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篇1

关键词:现代行政管理 传统文化 融合

一、引言

现代行政管理理论源于西方,我国行政管理理论深受其影响,但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行政管理制度不可能不根植于悠久的传统文化而完全移植西方的理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构建一个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和民族特点的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一个必然要完成的历史性课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与现代行政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把古代优秀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实际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高效、和谐并具有中国民族性格的现代行政管理制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现代社会中的人,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行政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建。只能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人。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品质,中华民族才有着强大的凝聚力。现代行政管理同样以人为中心,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政府的执政能力起着某种程度上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给予中国古代管理智慧一个全新的阐释。

三、现代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

现代行政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

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儒家主张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大同”,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现代行政组织而言,就是要注重营造一个协调个人、群体乃至社会三者利益的目标链,使前一目标的完成成为后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由此循环往复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流程网络,促成组织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

任何管理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一定的组织来完成。有效的组织应遵循目标一致、跨度合理、指挥统一、权责分明、职能明确等基本原则。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意识到合群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而“分”又是人类结成社会群体的必要前提,没有等级划分的限制,群体内部就会发生争夺。“合”与“分”是由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所导致的,也是解决各类组织矛盾的必要手段,是组织良性运转的前提。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领导和激励密切相关,只有理解了人们的真实需要和行为动因,才能更好地理解激励问题,从而实现有效的领导。

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人性理论是儒家的“人性可塑说”。西方行为科学都假定人性不是一个“变数”,管理者只有设法去适应人性。而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后天的塑造与引导,如荀子主张“导人去伪”,孟子主张“领悟善端”,这比起单纯被动地适应人性会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经营人性”,只有在“人”的意义上,才能够对行政管理的良性、持久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道理很简单:管理,只有基于对中国人内在价值观与幸福感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获成功。

相对而言,西方管理学注重对物化结果或阶段性成果的控制,强调控制的实效性;中国传统文化则偏重于对人的控制,因而控制的标准模糊、不精确但更具柔性。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恰是最有效的控制。这一思想被彼得.圣吉称为“无为而治的有机管理”。给下属充分的行动自由去实现某构想,并对所产生的结果负全责。不再通过传统的复杂的控制系统,而是“通过学习来控制”,致力于改善思考品质,加强反思与团队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

“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中的核心命题,老子讲的“无为”是达到“无不为”、“无为治’这一目的的手段。确切地说,无为管理的实质是把人的社会性减到最低限度,通过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四、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共生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契合绝不是一种偶然,它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物质文明是可以共生的。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曾这样谈及他在《孙子兵法》中学到的东西:“今天没有一个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它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的重大意义。”历史上积淀下来的诸多文化遗产瑰宝,在形成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模式的战略运筹理论过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西方管理惯用“二分法”把完整的组织划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大对立阵营。中国文化推崇圆满和谐,认为只有组织内处处融通一致,才能形成一广大和谐的系统。打破这一系统,组织便不得安宁。

现代行政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人本管理从“以个性为本”、“以人性为本”到“以人文为本”的转化过程中,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权重日益增加,绵延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充分说明了我国在对文化的整合与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功。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已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才能趋向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等著,郝国华等译.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宋光华,王文臣.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与中华文化.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李涛.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传统借鉴.2005年.

篇2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渗透

现今社会,学生已经不仅仅通过教师学习,而是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完成自学。高校学生除了需要满足学业内容,更加重要的是应当能够更好地在未来工作之中获得学习能力。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表现出缺少或者轻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传播同样受到负面影响。为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端正态度,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本国文化,促进学生愿意了解本国文化。

1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及成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神州大地天翻地覆,早已今非昔比。遗憾的是,由于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善于向外界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一些外国人曾误认为中国男性至今仍保留长辫子,女性继续裹着小脚。说起中国,很多外国人仅仅知道长城、故宫或长江与黄河。他们不明白中国人为何如此喜欢设宴聚餐,更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在餐桌上高声喧哗。其实在中国,饮食之道也是建立和巩固人脉资源之道,是亲朋好友交流思想、加深情感之道,是互通有无、携手合作和宣泄人生压力之道,并非为聚餐而聚餐,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另外,聚餐同样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群体与社会意识,就连中国餐具筷子也蕴含着中国文化的一个“和”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促使国家之间的交流增加,国家地位进一步提升,英语在现实生活之中的作用也更加重要。一方面,大学生不断接受着来自西方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西方文化的作用之下,传统文化的地位不断丧失,进而造成了学生无法更好地了解和认知传统文化。(吕红兰,2015:10)大学阶段开展英语教学互动,教师也偏重对实际能力的训练,再者就是对西方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等的学习。但是,本国文化却很少提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更加成为不可能,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无法真正使用英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播。(肖萌,2015:23)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文化失语症”的表现,集中体现了中国英语教学活动中传统文化要素的缺失。大多数高校没有在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课堂,这主要是由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1)教材过于重视西方文化长时间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都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该教材主要是介绍西方文化的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没有提及。这种内容的编排对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有极大的好处,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2)英语教学过于应试化中国传统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造成了我国学生在学习中片面强调考试分数,完全忽视了对素质文化方面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同样也不例外。本研究发现,当前大多数高校英语教学都十分重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种教学方式的后果则是学生一味地追求分数,而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3)部分教师对我国传统文化缺少必要了解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教师因为受到知识结构以及专业背景影响与限制,对西方文化产生的了解多于中国文化。同时由于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欠缺,课堂之中也很少使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授课,教师在教学时也仅仅停留在英美文化之中,也就更加严重地阻碍了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毛军社,2016:3)

