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篇1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国传统节日;中华文化;民族精神;文化内涵;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且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这些节日久经沧桑,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延不衰,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令华夏子孙世代陶醉和向往,以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陶冶和锤炼着民族的品格和个性,以欢乐祥和的氛围弘扬着民族的美德和精神。其传承民族血脉、提升民族精神的价值,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心理认同的价值,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价值,激发与释放情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难以替代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根、立世之魂、传承之本。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承的传统节日文化,可谓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生动展示了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①今天,我们要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过节理念,充实和丰富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是厚重而多彩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

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土壤中,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即节日日期的选择与设定是古人依据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而约定俗成的,都对应着特定的节气和农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步入农业文明的古国之一。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国之大事在农”的观念,并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认识到:人类要生存、庄稼要收成,就必须观察和掌握天象(日月星辰的变化)、物象(动植物随季节而生的变化)和气象(寒暑雨雪的变化)及其规律,顺应天地运行的节奏和气候变化的秩序,来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其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为了准确地反映四季气温、降水、物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情况,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古人依据太阳在黄道的不同位置,确定出了“二十四节气”。岁时节令一经确立,一些特别的日期就凸显出来,它们作为农耕周期中的关节点,备受先民的重视,每当特定的节气来临之时,都要举行与这个节气相应的仪式和庆典活动,这样,农耕周期便也成了庆典周期。“‘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②

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四时节庆,纷至沓来”。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春节、元宵节、中和节、清明节等节日接踵而至。人们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阖家团聚、拜年庆贺、舞龙观灯,尽情欢庆新春的到来;还要祭奠先祖、尽孝寻根、踏青赏春、娱乐健身,在慎终追远中享受新春的赐福,准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农耕播种。炎炎夏日,端午节又如约而至。人们佩艾采药、驱邪避毒,凭吊屈原、裹粽竞渡,斗草送扇、归省探亲,以期安度酷夏、消除邪恶。时至秋季,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纷至沓来。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人们,乞灵巧、放河灯、赏秋月、玩秋菊、登高辞青,以多种方式庆贺丰收、祭奠亡灵、祈福纳祥。严冬降临,瑞雪飘飞,腊八节、小年、除夕是对它最好的迎候。人们忘记了寒冷,扫洒除疫、送灶祭祖、社火游街、欢欢乐乐地团圆守岁,品味着“田增五谷人增岁”的喜悦。四时吉庆的和谐有序、错落有致,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互动。

中国传统节日的设置还体现出了农闲农忙安排有别的特点。从节日在一年四季的分布上看,农闲的冬春两季,安排的节日较多,节庆活动内容丰富,且持续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而农忙的夏秋两季,则安排的节日相对要少,节庆的内容和时间也相对要稍短一些。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个一年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活动内容最丰富的年节,即安排在冬春之际的农闲时节。这样的安排,无疑是农耕社会使然。只有在冬尽春回的农闲之际,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们才得以休息娱乐,并有充裕的时间祭神祀祖、阖家团聚。

四季佳节的娱乐庆典和烹饪饮食,也是适时合令、因时而设、应季而生的。如春节的燃放鞭炮、扭秧歌、跑旱船、耍社火、转九曲、逛庙会,确能给寒冬里的人们增添不少激情和欢乐的气氛;清明节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是因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满目葱翠,一派生机,正是人们投身大自然、享受明媚春色的好时光;端午节赛龙舟,恰是江南水乡汛期未到,而气温已高,宜于水中嬉戏的良辰吉时;中秋节家人团聚,祭月、拜月、赏月,时及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清新,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可谓“花好月圆人团聚”的最佳时日;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宴饮,正值晚秋,秋风渐劲,寒意渐浓,霜染枝头,云淡山青,适宜人们登高秋游、活动筋骨、陶冶性情,尽享盎然秋意。此外,烹饪食物的多样性也体现了春夏秋冬、朝夕晦明等不同特点。夏秋之时,正是各种水果成熟的季节,于是此时的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等,人们的餐桌上,蜜桃、苹果、石榴、葡萄等各色水果便成了主角;冬春之际,猪羊壮鸡鸭肥,于是春节、元宵节等节日里,各种丰盛的肉食成了人们的最爱;端午时节,粽叶飘香,自然清香诱人的粽子就成了餐桌上的“当家花旦”;中秋时节,“秋风响,蟹脚痒”,于是螃蟹便成了最受青睐的中秋美食。可见,传统节日的娱乐饮食等诸多节庆民俗,都是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和谐、协调的关系。

“如果说,有些民族的节日体系是以宗教纪念日作为核心的话,那么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和其他某些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大的区别,我们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特征在于,这些节日是以协调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③中国传统节日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节律和独特的审美心理定势;反映了先秦以来历代人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二、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从远古走来的中国传统节日,是“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岁月的推移和中华文明的发展,使传统节日不断被多种社会文化因素润泽渗透,有民间传说的嵌入,有宗教活动的影响,有历史人文的大量积淀,有民族智慧、情感、生活习性的融合等,节庆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如介子推居功不受赏的传说之于寒食节,爱国诗人屈原、忠臣伍子胥、孝女曹娥的传说之于端午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爱情传说之于七夕节等。又如,源于远古“腊祭”的春节,腊月初八先民用五谷杂粮做腊八粥敬祖祭神,是古代“腊祭”的开始。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各大寺庙纪念释迦牟尼成道日做腊八粥与古代“腊祭”的行事相融合,形成了民间食腊八粥的习俗。中国传统节日以博大的包容性,不断地融汇、积淀、丰富、发展,使之成为蕴含丰厚、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成为一面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多棱镜”,它能折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风俗礼仪、民间信仰、伦理道德、人文诉求、审美情趣、文学艺术、饮食服饰……。由此我们可知,中国传统节日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共同需要而通过积淀形成的,并以传统礼仪、仪式、游艺等为重要内容和方式,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表达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的民众群体活动的日子。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艺术形态是多元多样的。若依据传统节庆的性质和内容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将中国传统节日分为:生产类节日、祭祀类节日、纪念类节日、庆贺类节日、社交娱乐类节日、驱邪祛病类节日等类型。虽然各类节日均是围绕着特有的主题而展开,但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又不断渗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一个节日中常常包含了多种性质的民俗活动。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大多具有了综合性,通常由多个节日主题、多项民俗活动所构成,其丰富的内容也使这些节日承载着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了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1、精神文化层面

中国传统节日浓缩着我国数千年文明进程的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风貌,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理想情怀,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春节是由原始农业社会庆贺丰收的“腊祭”演变而来的,祭神敬祖,表达对大自然和祖先的感恩之情;辞旧迎新、阖家团圆,这是一年一度的春节的主题。春节的一系列仪式礼仪,不仅使民众的生活绚丽多彩,而且显示了以人为本,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反映出可贵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凸现着团圆、祥和、平安、欢乐的精神追求。清明节,人们通过扫墓祭祖、缅怀英烈先贤,送上一份哀思和敬意,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敬祖报本、热爱亲情和友情的道德情怀,并包孕着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郊游踏青则体现了中国人哀而不伤、乐而不的豁达心态和回归自然、热爱生活,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端午节,人们纪念屈原,体现了传统价值观里对于爱国忧民、清高自守、卓尔不群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悬挂艾叶菖蒲、采药制药,在驱邪避毒中感悟祖先遵从自然令律应对灾疫的生活智慧,传达出民众对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国运昌盛的渴望;龙舟竞渡反映着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中秋节,家人团聚,共食月饼,共赏明月,共享天伦,体现出中国人追求家庭团聚、生活祥和、未来美满。

