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清洗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清洗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清洗的方法

篇1

关键词:小学生;倾注听话习惯;方法

一、引言

印度有这样一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巴金也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我发现,孩子们上课不会倾注听话,老师讲课时,很多人没有听进去,老师提出问题,光想着举手回答,他们只顾着说自己想说的,哪怕回答的并不是老师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初级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对后面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反之,就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培养学生倾注听话习惯的养成教育是迫在眉睫的,对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中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学会倾注听话,是其他各种能力得以发展的基石,它是学生生活和学习必备的能力之一。可是,作为学生,处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主性养成的初始阶段,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问题很多,往往我们的教师就忽视了孩子们的倾注听话。而养成良好的倾注听话习惯和形成一定的倾注听话能力,这对于学生而言,将会受益匪浅。“倾注听话”在词典里的定义为“用心细听”,即指细心听、专心听。“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倾注听话习惯”,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来自外界的信息围绕一定的主题(问题)进行思考,并对其做出初步的自我评判的一种隐性心理活动,具有较明显的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如何培养小学学生倾注听话的习惯,作为一线老师,我通过课题研究和平时的工作总结如下。

二、培养学生倾注听话习惯的方法

1.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教学就像是讲评书,说相声,演员的语言丰富、有意思了,观众自然爱听。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则实验报告: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在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后,于1968年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信息交流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以看出,光靠语言,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还需要更多的其他方面的辅助。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为了吸引学生的耳朵,教学中,我坚持使自己的语言有张弛、停顿、快慢、高低、轻重的变化,而且努力使它听起来生动、形象、幽默、可爱、唤醒、鼓舞。在必要的时候,我还会刻意去夸张的表现,来达到教育教学额效果。

2.课堂小口令提醒学生。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注意不容易集中,经常会发生听课“走神”的现象;还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就好像跟自己没有关系了,想干嘛就干嘛了。老师如果不及时提醒,既不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也会使学生逐步养成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在平时课堂上经常使用一些小口令,如:“小耳朵,认真听!”“小嘴巴,闭起来!”“小眼睛,看老师。”等,进行师生对答。在必要的时候我也会用眼神、手势、动作来提醒个别走神的学生。低年级的孩子,无论言行还是举止,都是那么随意,但他们模仿能力非常强,具有可塑性。所以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待我们做老师的耐心、正确的引导,让他们逐步养成。

3.用有效的教学行为吸引学生注意。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而言,更是一种奢望。因此老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倾注听话的乐趣。课堂如果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那“倾注听话”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诱发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在身心充分放松的良好状态下自然地倾注听话。

4.每节课前的激趣导入,课程中每个环节的过渡,语言都要丰富并能吸引学生。还有图片、音乐、视频、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倾注听话的欲望。课堂精彩,让学生享受倾听乐趣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乐于倾听,首先要让学生觉得“这节课好听”。教师或声情并茂、或深入浅出地进行课文内容、思想的诠释,将直接把学生引I进文本所创设的氛围中,也将直接带动学生倾听的兴趣,决定课堂的有效性。如教学《检阅》一课时,我一开始就让学生观看国庆阅兵的视频,恢宏的场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这时,抛出问题:“在这样隆重的检阅中,假如出现了一个拄着拐的孩子,那会怎样?”学生的心悬了起来,对博莱克和他的同伴们的担忧抓住了学生的心。紧接着,我又设计了以下问题:儿童队员们为什么让博莱克这样一个拄拐的孩子参加检阅?博莱克能走好吗?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我引导学生们想象这样几个情境:“在风里、在雨里、在烈日下,博莱克坚持训练,一次次,他跌倒了,一次次,他又顽强地站了起来……”学生们走进了博莱克的内心,感受到了他坚强的意志,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最后,学到队员们走过检阅台,同学们和文中描写的观众一样,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并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博莱克和他的伙伴们。整节课,学生听得入神、入情,收到了很好的授课效果。这节课让我体会到,教在教学活动中,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用富有趣味的语言、充满激情的演绎牢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课堂上保持专心听讲的状态。

篇2

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人们所依赖的核心资源有所不同。在信息社会,核心资源是信息。信息资源已成为国际竞争中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数字化革命将使信息资源成为至关重要的国家财富,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不仅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还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战略价值,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凸显重要,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观念、调整资源战略、大规模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节约物质资源和能源,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发展道路。

IRM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自产生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就IRM理论的起因而言,一则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信息系统的推广;二则归因于信息资源总量急剧增长所造成的信息供求矛盾的激化,人们急需一种理论来解决信息实践中的种种问题,IRM理论最初萌芽于工商管理和政府部门这两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学者引入了IRM理论,并与欧洲学者有相似之处,即在引入理论的同时大量地植入了情报学等学科内容,形成有中国特色的IRM理论。现在IRM主要应用于政府、企业、图书情报及民间信息服务等领域[1]。

一门学科的制度化,即形成稳定的学科规则和模式,应包括以下内容:学科职业的制度化、学习和训练的制度化、研究的制度化、交流沟通的制度化及评价和奖励机制的建立[2]。虽然IRM出现时间短,但在20多年中,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我国不仅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专业期刊,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地区IRM中心(北京和大连IRM中心等);而且成立了专门的IRM协会和研究基地(国家IRM北京和南京研究基地,国家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IRM会议和论坛(如2004年人民大学IRM学院举办的“2004年中国IRM论坛”和武汉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信息化与IRM”学术研讨会),有了相对稳定的研究群体,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和专著;尤其是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得到了发展:最先是一些相关专业开设IRM课程,后来一些研究生专业开设IRM专业方向,发展到设立IRM硕士和博士专业,而本科专业的设置,在2003年浙江大学、2004年四川大学批准开设IRM专业(由档案学、图书馆学合并调整)后,2005年河北师范大学也被获批准增设IRM专业,在此期间也有一些院系改名为IRM学院(系)。

2、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一体化的发展

图书馆、情报、档案学科同宗同源,图书馆和档案馆最初是合二为一的,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三门学科进行了分流,经过各自独立的发展阶段,又各自为政地形成了三个系统。19世纪初出现了图书馆学,19世纪末档案学开始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文献学,20世纪中期诞生了情报学。这四门学科最初的研究对象有所不同,图书馆学研究的是图书资料,档案学研究文书档案,文献学研究期刊论文,情报学研究科学文献情报的机械检索。由于出发点不同,并且从产生之时就朝着建立各自独立的研究领域方向迈进(特别是情报学),因而它们在很长一段时期呈现出强烈的“离心化”发展趋势。可是,随着实践的深入,图书馆、档案、文献和情报工作的对象逐渐出现了趋同趋势——它们都要处理图书、期刊及其他各种数字文献。由于这些学科研究的对象都是文献,只是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在理论、方法、手段等方面必有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在当代它们之间出现了“集成化”趋势。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老化周期愈来愈短,现代科学日益向微观方面纵深发展,分支学科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多,科学研究方法也在向整体化发展,这标志着科学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级的综合阶段,“大信息观”的出现正说明了这一现象。

三个学科相互融合的一体化在20世纪50年代已露端倪。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图书馆组及书目、情报工作与科学名词委员会”改名为“情报工作、图书馆与档案部”。1974年9月,该组织又在巴黎召开了全面规划国家文献、图书馆、档案馆基础结构的世界科技情报服务系统大会,提出了建立“国家情报系统”(NATLB)的计划。许多国家据此采取了推动图书情报档案综合发展的相应措施。由于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研究的对象不论是机构、工作流程,还是资源和事业都有共性,所以它们的一体化自然顺理成章。特别是现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的问题的出现,三个学科更是错综复杂,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主要表现在:①研究对象的同一化;②研究人员的一体化;③专业教育的融合;④专业期刊的交叉。叶继元教授甚至认为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基本重合,作为过渡性名称,可以称为“图情学”[3]。在实践中也有一些机构进行了三者的一体化,从其表现形式分:一种类型是把图书、情报、档案集中到某个部门管理,实现全部的一体化,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图书、手稿档案(包括23位美国总统的手稿)和科技报告等,所以美国国会图书馆既是图书馆,又是档案馆,还是情报研究机构;另一种类型是把图书、情报和档案相互交叉地保管在一个部门,实行部分的一体化,例如,图书馆工作与情报工作实现一体化,这种模式比较普遍,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上海图书馆等;也有的将图书馆与档案工作合在一起的,如玻利维亚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柬埔寨国家档案图书馆。但在一体化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2.1 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缺乏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将是失败的实践。图书馆、情报和档案学分别指导着图书馆、情报和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然而,那种追求自我完善的学科建设现状是无法为一体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理论指导的。目前,少数图书、情报和档案单位进行了一定的一体化实践,但其中大部分仅仅是三个机构合在一起,挂一块牌子,而内部仍然是各行其是,其实是有名无实;而另一些单位则把档案、图书、情报资料无条件地合到一个地方去管理,这又属于一种混合。这些做法与一体化的宗旨是大相径庭的,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随着科学发展综合化趋势的日趋加剧,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加强横向联系的趋势也日趋明显,而作为这种相互惨透、相互影响的必然结果是将出现一门研究它们的共同规律,以指导这些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新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几种理论,代表性的有文献交流学、文献信息学、文献信息管理学及后来的IRM学等,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都没有很好地应用。