2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推介能力的重要性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培养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推介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以培养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推介能力为重心的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1)提升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运用英语对国家问题进行讨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元素及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对hop的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对中国现阶段社会流行相关热门词汇进行联想,能够想到“跳槽”“跳进黄河洗不清”等等。这些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流行的词汇,更具有贴切性,与英语课本上的词汇相比更容易让学生记忆与掌握,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刘梦月,2013:21)同时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气氛较好,学习效率较高,语言沟通与交际能力有效提升,这对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2)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会对英美等西方文化进行传授,侧重对西方文化的推介。但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过分追求英语文化,忽视了本国家文化的重要地位。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积极培养以中国传统文化推介能力为重心的教学模式,以改善现阶段的教学现状,使学生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另外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渗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提升其民族自豪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承。(3)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大学英语课程学习目的不仅仅是对英语语言技能的学习及语言文化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不可否认的是存在着中国文化被误读、误解现象,英语教学中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田国力、朱燕,2007:1)这种现象是文化传播中的一种贫血现象。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国际交流的主力军,承担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因此只有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推介能力的培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才能进一步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交流。

3在英语教学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在实现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大学阶段学生应当充分认清,中西方文化之间需要保持兼容并蓄。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对本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有限,这就需要进一步建立一种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英语教学可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当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尽可能降低文化冲击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学习中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作为学习者需要在掌握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对中国本土文化进行弘扬与传播。(1)教师应积极探求中西方文化比较差异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实际特点,找到中西方文化之间融合的位置,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学生一般会提升用英语表现本国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跨文化交流能力。例如在分析中西节日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对西方节日了解较多,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应当在课堂之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节日,包括七夕、端午以及春节等节日文化,并进行口语交流与表达;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中西方文化所具有的意义。同时,在讲解西方圣诞节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春节进行对比,并通过这种方式分析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文化上的差异性。同时,也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影音媒体等技术条件,以此更好地丰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2)提高大学阶段英语教材中传统文化比重中国在大学英语教材方面更多讲述的是关于西方文化,因此造成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内容较少。因此,教材中应当增加传统文化内容,增加有关中国历史、地理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内容,或者包括阅读国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著作,也可以包括华裔作者的相关作品等。这也是多元视角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3)发展课堂活动的多样性课堂上应当充分完成对文化的传播与比较研究,但是由于教学课时有限,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学生如希望能够实现文化交流,可以在课外花一定的时间自主学习。同时,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借助当前信息技术手段了解知识。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中的内容进行学习,实现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可以邀请专家与学者对英美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内容进行讲解,通过电影、音乐等形式实行中西交流,丰富学生文化兴趣点,打开学生的视野,能够让学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学习东西方文化。(林有鸿,2014:15)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CHINADAILY的英文版报纸,并收看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渠道,观看有关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电影,例如李安导演所创作的《推手》等影片。通过借助电影艺术形式,学生能更有效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对应的英语表达。(4)提高教师水平,完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能力与水平,提高教师综合文化素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之一。现阶段,英语教师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有限,也就不可避免会造成在课堂之中学生也无法更好地掌握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增强传统文化掌握能力,更加主动承担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责任,借助多元方法在教学之中开展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才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弘扬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给学生讲解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应当让学生提升自我探究能力,将自己打造成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更有利于发扬本国传统文化,中国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之上更好地发挥其实力。因此,高校要对学生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需要将英语教学与本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实践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有鸿.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5):194-196.

[2]刘梦月.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J].知识经济,2013(21):149-150.

[3]吕红兰.EAP教学在高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策略[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10):71-72.

[4]毛军社.探究提升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途径[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39-141.

[5]田国力,朱燕.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及教学补救策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55-56.

