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行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矿产行业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现状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近年来,通过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专题招商和项目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展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带动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助推器”。2013年6月末,全县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企业共有26家,其中新材料5家、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6家、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业5家,专用设备制造业3家,智能制造业3家,先进制造业4家。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5.3亿元,增长54.4 %,主营业务收入102亿元,增长59%,分别高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6.9和33.9个百分点,对全县工业的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51%和57%。重点企业规模日益壮大。其中星星家电、龙翔生物、惠利隆塑业上半年分别实现产值29亿元、10亿元和9亿元,成为规模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效益稳定发展,总量占比不断提高
随着全县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份额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其他行业。2013年上半年,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利税总额15.3亿元,同比增长52%;累计实现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5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31.6%、31.2%、30%、29.8%,成为睢宁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力量之一。
(三)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技术进步明显加快
近年来,随着全县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意识增强,企业技术进步明显加快。
一是企业创新投入稳步增长。随着新兴产业企业对研发创新的重视程度增加,投入的研发经费以及研发人员的数量、质量都稳步增长,远超传统制造业企业。如星星家电公司2012年科技投入技术研发经费近1亿元,占年销售收入2%以上。
二是新产品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以结构调整和提高效益为目标,大力开发新产品。2012年,全县新兴产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亿元,同比增长42%。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直接促进了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推动了企业规模的扩大。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全县新兴产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产业集聚度不高,发展环境尚需优化,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由于新兴产业门类较多,行业较为分散,与其配套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和上下游产业未完全进入,尚未形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产业链。影响睢宁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尽快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和产业集聚区域,搞好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二)新产品产值低,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依然薄弱
高层次技术、管理人员的缺乏,研发经费的不足,使得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仍较薄弱,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尚待完善,许多产业只是低水平、简单的重复。从新产品产值上可以看出新特产业总体上研发能力不足。2013年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新兴产业新产品产值3亿元,仅占新兴产业产值的3%。此外,专利授权量的拥有数偏少,特别是发明专利的拥有数偏少,也说明我县新兴产业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依然薄弱。
三、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培育发展产业示范基地
一是编制具有本地特色区域性发展规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差别化、特色化协同发展。制定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和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业等专项规划,明确实施内容和实施细则。二是依托现有优势产业集聚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企业和产业集聚,建设一批体制机制健全、市场活力大、产业链完善、辐射带动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
(二)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
一是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及创新能力建设等。
二是强化金融支持。扶持发展创业投资企业,发挥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资金的引导作用,扩大资金规模,推动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
篇2
关键词 有色金属;资源勘查;吉林省;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9-0046-02
有色金属是科技发展、国民经济、国防工业以及人们的如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农业、工业、科学技术以及国防等的发展都与有色金属息息相关。有色金属是矿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有色金属生产第一大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复杂低品位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吉林省矿产资源行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也消耗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吉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1目前吉林省市场上有色金属的供需情况
随着21世纪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有色金属的消费量也在日益增加,虽然其产量也处于增长的状态,但是受勘查技术和资源储存量的限制,有色金属市场仍然供不应求,吉林省的有色金属市场现状也是如此。吉林省有色金属矿产中镁、钼的资源比较丰富,吉林省的镁矿石的储存量在我国占据前列,生产能力大,大量外销。我国的钼矿资源也非常的丰富,并且钼在吉林省的分布相对集中,具有易选易采的特点[1]。镍是吉林省的优势矿产,它所生产的主要是镍矿粉,2010年我国的镍需求量大约为7万吨,占全国需求量的15%左右;吉林省的铜矿主要是贵金属矿山和其他有色金属伴生的矿产,据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铜、铅、锌的需求量约为4万吨、19万吨、46万吨,预计到2020年,三者的需求量可分别达到6万吨、27万吨、65万吨。
从吉林省的矿产资源的储存量和开发利用的情况,结合吉林省的经济建设现状来看,吉林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中镁和钼的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能够满足长期经济发展的需求。而铅、铜、锌等由于矿产资源的匮乏,很难满足经济发展对它们的需求,因此,需要寻求新的矿产资源开采基地。镍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低,储量也不高,不能有效保证后续资源的供给。
2吉林省有色金属资源勘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吉林省矿产资源行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重视它在有色金属的资源勘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对于吉林省的矿产资源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限制作用。经分析,吉林省有色金属资源勘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色金属的产量和有色金属工业的产值都很低,有色金属的产量占全国总数的1.1%,有色金属工业的产值占全国总数的1.3%;
2)虽然吉林省的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能力很大,但是资源的匮乏,使其生产能力闲置,大部分企业都处于停产或者半停产的状态,对我国矿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吉林省缺乏铝土矿,对于铜、锌、铅等部分具有支柱性作用的有色金属矿产的保有量也呈现不足,并且这些矿产资源品位低,储量少,与市场需求不适应[2];
4)有色金属资源勘查采用粗放的经营方式,管理水平低,导致生产效率跟不上,再加上生产工艺、设备、裁决方式和技术的落后,导致矿产资源的采、选量大,但是回收率低。另外资源缺乏深加工工序,产品以初级原料为主,利用档次比较低,这充分说明了吉林省的有色金属工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5)吉林省的矿产成矿作用很复杂,大多都具有多矿源、多期次的特点,矿产组合类型不合理,市场需求量大的铜、锌、铅等矿种大多以伴生矿产的类型产出,而市场需求量小的镁、铝等单一以及主要矿产的类型少[3];
6)由于政策法规、管理体制、执法力度以及宏观调控等方面的不完善,吉林省的矿产资源开发对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力度有待提高。
3吉林省有色金属资源勘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3.1加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
为了鞥能够对有色金属工业的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我们要在全省范围内对有色金属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主要调查项目为其分布和特点,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为中长期发展计划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为了提高有色金属工业的社会效益,要求我们根据市场和本省资源的特点,对矿产资源进行择优和对口勘探[4]。
3.2加强有色金属综合研究,寻找隐伏矿体和新类型
鉴于有色金属矿床的成矿具有多期性和多源性,对矿床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多种多样,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有色金属的综合研究,根据矿床的特征以及分布规律,在不同的地质体上寻找新类型的矿体,并进行盲矿体找矿预测。
3.3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为了能够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我们要节约矿产资源,根据自愿的分布和特性以及其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对资源进行循环使用和回收利用,并且要注重对矿产资源的深加工,以充分发挥资源的功能,使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得到提高[5]。另一方面,我们要有效的选取合适的采矿手段和技术,使采矿实现清洁生产。注重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废石、废水、废渣的排出量,力求建立低废或者无废的矿产资源采选系统,将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效的统一起来。对开采的顺序和地压控制技术等进行优化控制,有效的预防山体滑坡和地表沉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4结论
有色金属资源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它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矿产资源的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总的来说,吉林省加强对本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投入,研究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对于实现有色金属资源勘探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京英,孙延绵,付水兴.中国主要有色金属矿产的供需形势[J].地质通报,2009(3):39-40.
