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篇1

关键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筑分类,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分类分析的目的

一座城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不同的规划师,建筑师甚至市长一同建造而来,我们如今所看见的城市独特的风貌便是这种组合,重叠以及交叉的结果。由此形成了不同建筑自己的特点,有些是因为经济因素,有些是因为政策以及法律的制约,有的是因为创作思潮等影响,导致城市在当代人眼中成为了读不完的历史书。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要目标就是保护城市自身的特色。城市的重要组成元素就是建筑,建筑同时也是表现城市特色的主要元素。进行建筑分类有助于在纷杂的视觉世界中整理城市纹理以及脉络,以寻找到城市特色构成的基本物质因素,并且寻找到建筑与城市空间方面的意义与特色,从而找到其中需要保护的东西。

对建筑进行分类分析,在找到可以体现并且保持城市特色的对象同时,针对各类建筑特色从而定制出相应的建筑引导条例或是保护规划措施。目前城市中大多数急需保护的建筑都面临着更新,维护或是维修的问题,更多的是旧建筑需要改造更新。因此利用历史眼光对城市中建筑进行细致的分类,可以更容易操作或是理解保护规划措施,同时还能避免因此笼统性以及雷同性的改变或是淡化建筑以及城市特质的情况出现。

二,建筑类型分类

对于建筑分类一般以其建筑的风格与形式,可以进行六方面分类:

第一,中国传统形式。中国传统形式又可以按照朝代细分为清代一层,两层,明代一层,民国一层等。

第二,中西合璧式。中西合璧式可以按照材料细分为砖混一层,两层,三层,砖木一层,两层,三层等。

第三,西洋古典形式。可以按照建筑风格分为罗马时期,巴洛克时期,希腊时期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等。

第四,现代建筑。可细分为中国传统,西洋古典,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的现代建筑(可细分为坡顶,平顶,木门窗,钢门窗,高层,低层等),七十年代以及八十年代的现代建筑,九十年代以后的现代建筑。

第五,特殊类型。此类包括大型特殊公共建筑,宗教建筑,超高层建筑以及大跨度建筑等。

第六,文物保护单位。这一类可以说是具有专门并且详细维修保护规定的专门类型。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分类在一般情况下仅是一个概述,针对具体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内容项目分类方案。主要是针对城市特质的建筑类型。例如在上海有二十年代与三十年代住宅建筑项目中新式里弄,旧式里弄以及花园住宅等规划。因此,有重点的对某种重点建筑类型以及某些地区进行调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建立在建筑分类基础上的建筑保护以及规划措施

严格控制

严格控制是针对被保护建筑物的措施规划,标志性建筑物,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构成有特点并且在重要空间具有无法替代性的建筑,能够展现城市特色并且保持原状或是基本保持原状的建筑物等均是严格控制的对象。严格控制的建筑物修复时必须在外观以及布局上保持原本的面貌特征或是遵循原有的特点。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则需要尽量使用同材料进行原样修复以及维护。

一般控制

一般控制的建筑包括有:对城市空间的纹理,逻辑以及连续性较为重要的建筑群或是建筑物,保存原本的传统的建筑物以及局部改变的传统建筑物或是现代建筑物。一般控制的保护建筑在进行更新,整治,更换,装饰以及装修的时候需要以保留现有部分的特征或是要素为基础,并且以该建筑原有的类型特征作为依据。

修建

修建的对象除了被保护的传统建筑外,还有局部已经改变,仅仅保留下传统结构的传统建筑物。这一类建筑物一般来说并不是主张拆除的,而是将其已经不恰当不合适的部分进行改造修建。

改造

改造主要针对的是现代非保护建筑的规划,其对象主要有:某建筑的风格形象与周围不协调,现代品质不高的建筑。对于这一类建筑在有条件的时候可以局部拆除或是拆除,对于无法拆除的这类建筑,则需要进行适应周围环境的改造。

保留

保留同样也是这对现代非保护建筑的规划。保留的对象一般是保护以及改造以外的现代建筑。通常来说,这类建筑一般对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并没有大的影响或是没有影响。

重新定义

重新定义则是针对于非保护建筑的规划。当建筑在功能,空间以及景观上与其所在位置不相适应或是矛盾较大的非保护传统建筑以及现代建筑都需要重新定义。重新定义的建筑物则需要整体改造其使用功能或是拆除新建公共空间,绿地以及公共通道。重新定义的建筑则需要进行个案专题处理。

参考文献:

[1]:李乔《丽江古城民居改造分析与原真性保护的相互关系》[J],科技信息,2012年17期

[2]:杨丽霞,喻学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4年04期

篇2

规划项目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对主城区200多个危旧房改造片区进行了拉网式调查,共登录了191处地面不可移动文物,其中渝中区数量最多共96处,江北区23处,南岸区15处,沙坪坝区21处,九龙坡区4处,大渡口区2处,巴南区10处,北部新区4处,渝北区1处,北碚区15处。按文物保护单位级别统计,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三普文物点152处①。按文物类别统计,包括古建筑4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2处,石窟寺及石刻5处,其他1处。上述191处文物,列入抗战遗址名录的35处,革命遗址2处,优秀近现代建筑11处。除单体文物外,危旧房改造片区还涉及到18个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区,包括市级历史文化街区3个,即磁器口传统街区、湖广会馆-东水门传统街区、金刚碑老街传统风貌街区,以及《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1年修订)中列入的历史文化风貌区3个,即上清寺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七星岗历史文化保护片区、解放东路历史文化片区。

2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情况

2.1规划思路和原则

(1)主要思路重庆市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文物保护规划是配合大型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而编制的文物保护规划,其规划内容、规划范围以及规划措施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既要符合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又要考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主城区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尤其渝中半岛作为重庆母城,留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积淀了厚重的城市历史文脉,承载了巴渝儿女共同的城市历史记忆,大量的历史建筑就是其物质载体和历史明证。主城区危旧房改造使多数老建筑面临被拆除的威胁,对老建筑进行调查、甄别,实施抢救性保护成为当务之急。在长期的实践中,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也在随认识的不断深入而更新,越来越强调文化遗产本体与历史环境并重,文化遗产本体和文物所处自然、历史环境的保护与整治是文物保护规划的第一要义。只有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能谈如何发掘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文化遗产得到合理利用和展示。本次规划秉承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以广泛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对文物价值进行综合评估,充分考虑、统筹安排,力求规划的高指导性和强可操作性。(2)规划原则本规划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地方相关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和国际(文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坚持原地保护优先,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建设,重点保护、重点发掘,结合科研,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的规划原则。我们充分地认识到,文化遗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必须最大限度地加以保护,对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的文物,要尽量调动有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予以保护。文物是人类的祖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我们每一代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它们保护好,并传承给我们的后代子孙,以实现文化遗产的代际平衡。保护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其真实性,又要保护其完整性。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是衡量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文化意义的内在统一程度的标尺。文化遗产保护是要保护真实的文化遗产,而保护的目的是要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文化遗产的完整性既依附于其真实性,亦体现其真实性,完整性的内涵既包括有形范围上的完整,即文化遗产本体组成部分和结构的完整,也包括其所处环境风貌的完整。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要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采取统筹规划、分类保护、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方式,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着眼于长远利益,达到双赢的局面。

2.2规划需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1)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将一直伴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中。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它们只是人类活动产物的千万分之一,因而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性、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保护好文物,并将它们以最好的状态传给子孙后代。因此,保护必须是首位的,要以长远利益为重,考虑代际平衡。同时,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这一属性要求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多年的实践证明,保护和利用是文物工作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离开利用的保护将会出现僵死的局面,而不谈保护的利用必将是竭泽而渔。文化遗产的利用重在合理,首先是利用目的的合理性,要能够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其次是利用方式的合理性,应该要能充分体现文化遗产的公共性,使更多人享受到保护成果;最后是利用程度的合理性,任何形式的利用以不威胁文物安全为限。(2)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的、浩大的工程,它着眼于长远利益、综合效益。它与城市建设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这些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文化遗产是一种集有形和无形为一体的宝贵资源,如果保护得好、利用恰当,它可以成为城市竞争的软实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为宣传城市、打造城市添加厚重的筹码,无形之中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建设是在创造未来文化遗产,这种“创造”不是无本之木,所“本”就是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份珍贵遗产。因此,不能一味要求文化遗产保护向城市建设妥协,文化遗产不应该是城市建设的绊脚石,只要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将能够达到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双赢。(3)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民生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旧城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民生问题关系十分密切。多数旧城区的建筑破败,生活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宜居程度较低。旧城区的历史建筑,尤其是未定级的文物建筑,居住者通常都是城市较低收入人群。文化遗产保护一方面要保护遗产本体,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和整治周边环境风貌,改善旧城区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为居住在其中的居民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4)文化遗产本体与周边环境风貌的关系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越来越认识文化遗产依存的历史环境是文化遗产完整性的构成部分,同样体现了文物的真实性,脱离了特定的历史环境,文化遗产的价值将大打折扣。与遗产本体一样,遗产所处历史环境同样是不可再生的,且更脆弱易损。因此,文化遗产历史环境的保护与遗产本体的保护同等重要。依托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其周边环境风貌(历史环境、自然环境)进行整治,使之与遗产本体之间能够协调统一。

2.3规划主要技术手段

(1)危改片区内的拉网式实地调查根据《重庆市主城区危旧房改造规划》(2008年)中2008年至2010年全部危旧房改造片区分布图(地形图),我们组成若干工作小组,对所有危旧房改造片区范围进行拉网式全覆盖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对每一处发现登录的文物点都按照设计好的调查表格内容,进行GPS定位、摄影照相、文字记录、现状测绘,并将它们逐一标注在片区分布图上。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周围原著居民进行走访,获得文物历史沿革、变迁以及有关历史背景资料。(2)实地调查基础上的文物综合评估规划中,在对危旧房改造片区进行拉网式实地调查基础上,对所涉及到的文物进行整体的价值分析后,我们建立了针对每处文物点的综合评估体系。(3)依据综合评估评级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包括原地保护、就地迁建、异地迁建和留取资料等四种文物保护措施,并坚持原地保护优先原则。对于单体建筑而言,综合评估评级为“”的多采取留取资料,“”以上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则结合所在片区用地性质采取原地保护,或就地迁建、异地迁建,文物保护单位原则上均采取原地保护的措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文物,尤其是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列入《总规》中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一般均采取原地保护措施,结合片区功能定位整体保护。(4)利用卫星地图进一步明确文物现状在第二阶段的文物保护规划中,我们将每个危旧房改造片区红线和片区内的文物点分布情况,全部准确标注在最近更新的卫星地图上。这样一来,危改片区及文物点的位置、文物周边环境等信息均一目了然,对危旧房片区拆迁、文物保护都是一种很好的指引。