篇3

小学阶段学习中华文化经典,应着眼于道德教育、智慧开启和文化熏陶。以中华文化经典为载体,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德育资源,让小学生快乐地学习、科学地传承、健康地成长,在潜移默化中、身体力行中,探索育人新途径,实现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

首先,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精心筛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应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兴趣需要,在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筛选出传统美德、文学经典、民族工艺、传统体育、古典音乐、民风民俗、民族科技等领域的内容,并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挖掘出适合现代小学生的德育资源。这些内容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怎样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呢?

一是环境熏陶。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要想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德育功效,可以从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校园文化入手,营造浓郁氛围,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

充分利用廊道、文化墙,涵盖传统艺术、传统美德、传统节日、历史名人、科技发明、地方文化、名胜古迹、教育智慧等方面的内容,犹如向学生讲述一个个感人的传统美德故事。漫步校园,让学生如同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伟大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

二是课程补充。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这片自留地,开发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将蕴含中华文化的各种元素优化整合,编入校本教材。“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指诸子百家那些以书籍文字为载体的篇章典籍,同时还包括那些凝练中华文化、反映民族精神的各种文化载体和形式,如“谷建芬的唐诗歌曲”“京剧选唱” “中华武术与中华精神”“简化太极拳”等。将经典诵读、经典数学、民族工艺、传统体育、古典音乐等为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形成教材体系。

三是课堂落实。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上,要尽力挖掘与整合资源,将育人理念渗透到常规课堂。利用校本课、班队会组织学习,让学生阅读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民谣、典故、诗文辞赋了解中华传统美德,通过书法、绘画、演讲、创作、每日播报、编曲、剪纸、十字绣、春联、腰鼓、过传统节日传诵中华美德,让学生经历“我的爱心我传递”“我的行为我负责”“我的榜样我学习”等活动弘扬中华美德。

四是活动体验。活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把传统美德、荣辱观念通过各种载体,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各项活动凸显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除夕等传统节日,让学生参与节日活动,并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验、感悟节日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

学校还可举办“中华经典文化节”活动,让京剧、剪纸、经典诵读、数学七巧板、武术、中华传统体育游戏、传统美食等传统文化元素走进校园,给孩子们机会或演或唱、或写或颂,去感受、去表现、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篇4

论文摘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和文化价值。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关注修身: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关注自我发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关注自然与社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学英语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一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无意间突出英语的强势,忽视英语教学中的国学素养。思想文化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只有深刻认知本民族文化,才能从深层次上认知文化的内涵,理解外来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之间的异同,具备较强的文化鉴别力,洋为中用,实现真正意义的“跨文化交际”。正如柯杨所说:“在自己的国家做主人,尊重传统习俗,是自尊和自爱;到国外去做客,尊重他人的习俗,是文明和教养”。笔者认为,应该把中国文化融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大学英语教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推介主流文化,形成“中西合璧”。这样既可以培养大学生世界公民的健康意识,又能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使文化自觉意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然而,如何做到中西合璧,文秋芳曾阐述英语教材的三条重要编写原则,即“以人的发展为依据;以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为依据;充分体现中国外语教学的特色”。英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言而喻,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应为中国外语教学特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编写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更要首先分析、理解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并予以阐释,使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内容。笔者认为,浙江大学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即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内容,本研究将从文化内容方面尝试予以解读。

