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治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治疗方法

篇1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chemical immersion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apatite,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solution concentrations and pH values on the conversion rate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apatites,and introduces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chemical immersio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apatite coatings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In addition,several questions existing in this research field are proposed.

关键词:生物矿物;磷灰石;制备方法

Key words: biomineral;apatite;prepara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TQ1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176-01

1水热法制备磷灰石

早在1974年,Roy等采用水热法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通过离子交换法将珊瑚骨架转化成与人骨结构相似的羟基磷灰石支架,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5CaCO3+3(NH4)2HPO4+H2O

Ca5(PO4)3OH+3(NH4)CO3+2H2CO3(1)

随后的研究表明贝壳、乌贼骨等天然矿物具有与珊瑚类似的特点,也可以采用水热法转化成羟基磷灰石。此方法具有以下三大优点:①珊瑚等生物矿物通常具有网络状的多孔结构,碳酸根离子被磷酸根离子取代后得到的磷灰石也保留了此结构。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孔结构能够促进骨组织向孔内生长,并且有助于传送营养成分到再生组织内。在矿化剂KH2PO4存在的条件下,珊瑚 (Porites) 经过10天左右时间的水热处理就可以完全转化成磷灰石,而且保持了珊瑚的多孔结构。②生物矿物中除了碳酸钙以外,还存在SiO2、MgO、Al2O3等无机质和BMPs等有机质,水热处理得到的HA中部分保留了这些物质,使其与天然骨成分更加接近,有助于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③水热法制备HA是在相对较高的温度(约200℃)和压力(约15atm)下进行,因此还具有转化速率快的优点。

由于水热反应通常是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由生物矿物转化得到的磷灰石的结晶度比人的自然骨高,植入体内后它的降解速率低于新骨的形成速率,因此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2化学浸泡法制备磷灰石

化学浸泡法也是一种将生物矿物转化为磷灰石的常用方法,它是对水热法的重要改进和补充,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别在于工艺条件的不同。与水热法相比,化学浸泡法所使用的温度和压力较低,通常在常压下进行,温度控制在25~100℃。

生物矿物转化成磷灰石的机理主要包括固相离子交换机理和溶解-沉淀机理。由于水热法和化学浸泡法的操作条件不同,导致生物矿物转化成磷灰石的机理不同。水热法合成磷灰石时以固相离子交换机理为主,形貌不发生明显变化;而化学浸泡法则以溶解-沉淀机理为主,生成的磷灰石沉积在生物矿物表面,改变了原始试样的形貌。溶解-沉淀反应过程如下:当生物矿物浸泡到含磷酸根离子的缓冲溶液(PBS)后,表面发生溶解反应,游离出钙离子。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达到过饱和时,钙离子与溶液中的磷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片状的磷酸钙盐并沉积到生物矿物表面。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aCO3Ca2++CO2-3(2)

5Ca2++3PO3-4+OH-Ca5(PO4)3OH(3)

采用水热法和化学浸泡法制备的磷灰石的晶体结构也存在显著差别。由于水热反应是高温、高压下进行,合成产物为计量比的羟基磷灰石,且结晶度较高。化学浸泡法是低温、低压下进行,得到的通常是缺钙羟基磷灰石,Ca/P比小于1.67。Ca5(PO4)3OH中的Ca2+离子容易被溶液中的Na+、K+离子等取代,Ca5(PO4)3OH和Ca2+离子容易被CO2-3离子取代,因此磷灰石的化学式应该表示为Ca10-x-y/2(HPO4)x(PO4)6-x-y(CO3)y(OH)2-x。磷灰石晶格中的离子被部分取代后结晶度降低,其晶体结构与人的自然骨类似。低结晶度的磷灰石在溶液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植入体内后容易被降解,能够显著提高局部区域Ca2+和PO3-4离子的浓度,促进新骨的形成。如果磷灰石在250℃下进行热处理,既可以保证材料不发生热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它的结晶度。

3以生物矿物为原料制备磷灰石涂层

水热法和化学浸泡法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合成的磷灰石的形状大小受生物矿物的限制。由于人体的骨骼、牙齿等与贝壳、珊瑚等生物矿物的形状大小很不相同,因此制备的磷灰石很难直接用做人体的硬组织替代材料。此外,以生物矿物为原料制备的磷灰石虽然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植入体内后能够诱导碳酸根型磷灰石在其表面迅速沉积,但是与人体中的骨、牙齿等硬组织相比,它的力学性能差。低的断裂韧性和高的弹性模量不能满足临床上的要求。

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以磷灰石为活性组分沉积到钛合金、不锈钢、钽、钴铬钼合金表面形成活性涂层,使得材料不仅生物活性优良,而且具有与骨骼相匹配的力学性能。以碳酸钙粉末为原料制备的磷灰石涂层的表面形貌与以贝壳粉末为原料制备的涂层类似。

磷灰石涂层的形成机理如下:电泳沉积法制备的贝壳涂层浸泡到PBS溶液后,涂层表面发生溶解反应,释放出Ca2+离子。由于CO32-和PO43-离子是弱酸根离子,因此还存在CO32-的水解反应和H2PO4-、HPO42-的电离反应。当Ca2+、PO43-、HPO42-和OH-离子的浓度超过磷灰石的浓度积时,发生再沉淀反应,生成磷灰石纳米颗粒。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生成的磷灰石纳米颗粒不断增多,堆积在涂层表面形成片状结构。

