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篇1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保护体系;三亚崖城

Abstract:The authors try to set up a hierarchical framework of the conservation plan of historical town, which contains five levels-“administrative area of town, historic town area, conservation area, officially protected monuments and sites together with historic building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framework, which has certain value for setting up a standard of the conservation plan of historic towns, meets the need of comprehensive conservation of all kinds of the heritages in historic towns.

Key words:historical town;conservation plan;conservation framework;Yacheng Town of Sanya

中图分类号:TU0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6-68(5)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起,住建部与国家文物局陆续评选并公布了四批共14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10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文化名镇名村已达529个,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契机。但同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严重滞后 。虽然2008年4月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明确规定了名镇、名村所属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责任与义务,并规范了保护规划中的部分核心问题,但由于缺少明确的编制办法标准,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至今仍只能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及文物保护相关规范进行。

无论是《条例》为代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中,还是相关规划研究中,名镇名村保护往往同时提出,似乎二者在保护方法上具有完全的一致性。但事实上,对于历史文化名镇,由于其在城镇规模、功能复杂性、城镇化发展对保护的压力、遗产分布的广泛性和片段化倾向等方面与历史文化名村有着显著区别 ,决定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相较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将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特点,如何科学合理的探寻其保护规划的编制方法更成为当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重要课题。而科学的建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分层次保护体系,使之既能满足当前遗产保护先进理念指导下对名镇范围内各类遗产全面保护的要求、又能使名镇保护规划与镇其它规划实现良好对接,更是成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方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2009年,笔者参与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进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管理办法》编研工作,并结合三亚崖城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研究,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分层次保护体系的建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1对现有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层次的分析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脱胎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之后经过多年的探索,其编制方法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缺乏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建立的极为明确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现行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1重古镇区,轻整个镇域

历史文化名镇既有按行政边界划分出的镇域范围,又有历史文化资源相对集中的老镇区。还有围绕历史镇区周边,并逐渐在之后的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历史文化村落或历史地段。从这方面来讲,名镇与名村不同,名村一般规模小,遗产集聚度高,多在老村,保护范围的划定也集中在老村范围,但名镇就很有可能会有分布于古镇区以内以及古镇区之外的保护范围存在。现行保护规划多重点关注古镇区(即历史文化资源较为集中的中心区),而对整个镇域层面的若干保护要素――如镇域范围的山水格局、文化景致、传统聚落等,则缺乏详尽的保护措施。如2006年完成的《上海朱家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以及2005年完成的《湖南里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等。

1.2重保护区及文物保护单位,轻历史建筑

众所周知,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核心内容即是通过保护区划的划定和保护措施的制定,实现对历史文化名镇核心遗产的保护,因此大部分的保护规划对于保护区层面的保护控制及管理措施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文物保护单位,名镇保护规划也多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予以落实。而对于历史建筑这个层面,则重视程度不够,尤其对于历史建筑的档案建立及保护措施的确定,在保护规划中极少提到。很多保护规划甚至没有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如:《多伦县多伦诺尔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及《云南剑川县沙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等。

关于这点,仇保兴副部长曾指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首先要摸清家底,明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内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历史街巷的基本信息,把这些内容在整个村镇空间层次上都列为保护的内容,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保护范围、不同类型建筑的保护整治措施。”①

1.3重物质空间,轻文化空间

多数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足够的重视,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空间的保护则缺乏具体详实的调查研究,尤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及传承的文化空间重视程度不够。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我国的传统文化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巨大的压力,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承载传统文化的文化空间或是已经不存在,或是沦为其它功能。

以《广西昭平县黄姚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为例,在保护规划中对古镇有较高价值的宗祠文化、诗联文化、牌匾文化及抗战文化都做了归纳,并希望能继承和发扬下去,但是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文化空间却没有加以详细地分析,更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空间如何结合、如何加以保护的措施。

2建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分层次保护体系的思路

建立科学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保护体系,必须从名镇保护规划的属性和主要目标入手。

2008年开始施行的《城乡规划法》确定了与城市规划体系一致的镇规划体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则明确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基于以上法律法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专家审议稿)》中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属性定义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是镇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可与镇总体规划一同编制,也可单独编制。单独编制时,保护规划应遵循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原则,如与总体规划发生冲突,应对总体规划提出必要的调整建议”。因此,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在规划范围上理应与镇总规保持一致,即镇域行政区划范围。

按照《条例》第二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的要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在镇域范围内主要应做好遗产普查、价值评估、山水环境、文化景观、历史聚落保护等宏观保护控制工作。

我国有些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行政级别很高,曾作为州府等地区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存在,其历史价值与遗存丰富程度很可能与有些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类似。另外一个与名城类似的特点是,今天很多名镇的建设现状是依托原有老镇区发展新镇区、形成新老镇区并存的状态,当然其遗产集中地和其价值的集中体现往往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老镇区。因此在保护方法上,我们不能像名村保护那样,直接进入类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核心保护区与建控地带形成的保护范围”层次,而应该借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历史城区”的概念,将历史文化名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历史范围清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涵盖一般通称的古镇区和老镇区――定义为“历史镇区”。历史镇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历史格局、功能结构、传统风貌、历史街巷、历史水系、社会构成等方面,其突出特征是整体性与完整性,因此,保护规划在该层次上需要通过控制人口、疏解功能、保护风貌、严控高度、改善设施等规划措施对其进行整体保护与控制。

《条例》中还明确要求历史文化名镇应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对保护范围内建设活动进行了严格限制――包括“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等极为严厉的条款。这显示出立法者坚决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最集中存留地的决心。因此,保护规划应科学、合理的划定核心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它们应当涵盖历史文化名镇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最集中的地区,在该区片内,保护规划应以风貌严格保护为基本原则,详细确定每处建筑的分类保护与整治措施、建筑高度、风貌等的控制要求。

对名镇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物及历史建筑是重要的单体保护要素,保护规划应对二者进行详细调查、价值评估,并确定保护措施。尤其是对于之前关注不够的历史建筑,应加强历史建筑档案的建档工作,作为保护规划重要的基础资料之一。

以上四个层次从“宏观―中观―微观”建立了历史文化名镇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成为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保护规划理应将其纳入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两大类 ,由于传统文化表现方式主要属文化部门分管,保护规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侧重于文化空间的保护、还原与利用。

基于以上研究思路,笔者结合三亚市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案例,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分层次保护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和细致的研究。

3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层次与内容

崖城镇是海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位于三亚市西部。全镇总面积约349.79平方公里,近10万人口,是汉、黎等民族聚居的地方。崖城镇拥有两千年建制史,曾为八朝州郡治所,1954年三亚建市前是县政府所在地,历史上曾长时间作为海南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崖城自然、文化资源丰富,镇域内拥有南山、大小洞天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崖城学宫、崖州故城、官沟及广济桥、迎旺塔、天涯海角石刻、小洞天石刻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盛德堂、何秉礼故居等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31日,崖城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崖城镇成为海南省首批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率先填补了海南省此项空白。

面临着“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和三亚创建“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重要契机,作为三亚城市发源地和文化遗产最重要聚集地的崖城必将承担起发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旅游的重要职能,原有崖城镇总规已与这一要求极不相称。2008年8月,笔者所在的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同时承担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和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由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属于镇总规的专项规划,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崖城镇总规一致,为崖城镇域范围,面积约349.79平方公里。重点工作范围――即划定历史镇区、保护范围的研究范围――为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规划区范围,约68平方公里。本次保护规划建立的分层次保护体系如下:

3.1镇域层面

该层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对崖城镇域文化遗产的普查,确定镇域范围内保护要素,构建镇域文化遗产网络,明确镇域山、河、港、城、村、文物古迹、地下文物埋藏点、历史建筑等的保护措施。在对镇域遗产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历史镇区范围(图1)。

3.2历史镇区层面

历史镇区,即通常意义上的崖城老镇区,是古崖州历史最为重要的环境及空间载体,也是崖州古城的所在位置。由于崖城主要现存历史文化遗存以清代、民国时期为主,而此时崖州古城的发展已越过城墙内范围,在宁远河北呈现连绵发展态势,因此,本次规划将宁远河北、以崖州古城为中心的连绵发展区划定为历史镇区。

在该层面,保护规划对崖州古城轮廓、山水格局、街巷格局、人文景致、河湖水系、高度控制等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对人口、用地、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防灾等提出规划措施,确保历史镇区在严格保护其文化遗产和价值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图2)。

3.3保护范围与风貌保护区层面

由于崖城历史镇区周边还拥有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水南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和传统建筑风貌保存较好的保平村,以及展现崖城地区的骑楼特色及入海口风光的保港历史地段,它们同属于本次总规修编中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其中也存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因此,本次保护规划在该范围内进行建筑质量、年代、高度、风貌普查,并以此为依据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风貌保护区和环境协调区。

崖城历史镇区划定的保护区包含:两片核心保护范围(含镇海门外核心保护范围,日坊核心保护范围)、三片风貌保护区(崖州古城风貌保护区、官塘村风貌保护区、起晨坊风貌保护区)及一片建设控制地带;

历史镇区保护范围包括:水南古村核心保护范围(水南三村核心保护范围)及两片建设控制地带;保平古村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及环境协调区;保港两片核心保护范围(含保港北区核心保护范围、保港南区核心保护范围)及一片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规划对划定的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划分为不同的保护类别,提出保护与整治措施,并对不同区划内建设行为提出规划管控措施、明确管理权限,为下一步编制保护范围内指导实施的详细规划提供依据。

3.4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层面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主要包括对崖城镇域范围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档案,科学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并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在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中,一方面加强对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大港的地下文物埋藏点的保护,另一方面结合保护规划和文物主管部门意见,对尚未划定保护范围的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

保护规划还按照《条例》要求,将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等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崖城镇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确定为历史建筑,建议政府适时予以公布。对历史镇区、水南村、保平村和保港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并针对每处历史建筑提出具体保护措施。

3.5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

保护规划对崖城镇域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普查,并进行详细的价值评估。在此基础上,规划以文化空间为纽带,将传统文化表现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结合起来,恢复必要的文化空间、将传统活动还原到举行活动的特定场所,让老字号返回到传统街巷中,实现“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图3)。

4结语

通过崖城的规划研究实践,我们尝试构建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分层次的保护体系。它涵盖镇域、历史镇区、保护范围、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不同层次,每个层次针对的保护对象与保护措施侧重点各不相同,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体系。这套体系明显不同于历史文化名村,而更类似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在宏观上实现了在规划范围、内容上与镇总规的衔接,在中观、微观层面为下一个层次的名镇历史镇区、保护范围的详细规划以及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详细规划与修缮设计提供了指导和良好的对接可能性,并尝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落实在物质空间上,希望能够对于推动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方法的研究与规范起到借鉴参考的作用。

注释

①仇保兴在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授牌仪式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讨会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参考文献

[1] 赵勇,高朝暄,李国庆,王广河.历史文化名镇规划编制内容与方法研究――以河北省蔚县代王城历史文化名镇为例[J]. 南方建筑,2009(4).

