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的原因

篇1

2006年国务院16个部门联合实施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并确立了“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总体目标[1]。2011年江苏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决定,“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深入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战略,并提出注重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2]。因此无论是全国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还是江苏中医药强省发展战略,都离不开中医药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促进中医药持续、快速发展的源动力。由于中医药蕴含大量隐性知识及其特有师承教育模式,使得中医药继承与科技创新的基地主要集中在中医医院,因此研究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已成为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向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少量几篇文献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作了一些定性研究, 为促进医院科技创新提出了对策,但是,结合中医药蕴含大量隐性知识特点,基于隐性知识管理视角,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机理及定量实证研究文献几乎未见。从已查到的文献来看,傅一军等结合中医特色优势角度,给出促进医院科技创新的一些措施[3];刘志国等对隐性知识共享与医院科技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4];周典等对医院知识管理与科技创新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5];郝芹华研究了加强科研管理与促进医院科技创新的关系[6];何含兵等对医院科技创新文化、组织学习与科技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7];吉建伟等对综合性医院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进行了定性研究[8]。

总结上述文献可知,现有文献大多是对综合性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定性与实证分析,对于中医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缺乏必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因此,本文运用隐性知识管理理论,通过对江苏省内有代表性的中医医院进行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分析,研究中医知识传承与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为促进中医医院科技创新提可操作的对策与建议。

申俊龙,等:基于中医传承的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Vol.31, No.2预 测2012年第2期

2 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2.1 概念模型

根据隐性知识管理理论分析[9,10],中医医院科技创新是在中医医院特定情境中,通过中医知识传承实现的。中医医院情境的不同,决定其中医知识的差异,从而影响中医知识传承。中医知识的情境嵌入性意味着中医知识传承必须充分考虑中医医院情境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中医医院的特点,将中医医院知识场境分为医院学习文化SC、领导行为LB、激励措施IM、医院知识管理模式KM和组织结构OS五个维度指标。中医医院科技创新能力延伸至管理角度,实际上是以中医知识传承即中医知识如何获得并使用为前提的。中医知识传承是对中医知识及其创造、汇集、组织、传播、利用和发展的系统管理,它需要在注重且提升中医传承意愿的情况下,将个人知识转化为可以为中医医院内广泛分享和合理应用的中医知识。本文将中医知识传承分为中医知识获取CMKO、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CMKS、中医知识传承意愿CMKW三个维度指标。根据文献[1],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包括中医科学理论创新CMTC与中医技术与应用创新CMSC两个维度指标。

本文运用隐性知识管理理论分析中医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将中医知识传承作为自变量,中医医院知识场境作为影响变量,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作为因变量,研究促使中医医院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构建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2 研究假设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拟加以验证。

H1a 医院学习文化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1b 医院学习文化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1c 医院学习文化与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

H2a 领导行为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2b 领导行为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2c 领导行为与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

H3a 激励措施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3b 激励措施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3c 激励措施与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

H4a 医院知识管理模式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4b 医院知识管理模式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5a 组织结构与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5b 组织结构与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H6a 中医知识获取与中医科学理论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H6b 中医知识获取与中医科学技术与应用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H7a 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与中医科学理论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H7b 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与中医技术与应用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H8a 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对中医知识获取存在正相关关系。

H8b 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对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存在正相关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问卷设计和样本选取

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是在参考文献研究成果[10~12]、省内各中医院老中医专家座谈、学术专家座谈、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管理领导访谈、团队多次集中讨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问卷由四部分组成:基本信息部分,包括被调查者年龄、职称等信息,中医知识场境子量表由16道题组成,中医知识传承子量表由11道题组成,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子量表由13道题组成,量表采用利克特表(Likert Scale)5分制法。

研究样本从江苏省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名录中选取, 最终从苏南、苏中、苏北各片区选取有代表性的8家中医医院,每家中医院选取30至40名有临床经验的中医医生及少量科技管理干部,共270位中医医生及科技管理干部组成问卷调查的样本。问卷回收后,剔除问卷的准则是:剔除问卷填写缺漏多于5个选项者; 剔除问卷从头到尾选择同一分值者。剔除掉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3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6.7%。

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信度检验结果显示,中医知识场境子量表的16道问题项Item-Total相关系数都大于0.6,五个维度指标的

Cronbach’α系数都大于0.83;中医知识传承子量表的11道问题项的Item-Total相关系数都大于0.68,三个维度指标的Cronbach’α系数都大于0.87;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子量表的13道问题项的Item-Total相关系数大于0.7,两个维度指标的Cronbach’α系数值都大于0.87,符合Item-Total相关系数应大于0.35,Cronbach’α系数值应大于0.7的判断标准[13]。检验结果表明各子量表的信度较高,各维度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内部结构一致性。

收敛效度检验结果显示,各子量表中各维度指标CFA模型的χ2值在测度模型有自由度时的显著性概率都大于0.05;χ2/df值符合小于3的标准;GFI、NFI、CFI和IFI等都大于推荐的标准值0.9;AGFI都大于推荐的0.8;TLI都大于0.9;RMR都小于0.05;RMSEA都小于0.06。各项测度指标都比较接近理想值,说明各维度指标测度模型的拟合效果符合要求。在各量表中,维度指标对各题项回归系数的临界比(C.R.)都大于1.96,各题项对维度指标的回归系数,因为某些显变量的因子载荷固定为1,所以会出现显变量的因子载荷大于1的情况。标准差都大于零,说明各题项对维度指标的解释能力符合要求,不需要删除任何题项。上述结果表明,各子量表中的题项可以表征维度指标的内涵,子量表中变量收敛效度符合要求。

4 研究结果

4.1 结构方程回归路径检验

结构方程(SEM)中各潜变量均以多个测量项加以测量,而若均以具有多重指标的潜变量进行结构方程分析,有可能因为结构方程的数理运算过于复杂,估计参数过多,导致模型的拟合度降低。为避免此问题,本文在进行假设检验时,首先以“嵌套模型方法”进行整体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而后再以个别路径系数的t值验证个别假设是否成立[13]。结果显示上述关系所表示的模型显示出良好的拟合状态。为深入研究变量间路径关系并验证假设,需进一步进行路径分析和比较,分析潜变量的直接路径系数(见表1)。路径系数中标准化系数值越大表示在路径关系中的重要性越高。

根据表1的分析结果,验证直接作用假设。本研究验证通过条件为:临界比C.R.的绝对值大于1.96,且显著性概率值控制在0.05以下。在此基础上,标准化系数值越大表示在路径关系中的重要性越高。因此各直接作用假设的验证结果是:假设H2c、H4a及H4b不成立,其余假设均验证通过。

4.2 结果分析

验证结果表明,有3条原假设不成立,反映出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中医传承意愿并未引起高度重视。领导行为与中医知识传承意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这说明领导行为对中医知识传承意愿的作用不明显。在中医知识传承过程中,传与承的强烈意愿对中医的顺利传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本研究结果说明在这方面,虽然有专家意识到了中医知识传承意愿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中医医院管理过程中的领导行为并未真正将加强中医信念作为重要考虑,使得在重视进修学习过程中并未将其纳入,使之成为被忽略的方面。