采用电泳沉积-化学浸泡法制备的磷灰石涂层具有优良的体外磷灰石形成活性,而且还具有所需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沉积工艺易控制等优点。虽然涂层上的片状磷灰石交连在一起,形成化学键结合,但是涂层与Ti6Al4V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满足临床要求。

篇2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42.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c)-182-02

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慢性便秘,在国内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行为治疗方法,具有无痛苦、非创伤性、无药物不良反应的优点[1]。本院于2009年1月~2010年1月对95例慢性便秘患者进行了肌电图指导下的生物反馈训练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5例患者中,男40例,女55例;年龄19~73岁,平均37.46岁;病程6个月~20年。所有患者均有大便排出困难或排便不畅,不用泻药时,每周排便0~2次;均通过电子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便秘;均经过一次正规的传统内科治疗,但治疗无效。

1.2 方法

1.2.1 仪器采用丹麦Medtronic Functional Diagnostics公司生产的生物反馈治疗仪,由主机,计算机及1个长6 cm、直径2 cm的柱状EMG探头,1个体表地电极组成。原理是利用生物反馈机制,让患者根据其观察到的自身生理活动信息调整生理活动,并学习控制活动,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异常生理变化的目的[2]。

1.2.2 使用方法先将测压管定好标,在柱状电极上涂上石蜡油,轻轻插入外括约肌管内,再将体表地电极用0.9%NaCl溶液沾湿绑在患者腿部,使地电极接触皮肤,构成电流回路。在肌电图指导下,选择生物反馈课程进行治疗。治疗前向患者解释正常的排便机制和治疗过程及目的,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生物反馈治疗屏幕上显示的直肠肌电信号,学会收缩和放松,教会患者进行正常的排便,并通过不断训练达到无屏幕显示帮助下正常排便[3]。

1.2.3 疗程训练分为强化训练和巩固训练两个阶段,强化训练阶段每次治疗30 min,开始1次/d,连续5次,以后为巩固训练阶段,每周2~3次,持续3周,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要求患者停用一切辅助排便药物,待病情明显好转并学会正确的排便动作后,结束治疗,回家继续自行训练,每日1次,每次不少于30 min,同时可适量饮水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 结果

95例患者均完成各项检查和一个生物反馈疗程,治疗后88例患者每周自主排便次数由治疗前的0~1次/周,增加到3~4次/周,有效率达92.6%,7例患者仍需借助泻药或灌肠排便。对治疗达6个月的患者进行随访,78例与治疗结束时相比较,无明显变化,复发率为11.4%。

3 讨论

3.1 治疗前评估

功能性便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除常见的心理因素外,生活习惯、饮食结构、药物等均可对便秘造成影响,因此,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以指导治疗是必要的。

3.1.1 病史及身体评估病史方面着重评估患者排便的规律,何时或何种情况下有便意,以及粪便的性状,促使排便与影响排便的因素,有无服泻药史,借助灌肠或手助排便史。

3.1.2 心理社会资料评估许多便秘患者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很可能通过抑制外周自主神经对结肠的支配引起便秘。本科采用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评价心理状况,大部分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明显增高。

3.1.3 相关检查评估患者治疗前到胃肠动力室进行相关检查,如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肌电图检查,耐心解释检查的目的,掌握治疗的指针,根据患者检查的结果调整治疗指数,治疗前评估患者对检查的了解程度,从而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3.2 治疗方法的调整

3.2.1 心理疏导治疗前首先与患者讨论相应的解剖知识与病理原因,向患者说明治疗方案和生物反馈机制,探讨治疗期望效果,并举出一些成功的病例,解除患者的疑虑,帮助其恢复治疗信心。治疗中采用心理激励机制,鼓励患者达到每一种正确步骤,让患者迅速建立排便反射的生物反馈环路。在巩固治疗期间,应鼓励患者在脱离屏幕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必须和患者共同协商制定循序渐进的治疗方法,加强监督,通过电话和预约,督促其坚持疗程和家庭训练。因此,作为一名对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的医务人员应更加熟悉心理学[4]。

3.2.2 生物反馈训练的强化和巩固根据条件反射形成原理,采用短期强化训练,使患者迅速建立排便反射的生物反馈环路是可行的。在训练时,应使患者能完全理解屏幕上的图形与自身肌肉运动的相关性,通过训练,使患者完全改变以往的排便动作,学会排便时如何放松盆底,并使外括约肌松弛,消除其排便时外括约肌与耻骨直肠肌出现的矛盾性收缩。但形成的条件反射如得不到反复的刺激则会弱化。因此,采取适当的巩固治疗是必要的。本组有6例每半月进行1次巩固治疗,2周1次的巩固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总之,生物反馈训练本质也是一种行为和心理治疗,医务人员良好的服务态度,耐心的健康教育,有的放矢的心理疏导,科学的治疗方法对提高其疗效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莫平.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便秘的现状与展望[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0,20(2):51-54.

[2]侯小华.消化道运动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708.

[3]梁绛菱,林红,谢俊芳,等.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慢性便秘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2,12(9):47-48.

