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少数民族文化特征

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遗产旅游;营销;特征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08101

1引言

少数民族多居住在我国边疆和西部地区,总体而言,民族地区呈现出经济欠发达、区位边缘化、文化多元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较好,文化遗产丰富。在经济上谋发展与文化上保护多样化这对矛盾的作用下,文化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中立或尚且称得上双赢的方式应运而生。然在实际操作层面却不尽如人意,如因旅游运作不当而致使民族文化遗产遭毁坏或变异,当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受益有限等现象。民族地区居民未蒙其利,反深受其害,旅游发展并没有为民族地区带来实质利益,反而造成民族文化的变质,甚至有人将文化的变质视为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此背景下,如何营销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成为民族旅游发展的关键。

一提起营销,总让人联想到销售的最大化,那么,市场营销和文化遗产管理能够和谐共存吗?将市场营销视角运用于文化遗产管理,总会令遗产的忠实保护者嗤之以鼻。认为营销等同于销售最大化,意味着无限制的扩展消费基础从而导致遗产的核心价值进行错误的表呈。同样,很多人还将营销与广告和促销相混淆,认为有损文化遗产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的形象。实际上,销售和促销所代表的是市场营销过程的最后环节,它们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是实现更广泛的管理目标的途径。

当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市场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发现,都是没有采用市场营销管理视角的直接后果,而不是因为采用了这种方式而产生的结果。由于没有清晰地界定核心产品、目标市场、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行动计划,所以混淆的信息就有可能被传达给公众,其结果就是,可能把“错的”人群带着对“错的”体验的期望吸引到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地,进而迫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管理者以一种不恰当的方式来展现他们的产品,以满足这些人群的消费需求。这当中采用营销手段对目标市场进行过滤就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2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营销特征分析

因文化旅游的一些特别特征,也给作为管理工具的市场营销提出了挑战,同时也说明了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规划程序中充分考虑市场营销问题的重要性。其独有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凸显民族文化内在价值

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的整体目标中,内在的文化价值往往与使用价值有着同等或更强的作用。如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觉意识、培养对本民族历史的自豪感,甚至进行宗教沉思等,可能成为比增加游客人数或经济收益更为重要的目标。而通过营销手段无限制地吸引游客人数往往能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营销要着重针对目标明确型文化旅游者,使其获得深刻的文化体验,凸显民族文化内在价值。

2.2使利益相关者受益为目标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主要有遗产管理者、旅游经营商、旅游者、当地居民等群体。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利益群体为旅游者和当地少数民族民众,要想让这两个群体共享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资产,就需要对外部市场(旅游者)和内部市场(当地少数民族民众)都有所了解。因此要对有旅游使用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价值评估,确认双重价值的优先次序,采取必要的平衡措施,获得社区对民族文化遗产资本旅游化运作的支持,同时又确保旅游利用不会牺牲当地使用者的需求。这时运用信息传递过滤方法对营销受众目标群体进行调控,从而使位于第二位的使用者的行动,无论是旅游者还是当地居民,都不应该冲击首要使用者的需求。

2.3将“旅游”与“遗产”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很多文化遗产管理者没有认识到遗产及其设施是旅游吸引物,而在管理方法的运用上没有兼顾文化遗产本身的旅游使用价值。致使遗产的展示及解说系统无法为更多的旅游者服务(尤其是大众旅游者),进而导致旅游者的体验肤浅(民族文化差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使产品的质量下降。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营销应建立在“旅游”与“遗产”作一个有机整体的基础上才能使游客的感知目标与体验效果拉近。

3结语

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领域市场营销不仅仅是销售,而有其独特的特征,它是构成整体管理计划组成部分的一种管理途径。最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能用来实现一系列广泛的管理目标的战术工具,特别是在凸显民族文化内在价值、使利益相关者受益等方面发挥了控制平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尹立军,叶全良.民族旅游地经济获利与文化保护的互惠研究——基于认真旅游者的角色探讨[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4).

篇2

关键词:新媒体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有力保障 必经之路

当代传播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真正对旧有传播形式形成了巨大挑战的是新兴数字媒体。借助新媒体,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走向了数字化。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性

1.新媒体的界定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本文所指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它们依托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向广大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目前备受关注的新媒体主要包括门户网站、虚拟社区、网上即时通讯群组、博客、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IPTV、楼宇视屏等。

2.新媒体的传播特性

新媒体的“新”,其实就是它与传统媒体的区别。这些区别,除了采用新技术所带来的“海量性”、“时效性”、“多媒体”、“超文本”、“全球化”、“移动性”等显而易见的特征外,还有新媒体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传播行为的主动性、交互性、异步性以及新媒体新的传播效力等传播学意义上的特性。

(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1.少数民族文化及其特征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分布立体性、环境适应性、形态多样性、传承神秘性、认同全族性等特征。

2.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古代的国家使节互访、互市贸易、战争掠夺;近现代主要以印刷、电子媒介作为中介传播,同时各民族的节会活动也是传播的一个重要介质。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政府宣传性、民族性和多样性、地域性和群众性等传播特性。

(三)新媒体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在联系

1.新媒体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有力保障。

民族文化传承是一种纵向传播,因此其传承需要媒介。新媒体一出世就拥有许多传播上的优势。媒介技术的进步势必标志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进步。“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保存和传播”,即是“文化遗产数字化”。

现有文物保护手段大多采用传统方式,征集、整理、收藏、研究、出版或演出。由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加工、处理、存储、提炼、展示和传播的能力严重不足,少数民族文化文物往往局限于少数专家学者,造成了保护与利用的脱节。这远远不能适应文物大规模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同时也为该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提供无限潜能。

采用数字化抢救、保存少数民族文化有大量优点。一是“原汁原味”。图、文、声音、动作并茂,真实记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其效果是传统记录方式不可比拟的。二是可以迅速复制、实现资源共享。三是成本低廉,易于保存。

2.新媒体是传播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必经之路

新胜旧是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同样是文化发展之道。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之道在于数字化,这是由少数民族文化属性和新媒体传播特性所决定的。

(1) 新媒体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高时效性

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式或多或少会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而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传播在极大地压缩了文化传播的物理时空后,凭借互联网几乎可以瞬间将数字化后的少数民族文化信息传达到各用户,实现文化传播的零距离。借助新媒体,世人不用亲探少数民族聚居地也能随时随地感受其文化的独特魅力。

(2)新媒体实现着少数民族文化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迁移。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具有强烈民族性和地域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少数民族文化大范围传递和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小众的少数民族文化借助新媒体实现了向全国甚至全球的迁移,它把自己的风采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影响着世人,相应地,新媒体也将其它文化的精彩带入少数民族地区,将当地人从过去封闭的文化观念带入一个开放性的文化视野中。

