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

篇1

本框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内容。

二、设计思想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形式有哪些以及各自的地位如何,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课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时,主要运用多媒体上课,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本框题的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平时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对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状况这一课题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参与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

探究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

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 、学习 、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丰富的图片和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共同探究中构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小辩论。通过针对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展开课堂小辩论,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认知能力。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发现问题,搜集有关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由来及特点的相关资料。2、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二)导入新课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了解到文化传播在促进中外文化继承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第一个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在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看看本节课的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问题探究。

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

观看图片思考:1、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中秋节的由来呢?(学生发言)

知识拓展: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它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朝时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2、你能说说中秋赏月的习俗为什么能够保留至今吗?(学生讨论)

通过大家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两点。

第一,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第二,传统习俗得以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习俗符合民族心理,具有民族性。

知识归纳: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形成(含义)

2、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等

(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存在于现实中,那么,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呢?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对媒体展示图片:

探究活动:你知道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打上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烙印吗?这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会徽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诚信;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印章、篆刻与书法;

中国的传统习俗:用红色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喜庆、热烈与祥和。传统文化体现在会徽上,这说明了:会徽从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和习俗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今天,各民族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知识归纳: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探究活动:你能说说“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有怎样的关系吗?(学生讨论)

学生探讨后,教师归纳:

“和谐社会”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将“和”、“合”思想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去掉其将天神化的糟粕的内容,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知识归纳: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与时俱进)

顺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积极作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消极作用)。

(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既可能起积极作用,又可能起消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呢?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呢?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组织课堂小辩论: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正方观点“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观点“传统文化是包袱”。先分小组讨论,准备辩论的事例和观点。选出4位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在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场外的提示。

知识归纳: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九、课堂小结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形成(含义);2、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性、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等。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应与时俱进)。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十、巩固练习

篇2

关键词:传统武术文化;现状;缘由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6.022

1 前言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悠远流长,而人文精神,更于其间特见其长。“周文” 已灿然可观,而孔孟老庄荀韩等先秦诸子更大略厘定此后一二千年中华文化发展基本格局,“言必称尧舜”、“行必分尊卑”已成为中华民主的印章,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享誉世界,让世人称奇。然而近现代以来,随着欧美强劲的经济文化风暴来袭,中国传统文化无一幸免地遭到侵袭,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也不免花果凋零。究其因,既有外来文明之横决,亦有自身后继之乏力。

2 外来文明之横决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化就是人类生活的一体化过程,是越地区、尤其是民族国家的一种全球整体性发展趋势。或者说,它指的是“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1]。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同时也是文化的全球化。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代表之一,在这场声势浩荡的全球化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面对外来文明的入侵中,显得力不从心。外来文化入侵的优势体现在:

首先,全球化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利益至上,以美国为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断对外强化其国际地位和价值观,不仅仅是经济侵蚀,更多的是文化的侵入,特别是对于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大国视为主要的战略对手。因此,中国传统武术文化遭到威胁是自然而然的现象。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内倾文化,而西方国家的文化是外倾的,西方国家的精神文化更注重外在的表现,将精神文化表现于物质形象上,这样的文化更具体,更具有感染性,更容易传播。而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注重内在的修为,精神层面的修炼,这样的文化需要长时间的学习与修炼才能有所感悟与提高,很难让人在短时间内有所见长。因此,与高度物质形象化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传播与推广方面显得十分乏力。

第三,西方国家将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强加于中华民族,使我们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趋之若鹜,而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存在与发展迷失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甚至丧失了信念。余英时先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反智主义”的传统,使人们缺乏对事物的正确判断,造成价值观上的迷茫,也造成了传统文化发展的停滞。

第四,西方文化是一股趋向无限的权利意识,任何“变动”都能导致不断超越与不断进步 [2]。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静态文化,这种静态性造成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具有静态的“目的”意向性,整个系统都能长久保持相对平稳与不变的超稳定性,缺少变革的动力。

全球化引起的这样文化上的矛盾是社会发展多样性的必然,这些文化在矛盾、对立、悖论中发展是合理的,这也符合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二律背反哲学基本概念。因此,当今中国传统武术文化面临诸多外来文明之横决,使其发展和传承出现了停滞不前、断裂、甚至有部分消亡的状态也成为必然。

3 自身后继之乏力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时至今日,其发展显得后继乏力,一种文化传承受阻,除了外来文明的冲击,内因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内因有中国人强调稳妥的性格、保守的农耕文化、注重传承的家族观念和唯我独尊的大国心态,这几个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1 中国人的性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成为文化的主体,“天不变,道亦不变”强调了社会的稳定性,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将具有创新精神的“数”排在最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人际,而轻创新、轻科技的价值倾向,就像鲁迅先生在《申报・自由谈》中谈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

林语堂先生评价中国人的德行是“圆熟”,即平和、知足、镇静、忍耐四种品质,这是一种消极的性格,是一种静止的思想,体现的是容忍而少进取和争胜的精神,把“退一步海阔天空”作为人生信条。中国人性格保守,传统文化多因袭而少创造,这决定了国人先天缺少探险精神,缺少开拓与浪漫。使得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更多的是采取妥协和自足,而不是及时地革新与发展,因此,传统武术文化的创新、发展举步维艰是可以预见的。

