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0: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篇1

1民族文化的社会作用

在民族文化与文化关系基础上,民族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民族发展的关键,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提高民族素质和构建民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主要作用具体表现如下:第一,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教育发展主题之一,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一种文化象征,是人类发展和壮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育在整个文化发展中不仅对文化传递和文化构成起着主体作用,还是促使人类将物质财富转化为精神财富的关键,因此在文化教育中培养和造就学生与文化发展相关的创造力,进而促进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同时通过民族理论文化教育使青年不断提高民族意识,增添其民族自豪感,对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第二,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为各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汇聚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培养人们道德、智慧和文艺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在对这些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同时还要保护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对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整理和研究,推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理论教育还是开启青年学生心智的重要手段,加强民族文化理论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爱国精神、人文素养、民族精神等,民族文化理论教育正符合学生的心理成长需求,它可以将学生代入民族文化发展艺术空间中,以此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奠定基础.第三,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关键动力,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和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但是发展民族文化是要建立在和谐民族社会关系基础上,只有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才能使政治环境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不同文化,诸如艺术、歌舞、医药、饮食、信仰等,这些民族传统文化都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很多民族经济的发展大多是依靠这些传统历史文化,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是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关键.

2民族理论教学中民族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2.1民族文化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发展趋势,这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眼界,拉近了学生与全球文明的距离,为提高学生世界认知能力提供了重要基础,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正由多元化文化发展演变而来的,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存在一定影响,同时由于学生思想意志比较怕薄弱,容易受其他国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淡化、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退化,青年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漠视,将导致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缺乏自强自律意识,而青年学生作为我们国家发展的未来,解决他们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尤为重要,如果不解决学生这些问题,任之发展最终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存造成利影响,国家民族凝聚力会越来越薄弱,未来我国国民综合素质也会越来越差,这将严重阻碍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2.2少数民族出现断代现象

我国少数民族发展历史久远,但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我国偏远地区,同时少数民族人口较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部分年青一代少数民族居民开始离开原居地,涌入城市,这就使该部分少数民族人口越来越少,加之远在异乡的少数民族青年已经开始与其他民族通婚,久而久之,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无法继承和发扬出去,同时不断的通婚使原留有本少数民族血统的传统少数民族居民越来越少,甚至出现断代现象,断代少数民族文化无法追寻其根源,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开展[2].其次,由于部分少数民族坚持原有固守的文化传统观念,一些陈旧的民族传统阻碍了民族的发展,与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不适应,这种单纯固执的保留原始民族传统文化,使民族文化的发展观念扭曲,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创新、同时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通常这部分民族将自己孤立起来,不能接受本民族以外的文化,使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实际生活环境脱节,出现封闭、传统、落后现象,这将加重该民族文化断代现象.

2.3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中变异

纵观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历史都经历了不断的创新,也是不断地融入新的文化形式的历程,因此民族文化在与现代文化结合中变异是我国民族文化能够不断发展和得以保留的关键,是我国民族文化不断适应历史变迁的重要基础,正常的民族文化变异是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的,而在民族理论教学中,一些非正常的民族文化变异将会逐渐淡化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特点,一些民族文化盲目结合外来文化,将外来文化取代本民族的文化,这意味着我国民族文化被一点点吞噬掉,并没有达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过程中,汲取现代文化精华发展民族文化的目的,而是使民族文化变得越来越不完整,使民族文化失去了本民族历史成长痕迹,失去了本民族特色,由此可见这种外来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严重影响了民族理论教育和发展,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存在较大阻力.

3民族理论教学中强化民族文化教育的策略

3.1增强民族文化意识

增强民族文化意识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关键,只有使年轻学生认同民族发展历史,树立正确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文化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增强民族意识,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普及民族文化知识,将我国有特色、有趣的民族文化发展历程普及给学生,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初步了解,同时教师还要从历史方面向学生普及,我国56个民族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为我国统一作出的贡献,使学生具有民族团结意识,使学生对民族的发展和民族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增强学生民族文化意识[3].此外,在教育方式上增强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需要家庭教育中也要注重对学生加强民族文化启蒙教育,社会要加大媒体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诸多方面的启发,引起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和关注,提高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意识.最关键的民族文化教育还是在学校,学校教师要营造民族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民族文化氛围下,加深对民族文化的好感,以此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3.2尊重多样化文化教育

增强民族文化教育,并不是要单纯的学习和发扬某个少数民族文化,而是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汲取我国各个民族文化精华,尊重多样化文化教育,以此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发展,这主要是指不仅要体现各个民族的特色,还要将这些民族文化都围绕着中华民族文化进行统一,达到我国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我国民族文化教育中尊重多样化文化教育的观念,近年来受到不少外国留学者的追崇,一些国外留学者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化特征选择到我国进修中国民族文化,将56个民族融入到一起,将多元化民族文化统一共同发展正是增强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的关键.此外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也正说明了我国以人为本,尊重少数民族发展的民主政治,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观[4].

3.3改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

改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是强化民族文化教育的关键,教育环境主要包括教师队伍、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等,我国教育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是促进我国整体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应营造教育环境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环境,提高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在高教育水平教师指导下,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5].此外教育部门要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对民族文化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安排,民族文化教育内容要涉及民族发展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特色等方面,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全面了解,以此增强学生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只有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了正确认识,才能促进学生将我国民族文化知识不断发扬光大,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民族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向学生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使学生对民族文化知识有进一步了解和正确认识,以此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不断的学习和了解民族文化发展历程,培养学生民族精神,以此解决民族理论教学中民族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发扬和继承奠定有利基础,同时也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作者:高云峰 单位:赤峰学院

参考文献:

〔1〕熊锡元,王希恩.民族理论书简———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特色的讨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13(04):104-105.

〔2〕张谋.二十年,中国民族理论之路蜿蜒而辉煌———1998年冬季首都民族理论研讨会综述[J].民族团结,2015,10(01):190-191.

〔3〕苏祖勤.近年来民族区域建制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述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3(03):189-190.

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 教育改革 多元文化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07-01

一、重视民族语言教学,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语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传统,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对继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国家制定了科学的语言文字政策,尊重各民族使用不同语言文字的权利,在法律意义上一律平等,各民族有权使用和发展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同时,各民族应该相互交融,基于自愿原则,鼓励语言相互融合与发展,促进民族相互尊重与交融,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高校与政府应该一起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以及传统文化。

另外,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化选修课程,激励不同民族学生相互交流与融合。设置民族语言专业,如藏、回、蒙古、壮、朝鲜等民族语言专业,培养少数民族语言人才,部分高校可以选择使用民族语言实施教学;设置民族医学专业,如设置回族医学院、藏医学院、蒙医学院等,通过分析不同民族地区人口生活习惯、病例原因、治疗方法培养少数民族医学对口人才。还可以设置民族艺术、民族历史、民族政策、民族教育管理等不同学科,培养少数民族不同专业的人才,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二、符合实际发展需要,改革民族文化教育内容

少数民族教育需要符合实际发展需要,契合民族人文需求,基于民族稳定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理念,实施科学的民族文化教育。其中,需要正确处理民族教育与宗教的关系。具有群众性,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少数民族,就会冲击学校教育,影响国家教育制度的发展。所以高校应该尊重学生的宗教自由,科学引导,开设专用食堂,从政策和措施上落实全民族教育的相互融合与相对独立。

