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文化布置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班级文化布置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班级文化布置设计方案

篇1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为队员营造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启迪学生思想,升华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使文明守纪、勤奋读书、乐于助人蔚然成风。

二、活动主题:

创建和谐校园 展现班级风采

三、总体目标:

提炼班级文化精神,营造人文关怀、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文明习惯,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馨的家。

四、主要依据:

让教室成为一个散发书香的天地;让教室成为回归生活的家园;让教室成为一个平等对话的环境;让教室成为一个挑战自我的场所;让教室成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让班级成为一个有精神的集体;让班级成为一个师生共同耕耘的园地;让班级成为一个凝聚力量的支柱。

五、具体内容:(简称“1121”)

(一)“1”围绕一种精神(班训):

用简明扼要、含义深远的核心精神凝聚班级所有学生,制定出具有概括力强、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核心精神,让它无形地赋予班级一种无尽的自豪和长足的干劲!如:“紧靠团结、力争上游、 倔强挺立、不折不挠”!

(二)“1”建立一种制度:

为了使学生具有秩序观念,能够自觉维护各类公共秩序,遵纪守法,制定切合实际的、大家共同认可的班级公约或守则。

(三)“2”开展两种活动:

班级静态文化氛围布置活动

1、设计好中队别名和班徽,组织学生学习班名、班徽的深刻内涵,理解班级精神;

2、布置如学习园地、班级风采、卫生角、图书角等学校统一的和具有班级特色的文化园地;

3、用好“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4、结合活动主题出好墙报,教室后面墙壁可贴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或兴趣小组作品。

班级动态文化教育活动

1、有班委会,实行民主管理,并能定期召开小干部例会,围绕班队主题开展活动;

2、有社区服务小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内、外发挥作用;

3、有班级文化特色的主题班队会,设计一堂围绕班级精神而开展的中队主题会;

4、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艺术等课外兴趣小组等集体活动,活跃班级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1”形成一个档案:

积累 “班级成长档案”, 记录学生及班集体成长的足迹。内容可以包括:班级公约及学生签名;大型集体活动的记录及照片;主题队会的方案设计;个别学生在某一个班级活动后的体会;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典型的好人好事案例;优秀的祝岁册;班级轶事等等,最终加以整理美化,每学年形成一份《班级成长记录档案》。

五、时间安排:

起始阶段:

第一阶段:各班酝酿班级别名(如映雪班)、班徽、班训。(学校统一制作)

第二阶段:各班学习理解班名、班徽、班训的内涵,据此制定《班级公约》,并将公约布置上墙。

篇2

1 更新装备理念

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提供必要的书刊情报资料和教育教学资料及阅读服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图书馆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但基于目前学校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和学生、教师的课业压力,学校图书馆往往束之高阁,学生教师使用起来不方便,需要履行一系列的烦琐手续,致使其功能发挥大打折扣。因此,现阶段我们着力要求各学校图书馆要尽最大可能,方便和快捷地让读者获取所需资料,图书馆应是开放的、自助式的,要做到借书阅览一体。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要求图书馆的选址要科学合理,图书馆的设置要改变传统的有藏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划分的概念。图书馆的功能不在于收藏、管理,更重要的是图书的使用、功能发挥。

我们提倡:学校图书馆应设置在学校校园适中位置,交通方便、环境安静,且宜布置在一楼或较低的楼层。规模较小的学校,特别是小学图书馆,建议不单独设置藏书室,而是设置借阅一体大空间的图书馆;规模较大的学校,考虑有较多的馆藏,可单独设置藏书室,但阅览室要有书架、期刊架,图书馆的图书应尽可能布置在阅览室,当阅览室摆放不下后,才考虑放置在藏书室内。而不是沿袭现阶段藏书室藏书,阅览室放桌椅、放期刊的传统方式。

为了充分发挥阅览室的功能,我们建议,阅览室尽可能根据读者对象划分年段阅读区、年级阅览区,也可依阅读内容分为专题阅读区。阅览室桌椅与书架、期刊架应相互交错排布,创设“人在书中、书在手边”的阅览氛围,方便读者阅览。

