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耕文化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耕文化设计

篇1

一、农耕文化朴实性思想的历史变迁

朴实性作为成都平原农耕文化的重要特征,是指它的内容以及研究方法都比较简单朴实,是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等的简单描述,并不具备现代社会下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的试验方法,是当时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共识。而一旦一种思想意识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普遍认同,它就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指导性。正因如此,这种朴实的农耕文化成了当时成都平原人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广泛运用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尚处农业社会时期的成都平原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农耕文化的朴实性思想是成功建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思想保证。战国末期,秦国蜀守李冰及其儿子治理岷江水患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方面在于他们吸取了前人的治水经验;另一方面则在于他们在治水过程中巧妙地结合了当时成都平原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成都平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耕文化朴实性的重要代表。它是成都平原人在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巧妙地运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解释自然和社会未知领域的一种学说。这种学说在当时看来是非常先进的,而相对于当前的科学理论而言它却是一种非常朴实的农耕文化。这种朴实的农耕文化是当时成都平原上的主要制度安排,它指导和规制着整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李冰父子将阴阳和五行巧妙的运用到对江水的治理中,按照学说中的“土胜水”、“水土相克”、北斗星“齐七政”和“杓星”“主西南(1)”等朴实的思想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水理论,从而建筑起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将上游来势凶猛的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从此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全国著名的“天府之国”。

第二.农耕文化的朴实性思想是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指导。宋王朝时期,成都平原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就主要得益于朴实的农耕文化对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从需求理论的角度思考,需求的多寡以及需求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人们的需求心理偏好的影响,而需求偏好正是人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在需求方面的集中体现。不同的需求偏好决定了不同的需求。同样,对于教育的需求偏好就决定了教育发展的不同方向。宋王朝时期,成都平原上的“士大夫虽好学,但多以静退相高,淡薄荣利,读书的目的为修身固道而已(2)”,这与成都平原流行的道教思想是统一的,也正是这种朴实的农耕文化形成的教育偏好使当时成都平原人对功利性质的科举并无明显的需求,“不事科举反而成为时尚(3)”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相反,在当时宋王朝的其他地方,“望子成龙”、“福荫子孙”、“光宗耀祖”等功利性的教育需求偏好就决定了其对科举考试的乐此不彼。但是,成都平原朴实的教育需求偏好并没有妨碍其教育事业的发展,反而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在当时,文人贤士大都乐于兴办书院,而他们兴办书院的主要目的不再局限于应付政府的科举考试,而是传授文理学说或修身养性。这样一来,教育的内容比以前就更加广泛和丰富,同时受教育的人群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致使在宋王朝时期成都平原的书院得到了最为迅速的发展,数量和规模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如成都的沧江书院、眉州的东馆书院以及涪州的北岩书院等。诸如苏轼、苏辙这样的著名学者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

二、农耕文化自私性思想的历史变迁

自私性是小农的典型特征,也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特征。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小农出于自身需求的最大限度满足,从自私的角度保护和扩大自身的财产是人性的必然驱使。这种情况在秦汉时期的成都平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农耕文化的自私性为秦汉时期成都平原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从当时的环境分析,成都平原人的自私性主要体现在土地私有观念上。

第一.农耕文化的自私性思想是促使土地私有制最早在成都平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秦国移民以前,成都平原沃野千里,人人都可以开垦到足够的土地,土地私有观念并不是非常的突出。但是,随着秦人的南下,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外来人口占据。第一生产资料的减少直接威胁着生存安全,于是,成都平原的原著居民就不得不考虑土地的安全性问题。由此,自利思想开始得到加强,土地私有观念在成都平原产生并确立了起来。一方面土地原始产权的确立,既保护了土地的私有性又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正如舒尔茨指出:“一旦有经济利益的刺激,小农便会为追求利润而创新(4)”;另一方面通过搭便车侵占他人土地的行为得到了遏制,促进了人们对荒芜田地的垦殖,使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进而出现了“溉田畴之渠以亿计,然莫足数也(5)”的恢宏场面,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在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土地私有制被上升到国家法律的地位,并在全国推广开来。从而,成都平原上一次重要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吻合取得了成功。发展至西汉,成都平原的土地私有制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土地买卖也日趋成熟,土地集中现象逐渐明显,大土地私有制初现端倪。

篇2

5条线凸显黄河文明

说起黄河坛的文化内涵,冯钦铎认为“绕不开黄河”。“黄河令人骄傲,是因为在世界上所有的大江大河中,像黄河这样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拥有的大河,而且至少持续了5000年历史的,是唯一的。世界上其他大河,无论是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还是著名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的恒河,它们或被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拥有,但时间太短;或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文明,往往是不延续的;或者已历经多次兴衰。而黄河流域孕育的民族,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据冯钦铎介绍,黄河坛在规划布局上贯穿了5条文化线,即黄河5000年传统文化线、感恩母亲河文化线、宁夏历史与文化线、中国青铜艺术展示线、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建筑线。“以黄河5000年文化线来讲,上下5000年文化要在这里集大成,所以说黄河坛的3条大道很重要。碑林大道有历代古圣先贤对黄河的赞扬、歌颂;农耕大道以24节气为主,体现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发展过程;文华大道是经典文化,以《四书五经》《山海经》《水经注》《黄帝内经》《道德经》《孙子兵法》等为主,是朝代文脉,展现了历朝历代的传承关系。

二十四节气图腾柱重现农耕文化

走在连接思恩区和礼恩区的农耕大道,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分列道路两旁的“二十四节气图腾柱”。