3.2 农耕文明

中国农耕文明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这样相对封闭、独立、平和的环境,使中国农业文明发展达到自然和社会条件所允许的顶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传统农民的真实写照,这样缓慢、平和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对变革缺乏兴趣和变通能力。同时封建统治者强调的“重农抑商”的政策,虽然春秋时期管子曾提出农商并举的政策,但也仅仅是奇葩一朵,昙花一现。在中国农耕文明社会里,统治者虽然没有禁止商人,但绝对是不提倡的,这样就导致商业经济带来的活跃思想被牢牢的限制于萌芽状态,使人们缺乏对新鲜事物的敏锐感觉,缺乏灵活多变的变通能力,人们懒于行动,安于现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创新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篇3

关键词:声乐艺术;声乐文化;文化内涵;声乐鉴赏;审美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19-01

一、中西声乐历史文化

声乐作为音乐艺术的一部分,是从人类的原始时期就开始出现的。

远古时期,中西声乐艺术在各自图腾意识和文化氛围中就已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表现形态。

汉唐是中国历史上汉族音乐与外来音乐大融合的时代。对外来音乐艺术的兼容并蓄,促使汉唐时代声乐艺术的空前繁荣。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形式多样、品种繁多、流派纷呈、长期并存。

西方声乐艺术形式相对单一,但长期在歌坛独领。从古希腊史诗、到中世纪圣咏与合唱艺术,再到歌剧,西方声乐形式经历了一个从独唱发展到合唱,再发展到比较高级的独唱的过程。

二、中西声乐审美比较

由于中西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中西方在声乐审美上有着迥然不同的见解。崇尚中和之美的中国人在审美心理中多习惯于平和、渐进、渐变的心理趋向,不喜欢新异、突变的普遍心态,而西方人则不同,西方音乐结构思维注重在矛盾冲突的对比前提下求统一的特征。中西文化在传统声乐艺术领域的另一突出反映,具体表现为中国以字韵纯正为重、西方则以声音优美为重。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涉及歌唱的呼吸与共鸣、行腔与润色等声乐技巧的方方面面。而字韵纯正正是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审美标准的核心。歌唱发音的角度看,它是由汉语的特征决定的。千百年来诗歌同源、文人说乐,追求“声律兼美”,反复强化了字韵在传统声乐艺术审美

西方传统声乐理论系统论及歌唱的呼吸与共鸣、声音的流畅与灵活等声乐艺术表现的诸多方面,而 “声音优美”确是西方声乐艺术审美的首要标准。

三、中西声乐文化内涵

声乐来自于社会生活,也是最早的音乐表现形式。它之所以自形成之初一直流播展衍至今,与其自身具备的社会功能是分不开的。其具有的社会功能有如下几种:信号功能;信息功能;仪式功能;宗教、道德的教化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这几种功能包涵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中西方之间也有所区别。

华夏先民以农耕为主,思维意识没有明确的主客体之分,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模糊性、直观性的特征。西方文明发端于狩猎、游牧的生活方式。在思维判断的方式上,理性推理超过感性经验。现代观念上的西方音乐,主要是指脱胎于基督教文明的艺术音乐。西方艺术声乐的产生最初是为了满足宗教仪式和宣传基督教义的需要。由于教会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教会成了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训基地和创作、演唱的中心,从而使西方的声乐较早地具备了鲜明的职业化、专业化的特征,也由此保证了西方声乐作品的规范性、严谨性和艺术性。

中西方音乐文化内涵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声乐作品上。中国声乐作品音乐和语言的关系紧密。中国语言的声调较为丰富,音调依附于语调。西方的语言是多音节的拼音文字,声调变化相对简单,而音节节奏和重音变化丰富。中国旋律多围绕音韵(平仄)进行,节奏的装饰性较强,总体呈现出非均分性、非定量性和随意性的特点。西方语言较少声调的变化,歌词多讲究节奏韵律的抑扬。相对于语调而言,语义对语言节奏的依附性更大。我国汉族的音调主要采用没有半音进行的五声音阶,因此歌曲缺少功能性的倾向进行。在西方音乐中,无论是教会调式还是大小调体系,每个音的稳定性不同,其他各音都具有对主音的倾向性。这种不稳定性不仅造成音和音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加强了歌曲旋律进行的动力感。

四、结语

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为中西传统声乐艺术注入了各异的思想文化内涵。声乐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审美和文化内涵其实是统一在一起的。待人类传统文化与中西声乐艺术,肤浅的民族主义情绪无疑引发无谓的民族优劣论争,狭隘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必然导致有害的民族传统批判。土洋之争、门户之见或许不只是政治历史的原因,囿于以乐论歌、以技说艺难免将民族声乐艺术引入狭路。否定传统文化便割断了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根本血脉,排斥外来文化则助长了民族声乐艺术退化基因的滋生。完整地继承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精粹,广泛地吸收外来一切优秀声乐文化,以中国传统声乐美学思想为宗,以西方近代声乐技术理论为径,或许是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明智选择。

篇4

关键词:中国;西方;设计文化;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144-01

一、关于概念的界定

首先要明确一下概念的界定,“中”指的是中国,“西”指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

《中华文化史》对文化的解释为: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而设计就是把自然“人化”的过程,但设计又不是全部文化,它与其他文化要素相互影响,设计文化就是通过设计的现象来剖析与其相关的文化生态,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设计的本质。

“文化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变量。山脉、海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居住地、环境、先前的社会观念、现实生活中流行的新观念,以及社会、社区的特殊发展趋势等等,都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场合和情境”。因此,设计文化必须适应环境,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设计文化,所以各国各民族的设计文化才会如此丰富多彩。