2 提升装备品质

提升图书馆装备品质。图书馆建设不单纯是设备清单采购,每个图书馆建设前必须有设计方案、平面布局图及效果图。方案必须经论证,方可进行采购。设计时,图书馆设备的造型、色彩、高低、布局应该与学生和教师生理、心理特点和阅读功能相适应。同时,中小学图书馆也应是多功能的,既要能满足读者学习阅读的需要,也应能提供读者交流休闲的空间。图书馆不单要满足阅读纸质书功能,还应具备电子阅读功能。

教师阅览室不单纯是教师学习的空间,要集学习、休闲、研讨功能于一体。除配备必要的书橱、阅览桌椅外,还应配备必要的沙发、藤椅、茶几,吧台、咖啡机、显示设备等。

图书馆也是一个呈现文化的空间,应注重其环境设计与布置。教师阅览室室内环境,以优雅、清静为基调,以哲学、人文为主题,进行必要的装饰。学生阅览室的室内环境,以宁静、快乐为基调,以读书为主题,由师生共同创作一些书法、绘画作品,布置到墙壁、书柜上或空间中,或以校园文化为内涵进行环境装饰。阅览室宜布置适量的花草用于点缀与净化空气。

3 拓宽装备范畴

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学校图书馆不单纯是狭义的图书馆室内空间,而是一个广义的读书空间,学校即图书馆。创设全方位、多元化的图书阅读环境,利用学校图书馆、教室、公共走廊等区域,打造阅读环境,使校园处处可读书,时时能读书,形成学校泛在阅览室。除了建设高品质的图书馆外,我们要求学校还要建设班级图书角,配置与班级格局相协调的,有特色的图书柜,将一定数量的图书馆图书、期刊或学生自荐的图书、期刊,存放到班级,实现开放式阅读环境建设。

同时,各校还应在校园具备建设阅览条件的公共空间、走廊等地,配置公共图书架柜、计算机网络终端和较为有特色的、舒适的阅览桌椅等,放置一定量的图书、期刊,开通网络端口,建设“阅读书吧”。在走廊、墙壁建设“墙面图书馆”,在校园网上建设电子图书馆,创建立体式的阅读空间,实现学生随时随地的阅读。

4 提高图书质量

图书采购是学校的常规、基础装备项目,一要保证学校装备数量基本达标,二要保证学校图书逐年有所增长。

规范图书配备 每年市里出台图书装备指导意见,从图书经费安排、配备原则、图书采购、图书质量验收等方面提出要求。

合理制订图书采购方案 坚持主导目录配备与学校自采相结合的方式。主导目录配备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定程序和方法形成比较适合的学校供书目录,便于学校方便地了解、采购近期出版的优质图书。又通过化零为整,全市汇总集中采购降低采购资金。学校自采便于学校选择个性、特色需求的图书。

编制图书主导目录 主导目录包含学校各类图书的需求,并有一定的合理比例结构。主导目录通过一定的程序与方法评选产生:

一是成立评选小组,评选小组由校长、教师、图书馆管理、学生组成;

二是公开、公正、透明地进行中小学图书馆(室)书目收集、编制;

三是评选书目;

四是审核样书;

五是征求意见,综合评议。

学校根据主导目录和经费计划自主进行选订 市里进行统计汇总,公开招标,中标公司进行配送与服务。为了简化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所有通过自主目录采购的图书要求中标企业加工后配发到学校。

由于是经过层层选择编制的目录,保证采购的图书是近期出版、满足学校需要的图书,学校普遍感到满意。

5 推进管理创新

市区装备主管部门抓好图书馆常规装备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图书馆工作的管理。成立了图书馆管理中心组,负责学校图书馆业务工作指导。市图书馆管理中心组定期研讨图书馆装备方案、管理规范,开展市级业务培训和学校图书馆工作检查指导。各区图书馆装备中心组定期开展区级的研讨活动,参与区级学校图书馆装备方案论证和项目验收,开展区级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检查指导。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全市所有学校均实行图书管理信息化。图书借还实行条形码借阅方式,图书馆所有设施设备均纳入省教育装备资产管理平台,能实时查阅学校装备现状。今后还将配置图书集群式管理系统,实现学校图书数据的实时查阅、联合编目与馆际互通互借,随时掌握学生使用情况、图书借阅榜单等信息。全市还将建设图书馆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实现图书馆工作管理,包括工作安排、建设案例、培训课程、业务研究、活动开展等信息的共建共享。

