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

篇1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跨文化意识;德育

0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apir早在1921年就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语言同时表达、包含以及象征文化事实。”(Kramsch,1998)因此,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而独立实施。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应具备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教学一方面为语言教学提供真实的语境来促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另一方面使学习者在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同时反省母语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识。

《汉典》中“德育”的解释为“养成学生道德意识、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德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大纲上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人文精神。

高职学生大多拥有10年左右的英语学习经历,但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多为应对考试,教师和学生不由自主地将英语学习的重心放在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点上,弱化甚至忽略跨文化教学与德育渗透,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与德育渗透长期滞后。

英语文化的学习以及跨文化意识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高职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且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文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开阔视野,更加自如地应对学生未来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实践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在高职英语课堂中跨文化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之一。

1 课程前期准备

通过将跨文化教学融入高职英语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师需要在课程前期进行充分的跨文化教学准备及课程设计准备工作。

1.1 教师德育思想素质提高

目前大多高职英语教师比较年轻,而且是在应试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缺少对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授课前需要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首先,教师应该熟读跨文化教学的相关书籍,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知识水平,才有可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讲解,教导学生正确学习。其次,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教人先正己,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1.2 课程设计准备

为了较好地将跨文化内容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在课程设计方面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努力寻找可以将跨文化知识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教师在对所教授的英语课程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之后,找出跨文化知识中与之内容相接近的部分,将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要尊重每一种文化。让学生体会思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探讨值得我们借鉴的西方文化特色。另外,合理设计教学的互动环节,尽可能地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感受道德精神的魅力,对自己进行指引与“修正”。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感想以及他们对课程掌握的程度,适时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2 课堂教学实践方法

2.1 开发学习跨文化知识的相关活动

将跨文化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集思广益,开发活泼有趣的学生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英文版的西方文化内容,开展跨文化知识比赛;可以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不同文化中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还可以指导学生对西方文化中的某一主题进行写作。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跨文化知识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达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作用。

2.2 利用英语教材融入跨文化教学与德育渗透

可以将相近主题的英语课文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引入点,在对英语课文的讲解上融入中西方文化内容进行概括、评论,使学生体会到中西方文化思想相通的奇妙之处。以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翟象俊,2008)教材为例,课文 Thanks, Mom, for All You Have Done通过一封在母亲节来临之前写给母亲的信,作者讲述了在其成长过程中母亲对他的关爱与教诲。作者的母亲以身作则教育儿女,作者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课文His Life’s Work讲述了一位父亲在妻子死后,含辛茹苦地将7个年龄从2岁到16岁不等的孩子养育成人的故事,文中透露出了父亲的仁爱,对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以及子女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教师在讲授这两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引入中国文化中“孝”的内容,同时可与学生分享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孝”是个体在社会中存在的责任的开始,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2.3 与英语教材对比融入跨文化教学与德育渗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英语课文中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的地方进行比较。例如,“西方人如何对待工作、生活,西方人怎么教育孩子,西方人的时间概念,西方人的婚恋观, 西方人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等等。”(魏春霞,2011)讨论不同文化中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融入对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而且可以通过耳濡目染,使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使知识教育、文化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达到完美的结合。

3 结语

经过将跨文化知识融入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使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提高跨文化意识,提高道德素质,同时通过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思想的对比及融合,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的趣味性以及文化内涵,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Kramsch,Claire.Language and Cul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23.

篇2

[参考文献]

[1]陈勇.钱穆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0

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三联书店,2001.

[5]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1

6]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M].北京:三联书店,1998

篇3

【关键词】文化素养;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176-02

《英语课程标准》定义了语言学习的过程是“提高跨文化意识的过程”,确定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同时,《英语课程标准》将文化意识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一起归并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可见,对目标语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下面就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谈几点做法:

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阅读与演讲

在集体阅读的过程中,组内学生互相帮助,克服生词障碍,力求整体理解段落篇章的含义。在演讲的过程中,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将书本上的地理历史知识与从网络中搜集到的图片重新整合,加以梳理归纳,播放幻灯片的同时进行演讲。

《亚马逊雨林》是扩充初中学生地理历史知识的典范。在小组集体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经过查字典,同伴互助等形式完成基本阅读后,又在小组分工的基础上分别以亚马逊河的地理位置、雨林气候、动植物分布、印第安人为主题进行演讲。“The weather in the Amazon rain forest doesn’t change much. It stays hot all through the year, It often rains.”(亚马逊雨林气候变化不大,终年炎热,经常下雨。)这类反映地理气候的句子与段落在书中比比皆是。学生们选择相关的图片与英语关键词组成幻灯片,在主题的引领下进行英语演讲,英语日常用语连同亚马逊的地理知识渗透到学生原有的人文知识结构中,补充并发展着他们对热带雨林的认识。学完《亚马逊雨林》这本书后,学生们感受到了这个“地球之肺”对我们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学生对世界雨林的关注与担忧,正是他们语言习得之后的人文感受。

