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09 22:3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质量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质量管理

篇1

【关键词】施工质量;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监督

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经常强调“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可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质量是建筑本身的真正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1. 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1质量的概念。

在国际标准ISO9000:2000中对质量作了比较全面和准确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要求不仅是指顾客的要求,还应包括社会的需求,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现行的关政策。质量具有动态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就建筑工程而言,质量应具有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1.2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管理就是指导和控制某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活动。它通常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因此,质量管理可进一步解释为确定和建立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2. 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影响

2.1对于一般产品而言,顾客在市场上直接购置一个最终产品,不介入该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工程的建设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的顾客(业主、投资者)必须直接介入整个生产过程,参与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对各种要素的质量管理。要达到工程项目的目标,得到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必须对整个项目过程实施严格控制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微观和宏观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2.2由于项目施工是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后期的质量管理,进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目标。

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工程质量不是旦夕之间形成的。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紧密衔接且相互制约影响,每一个阶段均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工程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的过程质量应该为使用阶段服务,应该满足使用阶段的要求。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工程项目立项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前期必需的程序,是工程立项的依据,是决定工程项目建设成败与否的首要条件,它关系到工程建设资金保证、时效保证、资源保证,决定了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否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标准来规范建设行为,也关系到工程最终能否达到质量目标和被社会环境所容纳。在项目的决策阶段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应到的质量目标及水平。对于工程建设,需要平衡投资、进度和质量的关系,做到投资、质量和进度的协调统一,达到让业主满意的质量水平。因此,项目决策阶段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要充分了解业主和使用者对质量的要求和意愿。

2.2.2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工作,是选择建设场地和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场地的强度依据。地质勘察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30地质勘察的内容和深度、资料泊可靠程度等将决定工程设计方案能否综合考虑场地的地层构造、岩石和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水等条件,是全面合理地进行工程设计的关键,同时也是工程施工方案确定的重要依据。

2.2.3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工程采用什么样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形式,选用什么样的结构类型、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关系到建设投资的综合功能是否充分体现在规划意图。在一定程度上,设计的完美性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文化水平。设计的严密性、合理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成败,是主体结构和基础安全、环境保护、消防、防疫等措施得以实现的保证。

2.2.4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是指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在建设场地上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并保证质量的活动。施工的作用是将设计意图付诸实施,建成最终产品。任何优秀的勘察设计成果,只有通过施工才能变成现实。因此工程施工活动决定了设计意图能否实现,它直接关系到工程基础、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的实现以及外表观感能否体现建筑设计的艺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工程项目的施工是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工程项目施工所用的一切材料,如钢筋、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等以及后期采用的装饰装修材料要经过有资质的检测部门检验合格,才能用到工程上。在施工期间监理单位要认真把关,做好见证取样送检及跟踪检查工作。确保施工所用材料、施工操作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2.2.5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1)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试车运转、检查评定,考核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这一阶段是工程建设向生产和使用转移的必要环节,影响工程能否最终形成生产能力和满足使用要求,体现工程质量水平的最终结果。因此,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

(2)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工程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各阶段质量的综合反映。按照实际工作的统计,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设计的问题占40.1%;施工责任占29.3%;材料问题占14.5%;使用责任占9.0%;其他占7.1%。

3. 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原则、内容与方法

建筑施工是把设计蓝图转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也是最终形成建筑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因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自然就成为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搞好项目的质量控制呢?

3.1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原则。建筑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使用年限长,相对来说购买费用较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必须始终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首要原则。

(2)坚持“以人为核心”原则。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减少甚至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3)坚持“以预防为主”原则。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工程质量的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过程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工序或半成品、构配件)的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有效措施。

(4)坚持“用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原则。质量标准是评价建筑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实测数据说话。

(5)坚持“遵守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在处理质量方面的问题时,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3.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

(1)对人的控制。人,是指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具体操作者。对人的控制就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专业技术和安全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外,还应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工程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生理缺陷、心理行动、错误行为等方面来控制对人的使用。如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的工序,应尽可能的安排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完成;对某些要求万无一失的工序,一定要分析操作者的心理活动,稳定人的情绪;对具有危险源的作业现场,应严格控制人的行为,严禁吸烟、嬉戏、打闹等。此外,还应严禁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作业;对不懂装懂、碰运气、侥幸心理严重的或有违章行为倾向的,应及时制止。总之,只有提高人的素质,才能确保建筑新产品的质量。

(2)对材料的控制。对材料的控制包括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就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材料和构配件等,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台帐,认真做好收、储、发、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料、错用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用到工程上去。

(3)对机械的控制。包括对所有施工机械和工具的控制。要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机械设备,要建立健全“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技术、保养”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如施工现场进行电渣压力焊接长钢筋,按规范要求必须同心,如因焊接机械而达不到要求,就应立即更换或维修后再用,不要让机械设备或工具带病作业,给所施工的环节埋下质量隐患。

(4)对方法的控制。主要包括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应切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选择较为适当的方法,使质量、工期、成本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5)对环境的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主要有技术环境,如地质、水文、气象等;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千变万化,温度、湿度、大风、严寒酷暑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又如,前一工序往往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因此,应对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严格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始终保持材料堆放整齐、施工秩序井井有条,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创造条件。

3.3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

3.3.1审核07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具体内容有: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检验报告,审核有关材料的进场复试报告,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图表,审核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书,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等。