2.4主要保护措施及实施情况

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涉及的191处地面不可移动文物,原地保护、就地迁建、异地迁建和留取资料的文物点数量分别为114处、18处、12处、47处,分别占总量的59.69%、9.42%、6.28%、24.61%。原地保护是指不改变文物点原有的周边环境、风貌、基础和位置,待条件成熟时经现状勘察后针对具体病害施行加固、维修等保护手段。实施原地保护要求尽力保留文物原状和尽可能多的历史信息,维护并改善文物周边环境风貌,保证文物遗存本体及其载体环境的安全。在对本体实施保护时,须坚持最小干预的原则,采用原材料、原工艺,按照原形制、原结构进行保护,新技术的使用须采取谨慎的态度,体现可逆性和可识别性。由于本规划坚持原地保护优先原则,尤其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则上不得就地迁建或异地迁建,评级较高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也以原地保护为主,如川康平民银行、望龙门客运缆车遗址、人和门城墙遗址、重庆海关总署旧址、汪全泰号、白象街151号历史建筑、海关办公楼旧址、大溪沟电厂苏联专家楼、文昌宫、周家湾别墅、文星阁、重庆特钢厂仓库等。上述文物点后来大多陆续进行加固、维修,并被公布为国家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规划中建议原地整体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文物,基本都得到了有效保护。就地迁建是指在不改变原状、不破坏原有文物周边环境风貌的前提下,对文物进行就近整体移位迁建保护。本规划对就地迁建文物的规划选址提出建议,即结合危改片区的社区功能考虑,尽量选择片区规划绿地,不占建筑容积率。在工作中应按照“原材料、原结构、原工艺、原形制”四方面要求,做好解体前的测绘和修复设计工作,解体和迁建过程中要做好相关记录。本规划对陈诚公馆、徐远举公馆、交通银行旧址群等建议实施就地迁建,即便作出此建议,我们仍强调优先考虑原地保护。异地迁建是针对原地原址无法保护或已无原生文物环境风貌,但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地面文物,进行异地搬迁集中保护,并提取相关资料。异地迁建较典型的案例包括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里的几栋建筑,多是原李子坝片区和牛滴路环沿线危改片区内的抗战文物集中迁建至此,集中展示重庆抗战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历史风貌。除上述比较成功贯彻执行规划措施的案例外,还有一部分未得到执行的。例如有的片区部分文物点原定保护方式为原地保护或就地(异地)迁建,但在拆迁过程中予以拆除。

3加强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随着对过去若干年城市化进程的反思思潮的出现,各级政府对城市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通过对危旧房改造工程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情况的回顾和实施情况的初步追踪,我们对加强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3.1坚持文物保护优先、原址保护优先原则

文物保护优先、原址保护优先原则是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这也是文物所具有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的内在要求。不可移动文物不同于可移动文物,除本体外,所依存的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同样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文物历史内涵的重要构成。搬迁复建将流失掉宝贵的历史信息,尤其是关于重要的历史时空信息,搬去的只是文物的“壳”,也必将失去文物的“魂”。

3.2调整城市建设规划程序,强化文物保护前置审批

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长期存在,但并非不可调和。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应该调整城市建设规划程序,将文物保护列入规划和建设审批前置条件。从技术上可以通过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完成文物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信息共享来实现,这样一来规划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对涉及文物用地的土地性质、权属等作出统一、明确、合理的认定,在规划阶段实现城市建设对文物本体及其保护范围的避让。

3.3通过一定的政策优惠,吸引社会力量进入文化遗产保护

政府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力量,但单靠政府无法满足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这需要通过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吸引社会资金注入遗产保护。例如(1)通过减免税收的政策来鼓励历史建筑、街区的所有者、使用者、管理者对历史建筑、环境进行符合文物保护要求的维护;(2)通过优先开发城市中其他地块的权利来吸引开发商投资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项目;(3)通过优先古镇、历史街区内及其周边配套服务设施的经营权,吸引开发商投资古镇、历史街区的保护等。主城区危旧房改造中,有的地段和片区的文物保护通过引进社会力量投资,达到保护与利用共赢。

4结语

篇3

 

大遗址保护是长期困扰我国考古学界、历史学界、文物保护学界等的一个日益迫切的课题。孟宪民[1: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并建议国家制定具有长期指导作用的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和重点园区的建设规划;郭婧娟t2]提出保护大遗址文物、社会、环境资源的措施,经营管理模式与组织形式;龚良[3]认为遗址公园敁逐步实施保护,以达到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其中关键是保护与利用“度”的掌握;祝柏林K针对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保护规划,提出多方位、多层次、系统综合的遗址保护体系,进行文物遗址保护的构想;邢心田:51关于府城遗址设想建一座以绿化为主、雕塑为辅、建筑为点缀的商周古文化公园;黄光宇、李和平[6]对山陪都遗址提出整体性、真实性、综合性相结合的保护思想与方法;袁传勋介绍了土遗址保护材料;张祖群等[8i认为风景名胜区景观遗产可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与非物质及口头遗产三个方面进行培育;赵荣、张祖群等W定位了西安古都的城市精神,其中由遗址等构成的文化景观是判别城市精神的四个主要方面之一。总之,这些文献多是针对普遍性大遗址的研究或涉及大遗址的研究,多为就遗址论遗址,就保护论保护,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刘科伟、牛栋分析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社会经济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与遗址保护的矛盾,提出了遗址保护区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方向与对策;杨海娟、周德翼认为安城遗址保护区应发展都市农业;权东计、朱海霞[12]提出了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发展战略、实施战略的保护对策、生态环境建设对策、村镇景观建设对策及公园形象景观建设对策;胡立军、高波探讨了西安市历次城市规划中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杨新军、张祖群[14]等以西安市为例,对建设陕西省的城市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涉及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针对汉长安城大遗址的研究,多从社会经济发展、观光农业调整、遗址保护对策「历史沿革等单一角度入手,没有考虑环境因素是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的基础,没有考虑环境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可分解性,没有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好坏决定大遗址保护的成功与否。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当前大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从传统的一维生态环境观上升到二维环境观(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从大环境的概念着手,可以实现大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2大遗址保护的二维环境观

 

2.1大遗址保护的自然环境观

 

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大遗址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又使环境具有人文和历史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讲,文物古迹若脱离了它所植生的历史环境,其价值就会受到影响。例如与汉长安城休戚相关的河流、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均为物质形态的保护内容。如果没有渭河、泾河、霸河、浐河、浪河、搞河、沣河、谲河,就不会有“八水绕长安”之说。因此必须保护与汉长安城关系密切的淖河、崎岖河、漕渠、王渠、明渠、揭水、被水、昆明池、太液池、沧地等水体遗址,以及相关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

 

2.2大遗址保护的社会文化环境观。主要包括:①语言、文字;②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所形成的精神文明面貌,如审美、饮食习惯、娱乐方式、节日活动、礼仪、信仰、习俗、道德、伦理等;③社会群体、政治形式和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城市生态结构,在人文地理学中,它被形容为一种抽象的观念“氛围。

 

2.3二维环境视角下的文化景观

 

大遗址的独特形态主要指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形式,例如城垣、武库、五宫、两市、闾邸、八街九陌、十二城门构成汉长安城八街十一区的城布格局,城市交通组织、功能分区、城市的形态演变等等。建筑遗迹是构成遗址实体的主要要素。古遗址仍和现代城市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形成了汉长安城文化景观特色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体现在有实证价值的城墙遗迹、夯土建筑台基遗迹、地下遗迹和出土文物遗迹等,是全面反映历史信息、描绘历史发展过程的重要实物资料。

 

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汉长安城中除有形的文物古迹之外,还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汉代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它们和有形文物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着汉长安城的历史文化积淀,共同构成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此应该深人发掘、充分认识其内涵,把历代的精神财富流传下去,广为宣传和利用。它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对外交流、促进城市经济与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

 

实体与虚体文化景观的形成,一方面受城市所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而受不N的社会文化模式、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由此形成汉长安城文化景观上的个性。

 

3大遗址环境保护的方法

 

3.1覆盖保护方法

 

(1)覆盖方法:即在已经发掘或未发掘的遗址上,用土或人工材料进行覆盖,有些又在覆盖物基础上进行展示复原,将遗迹原封不动地予以遮盖,不仅解决了。降尘问题,也使遗址的温湿度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不受大气环境的影响,从而使遗迹得到有效的保护。

 

(2)植被覆盖保护方法:此方法一是作用于露出遗址地面的、大的遗迹点,在其周围一定范围内植树、植草,进行绿化工作,加强保护,防止风化的加剧;二是适用于埋藏于地下的、尚未发掘的遗迹,在其地表上进行植草,做标识性保护。

 

(3)铺碎石方法:将各种色彩的水磨石般大小的碎石均匀地撒在遗迹之上,一层碎石不但不破坏和不改变遗迹,而且还保护着遗迹,同时使遗迹面貌更加美观。因为是用不同颜色的石子分别铺在遗迹内的道路、宫廷等各个区域,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遗址内各区域的划分。

 

(4)复原展示方法:将已发掘的遗迹就地覆盖后,在其上按原状复原展示。复原的做法因物而异,对于土遗址主要采用特殊仿土材料对遗迹点进行覆盖和复原。

 

(5)绿化标识方法:地下建筑遗址的标识性绿化展示,对保护区内地下建筑遗迹位置和形状调查清楚的情况下,在遗迹地表栽植草皮或围绕遗迹栽植灌木,使遗迹范围一目了然,有显著的标识作用。

 

3.2场馆保护方法

 

主要是针对那些地下揭露和发掘的较小面积的土遗址,通过修建遗址博物馆,迁出少量居民,同时解决保护和展示的问题。

 

3.3技术保护方法

 

地上遗迹因与周围耕地接壤,受灌溉侵蚀,多处出现塌陷等损毁现象,有必要沿周边进行基础加固,并作整体性防水、防塌处理,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加固方法主要有下列两种。

 

(1)物理加固方法:主要是指用砖、土等建筑材料垒砌或轻型锚杆加固,以防止地上遗迹坍塌的方法。应用于遗迹中出现裂痕的情况及预计将出现裂隙的状况,用各种材料作支架,加固土块、防止倒塌,然后对裂隙进行回填。对城墙和夯土台基的重点濒危地段可用工程机械方法支撑、固定,以防止其讲塌或倒塌。

 

(2)化学加固方法:主要是指直接采用化学材料对遗迹表面进行渗透和封护处理,以加强其力学强度和防风化能力;或用灌浆材料对裂隙进行加固,以增强其整体力学强度。运用时应遵循最少干预、有效干预、修旧如旧、可逆等文物保护基本原则。