(3)新媒体实现着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向个人性和多元性的转变。

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特点出现了新变化。各民族除了政府主导的官方宣传外,还出现了民间人士自发利用网络进行的本民族文化宣传。他们主要以旅游网站和网络社区为平台,有的人还开设了自己的民族网站,他们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不可忽视的民间力量。“云南出现了以专门传播当地少数民族为己任的职业传播人”,他们自己出资开设网站,义务传播本民族或民族地区的文化。

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式变得多元化。即时通讯、网络社区、博客、播客、数字电视、数字音乐、数字游戏等新兴事物接二连三地出现在大众面前,它们把大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联系到了一起。通过新媒体这个平台,少数民族文化能即时地以图文并茂、声像合一、寓传于乐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传播和交流,同时得到发展。

3.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相互的,外来强势文化传入给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带来了不小压力。与传统媒体相比,借助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活动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冲击更为明显,少数民族语言艺术、礼仪习俗、价值观念等都在逐渐弱化甚至消失,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及其歌谣舞蹈等逐渐衰落。少数民族旅游区中,虽然随处可见展现本民族文化的建筑、用具、服饰和风俗活动等,但这些东西大多已不是民族文化的自然呈现,而是基于商业利益的刻意夸示甚至扭曲,内在的民族本色已经所剩无几。这些现象表明,少数民族共同心理认同正在消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且呈加速度态势。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有消亡的危险。只有积极回应,借助新媒体的优势积极进行传承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才能继续存在和发展。

如今,新兴数字媒体成了时代的弄潮儿。而文化的表达、传播必须有工具和载体,因此文化的进步也就通过表达、传播其的工具和载体的进步而表现出来。新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社会扩张力和推动力,这为传承与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既不能忽视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所面临的困境,也不能否认新媒体在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播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新媒体不仅是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有力保障,还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

篇3

一、少数民族文化以其鲜明的特性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就构建了文化的多样性,各民族不论人数的多寡,都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各民族文化的总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少数民族文化以共自身的民族性、多样性、时代性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群体的文化,其鲜明的民族性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群体共有而与其它民族群体相区别的民族文化特征。这种民族文化特征作为一种传统,也代代影响这个民族群体,体现在一个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上,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而且资源丰富,呈现出一种神秘、古老、奇特的文化魅力。

我们从一个民族群体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有的风俗习惯甚至历经许多世纪而原封不动地延续下来,有的民族后代甚至迁徙到新的地方,虽与其它民族杂处群居,其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仍然保存下来。

以贵州省为例,经过千百年的多次迁徙和演化,目前有17个少数民族的1400万人世居在这片土地上,各个民族又在其中形成若干个分支。由于地处偏远,山水相隔,与外界及相互间交往较少,这些少数民族以及各个分支都长期按照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在生产、生活传承和发展着自己的历史,形成了人类学上极为独特的“文化千岛”现象。传统节日舞蹈、歌唱、戏曲、服饰以及传说、故事、风俗习惯、娱乐竞技等,加上众多的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风雨桥、鼓楼、吊脚楼等,丰富多彩,以及特有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向世人展示着各民族的发展历史、文化心理、伦理道德和审美意识。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文化的多样性,它的最主要价值是体现了民族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我们充分尊重民族差异和民族特点,特别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信仰,也理所当然地尊重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生活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信仰等因素,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族制宜,讲求实效。

民族文化具有民族性同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它的时代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一个统一体。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社会中的延续,它既具有历史性,是经过长时间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又因其生命力而具有时代性,在现实生活中被继承,同时它又在深层次上普遍影响着民族成员,具有大众性,因此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社会的发展实践,同样需要文化的创新,需要民族文化与时展同步。民族文化是建设现代文化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民族文化的时代性和大众性,是建设现代民族文化的坚实基础。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也在不断的创新重构,但作为其中最精辟部分的文化遗产,则需要保护、传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必须坚持传承、保护、弘扬与改革、创新、发展的有机统一和紧密结合。历史表明,一个民族,只有开放才有希望。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各民族都要注重并且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断为民族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进民族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综上所述,我认为发展繁荣中华文化,就必须注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二、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活力源泉,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因此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增加中华文化的活力,促进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是贯彻“双百”方针和“两为”方向、发展社会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依共存的国家,各民族文化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又相互吸纳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凝聚力、熔铸力、生命力极强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提供科学文化和智力的支持。各民族文化对充实和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形成一个奋发向上,安宁祥和的社会文化氛围,实现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是整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又都保留着独立的个性,同时又相互交融,推动着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各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和交流,增强了各民族的团结,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56个民族统一的国家,团结就是力量,团就是生命,团结就是胜利。

历史至今,中原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向周边辐射传递,各少数民族文化和域外文化源源不断传入中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赋予其统一性和多样性和鲜明特征。不以血缘论夷夏,成为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现象。文化的相互传播和认同,成为各民族亲近与交融的强大精神纽带。这些作用不是哪一种单一的文化可以替代的。

文化的发展繁荣,不仅能推动人民文化生活的进步,更能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质,铸就时代风尚,打造国家“软实力”。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这当然包括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否则谈不上整体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三、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断取得长足发展,同时社会发展也要求加快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与各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与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现实需求相适应。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要制订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规划,加大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力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和

管理人才,积极扶持民族文化事业,努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典要全力保护,要扶持到位,要加大投入,给足政策支持,不断开创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发展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对培养民族文化人才要加强指导,提供服务,为文化人才成长创造条件。方法要灵活,形式要多样,做到因地制宜,富有特色。人才的培养可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与节庆和民间文化活动相结合。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突出文化人才,需进行跟踪培养宣传推介,促进他们的成材和发展。

要注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值得保护的非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要保护其原形态。民族文化遗产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以及民族认同感联系在一起的民族传统文化,与一个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特色的坚持有着重要关系。

要多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注重调研、总结,让民族的文化融入现代文化之中。让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人们易学易懂、喜闻乐见的内容,通过广泛传播,内化为人们的精神动力和内在素质。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新措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依法每五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就是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方针。备级领导要把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化,纳入财政预算,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要守住各民族人民的精社家园,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血脉。使各民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篇4

文化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像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它主要具备以下特征: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特征。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征。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第三,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融合性特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优势分析

2.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个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特有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悠久年代的遗存,表现出浓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以至被称作“活化石”,它产生于本土,来源于本土,不断地发展演变,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能带着某种强烈的民族情结展现在世人面前。如世居草原的藏、蒙古等民族的赛马、马术、射箭,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式摔跤,南方地区的龙舟等,处处可见民族性的烙印。