[2]张苺.国内矿产资源勘查“众星闪耀”-我国有色金属勘查趋势分析[J].西部资源,2010(10):15-16.
[3]刘思敏.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3):24-25.
篇3
关键词:矿业;环保机械;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状况的日趋严重,环境污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已经超越了经济发展。目前,社会各个行业都在朝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矿产行业也不例外,而矿业环保机械的应用,对于矿产行业来说,是减少其在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在未来,矿业环保机械必定是矿产行业的主力军,矿业环保机械的发展不仅是科学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矿产行业对环境保护重视的具体体现。
1矿业机械现状
1.1矿业机械以大型机械为主。考虑到矿产的开采与使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国家对于矿产行业的发展一直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再加上我国的传统工业制造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从而使得矿业机械设备大多数都是大型设备,具有典型的重工业特质。但是传统的大型机械设备在作业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如粉尘污染等,因此当前的矿产行业急需研发新的环保型机械来代替传统机械,使得在开采和使用矿产的时候能够减少粉尘的污染和废弃物的排放,在不影响矿产行业发展的情况下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2机械设备类型。一直以来,矿产的开采给人们的印象就是烈日炎炎、粉尘滚滚,这种观点虽然有失偏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说出了矿产生产的特点的。从当前的矿业机械设备类型来看,主要的设备就是破碎设备、磨粉设备、制砂设备等,这些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是很容易造成粉尘污染的。虽然说近年来随着矿业机械设备企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各种环保型矿业机械先后被生产出来,矿产行业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由于环保型矿业机械的成本较高,使得矿业投资者在购买设备的时候仍旧侧重于传统机械设备,由此可见矿业环保机械的发展仍旧有很长的一段道路要走。
2矿业环保机械未来发展方向
矿业环保机械目前在国内愈加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市场上各种矿业环保机械也种类繁多,对于矿业环保机械的未来发展方向,笔者结合矿业环保机械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文献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矿业机械将会朝着超大型、自动化、节能化的方向发展。以选矿球磨机和浮选机为例,笔者调查发现近十年来,选矿球磨机的容积扩大了8倍左右,自磨机的容积增大了20倍左右,在选矿的过程中矿业机械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由此可以推断出,为例矿业机械的规模将会更大,自动化程度会更高,同时为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矿业机械在生产中通过节能节电等技术降低能耗,通过使用尾矿干排设备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使得废料的重新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是必然的趋势。
其次,矿业机械制造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也将会加快企业技术改革的步伐,为矿业环保机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矿业环保机械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矿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在全民环保的社会大环境之下,矿业机械制造业必须积极的对现有矿业机械进行创新优化,开发出新的效率高、污染低的矿业机械,努力的向矿产开采和利用提供节能环保的成套设备,从而达到矿产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取得双赢效果。
最后,在技能环保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旋律的情况下,再加上我国的矿产资源短缺的现实使得矿业机械设备节能环保的研发必将成为矿产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以破碎机、制砂机等矿山设备为例,当前的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粉尘污染是比较严重的,这和环保理念严重的不相符,对此国内一方面对现有的破碎机、制砂机等矿山设备进行改造,以便能够有效的减轻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积极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研发新型的矿业环保机械,争取达到高性能、高可靠性、节能环保、造型美观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虽然说矿业环保机械在未来必将取代传统矿业机械,但是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的投入,因此未来的几年之内,矿业环保机械将会更多的体现在对现有机械的改造上。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矿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命脉之一,为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的保护环境,必须加大对矿业环保机械的研究力度,使得矿业机械朝着低能耗化、低污染化的方向发展,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曲海超.论矿业环保机械新方向[J].科技创业家.2014.04
篇4
关键词:井下采矿;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井下采矿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所以它涉及的都是相对一些高危或者无法预见的工作,每一个大意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对采矿技术引起必要的重视,在进行井下工作时,一定要严格要求采矿的技术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保证井下采矿的安全,提升效益,让这份工作健康放心的发展。
1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及特点
1.1 资源现状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与此同时,也是资源消耗较大的国家,这样导致对矿产需求较大,但是过分使用开采,就会造成资源的短缺,且对社会环境、人类生存有极大的影响,伴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及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采也要符合这方面的要求。为了避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要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是加大,资源供给环境污染,社会资源就会越加受损。
1.2 矿产资源本身特点
井下采矿技术是多元化的,每种技术他相对的工作也都不同,开采方法技术能有创新,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也是有帮助的,使矿产资源不断供应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帮助。现阶段我国井下采矿技术有以下特点较为突出。
(1)井下采矿技术较为繁杂。井下采矿技术要比露天采矿技术更加复杂。因此,工作起来跟露天采矿相比安全性会有很大区别,工作量也会加大,所以为了技术水平的提高能让井下开采更为安全,就需要我们对工作中的财力、物力、人力加大投入量,进而来实施对井下采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然后才能不断提高井下采矿技术。
(2)技术更新快,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更新进展,采矿企业也要在当下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步,严格要求对人才技术能力,设备创新,资金的投入。在此同时,引进超前技术与技能然后将其融入到井下采矿中,来促使井下采矿技术发展,从中实现采矿企业的价值。
(3)井下采矿技术的种类。直到现在我们国家的采矿技术种类有很多种其中井下采矿技术占重要比例。例如:综合采技、普采技术、倾斜长壁采煤技术等,这样我们就要结合实际,通过地形,环境、数值等来综合选择有力适合的采矿技术,这样有利于接下来的开发与进行。
总结井下采矿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采矿工作实现或完成的实效性比较低。其次,过程到完成中产出的质量达不到最佳状态。然后,中途进行项目加工时费用和成本有过多耗费。最后,设备不够先进功能不过完善,长期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完成的结果安全性不高,操作易出错。误综上所述,由于各方面的不适或不当井下采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工作人员进行采矿的过程中,长时间集中精力工作,很容造成工作人员精神高度紧张,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容易造成紧急病症突发。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存在的问题,以便解决。
2 井下采矿技术
井下开采技术是对不同开采技术的统称,分别针对不同的开采环境选择不同的开采技术,已完成开采作业。比如,在井下开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长壁开采技术,通常煤矿的开采都会选择长壁开采,因为其效率高、安全性好,现对其他常用的井下开采技术阐述如下。
2.1 井下采矿充填技术
井下采矿一般常见的技术包括碎石水泥浆胶结技术和干式填充技术等。随着社会和本行业的不断进展,现阶段一些井下采矿技术已经完成不了行业的需求,因此就有了比较先进的采矿技术陆续准备使用。老式的井下充填技术也逐渐向高浓方向发展,这样就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成本也随之减少,对机械设备也有了很大帮助跟价值。