篇3

(一)治疗肝癌的“三大法宝”

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治癌的“三大法宝”,也是最常用、最重要的肝癌治疗手段。

1.手术治疗

迄今为止,手术切除仍是包括肝癌在内的恶性肿瘤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亦是目前多数肿瘤病人获得治愈的主要途径。由于肝癌被发现时多已较晚,或因合并肝硬化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比例并不高,因此提倡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随着肝癌早期发现及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诊断水平及技术不断提高,肝癌在早期、无症状的阶段即可被发现,能使越来越多的早期肝癌患者有机会实行手术切除,效果也明显改善。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治肝癌病人中已有400余例生存超过5年,120例超过10年,最长生存达40年。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就是利用射线直接杀伤致病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过去,放射治疗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近年则由于放射介入及其它局部治疗的发展而略显逊色。

放射治疗适用于肝脏肿瘤不能切除,不宜或不愿实行放射介入治疗的病人。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发现,放射治疗与放射介入治疗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放射治疗的疗效。此外,对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及肾上腺转移等进行放射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放疗与手术、化疗、免疫、中医等治疗方法的结合使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

3.化疗与放射介入治疗

化疗即应用化学药物治疗。过去大半个多世纪中,化疗由过去少数几种化疗药物的单一应用发展到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给药方式除原有的静脉全身化疗外,还出现了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特殊途径化疗(动脉、体腔内灌注等)等新的方式。由于化疗药物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会造成病人机体的损害,目前临床上多不主张对肝癌病人应用全身静脉化疗,而采取损害较小的放射介入治疗法。 放射介入治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化疗新途径。其方法是,通过导管进入到肝癌血液供应的肝动脉内,注入化疗药物,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从而提高疗效,同时减少了化疗药物对身体其它部分的毒副作用。

放射介入治疗主要适用于情况不太差的不能手术的肝癌病人。目前,这种方法已成为不能切除肝癌病人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其缺点是,对于继发性肝癌及部分原发性肝癌效果不佳,且会造成肝脏功能损害.

(二)治疗肝癌的“新式武器”

1.局部治疗 主要指一些在B超引导下肿瘤内穿刺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或放射性损伤,达到使肿瘤组织坏死、从而控制甚至治愈的目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局部治疗方法包括:超声引导下肿瘤内穿刺注射酒精、醋酸等;经皮穿刺肿瘤内微波固化治疗、激光治疗;射频消融、高温盐水注射等高温疗法;液氮冷冻;氩氦刀;高功率聚焦超声。

局部治疗适用于较小的肿瘤(直径

篇4

【关键词】 DC-CIK细胞;中晚期恶性肿瘤;疗效

近年来,肿瘤已成为导致居民死亡的“头号杀手”,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肿瘤的常规治疗是外科手术、放疗、化疗,但均有其局限性。随着大量的生物制剂应用于临床,肿瘤的生物治疗已成为肿瘤的第四大治疗方法。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机体内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可以激发T或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CIK)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与多种细胞因子与抗体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对肿瘤细胞具有高效的溶解毒性。DC能识别肿瘤细胞,并将其相关信息传递给CIK细胞,使其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有文献报道,DC-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2]。我们应用DC-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肿瘤科收治并确诊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48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27-74岁,平均年龄43.5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明确晚期恶性肿瘤的诊断。

1.2 DC-CIK细胞的制备

1.2.1 DC细胞培养 COBE Spectra 6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体积为0.3-0.4倍血容量。经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从单个核细胞分离淋巴细胞。应用RP-MI1640培养液洗涤2次,应用BTN无血清培养基混悬于培养瓶中,放置于37℃5%CO2孵育箱中,2小时后将悬浮细胞移出,加入IL-4(500U/ml),GM-CSF(1000U/ml)继续培养,隔2-3天换液1次,第6天加入TNF-α(500U/ml)。

1.2.2 CLK细胞培养 分离后淋巴细胞加入重组TNF-γ(1000U/ml)和10%AB型人血清的RPM1640培养液,24小时后更换100ng/ml小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IL-1α(1000U/ml)和IL-2(1000U/ml)的RPM1640完全培养液继续培养,2天后换IL-2(1000U/ml)的完全培养液隔日换液维持培养。

1.2.3 DC-CIK细胞培养 收获第7天的DC细胞及CIK细胞,经活细胞计数后按1:5混合培养,3天后开始应用。DC-CIK质量控制标准:流式细胞数检测CD3+CD56+NKT≥50%,CD3+CD8+≥30%。细胞存活率≥95%,不含细菌和内毒素。