三、加强学生就业教育,融入社会发展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教育,关系到少数民族学生与社会的融合。高校应该为少数民族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教育机会,包括每周的劳动计划,让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与艰辛;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学校相关活动,如勤工俭学、学生会与班干部活动、校内组织的大型活动等,少数民族学生深切地感受到集体的重要性,能够提升交流合作、互动实践的能力;另外,教师应该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或校外企业组织的科研项目活动中,在项目中学习、运用理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创造少数民族学生对口就业机会,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实施校企合作人才输送计划,定向培养、对口输送,既可以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也可以强化学生的就业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建设重要的一分子,促进民族团结、和谐进步。

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国家一贯重视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刻不容缓。高校应该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全面招生,除了中央与地方民族学院专门接收少数民族学生,还应该在各地大专院校,以及全国重点院校专门开设各类民族班,培养专业的少数民族干部和技术人才。国家宏观调控,高校制定科学对策予以落实,同等成绩优先录取,专门招收一批少数民族学生,以实施定向招生,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少数民族的和谐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另外,应该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开设少数民族师范教育专业,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还可以举办师范班,实施暑期实践、定点支教等项目。通过专门招收与定向培养,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深化高校少数民族教育改革,需要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发展实际,坚持民族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理念,站在少数民族立场上,真正落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学、多元文化教学、就业教育以及师资队伍培养教育。通过广泛吸收群众意见,实施科学合理的高校少数民族教育,加大民族团结宣传与社会稳定发展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一、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双语教育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政治稳定

双语的存在与发展同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种族群体的基本信仰紧密相连,双语教育是促进各种族群体和平共处的最佳途径。东西方国家凡是主张双语教育的政治家和教育家都希望通过双语教育来帮助实现本国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民主、自由”。通过双语教育,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使受教育者接受和理解社会的政治观念,从而产生维护现行政治制度和遵守法律的行为,形成相应的政治意识。清朝满蒙之间总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并肩打下并保卫大清江山。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满族和蒙古族之间语言互通,满族除满语外会蒙古语,蒙古族除蒙古语外会满语,以至“满蒙不分家”。世界著名双语教育专家m.f麦凯教授和m.西格恩教授在其世界名著《双语教育概论》中指出:“就世界范围而言,双语教育对加强各民族相互理解是我们所能够做的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国家范围而言,它是促进各个种族群体和少数民族和平共处的最佳途径”。

(二)双语教育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语言既是交际的手段,也是心智活动的工具,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言语活动。双语者拥有两套交际手段和两套思维工具,掌握双语意味着个体潜力的增长。双语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双语人才,提高少数民族能力素质,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三)双语教育有利于传承、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和满族一般使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有40多个。首先,双语教育可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语言是其文化的重要载体,双语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是保证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和传承。其次,双语教育可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间的交流,实现文化发展。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求得发展,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或多或少受益于其他民族文化。双语教育中的汉语学习使用,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提供了语言工具。第三,双语教育可以促进文化繁荣和谐。双语教育倡导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倡导各民族文化之间取长补短,繁荣和谐发展。

(四)双语教育有利于促进国家认同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各民族在国家建构过程中的态度和意愿并不完全相同。建国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对于缓和历史遗留的民族矛盾问题效果显著。但是,在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个别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也是不争的事实。在现代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是爱国的前提,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保障。双语教育不仅使少数民族传承本民族文化,而且熟知国家的历史,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并参与国家生活,从而易于产生国家认同感。

二、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双语教育的法律保障和执行

我国各类法律法规中,对民族教育非常重视, 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也有相应的规定。但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 还没有民族教育单项法, 没有居于《宪法》和《教育法》之下的民族教育基本法——《少数民族教育法》。应通过制定出台《少数民族教育法》,进一步规范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地位、作用和要求。只有这样, 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才能有更加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同时,实践中要进一步加大对双语教育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力度。

(二)培养合格的双语教育师资队伍

合格的双语教育师资队伍是有效实施双语教育的前提基础。双语教育师资, 除普通教师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有更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受同化主义或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要经常审视自己的民族观,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自身言行;要掌握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知识,充分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并在情感上与学生沟通;要尽可能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爱好、思维特点,并从少数民族地区学

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因材施教;要熟练使用民族语和汉语,懂得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等专门知识和技能,既熟悉本民族文化又了解和热爱第二语言民族文化。根据上述双语教育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应结合我国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方法加强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如对在职教师进行双语教育的专门训练和短期再教育;在高等院校通过设置双语教育专业、攻读双学位、主辅修等方式培养双语教育师资; 招聘部分汉族教师,为有一定汉语能力的高年级学生上课,使汉族教师在双语教师队伍中占有一定比例;改善双语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等。

篇4

 

而学校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应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辟一条重要途径。由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课堂进行教学活动是当代云南学校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学校体育改革与创新的一个亮点。

 

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往往都是从学校教育着手。学校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应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辟一条重要途径,现已在实践检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多具有教育性、健身性、娱乐性、休闲性以及技术简单易学等特征,符合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教学实施与开展,能够缓解由于教育经费短缺,体育器材、场地贫乏等问题,丰富了课堂教学,促进各个民族之间交流,并且符合国家地方课程的实际以及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由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课堂进行教学活动是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

 

1 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区域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状态将成为区域体育全面协调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性评价指标,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云南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导致全省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和不协调性的事实。

 

因此,探索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主要研究的课题,就当前学校教育发展以及区域现存体育资源的现状来看,学校体育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合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云南拥有数量庞大的少数民族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一大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厚以及具有较强健身娱乐功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与现代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体育兴趣的同样功效,可在学校教育中适度设置进行教学传承活动,与现代体育内容有机结合及互动发展模式, 有利于拓展与完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弥补学校特别是农村或偏远学校体育教育条件不足的现状。

 

就此而言,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除了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及其形式,使其课堂教学更富有内涵性,促进学校特色体育课堂的构设,为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的实施创造更多有利因素。

 

部分学校就此作出了尝试并收到了意想不想的效果。例如玉溪师范学院每年一届的少数民族传统项目竹竿舞比赛,竞赛活动是在学校学工部组织下进行,以学校各二级学院为单位报名参加,裁判组对竞赛队的表演内容设计、表演技巧等进行综合评价,对获奖队进行奖励。

 

对于多年一直从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笔者来说,有幸在校园感受、观赏整个激动人心的少数民族竹竿舞表演,实属感慨万端。从整个竞赛活动可以看出,表演各单位非常重视该活动,所有参赛队都在竞赛前一个多月就开始构思、设计和排练。竞赛活动现场充满生机与活力,异常精彩和悦目,在约二千多师生观众热烈的掌声下完满结束了活动。可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教育活动相结合,丰富了学校教学内容,满足了现代学生了解、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要求,一定程度解决好区域学校发展相对滞后与教学改革全面发展的矛盾,对促进区域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也是众多学校教育发展所应承担的新任务。

 

2 促进学校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

 

就当前而言,多元文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确实对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性,还可能导致文化发生变迁性、流变性和断裂性,同时面临着生存诉求和身份认同的危机。但是,文化的多元性使人们能够拓宽视野,进一步了解、认识和吸收各国、各民族的特色及精髓文化,并将之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促进全球范围内各民族的和谐相处与共同进步。

 

学校作为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基地,应该承担起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和生成新文化的任务,也必须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做出回应。也就是说,当代学校文化不应该是一元性的,而应该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性等特点。因此,学校多元文化教育方向要呈现不分族群、血缘、语言、习惯和地域,尊重各个族群的文化差异,认可各族群文化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并结合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共识,为构建校园多元文化和谐交融式发展战略创造条件及实现路径,以满足学校多元文化发展以及学生获取多元文化信息要求的需要。

