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02:4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

篇1

2、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忽视。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内容是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社会现实的影响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心里疾患。

人的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们过去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加强高等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尤显重要,只有心理素质提高了,大学生才能正视社会不良现象,才能变压力为动力,更好地争取和把握社会机遇。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

篇2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亚健康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日趋显著,每年因此而退学、休学学生不断增多,甚至出现了自杀、伤害他人等极端行为。与极端案例相比,一般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亚健康问题更值得社会的关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主动适应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成为适应性良好、心理健康的人。 

一、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的具体化,国外心理学家曾提出许多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式和罗杰斯的“功能充分发挥者”模式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心理健康七项基本标准:智力正常;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主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保持人格的完善和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结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界定为:第一,心理健康应表现为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第二,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豁达的心胸,充分展示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第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保持独立,宽以待人,尊重、信任他人,有合作精神。第四,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思想、信念和行动都能与社会保持同步。第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付诸行动,有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精神。 

二、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的一般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情感亚健康、思想亚健康和行为亚健康等,对心理亚健康的界定多为描述性的,例如“一种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介状态,这种状态未达到ccmd-ⅲ等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但同样会给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诱发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机”。 

心理亚健康状态多表现为频繁出现的情绪躁动、兴致低落、注意力不易集中、过分敏感或行为能力下降等特征。心理亚健康状态使人们在家庭生活、人际沟通等方面产生困惑、压抑、郁闷等心理感受,从而导致家庭生活失调、工作效率低下、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现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主要有以下表现: 

1.人际交往弱势心理状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退缩、消极、敏感,常常难于与人沟通。由于不善于与人交往,这部分学生的性格孤僻,在人际交往时担心不被别人理解,怀疑别人对自己有意见,产生危机感。此类学生自我封闭,不愿找人倾诉,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但往往会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他们在对人处事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易接受他人意见,不理解其他同学的需要,经常责备别人,缺乏合作精神。人际关系交往弱势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健康。 

2.学习焦虑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感到学习困难,担心自己成绩下滑。还表现为放大自己的心理问题,把问题看的很严重。此类学生对外界的反应有极端化倾向:一种是亢奋型,另一种是压抑型。此类学生往往过去取得过较好的学习成绩,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 

3.灰色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苦闷、懈怠、冷漠,对事物缺乏兴趣,自卑感强烈,对事物有畏难情绪等。部分学生表现出周期性的情绪波动,情绪高涨时充满活力,低落时则异常消极。这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明确的目标有很大的关系。 

4.情爱挫折心理状态。这类问题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主要是因爱情不顺而产生过分强烈的情绪并走向消极状态,但又不能自我调节的心理反应。在不同的情况下,情爱挫折心理的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在情爱问题上最突出的表现是消极情绪,丧失自信,失去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追求。 

三、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 

1.教育方法不适当。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往往采用功利主义的教育方法,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部分家长因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形成抑郁焦虑、敏感多疑、偏执敌对、自卑易怒等不健康的品质。还有一部分家长在子女进入大学后只重视对其提供经济支持,而忽略了子女的心理成长,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2.社会不良现象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诸如未通过公平竞争而赢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面对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甚至形成扭曲的大学生价值观。激烈的社会竞争、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学习压力使人身心疲惫,也容易导致心理疾患。 

3.网络带来的心理压力。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28.96%,高于25.6%的全球平均水平,我国网民数达到3.84 亿,其中学生占31%,是最大的网民群体。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浏览网站信息,其次是消闲娱乐、与人沟通及阅读新闻。网络上信息泛滥,心理活动规律表明,当外界输入的信息超过人的正常负荷后,容易造成压力和混乱,妨碍深层思考,而且上网减少了学生与现实世界的交往,造成其人际情感匮乏,进而产生各种情感冲突。而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就容易丧失自制力,形成对网络的依赖,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 

4.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大学新生在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中,导致其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的大学与他们理想中的大学不一致,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都是精英,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然而进入大学后,他们头顶上的光环消失了,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使得这些学生或自暴自弃,或自我封闭。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5.家庭贫困。部分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产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社会的援助也可能会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此外,现行的就业制度也加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他们既不能依靠父母,也没有金钱做后盾,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更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四、应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的措施 

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大学生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要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尽早进行有效干预,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心理亚健康最有效的办法是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提高其心理免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把握自己的心理状态,激发其自我调控的潜能,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机制。同学和朋友是大学生首选的倾诉对象,他们也可以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自发的、随意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心理健康互助机制,以此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篇3

关键词体育运动;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80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 0126-01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1.1新生入学不适应大学生活的心理问题

考进梦寐以求的大学可以说是学生人生当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当新生满怀期待怀揣梦想进入大学殿堂时,往往踌躇满志地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心情愉悦。然而,入学后却马上面临了非常多的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和矛盾,感到自己心中所想和实际所见出现了非常大的差距。例如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及生活状态的改变等等,这时候学生往往又从兴奋愉悦的心情一下变得迷茫起来。尤其以一些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和人接触的学生为甚。

1.2人际交往引发的心理问题

不管身处社会还是大学校园,首要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人际交往。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生活状况,同时也对其将来的发展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然而,实际上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处理好大学生活中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进行人际交往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会产生困惑,感觉困难甚至面临着障碍。比如部分大学生思想偏激,处理问题极端,对他人有成见,甚至偏见,这一类学生往往会产生并积累大量的心理问题并导致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甚至严重失败而不自知。根据长期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最希望拥有的是“真诚的友谊”,60%以上的大学生最害怕失去的是朋友。可见,人际关系往往占据着大学生内心里的主导位置。

1.3情感因素引发的心理问题

除了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外,大学生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感情生活,这往往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一个关键因素。爱情是人生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随着大学生生理机能的成熟,已不可避免的开始需要面对恋爱和爱情。然而,大学生的心理却往往不够成熟以处理恋爱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遇到问题时不能作出有效合理的判断,从而引发相关的心理疾病。对异性的好奇和期望,但同时有不具备相关的性知识,性常识,故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形式的心理问题。