上述以相关图片、英语关键词为幻灯片内容的英语讲解,使学生在练习英语口语表达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有关世界的地理历史知识方面的文化熏陶,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2 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感受西方的风土人情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读后感交流活动,教师引领学生感悟文本中细节和情景描写,帮助学生感悟文字所传达的西方生活气息与风土人情。在师生、生生互动的交流中,笔者引导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捕捉与体验西方人民的日常生活气息。

如学完《海蒂》、《汤姆·索娅历险记中》、《奥黛丽·赫本》等书之后,笔者提出问题:“教堂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处于什么位置呢?翻翻书,你会在书中的很多描写中发现它的影子。”在老师的安排引导下,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书目中分别寻找关于“教堂”的描写。

如有的学生在《海蒂》第一章中找到当海蒂的姨妈匆忙进村子找海蒂的爷爷时,一个村妇在路口评论他的爷爷时说:“What! The old bad man? He never speaks to anybody, and he never goes to the church, What will he do to the child? You can’t leave her with him!”(什么!那个坏蛋?他从不与人沟通交流,也从不去教堂,他对孩子能做什么?你可不能把孩子留给他!)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与分析得出结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不去教堂祷告是不务正业的流浪汉的所为,是不为大家认同的社会道德行为;有的同学在《奥黛丽·赫本》一书发现这样的描写:美丽善良博爱的世界影星奥黛丽·赫本去世后被安葬在她家附近的教堂外。在罗列和讨论具体事实情节后,学生们得出结论:教堂已“完全融入”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教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文本的再次阅读与讨论,笔者帮助学生不断感受和体会教堂在西方民族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

通过课堂交流活动,学生们再次感受到了西方社会鲜活的生活情景,对西方社会的真实历史面目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3 通过组织专题讨论,挖掘优秀人物形象的价值观

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分析文本中的优秀人物所拥有的价值观,从而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奠定基础。英语教材中不乏一些佳作反映了具有勇敢、勤奋、博爱、顽强、无私、善良的优秀人物形象,对于这些人物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如在教授完《幕理小镇》后,笔者组织学生展开专题讨论:“Tom和Elzevir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你怎样看待Elzevir最后的死?”在讨论与交流中,有的学生说:“我非常喜欢Elzevir,他善良、勇敢、无私奉献,是个值得敬佩的人!这个故事的最后Elzevir用尽生命的最后一份力量送他的‘儿子’约翰特伦查德上岸,自己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令人惋惜的。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Elzevir对儿子无私的父爱。”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生活方式上东西方是有差异的,但在价值观方面,东西方的判断标准是相似的。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在品读英语语言的文学作品中感受着、比较着东西方的价值观。

如对奥黛丽·赫本这个人物形象的讨论,有的学生说:“世界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晚年把更多的时光给予了非洲穷困的孩子,直到她去世的前一年,她仍拖着重病的身躯去看望远在非洲的受苦儿童,这与她童年的战乱与饥饿经历不无关系。她这种无私帮助别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有的学生说:“赫本在她拍的最后一部电影中说的最后一句话是:Do things for others.短短四个词,告诉了赫本做事的原则与标准——为他人谋福。”我在最后总结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是赫本的无私奉献品质让她在影视界中受到独有的尊重与敬仰。在教师讲解、学生感悟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得出:高尚的人格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基础。

4 精选课外读物辅助英语文化教学

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文化素养

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一定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语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了解世界,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将文化意识和知识运用,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相结合,形成综合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所以,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还要从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开展集体阅读,训练英语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以集体阅读的形式展开训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相互帮助,克服生词、偏词的困扰,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开展英语演讲也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先通过阅读了解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并且可以从网络中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整理、归纳后,以在演讲的同时播放幻灯片的形式播放。

例如,我们在学习阅读材料《亚马逊雨林》时,本着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以扩充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首先,学生要进行小组集体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查字典,相互帮忙共同完成阅读,然后还要在小组分工的基础上开展主题演讲,如以印第安人、热带雨林气候、亚马逊河的地理位置等等为主题。学生可以选取阅读材料书中的句子和段落,还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图片在自己选择的主题下演讲。如“The weather in the Amazon rain forest doesn’t change much.It stays hot all through the year,It often rains.”(亚马逊雨林气候变化不大,终年炎热,经常下雨。)

经过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一些英语的日常用语,也了解了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从而从英语阅读中摄取自己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

二、通过阅读后的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每天我们阅读完一些英语书籍后,教师和学生、甚至学生间都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通过提问、讨论、交流读后感等形式感悟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文字中感悟这些国家的生活气息、景物描写及风土人情。

例如,在学习、阅读《海蒂》《汤姆・索娅历险记中》《奥黛丽・赫本》著名的英语读本后,我提出问题:“教堂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处于什么位置呢?翻翻书,你会在书中的很多描写中发现它的影子。”在老师的安排引导下,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书目中分别寻找关于“教堂”的描写。

