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学的技巧和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高化学的技巧和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初中化学记忆技巧作用人类的一切思维活动均依靠脑海中的记忆功能。通常来说,记忆的越多,则经验与知识越丰富,越富有智慧。没有记忆等于没有智慧。正由于人类拥有这样独特的思维记忆能力,逐步建立起现代文明社会。初中化学中具有诸多难记的知识点,为学生学习带来困难。若是掌握一定记忆技巧,则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初中化学记忆的意义
第一,初中化学的知识点本身就较为零碎复杂,因此,化学的记忆量也就较大,学生不仅要记忆元素周期,还要记忆化学反应式、化学实验等,因此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记忆技巧是十分重要的。第二,对于初中生而言,化学这门学科是在九年级才开始学习的一门学科,较为陌生,并且没有学习基础,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化学的学习就较难,传统的记忆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记忆不牢固,学生需要学习一定的记忆技巧来进行化学的学习记忆。第三,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采用相关的记忆技巧不仅能够提高化学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能够使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一定的化学知识,我们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记忆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初中化学记忆的相关技巧
(一)理解性记忆法
在记忆技巧中一种最基本的记忆方法就是进行理解性的记忆,在初中化学知识点的记忆中只有先进行理解再进行记忆才能够促进学生记忆效果的提高。初中化学教材中化学的基本概念,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是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背诵,并且错误地认为学生只要记住概念了就是学会该知识了,但是殊不知这样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仅会使得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而且也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学生学习化学、记忆化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理解性的记忆。例如,我在讲置换反应的时候,对置换反应概念的关键字词进行分析后,又通过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加深了理解记忆。在课上我给学生出了这样的题目: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A.单质与化合物发生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反应产生单质和化合物的一定是化合物。然后进行了逐一的分析,A项,错误,理由:单质和化合物发声的化学反应也有不是置换反应的,比如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生的是二氧化碳;B项,错误,理由:产生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也不一定都是置换反应,就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情况下产生的就是铜和二氧化碳,但是这样的反应就不是置换反应。
(二)通过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是一种运用广泛的记忆方法,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记忆把握新内容,还能够使得学生巩固旧知识,让新知识与学生脑中的固有存在事实建立新的联系。联想记忆法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相似联想的记忆方法。教师在进行新知识的讲授时,可以借助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和理解知识。例如,我在讲一氧化碳的性质时就与学生已经熟知的氢气进行了比较,一氧化碳和氢气同样都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容易通过化学反应获得化合物中的氧离子,但是一氧化碳有毒性,氢气无毒无味。这样的比较方式,既巩固了学生对氢气的性质的记忆,也使得学生对一氧化碳有了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的记忆。第二,相关联记忆的方法。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时候如果能够有效地与学生头脑中某种知识结构进行联系记忆,就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例如,我在讲氢气的用途时,我就先从氢气的用途分析开始,通过学生熟悉的氢气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等,因此氢气可以用来冶炼金属、合称氨、制取盐酸、还能作为燃料等。这样的联想学习法使得学生不仅对氢气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巩固,而且还能够对应分析出氢气的用途。
(三)编顺口溜的记忆方法
编顺口溜进行记忆的方法是根据学习的重点内容,利用简单的朗朗上口的语言编成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一种记忆方法。这样的记忆方法不仅简单有效,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我在教学生记忆化合价时编了这样的顺口溜: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铝三硅四氧负二,一二铜二三铁,氧是负二最常见;又如:物质的溶解性记忆时,我也编了顺口溜:钾钠铵硝都能溶,盐酸不溶只有银,硫酸不溶只有钡,微溶还有钙和银,碳酸大多都不溶,溶铵钠钾微溶银,碱类大多都不溶。这样通过让学生背诵顺口溜进行枯燥知识的记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忆效果明显提高。
(四)多种感官参与记忆的方法
在传统的记忆方式中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的,但是这样的记忆方式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和灵活应用。因此,在初中化学的记忆技巧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记忆方法是多感官参与记忆。初中化学中,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中的现象、注意事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传统的记忆方式已经不适用了,因此,我们要用让学生多感官参与记忆。例如,我在讲还原反应的时候,我就根据课本教材上的实验,在教室里亲自为学生演示了氧化铜的还原反应,让学生多感官记忆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现象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
(五)合理重复记忆,进行记忆巩固
在进行初中化学知识点记忆的时候光靠记忆方法来进行记忆是不够的,要想使得学生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把握知识内容,老师还要定时定量督促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复习巩固。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而言,在复习时首先要及时复习,例如:我在讲新课之前就会利用课前的10分钟对前一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提问,督促学生进行复习;然后,在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复习的分散性,要使得平时复习与考前复习相结合,进行不间断的复习;最后还要注意复习的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要采用多种方式,避免复习的单调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记忆效果的有效提高。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学生普遍认为化学的记忆量较大,并且记忆较为枯燥,本文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初中化学的记忆技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得出了这几种主要的记忆技巧。初中生在记忆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采用一定的记忆技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希望仅以此文能够引起更多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探究,促进初中生化学学习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小艳.初中化学的记忆技巧[J].快乐阅读,2011,(08).
