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生一周的训练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生一周的训练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学生情况
本学期九年级共一个班50余人,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课堂表现欲较强,对体育运动有浓厚的兴趣,但还不够稳定;女生积极性不高,甚至课堂出现退缩行为,练习的自觉性一般。
二、教学设想
初三学生面临中考,今年中考由去年的45分上升到60分,所以在本学期应以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中考测试内容为主,多给学生运动空间,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在课堂应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课堂气氛,使学生有目标的去学习、去锻炼。
定期测试,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开学第一周对学生的体质进行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激励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更加努力。另外通过学生的体育成绩了解到学生运动能力的弱项,制定以后的教学内容,强化训练。在四月初进行一次测试,培养学生的考试习惯,总结前面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结果,为后期到考试期间体育训练计划内容做一个好的依据。
三、具体时间安排
早操训练安排:
1、三月份进行200米和立定跳远的练习
2、四五月份就中考内容进行全面训练。
体育课具体安排:
1、第一周就中考项目进行全面测试。测试成绩进行针对性训练。
2、课堂前半部分进行项目练习,后半部分因材施教学生根据自己的弱项进行专项练习。
3、制定后期教学内容和训练计划。
四、针对性的训练
1、加强对文化成绩好但体育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加强监督,培养他们的积极,宣传体育中考不亚于文化课的意识。:
2、加强对偏科学生的训练,对偏科的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争取在这些项目有所突破。
篇2
【2017初中体育教学计划范文一】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所教的是八年级六个班,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个半,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都喜欢运动,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体验、练习与思考、互学与互评,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体会体育运动的益处,体验到战胜困难、获得进步的成功喜悦。
四、教学措施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五、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着装要轻便合体,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得携带与体育课无关的首饰、校牌、手机等。
六、德育渗透: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意识的融入德育教育,不仅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的德育渗透包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课堂常规:使学生按规办事、做到有规可循。
2、组织教学:培养团结友爱、养成遵守纪律的集体观,培养其具有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3、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德育内容。
(1)、基础知识里安排激发学生刻苦锻炼自觉性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游戏里安排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公正诚实,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内容。
(3)、田径安排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等意志品质的内容。
(4)、球类中安排培养团结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的内容。
(5)、在体操中安排培养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的内容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建立终身运动的习惯。
【2017初中体育教学计划范文二】
一:学生情况
本学期九年级共一个班50余人,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课堂表现欲较强,对体育运动有浓厚的兴趣,但还不够稳定;女生积极性不高,甚至课堂出现退缩行为,练习的自觉性一般。
二、教学设想:
初三学生面临中考,今年中考由去年的45分上升到60分,所以在本学期应以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中考测试内容为主,多给学生运动空间,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在课堂应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课堂气氛,使学生有目标的去学习、去锻炼。
定期测试,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开学第一周对学生的体质进行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激励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更加努力。另外通过学生的体育成绩了解到学生运动能力的弱项,制定以后的教学内容,强化训练。在四月初进行一次测试,培养学生的考试习惯,总结前面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结果,为后期到考试期间体育训练计划内容做一个好的依据。
三、具体时间安排:
早操训练安排:
1、三月份进行200米和立定跳远的练习
2、四五月份就中考内容进行全面训练。
体育课具体安排:
1、第一周就中考项目进行全面测试。测试成绩进行针对性训练。
2、课堂前半部分进行项目练习,后半部分因材施教学生根据自己的弱项进行专项练习。
3、制定后期教学内容和训练计划。
四:针对性的训练
1、加强对文化成绩好但体育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加强监督,培养他们的积极,宣传体育中考不亚于文化课的意识。
2、加强对偏科学生的训练,对偏科的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争取在这些项目有所突破。
五、加强业务能力学习
认真钻研体育新课改,根据新课改制定新的教学方法,加强与体育教研组各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学习,认真备好每一堂的教案。摸清体育中考各项政策,指定科学合理的备考计划,指引学生认真的备战,填报自己所擅长的项目,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师生合力打好中考这一仗,争取获得全面胜利。
【2017初中体育教学计划范文三】
落实学校和教研组的工作任务,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健康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认真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本学期是初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和结和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最后的体育加试,助他们顺利考取理想的高中。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三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个体形态发展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女生则趋向于文静、内向,不喜欢活动,针对女生这一特点,可选择一些柔韧性强的运动项目,提高她们的运动兴趣;还有升学测试,运动量、运动强度要大。
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学期教学内容有:体育基础知识(篮、排、足球的基础知识)田径类、体操类、球类、韵律体操及民族传统体育。最关键的还是学生中考体育项目的辅导,如何使学生掌握好中考项目的正确运动技术以及挖掘出学生最大的运动潜力是这学期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目的任务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柔韧素质和弹跳素质以及速度的爆发能力。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必考项目:男:1000米,女:800米成绩的提高。以及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
2、难点是男生的坐位体前屈的教学方法研究。
五、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随着学生身体和年龄的增长,可多采用一些对抗性的游戏。
2:初中生对抗性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分组时采用根据身高分组或按身体素质分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六、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三周:体能恢复训练以及课间长跑的进一步加强训练,体育专业生的选材与训练工作
第四周-----第五周:50米跑的有关教学
第六周-----第七周:立定跳远教学以及测试工作
第八周-----第九周:坐位体前屈的辅导训练
第十周-----第十一周:仰卧起坐的练习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中考项目混合测试与个别学生的加强指导
篇3
【关键词】 准备活动 高效课堂 能力培养 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235-01
1 问题的提出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来,都是由体育老师组织跑步、带操等,形式比较枯燥,内容比较单一,学生一走进课堂就觉得课课都是老一套,没新创意,从而打不起精神,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导致身体难以活动开,练习不积极,严重影响了课的教学效果。工作30年来,我坚持试用由学生轮流来组织做准备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姿态,掌握准备活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体育成绩,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效果较好。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象:我校八年级(3)、(4)
2.方法:实验对比法
3 实验过程
3.1 开学第一周的第一课次,我就在实践班宣布
这学期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每个同学都必须组织一次。顺序:体育老师带第一周,第二周的第一课次由体育委员带,然后按班委顺序,最后到每位同学。老师在第一周主要工作:(1)注意传授给学生关于活动的原理,让学生知道在从事比较剧烈运动之前,都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2)讲解编制准备活动的基本要素、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3)教会学生一些新的徒手操、游戏、舞蹈等,以拓宽他们的素材面,满足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如此设计。
3.2 第一周最后一课次下课前,老师宣布下次课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课的内容,按照老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有针对性的进行组织编排,课前交给教师批阅
