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文主义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具有反封建反神学的进步意义。它否定了神的学说,倡导人的作用,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人文主义倡导“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个人的意志、利益与欲求作为人自身观察、思考与判断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或是非尺度。
但是这种思想却掩盖了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矛盾,带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局限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传统管理理论建立在经济人的基础上,因此专业化、标准化和等级制等是传统管理的显著特征,由此造就了数以亿计的高效率、官僚性的组织。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变革和创新是组织面临的新议题,所有企业都处于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顾客需求愈加多样化,科技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全球价值链中的专业化竞争不断加剧。组织员工多受过良好教育,是知识型工作者。当今组织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持续创新并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许多形成于20世纪的管理理论和组织结构已经逐渐暴露出僵化、滞后的缺陷,新时代的管理应更多地关注从营运到创新、从封闭到开放、从资源到能力、从控制到民主、从经济到伦理这些观念的行动转变。
在这一背景下,未来管理者的任务是在视管理为理性工具的理念基础上,增强人文主义的色彩。为此,本期特别策划了世界顶级管理大师詹姆斯・马奇(James March)的思想综述,以期促进企业家的观念转型。这位至今健在的管理大师对人类的管理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李平教授和马奇教授的对话以及相关的马奇学术观点评述中,不难发现,在未来的管理制度设计中强化“善”的因素,增强关爱、信任、相互支持的组织氛围,将极为重要。与此同时,运用故事、神话、诗歌、符号等文学手段,唤醒组织成员原本拥有的“美”的能力,发展组织对美的学习能力,合理摆脱机械化、数字化管理的不足,也十分关键。成功的企业领导者正是因为有效地开发了基于“善与美”的人文主义管理模式,特别是激发人性中的善良成分、热爱美的工作激情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保证了组织的长久活力。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积淀了浩如烟海的治国之道、修身之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同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人本主义哲学并初步建立了以“爱人贵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体系的国家。“以人为本”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论述最多、运用最广且较为成功的管理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其主要特点是重视人、倡导德。儒家对“仁”的强调以及“和为贵”等主张,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际关系。在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国的企业家们如能真正领会顶级管理大师马奇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情怀的管理哲学的深远意义,成为具有堂吉诃德精神的企业管理者,将是未来中国企业的福音。
篇3
一、人文主义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表现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环境是指室内空间环境、物理环境、视觉环境和心理环境等,从自然方面看,是客观环境和建筑室外环境的有机融合。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人文主义是以人为中心主体进行设计,注重的是人的生存环境,旨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维护人的居住利益,表达的是人性的呼声和要求。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体现人文主义,要求创作灵感应该注重人们视觉上的冲击效果,以人的感受为出发点,体现人的设计情感等,从而创造一个美好、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人文主义体现
1、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应适应人的生理、行为特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终归属于室内设计,最主要的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满足人的生理需求,所以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要适应人的生理和行为特点,为人们提供一个生存、生活的环境空间。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首先要符合人体的尺寸要求,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再有创意的设计也是徒然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设计,建筑内外的光线、空气、声音以及热能的传递和变换都属于软件环境,而地域内的物质空间为人们提供的建筑室内与室外、自然和城市等的相互渗透则属于硬件环境。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因为人的参与而产生了特定的意境,从而营造出一种意境美。意境美因人而存在,同时因人而异。设计师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营造环境氛围的时候应该从人的心理和审美出发,通过环境中的色彩、造型以及合适的比例,给人一种良好的感受,从而体现人文主义。此外,室内环境设计还应考虑到不同的人的行为特点,例如,为儿童设计室内环境的时候,桌椅、门窗、开关等方面的设计就应该考虑到儿童身体各方面的尺寸,同时应该增强视觉效果,如图案、色彩等,满足儿童的视觉要求。为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选用沉稳的色彩搭配、简洁的家具摆设、适当的灯光照明,同时尤其要注意地板的防滑,必要时墙面要安装扶手等方面,充分满足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环境。
2、关注人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室内环境的艺术设计还应关注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不同室内空间的参与者对室内环境场所的感受和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设计时应该先满足人们物质功能上的需求,只有满足了人们物质功能上的需求才能考虑从人为层面上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和心理需求。不同的室内空间由于色彩搭配、空间造型和功能的不同都会给人不同的情感感受和心理体验。空间的整体感应该和处于这个空间环境中的人们的心理定势产生积极的情感融合,只有这样,人们在空间环境中才能产生愉悦的感觉。如果环境的设计和人们的心理定势相违背,那么人们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反应,甚至会感到压抑和排斥。例如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设计者就可以充分利用色彩对人们心理的调节原理来进行设计,通过色彩的不同搭配来调节不同性格的人的心理,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如,在室内设计中使用黄色系列色彩的搭配,可以营造一个温暖活泼的居住气氛,使人觉得心情明朗,给人带来华贵的感觉;绿色系列色彩给人自然、清新的感觉,可以使人心情愉悦,而绿色也是对人眼最有好处的色彩。蓝色系列色彩给人沉稳、安静的感觉,可以稳定人的情绪。在空间方面,较大的空间会给人自由、舒展的感受,但是如果太大就会让人感到孤独和空旷。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所有元素在进入人们的感觉系统之后,构成了人的感官体验,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认知是由听觉、视觉、嗅觉和触觉等共同完成的,通过动态的空间设计元素组合使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得到满足。
3、关注人们的主体审美价值取向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先了解掌握使用主体环境的人的兴趣方向,通过投其所好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实现设计环境与人们审美心境的完美融合。室内环境设计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进行设计时应该将设计本身和人们的实际需求相融合,也就是协调设计中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就是环境设计中的材料、技术以及工艺等,而外部因素则是人的需求、空间和环境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个人的丰富性慢慢转化为物的丰富性。人们追求物的新奇和个性化,最终都会转化为物的形态,也就是说物是人们需求的载体。由于人们的主体审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用户的差异化、个性化越来越明显,设计者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已经不能将其看成为自己个人的表演舞台,室内环境设计不能作为是设计师的自我表达。设计师往往和用户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审美价值,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对用户的审美价值取向提出更高的重视。用户的审美价值取向受到文化、生活经历、年龄、性别和职业等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最终效果才能与用户的审美取向相和谐,从而最大程度化地得到客户的认可。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图书馆;人文主义思想;图书馆学;以人为本