2.2 宏观管理无力

宏观管理的一体化是一种战略管理的过程,是图书、情报和档案三个独立的系统改变封闭、孤立状态,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协调、协作,组成全国统一网络的过程。只有实现了宏观管理的一体化,才能使三个独立的工作系统在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下,建成统一的国家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实现宏观管理的一体化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协调咨询性质的机构和系列的规章制度。目前,三个系统从上到下处于三足鼎立的状态,缺乏横向联系。图书馆系统基本上属于文化部和教育部管理,档案系统由国家档案局指导与协调,而情报系统则主要由国家科技部管理。因此,成立全国性的以及各省市、各行业的图、情、档协调机构和统一的规章制度是一体化的核心内容。

2.3 专业设置不合理

我国对信息资源类学科的专业设置经历了一段混乱局面,这种混乱主要表现为:学科的名称不规范而且不稳定;多种分类标准并行,学科设置交叉重复;对学科的归属缺乏长远、一致的考虑,没有一个合适的学科名来统一三个学科的上级一类学科。例如,在历史上,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学科性质无一定论,经历了好几次的学科属性变更。在1998年教育部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虽进行了一定的规范,但把情报学删除,而图书馆学、档案学和新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行政管理、旅游管理及土地资源管理等共属于管理学门类,很显然,图书馆学、档案学的关系与其他管理学门类中的学科关系更密切。而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指南和1992年制定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把图书馆学、文献学、情报学、档案学、博物馆学及图书情报文献学其他学科等学科作为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取名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这种取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现在,社会需要新型知识结构的信息人才,这些人才应是一专多能的,是综合性人才,他们在宏观上能从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在微观上能精通某方面的业务工作,并能够推动信息综合管理的发展。在实际的专业人才培养中,这三个学科各自为政、独树一帜,大多数学校这三专业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培养出来的人才,要么是过于专业化,适应面不广;要么对一些知识仅学到了一点过于广而泛的皮毛,显得空洞。这迫切需要三个学科、协调发展。

转贴于

3、在IRM体系框架中三学科的一体化

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环境下,研究图书馆、情报学、档案学三者协调发展及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理论与方法,构建统一的IRM学科体系框架,探索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一体化的途径,已是一件迫切的任务。

3.1 在IRM体系框架中一体化的理由

钱学森在《论系统工程》一书中指出[4]:“情报、图书、文献和档案都是一种信息”。信息是三者的本质,是相互联系的纽带,是共同的基础和出发点。图书、情报、档案信息都属于知识信息;图书馆、情报和档案工作均属提供知识信息的服务工作;图书、情报和档案都是社会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新的数字化环境下,在三学科理论、方法、手段等方面必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通过对国内众多的关于IRM论著的了解,从其发展历程、定义、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管理过程来看,IRM作为三学科的上一类学科是合适的。

IRM体系框架中一体化可以较好地解决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①IRM理论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理论,1993年,卢泰宏在其所著的《国家信息政策》中,指出[5]:“IRM是信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新阶段。”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IRM的内容构架,认为:“尽管关于IRM的阐释不尽相同,但至少有一点是众所一致的,即IRM是信息管理的综合,是一种集约化管理。”可通过IRM理论来指导一体化工作。②可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全国性和各地区性的IRM中心,以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有效利用以及信息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有关于IRM科学、完备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实现统一的宏观管理。③在学科的设置上,可把IRM 作为三个学科的上一类学科。为适应社会现代化、信息化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学课程设置遵循“淡化专业、强化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的原则。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专业可实施按系招生,按“2+1+1”或“1+1+2”方案组织教学,把这三个学科统一按IRM学科招生和培养,把大学四年分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统一进行政治理论课、外语课、计算机基础课和科学文化基础课综合教学,第二部分共同实施IRM专业课教学,第三部分依照学生自愿分专业,按图书馆、情报和档案学专业实施各自专业教学,组织毕业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可遵照上述原则,在统一的IRM学科下,再细分专业和方向。

另一更重要的方面是信息技术在三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强大的整合作用。这三个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信息及其载体的传播、搜集、选择、整序、存储、服务及利用。IRM学科在包含三个学科的基础上融合了新闻学、传播学、咨询学、编辑出版发行学等其他多个学科理论。IRM学科是这些学科在更高层次的集合和发展,这非常有助于促使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图书馆学、情报学也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知识与方法支持。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科整合的同时还促进了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共同进步。对于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若干新兴分支学科和交叉领域的产生,例如信息经济学、信息社会学、信息生态问题、信息法学等。这些分支学科和交叉领域是本学科体系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表现,也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发生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其一体化提供了积极因素。

总之,用IRM来统一它们可谓名正言顺。当然,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都有各自特色,一体化并不是要取消和瓦解这三门学科,而是要在IRM这个统一的框架中促其协调、系统地发展;统一于IRM体系框架中,也可扩展和深化三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使它们得到新的发展。

3.2 IRM体系框架的构建

现在,必须打破现有的学科分类体系,创设IRM学为一级学科,并将相关学科统一列入到该学科之下,形成一个新的学科群。信息类学科可以从宏观上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属基础理论研究范畴,属于探索未知,主要研究信息的本质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生物内部的信息机理问题,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学科和由这些学科以及其他各学科中派生出来的信息理论研究学科;第二类属技术科学范畴,重点是为信息工作研制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通常称它们为信息技术;第三类属应用科学范畴,主要是运用第一类学科的理论和第二类学科的手段来解决具体的信息问题,这类学科中的以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就是IRM学,其中主要包括图书馆、情报、档案学,也包括一些新兴学科。

IRM学的学科性质是其基本理论之一,从其形成背景及研究对象来看,IRM具有交叉学科、管理学科、应用学科的性质。IRM横跨信息科学、资源科学和管理科学三大领域,是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性质应为综合性学科。

IRM的学科体系结构,有众多学者在相关IRM专著和论文有表述,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霍国庆和谢阳群提出的体系[6]。在新的环境下,结合已有的体系,按学科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本文提出了有图书情报特色的统一的IRM学科框架(如图1),较具体的适用的学科体系则有待进一步拓展。从整个学科体系来看,作为一门学科的IRM应归属到管理学门类下。在理论研究中,一般理论研究主要是对IRM基础性理论的研究,它也是该学科确立的基本条件;专门理论则是指导某一特定专业领域的特色理论,除图书馆、情报、档案学外,主要还有文献学、编辑出版学等。在应用研究中,IRM活动首先是一个过程,作为信息需求分析到信息服务的系列过程,IRM是由若干相关而有序的环节组成的;IRM活动也是一种宏观调控行为,一般通过行政和法制来规范,IRM法规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包括一些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社会信息化背景下的政策与法律问题、信息采集的政策和法律、信息公开的政策和法律、信息传播与利用的政策和法律、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其他相关政策和法律;IRM活动还是一种技术行为,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和IRM本身的专业技术来实现其目标;IRM是应用广泛的学科,可以渗透许多领域,对特定领域的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的管理。

一门学科兴衰的内在规律,主要取决于它是否存在新的足够多的有价值的问题可供研究。作为新兴学科,IRM也存在很多不足和有争议的地方,面对信息化进程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也是IRM学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其框架中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一体化也必然会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徐引篪.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87—98

[2] 李政涛.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制度”与“制度化”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76—87

[3] 叶继元.图书馆学、情报学与信息科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的关系问题.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11—23