篇2
【关键词】化学是什么;预习;学习方法;笔记;化学实验;精炼;课外阅读
一、化学是什么。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我们学化学,学什么?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化学首先是一门实验学科,然后才是一门理论学科。可是在现今的环境下,我们中学化学就是为了考试能有一个好成绩!所以我们学化学很大程度是为了应付考试。虽然我们学化学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但是如果连考试都应付不了的话,那也未免有点太低档次了。 要学好化学毫无疑问应该要首先注意实验和生活中的化学。书本上的东西永远是书本上的,不经过实践你永远学不到真正的化学,或者说你和化学这东西没有真正的感情。
二、做好预习。
预习,即课前的自学,指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初步理解内容,是上课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有些学生由于没有预习习惯,对老师一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教师讲课。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学生虽能预习,但看起书来似走马观花,不动脑、不分析。这种预习一点也达不到效果。我们要帮助学生通览教材、大纲。教师要熟悉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学习内容及订出学习计划,使得所学习的内容有利于化学的学习。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使用。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级时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另外,就是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也是学好化学的重要问题。最后想说的是:“兴趣”和信心是学好化学的最好的老师。这里说的“兴趣”没有将来去研究化学、做化学家的意思,而主要指的是不反感,不要当做负担。“伟大的动力产生于伟大的理想”。只要学生明白学习化学的重要,他就会有无穷的力量,并逐步对化学感到兴趣。有了一定的兴趣,随之信心就会增强,也就不会因为某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而泄气,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学生的信心就会不断地增强,学生也就会越来越认识到“兴趣”和信心是你学习中最好的老师。
四、必须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好的笔记是教科书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课堂上除了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外,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记下老师讲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思路和疑难点,便于今后复习。一定要做到课后复习。课后要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这样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避免出现越学越乱的现象。 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靠死记硬背是难以记牢的,所以应学会巧记。化学上常用的记忆方法有:比较法(常用于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知识。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四个相似的概念,可以通过比较,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归纳法、歌诀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和实验记忆法。 多做练习 练习是理解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但练习要有针对性,不能搞题海战术,应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题规律为目标。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如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技巧法有:守恒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估算法、差量法等。 重视“错题本”的作用 。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错题本是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对平时出现的错题,应做好修正并记录下来。记录时应详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不要简单写上一个答案了事。同时,要经常翻阅复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五、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是一些具有实验能力的人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因此,一个学生的实验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他所进行的实验成功与否。心理学认为,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所以,实验能力是指与进行化学实验有关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是因人而异的,也就是说实验能力是个体的特征,这种特征也不是一般的特征。实验能力专指仅仅符合从事实验活动要求的个体心理特征。进行化学实验活动,要求的不是某一种能力.而是许多相互联系的能力。每年化学实验占考试的分值越来越高,一定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还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多做实验。做实验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思考如何做,还可以怎样做。
六、及时反馈,精练习题
学完每一章节要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适当选做一些经典习题,但必须克服盲目做题而陷入题海之中。在做题时不要只就题论题,要尽量拓展思维。如在做计算题时,注意精选一些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好题。在解法上尽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或寻求一解多题规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七、拓展知识,阅读课外读物
篇3
关键词 化学 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要想让学生学好化学课程,首先要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结合这门学科的特点去引导学生。只有把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才有助于学生以后化学知识的学习。化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应用面非常广泛。这门课程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性,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可以结合这些特点开展教学工作。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化学是刚开设的一门课程,他们感觉特别新鲜,也对化学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慢慢喜欢这门课程。
1 实验教学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比如:教师进行制备氧气的演示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一块参与。在验证氧气是否集满的时候,让学生亲自体验,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看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实验让学生总结验证氧气集满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得准确。使学生对氧气有了更深的认识,把抽象的知识真实化具体化,而且让学生感觉到实验的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课本上有些实验室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基本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
2 兴趣化教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消极接受知识的状态,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课堂上的内容。比如,教师讲解如何书写方程式,在配平的时候,教师可以指着黑板,开玩笑说一句:“看我如何变形”。学生听到后会哈哈大笑,使原本平淡无趣的课堂立刻热闹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利用趣味幽默的语言促进了师生之间感情交流,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下一步学习工作的开展。学习还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让压力变为动力。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背诵化学周期表中前二十号元素和化学方程式的比赛,促使学生高效快速的记住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减轻课后学习的负担。教师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了解他们对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督促他们及时复习巩固,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点的记忆。帮助学生分析重难点,梳理一些零碎的知识,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记忆。例如: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溶解性编成口诀,帮助学生记忆。把学生所学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类,总结每一类化学反应的特点。根据特点去记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减。