(2)知识库建设对中医知识传承的潜作用力还有待挖掘。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到中医知识获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这说明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对中医知识获取的作用不明显;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到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这说明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对中医知识传播与共享的作用不明显。从结果来看,医院知识管理模式对中医知识的获取、传播与共享的作用均不明显,究其原因,目前中医医院里知识库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知识库的建设还很少,在企业里很重视的知识库在中医医院还比较陌生。但是中医知识的获取与传播、共享的过程在中医医院以一种其他的方式进行着,因此二者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作为信息时代的现代化工具,知识库的作用会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因此,中医知识传承除了采用自身的途径进行之外,还必须重视信息化工具的高效利用。

从成立的假设及影响重要度来看,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对中医知识的获取、传播与共享均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中医知识获取、传播与共享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又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且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在影响度上要大于中医知识获取的影响度。这说明我国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仅重视中医知识的获取积累还远远不够,还需更加重视现有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在传播与共享中促进中医医院科技创新。而我国在中医传播与共享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机制。

5 对策与建议

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表明中医医院知识与中医知识传承成正相关关系,中医知识传承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产生正向作用,因此营造有利于中医知识传承的中医医院知识场境,加强中医知识传承对促进中医医院科技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中还发现,中医知识传承意愿虽然不能直接对中医医院科技创新产生影响,但是却对中医知识获取、传播与共享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注重加强中医知识传承的同时必须要提高中医知识传承意愿。针对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5.1 营造有利于中医知识传承的中医医院知识场境

(1)提倡学习、继承与创新的中医院文化氛围。由于中医知识具有继承性、创新性和过程性等特点,而且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知识的源泉,中医院文化需要强调学习精神、继承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医院文化建设首先就是创造一种促进医务人员不断学习、继承和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内外部交流、培训,如选派人员参加公共培训班、研讨会、论坛等,或聘请一些名中医、专家到中医院内部进行授课与培训,为全体医务人员提供一个学习平台,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减少因知识差异导致的中医知识共享与创新障碍。中医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最终由中医院的医务人员去实践,因而必须动员全体医务人员参与到组织学习中来。医务人员对组织的认同和承诺将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全员参与组织学习将会大大增强医务人员对组织目标和战略的共识和理解程度,增强组织的中医科技创新能力。

(2)建立“按知分配、按才分配”的中医知识的生产、传播、共享和运用的激励措施。中医知识存在于中医院医务人员这一特殊的知识群体中,存在于个人脑海中的中医隐性知识被认为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而且这些中医知识与其在中医院中的地位和待遇紧密联结在一起。通常中医院医务人员用自己所掌握而别人尚未掌握的中医知识来衡量自身价值,不愿意与其他人共享中医知识,害怕把中医知识传播给他人后,会影响自己工作的稳定性和个人利益。因此,建立中医知识开发、传播和应用的激励措施非常关键。虽然中医院为中医知识共享与创新提供了平台,但是中医院仍然需要对每个医务人员不断进行激励,持续激发他们共享和创新中医知识,从而有效地把医务人员个体中医知识转化为中医院共有中医知识,扩大中医院的中医知识存量。中医院应把医务人员视为“有知识的人”,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让医务人员感到公平,必须建立与医务人员的中医知识运用与创造性相匹配的激励制度。合理的知识报酬体系能够让医务人员感到公平,并能留住医术好的核心骨干医生,有发展潜力的医生,不断淘汰表现较差的医务人员。精神方面,可以授予中医隐性知识拥有者和贡献者相应的荣誉称号,在中医院内进行表彰等来满足医务人员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转贴于

(3)构建扁平化的中医院组织结构,提高组织管理与学习效率。中医院组织结构决定了中医知识共享与创新的效率。中医院知识分布的变化及其创新过程往往要求中医院在组织设计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从整体上看,与中医知识创新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必须是具备环境适应性,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创新动力,能够有效激励知识员工的开放式组织结构,其突出特征就是能够有效地将组织内外分散化的中医知识加以有效整合,并持续地实现中医院组织知识的积累、创造和更新。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医院都是“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从最上面决策层到最下面操作层之间隔着许多管理层,管理手段主要依靠权力和责任的分配,使得组织中的每个人与上级很难进行平等的沟通,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和损害。同时,由于机构臃肿、层次过多、协调不畅,往往阻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因此中医院必须改变传统组织模式,优化组织结构,以便于在中医院内部实现终身而高效的组织学习。

(4)建立与中医院发展相适应的中医知识库,并充分有效利用中医知识库。虽然研究结果表明医院知识管理模式与中医知识传承的正相关关系不成立。但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这主要是由于绝大部分中医院都不重视或根本就没有中医知识库管理的概念,从而导致中医知识库管理水平极其低下,以至于没有对中医知识传承发挥任何作用。但大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知识管理研究表明,组织知识管理模式对组织知识的创新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中医院要想促进中医知识传承与创新,未来必须建立与时展相适应的中医知识库。

5.2 重视中医知识传承,促进中医医院科技创新

(1)提高中医从业人员对中医知识传承的意愿。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国内也不断出现反对中医的声音,甚至一些中医医生都对中医产生了一些动摇。这明显阻碍了中医的传承。这种情况下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尤其需要加强中医知识传承意愿。国家要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制定利于中医传承与发展的政策,各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的经济状况制定适合当地的中医政策和措施。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中医的态度对民众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从政策层面为中医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各地中医医院必须加强中医从业人员对中医的信念,尤其加强师承过程里中青年中医医生的信念,并且采取一定的保障和激励措施促使名老中医积极地传授自己的临床诊疗经验。

(2)正视中医知识特点,重视中医知识获取、传播与共享。由于中医药隐性知识是个性化的知识,其多在名医诊疗过程和思辨过程中动态体现。因此,若要想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整理挖掘其隐性知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完整地原汁原味地保存名医的诊疗过程和思辨过程。隐性知识只有在流动和共享中才能显出价值。而且如果不及时梳理和更新,很可能会衰减和弱化。因此中医知识的获取、传播与共享刻不容缓。中医知识获取主要包括了中医知识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数据挖掘技术,针对大量医学数据实施合理的数据处理和知识提取,促进中医隐性知识显性化。而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包括了横向与纵向的交流,包括加强中医不同流派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医医院间学术交流以及中医医院与中医科研院所的研究合作交流,同时不可忽视中医医院内部不同科室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加强优势互补的中医医治团队建设。由于中医知识相比较西医知识的隐性特点更明显,因此,宽松的知识交流与经验共享,构建集思广益、自由讨论的氛围,对中医知识的传播与共享作用更加明显。

(3)顺应中医知识特点,重视师承制在中医临床教育上的作用。现代化的学校教育模式有利于大批人才的培养,这对高等中医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临床中医知识的隐性特点,学校教育无法达到真正中医人才的培养要求,致使真正能够精通中医药整个知识体系、具有创新精神的名医、名家欠缺。实践经验表明,中医药学术需要多模式的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的实践性强、学术流派多及独具特色学科本身决定了师承制教育在中医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学术界也已经逐渐开始重视师承教育在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中医临床教育的人才培养角度考虑,师承教育与学校教育并不矛盾,中医显性知识的学习主要靠学校教育,而中医隐性知识的学习与中医临床学术思想和经验却必须靠师承教育模式。近年来中医师承工作颇有成绩,对于中医重点、经典著作的学习和挖掘程度大大加深,中医的学科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这也说明了师承制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国务院16部委.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EB/OL].tianshannet.com.cn/news/content/2007-03/21/content_1752389.htm, 2007-03-21.

[2]江苏提出“十二五”中医药强省建设战略[EB/OL]. health.people.com.cn/GB/200501/13838416.html, 2011-01-28.

[3]傅一军,茅扬.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推进医院科技创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8):28-29.