教师在课中参与学生活动,必要的时候给予现场指导、帮助。每次结束后,学生进行评议,教师根据学生带准备活动的情况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进行总结,好的方面加以肯定赞扬,不足之处加以指导和鼓励。每次结束后给学生评分,制定评价表,记载到平时成绩中,并公布在班级宣传栏内。
3.3 评价表
①形态、仪表大方2分
②口令正确、宏亮,有节奏2分
③讲解简洁,示范优美2分
④符合教材特点,内容有创新性2分
⑤运动负荷适量2分
4 结果与分析
一学期下来,我们利用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课、业余训练课和各项教学比赛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平均每人2~3次。通过尝试,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感到老师和他们是“朋友”,自身放低了姿态,克服焦躁心情,用亲切口吻,关心的话语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在快乐中学,在学中体验快乐,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一些平时纪律松散的、不能自律的学生都能安静下来,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完成课的学习任务,学习效果显著。附:体育成绩对照表(如表1表2)
能力明显增强:
学期结束前的一次课外活动,我邀请了各位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要他们在实验班随机抽一名学生,在对照班找一位班干部一起带领本班学生做准备活动,结果实验班一名普通学生很顺利地将本班学生组织起来做好准备活动,而对照班的班干部却结结巴巴停顿在操场上,结果还是由体育委员完成了带准备活动的任务。
篇4
根据新课标精神,根据我校工作计划,制定体育组工作计划。严格按照小学体育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以课程改革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学生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研讨,从而不断促进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教学观,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目标
1、集体备课怎样开展:体育组按照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的程序进行。首先,备课组长确定好集体备课计划表,主要包括备课内容、主备人、辅备人、主持人等。在后面的一周里由备课教师熟悉教材,自我初备,下次集体备课时集体交流,集体交流后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个人初备时,一定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写出备课提纲。集体交流,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修正教案,在集体备课中,中心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形成教案。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人综合团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主备人在形成的教案应力求精致和完美,力求体现新的课改精神。课后交流,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2、开展好教研活动:
根据课程改革精神,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全面了解领悟课改精神,实行新课程标准,组织上好体育课。
积极的向学生宣传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并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外活动时间里都能动起来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处在有张有弛的学习与工作状态中。
组织研讨学校运动队的组建与训练,促进校运动队制度的完善与训练的高效性。
继续加强小学校园舞的开展,抓好校广播操的训练质量。严抓进退场队列队形,加强全校师生对广播操的认识态度。
继续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习惯对自身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组织教师开展优质课达标活动及听课评课活动。
充分做好各项运动队工作,制定训练计划,抓好训练,作好比赛前的训练工作。
三、开展好业务学习和网上教研活动。
本学期体育组业务学习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在专业性学习、主题性学习、研讨性学习三个方面着手学习。
体育专业性学习由谭延伟老师负责,主要学习体育专业方面理论和最新专业信息。
主题性学习由徐世伟老师负责,主要学习如何提高课余体育训练水平,提高二课堂活动效果。
研讨性学习由体育组教学能手谭延伟和邓伟老师负责,主要学习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
开展好网上教研活动,成立网上教研小组,定期登陆教师论坛平台,提高远程教育的应用。
四、具体工作安排
1、九月份完成训练队的选拔和组建工作(乒乓球队和速滑队),制定好各项体育计划。
2、十月份协助政教处和大队部开展校“园吉尼斯”活动。
3、十一月份体育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组内互相听课。冰场浇制工作。
篇5
一个核心: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要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教研工作,为课堂教学把脉。
1、年级教研组建立周五教研制,并做好教研活动记录。
2、认真制订学校体育工作:学期工作计划、课时计划。
本学期采用年级集体备课制,大家群策群力确定教学内容,在共性中求个性,保证教师会教较好,学生学有所得。
3、认真开展以“仁爱求真、差异教学”为主题的系列课堂研讨活动。
通过组织教师上、听、评课。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互相启发,互通有无。
4、进行课改专题调研,了解常态课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与教师共同总结和反思。
教师间定期或不定期接受或被邀请上课听课,在主教材不变的情况下,允许百花齐放。对教学组织的合理性、教学方法运用的科学性、运动负荷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安全性等进行诊断把关。
二、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1、与育才实验学校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交流活动。
2、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理论知识的修养。
3、组织体育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和培训,拓宽教师的视野。
4、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
突破二项工作: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和学生个人运动技能工作。
阳光体育活动
广泛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锻炼自己的体魄,磨练自己的意志。除了上好体育课,我们狠抓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落实,充实变化活动内容;抓广播操、眼保健操和跑操的质量,继续推行流动红旗制度。另外,我们这学期结合祖国60年国庆,结合体育学科在各年级策划庆祖国生日主题的体育节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巩固上学期阳光体育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制度的落实,全面提升学生强体健身的实效。
学生个人运动技能
为了巩固和扩大体艺2+1的成果,我们依托我校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职能,积极开展各项体育项目的推广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
拓展三项活动:体育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业余训练。
体育节
我们的体育节历时一周,具体方案由各年级的体育老师商量决定,在继承上力求创新。计划在一、二年级开展集体趣味运动比赛形式的趣味运动会。三~六年级以单项运动技能比赛和集体运动比赛形式构成的运动会。在校园里形成自上而下的导向,继而再自下而上形成层层比赛的氛围,力求班班有活动,班班有特色的全体参与的校园运动局面。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开展,并纳入学期作为对学生体育综合评价内容之一。测试时努力做到“三统一”。统一测试评价指标、统一测试评价分值、统一成绩上报时间。“三强化”。强化过程实施,测试可以多种形式,可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测试与比赛相结合,测试与升学相结合;强化档案建设,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存盘上报工作,测试成绩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或素质报告书)。强化安全措施,增强安全意识,杜绝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力推《标准》测试手段的智能化,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率。
篇6
200438;3.上海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上海 200093)
摘 要: 采用专家访谈、数理统计、跟踪观察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子蹦床队备战北京奥运 会前训练大周期的训练课内容、负荷特征进行研究,记录运动员赛前训练负荷的相关检测数 据,涉及从训练的内容到与之相对应的生理、生化指标检测以及心理负荷检测等内容,并对 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学处理,从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以期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 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蹦床;男子;负荷;赛前训练
中图分类号:G838.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3-0107-04
Features of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Load of Chinese Men's Tram poline Team for the 29th Olympic Games
4GAO Xibin XIA Shenwu , FANG Bosheng3
(1. P.E. C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25504 9, Shandong China;
2.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 a; 3. Shanghai Administration Centre of Gymnastics, Shanghai 200093, China)
Abstract: By methods of expert inter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track obs ervation, the Chinese Men's Trampoline Team's training content and load features in preparation for the 29th Olympic Games are studied. Relative data of preco m petition training load are tested, ranging from training contents to correspondi ng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indexes and psychological load test, which are done with statistics,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and find the law as valuable reference for Chinese elite trampoline athletes.