三、英语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和难点

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属于较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但在实际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掌握关键和难点,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教材教学内容与拓展阅读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是经过严格审定的,是诸多专家的智慧成果,也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基础、阅读的基础、开展拓展练习的基础。而拓展阅读的内容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二者我们要分清主次、先后,并且要让其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2.处理好阅读教学中语言基础知识与阅读内容之间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语言基础知识是英语阅读的基础,但作为阅读教学,首要目的不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而是为了获取有用的信息。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穿插学习一些语言知识,但应该以阅读内容为主。当然,具体的教学中二者之间的多少如何去界定呢?我想这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当时的教学内容而定。

3.处理好阅读教学中读和听、说、写之间的关系

听、说、读、写组成了英语教学的四个主要部分,四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阅读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正确理解文章,学习阅读的技巧,更要通过阅读来促进学生英语听、说、写的能力。通过阅读不仅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感,还可以让学生学到多样的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在阅读后,展开讨论,也能使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得到培养,写读后感更是对写作的直接促进。

4.处理好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和文化知识教育间的关系

文化知识教育是初中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好英语这门语言的深层次基础。如我们需要英语,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如社会制度、、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等,每一种语言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文化也同样会赋予语言独特的魅力。

例如,West wind“西风”一词,在英国人笔下的“西风”是春天温暖的、生机盎然的风,而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西风”不仅只是一种风,我国古诗“昨夜西风凋碧树”中的“西风”则是指秋风。

总之,初中生文化素养的提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需要学生认真地实践。从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是可以强化学生文化素养的,可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学习阅读英语简易读物,可以让学生学习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气息,体验其文化差异,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孟昭静.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科技信息,2011(11).

[2]朱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05.

篇5

关键词: 大仲马 金庸 复仇 中西文化

复仇作为文学史上传承至今的文学主题之一,其中所包含的复杂的社会根源使得中外复仇文学中的复仇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就曾提到对“血腥的复仇”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对理解和阐释不同作家的天才和艺术以及读者大众情感的变化提供新的角度。”[1]本文试以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与金庸的《天龙八部》中的复仇形态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文本中蕴含的文化差异。

一、《基督山伯爵》中的复仇

复仇观念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三个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中复仇的手段、方式以及所要达到的复仇目的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最早的古希腊神话传说中,人们的复仇往往停留在利用暴力手段不顾一切的杀死仇敌。文艺复兴阶段,以《哈姆雷特》为代表,莎士比亚将复仇目的与复仇方式的讨论延拓到一个新的境界,复仇进而成为人文精神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映。随着《高龙巴》、《呼啸山庄》等专事复仇主题的文学名著的出现,人们对复仇本身的理性思考不断加深,复仇主人公往往能够比较自觉的利用所处的社会文化模式和习俗、宗教力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来有限度的达到复仇的目的,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恰好体现了这一阶段的这一特点。

在基督山伯爵的复仇中,金钱、智慧和法律成为他复仇成功的保障,这三者同样也是18世纪法国社会文化背景下上层社会的关键词。正是对这三者的充分而不泛滥的利用,基督山伯爵才最终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复仇成功。“他心想,使他陷入眼下的深渊的是人的仇恨,而不是神的报复;他狂热的想象出种种酷刑,让这些隐姓埋名的人去尝尝,他觉得再可怕的刑罚也太轻,尤其对这些人也太短暂;因为施行后就是死亡,而死亡意味着安息,至少也是与安息相似的麻木。”[2]在无人问津,一成不变且暗无天日的最艰难的日子里,监狱中的唐泰斯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此时的他甚至连自己的仇敌是谁都没有明确的概念,却已意识到简单的死亡不足以平衡他平白无故所受的这一切。事实上,这种仇恨的积聚最终化为针对不同仇敌的精神摧残。金钱成为打入法国上层社会中这些仇家的砝码,充满智慧和神秘的行踪成为基督山伯爵结交这些仇家的基石,而法律则成为彻底摧毁这些仇家的利剑。叛国背信的费尔南一心追求权利,却在议会上被美女海蒂将其卖主求荣的丑史宣扬出来以致声名狼藉,最终自杀身亡;埋首于法律的维尔福最终在自己的法庭上接受了被自己当年亲手杀“死”的儿子的控诉,妻儿双双被逼身亡后发疯;巨富唐格拉尔在几近破产之后以骗来的余款买了数顿食物后几乎饿死。三人分别执着于权利、法律和金钱,也都将手中的权利、法律和金钱输得一败涂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造成这一切结局的也正是权利、法律和金钱。三段复仇相互交错又一气呵成,可以看到正如基督山伯爵自己所想,他的复仇目的不在于仇人肉体上的死亡而在于从精神上彻底地摧毁敌人,针对其弱点和其所重视的“对症下药”,无论是对复仇者本身或是读者由此感受到的快意恩仇的心理都获得了充分的释放,在他的复仇中理智与智慧同在,隐忍与原则并存,可以说《基督山伯爵》已经成为以精神摧残为主要复仇形态的西方复仇文学作品的典型。