3.3.2现场质量检查。

(1)检查内容。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停工后复工检查、节假日后上班检查、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验收检查、成品保护措施检查等。

(2)检查方法。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实测法、试验检查等。

只要严格按上述五条基本原则和质量控制方法,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认真控制,就一定能把高质量的建筑产品交到广大用户手中。

4. 监理单位如何在项目施工中控制工程质量

监理方进入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主要工作内容为“三控、三管、一协调”,四控内容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其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首先审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检查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4.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既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

4.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

制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检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检员签字,监理人员拒绝验收。

4.3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

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监理。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各层标高、轴结也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

5. 政府部门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5.1政府监督工程质量是一种国际惯例。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公共安全。因此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均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大多数发达国家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把制定并执行住宅、城市、交通、环境建设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作为主要任务,同时把大型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政府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主要侧重于宏观的社会利益,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其作用是强制性的,其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及规范的执行。

5.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权威性。建设工程质量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工程建设活动都应服从这种监督管理。第二,具有强制性。这种监督是由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服从这种监督管理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三,具有综合性。这种监督管理并不局限于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方面,而是贯穿于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并适用于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

篇2

1.1监管力度不够

电力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我国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国家电网、区域内电网和省级电网等的多级电网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电网工程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主体不明确,采用属地化质量管理,直接导致电力工程使用权的严重转移,使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部分漏洞,无法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

1.2影响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的因素较多

现阶段,实际工作中影响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的因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①由于我国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质量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增多。电力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竣工完成之后,在使用过程中很难发现电力工程中存在的内在质量安全问题。如果仅仅从电力工程的表面判断,则无法发现电力工程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现阶段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机制和管理水平无法实时控制电力工程。②由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周期性相对较长,因此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也就较多。虽然目前电力系统有着专业性强的优势,但是这也导致部分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竞争意识相对淡薄,甚至出现不思进取的现象,严重影响到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1.3电力工程建设中的承建问题

在电力工程的部分项目单位建设中,建设企业将项目交给三产单位承建,然后项目的承建单位再分包给电力工程施工队伍。在这个过程中,就存在较多影响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的因素。首先,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三产单位工作人员不能较快适应当前电力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其次,在电力工程的实际施工建设期间,施工队伍中的农民工数量占到整个电力工程施工队伍的大多数,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标准;最后,部分电力工程的三产单位为了获得较高经济收益,采用最低价中标的方式,完全不考虑电力工程的质量安全要求,阻碍了电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

2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2.1落实电力工程责任制度

要想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就要建立健全与现代化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电力工程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落实责任管理制度。将电力工程建设的责任落实到企业的每个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检查监督,严格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开展工作。如果电力工程建设中出现某些质量安全问题,就要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工程建设责任,尽量实现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的终身制,从根本上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2.2加强电力工程竞争机制

建设管理现阶段,在电力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科学化质量管理。要从维护国家实际利益和国家电网的质量角度出发,严格落实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中的招投标制度,不断加强施工建设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提升工程质量水平。此外,要严格按照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面向电力行业引入市场化竞争管理机制,推动电力行业优秀设计人员和施工建设企业加入到电力工程的建设工作中去,促进电力工程建设的有效开展。

2.3增强全局意识

在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要从电力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出发,加强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不仅要在电力工程决策阶段加强质量管理,也要对电力工程建设投产运行阶段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电力工程。加强电力工程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专业化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全局意识,重视电力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利用质量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服从管理人员的统一指挥,确保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提高电力工程工作效率,最终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结束语

篇3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也就成为了建筑企业管理的首要问题,这也是企业管理的根本。本文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管理措施。

【关键词】施工质量;质量管理;管理措施;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原则

1.1 坚持质量第一,以项目团队成员为管理核心。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建筑施工企业应注重对员工的管理,包括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和提高等,这是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人是质量的创造者,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通过提高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等有关人员的素质,来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各工序的质量,促进工程质量。

1.2 以预防、预控为主,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对项目施工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建设工程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应以预防为主,对项目建设各阶段易发生的问题要有预见性,对工程难点组织技术攻关,针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拿出预防方案,提前做好技术准备,及时采取措施,主动防范、避免问题发生,杜绝潜在隐患。

1.3 以国家的规范的设计文件、合法的合同规定要求。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严格控制与各有关单位的合同管理,坚持以国家的规范的设计文件、合法的合同规定为要求,有利于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1.4 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监理人员必须坚持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以数据资料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进行处理质量问题。要坚持原则,遵纪守法,秉公监理。

2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工程建设体制仍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导致许多工程的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质量监督站来自同一系统,隶属于共同的主管部门,这种管理格局基本上是一种内部的监督体系,很难实行严格的、公正的监督,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2.2 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一些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2.3 现行的市场准入制度,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和严谨的规范操作,因而虚假的有资格无能力或高资格低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比较普遍,从而直接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3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途径

3.1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监管力度。我国的《建筑法》成功地构筑了我国建设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但从实施至今,《建筑法》也逐渐显露出缺乏适应性、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等弱点。鉴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国家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酝酿制定一部《建筑工程质量法》并在此基础上,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细则,从根本上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而建筑业走向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将建筑工程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对建筑工程管理要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并举,从而形成新型的建筑工程监管机制。因此,各级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建筑部门的监管力度,这样才能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3.2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对于工程质量企业管理者,应该有足够的意识,并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质量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者应以提高工程质量效益为中心,将质量效益寓于管理活动之中,建设质量文化,实施科学的领导和管理。同时,企业管理者更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将质量保证体系实施和改进当作长期和首要的任务。

