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足球战术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足球战术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足球战术教学

篇1

一、把握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心理特点

1、抓住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的敏感期:一般6-12岁是儿童期,13-18岁是少年期,而10-14岁又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急增期,在该期的运动训练过程中,一方面不能过早的施加大负荷训练,另一方面受着生长发育的时光后、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它与运动训练又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解剖生理及各系统的不同特点,抓住其敏感期,促进身体的良好发育和运动成绩的协调增长。

2、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开展各项有趣的足球训练活动:从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特征来看,他们对游戏具有浓厚的兴趣。像阿根廷、巴西、荷兰、墨西哥等足球运动发达的国家,就十分重视“足球游戏”,并把它贯穿和融会在对青少年教学训练的始终。他们认为,要使孩子们懂得,最重要的是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足球选手,而不是首先考虑如何去取得胜利。如果仅仅是为了比赛的胜利上足球课,那就会限制孩子们聪明才智的发挥,不利于他们形成各自的特点、特长和风格。所以,他们对于十岁左右初涉足坛的少年儿童,并不急于安排足球战术和对抗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而是首先进行游戏,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充分享受游戏的欢乐,然后才去提高他们的技术。从人才学来说,人才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正确地迈出的第一步。兴趣往往是人才成功的起点,而且是人才成功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在动力。所谓兴趣的产生和稳定,除自身的原因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周围环境的影响和教师教学艺术的陶冶。在少年儿童的足球教学中,如果过早地或一味地进行足球战术或比赛方面的训练,则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尤其对他们开始形成的极其强烈的“个性”,不能不说是某种程度的压抑。况且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对于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也无裨益。而让他们进行“足球游戏”,诸如比谁运球好,停球好,顶球好,踢得准,控制球的时间长,谁的球艺高超,久而久之,就会练得球艺娴熟和个人的许多“绝招”。这无论从运动生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来说,都有着十分良好的积极作用。国外许多足球名手,象贝利、克鲁伊夫、肯佩斯、马拉多纳,莫不受益于少年时代的“足球游戏”。

二、联系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与足球的技、战术原则进行训练

1、建立足球技术的动力定型,必须经历运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即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自动化阶段。想要使前三个阶段尽快过渡到自动化阶段,使一定技能的形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练员在运动员足球技术动作与战术配合的学习与运用的训练过程中必须进行准确讲解、正确示范,必须合理组织联系,重复实践强化及善于发现、纠正错误,才能使运动员尽快进入理性认识,建立巩固的技术动作定型。

2、少年儿童足球训练中除了应贯彻一般训练与专项相结合,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快速对抗技术、战术、身体、心理综合训练的原则外,还应注意贯彻诱导性、渐进性、直观性、系统性、区别性原则(在此不展开描述),才能使我国少年儿童足球训练工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三、体育课足球教学与训练应注意的三个结合

强化学龄期儿童足球训练,融足球训练于体育课之中,我们的经验是要做到三个结合:

1、必须把足球训练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足球教学与训练,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运动素质和足球体能的过程,也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热爱祖国,吃苦耐劳、增强体质、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很有必要。

2、必须把足球训练与安全教育和文明教育结合起来。在足球训练中,学生往往只注重好玩,而忽视竞赛文明和运动安全,这不仅不利于有效提高运动技能,甚至会造成人身伤害。因此,体育教师要通过制度的落实和训练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给予循循诱导。使学生在练球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

3、足球训练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学生身体素质与足球技能的培养,离不开严格的要求。一方面足球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制定周密的,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体育课训练计划,并狠抓落实。另一方面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刻苦训练。这样才能夯实学生的足球运动基础。

四、结合上述理论制定对少年儿童进行足球阶段训练的步骤

篇2

要迅速提高我国的足球运动水平,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抓好我国全民足球普及工作,特别是在中小学大力开展足球运动,对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学足球队与业余体校、专业队不同,在教学训练中有自身的特点,如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些特点,不仅不能迅速提高队员的运动水平,相反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人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业余体校与专业队上,而忽视学校足球队教学训练的特点。为了提高中、小学足球队教学训练的水平,保证队员的身心健康,本文对中学足球队教学训练的特点进行初探。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初级中学女子足球队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男子足球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观察法

3.实践法

(笔者在训练实习阶段对常州市第五中学足球队进行了教学训练实践)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中学足球队是业余的、由学生组成的球队,它不同于业余体校,队员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文化课,参加足球队训练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的,球队队员流动性大,训练时间少,训练条件差,队员年龄跨度大,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训练主要是为了完成某种竞赛任务,同时也包括向优秀足球队输送人才等。因此,中学足球队的教学训练具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必须抓住这些特点进行教学与训练。

(一)根据学生身体的发育情况合理进行教学与训练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处于12~16岁。12岁以后,由于进入发育阶段,特别要注意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运动负荷等,尤其是在安排耐力和力量训练时,一定要考虑到他们的特点。(1)中学生的耐力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例如,3分钟的活动,12岁时达到成人的65%,15岁时便可达到成人的90%。因此,必须合理安排中学生的耐力训练,可使他们的心脏容积增大,心搏量增加,最大吸氧量提高,呼吸频率减小,心率稳定,恢复能力提高。(2)中学生的骨骼特点是软组织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少,骨骼弹性好,不易折断,但坚固性差,易弯曲,因此中学生力量训练应以小强度的动力性练习为主,少用或不用静力性力量。

对中学生可多选用一些发展速度力量的手段,如各种跳跃练习等,目的在于改善肌肉的协调能力。速度力量训练负荷的安排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大。

(二)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与训练

因为中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发展不平衡,11~13岁兴奋占优势,同时他们的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转换很快,便于技术训练。而且中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这些都有利于技术训练。技术训练应尽量避免防御性条件反射。加强安全措施;多鼓励,少批评刺激;由简化动作开始,再逐渐加大强度;分解练习等。要抓好协调能力的训练,因为协调能力是各种形式机体活动互相配合的一致性,对于技术训练来说是基础,必须抓好。抓好基本技术训练,基本技术是高难动作的基础,基本技术掌握得愈扎实,对今后形成、运用高难技术就愈有利,因此,训练中应做到基本技术天天练。在训练方法上,讲解要简明生动形象,讲解动作时,注意多用示范讲解,少用语言讲解。示范要正确,富有吸引力。方法要灵活多样,手段要有趣味性。

1.技术训练

中学足球队队员的技术一般都是处在粗略形成技术阶段,尽管如此,我们在教学训练中,从开始就要教比较先进的技术,要符合现代足球运动发展的趋势,这一点对中学足球队尤为重要。

在技术教学训练中的教学:(1)初学者一般先安排非对抗性

技术练习内容,随着基本技术的逐渐掌握,应逐渐加强对抗性练习,应在接近比赛的情况下进行,技术要实用,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敢于教一些难度动作。(2)在教学训练中,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盲目地教一些学生掌握不了的动作,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3)学生在全面掌握技术的基础上,一定要重点提高重点技术,教师要注意学生个人的特点和培养有特长的队员。