[4]刘志国,崔健.医院科技创新与隐性知识共享[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4):222-224.

[5]周典,刘心报.医院知识管理与科技创新关系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3):193-195.

[6]郝芹华.加强科研管理促进医院科技创新[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32(1):88-89.

[7]何含兵,罗长坤,孙兆林同,等.医院科技创新文化、组织学习与科技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3):112-118.

[8]吉建伟,郑孔林,葛焕青,等.综合性医院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的路径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9):34-35.

[9]谭可欣,郭东强.隐性知识管理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J].管理评论,2007,19(12):49-54.

[10]Nonaka L, Toyama R, Konno N. SECI, ba and leadership, 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0, 33: 5-34.

[11]王国荣.组织学习视角:公司核心竞争力与组织学习方式相关性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篇2

关键词:医院感染;呼吸道感染;心血管内科

近年来,随着入侵性操作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使得应用该技术治疗的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医院感染率不断上升[2]。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心血管内科的医院感染,现对我院近期发生医院感染的51例心血管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人员均为2013年1月~9月住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患者。年龄34~73 岁,平均年龄为(41.6±6.8)岁。5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接近2.5:1,即男37例,女14例。其中,住院时间3d~147d,平均疗程为34d。

1.2分析方法及诊断标准 系统查阅51例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的病历、过往病史、检验报告、以及影像记录等资料,通过回归分析法,统计患者的慢性基础疾病、心脏功能、呼吸道过往疾病以及对侵入性操作的反应等。掌握感染部位及感染与相关预防抗菌药物的联系。

对患者的病情诊断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1]。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以上临床疗效记录进行处理,应用t检验,资料录入以±均值标准差表示,检验运用χ2检验,P

2结果

2.1感染部位 本次回归研究所有患者,以呼吸道感染为病源的最多共计31例(包括上呼吸道感染9例,下呼吸道感染22例)占总病例的60.8%,胃肠道感染的有6例,占总病例的11.8%;皮肤感染5例,约占10%;泌尿生殖道及其他感染分别为7例、2例,各占总病患的13.7%、3.7%。

2.2医院感染的有关危险因素 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现在普遍认为患者年龄偏高、心力衰竭、预防抗菌药物、入侵性操作、抑酸药物的应用以及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慢性病症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3]。见表1。

3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入侵性技术和抗菌、抑酸药物的广泛应用,心血管医院感染的患者持续增多,这也是制约心血管内科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进一步了解掌握其医院感染的发病机理以及预防治疗方法。

从上述回顾研究结果表明,呼吸道感染是心内科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约占总病例的60.8%。其感染导致人体肺部机能受损,易患慢性支气管炎等症。而人体心力衰竭往往就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心力衰竭的患者往往会由于供血量不足,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因此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同时,入侵性操作又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又一重要因素。在此操作过程中,细菌极易入侵并在插管周围的黏膜液中迅速繁殖,因此导致呼吸道感染[3]。而呼吸道感染又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重者会危及生命。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心内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治疗。

根据以上数据,泌尿道感染以及胃肠道感染分别占总感染患者第2、3位,这是由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往往会服用导致前列腺肥大、窦房结功能下降的药品阿托品等,该药品会导致平滑肌松弛进而会使患者出现尿潴留现象,而尿潴留又是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源。胃肠道感染往往是由于胃粘膜受损引起的。导致胃粘膜受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心力衰竭引起的胃肠水肿、血流不畅以及长期服用抑酸药物等均是导致胃肠道感染的主要原因[2]。

最后,心内科医院感染的特殊病例,往往是由于多处感染以及相关病变引起的,上述研究对象中的2例患者均是由于2各部位感染引起的严重医院感染。因其多变特殊性,因此合并感染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冯云,朱恒青,谢绍峰.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2.22(21):4315-4316.

篇3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障碍;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4.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237-02

中国科技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但是科技的发展不代表人民对科技的利用率的进步,所以如何将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到人民日常生活当中是目前我国许多科技发展部门所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重点问题。根据笔者调查发现,许多科技研究部门的科技水平极高,然而很多总给人以无处可用的感觉,事实上,这是科技创新成果在实际应用过程的二次创新比较欠缺。这是许多国家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本文主要从科技创新成果的定位出发,分析论述科技成果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当前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

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对科技创新成果权力保护的基本法律理念。由于科技创新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之一,所以科技创新的本质应该是通过实验和研究对新技术和新发展方向进行的具体分析与创新。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突破前人的可能,所以在不同领域都有科技创新成果的出现。所以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应该从这一成果的知识性、技术性、思想性三个方面出发,确认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性。

由上表可看出,具体科技成果分为基础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以及管理理念成果。相较而言,管理理念成果的转化障碍较少,属于比较容易被接纳部分。而应用技术成果和理论成果的转化面临着极大障碍。下面本文将具体介绍当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二、当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分析

1.我国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所引起的转化问题。虽然我国每年的科技投资费用非常高,但是,由于我国特定的教育方式决定了我国的投资费用主要运用在了高校科技研究所以及重点科学院。而且科技投资费用在运用方面主要是研究投资,而对推广和奖励投资较少。所以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专利审核并没有达到先进水平,而且对我国已经研发出的科技成果也造成了无法推广而闲置。这是对研发资金和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同时,我国科技成果市场成熟度也不高,许多技术发明和改进不能被经济集团所认可和使用,那么科技成果反而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工程。所以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应该加强建设,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才能让科技不断创新,不断向人民生活中转化。

2.我国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而引起的转化问题。所谓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就是指如何利用创新的理念将科技创新利用到人民生活当中去。对这一点的把握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极有难度的。这是因为高端人才更多的注重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而不去调查市场的需求和高端技术的具体应用。而很多对市场需求较为了解的人又无法接触到新型科技成果,这就造成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在转化时面临着制度改革的问题。如果设置高端技术的讨论平台或者开展高端技术经济会就会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带来极大的改进。比如美国苹果公司的转变是由于已故前行政总裁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创意,而他这种创意来自于美国的高端科技实验室,乔布斯认为,高端科技实验室中的许多科技都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但是由于这些高科技技术人才并没有市场敏感性而造成这些科学技术被闲置。所以乔布斯的成功可以说是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二次创新的典型案例。同时也说明了科技创新成果在转化过程中面临的又一大阻碍,那就是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

3.高端技术人才与翻译性人才的沟通不力。这个阻碍主要是对理论科技成果进行阻碍,而且主要表现在我国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的推广方面。我国高端技术人才人数众多,在各个领域也研究出了重大的结果,然而,中国的技术向国外推广时并不占有优势。中国的高端技术人才对翻译性英语的掌握并没有那么好,仅仅能翻译已有技术,对最新技术的陈述则显得十分吃力,而翻译性人才不具有尖端科技的理解水平,导致我国高科技人才的理论研究成果无法变成国际通用型资料进行传播。这也是我国高端技术在向世界范围推广时的阻碍所在。

三、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具体对策以及科技成果与企业衔接模式分析

1.加大对我国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根据上文的分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不完善。所以,我国政府需加大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让科技创新管理机构能有足够资金进行审核和推广工作。只有科技成果通过市场方式加以推广才能真正将科技成果变成人民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例。以政策具体提升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投资经营能力,鼓励更多人进入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中去。