 

土遗址保护材料多用PS材料和有机硅材料,以及以硅溶胶为主体的、由PVAc和PVB对其改性制成的无机有机复合材料[7]。遗迹的表面处理应针对遗迹的保存状况和展示过程中可能受损的情况,确定施用化学保护材料的部位与面积,根据加固部位自然材料的矿物质成分和干密度,并经过试样试验加固后的强度变化,确定填充保护材料的成分与配比。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加固强度,切忌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加固过度。在确定了遗迹的保护技术措施方案之后,应先选择一般性遗迹的次要部位进行保护技术措施的试验。化学保护的试验期限应在1a以上。根据加固效果和对遗址进行的全面研究,再确定对保护对象所要施加的保护技术和保护材料。

 

3.4综合保护方法

 

结合人口迁徙、产业结构调整、建筑控制等进行综合保护,以保护社会文化环境。

 

4环境突破——大遗址保护的具体措施

 

4.1自然环境突破——技术层面保护措施

 

4.1.1实施工程措施的技术指标

 

针对保护区内遗址的保存情况,在技术可行性基础上,对土体加固、防止风化、防止水土流失、干扰深度控制等方面拟订科学的指标体系与控制强度。

 

4.1.2实施工程措施的技术要求

 

对遗迹的保护性加固,应以存在失稳趋向或己成失稳状态的遗迹加固为主,加大单位面积抗压强度与单体渗透加固深度。其中主要有裂隙加固、基部加固和表面加固三种情况:裂隙加固——施用于裂隙过大,濒于倒塌的夯土遗迹;基部加固——施用于基部被掏挖破坏的夯土遗迹;表面加固——施用于表面毁损/^重,濒于松垮的遗迹。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加固强度,切忌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加固过度。

 

遗迹表面的抗风化处理,应针对遗迹的保存状况和展示过程中可能受损的情况,确定施用化学保护剂的部位与面积,并根据遗迹的材质,选择适当的材料配比。根据加固部位自然材料的矿物质成分和干密度,并经过试样试验加固后的强度变化,确定填充保护剂的成分与配比。

 

为防止水土流失,应该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并栽种浅根性且对遗址不产生破坏的乡土树种。清理夯土遗迹上现有的乔木、灌木,对于地上遗迹采取表面覆土5〇cm,其上种植具有观赏性的浅根系草本植物。

 

对地下干扰深度的控制,应该在0。5m以内。地下干扰深度控制往往与社会、经济措施及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控制遗址保护区内所有的人类活动,以防止对遗迹和环境景观在地下造成的破坏。

 

总之,在确定了遗址的保护技术措施方案之后,应先选择一般性遗址的次要部位进行保护技术措施的试验。

 

4.2社会文化环境突破——社会管理层面保护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环境保护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国家文物局,2004)、《西安市周沣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和唐大明宫遗址保护管理条例》和《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对危害、破坏文物的行为要进行法律制裁。

 

西安文物园林局应加强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的领导与管理职能,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对汉长安城遗址进行保护管理,征集遗址保护区内的文物,收集整理有关文物资料、档案资料,陈列和保管文物藏品,宣传、组织群众对遗址进行保护。

 

保证每年有一定比例的资金预算作为专项保护经费,对遗址保护有贡献的人或单位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各保护区的四方界限应有明确的标识物及标志说明,严格控制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与开发。禁止在保护区内张贴任何商业广告,利用传媒广泛宣传保护汉长安城的规章,引导民众,强化保护意识。

 

5结论与讨论

 

5.1环境保护是探索与认识大遗址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点

 

环境保护是大遗址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点,应该始终不渝地奉行大保护、大生态、大环境、大景观的规划原则,切实分析大遗址保护中的自然与人为破坏因素。大遗址保护应贯彻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人文环境保护规划并重,即坚持自然环境观与社会文化环境观并重;应高度重视对遗址保护区内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自然环境条件对人类经济活动与遗址保护的影响研究;应严格保护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保护原有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加强地被和植物景观建设,做好技术层面与社会管理层面的环境保护工作。

 

5.2以人为本,寻求保护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大遗址保护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保护规划难以落实。在当地政府官员、当地居民、文物保护工作者以及旅游者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多重博弈中,最容易出现“零和博弈坚持二维的环境保护观,从大遗址的现状分析中明确文物保护区的价值与历史意义、矛盾与制约因素、规划对策与规划重点等重要内容以大遗址的环境保护为着眼点,从可行性入手,相应提出了覆盖保护方法、场馆保护方法、技术保护方法和综合保护方法等,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大遗址保护提供有效借鉴。

 

5.3完善《文物保护区规划技术规范》,不断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方法和理论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中心从1997年开始,先后完成了对安阳殷墟、周原、秦始皇陵、汉甘泉宫、唐顺陵、唐昭陵等保护与利用的规划,以及西安、湖北鹿门山、山西运城等相关旅游的规划。在此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总结汉长安城保护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大遗址保护的开创性思路,在全国首次总结了《文物保护区规划技术规范》(草案,征求意见稿)与《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理论探索——基于陕西案例的探索》等。该中心现已形成完整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体系,其在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探索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并还将为中国大遗址保护付出艰辛的努力。

 

致谢:作者在参与导师赵荣教授的课题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导师对文章的悉心指导,在此特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孟宪民.梦想辉煌:建设我们的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和园区——关于我国大遗址保护思路的探讨[J].东南文化,2001,(1):6-15.

 

[2]郭婧娟.试谈大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兼析汉阳陵的开发[J]。建筑学报,1996,(2):47-50.

 

[3]龚良.论明祖陵遗址的保护利用[J]。东南文化,2002,(3):85-96.

 

[4]祝柏林.保护遗址净化环境——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保护规划初探[!].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6,18(3):114-115.

 

[5]邢心田.关于府城遗址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思考[J].焦作大学学报,2000,(4):30-31.

 

[6]黄光宇,李和平.山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论重庆黄山陪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J].城市规划,1998,22(3):43A5.

 

[7]袁传勋.土遗址保护材料综述[J].敦煌研究,2002,(6):103-105.

 

[8]张祖群,杨新军,赵荣.风景名胜区景观遗产的三维培育研究——以青海湖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4):75-79.

 

[9]赵荣,张祖群,姚春丽,等。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精神的文化地理定位研究——以西安为例[J].中国发展,2005,(1):3943,

篇4

关键词:园林工程;历史元素;保护;结合

1 清行宫遗址与中山公园的关系

杭州清行宫是清代多位帝王出行西湖时的居住之地,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现存有建筑园林遗址遗迹。它见证了18世纪上半叶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杭州,并对“西湖十景”进行“康熙钦定、乾隆题词”的史实,以及西湖景观因获得皇家推崇而再度振兴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咸丰十一年(1861年),行宫毁于洪杨之役。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原行宫一部分被改建为中山公园。

2 考古研究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在中山公园内,分两次对清行宫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同时通过比对史料的记载及《杭州府志》中行宫图等图片资料,发现行宫遗址现状总体格局保存完整,院落和园林的整体格局基本保存,建筑遗迹较为丰富,地表可见御碑亭基础、汉白玉柱础、太湖石门档、湖山假石及各类石刻等。行宫主体部分现存包括院墙墙基、头宫门、垂花门遗址、楠木寝宫遗址、鹫香庭遗址、玉兰馆遗址等。后苑现存“行宫八景”的部分园林建筑遗迹,包括鹫香庭、玉兰馆、戏台、贮月泉、领要阁、御碑亭、绿云径、四照亭等。

通过局部考古研究,清行宫的建筑格局脉络已经基本清晰,因此本工程没有进行大范围的考古挖掘。

3 整治工程中的保护措施

2009年11月,清行宫遗址保护整治工程开始实施。保护工程施工范围包括行宫大门至楠木寝殿区块及玉兰馆、鷲香亭区块两部分,总面积4662m2,工程的内容涉及现存遗址的保护措施、遗址周边的环境整治、通过木栈道的形式对游览道路的调整等。

3.1 木栈道保护

整治中通过架设防腐木栈道,在行宫主体部分与后苑部分形成两条独立的游览路线,在主线基础上配以相应的支线将各遗迹串联起来,游人可漫步木栈道欣赏遗迹,却丝毫不损遗址。

主要保护措施:将1927年后添的石板、近年整修时糊的水泥去掉,恢复清代原貌后,架空主石板道,上方铺设360 m2防腐木栈道,两侧增加防腐木栏杆确保安全。

3.2 部分遗址玻璃保护罩

整治中通过增加遗址保护罩,展示考古发掘中能相对体现历史原貌和信息的部分基址。

主要保护措施:安装遗址玻璃保护罩160 m2,采用镀锌钢结构加强牢固性;表面安装双层夹胶玻璃用于展示;保护罩四侧选用铝合金百叶窗设计,确保通风防潮。

3.3 部分遗址回填保护

对于考古发掘的遗迹,除必要展示的部分基址外,对其余局部考古挖掘部分进行回填保护。

主要保护措施:对已经风化较为严重的室内京砖等部分遗迹进行覆土回填,表层原位新铺京砖350 m2展示;回填表层铺设树皮420 m2、陶粒220 m2,用于区分建筑室内外。树皮表示室内部分,陶粒表示室外部分。

3.4 出土文物构件保护

整治中通过原址展示和室内展陈的方式对行宫遗址中考古出土的汉白玉柱础、龙纹瓦当、绿釉琉璃板瓦、绿釉琉璃滴水、黑釉琉璃筒瓦等文物构件进行保护展示。

主要保护措施:对于汉白玉柱础根据局部考古研究定位后,在楠木寝宫遗址、奏事殿遗址内覆土表层原位展示,补齐52只青石磉鼓,在可识别的前提下,展示原有建筑格局;对于瓦当、滴水等文物博物馆收藏,部分用于室内展柜展示。

3.5原有树种保护

整治中根据遗址现状、保护要求及环境需要调整绿化2000 m2,通过绿化树种的调整达到符合要求的景观效果。

主要保护措施:保护原有骨干树种,遗址中原有树木用太湖石堆砌树池予以保护;主要遗址展示区外通过灌木、地被植物调整,辅以草坪搭配,提升景观效果。

4 遗址保护工程的整治要点

保护与修复古迹的目的旨在把它们既作为历史见证,又作为艺术品予以保护。古迹的保护包含着一定规模的环境的保护。凡传统环境存在的地方必须予以保存,决不允许任何导致改变主体和颜色关系的新建、拆除或改动。古迹不能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和其产生的环境分离,遗址保护类的园林工程要真实体现原有格局,充分展示现有遗存,从而达到激发历史联想的效果。

