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素质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武术教学;心理素质;意义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势而言,文化课的培养貌似是重中之重,家长和老师都过于关注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却忽略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事实上,在这种教育形势下,很多学生都被逼拼命学习,忽略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每天熬夜写作业,这种做法可能能够一时提高学习成绩,可是潜在的危险就是学生的身体越来越差,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学习的压力下心理素质也越来越薄弱,学生面临的潜在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对于学生的未来会产生很多的问题。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学生对于文化课学习真的很艰难,为什么不让学生换个方向呢?高职武术教学可能在很多家长的眼中学历太低,还有的家长也舍不得孩子吃这种苦,可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学生经过武术教学的锻炼,能够增强体魄,提升心理素质,可见武术对于学生的意义非常!
1高职武术教学的策略
1.1提高学生对于武术的认识和重视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武术教学已经受到国家的重视,可是学生对于武术的认识始终不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武术是有点类似于体育课的存在,尤其很多学生将重心始终放在专业课上或者文化课上,而对于武术的学习却并不重视,经常会有很多学生逃课去看书做作业,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于武术教学的认识和重视不够,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武术的作业和重要性,也正是因为认识误区,也就导致了他们对于武术不够重视。因此,要想提高高职武术教学,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武术的重要性。
1.2优化武术课程,讲解与师范相结合
就目前的高职武术教学现状而言,武术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就是武术课程不够合理,教学方式不够科学。武术课程有很多,可是这些课程是有顺序的,需要循序渐进才能更好地学习武术,任何方面的学习都必须先打好基础,然后再逐步深入,武术教学更应该如此,因此需要优化武术课程,同时教师也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将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1.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任何好的教学都离不开好的教师,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有教师的水平足够优秀,才能够更好地教学生,才能让学生接受足够优秀的教学。其实教师的水平不仅体现在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学水平,有的教师自身知识足够丰富,可是却没有好的教学水平,不能够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来教学,没有形成科学的教学理念,那么再好的知识水平也是枉然!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也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水平,因此,二者合一才是教师综合水平的体现,我们需要的是综合水平都优秀的教师资源,这也就意味着要想提高武术教学,首先得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
2高职武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意义
2.1有利于学生缓解压力,释放压力
武术教学是一项竞技类教学,在这种教学中只要教师稍加引导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就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缓解压力,释放压力。换句话说,就是在武术教学中学生往往要跟别人进行攻防技击动作练习,在这种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慢慢释放自己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在练习中使自己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压力得以释放,对于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成绩的改善都是很好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除了能够缓解压力之外,还能够在自身的综合素质上得到很大提高,慢慢地学会坚韧不拔等优良品质,不断使自身得到质的飞跃,学生在突破中还能感受到拼搏的喜悦,与之伴随的必然还有失败的忧伤,可是这些都不算什么,反而这些都是学生需要的,学生要学会接受挫折,挑战挫折,这才是锻炼的根本所在。骄兵必败是最常见的,学生需要的是通过武术的学习学会胜不骄、败不馁。
2.2有利于学生建立健全人际交往关系
武术教学经常需要的是两个甚至多个学生对练的,这种对练中最容易产生亲密接触,而这种接触就是建立人际交往的最好时机。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打”出来的友谊有的时候更加真诚。通过武术教学学生们学会独立自主地生活,培养学生艰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在武术切磋中产生密切的联系,使得对方对自己有亲近感,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团队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健全人际交往关系。
2.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武术是一个很奇妙的项目,可能它会使学生不断碰壁,不断后退,可是只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必然能够最终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说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的确,武术一开始是会让很多学生手足无措,甚至伤痕累累,可是这些都是在锻炼着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学会坚韧不拔,此外,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挫折的时候,那种愉悦不是别人能体会到的,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慢慢对自己越来越有自信,他们更加优秀地展现他们的武术光彩,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信心。毕竟其实很多人对自己都不太自信,可是当他们的付出得到回报的时候,当他们发现在武术上获得胜利的时候,他们的自信心也就随之而来了。因此,高职武术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大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内外兼修。
3结语
总而言之,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武术教学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强健体魄,而且还能够大大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在高职武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武术教学给予重视,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教学观念,一切以学生为先,在教学武术技能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的自身心理素质,使得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晓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3(5):31-34.
[2]吴宝忠.武术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武术科学:搏击版,2006(4):53-54.
篇2
关键词:军训 学生心理 促进 完善人格
学生军训是90后新生进入校园的第一课,学生在经历了对军训由好奇到向往,由向往到消极逃避,由消极逃避到对军训生活的依恋等心理变化过程;经历了对军训生活的不适应到适应的转化过程,使得思想到心理有了很大转变。实践证明,中学生军训不仅对新生的心理适应起了很好的过渡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起重要作用。在我看来,现在中学生军训主要经历了以下心理特征:
一、期待军训到来,对军训怀有梦幻般的憧憬。
新生刚入学,对校园的一切都具有很强的新鲜感和期待。在加上军训时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所以新生一入学就对军训怀有梦幻般的憧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对军训梦幻般的憧憬和中学生长期对军营的向往以及入学的新鲜感是分不开的。不少人从小崇拜充满神秘色彩的军营生活有着浩然正气的军人。他们“从小对军营生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但是只能从电视、小说中去幻想军营的神神秘秘,始终没有机会去亲身感受”。军人单单一个“奉献”就是够让学生们回味无穷和无限神往。
一些中学生把军训看作中学生活的起点,把所有对中学生活的向往聚集于军训上。怀着这样虔诚而激动的心情参加军训,同学们一开始即把军训染上了浓浓的梦幻色彩,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教官一声“你们现在不是学生,而是军人”时,“他们一下子感觉自己真的是军人了”。心中掩不住的喜悦在脸上表现为一个开心的笑容,简直是梦想成真。终于有机会,我可以穿上这身橄榄绿,成为绿色军营中的一株小苗,圆了我那童年时代可望而不可及的绿色之梦。所以九月的阳光虽然灼热,但同学们感觉到的却是它的热情。他们穿上迷彩服、戴上贝雷帽,也带着满腔激情,踏上了军营的训练场。
二、品尝酸,甜,苦,辣的特征
军训“苦”,这是参加军训同学们的共同感受。换上一身崭新军装,戴上漂亮贝雷帽的兴奋劲马上被简单而乏味的口令驱散得无影无踪。立正、稍息、四面转法……每天的内容差不多,对接受军训的大学生来说是一次艰难的考验。烈日和灰尘交织的训练场“简直是炼丹炉,让人不堪回首,半天好似一年”。有的同学不堪体力之苦,竟然倒下,军训使同学们直接感受到军营生活的艰辛和军中纪律的严格。许多同学在烈日下待得时间长了,脸上冒出了一些小水泡,水泡一破就开始掉皮,大家感觉皮肤是又痛又痒。甚至有些同学是典型的“懒虫”,在家基本不做家务。到来学校进行军训,一切得“自理自立”,有位同学才洗了一天衣服,便决定将脏衣服打包回家扔给妈妈。没想到,前两天收拾行李时,他突然发现,自己装脏衣服的马甲袋里,竟飞出了一些黑色的“小东西”。原来,因为下雨潮湿,混着雨水和汗水的脏衣服,居然“捂”出了小虫,这让他大为吃惊。有的时候同学们累了,教官会主动给大家模仿起一些港台明星惯用的话语和姿势,惟妙惟肖的动作,幽默的语气逗得全场笑声一片。“笑一笑,疲劳就没了。同学们在疲劳之余,同时感受到军训是快乐的。!