一、加强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必要性
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提出与深入推进,促使我国公民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使得人们从以物质为主的发展状态逐渐转化为以人为主的发展状态,即更加强调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与动力。这就使得实现人的现代化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而人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人的实践能力与知识素养的提升。图书馆作为提高人的知识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使得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思想图书馆学,在推动图书馆理论建设与实践服务方面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使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前推进的根本要求。
二是实现图书馆社会职能的需要。一直以来,图书馆都承担着保存文化知识、传播科学信息、挖掘智力资源、实施社会教育等方面的重要社会职能。而这一社会职能的实现,不仅仅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而且需要图书馆相关人员对人类文化事业的热爱以及爱岗敬业的人文精神。但随着各种各样信息服务形式的出现,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正在不断下降,而要增强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服务形式的竞争力,就必须从各方面强化图书馆的社会职能。[1]科学技术作为优化图书馆硬件资源的重要支撑力,使得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路径。而以人为本的软件资源的提升同样也不容忽视,只有不断强化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与人性化意识才能够由内而外的增强图书馆的整体实力。所以,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实现图书馆社会职能最大化的本质需求。
二、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是人文性。任何学科的诞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人们对此学科的实际需要,图书馆学同样也不例外,人们对信息知识的需要正是图书馆学出现的根因c动力。从哲学角度去看,图书馆所有活动的目的与主体都是人,图书馆学也是一门以人为核心的学科。从某种层面去讲,图书馆学就是研究人的一门学科,其学科特性展现出了人文主义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文化哲学。图书馆的所有信息资源系统都是根据用户群的特定需求而设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用户服务,提升社会效益与服务质量也是其最高目标[2]。
二是平等性。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追求思想行动的平等性。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图书馆作为开放的、公共的、免费的服务设施与组织机构,必须满足人们追求知识的平等权利与人文理想,在具体的服务与管理活动中,要充分保障广大用户实用知识资源的平等地位。具体而言,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平等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用户资格的平等性、知识资源利用的平等性、知识阅读的平等性、参与图书管理的平等性、发表意见的平等性等方面。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在图书馆学中彰显人类的平等理想是一项根本内容。
三是和谐性。图书馆学中的科学内涵,主要是指在开展图书馆相关活动中对科学技术的实用;图书馆学中的人文内涵,则是指图书馆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要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人的进步与发展。与技术学派秉承的“唯技术论”思想不同,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图书馆的和谐发展,即不但要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又要兼顾人文主义的发展。[3]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图书馆学的可持续发展即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也离不开人文思想的推动,只有将两者进行融合与统一,才能够促进图书馆学的和谐有序发展。
三、强化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路径
一是大力加强图书馆学的服务理念。图书馆是一个存储知识资源的公益性机构,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肩负着全体公民获取知识的基本权利的责任与义务。而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在于提高其服务意识,树立以读者满意为发展目标、以人文关怀为主要特征、以官员素养为根本载体的综合服务理念。这种人文主义思想与图书馆的社会责任相一致,因而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确立为公众提供知识服务的思想观念等十分必要。尤其是在数字化信息发展时代,公众获取知识的途径愈来愈多,图书馆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只有实行个性化、公平化、免费化的人本服务,切实保障每位公民利用图书馆的正当权利,才更有可能增加图书馆对广大知识用户的吸引力[4]。
二是建立健全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图书馆学的技术学派逐渐陷入“唯技术论”的认识误区,部分激进的图书馆研究者甚至提出了图书馆消亡论。技术学派偏执于技术的观念认知,对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已经构成了消极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图书馆学的生存危机。所以,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理论建设,促使图书馆学研究认识到人文思想的重要价值,平衡人文与技术在图书馆学中的地位,建立健全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是实现图书馆学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是积极提升图书馆学的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是信息科技时代的核心支撑,知识是新时代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则成为了各行业高度关注的课题。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高度集中的区域,不但拥有海量的显性知识资源,而且包含从事文献资料管理的图书管理员等隐性知识资源。所以,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既有对显性知识资源的管理,也有对隐性知识资源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是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加强图书馆学的知识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知识共享平台建设,确保每位公民都能自由行使图书馆阅读权利,充分发挥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社会价值,强化图书馆学知识推送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5]。
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将人列为图书馆学的中心对象。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不是为了抗衡技术学派的“科学图书馆学”理论,而是为了肯定与恢复图书馆学中固有的人文主义属性,推动图书馆学人文内涵与科学内涵的统一和谐发展。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对修正当前图书馆学理论的手段范畴与目的范畴的本末倒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与现代化图书馆学的基本范式与原则的根本转规直接相关,是将“自然与人的新的联盟”思想观念贯彻到图书馆学中的重要表现。意识到这一转规对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对推动我国的图书馆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付丽.试论图书馆学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整合[J].鸡西大学学报,2005(04).
[2]黄顺荣.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学五定律》之图书馆社会学思想浅析[J].津图学刊,2001(01).