3.3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施工过程监理。府工程质量监督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要提高质量监督的覆盖率必须把建筑工程项目都纳入政府质量监督范围。通过监督检查推动施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从而全面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根据工程质量不断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工程普遍实行监理的情况下,针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健全执法运行机制,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新模式。

篇4

关键词:工程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53.3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工程质量管理是我国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管理任务。从建立至今,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管理理论、实践经验,技术手段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我国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坦然应对新历史时期的新挑战,各地方政府、企业都在不懈地进行探索实践,在工作思路、工作平台、工作方式等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不仅仅是有一支机构健全、结构合理的工程质量管理队伍,还完善了覆盖全面、科学、公正的工程质量管理内容,更建立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管理手段和方式,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内容比较全面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2工程质量管理机构的属性

2.1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建筑业发展要以 “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对建设质量实施有效的监管是政府部门及企业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建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对工程是否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监督,是政府和企业相关部门监管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是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委托,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5号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对其职责的安排,对建设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对工程参建主体依法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应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合法性、目的性、用途、使用功能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查看原始资料是否真实、准确、齐全。按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对工程文件的立卷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建设工程竣工档案进行预验收。监督部门不仅仅要仔细审核工程档案资料还要以抽检方式随时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其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安全制度是否完善,工程质量是否达标等等。

2.2参建各方职责管理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

建设单位主要质量管理职责是按项目建设的规模、标准及工期要求,实行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的宏观质量控制与管理。监理单位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协调参建各方的内部工作关系。设计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负责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施工单位主要职责是通过投标获得施工任务,依据国家和行业规范、规定、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编制施工方案,组织相应的管理、技术、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进行施工,按合同规定工期、质量要求完成施工内容。施工过程中,负责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的自控工作,工程完工经验收合格,向建设单位移交工程及全套施工资料。

参建各方单位各尽其责,按照明确的制度和规则正确行使权力和义务。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制定项目实施的详细流程,明确质量要求。同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点环节进行质量管理,以便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3质量管理对策建议

3.1质量管理体系

3.1.1牢牢确立以监管各责任主体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及运转情况为核心的管理理念,解决有限的管理力量和日益增长的建设工程量、质量任务之间的矛盾。

必须认识到,推动各责任主体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确保有效运转,这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重要的目标,也是企业管理机构提高本地区总体质量水平的基础。把这个工作做好,对于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和质量状况都是决定性的。质量管理涉及参建各方和监督管理机构都应制定明确的管理规则,使各责任主体能够遵守并正确行使权力义务。用建章立制的方式主动营造有利于激发各责任主体主观能动性的环境。

3.1.2质量管理平台建设,整合各专业质量管理信息,实现质量管理全过程化。

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平台是以诚信制度的建立为基础。质量管理平台,形式上只是个信息共享平台,但是它的建设是总管理,使联合招投标、即施工、建设、建立、勘察设计、检测单位、质量监督、企业建工部管理、市场管理等多个建筑管理部门力量成为可能,实现各部门联动,提高总体管理力度。诚信制度的叠加各个管理部门管理力度的倍增器,是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条件。虽然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但是我们的眼光不能仅局限施工阶段。工程质量形成的各个阶段都是需要质量管理的。信息平台由建设主管部门牵头各个专业主管部门分工建设。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重点性,可以收集的详细一点,提高管理的可操作性,更适用于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其中诚信制度的执行力是衡量从业者能力的总的指标。质量管理体系是由“人”组成的,即施工、建设、建立、勘察设计、检测单位及具备相应资格的从业人员。“人”是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最重要因素,诚信制度把各部门管理中发现的违规现象与“人”联系了起来。

3.1.3坚持质量管理机构职责

随着社会维权意识和法律法规观念的不断提高,如何正确履行职责,避免越权、渎职等职业风险,已经成为管理机构及其人员越来越重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各自分工,明确各自管理职责。不仅仅要熟悉相关政策文件规定的工作内容,还要领会各主管部门的工作精神,结合本地情况确定其他有关工程质量的工作内容。其次要为下属人员制定形式固定的规则、规章及制度,用来指导管理人员正确履行职责。管理机构还有宣传教育的义务,对建设主管部门和质量管理机构内部人员的教育,向社会及有关部门进行积极主动的宣传,营造出对建设主管部门和质量管理机构正确履责的有利社会环境。

3.2质量管理手段

3.2.1质量管理的预先控制性

工程质量管理的预先计划书是开展工程施工、进行质量管理工作之前制定的,是用于指导具体工作的实施方案。计划应根据管理资源与管理任务之间的匹配关系科学计算检查频次、根据监督管理检查时的预计条件和因素科学选择质量管理项目。对工程进行预先控制,对工程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预先分析、预先制定应对计划、预先控制。

3.2.2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式

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要通过对工程实体和责任主体行为的检查,了解工程质量状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执行状况,需要质量管理人员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熟悉相关法规及标准,并能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实现综合管理的效能。质量管理手段已经从最初的眼看、手摸,发展成为现在的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仪器和信息化手段;检查管理方式也从单一的定点检查发展为质量抽检、网络管理、专项管理、综合治理等多种质量管理模式,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更加公正、高效。