三、适应军训生活,对军训具有极高的认同感
短短的几天,我们在那里滚打、吼叫,灰尘吹迷了双眼,阳光晒黑了皮肤,几天使人感觉漫长无比”。“经过军训磨练,使人明白了只有多吃苦,才能更坚强,走进绿色军营,我们要学会吃苦”。这种矛盾但又不失为协调的心理,在相当一部分同学中都有所流露。我们通过座谈了解到,在绝大多数同学们眼里,军训的确不是受苦,而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有同学这样说,从来没苦过,这一次苦一回,肯定是今后人生经历中一个很难忘却的起点。还有的同学说,军训中“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练武精神,始终让我们与汗水拼博,下定决心,不倒下,不放弃。军训之苦给同学们带来了太多的收获:他们体会到锻炼身体和磨练意志内在联系,领悟到攀登人生之路需付出的艰辛,还懂得了钢铁长城如何建造,威武之师如何练就。
四、激情勃发的特征
阳光灿烂日子的军训生活不仅以梦幻生活和炼狱之苦为特征,而且也迸发出少有的激情。比如,军训拉歌是同学们在枯燥军训生活中激情勃发的时刻。本来歌曲在学生心目中是以柔美为特征,而军歌带给学生的完全是另一种情调迥异的感受。即使是《纤夫的爱》,“一二三四五,我们等得好辛苦,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得好伤心”等歌曲和拉歌充满了部队生活情趣。而《团结就是力量》、《过得硬的连队,过得硬的兵》更是气势如虹,雷霆万钧。晚上,同学们集合在一起拉歌,歌咏比赛。嘹亮的歌声,真有排山倒海,气吞山河之势。那兴奋和壮观的场景,是同学们难以忘怀的。而军训结业式上,宏大的阅兵场面近在眼前,又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同学们不仅增强了自信心,而领悟到了军队的力量和钢铁长城的由来。
五、难舍军营情的特征
篇3
一、大学生音乐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现况
(一)大学音乐教育现况
依据学生需求分类可以把音乐教育现况分为专业与非专业两个层面。
专业音乐教育自不待言,这是成体系的教学系统,非专业音乐教育主要是其它专业学生德育、美育与音乐相关的选修课程。课题追求的是将协同理论应用于音乐教育与心理素质培养有机联系在一起。
大学音乐教育停滞于专业知识教授是最为值得关注的现况。对非音乐专业生而言,教育目的止步于此,大学生的音乐课程所获实在有限,也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音乐奥秘的动力。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现况
当代大学生具备的综合素质应当如何描述?儒家以“八目”作为君子的一生行为标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主要阐示两个方向,修身与治用。 借用这个体系课题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理解是:以修身论,应当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应当有判别事非的自主性,应当有与人为善的良好性格,应当有展示自我的自信心;以治用而论,应当有胸怀天下的大局观,应当有和谐环境的处世能力,应当有自我价值体现的影响力,应当有敢为人先的行动意识,应当有渴望成功的进取之心,应当有不畏艰难的冒险精神。
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挑战的应对方式方法实在令人堪忧。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报复心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概述无一不将目标指向大学生心理素质层面上。社会关注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如何解决应当引起大学从教者的高度关注。
二、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引入音乐的必要性
音乐已经自成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学科,有着富足的外延与内涵。音乐学既是感性的科学又具有理性的思考,大学生在音乐知识学习过程中可以以此为依托印证心理素质问题的起源与解决方向。
(一)音乐本身具有调适情绪的心理作用
情绪多由客观刺激引起,是对周围世界的态度体验。情绪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作用。常时间被负面情绪所笼罩势必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重的影响。情绪产生有刺激源,我们无法预知身边出现什么样的人,发生什么样的事,那么情绪产生的根源是无法控制的,情绪的产生也就无法控制,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控制情绪,或者是调适情绪。
1.音乐调适情绪首先表现在表情与达意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音乐表演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大学生能在音乐的熏陶下展开自由联想,体验情感,表达情感。高校音乐欣赏课目的就在于通过欣赏中外名曲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与情感思维。激扬的《命运》交响曲能给人“挑战与反抗命运”的联想,闲适的《田园》交响曲能给人“放逐自我于天地间”的宽阔。
2.音乐调适情绪还可以表现在诱发与感染
情感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情感体验与情感感染他人是人类的特殊属性。音乐就是情感的载体,就音乐的产生而言,《乐论》这样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焉。感物而动,故行于声”。借由音乐能激起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能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3.音乐调适情绪还可以体现在宣泄与释放
心理素质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承受能力,音乐能够最直接迅速深刻地影响到人的内心世界。音乐所搭载的情感正好可以浸润干涸的心灵。节奏欢快明亮的音乐可以解除忧郁,节奏平缓清新的音乐可以镇静安神,节奏激扬亢进的音乐可以坚强意志。
(二)音乐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1.音乐审美作用于大学生心理素质
音乐的审美功能体现在题材多样体裁各异的音乐作品给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美的氛围。大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对音乐美的认识。
2.音乐立美作用于大学生心理素质
如果说审美是美的欣赏,那么立美就是美的创作。立美是在审美的基础上构建自身对美的理解。审美偏向共性,立美偏向个性。切实重视立美教育,要将学生培养为审美主体,美自身,通过自身再美人。