一、关注修身:“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易传》中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与义”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准则。《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充分体现了“立人之道”。很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人格培养、人际和谐等,诊释了仁与义的含义。编者还把立人的篇章作为各册书的开篇,凸显了“立人之道”的重要意义《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开篇《以生命相赠》意境深远。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进人大学,离开熟悉的环境,开始新的大学生活,与其说是环境的改变,不如说是新生活的挑战。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对这种挑战成为最关键的环节。《以生命相赠》讲述了越战期间越南孤儿院里的一个小姑娘被炸伤,生命垂危,急需鲜血。一个小男孩克服死亡的恐惧,勇敢地献血,因为“她是我的朋友”。该篇以“为了朋友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爱莫大焉!”结尾,实为点睛之笔。英语中有句谚语:“战争是死亡的盛宴”。这个故事发生在残酷的战争期间,在特别的背景之下,这个作品震撼人心是可贵的友情,是人性善良的光辉,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仁与义”的体现。通过这篇文章,学生对人性及人际关系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会启发大学生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建构人性,注重亲子关系,把家庭价值放在人性情感的层次,作为“立人教育”的根本内容。家庭中子女对父母感情的自觉培育被视为“人性的根本、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孔子通过‘仁’开始塑造、形成和影响中国人的心灵。人或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之上”阎。朱熹把“仁”释为“爱之理,心之德也’。“仁”的本义与爱紧密相关。第二册第一单元选取的《善良之心永世相依》描写的是父子情,虽然父亲腿有残疾,但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课文中朴实而真诚的叙事表达了爱的主题,让人们体会到一种用大爱做小事的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遗憾的是作者在父亲去世后才感受到这种大爱的境界:“当时我没有意识到,是爸爸帮我保持平衡”。年少无知时的作者无从理解父亲的爱,更没有意识到父亲残疾外表下的“气质神韵”皆缘于善良之心,缘于辛勤工作、快乐生活的人生态度。随年龄的增长,作者开始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审视自己。觉悟的过程体现了成长的过程,也是作者学会爱的过程。这位身有残疾的平凡父亲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显示出的勇气及其刚毅和高尚的品格,给读者留下的是要有大爱才能有大德的思考。编者把“爱”与“善良之心”即“仁”联系在一起,引发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更深人地思考“爱”的内涵。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教材每册都有情感、沟通的话题,如“不只是文字”(第一册)、“沟通问题”(第二册)、“社会问题,’(第三册)、“文字的力量”(第四册)等。这些文章阐述了尊重生命,关注生命,关注修身,强调塑造人的情感心理。选取《羞怯的痛苦》《享受幽默—什么东西令人开怀?》作为第三册和第四册的开篇,把情商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修养提升到了更高的地位。这两篇文章分别以羞怯、幽默为话题,对羞怯的不利影响、幽默的益处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能让大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生命。人的生命是美好的,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应以积极的、肯定的情感来看待生命。学会理解他人,既保留自身的独特,又能正视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努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与人交往中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气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有“个性”是“君子”形象,能够“不同”是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就是要协调“不同”,“和”就是要探讨诸多“不同”之间如何共处。西方文化与此一致,既崇尚开放、张扬的个性,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又强调“主体间性”。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协作精神,在个性不同的团队里,更须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以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关注自我发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文以载道’。《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的很多选文都体现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周易乾》象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何以自强?那就是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给刚刚走进大学的新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忠告,比如:“把过去那些不愉快的记忆锁进记忆的角落里不再去想,才有可能自信和乐观”(第二单元主题“记忆与遗忘”);学习外语“在读、写、说、听思想传统的交流技能之外还应该加上第五项技能:文化意识”(第三单元主题“没有言语的交流”);“把上大学看成一个美妙的实验,要学会改变自己”(第四单元主题“新的开端”);“倘若你在思想上给未来抹上惊恐的颜色,你的行动就会受到制约”(第七单元主题“生活的选择”)。这些文章选编在第一册,有助于学生熟悉大学学习和生活,顺利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以新的面貌步人人生的新阶段。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在倡导积极进取的人生的同时,强调大学生要保持高度的清醒与理性的头脑。在多元价值并存、人们热衷于追求富与成功的今天,学会如何正确地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反映的精神实质及其折射出的文化价值取向。学完第一册第九单元《快乐的圣诞节》一文,学生可能会在热衷于过“洋节”、过多地进行炫耀性消费的时候停下来,理性地思考圣诞节这个神圣的宗教日子所承载的非商业性的文化价值,正如文中所说:“圣诞节应该是对他人表示爱心和良好祝愿的时候,它应该是为那些没有我们幸运的人做善事的时候”。第二册第八单元《把时间花在为钱苦恼上》呈现的金钱哲学“尽量挣,尽量省,尽量给”同样发人深省;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伊莱亚斯》故事则引发学生思考幸福和金钱的关系。类似的选文还有第二册第九单元《年轻人的消费行为》,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作为社会高消费的成员应该学会如何理性消费。对于沉酒于电脑游戏、忽视学习的学生来说,第四册第八单元《如何从容使用时间》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时间就是金钱,应该节省,应该理智地花,不要浪费或者丢失”。这种时间意识言简意赅,引人深思。当下各类媒体追捧正使球星、歌星、影星、畅销书作家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青春偶像,第四册第五单元同时选取《运动员应是行为榜样》和《运动员不应是行为榜样》,使学生慎行、明辨和思考,在大学学习中大学生既要注重个人成长,又要增强自身的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第四册第七单元《永远不会听到的毕业典礼演说》及其评论《大学:一个宽恕一切的世界吗?》同时出现在课内阅读,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相同的问题:“如何看待大学生活”,引导大学生换一个角度思维,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告诉学生要认真规划未来,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比如第三册第四单元“择业规划”所选三篇文章对大学生择业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指出没有人能预见自己的未来,理智比机遇和命运更重要。要打造未来的事业,“有些事是你现在就能做的”;第四册第四单元《关于创造力的培养》指出具有创造性是“通向光明前程的关键”;第四册第六单元《风险与你》使读者对风险这个主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问题的关键不是要彻底避免风险,“而是要理智地管理风险”;第二册第三单元《生而成功》“任何事都不可能由别人来教你,只能在别人的帮助下靠自己去发现”。高等教育是大学生人生的宝贵经历。要在四年后充满信心地走向社会,每个学生都应该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学会成长,比如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不断丰富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三、关注自然与社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不仅关注学生修身与自我发展,而且关注自然与社会,突出了具有全球意义的生态意识。“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天人相应”,宋、明时代更进一步阐发了这种天人互动的观念,强调“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很多选文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和自然视为休戚相共、血脉相连的一体。人投人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能使人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并选择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第三册以《新生之旅》为题讲述“旅游的快乐”这一主题,认为旅行会改变生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理清头绪,来尝试新的思维和行事方法。进而指出人的成长要通过贯穿于一生的自我改造,将来的很多旅行将会具有自我改造的意义;经常旅行,以便不断进步。这些理念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诊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编者的选材可谓独具匠心,不仅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更让他们相信天地之美的力量:“美能启真、美能储善”,同时又与作者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如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所说的那样:“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追求仁者、智者的生活,塑造情感,不断完善自己的生命。

