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紧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安全紧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网络安全宣传标语1
1、树立网安意识,莫念无名之利。
2、网安人人抓,“信”福千万家。
3、网络服务各行各业,安全保障改革发展。
4、网络安全同担,网络生活共享。
5、时记网络安全,共享优质资源。
6、网络社会法治社会,网络空间网警保卫。
7、打造健康网络环境,保障网民上网无忧。
8、守护人民网络、建设网络强国。
9、隐私加把锁,骗徒远离我。
10、网络创造幸福时代,安全守护绿色家园。
11、共筑网络安全,守护绿色家园。
12、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网络环境。
13、文明上网引领时尚,强化安全成就梦想。
14、切实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共同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15、提倡诚实守信,摒弃弄虚作假,促进网络安全可信。
16、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17、网络安全,关系你我他。
18、加强防范意识,严守个人信息。
19、筑牢网络安全基石,成就网络强国梦想。
20、互联成网,相伴不忘;厚德厚言,健行健善。
21、网络安全始于心,安全网络践于行。
22、多一份网络防护技能,多一份信息安全保证。
23、保护网络安全,守护精神家园。
24、增强社会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全民网络安全知识水平。
25、修网德,勤网思,明网安,善网行。
26、乘信息快车,请系好安全带。
27、网文化之精华,络工大之精英;厚做人之美德,健世间之正行。
28、网络欺诈花样百出,杜贪便宜让违法之徒无机可乘。
29、网络是把双刃剑,安全使用是关键。
30、建安全网络,享文明社会。
31、打击互联网违法犯罪,共同抵制网络谣言。
32、网络穿行利害间,带上安全益无边。
33、网罗天下之事,安为万事之先。
34、安全上网,健康成长。文明上网,放飞梦想。
35、便利生于指尖,安全牢记心间。
36、网安则国安,国安则民安。
37、网络连着你我他,安全防范靠大家。
38、网络安全始于厚德,安全网络须之健行。
39、尽网安之责,享网络之便。
40、共建网络安全,同享工大文明;守护信息家园,追逐工大梦想。
41、守护网络安全,呵护精神家园。
42、众网成络,安全为脉。与吾同行,厚德为道。
43、编织安全网络,共筑幸福生活。
44、网络身份可信,网络安全可保。
45、网络安全重于泰山,人人有责共建和谐。
46、网安则天下安,失网则失天下。
47、同心共筑中国梦想,合力共建网络强国。
48、巩固网络安全,共创和谐社会。
49、加强数据安全保护,防范网络欺诈骗局。
50、网络如山勤思为径,信息似海安全作舟。
网络安全宣传标语2
1.网安人人抓,“信”福千万家。
2.文明上网,不触法律红线;安心用网,共享多彩生活。
3.网文化之精华,络天下之精英,闻世间之正事,明做人之德行。
4.倡议文明上网,承诺网上文明,共建文明网络。
5.沉迷网络游戏,人生就会没戏;远离网络游戏,演好人生这场戏。
6.网上冲浪要有度,沉迷早晚会翻船。
7.数据无价,丢失难复;手机安全,杀毒护航。
8.网上公开巡查,打造清明网络空间。
9.文明上网引领时尚,强化安全成就梦想。
10.守护网络安全,呵护精神家园。
11.网络欺诈花样百出,杜贪便宜让违法之徒无机可乘!
12.丰富的网络让人心充实,纯净的心灵使网络文明。
13.网络如山勤思为径,信息似海安全作舟。
14.隐私加把锁,骗徒远离我!
15.网络连着你我他,防骗防盗两手抓。
16.网络社会法治社会,网络空间网警保卫。
17.共筑网络安全,守护绿色家园。
18.网络是把双刃剑,安全使用是关键。
19.网安,民安,国家安。
20.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21.网络安全同担,网络生活共享。
22.守护人民网络.建设网络强国。
23.不劝君戒网,劝君莫被网。
24.网络连着你我他,安全防范靠大家。
25.除网络陋习,讲勤学上进,树文明新风,建和谐校园。
26.网络安全始于心,安全网络践于行。
27.网络服务各行各业,安全保障改革发展。
28.多一份网络防护技能,多一份信息安全保证。
29.充分利用网络便捷之利,坚决抵制网络低俗之风。
30.注意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
31.上网需谨慎“中奖”莫当真。
32.一言一行见素养,一点一滴筑安全。
33.网络提高知识的速度,文明提高生活的质量。
34.筑牢网络安全基石,成就网络强国梦想。
35.网安则国安,国安则民安。
36.网络创造幸福时代,安全守护绿色家园。
37.加强数据安全保护,防范网络欺诈骗局。
38.网络社会也是法治社会。
39.网络穿行利害间,带上安全益无边。
40.时记网络安全,共享优质资源。
41.建安全网络,享文明社会。
42.互联成网,相伴不忘;厚德厚言,健行健善。
43.打造健康网络环境,保障网民上网无忧。
44.共建网络安全,同享工大文明;守护信息家园,追逐工大梦想。
45.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网络环境。
46.网络安全始于厚德,安全网络须之健行。
47.网罗天下之事,安为万事之先。
48.网文化之精华,络工大之精英;厚做人之美德,健世间之正行。
篇2
摘要:随着金融会计信息系统进入网络化时代,由于黑客病毒等因素造成各类电子信息文件篡改,严重地破坏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对金融会计信息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构建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从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含义出发,分析对网络条件下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提出如何建立全方位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框架。
关键词: 会计信息系统;系统安全体系;金融会计
一、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含义
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网络环境,包括两部分:一是金融企业内部网络环境,即内网,通过组建金融企业内部网络结构实现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二是国际网络环境,即通过互联网使金融企业同外部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也可以说是基于内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即金融企业的内联网和互联网连接,为金融企业内各部门之间,金融企业与客户、税务、审计等部门之间建立开放、分布、实时的双向多媒体信息交流环境创造了条件,也使金融企业会计与业务一体化处理和实时监管成为现实,原来封闭的局域网会计信息系统被推上开放的互联网世界后,一方面给金融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会计与业务一体化处理和实时监管的优越性,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系统的分布式、开放性等特点,其与原有集中封闭的会计信息系统比较,系统在安全上的问题也更加突出,互联网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性更大。
二、当前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一)金融会计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金融企业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安全管理组织体系,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安全设计方面缺乏总体考虑和统一规划部署,各系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规划建设,技术要求不规范,技术标准各异,技术体制混乱。国家标准制定严重滞后,法律法规不能满足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现行计算机安全法律法规不能为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提供完整配套的法律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法律漏洞、死角和非一致性。
(二)网络金融会计信息数据不安全
网络金融会计数据是记录在各种单、证、账、表原始记录或初步加工后的会计资料,它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经营成果,对外具有较高的保密性,连接互连网后,会计数据能迅速传播,其安全性降低,风险因素大大增加,网络金融会计的信息工作平台是互联网,在其运作过程中,正确性、有效性会受到技术障碍的限制和网络与应用软件接口的限制,如网络软件选配不合适,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没有及时升级,或安全配置参数不规则,网络线路故障导致工作站瘫痪、操作失误等,系统间数据的大量流动还可能使金融企业机密数据无形中向外开放,数据通过线路传输,某个环节出现微小的干扰或差错,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互连网结构的会计信息系统,由于其分布式、开放性、远程实时处理的特点,系统的一致性、可控性降低,一旦出现故障,影响面更广,数据在国际线路上传输,数据的一致性保障更难,系统恢复处理的成本更高。