2、行为文化层面

中国传统节日是各种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集中展示的平台,这个平台荟萃着祭奠、礼仪、表演、技艺、艺术、体育、游戏等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就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集大成者。自古祭祀和庆典仪式就十分丰富。就祭祀而言,春节祭祀活动很早就形成了两大祭祀文化传统:一是感念大自然的恩赐而举行的祭祀,如祭祀灶神,是对灶火烧食之功的感念;祭祀土地神,是对大地母亲繁衍万物的回报;祭祀井神、河神,是对生命之水的感恩;对牛、马、鸡等各种家畜的善待和祭祀,则是表达了对帮助人类生存发展的动物们的酬谢,等等。这些祭祀,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与大自然沟通、对话的方式和渠道,是虔诚的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写照。二是敬仰古圣先贤和宗族祖先而举行的祭祀。慎终追远的尊祖情怀是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在春节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隆重地举行祭祖活动,宗族家长们率领着儿孙虔诚祭拜列祖列宗,感念祖先的恩德,祈祷其“在天之灵庇佑儿孙”,并倾诉出儿孙们的承诺和告慰。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饮水思源、永不忘本的传统精神。春节期间的社交娱乐活动更是丰富多样:团聚、守岁、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放鞭炮、拜长辈、访亲友、逛庙会、观花灯、闹元宵等等。人们在释放内心情感、满足心理诉求、体味人间温情、享受年节欢乐中,演绎着、传承着、创造着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并净化和提升着亲情、友情。春节也是民间艺术、技艺的大展演。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年节史中,历代先民发明和创造了数以千计的游戏、艺术、体育的形式和品种,其中既有讲、唱、演,又有游戏、竞技、杂耍等。在春节期间常见的有:社火、戏剧、舞蹈、秧歌、高跷、旱船、舞龙、耍狮、耍猴、杂技、武术、跳绳、打秋千、放焰火、走灯阵、讲故事、说书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容和品位,而且使春节的喜庆氛围迭起,使每个人都能尽享这份愉悦身心的欢乐,并得到精神上极大地放松。恰如有的学者所说:“普天同庆的春节的确是日常平淡生活的一种超越,是中华民族集体的生日,也是最具东方色彩的狂欢节。”④此外,围绕年节文化而产生的那些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诗文佳句,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有关年节的歌谣和俗语等,也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族精神。

3、物质文化层面

在传统节日文化系统中,外显的、有形的物质文化也十分丰富,既有四季飘香的节令佳肴,更有纷繁多样的装饰品、吉祥物,还有大自然赐予的植物、花卉等,这些物质载体,通常具有多种功能,不仅能满足佳节中民众的某种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审美需求、点缀需求等,而且以其特有的象征性和富含的文化蕴意,满足人们避瘟驱邪、祈福纳祥、生活圆满、健康平安等各种美好的心理企盼和精神欲求。

传统节日中的许多美食佳肴,都有着一定的象征寓意:除夕子夜与新年交替之时吃饺子,又称“更岁交子”,饺子取“交子”的谐音,有“辞旧迎新”与“喜庆团圆”之意;饺子又形似元宝,故又有“招财进宝”之意。春节吃年糕,由于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多有讲究,炒青菜是家家必备的盘中餐,表示“亲亲热热”;吃豆芽菜,因豆芽形同“如意”,意味着“如意吉祥”;餐桌上必有鱼,但切忌一次吃光,表示“富贵有余”,等等。此外,元宵节吃元宵、汤圆,象征家人团圆,和睦幸福;端午节吃粽子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取“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共享天伦之意;重阳节吃重阳糕,有百事俱高的含义。美味的节庆食品饱含着美好的寓意,体现着华夏子孙朴素且高尚的精神追求。

在传统节庆用品诸如字画饰物、植物花卉中,大多也是物与情脉脉相通,人们以物寄情,巧妙地利用各种物质符号,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复杂的心理情感。如新春佳节,民间有在门窗上贴“福”字的习俗,“福”字含有“幸福”、“福气”、“福运”等寓意,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追求,许多地方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借“福”字倒了的谐音表示“福气到了”的寓意。由桃符发展而来的春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以汉字和中国书法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表达着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赞美和祝愿。由门神画演化而来的年画,含有历史故事、神话小说、民间故事、民俗生活等多方面题材,可谓“画中有戏,百看不腻”,在《鲤鱼跳龙门》、《六合同春》、《五福临门》、《五谷丰登》等年画中,蕴涵着对人生的种种美好企望。即使是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花卉,在传统节日特定的情境中,也有着品不尽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韵味。春节,人们以高洁脱俗的水仙花,象征新一年的福运;以迎风绽放的梅花,象征新春的吉祥,旧时曾有“梅花开五福,竹声报三多”的春联。清明节,人们插柳戴柳;端午节,人们悬挂艾蒿、菖蒲,这些特定的植物成了为民避瘟驱邪、保佑平安的使者。重阳节,纷繁盛开的令人陶醉,并以其傲霜斗寒的品格抒情言志。

三、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

伴随着农业文明产生、演进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同时,传统节日在长期的流行和发展中,由于内涵着历代民众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又不断吸收和融入儒、释、道等多种有益的文化元素。所以,在中国传统节庆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精华,蕴含着值得弘扬的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有以下几点:

1、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

天地之间人为贵,以人为中心,人是主导,人追求与万物的和谐,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之中,人始终是节日的主体。节庆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以满足人的需要、和谐天人关系、展示人的才艺、进行人际交往为主。人们在节日中,或阖家团聚、欢庆交流,或探亲访友、男女相会,或祭祀祖先、追念先贤,或结伴出游、踏青赏月,或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在普天同庆、融融之乐中,追求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人最可贵的是生命,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的追求。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春节,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清明节,踏青赏春、荡秋千放风筝;端午节,龙舟竞渡、户外秋游;重阳节,登高啸咏,骑射竞射,等等。许多节日还有避邪驱瘟、追求健康的内容,如除夕前的除尘送灶,清明节的插柳戴柳,端午节的悬艾蒲、饮雄黄酒,重阳节佩插茱萸、饮酒等。人们在尽情享受节日的欢娱中,在“平安吉祥”、“健康快乐”的美好祝福中,谱写着一曲曲对生命的颂歌。

2、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对自己的祖先历来有着异常浓厚的感情,《礼记》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悌的基本内容则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由此推及到尊老爱幼等。慎终追远的情怀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每逢佳节都要虔诚地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孝思和怀念。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等,都有祭祖的仪式和内容,在祭奠与追思中,孕育着后人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节庆活动中还处处体现着对长者的尊敬和对幼儿的宠爱,春节给长者拜年,为长辈们送上可心的礼物,节日宴席上对长者座次的优先考虑,为长辈们敬酒祝福;以祈福求寿为重要内容的重阳节,自1989年便成为国家法定的“老人节”,尊老爱老已成为节日的新主题。孩童幼儿更是节日的宠儿,春节长辈要给“压岁钱”,屠苏酒要从年幼者喝起;端午节要给儿童涂雄黄、佩香囊、带艾虎;中秋节有儿童喜爱的“兔儿爷”、“流星香球”等,这些习俗寄托着人们对后代的祝福与期望。

3、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节庆文化中也有突出的显现。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展示勤劳智慧、聪明才艺的最佳时机。“元宵节的灯会展示着各种奇思妙想和精湛的手艺。庙会上百戏杂陈、百艺斗胜,使人目不暇接。文人可以联句咏诗,村女也可以当场对歌,刘三姐不输于酸秀才。灯谜竞猜,让人绞尽脑汁。窗花剪纸,生动传神。小女儿斗草,比的是植物知识。秋千起伏,风筝入云,孔明灯升天,荷花灯入水,各有胜场。七夕的乞巧,更是以成为巧手姑娘为美。”⑤这些多姿多彩的节庆民俗事象,充分反映了华夏子孙刚健有为、自尊自强的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4、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是个重理智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坚持正义的民族气节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不少节日是与民族气节和爱国传统相关联的,尤以清明节和端午节为代表。清明节中融入的寒食节,其起源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晋国忠臣介子推。介子推居功不取,隐居绵山,宁被烧死,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民请命,谏言君王自修自省,勤政清明。人们把介子推蒙难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每年此日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示纪念。过寒食节的同时,人们也世世代代赞美与弘扬着介子推的刚正气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上下求索,为的是精忠报国。他屡遭陷害,含冤而死。民间为了凭吊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节俗。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通过端午节这一载体,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节庆活动中,不断地得以发扬光大。

5、贵和尚美、团结和睦及平安吉祥的心理追求

“和”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团结和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节日的源起便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生活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节日中的各项娱乐活动、人际交往、饮食安排等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家人聚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面的“和”与“合”谐音,而圆圆的饺子皮则象征着团圆。春节里的“拜年”活动,使亲朋邻里之间,消除了隔阂,增进了团结,可谓“一声恭喜,互泯恩仇”。元宵节,全家围坐在一起吃汤圆,又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满的愿望。七夕节,牛郎织女的凄美传说,将中国人天长地久的爱情演绎得如此唯美和浪漫。中秋节,团圆团聚、家国和谐,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憧憬与追求。九九重阳,登高吃糕,寄托着人们健康长寿、实现人生境界步步高的美好愿望。