二、《天龙八部》中的复仇

与西方文学中复仇主题一脉相承的发展相对,中国小说中的复仇一再出现情感超越理智,复仇过度走向残忍的情节。以“善”之名进行的复仇下,任何偏激的复仇手段和复仇的方式都是能够被接受并被允许的。伍子胥出于孝心鞭尸为父、兄报仇雪恨,因其出发点符合传统的君臣、父子的纲常伦理观念而受推崇,这样的复仇在今天看来却有违人之常伦。《赵氏孤儿》中赵氏一门的复仇也是建立在程婴丧子、丧君、丧友的悲剧之上,复仇最大的功臣却最终也以自刎告结。武侠小说中复仇手段的泛滥化、残忍化固然与小说性质本身有着密切联系,更多的是受到正邪不两立,非善即恶的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复仇过度化、残忍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我们在书中一再看到仇恨怒火烧毁一切的情节。

《天龙八部》中的萧远山在全然无辜的情况下家破人亡,“死志已去,便兴复仇之念”[3],将错就错上了少林饱览武侠典籍,杀死了谭公谭婆等人,更害死了有恩与他父子二人的乔槐夫妇和玄苦大师,累得自己儿子在武林上声名狼藉,成为众矢之的。萧远山的复仇是典型的中国式复仇,肉体毁灭被一再重复,他的复仇毫无节制可言,手段偏激到无法理解的程度。书中这类的复仇并不在少数,段延庆对大理段氏的复仇、逍遥子对丁春秋的复仇,尤以康敏对其父母的复仇让人心寒。

金庸在处理复仇这一传统文学主题上,再次显示了自己的高明之处,其作品在包容中国传统精神取向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兼容西方文化精神的特性,实现了对中国文学传统血亲复仇和以肉体毁灭为主要手段的复仇形式的超越。

在评价《基督山伯爵》时,金庸曾说“邓蒂斯(唐泰斯)的战斗,超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简单复仇,那种拯救的行为,令邓蒂斯的人生观的深处显出了大度。”[4]中国古代作品中,为了使复仇行为与最终的“善”的目的相吻合,往往将被复仇对象说的一无是处,没有一丝令人同情的地方。金庸对其笔下的复仇者以及复仇对象本身,乃至对复仇行为的思考和态度,可以说都达到了武侠小说的巅峰。萧远山的仇恨本身建立在慕容博的野心以及以玄慈为首的众武林人士师出无名的荒诞杀戮上,金庸在此超越了传统对被复仇者人格的彻底否定,被施加复仇行为的反而是传统概念上的正义者。金庸对非正义性的或者过度的复仇持明显的否定态度,而对这些复仇者却又抱着“不复仇”的心态。在金庸笔下,复仇者被扭曲的人性在冤冤相报的传统中被展示出来,复仇者复仇过程中的心灵创伤在对冤冤相报观念的否定中挑战着武侠小说的传统。萧远山的复仇乃至慕容博的野心勃勃,已经导致即使针对他们的复仇都可以言为正义,而金庸却超越了传统的复仇观念,在扫地僧的点化下,萧远山与慕容博这对仇人化解了仇恨,成为同门师兄弟。书中的悲剧英雄萧峰身系国仇家恨,在亲手杀害爱侣阿朱之后,内心陷入了无尽的痛楚和悔恨之中,肉体毁灭式的复仇给复仇者和被复仇者(段正淳)都带来了无尽的不可挽回的灾难性后果。正如金庸所言“一个人要报仇,把仇人千刀万剐,只是取快于一时,但如千方百计的图谋报复而终于大仇得报之时,能合情合理的宽恕了仇人,那更加令人感动。”[5]

三、复仇形态背后的中西方文化渊源

自古希腊起,西方文化精神重视个体价值,倡导与荣誉、尊严和权利为核心的人道主义关怀,西方的复仇也明显的显示出对个人化立场的倾向,更为关注主体思想情感的张扬与确立。包括《基督山伯爵》、《呼啸山庄》等在内的小说中,时刻关注复仇主体内心的精神冲突及引发的行为动机,个体意志时刻经受着对与人性、命运等问题的痛苦思索和磨练。在无辜惨死的维尔福之子面前,基督山伯爵明白他已经不能再一味的认定天主是站在他那一边的。在他心中,天主赐予了他复仇的权利,而当权利失衡时,他也第一次感到了疑虑。唐泰斯在此处反思自己复仇行为的正义性,对复仇尺度的分寸把握上重新考量,既显示出他胸怀的开阔与大度,又隐隐透露出的是人性的公正与温暖。