(三) 网络金融信息泄露导致金融会计信息失真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己经成为金融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本,甚至决定了金融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成败。而金融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是对金融会计信息处理的基本要求。由于金融会计信息是金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全面的反映。金融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仅关系到金融会计信息系统,还影响到金融企业管理的其他系统,目前利用高技术手段窃取金融企业机密是当今计算机犯罪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构成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重要形式。其主要原因:一是电信网络本身安全级别低,设备可控性差,且多采用开放式操作系统,很难抵御黑客攻击;二是由于电信网络不负责对金融企业应用系统提供安全访问控制,通信系统己成为信息安全的严重漏洞,但许多金融企业对此未加以足够重视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受到侵害,造成了信息的泄露,使金融会计信息失真。
(四)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存在安全威胁
目前金融企业计算机已广泛联网,这是金融企业扩大业务范围,实现信息共享的必然结果。由于网络分布广,不容易集中管理,许多系统又是在存在安全漏洞与威胁的环境下工作的,不法分子可以在网上任意地点攻击,使金融企业不知不觉中被偷盗资金或泄露机密。金融企业经营的资金,不法分子作案得逞就能弄到金钱,因此其已成为犯罪分子攻击的主要目标,且作案手段繁多,方法越来越高明。作案分子有以下三类: (1)内部人员作案。金融企业内部人员熟悉金融企业业务和金融企业会计软件的薄弱环节与漏洞,若禁不住金钱的诱惑,就会铤而走险,钻制度不严的空子,利用合法身份或明或暗或用高科技手段作案,侵吞国家资产或非法转移客户存款。( 2)外部攻击。外部攻击具有作案地点广泛、案情复杂且作案手段日趋技术化、智能化等特点,给金融企业及客户造成巨大损失,跟踪与破案难度很大。(3)内外勾结作案。犯罪分子利用金融企业管理上的漏洞与松懈,内外勾结,冲破重重关卡联合作案。此类攻击后果尤为严重,风险最大。
三、构建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思路与方法
采用现代信息系统实用安全概念、安全防护、安全检测、安全反应是构成计算机安全管理的核心环节,各个环节形成循环密切相关。构建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关键在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完善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技术法规、标准和制度体系建设
加快标准规范和制度体系基础工作步伐,统
筹规划、结合国家和行业监管部门,重点加强电子支付及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测评、准入、认证等相关技术法规与标准。密切结合金融企业信息化发展实际,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加紧建立和不断完善集中式数据中心运营规范和制度体系,加强网络金融会计信息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逐步实现一个岗位一项制度,全面落实“让标准说话,按制度办事”的信息安全管理准则。
2、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的控制
建立金融会计信息物理安全控制,主要有三种关键技术:第一种是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一组基于互联网和金融企业内联网之间的访问控制系统,它充当屏障作用,保护金融企业信息系统(内联网)免受来自互联网的攻击。防火墙由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它执行安全管理措施,记录所有可疑事件。防火墙产品主要包括过滤型和应用网关型两种类型。所有互联网与金融企业内联网之间的信息流都必须经过防火墙,通过条件审查确定哪些内容允许外部访问,哪些外部服务可由内部人员访问。因此,防火墙以限制金融会计信息的自由流动为代价来实现网络访问的安全性。第二种是反病毒技术。在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及相应的技术手段与措施。如采用基于服务器的网络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追踪病毒等等。第三种是备份技术。备份是防止网络环境下金融会计信息系统意外事故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它包括硬件备份、系统备份、会计软件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四个层次。
3、构建金融会计信息保密的安全体系
(1)建立用户分类安全控制体系。在金融企业内部,不同的信息使用者,由于他们的身份不同,以及他们对获取的会计信息要求也不同,因而有必要对这些用户进行分类,以保证不同身份的用户获取与其身份及要求相符的会计信息。对用户分类是通过对用户授予不同的数据管理权限来实现的,一般将权限分为三类即数据库登录权限、资源管理权限和数据库管理员权限等。只有获得了数据库登录权限的用户才能进入数据库管理系统,才有可能进行数据的查询,以获取自己所需的金融会计数据或金融会计信息,但其不能对数据进行修改。而拥有数据管理权限的用户除了拥有上述数据访问权限之外,还可拥有数据库的创建、索引及职责范围内的修改权限等。至于拥有数据库管理员权限的用户他将有数据库管理的一切权限,包括访问其他用户的数据,授予或收回其他用户的各种权限,完成数据的备份、装入与重组以及进行系统的审计等工作。但这类用户一般仅限于极少数的用户,其工作带有全局性和谨慎性,对于金融会计信息系统而言,会计主管就可能是一个数据库管理员。
(2)建立金融会计数据分类安全体系。虽然对用户进行了分类,但并不等于一定能保证用户都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访问相关金融会计数据,这是因为同一权限内的用户对数据的管理和使用的范围是不同的,如金融会计工作中的凭证录入员与凭证的审核人员,他们的职责范围就明显地限定了其对数据的使用权限。因此,数据库管理员就必须根据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分类功能,将各个作为可查询的金融会计数据逻辑归并起来,建立一个或多个视图,并赋予相应的名称,并把该视图的查询权限授予相应的用户,从而保证各个用户所访问的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会计数据。
(3)建立会计数据加密安全体系。普通的保密技术能够满足一般系统的应用要求,只是通过密码技术对信息加密,是安全的手段。信息加密的核心是密钥,密钥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一种算法。根据密钥的不同,可将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加密体制、非对称加密体制和不可逆加密体制三种。对一般数据库来说是较为有效的,但是对金融会计信息系统来说,仅靠普通的保密技术是难以确保金融会计数据安全的。为了防止其他用户对会计数据的非法窃取或篡改,为防止非法用户窃取机密信息和非授权用户越权操作数据,在系统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所有数据都进行双层加密。即第一层加密采用标准SSL协议,该协议能够有效地防破译、防篡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加密协议;第二层加密采用私有的加密协议,该协议不公开、不采用公算法并且有非常高的加密强度。两层加密确保了会计信息的传输安全,从而保证金融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4、建立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制订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金融企业正常的金融服务和金融秩序,提高金融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故障时,将系统中断时间、故障损失和社会影响降到最低,应急预案的核心是建立应急模式下的业务处理流程,详细阐述应急模式的操作步骤,建立相应的事后数据补录和稽核制度,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规定:系统应用部门发现信息系统故障,应及时通知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应立即通知计算机中心;计算机中心应立即着手查明故障原因,预计系统修复时间,并通知相应部门负责人;若暂时不能修复(超过15分钟),应向安全领导小组报告,由金融企业领导确定是否启动紧急预案;紧急预案启动后,计算机中心应通知各相关部门,启动紧急预案中相关的应急措施;在故障消除后,计算机中心应立即通知各应用部门,并报告安全领导小组,请求结束应急预案的实施;事后计算机中心应将详细的故障原因和处理结果报有关领导。