Key words: trampoline; men; load;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蹦床是一项集竞技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在欧美一些国家开展已 有近40年的历史。1997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将蹦床列为第27届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设有男、 女单人网上2枚金牌,蹦床运动更是倍受各国所重视。我国于1997年将蹦床列为第9届全运会 的正式比赛项目。在2001年全国体操工作会议上,对蹦床项目进行了专门的总结,并提出在 第28届奥运会上力争进入决赛,在第29届奥运会上夺取奖牌的目标。从现在来看,这些目标 都已经超额完成(第28届奥运会黄珊汕夺得女子铜牌,第29届奥运会何雯娜和陆春龙包揽男 女两枚金牌)。从优秀运动员的成绩上看,我国蹦床优秀选手显然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个成绩是如何获得的,中国蹦床队在训练中有什么“秘诀”就成 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本文就中国蹦床男队29届奥运会赛前训练的负荷特征进行研究,为我国 高水平蹦床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备战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蹦床男子集训队 。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搜集整理了中国男子蹦 床队备战第29届奥运会的训练计划。
1.2.2 跟踪观察法
阶段性跟踪2008年中国男子蹦床队的训练课,并对相关内容做了临场统计、记录。
1.2.3 专家访谈法 走访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蹦床技巧部部长赵嘉 伟、国家蹦床队教练卓贤麟、胡星刚、队医朱章标以及国际级裁判夏申吾等,就有关赛 前训练负荷安排和一些与本课题有关的问题进行访谈,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将所得数据进行统 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训练负荷安排的宏观层面
2.1.1 中国男子蹦床队赛前大周期(10周)训练负荷特征
中国男子蹦床队赛前10周训练负荷安排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在这一训练周期中,训练强 度一直较高,多数时间里都保持在80%以上,只有第1周和第6周在60%左右,这是由蹦床的项 目特征决定的,蹦床动作技术特征的外在表现为对时、空间要求严格的准确性,内在表现为 对本体感觉要求的灵敏性、对身体姿态的自控性等,为了达到以上要求,运动员几乎在每次 练习成套动作时,强度要求都会高于其它运动项目,以保证动作的质量要求。在第5度 较低,是因为运动员刚刚参加完世界蹦床世界杯瑞士站和西班牙站的比赛,教练员将强度进 行了降低,以尽快恢复体力;其次在本阶段训练量的安排 上,有明显的起伏,低谷出现在第 3、4周,原因是运动员参加世界杯比赛,降低训练量以保证比赛时有充分的体能。在第7、8 周时训练量达到高峰,目的是为马上开始的奥运会储备体能,到比赛时保证运动员体能正好 达到超量恢复状态(图1)。
2.1.2 中国男子蹦床队赛前小周期(周)训练负荷特征
赛前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力求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长期训练过程中所获 得的各个方面的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技所需要的方向中去。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中国男 子蹦床队以周为单位制定了具体的周训练计划(表1)。从表1蹦床队的周训练计划安排与 组合模式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成套动作主体地位,在13个课次中安排了成套动 作(包括规定动作套、难度动作串和自选动作套)的训练,从中不难看出蹦床男队赛前训练 的主要练习形式是成套动作的练习,更加突出了练习的实战性;其次,突出个别难度动作, 中国蹦床队教练员根据蹦床运动发展趋势,确定了“难、高、稳、准、美”的制胜因素,以 “难”作为取胜的关键一环,因此每周有4个课次专门抽出时间对难度动作进行重点攻关, 以达到高标准,提高难度动作的成功率;再次,精雕细琢规定动作,规定动作的好坏决定运 动员能否进入决赛,所以规定动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动作难度相对较低,但是蹦床队 教练员一直没有放松对规定动作的训练,每天都会对规定动作进行反复训练,任何细小的环 节都不放过,以确保规定动作在比赛中的百分之百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
2.1.3 赛前不同训练内容周负荷特征
中国男子蹦床队周一至周六训练,周四下午休息,周日休息,周训练总时间在45 h左右,早 操大约1.5 h,上午训练2.5 h,下午3 h,从时间安排上看,训练密度非常大。每周二和周 五上午安排大约1.5 h的单个难度动作训练,每次难度动作训练约完成60次上网,主要目的 是掌握已有的难度动作或发展新的难度动作;为了提高难度动作的稳定性,蹦床队每周还安 排两次课的难度动作串的练习,也就是将相同或不同的难度动作练成一串,当作成套动作来 做,每周有两个课次安排这种训练,完成动作约330个;规定动作的好坏决定能否进入决赛 ,所以,每个训练日的上午都安排规定动作套的训练,提高动作规格,力求动作做到完美, 周负荷量约210套;自选动作的质量决定着比赛的冠军归属,决赛中比的就是自选动作的好 坏,因此国家队每个训练日的下午全部进行自选动作的训练,周负荷量约260套(表2)。另 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培养运动员良好的空中姿态,提高动作与动作衔接的节奏感,增加 动作的韵味,国家队专门聘请舞蹈老师对运动员的一举手一投足的细小动作抓起,在动作“ 难、高、稳、准”的基础上,赋予动作更多的 “美”。
由于蹦床运动训练负荷的充分恢复需要24~48 h,因此,蹦床队教练员将一周的训练分成了 两个小部分,在周四安排了较小的负荷和休息作为调整,从周五开始恢复较大训练负荷,因 为周五下午要进行队内的训练赛,对一周的训练情况进行评比,所以周五的负荷没有达到最 大,在周六要根据周五训练赛中发现的问题,将出现问题的动作或动作套进行分析并大量重 复练习,因此周六的训练负荷达到最大。据统计,除周四上网次数较少外,其余每天训练上 网次数都在80次以上,最大可达110次(图2),从周五的训练情况来看,这种安排方式效果 较好,运动员都能够以更加充足的精力投入到训练中去,保证了训练的顺利进行。
2.2 训练课负荷特征的微观层面
蹦床是一项需要克服自身体重的力量耐力型项目,它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灵巧、平 衡和稳定性的要求都很高。所以,蹦床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较其他运动项目更具有复杂性 和多因素性。中国蹦床队在首先了解蹦床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基础上,科学地运用 了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来评定训练中运动性疲劳发生的程度,科学地调整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合理安排运动训练负荷。