2.2 井下支护技术
井下采矿的工作它具有一定危险性、繁杂多变性。因此,井下支护技术对井下采矿工程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元素。这就要求在具体工作有序规范的完成每一步骤,保证井下采矿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随着井下采矿技术也不断完善,井下支护技术也得高了有力提高,锚杆桁架这一新兴的井下支护技术为井下采矿的安全降低了发生率,也提高了井下开采的工作效益。所以井下支护技术还是值得加以重视的,随着新技能不断增加井下采矿技术的发展方向就越加明确。
2.3 深海采矿技术
深海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核心就是深海开采技术,这其中包括矿产采集、海底输送、海底设备的传输、海面动力定位和采矿过程的监测控制等。对于深海或海底采矿作业,更多的情况是多种采矿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结合,比如,在回采过程中,针对海底地理地质环境复杂,通常选用软管输送技术,以及可以确保安全和高效的多相流提升技术和智能设备(仪器),比如,在深海采矿中经常使用的吊放回收技术,以及相应的悬吊采矿系统设备等。
国内并下的采矿发展技术直至至今天技术水平取得一定成绩跟高度,采矿体系和内容也逐渐建立,开发科学采矿技术,引进创新机器设备等更是数不胜数。从这一发展趋势来看,经济与技术的不断更新及进步,我国采矿技术在未来的道路上一定会出现以下良好发展状态:首先采矿设备,采矿过程中用到的机械化设备利用率以后慢慢会越来越频繁而且不可缺少,它的功能作用也会得到大程度的提升,并且减少了人工的劳动力,增加效率和安全性。其次,工艺技术也是尤为重要的,天然绿色的开发采购由于低碳开采理念的融入,以后开采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减少很多,其最重要的一点安全性会大大提高,这样工作效率也会得以提高及全面的保障。
3 井下采矿的展望
机械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将全方位提高井下采矿的机械化水平。因此,井下采矿的工作人员应当对井下采矿相关的开采技术加以优化和发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与其合适的开采技术和机械化设备,以全面提高我国井下采矿行业的机械化水平。比如,提高硬顶板控制技术的使用,既可以确保施工安全又可以使工程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而资源逐渐减少。因此,有必要对矿产行业的供给及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控制,这样需要双方面调节,加强对开采技术和产量的提高,平衡控制对矿产方面的需求,还要满足合理的资源的开采和绿化社会环境,这样矿产行业才能得到良好向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英会.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
[2]李眉林.当代采矿技术发展趋势及未来采矿技术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4(3).
[3]郑克锋,任怀川.浅谈井下采矿技术及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J].中国化工贸易,2014(12).
篇5
关键词 采矿工程;井下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9-0072-02
井下采矿是一项高危险性的工作,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成为安全事故发生的祸首。而井下采矿技术是否合理与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采矿企业必须根据矿区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采矿技术,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采矿效率,还能消除大部分不安全因素,从而确保采矿的安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井下采矿技术及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做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巨大的国家,同时也是资源消耗大国,这就导致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同时也促使我国的矿产资源开采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难免就会出现过分开采的情况,从而造成资源短缺,且在开采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随着环保、节能理念的提倡,矿物开采事业中也融入了这一理念,国家为了保护矿产资源,实现合理开发利用,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出台了相应的矿产资源开发政策,以便为矿物开采事业实现环保、节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2井下采矿技术特点
井下开采技术是一个统称,其包括多种不同的开采技术,分别适用于不同环境的井下采矿作业。长壁开采技术是众多井下开采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主要适用于煤矿井下开采。在煤矿井下应用长臂开采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采矿质量好、安全性能高的优点。若是在金属矿层开采中应用长臂开采技术,获取的效果则会大打折扣。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煤矿矿层厚度、矿源存储量、分布深度等都与金属矿层不相同。所以,长臂开采技术主要适用于煤矿井下开采,不适用于金属矿开采。井下采矿具有施工复杂、安全性能缺乏保障的特点。井下采矿施工受影响因素较多,容易产生安全事故,所以为了确保井下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采矿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井下采矿的成本费用。进入井下进行采矿作业时,采矿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整齐佩戴好各种安全防护装备,并确定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无任何疾病,只有这样才能下井作业。此外,在正式进行井下开采作业前,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对井下的各种设施设备进行严格仔细的检查,以此确保开采的顺利、安全,避免火灾、塌陷等开采事故的出现。鉴于井下采矿作业的特殊性,采矿企业若想在井下采矿工程中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快速革新井下采矿技术,做到与时俱进,以此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3 井下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3.1井下充填技术的发展趋势
井下采矿技术众多包括干式填充技术、尾砂胶结技术、碎石水泥浆胶结技术等。随着矿产行业的不断发展,以上这些井下采矿技术已经无法在满足矿产行业发展需求,所以,更先进的采矿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井下采矿技术的不断革新,传统的井下充填技术也逐渐向高浓、高尾砂方面发展,不仅降低了胶结材料的用量,节省了生产成本,还有效的改善了井下采矿环境,对于机械化、大型化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2井下深部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社会的发展,导致矿产资源需求量在不断加大,使得矿产资源存储量在迅速减少,同时这也就对井下开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井下深部开采技术的应用,不仅很好地满足了上述情况的要求,还有效提高了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也是促进我国井下采矿事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举措。由于我国深部开采技术起步较晚,当前在应用和研究方面仍处在初级阶段,加上井下深部开采技术所具有的特性,在实际应用中难免会产生各种问题,例如出现矿震灾害和爆破事故等问题。所以,作为新形势下的采矿企业重视井下深部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3.3井下支护技术发展趋势
井下采矿作业是一项高危险性的工作,所以,井下支护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井下采矿时,应是有计划、按顺次进行开采,以此确保井下采矿安全。井下采矿技术的发展,使得井下支护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当前锚杆桁架就是全新的井下支护技术。锚杆桁架主要由高强度钢杆和两个涨壳式锚杆结合形成,该支护技术在井下采矿作业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不俗的绩效。新型的井下支护技术不仅能有效避免井下采矿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进一步提高采矿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
3.4深海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深海开采技术是深海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核心,包括深海矿产的采集、海底软管输送系统、海底矿物制备装载和输配电、从深海将矿物输送到洋面的提升、海面支持以及采矿船动力定位和采矿及输送过程的监测控制。其核心技术是适应海底作业环境回采率高的智能化采集设备,回采过程形态复杂多变的软管输送技术,高效、安全可靠的多相流提升技术和设备,深海开采水下设备吊放回收技术及悬吊采矿系统的起伏摇摆补偿装置,开采过程采矿船、提升管道、采集设备随动定位及作业过程的监测控制,水下大功率高压输配电技术。以上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完善才能建立完整的深海金属矿产的工业开采系统,使我国成为拥有这一高新技术的国家。
4 结论
总之,矿产资源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而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地表矿产资源的枯竭,使得人们不得不将目标放在地表之下的矿产资源中,所以,井下采矿技术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本文从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现状以及井下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勇.谈井下采矿技术及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141.