2.加大我国科技研发与生产合作机构的建立。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科研机构很多是单一的科研平台机构,并没有自己的产业链。所以我国应该加大科技研发机构与科技产业机构的合作,将研发内容变为市场商品。这一机构的建立应主要以高校为主,利用产学研合一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即学即用。这一模式是现代化教育的创新,也是现代化科技研究的创新。所以,解决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一大方法就是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通过稳定的组织和运行,利用合作和发展开展科技为企业提高发展技术,而企业为科技提供商业前景的双赢模式。

3.提升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提升市场的影响就是利用市场上比较需要的产品为基础为科技创新方向提出战略性的建议。通俗来说就是利用消费者的需求反向思考科技的创新进步理念,将科技创新依托于市场经济建设。这样就从一定的角度上解决了高端人才更多的注重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而不去调查市场的需求和高端技术的具体应用。而很多对市场需求较为了解的人又无法接触到新型科技成果的问题。同时,对科技创新结果进行二次创新的能力也是在提升市场敏感度之后才能培养的。

4.科技成果与市场企业衔接分析。由于市场企业的需求,才能将科技成果加以推广,也正是科技创新产品的推向市场,才得到足够的资金用来支持科技的研发。科技创新与市场也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需要提高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那么科技成果如何与市场企业进行有效的衔接呢。笔者认为,科技成果主要以技术为主,而市场企业主要以产品为主,所以科技成果与市场企业的衔接也就是科学技术与产品的衔接。所以如何将科学技术应用于产品之中是科技成果能否与市场企业衔接的主要条件。这就对科技研究机构与市场企业的结合与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上来说,应该注重对科技市场化综合人才的培养和应用,让这类人才更多的了解科技成果,并将科技成果运用与企业的产品之中,有效的完成科技成果与市场企业衔接这一大的课题。

四、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从某些角度上讲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也是国家教育软实力的具体衡量标准。所以就理论上来说,科技成果的转化还是具有较大的意义的。根据笔者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意义应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二是人文发展方面的意义,第三就是国际科技交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这三点进行具体的论述。

1.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科技成果的转化本身是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是对市场的发展的促进和支持。正是由于市场的需求,才会促进科技创新,也正是科技创新产品的推向市场,才得到足够的资金用来支持科技的研发。同时,利用科技成果的分时间段升级方式可以完成对市场的调控,将商品分为不同的等级,也让市场得到有序的发展。现代科技发展的逐渐均衡,让科技成果在不同地区地域得到了推广,也为地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2.人文方面的意义。人文方面主要是从精神层面与教育层面说起。首先,精神层面来说,科技创新结果的转化是推进探索追求精神的鼓励和肯定,也是对科技研究人员的肯定。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科技创新结果的转化更加促进了我国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我国的政策颁布与政策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教育层面来说,对探索精神的肯定能极大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是培养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有力措施。

3.国际科技交流模式的创新。许多科技研究部门的科技水平极高,然而很多总给人以无处可用的感觉,事实上,这是科技创新成果在实际应用过程的二次创新比较欠缺,这是许多国家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对国际科技交流是一种创新和改善。上文中已经提到,我国高端技术人才人数众多,在各个领域也研究出了重大的结果,然而,中国的技术向国外推广时并不占有优势。这就是因为我国高科技技术的理论成就无法走出中国的缘故。所以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从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国际科技交流。

结语:中国科技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但是科技的发展不代表人民对科技的利用率的进步,所以如何将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到人民日常生活当中是目前我国许多科技发展部门所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重点问题。许多科技成果无法应用到新产品之中,不仅是对研究资金浪费,更是对人才的浪费和忽视。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果不好主要由于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不完善、科技创新对于实际应用的二次创新能力较差、高端技术人才对市场了解较少等原因。所以笔者认为,加大对我国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加大我国科技研研发与生产合作机构的建立以及提升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是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必要措施和基本方案。

参考文献

篇4

1临床医学生科技创新获得物美价廉的成果,令患者满意

现在医院里的医疗设备和西药主要是国外进口或购买国外专利国内生产,中国原创很少,这直接导致患者看病费用昂贵,消费昂贵又是直接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患者及其家属深感医疗设备检查和药品太贵,疗效也不好[2],就误认为临床医学生故意多收费,就会对临床医学生抱有深深的敌意,稍有小的冲突就会引燃,爆发激烈的医患冲突。如果把医疗设备和药品的价格降下来,就会大大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因为花钱很少还能治大病或者即使疗效不好但是花费很低也可以接受,总比花费很高但疗效差的结果好得多,这样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更好地接受,也就不会严重误解临床医学生故意多收费不给治疗,从而有利于医患关系和谐相处。如何把医疗设被和药品的价格降下来?最主要的办法是中国临床医学生和其他相关医学的创新者经常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尤其是世界领先科技创新活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中国医学力量创新出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医疗设备和药品,这样就会物美价廉,令患者及其家属少花钱治大病、疗效好,对临床医学生心存感激,医患关系也就容易相处并很和谐。

2患者对临床医学生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促使医学生更关心尊重患者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临床医学生对患者关心不够,不尊重患者,没有平等友好地对待患者,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医学生产生严重的误解,认为临床医学生不关心、不重视他们,是想害他们,而不是救他们,于是医患稍微有点小冲突,就会引起严重的暴力冲突,导致许多临床医学生身心健康严重受损,患者及其家属也因严重伤医而被法律严惩,医患两败俱伤[3]。临床医学生如果经常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就能促使医患关系和谐相处。因为临床医学生要想创新出令患者满意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必须了解患者及其疾病的需求,把这些需求放在第一位,这样就必须多接触患者、真心实意地关心患者,患者才愿意与医生合作,才会感觉医生确实为患者着想,心中对医生充满感激,非常有利于医患相处。同时,由于患者对临床医学生所创新的医疗设备、药品有亲身体验,所以最能知道优点和不足,最能指导临床医学生如何坚持优点和改进缺点,患者是临床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重要导师,所以临床医学生必须重视和尊重患者,把患者当作老师,促使医患关系更能和谐相处。这样即使没有研究出令患者满意的产品,但患者一般也不会误解临床医学生,而是深感临床医学生真心实意地为患者着想,从而也真诚地为医生着想,医患和谐相处。

3临床医学生科技创新使其更加细心,避免或杜绝因粗心而发生的医疗事故

临床医学生经常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能够养成非常细心的习惯和素质,因为能够创新出高科技产品的临床医学生必须非常细心,非常重视细节,否则也不可能创新出高科技产品,任何高科技产品的创新都需要最高程度的细心、精益求精,来不得半点马虎,在高科技创新中出现一点儿粗心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轻则造成物质财富的巨大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这样,参加创新的临床医学生就必须非常细心,养成非常细心的良好习惯和素质,才可能获得高科技成果。临床医学生在科技创新中养成或得以巩固、加强的非常细心的良好习惯和素质确保他们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也非常细心,不会发生因粗心而危害患者的医疗事故。所以,医学行业各级领导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使临床医学生参加并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4],并作为日常考核、职称评聘、职务去留升迁的重要考核标准。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调动临床医学生参加并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养成或巩固、加强细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和素质,以减少或杜绝治病救人过程中的粗心大意,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获得患者家属的满意、好评,从而促使医患和谐相处。

4临床医学生在科技创新中敢于探索研究突发新病,从更有效地救治患者

临床医学生经常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多创新出高科技产品,非常有利于养成敢于善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和素质[5],这种良好的习惯和素质促使临床医学生在治病救人过程中遇到患者身上出现的新疾病、疑难杂症,就会非常有效地积极创新,不会轻言放弃,而是积极救治,临床医学生运用平时经常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而形成的敢于善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和早已锻炼出的很强的创新能力以及平时积累的丰富的创新经验,毫不犹豫地探索研究患者身上出现的新病种、疑难杂杂症所用的新的治疗方法、医药、医疗设备,最有效地挽救患者,获得患者家属的好评,从而促使医患和谐相处。所以临床医学生需要经常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积累丰富的创新经验,以便更好地救治患者,令患者及其家属非常高兴。