[2]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8.

[3] 王景慧.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2001.

[4] 孙继伟,徐洁.都市水乡朱家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5] 赵中枢,王川,张键,等.里耶镇总体规划及历史文化名镇[J].城市规划通讯,2004(11).

篇2

摘要:文章对于城市建设中对于历史地段保护保存的应用做了研究,文章首先介绍城市历史地段的现状,其次从提高经济效应、增强环境效应、增加社会效益等方面介绍了加强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的必要性,然后从历史文化地段与城市发展全面结合、完善立法并且提供法律保障、保护性开发并且建设性发展三个方面对加强城市建设中历史地段保护措施做了分析,最后总结。

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地段;保护

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很多历史遗迹都已经销声匿迹,这对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具有极其珍贵文化价值的珍宝,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古老文化的精华,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文化以及智慧方面的骄傲。历史遗迹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屹立几千年的精神力量,是繁荣强盛的历史见证,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历史文化保护是社会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也是使命。

1城市历史地段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建设的脚步更是加快。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很多历史遗迹已经变成了灯红酒绿的街市。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处在一个成长的黄金阶段,城市以空前的速度发生着变化,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忽略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导致如今能够完整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屈指可数,所以增强对于城市建设中历史地段的保护意识,增强对于历史地段的保护措施,是迫在眉睫的事。直到近些年来,历史地段的保护才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政府与人民的共同努力,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像一个被遗弃的了婴孩从新有回到母亲身边,开始表现出了生命的活力并且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2加强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的必要性

2.1提高经济效应

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于历史地段的保护力度,对于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极其重视。历史地段是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文化的积淀,是一个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地段有利于提升人们对于古老文化的审美能力,提高我国的历史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提升当地的知名度,从而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并且带动当地的经济建设,提高经济效应。

2.2增强环境效应

如今随着城市的建设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人们不注重保护环境给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保护历史地段,同时也能为周边的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历史地段那种淳朴、自然、舒适的感觉能够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思想,对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意义,从而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建立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

2.3增加社会效益

历史地段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是历史社会发展的见证,是古老文化的象征——这就是历史文化的社会价值。保护历史地段,有利于维持当地的生命力,也符合地方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增加当地的文化气氛及当地的历史文化自豪感,是人们精神上宝贵财富。同时历史地段为人们传递了我国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再到如今的信息时代的所有信息,历史地段就像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闪闪发光的珍珠,仿佛在为不断发展中的社会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的根源,时时刻刻在为中华民族增加着一种国富民强的信心。历史文化遗迹不仅能增加民族自豪感以及自信心,同时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为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团结发挥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3加强城市建设历史地段保护措施

3.1规划设计,历史文化地段与城市发展全面结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对城市的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增强历史文化保护理念,使得历史地段在城市的过程中能够完整保留下来。首先,为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使用环保材料以及倡导低碳理念,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发展需求,又能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对于历史地段加强保护措施,对已经发生破坏的历史地段及时修补,保持原滋原味历史地段风格。

3.2完善立法,提供法律保障

完善法律体系是对历史地段保护的基础,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将发展的核心放在经济建设方面,对于及时地段缺乏保护意识,同时相关的法律也不够健全,使得很多历史遗迹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销声匿迹。法律是保护历史地段的有力武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不仅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保护体系,还要因地制宜,对于不同时期,不同情况的历史地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治理,并且根据实际概况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同时在保护历史地段的过程中要加强地方政府与国家的合作力度,灵活的采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历史地段的完整。

3.3保护性开发,建设性发展

历史地段的保护并不是意味着停止城市建设的步伐,并不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包袱,而是一种和谐发展、合理规划、让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齐肩并行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手段,是既要发展城市建设又要发挥历史文化价值的科学发展策略。历史地段凝聚着浓厚的风土人情,散发着历史文化的气息,一方面可以继续使其发挥着原始的传播历史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应该针对历史文化遗产建立博物馆,或者在对历史文化地段保护的同时,发挥其传播文化的价值,在当地发展旅游业,将历史文化遗产变成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国之珍宝,从而不仅使得历史地段的保护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4结束语

历史文化遗迹作为我国历史中摧残的明珠,为我国的历史文化传播,历史价值传承,民族自豪以及民族团结方面做出了不朽的功绩。对于历史地段的保护意义非常之大,它不仅可以使得我国的古老文化源源不断的传播,并且散发着浓厚的生命气息以及表现着古人高深的智慧,同时历史文化遗迹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可以提升我国传统文化在国际地位中的影响力,并且还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瑛.城市传统民居型历史地段的产权体系构建与保护更新研究[D].南京大学,2012.

[2]邓晟辉,姚亦锋.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策略研究——以南京明故宫地段为例[J].城市问题,2005,(5):38-42.

篇3

关键词 东方市 古民居建筑 现状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东方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古称感 恩、延德、九龙,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黎族先民们就已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①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开始建县,东方是海南岛最早设立的十六县之一,至今已有两千一百余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更是给东方留下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其中,古民居建筑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且是中外文化相糅合的产物,成为东方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建筑被誉为凝固的艺术,承载着大量历史信息。②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建筑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正在逐渐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科学地研究东方古民居建筑保护与开发问题,对于东方的旅游业发展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就近年来东方古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1 东方古民居建筑的基本概况

据东方文物管理部门的统计,目前分布在全市各地,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明代中叶以前的有汉代马伏波井、感恩县学宫2处;主要的还是清末以后建造的规模较小的祠堂庙宇,有四更庙、关岳庙、麦家祠等5处、桥梁井泉有北黎桥1处和民国时期建造的古民居建筑。而民国时期建造的并较有代表性的古民居建筑则散落分布于本市八所镇的东北部,即墩头村、新街村、港门村、北黎村。其中,北黎村的古民居保存得较为完整。

东方的古民居建筑风格以骑楼建筑为主。骑楼建筑,是指一种将楼层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临街商业楼房。在调查中发现,东方现存的古民居建筑与骑楼相似。不论是建筑外立面的护墙,还是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都和骑楼的女儿墙、山花极为相似。甚至是窗楣、壁柱、浮雕和砖刻,都显现出骑楼的影子。由此,可粗略的将其归为骑楼建筑的一种。

20世纪初期,中华民族危机深重,面临着西方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巨大冲击,加上当时海南沿海的人们为了谋生下南洋,使人们接触了大量的外国文化,这一影响在建筑上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因此,民国时期建筑的设计、构造、风格,不仅保持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建筑特色,而且充分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建筑风格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

在外国建筑技艺的影响下,东方古民居建筑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以往的古民居建筑中,人们因地制宜地利用沿海这一优势,就地取材,利用珊瑚碎石砌墙。民国时期,人们创造性地把钢筋混凝土运用到民居装饰构件中,如柱廊、女儿墙以及屋檐。这充分体现东方古民居建筑不仅保留了本土建筑的风格和技术,还融合了外国建筑的技艺特色。整体上,大都是对称严谨,造型优美,比例准确,尺度合宜。在装饰元素方面,以象征吉祥的花卉、鸟兽为主。如荷花的谐音“和发”、梅花代表“喜上眉梢”、鸽子代表“和平”、流云纹象征“天界仙灵”、南瓜及石榴代表“多子”、鸡代表大吉大利等。这些传统的中国民俗文化和新颖的外国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骑楼文化,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 对东方古民居建筑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东方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开发工作也呈现出可喜局面,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如2011年10月,十一届东方市委常委会第156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东方市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文化强市”的建设目标,为做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成立了文物管理机构,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积极采取财政专项拨款等一系列有利措施,实施市级历史文物系列保护工程,先后对本市感城镇不磨村的吉首岭、新街遗址、感恩县学宫等13处市级历史文物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从2013年7月开始,东方市政府还相继投入80多万元用于黎族文物的抢救性修缮。但是,东方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也不容乐观,尤其是古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开发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据我们调查,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是群众保护意识淡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我们在走访本市八所镇的墩头村、北黎村、港门村时,路过的村民不时嘲讽地说:“这老房子有什么好看的?!”同时,在与村民的交谈中发现,对于当地村民来说,若有经济条件就该拆旧建新。是不是古民居建筑?古民居建筑有着什么样的价值?古民居建筑是否应得到保护?该怎么保护?这些问题都与他们无关。由此可见,群众对于古民居建筑价值的认识不够深刻,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意识淡薄,导致古民居建筑出现了惨遭破坏的局面。

二是古民居建筑绝大多数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导致荒废、倒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审美艺术标准的改变,村民们为了追求更舒适的居住环境,要么搬到镇上或其他城市等地生活,使大量古民居建筑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对于无人居住的弃屋,因为无人看守,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被偷盗,被破坏。加上自然灾害、风雨侵蚀导致古民居建筑荒废、倒塌。

三是拆毁重建现象严重。据我们的调查得知,目前东方的一些现代化民居是在古民居建筑的基础上对外部进行修葺的,如坐落在本市八所镇墩头村有一座房子的正前方是黄色的墙面,不锈钢的铁门两边装有玻璃窗户,并附有不锈钢的防盗网;房子的右侧则是古民居的灰面墙和拱状木窗。甚为严重的则是在原有的古民居建造而起的房子,古民居建筑的影子无处可寻。显而易见,人们的变相修葺和严重拆毁使许多有价值的古民居建筑失去原有的风采。