四、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结着丰富的民族感情,是民众精神情感的重要寄托方式。广大民众有着追求丰收富裕、平安和顺、生活美满、欢乐吉祥、健康长寿等共同的理想和愿望,这些心理诉求,不断通过欢度传统节日的方式,通过节庆的礼仪习俗得以表达和释放。民众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最希望享受到的是和睦亲情的温暖,而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活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最佳时机。节庆活动中蕴含的情感极为丰富,既有对自然万物的感恩,也有对祖先的答谢;既有对先烈圣贤的缅怀,也有对故土家乡的依恋;既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兄妹手足的牵连之情;既有街坊邻里的互助之情,也有朋友同事的友爱之情。通过祭祖、拜年、访亲、联欢等多种节日仪式,传递着这些人间美好的情愫,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着凝聚民族情感、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由于传统节日具有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综合性等特点,又使这种功能不断地得以强化。

中国传统节日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记忆的一种全民性强化,是延续民族品性、增强民族认同的链条。传统节日的风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性。这些节日超越了地域、阶级、种族乃至时代的界限,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庶民百姓,无不同日而庆,同日而乐。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逢春节前,中国人返乡的景象如同候鸟回迁,大多数人不论身在何处,都要踏上归乡之路,回家团聚,共度除夕。即使身处海外的华人华侨,每逢传统节日,也都会想到自己是炎黄子孙,在庆贺佳节之时,无限向往祖国。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数千万华人,以及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实业家和留学生,他们落居在哪里就把“过大年”的习俗带到哪里,并在“过大年”时,将思乡、思亲、思归、祈盼团圆之情,以及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亲善之情抒发到了极致。在浓郁的传统节庆文化的氛围里,民族认同感自会不期而至、不约而同。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也十分重视,每逢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海外华侨来到陕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他们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在追忆先祖的仪式中,接受着民族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保持着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心心相印。传统节日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因子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彰显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整个民族在周而复始的中华节庆文化的洗礼中,凝聚和维系着民族情感,锤炼和固化着民族个性,培育和弘扬着民族精神,壮大和张扬着民族形象。

中国传统节日又是维系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精神纽带。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但汉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共同享有的节日。如满族、朝鲜族、黎族、纳西族、侗族、毛南族、达翰尔族、拉祜族、锡伯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大都与汉族一样,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列为自己民族的节日。尤其是春节,如今已差不多成为我国各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各少数民族都以自己的庆贺方式欢度传统佳节,这也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优良传统。各民族人民在共同欢度传统节日中,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巩固了民族的大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传统节日既蕴含着优良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民族精神,也包含着一些应该剔除的封建因素和迷信糟粕。今天,我们在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时,应该坚持“扬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应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国情民意,在继承传统节日文化精髓、保持固有文化底蕴和功能的同时,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活力,将传统节日熔铸得更加生机盎然、灿烂辉煌,成为当代民众由衷喜爱、自觉参与、乐在其中的精神家园。(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央文明办[2005]11号)。

②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293页。

③ 刘魁立《中国节典・序言》,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④ 柯扬《简论春节的内涵与价值》,见陈竞主编《黄河黄土高原年俗文化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82页。

⑤ 徐惟诚《挖掘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人民论坛》,2008年第8期。

[WT4HZ]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WANG Wen-zhang1,2, LI Rong-qi2

[WT5”BX](1.Ministry of Cultur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20;2.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Beijing 100029)

篇2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这一重要研究课题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为确保该课题的学术含量和理论研究的严肃性,课题组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研究伊始,这些子课题即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企望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做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这些,都为我们得以确保《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学术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自本期开始,《艺术百家》将采用连载的形式,将《弘扬节日文化研究》的10个子课题的全部研究成果陆续展示给公众,以期全社会特别是学界能够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切实的支持,开展更为深入的讨论、争鸣并引发相关思考,以期实现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应有的力量。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in Quo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Research Group of "Promoting Festival Culture"

(Ministry of Cultur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20)[WT5”,5BZ]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新的经验与问题,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及时了解现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基于上述背景、需求和目的,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0JG002),于2010年6月底正式立项。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该课题得到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课题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作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

一、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首个子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负责人:王文章、李荣启)指出,弘扬传统节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厚重多彩,主要体现在:

1.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3.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

4.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

在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的载体与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课题总负责人提议下,课题组与中国文化报社于2011年初在京召开“节日符号与仪式:弘扬传统节日”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集中探讨。《专家学者关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负责人:李心峰)即是有关此次研讨会讨论情况的综述概括;《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李荣启)等子课题,对此问题作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1.应密切关注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与礼仪、仪式的传承与变迁,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呈现出来的节日符号、仪式的外在形式、物化载体这内外两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

2.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既要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的正确认知与传承,也要提倡各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代转换与新的创造,以适应时代需要。

3.应充分认识中国各个重要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体系,也有其复杂的礼仪与仪式,绝不是简单化地用某一种象征符号所能代表的。但这并不妨碍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节日代表性符号、仪式的标识设计大赛、评选、之类的节日文化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种节日符号、仪式的标识,可以不限于一种、两种,而是可以由多种或多组组合构成。

4.关于节日的载体与形式,今天,我们应密切关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形形的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植根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

三、关注青少年群体,培育文化自觉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为此,本课题在《青少年节日文化认知和参与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刘永明)及《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两个子课题中,着重围绕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前者以全国从小学到大学14个教育机构共654名学生为对象,后者以北京市8所大学、中学共592名学生为对象,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1.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从总体上看呈现出良好态势,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

2.虽然西方节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程度,但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明显冲突。我国青少年倾向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重,但在价值和情感上,还是略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

3.我国青少年对节日内容加以丰富和充实的要求远大于创造所谓的“新节日”(如一些网络媒体提议或讨论的所谓“光棍节”“男生节”“女生节”等)。

4.青少年对政府弘扬节日文化、重视节日文化内涵的重建或创新,普遍持支持、理解和乐观态度。

5.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或多民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育力度稍显不足。

6.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

7.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这个载体进行主题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

1.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

2.对于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首先应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力避填鸭式的空洞、被动的知识灌输;其次,应提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创建家庭与学校双轮驱动的传统节日教育体制。

3.应努力建立和完善传统节日教育与科研体系,构建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的完整传统节日教育体系,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学阶段教学需求的传统节日教材,努力形成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内的传统节日科研体制,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代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正确对待“洋节”现象,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

在近年来有关传统节日的讨论中,一个广受各界关注的问题是所谓“洋节”对于我国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外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为此,本课题设立了《“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负责人:耿波)、《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的调研及建议》(负责人:宋建林)两个子课题。所谓“洋节”,是社会舆论对近现代以来输入我国的外来节日的俗称。调研认为:

1.前几年媒介报道和社会舆论夸大了人们对“洋节”的期待,人们对“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差异不大。

2.当下人们关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冲突的看法日趋理性,人们更多是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洋节”。

3.某些社会人群热衷于过“洋节”,主要源于商家和媒体炒作宣传这些外在因素的导向;人们对“洋节”传播的媒介满意度不高。

4.参与“洋节”成为人们加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政府在“洋节”现象中不应缺席,但应谨慎介入。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搁置节日文化中西有别的思维,引导中西节日从各自文化本位向节日公共文化转变;

2.改变扬“中”抑“洋”的节日施政方略,中西统筹,创制中西互补的中国特色节日体系;

3.搭建中西节日文化交流平台,互相学习,相互补充;

4.改变对“洋节”产业知而不问的施政思路,尝试引导商业竞争活力进入“洋节”发展。

世界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重视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且注重传统节日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创造了可观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民众广泛参与、重视欢乐体验;

――民族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

――节庆活动创新、品牌意识明确;

――政府转变职能、民办节日为主;

――市场运作模式、广泛筹集资金。

国外传统节日的成功经验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的节日文化体系:

1.应当在保持和巩固传统节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从国外节日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并有机融合、补充到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中,形成以传统节日和现代政治性节日为主体,地方节日、外来节日和新型节会和谐发展的节日文化体系。