篇5

论文摘要: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乡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各方面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概况。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内容、层次等进行分析,提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措 施,从而更好的解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市发展建设的矛盾。

0引言

    城市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极大的改变着城市的面貌。然而,城市的建设会忽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人展开,关键是要让社会各界更好体味与认同它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同样蕴藏着巨大的财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应是城乡规划的任务之一,同时也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政府必要的政务工作。

    自19世纪中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成为全世界的焦点问题。保护范围不断扩大,由单个文物的保护到历史地段的保护,再至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且内容不断深化。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破坏城市文物古迹、历史环境的现象。对此,要明确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各项基本问题,从而使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1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1.1原真性

    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原先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要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整治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维修是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修补要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式原样,以求达到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1.2整体性

    一个历史文化遗存是连同其环境一同存在的,保护不仅是保护其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特别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的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风貌。整体性还包含其文化内涵,形成的要素,如街区就应包括居民的生活活动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环境对象。

1.3可读性

    是历史遗物就会留下历史的印痕,我们可以直接读取它的“历史年轮”,可读性就是在历史遗存上应该读得出它的历史,就是要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不要按现代人的想法去抹杀它,大片拆迁和大片重建就不符合可读性的原则。

1.4可持续性

    保护历史遗存是长期的事业,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朝一夕恢复几百年的原貌必然是做表面文章。保护古城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历史遗存,重要的是留下城市的历史传统、建筑的精华,保护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滋养出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和城市来。

2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

    法定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虽未定级但确有价值的古建筑、纪念建筑物、民居、遗址遗迹以及反映城市发展阶段的代表性建筑物、构筑物等;在历史价值的风景名胜地;较完整的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岁月特色的地段与街区;能够体现历史上城乡规划成就及反映城市发展历史的规划格局。除以上建筑实体性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外,文化传统也应是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戏剧、绘画、音乐、手工工艺、民族风情、传统物产等都属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之列。

3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层次

      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政策,可以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三个层析,即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这种分层次的保护方法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是解决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的有效途径。

3.1保护文物古迹

    包括古文化遗迹、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文物保护法》规定要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是一般名称,文物保护单位是法定保护名称。

3.2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确定,建设部在文件中提出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有真实的历史遗存物,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街道等是历史原物,不是仿古假造的。整个地区内会有一些后代改动的建筑存在,但应只占一小部分且风格上基本统一。第二,有完整的历史风貌,能够反映城市历史上的典型特色。第三有一定的规模,视野所及风貌基本一致,能够造成一种环境,使人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气氛。

3.3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第一,保护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第二,保护和延续古城的格局和风貌特色;第三,继承和发展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这里,对古城格局和传统风貌提了保护和延续两层意思,对现状完好的应予保护,新的建设则要求延续,延续格局和风貌特色应成为古城地区的创作设计的一项原则,新建筑的形象考虑与传统建筑的对话与联系,做到既有时代感,又与历史有所呼应。

4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1)要建立和完善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体系。

    (2)各级政府要把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同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结合起来,根据各自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实际状况,对每一处文化遗产都要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规范保护程序,建立和健全保护机构,落实保护责任制,促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3)洛级政府要加大对保护文化遗产的资金投人。

    (4)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篇6

内容摘要我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初始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然后发展成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后来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形成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1.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历程

我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初始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然后发展成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后来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形成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求“特别对集中反映历史文化的老城区……更要采取有效措施,严加保护,……要在这些历史遗迹周围划出一定的保护地带,对这个范围内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应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我国在这一时期限虽然还没有形成历史街区的概念,但已经注意到了文物建筑以外地区的保护问题。

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不足和面对旧城改建新的高潮,正式提出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主要原因有:首先,历史文化名城概念及其保护内容不清晰。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是“保护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这个标准明显的弊端就是重个体传统遗产保护而轻城市整体文化环境保护。第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范围没有明确界定,造成保护规划实施、管理和资金保障上的诸多不便。第三,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由于历史街区的现状条件与现代化生活的要求相去甚远,面对大规模旧城改造的冲击,名城保护工作更为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表面上是整个名城保护,其结果往往是名城整体保不住,常常只成为一“名城”招牌,许多历史街区受到“建设性破坏”,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1985年5月,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建议设立“历史性传统街区”,国务院采纳了这个建议,提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予以保护,……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同时该文件明确地将“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作为核定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之一,这标志着历史街区保护政策得到政府的确认。

1996年“黄山会议”明确指出“历史街区的保护已经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1997年8月建设部转发了《黄山市屯溪老街的保护管理办法》,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方法给予行政法规的确认,也为名地制定历史街区管理办法提供了范例。

1996年,在着名科学家钱伟长等专家的建议下,国家设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点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维修、整治。1997年丽江、平遥等16个历史街区共得到3000万元的资助,此后每年有10个左右的历史街区得到了这项资助。

历史街区保护制度的确定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了一个新台阶,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向着逐步完善与成熟阶段迈进。

2.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现况

2.1我国近年来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的成功实例

历史街区保护制度确立以来,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比较成功的部分实例有:

(1)平遥南大街。南大街位于平遥古城中心区,1997年的整治,将架空电缆和电讯线埋入地下,并把沥青路面恢复为条石铺砌,鼓励沿街居民开店铺和办民俗展览。经过修整,该街区很好保存了历史风貌,同时又繁荣了经济、发展了旅游。

(2)丽江。第一批接受国家资助的历史街区,利用这笔资助,丽江对古城街区的排水工程和照明工程进行改造,促进了古城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

(3)黄山市屯溪老街。在清华大学朱自煊教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规划和整治,1995年被定为建设部试点保护的历史街区。政府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居民自已出资整饰店面。

现在屯溪老街的旅游业发展良好,成为黄山旅游者的必游之处。

(4)临海紫阳街。国家第一批资助保护的历史街区,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制订的保护与整治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使紫阳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成为展示历史文化名城临海的重要窗口。

(5)桐乡市乌镇古街。乌镇是风貌保存比较完整的江南古镇。1999年起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的指导下,桐乡市组织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有步骤地对历史街区进行了环境和建筑整治,完整地保护恢复了原业的历史风貌和景观。乌镇用旧料来更换修补老屋、老街、老桥的办法,重现古镇原貌,“三线入地”,沿街每户设抽水马桶,旅游事业得到很快发展。

(6)扬州东关历史街区。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东关历史街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工程的实施、资金落实和使用、拆迁补偿和安置办法等做出规定,保证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7)泉州中山路。近代形成的骑楼街,长约2.5km,宽12m,在泉州市统一规划领导下,采取政府补助、业主和居民部分出资的方式进行全面整治。根据不同情况用“洗脸”、“镶牙”等貌,同时也振兴了街市商业,改善了环境。

2.21990年代以后对历史街区的破坏及原因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起,掀起了旧城地段的建设开发的高潮。由于许多城市没有重视历史街区的保护,用一般的城市旧区的拆建改造的方式,使得很大一批历史街区在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下受到破坏。

以福州市为例,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两个历史街区:

三坊七巷和朱紫坊。1994年福州市请人做了三坊七巷地区的改建规划,使得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丧失殆尽。朱紫坊最近也做了完全拆迁居民、拆除旧街巷的规划,这两个历史街区面临被破坏的厄运。又如沈阳市,几年内就将保留着城市原来的历史风貌、文化遗存和地方风情的旧城区基本拆迁改建完毕,传统风貌荡然无存。再如徐州的户部山仅留存了几幢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其它房屋 全部拆光,却申报为历史街区。还有昆明,拆除了历史风貌完整的青云街,仅存的历史街区胜利堂文明街也成为房地产商开发争夺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破坏目前仍在继续,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一些较大的城市,至今已难以找到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

这些情况在1990年代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着历史、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1980年代的城市建设热潮,主要是以扩大城市规模和建设新的开发区为主,旧区还不是开发的热点。

1990年代以后,国家针对1980年代的开发带来的城市规模过大、开发区过多过滥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和开发区的审批。以后城市新区开发的步伐明显放慢,城市管理部门和房地产商就把旧区作为一轮的开发热点。

我国历史城市是以旧城为中心慢慢发展形成的,城市的旧区一直是城市的生活和经济中心,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旧城区就是房地产商争夺的黄金地段。许多有影响的国内外投资者在这时期纷纷介入旧城改建项目。同时,旧区又是居住条件较差的地段,居民有着改建的迫切要求。这种需求和房地产商的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很大的力量,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3我国目前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几个误区

历史街区的保护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由于许多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对这项工作还不是非常熟悉,在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理解和做法,这些错误往往会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1)现在流行一个不恰当的说法是“要提倡积极保护,反对消极保护”。保护就是维护保护对象的原有价值不受损害,无论对文物建筑还是历史地段,都应该有明确的保护要求。如要利用,一定要符合保护的前提。提出“积极、消极”说的实质是要降低保护的要求,以满足一些眼前利益的要求。

(2)近年来一些人看到历史街区可以带来旅游收益,将历史街区仅仅看作是旅游资源,而将保护看作为开发旅游的手段。这从理论上说是本末倒置,在实践上也会带来许多错误的做法。

一种情况是以保护和发展旅游为名拆旧建新,从北京琉璃厂拆除原有传统建筑建新的仿古建筑开始,全国陆续出现了承德的清代一条街,开封的“宋街”,沛县的“汉街”,使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街区沦为“假古董”。其中有些“假古董”在短其内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以至出现竞相仿效的情况。但后来它们不再成为人们热衷的对象,旅游收益迅速减少,使得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都误码率入歧途。

这种形式的开发建设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相抵触的,是对真正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地方虽然没有大拆大建,但是提出将历史街区中的居民全部迁出,把民居全部改为旅游和文娱等设施,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历史街区失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就失去了“生活真实性”。这种以表演性仿古活动来代替依附在这些历史场所里的真实的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另一种造假的行为,街区会因此失去原有的历史韵味。

(3)还有一种错误的做法是把历史街区作为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用招投标方式的商业运作,以取得效益和利润。由于房地产开发的目的就是以利润为前提,而不是以保护为目的,因此依靠房地产开发公司去保护历史遗产是难以奏效的,这也是许多历史街区受到破坏的症结所在。

(4)有一些规划设计单位往往把历史街区保护整治规划等同于一般城市旧区改建或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导致了一些规划的欠科学合理,对历史街区的保护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特点

明确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编制特点和编制方法对认真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尤为重要。

3.1保护整治规划在编制阶段上的特点

“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般各阶段的编制要求在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保护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不同,它自成一套体系。一般有两个层面,即城市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街区层面上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两个层面的规划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当于总规与详规但又与这两者有差异。

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明确指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其内容深度讲是总体规划阶段的规划,但对于重点保护的地区要再进行深”。规划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城市整体层次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则与方针,包括保护框架、保护区的划定、城市保护功能与结构布局等;第二部分是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各类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界限、高度与视线控制,这部分内容以控制性要求为主;第三部分内容是重点保护地区的保护措施与整治对策,包括许多修建性的内容。也就是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以总体规划阶段的要求为主,涵盖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对于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规划,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近年来在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编制办法并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宏观方面的内容,包括保护范围即核心保护区和环境协调区的具体界线的划定、历史街区用地性质的调整、道路交通规划、社会生活规划等,这部分内容以提出控制性的要求为主。第二层次是中观方面的内容,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与更新模式、建筑高度控制、空间环境整治、小品设施的布置以及各项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等,这部分内容深要根据实际对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以修建性内容为主。

第三层次是微观方面的内容,针对历史街区的核心保护区的重点地段整治规划,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空间整治和环境整治,即对规划范围内的具体空间环境布局提出整治方案,确定每个建筑平面的定形、定位和理要节点的设计以及环境小品的设计和布置等;第二部分是建筑整治,即针对每一幢建筑的立面和门、窗、屋顶、墙体等建筑度构件提出具体的保护和整治的措施。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在规划层次上有类似之处,都有宏观、中观和微?