建立健全网络金融会计信息安全检查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依据业已确立的技术法规、标准与制度,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检查工作,确保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落到实处。建立责任通报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按规定处罚相关责任人,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在开展合规性检查的同时,应综合运用检测工具,明确安全控制目标,加强深度的专项安全检查工作,保证检查工作的针对性、深入性和时效性。
总之,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侵害,使得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以确保系统具有信息保密性、身份的确定性、不可否认性、不可篡改性、可验证性和可控制性。
参考文献:
[1]周慧.《商业银行电子化的风险控制》.《金融与保险》,2003第9期
[2]乔立新、袁爱玲、冯英俊.《建立网络银行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系统的策略》.《商业研究》,2003年第8期
[3]刘昊.《论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及其控制》.《新金融》,2003年第1期
[4]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会计研究》,2003年第10期
[5]刘贵栓.《金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探析》,《经济师》,2003年第1期
[6]张金城.《计算机会计信息失真风险防范》,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7] 谢赞恩.《中国金融信息化二十年》,《互联网周刊》, 2004年第3期
[8]顾浩.《中国金融企业信息化任重道远》.《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
篇3
关键词:公共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8-0000-02
1 引言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器在美国建成,这标志着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六十年代,计算机逐步小型,70年代,微处理器和网络技术诞生,到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计算机价格越来越便宜,并开始了互联网络。计入二十一世纪后,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里面存储着国家、企业、个人等机密和隐私,所以对于其信息是否安全被人们看得很重。对于公共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系统是否能起到安全的作用也越来越让人们关注。
2 公共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研究内容
2.1 对公共网络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并做好安全等级测评
公共网络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总共分为五级,第一级为自主保护级,第二级为指导保护级,第三级为监督保护级,第四级为强制保护级,第五级为专控保护级,之所以要对其安全等级进行划分,目的是明确该公共网络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如该系统所处的地理位置,是用于哪个方面,其主管的方向是什么等等,明确这个信息系统的部门的配置情况,管理的模式以及方针,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等。清楚的对业务信息系统在处理信息资产在保密性和完整性方面做严格的把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的划分首先要根据其所涉及的范围的宽度进行制定,其次要在根据不同的安全需求给予不同的安全保护,做好配对保护,最后在为了方便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护,针对于所面对到的安全威胁情况相近的时候,采取整体统一安全保护的原则。
公共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并不能每一项都做到完全符合等级的规定的测评,所以选择的测评方法大多为整体测评,其测评的内容是要了解到其信息系统的整体以及局部的结构,这关系到其系统的安全性能能否得到很好的体现,其内容结构是否完整。在确定了其测评的具体内容后,还需要考虑每个安全区间的联系,从这个联系中找出是否存在薄弱与需要填补的地方,根据存在的漏洞以及缺陷从而进行安全测评。
2.2 对公共网络信息系统实行监控管理以及紧急预案管理
监控管理:首先要对主机的运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控,监控的目标主要包括主机的中央处理器,内存以及硬盘的大小,网络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输入或者输出情况等,对公共网络的安全管理系统是否接受访问、在访问后的浏览记录或者查看的资源等精心严格的把关,严格监视正在运行的文件,如项目报告,申请书,通行证、授权书、以及各种不同的档案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保证文档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紧急预案管理:对于公共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如果不及时的采取相对应的措施,那么将会造成机密文件泄露,隐私泄露等,从而很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在开设公共网络系统的同时要做好相对应的紧急预案管理措施。因此,首先要建立一个具有很强连续性的安全处理流程,包括启动预案条件,应急处理流程,系统恢复流程,以及在该情况发生后的总结及改进。要做到这个,首先要保障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后备用于紧急救助,其次要建立好一个另外的备用系统用于更换,最后要有庞大的资源保障用于处理紧急问题。对相关的系统安全保障人员要定期的开设讲座,让他们时刻做好准备,然后在定期的做相关的实践演习,在演习的过程中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2.3 对公共网络信息系统实行网络安全审计
要做好公共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那么首先要做到对网络安全访问进行控制,对处于会话状态或者数据接收状态的信息情况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由于在网络信息进入时有可能带有病毒的或者可能会对系统产生威胁的文件,所以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要严格的过滤,依据安全策略允许或者拒绝便携式和移动式设备的网络接入,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其次安装病毒防火墙在网关上安装病毒过滤程序,对网络流量进行全面扫描,并通过识别表示存在恶意代码的病毒模式,检测出恶意代码。利用对流经网关的HTTP、FTP、SMTP协议的流量进行扫描,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毒、阻塞病毒,不让病毒传播到网络中来。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内容过滤来对网络流量中不符合网络策略的内容进行阻断,如非法网站、透露机密的邮件等。
2.4 对公共网络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监测岗位设置以及管理制度
安全监测岗位设置:安全监测岗位设置就是设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检查内容包括用户账号情况、系统漏洞情况、系统审计情况检查内容包括现有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定期分析信息系统中是否存在异常问题并基础相关的方案进行解决,并对相关的监测结果进行通报和修改。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起到约束作用。在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时候要首先要从国家的方针出发,坚决与一切和危害国家,企业,个人等相关的操作断绝,其次要随时接受相关的心得政策和方针,以便能及时更变。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时要做到明确的说明,包括员工的职责,工作方向,职业的道德操守等,对于制定制度的人,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下面的员工起到好的名片反作用,其次对于那些触犯规章制度的人要给予严厉的处分,其次规章制度并不只是约束,还可以起到指引的作用,可以高效的指引员工流畅的工作,减小他们的操作失误等,最后在安全制度制定之后要定期的进行审评,查看员工是否真正的对相关制度能够很好的掌握。
参考文献:
[1]连一峰,戴英侠.计算机应急响应系统体系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21(2):202-209.