3.音乐的文化传播功能有助于陶冶大学生良好情操
音乐取材于文化内涵,传递的情感正是文化内涵间沟通的信息。音乐的文化传播属性让个人的心理素质培养不再是孤立的事件或者任务,而是在大环境中的一种共同追求与理念,起到相互印证与提高的作用。
三、 音乐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协同
(一)协同学理论
协同学主要总结并研究完全不同学科中存在的共同本质特征。作为一门横断学科,它的跨越度空前,为诸多学科相互印证、类比提高架设了桥梁。这为各种学科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也拓展了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和教授方法的空间。
(二)音乐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需要协同
音乐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之间就其本质特征而言确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音乐创作讲求尊重传统但不墨守成规,要有基础地创新。而创新思维正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点。音乐表演讲求展现自我,突破自我。进取心的培养正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难点。
1.音乐协同创造心理
创新是一切发展之动力。音乐教学的内容,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的追寻,都穿插着体验接受与创新的过程。用心体验音乐会调动自己所有的生活体验,那么体验者对作品的独到理解就源自于思维的多端性与灵活性,这是创造性心理的发端。
2.音乐协同进取心理
自信心是进取心的后盾,积极进取的结果能够培植更坚固的信心。进取与自信都是心理素质中非常重要的组分。通过音乐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利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激励引导学生进取心理。
每个学生对音乐的领悟理解能力不一致,对于音乐基础差的同学,要寻找突破口为他们建立学习音乐的信心。对于音乐基础好、天份突出的同学,要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最大的兴趣与动力。通过培养学科自信,将进取心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乃至于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去。
3.音乐协同协作心理
音乐是世界的财富,是人类交流最好的语言。音乐欣赏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音乐可以在每个人的意识中形成一幅形象的图画,通过交流可以丰富唯美这幅画卷,并找寻学生彼此的认同感。思想的碰撞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为集体增添凝聚力。老师从旁指导与监督,指导学生观点的指向,促进集体的和谐交流,指引学生正确的生活学习习惯。
音乐实践活动是参与感极强的团队合作方式。例如合唱,声部之间的协作,男女声的协作,指挥与演唱的协作。参与这些课外音乐实践活动,能够体会集体的力量,促进同校情谊,增强集体荣誉感。
篇4
【关键词】音乐表演 心理素质构建 钢琴演奏者
一、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构建
音乐是作为艺术活动存在于声波的震动中并在一定的时空中得以展现出来,以及能够通过欣赏者的听觉器官而使其引起各种情感体验和情绪反应的一门艺术。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构建,一方面,属于心理学上关于心理素质研究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音乐表演作为一种艺术活动的特殊本质,其是通过艺术化表演者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来完成的,是由音乐艺术活动表现形态的性质决定的。演奏者音乐表演的心理素质构建的研究包括表演者的基本心理素质构成、表演者最核心的心理素质是什么,以及表演者心理素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由此,演奏者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构建是指,以演奏表演艺术活动中演奏者的情感体验与表达为中心的一种具有与音乐表演心理能力、人格特质以及心理健康等多种音乐表演心理品质的动态组合,同时又具有可教育性和可培养的特性。
二、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构建的理论依据
1.情感表现理论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现,音乐情感语言理论的倡导者在理解整个音乐作为艺术的本质时认为,任何一种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所塑造的“人生体验报告”,而艺术家总是要以其自身的独特方式来表达其对生活和世界的主观感受。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音乐就是人类表达情感体验的语言,而人类的情感体验在音乐中的存在方式问题就成了音乐存在方式中的本质性问题。到19世纪后期对音乐中“音”本体论的发展时期,从演奏者的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构建角度来分析,演奏者首先对应于音乐技能的展现而获得的心理素质结构,并以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为中心,形成了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构建的情感表现理论。
2.有效活动素质理论
提到心理素质的构建,心理学家的第一种理论是将其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主要方面;第二种理论是依据演奏主体的意志和行为活动的内容将心理素质分为意向、智能、身体素质和个性心理等;第三种理论是有效活动素质理论,其是以一个有效的活动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将素质分为影响主体活动倾向和目的方面的素质、影响主体活动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果的素质,以及影响主体对活动过程进行调节控制的素质。有效活动素质中能够影响音乐表演的主体活动倾向和目的的素质,主要包括演奏主体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心理素质,而其中能够影响音乐表演主体活动社会效果的方面主要是指心理适应性素质,而能够影响音乐表演中演奏主体对其活动过程进行调控的素质则主要取决于个性方面的素质。