2.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起势良好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产业进行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且多与当地民族风格和节日风情结合在一起。如云南在确立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的目标后,将极具产业化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结合起来综合开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云南旅游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双赢也有力促进了云南省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程。陕西、四川、青海等省近几年也在快速起步,大力发展地方体育产业经济,并使其与旅游经济相结合,互动发展。这些良好的态势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西部地区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一是地域辽阔,光热条件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储量大;二是市场潜力大,劳动力成本低,具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三是中国人口数量多,对体育产品具消费欲望的潜在消费者在中国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为获得“健康”、“活力”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观赏参与体育,实现心理与情感的满足则日益成为当代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四是长期建设形成的老工业基地、国防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集中了一批专门文化创意人才,初步有了创意产业发展和协作配套的条件。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的途径

3.1突出各少数民族的特色重点体育项目,打造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西部,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藏族的锅庄舞、赛马,苗族的高跷、黎族的斗牛舞等体育活动。目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多,资源非常丰厚,但许多项目显露出粗糙、简单、不规范等缺点在低水平上徘徊,难以普及以及市场化,因此,我们应从其文化创意产业化的路径出发,选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一些优秀的、有特色的重点项目,加以整理,利用现代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工艺,使其更加规范能够符合现代体育产业的理念和精神,打造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意品牌。

3.2利用网络媒体宣传,形成以民族体育节日为形式的文化集聚区少数民族节日过程中体育文化产业不仅可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节庆活动是形象表现的载体,也是树立形象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举办成功的体育节庆活动将大大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知名度和人们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参与度。在发展过程中,只要符合人们喜爱,有发展潜力的节日、体育项目,我们就要做大做强,把发展民族节日体育和发展本民族的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民族经济与民族传统节日体育互相促进发展,如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如泼水节、风筝节、龙舟节等等。因此,通过电视网络媒体的宣传,最终形成以民族特色为划分的各种少数民族体育节日为形式的文化集聚区。

3.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依托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创意元素的新奇度、体验性,并在双方相互渗透的基础上,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科技、生态等多个领域的产业要素在产业链的高端有机整合,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所以,发展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要形式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民族地区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传导途径。因此,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链条,提升民族文化旅游产品附加值是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基础。如云南、广西等开发的《东巴乐舞》、《香格里拉》及《印象•刘三姐》等表演,发掘了本地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及民族舞蹈项目,是民族地区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典范。

篇5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民居;特点;保护对策

前言

广西少数民族的民居是其生活的重要场所,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生产功能。广西少数民族民居不仅是一种建筑物,更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民居的保护,就是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面对社会文明的快速进步,现代化气息越来浓重,这对少数民族民居的保护非常不利,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弘扬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之下,加强广西少数民族居民保护是有巨大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1.广西少数民族民居特征分析

受到历史文化与经济政治条件的影响,广西少数民族的民居呈村屯状分析。加之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影响,广西少数民族的民居大多以田为基础而存在,因田设村,以地立寨是民居存在的重要特征。广西少数民族的民居分布于山顶、山腰等不同的区域,规模大小不同,风格迥异。下面,我们就来对广西少数民族民居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

1.1地形运用合理,建筑形式多样

山与河是广西少数民族民居分布的主要依据,这样居民的生活会更加便利,也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开展。广西地区耕地少山岭多,一些居民为了腾出平地进行农业活动,往往将民居设在山岭上,呈阶梯状分布。广西北部的居民为了应对多雨且潮湿的天气,会建设吊脚楼,上面为人居住所用,下面用来进行牲畜的饲养。而东北部的居民则会建筑硬山搁檩式的民居,当一些外族人迁入到广西之后,为了应对炎热且多雨的气候,会将民居的大门建筑为向内收缩的形状,留下一个人们出入的缓冲区域,方便雨天在檐廊下休息。另外,出于同样的目的,民居的大门之下还会有一道相对较矮的门,这是为了杜绝家禽闯入室内的情况发生,也是为了杜绝雨水飘入室内。

1.2建筑风格因生活风俗而不同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族的价值观与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等等,这些思想因素会在民族的建筑风格中得以体现,对于建筑的布置与空间具体形式都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拿侗族来举例说明,在侗族的公共活动场所当中,鼓楼是其中心建筑,因为他们喜欢在室外进行活动,从而使得戏台与风雨桥等成为了地方特色的建筑物。就具有商业功能的建筑来说,骑楼是具有商业集市功能的建筑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少数民族的建筑物将各种功能集于一身,形成了结构简单但功能齐全的建筑物。

2.广西少数民族民居保护的对策分析

广西少数民族民居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加强广西少数民族民居的保护工作力度已经成为文化保护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下面,我们就来对广西少数民族民居保护的对策进行简要的阐述:

2.1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

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文明,许多地方都在进行现代化建筑的建设,使得一些具有少数民族地方特色的民居面临拆迁的危险。因此,加强广西少数民族民居保护工作,必须要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当地的民居分布情况制定出民居保护对策,使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民居得到保留,从而使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政府更加加强广西少数民族民居保护的宣传工作,联合媒体与当地的文化传播机构,对民居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士意识到民居保护的必要性,从而实现广西少数民族民居保护工作效率的提高。

2.2呼吁少数民族保护原生态建筑

原汁原味的建筑体现更多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因此,相关部门要呼吁人们进行民族原生态建筑物的保护。但这并不是要人们不去接触日新月异的建筑风格,也不是要人们杜绝与外界的交流,只是将更多的原始的民族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当中,使得民居仍然可以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的风格。从建筑的形式来讲,原生态的建筑要更加符合广西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信仰。从建筑的内容来讲,原生态的民居与其它建筑物更能给当地人们带来生活与生产上的便利。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原生态建筑的保护已经成为必然手段。

2.3推动广西少数民族民居保护区域的建设

无论什么样的保护形式与保护力度,原始性的广西少数民族民居都会受到现代化文明的影响。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特色民居在消失。因此,当地政府可以选择最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民居区域进行重点保护,规定这一区域中的民居不可进行拆除与重建,也不能融入其它民族的文化,以此来确保单纯具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民居被中保留下来。进行广西少数民族居民保护区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政府部门首先要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其次,加大这此项建设工程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保留与弘扬做出努力。

结语

综上所述,每一个地方的民居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广西少数民族的民居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承载,加强广西少数民族民居的保护工作,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本文以此为目的,对广西少数民族民居的特点与保护对策进行了阐述,希望以此加强当地政府部门对于特色民居保护的重视,采取有效的对策实现广西少数民族民居的保护,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郑培;连璐;冯慧.浅析具有陕西特色的居住建筑[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0)