1.4就业因素引发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就业,如果说进入大学对大学生来讲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那么就业就可以说成是“人生道路上的新起点”。大学生就业的方式很多,有的依靠个人的能力,有的依靠家庭的帮助,那么在各种各样的就业方式下使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产生困惑并引发心理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高校扩招,经济危机,就业困难,各种不利因素对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作出了严峻的考验。各方面问题给大学生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学生行为异常,甚至一蹶不振,迁怒于人,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等,故此,就业问题带来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一起共同关注。

2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可以作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具体的做法和对心理问题的帮助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2.1调节情绪

在大学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过程中,各个方面带来的压力会使大学生经常在情绪上感觉到紧张、烦躁、焦虑和不安,导致情绪波动较大。通过进行体育锻炼运动,尤其是自己所擅长的项目,在参与过程中体现出的与同伴配合协调,与对手竞争拼搏,这些感受都可以有效的调理大学生的心里情绪,甚至可以带来愉悦的正面情绪。除此外,我国传统项目例如武术,龙舟赛等运动项目不仅可以调节情绪甚至还可以升华个人的精神修为,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大学生经常从事类似这样的体育运动可以减少其负面的情绪,增长其乐观的感受。

2.2提高智力

通过对身体的锻炼,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的提高必然对智力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和协调能力。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需要作出正确判断以获得高效率的锻炼形式,这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而在与同伴的组合过程中又提高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记忆力。故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智力,促使其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协调性变得更加成熟。

2.3培养坚强意志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忍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力是体现一个人对困难和挫折的一种积极态度,故此,意志力需要在困难和挫折中进行培养。而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项目可以从某种层次上给人提供培养意志力的条件。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运动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在某些运动例如滑雪等运动又可以说成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要求运动者需要不断的克服自然因素(如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等)和主观困难(如疲惫、恐惧、压抑、失意等)。在对这些困难进行克服的过程中,不仅增强的运动者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勇敢顽强、勇于战胜一切的良好意志品质。从运动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往往也可以将其适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2.4协调人际关系

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霍尔研究发现,人类的心理适应能力往往最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作用于人与人的交往过程当中,同时,人际关系的处理又反映了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程度。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你将人际关系处理好了,那么你的情绪、你的心情将会处于极佳的状态,对任何事物和任何人都充满友好,自己也会从中获得非常美好的感受;反观那些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这类人经常会感到压抑,心情糟糕、烦躁,无精打采,缺乏乐趣,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改变这一情况,体育运动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特殊活动,是人的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大学生可以长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运动锻炼,尤其是在体育竞赛中,按照项目竞赛规则共同参与,既能发挥自己所擅长的作用,又同时实现了相互的配合和协助,既共同享受获胜的喜悦,又共同承受失败的心酸,共同体会体育活动的无限乐趣和体育文化的内涵,在这一过程中,使大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使其个性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力为.运动心理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6.

[2]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

[3]殷恒婵.体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06.

[4]李印东.体育与健康[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08.

篇4

自媒体的平等性和虚拟性可以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提高。自媒体技术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建立起了沟通的平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交际方式。在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可以尽可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言论,通过自媒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随时了解到大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尽可能地正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存在的现实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也可以围绕一些共性的问题与学生共同展开讨论和探讨,从而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同时,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不能完全平等,交流的方式和效果得不到保证,而在自媒体的环境下,师生之间有了一定的平等性和隐蔽性,交流的双方都能更加突破身份的限制,同时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增强双方的信任强度,使双方零距离交流思想,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解决大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排除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隐患问题,解决他们在学习、人际交往、宿舍关系、恋爱与友谊等实际心理问题,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自媒体在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自媒体传播比较自由,传播的方式比较个性化,有时候信息的隐蔽性也很强,有可能使得一些不良信息扰乱整个信息的传播环境,这使得自媒体的开放多元性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他们思想单纯,好奇心强,有可能会被一些不良信息所蒙蔽,这将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干扰。同时,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交往的虚拟性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经验减少,但是,虚拟的人际交往不能代替现实的人际交往,长期以来,自媒体会对大学生的现实交际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要做好自媒体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结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首先,做好自媒体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载体的有机结合。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要进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应用中,还需要做好它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媒体的作用。自媒体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载体如广播、电视、报纸、宣传资料等相结合,有利于提高信息的传播力度,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载体与自媒体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自媒体互动性较强的特点,引起学生的讨论与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于学生的教育和观念改变都有更为深刻的影响作用,同时如果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宣传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融入进去,使他们从活动中受到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熏陶,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同时,自媒体的多样性、便捷性,可以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加以利用,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体现互动的特点,使更多的同学了解自媒体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的优势,对于提高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篇5

关键词:中长跑;大学生;畏惧心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100-02

中长跑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项目,进行长期的训练不仅可以改善人体的各项机能,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磨炼人的耐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而,这项本该受大众喜欢的有益运动却在大学里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并不受大学生喜欢。据相关数据统计,当前很多大学生都不喜欢中长跑运动,并且对中长跑运动心存畏惧,产生一种抵制心理。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中长跑的科目成绩,且达不到锻炼中长跑锻炼身体机能的目的,更无法满足素质教育里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一、原因分析

大学生对中长跑运动产生畏惧抵触的心理,已经普遍引起人们的关注,众学者认真地进行了探讨研究。笔者认为,导致大学生对于中长跑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这两大原因是致使大学生畏惧中长跑运动,致使中长跑运动成绩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就学生自身而言,一是学生本身缺乏对中长跑的充分正确的理论认识;二是学生在平时缺乏锻炼,很少参加运动项目,因而对中长跑运动关注较少,缺乏兴趣;三是现今的学生多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力薄弱,而中长跑是一项相对高强度的运动,而致使学生心存厌倦。就教师方面而言,教师教学手段的单一和方法的不恰当,又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学生对中长跑的正确认识,降低大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使学生在训练中产生过多的不必要的心理障碍,妨碍学生的正常发挥。