3.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因素的相互作用理论
西南大学教授张大均等人以实证的研究方法,并借鉴了列昂捷夫关于人的研究不同水平的划分,以及借鉴了维果茨基的心理机能理论,提出了心理素质构建中的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的相互作用理论,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三个维度来探讨构建人的心理素质结构,这对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该理论强调行为因素对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结构中的活动具有指向功能,并提出适应性因素体现了音乐表演艺术的角色特性,包括艺术角色、社会角色和专业角色三个方面。此外,对于心理机能发展水平方面提出的观点,对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结构的不同层次划分具有指导意义,同时该理论强调生理因素的基础作用,直接有助于构建音乐表演技能的情感表达和体验的心理素质。
三、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构建对钢琴演奏者的作用表现
1.展示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构建的再现性
钢琴演奏者的音乐表演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其本质在于艺术再现性。因为演奏者必须以音乐表演的物质材料(即音乐作品)、表演的环境以及演奏者自身为基础和目的而进行的艺术活动。演奏者必须建立在对音乐作品以及自身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而其演奏的目的是指对音乐演奏的表演构建,通过演奏者在一定的音乐情境中对音乐作品准确和恰当地表达和再现。在这一过程中,演奏者进行赋予音乐作品活的生命和再创造的行为,其并非是对作品原生态的制造,而是演奏者在表演中对主体气质、性格和意志等心理因素的集中体现。正如瓦尔特所说,只有伟大的个性才能明白揭示伟大的创造。因此,钢琴演奏者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构建存在,首先在于指向艺术再现性。
2.对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构建的调控性
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构建存在的调控性,主要体现在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艺术形态下所具有的情感体验的持续过程、情感转换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情感表达强度和情感表象色彩的心理调节和控制。从时间维度上而言,钢琴演奏表演中对情感体验的持续和转换过程是从表演主体对时间感觉的“虚幻时间表象”上体现出来的,这一过程是演奏者通过对声音运动形态中所形成的张力来体验和感觉音响的延续和进行,并最终表现出自我的情感体验。从空间维度上来说,钢琴演奏者的情感体验和表达体现在从声音在虚幻空间的深度变化、距离改变,或是声音的色彩丰富性上的强度和表现色彩上。演奏者具有对声音强弱的调控,并通过演奏者听觉联想来造成心理幻觉和心理扫描来完成。但是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维度的调控,都与演奏者的生理调控紧密相连,从而使艺术虚幻的感觉性与作品真实客观性之间的距离,成为演奏者心理素质构建调控因素存在的必然。
3.体现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构建的适应性
音乐存在的行为、形态和意识三要素,成为演奏者在音乐表演中心理素质结构存在和构建的适应性因素的依据。首先,钢琴演奏者音乐表演行为的存在,为演奏者的心理素质结构在表演前的心理准备过程、表演中的心理展现过程以及表演后的心理反省,提供了较为专业化的心理适应性。其不仅包括操作行为上的专业技术即演奏技能的适应,也包括对艺术表现即动作体态等的适应,而且还包括演奏者主体参与行为中的文化适应。因为演奏主体的参与行为只有在符合一定的认可规范前提下,才能被广泛接受,从而体现出演奏者表演的价值所在。其次,音乐表演形态的存在为演奏者音乐表演的心理素质结构在音响形态和表演态势上,提供了艺术化的心理适应性。由于音乐表演中的声音不仅作为声波的物质运动被听觉器官感知,其还是音乐心理情感意象的外化存在方式,同时音乐表演中的艺术化态势是运用创造性的韵律感和美感形式而存在的具有升华了的情感,并体现了审美文化的特异性。最后,演奏者的心理素质结构存在的适应性还表现在对立美活动和审美活动中提供一定职业化的心理适应性,其表现主要体现在演奏者在专业与业余、成功与失败等多种维度上来定位自己的角色,这是演奏者音乐表演行为存在的前提。因此,钢琴演奏者的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结构的存在和构建应体现在艺术性、职业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的心理适应性。
四、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构建对钢琴演奏者的意义
基于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构建理论,对钢琴演奏者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构建分为演奏者表演情感素质的构建、演奏者表演认知素质的构建、演奏者表演个性素质的构建,以及演奏者表演角色适应性的构建。其中,演奏者表演情感素质的构建是整个心理素质构建的核心,体现在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情感体验又包括对情感的感知、记忆、想象、直觉,以及情感体验的敏捷性和强度等方面的素质。而情感表达的心理素质则包括情感表达的选择性、匹配性、协调性、感染性,以及深刻性和情感迁移的泛化性。演奏者表演认知素质是心理素质中的基础素质,其体现在对作品的认知、对情境的认知,以及对演奏者自我的认知等方面。演奏者表演个性素质也是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构建中的关键,其决定其他心理素质能否顺利实现,包括心理调节控制素质、表演者心理动力素质,以及心理坚持性素质。演奏者表演角色适应性素质,主要表现在音乐表演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态和特定的文化现象所应当具有的基本特征得以实现的这一过程中,包括表演者艺术角色的适应、对职业角色的适应,以及对其专业角色的适应。钢琴演奏者只有将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构建的各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目的地形成一种聚合型的心理素质结构,从而实现完美的艺术展现。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的构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3).