3.2保护规划在编制步骤和方法上不同

于一般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在规划编制的具体办法和过程上和一般规划也是显着的差别,主要一点是规划编制的前期阶段即现状调查阶段的要求大大要高于一般规划。一般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布置新的建设项目,在现状调查上只需对规划地块做全面的了解,搞清用地情况、收集相关基础资料等。而对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情况就不同了,必须要充分掌握这个街区的历史遗存情况,要对每条街巷、每一幢房屋进行细致的调查,做出分析,而调查分析的同时也就提出了保护和整治措施。需要说明的是,调查要依据于规划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与鉴别,这也是不同于一般规划的。

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规划的现状调查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历史街区所在城市的基本情况,包括所在城市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状况、历史文化传统、建筑特色、历史街区的分布和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同时还要调查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该街区的规划要求,相邻地段的建设和规划情况。

第二是历史街区的物质方面情况调查,主要包括:(1)土地使用现状调查,不仅要调查用地性质,而且要深入到每个地块的具体内容。(2)社会生活现状分析,包括人口、户数、公共设施分布情况及规模,以及居民居住质量与居住环境、市政设施分布等。(3)建构筑物现状,不仅包括房屋用途、产权以及建筑的面积和用地面积、高度、质量、风貌、年代、特征等状况,而且包括对建筑的墙面、屋顶、门、窗、等构件的调查和分析,深度要求能够绘出现状建筑测绘图。(4)对街区环境的调查,包括铺地、水体、泊岸、树木、小品等。(5)文物古迹现状分析。调查中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调查,还要发掘出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彩独特的空间景观;另外还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历史遗迹。在历史街区中一般含有文物保护单位或需要特别划定的历史文化保护地段,对于这些各级文保单位就必须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保护范围,并制定有关的保护措施。(6)道路交通现状分析,包括机动车道和步行街巷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估测。(7)各项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的内容。

第三是历史街区的非物质方面情况调查,主要包括:

(1)街区的历史情况,包括历史街区形成的时期,发展和兴衰的过程及原因等。(2)名人轶事,指历史上与该历史街区有关的名人以及他们在街区内的活动情况等。(3)民俗文化,包括地方文艺、民间风俗、传统服饰、饮食文化等。总之,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现状调查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调查的深度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对历史街区的调查特别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很多的人员和时间投入,不可操之过急。

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规划的编制方法也不同于一般规划。

一般规划的编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特别是详细规划成果的编制是一个规划人员创作立意的表现,对于同一块基地可以有截然不同的多种合理方案。对于保护规划情况就不同了,保护规划可以说是在对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和判别的基础上直接产生的,规划是在对街区和建筑的价值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提出保护和改进措施。因此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立足于客观存在的现状情况的,正是由于现状情况的客观性,决定了保护和整治方式有着较为固定的、客观的、科学的标准。

对于同一个历史街区合理的保护规划,不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多种方案,只可能在局部地段或细部上有所区别。4历史街区建筑保护和更新措施确定保护和更新模式是本着保护传统空间格局,在充分现状调查和对建筑年代、建筑风貌和建筑质量等因素的综合判定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区的每一幢建筑进行定性和定位,提出保护与更新措施。确定建筑的保护和更新措施要依据文物法的要求,考虑保护历史街区的风貌完整性、规划实施的可能性和整个历史街区保护的长期要求来综合考虑,这是保证保护规划可操作性的重要手段。根据大量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实践,对于历史街区内的建筑一般有以下几种保护和更新模式:

保存,既保持原样,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存。“保存”是针对各级文物保护建筑(文保单位)以及详细研究后确定的优秀传统建筑属“准文物”的建筑的保护措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以及“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纪念建筑物和古建筑物,……如果必须作其他用途,……都必须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和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这里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就是“修旧如故”,就是“保存”的原则。

保护,就是保护建筑的原有风貌,并在保护历史街区风貌完整性的基础上改善生活条件。“保护”是针对现状保存完好的、标志性、对构成历史街区的风貌和主要空间界面有不可替代作用的、代表城市地域特色的或代表某种特定建筑类型的建筑物、构筑物,即建筑质量和建筑风貌都比较好的建筑。“保”的具体做法对于建筑的外立面要求是不可改变原来的特征与基本材料,必须按照原有特征、使用相同材料进行修复,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对于建筑的内部设施和空间布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必要的变动,如增加卫生设备、灵活划分室内空间等,以改善生活条件。在有的保护整治规划中有“改善”这一措施,应包含在这一项内。

整饬,“饬”带有强制性改正的含义,即根据历史街区的风貌特征和要求,对建筑的立面和形体上不符合历史风貌的部分进行强制性的整饬,通过整饬恢复建筑的原有风貌或者减小它们与历史街区环境的冲突。整饬主要针对两类建筑,一类是局部改变但仍然保留部分原有风貌的传统建筑,对于这类建筑严格保护、修缮其特征部分,并以其原有特征类型特征对其它改变了的部分进行整修、更新、更换和改造,同时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配备卫生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另一类是对于可以通过整饬使建筑风貌与历史街区整体建筑风貌协调的新建筑,这类建筑一般在体量上与传统建筑区别不大,但是由于建筑的材料、色彩、形式等原因与街区的风貌不协调,如建筑立面贴瓷砖、色彩过于纯艳、平屋顶、铝合金门窗等,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更换建筑构件、加坡屋顶、降低层数等手段,使这些建筑符合整个历史街区的风貌要求。

篇7

一、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收到严重威胁。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方针: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总体目标: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三、着力解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切实做好文物调查研究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的制定实施工作。加强文物资源调查研究,并依法登记、建档。在认真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分类制定文物保护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省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编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公布实施。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检查落实。要及时依法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设立必要的保护管理机构,明确保护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保护管理制度。其他不可移动文物也要依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制定保护规划,落实保护措施。坚决避免和纠正过度开发利用文化遗产,特别是将文物作为或变相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的违法行为。

(二)改进和完善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严格执行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凡涉及文物保护事项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依法在项目批准前征求文物行政部门的意见,在进行必要的考古勘探、发掘并落实文物保护措施以后方可实施。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考古发掘要充分考虑文物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强统一管理,落实审批和监督责任。

(三)切实抓好重点文物维修工程。统筹规划、集中资金,实施一批文物保护重点工程,排除重大文物险情,加强对重要濒危文物的保护。实施保护工程必须要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坚决禁止借保护文物之名行造假古董之实。要对文物“复建”进行严格限制,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切实用到对重要文物、特别是重大濒危文物的保护项目上。严格工程管理,落实文物保护工程队伍资质制度,完善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类文物保护技术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申报、评审工作。已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地方人民政府要认真制定保护规划,并严格执行。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环境,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相关重大建设项目,必须建立公示制度,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对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保护状况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的,应当依法取消其称号,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提高馆藏文物保护和展示水平。高度重视博物馆建设,加强对藏品的登记、建档和安全管理,落实藏品丢失、损毁追究责任制。实施馆藏文物信息化和保存环境达标建设,加大馆藏文物科技保护力度。提高陈列展览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馆藏文物的教育作用。加强博物馆专业人员培养,提高博物馆队伍素质。坚持向未成年人等特殊社会群体减、免费开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六)清理整顿文物流通市场。加强对文物市场的调控和监督管理,依法严格把握文物流通市场准入条件,规范文物经营和民间文物收藏行为,确保文物市场健康发展。依法加强文物商店销售文物、文物拍卖企业拍卖文物的审核备案工作。坚决取缔非法文物市场,严厉打击盗窃、盗掘、走私、倒卖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严格执行文物出入境审核、监管制度,加强鉴定机构队伍建设,严防珍贵文物流失。加强国际合作,对非法流失境外的文物要坚决依法追索。

四、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各地区要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3年内全国基本完成普查工作。

(二)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

(三)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四)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进一步完善评审标准,严格评审工作,逐步建立国家和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要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任主体,进行有效保护。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五)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对确属濒危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要尽快列入保护名录,落实保护措施,抓紧进行抢救和保护。

五、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文化遗产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规划。要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成立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统一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文化遗产保护协调机构。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定期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以及公众和舆论监督机制,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充分发挥有关学术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作用,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二)加快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立法进程,争取早日出台。抓紧制定和起草与文物保护法相配套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抓紧研究制定保护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要严格依照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办事,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作出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各级文物行政部门等行政执法机关有权依法抵制和制止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决定和行为。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重点追究因决策失误、,造成文化遗产破坏、被盗或流失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充实文化遗产保护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执法不力造成文化遗产受到破坏的,要追究有关执法机关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安排专项资金,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的研究、运用和推广工作,努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

篇8

关键词:转型时期;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地域文化风貌;分类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089-03

河南省的城市建设随着中原经济区的确立进入飞速发展期,其大规模的建设是原著居民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也是原有建筑文化遗产发展的过程。由于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集中和转移涉及到空间、社会、人口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造成河南省建筑遗产的复杂性、杂糅性、长期性、系统性、差异性等特点。

河南省地域性建筑文化遗产存在问题一言以蔽之——理性的膨胀与人文尺度的失落。文化使城市建设更具内涵,城市的不同形态表达着不同的文化信息,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建设也使其更具地域特色。河南省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积淀着种种的文化特征,如殷商文化的大气、质朴、敦厚、重宗族敬礼仪的气质,中原文化厚重、包容、多元、重乡土生态的魅力等,找到具有代表中原文化的建筑及景观,并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