[2]张少俊,李建华.网络安全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3,29(14):124-126.
[3]韩兰胜.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模型及其求源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5.
[4]张原.监控网络关键技术与信息安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
篇4
企业关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二、突发事件报告程序
(一)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系统,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和逐级上报”的原则。
(二)应急事件报告范围、时限
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或涉外籍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必须在2小时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发生其它重大交通事故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故,于事发后6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内容
(1)事件突发的时间、地点、事件类型、经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以及事发的环境、道路状况等因素。
(2)事件现场抢救、救治及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3)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责任、教训及采取的措施。
三、突发事件应急指挥
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指挥系统,组织指挥抢捡救援行动,准确掌握事故与事件的情况变化,及时调配、部署、协调应急行动,组织好各组之间的协调、配合行动,提高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和效率。
四、应急车辆和设备储备
公司所有的工作用车(含小轿车、专用备班客车),作为应急车辆储备要随时听从指挥奔赴现场,必要时,总指挥、副总指挥可随时根据需要调动线路待班车(含正常营运的短途客车),参加应急事件处理与救援,考虑因旅客运输车辆中途故障等原因,又很难在中途在较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除及时增派备用车辆运输中途旅客外,应配备必要的机械设备(如托拉车辆的硬型拉杆,易移动的机械式手动吊车、千斤顶、安全保护固定支架等设备),必要时可请示公安交警,车辆保险机构的故障施救车辆与设备及时参加救援,保证旅客、车辆及时得到救助。
五、应急事件处理原则
(一)救人高于一切。
(二)施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就近施救。
(三)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分级负责,密切配合。
(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人身伤亡。
六、应急事件处理职责、措施
总指挥:是应急事件实施的指挥者,对上级应急组织负责,在紧急情况下有权做出应急事件的实施决策和统一指挥。
副总指挥: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在总指挥离位的情况下,履行总指挥的职权。
应急通讯组:负责日常和应急状态下的信息收集、传递以及各种指令的接收和下达。
应急抢险组:负责组织协助有关部门对应急现场的抢救,配合有关部门对事件原因调查处理。
应急保障组:负责应急状态下的物资运输和后勤保障。
应急救护组:负责组织应急状态下的人员疏导,协助医疗部门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
应急电话:
(三)正确引导,沉着应对
加强宣传教育,及时准确信息,正确引导舆论,慎用强制措施,防止矛盾激化。加强培训演练工作,提高考试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做到正确判断,科学决策,提高应急反应行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企业关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切实做好网络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控制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积极处置”的工作原则,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和救护能力,以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和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为中心,进一步完善网络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组织领导及职责
成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主要职责: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工作,安排、检查落实计算机网络系统重大事宜。副组 长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事故,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三、安全保护工作职能部门
1. 负责人: xx
2. 信息安全技术人员:xx
四、应急措施及要求
1. 各处室要加强对本部门人员进行及时、全面地教育和引导,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 网站配备信息审核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执行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办公室、计算机机房等上网场所的管理,落实上网电脑专人专用和日志留存。
3. 信息所要建立健全重要数据及时备份和灾难性数据恢复机制。
4. 采取多层次的有害信息、恶意攻击防范与处理措施。各处室信息员为第一层防线,发现有害信息保留原始数据后及时删除;信息所为第二层防线,负责对所有信息进行监视及信息审核,发现有害信息及时处理。
5. 切实做好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防火、防盗 、防雷和防信号非法接入。
6.所有涉密计算机一律不许接入国际互联网,做到专网、专机、专人、专用,做好物理隔离。连接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绝对不能存储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的文件。
附:
应急处理措施指南
(一)当人为、病毒破坏或设备损坏的灾害发生时,具体按以下顺序进行:判断破坏的来源与性质,断开影响安全与稳定的信息网络设备,断开与破坏来源的网络物理连接,跟踪并锁定破坏来源的ip或其它网络用户信息,修复被破坏的信息,恢复信息系统。按照灾害发生的性质分别采用以下方案:
1、网站、网页出现非法言论事件紧急处置措施
(1)网站、网页由信息所值班人员负责随时密切监视信息内容。
(2)发现在网上出现内容被篡改或非法信息时,值班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信息安全负责人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首先中断服务器网线连接,再按程序报告。
(3)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应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作好必要记录,清理非法信息,妥善保存有关记录及日志或审计记录,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并将网站网页重新投入使用。
(4)追查非法信息来源,并将有关情况向本单位网络领导小组汇报。
(5)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如认为事态严重,则立即向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和公安部门报警。
2、 黑客攻击事件紧急处置措施
(1)当发现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或者已经被攻击时,首先()将被攻击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保护现场,并将有关情况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
(2)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应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对现场进行分析,并做好记录,必要时上报主管部门。
(3)恢复与重建被攻击或破坏系统。
(4)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如认为事态严重,则立即向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和公安部门报警。
3、病毒事件紧急处置措施
(1)当发现有计算机被感染上病毒后,应立即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将该机从网络上隔离开来。
(2)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员在接到通报后立即赶到现场。
(3)对该设备的硬盘进行数据备份。
(4)启用反病毒软件对该机进行杀毒处理,同时通过病毒检测软件对其他机器进行病毒扫描和清除工作。
(5)如果现行反病毒软件无法清除该病毒,应立即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报告,并迅速联系有关产品商研究解决。
(6)信息化领导小组开会研究,认为情况严重的,应立即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和公安部门报警。