5临床医学生科技创新可使医学生、患者获得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篇5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分析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就是坚持创新精神,依托高校,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地开展创新学习、创新研讨、创新实践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人才的全面、激发青少年创作的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高校学术氛围,具体内涵包括经济内涵、文化内涵、教育内涵、社会内涵。就经济内涵而言,大学生科技创新产生的科技成果可以直接用于生产中,并产生经济利益,例如1999年在重庆举办的第六届“挑战杯”,仅协议转让金额就达到一亿人民币,因此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内涵会越发凸显出它的重要性。文化内涵,科技创新活动属于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

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因此必然经历一个知识学习、提出想法、创新实践的过程。虽然大学生的学习有了自主性,科技创新需要遵循科学的一般规律,严格要求自己,符合学术活动规范,但因人而异也需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学生可以深入发掘自己的潜力,展现出自己的创新特质,这种展现方式具有丰富性。

高校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是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一个分支。这样的系统必然要求高校与国家的互动性、学校管理者与学生的互动性。高校是社会的一份子,为社会输入优秀的人才,因此高校的科技创新必然切合我国的实际状况,具有合理性、科学性、易操作性。

高校科技创新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增大社会的收益,因此此项活动必须立足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保持一致性。区域经济的发展源于理论和科技实践的创新,而高校就是创新的基地,它代表了当地的文化氛围和科技创新的人文修养,始终贯穿于当地经济创新中。当代经济的发展不竭动力在于创新,以及对劳动力和资金等的投入,高校一方面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高精尖的人才,也为当地的经济注入崭新的科技力量,这样就实现了政府、高校、企业的一体化和联动化,带动了大学的学科建设,提高了大学的科研水平,同时也立足于本地促进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率低

当今大学校园中,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活动的选择余地日益宽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度。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较差,学生参加活动的课题一般为老师的现有课题,按照老师原有的思维创作,影响了学生自主创作的积极性。另外,广大教师特别是文科学院教师关注热情不高,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2. 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缺乏

目前,在学校的日益重视下,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受资金、时间、比赛性质及科技创新活动短期不易出成果等诸多原因的影响,研究课题大都浅尝辄止,缺乏有效的接力,最终导致研究浮于表面,难出精品。首先存在资金问题,学校针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并未出整的资金奖励制度,许多学生鉴于自筹资金的困难,不得不只停留在兴趣层面。

3. 大学生科技创新知识储备不足

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的能力及创新知识的储备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可行性。大学扩招后,生源学习水平下降,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科技创新活动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还需要高端的专业技术,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仅有兴趣,但缺乏学习专业技术的时间和能力,主动性也比较差。

三.加强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措施

高校中应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或创新项目课题,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的观念,同时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课题申报,项目申报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并创造条件,这也加强了学生们去创新探索的主动性。

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在于创新,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与导师沟通交流自己的想法。其次,可以让学生在导师处寻求帮助的同时,积极发挥导师的引领作用,形成导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项目,从而达到科技创新在高校中的实用价值。

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针对各个年级的特点,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组队合作形式,让老生带领新生,导师带领学生,从而形成一个个团队。对于提高科技创新中的团队精神,分享精神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振德等.大学生科技创新障碍分析.高教论坛,2006.

[2]宋之帅.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

篇6

关键词:标准化;科技创新;全球化;国际贸易

一、引言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标准化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外贸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标准化+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给改革新常态下的检验检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将迅速发展的标准化战略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在确保检验检疫工作准确无误的同时,利用世贸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协定)所确定的有关技术标准原则,使日常的业务工作投入更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加有效保护自己、抵御国外产品和技术的进入已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科技创新标准化的重要性在于是改进产品性能、生产过程和服务大众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最大限度的技术合作。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要求日益复杂,分工愈发细致,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需要通过制定和使用标准,来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以使生产正常进行。技术是“标准化+科技创新”的基础,是标准化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相互衔接的纽带。一方面科技创新活动产生的是科学思想、科技原理、科技样品和科学成果,这些科技创新成果需要通过科学技术标准化形成相关技术标准,才能获得快速的推广和应用,进而提高科技创新项目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市场环境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样要求科学技术标准跟上步伐,需要不断制定、修订相应的科技标准,提升科技标准中的技术含量,这也对科学技术、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科技创新为标准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能够不断提高技术标准中的科技含量和自主技术含量,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

二、科技创新领域的“标准化+”

科技创新领域的“标准化+”并不是标准化和科技创新两者简单的融合,而是利用标准化的思维模式,开创科技创新活动新型发展模式。(一)标准化是科技创新的需求。“标准化+科技创新”的主要特性要求技术标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同时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标准中的科学含量和技术含量,对标准化的创新性提出新的要求。科技创新要依赖于科学科技创新活动,需要通过立项、功能测试、安装调试、项目验收以及市场准入等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创造技术先进、适应市场、经济价值高的科技成果,并在获得技术许可证、改进、利用推广的前提下,逐步形成新的技术标准。科技创新为技术标准化进程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提高技术标准中的科技含量和自主技术含量,促进我国科学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二)标准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科技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未知性和风险性,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适时地加入标准化思维能够开拓科技创新的思路,能够促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减少不必要的普及活动,从而减少科技创新的成本、降低科技创新项目的风险,增强科技创新的动力。技术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短时间内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在整个行业和产业中的推广,提高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的秩序,实现相互竞争企业双方以更高的速度优胜劣汰,促进市场机制优化升级,使采用科技标准的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进而带动新一轮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三)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需求关系及相互支持关系是以科技创新活动的利润导向为前提的,而科技创新活动的利润导向是建立在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客观事实基础之上。企业赚取利润的动机决定了在进行科技创新时就必定会考虑创新投入成本的回报问题。从最初的项目确立到真正开始技术研制,再到将科技成果进行市场转化,直至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回笼资金并获得一定的利润,整个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失,都是企业为最终实现利润和生存所必须关注的。

三、科技创新对标准化的作用

(一)标准接口数量的增加,促进新标准普及。企业通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不断获得新技术、新能力。新技术转化成新产品,新产品又能够改善现有生产技术,提高企业生产产品和设备的使用效率。科技创新活动能够提高效率立足于科技创新能够产生更多的标准接口,产品和设备能够通过这些标准接口相互连接,开展多任务、多维度、多渠道运作。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创造出更加高效的标准接口方式代替慢速度的旧接口,能够在不改变原有标准接口数量的条件下,通过相对高效的接口方式增加相互之间的信息流通。两种科技创新方式都能促进新标准普及和推广,加速科技创新活动标准化进程。(二)创新成果的出现,推动新标准的出现。科技创新活动创造了新产品,新产品的出现会带动新的商机,同时就会出现新的标准。随着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旧标准会逐渐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为满足新技术发展的新标准会逐渐形成,从而倒逼标准的更新换代。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消费品品种会不断增加,旧标准的内容也需要不断填充,就会形成新的标准,以上两种情况均会加速标准化进程。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企业为追求更高的利润、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巩固市场地位,会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一旦企业展开一场全新的技术变革,新标准随之被推出来。(三)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要求新标准规范创新成果。开展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活动不断获取新的科技成果,这一过程需要新标准对创新成果进行规范管理。另外,新的科技创新成果会以更高的要求对标准化工作进行审视,标准化工作面临更高标准的要求。因此,拥有新技术的企业一方面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这些企业的标准化能力也会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不断加强,这都表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会加速标准化进程。