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员在完成特定负荷时的身体机能表现,不同项目的训练,每个项目 产生疲劳的影响因素也会有所不同,就蹦床项目来说,运动员要在比赛中连续完成10个不同 类型与难度的动作,据统计,一套动作平均包含20周左右的空翻和3 000°左右的转体动作 ,并且由于蹦床场地的特殊性(必须要在4.028 m×2.014 m的弹网上完成动作),和对起跳 高度的要求(5 m以上),所以运动员不但要考虑起跳的高度,也必须注意起跳点的合理位 置,可以说既有横向运动要求又有纵向运动要求;另外,还要克服每次起跳和落网时的超重 和失重状态。因此,蹦床运动员较其他项目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竞赛中更容易产生较重的生 理疲劳和心理疲劳。针对这种现实情况,中国蹦床队制定了具体的生理和心理疲劳的监控措 施。
2.2.1 运用生理生化指标监控负荷
随着比赛的日益临近,施加在运动员身上的训练负荷越来越大,为了准确地控制训练负荷, 中国蹦床队采用了更为客观的监测手段,根据监测数据明确该时期训练的生理生化特点,合 理安排训练量和强度,科学地进行大运动量训练,防止过度训练。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第二周的检测中,大部分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升高 ,该时期是在备战世界蹦床锦标赛前期,训练强度较大,运动员表现出的情况与教练员的训 练负荷安排基本相符合,此时的大负荷强度施加在身,运动员出现了疲劳现象是正常现象。 在第7周和第8周的训练中,教练员安排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都接近最大,因此在这两周的检 测中,运动员的各项指标有较大升高,特别是叶×的肌酸激酶(CK)指标和血压(BP)指标 较正常水平有较大差异。在第10周的检测中,运动员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能够较快地恢复, 肌酸激酶(CK)指标下降,这就说明了训练节奏和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的安排得当,没有使 运动员出现疲劳状态,指标的合理反过来说明了训练计划安排的合理。
2.2.2 心理负荷监控
心理负荷是指在人的活动中,客观事件对人的心理过程产生的刺激,这种客观刺激同人的主 观状态交互作用后通过人的行为表现、生理变化和主观体验反映出来。运动训练中,心理负 荷常表现出与训练负荷和生理负荷的不一致性,从而造成它的特殊性,其具体表现是,训练 负荷和生理负荷很小时,心理负荷可能很大,运动员大赛前的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训练负 荷和生理负荷很大时,心理负荷可能很小,研究者发现,当每周四的放松活动时,有时会让 运动员以踢足球的方式进行一定的身体训练,这时运动员虽然个个汗流浃背,但是十分惬意 。
蹦床的比赛动作是连续十个不同类型与难度的空翻加转体动作,空翻动作(背弹、腹弹除外 )的度数都是360°的整数倍数,转体动作的度数都是180°的整数倍数,所以,实际上那些 令人眼花缭乱的空中动作其实是由5个最基本的技术构成:团身、屈体、直体、前(后)空 翻和(或)转体,动作的难度值的变化则是随着空翻周数、转体度数的增加、减少而上升或 下降,无论水平多高的运动员完成难度多大的动作,最终都要通过这5种基本技术来表现。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蹦床运动员的每次训练课都是在做着大量的重复动作,在这种情况 之下,运动员更易产生心理疲劳。为了防止心理疲劳的发生,中国男子蹦床队的教练员除了 制定更加灵活的训练安排和更加丰富的训练手段之外,还会定期的对运动员心理情况进行指 标上的量化,根据测试结果对训练负荷的安排作灵活的调整。
2.2.3 运动员闪光融合频率(CFF)测试
视敏度是眼睛的一种基本功能,可作为视觉疲劳及精神疲劳的一种指标,不同状态的人,闪 光融合频率(CFF)的差异较大,其值越高,表示大脑意识水准也越高,人体疲劳时,闪光 融合频率(CFF)降低。从整个监测过程来看,集训队员心理状态的整体情况一直较为稳定 ,在表4中第五周监测时,P=0.03,<0.05,集体出现了心理疲劳的现象,结合训练计 划安 排情况,本次测试正好处于蹦床世界杯瑞士站和西班牙站比赛刚刚结束时,运动员所承受的 负荷强度非常大,心理疲劳较为明显,因此,在本周的训练中,教练员马上微调了训练安排 ,将训练量和强度都进行了减轻;在第8周的测试时,也出现了普遍的疲劳现象,从本周所 处的整个训练过程的位置来看,本周的训练强度达到了最高,而上一周也就是第7周的训练 量达到了最高,另外,距离正式比赛时间只有2周的时间,所以运动员也越发感到紧张,因 此 ,运动员感到非常疲劳,但是其中仍然表现出了较大的个体差异,其中陆××精神状态最好 ,且较为稳定,而叶××精神状态最差,显示出严重的心理疲劳迹象。
2.2.4 运动员POMS值测试
目前,POMS心境量表是对运动员的心境情绪状态进行评定使用最多,也是获得一致认可的心 理学量表,POMS量表可以有效监控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因此,中国男子蹦床队采用了每周对 运动员进行该指标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发现蹦床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紧张、愤怒、疲劳 、慌乱与TMD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分量表“紧张”这一亚组上,基础值与第8周 、第8周与第10周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疲劳”这一亚组上,基础值与第7周存在显著性差 异;“慌乱”基础值与第7周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呈现上升再下降又上升的趋势,有明显波 动;“自我”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波动不明显;TMD基础值与第8周、第10值与第8 周有显著性差异。以上数据说明大负荷运动可增加消极情绪,减小积极情绪,但是在检测结 果出来后,蹦床队教练员马上根据队员的心理情况作出了相应的训练负荷的调整,从后面的 检测结果来看,效果较为明显。
3 结 论
1) 赛前训练负荷安排把10周的大周期与1周的小周期紧密结合起来,小周期的安排要根据大 周期的训练计划进行,根据需要可做适当调整,但最终目标须一致。2) 赛前训练负荷的控制,既考虑到了主观的也就是训练层面的指标,也非常重视客观的也 就是生理生化指标,将两者相结合,严密监控训练负荷,既做到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最大潜能 ,又防止了过度训练的发生,将训练效益最大化。3) 对运动训练负荷的监测,应充分考虑运动员个体间的较大差异,将整体监测与个体监测 相配合,结果更为可靠,而将生理生化指标与心理指标的结合使用也是监测负荷安排的有效 手段,但还需进一步研究其最佳搭配。4) 教练员训练负荷安排得当,运动员努力完成训练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 出版社,2003:142-146.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54-443.
[3] 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318-37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关于在我国开展蹦床运动的通知[S],1997.