2.同时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政府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城乡节日活动,丰富人民节日生活,但节庆活动应以民办为主,发挥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企业、社区、村庄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官办色彩,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让民众从传统节日中获得最大欢乐体验。

五、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及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已经被批准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彰显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应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们专门设立子课题《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负责人:李松),做了系统调研。调研发现:

1.我国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少数民族节日在整体上得到了延续和弘扬,成为我国国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少数民族面对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冲击,缺乏文字记录、传承人口少、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少数民族节日消失的速度更快、异化的程度更大。

从国家节日文化建设的大局和长远目标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1.在观念意识上,应提倡珍视多元文化价值;

2.在立场选择上,应变政府操办为政府服务和引导;

3.在制度设计上,应努力建构和完善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国家节日体系;

4.在政策安排上,应坚决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统筹假日安排;

5.在政策执行上,应格外重视保护和传承节日资源,激发民众热情。

总之,在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节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将节日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作为服务基层、促进社会稳定、构建民族和谐的重要工作,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性日常工作。应做到只要有人民群众过节,就应该让人们感受到政府的服务性作为。节日服务内容要具体实在,结合政府部门其他帮工作,抓住节日的有力时机统筹协调,在各个方面为民服务。

2.加强民族节日文化研究,特别是与节日密切相关的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逐渐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元节日文化体系。坚持文化尊重原则,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认同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前提性条件,逐渐改变地方政府将促进旅游、开发节日经济价值和提高地方知名度作为主要利益诉求等急功近利的做法。避免和禁止功利性、命令性、随意性的“打造”节日文化“工程”。

六、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

台湾地区作为我国的有机组成部分,1945年摆脱日本整整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又面临政权的统治,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受到政治化改造;1987年“解严”之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其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既有深刻教训,也有成功经验,可资大陆参考借鉴。为此,本课题设立《关于台湾传统节日传承与变迁的考察报告(1945-2010)》(负责人:张士闪)。我们认为,作为祖国有机组成部分但与大陆情况存在显著区别的特殊地区,我们应密切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真实了解、深入研究这些地区在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汲取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之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整体节日文化建设的有益参照。

七、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情况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为此,我们选择在海外影响最为广泛的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典型和代表,设立子课题《中国春节在海外调研报告》(负责人:景俊美)进行了初步调研。子课题理性而全面地从“春节在海外的现状聚焦”“春节在海外的原因透析”和“春节在海外的对策建言”几方面入手,重点总结春节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分析春节在海外传播的原因,试图得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调研认为:

1.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传播,应该突出自我文化特色,挖掘其丰厚文化内涵,探索其独有的文化传播道路。

篇3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家居用品;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13-03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加深,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日渐流行,许多青年人热衷过情人节、圣诞节,淡化了富有文化意义的中国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吃棕赛龙舟,中秋赏月吃,七夕鹊桥放花灯等等。并且很多节日都流于形式,其中一些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渐渐被人们淡忘。过节人们只是送礼、玩乐,一些礼节仪式却给省略或象征性做一下。比如中秋节人们只是吃月饼,有时候连赏月都免了,更别提放花灯祈愿了。如此长时间下来就会使很多传统节日文化精髓被淡忘失传。相反日韩等国家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就非常重视,韩国的江原道端午祭连续3天举行奠基、端午巫祭、官奴假面具活动等。韩国的端午是源于中国,但人家融入自己的民俗传统祭祀文化并发扬改变变成人家独特的东西,所以韩国申遗成功了,而中国没有。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特定的文化内涵,能有效的传承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对此,笔者个人认为:使传统节日文化元素能融入现代家居用品设计能让传统节日文化元素与精神元素融入人们的生活,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情趣,在提升家居用品的文化价值的同时,不失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好办法。

二、现代家居设计的设计风格与趋势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家居装饰的要求越来越高,审美情趣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21世纪的家居装饰风格从整体上强调的是简约与实用,注重家居休闲气氛的的营造,删繁为简,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主义美学理念始终影响着家居设计,简约成为设计风格的主流,让人们的感官与心灵能够在居室中寻找到短暂的平静与休憩的空间。这种设计风格简洁、明快,有种清爽简洁的美。但有时缺少人情味,显得单调。而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浓重的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包含了人们各种不同的情感、经历、回忆与期望,若是设计师能提取传统节日人文精神、追求、意境等元素跟现代家居设计融合起来,设计出具有独特的文化风格与韵味的现代家居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特别的享受的同时,也进一步发扬传统节日文化。

数字化时代增强了社会的物质技术特点,在信息社会里网络和虚拟社区并没有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反而强化了个人孤独和私人化的生存方式,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人们更需要的是一个舒适自由私密的空间,设计师应结合感性和理性的思维创造,给予家居设计新的生命及亲和性,以提升功能以外另一层面的价值。当今家居设计承载的是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而面对当今繁华喧嚣的社会,人们逐渐向往安逸朴实、平静惬意的生活方式。所以笔者认为,把传统节日文化融入作为人们生活主题之一的家居用品设计中,考虑实用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环境价值的情况下遵循视觉上给人心灵上的慰藉,使用上给人舒适安逸的享受,操作上给人轻松简洁的感觉。这样既能发扬传统节日文化又能寄托释放人们的情感。

三、传统节日文化元素的提取与在现代家居中的设计运用

传统节日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赋予了精神文化内涵。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在现代家居设计中应用传统节日文化元素,需要对传统节日物质文化元素与精神文化元素进行精心分析与提取。

(一)传统节日物质文化元素的提取及设计运用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穿”文化和“仪式”文化。春节吃饺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七夕节尝百果等“吃”文化,与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的“穿”文化,如每逢节日各民族人民读穿上光鲜心仪的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以及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节日庆典活动,如安塞腰鼓、端午龙舟、元宵花灯、七夕乞巧、祭祖踏青等;还有作为与节日仪式相关的民族文艺,如祭神神祠、神话、传说、故事。例如牛郎织女、嫦娥奔月、推子介忠孝、屈原投江、驱年兽等等民间文学样式。这些传统节日物质文化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是我们所研究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考,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通过提取节日物质文化元素、观察、提炼设计出特有韵味的标志或元素,使其融入现代家居的造型、颜色上,让家居富有更多的内涵与文化,映衬环境,丰富生活。七夕节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有着纯洁美丽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 ,蝴蝶,喜鹊等都是七夕节重要的文化元素,把它们运用到家居设计中,既会给家里添一分典雅与诗意又能给人特殊的情感回忆。(如图1春节铜钱在手链上的应用。寓意吉祥富贵,简单美观而不显庸俗。图2为情人节喜鹊、紫阳花元素镂空杯套设计。一个杯身镂刻着紫阳花大的保温杯加上一对镂刻着爱的标记的杯子的杯具一套,给人爱情温馨美好的感觉。)

(二)传统节日精神文化元素的提取及设计运用

篇4

关键词:传统节日;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根植于中国文化,深深打下了中华民族的印记,寄托了民族情感,是历代中华儿女对民族共同价值观的追求,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不断融入了各个时期的思想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理想追求,通过长期的交流融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因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能够具体展现民族特有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运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丰富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拓宽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运用传统节日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散见于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涉及较少,很少看见传统节日教育的身影。此外,近些年我国传统节日受到外国节日冲击较大,例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这些外国的节日有喧宾夺主的趋势,致使传统节日被人们忽视,使传统节日没有在小学生的德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加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运用传统节日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有必要,具体策略如下:

一、在课程设计中穿插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不断发生变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华加以继承和发展,使小学生接受传统节日中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小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将传统节日文化与课程融合在一起,通过传统节日文化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应深刻理解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课程,找准课程内容和传统节日的联系点和切入点,借助传统节日,营造节日氛围,让小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同,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得到精神的陶冶,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

二、开设传统节日爱国主义教育专题

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文化,传递着民族情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小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认同。例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蕴含着浓浓的爱国情愫。屈原拥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在祖国灭亡时,宁死不降,选择投身汨罗江。人们为了保护屈原的身体不被蛟龙吃掉,相继向江中投放各种食物,后来投放的食物演化为粽子,还逐渐形成了赛龙舟的习俗。这些端午节的习俗表达了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专门开设一个端午节的专题讲座。组织学生搜集端午节的来历、风俗等资料,活动开始后,教师组织学生就搜集的资料情况进行发言,使学生熟悉传统节日。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出传统节日的爱国精神内涵,引出教学主题。随后,组织学生就与专题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要求学生就韩国将其“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一现象进行讨论,让学生了解中韩端午节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并就此事发表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文化渊源,还对文化保护问题有所感触。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学生受到了端午节文化内涵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三、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教育

在传统节日期间,节庆主题在小学生的内心深处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周而复始的传统节日里,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养料给予浇灌,让爱国主义的种子不断成长,枝繁叶茂,从而能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利用传统节日在一年中的循环往复,不失时机地对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教育。例如,清明节是中国人扫墓祭祖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也激励后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祭祀扫墓,忆苦思甜。教师给学生讲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们为革命的胜利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重温战争年代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传承先人的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珍惜和平幸福的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繁荣富强而奋斗。

综上所述,在爱国主义课程中穿插传统节日教育,开设传统节日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传统节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传统节日的知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有助于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⒖嘉南祝

[1]王艳.依托传统节日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J].教育文汇,2015.