 

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多元文化的发展应关注乡土知识,关注地方现存资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要反映地方文化特色,尊重和传承当地优秀文化传统,保证乡土文化占有一定的比例,使学校教育能够成为乡土传统文化展示的平台。笔者认为,学校只有在保证本民族文化或本区域性文化核心延续的前提下,才可以无顾虑地吸收融合外来有益的文化,从而实现学校文化教育的多元化。

 

在云南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体育、竞技和游艺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学校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适时融入学校教育活动中予以研究、保护的良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的传承,一方面承担了本乡土传统文化的保护、延续和发展的重要责任,使区域学生领略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功能价值,也认识到其他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珍贵性,传递保护、传承、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使目前仍然处于非主流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不至于在主流文化全面发展的大潮中遗失或停滞。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让各种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实现共生,

 

让现代学校呈现出多元、开放和自由的状态,为创设和谐多元文化服务,促进学校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满足学校各个行为群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但是,学校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信息时,要保持严密的、全面的和自我反省的思维方式,对相关文化进行甄别,以保证其选择的各种文化信息具有优质性、实用性和传承性等特征,使学校多元文化富有新的生机和活力,也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学校教育改革、教学创新的巨大资源库,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为学校教育成效的取得提供丰厚的沃土。 3 承担起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

 

学校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知识的主要基地,将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辟一条重要途径,现已在实践检验中得到了进一步印证。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往往都是从学校教育着手。首先,学校有一大批非常固定的受教育群体—学生,这个群体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必然要求其肩负着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使命,也就是说他们终究是最重要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纽带群体。

 

其次,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会按相关要求制定相对充分的教学时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这就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创造了较为充足的时间条件,能够弥补学生放学后忙于课后作业而无暇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不足。再次,学校体育教师往往是接受了专门的体育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并具有较为系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经过学习和培训活动后普遍具备了“传授者”的条件和优势。第四,学校一般情况下都配置有供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所需的体育场地和器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的开展、传播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实践经验也进一步表明,学校教育是传递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由于其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和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保存、积淀,才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

 

就此而言,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将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辟一条重要途径,承担起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新任务。鉴此,云南不少学校尝试性的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课程资源的模式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体系中来,让广大学生在健身娱乐中接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都是有益的,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内容,满足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形成了教育的区域特色的同时也弘扬、传播了少数民族文化,对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见,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对现代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契机,是解决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进行教学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传承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和完善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在后期工作中需继续加强、继续努力和继续深化的地方。

篇5

1.通过对三家子村各方面的考察,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2.通过对三家子村满语情况的调查,认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树立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的意识。

3.通过对三家子村的生产生活实物的调查,培养学生保护、尊重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文化特色的意识,树立民族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团结、共同发展的观念。

4.用分组合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提高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

〔活动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以学生为本运用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汇报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准备到三家子村去考察所带物品。

2.师生共同准备进行活动用的若干用具。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步入满族世界。

1.上周,同学们到三家子村去考察,领略了那里的美景,看到满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真是长了不少见识。今天,请这些同学向我们讲述一下他们到三家子村的所见所闻吧。

2.(学生1和学生2一起到孙博士家)(多媒体显示孙博士的家)

孙博士向两位同学介绍三家子村的地理位置,(多媒体显示地图)前去的路线及乘坐的交通工具。

3.学生2:那我们就坐上汽车出发吧!:动画:一辆汽车开来,三位乘上汽车,汽车开动,出示课题。)(车上:孙博士向两位同学介绍三家子村名字的由来)

4.学生1:前方有许多人。孙博士介绍:那是满族人在举行婚礼。一起去看一看。(多媒体显示:满族婚礼图片)

二、角色表演、亲身体验。

1.司仪:满族婚礼现在开始。(学生把自己课前准备的服装和道具装配上。)

2.司仪:好,现在我们去迎亲!(学生站在两侧充当迎亲队伍)请新娘出门……过彩桥……跃火盆……拜天地……拜高堂……对拜……掀盖头……(多媒体放映每个环节的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

篇6

【关键词】戏曲;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陲或是山野,历史上,多被统治阶级排斥,加上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了少数民族与外界的交流较少,这就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民族习俗、、心理特质乃至语言文字。质朴勤劳的少数民族在生产劳动之中,吸收了一些汉民族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改良,甚至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音乐、舞蹈、绘画、工艺美术等,其中也包括少数民族戏曲。随着近些年社会文化传播的发展,少数民族戏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以及喜爱。

建国前,少数民族戏曲始终处于受摧残或被利用的状态,剧种发展缓慢,停滞不前,有的甚至渐绝响于舞台。建国后至前的十七年,少数民族戏曲有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并在剧种、剧团、剧目建设上形成一定规模,使中国少数民族戏曲生成一个群体,与汉族众多戏曲剧种同生共存,并行于世。中国各少数民族特有的戏剧种类。主要有藏剧、白剧、壮剧、侗剧、傣剧、苗剧、布依戏、毛南戏等。

藏剧。藏族戏曲剧种。流行于,用藏语演唱。过去多在广场演出,有戴面具和化妆两种演法。一般认为产生于14世纪,成熟于17世纪。演出分“顿”、“雄”、“扎西”三部分,连台演出,穿插歌舞。唱时有帮腔,伴奏主要用皮鼓、铜钹等。曲调有20多种,大致可归为达仁、教鲁、达通、当罗四类。舞蹈分顿达、切冷、恰白、格切、德东、波尔钦六种节拍和动作。传统剧目以《文成公主》、《诺桑王子》、《朗萨姑娘》、《卓娃桑姆》等较著名。

侗剧。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侗族居住地区。系由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和“摆古”于清嘉庆、道光年间逐渐采用舞台演唱形式发展而成。传统剧目取材于侗族、汉族民间故事。曲调有“平调”、 “哭板”、“仙腔”等。主要伴奏乐器有二胡、铃、锣、钹、鼓、琵琶和牛腿琴等。

傣剧,是傣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傣族聚居地区。一般认为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渊源于傣族民歌和“双白马”等民间歌舞。腔调基本为徽调式和羽调式。伴奏主要用二胡、象脚鼓、葫芦笙等。主要剧目有《千瓣莲花》、《红莲宝》等。

苗剧,说到苗剧,后形成于湖南西部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以苗族民歌“高腔”、“平腔”和巫师音乐为主要唱腔。表演采用一些苗族武术、巫师舞蹈及苗族鼓舞的步法。伴奏偶用木叶、笛子或唢呐。剧目有《谎江山》、《团结灭妖》、《龙宫三姐》等。

彝剧是彝族戏曲剧种。后形成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大姚县。主要腔调有梅葛调、马莫喏、多西调等,并吸收了彝族民间的生活小调、舞曲和乐曲。伴奏主要用芦笙、笛子、唢呐和月琴。剧目以《半夜羊叫》、《曼嫫与玛若》较有名。

布依戏属于布依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兴义布依族居住区。清同治、光绪年间形成。曲调有长调、官扮调、二黄、二六等。乐器有尖子胡琴、朴子胡琴、短箫,兼用大锣、大钹等。剧目多取材于汉族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毛南戏属于毛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广西境内毛南族居住区。相传有百余年历史。表演时载歌载舞,有简单的行当划分。唱腔分腔、板、调三类,大部分来自民歌。伴奏乐器有蜂鼓、大鼓、小鼓、铜鼓、铙和钹。主要剧目有《鲁班仙》、《莫一大王》、《谭三娘》等。