[4] 钱学森.论系统工程.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87—98

[5] 陈能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7—139

篇3

关键词:磷化氢;废液;废水处理工艺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011

1 磷化氢气体的应用

20世纪50年代末欧洲首次进行磷化氢熏蒸试验,随后美国和日本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1975年磷化氢正式成为烟草工业可利用的熏蒸剂之一。但由于现在还没有发现比其更具优越性的可以取代它的新品种,在目前和今后的一定时期内,它仍将是人类防治储藏物害虫的最重要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磷化氢熏蒸对泰国香米安全储存的研究”《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8年第4期曾报道,采用10g/m3高浓度磷化氢熏蒸后,在香米中检测不到磷化氢残留。对其食用品质指标基本不产生影响。

我国烟草行业目前还没有制定“磷化氢在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残留限值”的标准,但是国家《粮食卫生标准》GB2715-2005中,对原粮和成品粮中磷化氢的残留进行了规定,磷化物(以ph3计)最大残留量≤0.05mg/kg。世界其他国家制定的在烟草干叶上的最大允许残留量为磷化氢,0.1mg/kg(匈牙利政府,1997)。欧美许多国家都未制定磷化氢在烟草及烟草制品上的最大允许残留量限值。

2 磷化氢净化技术的发展

磷化氢气体是一种具有穿透性、有毒害性气体,当人体在高浓度磷化氢气体中,会产生精神性窒息死亡。为了使仓库熏蒸具有环保及远离对人体危害的影响,我们必须对磷化氢熏蒸气体进行处理。

近些年来,国内PH3净化技术方法很多,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类。其中湿法主要是利用PH3的还原性在吸收塔内用氧化剂处理PH3的液相氧化还原法,它主要包括浓硫酸法、高锰酸钾法、次氯酸钙法、过氧化氢法、磷酸法和漂白精法。而干法是利用PH3的还原性和可燃性,用固体氧化剂或吸附剂来脱除PH3或将其直接燃烧等。但根据目前研究和试验结果来看,固体吸附法(干法)来脱除磷化氢气体不是很彻底,吸收效率不能够完全达到90%,而采用化学吸收法(湿法)通过磷化氢与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磷酸盐和次磷酸盐等无机盐类可以彻底脱除磷化氢气体达到95% 以上。

然而化学反应后的废水中的其它有关指标,如SS(固体悬浮物)、PH(酸碱测定)、COD(化学需氧量)、总磷、总盐等均能达到GB8978-1996《综合污水排放标准》中的三级以上排放标准,但要满足一级排放标准还需进一步进行反应研究。

3 磷化氢净化新技术工艺及废水处理工艺原理

采用的吸收剂为漂白粉,化学名称为次氯酸钙,作为净化吸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造纸、印染、消毒、化工等领域,且获取容易,价格便宜。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剂。遇水或潮湿空气会引起燃烧爆炸。与碱性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遇酸或日光照射会分解放出刺激性的氯气。磷化氢气体净化技术,就是需要次氯酸钙的强氧化剂与磷化氢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如下:

PH3+2Ca(ClO)2 =H3PO4+2CaCl2

只是在反应过程增加一种反应有机催化剂HR,这种催化剂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由于在碱性环境下,ClO-和Cl-很容易发生归中反应,生成Cl2。氯气是一种有毒有害、高腐蚀的气体,为了减少后续除氯气,本反映有机催化剂HR有可与产生氯气反应生成R盐和次氯酸,由于氯气反应量大,所以需要经常增加HR有机溶剂。

根据本反应我们可以知道,最终产物有R盐、磷酸盐、氯化盐等盐分,还有过量的次氯酸钙,污水净化工艺中,絮凝和沉析都是极为重要的,但絮凝是用于改善沉淀池的沉淀效果,而沉析则用于污水中溶解性磷的去除。随着沉析物的增加及较小的非溶解性固体物聚积成较大的非溶解性固体物,使稳定的胶体脱稳,通过速度梯度或扩散过程使脱稳的胶体互相接触生成絮凝体.最后通过固―液分离步骤,得到净化的污水和固一液浓缩物(化学污泥),达到化学除磷的目的。

根据化学沉析反应的基础,为了生成磷酸盐化合物,用于化学除磷的化学药剂主要是金属盐药剂。出于经济原因,用于磷沉析的金属盐药剂主要是Fe3+、Al3+和Fe2+盐和石灰,这些药剂是以溶液和悬浮液状态使用的,但是铁离子和亚铁离子存在显色反应,石灰但不利于磷化氢净化反应,所以我们采用可溶性铝盐,反应式如下:

Al3++PO43-AlPO4,需要调整pH=6~7

铝盐特殊化学性质会形成大块的絮凝体,这对于沉析产物的絮凝是有利的,同时还会吸附胶体状的物质、细微悬浮颗粒。

需要注意的是有机物HR在以化学除磷为目的化学沉析反应中的沉析去除是次要的,但在分离时有机性胶体以及悬浮物的凝结在絮凝体中则是决定性的过程。

沉析效果是受PH值影响的,对于铝盐为6.0~7.0,因为在以上PH值范围内AIPO4的溶解性最小。

4 工艺分析与总结

根据国内仓储行业对产业环保要求的提高,我国环保政策的高品质、高标准要求,则该工艺满足以下特点:

(1)采用国内领先环保技术,结合各行业设备间的特点,我公司这种技术完全满足行业需求多功能多级设备净化处理。

(2)资源充分回收利用,优先于治理后排放的原则。

(3)处理费用(投资与运行费),技术水平与环境效果协调优化的原则。

(4)处理深度与环境保护相一致的原则。

(5)处理方案与“三废”特性,由于金属盐药剂的投加会使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Cl离子含量增加,但能除去大部分盐,使SS、PH值、COD、总盐和总磷含量下降,满足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原则。

篇4

【关键字】电镀生产;控制;电镀液;配制方法

1、电镀生产过程的控制

电镀生产是电镀清洁生产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电镀生产的控制,能够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增加效益。

1.1延长电镀溶液的使用寿命

(1)减少杂质的带入量。要采用去离子水配制电镀溶液,入镀槽前要清洗工件,使电镀溶液中的杂质减少;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化工原料、阳极、工装挂具等带入杂质的量。

(2)清除电镀溶液中的杂质。主要采取过滤法、电化学法和其他方法。一是过滤法。它分为连续过滤法和定期过滤法。前者主要是清除电镀溶液中机械杂质、有机杂质,还能起搅拌的作用。后者主要是定期处理电镀溶液后分离沉淀及其吸附物的方法。此法可能导致溶液的损失,要尽可能减少此法的使用次数。二是电化学处理方法。一般用以清除电镀溶液中的金属杂质。三是其他处理方法。其中离子交换法、冷冻法使用较多,渗法及膜分离法因其生产成本和膜的质量问题,使用并不广泛。

(3)电镀溶液的维护和调整。此维护调整能实现延长镀液寿命的目的,这是降低消耗、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有效措施。电镀溶液的调整必须及时、稳定、可靠,使电镀溶液的组成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以确保镀层质量。

1.2生产过程中减少电镀溶液的带出量

电镀溶液的粘度与使用温度、工件和挂具的形状与表面状态及出槽的停留时间对电镀溶液的带出量有较大的影响,控制好这些因素可以大幅减少电镀生产过程中电镀溶液的带出量。

(1)电镀溶液的浓度与使用温度的选择。电镀溶液浓度控制在工艺条件的下限可以减少电镀溶液的带出量;提高电镀溶液的使用温度,能够降低电镀溶液的粘度,也能减少带出;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以降低电镀溶液的表面张力,也能减少电镀溶液的带出量。

(2)挂具的设计与选用。挂具分为专用挂具和通用挂具。要按实际生产需求确定使用类型,做到既满足生产需要,也能实现节能、减污。同时,挂具的表面要尽可能光滑,无毛刺、桔皮等缺陷。

(3)出槽停留时间的控制。适当延长工件出槽后在空中的停留时间可以有效减少电镀溶液的带出量。

1.3工件的清洗

要采用清洗效率高、清洗水量少和可回收利用工件带出液的清洗方法。电镀工艺的设计,应采用低浓度电镀溶液,并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电镀溶液的带出量。工件单位面积的电镀溶液带出量要通过试验确定。回收槽或第一级清洗槽的清洗水要采用满足电镀工艺要求的水质或去离子水。在槽内回收液达到回用要求的浓度时应补入镀槽回用,在回收液对电镀溶液质量产生影响时,要采用过滤、离子交换或隔膜电化学处理等方法净化后再回用。末级清洗槽废水中主要的金属离子允许浓度要按电镀工艺技术要求等确定。