四是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保护措施不落实。在我们走访的过程中,当问及对古民居建筑的保护措施时,许多村委会干部都无奈地表示:“这些属于文物部门管理的范围,这些古民居建筑根本上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如果没有上级部门的批示,我们也不能任意行事。”出现这种情况,很大原因要归结于东方市政府有关部门认为古民居建筑价值小,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古民居建筑纳入有规模的保护体系中,保护措施不落实。加上东方古民居建筑的分布较为分散,保护难度较大,使其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

3 保护与开发古民居建筑的主要对策

从东方古民居建筑保护现状的分析中,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保护古民居建筑的重要和紧迫。认真做好保护和研究工作,向世人展示古民居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仍是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特提出几点对策:

(1)增强保护古民居建筑的意识。一是编撰《东方古建筑》。东方古民居建筑,见证了东方近百年来的历史发展变迁,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编撰出版《东方古建筑》,不仅为东方保护古民居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更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保护古民居建筑的意识,有利于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二是开展对古民居建筑的宣传活动。利用我国“文化遗产日”,运用多种形式集中对文物法规和古民居建筑保护工作进行宣传。

(2)做好编制保护规划工作。保护规划是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工作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依据。东方市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结合东方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将古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开发纳入城市或村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古民居建筑以专项的保护,并实行问责制。要做好编制保护规划工作,东方市政府应当邀请省内外文博方面的专家到东方进行实地考察,对古民居建筑保护与开发进行“把脉问诊”,提出建设性、针对性的意见,制定编制保护规划的方案。同时,文物管理部门要深入挖掘,摸清古民居建筑的“家底”,对全市的古民居建筑遗址村落进行普查登记,建立档案,挂牌保护。

(3)积极探索新的保护模式。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民居建筑,必须不断探索新的保护模式。对于年久失修没有人居住的古民居建筑,鼓励个人认领保护,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补助,借此来激发许多人保护古民居建筑的热情,以保证恢复古民居建筑的原貌和确保古民居建筑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4)充分挖掘古民居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打造特色旅游资源。古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从来就不是对立存在的。对于古民居建筑来说,如果只是一味地保护,但不开发利用,很难体现其价值。因此,实施有效的保护并正确深入开发利用其价值极为重要。古民居作为最基本的一种建筑类型,在现代化社会加速发展的今天,其越发彰显浓厚的历史人文价值。然而,旅游就是一种人们对不同生活、不同历史文化的品味和欣赏。目前东方发展旅游业仅依靠海滨特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挖掘特色,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旅游产业,提升东方城市的文化内涵。如可以鼓励有实力的开发商兴建一些以骑楼建筑为模板的楼群,以酒店经营的形式,供游客居住,以其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吸引游客,这样,不仅使古民居建筑文化得到传播,而且实现了历史文物保护与乡村建设的协调发展,从而助力东方旅游业的发展。

注释

篇4

关键词:遗产廊道;保护规划;生态基础设施;大运河

在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宝库中,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但这一重要的遗产种类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目前我国的遗产保护体系中尚不包括有关区域战略性的内容。这一体系由于缺少这部分内容而产生的弊端已经凸现在包括大运河在内的一些重要线形文化遗产保护中。

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是发端于美国的一种区域化的遗产保护战略方法,同时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思路的保护措施。本文认为,重视遗产廊道的保护可以为包括大运河在内的我国的遗产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一 遗产保护区域化的历史趋势

在历史保护领域中,对历史环境的关注很早就开始了。早在1931年由国际智力合作所通过的《雅典》就提出“要着重保护它风景如画(pictur— esque)的特征”。1964年的《威尼斯》则更进一步提出了要保护“城市的或乡村的环境”。随着城市规划学科加入到遗产保护领域中,人们开始把文化遗产保护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来认识。《马丘比丘》、《内罗比建议》、《华盛顿》等重要文献的制定,表明了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实际上已经扩大到整个历史城镇。

遗产保护区域化趋势表现在把自然和文化遗产合二为一。早在1968年,美国就召开了“世界遗产保护”白宫会议,呼吁保护世界的自然风景区和文化遗产,这是官方公开发表的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合二为一最早的文件之一。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正式把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一起作为具有普遍价值的遗产加以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合二为一是这一权威公约的突出特点。公约中有一条“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后来作为“文化景观”单独列入遗产地范畴。在1984年的世界遗产会议上,人们曾就这个问题做过讨论,许多专家认为,在今天的世界上,纯粹的自然地已经十分稀少,更多的是在人影响之下的自然地,即人与自然共存的区域,这些区域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重要价值。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西方国家都开展了区域化的遗产保护。以法国为例,在1983年法国就制定了《建筑和城市遗产保护法》,对包括建筑和城市在内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1993又在该法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制定了《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法》,提出了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区的概念,对包括建筑群、自然风景、田园风光在内的区域加以保护。

同时,在我国,运河作为工业文化遗产(industri— al heritage)的研究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产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为此组织了专门的研究 (1996),并形成报告提交给ICOMOS。

跨地区甚至跨国家的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作为一种遗产形式正在因为其崇尚的“交流和对话”理念而进入人们的视野。1993年,西班牙的桑地亚哥·德·卡姆波斯特拉朝圣路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单。1994年,在西班牙政府的帮助下,在马德里召开了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研讨会。现在,ICO— MOS下边设有专门的机构CIlC(The ICOMOS Inter— 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ultural Routes,国际古迹理事会文化线路科技委员会)负责文化线路类遗产的研究和管理。

遗产廊道主要发展于美国,是一种在遗产保护区域化进程中采取的方法。该方法在保护中强调遗产的文化意义和自然价值,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和自然保护并举,是一种追求遗产保护、区域振兴、居民休闲和身心再生、文化旅游及教育多赢的多目标保护规划方法。

二 绿色通道与遗产廊道

遗产廊道的出现和绿色通道的发展成熟紧密相关。绿道在美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其概念由 Whyte于1950年代首先提出,1987年在美国户外空间总统委员会上官方首次使用这一概念。这一委员会认识到几年之内美国将有80%的人生活在城市中心,而远离自然,因此提倡把自然引入城市,以方便市民游憩之用。保护基金会(The Conservation Fund)在同一年发起了美国绿道计划,现已经发展了或正在修建的绿色通道加起来有600条之多。

不同的研究者对绿色通道的定义不尽相同。其中Little认为绿色通道是能够改善环境质量和提供户外娱乐的廊道。包括五种基本类型:城市河边绿色通道;以道路为特征的游憩绿色通道;生态上重要的廊道绿色通道;风景或历史线路绿色通道;综合的绿色通道系统或网络。可以认为,绿色通道是连接开敞空间、连接自然保护区、连接景观要素的绿色景观廊道。它具有游憩、生态、美学等多种意义。而 Little绿色通道定义中的第四种主要就是遗产廊道。

遗产廊道是绿色通道和遗产保护区域化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线形的文化景观,在这些景观中人与自然共存,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尽管其价值未必能够突出到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但是因其代表了早期人类的运动路线、体现着一地文化的发展历程而具有文化意义。一般来说,遗产廊道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

遗产廊道首先是一种线性的遗产区域。它把文化意义提到首位,可以是河流峡谷、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也可以指能够把单个的遗产点串联起来的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线性廊道。它对遗产的保护采用区域而非局部点的概念。它又是一个综合保护措施,自然、经济、历史文化三者并举,是一种多目标的保护体系。

一定尺度上的遗产廊道同时也可以成为战略性的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lnfrastructure)。遗产廊道不仅保护了那些具有文化意义的线形遗产区域,而且通过适当的生态恢复措施和旅游开发手段,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使得一些原本缺乏活力的点状遗产重新焕发青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为城乡居民提供游憩、休闲、教育等生态服务。这一点对于那些经济发展落后、人地关系危机严重的地区来说尤为重要。

遗产廊道的保护规划除了像一般的绿道规划那样强调景观生态过程,强调土地覆被、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适宜性等因素以外,更重视的是对文化因素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组织。就文化因素来讲,它强调对具有历史意义的植被如古树名木的保护,同时也注重历史气氛的烘托。

三 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的必要性

1.问题分析——从大运河的保护看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目前,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类工程遗产和遗产廊道,大运河的保护基本处于失控状态。造成大运河保护现状的本质原因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法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其次还有一些国务院颁布的条例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这些法规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涉及三个层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文物保护单位。后者针对单体文化遗产,前两者针对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这种体系架构实际上未涉及区域性的遗产保护。像大运河这样长达上千公里且价值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对待显然是不适宜的,更不可能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来对待。现行文化遗产保护的正式架构中实际上没有此类遗产的地位。

目前针对大运河的保护仅仅是区段性的,地方政府出于旅游开发的目的,对个别河段进行厂景观整理。这样的保护,对大运河这样的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若要从根本上保护好大运河这样的文化遗产,还是需要引入遗产廊道式的区域保护体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改革相关的保护架构,最终实现多目标的多赢保护。

2.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的必要性

(1)以此保扩大量珍贵的线形文化景观遗产

在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或类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是极为丰富的一个种类。在这些遗产中包括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大运河,更有着像剑门蜀道等为数众多的在地区文化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线形文化遗产。然而大量的对这种线形文化景观的保护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保护这种线形文化景观,就需要建设我国的遗产廊道。

(2)以此建设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

在人口负重与土地资源贫乏的背景下,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是危机四伏。正如区域和城市开发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前瞻性与高效兼备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一样,区域和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也取决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是区域和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区域及其城市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Na— ture's Services)的基础。这些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且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遗产廊道是构成生态基础设施的内容之一,无疑将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以此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

建设遗产廊道,将使原先零散的文化遗产成为区域性的整体,通过系统的解说、游道组织,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这一点已经被大量的事实所证实。美国很多地方遗产廊道带来的旅游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亮点之一。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必将使得大量的文化遗产焕发活力,必将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我国遗产廊道的保护规划应如何进行,本文就大运河为实例做简要讨论。

四 遗产廊道保护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简要探讨——大运河整体保护研究的初步理论框架

1.遗产廊道建设的理论基础——大运河的价值认识

(1)大运河的文化意义

大运河北起中国首都北京,南至杭州,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开凿于中国诸侯割据的公元前 5世纪(春秋未),拓展于中国封建王朝即将走向强盛的7世纪(隋),贯通于少数民族统治的13世纪 (元)。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里,它一直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南北物资运输通道,并同时作为区域水系骨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该地区形成众多城市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运河是中国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历史,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历史的重要记录、见证和载体。其文化意义不仅体现为构成运河各遗产元素的文化意义,更体现为作为整体的大运河文化线路的文化意义。其价值载体不仅包括实体型的文化遗产,还包括构成运河文化线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大运河的当代区域景观生态战略意义