此外,在新疆地区有用维吾尔语言演唱的歌剧和穿插民族歌舞的话剧。

在内蒙古地区有用蒙古语演唱的“二人台”、话剧、歌剧以及蒙古族舞剧。在东北地区有以满族“八角鼓”为基础演唱的小戏。

近年来,我国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在传承和发展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大多居住在边疆地区,那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多数群众尚处在解决温饱的阶段,还没有形成文化消费的经济能力和习惯。因此不少少数民族戏剧团体在大中城市得不到演出场地,到基层也只能靠微薄补贴进行公益性演出。如此一来,就陷入了经费拮据、剧团减少、人才流失的困境。另外,随着近些年“景点文化”的兴起,许多少数民族戏剧中独特的内容、形式和美学特征有沦为大导演“人如潮,歌如海,声如雷,舞如操”的节目中的“背景”和点缀式的“花边”的趋势,致使少数民族戏剧逐渐丧失本色。开发景观文化产业绝不应该以牺牲少数民族戏剧为代价,保护和发展我国的少数民族戏剧的工作,应该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认真关注的事情。

为解决少数民族戏剧面临的诸多发展困境问题,国家相关部门把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建设工作列入文化部“十二五”规划之中,拨专项经费,指定专门机构或学会负责。少数民族戏剧团体应该享受等同于国家级文化事业单位的待遇,由财政全额拨款,在一段时间内暂不实行转为企业化管理的改革。还可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和全国政协京昆室组成考察调研组进行少数民族戏剧现状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制订适合于少数民族戏剧生存发展实际情况的政策。应积极组织出版“少数民族经典戏剧集”,拍摄少数民族代表性剧目的数字电影。中央和地方媒体更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戏剧的宣传报道,并制订少数民族戏剧发展、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建立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艺术团体对口支援和帮扶少数民族戏剧的制度。

与此同时,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非常期待走出国门。专家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不同风格的艺术超出地域限制而遍及全世界,正为更多的人感受与体验。少数民族戏剧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遗产,如果走出去,不仅能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而且还能重新塑造当地文化。据傣剧《南西拉》的编剧杨树忠介绍,《南西拉》以东南亚的文化为依托,取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融合了傣族歌舞,该剧在缅甸演出时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针对当前部分少数民族戏剧受到现代化及其他强势剧种冲击的现状,专家认为,发展少数民族戏剧不能“抱着金饭碗讨饭吃”,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发展需保持“个性”。

目前,中国已有藏族、蒙古族、侗族、白族、傣族等十几个民族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戏曲剧种。从广义上讲,少数民族戏剧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在各少数民族语言基础上的声腔体系,一类是表现少数民族题材的汉民族戏剧。

专家建议,要进一步开掘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宝藏,注重各民族艺术的原生态,根据需要改进和丰富原生态,进一步丰富少数民族戏剧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要适当吸取汉族戏曲的艺术营养,如戏剧观念、创作方法、表现手段等,从而不断丰富、提高艺术水平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的艺术价值。我们只有在保护少数民族戏剧的基础下,才能畅谈它的发展以及变化,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来保护我们国家少数民族戏剧,尊重理解少数民族戏剧,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悦.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十七年[EB/OL].中国民俗学网,2012-4-18.

http://.cn/web/index.php?NewsID=10029

[2]李悦.试论中国少数民族戏曲的艺术特征与风格[J].戏曲研究,2007(2).

篇7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将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有效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社会协同的视角,对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加强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旅游业;文化在党的十三中全会中,提出了改进社会管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治理方式的提出反应出党对于社会建设的极度重视。就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内的学者在社会协同问题的认识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如何将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国内对社会协同内涵的探索

社会协同治理概念,是借鉴了西方学者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的现状、由社会转型催生、为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而树立的多元化主体、共治共建共享管理理念。社会协同,就是将各个社会组织在社会中的作用最大化体现,并对各类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推动社会协同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有效的融合。这样能够将政府的调控功能与社会的力量进行有效地结合,以推动社会的建设。

社会协同理念主要体现的是治理的理念。关于治理的定义,国内学者俞可平认为治理就是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通过权威的作用来对秩序进行有效地维护,以满足大众的实际需求。李风华从四个方面对治理的定义进行了阐述:(1)治理的主体不一定是政府,也不一定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行使治理的功能;(2)进一步强调政府部门与社会的合作关系;(3)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强调的是社会公共的参与;(4)治理需要通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管理。

社会协同治理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治理理论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其要求更加广泛的吸纳社会中的各项力量,并强调各项沟通平台的建立。就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还是一种政府强,社会大众弱的一种格局,在这样的情况下,学者们开始进一步强调政府管理从统治向治理的一种转变,并确定社会治理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发挥出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提升政府治理的能力。

二、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的意义

(一)促进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

在少数民族地区,其内的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这些文化资源都是一种原生态的,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产业资源,仅仅是文化产品元素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够与文化消费产品画等号。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使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进行转化,并将潜在的文化优势转变为现实中的经济优势,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产业,这可以实现更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发展优势。

文化旅游业依托的是独特的人文资源。民族文化产品,经过现代技术的加工、改进和提高,与旅游“嫁接”,找到了市场需求,明确了市场定位,并通过塑造品牌,形成产品丛、产品链和品牌系统等方式,形成规模效益,培植出新兴的少数民族特色产业。

(二)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能够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改善当地的生存环境。

出行方便、安全是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当地对外联系通道、客货运输道路、旅游道路、景区道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同时,能促进餐饮、酒店、娱乐等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带动周边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提高当地大众的生活质量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增加地区居民的收入,提高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引进来,走出去”是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必然,在引进外来游客并与其不断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引入了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民族地区居民的思想观念实质是走了出去,打破了民族地区一些旧有观念,给当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生活工作观念,提高了居民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居民生活习惯的健康完善。

(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人文资源的特色性和原生态性,当地民族文化的特色越突出,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更多的游客观光、游览。同时有利于民族文化遗产的抢修和保护。

文化旅游业没有在民族地区开展前,因为民族地区经济、环境、教育的落后,造成当地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不重视,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向往经济繁华地区的生活,学习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字、语言,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使得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字、语言陷入失传的境地。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推崇,使得民族地区的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些古老的文字和语言,对民族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开始为有本民族文化感到自豪,产生责任感,激发了当地人学习传统的文字和语言,给少数民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

三、基于社会协同视角存在问题分析

(一)开发商方面

在进行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发商最关心经济、市场和投资。开发商是旅游开发的资金和技术的投资者,其凭借资金或技术优势参与旅游的收益分配。同时开发商作为景区制度的被约束者,目的是投入资金开发旅游产品,并策划在一定时期内收回投入的资金,这也就决定了开发商与其他各方必然产生利益关系。开发商拥有合法的收益权,他们最关心的是投资的高回报率。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利益成本的收回同样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上,相关开发商的积极性会出现情绪不高的情况,由于在这方面的投资力度、关注度较低,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经常会出现产品同质化的情况。这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竞争力不高,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开发上的短期开发行为对于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政府方面