2.战术训练

对于中学足球队的战术训练来说,要根据本队的具体情况,队员的特点,制订几种基本打法就可以了。

在战术教学训练中的教法:(1)战术教学训练应在基本技术

比较熟练的基础上进行,并应从二、三人的传球配合着手,对每个战术配合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2)要注意培养队员的战术意识,每个战术尽量能结合射门。(3)战术训练一定要与技术、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在战术训练期间,要加强实战练习。

中学足球队队员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要结合他们这一特点,合理安排好学习和训练。

根据中学在一年中分成两个学期的特点,对他们的训练可做如下安排。

寒假开始是训练的大好时机,应以身体训练为主。开学前一周,应进行调整或停止训练,以便学生准备开学。开学第一周停止训练,以便让学生把注意力收回来,集中精神迎接新学期的学习,第二周转入正常训练,要在寒假身体训练的基础上逐渐使技术训练的比重增加。暑假也是如此。

中学足球队运动负荷安排,应以负荷量的积累为主,在增加练习数量、练习时间的基础上自然提高负荷量。如果对中学生训练强度过大,可能使他们的心脏负担过重,这样就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四、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

1.教育学生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努力提高文化水平,切实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

2.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他们的身体得到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提高

3.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机体对专业训练的适应能力,为提高足球技术、战术和比赛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4.学习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战术,通过多年系统的训练,能熟练地运用足球基本技术、战术,不断提高战术意识和比赛时的应变能力

(二)处理好与学校各部门及其他代表队之间的关系

(1)能否处理好与学校各部门的关系,是关系到能否保证球队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教导处、后勤、体育教研组、班级等,必须经常与这些部门沟通,争取这些部门的支持和帮助。(2)中学足球队成员由于身体素质较好,往往其他体育项目成绩也较突出,他们同时也可能是田径队或其他球队的队员。在这种情况下,教练员首先要支持队员参加其他比赛,同时要与其他代表队的教练员协商好,在保证队员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共同训练,完成各项代表队的比赛任务。

五、结论

中学足球队的队员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教练员一定要抓住队员的生理及各种不同的特点进行教学训练,要处理好学习与训练之间的关系,突出技术、战术训练的重点,安排好训练时间、运动负荷等。

中学足球队是一支业余的学生球队,在教学训练中,一定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处理好与校内各部门的关系,要结合中学的特点,突出重点,搞好各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足球教学.学校体育,1982(4):58.

[2]中学足球的组织、教学与训练.体育教学与科研.天津体院,1982(2):50.

[3]谈中学足球教学方法的特点.体育教学.北京体师,1993(1):28.

[4]中学足球教学的技术特点.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4(4):31.

[5]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的探讨.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2(3):28.

篇3

关键词:足球;训练;思考

小学足球的普及是足球运动发展的基础,是培养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摇篮。江苏省常州市近几年对足球训练都很重视,使得足球水平逐年提高,从而推动了常州市足球运动的发展。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小学足球运动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根据自己一年多的工作实践,谈谈本人对如何开展小学足球运动的体会。

1.提高小学足球队水平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指导教师队伍

在小学要健全一支足球队,与指导老师的教导、学校的正确领导、班主任及家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学校,少年儿童参加足球运动是从兴趣出发,都抱着贪玩心理,练球没有方向性和目的性,所以指导老师要抓住少年儿童的特点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充分调动球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还要经常向他们讲解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远景,激发他们的锻炼热情。让他们懂得: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必须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勤学苦练的过程。

2.小学足球技术“常见病”的分析

现代足球运动,无论是成人或青少年儿童的比赛都是在高速、激烈的条件下展开对时间和空间的争夺和较量。在相同的条件下力争在技术上追求成效,都避免出错或少出错。经过本人长时间的观察,从常州市的中小学比赛及全国青少年队伍比赛的录像和记录对比分析中,找出小学足球球员的“常见病”,表现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球方面:①传完球站着看,不是传完球就跑动去支援、接应、牵引、插上 、突破、掩护或拉开。②只会横传,不敢将球直传给同伴脚下再跟上接应,稳妥有余,胆量不足。③传球力量偏轻。球速过慢,直传球太重,让同伴接球困难。④不会隐蔽自己的传球意图,让对方一目了然。⑤后卫助攻该传不传导致带失,而被对方反击。

(2)接球方面:①不是迎球去接,而是在原地等球,常被对方断截或破坏掉。②接球前不预先观察好情况,等接好球再抬头找人。③接界外球不抓紧时间,不懂得如何摆脱对手。④守门员接住球后,有的前卫、后卫不立即跑向空当接应,争取时间发动进攻。

(3)控、带球方面:①队员一接到球,只要有人盯看,就不知所措,不是胡乱踢出,就是赶快把球转移给同伴处理,自己一点都不掌握攻击性技术。②喜欢做多余的、无目的地停、带球。③该快速传球时非要停下来调整一下再传。④自己将带失球时,缺乏马上变为抢截防守意识,没有及时进行反抢。

(4)其他方面:①缺乏全局观念,对球可能会往哪种情况发展,不作预测,不加判断,缺乏准备,充当场上观众。②传与跑动路线不对,时间掌握不好。要接应的却跑开,应该拉开却往往挤在一起,造成跑了不传、传了不跑等。③跑动时不会利用变速甩开对方。④全队缺乏应有的相互呼应,打闷球。

3.提高小学足球技术的思考和措施

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技术动作,要坚持精讲多练、少讲多踢的原则,开展启发诱导和直观教学。除了要发挥指导老师的主导作用外,还要在教法方面多下苦功。可以多做示范案例。正确的动作示范是最生动的直观教学,它能使球员通过视觉真切地感知动作的要领,从而对技术动作形成初步的概念,然后进行多次的反复练习而逐渐掌握技能。一般单个技术动作示范较容易,如踢、运、停球等动作。但对一些较复杂的动作和实践中的攻防配合技术,单凭示范往往不能充分显示动作的结构、过程、关键与细节,这就需要运用一些辅助教具,如挂图、录像及教学课件,通过视觉感知技术动作的间接形象,使球员形成战术配合和技术运用的概念。

4.启示与展望

小学足球训练是培养足球运动员的基础。因此,指导老师在严格训练的同时,要配合学校关心运动员的健康、学习与生活,和他们打成一片,使他们更加尊重、敬重和喜欢老师。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足球人才,才有利于小学足球水平的提高,为常州市足球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沈 涛.对部分小学足球活动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22).