3 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化学教学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让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有更全面的认识,把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比如,我们的住房有多彩的装饰,是因为生石灰浸在水中变成了熟石灰,熟石灰涂在墙上,干后呈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使墙壁颜色发生变化。饮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在制作馒头时,要在发好的面中放入碱水。此碱是碳酸钠,其水溶液显碱性。面发久后会产生乳酸,乳酸遇碱后马上被综合了,利用了化学中的酸碱中和原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无处不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4 信息化教学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的影片,收集与化学相关的图片,比如:观看居里夫人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化学家研究成果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科研成果;观看黄河水被污染的图片,酸雨腐蚀建筑物的图片,工厂排放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图片,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涉及到化学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从中选取相关的内容,创新情景,开展教学工作。有一报纸报道:我国某大型面粉厂灌装车间发生面粉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过分析是因为淀粉易燃,工人在车间内乱丢烟头,引燃了淀粉,才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为避免发生类似事件,在生产面粉的过程当中,应该严禁吸烟、杜绝火燃、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破坏燃烧的条件。通过信息化教学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4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教学效率 技巧方法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高中阶段化学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而且能提升学生化学素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化学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关注教学思路的转变,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关注学生学法指导,让学生从内心体会到化学学习的愉快,感受化学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从而让学生爱上化学,乐于学习化学。
一、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
“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解答――学生练习巩固”这样的课堂“三步曲”是大多数一线高中化学课堂上常见的教学环节。这样的教学处理方式表面上看好似教学时间都被充分利用,学生好像随着教师认真学习着。其实,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为辅的教学模式完全忽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成了一句空谈。这种“以师为本”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之下,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消磨掉,教学成绩处于低谷状态。
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在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设计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发挥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和探究的合作者,和学生一起体验探究学习快乐,帮助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课程本身具有的特点往往能在最初阶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不能尽快通过其他途径培养起学生学习兴趣,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由好奇引发的学习兴趣就会消失。就拿化学学科来讲,刚开始学的时候学生都对化学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要学的知识越来越复杂烦琐,那些要求记忆的元素符号、方程式、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等,会让学生觉得化学枯燥无味,渐渐把化学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时间久了哪还有什么兴趣可言?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呢?
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我认为这需要化学老师有幽默的教学语言和机智的教学处理能力。首先,化学老师可以通过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的处理方法,帮助学生树立高中化学不难学的信念。其次,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悬念策略。通过设置悬念调动学生主动探究欲望,将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再次就是让幽默走进化学课堂。虽然化学知识是理性的,但是化学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幽默的教学语言变理性为感性,从而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实现知识传递、领会和转化。幽默进入课堂,可以让化学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充满“我行,我能”的正能量,让学生学习兴趣长期保持下去。
二、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尊心和独立意识非常强烈。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时,碍于“面子”往往不是采取积极问寻或者探讨的方式,而是不会就不会了,就此放弃。就这样一个又一个不会的知识点不断叠加,最终导致学习效率越来越低,学习成绩越来越差。针对这样的情况,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降低自己的姿态,以学生成长的引领者、陪伴者的身份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做学生生活上、学生上的朋友。
如平常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和谐、平等、融洽的班集体氛围,让学生心态平和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当学生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时,主动走进学生,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用自己的真诚点燃学生的真诚,师生关系越来越和谐,学生乐于参与到化学课堂中,和同学及教师一起将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学习效率得到较大提高。
三、利用巧妙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下课堂教学提倡教学情境创设。因为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利用化学实验等方法巧设教学情境。例如,教师讲解硫和硫的氧化物时,还可以在课堂上做品红溶液加入二氧化硫的实验,当红红的溶液在一、两滴二氧化硫的作用下渐渐失去色彩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过来,在惊叹的同时,了解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篇5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经验
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高中化学要比初中化学难学的多,在初中学习化学,只要认真听讲就能够学好,而在高中学习化学,上课时好像已经明白了,但是,一考试就出差错,所以,很多学生都说化学很难学习,不知道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学好化学。化学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是高考考试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高中化学的学习任务,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一、做好课前复习,以旧带新,温故知新
高中化学学习,课前预习非常重要。课前对化学进行预习,可以有效的做好课堂学习准备工作,为提高听课质量奠定基础。作为学生,要想学好高中化学,一定要养成自觉地、有意识地课前预习习惯,要对老师所要传授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只有事先做好预习,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果。高中化学学习,课前预习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要有针对性,首先,要精读课本,通读课文,在这个准备阶段,一定要深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并且要划出重点,对于化学的重点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如果遇到不理解、不懂的地方,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做出记号,进行段落标注,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上课时,注意听讲,已化解心中的疑虑,通过有重点地接受老师的讲解,提高学习效果。其次,在A习的过程中,新旧知识要融合。通过预习,我们就可以了解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在了解主要内容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联系己学过的有关基础知识,温故知新,做好课前新旧知识衔接,如果对学过的知识,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就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弥补,以便于在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二、做好课堂笔记,先思考后发问