政府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一般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但是,调查发现,在一些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过程中,相关部门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政府部分工作人员为了相关政绩的需要,他们所关注的是短期利益的呈现,因此,在相关项目开发的选择上,会倾向于对已有的、已经出现部分成绩的产品进行开发,而对于一些未能呈现出足够利益的民俗文化产品,则会出现关注度不高的情况。由于政府部门开发注意力的不集中,使得其在旅游资源的整合方面就会出现各种不利的情况。这种情况使得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不能真正实现产业化的目标。这不利于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政府部门在协调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过于关注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忽略了文化的传承,这对于当地的社会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当地居民

发展旅游业,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是个巨大的福利,因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一系列的衍生产业,比如景点纪念品等。这些产业的催生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在对一些古镇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保护意识的欠缺,当地居民采取了一些不良的措施,这些措施虽然为其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对于景点的持久发展是不利的。

当地居民在旅游地形象的确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一方面想保护他们自身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不被打扰,另一方面也希望从旅游发中获得收益,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水平。从游客的角度来看,当地居民直接面对游客,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游客对旅游地的整体印象。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开发商经营收益后的利润分配,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参与的积极性。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的旅游规划、征用土地,都得从当地居民的手里获得地皮,这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当地居民是旅游业得以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旅游利益相关者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成员之一。

就民族地区的居民来说,其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更加关注自身利益,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内容,当地居民的短期开发行为不但会影响当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同时,还对当地文化的传承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基于社会协同角度的发展对策

(一)从政府角度

站在政府的角度来看,对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的目标。因此,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政府部门应当依照以下几个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开发过程中应当避免对相关资源的破坏,而且在开发过程中还要保护相关资源的完整性,从而使它可以持久健康的为当地创造收益。2、市场导向原则。在开发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其“引导”的作用,以市场导向为原则,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3、居民利益最大化原则。开发旅游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为当地居民创造收益。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应当坚持这个原则,避免出现损害当地居民利益情况的出现。从而使该行业可以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

(二)从当地居民角度

当地居民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其行为对于旅游品牌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当地居民希望在开发过程中可以保留其的自身特性,另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资源开发,可以增加自身的收益。因此,在相关的开发过程中,当地居民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个体。当地居民应当合理的对这个矛盾进行处理,避免一些不良情况的产生,如:损害景区形象的行为、产品的自行开发等。

旅游资源的开发,最终最大的受益者是当地居民,因此,当地居民应当清楚的认识这点。在开发过程中,积极的配合相关开发部门的开发行为,杜绝损害产品品牌形象的行为。

(三)从旅游者角度

游客是旅游景区最终的服务对象,但是游客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对景区资源进行破坏。游客应当具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应当尊重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及风俗习惯,并在旅游的过程中,与当地的居民承担起民俗文化旅游的责任。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游客的教育以使游客认识到保护民俗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并能够使游客主动承担起保护民俗文化环境的责任。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强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能够使当地的旅游业建立文化差异性,从而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但是,从目前来看,国内民族地区在民族旅游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还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从社会协同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开发商、当地居民以及政府部门三个角度对加强民族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这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民族研究项目《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社会协同的视角》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NMY2014-033。

参考文献:

[1]罗康智.民族旅游的开发不能忽视非经济制约因素的存在[J].凯里学院学报,2011(04)

[2]钟贤巍.论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J].经济纵横,2009(12)

[3]安丰军.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2013(02)

篇8

【摘 要 题】少数民族文学

【关 键 词】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思考

【正 文】

一、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20世纪末叶,中国改革开放及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的时代潮流,不仅为中国各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和谐的时代背景,也为中国女性文学提供了得以命名滋生的土壤。中国女性文学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时代与文学喧嚣变革的潮流中崛起,呈现出“春水”般涌动的赫赫声势与“繁星”般灿烂的熠熠光辉。不仅显示出女作家令人瞩目的空前创作实绩,使中国女性文学之命题真正具有了“史”的地位和意义,而且,到了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发展直接带动和促进了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的起步与兴盛。可以说,女性文学从未像今天这样被视为一个有独立价值的研究对象,女性文学批评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被视为一个新兴的研究学科。甚至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成为中国文学创作界和文艺理论界备受注目的显学之一。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我们才有可能提出“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这样一个命题。

20世纪末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无疑为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少数民族文学空前繁荣的队伍中,有不少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作家也在这片撒满亚热带阳光的边疆文学沃土上辛勤耕耘,创作出了不少颇有深度和力度的文学作品。诸如维吾尔族女作家热孜万古丽的《红遍乡村》,阿依夏木·艾合买提的《永不消逝的足迹》,以斯拉依里·哈里黛的《沙漠之梦》,艾里拜·木合买德的《雪飘之夜》、《这不是为了爱情》等;哈萨克族女作家哈依夏·塔巴热克的《魂在人间》、《魂在草原》、《魂在大地》,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散文集《永生羊》、中篇小说《枸杞子的惶惑》等;回族女作家毛毛的散文创作,回族女作家祁文娟、马玉梅的小说创作等,其中不少堪称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优秀之作。

近年来,虽然女性文学已成为国内文学界的热门话题,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但是,新疆少数民族女作家却没能受到这一热潮的关注,获得相应的重视。由于种种原因,新疆为数很少的女性文学研究者们,几乎均将目光投向国内女性文学衍进思潮及著名女作家作品的研究,而对新疆这块家乡土地上的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倾注的关注、研究远远不够;而新疆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们,又几乎将关注力全投向或在全国或在新疆产生较大影响的少数民族男性作家或汉族男性作家,而对至今尚属性别边缘的少数民族女性作家的关注也很不够。虽有零星评论见诸报端,但是较有组织的、较为集中的研究,目前仍然鲜见。也就是说,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成就,价值远未得到充分的评价和应有的认可。对其创作、发展、变化作出无愧于文学、时代和历史的评价,是本研究的初衷,也是我们女性文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课题研究以弘扬先进的性别文化为宗旨,以世界语境和中国大文学史的视野为背景,以性别视角契入,倡导性别公正,提升性别文明。既充分展示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在改革开放时代女性意识及命运的深刻变化,又对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地位相对偏低的严峻社会现实予以认识和究源。从而使本课题从文化认识论上和实践上具有探索女性思想解放、生产力解放的意义。

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是中国女性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具有浓郁的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化审美特征,因而对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作家作品的研究,便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因此,对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进行初步整合,探讨其对全国的借鉴意义;探索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审美特征;充分肯定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在我国女性文学中的地位,及其在世界语境中的文化价值,必将丰富、拓展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为中国女性文化带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建构与学科建设,提供有力佐证,具有其他任何范畴的女性文学研究所不能替代的意义与价值。

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是新疆各民族文学血肉相连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学与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是兄弟姐妹的关系。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也必将丰富深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为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有鉴于此,本课题研究具有既充实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又丰富新疆当代各民族文学研究之双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有相当一部分是运用汉语写作的维吾尔、哈萨克族女作家作品。其作者大多具有“民考汉”的文化背景。这种独特边疆文化现象之研究,既具有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民族学研究之意义,又对建构多民族地区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融合与交流的多元文化,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了解与沟通,促进中国与世界女性文化的交流,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二、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由于独特的人文、历史和地缘的优势,自古以来,新疆就是文学,也是女性文学的绿洲沃野。尤其改革开放的这20多年,维吾尔、哈萨克、回族女作家或以本民族语言、或以汉语言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风格特色鲜明,在我国当代女性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新疆还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边疆地区,有着多元文化、多民族、多语种和多种宗教信仰的特征,因此,对新疆多民族特殊地域上的女性文学的研究,还不能与全国女性文学研究所运用的概念内涵完全划等号,还须充分注意到新疆的区情。客观、平等、发展的观念应是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的准则。