篇4

关键词:网式足球;小学;开展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5.029

1 网式足球的发展史

关于足球的起源,最早应该追溯到我国汉代,当时流行的蹴鞠就是我们现在的足球。唐宋时期花样有了翻新,出现了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其中的“白打”就与当今的网式足球类似。网式足球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2001年由原中国足球队教练南斯拉夫人米卢引进我国,随后,中国足球队教练阿里・汉、杜伊、沈祥福,女足主教练多曼斯基在训练中相继运用。2001年11月,成都成立了第一个网式足球俱乐部――博拉网足俱乐部。2002年4月30日,“快乐金陵”南极光市大学生网式足球比赛在南京大学举行。南京大学、河海大学等16所高校的300多支队伍参加了比赛。这是我国第一次网式足球比赛。

2 在小学开展网式足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网式足球运动具有简易性、观赏性、趣味性、健身性、益智性和教育性,是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如今它已成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3月 ,国家正式推行“足球进校园”计划,为我国网式足球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2.1 网式足球运动占地面积较小,器材简单

比赛标准场地呈长方形,长16米,宽8米。球网总高度为1.5米左右,网高0.5-1米 。训练或比赛时,一个足球(青少年比赛用球圆周为62-66厘米,重量0.39-0.43千克),一块平坦的场地,一副球网即可。可谓投入低,益处大。

2.2 网式足球也是观赏性和趣味性很强的体育项目

这个项目的比赛具有对抗性,接近于排球和网毽比赛,每队三人在场上,以高1.50米左右的球网相隔进行比赛,运用扣、扫射、拦等攻防技术,攻防转换快,令人应接不暇,赞不绝口。因此,人们非常喜欢观看。网式足球运动能够丰富体育课堂。当前,体育课安排的学习内容主要以田径、球类、体操、技巧、武术等项目为主,缺乏新意,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体育课质量下降。网式足球运动是体现合作性、综合性、趣味性的运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非常适合引入课堂,体育课中安排一些网式足球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实体育课内容,使体育课更加丰富多彩,有助于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3 网足运动强度适合,利于健身

从体育运动科学的角度研究,少年儿童参与的体育项目运动量的强弱程度趋于中等或偏上是比较适合的。

所谓运动量的强弱程度是指该项运动所需要付出体能的多少,即运动的热量代谢率。从上表可看出,足球运动的数值为6-8中等,所以,网式足球运动对于小学生是非常适宜的。

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少年儿童时期正是柔韧性、协调性最佳时期,而网式足球运动恰恰需要运动员具有极强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因此,小学生参加网式足球运动是非常合适的。再者,因为网式足球运动是一项稍显激烈的运动,所以对促进血液循环有积极作用,不仅能提高心肺功能,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并且由于踢网式足球时要尽量不让足球落地,需要踢球人的动作麻利,眼和腿协调配合,经常参加网足运动,视觉、腰腿的屈伸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和锻炼。

2.4 网式足球的益智性

体育心理学指出:体育运动的心理过程是指运动员在感觉、知觉、反应、思维、记忆、想象力、注意力等方面的心理机能表现。网式足球这项运动需要运动员感觉和观察敏锐,运动知觉敏感,记忆准确,运动思维敏锐稳定,反应迅捷,注意力集中才可能完成好踢球动作。这其中的感知、观察、反应、思维、记忆、想象都是智力因素的范畴。因此,长期参加网式足球运动对开发智力是有帮助的。

2.5 在小学开展网式足球运动具有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

北京市“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系列化课题组”的研究报告表明:小学生有关心集体意识习惯的只占29.1%,有爱劳动习惯的只占30%。这就需要学校经常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来培养孩子们关心集体的道德习惯。

网式足球运动是一项合作性很强的集体项目,需要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之间协同配合、团结协作,需要学生具有谦让和协作的配合精神。因此,开展网式足球运动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

另外,网式足球这项运动需要运动员性格开朗、作风硬朗、进取心强、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毅力才能取得成绩,所以,这项运动既可以培养少年儿童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不断进取、勤于动脑的优秀品质,又能提高他们处乱不惊、随机应变的社会适应能力。

以上研究同时说明,小学开展网式足球运动是符合《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价值”要求的,即:(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3 在小学开展网式足球运动的几点做法

3.1 从培养兴趣开始

所谓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由于小学生对网式足球运动非常陌生,乍一接触,会有好奇感,体育教师要及时把这一心理转移向实践, 应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性地安排一些网式足球游戏,用以激发小学生对网式足球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对网式足球运动由好奇变为喜爱。例如,一年级的体育课可以安排简单的如“踢球比准”“踢接球比多”等游戏。小学心理学研究证明:过浅的要求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新的需要,产生不了学习的动力。因此,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游戏难度也要不断加大,使小学生对网式足球运动的兴趣具有持久性。在长期的游戏活动中,学生会逐渐认识网式足球,并慢慢喜欢这项运动。

3.2 由“人人都想踢”到“人人都会踢”到“部分人踢得精”

网式足球技术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运动员具有很好的球感,这不是短时间能掌握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教学不能急于求成,应遵循渐进性原则。一般可分成几个阶段进行:一年级为激发兴趣阶段。二年级是开始尝试学习技术阶段。三四年级基本达到“人人会踢”的阶段,并且能涌现出一批优秀网式足球人才。到五六年级,则达到“会中选优”阶段,将那些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好,技术精的学生挑选出来,选拔组建校网式足球队,进行系统训练。

3.3 训练应从规范基本动作开始,夯实基础,这样会有利于队员足球技术今后的提高

网式足球运动中,准备姿势、发球、进攻、拦网等技术,以及进攻中的“一、二”、“二、一”、全攻战术和防守中的“一拦二防”、“二拦一防”、“拦-堵-防”、全防的战术,都是以单人踢球的个人技术、多人循环踢足球的配合为基础,所以,小学阶段规范基本的踢球动作和强化合作意识很关键。举一个例子,一个业余乒乓球选手,练得很刻苦,但和专业选手相比总是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业余选手技术动作不规范的问题,动作规范则成功率就高,失误少,掌握新技术就快。所以,规范动作有利于今后技术的提高,反之,则限制今后的发展。足球也是如此。

3.4 足球训练中节奏非常重要

《体育概论》对技术动作节奏作了如下阐述:“是运动的快慢,用力的大小,肌肉收缩与舒张与时间间隔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特征……正确的节奏就应该使最大的肌肉用力集中在最需要用力的环节上。” 网式足球的传接球以及攻、拦的技术都更需要恰到好处的节奏,就是我们俗称的“对点”。根据对方来球的力量、角度、落点,决定自己用力的大小、方向,以肌肉的有序放松、收缩完成接传球的技术动作。训练节奏的方法很多,有一种方法很有效,就是配乐训练法。实践证明,音乐节奏可以控制和诱导运动员动作的频率和幅度及比赛中的心理状态。在富有节奏的乐曲中训练效果非常好,但要注意选择的乐曲节奏要适合网足项目,比如说乐曲《铃儿响叮当》就比较适合。当然,这还要根据所训练的队员踢球的节奏快慢而定。

3.5 以各类比赛促进网足运动在小学的开展

设立不同级别的足球比赛,有了竞争的氛围,同时给予一定的奖励。比赛形式可多样化,如单人对单人比赛,两人对两人的比赛。这样会使学生对此项运动的兴趣更加浓厚。从而使学生们积极参加到这项运动之中。

3.6 为了适合少年儿童的特点,有必要适当修改现有的《网式足球比赛规则》以满足小学生网式足球比赛的需要

根据儿童的身高矮、移动范围小等特点,可以将球网高度降低到为1.4米左右,场地也可以适当缩小,使网足运动的难度减小,使小学生网式足球比赛的观赏性更强。

4 结论

结合以上论述和几年来的训练实践,笔者认为网式足球运动不但完全适合在小学开展普及,而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在小学开展网式足球运动不仅能传承弘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而且能够丰富小学体育课堂,益处颇多。同时,开展网足运动应成为“足球进校园”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网式足球运动在小学校园扎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张晟,黄若华,任玉龙,余建勋. 中小学开展三跳运动的教学内容与练习方法.体育教学[J] ,2015.7.