篇5

论文摘要:从跨文化的差异及传播角度,分析中外节日的多元共存。我国传统节日自身有必要顺应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吸纳西方文化元素和思想精华;同时应保护和传承作为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的我国传统节日,复兴民族文化与传统,努力维护我国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发挥传统节日的积极价值及健康功用。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概念逐渐淡漠,传统节日的走向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引起了学界争鸣,成为一个较为厚重的文化课题。

然而,我们不仅不畏惧外来文化的侵人,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理解和学习,达到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西方将洋节文化输人到中国本土的许多现代化传播理念之运作方法,也值得在继承和创新本土传统节日文化时学习和借鉴。与此同时,要深人反思传统节日的现状,审视整个社会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保护传统节日的策略和途径。为此,需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参照自己民族文化去认识他国文化特征,才能形成不同文化的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以跨文化的视角考察节日文化的变迁与传播。

1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是能够纵向传承、横向传播的固定庆典活动,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它是人类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晶,并经受历史的磨练而永放光芒。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

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行为,节日的最终目的并不单纯在于娱乐或审美,而在于社会教育和社会融合,是为了通过庆祝活动和集体参与,建立一些公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此外,在各种仪式行为中,节日以其高度的公共性、组织性和历史性而特别适用于文化记忆的储存和交流。这一文化功能,不仅对内文化认同与社会整合,而且对外成为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勃合剂,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

传统节庆中所负载和蕴涵的和谐对称、淑世情怀、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文化精神,自始至终成为渲染文化气氛、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内容;植于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带有文化遗留物与象征物的特点,且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全民性和民族性,这要求顺应文化记忆的逻辑以及多方面的社会要求,在保护节日文化及遗产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兼容性改良与创新。

今天,以理性的自觉态度,认真分析和正确评价传统节庆的精神实质,将为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并积极创造具有鲜活时代气息和厚重文化底蕴的新文化,提供立足的根基和发展的空间。

2中外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及传播

中、西方有着巨大的社会历史文化差异。作为文化符号的传统节庆,西方节庆文化是与中华迥然相异的独立发展的另一种文化形态,日本则是受到中华深刻影响并亦步亦趋发展的节庆文化形态。

中国传统节日往往将诸多活动内容融为一体,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却大多呈现单一性特征。与中国人注重血缘、群体、物质性的欢娱诉求相反,西方的传统节日除了注重于精神的升华外,也注重于个体人格的张扬和个体之间的情感诉求,易于为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这使得西方节日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跨文化移植性。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尤其造成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向西方移植的障碍,要使中国节日文化具有跨文化传播的普适性,必须不断融合西方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不但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更加紧密,而且文化上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也更加频繁。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相互融合与容纳以及相互碰撞与冲击之中。中美的传统节日同样面临这样的形势,从相互容纳角度看,中国的春节和美国的圣诞节已逐步为对方所接受和容纳,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容纳与此消彼长,更说明当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相互开放、合作、竞争的时代。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自创立以来就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如韩国、日本等国的节俗活动很多都能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找到源头。春节在韩国、越南、新加坡都是最主要的假日,韩国甚至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日本虽把春节和元旦合而为一,却现在还把三月三女儿节、五月五端午节列为节日。

如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被商业文明不断冲击,即将成为历史,但是通过日本的传统节日和仪式活动,可以再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昔日辉煌。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国人的警觉与反思,并适时加以调整。

韩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江陵端午节祭成功,刺激了中国对节日民俗研究的重视,提高了对申报世界遗产和中国遗产保护的战略性认识。联合申报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文化交流战略,例如中朝共同申报高句丽文化遗产,中蒙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中国与中亚五国同时申报丝绸之路等。

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全球多元文化互动使得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机会增加,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传统节日应该保持和弘扬,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民族精神振奋的力量,也是让世界了解和尊重的必要渠道;从文化民主建设方面来看,全球化文化多样性进程需要民主机制,需要更民主和开放地倾听文化的各种声音和利益诉求,以便把许多群体的要求带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3传统节日文化变迁、融合与走向

当代社会中,大众文化对于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侵人,作为强势文化对民俗文化有着较大的冲击,挤压了民俗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大众文化中对民俗文化的利用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一些组成部分也卷人了大众文化运作之中,并逐渐渗人到民俗文化各个空间中。

3. 1传统节日文化变迁及其传播

在当下文化情境下,由权力政治、资本等不同资源共同支配下建构起来的宏伟场景、热闹非凡的景象,表面的狂欢被以及地方性文化等资源之间的共谋抽空了内在的精神实质。从文化价值的视角来评判当前节日文化,洋节盛行,传统节日日益萎缩,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认同感的严重缺失。每年定期、反复发生的节日行为是确认民族文化认同的时间契机,有丰厚内涵的传统节日文化行为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契机。只有具有充足内在含义与象征寓意的节日行为才会被社会接受并得到民众的自觉保护和继承,被忘却内涵只徒有形式的节日,则是其走向消亡的开始。

虽然中华传统节日在国内逐步势微,海外的华人却仍然有浓厚的传统情结,身处异族文化之中,仍然坚持过年过节,既强化了自己的文化信念,也宣传了中华文化。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春节到来时,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并喜欢上这些传统节日,开展舞龙、舞狮和赛龙舟等节日活动。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十分重视,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因此,保护好传统节日文化,可使各地华人拥有更为和谐一致的文化空间,充分发掘、利用其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丰富节日文化生活,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将发挥要作用。

3. 2传统节日文化融合及其发展

文化融合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国界并从全人类性评判和取舍中得到文化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

在当今这种多元价值体系里,如何面对洋节文化的输人、融合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继承、发展等等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沙特阿拉伯学者A1—Qatta。和A1—Zahrani曾考察了社会习俗、宗教信仰、节日庆典和古老医术所遭受的冲击与破坏。但民族传统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国民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竞争力。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要在符合自身发展前提下不断发展,而且要合理借鉴西方节日的现代运作手段,将科学的运作模式运用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

旅游业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形式重塑甚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节庆类文化空间,如庙会、歌会、花会、歌好等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都是最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因民族特征明显和文化价值突出,正成为文化旅游开发的新热点。用文化空间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对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并且促进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种崭新理念,最终达到文化空间和旅游开发的持续生存与发展。

3. 3传统节日文化交流及其走向

Samovar和Porter主张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跨文化群体进行动态、连续和系统化的交流,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文化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以相互理解现实的不同信仰、价值观和文化模式。这种文化认同不能建立在宏大抽象的文化共性上,而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社会生活中的精神凝聚力,应建立在具体的族流和沟通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民族认同的基础是具体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在环境所形成的传统认同和共享记忆,如血缘、地域、习俗、原型等。

在中西交往、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必须坚持积极的原则,取世界文化之精华,创造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在文化融合中努力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个性,保持自己文化的应有地位。以兼容并蓄的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节日,突破所谓如何守护我们传统节日的误区,与外来节日一起共同建构我们新时代的节日文化,复兴传统节日,既要保留和保护传统节日的方式与形态,还要弘扬和发展传统节日的精神与内涵,传承并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与精髓。

4结语

篇6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 电视 传播方式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起源于先秦时代,它在流行和演变过程中,吸取了儒、道、释文化等多元因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如今,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然而,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个个舶来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在我国的青年人中大行其道,而由于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的缺失,中国传统节日处于尴尬境地。清明节一度成了“烧纸节”,端午成了“粽子节”,中秋成了“月饼节”。这两者的此消彼长加剧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断层现象,致使传统节日文化从形式到内涵都正在走向虚空。而电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巨大的影响力,在传播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也存在众多问题。