针对学校图书馆人员配备普遍存在的不足,多数学校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实行图书自主管理,通过培训,让学生参与图书馆日常事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图书馆工作评估上,我们将学校校园公共阅读区的面积纳入到图书馆馆舍面积的计算中,将班级图书角的图书纳入到图书馆馆藏图书的范畴,将学生到阅览室阅读、班级阅读、公共区域阅读纳入到对图书馆工作的评估之中,改变以往仅凭学生借书证记录来评价图书的流通量的单一模式。这一方面是一个评价导向,更主要是适合目前学校图书馆阅读的现状,有利于真正发挥出图书馆作用。

6 健全培训体系

队伍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创新培训机制,健全培训体系。

一是将图书馆队伍培训纳入市教育局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在教育局备案,接受市局的考核监督。

二是培训对象做到全覆盖,要求每年所有在岗在职的教师均须接受一定课时的培训学习。

三是培训课程系列化。南京市每年组织图书馆高级研修班,各区推荐的优秀图书馆馆长代表参加,培训中邀请大学图书馆馆长、公共图书馆馆长到会作专业讲座与指导,提高中小学图书馆馆长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同时也是为全市图书馆中级班与基础班积聚师资力量。南京市每年组织图书馆基础知识培训班,开展上岗前的基础培训,把好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入门关,各区每年组织图书馆中级培训班,要求全员参加,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每年确定1~2个主题接受继续教育的培训学习。

四是定期开展图书馆工作的研讨、交流,业务技能比赛,多层次、多形式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

7 促进效益发挥

篇3

一、理念做导航

把“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扎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鲜明的个性特长的学生”作为办学目标,把“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让每位教师都走向成功”作为办学宗旨,把“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作为治校方略;把“诚信做人、认真做事”作为校训,把“求实创新、活泼向上”作为校风,形成了“严谨务实、与时俱进”的教风和“勤学善思、诚实进取”的学风;还精心设计了特色校徽――柳树屯小学校徽是以“柳”、“树”、“屯”三个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组成了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炬,象征着柳树屯小学的蒸蒸日上和蓬勃发展,并配以一本打开的书构成了一个展开双臂、奔向太阳的人,又像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雏鹰,向着广阔的蓝天驰骋而去,象征着柳树屯小学正朝着美好的明天不断奋进。“迎着朝阳我们是展翅的小鸟,吮吸雨露我们是挺拔的小苗……”一首高亢的校歌伴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驰骋纵横。校徽与校歌相辅相成,鉴证着柳树屯小学的成长历程。

二、环境育英才

我校坚持环境育人,努力创造育人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中思考、感悟、理解,以此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完善自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让面面墙壁会说话,打造四个文化长廊。一楼设有评比台、学校简介;精炼的校徽、校训、教风、学风给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明确了方向;二楼文明礼仪知识、中英文礼貌用语的设计教学生从小做一个文明的人,校长寄语更为老师和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教与学的目标,并时刻提醒老师和学生遵章守纪,志存高远,学好本领,提升品位。三楼礼的文化(孔子的论语)、《三字经》以及古诗文化的设计营造了书香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四楼科技长廊,为学生展示了祖国科技飞速发展的现状,激励学生学好科学知识,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每层楼道的拐角处设置标语各一条,内容与各楼层的主题内容相吻合。比如:“人生的阶梯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这些名言警句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一墙一壁都能说话,都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就如一位位良师益友,“润物细无声”。

2、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每个教室门口由各班自己设计的班级名片,如一块块磁石,将孩子们的心灵牢牢的凝聚在一起;走进教室,师生们精心布置的文化墙既会说话,又会传情。“我们的约定、群星璀璨、远航”,给班级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生命。如此健康的文化氛围,真可谓无声胜有声!

3、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学校充分利用每一点空间,将能绿化的地方全都进行了绿化。爬山虎的绿荫、白杨树的挺拔、龙爪槐的风姿……既能净化空气,又能怡情悦性,为学校增添了新的生命的活力。校园环境宁静优美,树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洁;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4、各科室功能齐全,美观大方。打扮得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图书馆、实验室、少先队队室、梦想教室成了学生最喜欢、最关注的地方。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学生们如坐春风,如沾花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始至终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5、设计特色标牌。标牌美观大方、各具特色。如足球形状代表教室、墨水瓶形状代表办公室、钢琴形状代表音乐教室、绿叶形状代表少先队室、微机形状代表计算机室等。