[2] 王耘,叶忠根,林崇德编著.小学生心理学.杭州[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7.

篇5

关键词: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幼儿

我们对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实践始于1982年,第十个五年计划起,我园依托国家、省、市级规划课题,对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进行了19年的研究实践,建构起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该课程荣获2018年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大连市一等奖。

一、探索与研究历程

1.摸索阶段(1982年-2000年)。初步摸索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内容及教育规律。"十五"之前,幼儿园对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进行了18年的实践探索,如编写了大量足球游戏、儿歌、歌曲,故事、教案,举办足球联赛,请球星来园交流等,为之后的课题研究奠定丰厚的实践经验基础。2.初探阶段(2001年-2005年)。验证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可行性并构建课程雏形。"十五"期间,采用行动研究法,以足球队为实验组,邀请运动生理专家及足球教育专家与我们共同探讨了幼儿足球训练及普及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方法。在验证了幼儿足球启蒙教育可行性的同时,探索出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完成了省级规划课题,出版了全国首个幼儿足球专著《幼儿足球启蒙教育》,建构起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的雏形。3.充实阶段(2006年-2010年)。丰富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体系。"十一五”期间,我们开发设计出系统化的混龄幼儿足球队全年训练方案,首创了五大领域足球启蒙教育普及课程,使其从原本单一的体育健康活动发展为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将“环境”资源引人到课程体系中,通过创设丰富的足球物质环境,吸引幼儿去关注足球运动,培养足球兴趣,同时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完成省级规划课题《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4.推进阶段(2011年-2015年)。推进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建构并尝试推广。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足球动作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融合,研发了幼儿足球游戏课程;发掘足球启蒙对幼儿个性发展的作用,探索出以足球启蒙教育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指导策略;探索出园所交流、送教活动、足球幼小衔接等多种有效的区域互动途径。完成省级规划课题《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区域互动研究》及两项市级规划课题。5.完善阶段(2016年至今)。梳理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研究成果并推广课程。在完善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理论,并对前期研究和成果进行汇总的基础上,形成足球启蒙教育课程,出版了《幼儿足球启蒙课程》一书。借助国家、省两级规划课题和两项学会课题完成幼儿足球启蒙教育模式的建构。

二、课程内容

以相关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动作技能理论[1][2]、课程理论[3]为依据,构建起始于足球又不止于足球的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1.课程体系游戏化课程。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通过“五步式”足球游戏研发模式,将足球动作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设计出小、中、大班三个年龄阶段幼儿的足球游戏,并设立每天固定玩游戏的时间。教师通过学习足球动作、研究初步的游戏方案、试玩、反馈调整、再次体验等,形成最终的游戏案例。融合化课程。幼儿足球启蒙教育课程重视幼儿在课程中的全面发展,形成足球健康、足球科学、足球语言、足球艺术、足球社会在内的足球五大领域教学活动。如将足球的形状、颜色、触感、弹性等作为科学领城的内容,将唱儿歌、讲述足球故事、尝试解说足球比赛等作为语言领域的教学内容等。混龄专项训练课程。建立1学年32周的幼儿园足球队训练方案。利用每天早上7-8点的时间,采用小、中、大班幼儿集中或分组的方式,进行足球技能技巧及简单的战术配合的训练,足球队成员经幼儿自愿报名、教师推荐、教练选拔产生。2.实施体系环境创设。我们通过足球环境创设,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足球的兴趣。如设置标准的软垫足球场,以球形及其衍生图形装饰墙面、地面,用足球元素打造走廊、班级区角等,让幼儿一进到幼儿园就能感受到足球带来的视觉冲击。此外,我们还开展以足球为载体的同伴活动、师幼活动和亲子活动,通过人文环境,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师幼关系和亲子关系。足球普及。我们通过足球半小时活动、专业普及活动、五大领域园本足球课程实施以及足球队训练来推动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的普及,让足球教育惠及每个班级的每个孩子。区域互动。区域互动是为了让足球运动惠及到更多幼儿园的更多幼儿,使他们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我们探索出的足球启蒙教育的整合推广模式。具体包括:走出去传递理念送教研讨,请进来特色引领观摩互动,虑长远幼小协同专业衔接。3.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依托行政支持和政策法规来保障课程构建和实施的科学性。课程的构建和实施在遵循上级文件精神的同时,充分依据幼教相关政策法规来进行,主要体现在课程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强调启蒙性、重视对幼儿兴趣的培养。队伍保障。通过教师队伍、专家团队和教练团队的建设为课程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人力保障。如自培教师,保证全园教师都能对足球有基本的了解,同时,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获得足球教练员资格。物质保障。争取各方力量对幼儿园足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大力支持,多方面提供经费和设备保障,如配备专业足球场地、服装,购买课程教具等。

篇6

小学校园足球的现状与思考

当前,小学校园足球的现状:其一,校园足球的认同度不高。在一个不小的范围之内,校园足球其实并没有获得各个层面的认同,有的地方的校园推广只是停留在文件与会议上,有的学校从上至下甚至是体育教师都不认为校园足球有多大的价值,还有的地方干脆就是将校园足球当成了应景的手段。这显然不是校园足球推广的初衷;其二,校园足球还只是点缀。在研究中笔者发现,校园足球常常成为一些规模较大或者是条件较好的学校的点缀,这些学校的足球并没有成为提升儿童体质的有效载体,而只是成为领导视察或表演活动中的花样,美其名曰的“足球操”是其典型表现;其三,校园足球还只是低水平的“踢”足球。很多情况下,当谈及校园足球的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踢”足球,问题在于,这种对踢的理解不是有技术的踢,不是有战术的踢,仅仅就是用脚对足球施力,只是将足球踢出去而已。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些小学的大课间,学生就是在操场上胡乱地踢着足球,他们并没有得到有技术含量的指导。

校园足球常态化的路径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小学校园足球如何更好地实现常态化呢?这就需要进行小学校园足球的常态化思考。

首先,认同问题。足球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运动,不仅锻炼学生的体质,而且提升学生精神层面的一些素质,如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拼搏精神等。因此,只要不带着个人偏见,真正从国民素质提升的角度来看,足球在小学校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存在价值。

其次,将校园足球有机地融入到学校的常规工作中来。推广校园足球,对于基层的小学而言,笔者以为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过重视这项运动了,因为太过重视的东西往往就容易变成一阵风,只有融入到学校的常规工作中,才能让校园足球成为学校日常管理中触手可及的一项工作,才能做细抓实,才能具有长久性。