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是一个内涵丰富、复杂的研究范畴。从学理层面上讲,既有“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和“女性文学”的概念,就应该有“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概念。本研究提出“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这一研究范畴,但为学术的严谨考虑,暂不对这一概念加以界定。因为概念的界定必是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理念成熟的结果。目前,对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研究刚刚开始,条件尚不具备。

但是,作为学术研究命题的需要,还是应对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的对象与范畴作一界定。这还须从“少数民族文学”和“女性文学”,这两个研究对象与范畴来推论。

(一)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指现今生活于中国境内的55个少数民族的和历史上曾存在于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的文学现象,它包括产生于这些民族中的民间口头文学和文人书面文学创作,还包括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成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其范围涵盖了对上述民族的作家和作品的研究、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和文学理论成就”[1] “凡少数民族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不论其题材与主题如何,何种体裁,都属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范畴”[2] 按照上述阐释,“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对象和范围,可作如下理解。

1、创作主体是新疆少数民族作家;

2、其范围涵盖新疆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研究,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和文学理论成就;

3、创作客体的内容和形式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的、地域的审美特征。

(二)女性文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中,“女性文学”一直是颇具争议和歧义的一个文学概念。并在实际上造成了理解与阐释的困难。比较认同的界说有两种:一种是特指女作家反映女性生活的作品,称之为狭义的女性文学;一种是泛指女作家的一切作品,称之为广义的女性文学。[3]

笔者认为,女性文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封闭的、静止的系统。普泛意义的女性文学应是指女性作家创作的所有文学;它应该是女性作家或以强化的女性意识,或以超性别意识,乃至女性潜意识表现的,并是包括女性生活在内的和超乎女性的全人类生活的一切精神和意义的文学。

而严格意义的女性文学是女性作家创作的,充分体现了女性意识的文本。是女性作家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角关注女性生活、女性生存处境、女性感情、女性命运,从而对女性、女性人生、女性生命、女性人性有更多的寻找和发现。[4]

女性文学研究涵盖范围,不仅有宽泛意义和严格意义的女性作家、作品的研究,还包括女性文学发展史的研究和女性文学理论成就。

(三)关于本课题研究中“当代”的时间范畴

在文学史分期的称谓上,依照惯例,“当代”一般泛指1949年以来至今的一段时间流程。但由于21世纪的来临,这一时间概念所指的时间限量已发生全新的变化。很显然,当我们已经迈进新世纪的大门时,如今所称的“当代文学史”已不能再冠以“当代”。因为新的纪元无疑是新的“当代”。

为此,本研究所指的“当代”不是泛指,而是特指。即20世纪末叶——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时期的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作家所创作的文本。

(四)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依据上述推论,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至少应有以下四点:

1、创作主体是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作家;

2、创作客体内容和形式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的、地域的审美特征;

3、20世纪末叶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时期的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作家所创作的文本;

4、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她应该是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作家,或以强化的女性意识,或以超性别意识,乃至女性潜意识表现的,包括女性生活、女性命运、女性情感在内的,和超乎女性生活、女性命运、女性情感的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生活的一切精神和意义的文学。

三、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

本课题以社会性别视角契入,以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化解放为宗旨,对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少数民族女作家作品,进行较为系统的、宏观与微观并重的多角度层面的意义解读和审美评价。

把现代性问题引入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这是一种新的阐释角度,给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预设了一个广阔的阐释空间——既立足于文本研究,又最大限度地切近、贴近新疆少数民族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现实处境,切近、贴近少数民族女性命运的深刻的时代变化和历史变迁。

以鲜明的女性视角、女性意识解读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命运变革,发掘其承载的历史时代内涵,政治、经济、文化内涵。追踪女作者笔下少数民族现代女性随改革开放时代潮流一起前进的足迹,展示她们应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号角,承担新疆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改变自己命运的崭新时代风貌。以鲜明的女性自省、自审意识,揭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那些落后、愚昧的东西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性糟粕如何一脉相承地束缚和禁锢少数民族女性的觉醒与发展。

新疆少数民族文学以其鲜明的时代感,独特的表现视角和维、哈语言或汉语言形式,表现了以女性为主体的民族文化形态,具有浓郁的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特征。如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婚礼、节日、集会等都以歌舞示庆贺,且歌舞的主体多为女性。如哈萨克民族是一个诗歌的民族。无论其“加尔歌”(劝嫁歌)、“萨仁歌”(娶新娘)、还是“哭丧歌”(葬礼歌)、其吟唱的主体均为女性。

本研究的对象,有一部分用汉语写作的维吾尔、哈萨克民族女作家作品,她们多具有“民考汉”的文化背景。两种以至多种文化背景的交叉,使“民考汉”知识女性群体,获得了立体交叉的思维方式。具有吸纳多民族文化精髓的开放胸怀和现代意识。她们代表了新疆各少数民族妇女群体现代觉醒的必然趋势,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亲和、融合、整合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这一文化现象,要作为专题重点研究。

四、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中须准确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把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置于整个中国文学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

文学是民族的文化符号表现,是民族心灵的感性呈现,是时代变革的最敏感神经。20世纪末叶新疆社会和祖国一起经历了改革开放而发生了深刻变革,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也因深刻的社会历史变革而从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不能仅就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谈女性文学,既要把她放在少数民族文学的范畴中,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少数民族文学的特质,既要把她放在中国女性文学的范畴中,又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女性文学的特质。而应该融合这两个范畴,在20世纪末叶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中认识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这一方面是因为新疆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成员之一,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组成之一,是中国女性文学的组成之一。另一方面,也只有从中国多民族文化与文学这样的角度和视野来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其自身独特的审美特质和文化价值方能深入阐发,方能彰显。

(二)二者(严格意义和普泛意义的女性文学)兼顾,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综上所述,本研究课题所论及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是从创作主体必须是新疆少数民族女性这一基点出发,在对创作客体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的把握中,按照创作主体依照社会人生的不同眼光及创作客体的特定审美内容,做出大致规范的。本课题宜将普泛意义和严格意义的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代表性文本,均纳入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的视野,均作为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文本来研读。尽可能二者兼顾,点面结合,为新疆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女性文学研究设定一个相对客观、比较全面的研究领域,尽可能地概括出20世纪末叶新疆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也由此传达出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精神觉醒、境界升华的心路历程,并且也由此传达出新疆和祖国一道前进的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

本命题的研究对象,是对新疆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女性文学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进行客观的、较为系统的、宏观与微观并重的意义解读和审美评价。论述新疆维吾尔、哈萨克、回等少数民族当代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人物形象、审美特征等。

对于她们那些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文本,其中确从女性的视角,凸现了在社会、历史、家庭、国家、民族大文化背景下女性形形的存在命运和生命流程,表达了朝着女性世界向度和深度掘进的创作趋势,研究中须以鲜明的女性视角、女性意识解读其中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命运变革,发掘其承载的历史时代内涵,政治、经济、文化内涵,对于那些女性意识不是很鲜明的,或者说超越了性别的意识,站在“人”的文化立场创作的超乎女性的全人类生活意义的文本,研究中应该给予同等的尊重和重视,在新疆和祖国一道前进的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在多民族文化交融互渗的大背景下,深刻揭示女作家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对社会、文化、历史、家庭、国家、民族的思考,充分肯定展示少数民族女作家作品对中国女性文学宽度和广度的拓展,充分肯定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与中国女性文学,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进程。