大运河的当代景观生态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对区域生态结构有着广泛影响的半自然生态系统;第二,它是运河区域城乡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大运河有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存留,这些湿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景观生态战略意义。

2.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大运河整体保护研究的初步理论框架

(1)分析问题——大运河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大运河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另一方面是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就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而言,主要有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对遗产廊道保护的不利影响。包括对构成运河之各遗产元素及组成本身的影响,对其历史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各元素历史空间关系的影响等;同时,还包括对运河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对作为景观基质的农田的影响、对运河及其支流廊道功能和景观结构的影响、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等。其机遇则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城乡居民的休闲需求,这些需求和经济发展本身必将促进遗产保护上的投入,为大运河遗产廊道的保护提供了有利机遇。

南水北调给大运河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更带来了保护的机遇。大规模调水使得建设高效和具有前瞻性的遗产廊道成为可能,不仅能够有机会对断流和生态功能瘫痪区域进行系统的生态修复,而且有可能对作为遗产廊道的大运河进行系统的保护。

(2)解决问题——大运河整体保护战略对策

在必要的历史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研究的理论框架见表1)的基础上,提出大运河整体保护战略对策,并在以下两个层次上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战略与实施导则。

第一个层次是遗产廊道宏观尺度上的保护战略,包括遗产廊道范围的划定、廊道区域内诸遗产元素的判别、廊道遗产元素空间关系的重建等;同时制定所涉及的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战略,包括已列入或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与历史文化名城等。这一层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运河文化线路的价值认识和评价,以此为基础进行运河诸遗产要素历史空间关系的重建,即运河文化线路的识别和判定。

第二个层次是遗产元素尺度—亡的保护设计导则,包括如直接涉及的单体和群体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导则的制定,并结合具体运河道提出断面保护设计导则、护岸设计导则、游道设计导则等。这一层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诸遗产元素的价值认识和评价。

五 结语

在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我国的类似遗产还远远没有得到重视。借鉴遗产廊道这一历史与自然保护并举的遗产保护思路和方法,完善和建设我国的遗产保护体系,保护我国以大运河为代表的丰富线形文化景观遗产,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文献.台北:台湾博远出版公司,1992:10-25

2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沦——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0

3 Little,C.E.Greenways foT America.Baltimore,M.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

4 王志芳等.遗产廊道——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一种较新的方法.中国园林,2001(5):85-88

5 王景慧.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规划师,2002(6):9—13

6 Costanza and Daily·Natural capit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nservatlon Biology,1992(6):37-46.

7 俞孔坚,李迪华,潮洛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规划师,2001(6):9-17.

8 安作璋.中国运河文化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8

篇5

关键词:无形文化遗产;特征;策略

Abstract:After discussing the status of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istoric cities in china and tendency of heritage prote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firstly concluded that though being at the initial stage,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istoric cities was in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presently.Then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haracter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can be generalized as activity ,vitality and diversity,the paper put forward three principles and a set of methods about it’s protection in historic cities,the former including principles of integrated protection,dynamic protection and widespread participation.At last,a real case was shown to explain the strategy mentioned above.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haracter;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8-26(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我国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 1982年开始建立至今已经公布117座历史文化名城,为城市遗产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无形文化遗产,也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将无形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①。

无形文化遗产和有形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遗产,如何合理有效的保护无形文化遗产是在名城保护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1保护现状和困境

虽然在名城保护制度建立伊始就将无形文化纳入到其保护对象,当时直到今日,与物质遗产相比,名城保护中的无形文化遗产保护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现状主要表现为:

1.1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与其重要性还存在巨大差距

无形文化在名城保护中还处在一个比较边缘的地位,如在名城保护规范仅仅在保护内容要求上对无形文化遗产有所提及,缺乏详尽的技术规定支持,更没有对应的保护层次。

1.2还处于重点保护、抢救保护地阶段,保护对象和深度还有相当的局限性

目前,多数情况下能够纳入保护体系的无形文化还以知名重点遗产为主,并且只能笼统的提到大类,大量遗产还被拒或遗漏在保护体系之外;同时,在保护深度上往往只能够提出原则性的保护建议,执行重点的抢救性保护,难以达到有效保护的目标。

1.3现有的保护方法没有充分考虑无形文化遗产特性,实施效果欠佳

目前对无形文化遗产往往倾向于静态的博物馆式保护,或者孤立的割裂式保护,前者没有考虑到无形文化的活态性,后者忽略了其空间属性,对无形文化和名城保护均无法难以提供有效指导。

1.4展示利用中存在过分雷同的倾向

通过合理利用造福地方社会经济是遗产保护重要目标,但在很多地方处于低端层次,往往简单抄袭其它地方的展示方式,甚至直接出售其它地方的文化旅游产品,造成千城一物的局面,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宣传起到负面影响。

要改变这种局面,实现对历史文化名城和无形文化遗产两者的共同、有效的保护,除了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水平外以及理顺名城管理体制外②,更重要的是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确定一条合理有效的保护路径。

2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虽然历史文化名城的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存在上述问题,其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同样其解决也难以一蹴而就,但现阶段很多有利因素的存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很好的契机:

2.1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无论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都有巨大的财力支持遗产保护事业,保护费用开始日益增多;同时经过20多来各界对保护不懈努力,以往仅仅是曲高和寡的保护的事业得到越来越多普通民众的认可,具备大规模进行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2.2近几年,无形文化遗产已经成为遗产保护的热点

国际上, 2001年联合国宣布了包括昆曲在内的19个人类口头及无形文化遗产代表作,到2003年《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得到了缔约;国内,也于2006年6月公布了中国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形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2.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形文化已经成为城市最后一块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发掘的特色资源

对其的正确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全面保护城市资源、延续历史街区活力、促进名城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

3无形文化特征

要选择和制定合理的保护策略,需要首先研究无形文化的特性,明确保护要求,才能制定适合无形文化的保护策略。

无形文化遗产与有形文化一样都是人类创造遗留下来的财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无形文化的创作、表达都离不开物质性载体和空间,很多有形文化往往就是无形文化的物化成果,两者互相交融、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文化遗产体系。

虽然存在紧密联系,但无形文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活态性,其创造和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人类不断更新和叠加的历史文化记忆③,其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变化,保留最为经典的部分,扬弃落后的成分,添加创新的元素;二,生活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传承必须以人为主体,如果没有广大民众的参与,其生命力必然会逐渐丧失,同时这里的民众是具有共同属性的群体概念,只有特定民族社区的民众,才是特定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无可替代的能动主体④;三,多样性,每一种无形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会由不同的传承者根据自身个性进行丰富完善,并形成不同特色和流派,从而形成丰富和多样的遗产内容。

4名城保护中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根据上述特征,在名城保护中对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应遵循以下策略:

4.1整体保护原则

由于物质空间载体与无形文化遗产具有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的特点,将两者保护相结合,通过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提高历史地段的品位和活力,并通过历史地段和历史环境的保护给无形文化创造一个最接近原生态的生存环境,实现历史遗产的整体保护。

4.2动态保护原则

无形文化遗产许多都是活化石,静态保护只会使其日益萎缩,因此在保护中应当允许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在发展中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保存其核心和精华,同时使其得到延续和发展。

4.3广泛参与原则

引导多种力量参与到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尤其应当引导和发挥民间机构作用,激发民间文化、艺术、工艺的研究机构和行业组织在非物质遗产保护中的积极性,实现非物质遗产的动态保护。

5基于上述保护策略的无形文化保护方法

5.1研究区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

研究、挖掘地方无形文化,了解区域整体文化特征,确定价值比较尺度,并通过对地方无形文化挖掘和整理,确定遗产保护的内容和主要对象。

5.2调查无形文化遗产的保存状况

了解和确定上述有价值无形文化遗产的现存状况,包括面临的主要威胁、延续性等,以此确定保护等级、方式和时序。

5.3研究无形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状况

包括无形文化遗产需要的空间载体类型、两者的紧密程度、物质空间的保存状况等,确定无形文化遗产和物质空间的可行结合方式。

5.4综合分析利弊,选择事宜的保护措施

这些措施大致包括:保护历史环境、加强研究力量、资助社会机构、培养传承人、建立规章制度、创造展示空间、修葺现有空间载体等等。

基于上述策略的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案例――以绩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例

5.4.1绩溪基本情况

绩溪古为歙县属地,为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是孕育徽州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徽州和安徽之源⑤。绩溪拥有数量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和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集传统风貌、历史文化于一身的皖南古城,现在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5.4.2徽文化情况简介

徽文化是以历史上的古徽州府为核心,经由徽州商帮和徽州士人向外传播和辐射,进而影响其他地域文化进程的一种区域性历史文化。徽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徽州人在文化领域里多方建树,徽文化在商帮、宗族、理学、医学、画派、文书契约、朴学、版画、篆刻、戏曲、教育、刻书、科技、建筑、三雕、村落及民俗、方言、民间工艺和全国菜系之一的徽菜等多个领域创造了丰硕的文化成果等。今天,在古徽州“一府六县”范围了仍旧保留下了大量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

5.4.3绩溪无形文化遗产的特色

绩溪的无形文化遗存基本涵盖了上述所有类型,根据对徽州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比较分析,我们认为绩溪的无形文化中名人文化、传统工艺、传统民俗和绩溪徽菜方面具有特色和突出价值。

名人文化:自古以来,“大江之东,以郡名者十,而士之慕学,新安为最;新安以县名者六,而邑小士多,绩溪为最”(《江南通志》)。代表人物有:越国公汪华,抗金名将胡舜陟,抗倭名臣胡宗宪,清代徽墨大师胡天注、胡余德、汪近圣,红顶商人胡雪岩,著名学者,湖畔诗人汪静之等等。

传统工艺:绩溪作为徽州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徽州工艺的发展和形成中起到过很重要作用,产自绩溪的澄心堂纸、瓷器、徽墨、三雕或在徽州工艺史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或代表徽州工艺的最高水平。