再次,有效培养体育教师的指导能力。其实,突破体育教师在校园足球中的指导瓶颈并不十分困难,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让体育教师先把足球踢起来。笔者所在学校所采取的促进方式,就是从高年级中挑选一些足球爱好者,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足球队,并利用开辟出的专门时间进行训练、比赛,同时给全校提供观摩。这样的足球队往往可以实现师生情感的交融,更可以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生成如何有效地指导足球教学的认识,还可以提升体育教师自身对足球运动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看足球赛所能获得的。

最后,校园足球不能走形式化之路。真正想把足球做好的人,千万不要走表演化的、形式化的校园足球之路,这一定会背离校园足球的初衷。

建立体育课堂管理体系

当前,无论是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讲,还是从教师个体的角度来看,学校的工作都是千头万绪。而将校园足球纳入到学校工作常态中来,就必须建立学校与体育课堂两个层面的管理体系,真正从认识上重视,从操作上细致,才能做好这件事情。

认识上重视,意味着在课时保证、机制保证、后勤保障等方面,需要给校园足球以成长的基础,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可以要求每一至两周开设一节足球指导课,可以在一周的大课间活动中开辟一至两次足球活动课,可以将学生在足球方面的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定。同时,也可以建立体育教研组与各班的一种联动机制,确保足球活动中不仅体育教师在场,班主任甚至是科任教师也在场。这样校园足球就不只是学校领导或者体育教师的事,而是全校所有师生的事情了;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可以在绩效考核给予适当倾斜的基础上,让他们在外出学校观摩、考察培训等方面多一些机会,让他们在培训中获得提升,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

操作上细致的要求,主要是指足球指导的过程中,要重视点面结合。这里,点是指全校学生中对足球具有兴趣,或者是具有一定运动天分的学生,让他们充当校园足球的先锋,无论是在体能技能的训练方面,还是在足球认同与参与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而这个面自然是指其他所有的学生。校园足球要想真正成为小学生涯中一段难忘的记忆,要想让校园足球成为一片广阔的运动天地,就必须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人人都有运动的机会,人人都可以为同学呐喊,即使将来不从事足球运动,也要在心中播下足球运动的种子。如此点面结合,可以保证校园足球真正成为学校工作的重点。

结束语

篇7

一、情景描述

我校是足球传统学校,学生有着深厚的足球底蕴。这堂课就是为学生精心准备的学段“套餐”。为了有利生动再现,于是独辟蹊径,尝试把小学体育课堂搭上“巴士”之旅,来全面剖析这案例。

假设小学三年级一堂足球教学课是一辆巴士,正行驶在途中。想象一下,我是如何收集信息、感受搭载人员的;如何反馈评价激励引导我的乘客的;如何扮演我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画出我想要巴士的样子,把这些都加在画上。

二、情节描述

1.谁是司机

掌握方向盘的是这堂课的策划者、主导者,所谓的执教者――热爱教育事业,从事业余足球训练,教学经验丰富。学生对我印象是包容、亲和,能成为乘客心目中的好司机。

2.谁是乘客?谁在旅途中真正陪伴你?

当然是在这节课的学生,他们是我这次巴士之旅的顾客。俗话说“顾客是上帝”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在激情导入和做魅力球操的时候,我就即时学情分析和曾今学生的学习反馈,捕捉到第一手资料,无形中定义了乘客的类型,实行对号入座后,开始服务、旅行。同时随着旅途不断的延伸,不同类型的学生也随着学生技能升级而变化。

根据学生在课中的学习价值体现,即各种信息的反馈归纳,大致把学生(参照表1)评为三个类型,第一类属于满足型的乘客,此类学生总能自己学会并掌握,要多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努力培养成为体育骨干;第二类属于满意型的乘客,要扬其长避其短,激发兴趣点,培养良好的动机;第三类属于满怀型的乘客,此类学生要循循善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3.谁为巴士提供动力?

巴士要有动力,加柴油是首当其冲的。产生动力强不强?是由这个油的多种成分指标决定的,多种成分指标的合成就是这堂课所形成的多元教学目标。于是柴油就成为学生实现个体价值和增强学习内驱力的首要选择。

它产生的动力,能不能满足不同类型的乘客需要呢?是早一点到达呢,还是马上或者慢一点到达,但最后还是一起到达目的地。也就是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根据学生反应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状况,个人类型层次不同,把过去的行为结果再返回,再认知,在收获中完成各目标任务。于是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就有了一把多功能标尺可以评定各类学生技能掌握的等级。

怎样让学生明白多元目标中,要求、学习点只是动力中的一个组合呢?例如,把一个学习脚内侧踢球的多元目标(参照表2)分成三级,第一级发展目标要求:脚型正确,传球到位、能基本控制力度;第二级中等目标要求:脚型基本正确,能掌握方向传球;第三级基础目标要求:找准脚的部位和踢球的部位。发展目标、中等目标是在完成基础目标上的提高。通过脚内侧踢球一系列要求练习,用常态化反馈出学生的参与度、热情度、学会度,来达成某一目标的评价。由于各个组合没有被机械地分开,是连续性、衔接性的,激励了学生努力向高层次发展,反而增加学生学习动力。

4.谁是让机器顺畅转动?

机油被誉为汽车的“血液”。巴士有了动力,为了能让各零部件顺畅,使乘客在旅途中坐的稳当、顺利,就要用机油来磨合、反馈、评价。这个机油就是本堂课的足球教学内容,同时机油的粘度要与教学对象相配套,目的是通过教学内容合理、精心的安排(参照表3)来评价学生对选用教材的适应。

假设在脚内侧踢球和“射门大战”中,直接给学生安排一些专业性、竞技性足球技术来当作教学内容,就不利于小学生对足球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于是须向游戏性、趣味性靠拢。值得注意的是小学阶段不要太迷信技战术,要突出足球教学健身实效性。

假设游戏内容不符合学生的足球基础。定得过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要降低;定得太低轻易就能达到,就失去了优化评价的目的。课中的“飞跃龙门”游戏,就是随时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而变化,找到了最佳的教学起点――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最佳的教学策略――提示适合射门的“龙门”,最终达到教学目的,真正起到作用。

5.谁来确保巴士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巴士正确的方向就是使巴士之旅朝着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与学习愿望的方向前进。于是在这堂教学课中我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感受到什么等等。也就是从关注“教”到关注“学”方向上前进,牢固树立“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思想。

“学”是“教”的反馈,“教”要为“学”指向。对于课堂上出现学生不会动了、不会踢了,甚至学生提出刁难的问题。如在学习“射门大战”各个小游戏中有的学生射门就是球乱飞,控制不了球的方向了;还有的用脚内侧踢球就是不会转髋;甚至有的学生提出要用正脚背大力射门。这时教师不要为了一堂课的好看去“拐弯”、“躲避”,应马上给予正面的引导、讲评。要反复指明强调踢球支撑脚起瞄准器的作用;对于不会转髋的要手把手帮他扭髋;至于提出用“高水平”动作踢得学生要正确引导他,只有现在基础练好了,练扎实了才能有下一步练习。