6、利用好各种文化设施。各班黑板报定期更换,内容与每月的少先队活动主题相吻合。它就像一面窗口,使学生从中看到了书本以外的世界。红领巾广播站开展了“校园新闻”、“笑话天地”、“作文天地”、“国家大事”等栏目,每天10分钟向学生输送精神食粮。

三、活动促成长

1、随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开展,整个校园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学校教导处和少先队大队部的策划组织下,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学段特点,开设了“五名工程”即“读名著,诵名诗,背名篇,唱名歌,赏名曲”五项培养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文化工程。在各年级班主任和相关任课教师的积极配合下,迅速拟订出了“五名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计划。通过实施“五名工程”,极好地展现校园中师生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展示了师生的艺术才华,陶冶了师生的高尚情操,激发了广大学生热爱学校和热爱生活、勤奋学习、努力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推动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深化少先队员素质教育。

我校于李裕智英雄中队定期开展中队会,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的活动,培养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及时关注时事,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保钓”班会,更让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心中牢牢扎了根。

3、少先队紧密结合实际,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如:为了开展体验教育,诠释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在3月5号学雷锋日让学生走上街头清除小广告和白色垃圾。在五一小长假期间,给全体学生布置了特殊的作业,那就是“体验一天劳动者的辛苦”。通过这次体验教育,学生们受益匪浅,对普天下所有的劳动者有了深深的敬意。

4、阳光大课间活动。学校推出特色“校园集体舞”,各年级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音乐教师和体育教师的配合下编排了健康向上、律动感强的集体舞,活跃了学生的课间生活。学习校园集体舞,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和韵律感,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不仅促进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还让学生在集体舞蹈活动中接受美的教育,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

5、为了维护学校的文明和卫生,少先队大队设立了“文明监督员”“环保小卫士”,由各班推选优秀学生代表组成。他们值周的身影成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研究促发展

(一)、以课题研究促学校发展

学校历来重视课题研究,以科研工作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五期间,学校承担了《参与学习过程,体验快乐数学》市级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学校又承担了《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的探索与研究》省级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二)、以校本研究促教师、学生发展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把教研、科研、培训有机整合,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构建“以校本培训为基础载体,以科研制度为依托”的“三位一体”校本研究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

1、“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日记”(即书香行动)。(1)学校继续开展“读名著”活动。中午师生共读名著活动;充分利用好《读书行动手册》,鼓励学生开展好“写日记,写读后感”活动;开展了书香班级、小书迷等活动。(2)学校继续斥资几千元用于添置教育用书,为教师购买了相关教育教学书籍,教导处带领教师开展好读书、写读后感等活动,鼓励教师将“教育日记”向“网站论坛”上传。通过对教师的博客培训,大部分教师已建立了博客网页。暑假期间,学校教导处专门编辑“读书心得”、“走进学生心灵”等《柳小教研》“教师教育随笔”专辑。

2、开展“梦想课程”,创建特色学校。梦想课程的开展,为学生的发展带来好处,(1)儿童为本:关注“他要”,以活动、游戏、心理训练为主,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互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有新的体会。(2)主题学习:一门课程一个专题,或有几门传递式的课程;以专题的方式组织跨学科的知识,以互动如小组讨论、游戏、展示等方式组织多样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认识梦想,体验成长。(3)多样机会:将所有的课程设计成多样化的机会,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体验筑梦、追梦、圆梦的各种过程。

几年来学校外派学习,开展校本培训30多次,极大提高了教师的水平。教师中,18人考取了本科学历,全部获得普通话证书,20多人考取了计算机证书,教师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先后有10多名教师获得了市区级优质课,并在各项比赛中获奖。

(三)以实践活动促学生发展

开展实践活动,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多年来,学校坚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设了很好的实践活动氛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以“三个着眼点、两项内容、三种形式”为线索开展实践活动。

“三个着眼”,一是着眼于学生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综合性、现实性的活动来开展,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实践中,锻炼能力;二是着眼于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三是着眼于能力创新,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化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两项内容”,一是以课题为探究目标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二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