[3]于润祥.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篇5
【关键词】 体育教学;赏识教育;心理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73-01
教师的赏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理需求,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潜能,因此,教师的赏识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人受到赏识,工作和学习都会有好的效果,尤其是学生,好胜心强,赏识对于他们来说,不论是对学习还是今后的发展,都是大有好处的。
一、赏识教育概述
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成功和进步给予赞扬和重视的教育。赏识教育是一门艺术,能开启学生的心智,给学生自信,以表扬和鼓励为方式,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逐渐的缩小学生间的差距,使学生们能健康的发展。
赏识教育以认识学生为前提,以欣赏学生为表现,以爱的艺术为表现,赏识教育可以很好的开启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带来好的发展。
二、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一)赏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赏识教育不怕失败,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得到磨练,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形成独立的人格,增强承受力。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时刻关心学生的心理,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关心、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在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使学生们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特点,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来掌握动作要求,让他们得到成功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应用赏识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更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赏识教育可以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是让学生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如果动作做不好,学生们往往会自卑、心理压力大,他们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安慰。如果这个时候,对学生们进行批评,甚至是讽刺、挖苦,那么他们会做的更加不好,而且也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因此,教师面对这种情况,要积极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运用赏识教育,这种赏识的方法会让学生积极地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长处,使学生从思想上亲近教师,也可以从行动上来进行配合,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课堂任务的完成。
(三)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
每个孩子都拥有无限的潜能,只是有的孩子还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积极地发现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体育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靠天赋的,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的赏识教育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潜能,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长处。体育教师可以好好的利用赏识教育,积极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好好地利用自己的潜能,实现更好的发展。赏识教育从学生的心灵上给他们赏识,使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做到正确的认识自己。
三、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理解
学生的体质千差万别,体育能力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理解与尊重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加以区分,在运用赏识教育时有区别的对待,赏识教育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学会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能用统一标准来要求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赏识教育也要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体育教学中构建信任、尊重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主导者、实施者,只有在信任、尊重的师生关系下,教师才能正确的对待同学。有了平等、信任的关系,学生们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放开心理上的束缚,逐渐增强自信心。
(三)体育教师要积极的进行引导
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很重要。学生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需要学生的正确的引导与疏解,这是赏识教育所提倡的学生主动思想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把赏识教育应用到体育教学中,需要老师发挥主导型作用,积极地进行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环境也很重要,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很大一部分来自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好了,学生的安全感得到提高,会积极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还要注重人文环境,经济创造和谐、活泼的体育氛围。
赏识教育是一门艺术,是爱的教育,富有生命力,它适合各类教育人群,也适合各科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赏识教育来发挥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信心,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促进体育教育的顺利进行,对体育教育的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郭科民,韩文.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应用[J].现代交际. 2010(8).
[2]董英功. 在体育教学中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
[3]徐敏杰.让赏识教育走进体育课[J].都市家教.2011(4).
篇6
关键词:受众;心理机制;广告效果;诉求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至今,相当多的商品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反映到传媒领域,就是广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广告策略也从过去的分散型、粗放型转向密集型、精细型。这里,密集型应对的是同质化相对较高的特定受众(本文的“受众”同时特指广告的诉求对象、商品的潜在消费者),精细型应对的则是受众特定的心理机制。大量事实证明,有相当多的传媒广告投放规模很大而收效却不尽人意;有些传媒广告看似简单、粗略,也未必在主流媒体的黄金时段播放,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受众并不是被动接受广告信息、消极接受刺激、作出预期反应的客体。相反,他们是信息处理的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对广告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和加工。因此,对受众心理机制的把握是否精确,将决定广告的创意、制作和传播成功与否。下面,笔者将结合国内外心理学研究成果和传播学理论,对受众心理机制和广告劝服效果的关系作一个描述。
一、根据心理学家佩悌(Petty)和卡西奥普(Cacioppo)1983年发表的研究成果,商品广告的目标受众对广告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基本上是通过两种路径,即边缘心理路径和中枢心理路径,其侧重点各有不同。经由边缘路径对广告信息进行心理加工时,受众侧重的是广告信息中一些边缘线索,例如商品外观是否为当下流行的样式;同事、朋友会不会有好的评价;广告模特是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商品推荐人、形象代言人的名望如何;拥有或者使用这种商品能不能使自己产生优越感等等。相反,受众对传媒广告的画面及声音、文字中涉及商品本身性能方面的信息并不在意,整个心理过程不进行周密的逻辑推理,而是以直接作出感性层面的反应为主。