[5] 谢亚龙,王汝英,等.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56-294.
[6] 高希彬,等.上海男子蹦床队大赛前训练控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1 124-1126.
[7] 黄玉斌,等.中国男子体操队备战2000年奥运会赛前训练控制方法[J].上海体育科研 ,2003(2):56-60.
[8] 邵斌,等.中国体操队备战奥运会期间的训练课特征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 1(1):35-39.
[9] 陈中林,等.蹦床训练中周课次的安排及身体素质训练内容[J].体育学刊,2003(1):9 4-97.
篇7
【关键词】中长跑;兴趣;实验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等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高二男生30名为研究对象,将高二一班男生15名确定为实验组,高二二班男生15名确定为对照组。
二、结果与分析
1.结果
十周前后的训练前后1000米、肺活量、50米、台阶试验测试的结果(见表)。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传统的训练法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
但通过十周实验法的训练后,实验组1000米平均成绩提高10秒、50米的平均成绩提高0.3秒、肺活量平均成绩提高315ml,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2.分析与讨论
①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过程分析。
在实验前对对照组同学进行1000米、50米、肺活量等的测试,记录测试成绩,发放问卷并回收,并通过跟它们交流简单了解对照组每个同学的基本情况。
制定对照组训练的计划,训练时间为十周,第一周是测试成绩,第二、三周的训练计划是150米300米500米500米300米150米。第四、五周的训练计划是变速跑快跑200米慢跑100米×7。第六、七周的训练计划是300米×8。第八周的训练计划是1000米×3。第九周为调整,第十周是测试成绩。按照训练计划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是逐渐增加的。
对实验组施行全新的训练方法,如有氧操、健美操、记忆跑、任务跑等。第二、三周的训练计划是有氧操和健美操混合训练,心率保持在120次分。第四、五周的训练计划是记忆跑,心率保持在125次分。第六、七周的训练计划是任务跑,心率保持在130次分。第八周的训练计划是任务跑,心率保持在135次分。并且实验组的训练强度和对照组对应周次相同。实验组同学的表现和对照组的完全不同,他们对训练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在实验的后期,记录他们的测试成绩,并再次发放问卷,发现他们对于新的教学方法都很赞同并在逐渐的喜欢上中长跑。
②实验法对中学生体质的影响。
由表1、表2可知,训练十周后,实验组同学的肺活量有明显的提高,而对照组变化的幅度却不大(注:肺活量增加是训练的结果),在训练时,由于实验组主动参加训练使得肌体进行从未有过的训练负荷,肌体的供氧量不足,运动员加大加深呼吸深度和加快呼吸频度来补偿,这样就使呼吸肌得到充分的锻炼且长此以往,呼吸肌变的强壮有力,使得肺活量得到提高,这表明实验组能有效提高学生肺功能能力。实验组同学的1000米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平均成绩提高了10秒多,而对照组同学的1000米成绩都提高不大。经过统计学的分析(t检验)可以得出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成绩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实验组50m在实验前后平均成绩提高0.3秒,而对照组平均成绩只提高0.1秒。并且运用统计学知识对数据进行统计(t检验)得出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由上结果显示,在训练时由于运用新颖的训练方法,使得运动员对训练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使成绩得到提高。对照组的同学由于运用传统的训练方法,学生很难坚持,容易放弃训练,成绩很难保持甚至下降。这说明实验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速度耐力素质。
③实验法对中学生对中长跑兴趣的影响。
有氧操是指将健美操和田径运动中的一些动作和技术编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动作,并使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完成整套动作的一种操。学生在练习有氧操时能找到练习的节奏感,通过技能的迁移,学生很容易掌握中长跑运动的节奏感,有助于学生较快的融入到中长跑的训练中来。记忆跑是指采用比赛的方式,在跑的过程中每50米放一记忆卡(记忆卡的内容不同可以是有关体育的知识也可以是谜语),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并检查其背诵情况,速度快且背诵效果好的赢得比赛。这种练习方法吸引学生积极搜集记忆卡内容,提高了中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任务跑是指采用定向越野跑的形式,发放每一同学手中每一站的地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程。这种训练方法引起学生的极大的好奇心,从而使中学生积极的参加定向越野训练。
④问卷调查结果总结。
另外在实验前分别向实验组和对照组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发放问卷收回问卷,我们发现不管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同学都对中长跑不感兴趣。但十周的实验结束后同样发放相同的问卷我们发现对照组的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然而实验组的同学的兴趣却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选择球类,大部分都愿意参加中长跑的训练,通过这点可以看出实验法得到了预期的效果,提高了中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
三、结论
1.经过十周的训练对照组同学的测试成绩都没有明显的提高,有的甚至降低,而实验组同学的各项指标的测试成绩均有较高幅度的提高。
2.根据实验后的数据统计和问卷调查结果充分显示:实验法避免了中长跑的单调乏味的特点,加入了新颖的事物,使中学生认识到了中长跑锻炼的必要性,消除了他们的恐惧心理,使他们积极的参加中长跑的训练,提高了中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
3.教师的观念要转变,如今社会的发展学生思想的进步迫使教师要进行思想的转变,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思想上,要进行思想上的革新,多加入新颖的事物,加入社会上的新生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魏发团.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耐力跑的兴趣[J].田径,2005(12).
