展专业领域科普活动和校院两级专业科技竞赛,尽早让大学生们应用专业知识,掌握研究方法,丰富比赛经验,做好知识储备、能力储备和心理准备,使大学生初步具备参加科技竞赛的信心和能力。

在实验室学习和各类校园科技活动的基础上,依托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研究会、行业学会、行业企业等机构,策划举办具有较广影响范围和较高影响力的专业领域科技大赛,进一步丰富和充实科技竞赛的类型和内容,提高对大学生们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标准。

四、结语

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永恒主题。高校应基于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全方位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搭建专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使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毕研俊,赵敏.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调查与分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6):37-41.DOI:10.3969/j.issn.1671-4385.2011.06.012.

篇6

(北方工业大学,中国 北京 100144)

【摘要】学生科技竞赛为学生提供了科技创新的实践平台,但目前科技竞赛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管理工作中,做好制度保障、政策宣传、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学生科技竞赛;创新;管理机制

0 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不进则退,经济进步的源动力是科技,而科技进步的根本是创新。国与国之间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机构,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型高科技人才的重任。科技创新的实质是一类综合性较高、应用性极强的学术研究活动,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素质。[1]大学生科技竞赛为大学生提供了这种实践的平台。科技竞赛活动为大学生开展科研提供经费资助,并有教师进行指导,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科研创造,研发出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成果。

科技竞赛取得的成绩与指导教师严密组织、耐心指导和学生认真参与、刻苦钻研密不可分,但不可否定的是,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科技竞赛管理机制是否科学与合理。科技竞赛从赛前的组织培训,赛中的服务管理到赛后的总结表彰,整个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才能保障科技竞赛有条不紊的进行,才能培养更多适合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

同时,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应充分发掘蕴藏在广大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要达到这些效果,就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保障学生进行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1 学生科技竞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学科分布不均衡

目前学生科技竞赛较多存在于理工科个别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例如计算机、微电子、自动化等,而文科专业很少或没有。参与了科技竞赛的理工科专业学生,通过设计、操作等实践环节,在锻炼了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进而提高了学习成绩。很少参与或没有机会参与科技竞赛的文科专业学生,在这方面就存在一定的欠缺。

1.2 产出成果的科技水平不高

由于知识体系和知识层次的局限性,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时,难以对问题进行有深度的研究。另一方面,学识渊博、有较强研发能力的教师由于工作繁忙的原因,又无法真正对学生进行实质性的指导。这些原因导致学生科技竞赛产出成果的科技水平不高。

1.3 缺乏制度保障

高校研发的主体是教师,关注的重点项目是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和学校与大型企业的合作项目,在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关注度不够,没有相应的科技竞赛管理办法或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

2 科学合理的科技竞赛管理机制

2.1 制度保障

严格的制度为大学生科技竞赛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学校保障大学生科技竞赛的经费,安排教师做项目的指导教师,并为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实验室、实验器材等条件。除了提供项目经费外,还应设置相应的结题验收程序来保障项目的完成质量。项目在研周期一般为一年,项目完成时间到了之后,各项目组参加答辩,学校组织专家、教授对各项目进行评审。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应当完善工作制度,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为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应制定规章制度,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2]

学校为文科专业学生保留科技竞赛项目的指标,给予经费支持,保障文科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到科技竞赛中来,为他们搭建参与科技活动的平台,以科技创新带动大学课程的学习,深化学习效果,促进学以致用。

2.2 政策宣传

大学生经历了中学阶段应试教育,主动参与科技竞赛的意识不强烈,大都处于被动状态。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如课堂、课外活动、网络教学平台等)做好引导和宣传工作,解读学校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制定的支持和保障政策,介绍科技创新活动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培养、自我完善中承担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3]

学校联合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处等部门,在各类学生活动、教学活动中广泛宣传科技竞赛的活动目的、意义和资金支持、奖励激励的政策。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科技竞赛活动的意义,让他们知道科技竞赛可以锻炼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对所学课程的理解,才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竞赛中来。

2.3 激励机制

高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要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引入激励机制,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4]