高中化学学习,必须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课堂学习阶段是我们接受化学知识能够学好化学的最重要的阶段,因此,这个阶段,每一位同学都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阶段,老师的耐心讲解,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相当于走捷径,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听好老师的课,有效的利用课堂40分钟,当堂学好老师传授的知识,牢牢把握所需掌握的内容,做好课堂笔记,有效提高学习效果。高中化学学习,课堂学习做好课堂笔记也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认真听课,上课阶段还要做好课堂笔记。当然,在记笔记与听课之间,还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要光记笔记,忽略了听课,也不要光顾着听讲,忘记了记笔记,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听课上,要认真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上,然后,在做好课堂笔记,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记笔记的时候,还要注意将老师讲述的重点、难点、疑问点记录清楚,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不要用过多的时间来思考,要在思想上跟上老师讲课的步伐,先思考后发问。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要直接去找老师寻求答案,最好是自己先想想如何解释,学会先独立思考,实在弄不清楚,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三、做好课后练习和作业,善于总结方法
课后练习和作业,是学好化学最重要的阶段,然而,许多学生恰恰对这个阶段重视不够,课后练习和作业,对于巩固所学的知识总结经验,加深认识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想真正掌握知识,学好化学,这一阶段的努力必不可少。在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对于化学的知识点已经是基本了解,表面上好像已经学会了,其实,对于许多化学知识还存在模糊认识,印象还是比较浅,容易忘记。这就需要我们做好课后练习和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总结经验,加深认识。课后的练习和作业,不是盲目的学习,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一般情况下,课后作业习题有一定的多样性,许多化学题灵活性,启发性还比较强,通过课后练习和作业,可以检验我们课堂学习效果,进一步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使我们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对于教学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反过来,通过课后练习和作业,我们又可以反思我们的课堂学习,使我们重视课堂,对于老师讲解和示范有进一步的认识,以便于重视各类典型例题解答,同时,掌握学好化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进一步规范我们的解题步骤,有效提高我们审题、分析题的能力。化学中的解题方法非常多,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要善于总结方法尤其是要总结有一定的技巧性的方法,一旦我们理解和掌握具有技巧性的学习方法,就会极大地提升学习效果。
要学好化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好预习、课堂、课后复习等各个阶段,每一阶段的训练缺一不可,只有用好书本知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总结经验,才能学好化学,只有学习方法正确,才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药物分析化学 学习 技巧
药物分析化学是研究药物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是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有着极高的使用价值,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地质普查、矿产勘探、冶金、化学工业、能源、农业、医药、临床化验、环境保护、商品检验等领域。它的任务主要有三方面:鉴定药物的化学组成(或成分)、测定药物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及确定药物的化学结构。根据分析化学任务可分为定性、定量、结构分析;.根据分析对象可分为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根据分析原理可分为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根据操作方法及用量可分为常量、半微量、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根据分析目的可分为常规分析和仲裁分析。它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们在逐渐学习的过程中,总有些人会感到越学越难,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就结合自身的学习及教学经验,粗浅地谈一下如何学好药物分析化学。
一、学习前知识的积累
药物分析化学是建立在前期无机化学学习的基础上的,课程要求学员对化学的四大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有较深的认识,因此在学习药物分析化学之前,每位学生首先要温故以前所学的无机化学的知识,要掌握好四大平衡的反应原理,比较复杂的是配合反应和氧还反应,必须对以前的无机化学知识概念清楚,思路活跃,才能着手药物分析化学的学习。
二、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准备,是对知识的整体感知,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自学过程。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每堂药物分析化学课之前,学生都要将知识点,课后习题,教学资料中遇到的问题归纳成问题提纲,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教材上寻找答案。在读问题的过程中也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要敢于在书本上圈圈点点,最好还能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带着问题学习一遍比不带问题学习五遍效果要好得多。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就能知道课程的内容、问题,对已经理解的部分,就拿自己的思路和教师的思路进行比较,看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差异在哪些地方,由此来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取长补短,提高自己掌握知识的水平。
三、上课认真听讲
听课的目的是要抓住教学内容的要点,为了抓住教材的要点就必须得认真听课。因为有些要点书上可能没有,或者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书中的难点、要点时教师可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和见解,同时在听课时还可对预习时碰到的难题征求教师的意见,以便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老师在讲课时,要仔细听课,认真做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进行课后复习,掌握重点,严防上课"走神"。课堂上认真听讲40分钟比课后认真看书2小时效果还要好,要时刻提醒自己向课堂中的40分钟要效益。
四、知识要“堂堂清”
“堂堂清”就是要学生在课堂上就像在考场上一样紧张地学习,当堂能理解、记忆的知识力求不把问题留到课后,要想达到堂堂清,学生必须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要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一些图表、资料及选学内容。当堂课学的知识,该会背的都会背,该运用的都运用,做错了的都要更正。要达到两个过关:一是知识点要过关。二是能力要一一过关。包括例题能口述、习题都会做、做错的都会更正,最后熟能生巧,准确无误,灵活运用。
五、常复习,多做题
课后应及时复习,认真做好作业,这是学好药物分析化学的重要环节。复习可采用课后复习、单元复习、章节复习、综合复习等。复习的方法有复述、默写、做联系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要掌握药物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牢固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譬如药物滴定分析法中,最重要的就是一条线:滴定条件-化学计量比-指示剂-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滴定终点的显示(指示剂变色或者电位突跃)-滴定计算,一定要掌握好这一滴定的过程。要学好药物分析化学,不但要记住知识点,更要会用知识点。在复习时可以通过大量做题来将知识点融会贯通,真正的为己所用要多做题目。尽量多做习题是学好药物分析化学的前提,做习题重在理解掌握解题思路。大量习题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习题要比较有权威性、覆盖性、重点性,要把习题同书本内容结合起来看,这样可以加强记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篇7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方法;兴趣
在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占教材内容的四分之一,且在高考考试中占化学总成绩的25-30%。有机化学除了涉及到化合物的性质外,还涉及了化合物复杂的结构。因此,初中学习无机化学的学习思路无法在高中的有机化学中应用,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无法转变思路而对化学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失去对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因此,如何让学生学好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教师的一大难题。笔者通过结合本人高中时代学习有机化学的经历、多年的化学教学理论学习以及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对高中有机化学的有效教学方法作以一一讨论。
一、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以为教学就是“把知识点教给学生”。事实上,教学应该是“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主动性放在第一位,注重培养学习学习相关课程的兴趣[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枯燥无味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进入高中后要学习有机化学,它的学习思维完全有别于初中时期的无机化学。许多学习会因无法找到学习有机化学的正确方法而失去对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而同时,由于学生在高中时期首次接触有机化学,对有机化学保持着较高的新鲜感。教师应把握时机,及时对学生的这种新鲜感进行升华,使之成为学习有机化学的不竭动力。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呢?