要采用以下数据:中间镀层清洗为5-10mg/L,最终镀层清洗为20-50mg/L。在末级清洗槽采用喷洗或淋洗清洗时应采用数据的上限值。

在电镀槽中电镀溶液蒸发量与清洗用水量相平衡时,要采用自然封闭循环工艺流程;在蒸发量不大于清洗用水量时,要采用强制封闭循环工艺流程。

在电镀工艺采用自动线生产时,工件清洗要采用反喷洗清洗法;在采用手工操作时应采用间歇逆流清洗法或回收清洗法。工件预处理的清洗要采用串联清洗工艺流程,其酸洗清洗水可复用于碱洗清洗水。

在电镀生产为自动线时,清洗槽级数应采用3-5级,手工操作时不可超过3级。工件的各种清洗方法要按具体情况与离子交换、电化学处理等方法组合使用。

1.4金属回收

这是减少资源流失和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现在,离子交换法、电化学法、化学法处理污水和回收金属过程有效结合,在处理含锡、铅、铜、锌、镍、铬等重金属的电镀废水的同时能够实现回收金属的目的。

新型大孔性离子交换树脂及离子交换纤维的产生,离子交换法在回收金属、提高水的回用率等技术要求方面远优于其他方法。通常采用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法从镀镍清洗水中回收镍。离子交换法成本低,回收的镍价值很快就可补偿回收设备的投资。

银的回收采用化学法回收和阴极电化学处理回收。而化学法回收银的过程复杂,还必然带来新的污染,所以,目前多用电化学处理法回收银。银的电化学处理回收系统中阴极面积比阳极大,采用不锈钢制作能使沉积在阴极的银易于剥离开来,其纯度能达99.99%。

金的回收要采用阴极电化学处理回收、离子交换法回收,也适合采用化学法回收。电化学处理回收与离子交换回收联合使用,能在确保清洗水中金的回收更彻底,以防止贵金属的流失。

2、电镀液的配制方法

因不同种类镀层需要的电镀液的成分不同,因此,其配制的具体方法也各不相同,应按具体的电镀液配制工艺和注意事项正确配制。但由于各种电镀液的配制方法和顺序是大致相同,通常遵循以下个基本要求:

2.1配位剂和主盐的加入顺序十分重要

(1)在镀槽中添加50%左右体积的蒸馏水后,把计算量的配位剂和导电盐类等化学药品在搅拌条件下逐渐加入,使它溶解在水中,还应对电镀液及时进行加热或降温,促使化学药品全部溶解。

(2)把计算量的主盐类化学药品溶解在以上电镀液中,还可先在另一容器中用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后再加入。主盐的加入要在加入配位剂后进行,充分保证主盐的溶解和配位化合。

(3)把添加剂、光亮剂等化学药品分别溶解在另外的容器中,再加入以上电镀液中。

(4)补充蒸馏水达到规定体积,调整电镀液pH值后,再过滤、分析凋整、进行通电处理,试镀合格后应正常使用。

2.2配制电镀液时应注意的问题

(1)操作人员要穿戴好防毒、防酸、防碱的防护用品。

(2)配制氰化物等有毒电镀液,要严守安全操作规程。

(3)有毒电镀液的配制一定在良好通风设备运行的环境下进行。

(4)严格执行电镀液配制的工艺程序,遵守各组成物配制的顺序,如配位剂和主盐,酸与水等的先后顺序。

2.3电镀液的维护管理

要掌握维护电镀液和去除杂质的方法。电镀过程的操作非常复杂,生产过程中电镀液各组成成分的含量时刻在出现变化,因此,对电镀液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维护是保证得到合格镀层的关键环节。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分析电镀液,要按分析结果对电镀液成分进行适当的调整。要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分别溶解计算所需量的各成分,按电镀液配制的先后顺序加入到镀槽中,再经过滤、通电处理、分析调整,试镀合格后就能正常使用。

(2)在电镀液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定期过滤,排除有害杂质。

篇5

【摘要】当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运行一定时间后,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受物理或化学作用的影响,系统中常会产生一些盐类沉淀物、腐蚀杂物和生物粘泥等。这些污染物都会直接影响热交换效率和减少管道的过水断面,因此必须进行清洗。本文将阐述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管路的清洗方法及过程。

【关键词】中央空调 循环水系统 管路 清洗

实践证明,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的清洗是减少腐蚀、提高热交换效率、延长管道和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之一,清洗包括冷却水系统的清洗和冷冻水系统的清洗。

一、清洗方式

清洗方式一般分为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物理清洗主要是利用水流的冲刷作用来除去设备和管道中的污染物;化学清洗则是采用酸或碱或有机化合物的复合清洗剂来清除设备和管道中的污染物。本文主要阐述化学清洗。化学清洗是通过化学药剂的化学作用,使被清洗设备和管道中的沉积物溶解、疏松、脱落或剥离的清洗方法。

二、清洗剂

常用于中央空调水循环系统中设备和管道酸洗的酸洗剂可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两大类。无机酸酸性强、成本低、清洗速度快,但腐蚀性也强;有机酸酸性弱、腐蚀小,但成本高。

(1)无机酸类酸洗剂常用作清洗剂的无机酸有盐酸、硫酸、硝酸和氢氟酸。无机酸能电离出大量氢离子(H+),因而能使水垢及金属的腐蚀产物较快溶解。

为了防止在酸洗过程中产生腐蚀,要在酸洗液中加入缓蚀剂。

1)盐酸( HCl)。盐酸用于化学清洗时的浓度为2%~7%,加入缓蚀剂的配方为:盐酸为5%~9%时,乌洛托品为0.5%;盐酸为5%~8%时,乌洛托品为0.5%,冰醋酸为0.4%~0.5%,苯胺为0.2%。

2)硫酸( H2S04)。硫酸用于化学清洗时的浓度一般不超过10%,加入缓蚀剂的配方为:硫酸为8%~10%,若丁为0.5%。硫酸不适用于有碳酸钙(CaC03)垢层的设备和管道的清洗,否则会生成溶解度极低的二次沉淀物,给清洗造成困难。

3)硝酸( HN03)。硝酸用于化学清洗时的浓度一般不超过5%,加入缓蚀剂的配方为:8%―10%的硝酸加“兰五”(兰五的成分为乌洛托品0.3%,苯胺0.2%,硫氰化钾0.1%)。

4)氢氟酸(HF)。氢氟酸是硅的有效溶剂,所以常用它来清洗含有二氧化硅(SiO2)的水垢等沉积物,而且它还是很好的铜类清洗剂,一般用于化学清洗时的浓度在2%以下。

(2)有机酸类酸洗剂。常用于酸洗的有机酸有氨基磺酸和羟基乙酸。

1)氨基磺酸( NH2S03H)。利用氨基磺酸水溶液进行清洗时,温度要控制在65℃以下(防止氨基磺酸分解),浓度不超过10%。

2)羟基乙酸( HOCH2COOH)。羟基乙酸易溶予水,腐蚀性低,无臭,毒性低,生物分解能力强,对水垢有很好的溶解能力,但对锈垢的溶解能力却不强,所以常与甲酸混合使用,以达到对锈垢溶解良好的效果。

(3)碱洗剂常用于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设备和管道碱洗的碱洗剂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1)氢氧化钠( NaOH)。氢氧化钠又称烧碱、苛性钠,为白色固体,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它可以和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类。

2)碳酸钠( NaC03)。碳酸钠又称纯碱,为白色粉末,它可以使油脂类物质疏松、乳化或分散变为可溶性物质。在实际碱洗过程中,常将几种碱洗药剂配合在一起使用,以提高碱洗效果。常用的碱洗配方为:氢氧化钠0. 5%~2.5%,碳酸钠0.5%~2.5%,磷酸三钠0.5%~2.5%,表面活性剂0.05%~1%。

三、清洗过程

停机化学清洗在中央空调系统不供冷或不供暖情况下,不论是其冷却水系统还是用户侧水系统,也不论是清洗单台设备还是清洗全系统,在一个闭合回路中,化学清洗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

水冲洗杀菌灭藻清洗碱洗水冲洗酸洗水冲洗中和钝化(或预膜)