篇6
[关键词]稀土生产;稀土贸易;稀土储备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3-0057-04
一、中国稀土生产、贸易及储备现状
(一)生产现状
稀土在军事领域拥有重要意义,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第一位,且相对短缺的中重稀土生产规模位居世界首位。2011年,中国稀土矿产量13万吨,占全球稀土矿产量97%左右。2016年,我国稀土行业总产能超20万吨(REO),远远大于每年约12万吨的世界总需求,产能明显过剩。
可以看出2015年美国的稀土矿产储量达1300万吨,这还仅仅是现已探明的,该储量已经达到全球的13%,然而美国几乎不怎么开采国内的稀土矿,就算开采,对于其现有储量来说都是凤毛麟角。针对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相关部门,工信部、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以及海关总署等都将重视稀土产业发展提到了新高度,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目的是让我国稀土资源在开采、生产、出口等重要环节得到严格规范管理和控制。2011年,我国稀土矿指令开采指标是938万吨,实际产量达13万吨,超采率385%,数据依然不容乐观,但是较2010年和2009年都有很大改观。这说明,我国专项整治成效显著,但是现状依然严峻,需要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
(二)贸易现状
近10多年来,由于我国控制稀土出口力度加大,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由2001年的6万吨逐步下降到2012年的163万吨,出口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119%。尤其是2010年和2011年,与2001年出口量相比大幅下滑。稀土永磁材料出口量从2001年3975吨增长到2011年16400吨,年均增长1523%(见表2)。
不过,由于2011年稀土产品价格暴涨,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价格是2001年的3471倍,年均增长4256%;同期稀土永磁材料、稀土金属、稀土氧化物和稀土盐类出口价格分别年均增长1556%、3647%、3723%、4277%。
稀土价格暴涨以及中国稀土配额制引起欧美和日本等稀土资源进口国的极度不满,甚至为了中国能敞开低价稀土市场,威胁将中国上诉至WTO。
(三)储备现状
中国稀土战略储备事宜已酝酿多年。直到2011年,“国家战略储备”这一概念第一次被上升到国家层面和公众见面。国家稀土战略储备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保护稀土资源,保障我国稀土资源安全,并能在国际稀土价格定价上有话语权,让稀土资源市场在供求关系上规范运作。国家战略储备体系是多维度的,必须多主体,多战略相结合,国务院表示,我国稀土战略体系包括国家储备与企业(商业)储备、实物储备和资源(地)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在内的两种战略储备。
自该战略启动起来,稀土行业经历了两次国家收储和一次收储流标。2015年5月中国WTO败诉至2017年初,国家层面启动了新一轮收储。这一轮稀土储备,商储先行,国储紧随其后。因此,2016年3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收储会议,会议主要是讨论并决定六大稀土集团的收储计划和目标,以此完成商业收储,会议决定商业收储分三批进行,每次的目标分别为1300吨、1600吨、2600吨,共计5500吨。但是,2016年6月7日召开的第一次稀土国储招标会结果却让人意外,9个品种全部流标。当时结果引起热烈讨论,专业人士表示,招标价格与稀土集团预期相差较大是出现流标的主要原因。国储局愿意在低价上进行收储,但是企业却无意支付。
二、中国稀土生产、贸易与储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并不是世界稀土产出大国,当时是美国垄断了全球稀土资源的供给。而在此之后,中国未意识到稀土资源的重要性和战略性,甚至以稀土出口作为获取外汇的主要来源,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迅速以低廉的价格占领全球市场,2003年我国稀土资源供给占全球总产量的90%。
当前,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事实证明,超强度的开采带给中国稀土资源安全的挑战。中国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和保障年限在半个多世纪的开采中不断降低,很多矿山资源枯竭,矿区资源衰减速递不断加快。其中典型的有,包头稀土矿矿区主要资源开采量达2/3,南方离子型稀土矿采储与20年前相比下降了35%,且由于南方离子型稀土自身多处于偏远山区,分布不集中,具有高成本监管和高难度开采的特点,导致在开采中资源破坏严重,而且资源回收率低,开采回收率低于50%,另外包头稀土矿也同样存在相似问题,选用率仅为10%。
更为严重的是,稀土的无节制开采不仅仅带来资源浪费,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究其原因,主要是开采技术落后、保护意识缺失以及监管不力等,而且,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需要长时间和高成本,@带给稀土产区的压力是巨大的。
稀土资源较之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开采简单、赚钱速度快的优势,成为了政府追求GDP高政绩的不二选择,政府监管不力是造成生态严重破坏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二)缺乏定价权,稀土出口走私严重
中国稀土价格在 2011 年之前始终在低位徘徊,这与价格定律是相违背的,稀土资源是具有价值的物品,但是其价格却长期远低于其价值。价格由价值决定,但是价格的影响因素却很多,导致我国稀土价格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没有对稀土产业进行有效管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存在较多稀土经营主体,导致市场上供求失衡,国家市场监管机构的缺位造成低价竞销,稀土市场的混乱,我国在国际稀土销售上丧失定价权,而且导致国内外价格不一致,从而被控诉稀土倾销。深入分析,实质上是我国稀土资源低价出售,真正受益的还是境外资本。近年来,通过各方努力,稀土价格有所提高,但是价格的稳定性不高,这说明稀土价格更多的是别的国家在说话,我国的话语权仍然有限。
我国在稀土价格上缺少话语权还有很大一个原因是我国稀土走私现象严重,虽然稀土走私已经被我国海关列为重点治理项目,但是稀土走私仍然严重影响着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11―2014年,国外海关统计的从中国进口稀土量,比中国海关统计的出口量分别高出35%、59%和36%,2015年更是高出12倍。事实说明,我国在打击稀土走私方面还需要下大力气,以确保稀土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三)缺乏明确的战略储备规划和顶层设计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国家的正确引导和统一统筹规划,但是我国的稀土资源一直以来缺少明确的战略储备计划和顶层设计。稀土资源的充分利用、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稀土产业科技创新的开展都是关于稀土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另外,政策法规的开展实施也是另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曾经出台一些具体政策法规,但是在内容和适用性上都有缺点,同时,贯彻落实效果不佳。储备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重要的宏观调控方式,同样,稀土资源战略储备就是保障我国稀土资源安全的有效方式,能帮助我国在稀土市场增加话语权。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目前战略储备体系不完善,很多具体细节指标缺位,导致在实施过程中,管理和监管不到位。其中,稀土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和无序化开发是制约我国稀土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国应该在制定战略计划时突出重点,找到突破口,设计出适合我国稀土资源战略储备计划的顶层规划。
三、中国稀土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完善稀土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稀土产业一直以来都在走牺牲生态环境和矿产资源寻求发展的老路,稀土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带动资源产业和地区经济增长。通过产业整合来提高稀土产业集中度,鼓励国有稀土企业间兼并重组,从而建立一批大型的具有独立研制开发能力、能整合上中下游产业链的综合性矿业集团。国家相关部门需贯彻执行国家对于稀土产业的各项规定,通过提高稀土产业的准入门槛、对稀土开采量进行限额和提高稀土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来整顿和淘汰不合规的稀土开采企业,鼓励稀土企业向生产高附加值的稀土产品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加快稀土资源开发权的市场化改革,让稀土开发权的获取能够反映并传递市场的供求关系。过去对稀土滥采,不仅加速了稀土资源的流失,对环境的破坏也给生态带来了巨大灾害。而一味加强配额限制,已经行不通。通过资源税改革,用“从价计征”替代原来的“从量计征”,按照市场上的要价来征收,从本质上去刺激稀土产业良性发展。加强对稀土开采企业的环境治理监管,迫使企业重视对稀土的开采、冶炼、加工等环节的环境治理,对于稀土出口企业,要求其稀土出口产品的价格能够反映稀土开采、加工等环节的环境保护成本。总之,要促进稀土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稀土应用技术研发,提高稀土产品附加值
提高稀土资源和产品价值、延长稀土产品的价值链,我国需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突破:第一,增加对稀土含稀元器件、新材料等方面的科研投入,打破国外在稀土行业的专利垄断,研发核心专利技术,从而增加稀土产品出口附加值;第二,围绕稀土高科技产品延伸稀土产业链,发展稀土产业集群,着重研发高密度、高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和高资本投入强度的高科技稀土产品;第三,研发稀土深加工技术,加大对于提高稀土材料精细度和纯度方面的投入,提高稀土产品的价值含量和档次。
(三)提升我国稀土议价权
稀土产品国际定价权是个系统性的问题,我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首先,我国应加快稀土产业整合进程,提高产业集中度。其次,逐步降低企业稀土供给水平,降低其对稀土资源和产品的依存度,加强外资进入管控,提高稀土行业的准入门槛。第三,扩大国内对稀土资源的市场需求,逐渐形成国内稳定的需求水平。第四,建立完善的稀土资源战略储备制度,提高我国企业对稀土资源的议价能力,建立稀土资源期货市场以及国际定价机制。
另外,可以通过国内稀土企业间建立出口联盟来提高国际议价能力,这需要提升我国稀土产业集中度,避免因短期逐利而产生不良竞争行为。同时企业应加强稀土产品的研发力度,逐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四)构建合理的稀土储备战略
1储备形式。稀土资源的储备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稀土产地储备,另一种是稀土产品储备。稀土产品储备有两种行为,一种是企业行为,一种是国家行为。因此,稀土原材料生产企业需要对稀土原材料进行储备来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会根据企业本身生产需要和市场情况来进行稀土原材料储备。国家为保证资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安全也需要对稀土资源产品进行储备。稀土产地储备则主要由国土资源部来开展,稀土产地一经发掘暂时先由国家管理及储备,日后有需要再进行有序开发。应将产地储备方式与稀土产品收购储备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同时鼓励国内稀土企业自行建立稀土产品储备机制,从而形成国家稀土产地储备与企业稀土产品储备相结合的战略储备体系。