3.2.3质量管理的统计分析性

对工程实体和技术资料进行检查,发现其中各类孤立的、分割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和分析,反映出不合格率较高的项目、工程、责任主体和区域。从而可以针对这些项目进行重点质量管理,进行差别化质量管理。

3.2.4综合评价在质量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在看工程实体,查工程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对工程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重点是施工质量。对于存在的问题分门别类及时提出,并监督其进行整改,并随时检查其后期效果。形成看—查—评—看这一质量监督管理闭环,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

4 结语

社会进步永远不会停止,质量管理的调整、改革也不会一蹴而就。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必须不断思考,持之以恒地研究实践新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使质量管理工作能够走上一条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道路。从而推动企业主体安全质量责任的落实,促进了国家建设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8.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1.10。

篇5

关键词:电力技术;电力工程;质量管理

作者简介:宋新利(1970-),男,满族,辽宁义县人,承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党委书记兼副主任,工程师。(河北 承德 067000)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3-0186-02

电力在各行各业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保障国民经济的基础,用电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经济水平。因此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就变得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人民基本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在目前的电力工程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如何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的因素

由于电力工程施工涉及到很多方面,所以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和质量,但人为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环境等因素对整个施工的影响最大,控制好这几个方面就可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1]

1.人为因素

人作为整个电力工程施工的主体,是施工的第一要素。每个施工者在施工过程中的行为都可能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其是所有决定因素的基础。因此,提高施工者的整体素质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

2.施工设备和材料

材料是建造工程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的好坏,只有好的材料才能建造出优质的工程。因此,要加强对材料的管理,这样才能提高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设备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机械器具,作为工程建设的工具,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设备只有符合工程特点,才能在施工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设备的可操作性、稳定性与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都密切相关。根据自身条件投入先进的设备也会明显提升工程进度和质量。[1]

3.施工方法

作为实现电力工程质量的手段,施工方法的优劣对工程的整体进度、质量的影响比较明显,也是整个工程能否按期完成的关键。因此,施工单位在工程前期的方案制定时要充分考虑技术、工艺、管理、经济等多个要素,力求以最经济快捷的方式做出最优质的工程。

4.施工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含技术、管理、劳动等多种要素,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对电力工程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时要根据工程特点,考虑影响施工的环境因素,结合施工方案和技术条件,对各种影响因素加以控制,将它们对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2]

二、电力工程的工期和质量管理

1.影响工期的因素

电力工程主要由研究、设计、施工、投产几个阶段构成。只有对每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影响工期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按期完成工程任务。总之,影响工期的因素很多,需要认真考虑对待每种因素。

2.制定工程进度计划

电力工程进度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安排和部署工作,需要统筹考虑各部门之间的工期和相互关系以及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还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资金的分配等原则,以保证电力工程项目能够从设计到投产的各个阶段都按照预先的计划进行,保证按期完成计划。因此,在制定计划书时要对各个部分都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做到准确的估算,合理配置资金和资源,对计划留有一定的余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个体进行灵活调整,但是这都应该在计划进度的范围内。进度计划合理是工程按期完成的保证。[3]

3.工期的控制

有了进度计划就要有按计划执行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工期。工期的控制要严格按照计划进度进行,要定期对工期进行检查和监督,保证工期正常,防止产生延误。对于实际工程进度和预期进度存在偏差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

4.质量的控制

质量控制是保证电力工程质量的基础。质量控制要从多方面考虑,在施工的各个进程中都应严格控制,一旦出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协同技术人员进行解决,从根本上保证每个阶段的工程质量,从而确保整个电力项目的质量。[3]

三、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施工单位都对外宣扬自己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制度只是摆设,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施工单位在招标时所提供的方案在实际施工中并没有展现出来。任何事情都是以少积多,很多的安全事故起因就是小的事故,因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全问题是电力工程的首要问题。安全第一,已经倡导了很多年,但是安全事故还是经常发生。其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施工者的素质较低,安全意识薄弱;二是管理者的管理不到位。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对安全的认识不够,施工比较随意,而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另外,施工管理单位为了节省资金,招收大量的缺乏劳动技能的工人,还不愿在他们身上花费太多的成本去培训他们的技能,对他们的安全教育不到位。这些因素都是造成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管理。[4]

现场管理问题是工程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就应该多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中,监督不严的问题时有发生,因为在现场中,施工单位的工程师、项目管理者、工人、监理等缺乏相互合作。[4]监理往往不到位,很多都是走过场,或者在现场的时间有限,不能深入发现存在的问题,有些工程管理比较乱,缺乏有序的管理。

四、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电力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程,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就需要对工程的各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尤其是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加强现场的监督管理,不要只是给上级做做样子,要实实在在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工程质量管理对工程的影响最大,因此加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十分关键。[4]

1.提高对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认识

安全是生产的第一要素,加大安全投入和安全培训是为了职工的生命健康着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安全也是电力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工程不断发展的保障,尤其是在电力工程这一特殊的高危领域,安全就更为重要。因此,应当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积极落实,明确各个级别责任人的责任,加强安全监督审查,一旦出现问题就严格追究其责任,让安全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5]

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先进技术能够大大促进工程的进度和效率,但是作为施工的主体,人才是关键,因为他们是最直接的操作者,人的因素对电力工程质量的影响最大。因此,应当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另外,要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指导水平,以便更好的做好现场管理和技术支持,保证工程质量。[5]

3.加强监督管理

现场监督管理能够及时发现现场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在第一时间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施工单位要制定详细的监督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对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细节以及产生的问题都要涉及,保证不留死角。各部门要做好协调,质监部门加强监管,明确监管者的责任,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另外,在施工前期要合理设置工作进度,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各项工作。[6]

五、总结

本文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影响工程质量的相关因素,阐述了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整改措施。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需要在工程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加强监督管理,汲取国外先进的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创建优质的电力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刘雅臻.论电力工程质量控制[J].科技传播,2010,(12):44,47.