1.3 治疗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方案,而治疗组应用DC-CIK细胞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应用方法为采用静脉输注,首先应用生理盐水确保静脉管道通畅,后连接细胞滴瓶,应用输血器输注。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WHO对实体瘤近期疗效评定标准,以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MRI、CT测量病灶大小(双径测量),进行比较,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SD)、进展(DR)。有效包括CR+PR。按照WHO抗癌药物毒副反应分度标准评定化疗的毒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过敏性休克、神经毒性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评价 所有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治疗结果,在治疗组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占12.50%,部分缓解(PR)8例,占33.33%,总有效率为45.83%。在对照组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占4.17%,部分缓解(PR)4例,占16.67%,总有效率为20.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毒副反应情况比较 在治疗组24例患者中,3例患出现者发热,10患者出现Ⅰ度粒细胞减少,6例患者出现Ⅱ-Ⅳ度粒细胞减少,7例患者出现Ⅰ-Ⅱ胃肠道反应。在对照组24例患者中,9例患出现者发热,14患者出现Ⅰ度粒细胞减少,8例患者出现Ⅱ-Ⅳ度粒细胞减少,18例患者出现Ⅰ-Ⅱ胃肠道反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近年来,肿瘤的生物治疗已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一些生物反应调节剂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3]。DC-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亦是一种生物治疗方法,通过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进一步提高机体自身的抗肿瘤能力。CIK细胞活化后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白介素-2、白介素-6等,该细胞因子具有抑瘤和杀瘤的活性;CIK细胞还可以直接穿透肿瘤细胞膜,进一步裂解肿瘤细胞;CIK细胞还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杀伤肿瘤细胞[4]。DC主要是识别肿瘤细胞,并将其相关信息传递给CIK细胞,促进其更好地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所以,二者联合,抗肿瘤作用更强。通过本组资料可以看出,应用DC-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应敏刚,魏植强,郑秋红,等.结直肠癌术后放化疗联合DC-CIK的疗效分析[J].实用癌症学杂志,2010,25(3):274-276.

[2] 陈进.DC、CIK生物联合治疗晚期肿瘤56例护理与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59-61.

篇5

那么,“生物免疫治疗”到底适合哪些患者呢?

对付肿瘤的未来方向

据介绍,手术、放疗和化疗是目前公认的肿瘤治疗“指定动作”。但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却是,仅靠这些传统的方法已经难以杀灭患者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正因如此,随着科技的进步,肿瘤治疗已进入生物治疗时代,而且生物治疗将成为日后肿瘤治疗的主导。

“免疫细胞治疗”其实就是生物治疗的一种,而靶向治疗又是生物治疗的一种。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生物治疗方法就是靶向药物和免疫细胞治疗。

激发自身抵抗力,杀灭癌细胞

其实“免疫细胞治疗”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在国内外开展的时间已有三四十年。

免疫细胞治疗等生物治疗与传统化学药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而不是传统的化学药品来杀伤肿瘤细胞的;而且与传统方法相比,生物治疗的针对性更精确,它瞄准的是肿瘤细胞本身,不会“伤及无辜”。

免疫细胞治疗是从患者的外周血中采集单个核细胞,然后送到专业的实验室内进行培养、扩增、诱导,刺激细胞中的肿瘤抗原,从而获得能识别癌细胞的DC细胞和具有高杀瘤活性的CIK细胞,然后如同打点滴一样分次回输到患者体内。这样,携带了“秘密武器”的免疫细胞就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消除转移病灶,预防和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实现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多重目标。

晚期癌症患者获益不大

然而,免疫细胞治疗目前还是肿瘤治疗的辅助手段,而且由于技术改良后投入临床使用的时间不长,虽然能看到很多疗效不错的个案,但仍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数据。

篇6

第一,卵巢癌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生存期有多长,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以及病人的身体机能,所以具体能活多久我们是无法估量的。

第二,卵巢癌早期能活多久关键要看自身体质以及选择的治疗方法,平时是可以采用保守治疗,这样是能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从而可以延长生命周期。

第三,卵巢癌早期治愈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可以采用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能有效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目前,新兴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已在乳腺癌、肺癌等领域取得很好的应用。选择最新的分子靶向抗癌药,不必一昧“崇洋”。临床上,并不是只有“洋和尚”才会念经。这是因为,阿帕替尼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是我国治疗晚期胃癌唯一一个靶向药物口服制剂,也是全球第一个经临床研究被证实在晚期胃癌标准化疗失败后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治疗有效率提高至少20%以上

据统计,在2013年全球胃癌新增的952000例中,中国占了47%,其发病率远远高于欧美等国家。在我国恶性肿瘤中,胃癌的发病率位居第二,每年有352300人死于胃癌,死亡率位居第三。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且胃镜常规检查未普及,我国60%~80%的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到晚期。加上现有治疗手段获益有限,预后差,晚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多不超过20%。近几十年来,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针对晚期胃癌标准化治疗失败后的新药研发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导致该类人群得不到有效救治,给患者、社会和国家均造成极大负担。因此,晚期胃癌治疗亟须更加有效的新治疗手段。

传统化疗药物是癌症治疗药物的主力军,但由于其“地毯式”轰炸的明显副作用,不少患者由于不能耐受而降低治疗标准。分子靶向治疗是在对肿瘤分子生物学了解的基础上,以病变细胞为靶点的治疗,能高效并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特别是克服了传统化疗药特异性差、毒副作用大的缺点。今后,以分子靶向治疗为代表的生物治疗,与放化疗协同作用使肿瘤综合治疗科学性更趋完美,治疗有效率提高至少20%以上。而阿帕替尼是目前标准化疗失败后的晚期胃癌治疗药物中,唯一被证实有效的小分子靶向药物。

不能“一棒打死”其他治疗

肿瘤是一个富含血液供应的组织,它们依赖于血管供应营养。没有血管供应营养,肿瘤就没有办法生成。阿帕替尼是一个全新小分子靶向药物,更为确切地说,阿帕替尼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高度选择性竞争细胞内VEGFR-2的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转导,抑制酪氨酸激酶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的生成,最终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抗体类药物,静脉用的,大分子生物工程形成的抗体类药物;第二类是口服类制剂。口服类制剂以阿帕替尼为代表的这一类属于小分子化合物,保存和服用方便,患者使用起来,相对容易自控、自我调节。美国、德国等国家正在进行的众多癌症临床研究中,进一步证实了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副作用小。