四、“标准化+科技创新”实现优化升级

开展标准化和科技创新的关系研究对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等主体正确认识“标准化+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学地制定技术标准标准化发展战略、提出有效融合两者关系的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标准化+科技创新”优化升级突破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一)强化企业标准化和科技创新意识。标准化对科技创新的作用短时间可能不明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主要原因是相关主体标准化意识淡薄,加上标准化人才的稀缺,从而导致滞后性的发生。此外,部分企业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受传统竞争思维制约,专业型科技创新人才短期内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社会各阶层目前还未意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仅仅是把标准当作让消费者熟知产品、让政府部门认可的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标准化和科技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身为标准化的直接参与者和践行者,为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企业要更加积极地参加相关标准化活动,跑在其他对手的前面,就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如果一项新技术可以成功转化为标准,那么会给企业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二)完善专业人才引进机制和激励机制。专业型人才是标准化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广大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坚力量,企业任何活动都需要人才的支撑。从最初接触国内外相关标准,到一步步认识和应用标准,逐渐到参与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的全过程,都需要既熟悉英语,又熟知国际先进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政府需要通过不断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同时调动现有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参与到标准化工作和科技创新活动当中去。因此,注重专业型人才资源的挖掘,培养一批高水平、高标准的科技创新人才和标准化人才,鼓励他们通过不断科技创新,施展自身才华,更加有效地制定实施先进标准,从而促进科技创新与标准化的共同发展。(三)优化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环境。科技创新和标准化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共同的基础设施、共同的参与者和共同目标。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双方竞争的主体存在差异,科技创新的竞争主体一般体现在微观方面,而标准化的竞争主体表现在产业以上的宏观方面。同时,标准化和科技创新具有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节作用,调控现有的标准化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将标准化体系纳入科技创新体系当中。逐渐建立和完善与标准化配套的相关科研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标准化和科技创新的调节作用。科研立项要把握标准化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的平衡发展。地方政府需要积极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协调机制,全面部署标准化的相关工作,推动标准化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政策相融合。重点强化各地区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标准化工作,以标准指导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保障社会服务,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结语

“标准化+科技创新”是新时期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新模式、新方向,标准化作为一个开放型、多元化的统一模式,有利于社会各界力量、多元利益主体广泛的融合参与。“标准化+科技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发展,符合质量发展战略对专业质量数据搜集、分析、预警的综合型需求,能够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广大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统一、专业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坚实的数据支撑。检验检疫部门应主动借力“标准化+”的思维方式与技术手段,创新检验监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实现企业和检验监管部门双赢的质量监管新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卢风君,刘俊华.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4)[R].中国标准研究院,2012.7.

[2]沈志凌.技术标准对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及策[J].管理世界,2015.4.

[3]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质量观测课题组.2013年中国质量发展报告[J].2014.2.2.

[4]孙志远,吴文忠.检验检疫风险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4.

[5]杨剑.技术标准竞争的权力结构限制与中国技术标准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15.25.4.

[6]李薇.中国制度环境下的技术标准战略及其联盟机制[J].华东经济管理,2014.8.

篇7

关键词:烟草企业 科技创新 途经研究

从烟叶的生产种植到烟草商业的物流配送等各种环节,无一不需要科技创新。烟草商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需企业把烟草的生产和研究结合起来。因此烟草商业企业的创新需要坚持以科技的创新为管理基础,不断加大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于开发。只有坚持科学技术为主体的管理才能使烟草商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得到落实。

一、增强观念的创新意识

企业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人思想素质的的高低,而且还和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员工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落实的情况。所以烟草商业企业应转变员工们的创新观念,激发员工们创新思想。而企业能否做好科技创新的工作,首先在于其领导干部的思想解放和观念的转变。只有让科技创新的观念的到广泛认可,让每一个员工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通过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引导员工们的解放思想,鼓励员工们参与创新。

二、提高对人才的重视

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利器,是企业的灵魂所在,而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才。因此一个企业需要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进行引进和培养。进而来增强烟草企业重要岗位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在建立起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后,烟草企业不仅可以实现科技的创新,更能良性持续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烟草商业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和吸收高科技人才,建立长远的人才发展战略规划,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和以人为本的优良环境,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深造发展的平台;完善职工的技能培养制度,利用教育和培训的方法,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员工们更多的接受先进科技和知识;并且还要给基层科技人才发展的机会,鼓励基层科技人员参与到烟草科技创新的项目中来,烟草企业要充分认识人才是多样的,企业的发展需要不同的科技人才,要对企业中有专长、有能力的员工给予重视。

三、加强产学研相结合

烟草商业企业应充分利用科研院校的在科技和研究上的优势,并且要充分发挥烟草企业和科研院校的优势,取长补短、相互配合从而进行科技的创新和生产。烟草企业开展科学研究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能极大地提高烟草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烟叶产区和科研单位密切合作,能带来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立科研队伍协作攻关。由企业和科研院校组成的不同学科、多领域的专业技术研究团队,能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协作攻关能显着提高烟草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并且建设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面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凭借烟草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建设,可以推进当地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并且开展示范区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提升烟叶的生产技术和质量。通过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势必会对于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烟草商业企业的科技工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工作,因此烟草企业科技创新一定要新要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具有长远的计划和发展企业才能不断发展,不被淘汰。因此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的工作,既要有长远的目标任务,又要有短期目标任务。而且科技的创新还要坚持以计划管理为基础,以科技创新目标管理为引领,以科技项目研究为载体,以规范管理为手段。因为科技创新工作是在建立在实施开展科技计划基础上进行的,只有通过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才能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体制机制的保障,才能确保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有方向有目标有内容。烟草企业要坚持科技创新的长远目标任务和企业科技工作的短期目标任务有效地结合,以科技创新目标的管理为引领,以科技项目来带动各单位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和规范管理,从而使烟草企业的科技创新有目标地开展。

此外,烟草商业企业还应该健全企业的评价激励制度。因为就目前而言,一些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氛围不高、管理松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评价激励制度,从而导致部分员工缺乏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观性。商业企业要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通过健全评价激励制度,激发员工们的科技创新热情,而且良性的竞争还能增强科技创新队伍的活力。企业通过利用制定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激励机制,在全面了解员工需求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变化制定出适合的政策,充分发觉员工们的科技创新潜能。烟草企业依据科技创新工作的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激励方式,通过鼓励员工科技创新,奖励员工主动创新,激发员工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陈伟明.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定位于路径选择.[J]广东农业科学.2009,(05)

篇8

关键词:科技创新 创新型国家 金融体系 作用机理 问题 构建 自主创新

2006年,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随之公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愈加突出了自主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将科技创新推上了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位置。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有着关键性作用,这在理论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和阐述。想要技术创新不断发展,必然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制度,最重要的是构建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而金融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安排能够大大减少技术创新的不确定因素和交易成本,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激励。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大,金融体系已经成为影响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制度安排之一。从经济学领域考虑,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资本是“第一推动力”,应充分利用资本的推动力带动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在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当下,迫切要求构建金融支撑体系以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对此,有必要研究我国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以探索适合于我国现状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技水平的增强提供强大动力。