一、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电视媒体节目形态单一

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形式,而当今,传统节日文化基本上都是以文艺晚会类节目为主,访谈对话类节目、杂志类节目、综艺娱乐节目、益智游戏节目、情景剧等节目形态甚少,节目形态过于单一。

2、电视媒体没有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常态化

众所周知,每年有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期间,电视媒体才会制作相关电视节目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而节日一过则销声匿迹,这不利于电视发挥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

3、节目资源整合力度低,造成节目资源浪费严重,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优势

1、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当中,电视普及率高

我们所讲的“普及性”是说它是“雅俗共赏”的。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晚,把老少几代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们都聚集到一起,共同欣赏其节目,就是最好的印证。

2、电视传媒所特有的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优势,使它在传播领域确立了重要地位

报纸和广播都是单通道传播媒介。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是一种双通道传播媒介,具有声画并茂的优势以及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

3、电视传播的综合性

电视因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和技术优势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电视形象直观、生动灵活,给受众一种直观形象,极具诱惑性和感染力的氛围,因而更容易对受众产生移情作用,获得一种想象的、官能的刺激或精神的愉悦,对受众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三、电视媒体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方式多样

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趋同倾向是一个突出问题,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无论在任何时候,深厚的传统节日文化都是一笔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生存和进步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去弘扬和利用。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1、推出新晚会概念――将晚会类、综艺娱乐类、益智类节目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海外的电视节目形态的引进,使节目在栏目设置、主持风格、节目题材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严重的趋同现象,缺乏差异化使节目的吸引力急剧下降,从而使节目的生命周期也大为缩短。近几年,虽然专家倡导“弘扬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但这并没有引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

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去年的七夕节,安徽卫视制作了一期与众不同的电视节目――《7月7爱传万家情歌会》,这场晚会将七夕的传统浪漫情怀和晚会类节目的现代元素结合在了一起。对节目主题、宣传语、片头片尾、主持人形象、演播场地、声画造型、音乐、节奏、色彩、色调。等元素进行一系列的定位,使之与节目内容相融合。据百度数据报告,“七夕”百度搜索指数在1个月内翻4倍,日均搜索七夕超60万次,网络视频点击量过百万,安徽卫视贴吧点击量,在播出当天成为上升量最快的贴吧之一。该节目之所以如此成功,因为它摆脱了常态的晚会类节目,将晚会类节目、综艺娱乐类节目和益智类节目元素融合在一起。节目有《爱的悠悠球》、《明星大挑战》、《恋爱足球》等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群推出的《鹊桥会》和魔术等娱乐节目;还有众多的晚会类节目,节目形态多样,并且将各个节目都融合在了一台晚会中,紧紧锁定了上亿观众的眼球。

2、实行“编播季”节目编排策略

多年来,电视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打造传统节日时,重节目内容和质量,而轻节目整体编排和节目资源的重新整合,这一做法无疑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没有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面对这一现状,央视、重庆电视台、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从自己的节目资源、频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发,实行了“编播季”的节目编排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编播季”节目策略是指一年分季节、分时段的编排策略,这种季节性的编排策略不仅有助于培养观众的忠诚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电视的市场竞争力,重庆电视台是“编播季”的先行者之一。2005年暑期,重庆台将旗下的都市频道临时改为“暑期频道”率先试水,结果市场反映十分理想。对频道架构做出“改版性”的调整,此举让重庆卫视在全国省级卫视的收视排名冲至第三位。2006年初,重庆卫视利用元旦、春节两节紧密相连的机会,从元旦开始,跨越春节,直至元宵节,推出了“黄金月、中国结”的编排项目,同时在这时提出了“编播季”的概念。这个“编播季”以元旦晚会拉开序幕,以春晚为。2007年,又以“合家欢・中国结”作为节目编播主题,“黄金月”编播紧扣中国老百姓的审美期待,突出欢乐、团圆、回家、感动等关键词,同时为黄金月量身定做节目,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节目。

“编播季”对节目资源和频道资源进行变革,把过去那种单纯的、静态的、封闭的节目播出方式转化为整体的、组合的、动态的、开放的播出方式,“编播季”与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实现了各种电视资源的优势集合和联动播出,降低了成本,打造出自己特色的品牌节,同时赋予了电视传媒更大的影响力,而且也促进了传统节日与现代传播方式的互动,实现了“互赢”局面。

3、通过电视专题片的形式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电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不能仅局限在节日的特定日子里,要形成连续的、持久的“攻势”。因此,即使不在节日期间,电视完全可以利用专题片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专题片要力求精美的制作。专题片无论从画面、配音、配乐和形式创新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力求精美的意识,这样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特别是在解说词的文本方面,要用深刻的、有感染力的、细致精美的解说词来赢得观众。

2009年,宁夏卫视频道《印象宁夏》拍摄制作,作家郭文斌客串主持并解说的《我们的节日:春节》十集系列专题节目春节期间在宁夏卫视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郭文斌以独特的、精美的诗化语言风格,从喜庆、团圆、感恩、祈福(上下集)、天人合一、点灯时分(上下集)、传承、兴旺发达八个方面全面深入地诠释了传统春节所包涵的深厚的文化意蕴。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出发,通过对春节的阐述和发挥,循循善诱,把观众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旅行之中,听来回肠荡气,引人入胜。不少观众认为,这个节目是对中国古老的春节文化的一次升华和推进,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激发和再认识,这期节目非常成功。

结语

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传播路径,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优秀的节日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国的电视媒体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既能巩固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在国际传播中丰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并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世界认同,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傅德岷、 韦济木、 马培文:《中国传统节日》[M].重庆出版社,2005:8

②高晓红、刘羽、张绍刚,《电视节目形态分析》省略/rdr

/bbs/dispbbs.asp?boardID=9&ID=2722

③韩永青、李芹燕,《传播媒介对“象征性现实”的策略性重构》[J].《新闻界》,2009(2)

④李建秋、夏光富,《传播季:提升电视频道价值》[J].《传媒观察》,2007(12)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4

篇7

关键词: 高中生 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智慧、道德,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平台,是我们的“根”,重拾和复兴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请善待传统节日。

可最近研究小组进行的《我们的节日――高中生中国传统节日认知调查》显示92%的学生认为传统节日的气氛变淡了,曾几何时,连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没有往年热闹,春节、中秋、端午这些节日吃的越来越好,可让我们感觉这些节日离我们越来越远,传统节日怎么了?

从客观方面看,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伴随着时展,生活条件改善,人们不再对月饼、粽子等有兴趣;温饱解决,昔日“穿新衣、戴新帽”的期盼降低。交通通讯技术日益发达,人际沟通方式多了,过节时“团圆”的渴望降低。节日娱乐活动更多了,人们对放风筝、看花灯等民俗活动兴趣下降。现在中国高速发展,每一个人都处在忙碌之中,工作学习压力大,在进行的调查中不能坚持传统节日习俗的原因中没有时间占51.3%。经济全球化,世界青年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趋同。西方文化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的流传,简单轻松,富有浪漫气息。节日意义被商业化扭曲,成了商家借机赚钱的机会,这些都在无形中消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传统节日自身看,传统节日不受高中生欢迎的原因中,庆祝形式单一,缺乏能提起人们兴趣的精神文化活动排在第一和第二位,传承固然重要,但缺乏创新的传承是没有生机的,传统节日需要创新。

注重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从而让高中生树立传统节日的文化自信。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蕴藏的内涵。如中秋节这个古代中国最具诗意、最有清誉的节日,在今天却被蒙上“月饼节”的恶名,成了专门吃月饼的日子,究其原因在于中秋节内涵缺失,传统节日的传承应该是精神内涵传承和形式传承并重。即使是吃,也是有讲究的,是精神生活的延伸。而抽空这些精神的内涵,只剩下热闹和吃,甚至演变成推销热闹和吃,传统节日只会越来越淡。在进行的调查中,只有6%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能讲不少,而且讲得基本准确。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迫切,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是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家、学校管理者、普通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