西方文化的另一重要源头希伯来文化同样影响着西方文学中的复仇形态,天主成为唐泰斯复仇行动中最为重要的“引领者”。“我已代替天主酬报了善者……现在让我代复仇之神去惩治恶人吧!”未入狱前的唐泰斯是自傲的,而“最终天主才成为他的精神支柱。”[6]法里亚神甫赐予唐泰斯智慧与财富,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态度。从复仇意念的出现,到整个复仇中出现的思想波折,乃至最后放下复仇利剑,天主成为继神甫之后一位最重要的影响伯爵复仇的个体,或者说法理亚神甫本身在某些程度上就是天主的化身。当梅尔赛苔丝前来为儿子求情之时,伯爵与她就复仇与天主展开辩论,此时的他认为自己是靠着天主的仁慈才从监狱这座坟墓中爬出来,是天主派遣他前来复仇。同时,西方宗教提倡宽恕、忏悔和博爱的精神,《新约》中耶稣对彼得说要饶恕他的弟兄不是到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在天主教和新教中也有明确的禁止复仇的戒律。但《新约》中又说“申冤在我,我必报应”,基督徒在遭遇不公平对待时要相信上帝是公平的,上帝最终会做出最为公正的审判,使得西方人个体私自复仇的行动,在尊重自我的同时亦强调尊重上帝,复仇主体在复仇行动中经常踌躇不定,哈姆雷特成了一位延宕的王子,即便刚毅坚决的基督山伯爵,也曾在梅尔赛苔丝的恳求前有所退缩。

在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复仇主题直至梁羽生、古龙等人的笔下才得以发展,侠义文化与复仇精神充分碰撞整合。这是因为儒家思想宣扬的伦理道德文化,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将其中倡导的君对臣、父对子、夫对妻的迫害通通合理化,缺少了反抗的精神支柱。而金庸小说却在复仇主题和复仇精神上呈现出新的形式。

一方面,金庸本人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化背景,儒、道、释、佛等思想体系都影响着在他的作品中烙下了深厚的印记。金庸幼年时便在祖母的影响下接触佛教,但直到60年代至长子自杀后才真正开始思考佛教,试图从中寻找关于“生与死”的答案。《天龙八部》一书更是他佛教思想的集中体现,书名本身就是出自佛教经典《法华经・提婆达多品》的佛教词汇,借此来象征某些现世人物。佛家“因果报应”的思想的过多渗入使书中存在了过多的巧合,也成为许多人诟病这部作品的原由。这种思想下,为报复丈夫,刀白凤的唯一一次的出轨成为化解段氏家族仇恨的缘起;虚竹救人心切的胡乱投医,成就了今后的武林奇遇……如果说“因果报应”的思想仍停留在传统武侠小说的范围,而“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思想就是佛家因果思想的精华,也往往是传统武侠小说中忽略的。在金庸看来,正邪、好恶难以立判,有时更加不能明显区分,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未必正确,人生复杂而命运更是千变万化。秉承这一观念,金庸笔下的段誉等人放弃为萧峰复仇,换来各国十数年和平,这与基督山伯爵最终远走他乡,结束复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另一方面,金庸生活在香港这块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土地上,受到包括大仲马在内的众多西方作家作品的影响。金庸曾直言“我所写的小说,的确是追随大仲马的风格。在所有中外作家中,我最喜欢的的确是大仲马。”[7]受西方人文人本主义文化的熏陶,金庸借助其小说中的复仇主题在传达文化历史的同时,更追求一种和谐诗意的人生,将复仇主题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上探索人性,这也正是金庸能够超越中国传统文化中血亲复仇、肉体毁灭为特征的复仇精神的渊源所在。《天龙八部》中的人物故事背后,是金庸以佛家的超脱精神对无常命运和苦难人生的观照,同时小说又笼罩着古希腊悲剧的悲悯色彩,人在其中既是造孽者,又是受害者。身负复仇重任的侠士们流露出悲苦孤独的心境,使小说中纷繁的复仇故事充满了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和理想精神,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复仇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有正确的复仇动机和对复仇尺度的准确把握。受古希腊弘扬个体精神及天主教思想的影响,唐泰斯以天主之名在金钱、智慧的帮助下对仇敌进行着精神的摧残;受佛家超脱思想和西方文化的冲击,金庸的人物在武力基础上进行着肉体的毁灭,也拷问着复仇者的心灵。在复仇这一主题上,大仲马和金庸奉献给读者的各有千秋却同样精彩纷呈,可以在复仇主题和武侠体裁上实现了超越。

注释:

[1]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45.

[2][6]大仲马,韩沪麟、周克希译.基督山伯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28,292.