篇8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治疗现状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42-02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及健康。其主要症状特征为肝区疼痛、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肝脏肿大;后期可出现黄疽、腹水、恶病质、出血、昏迷、全身衰竭等。原发性肝癌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三位[1]。原发性肝癌属中医的“胁痛”、“肝积”、“疤积”、“臌胀”、“黄疸”等范畴。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临床生化检验技术的进步,肝癌发现率已明显提高,治疗手段亦有了很大进步。尽管如此,在我国肝癌的临床诊治仍处于早期肝癌低就诊率、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中、晚期肝癌治疗后的高复发率、短存活期状态,使之较发病率为第一位的肺癌和第二位的胃癌在临床处理上更为棘手。因而,肝癌在临床癌系列的治疗中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本文综述了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现状,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先报道如下。

1治疗现状

1.1外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2]。近年来由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定位诊断、肿瘤生物学及肝癌外科若干概念的更新进步,使肝癌外科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术中肝动脉门静脉化疗并结扎;置入式注药泵输注化疗;术中置入式微波辐射治疗;术中冷冻治疗;术中电化学治疗;三苯氧胺加肝脏灌注化疗;肝癌的序贯治疗。小肝癌的早期切除、“不能切除”的肝癌缩小后的二期切除、复发癌的再切除、特殊部位的肝切除(位于第一、二、三肝门部和累及下腔静脉的肝癌的肝切除)、门静脉癌栓的摘除、下腔静脉转流术的运用等,标志着肝切除术已臻成熟,然而也意味着就手术技术而言,肝癌外科治疗的潜力似已挖掘殆尽。但是肝癌切除后5年内复发率高达70%说明了无论多么完美的肝切除都达不到根治的目的,当今肝脏外科已不存在手术。在全国几个大的肝脏外科中心,肝切除的手术死亡率均降到了1%以下。

近年来,肝移植术[3]的兴起为肝癌患者带来了一线曙光,尤其对于早期小肝癌[4]、“意外癌”以及某些恶性程度不高的肝癌如纤维板层癌,肝移植术取得满意疗效[5],3年存活率可达83%~100%。但在我国,因供肝来源。社会观念、合并HBV感染和经费等问题。目前还不宜将小肝癌作为肝移植指征。除非是患者同时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

尽管手术方式和手术技巧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但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仍有其局限性,手术适应证选择较严,切除率较低,对临床状况较差或并肝外转移的中、晚期肝癌、弥漫型肝癌和术后肝内广泛复发仍无能为力。

1.2介入治疗[6,7]。介入治疗是80年代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的经皮腔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的介入放射学技术,其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早期局限性肝癌或是中晚期肝癌治疗,此介入放射学技术都是决定性的治疗方法,必不可少。介人治疗分为血管内介人和非血管内介人治疗,包括经导管肝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和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I)等。TACE是非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8]。大系列随访其5年生存率在5~15%之间,且有15~20%的患者获得二期切除机会,而且切除效果可与小肝癌比美PEI具有安全、经济和易重复治疗等优点,适用于肝癌直径小于3cm且结节不多的患者,有报道其疗效仅次于切除。

随后发展至选择性肝叶栓塞、超选择性肝段栓塞、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途径灌注化疗及选择性栓塞、肝静脉暂时阻断后肝动脉灌注化疗、皮下植入式输注泵灌注化疗,并对灌注用药和栓塞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非血管性介入治疗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代表性方式是经皮经肝癌灶穿刺,进行一点或多点的适量乙醇或乙酸注射,使癌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此方法适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局灶肝癌及各种手段治疗后的肝癌局部复发[9]。

1.3生物治疗。生物治疗是在免疫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非常有活力、有前景的疗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调节机体自身的生物反应来提高肿瘤宿主的防御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或杀伤肿瘤细胞。在防止肿瘤发生、转移、复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试用的主要有三种形式:①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②免疫活性细胞。常用的有LAK细胞和TIL细胞;③单克隆抗体及其交联物。杂交瘤技术制备的特异性抗癌单克隆抗体可单独使用,或与化疗药物、放射性核素或生物毒素交联导向肿瘤细胞发挥杀伤效应。但目前仍处于临床试用阶段尚未在临床广泛应用。

1.4化学治疗[10]。临床治疗中,95%的肝癌病人在诊断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多数的肝癌患者还有赖于化学药物的治疗。以往对肝癌的化疗评价不高,尤其是全身给药疗效甚微,近年来改变了化疗的给药途径,行肝动脉化疗并栓塞,使肝癌的化疗效果有明显的提高。目前认为插管化疗优于全身联合化疗,联合化疗优于单药化疗。肝动脉插管化疗被认为是不宜手术治疗肝癌病人的最好疗法。肝癌的化疗进展不大,肝癌是一种对抗癌药敏感性极低的癌症之一,可能与多药耐药基因(MDR)有关。因为大多数肝癌不能手术切除,故化疗仍有一定地位。

1.5中医药治疗。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在目前西医对中晚期肝癌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以及放化疗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下,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以其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而独树一帜。结合肝癌的作用机制[11],近年来临床上中医药治疗肝癌主要采用辨证与辨病[12]相结合,方法主要有:健脾理气法[13]、活血化瘀法[14]、清热解毒法[15]、滋阴养血法[16]。