评价一次小插曲、小碰撞的得失,必将使学生从中获得真知,成功的体验。只有真正关注了学生的“学”才能得到孩子心的方向,才能发挥每一节体育课的教学实施价值。

三、回顾

以上通过5个小情节的叙事描述,追忆勾勒出正在行驶的巴士,实录了一堂优质足球教学课。途中通过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心理行为作常态化反馈评价,拟定出三个表与大家一起共鸣。同时在求知的过程中衡量、评定学生其价值,让学生充分体会自我学习过程中的价值,是自觉的、是积极的、是有效的。从而,达到提高小学课堂足球教学质量目的。

如何畅想“巴士”之旅,发展和细化体育课堂教学问题,有待于我和同行一起商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足球;相对年龄;选材;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8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1-0135-03

A Research on the Relative Age Effect Among Excellent Youth Female Football Players in China

LIU Weimin1, LIU Dan2

(1.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China; 2. Sports Research Center, China Bureau of Sports, Beijing100061,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examines 1740 female players registered in the China Football Association in 2005.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relative age effect in tale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of the excellence youth football players in our country. The research also explains the influence factor. Moreover, the paper has suggested some potential solution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cientifici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alent identification of youth football players in China.

Key words: football; relative age; talent identification; youth

国际足联在1997年规定,凡参加他们组织的青少年分级比赛,其参赛年龄组(选择年)的划分点(选择日),以每年的1月1日为标准,以保证每个孩子有公平竞赛和机会均等的成功机会。但遗憾的是,在任何一个年龄组内出生距选择日最近的孩子和距选择日最远的孩子几乎有一年(Barnseley称相对年龄[1])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影响个体在组内身体(身高、体重、力量等)、认知、情感等方面上的全面差异(Barnseley称相对年龄效应[2]),从而导致孩子在学业或运动成绩上的差异[1~2]。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我国优秀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选材评价系统中是否存在相对年龄的影响,以及影响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调控建议,旨在加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过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选材的成功率。该研究不论是对我国在目前面临可选拔的后备足球人才越来越少的情况下[3],实现从“粗犷型”选材方式到“集约型”选材方式的转变,重新修订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评价的指标体系,还是对保证从事体育运动的每个孩子有一个公平竞争、平等发展、条件均等的成功机会。

1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1研究的对象以2005年在中国足协注册的1 740名女运动员的出生日为研究对象,然后将其按年龄(11、12、13、14、15、16岁以上组)分组进行研究[4]。

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哲学、系统科学、逻辑推理等方法。

1.3数据处理全部数据用EXCEL和SPSS(13.0)软件进行操作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统计结果调查统计的结果见图1-3。从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的出生日的分布中明显存在偏向选择年(1月1日)的现象,并在经X2检验都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在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材系统中,同样存在相对年龄优势效应并已误导了我国选材系统。上述研究结果它和许多国家研究女子足球运动员的出生日分布特征不一致。其差异原因笔者认为:1) 女子足球在我们国家是专业队长期集训制度,相当于职业性质,而国外女子足球运动大多是业余性;2) 我国的专业队性质决定了其竞争性强,而国外女足的业余性决定了其竞争相对较弱。

2.2结果分析对于运动员出生日与其运动成绩表现之间的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国外研究的热点问题。Barnsley等 (1985 )认为[1],在运动中相对年龄的影响可能和学术成就中一样也存在。他们讨论到,在竞争选择年出生早相对年长的孩子比他们的同伴在竞争选择年出生晚相对年轻的孩子有一个竞争优势。为支持这个论点,他们以在北美冰球联盟、国家冰球联盟以及国家青少年冰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出生日为研究对象发现,出生在第1个月(1月)的运动员比例最多,而出生在最后一个月(12月)的队员最少。他们由此推论,这种偏斜是由在青少年冰球比赛中规定每年的1月1日为比赛的选择日而出现的相对年龄的优势效应,从而导致大量相对年龄较小晚熟的优势孩子落选和退出运动队,并据此提出了的相对年龄理论[1~2]。随后,大量相关的调查对其理论进行了广泛地支持。Dudink在《自然》杂志上论述到[5],运动员的出生月份与其运动成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荷兰和英国的足球联赛中,出生月份在前半个赛季的运动员人数明显多于那些出生月份在后半个赛季的运动员。在荷兰,当年参加两级国家足球联赛(每年8月1日开始)的共36个俱乐部的621名运动员中,出生月份在联赛开始前3个月(8~10月)的人数显著多于其它月份(X2检验结果P

就其产生的原因一致认为是由于运动竞赛年的选择日造成。其存在的理论机制普遍认为是相对年长的运动员其生理优势、心理优势和训练环境所致。如越靠近选择日(1月1日)1-3月份出生的青少年运动员,较远离选择日9-12月份出生的运动员有近9个月的早熟生长优势,他们都身材高大,身体粗壮,体力充沛,经验丰富,因而在训练和比赛中也表现出更强的自信心,稳定的心理状态,强烈的取胜欲和号召力,易被教练作为有“才能”的运动员入选更高一级的运动队。他们在更高一级运动队良好的训练环境中,凭借其物质资源的优势,比相对年轻晚熟开始被选入较低层次的运动员,进行超额竞技能力的资本积累,从而使他们在后续的复选中能继续保留在较高的层次中。其结果,(1)从训练学方面看,逐年使年轻晚熟的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落选,其影响程度在美国每年估计有35%的儿童青少年运动员落选[9],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引起球队整体竞技能力的下降,影响竞技比赛的质量和在国际体坛中的竞争实力;(2)从心理方面看,在运动选才中由相对年龄影响所引起的不平等待遇和落选产生的挫折感和失败感,可引起相对年龄较小的运动员在后续的学业成绩、自信、自尊心等方面带来各种心理创伤[10],这些都有损于他们人格健康的发展,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3)从社会学方面看,相对年龄引起运动员选才机会分配的不公平,已严重的影响了相对较小晚熟的优秀运动员个人发展的空间和上升流动的机会[11],从而促使体育社会朝二极分化的方向发展,增强了运动员的不公平感,影响了竞技体育乃至整个社会的整合度[12]。对此,各国对造成这种不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大量优秀人才的浪费,提出了各种调控策略。

3 调控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系统偏差的建议

3.1选材理念的更新相对年龄效应理论的提出,这看似十分简单的结论,却对传统的运动训练学和运动选材学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成功的将其理论应用在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和选材评价过程中,并基于该理论构建出全新的运动训练和选材评价的理论体系[13]。但遗憾的是在中国目前尚未见到有关方面的研究报道。因此,本文将该理论引入我国,其首要任务是应在选择理念上充分认识到,相对年龄效应是影响青少年儿童选材指标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它是存在于以分割日为主要特征的竞技体育比赛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普遍规律。只有这样,我们的选择理念才能和当今足球发达国家的足球选材理念相一致,进而指导我们的选材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我国才能真正科学、高效地实施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工作,从源头杜绝“唯成绩论”、“急功近利”、 超龄、造假、以大打小等[14]等错误的观点,提高我国运动员选材的成材率,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发展。