一、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的发展宗旨

(一)统一整体性和真实性原则

在具体的保护过程和实践中,应对于不同的建筑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保护应是多层次的,应在对保护对象的属性、位置、价值、周边状况等详细调查和分析基础之上采用重点保护、或一般保护、或风貌协调保护、或保留片断等方式。无论是“修旧如初”或“修旧如现”,“对城市风貌的更新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可以用现代方法和材料,但绝不能超过历史建筑所能承受的量度,主张原作与新修部分材料的可识别性原则”。

针对开封、洛阳、南阳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可以主张古城、环境和建筑的统一,提出保护古城肌理和历史文脉,甚至可以提升到整个城市建设的层面上,将本土地域性的建筑文化特色以多种形式拓展成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的识别性和特色性。在对待这种城市中的建筑文化遗产时,修复要尊重历史建筑的真实性,可以用现代方法和材料,但绝不能超过历史建筑所能承受的量度,即主张原作与新修部分材料的可识别性原则。

(二)具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护措施

对城市风貌的保护分为多种途径,包括修复、改善、改造、利用开发等等。针对城镇化建设中对城市风貌的侧重点的不同,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以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具体如下。

修复:恢复旧时形象,再现地域景观。历史文化型建筑因年代久远,有的已是破败不堪,岌岌可危。修复工作应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尽可能地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材质去替换已破旧、腐朽的材质,以取得与历史建筑景观整体协调的效果。

改善:弥补传统景观的缺陷,再现原有景观的形象。将现代城镇的公共设施如电线作以改道或以用下电缆处理。把景观小品当作环境艺术品设计安排,使其在形、色、质上与名镇传统景观保持一致。

改造:新旧建筑混杂识为该类城镇的发展带来了商机,也带来了麻烦。但这并不意味着束手无策,对影响城镇发展没有历史价值的旧建筑可根据发展进行拆除或改建,使其在风格上符合古镇风貌。

塑造:历史景观代表着城镇的文化传统,丰富的景观形态都可作为现代景观艺术创作的素材,可令城镇今后的建设即保持历史文化的特色,又充满现代的活力。

(三)注重小城镇缓冲区的建设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种状态,是城乡的过渡体,是城市的缓冲带,其中散落着大量的具有浓郁乡土文化的原始村落和古建筑宅院,如巩义的康百万庄园等。小城镇作为这些古聚落的载体,既是城市体系的最基本单元,同城市有着很多关联,同时又是周围乡村地域的中心,比城市保留着更多的“乡村性”。它介于城乡间,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和独特的乡土文化、民情风俗。其具备的小城镇独特的二元化复合自然因素和外在形态,成为旅游度假和文化教育最好的发展对象。

对于河南省而言,除了注重郑州、洛阳、开封等大中型城镇的建设,还须注重一些乡镇级别,如中牟、新郑等,甚至更小级别区域的建设,新增城市生活的功能,保留各自区域村落的乡土文化和景观,作为城乡文化之间的有效过渡区。正是由于小城镇二元化的特点,将其视为缓冲区进行规划和建设,是减缓城镇化建设中外部冲突对传统地域风貌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的发展路径

在具体的保护过程和实践中,应对于不同的建筑文化遗产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保护应是多层次的,应在对保护对象的属性、位置、价值、周边状况等详细调查和分析基础之上采用重点保护、或一般保护、或风貌协调保护、或保留片断等方式。

在保护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中,主要有以下措施。

整体性保护——应综合考虑城区街道、胡同、地块、院落、建筑等各个层次的保护问题,综合考虑“实”的建筑形态与“虚”的空间肌理的关系问题,坚持风貌保护的整体性。

动态化保护——应坚持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保护与更新,克服静态的形而上学的保护与更新观念,应充分考虑保护建筑和地段的生活延续和功能利用问题。

注重“居民参与”——应通过政府导引、政府投入、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等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让传统风貌的保护成为每一居民的自觉行动。

因地制宜保护——应充分考虑现状条件,采取合理的保护与控制结构。

进行“小地块”划分——应使地块划分“微型化”,更新改造规模“微型化”,更新控制“微型化”。

贯彻可持续发展——应坚持降低保护区人口密度,改善市政条件、提高绿化率,控制建筑密度,优化街区环境,从而增强老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的区域分类和定位

在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的建设中,涉及到三个区域:(1)传统建筑及街道、景观的保护区域;(2)城镇化建设中的扩建区域;(3)新建区域。同一对象放置在不同的区域类型中,其定位的针对性限定了各异的功能。因此,需要将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进行明确的区域划分,才能有针对性地确定其所属建筑文化遗产的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特色发展。

按照产业群地位的不同,将河南省内城市分为历史文化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型、工商业型等,其特点和功能各有不同。

历史文化型:如开封、洛阳、安阳市等。此类城市的特点在于它是历史上形成的,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历史积淀丰厚,人文景观遍布。

交通枢纽型:如郑州市,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物流发达,交通便利,成为南来北往的枢纽,其商业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齐全。

旅游度假型:如新乡、焦作市等。此类城镇利用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视觉特征,形象地展示了地方性及民俗性特征。

工商业型:如许昌、平顶山、漯河市等。这类城市成为能源、材料的基地,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猛,承载更多的现代化形式。

由于河南省内城镇有历史文化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度假型等多种类型,特点有所不同。为了更好地对河南省内城镇景观进行地域性设计,首先要制定出一个分区的框架,即按名镇景观中的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三大组成部分在空间上的反映,分为点、线、面三部分进行设计。点(节点)——古建筑及标志性构筑物如牌坊、桥等,人们感知和识别城镇的主要参照物;线(轴线)——传统街道、河流等,人们体验城镇的主要通道或是视线主要观赏轴线;面(区域)——古建筑群、民居群落具有共同特征的城镇地段或街区。点、线、面三种因素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的古镇的景观的设计体系。

四、河南省建筑文化遗产的发展策略

现在针对建筑文化遗产常使用的方法是修复、改善、改造、塑建、重建、创新等,科学合理的方法是需要根据对象的不同定位和性质而确定的。因此,把单一的建筑遗产放置在依托的生存空间——城市中,能更为准确和客观的考虑其生存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一)历史文化型

这类城市中存在的建筑文化遗产主要是以传统景观为主要内容的。其发展的策略,首先应从文化角度考察本体形象的变迁以及时展的特征,并着重从历史人文层面中发掘它们的更为深厚或者多元化的文化特征,要求需融合所在城市的特点和文化。这些文化遗产的构成特色对新兴城镇的建设有着潜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设计的重点放在修复、改善、改造、利用开发等方面。

修复:恢复旧时形象,再现地域景观。历史文化型建筑因年代久远,有的已是破败不堪、岌岌可危。修复工作应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尽可能地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材质去替换已破旧、腐朽的材质,以取得与历史建筑景观整体协调的效果。

改善:弥补传统景观的缺陷,再现原有景观的形象。将现代城镇的公共设施如电线作以改道或以用下电缆处理。把景观小品当做环境艺术品设计安排,使其在形、色、质上与名镇传统景观保持一致。

改造:新旧建筑混杂识为该类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机,也带来了麻烦。但这并不意味着束手无策,对影响名镇发展没有历史价值的旧建筑可根据发展进行拆除或改建,使其在风格上符合古镇风貌。

塑造:历史景观代表着城市的文化传统,丰富的景观形态都可作为现代景观艺术创作的素材,可令城市今后的建设即保持历史文化的特色,又充满现代的活力。

(二)交通枢纽型

交通枢纽型城市由于沿铁路、航运呈带状分布为名镇居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而城市发展快、规划相对滞后,使得存在的建筑文化遗产保存现状不佳,改建后的建筑遗产由于追求效率导致一定程度上缺少文化内涵。

对这类建筑文化遗产进行设计,首先,要分析城市的发展历史、产业性质和人口规模,还要了解城市的景观现状基础和空间环境特征、功能定位。通过提炼和抽象,把传统建筑的创作中的“地方语言”单纯化和符号化,变成语言符号系统,并运用到现代建筑及景观环境中。其次,通过流线的安排,将整体环境的自然风貌和人工环境景观结合在一起以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并使之具有起伏变化和节奏韵律感,从而把建筑遗产的个性化充分地表观出来。此外,这类建筑遗产在发展中要注重以绿色、生态设计作为设计的主体工程来实施,完善生态环境意境。

(三)旅游、度假型

这类城镇把旅游、度假相结合。优美的自然景观环境不仅提高了城镇的旅游价值,还创造了有利的投资环境,这就为所存在的建筑遗产的设计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装饰建筑遗产的物质形态,活化空间环境,提高居民素质,以优质的景观空间环境气氛,展现其地方性、民俗性特征。这类建筑遗产的塑造,除了要体现其他城镇普遍的文化要素外,还要有它特殊的内容,如探险、攀岩、跳伞、自然风光、珍奇动植物等景观。因此,旅游、度假型城镇的建筑遗产设计,关键在于运用创造性思维,以与众不同的手法将城市建设为可居、可游的度假胜地。

(四)工、商业型

工、商业型城市由于有支柱产业支撑,镇区综合配套设施较完善,对景点建设,对旧镇区的保护、改造和利用也能按照规划去实施。这类新兴城市从规划思想上基本上是以现代大城市为模式提出的。其存在的建筑文化遗产也不免有大城市千城一面,缺乏文化的缺点,使城镇居民感到乏味。加之环境治理还跟不上大城市,使改造后的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随着河南省“小城镇,大战略”的提出,“整治环境,美化家园”的形象工程己提到日程上来。对工、商业型城镇的建筑遗产设计可以从形象策划入手,从视觉艺术角度切入城镇规划建设。将本地的建筑文化遗产的形象进行提炼和艺术加工,概括为符号化的,以改造和创新的手法,借助新材料、新技术等手段,针对城市一些重要的公共场所,如进入该城市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图书馆、火车站、市政广场和公园等进行综合设计,其建筑小品引用本土建筑语言,并开辟大片绿地广场,设置反映时代精神和地方人文景观的雕塑和小品。此外,还要注意历史景观的挖掘,可以从地形、地貌出发,依山就势地进行总体布局,结合当地的物力、财力、人力和自然地理环境采用地方和天然材料,运用合理的布局形式,从质感到色彩都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突出本土建筑文化遗产形象,并最终汇集成整个城市风貌。

根据不同类型城市的建筑和景观的特色,本土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生活方式都对当地建筑遗产的形象有着深远影响。然而,无论城市怎样发展,它的面貌总是由人创造和控制的,因此,重视建设过程中的政府管理,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城市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才能改变地域性建筑文化遗产的滞后状态,使城市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质朴厚重的河南建筑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文物局.河南历史文化名城[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2.

[2] 郑东军.中原文化与河南地域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8.

[3] 陈飞.湖北省城镇化发展方略的思考与选择[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11.