“三种形式”,一是探究、合作的研究性活动主题,精选优秀辅导教师,成立了小课题研究组,各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例如课题《我和水果交朋友》《漫画书和我们》都是从学生自己喜欢的事物入手,从他们亲身经历的事件中展开,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二是学科整合活动,各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综合联系,形成了拓宽和延伸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我校开办的校本课程《梦想课程》就是一门融合问题探究、团队合作、创新创造、情绪智能等元素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课程。三是节假日探索研究活动,利用寒假和暑假,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及特长,选择一个主题完成,开学后进行交流。去年寒假,我校少先队以“变废为宝”为主题,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巧制作。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各项比赛中屡屡获奖,全国作文大赛、省、市讲故事比赛、美术竞赛等活动中获得不同奖项。

五、管理创和谐

篇4

正愁着这事,学校德育处又来任务:每班配置班级文化建设展板,用以展示各班的班级文化,每个月检查打分。于是我就开始不断地琢磨,一早上都牵挂着这两件事,脑袋瓜一激灵,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子来了。

上午第四节自习课,我一本正经地在黑板上写下活动的名称: “班级展板宣传招标会”。在孩子们的一阵议论声后我就慷慨陈词,我对孩子们说这是全校乃至全区第一次有班级举行招标活动。如果能成功开展这个活动的话,我们班就是全校乃至全区最厉害的。这个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关系到我们班的荣誉,是我们班出名露脸的好机会。孩子们经过我这番煽动,群情激昂,很多孩子急切地追问我,老师这活动具体怎么弄。

我说: “给你们一个晚上的时间做投标书,明天开个招标听证会,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投标书,看看哪个小组的设计方案更合理更符合我们班的情况。”最后我强调: “可以动用一切可动用的力量。”

孩子们边讨论边提出了许多问题,张创世站起来怯生生地问我:“老师我能不能找爸爸妈妈帮忙呢?”他得到了我的肯定。还有的孩子问能不能找学校的美术老师帮忙等等,都一一得到了我的肯定。我再次意味深长地说: “所有可能动用的力量都可以动用,就看哪个组能够找到合作对象,看哪个组具有合作精神。”

孩子们对这个事情兴趣特别浓厚,我也就顺水推舟地将这个招标书布置为今天的家庭作业。

第二天一大早学习委员就把一系列的招标书收了上来,孩子们做得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有些还特别专业。雷霆小组的同学就把他们的投标书用A4纸有模有样地打出来,内容有小组成员简介,创意来源,每个人的具体工作分配,版面设计图,甚至还有顾问这一职位,乍一看很像房地产投标书,后来一问孩子的父亲在单位就经常写这一类的投标书。花儿小组的招标书则做得特别有艺术感,用彩纸打底,很精美。还有一个组的同学更夸张地用各种五颜六色的花做了一个有香味的招标书。我觉得孩子们的创意真是无极限。‘

在审阅完这些投标书后,我又趁热打铁,按时召开了“招标听证会”。为了彰显这次听证会的公正性和高水准,我还用一顿饭拉来学校两个美术老师做专家评审。各个小组派出代表上台阐述自己的投标书内容,孩子们准备得都特别充分,各有特色。最出彩的是雷霆与花儿小组。

雷霆小组的孩子们做了幻灯片,在上面侃侃而谈,他们认为自己的团队汇聚了各种各样的人才,有擅长画画的,有擅长剪纸的,有擅长书法的,甚至还有擅长最后清洁工作的,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他们的发言赢得了评委和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花儿小组在介绍完自己的投标书后,来了个小合唱《姐姐妹妹站起来》,掀起了全场的,花儿小组的头儿肖颖还边唱边对着全班的女生和评委拉票,场面相当热烈。

计票的时候,场面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票数上涨一点,就是一阵掌声,每失去一票则发出一声叹息。最后统计结果出来,雷霆小组以微弱的优势胜出。雷霆小组跳起来欢呼。花儿小组的孩子们则纷纷低下了头抱在一起,甚至个别同学还掉下眼泪。

抓住这个时机,我说: “这次小组间的竞争,不论成败,都展示了各自的特色。为了充分展我们班的能力,雷霆小组完全可以充分调动全班的资源。”我把“充分调动全班”念得重重的,并看着雷霆小组的男子汉们,把他们关注欢乐的目光引向伤心的花儿小组。雷霆小组的男子汉们表现出了大将风度,小毅主动走过去安慰花儿小组的小伙伴们,表示这一次只是侥幸获胜,还提出让花儿小组参与美术制作部分。小毅真是一个情商极高的小家伙,既安抚了对手的情绪又争取到了对手的帮助,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大局观。我甚是欣慰,并趁热打铁:“竞争是为了班级荣誉,合作同样是为了班级荣誉,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一定会齐心协力,创造精彩!”