4、软件系统遭破坏性攻击的紧急处置措施
(1)重要的软件系统平时必须存有备份,与软件系统相对应的数据必须按本单位容灾备份规定的间隔按时进行备份,并将它们保存于安全处。
一旦软件遭到破坏性攻击,应立即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并将该系统停止运行。
(3)检查信息系统的日志等资料,确定攻击来源,并将有关情况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再恢复软件系统和数据。
(4)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如认为事态严重,则立即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和公安部门报警。
5、数据库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1)对于重要的信息系统,主要数据库系统应按双机设备设置,并至少要准备两个以上数据库备份,平时一个备份放在机房,另一个备份放在另一安全的建筑物中。
(2)一旦数据库崩溃,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备用系统,并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
(3)在备用系统运行期间;信息安全工作人员应对主机系统进行维修并作数据恢复。
(4)如果两套系统均崩溃而无法恢复,应立即向有关厂商请求紧急支援。
6、广域网外部线路中断紧急处置措施
(1)广域网线路中断后,值班人员应立即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
(2)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
(3)如属我方管辖范围,由信息安全工作人员立即予以恢复。
(4)如属电信部门管辖范围,立即与电信维护部门联系,要求修复。
(5)如有必要,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
7、局域网中断紧急处置措施
(1)设备管理部门平时应准备好网络备用设备,存放在指定的位置。
(2)局域网中断后,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员应立即判断故节点,查明故障原因,并向网络安全组组长汇报。
(3)如属线路故障,应重新安装线路。
(4)如属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故障,应立即从指定位置将备用设备取出接上,并调试通畅。
(5)如属路由器、交换机配置文件破坏,应迅速按照要求重新配置,并调测通畅。
(6)如有必要,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
8、设备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1)服务器等关键设备损坏后,值班人员应立即()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
(2)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员立即查明原因。
(3)如果能够自行恢复,应立即用备件替换受损部件。
如属不能自行恢复的,立即与设备提供商联系,请求派维护人员前来维修。
(5)如果设备一时不能修复,应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
(二)当发生的灾害为自然灾害时,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保障数据的安全,然后是设备安全。具体方法包括:硬盘的拔出与保存,设备的断电与拆卸、搬迁等。
(三)当发生火灾时,若因用电等原因引起火灾,立即切断电源,拨打119报警,组织人员开启灭火器进行扑救。
(1)对于初起火灾,现场人员应立即实施扑救工作,使用灭火器具实施灭火扑救工作;
(2)火势较大时,应立即拨打119火灾报警电话和根据火灾情况启动有关消防设备,通知有关人员到场灭火;
(3)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按上款保护数据及设备。
(四)当市电不正常时,采用ups供电,供电时间视电池容量而定,一般不超过1小时,若超过此时间,关团服务器等网络设备,等市电供应正常后半小时再重新启动服务器。
(五)其它
篇5
一、大型医院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一)安全规划为了能够使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医院必须要制定好全年的安全管理规划。在制定计划之前应该对国家刚刚出台的法律法规进行充分了解,例如十三五规划以及网络安全法中所提出来的信息安全要求以及战略,进一步制定有利于区域医联体,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互通信共享平台医等网络安全互联策略,将相关的安全区域以及规则进行合理划分。另外医院还要对过去一年有关安全保护的措施进行整理,同时要对上级部门的检查结果进行适当的经验总结,根据已经发生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其中主要包括本年度应该实行的长期整改方案以及完成工作的时间节点,有利于保证医院的安全建设计划更加清晰有效。
(二)制度修订与落实根据具体的整改和安全计划制定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还要对当前已经实行的制度进行不定期的调整和审察。根据医院对实际发展情况的需求对其进行改善,最终由安全管理委员会对相关制度进行进一步的修订评审,完成之后需要通过信息中心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让在医院工作的所有人员都能够深刻了解具体安全管理的内容以及审批流程,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医院信息中心技术工作人员对操作的深刻了解。另外还可以对制度配套的记录单据以及审批过程进行进一步优化,保障网络准入、物理变更、人员管理、权限分配、数据统计等信息安全保护要求。
(三)安全培训要想进一步保证医院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必须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在医院信息安全培训制度的引导下制定适合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针对进修医师临床管理人员和新入职的员工要每年培训一次,同时在培训过程当中还要进一步强调密码安全、防病毒知识、风险上报等意识。对于信息技术人员来说,必须要要进行每年2~4次的技术以及安全意识培训。其中网络或者机房软硬件变更后,所掌握的故障以及问题处理和排查方式需要由培训中心提出,在进行安全意识培养的过程当中,主要内容是强化信息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所有的安全培训过程都必须要实时准确的记录下来。
二、大型医院网络安全运维工作要点
大型医院的网络安全区域不可以只依靠一种防护措施,必须要进行差异性的防护,在内外网布置多台的安全设备,同时也要做好安全防护政策,在进行安全防护的时候,大型医院的网络安全设备比较多,安全策略需要及时调整,而且信息系统业务也比较复杂,所以必须要对相关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定期优化和巡检,保证医院网络安全防护手段能够始终发挥作用,从而有效的防控风险。
(一)安全巡检信息网络中心工作中,必须要做好巡检规范的书面文字记录,可以根据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记录,同时安排好工作人员的排班情况,每日都要对机房内设备环境数据库状态以及备份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将检查的结果记录下来,如果出现潜在风险,必须要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进行解决。网络管理员还要通过现场巡视以及监控平台的方法对网络设备进行巡检,主要是对本地和异地所涉及到的备份内容进行验证和检查,特别是在非工作日以及节假日期间对重点设备进行备份,保证医院在全年任何时间段都可以正常运转。
(二)设备优化保证安全规划管理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要对网络安全设备以及储存设备进行优化,而且还要对磁盘阵列的CPU服务器以及内存存储空间进行适当地扩充,对于一些老化的线路和老旧的网络设备要及时更换,尽量延长网络设备的寿命,保证医院网络能够稳定应用。针对医院内网中的安全区间以及防火墙的策略以及性能要进行及时检查,以免影响工作,及时管理好网串联链路上的单点设备,保证互联网业务内外网之间的联系通畅。
(三)安全监控与加固安全设备部署以及网络安全防护工作需要对各类安全风险监控进行加强和管理,可以通过恶意代码防护系统以及防毒墙来控制网络病毒风险,出现了新型病毒需要及时关闭终端高危端口,并对服务器的防病毒系统进一步升级,保证在发现病毒之后能够及时的查杀。最后还要对出现的高危风险以及漏洞进行总结,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以及安全策略,保证在不影响医院业务运行的同时增强对防护系统的管理。
篇6
一是要制定攻击入侵应急处理流程:在这个方面,主要是将相关的安全产品充分利用起来,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这样可以有机的监控网络运行情况,将攻击对象给及时找出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处理和防范,并且还需要考虑紧急情况下系统的恢复,这样还需要构建相应的应急预案。
二是要对开放的网络服务方法进行强化:要将因特网安全策略充分利用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将那些网络信息资源给广泛快捷的利用起来,同时,又保证外部不会攻击到自身网络。其中,接入技术是主要的方法,将防火墙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同时,严格审查WEB服务和FTP服务,对内部网络用户的责任感进行强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还需要将其他的一些审计手段给充分利用起来。
三是要增强网络反病毒技术能力:要将病毒防火墙安装上来,这样才可以对现代通信中的各种网络信息进行实时过滤。通过实时监测和扫描网络服务器中的文件,还可以将防病毒卡假装于工作站上,如果是一些特殊情况,还可以对文件和网络目的访问权控制权限给科学合理的设置,这样某些重要文件,就可以保证只有安全信任的服务器才可以打开和执行。