[4] 吴莉娅.中国城市化前景分析[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篇9

[论文摘要]环钦州湾地区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须遵循以挖掘文化内涵为主脉,突出地域特色,重点开发、保护为主的原则,进行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建设具有鲜明的铖州湾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形成规模效应,以实现文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根据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l7届大会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科学或审美、人种学、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各类文物、建筑群、遗址。本文界定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指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可移动遗产和不可移动遗产,包括法定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虽未定级但确有价值的古建筑、纪念建筑物、名人故居、传统民居、遗址遗迹、反映城市发展阶段的代表性建筑物以及周围环境等。

环钦州湾是中国南海北部湾的一部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面,包括东起英罗港、西到北仑河口向中国内陆延伸的整个广西沿海金三角地区,主要为广西北海市、钦州市及防城港市及其所属县区的地域范围。这里的历史文化遗存独具南方沿海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的人文历史价值。进行文化资源调查,保护、利用、开发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实现其文化价值,可以为环钦州湾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源泉。

一、环钦州湾历史文化遗产概况

自古以来,环钦州湾人民在开发和保卫祖国边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这片沃土上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1.史前文化

“灵山古人类洞穴”是目前已发现的广西地区分布最南且时代最早的旧石器时代义化遗址。贝丘文化和大石铲文化为环钦州湾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的主要特征,现合浦的高高墩、二埠水、清水江和牛屎环塘遗址,钦州独料、芭蕉墩和亚陆江杨义岭遗址,防城港市的亚菩山、马兰嘴、玟杯墩、社山等遗址是历史佐证。

2.百越土著民族文化(骆越文化)

骆(雒)越,以青铜文化为典型特,耕种雒田,主要种植水稻。今天环钦州湾民间仍残留着较典型的骆越风情:喜食鱼蛇蛤蚌、铜鼓文化的遗风、信尚鸡卜和跳岭头等,遍布该地区的壮语地名那丽、那思、那蒙、那彭、那香、那勤等,有力地说明环钦州湾的底层文化就是壮族文化即“那文化”(稻作文化)。

3.中原汉文化

当代环钦州湾的汉族居民,是秦汉后因戍军、屯田、逃难、流放、任官、经商等原因陆续从中原等地迁来的汉族人的后裔或已汉化的当地土著后裔。史书载,隋唐时的合浦尚多俚僚,但到明朝时已“衣冠礼乐盖斑斑然矣”。;钦州,明崇祯年登记人口“土著七分,寄籍三分”,而清“乾嘉以后,外籍迁钦,五倍于土著”。今天,合浦、浦北的客家村,灵山大芦村、苏村明清建筑群等都是汉文化的标志。

4.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以环钦州湾沿岸的合浦及广东徐闻等地为始发港,开辟远洋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把环钦州湾地区与中原文明更密切联系起来,并与东南亚南亚各国发生经济文化交往。今天,主要分布于浦北旧州附近、合浦廉州镇周围的范围广大、墓主身份复杂(包括郡守、县令、庶士等多个层次)的汉代墓葬及西门江岸遗存的烧制汉代建筑用瓦的大型窑场等给人们留下了大量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土文物史料实证。如洪寨、乌雷县、江东博易场等原址的考证以及潭蓬运河等都可以印证汉唐至明清海上丝路的繁荣。

5.南珠文化

南珠,即合浦珍珠,号称“中国瑰宝”。围绕珍珠的采捞,产生对海神和龙神崇拜为核心的信仰,有关于七大珠池的传说(七大珠池所产珍珠的品质因池而不同)、祭海神文化、“珠还合浦”的传说等,天妃庙、白龙城遗址等是珍珠文化的有形体现。

6.钦州坭兴陶文化

坭兴陶,学名紫坭陶,也称“紫砂陶”。其特有的“窑变”艺术,其成品独具特殊的使用价值,堪称“中国一绝”。1915年和1930年,坭兴陶作品两次在世界陶瓷展览会上荣获第一名、金质奖章,跻身于中国四大名陶之列。现存的古龙窑址、古工艺遗存以及传统陶业的一些重要工具、实物、有关坭兴陶的历史文献、近现代坭兴陶珍品等是坭兴文化的物化体现。

7.反侵略文化

环钦州湾人民勤劳勇敢,不畏强敌,不怕牺牲,英雄辈出。一批战场遗址、历史名人遗物、遗址是反侵略文化的体现。

8.京族文化

环钦州湾沿海是中国京族的唯一聚居地,京族是以海为特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东兴市江平镇山心、巫山和沥尾岛。“唱哈”、竹竿舞、独弦琴,被誉为京族文化的三颗“珍珠”。京族人崇拜多神,信奉的神多与海洋有关,其传统民居别有特色。

9.近代西方文化

环钦州湾地区是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1876年《烟台条约》订立后,英、德、法、美等八国陆续在北海建立领事馆、海关、洋行、教堂等,“总计北海大小洋楼,共二十二座”4,环北部湾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据点。但外国教会在北海建立医院、开设学校等,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西方的思想文化、习俗和观念逐步传人并生根,一批融西方建筑精华与传统岭南建筑结构于一体的骑楼建筑陆续在北海珠海路、中山潞,廉州中山路、阜民路,钦州中山路、防城中山路出现。

10.现代革命文化

环钦州湾地区人杰地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中,一批批钦州湾儿女为之浴血奋战,奉献他们的青春和生命。一批历史遗址、烈士纪念碑等历史文物是现代革命文化的体现。

总之,环钦州湾历史文化类型丰富,在地上地下保存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二、环钦州湾历史文化遗产的现状

为了进一步了解环钦州湾历史文化遗产的现状,自2005年7月始,我们课题组用了1年多时间,考察了各种文化遗址200多项,其中地面不可移动文物154项。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环钦州湾地区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0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省级)18处,市(县)级181处。具体隋况如下:

钦州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56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共4个点(刘永福旧居建筑群、冯子材旧居建筑群、刘永福墓、冯子材墓);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个(黄明堂墓、久隆古墓群、钦江县故城址、三海岩摩崖石刻、灵山人遗址、钦州故城遗址、越州古城遗址和芭蕉墩、上羊角三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个(孙中山铜像及孙中山逝世周年纪念碑、刘永福墓、冯子材墓、黄明堂墓、冯敏昌墓、宁原悌墓、黄秋槐墓、四峡坳抗日烈士墓、钦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天涯亭、文峰卓笔、大芦村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个。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市区8个,灵山县15个,浦北县12个,钦南区15个,钦北区4个。钦州港区2个。

防城港市现有文物、博物保护管理机构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广西连城要塞遗址和友谊关”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包括防城港市境内的大清国1—33号界碑),自治区级保护单位4处:贝丘古人类遗址2处(茅岭玟杯墩遗址和社山遗址)、潭蓬运河、白龙炮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其中,港口区2处(石炮台、杨瑞山墓),防城区2处:刘永福故居、刘永福母亲墓,上思县38处:刘永福父亲墓、烽火台、石狗等,东兴市4处:烈士纪念碑、陈汉东烈士墓、六角亭(“胡志明亭”)、罗浮天主教堂。

北海市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共有9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山口大士阁、合浦汉墓群遗址、地角炮台、近代西式建筑群:内含17处近代西洋建筑),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东坡亭、东坡井、海角亭、惠爱桥、下窑村窑址和白龙珍珠城遗址),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个点(冠头岭炮台、普度震宫、北海天主堂、合浦图书馆等),县处级文物保护单位69处(东山寺等)。现有馆藏文物3900多件,含国家一级文物21件,国家二级文物92件,国家三级文物95件,合浦博物馆收藏了出土、传世文物5000余件,其中铜凤灯、铜方匾、三足盘等5件曾随“国家出土文物展览”到日本、加拿大等国展出;还有一大批未整理修复鉴定的汉墓出土文物,有百年老街珠海路、中山路、廉州阜民路等历史文化街区及一批待发掘和保护的明清民居、客家土围屋、古城堡等。

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类型有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石碑刻等,基本上囊括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具有明显的南方民族文化、海洋文化、边关文化特点。从分布来看,古人类文化遗址集中在沿海贝丘地带,.汉至隋唐的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合浦县、浦北县,唐宋遗址在钦州、灵山和防城区较为集中,合浦县是古合浦郡所在地,是古建筑集中的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的是灵山县,北海是近代海上交通枢纽和商业集散之地,是近代西洋建筑较集中的地区,记录近现代革命历程的遗址和建筑物,主要分布于浦北县和防城县,此外,各地还散见有一些对研究地方史极具重要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祠庙寺衙及集雕刻、绘画、书法艺术之大成的碑刻题记等。

可见,改革开放以来,环钦州湾各级政府建立健全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文物古迹;各文物保护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在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制度性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重视的力度不够、措施不够到位、文物保护队伍的整体力量较薄弱、资金奇缺、条件原始、基础设施差等原因,环钦州湾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1.一些分布在乡镇、地处偏僻的历史文化遗址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如钦州的独料新石器时代遗址、谭池岭唐瓷遗址、上羊角新石器遗址、北海涠洲岛城仔天主教堂、东兴交东贝丘遗址的保护状况不尽如人意;防城港市23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已列入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之列的广西“连城要塞遗址”的1至33号界碑,保护情况也并不乐观。列入合浦县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75处文物点目前只有19处保护得较完好。

2.一些文物保护点无标志或标志已受损坏。如钦州的谭池岭唐瓷遗址、独料新石器遗址、上羊角新石器遗址、旧州古城遗址都没有任何标志或原有标志已遭到破坏。列入合浦县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75处文物点有46处现已无标志牌。

3.文物保护点被人为侵占。在合浦县,北部湾畔最高的明代宝塔——文昌塔,却因墓地之争而无法解决归属问题,广西最大的古代州府级学府——孔庙,仍然由单位占用。北海国家级文物“西洋建筑群”含17处西洋建筑,但大部分建筑物一直来都被有关单位占用。2006年,甚至还有人在浦北越州古城遗址内建房。遗址内葬坟、农户种植农作物、挖养虾塘等现象屡屡发生。

4.一些古建筑、文物遗址由于年久失修,自然残损严重。已有100多年历史的防城罗浮教堂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自治区宗教局曾投资对大礼堂进行翻修,但修女楼、钟楼破坏仍较严重;号称“仙人垅”的防城潭蓬运河现基本保持原貌,但水下石壁所刻的文字有的已模糊不清;江山半岛的白龙炮台,现存的六门火炮已锈迹斑斑,字迹模糊、遍体磷伤;防城谦受图书馆年久失修,已闲置不用;灵山三海岩摩崖石刻的洞外石刻长期被青苔藤蔓滋生撑裂;北海最具特色的老街中山路和珠海路,不少房子(骑楼)已破旧不堪;始建于宋的千百年岭南名刹合浦东山寺破旧不堪,而惠爱木桥因长期受风雨阳光侵融,自然损害较严重;面积为68平方公里的合浦古汉墓群保护区,登记在册的汉墓超过1200座,均带有突出地面的墓葬标志——封土堆,但由于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封土堆已消失的汉墓增多。