《庄子·齐物论》论述宇宙万物平等,没有差别。《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选取了一些关于动物的话题,让学生在人与动物的比较中反思人类应该从动物身上学到什么。如第一册第五单元《动物的玩耍》讲到“动物能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怎样协调适应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怎样和自己群体中的其他动物相互交往”;第三册第六单元《人和动物的好斗性》则开篇就指出人类是所有动物中“最好斗和最残忍的”。作者描写了竞争的残酷、人类战争的罪恶,流露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无奈之情。忧思之余,作者对人类的明天寄予希望,指出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将人类的敌意和好斗性通过建设性活动和非暴力的竞争发挥出来。人类肯定是所有动物中最好斗和最残忍的观点似乎颓废、悲观而又消极,但掩卷深思,可以感受到深藏在作者心中的恰是对生命的热爱。人自诩为“万物之灵”,应该懂得如何尊重生命、珍重生命。

“天地与我一体,万物与我同根”。人类关注自然也是关注自身的未来和发展。《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第十单元《未来农耕》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资源面临严重破坏的现实,学会改变对农业、食品和整个地球的看法,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第一册第六单元《神秘的世界》又使学生懂得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在未来的岁月里要追求进步,不断创新,探索发现更多的奥秘,为人类造福;第四册第九单元《科学技术)太快了吗?》

篇5

(一)制定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加强民族文化的设计应用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制定传统文化的授课内容方案,重点介绍我国设计史上先民是如何设计出依然具有现代实用价值的生活工具的,在历史长河的流动中去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设计史中去深入掌握平面设计的精髓。目前,国内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中,大部分都开设了相关的中华民族历史教学内容,宗旨就是为了加强民族历史对学生平面设计的深刻影响,推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

(二)完善课程教学模式体系,提高平面设计教学质量就目前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来讲,许多平面设计学生在学完之后,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内容逐渐忘记,印象不深,这就说明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无法有效激发中职生的学习热情,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无法加深中职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因此学生无法有效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去。这些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通常枯燥乏味,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照本宣科式的知识灌输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目前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师要加强对传统落后教学模式体系的革新与完善,灵活采用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学题材、元素开展平面设计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课堂质量,让学生在未来的平面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传统文化元素。

(三)加强教学内容资料的收集,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对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知识点加以重点讲述,比如在具体设计主题的教学环节中,总课题要紧紧围绕相关图片开展讲解,充分挖掘出图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若是涉及到传统文化中的“礼”,那么就要从字面意思进行跨越式生发讲解,挖掘出所蕴含的身后文化内涵,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深入理解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素养,然后灵活应用于平面设计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自己从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搜集图文资料、影像资料等素材,会加深学生对设计主题的理解。通过对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会有意识地去收集相关素材,丰富设计,提升设计。

二、结语

篇6

[关键词] 音乐教学 传承 传统文化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很严重,尽管政府以及社会人士群策群力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但大量的民间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消亡。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教育内容,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解作品和传授技巧。如何在音乐教育中,渗透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传统文化渗透于美育之中,使学生不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绚丽之美,自觉地加入到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来,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教学课题。