经由中枢路径对传媒广告信息进行心理加工时,情况正好相反。信息接收者认真考虑广告的实质性内容,进行精密细致的信息加工,综合多方面的信息与证据,进而对广告中涉及商品性能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品牌态度。从这一心理过程可以看出,受众通过中枢路径接触、理解广告信息,主要是侧重广告商品内在的东西:性能。整个心理过程是以理性为主导的。据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初步结论:对于通过边缘路径对广告信息进行心理加工的受众,广告策略应该强化商品的感性特征;对于通过中枢路径对广告信息进行心理加工的受众,广告策略应该强化商品的性能优势。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受众接触什么样的商品信息时,在多大程度上经由中枢路径或边缘路径对信息进行心理加工?
根据心理学家麦克因尼斯(Mac Innis)和杰沃尔斯基(Jaworski)的研究成果,影响受众信息处理路径选择的因素主要是其“动机-能力-机会”的综合心理指标。这个指标又可称为MAO指标(M即动机motivation;A即能力ability;O即机会opportunity)。
首先,传媒广告的受众在接触广告信息时必定产生信息加工的心理动机(Motivation)。这一点通常由受众介入的程度来衡量,介入越深则心理动机越是强烈。例如,一个摄影爱好者在接触照相机广告时,由于对照相器材有兴趣,自然会积极地以自己的经验衡量广告中的各种信息;如果是关于柴油发动机等十分陌生的领域,他的动机就不会这么明显。其次,受众必须具有必要的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Ability)。例如上面提到的摄影爱好者,他对于照相机广告中出现的“防红眼自动闪光”、“夜间人像模式”等术语都不存在理解障碍,但是遇到有关柴油机的“冲程”、“化油器”等字眼就搞不清楚了。第三,在受众接触广告信息时,需要有利于他们进行信息处理的客观条件(Opportunity)。如果受到外界的干扰、刺激,或者接触时间受到限制,则不利于这一心理过程;如果有可能多次重复接触同一广告信息,则此心理过程会更加有效。
篇7
关键词;中职学校图书馆;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心理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在校中职生约为2000万人左右,这些学生一般是16-18岁叛逆期的小孩,他们的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最激烈,又是学习中下水平的“初升高”落榜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上进心不足等问题突出,近年来统计数字显示,50%左右的中职生在学习,人际关系,就业,情感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焦虑,又存在知识面狭窄和厌学情绪,主要表现为碰到困难逃避,遇到挫折自暴自弃,人际交往不适应,在行为上表现为打架骂人,群体斗殴,师生关系紧张,团队合作精神差,离开父母监护的他们赖不住寂寞,青春的萌动使得他们早恋问题多,令他们对前途,对未来充满忧虑。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素质不仅包括生理素质,而且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实践证明,心理素质是整个素质系统的基础,面对大部分中职生不高的心理素质,中职学校图书馆人就应利用图书馆这个“智慧的宝库”,“人类灵魂进步的阶梯”以其丰富的科学知识,健康的文学艺术,伟大的人物,英模事迹,神圣的法律,良好的环境资源,在学习方面,情感控制及人际交往方面,思想道德方面对到馆的学生进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行之有效的帮助,使得他们也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全能人才。
一、中职学校图书馆要配合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正确的网络教育
(一)中职学校图书馆要营造多元化的图书馆文化,利用电子阅览室开展网络安全,道德,法制教育,不定期地请有关专家举行一些网络安全,道德,法规方面的讲座,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主动研究学生的心理,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加强特色网站建设,专设图书馆网站管理员专家席位,及时下载国内外最新的时政热点,焦点,采集专业发展的“云”动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首先过滤不良的垃圾信息,制成有益身心健康和职业技能发展的“密云”数据库。
(二)协助学校保卫科定期邀请劳教部门来馆举办法律知识宣传,请一些在劳教所表现良好,热爱学习,文化素质较好的少年犯及其教官来馆参加座谈会,请少年犯讲述因受不良网络信息侵袭误入歧途的过程及在狱中通过学习好的书籍,通过教官的帮助接受改造的心路历程,让到馆的学生分组参与讨论,让他们比较,分析和鉴别,触发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协助学校医务室请疾控中心的专家来馆定期举办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专题讲座,,许多学生情侣缺乏卫生安全意识,图书馆要利用他们经常来图书馆的机会,建立情感专题论坛,知心信箱,加强他们防范疾病的意识,并对他们遇到的情感纠葛问题由心理咨询功能专家进行及时疏导,就“青春期心理健康”做一些问卷调查并整理归类,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治疗和跟踪观察。
二、中职学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通过组织图书馆学生管理工作协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及服务的多个环节的工作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社会实践基础。
(一)让学生来参加一些繁琐的搬书,图书上架,下架,整理排列书籍等事务性工作,让他们从中体验到面对困难团队合作是多么重要,面对困难需要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责任心。
(二)定期举办“图书馆与中专生成长”“随时随地的数字图书馆的利用”,“电子图书和期刊悦读检索”“动漫模拟网络信息检索”等专题讲座,通过手脑并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大部分学生喜欢操作电脑,图书馆就请他们中一些网络高手来参与图书馆的网络建设及系统管理和查询工作,由他们组织学生开展网络知识,网络信息咨询,网上科技知识问答,网上操作设计竞赛,个人网页设计大赛,网友阅读沙龙等活动,给他们展示能力和个性获取更多计算机实践知识的机会,他们会从中获取喜悦感和成就感的,他们当中有些人会脱颖而出,创新力大大提高,得了各种奖,图书馆要定期进行活动总结,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展览各种获奖成果,表彰学习标兵。
(三)同时利用阅览室的公告牌招聘信息,和就业办联系推荐优秀学员就业,及时更新招聘信息,对毕业生进行“远亲不如近邻”,“适应环境和竞争”“成功者的道路”,“创业者的健全人格”,“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其进行勇于自荐的训练,克服紧张心理的训练,训练课一般采用激情-体验-自省-内化四个训练阶段,指导学生通过模拟日常心理问题实例,游戏等活动,通过角色扮演,人际交往训练等,提供有效的心理指导,使他们有一个和谐的心理及积极的心态。自然而然,他们便不再厌倦学习,不再觉得前途渺茫,而是信心满满,勇往直前了,图书馆这个良师益友让他们受益终生了。
实践证明,中职学校图书馆通过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助,自立”的人生态度,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职校生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一强而空,金牌,蓝领,起薪甚至高于博士生,职业教育高就业率和高薪又不断传为佳话。中职学校图书馆要把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当作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做,让学生在知爱,文明的阳光里成长,以更圆满的,发展的心灵和更健全的体魄离开学校,走向社会,走向人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胡华调,浅谈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职教论坛》,《职教论坛》杂志社出版,2006年11月教研版.
篇8
[关键词]心力衰竭危险因素;社区;预防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16X(2016)03-0221-03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6.03.19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日益成熟,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大大下降,再加上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在我国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根据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指南[1,2],以上这些都是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按病理生理分期为心力衰竭易患期(A期),一般情况心脏结构及功能已经有所改变的心力衰竭(B、C、D期)患者是患者本人、家属及临床医师最关注的,这部分人群病情重,医疗消耗高,生活质量差。因此建立心力衰竭预防的阶段上更应着眼于疾病的早期阶段、从“未病”抓起,才能从根本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根据体检和来院诊治病人,发现有心力衰竭危险因素(A期)患者建立档案,共选取心力衰竭A期患者600例,完成随访600例,其中高血压病64.50%、吸烟60.83%、糖尿病2型35.83%、冠心病32.00%、高脂血症29.00%、肥胖10.83%。所有患者分属6个社区服务中心,按抽签方式选取3个社区有医院指导,作为干预管理组,其余3个社区医院不指导作为非干预管理组。