二、中西方设计文化的交流及各自特点

古代历史上的广泛文化交流和近代的殖民扩张使得西方国家在设计文化上具有多元杂糅的基因以及广为吸纳的个性。

以古希腊为典型的海洋文化,希腊文化从地中海吸收西亚、北非的传统文化,也通过地中海把希腊文化向东西方传播,形成希腊文化多中心和向外扩展的特征。崎岖的山脉、天然的港湾和海岛使得古希腊人着眼于海洋与寻求出路。这种海洋文化滋生出的是开放型社会的设计,所谓开放型社会就是指自身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局限,但对外贸易和交往却十分便利,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频繁,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特征,因此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设计文化具有多元杂糅的基因。例如,米诺斯王宫的建筑和壁画人物的“正面律”,与埃及艺术有关系。迈锡尼“蜂巢式”陵墓建筑也有对埃及人技术的模仿。古罗马爱特鲁里亚拱券建筑也是从西亚人那里学来的,成为罗马建筑最具特色的部分,而罗马帝国的扩张对于欧洲文明的交流、传播以及不同文明的融合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罗马文明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在罗马帝国向四面扩张的同时,“把希腊的思想和风格带到地中海世界的西半部。而罗马向莱茵河和多瑙河的北进,又将地中海的城市文化带入到仍处于铁器时代的地区”,所以,罗马被称为“沟通东西方伟大历史桥梁的建筑者”。

中国则为大陆文化,这种文化趋向于内敛和保守。其所对应的是封闭型社会的设计,即自然环境相对封闭、较少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社会,因缺乏促进变革的刺激因素,社会发展相对迟缓,设计的进步也受到局限,其设计文化的独创性也较为有限,文化传统也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与传统风俗和生活习惯相关的设计不会轻易改变,但作为封闭型社会代表的古代中国,其设计文化又具有善于吸收融合的个性,这是因为在政治体制和经济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时,外来文化的进入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最终只能被吸入融合到本地文化中,设计也是如此。西域传来的许多新鲜事物一度使隋唐的社会风貌发生变化,诸如胡服、胡食、胡舞、胡式器皿等等。经过一段对西域文化的模仿后,许多外来因素渐渐被吸收到中华文化中,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佛教为例,佛像从高鼻大眼的“犍陀罗式”演化为中国人的样子;中国佛塔则是汉代的望楼和“@堵坡”的融合。

从近代开始,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巨大的冲击,而现代化的社会进程又必然要削弱传统文化,这是文化转型中必然要付出的代价。但是传统文化的削弱并不等于消亡,中国文化的深厚基础更不会因为现代化而退出历史舞台,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现代生活并存、发扬,在变化中保持本体特征,随着民俗活动升温而重现新貌,同时,设计风格的多样性也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舞台。

三、结语

设计文化,始终体现的是人的造物活动与自然界相和谐的创造性文化。民族文化的高度融合,使得大家会质疑甚至否定传统的认识观念,以至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变得薄弱,但对于设计,广义来看,文化几乎是它存在的理由,所以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中西方设计文化的关系必将经历一个从受西方思想束缚到提出对立和挑战,再到中西文化渗透融合的历程。从这个角度理解设计文化的延伸和融合,设计文化必须从对现状的批判中展望自己的历史方向。设计文化的融合形式也将会拥有一个内在的否定到肯定的过程。

篇5

(一)地理环境方面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自两河流域产生和发展了古代文明,虽然东部临海,我国古代时期仍属于封闭的大陆社会;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往往依赖于土地,习惯于长久的定居,而不愿忍受颠沛流离的迁移式生活。同时,封建制度的长期存在又加剧了人们对土地的依赖。在以农业为主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性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特征之一,这种稳定的生活也导致了稳定群体的产生;农耕为主的生产劳动也造成了封闭的群体和部落,群体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来往与交流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渐渐丧失了创造性和自主性,也逐渐造就了封闭内向型的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国家的古代文明起源于沿海地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不单单依赖于农耕劳动,更多地依赖于海洋,繁荣和兴盛的海上自由贸易使得人们更加开放与包容,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契约式的社会文化。同时,海上贸易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生活状态的不稳定性,适应了具有开放性与探索性的生活后,人们往往不再依赖群体的支持和帮助,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目的。因此,西方民众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个人权益不可侵犯,但是会互相尊重对方的权益。这种思想意识慢慢造就了西方社会开放外向型的传统文化。

(二)生产方式方面

我国古代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速度不快。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的生产方式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稳定,也相应地促进了人们对群体的依赖性,人们以稳定的生活为最大追求。另外,安稳的生活使人们聚集在一起,群体性生活造就了群体性的文化心理,即个人必须服从集体,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内部有统一的言行标准和方法原则。“求同”心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人们的个性在集体中往往得不到体现,集体也不太注重个体的权利与利益[2]。西方社会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开放型的海洋文明,自由贸易的发展使得人们喜欢探索和冒险,勇于尝试新鲜的事物。因此,西方国家的工商业和航海业起步较早,人们更加关注自然和客体,群体观念与家庭观念没有中国社会深厚。另外,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很早摆脱了封建社会的束缚,在社会经济获得极大发展的同时,造就了人们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西方社会普遍认为公民的利益神圣不可侵犯,尊重每一个人的看法、思想及观念。可见,西方社会提倡个性与自由。

(三)道德观念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代表是儒家文化,儒家思想主张“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是人们强调的重点,等级制度的色彩非常明显。权利与威望往往属于地位较高的人,地位较低的人只有听命与服从,在教育中表现为教师往往是权威、正确的,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西方社会在古代时期就比较重视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每个人都可以行使权力;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更加重视平等自由的生活。现代西方社会最重要的特点便是“人人平等”的民主观念,任何人都不会拥有绝对的权威。不仅如此,古代时期思想家、哲学家的教育观念也存在十分明显的东西方差异。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苏格拉底则认为,一个人想要成为治国的人才,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政治、伦理、雄辩术、算数、几何、天文、音乐都成为必修的科目;亚里士多德更是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提倡应用和实践,以及对生活有帮助的知识。