研究重点可放在反映生活和表现人性的真实性和深度上,放在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命运的历史变迁与时代变革上,放在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文化审美特征的探索上。

(三)多做现象判断,慎做价值判断,警惕话语霸权

根据研究的需要,深入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族群,感受民风民俗,把握文化底蕴和民族心理,这不仅是实事求是的学风的需要,也是尽可能减少文化误读的需要。学术上允许其他民族研究和评述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但是任何人研究他民族的作家作品,都须充分尊重原作,尽量客观地反映文本原貌特点。研究时要以客观描述为主,要从女作家的自身经历出发,了解女作家作品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充分尊重女作家的性别意识和民族情感。

研究中,多做现象判断,慎做价值判断,对把握不准的问题,尽可能以商榷的、质疑的对话的态度思考和阐释,做到留有余地,对少数民族女作家作品在历史上的定位和地位,吃不准的,可以等时机成熟了再行研究,或以科学的态度留待后人继续研究。总之,宜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平等、发展的观念和准则贯穿研究始终。

研究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当然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的研究。鉴于目前学术界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在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方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国内以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妇女为主体的学术界对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显得相对薄弱,至今尚未建立起科学的、系统的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学科体系,因此,在探索女性自省、自审命题时,在揭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大男子主义痼疾时,注意其与中国传统汉文化中的封建性糟粕的传承关系,指出其与中国男性中心文化如何一脉相承地束缚和禁锢少数民族女性的觉醒与发展。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少数民族文化中社会性别意识滞后的问题,慎勿用过于超前的超越历史发展的观念求全责备,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探究,切勿越俎代庖,须警惕话语霸权。

参考文献

[1]朝戈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概念、对象和范围[J].民族文学研究.1998,(2)

[2]云峰.系统扎实开创前瞻[J].民族文学研究1999,(3)

[3]李鸿然.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提出与确定[J].民族文学研究,1999,(2)

篇9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民族文化传统;现代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4年主席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越来越重要。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采取“关门主义”态度,也不能放任自流,关键要抓住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两头对接,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这些新论断为做好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今年1月,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上俞正声再次指出,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和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

兰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处于中原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汇地区,“屏障中原、联络西域、襟带万里”,是丝绸之路重镇。千百年来,各民族在黄河两岸交往、斗争、吸纳,有的融于汉族或其他民族中,有的分化或再生成新民族,本土文化独特而丰富。至2011年,兰州市可识别的少数民族达55个,有15.9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323.29万人的4.41%。作为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城市,既有以儒家文化为根本的兰州人民创造的黄河文化,也有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在兰州创造的穆斯林文化。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也使得民族传统文化随之变化。

据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到2020年兰州市域总人口为500万人,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75万人,计划形成“双城五带多点”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在保持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良好生态,协调城乡发展,力争把兰州建设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在兰州地区,城市化大潮背景下,回族作为主要的少数民族,其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也在现代化发展中受到冲击和影响,许多群体告别传统文化空间来到城市,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

一、传统:回族文化观念概述

回族是元末明初由阿拉伯、波斯及中亚的穆斯林迁移到中国后,与当地土著居民相互融合而成的新民族,明初回族入居兰州,建绣河沿清真寺,“围寺而居”,据清乾年间刘一明《重修兰城西关礼拜寺募疏序》中说:“金城西关礼拜寺,不知创建于何时。重修于康熙初年,至今百年有余。”解放前,兰州世居回民两万多,“小集中、大分散”的聚居在现今市区互助巷、绣河沿金城关等处,以经营小吃为生,对繁荣兰州经济做出了一定贡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之所系、脉之所维。回族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而且传承着祖祖辈辈信仰的伊斯兰文化,在继承中与时俱进。张岱年曾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必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领会,对广大人民具有熏陶作用。二是具有激励进步、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具有这两方面的表现,才可以称为文化的基本精神。”回族经过八百多年的发展,在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共同熏陶下,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商业公平及生态文明等观念。

(一)观

回族是我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其形成前伊斯兰教就已传入中国,宗教理念渗透于行为准则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其精神和物质文化。回族价值观中的“前定论”和“后世论”说人的命运早已被真主所定,但可通过对真主的遵信,努力行善,改变后世的命运,归属真主。他们重视现实生活,追求现实幸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禁食猪肉、自死物、血液、禁饮酒,婚礼中的念“尼卡哈”仪式以及人生礼仪中的割礼习俗等,都是伊斯兰教在回族文化中的具体表现。

(二)商业公平观

一个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与其经济的发展有一定关系,《古兰经》多次提到“外出奋斗者”在“大地上寻找财富”,“寻求真主的恩惠”。回族是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秉承秩序、公平、人道的传统伊斯兰教经济思想,有着良好的商业信誉,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经营方式,把商业行为置于神圣的信仰之上。唐代,回族主要从事海外贸易、珠宝、香料等交易,明朝后转向粮食、食盐、布匹,现今活跃于清真牛羊屠宰、毛皮、饮食等行业。伊斯兰教对商业的推崇形成了回族的商业观,它将商业约束在一定尺度与范围内,注重公正、诚信。

(三)生态文明观

回族深受伊斯兰教影响,认为天地万物和谐共生,人是真主在大地上的者,主张合理开发大自然,从中获得物质和能量来满足自身要求的同时,不滥用自然,提倡“两世兼顾”,建筑色彩倾向于单纯自然的绿色。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六盘山,在《山海经》中被称为“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而东流注入渭,其中,多磬石、青碧。”回族禁吃自死物、血液、猪肉,而是吃鸡、鸭、鹅、牛、羊等处于食物链的较低端动物,这对保护稀有动物、维持生态平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另外,回族人用土葬,不用棺椁,也不用火葬,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这都是回族传统生态文明观的体现。

二、变迁:兰州城市化进程中回族的现代化路程

回族人口众多,分布别具特色,历史上就有“元时回回遍天下”的说法,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回族人口1058.6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79%,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3%,是继壮族之后排第二的少数民族。他们传统以务农、经商和小手工业为主,现已介入到各行各业,其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与城市有一定差别。大量少数民族进入城市,增加了城市人口,居住格局逐渐扩大,民族文化更加多元。兰州回族主要分布在城关区和七里河区,以酒泉路、靖远路等为放射状结构,呈现出小聚居、大分散以及“围寺而居”的格局。

兰州作为甘肃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黄河上游的大型现代化城市,自十一五以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商品贸易、能源输出为主体的行业体系,城市化发展模式独具特点。根据《兰州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兰州从实际出发,发展特色产业,以四大核心城区(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和安宁区)为核心点,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努力打造空间布局合理、要素配置集约、城市功能发达的创新之城。但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开发、因地制宜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推力,盲目冒进、过度开发、圈地、盖楼、造城、“GDP至上”也会自酿苦果,危害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一个协调发展的过程,要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切勿出现城市化率不正常地大幅度提高和两极分化现象。2013年《中国经济周刊》与中国社科院城环所联合公布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考》,对286个地级以上的城市从城市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效率和城乡协调程度三大主要方面进行调查,将这些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做了排名,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城镇化变迁给回族文化传统的保持和发展提出了挑战,在以汉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氛围及新社会环境下,是迎合、退却还是吸纳、进取,成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其既要保守自己的伊斯兰传统文化,又要创新自己的民族文化,既要大量引进先进文化,也必须传播扩大自身民族文化。