1.2方法:(1)干预管理组303例,年龄39~89岁,平均(69.37±17.62)岁,男155例,女148例。医院指导社区对心力衰竭A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危险因素评估及防治方案制定,随访管理3年。每月患者复诊一次,测量体重、心率、血压等评估,1个月电话随访1次,2个月家访一次,3个月患者座谈会一次,6个月进行实验室、心脏B超等检查。(2)非干预管理组297例,年龄40~88岁,平均(68.67±16.73)岁,男153例,女144例。医院不指导社区医生管理,为自然的非管理组。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版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
2.2两组患者干预3年后心力衰竭防治知识、行为状况比较:干预管理组患者随访管理3年后在心力衰竭防治知识掌握、合理饮食(低盐低脂限酒)、体育运动、戒烟、按时服药方面比干预管理前和非干预管理组明显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干预3年后心率、血压、BMI、血脂、血糖情况比较:干预管理组患者随访管理3年后在心率、血压、体质指数、血脂、血糖的控制较干预管理前和非干预管理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两组患者干预3年后心功能、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干预管理组患者随访管理3年后心功能Ⅰ级患者为98.35%,而非干预管理组为84.85%,干预管理组心功能Ⅱ级、Ⅲ级患者分别达0.10%、0.07%,而非干预管理组分别达8.75%、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临床医生对有可能发展成为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全面评估,严格评价心力衰竭危险因素是心力衰竭预防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减少是阻断心力衰竭发生的关键。新近的流行病学资料也提示在心力衰竭出现前,调整生活方式对预防心力衰竭有重的意义[3]。已有研究表明[4]吸烟是冠心病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以加快心力衰竭的发生;长期大量饮酒会引起酒精性心肌病或者加快心力衰竭的病程,建议存在心力衰竭危险因素的患者不喝高度酒或者改喝少量低度酒;肥胖是糖尿病、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之一。SMC[5]对高血压饮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n,DASH)与心力衰竭患病率之间的关系做了一项前瞻性研究。36019例48~83岁健康女性(无心力衰竭、无糖尿病、无心肌梗死)使用DASH菜单是以低脂、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为主的餐单,并辅以含高镁、高钾及高钙质、蛋白质和纤维的食物组合而成。经过7年的随访443位(1.2%)女性发生心力衰竭,其中415例患者住院治疗,28例患者在心力衰竭首诊时死亡,严格按照DASH食谱的女性比未按照DASH食谱的女性在调整其他因素后心力衰竭发生率降低37%。内科医师健康研究(Physicians' Health Study)[6]对平均年龄54岁的健康男性人群,随访26年,研究6年良好生活方式(体重指数
北欧的辛伐他汀生存试验(4S)观察了4444例有高脂血症的心肌梗死病史者,证明调脂治疗不仅使各种原因的病死率降低,而且使心力衰竭的危险性降低20%[8]。PROGRESS[9](Perindopril Protection Against Rrcurrent Stroke Study)研究显示:使用培哚普利降压后与安慰剂相比,心脑血管疾病猝死率亚洲人下降39%,西方人下降22%,参与研究的亚洲人中因心力衰竭病死率或住院率下降60%,该研究明确表明降压对预防心力衰竭的显著作用。本研究干预管理组患者心率、血压、体质指数、血脂及血糖的控制较非干预管理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预防心力衰竭(STOP-HF)研究[10],对有心力衰竭危险因素的患者,心血管专家指导社区初级保健医生予以干预防治。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防治。干预5年提示:干预组左心室功能不全发生率降低。因此,早期防治危险因素,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能起到预防心功能不全的发生。也有研究表明在社区心力衰竭患者管理中,健康教育与矫正不良生活方式是很重要的环节,患者接受良好的健康教育,掌握自我管理技巧,提高服药依从性,才能减慢心力衰竭病程发展[11]。本研究也提示了社区控制心力衰竭危险因素可预防心功能不全发生。
本作者于2008年起开展了医院与社区联合进行慢性心力衰竭专病规范化防治的研究[12],该项目是对慢性心衰C、D期患者随访患者1年,结果表明,医院社区联合组患者一级终点事件总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慢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急诊率、恶化率,明显低于社区组,分别下降17.53%、15.71%、19.11%、18.15%、1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ESC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uropean Guidelin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version 2012). 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2,33:1635C1701.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98-122.
[3]Rifai L, Pisano C, Hayden J, et al. Impact of the DASH diet on endothelial function, exercise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 Proceedings,2015,28(2):151-156.
[4]Xiankai Li, Jue Li, Thach N, et al. Effect of stations and calcium channel biockers on all-cause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in 958 chinese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fter 13 months of follow-up[J]). Health sic,2007,53:226-233.
[5]Levitan EB, Wolk A, Mittleman MA. Consistency with the DASH diet and incident heart failure in a contemporary elderly cohort. The health, aging and body composition study[J]. Arch Intern Med,2009,169:851-857.
[6]Djousse L, Driver JA, Gaziano JM. Relation between modifiable lifestyle factors and lifetime risk of heart faulure[J]. JAMA,2009,302:394-400.
[7]Kalogeropoulos A, Georgiopoulou V, Kritchevsky SB, et al. Epidemiology of incident heart failure in a contemporary elderly cohort.The health,aging and body composition study[J]. Arch Intern Med,2009,169:708-715.
[8]Kjekshus J. Pedersen TR, Olsson AG, et al. The effects of simvastatio on the incidence of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J Card Fail,1997,3:249-254.
[9]Arima H, Anderson C, Omae T, et al. Perindopril-based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reduces major vascular events in Asian and Western participa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he PROGRESS trial[J]. J Hypertens,2010,28:395-400.
[10]Collier P, Watson CJ, Waterhouse DF, et al. Progression of left atrial volume index in a popolation at risk for heart failure: A substudy of the STOP-HF (St Vincent's Screening to Prevent Heart Failure) trial[J]. Euro J Heart failure,2012,14(9):957-964.
[11]Koslis TB, Davis BR, Guller J, et al. Prevenlion of heart Failure by antihypertantion drug treatment in older persons with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tion. SHEP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J].JAMA,1997,278:212-216.