篇6

[关键词]涉海高校;海洋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涉海高校,顾名思义———就是涉及海洋领域教育的高等院校,以培养优秀的海洋人才、振兴中国海洋事业为目标,让中国海员成为国际航海市场的主力军,使中国成为海运大国和海运强国。近年来,我国海员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升,得到了国外船东雇主的广泛好评。但跟海运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涉海高校学生的中英海洋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

(一)涉海高校学生的中英海洋文化意识的现状

大多数涉海高校学生的中英海洋文化知识匮乏、中英海洋文化意识淡薄。中国海面幅员辽阔,可是许多学生都错误地认为我国的国土面积仅为960万平方千米陆地,对我国的300万平方千米的海疆知之甚少。英国是个岛屿国家,四面环海。中英两国人们在与大海相处的过程中,都产生了大量的能反映出当地的海洋文化的习语、谚语、俚语、文学作品等。可是能准确描述一些中英海洋典故的学生屈指可数;学生普遍对中英海洋风俗、海洋经济、海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很欠缺。虽然学生普遍能很好地解释汉语中“海水不可斗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鲤鱼跳龙门”、“鱼米之乡”等的涵义。然而,当被问及英语海洋文化的词汇(如atallsea)、习语(如toburnonesboats)、谚语(如Itisasillyfishthatiscaughttwicewiththesamebait.)、文学作品(如《鲁宾逊漂流记》的创作背景以及反映的精神)等知识时就显得很局促,了解甚少。

(二)涉海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

涉海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低下。目前,高校的大学英语课时普遍都被大大削减,大多数高校都采用了大班教学,主要上精读和听力课,没有开设写作课和口语课,学生的写作和口语练习只是零星穿插在精读或者听力课中进行。而且,由于目前高考、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都还没有普遍实行口语考试,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重心还放在英语应试上面。因此,尽管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力度加大,但是由于大班型+课时有限+教学任务繁重、缺乏大量的练习和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延续性的培训,学生很难在口语方面得到专门的训练和提高。尽管学了十来年的英语,学生们对英语和母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英语民族的风俗习惯、英语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等仍知之甚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与外国朋友的交际中,要不因有心理障碍而羞于开口说话,要不就是在对话中出现许多偏差、误解、甚至笑话。

二、增强涉海高校学生的中英海洋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就必须高度重视海洋文化的研究,大力弘扬先进的海洋文化。何为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就是与海洋相关的文化,是源于海洋而形成的文化,也就是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针对学生中英海洋文化意识存在的问题,涉海高校应提出相应的有效的措施。

(一)增强涉海高校学生的中英海洋文化差异意识

第一,科学地进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大部分涉海高校的英语课程设置都是前两年安排大学英语公共英语课程,后两年安排专业英语课程。进入大学一年两个学期后,大多数学生都已经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第三和第四学期可以给学生安排海洋英语拓展课或选修课。拓展课或者选修课都要以提高学生口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为重点。第二,加强中英海洋文化对比研究。在笔者的拓展课实践过程中,分别给学生教授了《现代海洋英语阅读教程—海洋经济》和《现代海洋英语阅读教程—海洋文化》两本教材。学习内容为:海洋贸易、海上运输、海洋民俗、海洋信仰、海洋文学艺术等。授课方式为:把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让他们去承担不同的单元任务,课后去收集资料,着重对比研究中英海洋经济和文化的不同,课上在一定时间内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成果,作为教师授课的一个补充。比如,在讲授中英航海历史的时候,通过对比学习,学生了解到了一方面,东西方海洋文化有着共同的特征:开放性、拓展性和冒险性。中华航海历史上有“郑和精神”、“鉴真精神”、“妈祖精神”等;西方则有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等。另一方面,东西方文化也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海洋文化体现农业性、倡导以和为贵、缺乏海洋战略意识、保守性、有强烈的自然主义色彩。相反,西方海洋文化的特点主要为:商业性、侵略性和扩张性、有海洋战略意识、原创性和进取性、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拓展课的考核方式为:平时表现论文撰写+闭卷考试。结果显示,学生对这样的拓展课程展示了较高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海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通过对比研究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中英海洋文化差异的敏感度。第三,开辟海洋文化的第二课堂,营造浓厚的海洋文化气氛。首先,学校的橱窗和班级的黑板里可以定期展览一些名人肖像和故事、介绍海洋文化和海洋民俗、展示近期海洋事故和相关法律法规等,以此来营造一种海洋的气氛。其次,学校应该定期邀请海洋专家到校做一些讲座如海洋文化专题史、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海洋人文精神的传播、东西方海洋文化对比研究、我的航海故事等等,学生一定能受益匪浅。再次,学校应当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海洋类的高校可以结盟,互派学生交流学习;通过慕课、微课分享优秀师资、精品课,实现跨校选课、互认学分。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国内的海滨城市参观,了解每个城市不同的海洋民俗文化。