3.2选材指标体系中突出技术的权重地位理念是指导理论和实践的中介,落后的选材理念必然指导落后的选材实践活动[15]。足球运动是以技能为主导类的对抗项目,因此在青少年儿童选材训练中在理应突出技术的主体地位。但是,在目前我国的出版的各级青少年儿童足球教科书或训练大纲中所给出的选材指标体系中,虽然列有详细的技术测试评价指标,但确没有给出它们在相应的选材指标体系中的权系数,因此易误导人们将其和体能指标平行或下位对待,再加之在实践操作中许多教练员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他们常出现以身体素质作为重要的选择指标,从而导致大量相对年龄较大早熟的孩子入选高一级球队,以致比赛场上经常出现以大打小的情况[14],违反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成长发展规律,严重地影响我国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足球发达国家,他们为防止比赛中存在相对年龄的影响出现以大打小的情况,他们在青少年儿童的选材中淡化体能而突出技术的权重。如英国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材系统中,主要以技术评价为标准,他们建立有100多项选材技术指标测试库,以便随机抽取进行测试[14]。可以想像,在中国这种落后选材理念指导下的落后选才实践活动,是不可能选拔出像瘦高的克劳奇(201 cm)和矮小的伦农(165 cm)、欧文(171 cm)这种形态(体能)的英国乃至世界的足球天才运动员。因此,我们应基于相对年龄效应理论重构新的选材评价指标体系,突出技术变量在青少年儿童选材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地位。

3.3选材评价模型中引入相对年龄参数变量世界足球发达国家对相对年龄的变量都非常重视,在我们所能查阅到的国外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发表的有关研究足球选材的文章中发现,几乎所都的文献都考虑到相对年龄这一指标[16]。如在制定青少年儿童运动员选材评分的标准中韩国在正常评价的基础上引入“相对年龄”变量进行修正;英国、葡萄牙、德国、美国等在青少年选材和训练的过程中引入“体重指数”进行分级训练评价淘汰[8]。因此,在我国目前面临可选拔的青少年后备人才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训练的评价体系中,也应引入相对年龄的限制变量或体重指数进行分级可操作的选材训练评价,并重新修订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评价的指标体系,以使相对年龄的影响达到最小化,实现我国青少年儿童运动员的选材模式从“粗犷型”到“集约型”的转变,使我国足球运动员的人才储备达到质的飞跃。

3.4完善青少年足球训练比赛中分组入选体制由于出生日分布偏斜的相对年龄效应是由运动竞赛选择年的分割日造成,所以,我们可通过调整比赛的分组入选制度来控制相对年龄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的影响。

3.4.1基于生物年龄的分组入选制度可依据人体测量学如身高、体重等指标;生理学如牙齿、第二性征的发育、骨龄等指标作为入选各级年龄组选材与评价的测量标准。这些测量指标虽然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但它们可从生物学的角度最大限度的控制相对年龄的影响,充分挖掘优秀的足球人才。

3.4.2基于日历年龄的分组入选制度Barnseley提议用15个月或21个月的入选制度,打破12个月固定循环的分组入选制度。由于这种贯穿在整个选择年中不固定分割日,可轮换改变孩子的选择日而降低相对年龄的影响[1]。我国目前采用的是2年为一个固定循环的分组制度。但Brewer认为,1-2年的选择段对大多数选择群体来说年龄段过长,尤其是2年的固定循环它产生的相对年龄影响远远大于1年为一个固定循环的分组制度[18]。因此,他和Boucher建议用更短9个月作为分组时段,或可按原来年龄范围的1/2、1/3、或1/4分组[19]的分组入选制度。如英国足协目前采用的是9个月的不固定分组入选制度。另外也有人建议,可仿效游泳比赛选择年和选择日不确定的方法,或完全取消选择日,这样可以从根本上使相对年龄对青少年儿童选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或完全消失。

3.4.3基于多重标准的分层入选制度我们可参照学校体育教学中 “分层教学” 的模式,依据青少年运动员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身体素质、技术、训练年限等方面的差异,分成多层试训组和比赛组,并实现深度资源共享,然后根据其选择目标,分别应用诊断、形成、终结性评价对其进行动态甄别,通过设置高口径选拔队伍的方式来控制相对年龄的影响[20]。如澳大利亚对集训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拔采用的方式是,首先测试运动员的体能,然后按体能进行分组训练,经过一段试训后再进行技术测试,然后再按技术进行分组训练,最后再进行战术测试以确定最后的人选[21]。这种通过层层分组的选材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身体素质的影响,突出技术和创造能力,并在实践中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在选材实践中很好的借鉴。

4 小结

本文以探讨优化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材过程,提高选材系统的成才率为目标,对影响我国优秀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选材过程的相对年龄进行研究,经理论证明与实践检验是切实可行的。该模型的方法学将为后续研究以分割日为年龄分组的竞技体育运动中相对年龄对其选材影响,以及其产生的实质原因提供参照模版,以探讨竞技体育运动中选材的本质规律,保证从事体育运动的每个孩子有一个公平竞争、平等发展、条件均等的成功机会,使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能健康、有序、和谐地发展,共同完成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Barnsley, R. H., Thompson, A. H., & Barnsley, P. E. (1985). Hockey success and birthdate: The relative age effect.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1985,51:23-28.

[2] Barnsley, R. H., & Thompson, A. H. Birthdate and success in minor hockey: The key to the NHL.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1988,20:167-176.

[3] 谢亚龙. 2006年在沈阳召开的全国青少年足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省略/ 2006-03-25 08:40:37.

[4] 数据来自 sport.省略/.

[5] Dudink, A. (1994). Birth date and sporting success. Nature,1994,368:592.

[6] Helsen, W. F., Starkes, J. L., & Van Winckel, J.Effect of change in selection year on success in male soccer players.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Biology,2000,12:729-735.

[7] D. Hoare. Birthdate and basketball success: Is there a relative age effect? 2000 Pre-Olympic Congress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EducationInternational [8] Werner F. Helsen; Jan Van Winckel; A. Mark Williams. The relative age effect in youth soccer across Europe.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05,23(8):629.

[9] Gould,D. Understanding attrition in children/s sport. In D. Gould & M. Weiss(Eds),Advances in pediatric sport sciences: Behavioral issues.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1987:61-85.

[10] Bedard, K. & Dhuey, E. The Persistence of Early Childhood Maturity:International Evidence of Long-Run Age Effect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6,121(4).

[11] Elizabeth Dhuey.What Makes a Leader? Relative Age and High School Leadership.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6,121(6).

[12] 李培林. 中国社会分层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424.

[13] David J. Smith.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Training Process Leading to Elite Performance. Sports Med 2003,33(15):1103-1126.

[14] 扬一民.2006年4月8日在2005级北京体育大学足球专业博士生上课时讲话.