[2]甘福权.如何培养学生耐力跑训练的兴趣[J].体育师友,1999(02).
[3]丽新.如何利用学生兴趣提高体育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05(01).
[4]李海燕.长跑的无痛苦练习法―――以舒适度控制跑速[J].中国学校体育,2005(02).
[5]盖国富,戴炳德.体育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初深[J].哈尔滨体育报,1983(S1).
篇8
一 教育见习中.在开学的第一周中,我并不急于去上课,首先听指导老师上两次课,从他的上课过程中对所上班级作一个初步了解.同时借鉴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以便于对以后自己上课打好基础.
二 课堂教学实习中,天气是变化无常的,作为我们实习来说不可能完全在室外上素科课.所以,我们应准备好上室内课的理论教案.从学知识,锻炼的角度来说,上理论课更能锻炼一个人的能力,通过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总结自己的不足,从而加以改善.
三 见习班主任,这是我们在实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教师,并不指他能教好学生,在班主任工作这一方面也应有他的独到之处.同时,也才能体现一个教师的管理能力.
四 运动队的训练.首先,通过见习,看指导老师如何带训练队,从他的训练过程中,结合自己所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月训练计划.其次,指导老师看课,自己带队训练,在各个方面,让指导老师指出其中的不足,加以改进.最后,在自己带训练的过程中逐渐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五 组织课间操,是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作息安排,有的要出早操,课间操或者是做眼保健操,它主要是体现一名体育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口哨的运用.
篇9
摘要篮球运动能培养人的机智、灵敏、速度、力量、耐力和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辨清势态,做出抉择的能力。青少年篮球活动是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根基,只有青少年篮球活动的普及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使我国篮球运动迈上新的台阶。发展篮球运动,应从儿童抓起,以普及为基础,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抓好青少年的篮球训练,为国家输送更多的篮球人才。
关键词中学篮球队组建选材训练
中学篮球队训练是学校运动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体育的普及,提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一个有效途径。积极开展中学生篮球业余训练,有利于培养体育活动骨干,活跃学校的文化生活,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 中学篮球队的组建与管理
中学篮球队的组建工作一般可采取推荐和选拔的方法进行。有条件的学校可按年级或班级比赛逐级进行选拔。
(一) 选材原则
除了选出思想好,有一定篮球基础的学生进入校代表队外,选拔时还应注意要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篮球运动的人才选,进行系统的综合训练,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基础上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格拉姆指出:“在运动能力的遗传中,具有卓越运动才能的亲代,只要不是极端个体,其子代中有50%的人会具有优秀的运动才能,而且还有可能超越亲代个体,亲缘越远,这种可能性越大。”运动能力的家族化倾向,已为大量运动实践所证明。
(二) 选材基本条件
认识与掌握篮球运动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技术基础、心理素质等指标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变化规律,是科学选材的重要问题。
1. 身体形态指标:篮球运动员以选择身材高大、身体匀称、腿长、躯干短,特别是小腿长、手臂长、指距大于身高,手大、五指长且能分得开,脚大、脚弓隆起、肩宽、胸廓大、腰细、臀部小且上翘,肌肉线条清楚、皮下脂肪少、体重―身高指数大,跟腱长而清晰、踝关节细的为好。
2.生理机能指标:运动实践表明,人体生理机能水平发展最终能达到的高度,将直接关系到运动素质的发展和运动水平的最终表现。如神经系统选材的指标为神经类型与反应时;循环系统选材的指标为心率、血压、心功指数与血红蛋白;呼吸系统选材指标为呼吸频率、肺活量与最大摄氧量;感官功能选材指标为视力、视野与听力等。
3.身体素质指标: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柔韧性能方面的能力。全面的素质是运动员掌握和完成各项基本技术的基础,一个人即使有再好的身体形态,再好的球性,如果没有全面的身体素质做保证是不可能达到预想的高度的。
4.技术基础指标:这是选拔队员的重要条件之一。可以通过测试队员运球、投篮、传接球及防守等技术水平,观察、评估其反应能力和协调性,动作的规范化程度以及配合意识、球感等。初中学生年龄尚小,技术基础的要求应与高中学生有所不同。
5.心理素质指标:心理素质是指在智力活动中和在个性心理行为上反应出来的反射能力。如对空间动觉方位和距离的准确判断,位置选择性好。
在以上各项指标基础上进行科学选材,对队员个人发展和球队整体发展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球队管理
经选拔的队员名单应张榜公布,以引起学校重视和激发队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学校篮球队成立后,应列入学校教务管理、后勤管理和学校整体目标管理之中,在体育教研组具体指导下进行日常训练与管理。除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外,学校篮球队管理关键在“三落实”:
1.人员组织落实:除篮球队队员与教练员名单要落实外,日常训练、比赛与管理应在体育组具体领导下进行,应请学校明确一名副校长分管,以协调教务与总务及行政的关系,便于顺利开展工作。
2.训练比赛落实:篮球队的训练与比赛应按训练计划安排落实。
3.必要的经费、器材要落实:这里主要是指教练员与队员的必要补助费和比赛服装及一些交通费和球等。
二、中学篮球队的训练
篮球运动训练是竞技能力的提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练员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遵循教育及教学的原则,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智力和恢复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和训练。
(一)制定训练计划
中学篮球队的训练计划,主要包括多年(三年)训练计划、学年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时训练计划等。
1.多年训练计划