冯钦铎说:“别小看这些图腾柱上的农耕图,可是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费了很大劲,集众人之心血的力作。”据介绍,这24幅农耕图是历史上没有的。擅长年画的李洛玉老先生承担了二十四节气图的绘制工作。刚接手这项任务时,他整整伏案工作了3个多月,才完成其中的8幅。李洛玉说:“太难了,没有任何史料可循,完全要靠自己挖掘组织,实在不知从何下笔。”为此,参与中华黄河坛设计的专家学者专门召开座谈会,组织了一批民俗、历史、雕塑、年画等各方面专家,为二十四节气寻找对应的画面。“专家们一头扎进浩瀚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寻找农耕文化的根基,生动形象的二十四节气农耕浮雕图才得以展示在观众面前。”

两坊凸显“宁夏元素”

从黄河坛设计之初,就不断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在宁夏建黄河坛,又如何突出宁夏元素呢?冯钦铎说:“现在,我交上了一份不敢说最满意但很有诚意的答卷。”礼恩坊就采用了宁夏独有的西夏建筑风格,融入人像石碑座、妙音鸟等西夏文化符号。

此外,在突出“回族建筑风格”上,专家学者们颇费了一番苦心。“回族建筑采用的主要符号是‘拱’。‘拱’虽然不是回族建筑所独有,却是回族建筑普遍具备的一个特征。”感恩坊独特的穹顶建筑风格,空灵剔透,一眼看去就能确定是伊斯兰建筑风格。加之感恩牌楼内联:天有情天下黄河圣水积穴富宁夏,地有义地上金沙紫气堆山聚宝阁;外联:黄龙和吟清音绕梁三千日荡气回肠回汉吉祥庆有余,金牛雄哞雅韵转山八万年开怀舒心华夏福寿祝无疆。宁夏元素一目了然。

有人将感恩牌楼称作回族建筑。冯钦铎认为并不妥帖,“准确地理解,宁夏回汉儿女都受黄河母亲的恩泽,用回汉儿女共同感恩的方式表达,是对的。就文化而言,黄河文化不光是回汉的,而是中华56个民族大家庭共同的。因此,这个以回族符号为主的牌楼应该代表着中华56个民族共同感恩母亲河”。

一条连接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纽带

篇3

关键词 杨凌示范区;武功古镇;农耕文化;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287-04

Abstract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The modern agriculture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and source of traditional farming culture,but also the soul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The important role of farming cultur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farming culture is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On the basis of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of the ancient town,based on the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and talent advantages of Yangling Demonstration Zone,closely `farming culture theme context',from the `pastoral tourism spread,schools and cultural infiltration and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zone' in three areas to build a modern integrated agriculture system,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arming culture landscape desig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Key words Yangling Demonstration Zone;Wugong Ancient Town;farming culture;modern agriculture

农业不仅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产业,也是民德归原的精神家园。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在农业发展方面越来越注重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1],将传统农耕文化融合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最终达到二者之间实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过程。传统农耕文化中顺应天时、找准特色、因地制宜、和谐发展的内涵,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地力常新、精耕细作、农牧结合等优良传统以及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良方[2]。

随着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依托乡土资源、以创新农耕文化为核心和灵魂的田园旅游得到迅猛发展。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特色,深度挖掘地方特有的农耕文化传统,以情境化、娱乐化、体验化等手法开发设计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有效增强田园旅游地的独特吸引力,使田园旅游具有坚实的文化根基和旺盛的生命力[3]。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同时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4 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国农耕文明之先河。1934年,西北最早的农业高等学府――国立西北农林高等专科学校在杨凌成立,并逐渐成为我国农业领域重要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杨凌示范区20多年来坚持开展多种以农耕文化与农业科技为内涵的旅游活动,已初步形成了集农业观光、科技交流与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会议会展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生态型农业科技文化名城[4]。

1 依托武功古镇之历史传承

武功古镇位于陕西省武功县西北部,地处咸阳市西南,古镇总面积3.6 km2。武功古镇有1 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名胜古迹众多。整体俯瞰地貌景观特色为:东西两塬南北川,三水环绕金龟枕,五行寺庙周边布,七星山上网络台。古镇采用非对称式自然布局九街十八巷,城墙顺势为近似六边形,状如金龟,五门走向、角楼点补、城内布局、街巷名称均富有传奇。三水即漠峪河、漆水河和小韦河。五行寺庙布局即南金・固若金汤关帝庙、西木・五谷丰登后稷祠、东水・风调雨顺龙王庙、北火・敬而远之火神庙和中土・平安吉祥城隍庙。两塬七山即香山、康家山、稷山、小华山、梁山、客山,其上各设置1台,形成七星网络观景台。

1.1 姜古墓望儿郎

姜古墓位于武功老城南侧西塬小华山之上,传说是古代姜的葬地,1992年被陕西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中高,两旁垂供如翼,又称“飞凤穴”。其墓冢面朝东方,墓前有清代砖雕牌楼一座,正面顶额书“姜圣母墓”和“母仪农城”。据史料记载,姜为帝喾的元妃,踩着巨人的足迹生下后稷,姜古墓南门外,错落有致三道坎;坎下青砖牌坊门,坎上古墓视野宽;遥望东塬梅家庄,俯瞰教稼看儿郎。

2.5 农业文化博览园

杨凌农业博览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博物院)利用丰富的标本、实物、文物、模型、室外植物以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展现了动物、昆虫、植物、土壤的奇趣世界和农业科技历史,是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知识大观园。以对称式J顶游客中心为引景,以竖置石为标识,以塑山城墙式山门为序曲,以后稷雕像为入口焦点,以牡丹园、月季园、八桂广场、水车和水景瀑布为中心活动空间,以象形的昆虫馆、动物馆、土壤植物馆和中国农业历史馆为室内系列展示,以蝴蝶园、农具展示区和农耕体验区为动态休闲展示,以树木园、五角枫园、苹果园、梨园、山楂园、杏园、李园、无花果园、樱桃园、石榴园、葡萄园、花卉园、五谷园、竹园、苜蓿园等为专类绿色四季景观,以思农亭、蝴蝶屋、蝴蝶台和梁祝桥为点缀,以自然回环的园路为纽带,形成集标本展览、园林观赏、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旅游景点。目前,杨凌农业博览园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3 依托学校教育之文化渗透