四是切断传播途径:对于硬盘和U盘也需要特别注意,对其进行必要的病毒查杀,如果出现了网络推送网页,并且是不确定的,那么就不能接受,如果硬盘或者U盘已经感染到了病毒,那么就需要进行病毒查杀,如果依然不能保证安全,就需要进行格式化,这样那些不安全的传播途径才可以得到及时切断。
五是网络访问控制权授予:还需要对访问权进行严格控制,这样才可以对网络安全进行防范和保护。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净化网络资源,避免遭到非法攻击和入侵,从而保证网络安全。这种网络访问控制权授予技术包括了诸多的技术内容,如入网控制权限、网络控制权等等。
二、结语
篇7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事件;财产安全
前言: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是世界性问题,我国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率一直高居不下,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频发,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高度关注,而预防与保障此事件发生的方法与手段也愈加关键。我国针对此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法分为分类、预警、响应三步,全面预防与控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概述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了一定的便捷,由于网络的开放性、通用性、分散性等原因,很容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对于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已经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此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有提到:需要建立一定的应急处理方法来应对由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灾害和社会安全引起的安全事故。对于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也有了明确的分类,《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将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归纳为:由网络和信息系统直接产生对国家、社会、经济、公众等方面产生的利益损害事件。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是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我国而言,我国网民数量多达4亿多,通过互联网产生的消费额已经超过6000亿元。信息安全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公众的利益,从过去发生过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中可以看出,引起信息安全事件的因素多为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安全事件,另一部分是以非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安全事件。由于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具有无征兆且扩散十分迅速、传播范围广、对周边网络或计算机信息的危害大等特征,建立起完备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十分必要。
二、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体系
最初的网络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范围较为狭隘,仅限于国家的军事、管理或社会经济、产业、技术等方面。目前网络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涉及到社会中各层面、各行业的领域中,因此,出现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便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我国对此提出的建议是:由国家宏观调控指挥、各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起能够针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体系,对影响国家信息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公众利益等方面作出一定的防范措施。对于建立的应急处置体系,还需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预防为主,不能单纯的事后补救;以处置为主,不能放纵危险事件的发生。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国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体系配备相应的法律法规,成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一项保障。信息安全是一种新兴的安全问题,不同于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或直接经济损失的危险事件,而是一种虚拟信息的泄露,这需要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重新定位,建立统一的定位标准。我国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分类方法为:按照信息安全事件的引发因素、事件表现、影响等将信息安全分类为程序损害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设备设施故障事件和信息灾害事件等6大类,其中细节划分为40余种。再按照事件危害等级、预警等级将其划分为四个事件等级:A级:特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B级: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C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D级一般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
对于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我国已经将其纳入国家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中。建立的应急预案分为国家、地区、单位的三级应急处置体系,并在此体系中建立具有高度统一、十分便捷、方便协调的组织机构,如遇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通过综合分析,判定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形势,再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经协调指挥相关技术人员落实预案。
在此系统中,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对本辖区内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直接负责,负责的内容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预防、监测、报告和应急处理工作。我国需要建立起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咨询机构,为此提供预防和处置技术的咨询。另外,需要向社会公众建立起信息通报机制,如报警电话等。由群众提供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信息,作为紧急事件预警的基础,根据建立起科学、有序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规章制度,全面控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
二、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应急处置体系内容
(一)预警
预警包括对安全事件监测的预警、预警判定、预警审定、预警、预警响应和最终的预警解除。
预警机制的健全,能够全面避免安全事件发生后的扩展和对人类财产的损失扩大,为了防止这一问题,可根据上文所提到的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和危害程度分级处理,按照不同级别进行不同预警。
(二)响应
响应的理论基础是在预警过后产生的事件起因预测、事件结果评估。响应工作是确定响应等级后开启响应指挥,迅速了解事件动态并进行部署,然后实施处置工作,最后对本次应急事件进行评估。响应也包括四个等级,根据预警等级不同,实施不同的响应等级工作。
结论:综上所述,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十分迅速、不可预估,并且危害大、扩展性强,我国对此已经作出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约束,但对于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还需作应急处理,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以预防为主,需要培养发现和控制事件的能力,减轻和消除由突发事件所引起的社会危害事件,并且需要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出总结,以防同样事件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瑞刚.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体系层次结构与联动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09(10):117-119.