一、音乐教学的特殊性

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教学中,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时,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要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种类,无论是歌曲还是器乐曲,都是通过音乐的语言而流露和反映出来。音乐与其他同类艺术相比,有许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不仅用听觉,有时它还通过全身的感觉来感受音乐。比如,对于节拍、节奏和力度等,就不仅仅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同时音乐又是一种表情艺术。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视觉形象的造型艺术或文字艺术的规律来要求和理解音乐的内容。音乐作为学校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它是加强美育的主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干渠道,同时也是辅德、益智、健体、促劳的重要课程,它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古代传统社会中,人们用歌记载历史,于是各民族便有了专门的叙事歌;人类起源歌、万物起源歌;人们用歌沟通人神两界、跨越时空,于是有了祭祀歌、鬼歌;有了各种各样的礼俗歌。可以说,在更深的层次上,唱歌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普遍手段。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从音乐本身和文化背景方面整体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现代人对于我们自身文化的关心远远不够,大量的民间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消亡,中国传统文化生存的空间日益狭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人几千年所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都受到强烈冲击,使国人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如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尽量消解这种危机,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寓传统文化于音乐教育之中,自觉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教育内容,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解作品和传授技巧。如何在音乐教育中,渗透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在音乐教学当中,分析作品时要将作品中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内涵,要将作品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而成的,给学生一个清晰的作品创作背景,在作品背后更多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的讲解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本身,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教学中渗透 。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应更深入的讲解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端午节的来历,为何在端午这一天中国人有吃粽子,同时南方要赛龙舟的习俗活动,南北习俗文化为何存在差异,等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不仅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塑造美的形象,更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深刻领会作品中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他们民族的自豪感。在民歌的作品中,比如,《长城谣》最能体现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运用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民族无比热爱之情,自觉地将古代传统文化融汇在表演当中,使音乐教学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师成为普及文化的传播者。在音乐教学中应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的同时,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与之相辅相成,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获得美的教育。 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人是精神财富的重要载体,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言传身教、口耳相传是重要的传承方式之一,教师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保护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人类社会相伴而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国家的精神财富,更是世界的、人类的精神财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人类文化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在此背景之下,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重视。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复旦大学出版社.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篇7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教学;综合素质;活动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81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师生必须对其加以重视。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呢?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的要求。要想更好地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历史教师队伍。为此,历史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道德修养水平,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具备良好的情操和性格。

为了提升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我们可以组织他们外出考察、参观等,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或邀请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到校做讲座,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要鼓励教师阅读历史专业书籍和教育教学理论的书籍,让他们能更好地对历史教材进行专业性的把握。

对历史教材的专业性把握,应本着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切忌讲假话,讲大话,讲空话。一切真的、善的都是美的,历史教学如果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美,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当代社会已走入信息时代,学生的历史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并且和教师处在同一个平台。教师表现出的综合素质,总是最直接、最有效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学识的掌握和良好性格的养成。如何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不同看法,能集中反映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如果教师宽容、理解学生,就等于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给了他们足够的助跑距离,使他们能够展翅高飞,有所作为,反之,则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到的只是专制与非理性。

二、引领学生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历史课堂是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知识宝藏。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积极挖掘教材中的这些知识,组织学生思考、探讨、交流,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汲取这些文化营养,充裕自己的头脑,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现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适时的启发。

如“文字的演变”,通过展示从甲骨文到大篆体“马”的演变,引导学生思考:在此期间文字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学生不难发现,原先曲折象形的线条逐渐被拉直拉平,方形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文字的象形程度降低。

如“孔子”,教师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孔子有关教育的言论,使学生意识到古代圣哲的观念直到今天仍有教育意义和指导意义,完全摒弃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一大损失。

如秦汉时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魏晋南北朝时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句,宋朝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清朝扬州八怪的绘画作品等,均可作为课堂师生共鉴的材料。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表现方法去品评、赏析,而且要学生去思考作品本身蕴藏的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而深邃的,区区几本历史教材无法将其全部涵盖其中,只能展现部分历史文化现象,更多地需要学生自己去揣摩与搜寻课外阅读材料,进而理解、消化、整合、升华。作为教师,应率先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触摸中国传统文化之脉搏,形成自身的传统文化品格,以应对当今瞬息万变的各种文化现象。这样才能使现实的历史教育与丰富的传统文化有效结合起来,推动新的一代以自身的文化品性去创造中国美好的未来。

三、通过多样的活动体验,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学生从课堂教学和书籍中获取的知识虽然不少,但能真正内化为自己文化认同的却十分有限。教师可根据中学生的认知及心理特点,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地方自身资源的优势和特色,依托乡土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校本课程体系,作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使课程具有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功能,使传统文化更具亲切感、亲和力。

学生通过对经典的阅读,修身益智,在浸润经典文化中传承文化,提升素养。如教学“惠山泥人制作课程”时,组织学生走进泥人博物馆、古运河窑址博物馆等进行体验实践,并通过泥人制作,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进一步了解家乡文化和民间工艺,提高审美情趣。又如组织学生以校园、社区、家庭为背景,通过寻找、捕捉身边的真实故事,以“微电影”、小报道的方式,反映普通人“诚实、谦让、孝顺、勤奋、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真善美,使学生在发现美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再如利用春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社区探究“楹联文化”,参加民俗活动,听社区老人讲述传统故事。让学生用画笔创作有关核心价值观和民俗文化的四格漫画,为社区的居民书写春联,用行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外,还可组织学生通过参加社会上的一些传统仪式活动来了解传统文化的习俗内涵,如中秋祭月仪式等,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代礼仪能深入体会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篇8