(二)提高涉海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一,结合教材内容,适当渗入中英文化差异意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每堂课都有不同的学习内容,英语文化可能体现在单词、短语、句子和篇章段落中。如单词pigsty表示“狗窝”;短语gobananas表达“发疯;发狂”的含义;句子Loveme,lovemydog.是“爱屋及乌”的意思;中国人的写作习惯是在字里行间去表达作者的意思,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辞”,而西方人更喜欢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所以文章主题更突出,篇章结构更加清晰。所以,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适时补充增加文化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中英文化差异意识。第二,改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质量。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应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丰富的教学资源、新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质量。影视是传播文化的一个极好的平台。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导入海洋主题电影教学是个值得一试的教学方法。地道通俗的英文电影语言能为学生提供声、图、文并茂、生动而逼真的语言环境,学生能从中想象得到自己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场景,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交际意图,让学生可以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当中来。《海底总动员》、《碧海蓝天》、《海洋》、《海豚湾》、《大白鲨》、《水中生活》、《深海狂鲨》等电影能从不同侧面给学生带来如海洋民俗、海洋考古、海洋信仰、与海洋有关的人文景观等方面的知识。第三,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在课后练习中,教师应该每一节课都留给学生一部分关于文化方面的作业,要求学生去扩充相关知识。如学完gobananas之后,要求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水果方面的英语短语,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掌握了theappleofone’seye(掌上明珠),topbanana(大老板),alemon(没有价值的东西)等。第四,定期举行中英文化主题知识竞赛。主题涉及到中英文化差异的各个领域如动物、节日、颜色、姓名、称谓、数字、饮食、禁忌、风俗等,竞赛形式可以是演讲、辩论、表演、答题等。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英语原版书籍阅读小组、英文电影赏析小组、英语诗歌文学小组等;教师带领学生组织各种英文比赛如演讲比赛、配音大赛、戏剧小品大赛、歌唱比赛等。

三、结语

总之,涉海高校作为具有海洋特色的办学单位,理应拥有先进的海洋文化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海洋文化素养。只有提高了学生的海洋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未来的海员们才能出色地完成海洋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2]刘家沂,肖献献.中西方海洋文化比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2(5):1-6.

篇7

西方早在古希腊的柏拉图时代,就建立了称为“学园”的教育机构,在此进行知识的学习和传播,西方人认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它背后有一个抽象的、能够用数学、逻辑和语言精确表达的“逻各斯”,按今天的话就是指一种规律、一种规则,那才是万物的根本。只要把握了这个“逻各斯”,把握了万物的规律,你就把握了万物,教育人们从这些抽象的理念、概念里探索万物的和谐秩序和规律,这种柏拉图式的信念,也就是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柏拉图的这种智慧,传给了亚里士多德,传到亚历山大时期的科学,传到罗马时代的法律,一直传到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公元五世纪奥古斯丁的基督教第一次大综合,把基督教由一个只是信仰的宗教,变成了一个理性的宗教,讲究严格的理论推理。在经院中,教士们在证明信仰的过程中发现了真理,于是就有了最早的大学。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起源于中古时期的欧洲大陆,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的波罗那大学是最早的两所中古大学。这些最古老的大学,有近一千年历史,还力图保持老样子,他们一直坚守的就是要寻找上帝创造这个世界时赋予的规律、规则,一种抽象的道理,要寻找万物背后的“逻各斯”。这种机构和场所由柏拉图时代的“学园”延续下来,到中世纪就是经院,近现代就是大学,他们执著追求万物背后的规则,相信道理越争论越明白,把求知当作最高追求的人生态度。西方的思想者对于大学的内涵与精神价值的思考从未断绝。英国红衣大主教纽曼称大学是一个传播普遍知识的场所。美国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是学问的中心,致力于保存知识、增进知识,并在中学之上培养人才。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播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2]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认为:大学是从事高深学问的学习、进行专业教育和研究的机构。[3]虽然表述各不相同,尽管意大利、法国中世纪的的大学和德国洪堡时期的大学以及美国现代的大学各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特点,但相同的一点是他们都无例外地认为大学的灵魂是教育,是为了实现理想的人格养成,大学是从事高深学问的保存、传播和增进活动的场所。在中国,相当于大学的教育机构有着悠久的历史。《大戴礼•保传》中写道,“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据此,大学应当是学大艺、履大节的地方。汉代的太学、隋朝的国子监都是中国古代意义上的大学。中国古代四书之一《大学》的开篇之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说是从某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学的精神和理念,[4]它的源头是以中国固有文化中的“士志于道”、“明道济世”为根本的,其使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要说明的是,尽管中国大学教育系统更多地表现出与世俗权力的相关性,研究内容主要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理想目标是入仕参政,是“学得文与武,嫁与帝王家”,但“尊德性、道学问”同样是教育机构重要的使命和目标,在中国古代教授大学之道的书院中,师生相互切磋,探讨学问,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以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宗旨,将知识、意志、情感及相应各类学问与价值统一于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完善,指向人文教化的最高目的。