[2]蒋巍.浅谈关中传统民居的现代适应性转型[J].新西部.2010(05)

[3]吴育忠.贵州喀斯特地区民居建筑风格研究――以铜仁地区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5)

篇6

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现状

中国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成果与旅游业发展速度不相匹配,据统计中国旅游纪念品占旅游经济配额不到20%,作为新兴旅游目的地的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区域的旅游纪念品更缺乏系统科学的开发,由于处于西部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旅游项目仓促上马,经营者不重视旅游纪念品设计,产品雷同,简单地把在城市仿古街随处可见的檀香扇子、真丝围巾、首饰工艺品等物品当做纪念品进行兜售,张冠李戴、牵强拼凑,旅游纪念品缺乏地域文化特色,与本土文化环境脱节。此外,由于缺乏相关机构科学的引导,当地一些民间小作坊应景式的生产手工绣片、民族首饰等物品,这些纪念品品种单一,做工粗糙,仅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游客从中无法感受到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格,这自然难以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3]。

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定位

以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景观为目的地的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的以风景名胜为目的地的大众旅游活动。它强调以欣赏和体验为内容,参与者从中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因此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纪念品设计定位应落实在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原生态特色、绿色生态性等3个方面。

1文化特征

西南少数民族人文特征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原因,文化特征是民族地区在形成过程中人类留下的历史痕迹,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4]。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表征,如同样处于西南地区,壮族与彝族、苗族不同的文化特征在刺绣作品上都有所表现。广西壮族刺绣做工精细,大面积的繁绣,以密集的绣法为基调,布局整体和谐,细腻严谨;四川彝族刺绣以挑花、贴花、锁花的手法为主,色彩搭配上采用茶花红、绿、黄等颜色,作品色彩强烈,粗犷并有较强的立体感;而贵州苗绣则以五色彩线织成,图形主要由规则的若干基本几何图形组成,常用对比强的手法进行色块的分割与组合,风格热烈而奔放。因此设计时要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使纪念品与当地民族风格切合,这样才能让旅游消费者从纪念品中体会设计者所要传达的民族文化,从而使旅游者在文化差异化体验中获得精神享受。

2原生态特色

原生态民族文化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根本,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之所以吸引旅游者的目光,不但在于它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还在于它与现代工业化不同的原生态文化。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是当地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人们传统自发形成的生活、生产方式,最古朴的文化艺术。日本民间艺术家盐野米松曾对原生态的手工艺这样评价过:“当没有了手工业以后,人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适合自己的身体,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觉到温暖。”把具有原生态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或手工的饰品、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切入到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纪念品开发中,既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又能让消费者从中感受到与城市生活不同的原生态文化,旅游者从质朴的手工制品中获得情感的需求,他们买到的不但是旅游纪念品,更是抚平浮躁心灵的藉慰品。

3绿色生态性

日益恶化的生活环境,让都市的人们常被工业污染、化学合成剂包围着,生态旅游让他们获得返璞归真的心灵享受,无论是天然绿色饮品、山货、药材,还是运用天然植物作染料的布匹、动物牛骨制作的饰品、葫芦做的生活工具等,这些农耕文化下的西南少数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包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旅游纪念品可以从内容、材质到包装上注入绿色产品的元素,使之兼具审美性、纪念性和实用性的功能,从而满足旅客亲近自然的心理愿望。

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纪念品的设计策略

第一,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纪念品的品种。有生命力的少数民族文化往往是长期沉淀积累的成果,它已渗透到生产、生活、宗教当中,在吃穿用住行方方面面都体现出本民族丰富独特的文化。除了绣球、蜡染布、首饰这些司空见惯的纪念品之外,设计师还可以从当地的器物、食品等方面去寻找可用的素材,并通过现代传播方式去展现民族文化,扩宽纪念品种类,增加系列化产品,让旅客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设计师可通过对当地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的鉴别,寻找那些造型及材质独特且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器物,瑶族常用的打油茶工具——竹制漏勺、小木棰,侗族妇女的刺绣头巾等这些“活”的原生态物品,都可成为纪念品的素材。设计师把这些包涵有本民族文化的手工物品,经过适当的加工和包装,就可使之成为当地的纪念品。如水族传统的米斗工具,是传统农耕生活的缩影,设计时在保留其木质的材料特征和独特的造型特点的基础上,体量的大小上略作调整,就可制作成一个既具有陈列价值又具有收纳实用价值的民族记念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食品是旅游纪念品的一大资源。在生态旅游中,游客常常有意携带当地绿色的土特产品自用或送人,但由于生态旅游在中国起步较晚,在民族地区旅游纪念品市场鲜见成熟的生态食品。其实谷物、干菜、茶叶、草药等这些民族地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在经过合理的开发与包装设计,便可以成为独特而有实用价值的纪念品,能给游客带来味觉、视觉上的享受。此外,西南少数民族优秀灿烂的文化可通过纸质印刷品和CD传播给游人,收集整理好当地民族的历史、聚落村寨的风土人情及自然景观影像资料、民族山歌,把它们制作成明信片、宣传册、CD光盘,让游客不仅保留和延续对游览目的地的记忆,更是通过这些纪念品了解所游览目的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纪念品还可通过主题性的形式制作成系列化的产品,形成统一的视觉形象,既丰富又整体,且识别性强。如纪念品的造型基本相似,工艺技术相同,但款式上可有大中小的区别,档次上有高中低的差异,使纪念品的形式更为多样,以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

第二,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扩展纪念品的设计空间。把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起来,考虑现代人审美及实用需求,设计制作出不但具有纪念性、审美性还兼具功能性的纪念品,在保留传统民族工艺文化韵味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生活美学,这是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旅游区纪念品开发的一大方向。设计可以从“符号移植”、“工艺技术移植”、“现代功能移植”3个角度去思考纪念品中的民族性与现代性结合的问题。“符号移植”:即从民族服饰中提炼出包涵有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纹样组合、色彩搭配,并局部运用在现代饰品、现代服装、现代床上用品的设计中,使产品在具有现代功能形式的同时又能唤起旅游消费者对当地民族风情的美好记忆。“工艺技术移植”:即总结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技术,并适当运用于现代设计中。学者邱春林指出把传统手工艺的核心技术运用于现代产品生产中,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5]。如把白族扎、蜡染技术的“核心技艺”归纳为手工扎花技术和纯植物染料方式,在现代成衣、床单等设计中,款式和图案、色彩、布料材质可以具有现代审美特质,但在局部或整体的制作工艺上采用白族传统的手工扎花技术和纯植物染料方式,使产品兼具民族意韵和现代形式。“现代功能移植”:即在以当地民族传统物品款式为主,添加功能性设计。如壮族的壮锦跨包、钱包,开口处添加拉链、包里适当添加夹层,加强其实用性,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