[2]曹旭文.刍议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145.

[3]张仁彪.浅述电力建设中的五大安全管理体系[J].科技传播,2011,(9):63,71.

[4]牟力强.浅谈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106.

篇6

关键词:消防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消防工程质量的好坏事关重大,消防系统涉及到每一环节是否能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公共财产等安全。本文首先简单阐述消防工程的概念与消防工程施工的特点,分析在当今社会我国的消防工程建设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探讨了消防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并提出一些见解。

一、消防工程的概念与工程建设的特点

消防工程是指增强各种各样的建筑的防御火灾、减少火灾危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工作。消防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产品加工过程,因为消防工程的设计、准备工作、施工、维护等各个环节,都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每个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消防工程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这样才能使消防系统维持可靠的、长期的、稳定的运行。

消防工程施工建设具有的特点是“点多、面广”,其中点多指的是作业场所是流动分散的,工程施工过程周期较长。面广指的是消防工程是相互交叉作业的,消防工程施工中每个环节的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这些特点会给消防工程进行规范化质量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消防工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的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消防工程建设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例如消防工程的设计、审核、施工、验收等方面。但是,在当今社会,我国的消防工程还是存在一些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问题一

目前我国的消防施工存在很多施工不规范的现象,例如消防工程室外埋地的镀锌钢管应用沥青漆做一布一油进行防腐处理,但很多只是刷普通的防锈漆做防腐,更有的根本就没有进行防锈处理。又如,不按照工程设计来安装闸阀、不按规范布置水喷淋头和火灾探测器,电线不穿导管保护直接埋入混凝土里,喷淋头、报警阀组在管道没有冲洗就安装等。这些不规范、不正确的操作将影响工程的质量,可能造成不可想象的损失。

(二)问题二

细节决定成败,在消防工程施工的细节上消防监督部门、现场工程监理是无法控制的,有的施工单位因管理不到位或是所用的施工班组没有经过培训,他们对施工的质量控制不是很严格,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检查、控制。

(三)问题三

由于消防工程存在部分隐蔽工程,这些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没有控制好质量的话,那么这些隐蔽工程在质检、竣工验收是无法用检测器材来检测出它的质量,也就不能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同时会留下很大安全隐患。

三、消防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一)消防工程质量管理

为了保障消防工程的质量,关键在于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工程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等环节都需要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并制定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消防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体系,利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最终能实现保障消防工程的质量。对于消防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质量保障管理措施方面,主要指工程涉及部门的领导工作、管理工作、后勤保障工作等方面的工作;另一部分是工程施工质量,主要指消防安装工程施工过程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指其质量是否满足消防设计规范、配套设备等各方面的质量要求。这两部分相互联系,但也具有区别,由于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是管理措施方面工作质量,所以想要工程质量得到提高,就需要先把管理措施方面工作的质量做好,具体分析如下:

1、领导工作方面

与传统消防工程质量管理相比,现代质量管理的关键是领导工作,在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体系等各方面都体现出领导工作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领导工作具体要求有:指令目标,利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并把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实践中,有组织、系统地进行质量管理。

2、提高全员素质

由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消防工程所涉及的所有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素质,所以所有工作人员需要经过培训等,取得必须的资格,提高人员的能力,同时制定一套完善的人才使用机制,增强工程施工的活力。

3、机构组织

在消防工程中,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过程,而机构组织是落实质量管理的保证,落实各个部门组织进行横向管理,同时也要落实纵向的管理,既要实现决策方案又要提高质量。机构组织可以根据层次的不同设不同的部门,形成一个有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此外,机构中所有人员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规定各尽其责,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的能力也是必要的。

(二)控制措施

消防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体现在监督方面、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阶段,具体分析如下:

1、监督

在消防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监督工作,首先建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施工过程中实体的质量的控制,这是有利于消防管理,从根本上保证防火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施工准备

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合同等文件认真研究,确定质量控制目标和服务质量要求,同时做好图纸自审深化工作,分析隐患的存在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3、施工过程

在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主要从施工方案、人员、施工机具设备、材料品牌选择等等方面进行控制,并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进行质量检测,如发现不合格、需要改进的地方,应及时按照施工方案的措施进行改进。

工作人员需要较高的思想素质,各个部门及相关人员各尽其责,例如材料采购管理人员,需要熟知材料与设备的相关性能,并有预防材料设备损坏、变质的有效保管方法和措施。消防工程所有的施工机具设备和检测仪器要时时保持较完好的状态,并注意维修和保养。工程所用的所有的材料需要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严格进行验收,并采用有效的、严格的保管措施和方法保管,禁止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

除此之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环境、消防工程质量检测等各个方面也需要做到质量管理措施,例如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对有关文件、施工记录等进行管理。