二、东西方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一)统一与多元的差异

中国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由稳定的生产劳动产生了稳定的生活方式,群体式生活造就了群体式心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事物都有约定俗成的标准,每个人都需要遵守这个标准;为了群体的延续,集体利益必须高于个人利益,群体内部必须具有统一的思想和习惯,否则就会产生混乱,不利于群体的稳定和发展。与之不同,西方文化是一种个体文化,由开放的贸易和生活造成了开放型社会,多元性是西方社会一个明显的特点,每个人的尊严与价值都得到体现,人们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生活习惯和处事方式。统一与多元的差异也存在于教育思想中,中国的教育活动需要统一的教科书、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师往往希望学生的言行举止都在要求的范围之内,优秀学生的标准在于是否听从老师的教诲,这样一来,无疑束缚了学生的天性和自由的发展。曾经有西方考察团参观了我国优秀的幼儿园,当他们看到孩子们手背身后整整齐齐地坐在教室时深感疑惑和不解,他们难以想象中国教师采取了什么方法使儿童变得如此呆板,儿童本应处于天真活泼、自由灵动的状态。西方国家的教育强调个体主义,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天性和自由发展,学生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拥有的尊严与权利。因此,西方社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往往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教师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因此,西方社会的教育模式自然且灵活,学生在这种氛围之下能感受到轻松与自由,也有助于创造力的发挥。

(二)稳定与创新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虽然等级制度有助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稳定的社会文化也在社会的早期发展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伴随着近代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一味追求安定与和谐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西方传统文化中处处体现着探索和冒险的精神,极大地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近代西方国家的崛起就以此为基础。我国传统文化中“稳定”特征压制了人们的创造性,尤其体现在教育内容方面,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教材只是在汉朝的董仲舒时期和宋朝的朱熹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也仅仅体现在经典内容中增加了学者的个人理解。此外,中国传统教育的内容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至清朝末期,政府迫于无奈才将实业教育充实于传统教育内容之中。西方教育理念鼓励个体的创造性,支持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和看法;教育重点不是基础知识,而是培养创新意识,因为,基础知识的缺陷可以弥补,一旦缺失创造力则难以弥补。因此,西方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遥遥领先于中国,从诺贝尔奖的获得数量上可见一斑。但是,基础知识薄弱也使西方国家的教育问题凸显,如青少年的辍学率和犯罪率上升,因此,西方社会也着力于研究如何在培养创造性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力度。

(三)权威与平等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因此,每个人的地位和角色都有明确的限定,下级必须听从上级、晚辈必须服从长辈;秩序与权威有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人平等,“人权”观念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西方人坚信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这一观念也渗透进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等级观念也充分体现在中国的教育思想中,“尊师重道”观点中教师被塑造成不容置疑的权威形象,学生即使有不理解、不赞成的想法和观点也必须服从教师,学生的自主性和判断力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会变得越来越盲从、缺乏探索和创新意识。西方教育追求平等的文化心理,教育理念为师生平等,强调建立“平等、民主、对话”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发挥导向和指引的作用;教育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个性和独创性的人才,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三、结语

篇6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我们人类社会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它统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一目了然,看得见,摸得着,是硬文化;精神文化,是抽象的,是人类各种意识形态观念的集合,属于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关乎精神活动的部分,是软文化。简言之,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物质、社会和精神生活。“文化精神”乃隐藏于文化现象之后的“根本文化”,它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提供着养分。中西方文化都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但因为有着不同的文化精神渊源,使其精神文化具有了差异性,而精神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物质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当我们为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绵延不绝而欣然之时,也应当正视西方文化在最近五百年的不断发展且有超越中国文化的趋势。武汉大学赵林教授曾提到,“中国的文化并不是落后于西方,只是一直在平稳发展,而西方文化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迅速发展,才超越了中国的文化进程”。中国文化发展正面临着这样严峻的考题:一面是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强烈,一面是现有的某些文化单位活力不足;一面是加入wto以后势必放开的国内文化市场,一面是国内文化单位与国外文化企业的悬殊实力。中国在经济、外交上重返世界舞台中央,如果只是物质财富的剧增、经济格局的重塑,而没有伴随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传播,推助中华文化的弘扬,那么,中国的话语权如何彰显、主动权如何体现?笔者认为,任何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有其生存、发展的社会历史的土壤,种种文化现实都与中国文化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文化要大繁荣,思想要大解放”的今天,如何中兴文化精神,这就须对我国文化精神的现状进行深思,进而明辨之。

一 “天人合一”相对于“天人相分”思想渊源的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的源头在于: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西方文化主张“天人相分”。相对“天人相分”,“天人合一”更具积极性,它在客观上告诉人们,不能违背或超越自然规律,毫无节制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应在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让人与自然和其他生物和谐共存。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些难题:透支自然资源而导致的生态失衡、经济的粗放式发展衍生的环境污染等;同时,它也有保守的一面:轻自然、重人文,在对自然界的利用方面缺乏主动性、创造性。这也是中国科学技术相对于西方科学技术处于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而西方文化主张的“天人相分”一方面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或者滥用科技,给人类和社会带来重大的乃至灾难性的影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另一方面,其“征服自然”的观念又引导着西方人积极地利用和开发自然,其结果就是工业革命和科技时代的到来以及物质文明的繁荣,进而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同时,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以物质水平的提高为基础。由此可见,征服自然是创造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动力。