学校鼓励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教授、专家参与指导学生竞赛,纳入教师科研业绩考核范畴,给予科研工作量的认定,对指导作品获得的奖项也给予一定程度的认可,以此来激励教授参与指导学生的科技活动,提高科技竞赛的科技含金量。

学校对经过验收,被评审专家组认定优秀的项目,实行奖励制度,分等级颁发证书,并给予相应的奖金,通过评奖评优以及奖金措施来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品。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学校督促其继续攻关、完善,在完成目标任务之前,不再批准该项目组申报新的项目。

3 结论

学生科技竞赛采取科学的管理机制能够有效的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想,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管理工作中,做好制度保障、政策宣传、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能够提高学生科技竞赛的实施效果,极大地增强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全面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田立勇,于宁,张玉芬.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综合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2(6).

[2]瞿浩,何家霖,宋之帅.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5(1).

[3]胡庆武.大学生创新活动目标导向的探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9,10,28(5).

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 科技创新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4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独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例”(课题编号2014B28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81-01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实意义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其不断前进的动力,而创新主要依靠人才。高校作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又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新生办学模式,本身就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创新,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上,没有形成完整的模式和系统的培养方法。因此,如何在独立学院大学生中形成良好的科技环境,探索其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问题。

首先,学生学业基础不扎实,缺乏自信心。多数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与重点高校的大学生相比,高考分数相对较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缺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知识储备和研究的自信心。在培养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补漏,还要对常识性知识进行点拨。其次,兴趣不足,创新精神欠佳。独立学院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不高,许多学生只是一时冲动参加,只有少部分学生能持之以恒的走到最后。整个创新过程从早期的资料搜索、计划制定、实践调研,到中期的方案实施,到最后形成总结报告,时间相对较长,导致部分参与学生半途而废,浪费了先前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学生有新思想、新想法,在实践中容易轻易放弃,缺乏坚持到底的创新精神。另外,学生存在认识误区。学生普遍认为科技创新太高深,只是单纯的学术行为,远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即便是参加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愿意花在创新活动上的时间也较少,通常只是为了参加竞赛来获得成果,一有阶段性成果就急于报奖,这种科技创新活动属于短期行为,并没有激发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很难实现重大成果的突破。因此,要开展好科技创新活动就必须克服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畏难情绪和急于求成心理。

2.教师方面问题。

独立学院办学时间一般较短,年轻教师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主要力量。一方面,这些教师除了要承担自己的教学任务以外,还要承担科研任务,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即使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去辅导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由于缺乏有经验的专家教授的传帮带,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力仍然有限。

3.学校方面问题。

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只是把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个别学院制定了培养计划,也基本是照搬母体学校,效果较差,没有实际意义。部分独立学院没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部门不明确,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没法形成长久的支持。一些独立学院在科技创新奖励方面,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教师的工作量得不到落实,学生做出了成绩没有奖励,导致很多学生和教师没有兴趣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此外,没有配套的硬件设施,学生没有办法顺利的开展实践研究活动,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独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三、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1.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

在学生队伍建设方面,建议打破传统模式,跨学校跨学科合作,融合所有人的智慧,进行学校和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例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小组可以将机械设计、工业设计和市场营销有机结合起来,工业设计的学生将机械设计学生设计的作品进行美化,由市场营销的学生做市场调研,最终将其推入市场,形成成果的转化。另外,学生组队时,最好由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学生共同组建,起到更好的传帮带的作用。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加强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使其为学生提供扎实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前沿,努力建设具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可以选派青年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去相关院校进修,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来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去工厂和相关企业进行实地培训,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要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尽可能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访学进修、科学研究,来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创新性教学水平,更好的指导学生。

2.成立科技创新协会。

成立专门以科技创新活动为主的大学生社团,为学生搭建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良好平台。采取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让学生了解科研申报的基本程序,了解各类科技竞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投身到科技创新活动来。例如可以通过科技创新网站、微博和微信等信息手段,宣传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情况和相关信息。以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一定成绩的同学为榜样,在学生中大力宣传,吸纳更多对科技创新有兴趣的同学进来。社团定期组织一些科技创新活动,包括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创新课题讨论、校外实习基地参观、学术讲座等。