2储备规模。我国稀土资源储备需满足国家稀土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并确保国家安全,综合考虑国内矿情、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正常时期稀土矿产品市场需求以及非常时期稀土矿产品需求等因素,来确定科学合理的稀土矿产品储备规模。
3储备布局。稀土矿产储备要与稀土产业布局相结合,根据目前已发现稀土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结合稀土矿产品消费地分布、国家土地功能区划分、稀土工业发展规划及稀土矿产资源规划,建议稀土资源储备布局:南方与北方相结合,从稀土产品研发入手,加强稀土产品深加工,同时做好空间布局,国家相关部门及时划定稀土矿资源限采区和禁采区。
4运行方式。建立合理有效的稀土矿产资源运行机制,首先是收储,当市场上的稀土矿产量出现大幅增加即供大于求、稀土矿产品价格偏低时,国家层的稀土储备机构有必要通过从市场适当收储稀土矿产资源来调控稀土市场。其次是释储,当在稀土矿产资源限采要求下出现供不求、市场上稀土矿产资源价格畸高,对稀土产业经济造成不良影响时,根据具体情况,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可以动用稀土矿产资源储备。最后是轮储,根据目前新增的稀土矿产地,以优化调整稀土资源储备的空间布局、质量和结构为目的,在保持当前稀土矿产资源储备总量规模的前提下,释放部分已储备的、限采或禁采的稀土矿产地用于商业性开发,同时收储新开发的稀土矿产地进行轮换,保持稀土矿产资源较合理的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1]杜凤莲,王媛. 战略性资源关税的替代性政策研究――以稀土出口为例[J].经济科学,2015(3).
[2]赵纪东,张志强,郑军卫.美国稀土产业现状及政策选择[J].黄金科学技术,2015(3).
[3]王玉平.中国矿产资源储备战略研究[J].中国矿业,1998(6).
篇7
关键词:采矿工程;现状;问题;对策
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采矿行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性行业,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采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日趋激烈,采矿企业为了能够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采矿工艺水平,增强采矿人员的专业技能,为采矿工程的顺利发展奠定基础,可见,分析采矿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是有重要作用的。作者结合自身的工程实践,做出如下分析。
1基于我国采矿工程现状的相关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巨大,但是我国人口基数相对过大,使得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十分有限。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使得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也越来越多。相比其他国家来说,采矿工程工艺技术发展的比较晚,水平比较落后,这就导致采矿企业只能在实际开采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出现的问题呈上升趋势,给相关采矿人员的安全带来了威胁,还对采矿行业的发展,甚至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采矿工艺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在采矿过程中造成了过大的资源浪费,表明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仍需不断加强。
2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采矿工业的现状已经在上文中有所阐述,在此基础上我们了解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采矿人员必须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采矿工程的生产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并获得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下面我们就具体阐述一下存在的问题。
2.1采矿工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分析
相比其他行业来说,采矿行业的危险系数非常高,主要是因为采矿工程的内容十分复杂、技术要求高,而且包含地下工作内容。采矿工程通常包括露天部分和地下部分。露天部分安全系数比较高,而地下开采工作的安全系数比较低,危险度高。为了使地下开采工作正常进行,采矿企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安装必要的矿井,由于地下结构十分复杂,所以在搭建矿井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地下的地质构造,选择最佳的生产工艺。虽然采矿企业已经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安全系数,但是仍然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例如瓦斯爆炸、矿井塌陷等,严重威胁着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采矿企业还应该进一步采取安全措施,加强工作规范性,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2采矿工程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采矿工程相关的工艺技术起步较晚,导致在水平方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采矿工艺技术水平落后,使得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在开采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被浪费现象。随着国家不断提高对采矿工程的重视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采矿工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采矿工程的相关理论没有得到科学的创新,使得我国的采矿手段仍比较单一传统,采矿工程在整体方面仍处于粗放阶段。同时,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影响,采矿工程的规模相对较小,大部分采矿企业仅开采地表的矿产资源,很少开采深埋地下的矿产资源,造成我国矿产资源开采范围十分狭隘。
3采矿工程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上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采矿工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作为采矿企业应该找到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一下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3.1加强采矿工程安全生产措施
采矿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特别是井下安全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下面我们就提出几种可行的加强采矿工程安全生产的措施。第一,安全第一是采矿工程的基本原则,在实际采矿过程中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准备,定期组织采矿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确定他们已经全面掌握相关的采矿安全知识才能批准他们开展采矿工作。第二,在开始采矿工程之前,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检察开采设备是否具备安全系数,并严格要求员工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采矿作业。第三,安排专门检查生产安全的小组,轮流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区域进行检查,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出科学的安全生产计划,减少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节约企业生产成本。
3.2提高采矿工程的工艺技术水平
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矿企业必须不断提高采矿工程的技术水平,这也是采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和采矿企业应该积极培养适应当前采矿行业的专业人才,进而不断创新采矿工艺类型。一个是采矿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活动,旨在提高采矿人员的技术水平。此外,国家应该加强对采矿行业的重视程度,增加对该行业的资金投入,特别是采矿工业的基础设施方面。我国虽然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矿产资源利用率却十分低,导致大量的矿产资源被浪费,采矿企业必须重视这一问题,积极引进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采矿经验,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为了减少运营成本,通常会在采矿区域修建一条交通线路,方便产品的运输。
3.3加强采矿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相比过去的采矿工程来说,当前的采矿设备、采矿环境以及采矿工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作为采矿人员来说,必须紧跟时代的变化,掌握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适应当前的采矿环境、了解最新的采矿工艺,进而保证采矿工程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采矿企业应该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政策吸引高新技术人才的加入,并积极加强对采矿人员的培训,可以通过循循渐进的方式,不断提高采矿人员的专业能力,从而保证采矿工程的高效运行。通过合理化的教育,还能够增强采矿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通过制定科学的奖惩机制,加强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并增强企业的归属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当前我国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对于采矿工程的发展具有十分有利的作用,也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性。作业人员在实际采矿的过程中应该及早发现问题,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采矿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新工艺、新方法,尽量减少问题的产生,提高采矿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俊虎.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3,8:181-182.