初中阶段以三年为期制定总体计划。要贯彻“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指导思想。多年训练计划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三年训练的基本设想和达到的目标。
(2)对运动员思想、意志品质、身体条件、年龄、生理特点、基本技术等基本情况的分析。
(3)各年度(学年)的训练任务、技术指标及主要措施。
(4)比赛安排及名次要求。
(5)测定和评定训练水平与全面考核措施。
2.学年(包括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训练计划
学年训练计划是三年训练计划的一部分,是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组织、较系统地落实三年训练计划的指标与内容。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1)提出学年训练总任务。
(2)提出比赛达到的目标和身体、技术的指标。
(3)划分训练周期和各周期的任务。
中学篮球队的训练可按学期分为两个周期,每学期分为训练期、比赛、或休整期。训练期:它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发展与提高一般与专项身体素质,掌握与提高基本技术和战术的质量,同时加强作风的培养,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比赛或休整期:比赛是为了检查训练情况,锻炼队伍,发挥水平,争取优异成绩。如果学期没有比赛任务,也要进入休整阶段,它主要是总结经验,消除疲劳,养精蓄锐,以便新学期投入新的训练阶段。
(4)检查训练工作与安排考核时间。
(5)学期结束进行训练工作小结。
3.周训练计划
周训练计划是具体落实学年训练计划到每一周中去。主要内容包括:一周训练任务与要求;确定训练次数与时间;训练内容与运动负荷;比赛与测验安排。
4.课时训练计划
课时训练计划是根据每周的训练计划安排、制定课时训练计划(教案)。训练课是整个学年训练过程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教案是上好训练课的基础和评估训练质量的依据。训练课教案基本和体育课教案形式相同,分为开始与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教案的内容除明确本课的具体任务、训练内容与要求外,还应注意安排选择练习的形式、手段、练习时间、强度、密度等。
(二)科学训练
中学篮球队训练的基本任务是:
1.身体训练
(1)速度素质
它是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篮球比赛中争取时间与位置上优势的重要条件。
(2)耐力素质
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并抵抗疲劳的能力。
(3)柔韧素质
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快速地奔跑、急停与跳跃、转身、跨步和空中动作的变化、地面位置的争夺控制,都要求运动员的各关节、韧带和肌有大幅度伸缩变化和抗强拉伸的坚韧程度,特别是肩关节、躯干、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的灵活性,更是篮球运动员必备的柔韧素质。
(4)灵敏素质
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突变的运动情况下,快速、准备、协调、灵巧地完成动作的能力。
(5)弹跳素质
是指通过下肢和全身协调用力,使人体急速离开地面的能力,它是篮球运动员的一项重要的身体素质。
在训练中要注意各项素质的因素以及各年龄阶段的训练措施。依据人体发育成长的科学规律,合理安排,正确运用,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面对中小学生,切记训练内容要生动活泼多样化,避免单调。教学方面多多采用直观教学。
2.技术训练
篮球运动有许多基本动作。篮球运动员的动作技能需根据对手或同伴的行为或临场情况发展而随机应变。因此,训练中,一方面要掌握较多较巩固的动作技能,并注意在复杂的攻防场合下安排比赛性战术训练,提高分化能力,预识对手的意图,领会队友默契,以培养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动作技能和战术意识的能力。以转身运球,背后运球为例,通过球绕腰部进行球性熟练化练习,就可对此两项技术起到优化提高作用。
另外、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中学生,训练中可一边进行体力、技术训练,一边进行智力启发,以理论作基础,既满足他们知识方面的渴望,又能很好地指导其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投篮的准确性与力量训练为例,采用理论讲授或实践要领的讲解,将投篮的准确性与力量的有关原理与物理学中的相关知识相结合,说明投篮时的准确性取决于球的旋转、用力方向及球的出手角度;出手的力量主要取决于双臂、腰腹甚至双腿。使学生了解其中的知识,知其然并加其所以然。这样,再加上教师不同情况的示范,既便于学生尽快掌握并能自我纠正,同时也增加学生对技术训练的兴趣。这样掌握的技术一般是比较稳固的。
总之,篮球技术是篮球战术的基础,掌握扎实、全面的篮球基本技术将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地进地战术配合和比赛,有助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向更高的运动技术水平攀登。
3.心理训练
当前,许多中学篮球队,其年龄特点注定其心理波动幅度大,在双方实力相当或稍有差距的情况下,往往心理能力强者胜。心理训练,主要是抓住运动员动机的培养,以提高运动员对训练的渴望程度;抓住运动员的训练态度,以提高运动员的认真程度。
训练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心理训练的目的性
教练员要把计划和每天主要训练内容告知运动员,使他们对整个训练的周期、任务、手段、指标、进展、要求等有个全面、全过程的了解,做到认识上的一致和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训练中教练员尽可能改变运动员的被动地位,应使之成为训练的主体,形成自觉。
(2)运用注意规律,提高训练质量
要发展无意注意的能力,诱发训练兴趣。在训练中,教练员的训练态度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的组织形式以及方法,手段的选择要使运动员感到新颖,有趣味,引人入胜,这在中小学训练中要特别注意,这点在长时间和长周期训练中尤为重要。
(3)严格要求,不断强化心理训练
在训练中对运动员应有严格的要求,并不断加以强化心理训练来促使训练产生良好的效果。
4、战术训练
战术训练包括基础配合和全队战术配合。战术基础配合是指两三人之间有目的的、有组织的攻守合作行为的配合方法。它是组成全队攻防战术的基础
三、结论与建议
科学训练要遵循青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坚持“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训练原则。教学、训练和科研的相互结合将有利于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竞持体育水平的提高。只有综合培养和训练,才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发挥教练的技战意图,有利于给自己确定更高的奋斗目标,有利于稳定心理,在比赛中正常甚至超水平发挥。
参考文献:
[1] 王家宏.篮球(第二版)[M].2009.6.