笔者认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责任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为了迫于教学压力而不能放开手脚,只能按部就班地向学生“填鸭式”地灌输知识点,怎么可能激发还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呆板的教学方式极易让学生感到反感,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产生厌恶感。在学生对有机化学还处于新鲜期时,教师要能够抓住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做深入的学习与探索。尤其是有机化学这个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学科,生活中有许多生动的实例可以利用。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明确学习有机化学的目的和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成就感。向学生介绍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如家庭用到的洗涤剂、洗发水、洗衣粉起到去污作用的主要成分就是有机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我们生活中用到的塑料、合成橡胶就是通过石油化工制得有机物单体,然后经过高分子化学得到的。此外,有机化学还涉及到药物合成、农业、国防科技、航空航天等领域。可以说,人类离开有机化学将寸步难行。如此,通过向学习介绍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使命感和成为一名有机化学家的荣誉感,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二、适当开展多媒体教学。
不同于无机化学的学习,有机化学涉及到有机物的结构,甚至是三维结构,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此外,有机化学还涉及复杂的反应方程式和反应机理。高中阶段,许多教师迫于教学压力,一节上下来基上处于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并不可取,许多学生一堂有机化学课下来,完全不知教师所云。多媒体教学在展示空间三维结构、展示化学反应过程以及展示化学反应机理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此外,多媒体教学在引起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兴趣方面也有许多优势。在讲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演示模型。比如讲到化合物成键时,可以向学生展示碳、氧、氢和氮等元素是如何互相连结形成有机化合物的。用红色带有四个孔的小球代表碳原子,用绿色带有三个孔的小球代表氮原子,用蓝色带有两个孔的小球代表氧原子,用白色带有一个孔的小球代表氢原子,再用一个圆柱小棍代表键。同时,向学生解释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分别可以连接四个、三个、两个和一个键,通过棍与球之间的连接,可以非常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有机物的成键过程,这就是典型的球棍模型。如讲到甲烷的结构时,教师可以事先做好多媒体动画,先出现一个红色的小球表示碳原子,然后四根圆棍接在碳原子上表示四个键,然后再将四个白色的小球连接在圆棍上,表示形成四个碳-氢键,最后就形成甲烷分子。同样地,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甲醇、乙醇、乙烷等等有机物的成键过程。此外,对于复杂的有机反应过程,可以通过动画分割成多个可见的步骤,让学生直观明了地“观察”反应过程。
三、开展探究式教学
有机化学学习不同于无机化学,不能单纯地通过记忆达到学习的目的,需要对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的性质以及反应机理有较深的理解。因此,学生的主动思考在有机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传统有机化学教学方式主要是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方式,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仅处于接受状态。利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这一授课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知识点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知识点相关的实验,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通过研究物质的反应与性质,从结构的角度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诱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思想,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例如在讲到醇与酸的酯化反应时,许多教师会按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即向学生介绍醇与酸之间脱去一个水形成酯,其中醇提供一个氢、酸提供一个羟基,氢与羟基结合形成水。但是,为什么不能是酸提供一个氢、醇提供一个羟基呢?许多学生肯定会有这样的疑问。因此,在讲授酯化反应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进行探究式教学。即提出假设:假设氢是由酸提供的,羟基是由醇提供的,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让学生提出进行验证的方法。这种探究式教学通过诱发学生主动思考,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
由于有机化学在初中化学中很少涉及,且学习方法也完全不一样,因此许多学生因为找不到正确的方法而放弃有机化学学习。正确的学习思维,可以让有机化学的学习事半而功倍,因此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的前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有机化学教学要让学生重视有机物的结构,结构决定了有机物的性质,通过对结构的深入理解,可以很容易地记住有机物的性质。总之,无机化学重性质轻结构,而有机化学重结构轻性质,有机化学是从结构出发。
五、培养学生合理的有机化学归纳策略
有机化学知识点多且易混淆,即使老师在课堂上对每个知识点进行一一详细讲解,但学生课后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归纳,根本无法学好有机化学。笔者认为,老师除了把知识点教给学生,更要教学生如何举一反三。而高中有机化学的归纳主要还是通过有机物的结构(主要是官能团)进行,不能的官能团决定了有机物不同的性质。如乙烷、卤代乙烷、乙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就可以通过官能团进行归纳总结,轻松地辨别它们的性质。
六、培养学生解答有机试题的方法与技巧
有机化学试题相对繁琐,但是具有固定的解题思路。老师在教学有机化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要向学生传授有机化学习题的解题技巧[2]。许多学生不是对有机化学不感兴趣,而是因为有机化学题目难解以及有机化学成绩差,而失去学习有机化学的信心。有机试题的解答与学习异曲同工,都需要从有机物的结构出发。让学生养成从有机物的结构出发来解答问题,对题目中涉及的有机物,要看其本质,看其具有哪些典型的官能团,从而辨别属于哪类物质,最后通过简单地对号入座即可达到解题的目的。(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大学化学;衔接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78-02
化学是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与中学相比,由于学生学习素养和化学知识体系的较大差异,使得中学和大学化学教学有一个较大的跨度,对于刚接触大学化学的大一新生来讲,很多学生仍然停留在中学化学的教学模式中,仍在沿用中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应对大学化学的学习,造成学习效率低下而影响教学效果。如何降低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学坡度,使中学化学教学和大学化学教学有机地衔接起来,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化学的学习,度过大学新生学学化学的难关,是摆在大学化学教学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由于化学学科特点使《无机化学》在化学中一直处于基础和母体地位[1],《无机化学》又是药学专业几门必修化学课中学生最先接触的课程,是联系中学化学和大学化学的桥梁,做好《无机化学》与中学化学的衔接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中学化学与无机化学教学的差异