(一)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缺乏正确充分的理论认识

中长跑运动是一项有氧耐久的锻炼运动,技术动作比较简单枯燥,且要求一定的速度,要求有较好的心血管系统的代谢能力,要求有较好的耐力,生理负担很大,所以它也是一项单调枯燥、剧烈费力的运动。在从事此项运动时,如果缺乏锻炼或者方式不当,会容易出现胸闷气短、全身乏力,甚至恶心头晕等生理现象。很多大学生对于中长跑运动没有完整的系统概念,缺乏正确足够的理论认识,无法正确把握项目的根本属性与特点。这一方面原因可能是教师教学上的疏忽,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不重视。很多大学生只是片面地知道中长跑容易使人疲惫,并会给人体带来种种不适,他们不懂得如何去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因而不自觉地心存反感和畏惧,对中长跑运动不感兴趣,学习动机不强,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学生的意志力薄弱

中长跑是一门要求耐力与毅力的剧烈费力的运动项目,其自身就是一种意志力的训练。现代的很多大学生在温室长大,生活条件优越,缺乏艰苦的训练,缺乏意志力,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运动量不足,锻炼不够,身体素质很差,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对体育锻炼存在抗拒思想,特别是对于中长跑这种高强度的运动存在一种本能的排斥,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因而在训练时总不自觉地恐惧,消极对待。

(三)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方法不当

兴趣是引导人学习的最大动力,能够使人积极自觉地学习。中长跑是一项相对比较枯燥的运动项目,由于技术动作比较简单,因而教起来较枯燥。学生们更倾向于其他娱乐性强的运动,诸如打篮球、踢足球之类。此外,教师在中长跑实践教学上,手段单一,缺乏有效的指导,也是影响学生兴趣的重要原因。在中长跑训练中,有的教师在教学指导中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讲解基本的理论,不讲解技术要领,甚至省略基本的长跑前准备运动和长跑后的放松运动,就要求学生按时完成长跑。有时教学方法严重不当,批评、嘲笑,甚至打骂学生,对于学生进行过于严格的要求。这些不当的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日益心生疲倦、厌烦,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中长跑的畏惧心理,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动力,严重阻碍中长跑教学训练的有效进行。

二、对策提出

要解决学生在中长跑运动中的心理障碍,关键是提高学生对中长跑充分的理论认识,教师加以正确的方法引导,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入手,游戏教学,营造良好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轻松训练,才能真正达到锻炼目的。

(一)提高认识,正确对待

中长跑是一项具有周期性大强度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者的中枢神经具备较高的机能稳定性,心血管机能与运动机能相适应。在长期的中长跑训练中,可以自发提高心脏功能,调节呼吸功能,改善消化系统。掌握的方法得当,可以促进最大的摄氧量,提高身体的负荷能力,锻炼人的意志及耐力。因而在教学中,要注重相关的中长跑理论教学,让学生对中长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正确把握项目的本质属性,明白中长跑给人带来的好处,并且能够正确面对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加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单纯的中长跑很容易使人产生精神上的厌倦和生理上的种种不良反应,因而也要求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给学生讲解必要的技术技巧,不停地变换教学方法,能够放松心态,减少心理恐惧。

(二)游戏教学,轻松训练

传统的中长跑教学手段过于枯燥无味,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中长跑运动教学中应变换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手段,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训练中注重乐趣的同时达到训练要求。首先在长跑训练中要以游戏学习为主,目的在于放松学生心理,达到心理上的放松,起到锻炼的效果,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的游戏跑,即可改变传统的长跑训练中单调的向前跑,采取游戏追逐跑,计数往返跑,限时交叉跑,和着音乐跑,变速跑,越野跑等。然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四种跑,一是在起跑的时候的”抢跑”,即听到起跑口令的时候快速抢前跑,目的在于占据有利位置,从心理上给自己一种前进力。二是要学会放松跑,即在跑的时候学会轻松上阵,排除各种压力,以自信的心态投入长跑中,以达到心理上的放松,使大脑轻松支配每个动作,达到生理上的放松,消除疲惫。三是要学会匀速加跑,即在轻松的状态下逐渐均匀地加快速度,将跑速提高到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值。四是要学会冲刺跑,在最后的时刻,应该调整呼吸,自我鼓励,振奋自我,调整多种力量快速向冲刺。此外,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摸底与评估,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进行分类教学,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练习质量。最后是要分层训练,因材施教。在长跑训练教学中应该做到分层训练,因材施教,目的在于尊重学生的心理,减少心理落差,以使心理平衡,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与提高自信心。分层训练即把按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按好、中、坏编组,按照速度的不同而分组,按照耐力的不同而分组,对于每一组,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使他们有信心完成任务,各有所获。

(三)培养意志,提高信心

要消除学生对中长跑的畏惧,最关键的还是得端正学生的思想,从思想教育入手,思想教育即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即要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制力、自觉性、坚韧性、能够自主确定自己的目标并据此而调节自己的行动,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意志力的培养不能一步而蹴,必须要慢慢培养,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中长跑的实质,在教学中要讲解关于中长跑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中长跑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克服对于在长跑中会遇到的种种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如所谓的胸闷、头晕、发吐等现象。然后是要根据学生意志力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训练。此外,针对缺乏恒心与耐力的学生,要强迫他们训练,制定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强制完成。对于胆小的学生则要从简单项目入手,注重鼓励为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最后要加强人文关怀,适当鼓励,在必要的时刻给予支持与帮助,使他们克服畏惧心理。

总之,要消除大学生对中长跑的畏惧心理,就必须深入大学生的心理实质,从端正思想入手,按客观实际出发,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地成功。

参考文献:

[1]齐丽雯,郭秀萍.谈教练员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J].辽宁体育科技,2003,22(1).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新形势;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转型、教育领域的系列改革,使得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以往任何时期更为凸显出来,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的发现并及时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障。