3.制定完善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

建议各学校将科技创新相关教学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对教学计划进行优化,避免与正常的课程教学相冲突,建立一个以培养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低年级学生掌握的知识相对较少,先进行科技创新实践基础知识培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基础,主要加强科技创新实践应用阶段的培养,逐步实现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纯模仿到独立创新的过程。在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增加科技创新专题,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课程设置上,增加科技创新相关的选修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寻找创新新途径。

4.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首先,以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为载体,开放实验室,鼓励大学生走进实验室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其次,加强科技创新专用实验室建设,有计划的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不仅是对专业实验室功能的补充和拓展,也为学生从事重大学科竞赛活动提供了固定场所;最后,加快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建设,包括培训基地和交流基地等,有效弥补了高校里学生科技创新所需设备、场地等方面的不足,为学生的创造潜力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5.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保障。

首先,独立学院应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资助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应局限于大学校园,可以通过与知名企业合作,达到共赢的模式,学校可以从企业获得科技创新基金,企业也可以从活动中选拔到科技创新精英,最终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其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评价机制,制定标准,适当的可以计入学分,给指导老师计算科研工作量,发放课时酬金,在科技创新竞赛中取得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来;最后,院校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从政策上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循序渐进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田养利.独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2011,(8).

篇8

高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成果以及高校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目前在我国高校开展的以各类比赛为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大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个方面的问题,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欠缺

近期对安徽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具有参与创新的想法。然而在科技创新项目申报时临时组织,部分学生只是具有一时的热情,没有把科技创新作为自己创新能力培养的机会。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学生获得科技创新活动的信息渠道较少,通畅性较差。(2)大部分同学对创新的兴趣高、持久性较差。(3)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概念模糊。(4)学生科技创新与基础学习不能均衡发展等一系类问题。

1.2 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力度不够

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模式化,教学过程中往往与学生缺乏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学生受到中学阶段的灌输式教育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视度不高。(2)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科技创新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3)对学生的指导持续性较差,往往都是突击指导,科技成果较差。

1.3 高校工作的相关制度不完善

建国至1985年期间国内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经历了“行政体制”期,“停滞和倒退”期,“逐渐转轨”期,1985年至今高校进入“全面改革与发展”期,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在发展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健全,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学科配套、专业配置合理、组织及管理机制科学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1],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仍需要不断改进。

2 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保障体系的构建

发挥专业指导学术优势,科学规范科技创新活动制度发现我国高校科技体系已经得到不断完善和健全,逐步形成了学科配套、专业齐全、资源丰富、组织结构较合理、管理机制较科学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国高校在我国科技、经济、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1 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相关制度建设

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在改进工作理念的基础上,要积极的创新与之相配套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设以及奖励机制,把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2]。建立完善的组织和管理机制:目前高校的技创新工作的制度尚未形成理想的管理政策环境,高校要不断探索和建立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环境管理体制,激发进行科技创新积极性,要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相关配套政策,及时跟踪大学生在科技创新培养过程中的政策落实情况,从科研立项、科研研究成果、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等各个环节保障创新活动的有效进行。

2.2 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校园文化

篇9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 创新团队

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地区乃至企业间的差异日益体现在知识创新能力的差异,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则成为这一战略能否实现的关键。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和体系进行探索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应有之义,在诸多探索中,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广泛受到认可。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现状考量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意义已毋庸赘言,当下也涌现出一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方面的优秀案例,譬如华中科技大学的3个大学生课外科技团队冰岩作坊,dian团队、联创团队,以及2014年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委托团中央学校部启动遴选出的100支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这些团队在学术研究、科技竞赛、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显示较大潜力,也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成功典型。然而考量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现状,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意愿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学生数量多,可提供的教育资源少。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育人实践方面成效的彰显,以及高校相关政策制度引导、舆论宣传等方式的作用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上的意义越来越为学生认可,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很大提高。然而,当前很多高校所能提供支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团队的教育资源还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这种教育资源的不足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的不足,主要是科技创新团队的指导教师、管理人员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现有的实验室场地、仪器设备等硬件资源的不足,这两方面的资源不足限定了参与科技创新团队的学生人数。