中西方文化思想渊源的差异性决定了两者文化精神的差异。首先,西方各国是由统一的欧洲帝国分裂而成的,它们独自发展,也兼容并蓄,这使得西方人具有变革意识,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是这种变革意识的结果。而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中;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诞生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背景下,这让中国人易于自我满足,缺乏开拓意识,缺乏变革意识,往往落入循规蹈矩的模式。其次,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不同。西方传统文化由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所构成,两者皆主张人应该积极进取、善于从自我的行动中体现自身价值,同时也应该博爱,关爱身边的一切。而中国传统文化则由儒、道、释三家文化构成,其中儒家提倡入世思想,认为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人只能按照既定的社会规则来为人处世;道家文化则侧重呈现现实社会不尽人意之处,从而得出结论:人只有回归自然,才能找回自我;而源自印度的佛家认为,人须依附佛祖,应断绝七情六欲,人的幸福在于来世、在于彼岸。由此可见,西方传统文化注重人的行动性,勇于挑战,开创新的世界;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注重强调人们生活的稳定性,思想的顺从性,从而缺乏一种浓烈的征服意识和竞争意识,这必然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国文化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二 “家族本位”相对于“个体为本”的文化特征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本位”观念的核心是重家庭、集体,轻个人、小我,强调个体在群众中的义务和责任,十分推崇人与人之间的仁爱,提倡并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突出表现在将“贵和尚中”和“仁义礼智信”作为协调人与人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人们注重贵和尚中,主张将不同的事物尽量做平衡。这种思想使中国人总是崇尚以谦让的态度对待他人,讲求宽容大度,主张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这种识大体、顾大局、重和谐、求稳定的思想对家庭本身而言,能达到家庭的天伦和谐。如果这种观念能引申至全世界,人们都能切实做到团结、协作,小我服从大我,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这对全人类的和谐共处是极有现实意义的。

而西方文化宣扬的是“个体为本”,即以人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主张人格尊严、个性解放,以实现人的现实利益为最高原则。18世纪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创立了“天赋人权”的理论,把生命、财产、自由、平等视为天所赋予的人权,这些思想成为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主调,也成为西方奉行个人本位的依据。西方的“个体本位”思想,容易导致亲情淡漠、结构松散,家庭缺乏凝聚力、社会的稳定性不够。但同时它强调的是自由、平等、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注重自我生存空间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西方民众更为外向、激进,敢于突破自我、更善于通过自身的开拓进而来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证实自身潜力、证明自我价值在社会中的体现。这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体创造价值的实现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对于西方,中国传统的生活范围是封闭式的,即注重家庭、家族、本乡本土;因此中国民众更关注的是自我、小我。这表现在内心世界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又多体现在知足常乐和精神胜利法的心态上。再就是注重自我道德的完善,不论这种道德完善是否合情合理,只知“吾日三省吾身”,这不仅不利于个人能动性的创造和发挥,易使个性受到压抑,有时甚至会造成个性的泯灭。在家族本位的社会中,由于这种深重的家族情结结成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层出不穷,而这必然导致在文化发展进程中,牵制着某些文化精神的行进的结果。

三 新的历史环境下的中国文化精神的自我更新

在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对于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先进的事物,如在西方发展起来的现代数学与自然科学以及民主的社会政治体制,我们可以加以引用及借鉴,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中国文化是否兼容这些事物?现有的文化资源是否有利于促进我们接受这一切?民主自由的政治体制到底能否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兼容?我们的文化资源是会妨碍接受这一切,还是会促进接受这一切?事实上,文化与民主是否融合取决于我们从自身的历史资源中获取哪些因素来进行重新诠释和扩大扩充。

转贴于

首先,我们要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精髓进行审视。在文化进程中,我们不能执守周朝礼乐的外在形式,不能把历史与境域的某些落后的文化,当成了文化本身;否则,必然会导致我们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唯有真正领会了孔子的仁学核心,唯有真正领会了《道德经》的精髓,我们才能把民主体制与我们的文化相兼容,也才能切实把握住文化的根本精神。因此,如果要关注中国文化的精神,我们就必须正视历史事实,并且用新的眼界、从新的高度真正地从根本上解读我们的文化历史及其精髓。

其次,我们要完成新的文化环境中文化精神的“复活”。在整个文化历史进程中,文化精神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各种因素会影响文化精神的更新和发展,如果我们把一些不适应某个阶段的文化思想置于这个阶段,就会把一些糟粕当作精华,从而得出我们的文化精神不如西方的不科学的结论。由此可见,文化作为一种应对机制,应在更新的环境中自我更新、自我成长,并从原有的文化资源中汲取某些因素,从而更好地把握环境,完成环境带来的挑战。

篇7

关键词:广告 民族文化 融合

从广告对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及从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程度来看,现代广告更具有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并因此形成相对独立的文化现象,即广告文化,可以说广告本身就是文化。民族文化概括地说是一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指的是 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所形成的民族语言、生活样式、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世界观、价值观。做为一种特殊的时代文明,广告不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社会、乃至政治社会也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无庸质疑广告文化是一种民族文化,一种社会文化。广告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人们共享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公众接受社会文化教化的过程。实践证明:广告文化是一种强有力的经济文化或是企业文化。