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旅游纪念品的营销策略

在生态旅游中,西南少数民族人文特色和原生态性不但可以通过纪念品的形式展现给游客,还可以通过纪念品制作的生产过程让游客更直观、亲切的感受其民族文化特色。在现代社会中,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现代工业品,其产品构思、制作、生产、消费环节是被分割开来的,因此难以让消费者从中感受到产品所包含的情感因素。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手工艺人在制作手工纪念品时,贯穿在他们复杂的技术中的感性动作到最后完成的成品效果,这一全过程生动地体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智慧,游客会从中感受到手工纪念品包含的人性化、情感化和个性化等因素[6],因此,将手工制作的整个创作过程进行现场的展示,在拉开了原生态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的距离同时,却拉近了旅游者与生态旅游购物的距离。

篇7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的为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主要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文化是课程的源泉,离开了文化,课程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是人类文化精华的汇集,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课程的源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课程内容来源于民族文化。世界各国、各民族创造出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各民族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料”,不同的民族将其视为“精华”的文化选入课程中,作为其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2.民族文化个性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属性。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凝聚成各具特色的课程内容。柳州师专校本课程“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的开发是以传承桂中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目的的,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课程内容开发主要来源。桂中地区不仅拥有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而且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这些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课程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以凸显课程的“民族性”与“地域性”为出发点,以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目标指向,以收集、挖掘、整理、提炼的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创造的具有典型民族特征的文化样态为主要授课内容。课程主要分为“桂中少数民族山歌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建筑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婚俗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葬俗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等八个专题讲座,每一个专题都对不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形态、历史流变、文化生态、内涵价值等进行细致考察分析,厘清它们的内在差异,找出其文化共性,分析其价值与意义之所在。

二、课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

人类文明的延续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果。自教育产生——特别是课程出现以后,课程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担负着传递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各种人类文明成果的神圣使命。课程在传递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对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进行筛选、提炼、加工、改造,使之凝炼为具有一定系统性、科学性的课程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是一种对文化进行选择、传递、创造与反思的文化活动,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浩如烟海的民族文化进行选择与创新的过程。就课程设计而言,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内容决定于基本的文化价值倾向,就课程实施而言,课程对文化的传递,是创新文化的过程。为了保障和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传承地方民族文化的实际需求,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鼓励地方和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地方和学校实际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中“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柳州师专校本课程“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作为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载体,一方面要全面收集、挖掘、整理、提炼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民族文化,如来宾麒麟文化、忻城土司文化、金秀大瑶山文化,以及壮族的歌谣、瑶族的舞蹈、苗族的服饰、侗族的鼓楼等艺术形式;另一方面要通过课程教学形式实现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由“自在文化”向“自觉文化”的转化,即将收集、挖掘、整理、提炼的各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课程化”改造,按照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内在逻辑,使“自在”的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成为一种“自觉”的课程文化,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达到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目的。同时,作为传承民族文化载体的课程,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认同意识、增强学生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神圣职责。

三、课程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品性

篇8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创造的传统文化的总称,具有鲜明特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文化生态解体、传统文化日益消亡、发展步履维艰等冲击和挑战。但是,从文化长远发展来看,跨文化交流趋势不可避免,它为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借力发展、开放性增强等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跨文化交流也将为少数民族现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跨文化交流;影响

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人口数相差悬殊,从十几亿人至几十人不等。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精神信仰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些绚丽多彩的优秀民族文化是人类的共同精神遗产。从古至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交流从未停止过,特别是近代以来,伴随着现代化在全世界的推进,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进程势不可挡,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普遍与频繁,少数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特点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各个民族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学界普遍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此,少数民族文化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来理解:广义是指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这样的民族文化当然会被本民族成员广泛认同;狭义的内涵则指精神文化方面,内容包罗万象,比如民族的哲学、史学、文学、教育、语言文字、法律、艺术、医学、天文历算、道德、自然科学、宗教、习俗等。从上述定义可见,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广博繁杂。徐万邦、祁庆富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一书中,将少数民族文化分为六类:一为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包括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住所和建筑、交通工具;二为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恋爱和婚姻、亲族称谓与姓名、人生礼仪、丧葬文化;三是民族传承文化,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和舞蹈、戏剧和曲艺、美术、体育游戏;四是科技和工艺;五是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原始宗教、巫术、道教和民族间宗教、佛教以及伊斯兰教,吉祥崇尚、禁忌;六是节日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文化具有共同性,如地域性、传承性、互融性、相对稳定性与变迁性,等等。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也具备不同于汉文化的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形态多样性

一个民族的生态环境、地缘分布,直接反映着民族文化的特征,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形成,显示着民族适应自然的能力[1]。生存的需要是文化产生的基础,因此,在类似的地域特点之上,可能出现相似的文化。比如黑龙江流域的鄂伦春族和赫哲族虽然远隔千里,但其文化上有许多地方相似,他们的语言大概60%~70%是相同的。我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从总体上看,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山地、高原、边疆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不同民族生活的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因此造就了各民族之间的生产生活方式千差万别,而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各民族文化赖以形成与发展的根基所在。为此,徐亦亭指出:“中国古代四个文化区域,即:中原华夏农业文化区域、东南百越稻作文化区域、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区域,以及西部和北方游牧文化区域。中国历史上,这四个文化区域之间的文化漂移,及其相互的影响和补充,反映了中国古代民族的交流和融合。”[2]到目前,伴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推进,虽然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根源于地域差别的传统文化仍然是各民族的文化形成基因所在。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存在固定的模式。甚至同一民族内部文化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民族内部成员间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异随处可见,甚至在心理素质、价值观上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二)民族认同性

各个民族的文化均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少数民族文化是由各个少数民族社会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为此,民族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性质,民族成员会把民族文化界定为个人的私有的东西,并视为民族的标志。始祖、血缘是民族成员最为重视的,它是民族认同的核心依据,除此之外,文化是民族认同的极为关键的“佐证”,譬如语言、艺术、音乐、服饰、饮食等,都可以作为属于同一民族的标志和依据。民族文化在民族成员的心目中是无比崇高的,在某种程度上,文化就等于自身,为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有的民族成员可以为其而献身。一般而言,民族文化与民族认同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合二为一的,两者不可能出现分离。民族成员认为,不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就是不尊重本民族,对民族成员个体影响很大。很多民族冲突事件,就是因为文化认同差异或歧视引发的。民族传统文化对成员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可以约束其行为,更重要的是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文化是民族认同和精神的灵魂,价值观和审美标准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传统、封闭的社会,少数民族成员必须遵从来自于传统文化的规范、习惯和禁忌。