[2]李治学.浅谈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相关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3,20:32-33.
篇8
[关键词]矿山企业 税负 改革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09-02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一种社会必须的资源,也是可持续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矿山企业税收政策是政府对矿山企业的经济活动予以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矿山企业税负情况不仅是评价一国矿业投资环境及潜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矿业竞争力的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除了企业自身加强内部管理之外,合理的税负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运用税费手段促进矿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矿山企业税负现状
我国现行的矿业税费制度是由矿产资源法、税法及其附属法规、国家资源政策等组成的。
(一)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税种。我国境内的增值税主要是对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进行征税,所以叫增值税。2008年以后,我国实现了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矿山企业增值税负担率=增值税/同期产品销售收入×100%。
(二)矿产资源补偿费
矿产资源补偿费是指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依法向开采矿产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的费用,征收作用在于调节矿产资源所有者与开发投资经营者即矿业企业的利益关系,征收比例由矿产量或收益的比例确定。我国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以产品销售收入为收费依据。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标准是:矿山产品销售收入×补偿费费率(系数为1%)×矿山开采回采率系数(其中:矿山开采回采率系数=核定开采回采率/实际开采回采率)。
(三)资源税
征收资源税主要是体现国家对矿山资源的所有权,促进矿山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调节资源级差收入而征收的一种税。资源税属于留给地方使用的中央税基,《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都对资源税征收办法作了明确规定,我国矿山企业资源税从0.4-30元/吨不等。2008年后实行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计算方式为: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金额=矿产品销售收入×补偿费费率(系数为1%)×开采回采率系数(其中:开采回采率系数=实际开采回采率/核定开采回采率)。
二、我国矿山企业税负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有的矿业税费制度无论是在税费制度理论、税费项目设置方面,还是在收取依据、收取标准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矿山企业税负过重,制约企业发展
与国外相比,我国矿山企业的税负明显过重。一是项目过多。从当前国际上实行的矿业税制情况来看,除了征收所有权的课税项目外,对矿山企业征收的税种主要针对利润课税,表现为限制某些矿产品消费的消费税或销售税,以此减轻矿山企业压力,在矿山企业设置的增值税和资源税相对较少。在我国,矿山企业征收税种除了有所得税、生产型增值税,还有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资源税等税费,如此算来征收税费就比国外多一些。二是税率过高。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对我国矿山企业的调查,我国矿山企业的税费总额由2003年的650.4亿元增至2008的1900.2亿元,净增1249.8亿元,增长率为192.16%。据对两个拟由中外合资开发的矿山投资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析,按国际先进矿业技术经济水平,这两个矿产项目的矿业税费负担率为28%和29%。另据对部分盈利的地方国有矿山企业的调查,其矿业税费负担率均在25%以上,有的高达40%以上。2008年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矿山企业适用25%的所得税税率,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的所得税负担。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因此,即使矿产品的增值税予以调低,但矿山企业在交纳的增值税和资源税后,其整体税负还超过了未调整之前,远远高于社会其他行业水平。
(二)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存在重复征收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制定的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明确规定:“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采,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因此,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二者之间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不能够互相取代。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国界定了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同等的法律地位,二者都是权利金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前者属于从量征收的权利金,后者属于从价征收的权利金,如此说来,既征收资源税,又征收矿山资源补偿费属于重复征收权利金。
(三)矿产资源补偿费未能体现国家所有权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的主要目的在于调节矿产资源所有者和采矿企业经济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征收,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应当及时足额上缴中央财政,年终按一定比例由中央返回一定费用给地方。目前我国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主要是通过地方地矿部门征收,财政部门予以监管,但由于我国省级以上地矿管理体制实行的纵向管理,市、县级以下却依然延续的是横向管理,造成条块分割,互不通气,由此资源多头管理的现象层出不穷,势必导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截留和挪用。
三、改革我国矿山企业税负的策略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矿山企业税负存在着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调整。本论文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一)重新界定现行税费
我国矿山企业资源税征收存在两方面问题,1.存在普遍征收现状,导致级差调节额度弱,与其调节级差收益的设立初衷相悖;2.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重复设置,造成两个税种所应发挥的功能出现弱化和紊乱,造成国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当前最主要的是重新界定我国的现行税费。包括: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解决矿山企业投资成本大、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少的问题;适当降低增值税在矿业税费中所占比例,提高企业所得税所占比例,通过逐步的调整,实现企业所得税在矿业税费中占据主要位置的目标;建议取消矿山企业的资源税,设立权利金和矿业权租金;取消矿产资源补偿费,设立矿山资源超额利润税和耗竭补贴,直接由国家从价征收,避免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取消专项基金及其他费用,完善矿业企业所得税政策,强化现有企业所得税功能,争取国家所得税政策倾斜,增加税前扣除,减轻税收负担,实行以产业导向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基础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矿山企业税收负担。
(二)开征矿产企业环境税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不同程度上将会影响或打破与环境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这就客观上要求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时必须进行环境补偿。开征矿山企业环境税主要是为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征收环境税的时候,应当明确: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无论企业是否从中获利,资源都受到了破坏。因此,开征的环境税应当使资源开采企业或个人为其开采的所有资源付出代价,而不仅仅是已获利的被开采资源。这些也有利于改善矿业投资环境,保证我国矿山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三)重新设计针对矿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市场经济国家的税收优惠是税收制度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矿山企业项目最重要的优惠方式,主要是对企业前期相关经营的业务方面,主要包括勘查与开发支出的税收处理(加速折旧、超特扣减、当期摊销等)、耗竭补贴、利息扣减、税额减免、亏损移后结转条款及税收延交等并以此来反映税收的时间价值。在国外,这样的优惠政策比比皆是,如加拿大矿山企业可享受到资源补贴,平均税率可降到10.2%,其中魁北克省最低,税率为8.9%;美国对矿山资源的耗竭补贴率一般为14%-22%,澳大利亚还针对矿山企业的研究开发税收补贴。一套明确的、清晰的、一致的、稳定的、可预见的矿山企业税费制度,可以克服当前我国现行税费体制的弊端,明确国家的产业导向,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保障投资者在矿山企业的投资收益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推动矿山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促使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矿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立功.煤炭经济研究文选[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2]杨秋媛,侯爱荣,董丽萍.我国矿业税费政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20).