[3]靖继鹏,陈勇先.试构造以用户为核心的情报学理论体系[J].情报业务研究,1991(04).
篇5
关键词 人文主义 康德 人为自然立法 人为自身立法 主体性
十五,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以后,发生了席卷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打破了天主教会封建神学在文化领域的一统地位,重新恢复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传统,把人从神学枷锁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人性的解放。人们开始意识到了自己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称为“人的发现”。文艺复兴和随后的兴起的启蒙运动汇集成了一股统一的思潮,康德哲学就是在这股潮流中形成的,他充分发挥了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觉醒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思想,将这种主体性融入人的认识领域和道德实践领域之中。使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得到了彻底的升华。
一、人为自然立法
在认识论领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康德强调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他认为以前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所以造成僵持不下的二律背反,就是因为各自的片面性,只有重新对人类理性做一番考察,从人的本身去寻找认识的客观普遍性依据,才不至于陷入唯理派的独断论和经验派的怀疑论泥潭。康德在对人类理性进行考察时,将人的主体性置于首要地位,把传统认识论中认识应符合对象的关系颠倒过来,确立了“对象必须与认识符合”的根本原则,实现了近代以来认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
康德的主体能动性思想是借助他的“先天综合判断”命题来发挥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康德的一个重大发现,康德认为,人类的知识应该是先天的,即独立于经验的,具有严格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同时也应该是综合的,即这类判断应该能增加或扩充我们已有的知识,知识即不是来自感觉经验,也不是普遍必然于理性之中,而是先天的认识能力(形式)去整理后天的感性经验,形成先天综合判断,是杂多的感性的感性材料变为普遍性的必然性的科学知识。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的核心思想就是主体先验的具有一套用于综合整理来自感觉经验的能力。唯有理智运用先验范畴将来自直观的感觉材料加以规定和改造,能形成知识。知识就是主体能动作用的产物,换句话说,就是人创造了现象界。这就是人为“自然立法”。
康德在认识领域高扬了人对自然的主体性,“人为自然立法”的根据就在于人的先验的自我意识,没有认识主体及其先天的认识能力,也就没有客观的知识,认知者的理性构成了认识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思维的主体,就没有思维的活动,也就没有知识的对象。因此,他认为必须按照理性的计划进行科学研究,不能让自然牵着鼻子走,否则就不能形成任何客观普遍性知识,数学与物理学的成功,哲学的困境原因都在于此。康德从先验认识原理方面突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主体性,这就是人文主义的一个纵深的发展。
二、人为自身立法
康德通过“人为自然立法”在认识论领域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但康德认为,人的主体性主要不只是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性,而是作为实践主体即道德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出来。在道德领域,康德提出了“认为自身立法”的命题,即道德的立法者不是上帝,也不是异己的统治力量,而是我们自己,我们之所以服从道德法则,并非为了上帝,而仅是为了我们自己,在康德以前从来没人敢把人类彰举到如此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程度。康德认为只有道德的主体才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境界,这是因为在自然界,人为自然颁布法律,从而显示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但人在为自然立法的同时又“内在于自然 ”,即人作为现象界的一部分,不得不受自然因果律的支配,因而人的主体能动性收到了极大的限制。而在实践领域,人为自身立法,即遵循意志的自律原则,人在道德上可以不受万物和自己的摆布,而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来思想和行动,达到理性自身的自由。康德认为,人的主体性的最高点就是道德实践理性的自由意志。
康德所讲的“自由意志”就是让主体自己决定自己的思想动机,自己造就自己的道德要求,每个人根据自己心中的善良意志来安排自己的道德实践。这就说明了一个中心问题――自由,自由就是理性给自己立法。人之所以为人,关键问题就是自由意志,自律就是自由的直接表现,这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批判哲学中的人的主体自由特征。在他那里,人的自由使人超越了现象界的必然性而进入本体世界,而这种自由不是任意的,而是自律,即意志为自己颁布道德律,并把它作为绝对命令加以执行。这样,自由的概念既强调人的意志的能动性和自我强制的主动性,就是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工具,因为每个人都把别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把别人当作工具,那么每个人都是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人与人之间也就有了平等。康德通过“人为自身立法”的思想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深处的人文主义关怀,就是对于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以及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的渴望。
三、结语
篇6
1.背景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结合必修一及本课内容,归纳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起源的背景。”①政治: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②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③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教师阐释:“人文思想是一种思想文化现象,思想文化主要由什么决定?政治、经济与文化是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虽非课程标准要求的重点内容,却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为突破难点,教师应让学生结合必修一所学的知识和教材对古希腊人文主义产生的背景进行分析。并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也为学生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先哲的政治设想的了解埋下伏笔。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智者学派。提问:“什么是智者学派?关于智者学派,他们提出了哪些主张?”(展示材料并分析。)
“材料一: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普罗泰格拉;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
提问:“这些材料体现了智者学派的哪些主张?”
这两则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论断,具体表现:①人的感觉是判断标准;②制度、法律是人为产物。
让学生结合材料分析智者学派的主张,一分为二地评价智者学派,从而得出智者学派由于过分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导致了当时雅典世风日下的局面这一结论。
(2)苏格拉底。学生首先归纳苏格拉底的主张,教师提问:“‘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中的思想力是什么意思?”