(三)相对弱势性

从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构成现状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民族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程度、教育水平等差别,这些差别,导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权利是不同的。对于文化而言,人口数量较多的民族必然在一国的共同文化的塑造、本民族文化传承中具有绝对的天然优势。以中国为例,我国有13亿多人口,汉族人口占90%以上;55个少数民族人口为1.2亿人,汉族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同时,从发展程度上看,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居于领先地位,而55个少数民族相对落后,处于弱势地位,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尽管维吾尔族、蒙古族、壮族、藏族、回族建立了自治区,许多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但这些民族文化也只能在本行政区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而言,他们的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此,其文化生态更为脆弱,在众多强势文化的影响下,要保持并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任务更为艰巨。

(四)宗教影响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10个民族信仰或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对于大部分人口信仰宗教的民族而言,宗教对文化的影响非常强烈,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国西北民族地区为例,该地区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经成为多民族、多宗教的交汇地区。从宗教角度对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划分,可以划分为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传佛教文化圈和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伊斯兰文化圈。由此可见,宗教已经影响到少数民族成员的行为规范,成为民族精神文化体系的重要支柱。

二、强势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

近代以来,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的交通、通讯等手段日益飞速发展。这些领域的划时代变革,一方面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员跨地区流动变得越来越便捷;另一方面,随着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社会已面临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体现在:

(一)少数民族文化生态面临解体危机

文化生态学的观点认为,“人类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与物种群的生成体构成一个生物层的亚社会层,它通常被称作群落。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文化的因素,在生物层上建立起一个文化层。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人类一般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发展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3]从上述论述可知,文化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等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外在环境的差异性是当前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基础。在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世居于森林、草原、山川、河流等地貌环境复杂地区,这些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造成了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特殊性,但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族地区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丰厚的先天优势,越来越被市场经济所“青睐”。资源越来越多地被过度开发利用,造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根基的坍塌境地。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日益消亡

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形态均建立起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种在生产力极端低的情况下形成的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精神,是今天人类所缺少的。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他们也创造了与众不同的精神文明。独具特色的文化是一个民族之所以为此民族而非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消亡的速度加快。从语言文字上看,据统计,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7000~8000种语言,目前已有超过2000种绝迹,而剩下的语言中,95%以上的语言被不到4%的人口使用,60%蕴含着人类智慧、情感、历史发展线索的数千种语言正在急速走向衰败。目前,世界每15天就有一种语言消逝[4]。从生活方式上看,少数民族越来越主体民族化。根据相关学者对桂西南的扶绥县进行调研,目前,壮族越来越被汉族所“同化”,经济发展越好的地区,壮族与汉族之间的区别越小。表现在传统服饰上,即壮服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市场,取而代之的是衬衫、中山装,壮族所特有的春社节、三月三歌圩节等代表性的风俗节日越来越被人们所淡忘。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步履维艰

以东北亚人口少民族为例,作为渔猎民族,他们世代相传的口头文学、说唱、音乐、舞蹈以及独具特色的岩画、服饰艺术、木雕、骨雕等工艺品,还有独一无二的桦树皮器皿等无不令人惊叹。可是,在“外在”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冲击下,伴随着民族文化活载体的老人的渐渐逝去,年轻人已经与传统的渔猎生活方式逐渐脱轨,他们大多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一无所知。这些民族文化难逃消亡的厄运。目前,黑龙江省少量能使用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民族语言的均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传承人平均年龄也在70岁以上。20世纪80年代,郭崇林教授见到了满族萨满神话的传承人———87岁的傅英红,老人家曾不无忧虑地说:“你们要是不记下来(萨满神话),我可就都带走了!”[5]

三、跨文化交流对重新构建少数民族文化的积极意义

文化是生存需要的产物,而生存的需要与生存的条件———地域和环境相关,为此,在外在的文化生存根基不可避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在适应的基础上求发展。尽管跨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但是,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民族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其他民族文化的过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想永远保持世界范围内的相应地位,必须摈弃狭隘的视野,采取开放包容的心态,博采众长,只有这样,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不断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为本民族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精神性力量。跨文化交流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向外传播过程中能够被外界所了解、接受和认同的广度与深度,以及该文化在改变人们思想和行为时所能达到的程度。文化影响力的强弱取决于文化传统积淀、文化自身特质、文化创新的活力等内在的自身要素,同时,更依赖于文化的对外传播,“文化更多地依赖于传播,没有传播,它将随着文化持有者的死亡而消失。没有传播就没有继承,也没有文化的增值、同化和重构”[6]。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原生态特质,能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享受感,但是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等客观条件制约,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通过跨文化交流,无疑拓宽了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路径,使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二)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借力发展

目前,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来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处于发展相对滞后的状态,经济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没有一定的物质投入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自身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难以对提升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在少数民族文化跨文化交流中,外界在对文化的欣赏过程中,会逐渐引发对这个民族文化的弱小命运的关注,进而会有更多远见者、社会组织及政府,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帮扶、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式,关心、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开放性的增强

一个民族想要获得发展的机遇,其文化一定要处于有限的开放状态。把任何改变文化状态的现象都视为洪水猛兽,唯恐冲垮保护民族神圣性的大堤的思想与做法,无疑对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都永浩研究员认为,在中国的城市,有很多文化元素来自西方,譬如英语、西服、西餐等等,这些东西不知不觉地成了我们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其并没有排斥感。世界上的民族文化表面看起来丰富多彩,然而事实是,文化元素是有限的,各个民族只是把这些有限的文化元素根据自己的需要编织起来而已。美国人类学家鲍亚士说过:“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7]为此,通过广泛的跨文化交流,少数民族文化就能够从其他民族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为己所用,也能够使少数民族群众在与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深刻认识到本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缺点与不足,通过扬弃式的文化建构,使民族文化日臻美善。

四、跨文化交流对少数民族现展的积极作用

文化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精神基础,文化结构是否完整,关系一个人的精神心理健康,其重要性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人文质量。”[8]通过跨文化交流,少数民族文化获得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必将对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为少数民族现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文化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是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及其地域因素的反映,对民族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反作用。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通过该社会“文化人”的文化活动得到继承和发展,并通过该社会“文化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9]。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优秀价值观,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现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教育与价值引领作用;通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群众自身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等素质技能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本。

(二)为少数民族现展提供经济资源与产业支撑

对于现代经济发展而言,文化是资源、是资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灵魂和软实力,也是推进创新的凝聚力和激励力。文化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作为一种充满活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经济资源,是一种“软实力”,逐渐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个国家均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将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战略高度。我国55个少数民族文化以其朴实神秘、热情奔放、博大精深、和谐和睦等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从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始味道的角度,对优秀民族文化进行民俗文化旅游业、演艺娱乐业、影视剧制作业、工艺美术业等商业性开发与运营,一定能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

作者:马冬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参考文献:

[1]管彦波.中国民族地理分布及其特点[J].民族论坛,1996,(3):22.