传统民俗:绩溪至今仍旧保存着大量的鲜活民俗,其中徽戏在民间繁衍延续不断,,其他仍有保留的民俗还包括祭祖大典、庙会、秋千台阁为代表的传统庆典活动,以及以绩溪徽剧、舞狯、舞龙灯、马灯舞、拍寒山为代表的传统民间曲艺等。

绩溪徽菜:徽菜发源于徽州绩溪,徽菜起源与绩溪的民俗活动“赛琼碗”⑥密切相关,代表作有岭南“十碗八”,岭北“一品锅”等,几百年来,绩溪的徽厨与徽商一起走出大山,成功地打造了徽菜品牌,使徽馆名震大江南北, 2005年,中国烹饪协会授予绩溪“中国徽菜之乡”称号。

5.4.4绩溪无形文化遗产的保存现状

根据现状调研统计,上述代表性无形文化遗产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名人文化:绩溪具有一定历史影响力的名人逾百人之多,目前仅有胡雪岩、胡开文、三个专门纪念馆和一个综合性名人档案馆,其中,名人档案馆是附属县档案馆中,规模很小,仅仅收集档案文件。此外,大部分名人故居空闲或被非法占用。总体来说是其状况是数量不够,缺乏陈列和宣传的物质空间载体。

传统工艺:澄心堂纸遗址和瓷器窑址环境有待整治,需要博物馆或者展览馆展示发掘成果;徽墨,现有上庄胡开文纪念馆一座、上庄墨厂和华阳墨厂两座,但展品内容有限、徽墨产品比较单一,其制作工艺的展示有待开发;徽州三雕的传承乏力,与市场结合度不够,缺乏一个集中展示制作工艺和产品的空间。

传统民俗:境况堪忧,其中各种庙会已经在全县内禁绝;祭祖大典、舞狯、秋千台阁、舞龙灯、马灯舞、拍寒山等在部分地区还有所保留,但活动举办的数量和频率逐步减少;徽剧方面还保留着伏岭业余徽剧团。总体来讲,文化生态环境受到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侵蚀是徽州民俗面临的最主要的威胁,此外传统空间载体的消亡也是加速其衰退的重要因素。

绩溪徽菜:作为重要的徽菜原材料基地和徽厨培养基地,徽菜材料和徽厨向外输出处于无序状态,水平良莠不齐;绩溪传统赛琼碗等活动具有很大社会影响力,应当得到恢复;徽菜的餐饮文化氛围不高,简单采用现代建筑和装饰,缺乏徽州地方特色和品味。

5.4.5绩溪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绩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要,制定以下措施:

名人文化:

①保护历史文化名人的故居、故地和纪念物等物质遗产,收集和整理与名人相关的书信、族谱、照片等文书档案;在古城内选择古宅改造为绩溪名人博物馆,作为综合展示和研究场;修缮现存的名人故居或故址,作为专项展示场所。

②资助民间组织绩溪徽学会,由其负责名人思想研究工作及名人博物馆日常管理和运作,提供资助和召开名人研讨会的方式加强对名人文化的发掘和名人思想的研究,发挥名人效应。

传统工艺:

①对已经失传的传统工艺,首先加强工艺遗址的保护,使记载工艺历史信息的载体得到完整留存,结合资料研究,挖掘和整理传统制造工艺。具体包括:保护澄心堂纸古遗址,整治遗址环境,恢复兴建传统手工制纸作坊;保护徽州瓷器古窑址和周边环境,重点规划展示湖里遗址,选择一栋湖里村古民居改造为瓷器博物馆;

②对至今仍有传承的工艺,应当加强对工艺的科学记录,同时加强对新工匠的培训保证传统的传承,还应当引导和鼓励传统工艺与市场经营行为的结合,增强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具体包括:对徽墨,构建上庄徽墨展示基地,扩充胡开文故居及其纪念馆和改造上庄镇办墨厂展示徽墨制造工艺;对徽州三雕工艺,灵活采用原址保护和异地保护的方式保护三雕遗存,在县城三雕博物馆傍利用现有建筑改造民间工艺制作展示街,作为三雕工艺的集中传承、展示之地。

传统民俗:

①与物质遗产保护相结合,正确保护和恢复这些传统民俗的活动空间,包括祠堂、寺庙、戏台等,延续祭祖大典、庙会等传统民俗的活动空间。具体包括:规划龙川胡氏宗祠、湖里周氏宗祠作为宗祠文化展示场所;保护传统公共空间,引导恢复祭祖大典、庙会、秋千台阁等活动。

②结合历史建筑保护,以多种投入形式适当建立专项民俗保护和展示场所;通过对传统曲艺人才培养和日常演出的资助使传统曲艺得以传承和延续,定期组织重大传统节庆,使传统节庆得到保护同时为传统曲艺和其他传统民俗营造活动氛围。具体包括:设立绩溪徽学会曲艺分会;选择改造历史建筑兴建绩溪曲艺博物馆;修复和整治湖村章氏祠堂、上庄古戏台作为展示活动场所;加强民间曲艺原生态保护,选择重点村落作为传承基地。

绩溪徽菜:

①结合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农业发展规划保护好徽菜的原材料的保护;建立徽菜馆和徽厨等级评定制度,保证正宗徽菜得到展示和推广。

②将旧城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徽菜传承结合起来,实现餐饮文化氛围提高和旧城区复兴良性互动。具体包括:结合整治东大街环境,调整两侧用地功能,改造现代建筑和利用部分历史建筑,作为徽州饮食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并且在该区域内定期举办绩溪赛琼碗、徽菜美食节和徽厨比擂集中展示徽菜精粹。

其他无形文化遗产:

①文书古籍:规划宅坦作为古村落谱牒、古籍的展示基地;选择改造历史建筑作为档案馆新展示场所。

②历史地名:研究恢复已经更改的古城传统地名;新区道路命名中注意历史元素的运用。

③传统商业文化:规划古城内县剿丝厂搬迁后,规划为传统商业展示区。恢复百年老店章鼎泰、周益昌、泰来布店、太和烟店等老字号。

注释:

①文化场所为联合国网站上公约中文版的译法,其英文版对应单词为cultural spaces,也有翻译成为文化空间。

②中国的遗产管理体制属于多头管理,在名城保护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隶属于文化部门管理范畴,城市格局、历史街区、历史村落由隶属城市建设部门,文物保护单位的属于文物部门,影响了名城保护的效率和效力。

③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刍议.江西社会科学.2006(01),P33-37。

④贺学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民间文化论坛.2005(06),P73。

⑤徽之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地理之说均源于此地。一为山水之名,因在绩溪县境内有徽岭与徽溪,故得名徽州;一为地方之名,因在绩溪县境内另有大徽村。康熙年间置安徽省,取名于“安庆”、“徽州”二府之名,故绩溪亦成为徽州、安徽地名之源。

⑥绩溪县胡家、西坑村等一带,农历正月十五至十八纪念汪华,举行祭神烹饪比赛,俗称"赛琼碗",每年一次的“赛琼碗”集中展示各家各户烹制色、香、味、形、意、饰俱佳供品,琼碗摆在神庙正殿案桌上,共24行,每行12只,该活动绵延数千年创造了丰富多样徽菜品种。

参考文献:

[1]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绩溪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出版,1998.

[2]吴晓勤.皖南古村落保护方案保护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朱万曙.戏曲・民俗・徽文化论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4]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02).

[5]刘魁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J].民间文化论坛,2005(04).

[6]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J].民间文化论坛,2005(06).

[7]陆林,凌善金,焦华富.徽州文化全书――徽州村落[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8]朱万曙.徽州文化全书――徽州戏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9]朱永春.徽州文化全书――徽州建筑[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10]卞利.徽州文化全书――徽州民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11]鲍义来.徽州文化全书――徽州工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措施

马山要发挥自身优势,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必须以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支撑,而马山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可持续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度假胜地建设,是彰显马山特色的有效途径。

一、马山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

马山又名马迹山,拥有4亿年的地理历史和5000年的人文历史,是一块自然山水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的宝地。改革开放前,全国各地各有关单位和部门都看好了这里的风水宝地,并在这里建了许多休(疗)养院。改革开放以后,以灵山大佛景区的成功开发建设为标志,马山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这里也成为世界佛教论坛的永久会址,引起世界的瞩目,同时进一步推动了马山的旅游事业发展。为了让游客的脚步慢下来,细细地品味马山丰富历史人文的韵味,2015年灵山胜境又成功地开发了拈花湾小镇,丰富了胜境的活动范围。本世纪初,在当地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沿湖以休闲拓展和果实采摘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农庄开办了近10家;从前年开始,各种农家乐旅游休闲点的建设正方兴未艾。

二、马山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马山街道围绕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氛围不浓厚。由于宣传的影响力小,人民群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有偏差,有些群众会认为文物保护是文保部门的事,于己无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积极主动性,因此,有时会出现文保点周围环境脏乱、得不到保护的现象。

(二)自然或人为因素破坏历史文化资源。马山虽有众多历史文化留存资源,但其中有不少历史资源因年代久远、历经时代变迁和风化侵蚀、水土流失,有些文物本体已经不完整,这也是一大遗憾。由于前一时期的征地、拆迁和开发建设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马山的一些自然历史文化资源遭到严重的损失、破坏,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因传承人的去世而面临失传。如檀溪湾的一些名泉、石碑坊、古树名木、许叔微墓;耿湾的盘龙湾、伴奴湾;古竹水平的水王平墓;万丰的竹坞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如马山的山歌、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等等都因老一辈人的故去,将面临失传,保护、抢救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资金匮乏。文保资金的缺乏成为制约文物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大难题。就常态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而言,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也就根本无法及时开展正常的文物保护与维修。由于经费的短缺,许多文物保护单位不能进行有效管理、保护措施不能落实,有的只能任其损坏,甚至无存。由于文保人员经费难以落实,挫伤了业余保护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文物的有效保护。由于经费的短缺,交通工具难以保障,马山文物保护单位点多、面广,管理工作难以到位。

(四)缺乏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人才。文保单位看护员建制不齐全,也缺少必要的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具。而这直接影响文保工作的开展。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和维修保护单位,容易出现文物本体损毁的现象。至今尚未研究制定出较完善的保护措施,易长期遭受暴晒和风雨侵蚀。

三、加强马山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能够促进马山地区的发展。当前,应该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力度。