1.6抗病毒治疗。肝癌多为病毒性肝炎(多为乙型肝炎),演变为肝硬化,最后演变为肝癌,故在肿瘤治疗的基础上,一般加用抗病毒治疗。长期抗病毒治疗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HBV后肝硬化的进展及降低肝癌的发生率,提示抗病毒治疗对预防肝癌发生的重要性。早期和肝功能良好的肝癌患者使用干扰素有抗肿瘤和抗病毒双重作用,能提高生存率,但对晚期患者则加重肝功能的损害。对于HBV阳性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改善肝功能,降低HBV相关肝癌的复发率,提高总体生存率。口服核苷类似物方便、安全、不良反应小,对存在明显肝硬化患者同样可以使用。干扰素不适合于存在肝硬化的患者,但对于肝功能较好及肝硬化不明显的肝癌切除患者,应首选干扰素。TACE是大多数不能手术切除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且应在化疗开始时进行预防性抗HBV治疗,减少肝衰竭的发生[17]。

2对治疗现状的反思[18]

目前临床肝癌治疗方法多样,并且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中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肝癌患者的寿命已可以延长至10~12个月,这在肝癌的治疗史上是一个突破的进展,虽然如此,总体上来讲,即使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尚不能治愈肝癌,医学人士的推测可能有以下原因:第一,现代医学尚未彻底了解肝癌(包括所有恶性肿瘤),对其成因、发生和发展规律的认知尚十分浅显;第二,现代医学对肝癌治疗目标的认识定位不准确;第三,肝癌治疗中另一个较大障碍是肝癌大多并存慢性肝病,而现行肝癌姑息治疗方法在毁损癌灶的同时也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损害肝组织,加重慢性肝病,损害肝功能,诱导并发症。

篇9

“肿瘤”是非常令人恐惧的疾病,很多人都认为,“患了肿瘤,就判了死刑”,这种想法不完全正确,事实上有一部分肿瘤可以治愈,还有一部分患者可以带瘤长期生存。

肿瘤治疗理念的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肿瘤研究的深入,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如上个世纪肿瘤外科医生侧重于肿瘤的手术切除,因此,很多外科医生认为,“我的手术做得好,手术以后就不用化疗了”。实际上,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大家逐渐将肿瘤的治疗从单纯手术或化疗过渡到了外科手术后接受化疗和放射治疗,在此基础上,又认识到手术前化疗和放疗的重要性(和肿瘤的性质、分期有关)。

随着生物治疗基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研究的开展,使医学工作者建立起新的肿瘤治疗理念:肿瘤的治疗是外科手术、药物化疗、放射治疗和生物治疗联合的综合治疗,当前的生物治疗主要是指免疫治疗。

如何认识肿瘤的免疫治疗

对于肿瘤的认识,大家早期觉得是一种“要命”的病,所以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认为必须想尽办法先把肿瘤清除干净,也就是常说的“为了保命,再难受也得用(化疗)”。

通过多年的经验发现,肿瘤化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打击很大,如化疗出现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精神不佳、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等)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部分患者的死亡与化疗导致机体极度衰弱有直接关系。因此,现在的化疗过程中,医生对上述副作用予以了高度重视,认识到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应该兼顾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发没有或较小副作用的肿瘤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之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人们对肿瘤免疫学进行了大量研究,证明机体对肿瘤存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为肿瘤治疗打开一条新的思路,免疫疗法成为肿瘤治疗重要手段之一。

有观点认为:手术、放疗、化疗能治愈部分肿瘤患者,不是由于上述疗法杀死了全部肿瘤细胞,而是由于当肿瘤细胞负荷明显降低时,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清除了微小残留病灶或明显抑制了残留肿瘤细胞的增殖。这说明机体免疫对肿瘤生长、转化有重要意义。肿瘤的免疫治疗和化疗、放疗相比,是一种副作用很小的“绿色治疗”,是一种专门攻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损害的疗法。

肿瘤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1)肿瘤疫苗或主动免疫治疗;(2)单克隆抗体以及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3)细胞因子治疗等。以下重点介绍一种肿瘤疫苗――混合热休克蛋白/肽免疫治疗。

混合热休克蛋白/肽免疫治疗机制

传染病疫苗以预防疾病为主(如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的发生),但是,我们研发的肿瘤疫苗大部分是治疗性疫苗,这些疫苗通过特异性激活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杀伤肿瘤细胞。肿瘤疫苗的优势在于一旦应用成功,可产生长期的免疫记忆细胞,消除肿瘤微小残留病灶并减少肿瘤复发,其缺点是干扰因素多,起效时间长。混合热休克蛋白就是一种肿瘤疫苗。

混合热休克蛋白(heart shock protein,简称HSP)是一种分子伴侣,其亚型HSP―70、Gp―96、HSP110具有结合肿瘤抗原和递呈抗原的作用,因此从肿瘤细胞中分离提取的HSP―70、Gp―96、HSP110、携带了广谱肿瘤抗原,类似DNA指纹库,称为热休克蛋白/肽复合物。这三者都可递呈抗原给T细胞,诱发CD4+、CD8+细胞反应,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即促进了针对肿瘤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是诱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作用的重要手段。它们具有多价性、特异性,只对自身的肿瘤有杀伤作用。