[3]李燕花.美国矿业管理体制税费政策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6).
篇9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有色金属企业境外投资的蓬勃快速发展,看清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现状,积极寻找境外投资的战略方向,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国际化发展历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关键词 境外投资 现状 战略 初探
近年来,中国国内有色金属产量和对矿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10种有色金属产量已从1980年的124.8万吨,发展到2008年的2550.73万吨,增长了20倍,并从2002年起,连续七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铜、铝、铅、锌、镍、锡六种主要有色金属消费量也从1980年的136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2513.25万吨,成为全球有色金属第一消费大国。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呈“倒宝塔形”结构,即加工能力>冶炼能力>采选能力>新增探明接替资源量。到2008年底,我国7种常用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镍、锡、锑)矿山原料年生产能力1040.87万吨,而综合冶炼能力高达2489.36万吨,矿山自给率只有42%。根据矿山建设严重滞后于冶炼。我国自产有色金属矿物原料短缺严重影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整体效益。
从对中国有色资源综合情况分析和需求预测看,目前的资源基本态势是:铜资源严重不足;铝、铅、锌、镍资源保证程度不高,对国外依赖增加;钨、锡、锑由于过度开采,资源保证程度不乐观,优势地位在下降;钼、稀土、镁资源丰富,可满足国内需要并可保持一定出口量。为了解决过剩的冶炼加工能力,有色企业不断从国外取得精矿、初级原材料来满足国内旺盛的消费需求。因此,有色企业迫切的海外投资动力是趋于内部需要而引发。
一、我国有色企业境外投资现状
经过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海外投资的法律法规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放宽,我国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投资开发国外资源步伐明显加快。
笔者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上市公司公告、其他媒体网站搜索了近年来的有色行业境外投资个案70笔共计370多亿美元。首先,从投资地区分布上看分析,我国有色行业投资区域已经遍布全球,从这70笔境外投资的统计数据上看,我国有色企业的投资区域分布在非洲的有17笔,占24%,大洋洲的17笔,占24%,美洲16笔,占23%,亚洲的12笔,占17%,欧洲的8笔,占11%;
其次,从投资主体的所有制情况上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对外投资54笔,占77%,民营及其他企业26笔,占23%,这说明我国有色金属的境外投资的主力仍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他们在资金、技术、政府资源等方面占据更大的优势,同时对境外资源的掌控更具紧迫性;
再次,从参与投资的方式上看,控股(含全资)的32笔,占46%,参股的16笔,占23%,租赁联营等其他方式的22笔,占31%,说明我国有色企业境外投资更加喜欢对参与企业进行控股投资,这样(优缺点是明显的优点是便于掌控被投资企业,对生产经营决策进行控制,缺点是风险也高,同时单打独斗资本小得不到重量级的资源);
最后,从参与投资企业的企业类型上看,投资于资源勘探的6笔,占9%,矿山开发的57笔,占81%,冶炼的3笔,占4%,深加工的4笔,占6%。这说明,我国有色行业的境外投资仍然集中在矿山开发,以获取足够的自然资源,满足国内旺盛的冶炼和加工能力为主。
可喜的是,中国有色企业已经意识到我国有色产业的优劣势,开始将剩余的冶炼能力向资源秉赋相对丰富的地区转移,积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为国内调整产业结构提供空间。比如中国铝业公司投资沙特100万吨电解铝、马来西亚33万吨电解铝项目、湖南有色在澳大利亚投资铜冶炼项目,同时,有些企业已经意识到我国有色行业深加工、精加工能力薄弱,开始向境外精加工、深加工企业进行投资以获得新技术,提高企业自身研发能力。比如中国五矿有色投资德国 HP TEC GMBH公司就属于这样的项目。
二、我国有色企业境外投资的战略方向
我国有色企业境外投资在具体战略选择上,既要解决铜、铝等矿产资源严重缺乏的主要突出矛盾,又要兼顾多元化。根据我国国情和资源的需要,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中,把握时机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突出重点。同时,要作多手准备,在投资市场、投资领域、投资主体等方面要实行多元化,不能单打一。
1.在利用方式上,贸易与勘查、开发、冶炼加工并举
利用国外矿产资源通常有四种途径,一是单纯的贸易进口(市场购买),二是买断矿山股权,三是从风险勘探做起,找到矿后再自主进行开发,四、利用当地资源当地建厂,原料、产品全球配置。目前,我国98%的进口矿产品是采取贸易进口的方式,已成为国际市场铜精矿、废杂铜、氧化铝的大买主。这个方式容易引起矿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极易造成哄抬物价的效果,对进口国极为不利。通过买断矿山这个途径,风险性虽小,但耗资巨大,成本过高,在经济上不太合算。但在目前国内普通缺乏国际矿业运作经验和管理人才的情况下,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采用投资风险勘探的做法,找矿勘探投资相对较少,尽管风险较大,但高风险往往带来高回报。找到矿,矿的价值往往就是找矿投资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冶炼、初加工能力是我国有色企业的优势,要走出国门成为有竞争力的国际化公司,必须学会原料、产品、人才、资金全球配置,产业链条全球整合。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进口增多,对外进口依赖性增强,要逐渐改变单纯依靠贸易进口的状况,采取贸易与勘查、开发、冶炼加工并举,全球配置资源的方针,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国外矿产资源,使得国外资源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
2.在矿种选择上,要以我国资源短缺的战略矿产和大宗支柱性矿产为重点,坚持补缺、补紧、补劣的原则
中国有色企业参与全球矿产资源开发,首先应保证我国国内资源短缺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矿产从国外稳定获取。近三年我国七种主要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镍、锡、锑)平均自给率分别是25%,35%。47%,85%,67%,85%,95%,可以说没有一个可以完全自给的。因此,应以我国资源短缺的或缺少国际竞争力的大宗支柱性有色金属资源矿产为重点,兼顾其它小金属矿产。
3.在国家和地区选择上,我国有色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治优势和地缘优势。要以矿产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周边和非洲国家为重点,兼顾拉丁美洲,渗透其他一些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实现我国有色矿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邻边国家与我国外交、经贸双边关系好,社会政局比较稳定,矿产资源丰富,并且已有一定工作基础,有先期开展工作,条件比较成熟。如我国周边东盟国家的泰国、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北方的俄罗斯及中亚五国。
非洲许多国家是反对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不愿意西方跨国公司进入,目前受日本及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程度比较低。随着非洲矿业法、矿业税费等方面修改和矿业投资环境的改善,对与非洲有着深厚友谊中国来说,非洲应为我国有色矿产资源境外投资重点地区之一。拉丁美洲资源丰富,矿业起步早,矿业法律法规完善,矿业投资环境好,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拉丁美洲国家有色矿产资源投资。同时,该两地区人力资源、水电资源丰富,要利用我国有色企业技术、资金、市场的优势开展除了勘探、矿山开发外,还可以进一步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条,投资一些冶炼、初加工项目,为国内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进行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和产业链条整合。
对于那些矿产资源丰富、技术先进、资本市场发达、法律法规完备,企业管理水平高超的发达国家,我们要把握机会,采取参股甚至控股的方式,积极学习其企业运作、研发、品牌、渠道等等各方面的先进经验,为中国有色企业的全球化、国际化之路作好人才、经验、知识等等各方面的准备。
4.在运作机制上,有色企业境外投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投资主体,联合多种力量实行多元化发展
企业是投资主体,在实际运作上,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必要时联合国内各种经济成份的经济实力和机制优势实行多元化发展。在运作方式上,可采取独资开发、参股、联营、合资、租赁的方式,通过这些灵活的方式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劣势;在筹、融资战略上,要在国内筹、融资的同时,有步骤、有重点地在国际矿业资本市场上筹、融资;在项目规模上,做到大、中、小项目并举。