(一)科学合理规划,让文化资源盘活起来。组织专家和学者对马山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在此基础上,统筹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保护方案,对文化内涵相同或相近的资源归类,找出具有代表性的资源作为品牌,带动其他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例如,利用名人效应,可以把许叔微的“梅梁小隐”和赵翼墓归为一类;为弘扬宗教文化,可以以灵山大佛为依托,开发利用葛洪的 “云居道院”,可改变目前马山单一的佛教景区的状况;也可以利用阖闾城遗址开发建设的契机,结合山上的吴王避暑遗址、战鼓墩等吴越文化遗迹一起开发建设,形成一个吴文化游览群;同时还可以打造以“马灯舞”为品牌的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推进马山文化旅游建设。

(二)加大宣传力度,让文保氛围浓厚起来。一要进一步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提高人民群众对保护文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二要深入宣传有关文物保护的法规和政策,增强群众的文物保护法制观念。三要积极宣传文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群众保护文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文物保护法》颁布纪念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重大时机,集中开展文物保护意义、目的和要求的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形式,如举办知识竞赛、街头咨询、印发宣传单、张贴标语、新闻媒体报道、专题讲座、互联网甚至手机短信等。同时,要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正面宣传与反面“曝光”相结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促进全马山人民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使文物保护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心爱护文物、自觉遵守文物法规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业余文保员培训,让文物保护专业起来。业余文保员是基层文物保护的第一道防火墙,被誉为历史文化资源的守护者。为充分调动文保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文保队伍的管理。一是开展业务培训。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学习文物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了解本区域内文物史迹的基本情况,明确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明确文物保护的基本要求等,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实地参观等,提高业余文保员的文物保护知识和管理水平。二是落实责任,签订责任书。要求文保员加强本区域范围内的日常巡查。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加强对火源、电源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对住户等相关人员宣传消防意识,发现隐患督促使用人或所有人及时整改,确保文保单位无火灾事故发生。三是实行月报告制度。预防文物破坏和文物失窃,严防文物损毁、改建、添建或拆除构件。在文物面临破坏时,应立即制止并及时报告,使文物免遭破坏或减少损失。正常情况下,实行月电话、季度书面报告制度。

(四)加强人才建设,让文化资源传承起来。人才是最活跃的生产力,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可为马山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解决不少难题。近几年来,马山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加强了文保单位的修缮和管理,但在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方面还存在空缺。若可以引进或培养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便能将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马山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地貌状况、气候条件等结合起来,有望能更专业、有效地修护马山文物遗迹,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好马山文化遗产资源,将马山文化遗产引向一个更具深度的、全新的发展方向。

(五)依托非遗文化,让文化资源丰富起来。散落在马山的众多非遗文化如何尽快融入文化旅游,也已经成为当下文化旅游中的一项关注课题。太湖水的滋养,培育出了吴文化朵朵璀璨文明,映射出吴地文明中的“崇文”精神。多年来,马山依靠灵山胜境,引来每年百万游客,以至于时日一长,天下只知灵山,而不知马山。翻阅马山史书,一页页跳过的人文历史俨然还只是沉睡在故纸中,未来要做成高品质文化旅游度假区,必须弘扬吴文化,到史料记载中细致抽取诸如吴越经典、吴歌俚曲,梅梁小隐,文化交融等马山特色文化因子,让游客漫步在太湖山色、投入在佛音禅语中的同时,深深体悟到江南吴越文化的“崇文”古风犹存,今天实现了更好、更高的传承与创新。如梅梁小隐,可建成以灵山为依托的新旅游景点,以百草园为名,其中以中医草药为主,以中医养生,禅修,休闲为主的结合旅游和文物保护发扬光大中医文化。同时也要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加强保护,如可以把马山和平社区的牛塘龙窑遗址和旅游文化相结合,在保护原有遗址的基础上,在附近重新建个龙窑,结合学生基地,加强保护和传承,以最美乡村的内涵作为景点对外开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除了要对马山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之外,着手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马山历史文化资源,这也是对马山历史文化资源的一种更好的传承与保护。盘活、做实马山特有的非遗传统文化,八方来客的文化太湖之旅才不仅仅是言必称灵山胜境,而更厚重的是千年历史人文的“尚武、崇文、务实”的文采风流与开放进取的吴文化精神,带给天下人以高品质心灵体验与精神洗礼。这样,马山历史文化方可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魏东,王艳.浅谈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A].春草集[C],2013,463.

[2]陈俊安.马山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A].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2013,13.

篇7

关键词:古镇;保护;分类;原则;规划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8-65-(5)

1 前言

历史古镇保护规划有五大特性:(1)规划体系的独立性——主要是指保护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独立性及其保护对象在地域空间上的独立性;(2)规划过程的参与性;(3)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互动性——规划成果的通俗化,建设过程的技术专业化;(4)规划管理的控制性——控制是整个规划的核心,是实现保护的主要手段;(5)操作实施的实用性——规划成果的具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

2 历史古镇的内涵

镇作为一类居民点的统称,最初因军事屯兵、政治管辖需要而设置。在行政区划意义上,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基层行政单位,由县管辖。镇=县城镇+建制镇+集镇,包括从属于县的县城镇、县城以外的建制镇与尚未设镇建制但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

历史古镇有多种提法,如历史文化名镇、历史城镇、历史小城镇等。历史古镇属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民族特色与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镇。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古镇应该具备的条件:(1)具有一定规模,保存较完整集中的,以传统建筑群为主体构成的遗产、文物古迹区;(2)能反映该地区某一历史时期的历史风貌、地方特色、民族风情、传统文化或历史信息;(3)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或革命纪念意义等多方面价值;(4)发展历史较长,至今仍有人生活,蕴含着传统思想文化。[1]

历史古镇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面的操作,有众多的参与主体,保护制度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和资金保障制度。笔者总结了古镇与古村、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差异性(表1)。

古镇保护规划的概念可作如下表述:以古镇保护理论为分析手段,以城市规划学为规划方法,运用修护工程、生态工程、建造工程等科学手段,协调古镇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与人文环境要素的关系,对古镇的空间布局、街巷建筑、古镇肌理等进行筹划和安排,保护古镇特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把古镇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成可持续发展理想人居环境模式。

古镇保护规划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指有特征的地貌和自然景观,包括地理条件和气候、物理条件;人工环境要素,指人们创建活动所产生的物质环境(城镇格局、街巷空间、历史建筑、基础设施);人文环境要素,指人们生活风貌的环境体现,它反映了居民的社会生活、生活情趣、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2]

保护规划的目标是要保护地方特色风貌,这种特色风貌是当地政治、经济、艺术、文化以及当地居民社会生活的积淀,是文脉的延续,是历史的印记。通过保护规划中的指引措施,指导广大居民的建设活动,使古镇具有历史可读性(图1)。

评价历史文化古镇的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特色价值度,指古镇的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主要由建筑形式、空间形态和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组成,是古镇的灵魂所在;原貌保存度,指古镇内历史建筑群或建筑物的保存完好程度;整体规模度,指名镇保存历史建筑规模大小。

3 历史古镇保护的分类

3.1 按古镇的特点和性质分类

(1)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或风景名胜为特点的乡镇。

(2)地方特色及民族文化型:由同一民族由于地域差异、历史变迁而显示出的独特个性成为风貌主体的乡镇。

(3)近现代史迹型:以反映历史的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为其显著特色的乡镇。

(4)传统风貌型:具有完整地保留了某时期或几个时期积淀下来的完整建筑群体的乡镇。

(5)风景名胜型:自然生态环境对乡镇的特色起了决定性作用,由于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其鲜明个性的乡镇。

(6)特殊职能型:乡镇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这些乡镇的特征。

(7)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镇各处的文物古迹作为历史传统体现的主要方式的乡镇。[3]

3.2 按地形特征分类

(1)平原古镇:建在平原的古镇,其形态和它的规模有直接关系。规模较小的通常以一条街贯穿整个村镇。平原村镇中还有一些采用的是散点式的布局形式。

(2)山地古镇:山地古镇布局大体上可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主要走向与等高线平行;一种是主要走向与等高线垂直;还有散点布局。历史古镇的整体格局体现出与自然山水的融合关系,具体有背山面水型、山水相间型、群山环绕型。

(3)水乡古镇:水乡古镇的空间形态基本上取决于河道的走向、形状和宽窄变化。沿河道的的集镇一般多呈带状分布的形态,所以这种带状形式的集镇也多随弯就曲地分布于河道的一侧或两侧,这样就形成了以河道为主体的带状空间。[4]

3.3 按发展模式分类

(1)纯保护模式:该模式往往为了保护而保护,确实能保持古镇的面貌,保护的经济来源主要靠政府的投资;

(2)保护兼开发模式:该模式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辅,以旅游开发促进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国内做的比较好的有丽江、平遥与凤凰;

(3)纯开发模式:该模式为追求短暂的经济利益而牺牲整个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古镇开发过于商业化的表现。

3.4 按动态发展的过程分类

(1)经济复兴型:着眼于古镇内部,特别是对在古镇大规模空间扩张过程中逐渐衰败的旧街,选择内填式的模式。经济复兴型模式着重挖掘土地的经济效益,偏重开发用途。

(2)环境改造型:此类模式以提高古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

(3)历史保护型:这种模式的主导思想是强调历史的保护,着眼于街道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将历史保护与开发项目相结合,适用于具有文化沉淀和历史风貌的街道。此类模式的手法是通过保护街道的外观和外部环境来保存地段的历史风貌,而对内部设施则进行更新,以激活街区的社会与生态环境活力。[5]

按古镇生成的原因及其所承载的功能来划分,还可将古镇划分为交通型古镇、资源型古镇、农耕型古镇、商贸型古镇和复合型古镇。

4 历史古镇保护规划的原则

4.1 原真性原则

原真性是古镇保护的一条基本的原则,也是规划设计的基本前提。原真性就是要保护本来的、原生的、真实的历史状态,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这些历史信息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是经过历史选择人类智慧的结晶。原真性是与保护对象价值有关的最为基本的资格因素,是保护对象应具有最本质的属性。原真性也要运用在保护和规划古镇的空间布局、街巷空间、城市肌理、河道、绿化等真实的历史信息,保持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6]