下午第二节,雷霆小组和花儿小组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分工合理,积极协作。小毅是班长,负责指挥统筹;萧霖人比较细心,在边上准备材料和卫生;靖远是写作高手,负责文字稿件;家乐是美术小组的成员,负责美术作品,还特地请来了花儿小组的伙伴们帮忙。花儿小组的孩子们也特别上心,他们与家乐商量,决定把板报的美术内容分为两大板块,先各自完成,再组合形成最佳效果。有了花儿小组的参与,雷霆小组如虎添翼。

没中标的火焰小组也主动跑过来帮忙,他们跟靖远商量,板报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字体。靖远擅长楷书,火焰小组的则擅长黑体字,分工合作,没过多久就把板报需要的文字部分内容做好,并小心翼翼地贴上宣传板。我好几次差点忍不住想伸手帮助他们,可最终还是忍住,只在旁边敦促各小组互动起来,共同参与这项班级大事。

最后一缕夕阳晒在展板上时,我们似乎都感觉到一种叫作幸福的味道。

篇5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本学期我校的德育工作在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辛勤工作和鼎力支持下,在全体学生的努力进取和大力配合下,教育工作井然有序。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树立远大志向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大教育为主线,不断充实和完善学校德育内容,努力开创我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现把我校一学期来的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检查与考评制度

   班主任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因此,需要我们每一位班主任更多地投入和付出,积极主动开展好工作。努力做到工作及时、细致、务实、有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坚持每月一次班主任例会。每月初,大队部组织全体班主任召开例会,布臵本月学校德育工作,检查各班上月的德育工作开展情况,传达上级德育工作精神。还通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每月一事”计划总结表等形式,提升了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二、建立“德育导师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学期初,我校按照中心校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导师制各项工作。

   1、宣传发动,提高认识。在全校教师会上,校长进行了开展工作的宣传发动,阐述了德育导师制的重要意义,提高教师对德育导师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

   2、制订实施方案,对组织领导、工作职责、工作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专门召开教师会,组织学习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使德育导师工作有章可循,保证学校德育导师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3、建立组织,确定对象,学校成立由校长室、大队部、教导处成员组成的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赵建学任组长。

   建立由全体教师组成的德育导师队伍,由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等现状,特别是家庭情况进行摸底,在此基础上确定若干名生活自理能力差、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的学生为导教对象,有重点地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引导。

   三、抓好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的常规活动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我们坚持这一教育的长期性、渐进性原则,多方位、有重点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在期初与学生一起学习了《二十里铺中心校德育每月一事》活动案例,并针对班级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把学生养成教育重点落实在良好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各班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学校制定的每月养成项目,有针对性地制定好班级养成教育的具体目标,并通过不断训练,把养成教育落实到实处。

   四、大力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开学初大队部组织开展了新一届少先队干部的选拔、任命活动。上一届少先队干部的述职报告,为上一学年的少先队工作划上圆满句号,为新一届少先队干部起到了榜样作用。选拔活动采用公开,公平,公平的原则,从众多报名同学中选拔出队干部共计15名,充实了我校少先大队部的建设;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二十里铺小学举行庆教师节曁勤奋奖表彰大会,赞助企业宏信达公司经理对师生表示祝贺,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八里镇镇长王博同志对老师们这一年来的辛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在10月初,少先队安排各中队在国庆长假期间学习爱国主义歌曲,并收看爱国主义影片,极大的丰富了学生假期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于学生返校后进行了“爱国”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学生参与热情高,以身边小事展示了学生那真挚热烈的爱国情怀,收到征文40余篇,评选奖项六个,对同学们进行了鼓励。

   10月17日大队部以“建队日”为契机,开展了“做星星火炬下的好少年”建队日新队员入队仪式活动,共发展新队员10名,为我校少先队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当日下午全校以各中队为单位开展了“举队旗、学队章、戴队徽、敬队礼、过队日、争当好队员”主题队会,加强学生对少先队队史、队知识的学习,了解了入队十知道等少先队文化。

   国庆节活动二十里铺小学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迎国庆诗歌朗诵比赛”,全校共计师生共计表演节目15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激情豪迈的朗诵,有活泼有趣的快板,老师们也带来了精彩献唱《祖国万岁》。本次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师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拥有强大祖国的自豪之情,同事也提升了学生诗歌朗诵水平及语文素养,展现了学生们的青春活力,营造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为丰富学生课余活动,检验学生练字的效果,二十里铺小学于11月初举行了硬笔书法比赛。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小选手们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埋头沉思。收到有效比赛表近百份,经过评委组的认真评审,对表现突出的同学予以表彰,站在颁奖台上的他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喜悦!