创新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喜欢。调查中反映出传统节日不受一些高中生欢迎的原因中处于第一、第二位的是庆祝形式单一,缺乏能提起人们兴趣的精神文化活动,而且这些庆祝活动中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有一些形式遭到人们的反对,如南京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这样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形式,给传统节日以新的活力。如开展辩论赛,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等展开辩论,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清明节踏青;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传统节日需要新的符号。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有苹果、圣诞老人,情人节有玫瑰,都是一些富有浪漫欢快的节日符号,可以开展传统节日符号的征集评比。

要改变疏远传统文化的状况,必须创造更多环境条件,唤醒高中生对优秀节日的自觉意识。将传统节日和学校德育学科课程相结合,发现传统节日的道德之光。如重阳节中中华民族尊老的优良美德,端午节中屈原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等都可以挖掘运用于学校德育中,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海报等传播给高中生。我坚信将传统节日文化与高中生德育课程巧妙对接,开发其中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并赋予时代教育主题,学习人类先进道德、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那么既能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含义的理解,又能避免新一代的文化断层。

篇8

关键词: 特殊节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创新

引言

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全球化与科技主义的裹挟之中,节日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严重缺失引来特殊文化教育需求的强声呼唤,实施强势的文化教育已成为新的教育共识。如何用特殊节日来开启当代大学生的心智?现代高等教育如何把世界文化的精髓通过教育的手段加以内化,以克服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世界优秀文化的缺失而带来的精神和修养的贫乏?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文化创新背景下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

1.特殊节日的内涵

特殊节日包括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反映了不同民族在一定时期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它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把握而形成的,包括固定的节气和特定的文化活动。

1.1传统节日基本介绍及特点。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它们都是通过历史传承下来的。有的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有的是为了配合农业生产和劳动生活,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有的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总之这些传统的节令风俗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体现了亲情、团聚及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的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中国古代的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备齐,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1]。

1.2外来节日基本介绍及其特点。

外来节日有我们熟悉的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它们都是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传到中国。虽然历史并不悠久,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碰撞,对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影响较大。

外来节日虽然远不如传统文化对中国价值观念的影响深远,但其新颖的节目形式、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还是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

2.将特殊节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义

2.1对于文化而言。

传统节日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载体,积淀着民族的信仰、伦理、情感,留存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记忆,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2]。在当代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传统节日因素,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从而促进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其主要原因是西方发达的经济、政治及媒体商家的宣传。西方文化的传入使中国人更加全面深刻、近距离地认识西方世界,加深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因此,庆祝西方节日不仅会拉近东西文化的距离,而且会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进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2.2对于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而言。

将特殊节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弥补高等教育中文化因素的不足,有利于高等教育汲取文化的营养,最终推动当代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从而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

多多庆祝特殊节日,在高等教育中引入文化因素,首先可以丰富当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给他们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不少亮点,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获得娱乐。其次可以扩充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他们领略不同文明的各自魅力,学习其中的优秀文明,进而发展成为全面的人才。在传统节日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节日中的异域文化,两种文化互为表里,共同塑造大学生对文化的深刻认知。更重要的一点是,将特殊节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中即发挥文化因素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这可以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中的诸多弊端,促进当代高等教育的伟大变革,完善当代高等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被融入了特殊节日因素的新型高等教育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一弊病,从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腾飞。

综上所述,特殊节日是当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特殊节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可以促进当代中国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进步。

3.将特殊节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

3.1准确把握节日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节日的教育价值。

近年来,节日的文化内涵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在传统文化方面,人们只注重“吃”文化,却忽略了节日的真正的内涵;而对于西方文化而言,人们愈发注重享受节日带来的快乐,却从未真正了解节日的来源及精髓等。然而,不了解文化内涵如何体验到节日的意义?如何从中获得感悟?更别说提升自己了。于是,过节成了一个空口号,一个拥有华丽外衣的空架子。对此,高校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使大学生准确把握节日的文化内涵,并从中获得教育。第一,高校应加强对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论研究,首先保证教师群体对节日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讲授有关知识,给同学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高校可以请相关专家开展知识性讲座,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观念,弥补他们在对节日文化内涵理解中的不足。第三,高校可以在本校内部举办一些活动,例如节日文化内涵的知识竞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深入挖掘节日的文化内涵,加深对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这将会比被动学习更有效果。

再此,值得注意的是,在把握节日文化内涵时,还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或多或少地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高校要懂得批判吸收,根据其深入挖掘节日教育价值的需要,对节日文化内涵进行区分,有选择性地保留并加以发展,以达到最佳效果。

3.2强化节日仪式和典礼在节日活动中的重要角色。

当前,大多数高校对特殊节日采取自由放任的方式,很少有高校举办一些大型活动来宣扬节日文化,更不必说正式的节日仪式和典礼。然而,仪式和典礼的作用却不可小觑。第一,仪式和典礼较为正式、浩大,可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仪式和典礼较为庄重,要求和谐统一,它以有形阐释了无形的节日文化内涵,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仪式和典礼营也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氛围,使同学们在这种氛围中进行感悟、深思,从而得到提升,达到高校的教育目的。对此,高校应注重丰富节日仪式和典礼中的艺术因素,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另外,高校还应注意节日仪式和典礼时间和地点的确定。一个好的环境可以为活动增添色彩,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时间和地点不适宜,则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与关注度,只能事倍功半。所以说,高校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特殊节日的不同文化内涵来选定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万万不能出现选定地点、时间与节日文化内涵完全不符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效果将大打折扣。

3.3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精心打造节日文化品牌。

没有丰富的内容,没有创新,再有意义的特殊节日也只如绣花枕头,只是一潭死水。因此,高校不仅要宣传节日文化,而且要懂得如何宣传,如何使节日文化最大程度地被接受。在单调的大学生活中,活动便成了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活动多得已使人眼花缭乱,要想在众多活动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丰富的活动内容和新颖的活动形式。丰富的内容使得活动不至于很空洞,可以给人一种充实的感觉,使人乐于参加活动,接受特殊节日的文化的熏陶。而创新活动形式不仅为节日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迎合了现在年轻人喜欢追求新奇的心理,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在文化软实力日益重要的今天,打造文化品牌渐渐被提上日程。作为培育国家人才的基地,高校显然不能落于人后。除了丰富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外,还要有选择地将部分节日作为重点进行节日文化品牌的打造。对此,不仅高校中的高层领导、教师可以发挥作用,学生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全校上下可以发起策划书大赛,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使同学们主动融入高校将特殊节日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收获――不仅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而且提升自己的能力。

4.结语

特殊节日包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包含着我们祖先对宇宙和人生的透彻认识,也包含着异域文明的魅力。将特殊节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拓宽同学们的视野,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文化的全面繁荣。让特殊节日走进高等教育是当代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实现这一举措的完成将会从文化及教育两方面促进社会的发展。从理论与实际来看,通过各种措施的实行这个目标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山西:书海出版社,2006:114.

篇9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认知度;大学生;问卷分析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国内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国外节日随着“全球化”的潮流泛滥中国高校。大学生作为时代潮流的引领人,时尚的西方节日成为他们的首选,据在校园里的初步了解,很多同学对一些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并不多,中国年轻一代逐渐习惯西方文化却慢慢忽视和遗忘中国传统文化。

南昌航空大学大学生中国传统节日认知度调查课题组,在校团委信息中心、中国节协会帮助下,于2009年10月随机对全校550名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认知度进行了综合调查。问卷围绕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参加意愿和方式、对传统节日发展现状的了解、对传统节日推广传承的看法以及西方节日受欢迎的原因,共涉及了六个调查系列,16个题目,50个选项。共发出550份,收回535份,可用问卷500份。其中,文科生填答146份,理科生填答354份;男生359人,女生141人

一、大学生对传统节日认知现状

1.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普遍较低。在调查中,只有42%学生认为传统节日有意义,说得出一些节日的内涵;21%学生对传统节日比较淡漠,谈不出节日习俗,甚至说不上几个节日名称;37%的学生对传统节日当作常识了解,但对节日本身的意义已经失去评判。另外,32%的团委、学生会举办此类活动,但参与此类活动的学生不到10%。

2.大学生地域差异影响传统节日认知度差异。出生在北京、上海等政治经济中心地区的学生,更加注重次生性的节日文化,如妇女节、青年节等随着革命运动产生的节日;出生在西部省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更加注重原生性的节日文化,土生土长的地区性节日氛围比全国普遍性的节日更加浓厚;出生在城市的学生,其思想紧跟经济工业化发展的时代潮流,对根植于农业生产的传统节日较为漠视;出生于农村的学生,其生活方式仍然保留大部分的传统劳作业,对传统节日有着天然的亲近与认同。