4.2 整体性(系统性)原则

整体性的原则是指对规划区域必须整体性地进行考虑,各种设施的配备应兼顾整体的使用需求及利益获取,而不应局限于某区域或者某利益集团的规划目标。既要关注人工造就的物质形态遗产的保护,也要关注作为背景要素与环境必需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还要关注作为物质形态遗产源流的地方性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护。历史古镇是包括建筑、环境、空间格局以及人类活动等元素在内的统一整体,所有组成元素都与整体有着一定意义的联系。历史古镇是协调统一、连续的整体。历史城镇内的物质元素和非物质元素、人工元素和自然元素构成了一个整体,保护历史古镇就意味着保护构成历史城镇的综合元素。例如,成都市洛带古镇保存着较完整的客家文化,古镇及周围的乡民多为广东移民的后裔,走入其间能感受到浓郁的客家传统。洛带古镇上有着诸多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落,如广东会馆、江西会馆等。

4.3 非终结性与弹性原则

历史古镇的保护不是终结性蓝图式规划,而是一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跟进的渐进性过程,并在保护过程中,注重历史城镇的发展性和变化性,应该体现历史的足迹,也就是弹性的规划理念。

4.4 渐进性与灵活性原则

历史古镇像一切有生命的机体一样,总是处于不断的生长与发展之中。今天的新事物,是未来的历史遗产。历史城镇的保护是一个不断升华的动态循环过程。古镇中为居民认同的场所,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而形成的,应避免对其物质环境作巨大的改变,以免造成场所中物质特征的流失。

4.5 多样性原则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城镇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构成历史城镇系统的要素也是多样的,并且各有其特点和功能。历史城镇的功能与空间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多种生活方式的共存,包含多样的空间环境和生活环境、多样的社会交往活动,它为居民提供生活的场所,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多层次心理需求,使历史城镇具有了无尽的吸引力与生命力。保持多样性原则的实施有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实体层面,二是社会人文层面。物质实体层面的多样性要求,不管建筑风格与年代,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有物可看,有话可说,都可以和谐的并存。

4.6 最小干预原则

最小干预原则(最低限度原则)是指尽可能地采取最低限度的维护措施,以制止由于自然或人为造成对遗址的破坏。文化遗产展示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其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而不是表现现代技术的进步和成就,也不是个人才能的展示,更不是为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而横加变形修整。它要求遗址的保护能以维护原状的方式解决的,绝不以维修方式解决;能以物理方式处理的,绝不用化学方式等等。这些保护思想对遗址的展示设计起着指导性作用,如成都市洛带古镇五凤楼的修复。

4.7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保护的原则

物质文化遗产是有形的、可触摸的,它能很好地反映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历史风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是彰显人类文明内涵的表现形式之一。从传统的只注重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向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重保护的理念转变,把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非物质文化不如物质文化那么易于把握,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将其有形化。

4.8 保护与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保护最终目的是为了传承和利用,也只有合理地利用,才能充分展示其本身存在的价值。创新保护模式并使其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保护的目的。为了保护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各项建设必须做到,第一坚持保护真实的历史文化遗存,维护传统格局和风貌;第二正确处理保护与现代协调关系;第三处理好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古镇现代化的建设关系,适应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使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建筑物的使用有利于延续建筑的寿命,应继续使用它们,但使用功能必须以尊重建筑的历史和艺术特征为前提。

4.9 系统保护、重点保护、特色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古镇的保护要有重点、分层次、分阶段实施,制订近期、中期、远期保护目标,逐步实施整治、改善和更新。既要保护和传承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又要继承和弘扬无形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之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古镇的历史积淀。历史古镇保护重点及难点就在于保护其特色性,特色性是指历史古镇或其内部历史文物古迹所表现出的一种有别于其他镇的特色。[7]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古镇生活的重要诠释,可以充分发挥其相应的旅游利用价值,同样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相互推动。

4.10 功能织补的原则

根据历史文化遗产的具体保护要求和目前实际情况,对历史地段与空间的功能进行整合。必要时,进行空间修复或织补。对无法恢复的历史地段或空间,在保证与整体历史环境风貌保持协调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方式重新改造利用,将现代生活必需的一些功能空间,选择性地填补到原有空间布局中。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维护、延续古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4.11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性原则

历史古镇的利用与保护都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模式。古镇的展示利用应该将其纳入当地的生态保护系统、文化旅游开发系统与文物保护系统之中。对古镇的利用要将历史和现实、自然和人文进行整合,从全局出发去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整个古镇不宜采用博物馆式的保护方式,建议采用整合性保存的观念手法。古镇历史景观风貌的保护不仅仅是一个体现历史古镇文化特色的规划过程,也是建立一个动态发展的生态景观系统的规划过程。[8]

4.12 公众参与性原则

灵活的组织建设和管理规模,使保护规划具有针对性,便于居民参与。在保护规划的调研中,应充分征求广大居民的意见,根据居住使用者的需求和建议,分别进行个案研究及整治规划设计。在保护制度上,实现政府、社会投资团体及居民间的共治,赋予居民对历史城镇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公众参与可以渗透到建筑环境的整治和使用的全过程。[9]

5 古镇更新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古镇保护规划的基本步骤包括: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分析材料,发现问题;宏观统筹,保护分级;细部深入,科学设计;精心组织,严格实施;设计反馈,长效管理。[10]历史古镇更新过程中的保护措施如下:

(1)控制人口,优化产业结构:控制古镇人口容量;调整功能布局,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化进程。

(2)保护古镇,小规模渐进式更新。

(3)整治城市水系,改善生态环境。

(4)保护古镇天际线,维护城市景观:古镇景观控制;园林绿地系统建设。

(5)改善交通,缓解古城交通压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畅通古镇路网建设。

(6)全面保护古镇风貌,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古典园林的保护;街坊的保护;古建筑保护;古城墙、城门的保护;对居住的原生态保护。[11]

(7)继承与发扬优秀的地域文化,打造古镇名片。

(8)保护古镇的文化个性,呵护历史文脉。

(9)加大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力度:加强立法,明确职能;繁荣评弹事业;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的认定和培训机制;完善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建立保护专项基金。

(10)大力加强数字化遗产建设。

(11)开展一系列民俗活动,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力。

(12)建立完善历史文化资源展示系统。

6 结语

古镇保护是动态的保护,积极保护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更新,保护是前提。历史古镇物质与非物质保护规划包括以下的内容:非物质性要素保护(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留与发展传统手工艺;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传统;传统手工艺;地方特产;饮食文化。物质性要素保护:古镇区内的历史街区、古建筑、院落等。整体保护历史古镇空间结构与街巷脉络(文脉);“点、线、面、体”结合的保护结构;架构系统,增强整体性;保持的山水自然格局;历史街区保护控制范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风貌协调区三类;古街区高度控制;建筑活动的引导控制;街区保护与整治模式:历史街区内的历史建筑不得随意拆除;整治;改善;修缮;维修;整修;街区重要物质性要素保护等。历史古镇保护规划应该具有整体观、动态观、社会观、发展观与法制观。历史古镇保护规划方法需注意以下几点:

(1)古镇整体保护与特色保护相结合;

(2)古镇一般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

(3)古镇适度修复与合理利用相结合;

(4)古镇保护与更新相结合;

(5)古镇动态保护与静态保护相结合;

(6)古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与生态建设发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 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5]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6] 杨宏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7] 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2003,(4):1-3.

[8] 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与国内法规选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9] 樊淳飞.遗址保护建筑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篇8

关键词:丽江;历史文化遗产;原真性

近年来,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我们当代生活的重要领域,对于一些价值显著的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人们不再为它们的生死命运争论,而是将它们看作构成地域文化的独特资源和珍贵财富。原真性因此成为近年来历史保护的关键概念,这表明,保护的进程已经需要我们在理念与实践上向着更深层的目标迈进[1]。

1 国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历程

国外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由来以久,而从现代意义的文物保护并通过国家立法开始于19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认识也不断的发生变化,更加注重对其全方位的“真实性”保护[2]。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现代遗产保护法的国家。1913年12月31日通过的《保护历史古迹法》是世界上第一部保护文化遗产的现代法律。

2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分为三个层次:文物古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古城―历史文化名城。

2.1 在“文物保护单位”之外,增加“历史建筑”或“近代优秀建筑”的名目,保护有继续使用的要求,又不适合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法的建筑遗产。

2.2 在“历史文化保护区”之后增加“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名目,保护那些不够“历史文化街区”标准,却又不应放弃的历史街区和历史性自然景观。

2.3 在实际工作中,仔细地认定保护层次。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轻易拆掉或仅保留外观,可称“原物保护”;属于历史文化街区的,要保护外观整体的风貌,不必强求所有建筑的“原汁原味”,可称“原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中非文物古迹、非历史地段的大片地方,只求延续风貌特色,不必再提过高要求,可称“风貌保护”。

3 当前存在的问题

(1)错误理解城市现代化。贪大求洋,搞高层建筑、欧陆风,甚至追求怪异,破坏古城格局和风貌,破坏文物环境。

(2)不能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片面认为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急功近利,只重近期效益,竭泽而渔,过度开发,破坏了永续利用。

(3)为旅游效果,不顾历史真实盲目复建,造假古董,仿古一条街依然不衰。

(4)“保护性的破坏”,出于好心而方法不对,清理文物周边环境则开大广场,却丢了文物的历史环境气氛,或者追求华丽,整饰一新,损害了历史信息,损害了文物真实性和完整性。

(5)将历史文化遗产经营管理权整体出让给企业谋利,违反文物法原则,损害文物价值,也损害了群众的利益。

(6)关于出让经营权:①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价值取源于历史文化价值,这是巨大的无形资产,是名镇历代祖先创造的,也是现在全体居民的共同财富。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其无形资产的价值巨升,如何使这些能对当地居民有利,目前作法对此考虑不够。②协议的项目投资不少,但都是为旅游自身及其旅游环境,与古镇基础设施(如排水)建设无关,对居民生活环境改善无所助益。③授权独家授权一家公司拥有“保护性开发权和旅游经营管理权”会防碍广泛吸引社会各界的资金,无益于古镇的整体繁荣。