5.加强境外投资企业的管理,整合全球资源,提高有色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加强对境外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其战略定位、 经营目标、境内外协和效益、资源整合、流程改造方面要有清晰的思路,采取切实手段强化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现有色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协调发展,提高有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2009.
[2]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走出去"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大地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采矿产业;问题;解决方法
1以我国矿山企业的现状为基础来进行分析研究
虽然我国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我国的人数过多,导致了我国的人均资源少。建国以后,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所以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也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如今的采矿业现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了大量的矿产资源,但由于我国的采矿技术并不成熟,所以在采矿过程中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目前,我国矿业正处于转型期,节约资源、安全、加强环保、重视技术成为矿业行业改革发展的新方向[1]。
2采矿工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采矿工程是一项复杂性的工程,其作业行为会对人员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给生态环境带来污染和破坏。我国采矿技术较为落后,而且受地理及地质条件的影响,采矿技术也难以得到大的提升,但科学合理的采矿方式将会大幅度解决采矿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采矿产业主要存在了技术问题、安全问题以及环境问题这三大难题[2]。
2.1以采矿工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来进行分析
我国的采矿技术起步较晚,所以相比较于西方国家来说,我国的采矿水平较落后,采矿工艺和采矿技术存在不足。采矿技术的不成熟导致了我国在采矿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矿产开发率较低。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起采矿技术,采矿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但因为采矿工程的理论知识创新较难,所以,我国采矿业的技术手段仍然单一。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已逐步从地表转入地下,甚至进入深部开采,矿产勘探作为矿产开采的基础,勘探是否做好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业行业的发展,因此除了采矿工艺技术急需创新,勘探水平也急需提高。
2.2以采矿工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来进行分析
矿山开采是一项工作环境十分复杂,危险系数很高的工程,该工程又分为地下开采与露天开采。地下开采所受到的局限性很大,难度也较大,而且在开采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特别大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发生矿井坍塌、矿井渗水甚至火灾爆炸等诸多状况,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露天开采相较于地下开采来说它的作业条件优越,安全系数较高,但也存在一些大的安全隐患,比如采场边坡和排土场不稳定时就容易引起大块滑落、滑坡、塌方、泥石流等灾害。在矿山开采活动中,影响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不仅有那些大的安全隐患,还有工作环境对人体身体机能的破坏。近年来,虽然我国矿山企业在建设、开采过程中大力宣传安全文明施工和改善安全作业条件,但矿山企业对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还是不够重视。
2.3以采矿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来进行分析
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采矿过程以及采矿产生的废弃物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和扰动,因此产生了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破坏问题。环境污染主要是水、土壤、大气的污染,环境破坏主要是因采矿活动而引起的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土地破坏。我国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导致现代的资源、人口、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采矿业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直接因采矿业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巨大。当今全世界都在注重环境与发展,采矿业要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前提进行资源开发,坚决避免矿业环境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推动矿业环境的跨越式发展[3-6]。
3针对采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措施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对于采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采取哪些措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
3.1国内采矿行业技术要进行发展
国内采矿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技术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1)大力培养高校、企业的采矿技术人才,为我国采矿行业的发展储备知识力量。(2)技术创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采矿行业中也不例外,在采矿工艺和前期勘探中运用人工智能、数字化等创新技术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还能促进矿业的迅速发展。(3)采矿设备要继续发展,随着采矿工艺的不断发展创新,采矿设备也应不断创新,努力提高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减少一线施工人员的投入,甚至达到无人机械化开采的要求。
3.2对采矿人员进行学习培训
随着采矿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采矿业不管是在采矿的设施方面还是采矿的技术方面都会有新的变化,所以在当前的采矿环境中,矿山企业要加强采矿人员的学习与培训。首先要对采矿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不同的岗位进行不同的培训,对采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行强化,从而就可以让开采过程更高效率、更高质量。其次要对采矿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并指导他们学会一些自救措施来应对危险。培训之后,矿山企业还应进行严格的考核,检验考核人员的学习成果,没有达到标准将重新培训[7]。
3.3加强QHSE管理
采矿行业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是节约资源、安全、加强环保、重视技术,这将迫使矿山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经营模式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矿山企业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简称QHSE)建设、生产,并结合自身建立完整的三大体系管理模式,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以及环境管理,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保障企业员工安全,改善企业环境行为,从而改变企业形象。矿山企业应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除此之外,矿山企业还应做到以下三点:(1)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当作重中之重,对采矿人员的安全问题重视起来,保证所有的采矿人员都有专业的安全意识;(2)在对矿产进行开采的过程中,矿山企业要对开采的环境进行专业的测评和检查,并且所有的开采过程和设施建设都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来进行;(3)矿山企业还需要积极的开展安全防护工作,针对那些在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因素进行仔细多次的检查,并对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前进行排查处理[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