一、我国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源泉与主导要素,在理论上已经得到了精辟的论证。可是技术创新的实现需要有强大的推动力予以支撑,而合理的金融制度安排则是推动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激励着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是科技创新中一个不可获取的制度安排。但是就我国金融服务现状来看,尚未形成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对接的完整体系,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服务明显不足,科技创新难以发展。那么,我国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呢?将从下几个方面进行扼要阐述。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脱节

近些年,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使金融创新和改革不断深化。可是创新与改革的重点是向市场金融转型,忽视了实体经济和是虚拟经济之间的良性活动,尤其是没有注意培育创新资源金融化与创新知识资本化的金融机制,导致科技创新缺乏强大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使科技创新力有所不足。

(二)投融资体制的非市场化

一直以来,以政府和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投融资机制主导着我国的技术创新,虽然在我国技术创新起步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种投融资机制阻碍了风险资本的形成与产业化,将社会资本拒之于技术创新领域之外,导致我国技术创新对政府资本和银行信贷资本的过度依赖。可是政府资本数量有限,无法发挥有效的导向作用,加之银行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造成科技创新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后劲不足。

(三)金融支撑结构单一

就我国而言,科技创新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银行,资金途径相对狭窄。然而,西方一些国家的科技创新资金来源途径非常广泛,有个人、企业、银行及国外投资者等,比如美国。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现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投资力量来创造一个支撑于科技创新的体系和环境,从而导致科技创新工作开展不畅。

(四)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力度不够

一般而言,在科技创新上的金融投资存在着较大风险,金融机构出于资产保护的目的,往往不愿主动向高科技企业提供贷款,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

(五)主板市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功能弱化

我国主板证券市场经过多年发展,虽然已初具规模,但是市场机制仍完善,市场形态和结构比较粗放,缺乏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机制。

(六)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政府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政预算拨款,二是贷款投入。从虽然科技创新对政府财政有着很高的依赖性,政府财政投入对科技创新也起到了显著作用,但是这种支持必定是有限度的,不能满足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而且从原则上讲,政府财政支持的主要目的是为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为国家长远发展而考虑,直接用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实则并不多,更何况投资风险较大的高新技术。

二、关于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建设的几点看法

从上文中不难看出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构建适应于我国国情的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撑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更何况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只有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面对这样的形势,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金融支撑体系予以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持力量和保障,具体构建措施如下。

(一)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策环境、信用环境和法治环境。在政策环境上,在允许范围内要求中央和各级地方在政策上给予充分支持,引导金融支撑体系建设工作逐步展开;在信用环境上,全力提升科技创新主体的金融信用程度,促进资本不断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中;在法治环境上,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步伐,为科技创新主体、投资主体及其它各方权益提供健全的保障。

(二)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首先,积极设立政策性科技发展银行,专门为科技创新领域提供服务。由于当前我国银行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有限,为了拓展支撑力量,有必要设立政策性科技发展银行。然后,建立多层次的覆盖广泛的政策性担保体系,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中来,从而拓宽资金渠道、增加资本投入,解决融资困境。最后,积极发展政策性科技保险。鉴于科技创新有着较大风险,就要对这一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而发展政策性科技保险的目的就在于控制科技创新风险,引导更多资金流入科技创新领域,降低投资风险。

(三)加大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

商业银行作为科技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科技创新今后工作仍然依赖于商业银行的支持,同时应该持续加大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首先,逐步提高商业银行在科技创新项目上放贷的积极性。为了做到这一点,可采取“基准利率加风险溢价”,即在科技创新贷款初期执行基准利率,待科技创新取得收益时再获得相应的风险溢价。然后,积极开展商业银行创新工作,包括管理方式、管理理念、业务模式等,商业银行整体实力的提升可以为科技创新带来更大支持。最后,设立科技银行。同前面提到的政策性科技发展银行一样,科技银行也是为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企业放贷,全力支持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如果科技银行短时间内无法设立的话,可以考虑建立该服务内容的金融服务公司,再逐步过渡为科技银行。

(四)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并不断使之完善、健全

首先,逐步扩大创业板市场规模。创业板市场的存在能够为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资本市场的各项服务,促其快速成长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从这一层面考虑,创业板市场规模的扩大可以强化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服务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其次,逐步完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是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蓄水池”和“孵化器”。这一系统的完善,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转让的服务质量,使科技成果转化更为便捷。然后,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债券融资是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渠道,为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需要全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为企业以供更好的外部融资环境,使更多的资本流入高新技术企业。最后,完善科技产权市场。由于相当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为了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就必须逐步完善科技产权市场,为科技成果转让提供规范场所。

(五)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在风险投资机制建立与完善上,要借鉴国际上一些成功的经验,逐步引导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资本流入科技创新领域,既可以满足其资金保值增值的要求,也可以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与此同时,注意拓展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只有具备通畅的退出渠道风险投资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并得以不断成长壮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科技创新需要金融业的服务和支持,因而为了全力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必须建立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为此就要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不断增大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可行性高的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后盾。

参考文献:

[1]鲍钦.论商业银行科技创新与金融市场业务创新的关系[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8⑷

[2]邵同壳.风险投资、创新与创新累积效应――基于系统GMM估计的动态面板分析[J].软科学,2011,25

[3]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彭风,马光悌.技术创新在证券金融服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1

[5]陈军,蒋明珍.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机制与对策研究――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首届企业家沙龙”综述[J].江苏科技信息,2009

篇9

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至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此问题,经济理论界的研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Smith(1776)认为资本、劳动和土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一经济思想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被大家广为接受。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变革,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传统经济增长因素理论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经济现象就是国民收入的增长除了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贡献之外,还出现了一个“余额”。那么这个国民收入增长的“余额”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经济学家经历了长期探索。Solow(1957)认为这个因素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经济突破传统模式增长的根本原因。Denison(1962)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要素,另一类就是提高生产要素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即广义的技术进步。以Lucas、Romer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通过建立人力资本溢出模型(Lucas,1988)和知识溢出模型(Romer,1990),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的内生变量纳入了增长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认为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是由其技术进步水平差异所致。因此,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要想实现经济赶超,必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创新。之后,以Young(1991)为代表的技术扩散模型,Aghion、Howitt(1998)为代表的Schumpeter主义增长模型等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拓展,深化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Kydland和Prescott认为宏观经济的波动是技术的冲击变化所引起的。迄今为止,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性共识,并深深影响着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十二五”规划也强调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未来将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我国学者更多的研究焦点不是侧重从理论上阐释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更多的是围绕着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估算,进行量化研究。如,刘伟、张辉(2008);袁堂军(2009);胡宗义(2010);陈诗一(2010);高昌林等(2012);何锦义(2012);张浩然、衣保中(2012);邹心勇、赵丽芬(2013),以及周绍森近几年的一系列成果等。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由于学者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测算函数形式不一、科技进步的内涵界定不一、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假设的前提不一,以及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不一,导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估算结果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大多数测算结果都在30%-50%之间,这一方面进一步说明经济增长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不同侧面的贡献,能起到互相补充或交叉验证的作用。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演进的理论研究进展