1 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能否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仅关系着自身能否获得成功,还关系到祖国的现代化的建设,所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品格的塑造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都十分重要。一个心理素质过硬的大学生是才能在大学4年的学校生涯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科研水平,还可以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客观正面积极的去看待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有效的防止因重大生活事件而引起的精神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和基础。

2 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理想工作与客观现实的巨大反差

由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暴涨,造成大学生未毕业先失业的局面,大学生面临着强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早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空前残酷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丧失了对自身发展和寻找工作的热忱,出现了现实情况和自身定位强大的偏差,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就变的越来越难。这些现实的压力和挑战不仅会诱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还会促发许多意想不到的恶性事情的发生。

2.2人际关系问题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生活背景和经历都有很大不同,所以,在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必然迥异,这就产生了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在大学集体生活中,人际关系显得极为重要,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3学习方式、方法不当带来的学业压力

大学期间的学习具有与初中及高中不同的学习方式及特点,由于大学课余时间充沛,这就要求大学生们更多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实践解决遇到的问题。但是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并不能很好的从初、高中他律的学习方式转变成大学这种自律的学习方式,忽视了科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无法合理的按照自己学习时间,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好,最后造成学习成绩差的情况出现。

3 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及途径

3.1保持浓厚学习兴趣,正确面对学业压力

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自身的学习兴趣,主动接触新生事物,接受新鲜的知识,全面促进自身各方面的快速进步,只有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合理的规避学习学业压力,才能更好的适应学校及社会生活。此外,学校还应该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可以为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有意义的活动,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认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自身的课外实践能力。

3.2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大学校园内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自身的修养及身体健康水平。因为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不仅会挖掘大学生其他方面的潜力,缓解紧张的学习情绪,更好的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同时随着自身交际圈和社会交往面的扩大,能够更多的了解社会,更深层次的激活自身的自我价值感,保持自身长久的动力,培养学习以外的爱好,为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社交保障。

3.3健全大学生个人心理档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大学生的个人心理档案的建立与健全也十分重要,现在全国的高校都开展了这项工作,这有利于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去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人的心理特征,并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类心理健康知识的课程和活动去学习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以此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的知识应该被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和掌握,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大学生在步入社会的同时,大学必将面临着以前没有碰到过的特殊情况,因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在校园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是当前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正确的面对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问题,才能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品质都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喻问琼.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0(09)

[2]朱敏,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及解决对策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09)

篇7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

g.caplan(1964)认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时,这个人就会产生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2]。心理危机干预则是在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通过告知当事人运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恢复正常的适应水平,防止或减轻未来心理创伤的影响[3]。一些学者认为,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时的、急性的处理。但事实上,危机干预并不仅仅是短期的一种处理,而应该关注到危机发生前、中、后各个阶段的处理。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紧迫性

随着社会压力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危机事件不断涌现,大学生自伤或伤人等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笔者自连续四年对某高校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发现,新生心理状况逐年渐差[4],级新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困扰的学生比例达到16.52%,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占3.1%,而级的比例分别为13.2%及2.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呈下降趋势,且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逐年提高。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至关重要。尽管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及伤人的惨剧仍屡见不鲜,这与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操作性不强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国内的危机干预模式多是由国外直接引进,如常用的belkin提出的三阶段模式[5],对危机干预的建议多停留在观念上,尚未形成操作体系。因此,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对策,建立本土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危机干预模式非常必要且紧迫。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构的探析

建立本土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危机干预模式,就应该从“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入手,以危机干预的全程观为基础,从危机评估到危机即时干预、后干预,最终建构发展性的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本文所提倡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建构思路见图1。

1.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评估模式

要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就必须建立危机评估系统。建立科学化的评估模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建立整合生理、心理、社会指标的预警体系。目前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评定,主要从认知、情绪、躯体和行为四个方面的主观特征来判定心理危机。这些指标较模糊,容易受干预者的主观影响,导致误诊。虽然,国内学者金宏章等人编制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测验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纳入了自杀意念指标,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并不仅局限于自杀,还有冲动性杀人等因素,考察危机事件的维度不够全面,测验结构效度指标较低[6]。

具体应该将何种因素纳入预警体系中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人口学资料中的家庭经济、家庭结构、家庭气氛、重大创伤等因素能够显著的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同时,笔者在长期的危机筛查工作中,尝试着用量化分数的形式从自杀想法、自杀史、自杀计划、当前压力水平、社会支持情况、精神病性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危机评估,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由此,在建构危机评估指标体系时,家庭因素、自杀相关情况、压力、社会支持、精神病性等方面都可以纳入其中。建立一套整合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客观、量化的分数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性进行评估。

(2)建立动态的心理危机数据库。目前,大量的高校为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但大学新生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入学心理档案的时效性和精确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存在问题。所以,动态心理档案的建立应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考虑。一方面,应该全面关注各类学生群体,不仅包含大一新生,还应关注毕业生、家族有精神病史的学生、曾患有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和有自杀倾向的高危学生。另一方面,建立多个施测点,采取分阶段的方式跟踪记录,对建档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对高危对象进行定时施测与干预,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其心理危机的变化,并进行必要的动态分析。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模式

以往的危机干预重在即时干预,忽视危机前的预防及危机后的干预;重视危机的他救力量,而忽视危机的自救力量;重视教师的力量,而忽视同伴的力量。因此,危机干预应该从全程化、多资源的角度着手,关注危机的自预与后干预。

(1)自预模式。大学生自身力量的不足是危机形成的主体原因。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和化解应该始终以大学生自身为主体,其自身因素在危机缓解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危机自预是心理危机干预的最理想、最有成效的手段,将心理危机化解于无形,才能最有效的帮助学生成长,最大限度保护学生,避免其受到因心理危机所带来的伤害。那么,应该通过什么__途径促进学生的自预呢?