热休克蛋白的另一种亚型HSP―60,具有活化机体非特异免疫作用,可活化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γδT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从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并杀伤肿瘤细胞。

混合热休克蛋白/肽的“绿色治疗”

肿瘤患者,经过多次入院治疗,通过对周围患者的观察,一定注意到:和自己年龄相近的患者,患相同部位、相同大小的肿瘤,全程接受同一医生的治疗方案,最后出现不同的结果,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知道同一个环境成长的两个孩子,虽然他们的语言相似(当地的方言),饮食习惯相同,但是两者之间仍然有很多性格方面的区别,成年后两者的能力相差很大,此个体化性格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发展前途。同样的道理,同样性质的肿瘤发生在不同患者的机体,一样存在不同的肿瘤生物学特性(只是现在的科学技术还不能发现他们之间的所有差别),因此,采用同一治疗方案对待不同的患者,自然会出现不同的治疗结果,其实这也就是医生常说的“患者的个体差异”。

那么,肿瘤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如何再增加一种针对他本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呢?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每位患者人手。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乙肝疫苗,它是通过对乙肝病毒信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能够把乙肝的信息作用于机体使机体产生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同时又不引起乙肝疾病。同样的道理,我们通过对每位患者肿瘤组织的微观信息进行深入研究,能否也从患者的肿瘤组织中获取能够代表他自己的“个体化肿瘤信息物质”,提取这种物质成分,注射到患者机体,使患者产生专门针对自己肿瘤的免疫反应,杀死肿瘤细胞,而对其他细胞不构成伤害呢?

混合热休克蛋白/肽就是从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提取的、能够特异性代表患者肿瘤的信息物质,其临床应用实现了个体化肿瘤治疗的理念。通过我们临床应用的病例,证实它确实是只针对肿瘤细胞起作用,而对正常细胞不伤害的“绿色治疗”,全部病例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或不适表现。

混合热休克蛋白/肽提取和临床应用流程

接受本治疗方法的前提是必须在患者接受肿瘤切除手术前和主管医生联系,因为手术后获得新鲜的肿瘤组织是此治疗的关键。具体包括以下流程。

1 收集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病理科固定后的标本不能提取混合热休克蛋白/肽)。

2 通过免疫组化检查肿瘤组织,确定患者肿瘤组织的微观信息情况,包括有无表达上述文中提及的4种(即HSP―70、Gp―96、HSP110、HSP―60)热休克蛋白,以及其量的多少。

篇10

【关键词】 卵巢癌; 临床治疗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宫体癌,但是临床上以卵巢癌早期诊断最为困难。早期卵巢癌恶性肿瘤的确诊很少,来就诊时约70%已处于晚期,使得卵巢癌成为妇科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30%左右,同时也促使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医学学者对卵巢癌治疗方法不断的规范、改进、创新,使得患者的近期生存情况及生存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也加快了我国卵巢癌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的发展脚步。本文就对卵巢癌的临床治疗及新技术给予回顾及展望。

1 卵巢癌的转移

一般情况下,恶性肿瘤的转移可分为直接组织侵犯和浸润、种植转移、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每种肿瘤由于其所处部位的生理结构不同及生物学功能的不同,转移途径及转移的方式也各不尽相同。

1.1 卵巢癌盆、腹腔转移 主要是肿瘤在盆腹腔内组织、脏器的种植播散,分布状况及原因分析:(1)卵巢癌在腹腔和盆腔内的转移相当广泛,腹腔内腹膜、肠的系膜及浆膜层以及腹腔内其他脏器的表面都会被侵犯,这是因为卵巢癌别是卵巢上皮癌中,癌细胞从正常组织上脱落下来,掉入腹腔内循环的腹水中,然后通过腹腔液的循环广泛的将其转移种植到盆腹腔脏器的表面,使得腹水或腹腔液流通及积蓄的地方成为了卵巢癌种植转移的高危区域,这些区域也是开腹探点注意检查的地方;(2)卵巢恶性肿瘤在腹腔扩散、种植多是浅表的,多存在于腹腔脏器浆膜表面,多数情况下当腹腔其他恶性肿瘤扩散或转移时,即已失去手术机会,但是因为上述原因,对于卵巢恶性肿瘤则是例外,卵巢癌Ⅲ期依然可通过手术用锐分离法剥除种植播散的散在肿瘤,甚至在肠、肝、腹膜等表面也可局部切除,减少瘤体体积,有利于术后化疗消灭残存瘤灶,进一步提高疗效。

1.2 腹腔外转移 腹腔外转移主要是通过淋巴转移和血行将肿瘤转移到远处。淋巴转移主要是通过卵巢相关的淋巴分布有关,卵巢癌相关的淋巴引流途径可分为3个:(1)上行路线,主要包括腔静脉外侧及腔静脉前淋巴结,主动脉前、外侧及下淋巴结;(2)下行路线,主要包括髂间,髂内及髂外淋巴结;(3)顺着圆韧带将淋巴液流至腹股沟淋巴结和髂外尾部淋巴结。了解淋巴结转移途径及解剖结构,有利于手术治疗中对淋巴结的探查及完整清扫。