[2]徐亦亭.中国古代文化区域和民族关系[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5):28.

[3]张犇著.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76.

[4]汪嘉波.谁来拯救濒危语言[N].光明日报,2011-02-26(05).

[5]左岫仙.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现状与反思[J].满语研究,2012,(1):80.

[6]张政法.主体的影响力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主体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21.

[7]李丽娜.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焦虑与探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34.

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嫩江流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3-0133-03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传承研究”(批准号:2011W-Z04)

【作者简介】范晓峰,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和少数民族文化。(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一、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解析

(一)物质文化

1.生产经济。嫩江流域地理条件复杂,有山林、草原、河流和平原,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利用山水相依的自然条件,从事着农、牧、猎、渔、采集等多种产业。猎业是该地区少数民族所从事的古老产业,被称作“渔猎民族”的鄂温克族,直到20世纪末仍然从事着狩猎生产,在我国,鄂温克族是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渔业是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的多种经营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达斡尔族的先民们居住在黑龙江、嫩江诺敏河等江河沿岸,在这些江河中生活着几十种鱼,达斡尔族在夏季和冬季均有渔业活动,根据不同的水域和鱼的不同习性,有十几种不同的捕鱼方法,比较典型的有罩抓鱼、放“洞”捕鱼、点火把插鱼、穿冰叉鱼等。采食野菜、野果也是该地区各少数民族共有的民族生产生活内容,柳蒿芽、蕨菜、野韭菜、山丁子、蓝莓、各种菌类等既是他们佐餐的美味,更是款待贵宾的佳肴,采集业也成为该地区少数民族极具特色的生产方式。这些渐行渐远的古老生产方式与喧嚣忙碌的城市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们接近自然,是理想的舒缓人们紧张与压力的旅游资源。

2.服饰习俗。独特的民族服饰,漂亮稀少的服装配饰,成为众多旅游者旅游产品收藏的首选对象,这些服饰习俗也就成为该地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旅游资源之一。嫩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服饰和他们所居住区域及从事的生产方式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该地区的少数民族长期从事猎业生产,历史上他们主要用袍皮、鹿皮等野兽皮毛制作服装,既可以抵御严寒,又可以起到伪装的作用。通古斯鄂温克人的服装特别是女子的服装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是一种上身较窄、下身较宽的袍子,走起路来下身显得很丰满,头戴的帽子呈倒圆锥形,顶端缀有红缨穗,颜色特别鲜明夺目,他们的衣服都用铜或银等金属做扣子,无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穿皮靴。蒙古族服装强调色彩对比和服饰效果,以宽袍阔带著称,其色彩明亮浓郁,充分显示出蒙古人热情、彪悍、豪放的性格。蒙古族摔跤手用来记功的护颈项圈,用来象征男性威武的蒙古刀都是该民族服饰的典型特征。

3.居住习俗。参观见所未见的、原始的居所,是许多游客的目的地,能够在这样的居所中体验民族生活的习俗更是他们旅行的乐趣所在。生活在嫩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为了适应当地季节变换的不同气候,他们因地制宜地创造出许多功能和样式各异的住所。“仙人柱”,汉语称“撮罗子”,是定居前鄂温克猎民住的圆锥形帐篷。以若干根桦木杆搭成框架,夏、秋季外面覆以干草、芦苇或桦树皮,冬、春季围盖兽皮。大小因人口和季节而异,夏大而冬小。柱中央为燃篝火处,用以做饭取暖。三面以芦苇、兽皮等席地为床。“撮罗子”也是达斡尔族外出狩猎时的一种流动帐篷。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4.交通习俗。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所生活的区域被山地、河流、草原、森林环绕,夏季草木繁盛、绿草茵茵,冬季被冰雪覆盖。在这种条件下,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制作和使用各种交通工具,形成了具有我国北方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的交通民俗。达斡尔族的大轱辘车、木筏子、狗拉爬犁,鄂温克族的滑雪板、桦皮船、勒勒车等都极具吸引力。少数民族的交通工具,是他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不仅可以为旅游者提供交通的便利,也可以使他们体验一种有别于汽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传统交通习俗。

5.饮食习俗。饮食文化是旅游活动的一个要素,是旅游体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甚至是许多旅游者旅游的直接目的。嫩江流域少数民族的饮食主要以肉制品和乳制品为主。手把肉是牧民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吃法,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均有吃手把肉的习俗,手把肉也是款待贵宾的重要食品。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乳制品有特别的钟爱,奶茶、酸奶、奶油、奶酒、奶糕、奶酪等不仅是他们生活的必须食品,而且也成为该地区主打的旅游商品。

(二)精神文化

1.节庆与体育。作为民族旅游资源的节日喜庆,因为它们是一个民族特点与形式的集中表现、展示,还因为它们的可参与性,所以常常令游客兴奋不已。少数民族的体育竞技常常与节庆同时举行,不仅参加人数众多,而且使节日气氛颇为热闹。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那达慕是蒙古语译音,意为“娱乐”或“游戏”,起源于祭敖包。每年七八月间,草原上的蒙古族、汉族、达斡尔族等民族的人民身着节日盛装,骑马乘车从四面八方云集到活动地点,参加和观看赛马、摔跤、射箭、马术等体育竞赛。蒙古族牧民还常常选择这个吉日举行婚礼。如今那达慕大会已经成为蒙古族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2.民间艺术。民间传统艺术记载了该民族的历史发展,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浓缩。嫩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民间艺术成果,它们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吸引着无数旅游者前来品茗。