1. 在活动中让学生走近传统文化。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积累大量的传统文化,才能充分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改变自己的言行。我每天利用晨读、午读时间带领学生学习,诵读、积累国学经典,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又根据一年级不留家庭作业的特点,为学生安排了回家背诵国学经典的任务,第二天利用晨读午读时间温习,课前5分钟再巩固。一年级两个学期他们就背完了《弟子规》和80余首古诗,真是不可小觑!

在每学期的班级诵读展示活动中,我以吟唱、表演、快板、分角色诵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求理解,只求熟读”,让他们在乐中学,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他们背诵的速度越来越快,记忆的内容越来越多。就连家长也鼓励孩子多学习传统文化,在家陪孩子学《古诗》、《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并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亲子诵读活动,这样一来,传统文化与学生形影不离,陪伴他们成长。

2.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是奠定孩子一生道德品质的根基。可是学生受年龄,个体差异的影响,对所学习的传统文化的接纳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如何能让传统文化真正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转化成他们的一种优秀行为,那就要让传统文化与学生心灵相通。我尝试着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让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例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看电视》一课我结合一家人看电视互相谦让的情景,利用《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教育学生尊重父母,关心父母,用传统文化指导着学生学会孝敬父母。

3. 结合语文综合实践课渗透传统文化。为了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积累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成就感的驱动下更加积极地学习传统文化,我在语文综合实践课上开展了传统文化教学。我结合班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情况,独立思考,设计了“‘学传统文化,做文明人’语文综合实践课”。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背诵过的《弟子规》,并结合应用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内涵。虽然我没有细细地给学生讲过其中的含义,但学生却能根据提示语找到相关《弟子规》的内容,真是神气。著名语文学家王力先生说过:“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这里所谓的“法治”,讲究的是规律和逻辑,大都通过“教”去认识和把握;所谓“人治”,讲究的就是自觉感悟,重要的是学习者的反复练习。所以,从根本上说,学中国语言是可以少教或者不教,可以“无师自通”的。可见,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大量地读,熟读成诵,而后就会收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篇9

关键词:多元智能;信息技术;传统文化;游戏化教学

一、引言

多元智能理论在世界教育教学改革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历史的结晶[1]。对于我们来说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责无旁贷,毋庸置疑。

那么探索全新的传统文化教育之路刻不容缓。迎面袭来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信息技术潮流带来更多可拓展的空间。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学生的多元智能,来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及重视程度大势所趋。最终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时代的主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生力量当务之急。深入思考、探索,最终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之路迫在眉睫。

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刚刚胜利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了传统文化明确的定义:“一个国家的历史、形象和尊严的代言是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的根蒂是浓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必须以领悟、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条件。近年来国家大力度进行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一直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着力点,从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三、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与国家的大力号召相反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却受到了“冷遇”,在教育中遭遇了“瓶颈”。全面分析当今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不难发现以下问题:

(一)忽略传统文化教育

1.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断层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偏差,家长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淡薄,子女受其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消极和抵触情绪,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力,甚至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缺失和断层。

2.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建设不完善

2012年,某教育机构对全国100家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进行统计,仅有30家高校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选修课程,其中配备对口专业教师的仅有20%。就学生学习情况来看,课程出席率小于35%。

(二)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过度的课程化,任务化,教育推广面狭窄单一。

灌输式教育,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真正理解。使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为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介绍。

(三)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缺乏情景式教育

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适应性,产生于特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也反作用于生活环境,与环境共融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其脱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成为无本之木,无根之水,空中楼阁,成为了书本的文化,“僵死”的文化。

四、多元智能理论与计算机网络支持下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在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新兴事物、外来文化迅速占领市场,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除了关注这些“异”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面前,我们不能只是爱么能助,望洋兴叹,更应该看到的是他们带来的活力与生机。那么利用多元智能理论结合信息技术实施多元多维、情景性、发展性的教育模式,正适合传统文化的教育。

近年来,随着互连网走入千家万户,我们进入了“全城一家零距离,珠穆朗玛在身边”开放、虚拟的网络时代。那么,让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是下一步应该探索的问题。

(一)利用网络虚拟现实技术为传统文化安个“家”。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虚拟仿真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世界的风采,是经济旅游的新潮流。那么基于网络虚拟现实技术显著的技术特点为中国传统文化安个“家”,是初步探索的方向。