学校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战场,以理念文化为核心,用环境文化正面引导,用制度文化规范强制,最终形成端正行为文化之目的。既有中小学的基础知识教育,更有普通高校的科学研究教育;既有中等职业之技术教育,更有高等职业之技能教育。科学是对自然的开显,技术是对科学的开显,技能是对技术的开显。技术教育是凭借经验怎么做,技能教育是凭借策略怎么做得更好。唯有以职业敬畏之心、技能膜拜之形和劳动尊重之情,才能进行创新,特别是对农耕文化尤为重要。

3.1 基于经验和技术的中等职教

杨陵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原杨凌职业技术学校)是示范区公办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秉承“励志博学、善思笃行”校训,以“明德、尚能、精技、创新”为办学理念,探索“校校联合办学,校企合作育人”办学方式,实行“工学结合,定单培养”的培养模式,开设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光电技术应用、畜牧兽医等13个专业,为社会培养各类技术人才1万余人;同时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及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工作,为促进杨凌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代中等职业学校(西安工程机械专修学院)是一所现代化综合性中专职业学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思想,开设有工程机械、模具制造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石油化工等40多个品牌专业,大力培养社会亟需的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技术人才。陕西国防工业技师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技师、高级、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开设机械冷加工专业(车工、铣工)、钳工等10多个专业,秉承“诚信、勤奋、精技、创新”办学理念,抓质量、正品德,育人为本;重素质、增技能,就业畅通。

3.2 基于策略和技能的高等职教

由农林水三脉合并创办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陕西首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始终立足于农、林、水三大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以服务“三农”、服务经济、教书育人为宗旨,秉承“致用以学、行知并进”的校训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特色名校、合作办校、阳光治校”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走“政企校、产学研”结合之路,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打造的多功能平台为学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集团化办学把校企合作推向新的高度。形成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回归“成材不成器”的“通识教育”,创新出了具有时代领先教育特征的现代化的高等示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农林水三大行业优秀的具有策略的技能型(内在于人的技术为技能)专业人才,支撑着、服务着陕西、西北乃至全国的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

3.3 基于科学和创新的高等教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我国农林水学科最为完善的高等农业院校,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落要求,以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解决食物生产、资源利用及生态保育、区域发展、食品安全等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为使命,形成了聚焦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面向旱区农业的学科特色,建设了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畜禽养殖与重大疫病防治和农业有害防治与生物源农药创制等创新平台,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植物病理学、天然生物化学、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进步。一代代农林科大人坚守“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宗旨,秉承“诚(以诚为本)、朴(以朴修身)、勇(以勇求进)、毅(以毅建功)”校训,以“树德务滋、树基务坚”为教育理念,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本科以上专业人才13万名,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4 依托农业园区之创新示范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于杨凌示范区西北部,包括五泉镇、大寨镇、揉谷乡及杨村乡的一部分,主要进行现代农业新技术创新、示范与推广,形成奶畜、果林、蔬菜、花卉、食用菌、良种、农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等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遵循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吸纳国内外农业领域的高科技成果,设计成集示范性、展示性、效益性、规模性、循环性与生态性于一体的“一轴一心九园区”格局。通过经营管理体制创新,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使园区成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实物展示平台,成为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样板。

篇4

关键词:金银器;装饰风格;游牧;农耕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29-01

中国装饰艺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历代传承,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金银器的设计艺术在我国古代艺术设计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尤其是金银器的装饰艺术。游牧民族对金银器具的天然喜爱跟他们生活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是有密切联系的,都和北方游牧民族有不同的差别,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正是广袤的北方草原孕育了传统的游牧文化。

一、游牧民族的金银器装饰

(一)吉祥的象征

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其生产和生活方式相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是不固定的,缺乏稳定性的特性,再加上长年的征战,不仅使得游牧民族对平安、吉祥等的渴望追求,并且极其重视对权利的拥有,成功、胜利的达成等。所以说,在游牧文化中,祈愿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等都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二)力量的象征

在力量象征的图案中,最有代表性的应该属犄形纹样这样的动物纹饰了。尤其是剑首的动物形装饰具有鲜明的草原民族的生活气息。动物在游牧生活中是游牧民族的生存之本,但游牧文化中的动物纹饰不仅象征着动物,还象征着游牧人所崇尚的动物那种超强的生存能力,游牧民族将动物作为装饰的永恒主题。

(三)独特的民族特征

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因为生活在同一个地域,并且有着共同的生产方式,经济生活,语言和共同的文化心理,所以就会形成北方游牧民族的精神文化特征和艺术风格特征。这些在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装饰艺术中都得以体现。

(四)独特的审美特征

北方游牧民族的装饰,不管是建筑物上的还是金银铜器物、织品物、服装服饰、瓷器、陶器、家具、马鞍、驼靴等些装饰品中,都带有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例如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自古以来是以畜牧业作为生存的物质基础,他们的经济财产也主要以牛、羊、马、骆驼为主。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进行创造、比较,保留了适合自己生活情趣的生活用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装饰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饮酒器、蒸煮器、木箱、马鞍等这些器物上的装饰图案,都是他们精心设计的,几乎触及到了北方游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二、中原农耕民族金银器装饰

(一)和谐理念

“和”的理念是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乐与天地同和”,“和”是通过天地间的四时无常、阴阳变化与节奏所表现出来的,显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在人思维意识的抽象化过程中,“一阴一阳谓之道”,对“和”的感性体验上升到对“和”的理性认知。“和”的理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文化艺术、伦理道德,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独特品格。对“和”的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是社会的和谐有序;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是天人合一;体现在人与物的关系中,是心与物、文与质、形与神、材与艺、用与美的统一。中国传统器物制造表现出高度的和谐统一,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性表现与理性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艺与意匠营构的和谐统一。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的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