提问:“如何做到一个有思想力的人?”(展示材料)“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思考:“熊究竟有没有美德呢?如果苏格拉底读到这个寓言,他会得出什么结论?”追问:“怎样获得知识?”继续追问:“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他关注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小结:“苏格拉底认为有知识的人,就有美德;所以主观上你要认清自己是否具备知识;客观上知识是来自教育。”
思考:“如果让苏格拉底与普罗泰格拉对话,他们的观点有何异同?”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一个是从关注神到关注人,一个关注什么样的人,追求真善美。
(3)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进行分析。思考:“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以学识渊博著称。他不仅青出于蓝而胜与蓝,处处皆有超过老师的成就,还对柏拉图的唯心论进行了批判。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说明他们关注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关于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教师主要通过让学生分析材料,步步设问,让他们对这些先哲的观点有较深刻的理解,并认识到他们关注的对象都是人,而智者学派关注的是自然的人,苏格拉底关注的是有道德的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注的是有理性的人。
3.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与意义
学生归纳: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就是注重人和人性(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人的理性思考。
学生活动:如果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他们四人中有一位被评为“感动雅典人物”,请结合他们的思想主张,为他写一份颁奖词。某学生所写的颁奖词如下:一个垂暮老人,一副疲惫的肩膀,支撑起的却是所有青年的精神世界,美德即知识,让他身上散发出圣洁的光芒,大街小巷是他在针砭时弊,侃侃而谈,被诬陷,被迫害,濒临死亡毅然不弯腰,就像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的胡杨,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与主动发现。古希腊先哲们的思想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为此我设计了学生活动,为他们写颁奖词,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感。只有学生自己参与了,他们的印象才深刻。
篇7
关键词:苏格拉底;主体自我;人文主义;
在整个前苏格拉底时代,对人自身的研究一直没有能够成为哲学的主流,人文主义的影响十分有限。早期智者学派的代表人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1]然而智者学派对人的认识还处在感觉和经验的层次上。从苏格拉底开始,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主体。哲学家研究人、关注人。可以说,苏格拉底的转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人自身,思维方式由直观、猜测的方法转向对话启发式的理性思维。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散发着人文主义的光辉,而他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很好地体现了他对人的关怀。可以说,是他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一、“认识你自己”将认识对象转向主体自我
“认识你自己”是德尔菲神庙的铭句。苏格拉底以此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2]苏格拉底将它作为哲学问题重新提出。在苏格拉底认看来,只有了解了人自己,审视人自己的心灵,才能真正把握宇宙和自然界。“认识你自己”反映了苏格拉底对人自身的关注与思考,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从神到人、从自然到社会的转变,哲学从天上被拉到了人间。西塞罗说:“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主要指早期的雅典哲学),在阿那克萨格拉、阿开劳斯的教导下,研究数运动以及万物产生及复归的源泉,这些早期的思想家热衷于探讨天体行星的大小、轨迹和距离;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美德、善、恶的问题。”[3]。因为按照苏格拉底的话来说,应该返回人自身来解答问题,因为这些争执的问题是因为有了人才存在的。
另外,苏格拉底也实现了哲学研究从客体向主体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时代的要求。哲学起源于人对外物的无知与惊奇,人们最初对自然现象的不了解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人自身才是最令人惊异的。同时,当时雅典的高度文明对人们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要求哲学家把研究的对象从自然转向人的心灵,从客体转向主体。从苏格拉底开始,人的知识以及伦理问题开始普遍成为哲学家的研究领域,在此意义上,苏格拉底也成为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的人。他开启的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带有浓厚人文主义色彩的哲学。
二、“认识你自己”是主体自我拷问灵魂的强大动力
“认识你自己”,“首先要关心和改善自己的灵魂”。[4]苏格拉底这样说:“因此我不做别的事情,只是劝说大家,督促大家,不管老少,都不要只顾个人和财产,首先要关心和改善自己的灵魂,这是更重要的事情。”[5]对于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识人自身的灵魂,因为“你自己”并不是你的那副臭皮囊,而是你的灵魂,那才是你身上的神圣的东西,也是使你成为你自己的东西。认识自己就是要认识自己的道德本性,认识自己灵魂深处的真善美。唯有把自己的道德本性挖掘和实现出来,过正当的生活,才是作为人在生活。“认识你自己”也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有限性和终极实在的无限性,并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因此,“认识你自己”也是一种“反躬自问”的精神,而精神是“理性”和“理智”的对象和产物,因而,只有人的理性精神实体的不断完善才能促进精神的升华。人是理性的,但同时又是不完美的,所以人在自我实践中要不断地运用理性进行反省:我是什么?我做了什么?我体验过或具有什么?然后理智地、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建立起相应的合乎自身、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规范,并根据这种规范去约束自己和评价别人,去调节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关系,去抑制私利。所以说“认识你自己”实际上也是人类对自身精神本质的反省。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达到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进而去求真、求善、求美,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达到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目的。
“美德即知识”与 “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换言之,“美德即知识”为“认识你自己”提出了道德目标。苏格拉底曾这样说:“朋友,你是以伟大、强盛、智慧著称的城邦雅典的公民,像你这样只图名利,不关心智慧和真理,不求改善自己的智慧和灵魂, 难道不觉得羞耻吗?”[6]苏格拉底这里的“美德”是指正义和德行。苏格拉底在《申辩》中说,“不可一日不谈论善”[7]在苏格拉底看来,正以和德行是人之所以为人最美好的东西。没有人会不选择美好的东西。也就是主体自我在认识了自己的本质后,自然而然就想去实现它。从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把人引向对自身本质—美德的追求。
三、 “认识你自己”的现代意义
“认识你自己”首先包含着告诫人们珍惜生命之意。因为没有了生命,一切都变成了空谈。人的生命可以分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自然生命是根本,精神生命是升华,价值生命是方向,智慧生命是超越。不过,苏格拉底更重视人智慧生命。智慧生命是对自然生命的超越与创造,它赋予来人灵性,赋予了人灵魂。因为有了智慧生命,人的精神变得健康和崇高,人的生命丰富多彩。
“认识你自己”要求我们在这个高度现代化、物质化的社会,仍然保持本心,做一个有德性的人。一方面,现代文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人却迷失了自我,出现了“物统治人”“自我异化”。人们心甘情愿地走进了他们为自己打造的金色牢笼。人如果不能认识和把握自己,没有自我意识,就会被俗世所累,永无不停止地追求名、追求利,找不到自己灵魂里的那份真与善。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如果它的成员都是没有自我的人,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简单地等同于永不止息地生产并无休止地消费求得物质享受。那么,社会的正义和道德就会丧失,这是一种精神的严重缺失。那么,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们是否应在某一个时刻停下来想一想”你自己”是否还在?是否应该对“认识你自己”予以更深刻的思考?