3.大学生思想西化的程度急剧加深。好莱坞大片的强势输入,情人节的浪漫入侵,每每西方节日将临,商家使出浑身解数吹捧,大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下趋之若鹜。对中国传统节日则反映平平,除了中秋节会互赠月饼,再无其他深意和方式。调查显示:72 %的大学生喜欢洋节日,是出于娱乐和心情放松的需求,中国传统节日赋予了过多的价值深意而又缺乏现实感,让人过得很累。

二、传统节日衰落成因分析

1.对待传统节日的极端行为仍然存在。出于消防安全和防止噪音污染的需要,很多大中城市禁放烟花爆竹,小城市和城镇限放烟花爆竹。江西某市有午夜0点乔迁新居的传统,由于半夜三更燃放烟花爆竹扰民,近日,市政府出台新规禁放。类似这种做法,虽保证了社会治安稳定,传统节日礼仪和风俗传承出现断层,传到我们手中的文化也仅存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更多的是遥远的传说。

2.对传统节日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以前反映最大的就是政府没有为传统节日安排休假制度,没有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提供时间上的保证。现在几大传统节日有了休假安排,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社会习惯。

3.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我国传统节日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吃”字上面,其它内容已被遗忘。这次调查显示:关于端午节,只知道吃粽子而不知纪念屈原的占了被调查者的45%;关于中秋节,只知道要吃月饼而不知合家团圆意义的占了被调查者的30%。

4.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和引导缺乏。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不容易出政绩并且需要长期进行的系统工程,这就使其很难进入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学校教材上很少介绍传统民俗、传统节日等方面的内容,直接导致青年一代对传统节日缺乏必要的认知。

三、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启示反思

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淡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点近几年来引起学界、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多方人士的高度关注,纷纷为如何保护与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展开讨论,献计献策。应该从大众教育、符号表达和参与模式三个方面思考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发展。

1.重视大众教育。本次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只能说出3至7个传统节日,不少人竟然把劳动节、三八妇女节等政治性节日归列其中,97%的学生不知道下元节是什么节日。传统节日源于群众生产生活而发展于群众生产生活,人民群众是中国传统节日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承载者,必须要在大众中普及传统文化知识,肩负这一责任的首先是学校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阶段都应该有传统节日民俗必修或选修课程,只有进入国民学习生涯才能系统地认知传统节日。与教育相配合的是,家庭、社会在传统节日传承的实践,将学校教育的知识与家庭美食、社会活动的实体形式结合起来。就大学生而言,学校在鼓励学生参与和观赏活动的同时,也要引导和组织他们对传统节日进行辩论和思考。各类组织、社团可以给学生组织一些讨论会、故事会、征文比赛等主题明确轻松活动。

2.重视符号化表达。外来节日强烈冲击中国的传统节日,原因固然很多,符号标识的作用必不可少。西方节日的精神信仰和意义追求依赖符号形式来表达,如圣诞节之圣诞老人,情人节之玫瑰花。比较而言,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不许燃放爆竹,元宵没有如昼花灯,端午缺少龙舟竞渡,中秋少有齐家赏月。我们的情感传递、信仰表达都通过符号来完成,如过年吃饺子――“平平安安”,元宵吃汤圆――“团团圆圆”等。只有文化符号得以保留,文化内涵才得到显现和支撑,否则中国传统节日精神将在失去物质骨肉下变得虚无飘渺。

3.重视参与方式转换。中国传统节日源于农业社会,以及基于与此相应的血缘关系。现在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思想开放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客观上造成血缘、地缘、业缘相互分离,一家人分居两地,工作地点远离住处,业务关系由亲属转向同行。除了每年春节前夕有大规模的返乡人潮回家团聚,其他节日已经没有如此场景,即使回家方便时间足够。

在物质利益追逐中,人们不会为过节浪费机会成本,只好用吃来代替节日活动。大节大吃,小节小吃,吃成了不牺牲其他利益而又愉快过节的有效表达,在吃的参与方式下,延续传统节日要靠商业推动,各地传统节日饮食的推出,几乎都与商界运作有关。

参考文献

[1]冉昆玉,董金权.传统节日文化生存发展策略.青海民族研究.2009(4)

[2]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3]刘魁立,萧放,张勃,刘晓峰,周星.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民间文化论坛.2005(3)

[4]颜勇,雷秀武.贵州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综论.贵州民族研究.2007(6)

[5]凌敏朴.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路径探讨.前沿.2008(8)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路径

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引导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文化,还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的提升,使幼儿的能力和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有效发展。因此,开展丰富的传统节日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寻找恰当的节日,培养幼儿对节日的热爱

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将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幼儿教育之中,首先,在目标定位上,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寻找恰当的节日,培养幼儿对节日的热爱。我国历史悠久,传统节日也比较多,因此,在节日的选择上,我们要注重选择适应幼儿特点的节日,如小班的幼儿比较小,对于传统节日,他们主要基于节日的感受。略大一点的中班和,对于传统节日的参与热情就比较大,大班儿童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传统节日,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我们要认真挖掘、筛选民间节日中的内容,使传统节日活动能够积极向上,正面反映生活。幼儿园在传统节日活动中,要注重加工、整理具有本土特点的民间节日内容,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理解和参与,提高幼儿参与传统节日活动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可以结合幼儿园实际,将一些比较典型的传统节日,融入语言、健康、科学、艺术领域的教育中,如我们可以结合地域文化,利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有效的传统节日活动,培养幼儿对节日的热爱,促进幼儿对于节日文化的认同。

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效的设计节日环境

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效的设计节日环境,这样,有利于引发幼儿对节日的期盼。美好的环境,对于培养幼儿审美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充满节日气氛的环境,能够增强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期盼和向往。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努力营造传统文化特色的节日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节日活动的兴趣。例如:在传统节日期间,我们可以在幼儿园的大厅吊上红绸布,挂上中国结,在幼儿园宽敞的门前挂上红灯笼,走廊挂满剪纸吊饰,使得幼儿一进入幼儿园,就会被浓浓的民间艺术氛围所感染,感受传统节日的审美气息。在传统节日到来之前,幼儿教师还可以与幼儿根据当前节日,共同设计周边环境,整个环境布置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审美趣味,既要色彩丰富,具有感染力,也要形象可爱,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同时,活动区域环境的创设,既要体现传统的民间艺术,也要突出幼儿的制作过程。在传统节日活动中,最好是选择实践性较强、游戏性较强、适合幼儿认识水平的活动,要在活动中,多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例如,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就在传统节日活动中,为幼儿开辟了民间艺术活动的区域。我们为小班幼儿,准备了故事舞台。中班幼儿,准备了民间剧场,大班幼儿,准备了中国结、绳子、广彩角、自由刺绣等,让大班幼儿练习编织中国结,刺绣等,并欣赏成品,感受中国结之美。

三、引导幼儿参与节日盛典,使幼儿在活动中受到启迪

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借助当地的节日盛典,引导幼儿参与节日盛典,借助较为隆重的节日,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领悟传统节日的不同特色,使幼儿在活动中受到启迪。传统节日,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里,要让幼儿自然地享受节日氛围,在节日里去感受节日实实在在的内容,体验和理解节日的内涵,幼儿教师一定要根据传统节日的文化特色,带领幼儿去“做”,寓教于乐,在“做”中使幼儿感受节日的快乐。笔者所在的幼儿园,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我们不仅在端午节,带领幼儿一起裹粽子,使幼儿享受端午节的乐趣,还在冬至那天,带领幼儿一起包馄饨,我们将节日文化渗透于各种主题活动之中,并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热爱,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许多传统节日都有典型习俗,因此,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带领幼儿积极参与展现节日的元素的活动,以把握节日所承载的教育价值,提升幼儿对于节日的认识。如春节前夕,带领幼儿手工制作剪纸、绘画,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和幼儿一起做灯笼,让幼儿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提升幼儿对于节日的认同。

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要注重活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活动要适合幼儿的自身特点,使幼儿主动参与其中。所以,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之前,要仔细研究节日活动与幼儿的适应性,要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快乐,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