(二)传统的理念

农耕文明相对于游牧文明来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创新性不强,对新生事物始终持消极的态度,社会主流观念还是循规蹈矩,遵守传统文化,讲究像儒家文化所讲的“礼制”, 就是规矩,就是守旧。创新性的观念不为大众所接受,这种理念带进了装饰设计艺术中,花卉,植物纹样的装饰史不同于北方勇猛豪爽的动物纹样装饰。因为是定居生活,所以整天面对的是熟悉的环境,规律的劳作,所有都是循序渐进,是一种几乎没有挑战性的生活方式。

三、结语

自古以来, 金银都被人们当做奢华的一种象征。而图案的装饰又是金银器设计的重要一部分。金银器之所以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它质地的昂贵和光亮的色泽,还因为它有着极具魅力和艺术特色的装饰图案。金银作为一种贵重的金属材料,一直都是人们聚集珍敛的财富。金银器具的流行使用,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富贵人家的象征。像唐代的金银器反应出盛唐国度的浮华。辽,金,西夏,元代大量制作的金银器具,不仅继承了大唐风韵,还反映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对金银器的天然喜爱。北方游牧民族非常重视金银器具的设计及工匠,在实践中展示了许多器具设计水平,另外北方游牧民族的豪饮之风也促使金银器具发展兴盛。

篇5

最近笔者在基层采访,发现一些农业公园(庄园)贪大求全,动辄几千亩,甚至上万亩,大门修得壮丽华贵,有的园区建在耕地上,以农业用地的名义乱占耕地。园内规划设计内容雷同,华而不实,虚头巴脑,养几只孔雀,放几只鸳鸯,修几座小桥,或者挂牌几棵市民领养的树,收集几件当地过去的农业生产用具,就组成了农业公园(庄园)的全部内容,尤其建在北方的园子,一到冬天无花无草,叶落树枯,几只乌鸦鸣叫,基本就是萧条一片,农业的新功能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建设农业公园(庄园)要加强规划引导,因地制宜、因景结合,尊重当地农业的自然属性,忌凭空策划设计建设。要注重顶层设计,不要让农业公园(庄园)成为人造景观,目前在城市人为建设的主题园林、蜡像馆、微缩公园数量过多,不少已经是门可罗雀、举步维艰,要吸取教训,不要在农村再造出新的人造景观。要围绕当地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交通区位和产业特色,在适宜区域,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发展,不要在公园里不顾自然条件地引进一些当地没有的稀有品种,就认为是农业公园的亮点。要注意当地乡土味道,保留当地乡村风貌,这样才能让农业公园(庄园)留住田园乡愁。尤其要注重休闲农业专项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有效衔接,防止出现打着农业的名义乱占耕地。

建设农业公园(庄园)切忌贪大求全,华而不实。农业公园(庄园)建设是为了扩展农业的功能性,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等内容,一定要适度发展,应该在现有农业园区、科技园区、观光园区的基础上,按照已有的规划内容能升级就升级,能改造就改造,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加强引导,尽量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农业公园(庄园),尽量做到园中有品、园中有景、园中有韵,切忌一味地让设计单位为了增加设计费,随意扩张地盘,增加投资,大搞农业新功能拓展的形象工程,不但农业公园(庄园)新业态发展不起来,而且容易造成既有传统农业功能的毁坏。要重点发挥好农业公园(庄园)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有效作用,着力将农业公园(庄园)培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产业。

建设农业公园(庄园)要符合当地的文化传承,要跟区域特色紧密结合,切忌拉郎配、同质化。要让地域特色农产品、农业风俗自然适宜地展露出来,让地方特色优秀农耕文化适时表现出来。在农业公园(庄园)内容的设计上,要注重当地农村文化资源挖掘,重视对乡土民俗文化的收集、推广、保护和延续,吸收当地农业文化遗产。让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产品新业态活起来。强化经营场所的创意设计,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提升农业公园(庄园)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农业公园(庄园)产业融合的综合效益。

建O农业公园(庄园)关键在日常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严格按照2016年9月农业部等14部委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为推进以农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融合的新业态发展创造条件,发挥好农业公园(庄园)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有效作用,大力提升农业公园(庄园)的发展水平,着力将农业公园(庄园)培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产业,为城乡居民提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休闲旅游体验。

篇6

四川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15届硕士毕业生

“我觉得夏布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生活化的东西,它从根本性意义上吸引着我去研究它”。今年四川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研究生陈丽宇的毕业作品主题为“夏布时语”,以夏布为材,诠释农耕文化中每个时节的特殊变化。同时陈丽宇也希望在这个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的社会里,自己能够通过农耕文化中所蕴含的自给自足,悠游自在地去展现夏布内在的魅力。

夏布的手工之美

夏布,由苎麻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这种传统的手工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众多夏布门系中,陈丽宇选择了源于“中国夏布之乡”重庆市荣昌县的荣昌夏布。

陈丽宇第一次接触麻文化,是在研究生一年级一次关于亚麻的服装设计大赛上。“当时大致了解了麻文化这种东西,参加了关于麻的峰会,那时对麻这块就特别感兴趣。”研究生期间陈丽宇还结合传统与当代审美,用中国传统的绢布做了服装的当代表现。基于研究生生涯自己的兴趣点和研究方向,在选择毕业作品方向时,陈丽宇的导师建议她,不妨沿着麻的方向开始做吧。

麻的种类繁多,一时间,陈丽宇无法抉择自己该选择哪个放向。此时,恰逢学校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师正在举办一些关于夏布的讲座,讲座上,老师介绍的关于荣昌夏布的历史以及其古朴的内质美,瞬间吸引了陈丽宇,“隐隐约约我觉得那个好像就是我想要做的东西。”