篇8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趋势。行政部门信息网络的互联,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提高行政部门对企事业单位监管监察的工作效率。然而网络易受恶意软件、黑客等的非法攻击。如何保障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行政机关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常是跨区域的Intranet网络,提供信息管理、资源共享、业务窗口等应用服务的平台,网络内部建立数据库,为各部门的业务应用提供资源、管理,实现数据的采集、信息、流程审批以及网络视频会议等应用,极大提高了日常工作效率,成为行政机关办公的重要工具,因此要求计算机网络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和保密性。
1、开放式网络互连及计算机网络存在的不安全要素
由于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着众多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的差异性,使得网络产品出现了严重的兼容性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联(OSI)模型,把网络通信分为7个层次,使得不同结构的网络体系在相应的层次上得到互联。下面就根据网络系统结构,对网络的不安全因素分层次讨论并构造网络安全策略。
(1)物理层的安全要素:这一层的安全要素包括通信线路、网络设备、网络环境设施的安全性等。包括网络传输线路、设备之间的联接是否尊从物理层协议标准,通信线路是否可靠,硬件和软件设施是否有抗干扰的能力,网络设备的运行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等),电源的安全性(ups备用电源)等。
(2)网络层的安全要素:该层安全要素表现在网络传输的安全性。包括网络层的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和完整性、资源访问控制机制、身份认证功能、层访问的安全性、路由系统的安全性、域名解析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入侵检测应用的安全性和硬件设备防病毒能力等。
(3)系统层的安全要素:系统层是建立在硬件之上软环境,它的安全要素主要是体现在网络中各服务器、用户端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操作系统自身的漏洞和不足以及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机制的安全性、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和来自于系统层的病毒攻击防范手段。
(4)应用层的安全要素:应用层的安全要素主要考虑网络数据库和信息应用软件的安全性,包括网络信息应用平台、网络信息系统、电子邮件系统、web服务器,以及来自于病毒软件的威胁。
(5)管理层的安全要素:网络安全管理包括网络设备的技术和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的安全组织培训、安全管理规范和制度等。
2、网络安全策略模型及多维的网络安全体系
行政机关的网络安全需要建立一个多维的安全策略模型,要从技术、管理和人员三位一体全方位综合考虑。
技术:是指当今现有使用的设备设施产品、服务支持和工具手段,是网络信息安全实现的基础。
管理:是组织、策略和流程。行政机关信息网络的安全建设关键取决于组织人员的判断、决策和执行力,是安全成败的必要措施。
人员:是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不论是安全技术还是安全管理,人员是最终的操作者。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是安全行为执行的关键。
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进而响应改进的循环系统,我们构造网络安全策略模型为:防护-->检测-->响应-->恢复-->改善-->防护。
运用这个安全体系我们解决网络中的不安全要素,即在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管理安全等多个层次利用技术、组织和人员策略对设备信息进行防护、检测、响应、恢复和改善。
(1)物理安全:采用环境隔离门禁系统、消防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物理设备保护装置(防雷设备)等,设置监控中心、感应探测装置,设置自动响应装置,事故发生时,一方面防护装置自动响应,另一方面人员发现处理,修复或更换设备的软、硬件,必要时授权更新设备或设施。
(2)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服务器、访问控制列表、扫描器、防病毒软件等进行安全保护,采用网络三层交换机通过划分VLAN,把网络中不同的服务需求划分成网段,采用入侵检测系统(IDS)对扫描、检测节点所在网段的主机及子网扫描,根据制定的安全策略分析并做出响应,通过修改策略的方式不断完善网络的安全。
(3)系统安全:采用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Linux作为服务器的基础环境,使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进行保护,用登陆控制、审计日志、文件签名等方式检测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接入控制审计响应,通过对系统升级、打补丁方式恢复系统的安全性,可以通过更新权限来改善用户对系统操作的安全性。
(4)应用安全:采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组件访问权限和加密的办法进行保护,用文件、程序的散列签名、应用程序日志等方式检测应用程序的安全性,通过事件响应通知用户,采用备份数据的办法恢复数据,通过更新权限完善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5)管理安全:通过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标准、安全组织和人力资源,对违规作业进行统计,制定紧急响应预案,进行安全流程的变更和组织调整,加强人员技能培训,修订安全制度。
3、行政机关人员安全的重要性
行政机关网络信息的安全,人员占据重要的地位,网络安全的各要素中都涉及人员的参与,因此对人员的安全管理是行政机关网络信息安全的重点。
首先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建立周密的安全制度(包括网络机房安全制度、计算机操作员技术规范等),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防范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
其次是组织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对专业技术人员做深入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培训。
再次是网络技术人员要定期对设备巡检维护,及时修改和更新与实际相应的安全策略(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软件等)。
最后是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员工的网络信息方面的安全问题。
4、结语
行政机关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讲就是保障网络上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和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仔细考虑系统的安全需求,将各种安全技术,人员安全意识级水平、安全管理等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安全的信息网络系统为行政机关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晓光.浅谈计算机网络教学[J].才智,2009,(08).