(二)应赛型团队多,持续性研究型团队少。

当前很多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是基于参加某项科技竞赛活动,这种组团模式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在团队运作上有很强的突击性。往往利用寒暑假等时间段进行短期集训然后参赛,一旦比赛结束,团队也就解体了。这种模式难以形成稳定长期的团队,因此研究多为个别化的研究,难以有长远发展,所以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是有限的。

(三)低水平团队多,高水平团队少。

由于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当前很多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还停留在验证性的水平上,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含量低。另外,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导致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功率低,成果缺乏实际应用价值。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和制约了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综合上述科技创新团队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根本在于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缺乏明晰的团队发展的路径规划,并缺乏保障科技创新团队运作的相应制度规范。因此影响现有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难以形成高水平的团队。这种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参与科技创新团的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持续培养。二是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很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刚具雏形,就因竞赛、项目的结束,或者团队成员毕业等因素的离开戛然而止,难以形成高水平的团队。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

笔者所在的高校是一所具有行业特色的工科院校。笔者担任二级学院分团委书记已有几年时间,作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管理者,承担学院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也作为学生科技协会社团、竞赛团队的指导教师,亲自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活动。在实践中,通过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现状分析,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育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学院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周培源力学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了良好成绩,另外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学院人才培养方面也发挥了突出作用。

团队的成熟运作不可能旦夕可成,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会一蹴而就,根据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规律及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模式中将团队构建划分为三个递进发展的阶段,即协会/社团、任务型团队、创业团队。下面将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发展三阶段对比表》,从驱动类型、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培养途径、教师角色、保障平台等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模式进行解读。

(一)组织架构设计

从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三个阶段的组织架构看是呈金字塔形的,塔座是参与人数最多科技协会、科技社团。其定位于激发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满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这一阶段基本对学生不设专业门槛,不设能力门槛,只要有意愿均可以参加。参与这类协会、社团的学生主要是以兴趣为驱动,他们或是以个体,或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参加到科技协会、社团中,此阶段只是团队的雏形,还不能称之为团队。任务型团队介于金字塔底座和塔尖之间,是科技创新团队承上启下的部分。该阶段是基于某项具体的任务而组建团队的,它是在众多参与协会、社团的学生中通过竞争性选拔产生的。团队的组建有具体的目标,是为完成某项课题研究,或者参加某项科技竞赛活动。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也是创造出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已有创新科技成果方面有天然优势,因此可以加以引导促成发展成为创型的团队。创业型团队是在优秀任务型团队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引导任务型团队将自身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或者在市场调查和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选定团队科技创新项目。

在管理模式上,协会社团实施的是松散型的管理,是在扶持其发展的前提下,给予管理空间,虽然在管理中呈现松散的状态,但是通过共同的兴趣“黏合”,从而提高组织效率,使组织“松而不乱”。松散型的管理在学校常规管理和保持协会社团的活力上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既对协会社团的发展做到宏观把控,又保持其作为学生组织的原生态、自发性。任务型团队主要实施项目化管理,项目化管理以具体的项目带动人力、物力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其在一些大型工程和复杂活动中取得良好管理效果。在任务型的科技创新团队中,实施项目化管理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目标,对课题项目和竞赛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宏观把握,注重过程控制,通过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控制、项目验收和评价等程序,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实现项目目标。在创业型的团队中以自我管理为主,这一阶段团队发展已趋于成熟,且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开展自我管理对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它既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又是由创业型团队的团队类型决定的。

(二)培养体系建设

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育模式,在团队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培养体系建设上各有侧重,主要从培育方式、教师在团队建设中所承担的角色进行顶层设计。