“认识你自己”要求人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有限性和终极实在的无限性,并保持对超越于人类之上的秩序和力量的敬畏。在现代, 许多人会自诩为“唯物主义”,不信鬼神,不需敬畏。这也让很多人肆无忌惮。然而,没有敬畏之心的人破坏自然,伤害同类,同样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和同类的报复。“认识你自己”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去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这同样是对人自身的关怀。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人类的持续发展,才会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中国,美丽未来。(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4][5][6]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4,69,69,68.
[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4.
[3]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3.
[7][希]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8.
[8]路淑英.“认识你自己”一个贯穿古今的哲学命题[J].新视野,2006(3):53-54.
[9]许畅畅,付文学.“认识你自己”的强大力量[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5):95-96.
篇8
论文摘要:白壁德认为大学的人文性和贵族性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所在。现代人文主义的真谛就在于以一种“中庸”的尺度,在极端的功利主义和极端的人文主义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反观当下中国大学,笔者认为人文精神的复归是当代大学改革的重要使命,这种复归并不是将大学变成封闭的象牙塔,而是与功利主义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它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确立大学的学术性;严格大学和一般专门院校、社区学院的区分;学生接受人文教育。
大学是什么?纽曼、洪堡都有过关于大学的经典论述,上个世纪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也有过大学的名言。但是对大学性质和大学与人文主义的关系的论述,有一个人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欧文·白壁德先生。(Irving Babbitt,1865-1933)。他是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教育家,“新人文主义”的鼻祖。他的《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值得特别一提。在该书中,白壁德对大学的精神、大学的性质和大学与人文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地阐述,并对大学如何面对社会的变化,寻找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平衡进行了思考,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重温白壁德的经典论述,无疑对我们今天的大学走向更加理性的发展,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大学及其人文内涵
在书中,白壁德阐述了大学的三层内涵:(1)大学的指导精神是人文的,并且是贵族的;(2)大学是为塑造社会精英而悉心选择研究方向的场所;(3)大学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有“质”的人。
在白壁德的论述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他对大学实质的揭示。他强调,“大学的指导精神却既不应是人道主义式的、亦不应是科学式的,——尽管这些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体现,而应该是人文的,并且是贵族式的。”这句话揭示了大学实质的两大含义,一是人文性,二是贵族性。一方面,大学作为培养人的场所,从根本上说,它是人文的。它以人为中心,“教人所以为人之道”,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关怀的是人的终极理想:另一方面,大学约束性的人文标准的存在,使它不可能指向多数人,而只能是少数人,这就体现了它的贵族气质。这从人文主义一词的含义中就可以得到说明。人文主义一词是英语humanism的中文译名,它的含义是“信条和纪律”。接受人文主义教育者通过“信条和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这在整体上就与未受过教导和规束的人是完全不同的。他以“严格的选择”,而不是“泛滥的同情”,表明它只适合于那些“挑选出来”的小部分人,而不是普遍的大多数人。所以大学从本质上说又是贵族的。这是白壁德先生在20世纪初,面对美国日益严重的大学社会化倾向,而着意提醒人们要注意大学根本的特性。
如前所述,由于大学人文、贵族气质,这就决定了大学不同于社区性学院,它是为“精心挑选”出来的小部分人塑造完美人格的场所。因此大学内涵的第二条就是,大学从其性质上,应该界定为一个为塑造社会精英而悉心选择研究方向的场所。对此,大学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大学被定义为让任何人做任何事的东西”;二是把大学变成“科学大工厂”。关于前者,白壁德将矛头指向卢梭,他认为卢梭人道主义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分鼓励人类任其自然地发展他的性情,它使大学成为让任何人做任何事的东西。因此,他对于大学实行选课制并不支持。他认为,选课制固然逃脱了高头讲章与权威论断的武断呆板的教育方式,但却是陷入另一种危险——不受限制的个人主义式的学究作风。在这里,白壁德并不否认民主化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但是他认为大学需要的民主应当是一种“选择式的民主”,而不是“博放式的民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大学的人文精神。
事实上,白壁德的观点不无道理,如果一个大学完全成为由学生自己来决定自己想选什么课就选什么课的所谓菜单式学习,那么这与市场上的买卖商品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白壁德主张“选择式的民主”的观点,还是比较合乎人才发展的规律,它既满足了人才个性的需要,同时又保证大学所应有的“心智训练”。
基于这样的逻辑思维,白壁德还对大学与社区学院的功能做了严格的区别:社区学院,可以追求博放式的民主,以大众化教育为目标,让更多人受到教育。但是大学则不然,它应当成为一个能为人文主义者按自身律法完善自我提供丰富机会的场所。
对于后者,白壁德着力提醒的是现代科学主义对大学的影响,正在使大学一步一步变成“科学大工厂”。培根科学主义倾向于单纯使用量化检测手段并用自然科学的术语来表达一切事物,它对大学最严重的影响就是人的法则完全被自然的法则所代替,从而导致功利主义在大学校园的畅行。