1)水冲洗。水冲洗的目的是尽可能冲洗掉回路中的灰尘、泥沙、脱落的藻类以及腐蚀产物等一些疏松的污垢。冲洗时水的流速以大于0.15m/s为宜,必要时可正反向切换冲洗。冲洗合格后,排尽回路中的冲洗水。

2)杀菌灭藻清洗。杀菌灭藻清洗的目的是杀灭回路中的微生物,并使设备和管道表面附着的生物粘泥剥离脱落。在排尽冲洗水后,重新将回路注满水,并加入适当的杀生剂,然后开泵循环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必须定时测定水的浊度变化,以掌握清洗效果。

一般浊度是随着清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的,到最大值后,回路中的浊度即趋于不变,此时就可以结束清洗,排除清洗水。

3)碱洗。碱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回路中的油污,以保证酸洗均匀(一般是在回路中有油污时才需要进行碱洗)。在重新注满水的回路中,加入适量的碱洗剂,并开泵循环清洗,当回路中的碱度和油含量基本趋于不变时即可结束碱洗,排尽碱洗水。

4)碱洗后的水冲洗。碱洗后的水冲洗是为了除去回路中残留的A洗液,并将部分杂质带出回路。在冲洗过程中,要经常测试排出的冲洗水的pH值和浊度,当排出水呈中性或微碱性,且浊度降低到一定标准时,水冲洗即可结束。

5)酸洗。酸洗的目的是除去水垢和腐蚀产物。在回路充满水后,将酸洗剂加入回路中,然后开泵循环清洗。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切换清洗循环流动方向。

在清洗过程中,定期(一般每半小时一次)测试酸洗液中酸的浓度、金属离子( Fe2+、Fe3+、Cu2+)的浓度、pH值等,当金属离子浓度趋于不变时即为酸洗终点,排尽酸洗液。

6)酸洗后的水冲洗。此次水冲洗是为了除去回路中残留的酸洗液和脱落的固体颗粒。方法是用大量的水对回路进行开路冲洗,在冲洗过程中,每隔10min测试一次排出的冲洗液的pH值,当接近中性时停止冲洗。

7)中和钝化(或预膜)。金属设备管道经过酸洗后,其金属表面处于十分活泼的活性状态,很容易重新与氧结合而被氧化生锈。因此,设备或管道在清洗后暂时不使用时,就需要进行钝化处理,然后加以封存。

钝化即金属经阳极氧化或化学方法(如强氧化剂反应)处理后,由活泼态变为不活泼态(钝态)的过程。钝化后的金属由于表面形成紧密的氧化物保护薄膜,因而不易腐蚀。常用的钝化剂有磷酸氢二钠(Na2HP04)和磷酸二氢钠(NaH2P04),在90℃下钝化1h即可。此外,钝化剂的配方还有以下几种:

①H3P04―1%,ZnS04―1%,Na2Si03―2%,NaN02―0.4%;

篇6

关键词:特钢循环系统,化学清洗预膜,循环冷却水系统

1.概述

循环冷却水质稳定处理技术,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国内得到使用和推广后,人们一再追求运行费用低、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运行的前提下,求得最小的物化劳动和耗费,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迫切需要提供高效、经济、实用的水质稳定剂,提供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以适应工业设备长周期、满负荷运行的要求,防止设备的腐蚀、结垢、粘泥及微生物的危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受江苏某钢铁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其特钢热处理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化学清洗预膜处理。化学清洗是通过化学药剂的作用使被清洗设备中的沉积物溶解、疏松、脱落或剥离的一大类清洗方法。循环冷却水采用化学清洗能有效了地清除污垢、铁锈,消除水质障碍、改善系统状况,保证装置安全、高效、长周期运行,化学清洗的方案要按循环水系统的特点、污垢种类及工况条件、换热器材质等确定。化学清洗过后的金属表面非常活泼,极易生锈或腐蚀。为此,需要对它进行钝化和预膜处理。

化学清洗原理:

2.化学清洗

附表1 净循环水系统清洗数据

注:第二天日5:30—7:00,系统补水,故总硬度和总铁的即时数据均有所下降。

3、预膜

附表2 净循环水系统预膜数据

4、效果和效益

篇7

【关键词】农机零件;清洗方法;清洗效果

1.常用的除油污溶剂清除油污

1.1碱性溶液除油

对零件表面动植物油脂和矿物油脂的清除,可采用碱性溶液加入少量乳化剂,充分利用碱性溶液对油类的皂化作用除油,常用的碱性溶液配方为:用于钢铁零件。苛性钠0.75%、碳酸钠5.0%、磷酸钠1.0%、肥皂0.15%、水93.1%;用于铝合金件。碳酸钠1.0%、重铬酸钾0.05%、水98.85%。清洗时,应先将溶液加热到75~80℃,若采用压力喷射,除油效果更佳。清洗完后,再用热水冲洗零件表面残留的碱溶液,晾干后除油防锈。

1.2有机溶液除油

为防止碱溶液对精密零件如高压油泵、喷油器等的强烈腐蚀,一般可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有机溶液是指汽油、煤油、柴油、酒精、三氯乙烯等,其主要优点是:方法简便,不需要加温,适宜清洗精密零件和不适宜于碱性溶液清洗的零件,如铜、铝、塑料、毡质零件等。但有机溶剂价格高,易燃烧,对资源造成浪费,不宜推广应用。

2.常用农机件清除积炭方法

机械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油料的不完全燃烧,在汽缸盖、活塞、气门和喷油嘴等零件上,产生积炭,时间长了会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同时对机械造成一定损害,所以在修理时必须加以清除。通常采用机械法和化学法2种方法。

2.1机械法

用金属刷、刮刀、砂纸等用具来铲除积炭,此方法虽简便,但效率低,清洗不彻底,容易刮伤零件表面,故对精密零件上积炭的清除,不得用纱布和钢刮刀,可用木制、竹制式铜制刮刀进行清除,也可在软木板上来回摩擦清除。用机械法清除零件积炭后,需用油仔细清洗。

2.2化学法

日常机械零件积炭的清除,大多采用化学方法,这里介绍几种除炭溶液的配方:

(1)清除钢铁零件几种配方。配方1:100g水中加苛性钠2.5g、碳酸钠3.0g、硅酸钠0.15g、肥皂0.85g;配方2:100g水中加苛性钠10g、重铬酸钾0.5g;配方3:100g水中加苛性钠2.5g、碳酸钠3.1g、硅酸钠1.0g、肥皂0.85g、重铬酸钾0.5g。

(2)清除铝合金零件的几种配方。配方1:100g水中加碳酸钠1.85g、硅酸钠0.85g、肥皂0.8g;配方2:100g水中加碳酸钠2.0g、硅酸钠0.8g、肥皂1.0g、重铬酸钾0.5g;配方3:100g水中加碳酸钠1.0g、肥皂1.0g、重铬酸钾0.5g。清洗时,先将溶液加热到80~90℃,然后将零件放入其中浸泡2~3h取出,用毛刷或棉沙擦除积炭,再用热水洗净,吹干或晾干。

3.常用农机件清除水垢方法

由于矿物盐沉积,冷却系统会形成水垢,影响冷却系统散热,所以必须定期清除水垢。

3.1盐酸

清除铸铁汽缸体等处水垢时,可将浓度为8%~10%盐酸液等与盐酸量3%的若丁缓蚀剂溶液加热至50~60℃注入水套内,浸透2~3h后排出,再用加有重铬酸钾的水溶液进行清洗,或再用5%浓度的苛性钠水溶液注入水套内,中和残留的酸溶液。然后用清水冲洗几次,直到洗干净为止。此方法适合于清除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硫酸钙的水垢。

3.2苛性钠溶液

清除以硅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水垢时,可将2%~3%苛性钠水溶液加入冷却系统,待机车行驶1~2d后放出,用清水冲洗,然后再重复1次,最后用清水彻底清洗冷却系统。

4.清除金属件的油污

4.1冷洗

以煤油、汽油、柴油作为清洗剂,把零件放入带有网筛的油盆中,用钢丝刷刷洗,油污通过网筛沉入盆底,洗净后的零件可在空气中晾干。但必须注意,如清洗摩擦片类的油污,要用少许汽油刷洗干净。而对不耐油的橡胶件和皮质件的油污,不能用油类清洗。为了节约油料及达到较好的清洗效果,应先洗比较干净、表面较光滑和较小的零件,然后清洗较大、表面油污较重的零件;也可把油分别盛装在几个油盆内,分初洗、次洗和精洗几个步骤。初洗可用洗过的油,再经沉淀后还可以使用,从而达到节油的目的。