1.协会/社团阶段的培养体系建设。在培育方式方面,协会/社团阶段主要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有意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为其后续参加更高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打下基础。这类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参与人数众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机会,同时也能保证为后面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提供足量的可选队员。在实践中注重建设与专业相关的协会、社团,利用协会、社团的搭建的平台,组织相关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兴趣。例如笔者所在学院目前三个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能源工程专业、工程力学专业,根据三个专业的专业特色成立的相应的协会、社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电子设计协会、程序协会;能源工程专业的节能减排协会及流体力学专业的力学协会。这些与专业相结合的科技社团、协会的成立,保障了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协会活动、学科竞赛。如电子协会的小车竞赛;节能减排协会的节能寝室大比拼、力学协会开展的“乒乓球投篮”、“鸡蛋大冒险”、“筷子承重大PK”等极具专业特色的活动,这些活动逐渐形成各自的特色和品牌。通过活动的开展,协会和社团为学生加创新活动、展示个性和培养能力搭建平台,并通过各种竞赛活动传、帮、带、促,培养和发现一批具有潜质的人才,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人才库。

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以协会社团指导教师、管理教师的角色出现,也就是这一阶段参与的教师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以学科教师为主,为学生提供创新知识指导的专业教师,他们主要承担学生协会社团的学术讲座,创新知识和基本的创新技能的传授。另一类是以学工线教师为主的管理教师,他们主要负责协会社团的基本章程制定、日常管理等工作。

2.任务型团队的培养体系建设。“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依靠知识的获得,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大学生直接经验的积累,参加各类项目或重大比赛就是他们获得这种直接经验的重要渠道”[1]。任务型团队主要以实际的项目锻炼为主,这一阶段的团队是基于某一项目或者某一科技竞赛活动而组建起来的,既可以由学生自发组团,又可以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协会、社团里的表现筛选组建。他们研究的项目或者是由教师的科研项目分解出来的小项目,或者是目标明确的参与某项科技竞赛活动,例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节能减排竞赛、周培源力学竞赛等。基于项目或者课外科技竞赛而组建的团队往往具有短时效应显著、针对性强、培训集中等特点,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务型团队主体是学生,但项目导师的作用举足轻重,特别是在团队选题立项方面,受制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创新团队的科研活动的选题还需要项目导师在研究的前景、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把关指导。此外,由于在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中,团队的构建还未成气候,学习更多的是由教师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信息,因此在任务型的团队中,项目导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介绍相关的知识与提出研究的问题、给出分析的切入点与研究路径的提示,通过互动使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及时得到解答。在指导过程中,项目导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业团队的培养体系建设。当前绝大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因为缺乏对社会需求的有效认知及资金支持,做出的创新成果往往只是一种“概念”,难以转化为产品。要将科研创新团队继续培育形成创业团队,就需要借助校内外创新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将团队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转化,助推团队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团队的成员进行创业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并且帮助学生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教师的支持系统中除了需要学科教师的技术支持外,还要为创业团队配备创业导师,对重点的创业项目进行跟进式的帮扶指导,根据项目的需要,提供政策支持、协调校内的资源。当优秀的创业型团队成长成企业公司后,反过来可以通过吸纳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提供资金、仪器设备等方式反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形成双赢的局面。

(三)保障平台建设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更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激励机制对团队的发展提供良好运作的环境。因此除了做好团队组织架构的顶层设计、完善团队的培养体系的构建外,还要对根据团队发展的规律对保障平台进行系统构建。

1.制度规范建设。制度规范建设是激发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团队科技创新活动规范有序运行的保障。在制度建设上,一要有保障协会、社团、创新团队运作的规章制度,比如对科技协会社团自身定位、活动形式、参与条件、退出机制进行规范的协会社团自身的章程,学校对协会社团进行管理的协会社团管理办法;二要有对学生个人、团队科研课题、项目申报、立项、过程管理、经费报销、课题项目验收的相应制度;三要有激发学生、教师参与科技创新团队活动的相应制度,比如对教师参与科技创新团队活动的工作量计算制度、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学分认定制度、师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获奖的奖励办法等。