4、验收阶段

在该阶段,消防工程需要进行验收前的准备工作,落实土建专业及其他专业与消防相关的作业是否已竣工、各消防设备的电源,消防水系统的水源是否已到位并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消防设施要经消防专业检测公司检测,并出具合格的检测报告等,确保消防工程一次性通过验收。

篇7

【关键词】工程质量;质量监督;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是百年大计,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有可能对国家、消费者的生命财产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在工程实务中,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要从现场实体质量拓展到工程建设并参与各方面质量行为。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往往是由多个主体的违约行为共同引起的,应重点监督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责任是否落实,把责任与法律、权益相结合,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为重点,强化政府监督,严格执法,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制定合理的监督方案,对责任和义务、相关的程序和监督提出要求,以法律的形式进行明确。

1.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般包括两个阶段,即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装修阶段和设备安装阶段。这两个阶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为它们是整个建筑的基础。

1.1在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是一个建筑工程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如果基础打得不够牢、主体设计得不合理,那么整个建筑工程也就将毁于一旦。即使建造好了,也毫无价值可言,更不会通过施工监理行业的监督与管理,最终导致了建筑工程的失败。在当前时期下,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不是那么理想,如往往会出现钢筋混凝土不够坚硬、混凝土的混凝速度过慢、基板与基柱在搭配上的不够协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那么就非常有可能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失败和无意义。

1.2在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过程中,往往会遗漏掉一个重要的环节,这就是装修及设备的安装阶段。如果设备安装及装修阶段出现了问题,也会降低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然而在当前形势下,建筑工程在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卫生间、地下室漏水,墙体粉刷不够彻底而导致石灰的脱落或坠落,电气安装方面的问题。

2.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因分析

经过上述对建筑工程的两个阶段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存在着以下几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

2.1人为因素

人是正规建筑工程的施动者,具有主观能动性,无论施工机械多么先进,这些都需要人的控制和操纵。受到传统的思想的影响,“子承父业”的规则充斥着整个工作岗位,其中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面也不例外。这就导致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行业的工作人员能力不能得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也就跟不上去,最终导致了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行业工作的混乱,难以正常、顺利地进行下去,导致建筑工程的工期延后或在质量上的欠缺。

2.2方法因素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括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正确的施工方法是保证工程按期保质完成的前提,不按规范要求施工的做法必然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的下降。

2.3管理水平因素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者逐渐在探求一条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之中。但是这个只是一种设想,或者说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这方面的应用并不够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管理落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当前形势下,管理信息基本上采用的方式是人工手写、人工传递的方式,造成书写上的不规范、效率低的尴尬局面。而且在管理水平方面相对较低,管理面较狭窄,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工期、监督、控制及管理都缺少系统的、科学的方法与手段。

3.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3.1建设单位的管理

建设单位是建设市场活动中重要主体之一。建设单位控制着建设工程全部投资,并且是该投资行为的最大受益者。在我国建设市场全面处于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建设单位不仅具有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的主动权,建设行为的监督管理控制权,还具有拒绝支付雇佣款项的权利,因此建设单位相对其他建设主体享有充分的权利,它的优势地位相当突出。根据国际惯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实行业主负责制,建设单位可以自行负责管理建设行为,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其他机构代为管理。

但是,我国现在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许多建设单位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投资业主,还有一些建设单位根本不具备独立管理建设投资的能力。建设单位贪赃枉法,滥用权利的现象大量存在,因此造成的投资浪费和质量事故屡见不鲜。在这样的条件下实行业主负责制只能导致建设市场更加混乱。因此,在我国现阶段有必要对建设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和有效监控,作为向最终实行业主负责制的过渡。

3.2承建单位的管理

建筑企业要完成承接的工程任务,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走质量效益型道路,贯彻以质量为中心、效益为目的的“质量兴业”计划。承接工程时,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规模,选好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主要的施工管理人员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项目经理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强,项目班子工作齐心协力,预定的质量目标就完成得好。要提高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有一套工程质量的控制办法,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做好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的检验,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

3.3监理单位的管理

要在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基础上,整合现有质量安全监督力量,明确监理方的监理职责、监理规划、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承包人施工的每道工序,都需要经监理公司现场工程师签定认可,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不进行竣工验收,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重点监督施工企业各有关人员质量责任是否履行,发现违法违规,不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有关人员,要坚决予以处罚。

3.4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经过资质审查具有从事工程设计的特许权,通过设计招投标又获得了一个建设工程的设计权和获利权,同时设计单位也必然要承担工程设计的质量义务和相应的法律责任。建设工程的方案设计获得规划部门的审批后,设计单位开始工程技术设计任务。设计单位根据建设项目的总体要求及地质勘察报告,对工程进行全面策划、构思、设计和描绘,最终形成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等设计文件。要求设计单位严格遵守国家规范和标准之外,加重设计单位因设计失误而导致的工程质量损失和事故的经济赔偿责任。