(二)传统文化教育利用多元智能原理与游戏化学习的“脸对脸”。

让网络游戏为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让传统文化为网络游戏填加丰富的内涵。网络游戏的虚拟环境成为传统文化教育赖以生存的土地。

网络游戏是网络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一种,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成熟,传统的网络游戏也成了新兴产业。正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事件层出不穷。网络游戏设计的暴力,不规范占绝大部分因素。从网络游戏设计中入手改善网络游戏的不足,并在网络游戏设计中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网络游戏之中,赋予传统文化腾飞的羽翼,同时也赐予网络游戏以圣洁的灵魂,实现游戏化学习。

根据众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游戏化学习的难点主要在于游戏与学习之间相互融合的问题,游戏与学习之间的比重问题。

五、小结

根据游戏化学习的意义我们用情理的精神,利用传统的文化改造虚拟游戏的不足,填补虚拟游戏的漏洞。

利用多元智能理论使学生能无意识的在网络游戏中领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相反传统文化也在游戏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抑制其弊端,避免沉迷的现象。有机的将传统文化,网络环境,学生的意识结合到一起。三维一体的立体式隐性学习模式。

改变“填鸭式”教学,使学习成为一场有趣的游戏,从学习中感受快乐,使人们不再是对游戏成“瘾”,而是对学习成“瘾”。

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东西,在我们现代社会都有其重大的意义,通过多元智能理论与计算机网络的支持,我们更大程度的优化高等教育中的不足,并将传统文化传承,保存下来是非常必要的。

篇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中,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课程设计的缺失以及教师教学中的忽视等原因,中华文化缺失、被忽视、被冷落,中华文化表达“失语”等境遇应引起高度重视。

(1)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人对西方的价值观采取支持的态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持质疑的态度,包括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愿意了解和获取西方文化知识。以英语为主要语种所承载的西方文化正以它的强势力量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从食品、服饰到节日、娱乐,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如热衷于洋快餐、洋品牌,喜欢过西方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忘记了春节的味道,不清楚中秋节的来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么知之甚少,要么不能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一些媒体上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英文水平很高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使用英语来表达母语文化,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古国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风范,如一些学者所说,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令人堪忧。

(2)课程设计的缺失。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文化既包含语言,又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加以表现,加以传承,加以弘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就课程设置来看,为了促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大量增加了目的语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如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与作品选读等内容,这对更好地利用语言进行跨文化学习和跨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几乎完全被忽略。笔者从四川省两所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看,发现没有设置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从课程设置情况看,只重视跨文化交际中对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忽视了母语文化的输出,对本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3)教师在教学中的忽视。英语属于语言学科,在教学观念上,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认为自己上课就是传授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无关。在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重视语言形式教学,即关注语音、语法、词汇及句子成分等方面的教学,教师也比较重视英语文化在英语口语、词汇、语法等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以加深学生对其理解。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却被忽视或认识不深,没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课堂教学中,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教学,使中国文化教学逐渐被边缘化。当然一些英语专业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或欠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系统学习和研究,自身表达困难,力不从心,更谈不上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教育感染学生。正是这一原因使学生在学习时过多地侧重英美文化的学习,忽视了中国文化,导致学生只会用英语表达英美文化,而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较低,造成交际障碍。

二、加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1)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动力,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中小学英语教师肩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光荣使命。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要完成这样的使命,高校就必须加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修订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的要求,一是在编制教学计划和实现的教学目标中,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要求,强化教师的责任担当;二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如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概要”“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等;三是修订教材内容,编录反映中华文化的优秀外语文章,在教材中主动导入中华文化的元素;四是修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外读物,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摄取量等,以此来提升学生中华文化素养,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3)提升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学中。将中华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专业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扮演着重要角色。既要求教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提升责任感使命感,又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化底蕴的积淀。唯有此,在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将中西方文化进行跨文化的对比与分析,才能用流利的英语准确表达中华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从而引导学生提高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平等对待多元文化的观念和意识,更好地把握中西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传播。

(4)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丰富的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对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习得中华文化知识、提升中华文化素养、培养中华文化自觉、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和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推荐阅读书目和报刊杂志,鼓励学生撰写英文阅读日记或读后感。二是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邀请著名的文化学者介绍中国历史、文学、建筑、艺术、民俗、饮食、服饰文化,并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提升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三是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现实价值。中国传统节日有其特有的文化符号,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我们要帮助学生解读这些文化符号,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历史与现实的文脉相接。四是组织开展诗词朗诵、英语演讲活动,开展中国画、书法、剪纸作品展览,开展音乐晚会、戏曲表演等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五是营造学校传统文化环境,在图书馆、教学楼等重点场所张贴中国传统名言警句或悬挂书法、国画作品,对校园建筑物、道路、桥梁、湖泊命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深厚办学历史积淀的名字等,建设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