2.实践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实践平台的建设极重要。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是保障科技创新团队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的基地作用,为科技团队提供基础训练平台。通过近年来的建设,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教育开展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与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高校本科实验教学建设进入一个全面建设阶段,作为综合性工程实践教学新模式载体的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以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为例,中心现有建筑面积8500m2,设备总资产1485万元,设备台套数1547余台(套),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33台(套)。拥有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线切割、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激光雕刻机、电子贴片、线路板雕刻等机械和电子先进制造设备。可面向全校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医(药)学多学科门类30余个专业学生开展机械制造实训、电子实习、工程综合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训练、学生课外科技能力的培养、技能培训。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特别是对还在协会、社团阶段的学生而言,应充分发挥工程训练中心的设备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根据科技创新团队科研项目、课题的研究需要,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充分利用院、系的实验室师资、场地、设备等现有教育教学资源,为团队开展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可以专业实验室为依托,组建学生教学创新基地。笔者所在的学院就充分整合资源,成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园,开辟专门的场地,并根据学生创新活动需要,协调各专业实验室的实验设备的借用。创新园除了承载各协会社团、科技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活动外,还建立科技活动交流制度,开展科技小报告、科技作品展等活动,并创办自己的刊物《计测学院创新学报》,通过这些举措使学生能获得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知识、信息、技能和示范经验,并形成相互交流的机制。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创新人才培养有效途径,而以团队形式开展的大学生科技活动符合当代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在学生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培养方面更有其特殊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科技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上,根据实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模式,着重厘清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不同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在管理、培育方式、教师支持等方面进行梳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的三个阶段仅仅是团队发展三个不同阶段的存在形态,其人员的流动是动态的。它为参与科技创新团队的学生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平台、载体,并明确了培养的侧重点,同时也为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确立了明晰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侯文军.当代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途径[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教育文化社会科学版.

[2]梁延德.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6,VOL30(6).

[3]凤启龙.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设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VOL30(3).

[4]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2,VOL30(1).

篇10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组建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7-0087-02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在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大学生肩负创新使命,是主力军。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大创新能力并形成创新成果,是摆在政府、高校、社会、用人单位等面前重要、迫切的任务与课题。

l 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

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是指以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政府、高校、社会、用人单位等共同助力,由科技创新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智力资源等共同构成的系统。

2 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现实意义

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十分重要,对国家发展、社会发展、高校发展、自我发展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1 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

目前,世界大国间的竞争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拼武力、拼人海,而是拼技术和拼人力,而且还是高精尖技术和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及早谋划、通盘考虑。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是新技术的孵化器,是创新人才的摇篮,担负着振兴中华、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希望和使命。

2.2 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类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远古时代,发展到蒸汽时代、电力时代直至信息时代。每一个时代的跨越,创新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实现创新所需的因素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创新环境等。其中最活跃的、起推动作用的、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是人才。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高校。社会也应承担起为创新人才构建创新环境,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责任。

2.3 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高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学术交流和科研创新的圣地。高校尤其是公办高校、重点高校等,聚集了大量的国家财政资金、技术、智力资源,必然地承担了创新的义务和责任,是我国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次,由于多年来高校、科研机构、用人单位在各自体系内运行,协作与沟通较少。这导致高校作为人才从学生到职场人士角色过渡的桥梁,并不坚固,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培养与实践脱节、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等问题。组建并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迫在眉睫。

再次,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及继承家业、出国留学等个人发展方式的多元化,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考虑到前些年因扩招而兴建的硬件设施不能闲置,高校招生人数不能大幅减少。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高校间竞争的加剧。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完善人才能力结构、给予人才充分的发展空间、丰富校园文化等,成为高校增强竞争力的发力点。

2.4 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途径

首先,迫于升学的压力,大学生们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接受的教育都是填鸭式的,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思想易被权威禁锢,缺少开展创新思维、实现个性化发展的机遇和舞台。进人大学,除了准备考研的学生之外,其他大学生没有了升学压力,可以积极投身创业竞赛等科技创新平台系列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其次,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组建和发展对大学生来说,也是个考验。继承不易,创新更为不易。实现创新要求有敏锐的洞察力(即: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市场机遇及发展方向)、锲而不舍的意志力、各种资源的获取能力(如:人脉资源、财务资源)等。客观的说,对于创新,大学生还稍显稚嫩。但即使创新失败,他们也能积累经验和吸取教训。