4.结束语

目前建筑工程领域质量管理制度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随着相关制度的推行,将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实施长效管理;不断修订、完善和健全工程质量安全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增强企业质量管理的自觉性,提高质量意识,加强项目管理力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建筑工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提高施工质量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筑工程质量,特别是住宅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建筑业也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现代建筑业及房地产市场中,如何才能生产出合乎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存活与发展,是每一家企业都要面对的严峻课题。质量管理概念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管理技术,其地位和作用将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得更加重要。美国质量控制协会将质量管理定义为:产品的质量满足特定用户要求的一切性能和总和。质量的标准是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日本对质量管理的定义是:用经济的方法来生产适合买方所要求的质量标准的生产手段体系。我国的质量管理定义为: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管理职能,它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由此看来,质量管理不是单一的产品质量管理,而是广义的包括所有质量活动的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和质量职能。产品质量应从五个方面来衡量: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建筑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是一项特殊产品,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波动因素(人员、机械、材料、施工方法、施工环境)的影响,工程的质量波动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超过允许的偏差值范围就会产生不合格品,而建筑产品的质量是环环相扣的,某一环节不合格将最终影响建筑产品的整体质量。

一、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特点

1、复杂性。为满足各种特定的使用功能要求、适应自然环境的需要,建筑工程的产品种类繁多,且各地的气候、地区条件不同,施工条件不同。如建筑物的开裂,可能是设计构造不良,或出现计算错误、地基沉降过大、出现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形、干缩过大、材料质量低劣、或施工质量较差、使用不当、周围环境变化等,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

2、严重性。发生过程质量问题往往会给单位带来诸多麻烦和困难。有的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的会给工程留下隐患,有的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的会使建筑物成为危房、甚至不能使用,最为严重的是使建筑物发生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所以,要高度重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及时分析,提出处理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3、可变性。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多随时间、环境、施工条件等变化而发展变化。例如,钢筋混凝土大梁上出现裂缝,其数量、长度和宽度会随着周围环境对钢筋的腐蚀以及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荷载大小和持荷时间而变化,甚至有的细微裂缝也可能逐步发展成构件的断裂,以致引起结构不满足安全性的基本要求。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途径

1、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归根结底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科学技术是由人来创新的,制度也是通过人去制定和执行的,只有提高人员的素质,才能使新技术、新方法和政策法规得以应用和贯彻实施,才能进~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此,必须注重加强对人员素质的培养。首先,应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政策观念强,行业道德高尚,能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坚持原则,公正廉洁;其次,还应加强人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使其不断在建筑工程建设实践中得到锻炼,以提高人员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样有了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加上实施工程全程管理和加大工程质量监督与执法力度,就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2、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监管力度。鉴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国家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制定一部健全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法》,并在此基础上,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细则,从根本上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而建筑业走向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将建筑工程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对建筑工程管理要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并举。从而形成新型的建筑工程监管机制。因此,各级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建筑部门的监管力度,这样才能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3、建立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质量保证体系是为适应外部质量保证要求,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质量体系,它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任命企业质量保证总工程师:②任命项目质量保证工程师;③选定质量保证模式:④质量体系要素分解和质量职能展开;⑤编制质量保证体系文件;⑥建立项目质量保证机构;⑦各项配套管理制度的建立或完善。

(2)质量保证组织方案的确定。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机构及其管理系统,选择如下设置方案:①质量保证工程师;②质量检查员。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设质量检查站,派驻质量检查员,实行全面的质量监督和检查;③试验管理员。设置专职试验管理员,负责原材料和成品的试验工作;④计量管理员。建立计量组,设专职计量管理员。

(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首先是事前控制,事前控制即对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要求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计划,一方面强调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另一方面是按质量计划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控制,它是整个质量控制的关键。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审查控制;⑦对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的控制:③对工程所需的材料的质量控制;④对工程施工用机械、设备的审查;⑤对施工方法、方案和工艺进行审查:⑥审查与控制施工环境与条件方面的准备工作情况;⑦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下达各部位的质量标准;⑧把好开工关。以上事前控制工作需要施工单位、建设、监理单位以及设计等单位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因素;对策

一、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1)“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领导者的综合素质及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等,即决策、组织、管理、技术等能力大小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质量。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计划、财务、质量、试验、机械等主要管理人员的个人经历及能力对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2)材料因素。建筑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构配件等,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即建筑材料质量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着很重要的影响。(3)机械设备因素。机械设备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工器具等,是进行施工生产的手段,工程机械的质量与性能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理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机械设备。(4)方法因素。方法因素主要包含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施工方法是否合理,工艺是否先进,操作是否得当,都对施工质量有重大影响。因此应在对工程实际进行研究和分析,再次基础上选择能解决施工难题,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且保证工程质量的方法。(5)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影响工程程质量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一时社会环境,如建筑市场规范程度、政府工程质量监督和行业监督成熟度等;二是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三是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四是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