4.2热洗

用碱和乳化剂溶液加热后清洗。由于机油、齿轮油等不能在碱溶液中溶解,而只能形成乳浊液,所以要在碱溶液中加乳化剂,乳化剂的作用是:能浸透到油层内部,减弱油和金属的结合力,促使油膜破裂而分离出来。需把溶液加热至70~80℃,将零件放在溶液中浸煮。零件清洗后要用60~80℃的清水冲洗,然后晾干。清除钢和铸铁零件的油污,常用的溶液配方为:苛性钠0.75%、碳酸钠5%、磷酸三钠1%、肥皂0.15%,其余为水。而对铝制零件清洗不能用苛性钠溶液,而改用碳酸钠溶液。

5.清除冷却系统水垢

5.1缓蚀盐酸溶液清除法

酸性溶液除垢能力强,清除效能高,一般常用8%~10%的盐酸溶液进行酸性处理。但盐酸溶液的腐蚀作用很强,使用中常加入一定量的缓蚀剂,以减轻盐酸溶液对金属零件的腐蚀,并起清除水锈的作用。常用的缓蚀剂为六亚甲基四铵,一般用量为盐酸用量的0.5%~3%。

5.1.1缓蚀盐酸溶液的配制

根据发动机冷却系容量,将净水盛好,加入一定比例的盐酸调合均匀,然后加入规定比例的缓蚀剂,搅拌溶液至均匀为止。

5.1.2缓蚀盐酸溶液的使用方法

将配好的清洗溶液加入水箱,经过一个班次的工作后放出清洗溶液,待发动机稍冷再加入清水,启动发动机,将盐酸溶液清洗干净放出,加入软化的冷却水即可。

5.2氢氧化钠溶液清除法

在100kg水内加入2~3g氢氧化钠(俗称烧碱),搅拌均匀,加入发动机水箱中,启动发动机中速运转5~10min,停车后趁热放出清洗液,加入清水启动发动机,直至将溶液冲洗干净为止。

6.用化学法清除积炭

将积炭零件放在80~90℃的化学溶液中,浸泡2~3h,待积炭软化后用毛刷或破布擦净。用化学溶液清除积炭后,要用60~90℃的热水(水中加入0.1%~0.3%的铬酸钾)将零件洗净晾干。清除钢和铸铁零件上的积炭以及清除铝合金零件上的积炭,常用的退炭剂配方是:钢和铸铁零件为苛性钠10%、重铬酸钾0.5%、其余为水;铝合金零件为碳酸钠1.85%、硅酸钠0.85%、肥皂1%、其余为水。

7.精密偶件的清洗

精密偶件在装配前,先要用60~80℃柴油煮5~10min,取出后趁热放入纯净的汽油中清洗,可用小试管毛刷除去偶件各孔的防锈油。喷油嘴偶件进油孔的防锈油,要用压缩空气吹净或在喷油器试验器上以高压油多次冲刷,待冷却后放入经严格过滤的轻柴油中,将针阀、柱塞、出油阀芯在体孔中往复轻轻拉动,同时加以旋转,直到满足滑动性要求为止。

8.清除农机具锈蚀

在农机具维修中,过去采用砂布擦、砂轮打、刮刀刮等方法去除零件上的锈蚀,效果不理想。现介绍一种涂料除锈法,其效率高、除锈净。涂料的配方是:硫酸40.5%、磷酸18.7%、盐酸4.46%、六次甲基四胺1%、水36.34%、膨润土适量。配制方法:将各种配料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膨润土,要一边加一边搅拌成稠糊状,放置3~4h后就可以使用了。

9.农业机械非金属零配件的清洗方法

在农业机械上有金属零配件,也有非金属零配件,对农业机械进行维修保养时,要对一些零配件进行清洗。清洗金属零配件时,一般都用柴油、汽油或清洗剂等。但在清洗非金属零配件,就不能用柴油、汽油等来进行清洗了。否則,会使有的非金属零配件变形、变质或失效。因此,对非金属零配件应根据材料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清洗液。

10.结束语

在实际操作中,保养和维修农机时拆下的零件,大部分都沾有油污、积炭和水垢,为了准确鉴定零件的技术状态,确保各类农机的技术性能,必须对不同材料、不同精度的零件采取不同的清洗方法,以保证零件的经久耐用。

【参考文献】

[1]曹军.农机零件清洗方法[J].农村科学实验,2009(8):40.

篇8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生活污水;改造工程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学院的快速发展,学生规模不断壮大,校园面积不断扩大,水资源不足问题开始显现且日趋严重,原有的供排水系统不足之处也逐渐暴露出来。同时新的渭河流域水体排放标准出台。所以陕西各高校均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提标改造。本文主要结合陕西某高校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在生活污水处理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1.工程概况

本污水站日处理最大水量为:3500m3/d,新扩建生活污水经综合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GB/T18921-2002)的水质标准及《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DB61/224-2011)“一级”排放标准A标准,主要指标如下:COD≤50mg/L,BOD≤10mg/L,SS≤10mg/L,NH3-N≤4mg/L,TP≤0.5 mg/L,pH:6.5-8.5。该污水处理站于2012年3月开始试生产,于2012年7月通过环保验收,整个工艺稳定、高效,可以保证污水处理系统出水稳定、排放达标。

2.污水特征

水源为教学区办公污水及生活区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之后,悬浮物较少,生化性好;高等院校在一天内的排水特性为排水时间相对集中,且水量波动大,变化快,水量不够稳定;同时考虑院校具有教学期及寒暑假期的特殊性,在一年内在不同的季节上也存在“丰”“枯”水期,对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有着较大的冲击性。

3.工艺描述

3.1工艺流程

本污水站扩建系统主体工艺采用:原有前处理段+厌氧+缺氧(反硝化)+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好氧段采用新建膜生物反应器,厌氧及缺氧段利用原有池体改造。污水汇流后进入原污水处理系统调节池之后,经泵提升进入改扩建污水处理系统。

3.2膜生物反应器概述

膜生物反应器膜组件单元(超滤膜或微滤膜)是将膜的高效分离技术与生物降解作用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取代二沉池,所有悬浮物和胶体都被膜分离截留,膜分离作用增加了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提高了生物降解的速率,减少了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用途:原有污水处理系统扩容、提标改造;市政污水处理系统新建;中水回用。

范围:新农村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矿企业、农村、哨所、旅游景区等的生活污水及新生水回用;类似于生活污水性质的工业污水处理;受场地限制和水资源缺乏地区。

出水水质:优于国家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可用于绿化浇灌、洗车、马路降尘和冲洗、冲厕、消防、景观补充水等非饮用水场所。

3.3膜生物反应器优缺点

本工程采用最新品种膜——平板膜,其优点:

浸没放置,膜组件稳定置放于反应池中;

低压(抽吸或重力)出水,系统工作压力小,电耗低;

工艺流程短、土建投资少,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先进、运行稳定,出水水质稳定;

膜不易污染、膜清洗频率低、清洗操作方便;膜片可单张更换。

缺点:

设备一次性投资略大;

运行操作略复杂。

4.膜生物反应器设计计算

数量:1座分2格

结构:半地上钢筋砼结构

总容积:1300.0m3

BOD污泥负荷:0.1kgBOD5/kg MLSS·d

污泥浓度:6.0kg MLSS/m³

水力停留时间:8.0h

配套设备:膜池混合液回流泵:4台,2用2备

排泥泵:2台,1用1备

罗茨风机:3台,2用1备

抽吸泵:3台,2用1备

转子流量计:20只

气体电磁流量计:2只

液体电磁流量计:2只

膜池液位控制器:2套

负压表:2只

真空压力传感器:2只

MBR膜组件: 组件型号:PEIER150-150

膜组件面积:225.0m2

单组产水量:75m³/d

单格配置组件数量:12组,预留1组

5. 污水处理总程度

5.1进出水水质

进水CODCr=410mg/l,BOD5=230mg/l,NH3-N=40mg/L,SS=250mg/L,TP=5mg/L

污水经处理后,出水中CODCr≦50mg/l,BOD5≦10mg/l,NH3-N≦5mg/L,SS=10mg/L,TP=0.5mg/L

则水中污染物去除率总量如下:

日削消减CODCr总量:CODCr=(410-50)×3500÷1000=1260千克/日

日削消减BOD5总量:BOD5=(230-10)×3500÷1000=770千克/日

日削消减NH3-N总量:NH3-N=(40-5)×3500÷1000=122.5千克/日

日削消减SS总量:COD=(250-10)×3500÷1000=840千克/日

日削消减TP总量:TP=(5-0.5)×3500÷1000=15.75千克/日

5.2各构筑物去除率

各构筑物去除率一览表

5.3工程运行情况

经过连续的运行和水质监测,一般水质再生水处理流程的出水COD均值为35.3mg/L、NH4-N均值为3.6mg/L、TP均值为0.46mg/L、SS均值为8.2mg/L,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GB/T18921-2002)的水质标准。

6.膜系统运行维护

6.1过滤过程

一般情况下,膜自动在过滤和空曝气的模式下转换,设置过滤产水 8~12 分钟,停止过滤,空曝气 2~3 分钟。一天按 24 小时计算,工作周期:运行 8min,空曝气 2min,有效工作时间为19.2 小时/天。空曝气阶段通过对膜外过滤表面进行冲刷,抑制膜污染。在过滤产水模式下,利用抽吸泵吸引,通过超滤膜把透过液引出并送入透过液母管中。抽吸泵配有变频器,变频系统可根据出水量的需要来调节泵的工作流量。

6.2维护性化学清洗(在线清洗)

在线化学清洗是一种强度较低的化学药剂浸泡清洗,先进行反冲洗来去除膜纤维外表面附着的污泥等固形污染物,然后化学药剂按规定的浓度注入到透过液管道中并最终达到膜纤维内侧及外表面。 在线清洗方法:在线清洗药剂:NaClO; 浓度:300~500ppm,柠檬酸:浓度 1%;清洗方法:注入药剂后浸泡;清洗时间:30min 。

6.3恢复性化学清洗(离线清洗)

离线化学清洗是一种强度更高的清洗方式,一般是次氯酸钠和柠檬酸(或盐酸)浸泡清洗。化学清洗措施:将污泥从膜池中排出,注入化学药剂原位浸泡膜组件或将膜组件从膜池内吊装出来,单独设置一个化学清洗系统进行浸泡,更能彻底清洗膜组件,也不对系统运行产生太大干扰,但清洗周期较长。 恢复性化学清洗方法:

①清洗药剂:HCl;浓度:0.3%;或2%柠檬酸 ;清洗方法:浸泡;清洗时间:6~12h

②清洗药剂:NaClO;浓度:3000ppm; 清洗方法:浸泡;清洗时间:6~12h

当运行过程跨膜压力≥0.06MPa,则必须进行恢复性清洗。维护性清洗周期为 7~15 天,恢复性化学离线清洗3~6 个月。

7.结语

经过对原有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本校园内的污水再生处理能达到水量3500 m3/d,完全满足非饮用水的用水质水量需求;得到的优质再生水满足高水质要求的用水需要。

膜生物反应器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占地面积小,不受设置场合限制 剩余污泥产量少,出水水质优质稳定 等。基于以上各优点,特别适合在高校的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排水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试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3

篇9

【关键词】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双缩脲试剂;清洗;吸光度值

仪器的维护与保养是实验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在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时,就其清洗方面有所尝试,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 日产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杭州天创公司提供的天创牌纯水机。

1.2 试剂 双缩脲试剂(山东潍坊三维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其主要成份为30 mmol/L碘化钾,100 mmol/L酒石酸钾钠,30 mmol/L硫酸铜,0.6 mol/L氢氧化钠),1N盐酸溶液(河南信阳市化学试剂厂提供)或0.5%次氯酸钠溶液(山东金坛市必康卫生材料厂提供)。

1.3 方法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根据使用和维护要求,每周交替使用1N盐酸溶液或0.5%次氯酸钠溶液进行仪器自动清洗(W2)(自动清洗比色杯、搅拌棒、试剂探针和废液管路)。本次实验使用1N盐酸溶液作为清洗液。仪器自动清洗前,设置光校正(Photo cal)程序。使用1N盐酸溶液自动清洗后,在比色杯状态(Cuvette Status)目录下,储存(Save)数据。在光电校正监测(Photo cal Monitor)目录下,查看记录各比色杯吸光度值。1周后,使用双缩脲试剂作为清洗液进行仪器自动清洗(W2),记录数据,并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见表1。

结果显示,使用双缩脲试剂自动清洗(W2)后,各比色杯吸光度值均有所降低。

3 讨论

伴随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各种大型精密仪器在各医疗单位广泛使用。仪器的正常使用,需要进行常规性和预防性的保养及维护。生产商在售出的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中一般都有详实的书面说明,使用者按照规定执行即可[1]。对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洗涤和清洗是极为关键的环节。洗涤液主要成分一般为表面活性剂,助剂以及稳定剂组成,主要是洗涤进样针和试剂针,完成工作后,仪器自动洗涤各比色杯。而清洗是指冲洗比色杯、搅拌棒、试剂针、进样针和废液管道,一般要求定期(每周)进行。清洗液有酸性和碱性两种,酸性碱性试剂交替使用。自动清洗的工作流程一般是通过预先设置程序,放置好清洗液,仪器自动吸出反应液,注入清洗液,加温一段时间之后,吸干;然后,再注入纯水,吸干。注入的纯水在一些大型仪器上可以加热成温水,并且可反复清洗2~3次,有些还可以风干。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清洗效果,减少了交叉污染的程度以及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2]。在工作中,我们注意到,虽然严格按照仪器维护和保养的要求去做,其比色杯吸光度值却还是出现逐渐增高的趋势。手工清洗,也就是取出比色杯,在仪器外人工清洗,各比色杯吸光度值均有所降低,清洗效果较好。但此法费时费力,如稍不小心,极易破坏损伤仪器,需要较为熟练的工作人员精心操作。检测标本(主要是血液标本)以及检测试剂中(如各种酶类等)的蛋白质成分,易于吸附或粘附与比色杯之上,是比色杯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利用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溶解的络合物的原理,可以达到增强清洗效果的目的。当然,对于清洗液来说,既要考虑其清洗效果,也要注意其不能对仪器相关部位产生腐蚀损坏作用。曾有学者建议利用蛋白质在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成分子量较小的化合物,以及各种a-氨基酸[3]的原理,使用蛋白酶试剂进行仪器清洗。但因其成本高,不易广泛使用。我们建议在常规使用清洗液进行仪器自动清洗的情况下,不是替代,而是间或使用双缩脲试剂,可以增强清洗效果。另外,双缩脲试剂对仪器的管道系统亦有很好的清洗作用,还可应用于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其他仪器的清洗。

参考文献

[1] 沈岳奋.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人民卫出版社,2002:76-77.

篇10

关键词:湿法脱硫;GGH;清洗;波型

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178-03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日益重视环保,各燃煤电厂陆续普及脱硫系统。我国已有石灰石-石膏湿法、旋转喷雾干燥法、常压循环流化床法、海水脱硫法、炉内喷钙尾部烟气增湿活化法、电子束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法等十多种工艺的脱硫装置在商业化运行,但主流的脱硫技术仍为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

为提高排烟温度,避免低温腐蚀,大部分的湿法脱硫系统种均装设GGH(烟气换热器)。而装设了GGH装置的脱硫系统普遍存在着因GGH堵塞,难以提高脱硫投运率的问题。

1 GGH堵塞原因分析

1.1 堵塞机理

目前国内电厂脱硫系统投运时间平均约在7年左右,其堵塞机理如下。

①吸收塔除雾器除雾效果差,塔内部分石灰石-石膏混合液滴通过除雾器进入GGH净烟气仓室,附于换热元件表面,经回转进入GGH原烟气仓室后又与原烟气中的锅炉飞灰结合形成聚合物,受热蒸发水分后,聚集在换热元件表面结垢。

②GGH运行过程中,在线吹扫的手段对于清除此类结垢的作用不大,导致结垢增多,阻力逐步增大,直至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尤其是部分长期积累,离线清洗都无法清除的积垢,导致在线吹扫更加困难。当GGH阻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停运设备进行清洗。