篇9
关键词:教师心理素质;进修;区域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
前言
构建区域性实践模式,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是当前促进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教师专业化运作体系中,主要涵盖运作机制与策略两方面的内容,为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应该寻找一条区域性的有效途径,在提高该区域内教师心理素质及教学质量的同时,建立教师区域教师进修学校为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基础条件。
1、构建运作体系
首先,以课题组成员作为核心,通过区域教师进修学校建立起教师心理素质中心组,然后以点带面的对全区域内的中小学及幼儿教师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如图1所示:
所谓的点,就是对该课题进行参与与探讨的学校,所谓面指区域内的中小学及幼儿园。该模式是一个面向整个区域的教师心理素质及专业化提升的工作模式,运行与操作机制良性的发展,该模式下对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起着资源整合、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指导训练等作用。
2、以运作体系提供教师心理素质
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关系到自身的生理、环境及科学文化素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在各种矛盾相互冲突及作用条件下的心理发展,在出现矛盾与冲突的时候,教师通过参加各种训练,对心态进行调节和规范,保持心态平和,从而发挥整体的效用。育人准则与价值取向的结合,对教师的人生感悟是一种融合,也是实现教师教育成果的源动力。从区域实践上来讲,提高教师心理素质需要坚持三项原则:整合、趋向和训练;三个结合:自我提高与集体培训结合,在自我提高的基础上实现训练的自动化目的;分层与分段结合,分段培训是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师所遇到心理问题,包含高中、初中、小学及幼教四种类型,有目的的采取心理训练的模式,分层在根据入职教师岗位的时间长短划分的新教师、老教师及青年教师几个层次进行的心理训练;全区联动与基地辐射结合,主要以基地辐射为主,做到以点带面的目的。需要参与课题培训的教师完成训练活动后,回归校园与同校教师进行心理素质的沟通。一般将大型的集中培训活动设立在各个基地学校进行,活动中,吸收各基地教师前来参与,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对自身心理素质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起到宣传和辐射作用。五类活动包含:交往活动、情绪调动活动、成就动机及专业活动、教育创新活动、应对教育挫折活动;五步训练指参与活动、体验引导、示范导行、自我练习及自我创造;五种能力包含心灵感悟能力、角色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及自我表现能力。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来提高的,本文所研究的区域性教师心理素质发展主要针对心理训练模式展开,通过各种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3、编制资料引导教师学习
教师的心理素质包括五种能力,因此可以将这五种基本能力作为目标,然后设计出《教师心理素质提高培训活动课程设计》,通过对区域内基地学校的教师进行心理素质的培训,带动其它学校教师心理素质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经过培训与时间验证,教师心理素质在进行自我培养过程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后可以将取得效果突出的教师的收获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编制成资料。通过学习和借鉴,使其它教师也能从中体会到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例如:在编制的资料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我是一名小学体育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有10多年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事开始称呼我为”老李”,在工作中也对我开始特别的关心和照顾等等,我开始感觉到我老了,心里边也有了痛苦、迷茫和恐惧,一想到终有一天职业生涯也要到尽头,非常苦恼。通过学校组织的教师心理素质的培训,我开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重新定位,回顾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调整心态,找回自我,在工作中采用新型的工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更加的注重锻炼和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获得成功。进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我摆脱了那样的苦恼,对自己的工作更加的热爱,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所以,我认为心理素质对于一个教师而言非常重要,要不断的进行强化锻炼,突破自我。
4、优化教学环境
区域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主要对基层学校起到指导的租用,但不足在于并不是是对有直接的管理效用。基层学校应该将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起来,在自由、平等、民主的理念指引下,将教师的心理素质辅导作为重点来抓,积极的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感情方面的投资也就愈显重要,经过多方的努力,为教师在专业水平方面创造成长的机会,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考核,不断丰富其业余生活。构建和谐轻松的人际环境,使教师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促进其心理健康、和谐的发展。
结语
作为教师而言,其专业化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视,很大程度上对其专业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因此,要在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不断的强化其心理素质,只有将这两个方面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进行教师心理素质训练的时候,需要注意将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降低,努力的提高教师工作、学习及生活方面的幸福指数,对出现心理障碍的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定期组织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的培训,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梁艳荣.从专业认同角度谈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9(5).
[2]任静.教师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研究[J].文教资料,2010(25).
[3]全英梅.新时期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15).
篇10
心理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系统地培育学生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心理教育正迅速进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领域。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什么联系,与其他素质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理论上,它事关心理教育学这一亟待建立的新兴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及其归宿。在实践上,它决定着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如何评估。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
基于此,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
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自爱还是自弃,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温和还是粗暴,合群还是孤僻;对工作、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负责还是塞责,踏实还是轻浮等;在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开朗还是抑郁,稳定还是易波动,强烈还是宁静;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标还是盲目,自觉还是冲动,自制还是放纵,勇敢还是怯懦,果断还是寡断,镇定还是惊慌,坚强还是脆弱,有恒还是无恒,灵活还是死板;以及在认知方面的特征和对待集体、社会的态度等等。性格品质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不同的性格品质对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上存在质的差别,有优劣之分,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因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内核。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促动下,在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
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为:适应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力,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能力;适应自我发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设计、启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扬弃、自我表现的能力;适应他人所需的知觉他人、理解他人,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适应社会所需的社会知觉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竞争及协作能力;适应生活与环境所需的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
、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当然是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但首先离不开优良的性格品质、强大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强弱又反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情绪调适能力强的人,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稳定而愉快的心境,产生积极的内驱力,避免许多痛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障碍,并引发积极而适当的行为表现。
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它既有动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异,同时,因其行为的目的指向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于自身或社会,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动力大小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动力所指方向是否适当。心理动力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积极性可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心理素质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又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左右着心理动力的目标指向。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即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
心因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此外,人的行为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环境压力所导致的被动服从行为。心因表现的适应与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低与否、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而心因所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理健康。这里的适应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适应社会及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其年龄及特有角色相符合。
综上所述,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这二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应将性格品质培育、心理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动力的激发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
心理素质各方面不仅内部存在相互的联系,而且与其外部的其他素质也存在密切关系。相对说来,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性格品质中包含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态度,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个人其他的性格特征也会间接地影响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从而违反道德规范。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损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会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反之,一个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更易接受科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格品质的培育。优化,是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最直接的结合点。
心理能力包括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其基础和条件。心理适应能力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进程顺利与否,因而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
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
心因是一个人现实行为表现的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那么适应的心因就增加,被动服从的行为就会减少。心理素质和以之为基础的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表现,决定着其社会适应状态
心理动力不仅直接制约心理素质其他方面的优化,而且同时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动力的大小对人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作用,其指向则影响着各种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且决定着人的素质发展及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