对于大学的第三条内涵,白壁德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目的就是(如果它有独立的目的的话):它必须在这个量化的时代中造就有“质”的人。所谓的有“质”的人,白壁德作了这样的解释:“尽管整个世界都醉心于量化的生活,大学却必须牢记自己的任务是使自己的毕业生成为高质量的人——这就是‘质’这个词的真正意义而非通俗意义而言。”有质的人就是“高质量”的人。那么什么是高质量的人呢?这里白壁德的意思不仅仅是指大学毕业生成为某一专业的行家,更主要的是指成为一个有人文气质和内涵的人,即“获得人文的教养”,包括“趣味和判断力的原则”、“明智、集中的观点”、“对以往历史应有的尊重”等。有质的人避免了由于专业的学习(对任何一种学科过于熟悉)所可能导致的“人类心智的失衡”,对此,白壁德提醒道:“现代生活所特有的环境要求我们几乎全部成为行家与专家,而我们因此更加需要自我防范,勿使自己的头脑因过分沉迷某一学科而有损健全。”换句话说,大学生先成为人文学者,然后始从事于专门之学,这才是有“质”的人的真正含义。
适度的平衡——现代大学人文主义的真谛
可见,大学的人文性,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所在。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是,一方面专业化、都市化、世俗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求教育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协调社会发展的功能;另一方面,大学生存和发展面临市场经济的压力。学校规模的急剧扩大,教师、学生、后勤人员的激增以及图书、设备的完善,需要大量的经费,不能不迫使学校管理者在筹措经费上花费大量的精力。而学生需要面对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为将来的就业谋生做准备。市场经济发展对大学的渗透使得人文的坚守变得非常的困难和不切实际。
面对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不可能不对社会的急剧变化作出反应。继续固守传统就显得迂腐和不合时宜。事实上,从学校发展史来看,学校越来越专业化,培育之人才亦越来越重职业之专才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片面地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把直接的功用性作为主要的教育目的,就有可能使教育成为受教育者的一种“人力投资”,学校成为训练社会各业人力的“知识的工厂”,就有可能导致学校教育理想的丧失。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事实上,白壁德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但他认为现代大学人文主义的真谛就在于:在极度的同情与极度的纪律和选择之间、统一与多样之间寻求平衡,并根据它调节这两个极端的情况而相应地变得更加人文。其所包含的意义是以一种“中庸”的尺度,在极端的功利主义和极端的人文主义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抱着人文主义的态度,同时期的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也认为,现代大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不能远离社会”,但是大学要有一种基本的原则和立场,这就是“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时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深受西方大学理念影响的、竺可桢、李登辉,在他们办学理念中也高度强调教育超然于社会的重要意义。相信“教育指导社会,而非随逐社会也”,“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假使教育事业,要对现在和将来的社会有所贡献,不当仅注重物质的进步,而更当注重道德的进步”。这就是说,在他们看来,教育并非只是满足社会现实功利需要的一种制度和机构,而更是社会理想的制定者和实行者。这就是说,人文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冲突和矛盾是必然存在的,重要的是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余英时先生曾说过,相对于任何文化传统而言,在比较正常的状态下,“保守”和“激进”都是在紧张之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例如在一个要求变革的时代,“激进”往往成为主导的价值,但是“保守”则对“激进”发生一种制约作用,警告人不要为了逞一时之快而毁掉长期积累下来的一切文化业绩。代表激进的功利主义追随者和社会变革者,和理性主义追随者正好形成了张力,相互对立和抗衡中推进了大学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下更为合理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随着赠地学院和实用技术大学的兴起,传统大学以培养个人为目标、注重心智发展的理性主义理念受到社会的挑战,大学服务社会的观念获得许多大学的响应,并渐趋上风,影响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走向,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主流思想。在这个社会现代化和世俗化的过程中,“大学不容置疑地成为社会的知识工厂和思想库、成为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器’,由社会边缘的‘象牙塔’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的人文传统因此备受世俗的挑战。但是应当注意到的是,在现代大学的发展过程中,理性主义作为传统的大学理念并没有因功利主义的兴起、猖獗而消退,相反,在功利主义大行其道时也是理性主义给予抨击最猛烈之时。以白壁德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对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的抗争,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实用主义的纠偏,它使美国大学教育的“教育钟摆”并未真正偏斜,而是能在一种合乎社会发展而理性中向前发展,大学的人文精神因此从未真正丧失过。
超越功利与回归人文——当代中国大学改革的使命
如果我们依此来反观一下当下中国的教育,实事求是地讲,今天的大学在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天平上已经发生了倾斜。因此,对于当下中国的急功近利现状,我认为中国大学最需要的就是人文主义的复归。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大学自12世纪产生以来,虽有过很多发展,但是仍然继续遵守某些显然不变的规律。”这种“不变的规律”,也就是大学根本之所在的东西,它规定着大学之为大学。
在美国,大学尽管充斥着非常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但是作为学术组织,其基本的特性和人文传统没有改变。而中国大学的情况就不是这样。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在建国后一度与传统断裂,失去了积累。教育从“政治的婢女”转向“经济的侍从”,一直未能正视教育自身,这就导致了建国后中国教育的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人文精神的复归是我们今天在面临浮躁的功利世界时特别需要召唤的,人文主义的复归也是与功利主义形成必不可少对话的需要。当然,这种复归,并不是将大学重新封闭起来,成为象牙塔,而是与功利主义达成一种平衡,形成张力。具体来说,这种人文主义的复归,需要从哪里入手?