中学化学教学和大学化学教学属于化学教学体系中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都有各自特定的特点和教学目的。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模式和客观教学特点的影响,两个化学教学阶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教学衔接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1.教学目标的差异。中学化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应用。大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理论,更要求掌握化学思想与学习化学的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但由于受功利驱动,中学化学教学仍重结论,轻过程;重考试,轻能力培养,造成本该由中学教学完成的培养目标缺失。而升入大学以后,学生需要从为考试学习转变成为应用、为提高能力学习,这样巨大的反差,学生短期内难以适应。
2.教学内容的差异。大学化学教学和中学化学教学存在教学内容脱节和重叠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化学课程内容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出发,呈现一些事实性的化学知识。其主要特点从内容上来讲,涉及的概念不多,要求较低,注重对概念的宏观理解和运用,但对概念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这样”常以事实叙述的形式呈现[2]。总之,中学化学是属于描述性化学,特点是重记忆,轻理解,少计算。大学化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的变化,由直观到抽象;由单一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注重反应机理的介绍,由物质的内部结构了解理化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并强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无机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还要重视与后续化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联系,以及相关化学知识点在临床用药上的应用。
3.教学方法的差异。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授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个方面,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虽然我国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二十多年,但是受社会普遍追求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各地方中学化学教学依然执行应试教育,教师“满堂灌”地讲解解题技巧,学生“题海战术”训练提高,基本上是为了高考能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不会顾及与大学化学的联系。大学化学教学是以教师为导向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相比于中学化学,《无机化学》知识容量大,课时量少,教师的授课速度比中学提高很多,不仅如此,大学化学课堂更注重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多数问题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二、大学化学教学的衔接
教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学化学教学是大学化学教学的基础,大学化学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深化和发展,是先行与后续的关系[2]。各个阶段的化学教学须有机衔接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二者的衔接非常重要。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有效衔接。中学化学和大学化学教学目标各有侧重点,但总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化学教学,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为社会培养专门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不断上升和积累的过程[4]。中学的化学教学基本是让学生学会考试,离应用相距甚远,这就更要求大学教师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衔接教学,始终贯穿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比如学习渗透压知识,教师就要介绍渗透压原理在临床输液和药物选择性吸收应用;化学动力学学习就要渗透专业课程中药代动力学的知识等。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建立,消除那种基础课程只要能应付考试过关就可以的错误思想。
2.确切理清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化学素养进行有效衔接。教学内容的衔接主要是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培养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使两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连贯统一,循序渐进[5]。大学化学知识是在中学化学基础上的提高,由于中学教师化学教学仅仅围绕高考内容,不会主动考虑与大学化学内容的衔接,因此,大学教师在进行《无机化学》教学时,应该理清中学教材内容,查缺补漏完善《无机化学》教学所需要的基础化学知识,以便学生能由中学化学顺利过渡到大学化学知识的学习。开课初始阶段,可以先复习中学化学知识,然后指出中学所学的描述性化学的局限性,从而引入新知识,比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中学研究的是反应产物是什么,反应伴随什么样的反应现象,利用某已知量计算某一成分消耗量或生成量,以及反应的有益用处和危害之处。内容直观易懂,但不涉及反应现象的原因。大学则是研究反应方向、反应速率和反应过程以及反应过程伴随的热量变化。这样就可以由中学化学知识比较顺利地过渡到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学习。学习化学的目的是用现有理论来指导生产实践或者预测未知的领域,显然,中学化学离化学科学还有不小的差距,只有进一步学好《无机化学》,才能获得系统的化学知识,为以后药物临床应用或科研开发打下坚实的化学科学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准确、适度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既体现学科发展成果的先进性,又开阔学生的视野[6],让学生掌握足够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3.合理改善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化学思维能力进行有效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主要是指,根据大学与中学不同的教学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逐步适应两个阶段不同教学方法的转换,为学生适应大学化学教学提供一个缓冲期。大学教师无法选择学生,只能了解并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就比较容易掌握。大学化学毕竟不是特色技能,而是一门高等学科,教师很难也没有时间真正能培养出大多数学生对大学化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上课时,需要强调大学课程的学习不能只凭兴趣而学,学习好计划内的课程是一种责任,学习《无机化学》就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大一新生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不够擅长,面对完全不同于中学化学的《无机化学》,往往有畏难情绪影响学习。针对学生的特点,大学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7]。