2 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及手术治疗方法

2.1 卵巢癌的分期 现在临床最常采用的是1988年修订的FIGO(妇科肿瘤协会)分期标准。0期、Ⅰ期,病变局限于卵巢(ⅠaⅠbⅠc)Ⅱ期,病变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合并盆腔肿瘤转移(ⅡaⅡbⅡc)、Ⅲ期,病变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合并有盆腔以外种植或腹膜后淋巴结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肝浅表转移属于此期(ⅢaⅢbⅢc)、Ⅳ期,发生远处转移,胸水存在时需找到恶性细胞;合并肝实质的转移。对于卵巢恶性肿瘤,Ⅰ~Ⅲc期均是手术适应证,并进行手术病例分期,而且临床上最多见为Ⅲb、Ⅲc期患者及个别Ⅳ期,均应积极手术治疗,然后再辅以化疗。

2.2 手术治疗 当今妇科领域,卵巢癌的治疗依然是以手术治疗为首选,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1)早期卵巢癌的手术治疗现在已经取得了一致的共识,对无生育要求的Ⅰ、Ⅱ期卵巢癌行标准术式,包括全子宫和双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大部切除术、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及阑尾切除术,并且术中还需要留取少量腹水或腹腔冲洗液、全面探查并对可疑部位做组织活检,以便明确卵巢癌的分期;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可慎重的采取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即保留子宫和对侧附件,其他同分期手术治疗,但生育完后可根据情况行二次手术,切除子宫及对侧附件。(2)晚期和复发性卵巢癌手术治疗已无确定的术式可言,但是原则上是应按照基本手术方式结合化疗并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治疗。根据最新2011版NCCN指南强调肿瘤细胞减灭术要求残余病灶

3 卵巢癌的化疗

卵巢癌的化疗药物经过了长期的研究进展,从早期的烷化剂到现在临床广泛使用的紫杉醇,使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是正规、足量、及时仍是最基本的原则。Colombo等[4]经过对477例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辅助化疗的长期随访,总生存率改善9%,肿瘤高危患者治疗后总生存率改善了17%,无复发的肿瘤患者生存率改善了22%,证明了辅助化疗对卵巢癌术后的生存率有明显的改善。

早期卵巢癌的化疗,目前认为根据病理学确认的ⅠaⅠb期、高分化患者及中分化患者可不必化疗;其他均应该首选铂类为主的简单联合化疗,如CP或TP(泰素和顺铂)方案,3~6个疗程。生殖细胞肿瘤和非上皮行肿瘤治疗上首选PEB或PVB方案,3~6个疗程。晚期卵巢癌的化疗,Chambers等[5]1990年提出的“新辅助化疗”这一概念,受到了临床上的认可,根据最新的NCCN指南,目前公认的首选方案为紫杉醇+卡铂(TC)的治疗方案。通常经过3个疗程后肿瘤无明显缩小,则视为换药指证。Chen等[6]通过457例早期卵巢癌患者临床试验,比较化疗3个疗程和6个疗程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6个疗程的毒副反应较重,复发率降低24%,但总死亡率无差异;进一步分析显示,6个疗程可延长高危型早期卵巢癌的生存,最后,现在临床上一致公认治疗晚期卵巢癌,还应按照基本手术方式结合化疗并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治疗模式。

4 卵巢癌其他治疗展望

大量有效的化疗药物的问世,加以放疗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近来手术后辅以放疗的已不多。除无性细胞瘤外,只用于极晚期、复发性或难治性卵巢癌的姑息治疗和局部治疗。值得一提的是,生物治疗的大量基础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的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趋化因子CXCL12可以诱导血管内皮迁移而促进肿瘤组织的血管形成[7],现在研究比较成熟的CXCR4阻滞剂AMD3100就可以在卵巢癌和乳腺癌中明显的抑制癌细胞转移,达到缓解和治疗的效果[8]。从分子学角度在肿瘤细胞生长过程中的调控,有望为卵巢癌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目前,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方法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为辅,放疗在卵巢癌极晚期姑息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地位,生物治疗越来越多的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很有可能会成为继手术和化疗后的新的辅助治疗手段。卵巢癌的初次手术治疗的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着举足轻重的低位,术前要正确的把握卵巢癌的分期标准,书中要根据腹腔及淋巴系统转移的解剖及生物学理论,严格手术操作,可以为患者的后期化疗和手术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Ovarian Cancer, including fallopian tube tumor and primary peritoneal cancer[A].2011.

[2] Munkarah A R, Hallum A V, Morris M, et al.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residu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stage Ⅳ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J]. Gynecol Oncol,1997,64(1):13-17.

[3] Curtin J P, Malik R, Venkatraman E S, et al. Stage Ⅳ ovarian cancer: impact of surgical debulking[J]. Gynecol Oncol,1997,64(1):9-12.

[4] Colombo N, Guthrie D, Chiari S, et al.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Ovarian Neoplasm trial 1: a randomized trial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women with early stage ovarian cancer[J].Natl Cancer Inst,2003,95(2):125-132.

[5] Chambers J T, Chambers S K, Voynick I M, et 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stage X ovarian carcinoma[J]. Gynecol Oncol,1990,37(3):327-331.

[6] Chan J K, Tian C, Fleming G F, et al. The potential benefit of 6 VS. 3 cycles of chemotherapy in subsets of women with early-stage high-risk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a Gynecologic Oncology Group study[J]. Gynecol Oncol,2010,116(3):301-306.

[7] 路伟,付玲娣,杨钧,等.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人脑星型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18(3):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