首先,确立大学的学术性。大学是学术组织,不是行政组织,更不是经济组织。现代大学是学者云集之所,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无论现代大学发生了何种变化,大学在本质上仍然是社会的学术组织,是学者的共同体。”“学术功能仍然是其最为主要和不可撼动的部分,这是大学成其为大学的关键。”因此,对于现代大学来说,学者治校是体现大学学术性质的主要方面。
学者治校就是强调由学者来管理学校。先生从教育目的出发,对此作了专门的论述: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使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为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所以教育事业应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因此,大学校长的人选,首先必须是一位学者,一个教育家,有自己独到的大学理念和管理大学的能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原则。而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学者治校的要求就是实行教授治校和学生自治。
就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而言,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学特定的学术性被轻视,大学的管理体制并不蕴涵现代大学自身独特的人文精神。其表现就是大学在管理上与机关没有差别,行政机构主导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在北大教改的论坛中,就有人尖锐地指出:“在中国大学里,行政权力是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的,学术权力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即使是2003年北京大学出台的教改中,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提出要设立教授会,但有人即尖锐予以了抨击,“在中国大学这样一个官员治校的组织中,教授会的设立并不是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自然产物,而是领导批准,依然处在行政权力之下,因此很难享有真正的独立性和权利。”因此,对于高等学校的改革而言,尊重大学的学术性,构建现代大学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实际上就是中国大学创建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所在。
其次,复归人文主义就必须严格大学和一般专门院校、社区学院的区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庸俗化、世俗化的一个典型表征就是大学与一般专门院校、社区学院之间没有了明显的区别。一般专门院校、社区学院都升格为大学了,这是中国大学丧失人文气质、沦为世俗工具的体现。复归人文主义首先必须为大学正名。如前所述,为精挑出来的小部分人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大学创办的真正目的,它的目的不仅在“训练一技之长而尤在养成宏正通达之士,不仅在传授知识技能,而尤在陶冶品学才识具备之完人与培养健全之士风”。因此,保有人文、贵族的气质应该成为大学区别于较为一般专门院校、社区学院之所在。
一般专门院校适应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侧重于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社区学院灵活应对社会急需的实用和应用人才,可为普通公民的就业出路做好充分的准备,服务于大众化的教育需要。但是大学作为一个塑造社会精英的场所,不应以追求大众化为目标,保持它独特的贵族气质,是大学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体现,因此,大学无须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责任。
对此,我国学者梅贻琦的见解也是颇值得我们今天大学主政者借鉴的。梅贻琦在批评大学迎合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广设工学院的现象时说到,大学教育毕竟与其他程度学校教育不同,它的最大的目的原在培植通才;文、理、法、工、农等等学院所培植的是这几个方面的通才,甚至于两个方面以上的综合的通才。“它的最大的效用,确乎是不在养成一批一批限于一种专门学术的专家或高等匠人。”他认为,大学工学院在造就高级工业人才与推进工程问题研究方面,应该有更大的使命,不应使其只顾大量的生产,而将品质降低,而且使其更重要的任务,无力担负。为此,他强调工业化程序中所需的大量的技术人员,大学工学院实无法供给,亦不应尽要他们供给。
复归人文主义第三个要点就是,学生必须首先接受人文教育。毫无疑问,今日社会上的职业结构越来越要专门知识的情形下,高等教育的分科分专业是必要的,但大学毕竟不应只是训练一技一能的专门之士,大学的人文特性决定了大学不仅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还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为实现这种理想,现代大学一方面设置各种学科广泛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专门人才,并以教学科研的成果服务于社会,对社会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作为高等学术的中心,大学又有继续承担保存和增进社会中最宝贵的学术的责任。但是长期以来,教育工具性的一面得到广泛的张扬,教育片面追随市场的需求,进行专业性教育几乎就是高校单一的职能,根本忽视大学教育的本体价值和人文精神。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现代教育在增加它的长度(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和广度(大教育、泛教育),却在丧失它的深度(对人生的关怀、对人性的提升)。现代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教学方式上绝对崇尚理性,过分追求规程化、单一化、一律化的教育模式,忽略了人的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一非理性层面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地位及其在人的精神发育、成熟中的作用。教育重心的失衡,导致人性得不到健全的发展。
篇9
关键词:人文主义;当代;公共空间;设计
中国城市进程的飞速发展,在交通使得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更多的活动空间。这些公共空间也是最能体现城市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的地方,以机场和地铁、车站、广场及历史街区等为主体的城市公共空间,记录了城市的发展也记载着城市居民生活和历史发展的变迁。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人文主义的设计理念可以更好地凸显现代城市文明并塑造城市形象,在人文主义要求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人文关怀,使公共空间设计更符合人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人文主义在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受到了设计行业的高度重视,当代公共空间设计积极探索运用人文主义的科学方法,以提高公共空间设计质量,使公共空间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能够促进人们的发展。研究人文主义在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不仅能够完善当代公共空间的设计,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而且对现代设计的发展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的人文主义
(一)人人平等
在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公共空间设计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人。当代公共空间设计实际上是为了人们的需求而设计的,而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也在悄悄改变着人们对于美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当代公共空间的使用者是各种各样的人群,其需求具有多样性特征,与城市整体环境相整合的设计让居民在艺术的熏陶下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在这种情况下,当代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当代公共空间设计时要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同时,在设计公共空间的过程中要主义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照顾,保证社会弱势群体的使用全,使社会公民能够平等地使用公共空间。
(二)人性自由
人性自由指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可以享受相对的自由,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人性自由要求公共空间设计具有灵活性,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因此,公共空间应该十分简单并且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够相社会群众传递一定的信息,具有容错能力,满足当代社会群众对自由的追求。同时,公共空间设计要向社会群众提供多种多样的使用方法,并且每种使用方法要简单懂,使人们在使用公共空间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期望值。另外,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注重舒适度,满足使用者的感官要求,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
(三)理性崇尚
理性崇拜要求公共空间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便于操作和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形状、尺度、质感等方面的因素,并要积极重视人体工程学,利用人力工程学的原理来进行空间设计,增强公共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因此我们应将现代设计与科学技术以及艺术相结合,不仅要使公共空间设计具有艺术美感、满足人的需求,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技术成分和科学新,增强公共空间的实用性。另外,在公共空间的设计过程中既要注重其人文关怀,又要注重公共空间的结构和功能,避免公共空间设计流于形式,增强设计的科学性。