2014年4月,回乡扫墓的陈丽宇路过荣昌,这次偶然之旅让她正式开启了的荣昌夏布探访之旅。那里关于夏布的一切都深深地触动着陈丽宇的每一根神经。“到那之后我特别震惊,也觉得特别新奇,你可能知道荣昌夏布在盘龙镇上,但是你肯定想不到他们竟然还养猪卖猪肉,猪跟夏布是混合在一起弄的,真的特别戏剧化。”而正是这种农民养猪纺麻自给自足的直白生活状态吸引着陈丽宇。

初次走在“夏布之乡”盘龙镇的街道上,陈丽宇不禁为这里原始的手工劳作之美所折服。“农闲的时候,家家户户的老头老太太就坐在门口一边用手搓麻线、编织麻线,一边东家长西家短地聊天。看着这种自然的农耕生活状态会让你觉得时光真的静止了。”正是最朴实的生活情态让陈丽宇最终决定放弃做时装、做大牌,而选择了蕴含着农耕文化古朴气息的夏布。

荣昌夏布是从收割苎麻开始的,一直到最后呈现成布,它的每一道工序基本都是依靠老人们纯手工一手一针完成的。“老人们收割完苎麻,把苎麻的表皮剥落下来,然后把表皮搓成一条麻线。整个过程都是他们用手那种温润的感觉去搓,搓麻过程中再把手上的汗渍混合在里面,然后搓成一丝一丝很细很细的线。”

2008年,夏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与之相对的,是搓麻和纺织工匠老龄化现象严重。陈丽宇说,盘龙镇上目前真正在做夏布的只剩下一些五六十岁的老人们了,因为搓麻线不仅辛苦而且利润微薄,所以镇上的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搓麻线和编织的工匠们已经渐渐白发苍苍。在盘龙镇,陈丽宇遇到一位六十几岁的老手艺人向她发表了一通感慨,让她印象尤为深刻:“我们那一辈人没有了,(夏布)这东西该谁来接?”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过程可能会被机械所替代,但是这些老工匠们手工搓麻的过程是永远无法替代的。但是未来这个过程却没有了,没有人来继承。”陈丽宇遗憾地说道。

荣昌夏布再设计

盘龙镇上浓厚的农耕文化给了陈丽宇创作灵感,“那些坐在门口搓麻聊天的老头老太太,那些合作将麻线拉长的农家夫妇,他们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呈现了夏布的整个成长过程,所以我就从农耕文化这个概念来做。”陈丽宇前前后后多次对荣昌夏布进行实地考察,随着对荣昌夏布的认识越来越深厚,对夏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陈丽宇有着更为敬畏的好奇。“我好奇简简单单的野生植物怎么就能变成一件件身上衣”?而苎麻作为夏布的主要材料,其生长过程与盘龙镇乡土生活农耕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陈丽宇想到可以通过苎麻着手,以农耕文化中苎麻的生长时节为契点,为整个再设计立足中心。

确定了主题后,陈丽宇开始考虑如何运用服装的语言去表达夏布。“荣昌夏布就是一个很传统很古老的东西。对这种传统古老的东西,如果你要原原本本地去展现出来的话可能大家也没有兴趣。”考虑到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陈丽宇决定对荣昌夏布进行再设计。

为了让现代人可以从本质上接受夏布,陈丽宇决定在作品中融入当代人喜欢的元素。“现在大家既然对当代艺术这么感兴趣,我就在我的衣服上面做了很多水墨浸染。”日本的夏布工匠往往会在夏布上手绘图案达到水墨效果,但是陈丽宇认为如果直接在服装上画图,会让图像浮于表面,于是在处理作品面料图案时,她决定用复合材料在夏布上做一些江纹、水纹,以此展现荣昌的地时地貌,让图案真正融入夏布之中。“我不是用颜色去染它,而是用材料复合的方式去呈现水墨那种本质的感觉,让人能够从内心接受它。”

在服装呈现上,陈丽宇也花了一些心思。一方面她用织绒做了一些小款面的色彩结构,打破了传统夏布服饰给人的死板的感觉,以此吸引现代人的注意。“我不敢做得太大,太大就会使夏布失去本身的质感。”另一方面,陈丽宇选择了细腻的双面刺绣来缓冲夏布粗糙的质感,并辅之以镂空这种当代服装手法来呈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效果。

此外,西方设计师将植物、花、蔬菜缝进棉麻的经验也给了陈丽宇很多启发。“我就把干花复合到夏布上去,比如我把夏布染成了草绿色,那我会选择跟草绿色颜色一模一样的网纱,把花放到它们中间,然后让两种材料复合到一起。”考虑到干花缝在大块的衣服上会显得非常小气,所以陈丽宇将干花效果呈现成了一些小摆件。谈到干花,她坦言,在作品设计过程中,自己曾一度钻在干花这个点里出不来。最后陈丽宇的导师及时提醒她:“你的初衷是什么,不要让你选择的夏布只是成为作品中的一种材料,而要让夏布成为你的一个主导,一个表现的重点,不要让其他东西掩盖得太多。”

精雕细琢

在材料的研究过程中,夏布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陈丽宇想要呈现的作品效果。看着工作室里其他同学都开始有成品,而自己还在研究材料的时候,陈丽宇也曾想过放弃。“像我们做这种设计的时候,思维是很天马行空的,你的思维可以呈现地很丰富,但是很多现实问题却解决不了。”但夏布的魅力还是让陈丽宇最终静下心来,一步一步将问题克服。

虽然在古代,苎麻是普通民众穿着方式的主流,但是现在很少有人再穿这种材料了,因为夏布粗糙的质感已经不为现代人体功能学所接受。“一开始拿到荣昌夏布时就觉得它偏硬,然后它还要上浆,所以穿在人身上肯定受不了。”在做开题报告答辩时,陈丽宇的老师也曾经质疑过:“这个荣昌夏布你说它好?但它穿到身上这么扎人,这么不舒服,怎么就能说它好呢?”因此,陈丽宇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把夏布弄软,以符合现代人的服饰需求。