1.2 堵塞发生原因

1.2.1 脱硫系统设计不合理

①吸收塔塔径偏小,烟气流速设计值较高,除雾器对于烟气变化适应能力不足。烟气流速设计允许范围为2.5~5 m/s,国内逆流喷淋塔的平均设计值约为3.3 m/s。

②最上层喷淋母管中心线与第一级除雾器端面的距离过近,导致烟气中夹带的、较大的液滴没有了靠重力向下坠落而脱离进入除雾器的空间,烟气流场分布不均的现象也更加严重。

③受场地及经费制约,大部分GGH设计均为冷端在上,若采用冷端在下的设计,则吸收塔出口烟气内携带雾滴还可经过一次受重力作用向下坠落而不进入GGH的机会,从而延缓GGH堵塞的周期。

1.2.2 运行维护不当

①吸收塔除雾器冲洗水系统维护运行情况不佳,发生除雾器堵塞。

②锅炉电除尘系统效率不佳,进入FGD系统含尘量高。

③锅炉运行工况不佳,机组排烟温度高,导致进入FGD系统的烟气量偏大,流速过快;同时过高的排烟温度会加速GGH换热元件表面结垢。

2 各类清洗手段简介

当GGH堵塞发生后,因堵塞造成的系统阻力超出了增压风机能够提供的动力,将导致FGD系统无法稳定运行,此时,必须采用各类GGH清洗手段对堵塞物加以处理。目前国内较为常见的冲洗方式根据其原理主要有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两大类,根据冲洗措施来分又有在线、离线和拆包清洗多个小类。

2.1 物理清洗

即采用超高压设备(工作压力一般控制在60 MPa以内),以水为工作介质,以动能来破坏垢分的附着力,达到去除堵塞物的目的。采用这一方法有着价格低廉(根据GGH大小不同一般在3~6万元),方法简便快速的优点。但也存在着易破坏换热元件搪瓷涂层,长期采用会导致换热元件寿命降低的缺点。按照具体操作也可细分为离线物理清洗、拆包物理清洗、在线物理清洗。

离线物理清洗:实施最为简便,属于解决堵塞问题最为常见的清洗手段。但对于堵塞较为严重的DU波型换热元件,因其波型特点,压力无法达到定位板的短斜波部分,因而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拆包物理清洗:需将换热元件盒拆开,对换热元件进行逐片清洗,可适用于堵塞严重的换热元件,效果良好。但费用较高,工期长,且如无专用的装盒工具,将导致难以将原有全部蓄热片装盒,进而导致换热效率降低,蓄热片压紧力不足,设备使用寿命降低。

在线物理清洗:实施简便,清洗效果良好,费用少,且无需长时间停运脱硫系统,但与离线物理清洗同样存在着无法处理堵塞较为严重的DU波型换热元件的缺点。因其无需长时间停运脱硫系统的优点,以下章节将详细描述。

2.2 化学清洗

即采用化学药剂喷淋或浸泡等手段,使换热元件表面结垢发生物理或化学结构的变化,视情况辅以物理清洗手段,达到去除积垢的目的。化学清洗一般均可取得优于物理清洗的效果,但所需费用较高。按其机理来分,主要有转化法和疏松法两类。

转化法的机理为,通过酸、碱(加入部分添加剂)交替的方法,将垢分中不溶于或难溶于水的盐转化为溶于水的盐,进而通过水冲洗去除。这种方法取得的清洗效果最好,除垢率可达98%以上,可将换热元件清洁程度恢复到接近初始状况,但所需工期较长,费用高,工作量大。

疏松法的机理为,通过化学药剂对换热元件的喷淋,保持垢分的湿润,让垢分蓬松发泡,使垢分的强度和附着力降低,进而采用物理方式去除垢分,这是一种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清洗方式。此方法所需工期相对较少,但由于其清洗手段仍主要为物理手段,因此对于投运时间长、堵塞较为严重DU波型换热元件的垢分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2.3 清洗方式选择规则

通过笔者多年脱硫系统检修经验,总结规则如下:

对于堵塞不是十分严重或堵塞前GGH表面较为清洁(新设备或刚进行过较彻底的清洗),建议采用在线物理清洗,也可采用离线物理清洗或疏松法化学清洗;对于堵塞较为严重或物理清洗已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GGH,建议采用浸泡转化法化学清洗,如果时间允许,也可采用拆包转化法化学清洗。(如下图1所示)

3 GGH在线物理清洗

3.1 GGH离线冲洗方式在线化创新的构想

在多次GGH堵塞问题的攻关活动探讨与论证中,我们认识到:提高GGH吹灰器高压水介质的压力对于改善吹扫效果是有效的,但其压力提高范围有限(经与设备制造商豪顿华工程公司讨论的最高压力为25 MPa,否则将会对换热元件的防腐结构造成破坏),对于已经牢固堆积结垢仍无法彻底清除。

我厂多次进行的离线人工物理清洗时的冲洗水压力为60 Mpa左右,这一压力能够清除大部分换热元件表面的结垢,但也会对换热元件表面搪瓷涂层造成一定的破坏。

结合以上两点,我们考虑是否可以自行制作临时吹灰器,将离线清洗设备安装于临时吹灰器上,进行GGH在线超高压(60 MPa)清洗,变离线清洗为在线清洗。

3.2 GGH离线冲洗方式在线化创新的试验与实施

2011年1月26日,因GGH吹灰器故障,GGH4压差迅速提高,虽然故障及时排除,但系统阻力已提高到一个较高水平,导致FGD4难以维持稳定运行。这种情况给予了实施GGH离线冲洗方式在线化创新的试验机会。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3.2.1 吹灰材料、工具准备

10#槽钢24 m、Φ89×250平托辊8只、超高压冲洗设备1套,手持式吹灰枪2只、8 mm钢板0.3平方、耐酸橡胶若干。

制作的临时吹灰器示意图如下图2所示:

3.2.2 现场安装

按以上示意图组装临时吹灰器。安装位置为GGH净烟气侧上仓室。吹灰方向为顺流方,此仓室内烟气温度最低(约50 ℃左右),压力也比较低(约1.3 kPa左右),且顺流的吹灰方式有利于强化吹扫效果。

临时吹灰器制作完成后,还需制作一块临时人孔门(8 mm钢板),中间开孔,用于枪体进出。开孔处布置耐酸橡胶,用于遮挡及减少烟气及雾滴外泄。

3.2.3 吹扫设置

根据实际位置,确定临时吹灰枪头部喷嘴(即手持式吹灰枪)的实际位置,垂直高度约高于GGH换热元件密封片1 cm左右为宜,两个喷嘴间水平距离应尽量接近,以射流扩散角度可重叠为宜。喷嘴需有效固定,连接软管也应采取可靠固定。

安措:安装喷嘴及临时人孔门时,所用工具必须用绳子系好,一段固定于仓室外,防止工具掉落在GGH内部。

由于安装临时人孔门和吹灰枪头部喷嘴需要打开原有GGH净烟气侧人孔门,故此时需打开FGD旁路挡板门,降低增压风机动叶角度至5 ℃以下,确认此处烟道内为负压后,方可进行工作。

全部部件安装后,进行试运行,在GGH回转至少一周、枪体步进一个循环后,通过目测,确定临时吹灰枪行程,在枪体上做好刻度,并设置前后机械限位。

3.2.4 吹灰操作

①临时吹灰枪吹扫采用先进到GGH最里端,然后步退吹扫。步退采用人工牵引方式,每次步退距离为10 mm。

②0~1 m行程中,吹灰枪每次步退的停留时间为4 min;1~3 m行程中,吹灰枪每次步退的停留时间为6分钟;3~5 m行程中,吹灰枪每次步退的停留时间为8分钟。

③吹扫开始后,原则上GGH需采用低速档运行(0.5 r.p.m)。若排烟温度降低过多,低于78 ℃时,则恢复正常转速运行。

3.2.5 试验效果评估

自清洗以来,FGD4系统阻力逐步减小,增压风机4出口压力逐步降低,机组较高负荷下,系统阻力降低约1.1 kPa,试验初步获得成功。以下采用数据列表1说明:

3.2.6 GGH在线物理清洗的价值及意义

①该方法简便易行,仅需在GGH定期检修时完成临时吹灰器的设置工作即可,实施所需费用低廉,等同于离线物理清洗。

②与其他各种清洗方式相比较,在准备工作充分的前提下,在线物理清洗过程中可不停运FGD系统,为发电企业提高脱硫投运率、减少脱硫扣款、挽回社会形象提供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