5.各种人为行为对文化遗址的破坏。2000年,防城江山半岛旅游区擅自对白龙炮台群中的“白龙台”进行维修,在露天炮座上增砌了由瓷砖镶嵌的用于架设仿制铁炮的基座,严重破坏了文物的原貌;北海西洋建筑之一法国领事馆旧址,主体建筑原一层,1973年使用单位在屋顶上加建一层变为平顶,地台上原镶嵌的“大法国领事馆”中英文雕刻基石被毁,合浦县级文物保子庵因内部装修已破坏原貌,白龙珍珠城大部分遭破坏,仅剩残垣破壁。

6.历史文化遗址周边环境恶劣。不少古建筑防火措施薄弱,存在火灾隐患,同时防盗办法和措施都有待于改进和加强,防城港市的茅岭玟杯墩和江平交东社山贝丘遗址内有群众擅自挖虾鱼塘,建房子等,环境日益恶化;

7.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对地上、地下文物的不同程度损害。如合浦廉州中山路、阜民路、惠爱街上,已有原居民在拆毁重建那些见证了明清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仍繁华至今的商铺、旧海关、木桥、青石板路等,经历沧桑的骑楼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1987年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施工,穿过合浦汉墓保护区,虽然有关部门发掘了240多座汉墓,但多少对保护区造成一定损害。同时,这一庞大的古汉墓群分布在县城四周,与民居、水库、道路、村庄交杂相处,因居民建房、城市建设而造成古墓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

8.—些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或纪念意义的遗址、建筑仍没有纳入保护之列。有些明清建筑,一直无法把之纳入文物保护渠道,只能听之任之,自生自灭。

三、环钦州湾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及开发

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及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环钦州湾历史文化遗产是一部环钦州湾民族文化发展史,必须遵循以挖掘文化内涵为主脉,突出地域特色,重点开发、保护为主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建设具有鲜明钦州湾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创新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提升文化竞争力,以形成规模效应,实现文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1.加强文化研究,挖掘环钦州湾文化内涵,突出地域特色

以史前贝丘文化、百越土著文化、南方汉文化(客家文化、蛋家文化)、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南珠文化、坭兴陶文化、反侵略文化、京族文化、近代中西文化融合、现代革命文化、壮汉民族文化融合、区域历史名人事迹等文化内涵为主脉,突出环钦州湾地域文化特色,以此为原则确定环钦州湾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设具有鲜明环钦州湾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如古建筑遗址的整合:哥特式建筑、欧式券廊式建筑、中国古寺庙建筑和古桁梁式建筑等,北海西洋建筑群、普渡晋宫、合浦的惠爱木桥、灵山浦北的古民居镬耳楼等是经典代表;土著居民、南迁汉民和外来民族的历史遗迹:蛋家棚、干栏式建筑、客家围屋、西洋建筑等;瑶族、京族、壮族等具有民族风情的历史文化遗址和遗物;历代驻军和军屯遗址、古炮台遗址、界碑等组成边关文化遗迹;海上丝绸之路、南珠文化、蛋家文化等构成海洋文化的组合,这些都是环钦州湾文化特征的物化表现,应加强研究进一步挖掘、整合,形成品牌、规模效应,扩大影响,吸引资本、开拓文化市场。

2.贯彻保护为主的原则,增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意识

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应该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环钦州湾历史文化遗产的种类与形态十分丰富,历史和现实状况复杂,涉及的单位、部门众多,由于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资源有限,必须长远规划,通盘考虑,分步实施。各级政府要把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使文物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以确保历史文化遗产的安全及有效利用。同时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原则,立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广泛开展文物法规的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3、积极开展历史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

在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两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环钦州湾地区文物部门进行了有效的文物抢救、征集、保护、开发工作。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已有的保护工作已严重滞后。为此,要藉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之机,挖掘史料,发掘亮点,打造精品项目,系统宣传,带动人们共同认识钦州湾文化。由于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保护为主”,把历史文化遗产本体及其原生环境的保护放在主要位置。为此,要编制《钦州湾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规划》,挖掘、整理、保护各种历史文化遗产,把一批较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墓葬等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创造条件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村等。如合浦县可利用古合浦郡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条件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还可以以“特色化、系列化、多样化、中小型”为原则,办好各种层次的特色博物馆:公益性博物馆;社会公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博物馆,如汉墓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集收藏、展示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或收藏馆等,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与经济的互融共促。

4.正确处理城市现代化建设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

既要使城市经济社会得以发展,尽快提高现代化水平,又要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使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要尽可能保持文物古迹的历史环境,以便完整体现其历史风貌。对反映城市历史传统的典型街区、古城格局和古树名木,要特别注意保护,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北海市的西洋建筑群浓缩了北海近代历史的精华,北海的中山路、珠海路老街及合浦中山路、阜民路,钦州中山路等南洋骑楼式建筑是环钦州湾地方文化的象征,要投入资金修整,尽力恢复原貌。要按照《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在工程立项、规划设计及方案审定时认真听取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在动工之前,建设单位要会同文物部门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文物调查勘探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5.积极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

资金奇缺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第一难题。近年来,北海市已投入了1400万资金对合浦汉墓群、东坡亭以及大士阁等进行抢修性保护,但合浦汉墓博物馆建了将近20年仍无法峻工;有着百年历史的涠洲盛塘天主教堂和城仔教堂因年久失修而破旧不堪,却因巨额预算未能得到较好的维护,惠爱桥、孑l庙、石康塔等已到了抢救性保护的时候。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对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投入,理清资金来源的思路,出台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优惠政策,采取办法来吸纳外来资金,实现投资的多元化。文化主管部门要积极寻找资金渠道,特别要重视项目申报工作,加大项目前期经费的投入,争取立项成功,使更多历史文化遗址能列入各级文物保护之列。在资金运作方面,钦州冯子材故居、刘永福故居、浦北县博物馆的建设都有一些成功经验。

6.旅游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协调

文物古迹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形象化标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相互协调,是一个地方旅游胜景构成的重要条件。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内涵深、经济价值高的文化旅游品牌,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又能进一步促进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但由于旅游业是新兴行业,许多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存在着过度开发、错位开发等问题。因此,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对环钦州湾历史文化遗产采取合理利用的方针,以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篇10

范忠信 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汪庆红 浙江财经学院副教授

傅林放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讲师

新闻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早已成为社会的共识。1999年7月25日,浙江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制定了《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施行以来,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省已有历史文化名城18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个;历史文化名镇39个,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6个;历史文化名村38个,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4个;历史文化街区8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总数达37个,占全国总数的8%,位居全国之首。

条例颁布实施的这10多年间,正值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建设性破坏、保护资金短缺、法规与规划相对滞后等问题不断显现。如何完善现有的法规,进一步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作用,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已是摆在立法者面前的一个紧迫性课题。

2012年6月15日,浙江省法学会和省人大法制委在杭州联合举办“浙江历史文化名城法律保护”专题研讨会,为省人大常委会制订和审议《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条例(草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政府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

随着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古村落、古建筑呈现出衰败迹象,历史街区过度商业化、历史建筑遭拆除损坏等现象时有发生。有调查显示,在新登记的7380处历史文化遗产中,有近一半的遗产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浙江古村落仅存300多个。造成目前法律所规定的保护制度和措施在现实中约束力不足,保护工作受到限制的原因有哪些?

■侯作前:虽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一开始就是由政府推动的,但是实践中政府的一些行为也确实破坏了历史文化名城。在现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律制度中,政府既是保护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这样的现实可能导致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落空。这正是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性困境。

■汪庆红:从制度设计和运行实效看,现有的这种政府主导的名城保护模式虽然不乏权威性高、保障充分等优势,但其存在的政府专断、效率低下、公平缺失等严重缺陷,使名城保护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保护成效取决于政府领导的认识和态度、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得不到合理保护、文化遗产保护资源分配不公等弊病。

除了政府的职责,条例也对社会参与问题作了规定。如要“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和专家学者的意见”,“鼓励公众参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工作”等。

■傅林放:条例虽然提到了社会力量的参与,但缺乏制度保障。众所周知,保护规划的内容涉及大量利益主体,特别是涉及地方经济利益时,政府是否能够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当其制定的程序如果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和认同,又如何确保政府没有利益偏袒。

多元利益冲突

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名城保护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实践证明,多元化、多层次的利益关系及矛盾是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汪庆红:在过去的文物保护模式下,名城保护的重心和关键被限定为文物古迹、传统风貌保护在资金需求和土地占用等物质供给上的保障,其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成为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主要方面。很明显,这种顾全大局式的说教并不能成为城市管理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牺牲城市经济发展的现实利益,满足名城保护长远利益的理性基础。

在许多人看来,名城保护的显著价值之一就在于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但实践证明,这种过度开发城市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思路,反而加速了对名城的破坏。

■汪庆红:表面上看,这是城市管理者未能协调处理名城开发与名城保护之间的关系,而从制度设计层面分析,这是政府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未曾得到重视和妥善处理。建议要树立“以城养城”的保护理念,在地方立法中将这种利益关系纳入调整对象,并明确名城旅游收入的分配方式,尤其是从中提取作为名城保护资金的比例。这是强化名城保护的重要措施。

因此,如何将名城保护中更多的利益关系纳入法律调整范围之中,借助立法机制,将这些利益关系法律化,将名城保护利害关系人的正当利益确认为法定权利,进而使名城保护中的利益冲突解决纳入法定的纠纷解决轨道,确保利益冲突解决的理性化和公正性,应当成为名城保护立法的重要考量。

借助社会力量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对遗产的认识和关注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到关注全民参与保护、保护惠及民生的实践。也有学者认为,人们开始进入“可持续发展与善治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新阶段。

■侯作前:如今对历史文化保护的思想,已从过去单一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发展到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从重点文物建筑的保护,发展到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的保护。保护内容不断扩大,已逐渐形成了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全面保护体系。因此,相关的保护工作和理念应与时协同、与时俱进。

善治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公民的参与,强调社会的力量。而目前,相关保护规划、措施中的公众参与仍然不够,并因此导致了保护工作不科学的问题。

■徐阳光:对社会参与的规定必须具体化、强调可操作性,不能太笼统。应该将民主参与、征求意见、听证程序、人大审查等环节贯彻整个历史名城保护规划的制定、修改和监督过程中,从而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