带着问题,陈丽宇再次来到了盘龙镇,在当地一家最大的夏布厂里她找到了一位从事夏布印染十几年的老手艺人――卢先生。在陈丽宇的作品完成过程中,这位卢先生也成为了她的后备技术支持。卢先生听了陈丽宇的困惑后,带着她到厂里把原始未加工过的夏布按照过去的经验进行水洗,但是还是无法将其弄软,最后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包括漂洗等多种洗染方式,才最终将夏布变软。尽管洗染后的夏布相较之前已经软了很多,但还是没有达到陈丽宇想要的效果。“如果你要做旗袍,可拿到手的布又不能软到那种程度,就会很恼火。”想方设法要把它弄软的过程很戏剧话。”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实验,陈丽宇发现使用复合材料可以使夏布变密,同时也增加了夏布的柔软性。虽然这一过程一度让陈丽宇崩溃,但同时她也享受着夏布在她的双手中不断升华,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而在夏布染色过程中,陈丽宇实验了多种染色方式,包括用草木染、用普洱和洋葱表皮染,但都一一碰壁,因为夏布本身吸附能力较弱,所以染色效果相较其他布料会降两个刻度。“如果你用普洱染的话,就算是用最浓的普洱,它也就只能达到那种很淡很淡的咖啡色,所以用草木染就被我pass掉了”。由于时间限制,最后陈丽宇只能求助染印厂的的卢老师,由他帮忙染色。卢老师的染色方式让陈丽宇感到很新奇,在跟卢老师一起染色的过程中,她学习到了如何调配自己所需要的色彩,包括色彩晕染与渐变过程,以及大批量印染时如何解决缸差等问题。

解决好了夏布布料与颜色,陈丽宇又面临了夏布面料的幅宽问题。夏布每匹只有30厘米宽,如果拼接的话,每到30厘米的地方都会有一条拼合的线迹,这会像百家衣一样左拼一块右拼一块,影响呈现效果。为此陈丽宇找到农村的老妇人,希望通过手工接丝的办法将夏布编宽,但是老人告诉她,“几百年来宽度都只有这么长,没有比这个更宽的了。”夏布粗麻纤维的特点,决定了其如果硬要编宽的话,就会变得粗糙而且易断。也有人建议陈丽宇可以选择机械生产出来的宽幅夏布,但陈丽宇认为那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不是她想要的。“手工做的,你拿在手上,它的麻线疙瘩和一点点粗细不均匀的质感,都会呈现在你眼前。而用机器编织就很板,看起来就是一块很平整的东西。”最后,无可奈何的陈丽宇想出了可以依靠衣服本身结构线,在结构线的位置缝合面料,再通过面料拼缝复合来隐匿缝合线。

编织是织布中的重要一环。工艺要求高,丢梭推扣的力量要均匀,布的平面边沿要织得平顺、伸展、无破烂断头、线断接头不现痕迹、纵线稀密均匀。不仅如此,在夏布编织过程中,陈丽宇还希望工匠们能够在编织过程中加入一些麦草和其他的线,以此呈现作品的基底效果,但是那些工人却总是摇头说:“不得行,不得行。”由于编织工匠们已经做惯了麻线穿麻线来回穿的机械工作,突然加一根其他东西进去他们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为了让编织效果达到自己的预期,陈丽宇在荣昌县待了整整一天半,反复地磨编织工匠们,让他们帮忙编织自己的作品,“最后工人们直接都躲我了,就怕我又拿出什么线来让他帮忙编,因为他们都觉得这些东西是不能实现的。”最后,加麦草进基底的效果成功实现。虽然没有完全达到陈丽宇想要的基底效果,但她认为这一过程已经让自己在荣昌夏布再设计上迈出了一大步,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篇7

关键词:“两型理论”;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日益严重,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的研究逐步出现,湿地公园建设便成为了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热点趋势。特别是在大力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全国也发展建设了不少湿地公园,从一定程度上讲,湿地公园建设是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这与国家“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是不谋而合的。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充分把握“两型社会”的核心理念――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来营造公园景观是“两型”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两型”理论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内涵

湿地公园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多样性休息、游玩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来改善水及土壤的质量,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的环境,调节区域气候,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在一定程度上贯彻了“两型社会”的核心理念。究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形式具体体现在:①运用“两型”理论指导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形成新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理论,从而来指导实践;②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对湿地公园中现有的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实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并形成生态的、独特的、经济的、美观的公园景观;③将节能技术与环保材料利用到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实践中来,实现对资源的节约与保护;④通过对湿地公园的有效管理,保护生态旅游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具体方案

2.1项目概况

地理位置: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所处区域生态地理区位十分重要,位于湖南省湘阴县境内,距京广铁路复线15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20公里,紧邻洋沙湖、金龙河和长湘公路,区域位置优越。

场地现状:公园规划总面积893413.92平方米,场地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土地现状主要为稻田、莲池、鱼塘等人工湿地;水系资源丰富,多为流动水系,河流形态自然、岸线优美;植被景观秀丽,多以低矮植被为主,有较强的观赏性,是我国洞庭湖周围湖泊与河流湿地的典型代表。

场地内水体由于受金龙河流域工业污水排放、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的影响,许多水体被污染,因此,急需提升湿地公园景观质量。