一是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自我教育。心理健康课程无疑是快速、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其自预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心理健康课程

,向学生传授心理危机预防知识,教会学生学会情绪自我调节的方式,增强自预和帮助他人的能力,避免出现心理危机。同时,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加强生命教育、压力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并使学生正确认识压力,勇敢地面对人生挫折。二是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自我了解和认识的能力,帮助其与人更好地沟通,学习积极解决冲突和压力的方法,在工作和学习中学会应急情况的处理和求助技巧。

(2)同辈干预模式。同伴之间的相互教育、相互支持和帮助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形式,同伴之间通过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唤起共鸣,达到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因此,在调动学生自身资源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也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同伴互助模式。在具体操作上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建立同辈监督机制,每个班均设立男女生心理委员,作为学生干部,由他们充当班级的心理健康保健员和信息员,向班上同学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定期向学校反映班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危机早报。另一方面,建立同辈支持机制,通过朋辈热线、朋辈素质拓展等方式进行同辈互助,发挥同伴对危机学生的影响。

(3)加强危机的后干预。目前,危机干预重点关注危机的即时阶段,对心理危机的后干预的关注不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整套联动的系统过程,危机的后干预必不可少。危机后干预有助于弥补目前危机干预机制的不足,丰富危机干预的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及时的避免恶性事件(如自杀、凶杀等)的模仿效应。

一是建立对危机学生的后干预机制。曾经有过危机行为的学生是心理干预的高危人群。但是,许多高校对于危机事件发生后个体的善后工作还没有很好的开展,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真正从危机事件中恢复过来。因此,应该针对有过危机行为的学生进行危机后干预,帮助学生恢复创伤前的认知、感情和行为的功能水平。

二是建立对危机学生周遭人群的干预机制。知悉或目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对危机学生同伴带来强大的心理冲突,他们会对危机学生的行为感到惊讶、困惑、自责甚至恐惧,这种情绪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果这种心理冲突得不到有效处理,会让他们习得危机学生使用的不良应对方式,也就是说危机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传染性”。目前发生在富士康公司的连续跳楼事件充分显现出这种“传染”的危害。因此,对危机相关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后干预非常必要。在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哀伤辅导、班会、放松技术、个别辅导等,帮助周围的同学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化解其因危机事件带来的心理冲击,防止其产生模仿行为以及对可能产生的心理创伤进行心理修复,并提高其处理类似心理危机的能力。

3.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生态系统的危机预防与干预模式

当人们遭遇到各种心理社会刺激,特别是严重的心理危机时,往往需要周围人帮助他们度过危机。目前,很多危机干预工作重视学校系统内部因素,但常忽视家庭、社会等外部因素。其实,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一方面要重视学校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来自学生的家庭及其它社会因素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家庭、社会的力量,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危机干预的作用,应该成为当前大学生危机干预研究的重点。

(1)家庭教育。高校应该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强化并发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首先,学校可以在新生普测时让学生填写家庭基本情况表,收集学生的家庭地址、家长的联系方式以及成长发育等主要信息,为学生建立家庭教育档案。其次,学校要向家长传输新的教育理念及危机救助方式,可以在每年新生报到期间,对新生家长开设家庭教育的相关讲座,开展亲子团体辅导等拓展性活动,使家长和学生在报到之初就形成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支持的观念。再次,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通过各种途径使家长掌握帮助子女度过心理危机的教育方式,如在校园网、校报等载体上开辟家庭危机教育专栏、编制心理危机干预家长手册等,定期邮寄给家长。最后,在学生陷入心理危机的时候,要充分启动家庭支持系统,使危机学生获得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坚定其度过危机的决心。

篇8

关键词 潜意识 大学生 心理问题 形成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80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Freud and Jung's theory of the subconscious, and the College Counseling common cases, analysis of how to apply the theory to analyze the subconsc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form factor, thereby expanding counseling skill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colleg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Key words subconsciou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form factors

由于我国社会形势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随着大学生基数的增加,大学生心理问题也愈发地突出。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了。现在我们就结合心理学的潜意识理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分析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形成因素。

1 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①

1.1 潜意识的本质

潜意识是人们在内心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常见的例子:人们内心深处一直被压抑而没有被意识到的欲望。

1.2 意识的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由不同意识水平的三部分所组成,这就是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1)意识:是人格的表层部分,它是由人们清楚贯彻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是人们可以直接在大脑当中按照个体的需要随时地提取出来的认知组成部分。(2)前意识: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和前意识二者虽有区别,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的东西可以通过回忆进入意识中来,而意识中的东西当没有被注意时也可以转入前意识中。(3)潜意识:人格的深层部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这个部分主要是由人类原始的冲动与本能、童年时期经历、早期的创伤性经验、被个体压抑的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情感。

1.3 潜意识对个体的影响

潜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底层,但又是最有影响力的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其对于人类的一切行为都产生深厚的影响。例如:它影响我们的思维、感知和行为的方式,影响我们的职业发展方向,影响我们婚姻对象的选择,甚至我们的爱好、兴趣和习惯等等,可以说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 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2.1 集体潜意识的本质

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潜意识,但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的区别在于,荣格认为这种集体的潜意识是由人类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储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例如,人类都会对太阳感到温暖,对树林感到生机,这种人类种族的共同意识,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认知组成经验,但是不同的人类种族之间,也会存在不同的遗传痕迹。荣格曾用岛打了个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岛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识;由于潮来潮去而显露出来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个人无意识;而岛的底层是作为基底的海床,就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

2.2 荣格的意识结构

荣格的意识结构大胆地突出心理结构的整体性,提出“集体潜意识”等概念。他也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自我)、个人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其中个人潜意识(情结)能够有效地描述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

2.3 原型

原型是集体潜意识中一个创新性的论点,是集体潜意识形象的总汇。他是一种本原的模型,其他各种存在都根据这种原型而成形。原型深深地埋在心灵之中,因此当他们不能在意识中表现时,就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

2.4 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指个体为了让社会群体更好地接纳自己而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其目的在于表现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认可。人格面具能够使人在社会中获益,但过分关注人格面具,必然会忽略了人格结构中的其他部分,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3 运用潜意识理论分析高校中常见的心理咨询案例