在教学过程中,多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环境、营养、食品和化妆品等的问题和与专业关联的化学问题,采用“提出问题、学习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要灌输学生辩证性思维,存在既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比如,中学化学中反应完全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印象深刻,但《无机化学》强调的是反应的可逆性,除了爆炸和核反应之外,其他反应几乎都具有可逆性。通过多角度、多视野的例子冲击,达到提高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教学是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再好的教学方法都需要有合适学习方法的配合,而大学教育的本质也正是在学校完成个人学习方法的积累。但是,大一新生在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往往有懈怠和依赖教师的思想,因此,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自学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基本不同类型的课后学习参考书目,并要求学生紧跟教学进度完成参考教材的阅读和习题册的作业,个别相对容易章节安排学生自学内容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在课时量减少,社会需要多元化人才的大背景下,大学化学和中学化学的教学衔接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这就更需要教师开拓思维,积极借鉴前人的教学改革成果,并发挥本身优势,大胆尝试改革化学教学,培养出更多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璐,牛丽红,刘淑红.药学专业化学课程结构的相关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64-65.
[2]刘林,朱斌.试论高师院校与中学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J].时代教育,2016,(1):3-5.
[3]阳洁.谈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J].教学方法,2015,(11):25.
[4]吕成云.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衔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11.
[5]曹琼方.中学与大学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5.
篇9
分层教学现如今已经在教学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应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不至于出现顾头不顾尾的情况,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高效性和人性化。在职业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是教学历程的一个很大的进步,如今的社会存在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更新教学手段以及研究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措施是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所以,在职业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显得格外重要。
一、 职业化学教学分层教学的目的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因材施教。在现代化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化学水平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教育生源组成复杂,如果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必然会造成一种两极分化的现象,造成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同时成绩差的学生更加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职业化学教学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法,以达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二、 职业化学教学分层教学的措施
(一)教学对象分层。由于接受职业教学的学生数量过于庞大,能力方面也是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教学对象分层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学习化学的障碍。按文理科来分,可以将学生分为理科生和文科生,因为理科生的化学基础和文科生的化学基础是大不相同的,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才能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再者,一些城市即使是理科生也有可能不学化学,例如江苏等地的理科生可以任意选取自己擅长的课程,而不作为强制,这种即使是理科生,但是在进行职业化学教学的分层教学中依然被归为非化学类理科生。教学对象分层也可以分为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显性分层就是依据化学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班,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够轻松许多,对于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也会大大的提高。隐性分层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化学水平的了解,在心里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范围,对于化学基础比较扎实的可以鼓励他们学习一些更为深层的东西,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教学对象分层的初衷也是为了整体的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学校的初衷也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 教学过程分层。化学的教学是一个非常具有系统性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照书本的顺序,从头到尾来给学生进行讲解,但是在进行职业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将整个化学教科书进行整体的规划,决定先讲哪里后讲哪里一定要提前给弄清楚,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的情况来进行教学,而不能盲目的进行施教。比如说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巧可能对于理科生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一定要考虑到文科生的情况,所以,理科生可以适当的辅助一下文科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学习化学的困难,可以在化学教学顺序上进行以下调整:首先进行各种化学物质的名称、化学符号以及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等基础知识的讲解;其次进行各种化学反应现象的讲解,这一部分必须要和试验结合在一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各种化学用具拿到教室里给同学们演示化学反应,也可以将学生带到实验室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加大学生对各类反应的印象,之后为同学们讲解各类化学方程式的讲解,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和配平相当于化学的入门基础,这一部分教师一定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最后才应该进行各种有机化学的讲解。应该也这样教学过程来进行分层。教学分层主要是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将化学教学进行分层,从而取得职业化学的教学分层的高效性。