任何企业文化总是与该民族的文化存在着一种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它总是附着于民族文化的机体之上。尽管当今经济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但文化却是多元化的,每个民族的文化因其独特而各具存在的价值。中国企业文化是在当代经济管理领域中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与民族文化血肉相联的文化模式。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广告在推销商品传播广告信息追求商业利润之时也展示着时代文明、民族文化,这种带着明显的时代文化和民族文化烙印的广告文化,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功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战中,广告作为竞争策略和武器在繁荣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如何对待与利用这一丰厚的宝贵财富则是现代企业、现代广告人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由此可见,成功的广告作品应做好“文化”这道大餐,如何找到广告创意与传统文化内涵的契合点是关键。笔者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将传统民族文化融入现代广告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广告人要善加利用,广告创意如果能从商品世界深入到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中,为广告灌注积极的文化内涵,构建新的价值取向,实施合理的广告策略,显然是十分重要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最为可贵、理当珍视的东西。在漫长的5000年中华民族文明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信仰模式和审美趣味已渐渐深入国人的头脑。成功的广告往往蕴涵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同时也是时代进步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恪守信用、重义守信、爱国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表现仁者情怀的“以人为本”“厚德载物”等观念浸润历代有识之士;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家国同构”“尊老爱幼”成为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我们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应弘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在广告中的渗透改变了广告单纯的经济社会产物的角色,在很多广告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体现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商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不少广告将这一文化精神灌注其中。英国著名作家赛缪尔·约翰逊曾说:“承诺,实实在在的承诺,是广告的灵魂”;中国哲学思想总体上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终极境界,中国人对自然抱着一份相亲相融的亲近感情,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因此,在中国广告中往往以自然为表现主体,将人的感情溶入自然景物之中,达到主客体交融来展现一种深层的理念,使商品品牌深入人心。比如广告“扬子天地,扬子电器”(扬子电器),“天上彩虹,人间长虹”“太阳更红,长虹更新”(长虹电视机),“当太阳升起的 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太阳神品牌),这些广告立意高远,气魄宏大,都是“天人合一”哲理的典型阐释,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一则成功的广告从策划到创作,不仅要研究商品、服务,更要对广告诉求的中心——人认真研究,给广告注入感情与爱心,使人在情感的感染浸润中接受广告,以冲淡过于直露的商业目的。中国人讲究血缘亲情、重情重义,“亲情”、“爱情”、“友情”、“爱国之情”自然成为厂家和广告主特别青睐的诉求方式,这也凸现了国内广告的一个重要创作特性即讲究感性诉求或情感诉求。在食品、洗涤用品、厨具、保健品、家具、药品等宣传中,以情感取胜的成功范例数不胜数。这类广告诉求主题虽不相同,但却不约而同地选择在“情”字上做文章,并出色运用艺术手段塑造生动可感的形象传达温馨健康的人类情感,以引起消费者强烈的情感共鸣。成功的广告同样也折射出国人对家庭美满和睦,国家和平富强,民族团结统一的内心企盼和执著追求,可以说,传统文化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有些广告灵活运用文学艺术作品来进行广告创意,将中国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与广告设计理念相结合,这样的典型例子在广告中随处可见、信手拈来。比如“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九胃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奶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红豆制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酒)、“春来江水绿如兰”(春兰空调)、“春眠不觉晓,还是‘蓝梦’好” (蓝梦席梦思),将商品特性与古典诗词的美好意境完美融合。

将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在现代广告中

绵延不断、多彩多姿的中国民族文化孕育出琳琅满目、门类繁多的艺术品格与风格,蕴含着取之不尽的宝藏,令世界为之惊叹,也为广告创作提供肥沃的文化土壤。广告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在文化市场中,我们要探究广告作为文化载体的独特内涵,善于在广告传播中融入独特的中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商业信息和文化信息的有效传播,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使广告宣传在如潮的信息洪流中脱颖而出,还能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大放异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广告逐渐从中国走向世界,广告宣传则应顺应时代潮流,体现跨时代、跨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势。有人断言“人们的品位和偏好都在趋向统一化,由于任何地方的人群都因为相同的原因而需要相同的产品,因而企业可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标准化的主题统一广告宣传,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跨国家、跨民族、跨宗教、跨种族文化的共通与差异给广告宣传带来了更多更广的创作空间,同时也派生出新的问题:如何将广告宣传与当地文化相融。国际品牌可口可乐的“泥娃娃阿福”系列贺岁广告,丰田公司“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样妙用中国谚语的广告语,都深深打动中国消费者的心。因此,在国际广告传播中,我们要增强自己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包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意识等,许多广告以此为创意背景,反映了文化的差异。从一些国际品牌的广告宣传中可受到有益的启发。

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主题词为“无法抓住那种感觉”,在日本等地改成了“我感受可乐”,在意大利改为“独一无二的感觉”,在智利则改为“生活的感受”,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细腻感触。由此可见,广告必须了解并反映当地的文化,广告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社会文化的时代痕迹。广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

广告主在进行这样的广告策划时,首先应明确文化的共通与差异,其次找出共通之处,保留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都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广告信息和传播方式,最后根据文化的差异与广告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的修正。美国万宝路在中国的新春贺喜电视广告就紧扣中国人追求喜庆圆满的审美情趣,整个广告红黄两色鲜明喜庆、锣鼓喧腾,以勾画出大喜、大庆、大团圆的热烈气氛,符合中国人的特定心理,对中国受众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力。麦当劳在春节期间的广告也非常具有中国特色,不仅有很多春联福字,还有鞭炮、舞狮等等。这不难看出中国文化对外来品牌的影响,这种外国品牌穿上中国外衣的例子,在中国的广告市场上也是越来越多。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广告文化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吸收与融合。