笔者从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近五年,积累了一定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而且咨询对象以大学生群体为主,笔者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特点,现总结出以下常见类型:新生适应不良、考试焦虑、自卑心理、人际沟通障碍、恋爱问题等。②现结合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分析高校常见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

3.1 家庭环境

前来咨询的高校学生,大部分都存在家庭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来访者,家庭问题更为突出。现把家庭情况分为以下几类:

3.1.1 家庭不完整

该类型学生的家庭从其幼年开始就长期处于不完整状态,或父母离异,或家庭长期处于争吵破裂的状态,还有就是长期寄养在别人家庭。

(1)父母离异:该类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恋爱问题,表现为在恋爱中容易对异性产生不信任感,例如会偷偷翻阅对方的聊天信息,查探对方的行踪等,即使自己明知道不应该这样,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怀疑对方,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很强烈的反应。根据潜意识的理论分析,该类型学生由于从小父母就不在自己身边,所以童年时期渴望被关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缺乏安全感的意识深深地植入潜意识当中,以至于在长大后会表现出对别人的不信任感,在恋爱中要求对方为自己做很多事情才能满足自己的安全感需要。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大学期间开始谈恋爱,所以很多学生在高校首次暴露该心理问题。

(2)家庭长期处于争吵破裂状态:该类学生长期处于家庭的激烈争吵状态,在大学期间多数表现为脾气暴躁,遇到事情总不能平静思考解决,偏向用高亢的语气压倒别人顺从其意愿。根据潜意识的理论分析,该类学生在童年时期就经常目睹家人争吵的场景,潜移默化地把这种行为模式植入自己的潜意识中,同时情绪容易表现出不稳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3)长期寄养在别人家庭:该类学生以农村地区的女生尤为多见,由于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所以其父母都更希望生男丁,经常造成超生的现象,很多超生的女童会被寄养在亲戚家里。由于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而且感到自己是被父母所遗弃的,该类学生的问题往往最为严重,表现为内向、自卑、情绪容易波动,除了会有极度的不安全感外,还会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对舍友同学蛮不讲理,对老师、家长有不满、蔑视等行为,甚至还有毁坏公物、虐待动物等表现。根据潜意识理论的分析,该类学生由于从小父母就不在自己身边,所以童年期间严重缺乏正常的父母关爱,长大后会有内向、自卑、缺乏安全感等心理,再加上自己父母为了追生男丁而把自己抛弃,对父母以及兄弟姐妹充满着怨恨之意。同时该类学生因目睹父母把所有的关爱都投放在自己的弟弟身上,故产生严重的妒忌心理。若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没有给予及时的安抚与关怀,长大后往往会有的心理,总觉得世界对她不公平。这种被压抑在内心的情绪会随着年龄的长大,到了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里面就会被宣泄出来,该类学生认为幼年得不到满足的欲望,长大后就要向这个社会加倍索取。

3.1.2 家庭教养苛刻

该类型学生家庭完整,但是父母从小对其的教养极其苛刻,在学习上要求拿高分,在生活上要求严谨细致。若孩子做不到就严厉呵斥,甚至还动手打骂,并少有时间与孩子交流,也不允许孩子娱乐玩耍。该类型的学生内向、自卑,说话结巴,做事死板,缺乏灵活性,不善于交流,不懂得与他人协作。

3.1.3 家庭极度贫穷

该类学生家庭非常贫困,支付每天的吃穿费用都显得困难,甚至大学的学费都是东拼西凑的,此类学生具备强烈的内向、自卑性格,看似温顺,但是一旦触碰到其心理底线,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根据潜意识理论的分析,该类学生从小生活在捉襟见肘的环境里面,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也常常目睹自己父母为生计而尝尽心酸的情景,想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的求胜欲较强,但是为了得到同学的认可,往往给自己打造一副温文儒雅的人格面具,所以情绪不敢表现在外,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3.2 童年经历

每个人都会有着自己的童年经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自己的童年经历只会记得很少一部分,但是童年经历却塑造出我们一生的人格。早期的童年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当年的意识沉淀为潜意识,在日后无形地影响着我们一生的行为与思想。③如果在童年遇到一些负面的事件,而且事件对人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影响,待成长后这种影响还会继续延伸。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童年被蛇咬过,这种疼痛感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难以消除,只要见到类似于蛇的物体,被埋藏的潜意识又会被勾起来,而且是不受控制地勾起来,让我们再次回想起被蛇咬的疼痛感,即使知道是草绳,不会对自己有所伤害,但是还是不由自主地敬而远之,运用荣格潜意识的理论描述,这便是形成了情结。典型的案例:童年时期被过的女生,长大后会特别厌恶男人,形成了对男人具有排斥感的情结,该类学生往往容易发展为同性恋,选择女性为自己的恋爱对象。

3.3 地域风俗文化

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都会对个人的人格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因素用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更容易解释。由于每个地区有着各自的风俗习惯,根据荣格的理论,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潜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储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所以每个地区的每个人,其基因里就带有当地的特色。比如沿海的居民大多适应潮湿气候,以吃海鲜为生;内陆的居民大多适应干爽的气候,以畜牧业为主。具体案例:随着政府招生政策对西部内陆的学生的倾斜,每年会有越来越多的西部学生考入广东省内的高校。往往这类学生在大学中都会产生适应不良的问题。很多这类的学生一开始都愿意配合老师的指导,去努力适应南方沿海地区的生活,但是由于地域风俗文化的差异太大,集体潜意识对人的影响深远,故往往怎么努力都较难做出改变例如每年3至4月份,是广东地区最潮湿的时候,这时候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感觉最难受,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关节疼痛或者拉肚子的现象。由于身体上的不适应,也让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表现为内向、自卑,时常后悔自己当时选择广东的高校,出现自责、怨恨的心态,同时也对自己在大学的学业与人际交往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如有外省的学生前来咨询的时候,都要了解其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如何,应尽量安排同乡的同学在平时予以辅的安慰与陪同。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