[2] 田虹等.青少年篮球技术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6.
篇10
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以创建新一轮平安校园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努力创造良好稳定的育人环境,为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校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学校综合治理责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学校的综合治理工作。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做好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贯彻落实各项守则和规范。开学第一周是学生行为规范训练周,并结合学生文明礼仪开展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我校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规范养成教育。
学校专门成立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德育校长任正、副组长,成员由德育主任、后勤主任、年级组长等组成。学校开学前召开综合治理工作例会,研讨学校新问题,分析情况,提出对策,从而有效地推进学校安全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同时,学校还注重与家庭、社区的沟通与合作。把学校周边的新问题与家长及社区领导和负责学校的法制校长沟通,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二)、育人无声胜有声,环境建设人文化。
学校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让每寸地方都能说话、每个角落都能育人。学校走廊里的名人字画、学生作品、干净的地板、清洁的墙壁、碧绿的草坪到处都显得清静、高雅,将学生的道德和情感融合,将学生的心灵和情操陶冶,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受,在环境的细微之处达到了人文与环境的统一,为良好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养成提供了育人契机,从而影响了学生习惯的养成和思想初步的形成。
(三)注重师德,全面提高教师育人素质。
1、学校领导严以律己,争做教师榜样。
2、努力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我校班主任自身素质。
3、开学第一周,学校领导召开了全体教师会、班主任会、值勤教师会、学生会、学生值勤会、学生干部会、安全保卫会等,加强学校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开学工作的顺畅。
二、加强安全管理教育,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安全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我校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2、严格落实学校路口安全值勤制度。我校按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学校门口及主要交通路口值班制度,明确职责,安排人员,实行无缝隙管理。在学生上学和放学的集中时间,由学校领导和教师及保安人员值勤,疏导交通,监督学生按交通规则行走,并做好值班记录。
3、在学校门口的路段设置醒目的警示牌,提醒机动车辆注意减速慢行,严禁机动车辆随意出入校园。教师机动车做好登记造册,规范按时停车。
4、开展“做安全小标兵”活动,强化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并做好学生安全知识竞赛。
5、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第一周安排了安全专题讲座,要求学生在遇到安全问题时,懂得救人与自救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作无谓的牺牲。
三、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加强校园治安、法制管理。
1、成立法制教育领导小组,确定法制课教员。
制定规划,布置工作,检查执行情况,总结工作,做好记录。布置本学期教职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等知识,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按时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关法制教育的任务,并有突破和特色。要求班主任利用校会、班会、队会、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宣传栏、小小报、讲座等形式定期向学生宣传校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国旗法》等法律法规内容,做好普法工作,当好宣传员。开学初和期末我校聘请法制辅导员中心庄派出所的民警到我校对学生进行防骗、防拐、防火、防盗、防毒等“十防”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加强校门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
学校制定了严格的“门卫值班巡逻管理制度”、“学校保安工作职责”、“夜班值班制度”,学校现有门卫一人,保安两人,夜班值班人员三人,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安全保卫职责,规定各方位上、放学接送家长等候区。同时,学校还加强了校门的安全保卫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做到校内人员、来访人员出入登记,严控校外闲杂人员进入校园,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
3、校内外联防,确保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
开学初,学校聘任胡家园街派出所有关人员为学校法制安全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定期来校为师生进行培训,在学校两侧设有安全警示牌,设家长接送区,行政、执勤教师、门卫、保安各尽其责,保证学校周边有良好的交通秩序,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以保障师生安全。学校除在校内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安全事故外,还与村政府,派出所等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杜绝周边环境及外边闲杂人员对学校的干扰,把安全隐患阻止在学校之外。
4、落实实验室管理制度。
我校科学实验室布局合理,实验器材、药品、试剂进行分类排放及管理,并作了以下使用规定:常规器材分类排列在专用架上。使用时,教师必须向管理员完成登记手续。
5、学校消防设备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我校在图书、电教、仪器等各专用教室、走廊、仓库等重点部位共设有灭火器计53个,并于上学期对灭火器逐一进行了维护,对到期灭火器均进行干粉的更换,组织教师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使每位教师均能熟练掌握使用方法。保证消防通道通畅,对学校电线、线路学期初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对存有安全隐患部位即时进行了更换,现无老化、破损等情况。制定了应急疏散预案,设置了安全出口、安全疏散等标志,对教师、学生进行培训,知道遇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并在第二周周五在学生中还开展了安全疏散演练,从而增强了学生安全防护意识。
四、加大资金投入,添置管理设施。
学校假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发现综合楼前下水井周围固定水泥破碎,综合楼、西楼外墙砖和小操场地破损,及时进行了围栏和维修;并对各教学楼内展窗和教室内电扇进行检查,加固;对学校紧急疏散通道进行检查,对疏散通道指示牌进行更换、加固等,无危房、无校车、无危险化学品,体育器材设专门体育教师托管,随时进行检查,以保障体育器械安全适用。只要发现问题,立刻解决,不能自行解决的马上向局领导汇报,力争尽快得到解决。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