三、整合与重构:展望城市民族工作新态势

主席指出,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难度较大,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使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的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少数民族进入城市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带动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但要努力克服“三个不适应”,抓住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两头对接,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社区建设上,做好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

(一)充分尊重民族文化,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思想

2015年12月20日,主席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城市工作的指导原则,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跟风随流”现象严重,很多地区热衷于“圈地造城”,盲目扩张,大拆大建,不仅违背了本地实际,也不利于区域特色的发展。《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规划纲要》提出,要着力建设“一城一都”,把兰州打造成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名城、中国黄河文化旅游之都,实现与中亚地区直至欧洲各国“政策、道路、贸易、货币、民心”的五通。兰州回族文化多元性、复合性的特点显著,只有认识到回族心理和行为方式,准确把握民族特点,尊重城市发展自身规律,规划先行,才能更好地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有效开展民族工作。因此,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人才的工作与就业情况,提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素质,强化职业教育与培训能力,关注“失地农民”群体,完善就业帮扶机制,促进少数民族群众与城市的双相适应。

(二)紧跟时代步伐,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及a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2011年城镇化首次突破50%,2015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56.1%,预计“十三五”末将突破60%,其中7.5亿的城镇常住人口中就有2.5亿为进城务工人员,我国正从“农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迈进,“大城市病”、“城中村”、“城市贫民”等问题突出。

十首次提出新型城市化概念,201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谋划城市“成长坐标”。《兰州市城市文化功能布局规划(2014-2020)》提出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依托,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布局为统领,充分发挥兰州区域中心优势和辐射带动效应,“一核、一极、两轴、多点”,挖掘文化资源潜力,体现都市文化新趋势、新特征,提升文化整合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

(三)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13年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概念,指出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在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形成“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这条经济带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两边高,中间低”现象突出。兰州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地段,其发展不容忽视。

党和政府把握大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东部沿海力量扶持西部发展,兰州城市化要保持优良发展方向,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同保持政治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结合起来。西部地区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问题势必与兰州回族居民的传统思维模式、民族文化相碰撞,产生不可避免的新问题、新矛盾。流动人口逐年增加,也会推动传统文化的变革,必须创造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文化,把握好城市化进程中回族价值观念变迁的过程和趋势,提高回族居民对城市化的应对能力,以此来稳固社会、繁荣国家、团结民族。

兰州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功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大背景下,兰州城市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城市民族工作。而城市化作为一项持续长久的社会工程,民族工作的推行也是一项重要任务,要全面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战略部署,树立以人文本的可持续发展观,依照“五个统筹”使经济与人类、生态以及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将民族资源优势同国家政策结合起来,全面落实民族工作,使少数民族适应现代化发展,提升其应对社会转型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回族人民也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勇于变革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中不适应的旧传统、旧观念、旧习惯,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创造出既具有回族特色又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文化体系,以此来推动回族聚居区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政治稳定。

参考文献:

[1]汪春燕.城市化进程中的西北民族关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赵德兴.社会转型期西北少数民族居民价值观的嬗变[M].人民出版社,2007.

[3]高小岩.游离中沉淀:认同与变迁的都市回族视角[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2010.

[4]李艳萍.论西部城镇化与民族文化发展的相关性[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10(6).

[5]周春山,叶昌东.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3(7).

[6]刘争光,张志斌.兰州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4(4).

[7]尹强.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冲突与责任[J].齐鲁学刊,2016(2).

[8]孙嫱.生存智慧:从回族清真寺建筑看多元文化的互动与融合[J].西北民族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作者简介:刘晓飞,女,山东淄博人,作者单位为西北民族大学。

篇10

关键词:双语教育;礼仪;幼儿园

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域,突出的特点就是多元文化并存。因此,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让多元文化能够融合,让不同民族的幼儿从小能够学会以礼待人,和平相处。

一、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是指,少数民族幼儿在小学或学前阶段,教师使用双语进行教育,组织日常管理。通过早期的双语教育不仅挖掘了幼儿的语言学习潜能,更多的是打开各民族文化闭关自守的格局,让幼儿从小在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尊重和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达到宣传民族团结、培养完整人格的目的。

二、幼儿园各民族礼仪的横向比较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意识的总和。最早的礼仪起源于民间的生活习俗,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各民族礼仪习惯也有很大的不同。饮食方面,汉民族五谷杂粮吃得比较均衡,维吾尔族偏爱吃羊肉和面食,哈萨克族和蒙古族喜欢喝酒吃马肉,但是在新疆共同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以维族饮食为核心的饮食文化圈,汉民族的饮食习惯也逐渐向维族靠拢,但基于宗教的影响,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吃猪肉、狗肉、驴肉,所以汉民族在共同就餐时应避免和这几种肉相关的食物。从来看,新疆伊斯兰教是信仰民族和信仰人口最多,且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维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等10个民族,这几个民族的礼仪习惯受宗教影响,但是各民族之间也存在差异性。蒙古族和汉族则多信仰藏传佛教。从会面礼节来说,汉族人见面会握手打招呼,保有固定的距离,除非是特别要好的关系见面才会拥抱,而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不论亲疏远近,会以贴面拥抱来表示友好。

三、T区H幼儿园的概况及现状

(一)民族分布状况

全园620名幼儿中,汉族学生占33%,少数民族学生占67%,其中维族学生居多占22%,哈萨克族学生占10%,回、蒙、乌兹别克和柯尔克孜族占少数。该园的双语班主要以维族和个别哈萨克族幼儿组成。汉语班又称混合班,除了大部分汉族学生外还有部分民族幼儿,集中以汉语授课。

(二)幼儿园开展的礼仪教育活动

该园主张将礼仪教育逐渐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每天幼儿入园和离园时,教师会对幼儿的文明用语进行教育指导,培养懂礼貌、讲卫生等习惯,利用节日进行主题礼仪教育,课间会播放礼仪教育的歌曲。同时,该园很注重环境创设,在角角落落都营造了一种浓厚的礼仪教育氛围。

四、双语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途径

(一)开发与编写适合

T区学前双语礼仪教育的教材T区目前的双语教材都是各园的一些园本教材,涉及礼仪教育的内容较少。我们可以适当依据各民族在生活起居、节日庆典、游戏竞技等方面的风土人情,编写开发符合课程目标、具有民族特点、适合幼儿学习、展现民族礼仪文化的教材。

(二)开展不同民俗风情及饮食文化的主题活动

通过让幼儿体验不同民族的节日风情,能够让他们感受各民族的多元文化,理解并尊重其他民族的礼仪,养成对其他民族以及社会亲近的态度,初步掌握人际交往能力。T区应当让各民族不同的小吃和土特产成为载体,使幼儿在品尝、亲手制作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

(三)学习民族艺术,进行体育竞技

通过少数民族歌舞和体育竞技游戏,能够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体味各民族爽朗的性情和与他人交往的方式态度,培养各民族幼儿团结互助、文明礼让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四)幼儿园与家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家长会、建立家园联系手册,开发微信、QQ等互联网平台,向各民族家长宣传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只有让家长认同不同民族礼仪的多元化,才能更好地教育幼儿。总之,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少数民族地区多元的文化背景更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和研究,让幼儿从小将文明礼仪行为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构建幼儿完美的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春.民俗与社会性别认同:以传统汉人社会为对象[J].思想战线,2005(2):19-23.

[2]段荔琳.浅析幼儿文明礼仪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