2.2项目功能划分

为了响应“两型社会”的建设,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功能划分以保护场地湿地资源为前提,根据场地现状,将项目划分为绿化景观区、综合配套服务区、湿地植物过滤带、湿地生态核心保护区、密林隔离带、池塘湿地区及农耕体验区七大功能区。绿化景观区和综合配套服务区紧邻公园大门及入口广场处,是游客集散的地带,人流量大,因此在此区域主要考虑交通流线的布置,设置了便捷的园路,可供人们到达湿地植物过滤带的淡水鱼博物馆、湿地展示水景、渔村古街、渔村码头及游船码头各个景点。湿地生态核心保护区处于公园的心脏位置,也是公园的特色区域,在保持场地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设置有珍禽观展示馆、游禽湖、观湖平台等景点,珍禽展示馆有珍禽标本展示、科普等宣教功能。此区域是珍禽与湿地功能演示相结合的科普通道。密林隔离带地势较高,水系很难引进,故此,将此区域打造为以户外活动为主题的活动场地,宽阔的草坪、翠绿的树丛,让人们既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又能感受团体及家庭活动的乐趣。池塘湿地区主要保留原有荷塘,选取品种优良的花莲种植于区域内,运用道路与栈道形成开放和围合空间,赋予空间的多样性。农耕体验区分为传统农耕体验园与现代农耕体验园,以中华农耕文化传承及展示为核心,打造集农耕文化传承、科普学习、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2.3项目设计原则

湿地公园建设必须注意对场地生态资源、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在时间上的持续维护与充分利用。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深刻理解“两型”思想内涵,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适应性原则,建设长远、整体的环境效应,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营造出自然、和谐、美观的湿地公园景观环境。

2.3.1生态优先原则

在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规划中以保护水体、天然植被等原始自然生态为前提,运用生态理念与生态技术,突出景观营造的生态性和地域特色,使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实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游憩观览的和谐统一。在公园建设中采用就地取材、生态护岸技术、雨水收集与净化技术、环保铺装技术等具体措施来体现“两型”理念的内涵。

2.3.2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一种发展观,在景观设计中主要强调有效、有节制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维护和培育可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水资源是湿地公园中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为保护场地水资源,采取统筹规划,分期实施项目,在对水系、水域的保护方面采取限制水域开发利用、控制水系污染、分时定点监测水系,力争有效地保护现有水域、改善水质,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维护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同时,在公园建设的实践中对场地中草灌枝条、竹材、木材等有效再利用应用也是一种循环状态,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3.3适应性原则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应选择与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群,群落结构多样而稳定,并能吸引野生生物,特别是鱼类、鸟类在此栖息。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在建设的过程中充分把握这一原则,合理使用本土材料与植物,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环境。

3由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总结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是在“两型”社会背景下,在深刻理解“两型”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景观设计理论而建设的湿地景观,具有重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对水体恢复与保护、植被恢复与保护、乌类及鱼类栖息地恢复与保护来实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营造舒适、优美的生态景观,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公园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本文通过对洋沙湖・东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总结出当前社会背景下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要点如下:

(1)保护为主,生态优先。湿地公园建设应以维护城市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城市湿地功能和竦厣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

(2)精心营造,突出特色。湿地公园建设不仅需要丰富的景观效果,更要突出地方特色,营造适合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有计划地引进外来物种,大力保护和发展本地物种,使湿地公园既能保持它的生态特性又能体现地方特色。

篇8

【关键词】自然湿地 孝感文化 生态理念 现代演绎

【Abstract】With the Xiaogan city expanding ,the new high-tec zone is on a new moment. The design focus on the mainland and recommend the conception of nature ecosystem and economy ecosystem .The plan is aimed at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cultural of ‘filial piety’ to unfold farming culture and demonstrate her. On the point of strength of wetland ecosystem,we are going to plan the park in which city wetland full of humanity and nature harmonious

【Keywords】wetland , Xiaogan culture ,eco-conception, modern illation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孝感高新区在整个城市的东侧,对外交通位置优良,在其中有一条狭长形的绿带,南北伸展约5公里,占地约3.25平方公里。湿地公园的构想将在这块地方成为现实,周边规划涵盖工业发展用地、居住用地以及附属用地。作为城市边缘的难得的绿带它将是孝感高新区重要的城市绿肺。

一,规划设计定位

结合区域特色与上位规划,本次规划设计将此项目定位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综合传统文化传承,市民休闲娱乐,科研教育互动,产业特色带动,水土资源保护等功能,为游人提供优质的游憩空间。

1传统文化

孝感最大的文化特色是孝文化,二十四孝流传至今,包括本土的美丽的神话传说,都是需要在湿地的设计中酝酿加以实现,这些文化元素最能引起市民的本土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城市文化传承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笔。

2市民休闲娱乐

项目设置了诸如礼孝广场,童叟乐园,德本广场,槐荫广场,蜜桃采摘园,汽车体验区,农家乐等等一系列风格各异的活动项目,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娱乐场地。

3科研教育互动

在湿地景区中设置湿地馆,生态观测点,湿地体验与户外教学点,让人们了解湿地植物的生长,湿地鸟类栖息的习性,而且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与自然亲近的个性。

4产业特色带动

以中心区的传统文化游览区结合湿地环境,合理分区,发挥中心效应带动周边的旅游业,北区以当地种植业为背景带动农业旅游,南区以湿地生态为背景,带动生态居住。将绿地效应辐射到周边的用地,带动未来城区用地的发展。

5水土资源保护等功能

保护和恢复湿地坑塘系统,并结合沟谷、低洼地的地形地势建立新的蓄水湿地系统。控制和保护水生植物,使之发挥净化水质、水土保护等功能,成为园区的绿色水体斑块场地文脉延续与再生分析,规划从场地的文脉的延续和再生出发,保留地域信息,使之得以重生。规划注重“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内在统一。

二,景观规划设计

衔佩湿地公园的整体景观规划,以衔佩湖为中心,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规划理念融合贯穿其中。景观形态犹如泼墨挥毫,飘逸自然,衔佩湖作为设计的重心,正是点睛之笔。在生态湿地的广阔背景中,一个传统文化游览核心区,将在这里熠熠生辉。