4、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4.1历史文化名城丽江

丽江古城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中部。古城面积3.8km,海拔2400m,人口2.53万(1997),其中,纳西族1.69万人[3]。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极具纳西族独特风采。我国政府于1986年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2旅游业的发展使得丽江古城面临文化危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开始市场经济改革,面对更广阔的市场竞争。丽江制造业的能力逐步下降。1999年云南省做出森林禁伐的决定并叫停了污染大、规模小的小化工产业后,地方政府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旅游业成为丽江的支柱产业。丽江古城既要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也要保护当地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保护当地古建民居。当地政府虽然出台了许多对古城的保护措施和硬性规定,仍然难以阻止这百年建筑文化遗产的逐渐流失:其一:越来越多的纳西人搬离了世代居住的古城而转租给外来经营者。古城原来居住着6000多户纳西族居民,自从旅游业的发展,主要街道上的1600多家户主纷纷开起了店铺和客栈。政府部门统计,其中有70%以上都是外来人口在经营。其二:政府虽然出台了许多相关规定和法规(如《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和较详细的维修规范(如《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手册》),但是外来经营者往往以自己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对房屋进行改造,无视相关法规,对建筑本身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当地居民的房屋建设,也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开始自发地对传统样式进行改造,选用现代的、先进的材料,或者直接搬用外来的、当今通用的样式。因为在普通大众眼中,“传统的”可以直接等同于“旧的”,而“旧的”也就是“过时的”。因而,居民自发建造的房屋在逐渐地对“传统样式”和“现代风格”进行整合、重组,并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倾向于“现代风格”。旅游业给丽江古城的“原真性”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与古城保护成为一对矛盾体。

4.3对于形成民居再生价值与传统文化“原真性”的思考

原真性对于遗产旅游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作为推力对于个人的遗产消费决策很重要;作为拉力,对于遗产目的地的吸引力很重要。原真性对于遗产具有重要意义,体现遗产历史文化价值的本质属性。1964年《威尼斯》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这明确强调了原真性对于遗产的重要性。丽江古城应将中国民族化的元素进行保留,并穿插新的时代符号,在新旧的对比、历史与现代的融合中完成保护并实现创新发展。丽江古城的传统民居并不是属于哪一种民居的特色。单一的保护性改造是不够的,有创新才有发展,创新也是一种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情况下,原有建筑格局和室内装修对现今不适合的地方应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符合当地情况的创新设计会慢慢融入当地的文化,成为不可缺少的要素。这既保护和延续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同时好的创新设计也会给经营者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了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成功,丽江遵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的意见,在1996年“2.3”大地震后的恢复重建中,拆除了与古城风貌不协调的8000多平方米钢筋混凝土建筑,最大限度保护和重现了古城的原貌。

“对老建筑最有意义的保护是找到它‘再利用’的方式。”这是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荣誉奖的加拿大建筑师P・M・歌德史密斯所强调的观点。老建筑新用途,使之既能得到妥善的维修和保护、延续古老的传统文化,也让游客在此地更好的感受文化和休息。要尊重传统和历史,采取措施保护民居建筑的文化遗产,延续整个古城的风貌和特色,注重周边环境,保持风格的延续性和环境的协调性及古城的整体发展。坚持近期与远期效益的统一,自然、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开发中要从古城功能的整体性的角度出发,解决改造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开发的方式可以多样,应能充分发挥民居建筑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潜能。

历史保护与原真性的讨论事实上是现代人诠释历史建筑存在价值的一种方式,修复就是这种诠释的实践过程。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恐怕一直都难以找到一个理想的、适合所有历史建筑的保护准则,但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谨慎地对待我们的作为,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在我们的每一步实践中,我们膜拜什么,留存了什么,丢弃了什么。

参考文献

[1]卢永毅.历史保护与原真性的困惑[J].同济大学学报.2006,(10):24-29

[2]杨世光.丽江史话[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5):1-5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特点 发展

文化是历史的财富,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创造了凝重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杰出智慧,展示源源不绝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彰显了独特的品格和气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共同对保存人类记忆,保护文化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珍贵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全球的旅游业更多关注于如何利用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创造经济价值,而忽略了对非物质文化的开发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反映其民族感情。它不仅可以满足不同背景的游客体验各国、各地区文化差异的需求,也实现了跨文化交流,是旅游开发中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旅游开发有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发展文化事业。如何正确处理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和合理的模式,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从而最终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都是近年来备受中外学者关注的课题。各地政府也纷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地方法规立法规划。

在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另外还包括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文化空间。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纵观这些研究,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特点:第一,从研究的主要内容上来看,国内的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范畴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以及功能性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作用和意义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和保护措施研究,不同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方面。研究涉及内容之广泛、时间跨度之大、地区范围之广大大的领先与其它国家学者的研究。第二,从研究的侧重点上来看,国内学者主要是侧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范畴、特征、价值以及其功能性研究,较多的涉及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但是较少涉及到具体某个地区的具体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到横向的两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比较研究以及纵向时间迁移中某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变化历程。第三,从研究的范围上来看,国内的大多数学者都是以整个国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基础,从大局上把握事物的发展动向,指导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很少一部分学者是以某个地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基础。我国是个东西、南北跨度都是很大的国家,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应该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做到“因材施教”。第四,从研究的方法上来看,均无学者在文章中指明具体的研究方法,但通过对所有文献的综合分析,发现多数学者均采用了资料搜集和文献综合分析法。部分采用了比较和综合分析法,也有人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描述性的定性分析文章较多,定量分析的文章则为数不多,往后的研究可以更多的采用定性分析方法。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发展方向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上特点。从上述特点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我们可以明确以后的研究的发展方向。笔者的总结归纳如下:第一,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专家多为民族学,艺术学或政治学专家,其他专业的专家介入较少,研究视角就较窄,造成不同学科角度下保护措施研究缺失或不够深入,以及多学科结合的分析欠缺。以后我国一些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多多倡议更多不同领域的专家介入研究此问题,促进研究的多元化,在多元化的研究中碰撞出出火花。第二,很多学者提出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没有规范的理论指导,保护措施的系统研究不到位就很难对其现状归纳总结和创新。理论与实践脱节,一方面不利于理论的创新,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实践的执行。以后的研究需要以规范的理论为指导,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严谨的治学思路来开展。第三,研究方法也较单一,文献综合分析法较多,实证研究较少。论文撰写多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部分做得不够。以后的研究需要提高实证方面的研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进行理论上的创新。多多开展比较研究,对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国内与国外的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比较研究,在比较中寻求创新之处。

三、结论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抵制强势文化的侵袭,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从而为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的历史课题,如何在强势文化的冲击面前保持高度的文化主体性,是越来越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对我们提出的严峻挑战。

在某种意义上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身份的认识和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传承。只有站在这样的立场,我们才能够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当代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友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根[J].群文天地,2009,(1).

[2]刘壮,牟延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比较与解读[J].西南大学学报,2008.

[3]李春霞.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

篇10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理论

非物质文化是古代人类文明的证明和反映,对研究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艰难的生存处境,在全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大规模的减少,部分甚至处于濒危状态。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在1982年我国有着394种戏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面目前只有100多种,被大众所知晓的只有50种,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全世界范围都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措施来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是一种有效、基础的措施,对此方法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保护现状

(一)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群体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相互作用使得为物质文化遗产发生了微妙改变和创新,是他们自身也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历史感,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传承、创新,才形成了世界上丰富多样的文明和历久弥新的民族文化。一个国家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决定着民族的发展,同时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只有有着丰富深刻的民族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保护现状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历史文化对国家乃至世界的重要性,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精神生活,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其的保护措施也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研究讨论的重点。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减少速度加快。各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不同国家之间也成立了国际性的组织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被进一步保护,国家也要采取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正确理解档案化保护

(一)档案化保护的必要性

依据联合国科教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以一种信息和知识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人们言传身教在群体中进行传播,这也体现了它的非物质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实现这种意识内容的生、传递、发扬光大。由于通过人们之间的言传身教具有不稳定性,容易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歪曲和流失,所以档案化保护的形式成为了十分必要的保护手段。

(二)档案化保护的可行性

档案是通过文字、图表、音像等方式来实现对知识和信息的记录和传播,档案是一种载体,就档案本身而言没有意义,其价值体现在记录的信息和知识。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档案存在了一定的联系,有着一定的共同点。正是这种对有价值信息和知识的共同指向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成为可能。档案式保护不是指加强档案馆对申遗资料的管理和归档,也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研究。档案保护模式主要作用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环境的改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种人为的保护措施,为其生存传播提供一种更安全、可靠的途径。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可以方便广大民众对一些知识信息的了解、学习,一方面使民众受到文化遗产的熏陶,另一方面可以激发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积极性

三、实现档案化保护的举措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档案式保护归结为: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整理研究、宣传普及,同时对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档案固化、研究和宣传,最终实现改善其生存、传播环境的目的,进而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一)保证档案管理各个环节作用的充分发挥。首先,建立、整理档案的基础性作用。档案的本身不能发挥非遗的保护的作用,非遗必须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必须通过人们相互之间的传播、认识和应用,所以单纯的记录记载不能保证非遗的生命力。非遗的性质决定了非遗有着无形性、多样性、动态性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忽视它们的存在,以至于增加了对非遗深入了解的难度。档案的建立和整理能够实现对这类知识和信息的整理和固化,有利于我们对非遗进行体统的认识。其次,加强档案发掘非遗文化意义的作用。非遗能够有着强大生命力,经过几千年时间的磨砺还能存在的关键的是其文化价值,非遗的文化价值对现代社会的进步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当今,经济发展迅速,快捷、高效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旋律,多以现代对文化价值重视程度不够,加强档案管理对非遗文化的发掘有着重要意义。最后,档案资料的公开性。非遗不应归少数人所享有,它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是属于世界的文化,通过建档、整理、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要实现共享,使学者和民众能够更加近距离接触认识非遗文化,重新拉近民众和非遗之间的距离,让非遗的文化精髓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增进人民大众对非遗的宣传保护意识。档案公开的方式有多,例如电视媒体、图书资料、影视资料、学术讲座等,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宣传方式。

(二)保护主体的多样性

第一,加强相关公共文化机构的参与。档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复杂的工作和庞大的工作量还需要图书棺、博物馆、文化馆等相关文化机构的共同参与,弥补档案馆的不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工作的全方位进行。第二,鼓励相关专家和学者参与非遗档案化。处于精英阶层的专家和学者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他们能够深入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人文、科学价值,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施行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