篇8

摘 要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萌芽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并受到传统文化的不断滋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深入,新环境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如何继续保持良好活力,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两者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以为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 相互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之一,从传统文化中诞生,又良好的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两者的相互影响,能够为当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事业乃至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积极作用。

一、传统文化给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影响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诞生源头可以往前追溯到原始社会,具有较为有缘的历史。最早出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中产生的,包括了骑马、射猎等较为容易的项目。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较为显著的地域多样性,主要是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导致的。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我国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南方地区由于降雨充沛,地表河流较多,人口大多以部落或村寨式单位集中分布,故其民族传统体育中集体类活动占据了重要部分,常见的体育项目包括赛龙船、舞狮等等。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因为长期处于寒冷干燥环境下,地域广阔,但人口较稀少,因而居民均较为剽悍勇猛,常见的体育项目则以骑马、摔跤和射箭等等。在南北文化差异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五十六个民族又有着具体的传统文化差异,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更加丰富。以舞狮、踩高跷、赛龙舟、扭秧歌等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就展示出了其丰厚的内涵。另外,民族传统体育又在儒、释、道等百家争鸣的思想中,有了新的发展内容,更为多样化。

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代表的一类系统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民族传统体育朝着修身养性的方向不断进步,出现了形意拳、五禽戏等多样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部分体育项目还在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下,逐渐趋于娱乐表演性,注重礼仪性,而淡化了其原有的竞技性。而由于传统封建等级制等负面因素的约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碍。

二、民族传统体育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

我国各民族的多样化发展,积累了多样化宝贵的文化财富。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相对稳定性,是对民族独有风格与深刻内涵的有效反映。从某种角度上讲,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极大的带动了传统文化的进步。

民族传统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影响,具备了各自的特色。而各个民族又在传统文化的不断熏陶下,对各自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全面优化改进,某种意义上,民族传统体育同样也属于民族文化的关键性组成之一,它是民族文化的深刻烙印。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历史发展因素、语言、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不同,也使得民族内部的传统文化及传统体育趋于个性化、独特化。

以宗教为例,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宗教的诞生,同样也能够追溯到早期人类社会的源头。传统民族文化与宗教相互刺激,共同发展。而传统民族文化同样会受到宗教文化的巨大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也是如此。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受到宗教文化影响程度较深,包含太极、五禽戏、武术等以养生为主的传统体育项目,就是受到了道教阴阳平衡、佛教修身养性等方面的影响。

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在丰富多样的民族风俗习惯之中就有着具体表现,民族风俗习惯全面记录了该民族在以往历史发展中所逐渐养成的生产生活习惯及对应模式,这不仅仅体现于该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其传统体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较深影响。国内大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均能够对应匹配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相互促进,一同发展

虽然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特性较显著,但由于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发展,不同民族间的迁徙、搬迁及融合,甚至是不同民族间的战争,都使得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影响更为深入,各类民族传统体育也因此获得了发展机遇。

早在我国原始社会末,以黄帝部落的干戚舞、蚩尤部落的角抵等为代表的早期民族传统体育就有着较为广泛的流传。自春秋战国开始,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通婚及文化交流,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民族的长期发展,需要良好的空间条件作为支撑,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地域条件。受到地域条件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常见项目及活动均有了较大发展,极大一部分传统体育项目都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常见的包括丛林地区的射弩竞赛、江南地区的争渡、北方草原地区的骑射与摔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游泳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极大的反映出地域条件下人们差异性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这部分体育项目,也逐渐随着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延续到了当下。

四、结束语

传统文化中,民族传统体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反过来又为传统文化的长远进步奠定基础。一方面,需要完善民族传统体育的不足,并进行广泛推荐,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把握;另一方面,又应该合理巧妙的利用传统文化巨大的发展空间,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奠定基础。相信在我国改革开放这一有利环境中,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体育均能够获得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介庵.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关系[J].搏击・武术科学.2013(4).

篇9

一、传统文化建构中学生的精神家园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精神状态、政治面貌和道德素质水平决定了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面对外来文化的侵袭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缺乏强有力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表现为精神世界的贫乏、人文素养的低浅和人格操守的脆弱。究其原因,以反封建主义之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70年代以政治运动之依托对传统文化进行极端口诛笔伐式地摧残,80年代以人性压制之虚名兴起的西方文化热潮对传统文化进行决绝地否定,造成传统文化的断裂。语文是民族精神的根。文言文的兴起是弘扬传统文化根基的必然要求,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透视中国的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并由此塑造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奠定传统文化功底,传递爱国因子,塑造理想人格,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化是动态的观念之流。2003年12月10日,在哈佛大学发表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纵向上看,传统民族文化是历时性的集合性和相对稳定性为一体的动态平衡系统。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以建立精神家园、确立民族身份、树立文化信仰,从而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作为政治和经济存在的反映,国家的灭亡往往以民族传统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可见复兴民族文化是关系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的重大事情。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的中学生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其民族精神的根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德摄智的文化,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以德感化、教化、心理感化为主导的教育方法,以及所形成的伦理—心理模式,都是具有可借鉴性的有效方法。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修己安人、推己及人的教育方式,将心比心的教育实践都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尤其是能改变主体对客体的态度,尊重其主体性的发挥。

中学语文要将传统美德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在积极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的同时,倡导读经典思想和文学著作,开展读书周活动,拓展其读书的视野。将道德教育与读书、知识传授结合为一体;重视外在强制性教育与内在自觉教育结合;强调上行下效的榜样力量,以身作则,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切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课外活动,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践履相结合。