产业升级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化的一个过程。Clark(1940)通过经验分析揭示出了三次产业逐步演进的内在规律。那么这个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呢?Clark研究发现这个规律形成的原因除了需求因素之外,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效率才是关键。Schumpeter(1942)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并认为科技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在时间上也不呈均匀分布,先是一些企业科技成功创新,领先市场,之后是大多数企业争先跟进、模仿;产业发展的实质就是由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一个不断破坏旧的、创造新的内部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破坏过程。20世纪50-60年代,Kuznets在研究产业演化规律时指出单一产业部门的兴衰往往是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的;Rostow(1963)认为主导产业部门是区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指标,而由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产业持续增长则是这些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导产业部门的一个关键原因。Porter(2008)认为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专有知识的扩散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产品的创新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实现产品差异化,进而增加企业利润;过程创新或者工艺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专有知识的分享或扩散则会影响到整个产业或行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产业演进发展的根本原因。当前,更多学者对科技创新作用和影响产业演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以1978年哈佛大学的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Utterback提出的描述产业技术创新分布形式的A-U创新过程模型最为典型。Abernathy和Utterback指出创新类型和创新程度取决于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形成了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产业技术创新分布规律。A-U模型为我们更好理解技术创新和产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它不仅考虑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的关系,而且指明了在单一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应如何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变迁。吕明元(2009)运用A-U模型对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成长的路径及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特点,应该结合产业的自身属性以及特定的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A-U模型。除此之外,众多学者还探索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如,张倩男(2008)、赵玉林(2012)等;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如,施建军(2009)、江可申(2011)、孙冰(2012)等。近年来,个别学者开始从科技创新的需求侧,即从需求空间、需求异质性和需求条件、需求约束等视角出发勾连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孙军(2008)、孙晓华(2012)等,从而改变了以往过于侧重如何改变技术创新的供给,进而推动产业发展的传统研究范式或路径。从上述研究文献可知,学者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演进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还应该结合产业的属性以及特定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三、现代科技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进展

以“文化产业”、“文化与科技”、“文化产业与科技”为关键词进行CNKI检索,之后再经过筛选,发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文化产业概念的层系研究(段莉、胡惠林,2013);文化产业集群的研究(雷宏振,2012);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朱智文,2013;冯根尧,2014);文化产业国际比较研究(郭玉军,2012);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战略研究(金元浦,2012),等。仅有部分文献围绕文化产业和现代科技的融合问题进行了一般研究,但大多是理论的可行性辨析,或者散见于数字产业、内容产业等新兴文化业态的零星论述中。如,胡惠林(2007)就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革命和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正是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与突破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解学芳(2007)、张培奇(2010)、祁述裕(2011)等在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重要性。解学芳(2010)进一步深入地对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逻辑演进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形成了互动和谐的逻辑关系;但短期内,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与现代科技进步之间往往存在时滞性,现代科技的反文化特性以及管理主体的利益之间会存在明显的时间差。顾江(2010)通过构建赫芬达尔指数对我国大多数省域的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了测算。张京成(2011)、朱自强(2012)等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过程中纷纷认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是这些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典型特征。近两年,个别学者还对文化产业的科技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如郑世林和葛珺沂(2012)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但由于我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起步晚,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数据收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外有关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交叉研究的文献规模相对而言较少,且比较零散,亟需开展系统化的研究。当前研究更多侧重于理论可行性辨析,实证研究还非常薄弱,也有待今后加强。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现状;对策;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智慧升华的表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是高校教学内在规律的体现和学生工作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可以有力地促进学校的学风建设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注重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了解众多的领域和学科知识,如果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则无从谈起,因此科技创新活动又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他学科及领域的主动性。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面临的问题

1.1缺乏科技创新意识

我们对我院不同专业的40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不了解科技创新活动,更没有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而没有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的原因多是“没有获得比赛信息”、“对科技创新类竞赛没兴趣”、“认为自己做不了,不自信”。另外,我院学生工作主要是开展校园文体活动,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制度不完善,缺少活动的组织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不利于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另外,我院经常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及社会团体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开办学术讲座,但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主动自愿参加的学生人数很少,大部分学生是出于组织者的硬性要求或其他原因去参加的,因而很难达到学术讲座的预期效果。另外,独立学院招收的学生,大部分高考分数相对不是很高,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许多学生家庭条件相对优越,他们缺少毅力,意志力不强,思想上不愿付出更多,对学校开展的一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些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

1.2教师指导力度欠缺

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院教师承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本身就很重,因此和学生交流的时间有限,更谈不上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学生从事一些科技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缺乏科研经验,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作用不明显,或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因而造成科技创新活动创作的作品含金量不够高。

1.3理论和实践脱节

我院现行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被形象地称为“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的研究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出现了死学知识和高分低能的状况。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我院虽然也开设了专门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课程,但是没有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根本因素。因此,独立学院应该适当改变教学方法,调整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4创新活动层次不高

我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数量小、规模小、组织能力弱,科技创新活动水平不高,尤其是一些国家级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1.5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不浓目前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主要由团委以“课余活动”的形式开展,由于目前教学体制和教学资源有限,学校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组织更多的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发展规模;虽然我院建立了很多社团和各种协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但是这么多社团真正和科技主题有关的却没有几个,且社团和协会的活动缺少学术气氛,科技含量不高,这与当初建立社团和协会的初衷相悖,对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帮助较少,使得校园学术氛围不浓;另一方面,当前的培养方案也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科研氛围,为了让学生修够学分,培养方案里每学期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排得很满,使得学生除了完成学业之外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科研创新。另外,学生的生活状态也是各不相同,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很积极地想参与科技创新,但对科研不知从何下手;大二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专业课,时间比较紧;而大三的学生又要准备考研或是考取其他的一些证件,比如,教师资格证、会计证、计算机证等等;大四考研的学生正在加紧时间备考,不考研的学生正在积极找工作,很难有学生把精力放在科技创新活动上来,而指导教师也很难找到真正对科技创新感兴趣而且优秀的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从目前来看,我院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数从整体上出现逐年增加的良好趋势,但是很多学生投机取巧,不做潜心研究,仅是靠短时间内将别人的成果进行拼凑来突击完成任务,导致学生的高水平的重大发明、科技成果很少,并且长期坚持研究的学生非常少,学生从事科技活动高水平的少,粗枝大叶的多。以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例,我院还没有获得过国家奖。这种状况从侧面反映出我院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培养方面尚欠缺有效的措施。

2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水平的对策

2.1扩大宣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科技创新活动不同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生是否参加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因此要做好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校报专栏、简报的形式和利用校内广播、校园网等途径,加强对活动的宣传。同时,积极邀请校内外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大学生来校现身说法,邀请各种科技创新活动赛事的宣讲团来校给学生作报告。另外,学校还可以设置适当的奖励,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体会创造成果的同时,也能为自己创造升学和就业的好机会。2.2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给学生介绍创新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的实践中来。其次,指导教师要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和指导,逐步把学生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让有兴趣的学生能够坚持长期的科技创新,并由此带动其他学生的科技创新想法。

2.3加强指导教师队伍

建设教师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证,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与指导,就不会有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很难出来高水平的成果,因此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统一协调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一支知识面宽广、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队伍。

2.4建立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

首先,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措施。比如,学校可以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积极拓宽校外实践渠道,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其次,开设与活动有关的创新课程,加强科技创新技能的训练,给学生介绍创新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在教师职称晋升和评奖评优时把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重要的一项指标,同时,对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记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对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且记一定的学分,该学分可以用来抵充公共选修课学分和专业选修课学分;并且和学生的评奖评优挂钩,对参与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的个人或团队要给予荣誉奖励和物质奖励,并在入党时优先考虑。

参考文献

[1]徐才千.工程应用型本科大学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241(7):97-98.

[2]蔡韦,余波,兰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65-166.

[3]杨振海.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学报,2010(6):81-83.

[4]景爱欣,景爱霞.对于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