近年来,各地高校大学生中由心理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的频发,促使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等问题的研究亦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通过对一些相关先行研究的学习,笔者发现,至今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各项研究中,大多是针对心理压力来源类型的调查与研究,而很少对大学生文理科、男女、年级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因此,本研究中,笔者主要在心理压力来源基本明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大学生中文理科、男女以及各年级分别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出初步整理与分析。希望能对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起到一些作用。本论文主要就学习压力与就业压力进行对比研究。

一、心理压力及心理压力来源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是指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的状态,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而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是指造成大学生一系列心理压力及问题的原因。根据对相关先行研究的学习得知,目前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如图1所示)

二、调查方式及对象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及分层随机抽样的形式,对苏州大学文理科专业各160名,共计320名学生进行调查。此次调查问卷共发出32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20份,有效率为100%。调查对象具体如表1所示: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习压力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有78.8%的理科生及84.38%的文科生感受到了学习压力。可以证实,学习压力确实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第一来源。且无论文理、男女、年级差异,学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都是最大的,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文理科角度来看,文科学生总体感受到学习压力的比率较理科生大,但程度与理科生相比较低。其原因可能在于,文科生感受到的学习压力主要在于面临考试的压力。由于文理科学习内容与方式的不同,造成文科学生通常不太注重平时的学习,只有在面临考试的时候才会紧张起来,因此在考试面前大部分文科学生都会有学习的压力。而与此相反的是,理科学生更注重平时的学习与积累,虽然日常学习压力较大,但面临考试反而压力会相对较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文科生感受到学习压力的比率会比理科生高,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理科生高于文科生。但由于理科生平时课程安排紧、学习科目难,因此理科生总体感受到的学习压力肯定会较文科生大。

从男女生角度来看,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女生感受到学习压力的比率及程度,总体来说都普遍比男生要高。探求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女生通常学习的自主性及自律性较好,且对自我的要求也较高。相反,男生自律性较差,比较贪玩,对学习成绩的要求也没有女生高。

从年级角度来看,理科生中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感受到学习压力的比率越来越低,程度上除大二阶段略有下降外,总体处于上升趋势。而文科生中,大一和大四学生感受到学习压力的比率较大二、大三高,且大一的程度最高,大四程度最低。

2.就业压力

大学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仅次于学习压力,位居第二。可见就业形势的严峻对大学生心理造成的压力之大。

从文理科角度来看,理科生感受到就业压力的比率及程度都较文科生要高。这似乎与理科生的实际就业率往往比文科生较高相悖,但事实确实如此。这可能与理科毕业生总数普遍较大有关。且据相关研究表明,文科生家庭情况普遍较理科生好,尤其是在经济条件方面,这使很多理科生都面临着必须通过就业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

从男女生角度来看,女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总体较男生高。这可能与男女生的就业环境及所受待遇不同有关。虽然现代社会早已提倡男女平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也确实逐步有所改善,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异。这就往往导致女生就业要比男生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大。

从年级角度来看,文科生感受到就业压力的比率及程度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这可能因为文科生普遍家庭情况较好,导致在低年级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会特别在意就业问题。但随着毕业的临近,逐渐意识到一份好的工作在自身今后的独立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感受到就业压力的存在。而在理科生中,大三学生感受到就业压力的比率和程度最高,因为大多数理科生迫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往往大三开始就十分关注就业信息,希望能尽早就业。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学习与就业确实是他们心理压力的最主要来源。但从感受到这两类压力的程度来看,理科生要略微高于文科生。这可能与理科生普遍学习科目较难、课程安排较,且理科生每年毕业生的总体数量较大且家庭情况普遍较差有关。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由心理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及障碍也越来越多。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及其家庭的未来,更是关乎国家兴亡的重要事情。因此,如何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能够更加轻松地面对未来的重任?笔者认为,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行。社会的重视,学校的支持,老师的鼓励,家庭的关怀,自身的排解,缺一不可。由于篇幅限制,此次研究对这一问题不能予以深入探讨。但笔者会继续学习与研究,探索更多解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希望能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起到一些作用。

参考文献:

[1]拓维文化.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黄艳苹,陈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活动;心理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G804.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948-03

体育活动是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迄今为止已经有许多学者就体育活动与一些心理健康指标(如情绪、个性、人格、自我概念、认知过程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活动对治疗心理疾病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但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且在活动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上研究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本文试图寻找出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理想频率、理想时间、理想项目。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5年4月-6月对河南周口师范学院、河南洛阳师范学院、郑州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在校全日制大学生按照随机抽样原则,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发出问卷9 876份,收回问卷9 185份,收回率为93%,有效问卷为8 499份(男生为5 324人,女生为3 175人),有效率为92.5%,问卷内容包括心理量表scl-90,体育活动基本状况调查表。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方法

1.2.1.1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采用了《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编辑部组织编写的症状自评量表(symptoncklist90,scl-90)。此量表含有9个因子90个项目,其中包括身体不适应感、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内容。scl-90量表在国外使用广泛,被各国心理学专家公认为是一种内容丰富容量大并能够准确刻划自觉症状的心理测量方法,该表评分采用5级评分制,即:没有为1分、很轻为2分、中等为3分、偏重为4分、严重为5分。在对大学生进行测试中,被测试者如果有某项因子分≥2,表明他(她)们存在着中度的不良心理反应;若某项因子分≥3分,表明存在着重度的不良心理反应。

1.2.1.2体育活动基本状况调查在对本研究课题和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及针对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实际状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经对所有指标加以区别、集中、筛选后,设计了体育活动现状调查问卷。经13位体育学教授的二轮审议、修订;最后得到专家们对问卷结构和内容的认同(认同率为100%),表明问卷是有效的;问卷采用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信度系数为:r1=0.88、p1<0.01、r2=0.85、P2<0.01,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1.2.2逻辑分析法逻辑方法的运用不仅体现在课题本身的选题及结构设计上,还体现在对课题中出现的概念界定、上下文衔接、论点证明及相关文献资料明确与否的基本判定等方面。通过归纳演绎、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方法,最后提出结论和建议。