(三) 教学评价分层。教学评价分层能是指在化学考核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对于同一份化学试卷,基础好的同学可能考得也不错,基础差的同学考出来的分数就不是那么理想,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分数来衡量基础知识弱的学生的分数,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带给学生一种挫败感和失落感,他们可能会从此一蹶不振。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前一段的化学知识的考核的时候,一定要采用教学评价分层的方法,对于分数高的,教师应该给予鼓励,争取下次考得更好,而对于分数不理想的,教师应该仔细分析他们的错误,帮他们纠正错误,争取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教师也应该采用教学评价分层的方法,对于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同学可以提问一些与现代社会相关的一些知识,鼓励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把眼光扩向世界,鼓励他们将化学的学习融入到生活当中去,而对于那些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同学,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提问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程度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化学教学目标的基准,也是分层教育的一重要的方面。
篇10
【关键词】化学;兴趣;培养
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当学生认识到学习可以实现某种渴求的目的或理想时,就会迸发出旺盛的求知欲和学习上的浓厚兴趣。无数次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的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怎样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教师的个人魅力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我们认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试想没有兴奋的情绪状态怎么激励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鼓舞人呢?课堂上教师对化学的浓厚兴趣,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自然而然地传输给学生使之对化学也充满浓浓的兴趣。老师平时要锤炼自己的语言讲话时要富有磁性和激情,要像一名优秀的推销员或导游一样去感染学生。在化学课上我们要巧妙的引入一些教学情景来提升化学的趣味,从而使化学课堂迭起、妙趣横生,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化学学习枯燥乏味的特点,使学生很愉快地学习化学。
二、做好实验
马克思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化学正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化学教学中最具吸引力和说服力而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是化学实验。如果说学生观察形象鲜活的演示实验觉得生动有趣,那么亲自动手做实验更能体会到化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师精炼点评时应指出实验失败问题所在并表扬和鼓励实验做得好的同学,教师的表扬会使他们倍受鼓舞从而学习兴趣也会倍增。
三、日常生活中的化学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应用,使学生体会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现象的权威感。”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希望和需要那就是使自己成为—个发明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有了这种需要学习兴趣也会随之而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较抽象的理论性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生活实际想得着、看得见、用得上的事物,如果学生能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也就会满足他们作为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心理需要并且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讲到有机物、氮氧化物和氯气的毒性有关知识时可以和地球的“低碳生活”、“酸雨” 和自来水的消毒结合起来。在抓紧课堂教学的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如组织化学竞赛、化学兴趣小组、我爱发明秀、带领学生去附近工厂及其化验实验室去参观学习等形式的活动。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应用和升华。
四、化学趣闻
在课堂上教师恰当的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化学趣闻或脍炙人口的化学史话等,这样既增强课堂情趣、促进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又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努力上进并从化学家的成败中获得启迪继而激发学好化学的热情。在讲到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高还是离核越远能量越高时,我举了个例子,你们在学校学习就相当于电车充电,等几十年以后在座的同学们将各奔东西,有的同学还在原来的村庄没有走远,有的同学可能出省了,甚至有的同学都出国了,你们觉得跑得远的同学能量是高还是低呢,不少学生立刻明白了。再如在讲到氯气的性质时,可以结合德国侵略者第一次采用毒气弹残害英法联军,披露法西斯的残暴罪行;在学习醇的性质时,讲述粮食可以酿酒,酒精可以作为燃料来缓解能源的危机等等。用生动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其保持良好听课的兴致。课后的多次测试证明学生理解记忆的效果大大提高了。
五、化学学科的前景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要经常涉及网络、报刊、电影、电视上最新的化学新科技、化工新建设、新成果等,通过这些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科技的飞速发展,看到化学上许多问题还不能得以解决心理产生一种想解决的愿望和理想,进而加倍努力学习适应时代的进步。
六、化学竞赛
学期初就发动学生自愿报名并结合入学化学成绩筛选组建化学学习兴趣小组。每周活动两到三次,主要指导他们做趣味实验、探究实验等;也可以组织他们做一些竞赛题或模拟题。事实证明竞赛能够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上课时多出一些开放性试题、有一定能力性或技巧性的试题。在竞争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解决难题后的成就感。
高一的“冯茹尔杯”化学竞赛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并稳步提高,为高二的选理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高二的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目标为高校选拔高素质人才,许多名校招生时都要求获奖者才有资格报名,因此对一些成绩好又想进名校的同学特别重要。这两次竞赛一定要组织好,通过竞赛获得名次,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促进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七、享受成功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和进步,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跳一跳,摘个桃子”。 老师在化学课上恰当的提问和到位的点评相当重要,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引导他们走向成功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并形成一种坚韧的意志。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善于思考,要考虑采取什么教学手段、运用哪些教学方法、怎样做到精讲精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性、怎样让学生做到快乐的学习等。这些仍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反思、积累,期待获得更好的提升学习兴趣方法。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