再次,通过创新,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继续拓展思维、开展创新的积极性。

3 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

3.1 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总体情况

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活力,创新成果少,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不容乐观。

河北省虽环渤海、环京津,但自然资源匮乏,海岸线短,不具备东部沿海地区那样的区位发展优势,经济发展居全国落后水平,自然地也就缺乏创新的动力与支持。

另一方面,经济不发达,教育事业发展也相应落后。河北省的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生源质量不高。这是因为优质生源更愿意到北上广等发达地区求学并就业。

3.2 河北省民办高校科技创新支持乏力

民办高校自力更生,没有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收入完全依赖学费、住宿费等,收入来源单一,总量少。民办高校由于建校晚,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建设商业设施以拓展收入渠道不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支出多而杂。例如,国办高校的土地是国家无偿划拨的,而民办高校不得不白行购买土地。而且,商业银行考虑到民办高校无财政资金支持,是不予发放贷款的。这些因素都导致民办高校对开展创新缺乏财力。

民办高校即使有了节余,也是用于长远发展(如:升本)和创始人积累个人财富。个别学校教职工的工资甚至还会被延迟发放。创新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需资金量大、所需软硬件资源多,投人大、见效慢,因而民办高校主观上几乎没有热情。

3.3 教师有心无力

河北省民办高校教师普遍待遇偏低,几乎只相当于国办高校教师的二分之一,非货币性薪酬几乎没有,甚至还会出现工资被延迟发放的现象,即:暑假的工资直到9月才发放。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创业大赛等,没有任何报酬。相反,还要占用大量的业余时间,放弃休息和娱乐。民办高校建校时间短,因而绝大部分为青年教师,个人财富少,家庭负担重,再加上以上这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都导致教师们感到自己的辛勤劳动不被尊重,对于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这类日常教学外的活动,缺乏热情。

民办高校教师每周至少20节课,甚至同时要讲2―3门课,涉及不同年级,理论课和实训课都有,劳动强度太大。

不少民办高校为了加快科研方面的发展速度,对教师提出了科研方面的要求。有的要求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等,每学年至少发表1-2篇学术论文,参研至少1项科研课题;有的要求教师将科研成果体现在绩效考核中,并与工资待遇进行挂钩。此外,教师还要面临评职称。压力较大。

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指导。最好是由相关行业的专家、技术工人等进行指导。大部分教师刚毕业就走上了讲台,缺乏行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广大民办高校缺乏行业背景;企业更愿与国办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受生源质量所限,广大毕业生从事的是社会底层的、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期待校友牵线搭桥,建立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是不太现实的。

3.4 软硬件资源匮乏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较多的硬件资源。其中,最主要的是场地。可以是实训室或创业大厅。还需要配套设施,如办公家具、电脑、图书资料。这些资源都必须凭借雄厚的财力才能获取。

软件资源包括规章制度、指导教师及其他专业人员薪酬待遇、学生奖励措施、创新教育课程建设等。目前,在这一方面,河北省民办高校尚处于起步阶段。

4 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组建思路

为了提高科技创新平台组建的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并少走弯路,必须明确思路。

4.1 因地制宜、因生制宜

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在组建科技创新平台时,不需羡慕其他院校尤其是那些在科技创新方面已取得骄人成绩的国办高校。不仅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校史短、人脉弱、生源差的“短板”,更要认识到自身内部运行机制灵活、财务自主、教师队伍年轻且服从性强、学生偏爱实操等“长板”。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为避开与本一、本二甚至“海归”的正面竞争,河北省民办高校可帮助学生实现“差异化”就业,即:组建适合自身实力和学生素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帮助学生开拓创新思维,提高动手实操能力。

4.2 不宜贪大、贪多

河北省民办高校组建科技创新平台时,尤其是起步阶段,不宜贪大、贪多,应充分考虑自身实力。可以先选择特色专业、偏理工科的专业进行试点,然后再推广经验,逐步扩大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