1.2.3文献资料调研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中文体育期刊目录,查阅心理健康和体育活动的相关书籍和论文,了解本课题研究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

1.2.4数理统计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1.1心理健康测试参照有关标准,本文scl-90九项因子中只要有一个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2分者,则被认为被试可能有轻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若有一个因子的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者,则被认为被试可能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从表1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各项因子分均存在着≥2分和≥3分的现象。统计结果表明,有1 557人至少在一项因子分上得分≥2分,占总人数的18.32%。有536名大学生至少在一项因子分上得分≥3分,占总人数的6.3%。由此可以看出,占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存在着轻度和中度的心理问题。

2.1.2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偏执等几个方面。这些心理问题均可引起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个体感到不自在、自卑、交际范围狭窄、与大多数同学合不来、对同学的优点嫉妒等现象。心境以忧郁、苦闷的情感为代表性症状的,常表现出对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等特征。他(她)他在体育活动中表现为:不愿参加集体性竞争活动项目,站在一边观看;对游戏性活动项目缺乏兴趣、反应迟钝;对单项活动不积极参加练习等。由此形成了体质下降,上体育课不积极,课外活动参加的次数就越少的恶性循环。他们在体育课上学习态度消极,练习不积极,而课后又很少参加课外锻炼,体育活动时间越来越短,次数越来越少。这是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2]。

2.1.3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1) 由家庭步入社会,人际交往范围扩大并复杂化,生活方式及学习方式改变等,使大学生难以很快适应。

2) 高中学习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方式的影响,高考前的高度紧张复习与考试造成的学习负担过重所形成的高度思想紧张尚未得到缓解和消除。另外来自家庭和环境的压力造成的心理应激也尚未完全恢复。

3) 大学生自身存在着不良的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对周围环境适应能力差,加之目前对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看不惯等,都是引起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原因[3]。

2.2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

2.2.1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调查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体育活动每周相同次数中,随着活动时间的增加,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百分比逐渐降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逐渐提高,活动时间增加到60 min以上,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百分比明显降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明显提高。经统计学检验,除每周7次没有显著差异,每周6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都是非常显著性差异。同样,体育活动每次相同时间中,随着每周活动次数的增加,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百分比逐渐降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逐渐提高,活动次数增加到每周三次,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百分比明显降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明显提高。经统计学检验,除(30~60)min时间段是显著差异外,其余都是非常显著性差异。这种现象表3也有同样表现,表3中,同一类项目中,随着每周体育活动次数的增加,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百分比逐渐降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逐渐提高,活动次数增加到三次,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百分比明显降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明显提高。经统计学检验,除非周期性项目是显著差异外,其他两类项目都是非常显著性差异。同一次数中,随着活动项目的逐渐激烈,有心理问题的百分比逐渐降低,不同的是逐渐降低是按周期性项目、非周期项目、混合类项目的排列顺序。值得注意的是表2活动时间增加到每次60 min以上,活动次数增加到每周3次,百分比降到5%。表3,混合类项目、活动次数增加到每周3次,百分比降到2.3%。这两种情况表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非常好。这也可以表明,如果参加混合类项目,每周活动三次以上,每次活动时间超过60 min,有心理问题的几率非常小,小到有心理问题成为不可能,心理健康水平达到相当高水平。

综上所述,体育活动时间越长、次数越多、项目越激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越明显,以每次锻炼1小时以上,每星期锻炼3次以上,经常参加混合类项目的体育活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最理想。

2.2.2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分析1) 随着活动时间、次数的增加,体现愉快的时间增多,维持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有心理问题的可能就越小。每次活动超过1小时,就不可能有抑郁症状,有其他心理问题的可能也就变得非常小。每周活动超过3次,不仅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且身体机能 水平也较高,有心理问题的几率也就较小,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就非常好[4]。

2) 混合性身体练习的集体项目,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各种锻炼和交流的机会,而且通过激烈的对抗、拼搏,使学生的体能和情感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由此而产生的心胸豁达开朗的情绪情感,从某种程度上看比心理教育和咨询更能有效地打开大学生的心灵之窗[5]。

3) 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混合性的身体练习,特别是在对抗激烈的项目中,人体突然起动、急停,随机应变地迅速改变动作,兴奋-抑制快速地转换和精确地调节,有助于支配各种效应器和神经机能的改善,从而提高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这就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奠定了物质基础[6]。

4)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混合性身体练习中,每一次投篮、射门,每一次进攻、防守,每一次奔跑、跨越,都与个人、集体的成功与失败息息相关,同时心理也承受着或大或小的压力,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和意志的磨练。特别是混合性身体练习的集体项目,其激烈竞争的过程,就象是一场场活生生成人社会的预演,参与者在与同伴的团结协作和融洽相处中,在发挥个人潜能和创造性思维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学习的进步,体验体育的精神和乐趣,从而获得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成功感。心理健康水平也就越高[7]。

2.2.3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机制随着体育活动水平的提高,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逐渐增多,内啡肽的释放逐渐增多,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逐渐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逐渐增强。高浓度的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就会维持积极愉快的心境状态;高浓度的内啡肽,也促使人愉快和减少疼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增强,又能抵抗消极心境的出现;心血管功能的增强,又有利于维持健康心理状态。上述足以说明,体育活动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8,9]。

3结论

1) 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不同的效果。

2) 体育活动时间越长、次数越多、项目越激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越明显。以每次锻炼1小时以上,每星期锻炼3次以上,经常参加混合类项目的体育活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最理想。

参考文献:

[1] 斯图尔特,比德尔.心理学在锻炼及与健康相关的身体活动中的应用[J].体育科学,2000,20(4):71-74.

[2] 张力为,毛志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综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5(4):42-47.

[3] 蒋碧艳,祝蓓里.上海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的关系[J].心理科学,1997,(3):117.

[4] 王树明,张静,左从现.大学生身心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J].体育科学,2003,23(2):18-21.

[5] 季浏.身体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方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12(3):7-11.

[6] 丁雪琴,.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1998,18(5):83-86.

[7] 佟立纯.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