三、传统文化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开始具有自我意识,要求独立、自由和个性;另一方面,由于其生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导致心理失衡现象严重,极端行为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教育者因势利导,因时利导,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滋养其心理,引导其发展。

传统文化对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和促进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教育,“厚德载物,贵和持中”的中和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精髓,要树立和谐、整体观,以动态的观点看待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汲取“天人合一”的人文追求,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做人处事原则教育,尊师重道,尊老爱幼,“义利”教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培养中学生的宽容心胸和孝道教育、遵纪守法的行为规范教育,使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修齐治平,国家为先”的理想教育,树立国家责任感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其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等。

篇10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模式

一、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内容的要素

(1)传统文化的共享性。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养生、健身和娱乐的传统体育活动,是整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2)传承习俗的接受性。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性使得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接体,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与吸收、相互融合与发展。(3)伦理道德的共建性。伦理道德是民族传统体育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因为,伦理道德是各民族通过后天培养和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相对稳定并长期起作用的内在品质。(4)审美观点的共有性。追求美的精神享受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域和任何民族共同的心理趋向。吸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琼浆玉液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人类渴慕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特点。人们在亲自参与和观赏传统体育活动时体验了美的情趣,给活动者和观赏者以愉悦心身、沟通感情。

二、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内容的条件

(1)以民族性体现传统体育发展的基本内核。民族性是指民族传统体育体现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类型中,并作为其基本内核而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特征,是对于特定的文化类型的最高层次的抽象,它具有沟通特定民族中全体成员心灵的普遍性。民族性是传统体育发展基本内核的体现,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应有与其他传统文化相同的规律和内容,而且还应有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殊的民族形式。民族传统体育表现出鲜明而独特的民族特性,是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基本内核。(2)以传承性体现传统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传承性是传统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具体体现,它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要求来实现。因为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要求规定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遗产选择的自由度,也规定了先哲们对于先进思想进行诠释的性质。一种民族体育内容一经形成,就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并在不断地发展中变异充实,但其核心和主旨因袭的内涵和形式是代代延续的。为此,这种传承性对维系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趋同意识具有很大的效应。(3)以共适性体现传统体育发展的根源所在。共适性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科学性的体现。它是剖析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形态的活化石,又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的源泉。首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各个民族共同创造,其类别繁多,结构多元,兼具表演和竞赛的特点。其次,由于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不同,动作结构的不同,技术要求的不同,运动风格也各具差异,它不受时间、场地、器材、季节的限制,所以人们可以选取简单易行,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项目进行健身养生活动。这种现状表明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根源所在,决定了民族体育文化的共适性,使为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为人的身心完善的展开和全面实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化场所。(4)以凝聚力体现传统体育发展的思想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样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文化形态。这种复合文化形态是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辅以其他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所共同创造的。因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是中国各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统一的国家内而形成的认同感,也是由于长期的相互依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与共同的生活而形成的对于共同利益密不可分的深刻认识。

三、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现代化的构建

1.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现代化的构建框架。民族传统体育是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巨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子系统中,始终浸透着中国传统哲学、伦理道德、宗教思想、文学艺术、医学理论、社会风俗等诸多社会文化形态的深刻影响。这种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既反映在它的实践方法上,也反映在它的文化层面上。所以,在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内容上,既要体现出它的民族性,又要体现出它的传统性和时代性。为使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内容达到科学而全面系统的要求,我们对其内容进行了构建,其构建的框架模式见图。

2.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内容的设想。有关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内容的构建,还只能是一个不太成熟的设想。因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大多数运动项目受民族习俗的影响,加上地域条件的限制,很难将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明确地加以分门别类。就目前而言,还只能按其运动形式、活动方法进行大致的归纳。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将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内容的构成共分为两个主体模块,即对抗类和表现类。第一,对抗类项目,该模块分为格斗对抗和场地对抗两种。一是格斗对抗。在格斗对抗项目中,摔跤是众多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摔跤所涉及的民族有蒙古族、满族、藏族、维吾尔族、撒尼族等;搏击类主要有散打,推手、擒拿术等。二是同场对抗。同场对抗是在规定场地内或划定的某一区域内进行的传统体育项目,在球类运动中主要有满族的珍珠球、回族的木球、侗族的抡花炮、壮族的抛秀球和现代多民族共有健球、藤球等;水上运动大多出现在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如龙舟竞渡、游水、没水(潜水)、水秋千等;冰上运动项目主要集中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运动有走冰、滑雪、雪地走等。第二,表现类项目,该模块分为难美类项目和准确类项目两种。一是难美类项目。难美项目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占有较大的优势,开展的主要项目有:武术套路,武术套路除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外,各民族还有传统套路,如苗族的芦笙拳、景颇族的刀术、壮族的拳术、回族的武术等;骑射项目在南北少数民族中均开展的较广泛,如新疆、内蒙古、、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盛行的赛马、赛骆驼、射箭、射弩等;龙狮是我国民间较为流行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历史悠久、广泛流传和欢快诱人的无穷魅力,其形式多样,内容繁多。二是准确类项目。射击项目在众多民族中均有开展,具有代表性的射箭、射弩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较多;击打项目主要抽陀螺,在西南地区各民族较为盛行,而打飞棒则是土家族的主要运动项目;跳荡运动主要有跳山羊和荡秋千,跳山羊是白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荡秋千则是朝鲜族最为喜爱的传统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曾于久,刘星亮编著.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刘星亮,马世坤,肖红征.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