篇9
关键词:民航通信网;工程建设;维护手段;新标准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的广泛运用,民航通信网的建设水平、发展速度、建设规模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发展对民航通信保障的要求。对此,我们必须加强通信网建设研究。
一、更新思维,确立工程建设的新模式
目前,国内电信事业发展迅猛,数字化、高速率的通信网已经覆盖全国。民航通信网采用开放模式,以自建、合建、租用等方式,与电信运营商骨干网建设融于一体。在使用上利用终端加密、多路由使用、交换组网等方式开发新的接口协议和网中网软件,做到开放而不公开,以最少的经费投入达成通信网建设工程的最快发展。与此同时,对原有通信工程应充分挖掘潜力、改制创新,建成多手段、全频域的栅格状通信网。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信息共享和开放程度更高,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也更加突出。这主要体现在:网络结构的变化促使信息源更具有开放性,使网络安全防卫措施的实施面临重重阻力。资源的共享和分布增加了网络受攻击的可能性。信息源不再是高度集中、绝对封闭的唯一源头,信息流的多渠道交叉反馈,使对信息的监控难度加大,因此,必须加强对网络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网络管理系统的技术改造,确保民航通信网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二、注重效能,更新维护手段
一是组建通信设备维护管理中心,变单一维护为层次维护。由通信设备维护管理中心负责网络运行监控、网络组织调整、设备预检测试、故障设备维修及技术改造,并为一线台站提供技术支援。二是利用光缆巡检系统,改革传统线路巡检方式,该系统为计算机管理,对完成线路维护任务情况进行量化评定,为线路维护建立直观有效的管理模式。三是突出新装备的科学管理。与市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厂家合建备品备件管理资料数据库,确定配备储存标准,为一线台站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四是构筑集中监控平台,实行网络监管,变被动式经验维护为主动式科学维护。建立以各级通信网络技术管理中心为龙头的运行管理机制,是由网管中心在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实践证明,现代化的通信网络必须依靠现代化的手段来管理,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加强网管系统建设,全面推进网络管理机制的创新。
三、讲求效益,进一步深化维护制度改革
目前,民航通信设备的可靠性达到一定程度,主要通信设备都能达到平均开机近万小时无自然故障的水平,并且大都具备自动诊断功能,机房环境也日趋稳定,这些优势为实现集中维护和远程控管提供了可能。二是推行大机房工作方式。在加强机房维护人员一专多能训练的基础上,明确应急预案,保证紧急或突发事件时,相关电路畅通无阻。完善远程网络监控技术。要求远程网络监控技术即要互相兼容,还要功能强大。重点是完善远程网络故障管理技术,要能定期对监控的网络生成网络运行质量报告、告警监测、故障定位、故障修正、测试及障碍管理等功能集。对网络出现的损伤和设备运行障碍,要能及时作出反应,使监控指挥人员能够采取诸如紧急调度、抢修及远程技术支援等措施,以确保网络高效、安全运行。
四、加强管理,制定各类新标准
一是在原有通信管理规定的基础上,不断增加、补充针对新型通信设备维护管理的相关内容;二是着眼新装备、新系统,制定通信网维护管理在岗制度;三是明确网络管理维护人员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维护管理程序、业务处理程序、配合协作程序、线路故障检修程序、业务处理程序、配合协作程序、线路故障检修程序、技术支援与指导工作程序、器材备件供应保障程序等各项工作流程;四是保证层次维护有明确的依据,制定好各类标准;随着民航通信网络的高速发展及其它外部情况的变化,原有的法规有些已经不适应通信网络管理发展的要求,必须按照依法管理民航通信网的要求,建立健全民航通信网网络管理法规。各级网管中心必须明确职责,理顺业务协调关系。同时协调好各网管中心、维修中心和一线机房间的业务关系,使网管中心真正成为全网的技术协调、装备维修、应急抢修中心。要建立和完善各种突况下的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加强对重要通信系统设备的巡检巡修,建立故障预防处理机制,定期对全网进行质量分析,及时处理日常维护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设备及维护保养的实际情况,指定通信设备质量评定标准、通信网络运行质量评定标准、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定标准等一系列量化指标,为民航通信网的科学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山,张新程,田韬,李坤江.HSDPA网络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篇10
1从管理层面分析
这是整个开放教育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的关键,实际上网络安全问题的80%是由于管理问题造成的,存在的管理问题包括管理组织、管理规范、技术管理、日常管理等。
(1)管理组织不健全由于网络安全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问题,绝大多数单位由并没有一个实际的网络安全管理组织。建议各省、市学校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要求,建立以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校办、网络管理等职部门参加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组织,明确网络管理和联络人员。
(2)管理规范不完善对于网络安全管理一定明确真正的责权人,大多数省校、市校及学生中心都只是有一些并不完整的制度,而网格安全是一个整体工程,不完整的制度不能有效的起到规范管理的作用。我们建议要做好网络信息安全防控工作,不但要完善安全防控体系,还要建立值班监控机制,落实内部安全规章制度,要以校内多媒体教室、公共机房、办公网络等公共上网场所为重点,严格落实上网实名登记管理。
(3)技术管理不到位虽然技术管理大概是目前问题最少的,但是这些基本上是网络管理和应用系统的用户管理,一般单位基本上是空白,因为大多数单位只是考虑防火墙、防病毒等基本技术安全措施,没有对网络安全做到进一步的细化管理。要加强对校内IP地址资源和服务器的管理,严格按照省校、市校局域网统一规划的IP地址段分配校内IP地址。对承载有重要数据和交互功能的应用系统,特别是建有互联网网站的部门,要进行安全评估,根据安全评估报告加固系统,使用正版软件。
(4)日常管理不系统现在的教务管理系统安全存在管理不严格、不系统的问题。学校的管理工作人员还具有不稳定性,教务管理人员特别是下设各学习中心的管理人员常常变更,而且管理人员分散在各学习中心,沟通上存在限制,这些都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日志台账,制定完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以确保校园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
2从技术层面分析
这一层面问题是最早被大家重视的问题,也是网络安全软硬件的技术性问题从数据备份、数据删除及网络协议三个方面来分析:
(1)数据备份数据丢失及破坏通常都是在未知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数据备份成为数据完整恢复的前提,数据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开放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网络管理平台,数据备份在服务器上是最好的选择,并选用数据名和备份日期组成备份名称。实施数据定期准确备份,存储重要的数据需要全面保护,但也要分主、次。每学期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学生成绩、毕业审核数据要重点备份。确定开放教育教务系统中数据备份的频率及时序。目前我校将数据备份放在00:00,这个时间数据更动性小,并且日期划分清晰。数据备份的频率是每24小时一次,主要是考虑出现问题时对近期数据影响力小。备份数据定期清理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校阶段性的对备份数据进行清理,比如:会在清理前一年的备份数据时,除每学期开学后七天、放假前七天及每月第一天的数据外,其它数据将被移动硬盘保存,将不再服务器中存储。适时地进行数据恢复的操作,为遇到紧急情况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在出现问题时不慌乱,并能及时处理好数据的恢复工作。
(2)数据删除在开放教育教务管理系统中,后台数据库系统采用了简单易用的MicrosoftSQLserver2003,要在SQLserver2003清除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考虑到教务管理系统数据间数据之间可能形成相互约束关系,由于对数据库结构缺乏整体了解,删除操作可能陷入死循环。如果我们删除的是教务管理系统中一个数据库中的某一条记录,如删除一个表的记录,那么可能因为有外键的约束,造成数据删除不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先删除除数据库子表记录,再删除主表记录。如果我们删除的是教务管理数据库的所有记录,是不能运用delete和truncate语句的,因为这二个语句有局限性,不能真正执行删除命令。通常我们会先禁用开放教育管理数据库中的所有约束,在删除记录后,再启用约束。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