1 规划结构

衔佩湿地公园的规划结构为:“一轴、一心、两带、三区”。“一轴”指贯穿全园的生态湿地人文休闲之轴。“一心”是以围绕衔佩湖集文化展示、特色商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之心。“两带”是沿孝汉大道与乾坤大道两条交通干道而形成的地域特色风光带,他们分别展示农耕田园景象与现代都市风情。“三区”是三个主要的功能区,从北至南分别是田园风光展示区、传统文化游览核心区、生态科研体验区。

2功能分区

第一区,“田园风光展示区”。该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保留现状农田,展现承载着传统农耕文化的农田景象。由于高压走廊经过基地,所以基本保留原有农田肌理,以农业采摘,经济作物为种植特色,在不同季节展示农耕文化传统。第二部分主要由汽车体验,企业展示,水上果岭采摘岛所组成在毗邻工业产业园的一侧,设置赛车跑道,用于产品展示与游人活动。同时,绿化环境也为员工拓展训练提供场所。

第二区,“传统文化游览核心区”。该区位于整体轴线的中点,以衔佩湖为中心,礼孝文化为主题,营造整体河道中最开阔的水面,形成景观视线的焦点。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形式的结合,形成具有活力的商业休闲氛围。环湖游线将槐荫广场、黄香堤、石笋园、朝暮园等景观节点串联在一起,形成滨水商业区域,成为满足人们休闲、游乐、购物、健身等需求的景观核心区。

其中,槐荫广场以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为典故,相传仙女曾在槐树下与董永相遇。槐荫广场以槐树树阵为背景树种,设二十四孝雕塑以及《孝经》文字的浮雕景墙,展示孝道美德。

黄香堤取自扇枕温衾的典故,以滨水商业街为特色,串联起多个商业休闲娱乐空间。在夜晚,黄香堤将成为星光璀璨的景观带,散发迷人的魅力。

石笋园取自孟宗严冬哭笋的典故,仿制的石笋雕塑错落分布中,围合出一个精致有序的小型院落,成为市民休闲的场所。朝暮园位于衔佩湖东侧,沿用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为情侣们打造柔情浪漫的休闲之地。

第三区,“生态科研观赏区”。该区旨在反映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生态关系,维护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该区域将致力于保护植物、鸟雀、水和土地,在尊重自然元素的前提之下,设计了一条水上的“教育体验之路”。陆路步行交通和水上游船交通联系在一起,形成丰富的空间感受,引入“鹊桥”的意向,用一系列“桥”的元素,诉说出董永与仙女的爱情故事传达对浪漫爱情的美好祝福。同时在空间上与王母河产生联系。

篇9

“道德讲堂、文化家园、百姓舞台”。这些乡村文化礼堂充分挖掘、整合乡风民俗和历史名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使之成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兼具现代化特色的文化阵地。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乡风民俗

在湖岭镇陈雅山村,村民合力把文化礼堂打造成“农耕文化博物馆”。馆里面有村民捐赠的180多件老物件,有熟悉而又遥远的犁、锄、耙、牛笼头、蓑衣,有亲切而陌生的纺车、织布机,还有似乎也能从自家老屋翻寻出来的煤油灯、镜台、锦格、火把柄、菜油罐、筷子笼……一件件旧时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在讲述着山村悠远的乡风民俗。

退休老师余建勋一直义务为汀田街道大典学文化礼堂服务。他认为,乡村文化礼堂展示的乡风民俗,不仅让大家“温故”―看看过去的生活痕迹,而且要让村民“知新”―一台台手工的、全自动的织带机,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当地形成的织带工业,下一代不但要了解过去的农耕文化,还要了解今日占全国织带80%产量的当地织带工业的发展历史。

在这里,你可以读到历史文化

走进东山街道车头村文化礼堂,一眼看到的就是介绍浙南近代机械工业先驱李毓蒙的内容。一幅幅图片和文字悬挂在古戏台两侧,详细地介绍了这位瑞安历史上集发明家、工业家和教育家于一身的杰出人物。

塘下镇韩田村是改革开放后瑞安市最先富起来的村庄之一。南宋著名学者、永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陈傅良“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在当地影响深远。韩田村文化礼堂的设计中就体现了这一点,文化礼堂内再现了陈傅良上学时的学堂、拜师的雕塑场景,长廊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陈傅良的学术思想、永嘉学派等。

走进湖岭镇贾岙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5.6米、宽1.6米、重20吨的诸葛亮像。据悉,贾岙村是瑞安市唯一的诸葛亮后裔村。在文化礼堂建设中,村里着重打造诸葛亮文化,诸葛姓氏的历史起源和该村先祖迁移的历史等也融于其中。

上望街道蔡宅村文化礼堂亮出的历史名人是对瑞安早期经济、文化、政治的开发与发展贡献巨大的蔡敬则。

此外,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产生的书院,如今也频频被“复制”到文化礼堂建设中,既保留了乡间原有的历史文化,又为乡村的文化礼堂增添浓浓的书香气息。比如,马屿镇江西村的“养正讲堂”之名,就是直接移用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地方乡绅虞介宸、虞廷恺等人创办的民办学堂的名称。

在这里,你可以体会传统韵味

走近湖岭镇呈店村文化礼堂,人们就会被极具江南韵味的门楼式长廊所吸引。这长廊古朴典雅,沿墙设置了文字、图片介绍村史村情、乡风民俗、杰出人物、文化传统等。

马屿镇河溪村修葺一新的文化礼堂,保留了原有的传统建筑古色古香的风格和元素,又新添了文化廊、农家书屋、农耕文化展示厅等。

“我的家乡叫河溪,河溪水长清又清,耕读传统家家传,培养个个读书郎。我的家乡叫河溪,河溪水长清又清,种田办厂经商忙,勤劳致富把家养。”这首河溪村村歌,唱出了清秀、俏丽的生态,唱出了村民对文化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 本质特征 文化旅游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