进入现代社会,中国的大学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受西方大学理念和制度的影响,在承袭了西方大学的一些理念和体制之外,仍表现出突出的东方性格,一是传统文化使然,一是时代形势所宥。中国现代的大学理念萌发于清朝末期,经、梅贻琦等教育家的发展而逐渐确立,至当代以来,中国大学发展迅速,并在某些理念上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世界大学发展逐渐接轨,在保有自身生存土壤和发展环境特征的同时,与世界上其他大学教育同样面临着对大学传统精神的坚守与反思等问题。回望中西方大学发展流变,尽管对大学的认知穿越了历史和地域,表述不尽相同,内含各有侧重,但通过对不同论说的深入体察,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大学是追求真理的场所,它以特有的精神传统凝视着现实和理想中的世界,人们以良知和理性为引导,在此从事高深学问的保存、传播和增进活动,知识、意志、情感充分勃发,不断地实现生命的省察、探寻和相互浸润,以致向于对自我与他者认识的的最高境地。回望历史,东西方的历史光景流转、朝代更迭,但为什么大学作为人类精神至善之境存续未止呢?那是因为尽管面对工具理性主义的全面包围,尽管深受政治论教育哲学的影响,大学依然了坚守了千百年来形成的精神传统;面对众多的科学巨人和政客文豪,人们为什么尤其对、梅贻琦等一代教育先驱感怀不已呢?那是因为他们践行了大学的精神传统,成为擎起巨人的肩膀。大学是自由超越的,是远离尘世和功禄的,追求真理和至善之境的,是具有文化批判精神的,是为了实现理想的人格养成。因而,人们将大学的精神传统概括为自由精神、批判精神、超越精神和人文精神,大学自由精神的集中体现,就是精神自由和学术自由。

大学精神经过所在大学学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追求的理想和信念,是大学生命的源泉,是大学精神的灵魂、精髓和内核,是对大学的生存、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而现代大学教育尤其要从大学教育的目的和学人的自我定位等方面继承和突显大学的精神传统。对于大学教育的目的,日本著名的教育家池田大作认为: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国家、社会、政治、经济、世界和文明等等,而是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探求真理,不断求知是大学精神的灵魂,对知识和学问的继承传播是大学的重要职责,大学聚集了古今中外各种知识,是思想观念和学术思潮的交汇处,继承传统科学和文化遗产,同时不断创造新科技文化,产生新思想,包容新观念,在这里不同的学术观念可以并存,不同的思想可以争鸣,各种观念通过学术交流而相互影响,以追求真理作为永恒目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只有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是关心眼下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5]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一种素养,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作为师者的广大知识分子而言,基于大学精神传统的大学教育,需要知识分子能守望大学的精神传统。事实上,大学精神传统的诸方面表现,都是围绕人的教育和人的精神而展开的。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精神传统的核心,其义在于其学人能以自由的方式探讨任何学术问题,不受政治的、经济的、教会的,以及学者内部学阀门派的限制,以求思想和精神在自由探究和交往中自然展现和发展。学术自由是大学创造新思想、新文化的先决条件,但它并不只是针对学术发展而言的,其目的也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学术自由所表达的其实也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献身于真理、追求真理而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表达自由个性的精神状态。在西方的中世纪大学里,知识分子既是知识的生产者、研究者和传播者,也是知识的批判者。教师和学生结成“学者共同体”,共同为追求真理,追求知识。[6]

在西方文艺复兴所致的大学世俗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分子活跃的身影,他们从事着翻译、考古、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孜孜不倦地阐释着西方所谓“黄金时代”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教育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的,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性、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能在目前还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他们将“孤寂”与“自由”确定为大学所坚守的首要准则。德国思想家卡尔•曼海姆认为:知识分子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诉求,“无根性”是其基本特性,他们疏离于各阶级之外。这种疏离使得知识分子可以超越狭隘的特定阶级或阶层的局部利益和意识形态,进而达到普遍的公正的判断和真理。[7]从接受教育的学生角度来看,基于大学精神传统的大学教育应以全面人才教育为使命。育人的重点包括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使学生具有政治远见、广博的知识,使学生怀有高尚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具有爱心和责任心。谈到对学生的教育,爱因斯坦认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教育的目的是充分发展个人的一切能力和个性,使之成为一个意识到自己尊严的、有教养的、理性精神的独立自由的公民。大学教育的方式不仅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大学的精神传统使受教育者进行自我的品行修养、自我对个性的砥砺和自我实践,提升自我的精神活动,关注自我的精神文化世界。从而实现重建人的精神理念、提升人性、开发人的精神资源,以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圆融统一与和谐发展的理念。大学是青年人成长的重要场所,大学对教育的理解尤其重要。曾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的艾略特认为,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的思考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爱因斯坦更直接地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从大学教育指向的对象来看,接受其教育精神浸润的,不仅是学生,也包括教育者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