二、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1)构建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体系。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建筑市场的复杂性日趋凸显,我国的《建筑法》在建筑实践中的适应性不强、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等弱点逐步显露出来。国家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酝酿制定一部《建筑工程质量法》,并在此基础上,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细则,将建筑工程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从根本上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2)加强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第一,施工人员的控制。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必须受过正规教育,必须持有通过严格考核后获取的项目经理资格证书,建筑企业必须有着一套完整的项目经理任用制度,慎重地挑选项目经理,明确项目经理职责,使其能有效明晰工程目标和责任。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各自按照岗位标准进行工作,工程部随时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考查,并如实记录考查结果存入工程档中。各岗位依据其性质量化为若干小的考评项目。考评结果将是工程部对管理人员进行评定的依据,评定结果与奖罚挂钩。同时,加大施工操作人员的相关专业培训力度,特别要在施工队伍中宣传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提高其质量意识。第二,施工材料的控制。施工材料的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合同所规定的材料品级标准对材料进行审核,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二是材料进场应索取材料的出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检验单;三是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采集样品,并按规定送到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侧,发现不合格的材料要立即予以处理,并重新采购。(3)机械设备的控制。首先,设备购置过程中必须按设计的选型购置设备;其次,从对设备各项指标的检查验收到设备的安装要符合有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再次,机械设备的选择应遵循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和维修上方便等原则;最后,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4)施工方法的控制。首先,建立健全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及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控制,将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自始至终地都纳入质量管理范围;及时检查与分析资料。其次,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建立施工质量跟踪档案,密切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再次,无论是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或图纸修改,都应通过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组织有关方面研究,确认其必要性后,由监理工程师变更指令方能生效予以实施。(5)施工环境的控制。环境监控是指工程技术环境的监控及现场管理环境的监控,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对环境因素的控制,又与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紧密相关,必须综合分析,全面考虑,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同时,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和作业环境;加强对自然环境和文物的保护;减少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合理布置,使施工现场秩序化、标准化、实现文明施工,从而达到环境的监控,以保工程质量第一。

参 考 文 献

[1]钱萍.浅谈有效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2008(34)

篇10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因此,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针对工程自身的特点,实施相应的控制方法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一、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今的一些市政工程的承包商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意识;有些市政工程的施工单位没有一套有效的质量管理的体系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手段,甚至没有最基本的质量控制程序;施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违法现象。还有一些单位对分包不进行很好地管理,偷工减料现象很是严重;还有就是施工的设备不按施工的工艺和相关流程的需要来进行投入,而且施工设备的质量和数量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最后是一些施工单位技术力量不强,管理水平不到位等等一些主观的原因都导致了施工组织不合理、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

2、市场规范化管理尚显不足。市政工程的业主多为政府或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有的建设单位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时常出现“三边工程”。中标单位对现场实际施工质量的管理形同虚设,有违法分包和转包的现象存在。有的工程先斩后奏,开工多时,甚至直至竣工还没有签定正式施工与监理合同,有的干脆竣工后才来补办规划许可、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为市政工程的质量埋下隐患。

3、市政工程监理不规范。一些监理机构存在人才不足的现象,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市政工程监理人才。受经济利益驱使,有的监理公司没能力监理市政工程,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些监理公司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监理工程师来担任市政工程的监理工作,而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与市政工程专业内容相差较大,监理人员难以胜任,这就导致监理严重失职。另外,由于监理机构资金缺乏,未配置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仪器,仍然采用眼观手量的原始方法,远远落后于目前质量管理的要求。

二、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

1、健全质量责任体系

市政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无论是业主,还是施工和监理部门,都必须在这个系统中担当自己的角色,承担着自己的质量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这就需要各个参与单位要以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各自的质量责任体系,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运行机制。第一,坚持打好基础。随着市民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当前人民群众对市政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也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监督的力度,这就需要施工各方要增强责任意识,在参与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明确各方的责任,进一步强化业主质量责任制、监理责任制、勘察设计责任制、施工质量责任制等质量责任制的建立、完善和落实。第二,坚持突出重点。工程参与的各方必须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贯彻落实领导责任制、监督制、奖惩制为一体的内部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交底制、“三检制”等现场质俭制度,明确责任,在关键部分实施定岗、定人、定责任。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按照施工图、合同规定或施工组织总体设计的要求进行编制。根据设计的特点、施工条件和遵照有关的规范、标准,拟定科学的、先进的、合乎安全要求而又切合实际的施工程序、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包括考虑季节性的情况),估计所需物资除了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外,还包括劳动力、机械设备、计量与检测工具等供应的数量、时间以及相应的质量要求,将可能存在影响工程质量的诸多隐患,尽力消灭在施工之前。施工组织设计经过批准后,即形成单位工程施工指导文件。因此,在施工的全工程中,都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有组织、有计划、顺利的进行文明施工和竣工后的交工验收,以保证单位工程移交后能够按设计意图,满足用户使用的工程质量。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非常重要,质量管理部门不仅应当参与,而且还应熟悉与掌握有关的技术措施、施工方法、程序,以便随时加以预防和检查纠正。

3、重视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进行跟踪监控,监督承包方的各项控制活动,随时密切注意承包方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方面因素所做的安排是否完全到位,是否能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对于主要工序作业和隐蔽工程作业,必须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由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为了对每一分项工程的每一工序施工质量实施严密、细致和有效的监控,应建立施工质量跟踪档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材料生产跟踪档案与建筑物施工或安装跟踪档案。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监理人员对承包单位报送的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资料进行审核和检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

4、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通常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约束机制包括: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和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外部监督约束机制是指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受到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质量监督管理专门机构、社会坏境的共同约束。其中社会环境约束包括:公共媒介监督、用户评价、社会监督、社会检测、社会担保等方面的约束。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是由工作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机构决策人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良好的监督约束机制能够规范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行为,提高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监督管理机构应用的作用,确保市政工程质量。

5、实施质量验评管理

首先,检查要细、面要广是正确评定质量的基础。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作出正确评定的基础。“细”就是要逐项对照检查,“面要广”就是检查覆盖面要大。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办法的规定,否则评定的结果会缺乏代表性。其次,抓住分项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所以分项质量不能认为他是个局部,不碍大局,应该看到他能牵动全局,所以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6、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