[15] 刘丹,等.球类运动训练理念批判[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

[16] Williams, A. M., & Reilly, T.Talent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soccer.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00,18:657-667.

[17] Byoung-Goo Ko, Hai-Mo Go ect.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 talent identification mod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s Science.2003, 15(2):64-68.

[18] Brewer, J., Balsom, P., & Davis, J. Seasonal birth distribution amongst Europeansoccer players. Sports Exercise and Injury,1995,1:154-157.

[19] 刘卫民. 年龄因素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因素的影响[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30-34.

篇9

关键词:体育教学 游戏 游戏教学 学习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已经在学校体育教学战线上工作了近二十年,体育教学和其他教学一样,在教给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健康愉快的心理和团结互助精神以及自我创新能力。

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本应受到学生的喜爱。但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发现现实中正规的体育课同孩子头脑中的那种欢乐的、玩的体育课形式两者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其实,只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充分活动,全身心的投入就是一堂好课。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及想法,不能让学生觉得上操场好象上刑场一样。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客观存在的“厌学”现象呢?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意识和能力呢?

一、利用游戏形式教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健康心态

"游戏"同"嬉戏",《辞源》中解释为“游乐嬉戏”、“嬉笑娱乐”。泛指在无忧无虑的情形下,为了宣泄心中的快乐所进行的娱乐活动的一种形式。游戏是追求快乐是人自由活动的最佳表现。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是融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为一身的。它不是“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组织松散的一般性游戏,也并非是控制严格的一般性体育教学和训练,而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以体力性活动结合智力性活动为手段的有浓重娱乐气息的身体练习和思维练习的方法。它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深受学生的普遍喜爱,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的儿童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养成正确的走、跑、跳、投等活动能有利于发育生长发育,体育游戏中有大量适合少年儿童的形式和内容,对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体育游戏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体育游戏可加快参加者的新陈代谢,调整大脑神经系统,提高运动器官及内脏器官的功能,从而起到增强体质,提高活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展思维的作用。青年的身体在形态上已趋于完成,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期,由于素质练习内容单调枯燥,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体育游戏可把单调的素质训练内容变活,趣味无穷,参加游戏是他们自觉自愿的行为,这种自觉自愿的行动能发挥他的最大动能性。因此能达到最好的锻炼效果,这是任何体育手段所不能比拟的。

二、游戏教学能用于学习运动技术和战术,发展学生的智力

体育游戏对于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运动技术是以走、跑、跳、透、攀、爬、搬运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为基础的,体育游戏有效地培养与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无疑是为学习运动技术打下了基础;其次,在技术动作中,很多都需要多次反复联系才能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学生往往在练习时感到枯燥无味。如果以这些技术动作作为素材。采用竞赛的游戏形式练习,则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练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换球投篮接力,它就结合了篮球教学中进行间运球及三步上篮的技术进行的。还有,一些球类的战术练习,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效果也很好。如:足球教学中的抢圈游戏。游戏的组织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身体训练水平,根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要区别对待,科学组织。

体育游戏不是单纯的肢体运动,而是一直寓于乐,集体能、智能、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是一种颇具智慧运用,思维、想象与创造等多种成分参与,有着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种有效的益智活动。如:集中注意力练习游戏:先算后转、写相同偏旁字接力等游戏都需要有机智才能快速准确地完成游戏。体育游戏作为教学组织形式,总能为学生提供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一定的灵活自由性,留下有待思考的和积极创造的余地,赋予发挥想象和应变机会。

三、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及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

篇10

我为什么要提倡在农村中小学校推广排球运动?

首先,农村中小学校有足够的课外活动空间,可以进行排球运动。不象城市的很多学校,学生活动的空间只有教室和走廊。

其次,农村中小学校学生的学习时间太长,学生早晨5:30甚至更早起床,晚上9:30或10点以后休息,学习时间可谓长矣,可学习效率却并不高,反而影响了身体健康,所以需要一种能够调节学生学习时精神状态的活动,排球运动正是这种既能增强学生体质又能塑造良好精神品质的活动。

因为,排球运动有许多适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学习的特点:

1、排球比赛是隔网进行的,对场地的要求很小,甚至在沙滩、平地、草地上也可以打排球,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不象足球和篮球比赛那样紧张激烈,所以整个排球比赛的过程就是进行有氧运动的过程,做有氧运动最能消耗脂肪,使血脂下降,降低心血管患病的可能性。近年来,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心脏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威胁着广大儿童,全世界有2 200万5岁以下的儿童肥胖,将来发生心脏病、高血压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故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世界心脏病日提出的主题是:儿童、青少年与心脏病。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①合理膳食;②适量运动;③戒烟限酒;④心理平衡。适量运动和心理平衡是学校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所以学校教育的各级领导及学生家长应该大力支持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使每个学生一天的体育运动时间,真正能够达到山东省教委要求的,不低于一个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而排球运动正是可以被最广泛应用又最具有趣味性的一项有氧运动。

2、中小学生以软式排球作为学习工具,软式排球的特点是:柔软、安全、场地较小,网较低,规则较灵活,技术较易掌握,诱导性强,趣味性高,便于中小学生学习。

3、节假日在院子里或者在公园内召集几个伙伴就可以进行排球游戏或比赛,排球运动受风力等恶劣天气的影响较小;在游戏和比赛中,还可以增加人与人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改善人际关系等。

所以,我提倡在农村中小学校大力推广排球运动教学。

为达到教学目的,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

一、中小学生要以软式排球作为教学工具,以克服他们的畏惧心理,并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软式排球,柔软、安全,可以减小排球对学生手臂及其他部位的击打力度,克服他们的畏惧心理。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通过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分析了解自己的实力,建立自信心;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精神状态,要用积极的态度、高涨的情绪感染学生,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以免挫伤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二、用游戏与比赛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排球教学。训练时,搞游戏竞赛,努力做好每个技术动作;训练结束时,搞总结评比,交流经验。

在排球基本技术的训练中,每项基本技术都可以分为二人一组进行练习,如二人对发球、二人对垫球、二人对传球等,使每个学生都比着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基本技术训练结束时,测试每个学生发球10次,成功几次;垫球10次,最多垫几次;传球10次,最多传几次的次数作为他们的技术动作成绩。发球成功2次,垫球和传球各最多完成5次的为合格。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考。

排球基本规则和战术的学习更需要在比赛中逐步学习,每个学生的比赛成绩要从学生平常的赛场表现和综合评比时的赛场表现两方面考查决定。最后由教师进行经验交流总结。在这种激励制度下,学生必然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好排球运动技术,从而使排球运动得以推广、发扬光大。

三、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的课余体育运动实践。

仅靠每周的一堂体育教学课是满足不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渴求的,还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排球技术和战术的传授和辅导,体育教师应主动和班主任及学生家长一起做好工作,不应盲目反对,以避免造成沉重的逆反心理。同时还要主动热情地给予学生们以专业辅导,使他们不但能得到技艺上的提高,同时也能在健康的运动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