歌舞艺术。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均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在音乐与舞蹈中尽情展露。达斡尔族的扎恩达勒、哈库麦勒、乌钦调,鄂温克族的斡日切舞、努日给勒舞等,既表现了热闹的劳动场景,也展现了少数民族细腻的情感世界。其中达斡尔族乌春、扎恩达勒,已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造型艺术。达斡尔族的木雕和骨雕、鄂温克族的驯鹿岩画、蒙古族的皮革造型艺术等均展现了本民族人民的聪明与智慧。壁挂,是柯尔克孜族家庭的一种必备的装饰,也是一种必备的装饰。形状多为长方形,有大有小,一般宽约1.2米至3米,长约1.2米到2.5米之间。壁挂多用紫红色或大红色的平绒做底面,黑色平绒做边,在下沿的边芯相接处,吊坠有金黄色丝穗。除壁挂中心的整体图案外,在左右和下方的宽阔黑绒边上,则是妇女们用双手以刺绣、贴绣、扎绣和镶坠等方法,构制出一层层结构严谨、色彩对比强烈、纹样优美的图案。

3.信仰与礼节。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禁忌,少数民族的信仰与礼节是民族精神文化中极为特殊的方面。嫩江流域少数民族大多数都信仰萨满教。作为一种原始的宗教崇拜,与萨满教有关的禁忌、礼节与祭祀是被该地区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中时刻谨遵的。天神、山神、火神、保护牲畜的神……信仰崇拜的神有几十个之多。每家供奉哪种神是不能随意更改的,一旦选择了供奉哪种神就要保留下来一直供奉。与之相适应的祭祀活动也极为隆重。如达斡尔族萨满舞就是在祈求根除灾难、祭神治病、祈祷丰收是所跳的舞蹈,还有祭敖包、求雨等祭祀活动。除了与祭祀等民间信仰有关的礼节外,该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礼节与禁忌也非常丰富,如诞生礼、婚礼、葬礼、食物禁忌、生产禁忌、生产禁忌等也都很具特色。

二、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传承的双向互动

(一)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作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前提

民族文化旅游,就是以非主体民族的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资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主要是指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首要前提就是要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嫩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繁花似锦,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丰富,这些都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但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保留下来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却因诸多原因或多或少地失去了民族文化古朴的韵味,原汁原味的文化越来越稀缺,作为可被选择能够实际利用的文化旅游资源就更加有限。文化旅游是要旅游者体验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应该像图腾崇拜一样,是透过民族生产生活可被窥探到的、内涵深远无处不在的。如果民族文化更多地被现代文明所代替,民族风格更多地被时代潮流所掩盖,这样的一种民族文化旅游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与吸引力。嫩江流域少数民族在与自然搏斗促生存、与现代融合促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民族文化,也使民族文化式微。少数民族文化的日渐消逝,不仅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失去了基本的前提,还将最终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因此,要以少数民族文化抢救与传承作为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前提。

1.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目前嫩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几十种。对这些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成果,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民族悠久的历史是最具吸引力的方面,通过研究民族历史,探索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对该民族在历史上的兴衰更替,是非成败,用文化的符号加以记录;要整合民族文化片段,将散落在民间的民歌、小调、说唱、传说、舞蹈等民间艺术奇葩搜集整理,感受民族精神的真谛,挖掘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要发展民族语言和文字,将绵延至今的民族文化,以最古老而又最可靠的方式保留下来;寻找和培养民间艺人,以少数民族特有的方式,促进民族民间技艺的传承。

2.保护少数民族社区。少数民族社区是一个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城镇、村寨或街区,是一个民族的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形成各种内部联系的空间条件。少数民族社区,集中体现了该民族的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物质、文化生活等民族要素。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斡尔族聚居的哈拉新村、鄂温克族自治旗等少数民族社区内至今还保留着少数民族传统的民族语言和生活习惯,保护这些少数民族社区,就是对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少数民族社区也可以作为少数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加以开发。

(二)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法律保护

一、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因

(一)“民族融合”所引起的文化缺失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比起少数民族,汉族人民生活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更快,人民生活的水平更高。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共同富裕目标的不断向前推进,不同民族间的交往空前扩大,各民族间的交往增多,使得少数民族原有封闭的生活状态被打破,同时这种交流也使得民族地区能够了解外界的不同文化、讯息和事物,强烈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对这些新鲜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去了解和追求,这对于本地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使得人民对于本土文化的关注度极度下降,受众群迅速减少。当为了发展经济而促使少数民族和其他地区的人们交流增多时,必然会催生民族文化的融合,在这种情况下本民族文化必然会发生改变或是渐渐消失。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促使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随着这样的发展而发生变动,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在的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特征非常明显,民族文化的色彩逐渐被淡化,这在青少年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我们都知道,文化是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他们的原有的生活方式、环境、思想观念等发生改变的时候,原本体现在自身生活中的文化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环境,这就必然会使得其原有的文化跟着发生改变或消失。

(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缺乏足够的重视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认清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现在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青少年对于自己本地区的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关注,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足够的兴趣,没有学习本民族文化的想法和意愿,这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巨大的考验。比如说,现如今许多的民族传统的礼仪、习惯在生活中被逐渐淡化、一些民族手工艺和技艺很少有人关注。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法律上的适用

(一)我国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较少,主要体现在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5年加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以及散见于其他的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从此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并没有专门的用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法规。

(二)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法律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现状来看,我国现在还没有一部专门的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法律,虽然众多法律都有涉及,但都只是有所提及而已。而且这些法律的相关规定可执行性不强,阻碍了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现在急需制定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律即涵盖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各个事项的相关法律规范。

现有对于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不管是国家的还是地方的大多都只是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对其进行细化,缺乏实施细则,不具有可操作性,这就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说,就宪法而言,我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对于如何具体落实这一规定法律并没有提出具体有效的措施,这就使得执行起来的难度性加大。还有对于如果因为民族文化方面的问题产生的纠纷,法官很难引用具体的法律条文作出判决,因为对于具体的法律责任并没有作出规定,这也加大了法官裁量案件的难度。

三、完善相关法律,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一)国家要制定和完善保护民族文化的法律法规

国家应该根据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地区实际状况,制定出一部全面的、能够有效的保护民族文化的法律,这部法律要尽量的涵盖到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不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出要对哪些方面作出保护,而且还要有具体的措施的和法律责任的规定,完善的法律规定才能有利于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根据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适时的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少数民族地区立法机关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去制定出符合地区实际的地方条例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地区间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制定出更加符合地区实际的条例,更有利于地方政府文化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政府要加强对相关法律的宣传和监督

一部法律出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建立一定的社会秩序,使社会能够持续稳定的得到发展。当法律被颁布实施后,政府应该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监督,以便于在现实的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有法必依,依法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加强在民族地区普法宣传的力度,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能够了解到相关法律的规定,认识到破坏民族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危害后果和所要受到的惩处,这样有利于民众更加积极地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英龙.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