二、人文主义在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一)当代公共空间设计要照顾不同人群的心理
在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运用人文主义要求设计师能够运用科学的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来提高公共空间的设计质量,注重不同社会人群的心理,根据人们的心理状况来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满足社会群众的公共空间需求。同时,公共空间设计要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与社会群众的心理相结合,在保证公共空间具有实用性的基础上,增强公共空间的艺术价值。为此,设计师应对公共空间设计进行全面规划,运用高超的设计节能对公共空间设计进行详细策划。同时,要保证各施工单位的积极配合,在保证公共空间实用性的基础长,体现公共空间设计的人文主义,加强对人的关怀。另外,在公共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例如,在公共厕所的设计中要设计残疾人或老年人专用的座便。在道路设计中要设计盲人专用的盲道。
(二)当地公共空间设计使用人性化的表达方法
公共空间是构建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反映城市居民对自然与空间环境的审美心理与价值取向,因此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需要深刻感知城市形象信息,将城市的历史人文脉络和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创造人、环境、意蕴三者之间新的创意空间,让人与空间在互动中取得最大的正面传播效果。首先,公共空间设计可以采用造型、材料、装饰等公共空间要素的变化来进行人性化表达,增强人的情感体验。例如,在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舒适原则,注重公共空间的舒适性,使人们在使用公共空间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舒适感,增强人们对公共空间的好感度;其次,公共空间的设计可以对公共空间的功能进行深入挖掘,在挖掘的过程中渗透人文主义,增强公共空间设计的人文关怀;最后,在公共空间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以人为尺度来衡量公共空间的使用价值,并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格来设计公共空间。
三、结语
随着人文主义的发展,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在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代公共空间设计就是要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面,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运用人文主义十分必要。目前,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的人文注意具体包括人人平等、人性自由、理性崇尚这几个方面,为完善人文主义在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当代公共空间设计要照顾不同人群的心理,使用人性化的表达方法,增强公共空间设计的人文关怀。在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运用人文主义不仅能够提高当代公共空间的设计质量,而且对现代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宗欣 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慧娟,张琦.视觉信息无障碍设计———运用无障碍设计理念进行插画设计[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0.
篇10
一、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
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教育就是使人成其为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永恒主义代表人物马利丹指出:“人不仅仅作为物质的存在而存在,他有更丰富更高尚的存在,通过知识和爱,他获得了精神上的超存在。”因此,强调人文精神,转变师生关系的理念至关重要。教师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尊敬教师,爱护教师。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把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实践人文性教学活动的前提。把学生从传统的“你教我学”的师生关系中解放出来,还学生学习主体,教育主体的地位,教师与学生在“你-我”平等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选择权利,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对一些问题的解决应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而非全班统一地用教师规定的“标准”答案。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以商量的口气:“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告诉大家吗?”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与教师“零距离”地亲密接触,才会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自由地伸展童真。也只有这样才能还学生学习主体,教育主体的地位,形成一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氛围。
二、从学生出发理解学生
人文教育的含义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决定他们是谁,在想些什么。“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来理解学生,而不是顺从教师自己教学中的方便。低年级的学生喜欢游戏,乐于表演、听故事,这就可以在教学中体现出来。例如在数学课堂导入或者创设情境时可以用讲故事导入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表演,如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让学生表演相遇的情境、不相遇的情境、相遇后再继续行走的情境。在教学结束时可以进行让学生根据算式找朋友、根据问题的情境进行摘桃子的游戏等。高年级的学生喜欢课外活动,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来展示自己的才华。例如在教学测量时学生更愿意到操场上去进行上课活动,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乐于解难题、进行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为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需要去发展他们,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地学习。在教学中,应当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上每一堂课、选择每一个活动时,都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层面来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重在学习的过程,不在于学习结果怎样。学生只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就是成功了。
三、尊重和利用学生的差异
学生是各不相同的,像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差异和多样性一样,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学生也存在着智力类型、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这些差异性和丰富性必然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自己。人文化的数学教学应当努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数学教学实践说明,有的学生不善言辞,但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却很强;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楚,做起作业来却思路不清;有的学生善于顺向思维,而弱于逆向思维;有的学生发散性思维较强,但集中性思维却不理想……从人文的角度看,这些差异或丰富性不仅是数学中的一种实现学生知识能力进行对流的资源,而且在班级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具有相互助长、共同进步的教学效应,还能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例如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有学生善于用方程解,有的学生善于用算术方法解。这时教师就要引导长于用方和解的学生向分析法的方向发展,引导长于用算术方法解的学生向用综合法的方向发展,以使学生有一种学习的成就感。而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氛围中,两种学生都会在对方的影响下学习对方的思路以充实自己。因此,只要我们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生命的意义得以表达,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
四、促进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
数学教学虽然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开发,也强调科学精神的培养,这与人文教育注重人格的塑造和人的价值观的引导和创造过程是异曲同工的。人文是在“人”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精神价值系统,而数学则是在“物”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精神价值系统。数学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数学语言、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来反映人的价值观念。
五、培养学生人际交流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