   五、深入开展“每月一事”德语主题月活动

   (一)、九月“读书月”德育主题活动月

   为了提高我校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带动全体师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学习习惯,同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达到以环境育人的目的,我校根据中心校关于每月一事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于九月开展了读书活动。

   首先成立班级图书角,为了让学生有书可读,学校要求各班成立图书角,图书来源均为师生自愿捐献,学校图书馆提供等,据教务处检查数据显示,基本达到人手一本的藏量,一定数量的图书储备已初步形成;为深入认识,扎实开展活动,学校要求各班不定期开展关于读书活动的主题班会,进行宣传,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阅读的重要性,并且学会读书,真正做读书的主人;在活动中,大队部结合教师节的到来,号召全体学生开展了“感念师恩”征文比赛活动,活动结合当下社会较为关注的能体现新时期小学生整体素养的“读书”、“做人”等热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完善自我,帮助学生借助文字吐露心声,鼓励学生走上舞台展示风采,从而活跃了课余文化生活,提升了学校教育品位。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创设读书情景,营造读书氛围,提高了对读书的认识;通过广泛开展读书活动,使学生从改善学习效果,丰富学生生活,增强适应能力的高度,拓展了视野,提高了生活的品味,从而使书籍成为师生精神与智慧的海洋,思想汇报专题让阅读成为师生连接的纽带和沟通的桥梁。

   (二)、十月“感恩”德育主题活动月。

   十月也是我校“感恩”德育主题活动月。活动初期,学校大力营造“感恩”氛围,制作了宣传展板,横幅。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启动仪式,各中队又相应召开主题队会,在中队辅导员的指导下进行了深刻认识,为后期活动奠定基础。德育月活动做到周周有主题,日日有活动,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契机,活动以实效为出发,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如“感恩父母一日行”,“感恩父母”调查问卷,“感念师恩”征文比赛,“感恩生命”主题演讲等活动。最后学校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师生予以表彰,除各项活动设臵了奖项意外,各中队还评选了“感恩”之星。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十一月“口才”德育主题活动月。

   十一月是二十里铺小学“口才”德育主题活动月。学校在中心校大力指导及帮助下,根据中心校“每月一事”德育主题月活动指导意见,切实有效的开展了丰富精彩的系列活动。自十一月来,我校为锻炼同学们的口才及其综合素质,开展了以“口才”训练为主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提高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并且使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特点,从而扬长避短,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了发展的基石。12月6日,举行了二十里铺中心校“每月一事”观摩活动暨德育交流会在二十里铺小学开展。中心校校长张延海,下属六所学校校长及各校辅导员一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结束后各校校长及辅导员齐聚一堂,在中心校的组织下召开了二十里铺中心校德育工作促进交流会。中心校校长张延海就德育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做出了指导: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面镜子,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将受到良好的促进。

   (四)、十二月“日记、自省月”德育主题活动月。

   12月份,我校通过开展“日记记录生活自省促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月初学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制定好工作方案,首先各班依据方案召开了主题班会,通过介绍一些名人成长历程,激励孩子们做一个有心人,积极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双手,为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写自省日记。要求学生从自身成长说起,就本年度中的成功,失败作以记录、分析、并为今后的发展树立目标。活动中收到日记130余篇,经大队部认真评选,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12名同学作了表彰。

   2、月底我们就12月中各班选送的优秀作品做了展览。各年级分高中低段进行了书法比赛,五六年级选送书法作品17幅,一至四年级进行了硬笔书法比赛,有24篇优秀作品作了上报。各班还分别进行了学习成果汇报为主题的手抄报,画面精美,构思新颖,对个人的成长收获作了丰富的展示,更有许多同学自发制作了一些精美手工制品,有日历、小盒子做的卡车,笔管,烟灰缸等,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大队部就学生优秀作品在一楼楼道作了展览,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精美作品在楼道展览时,热情高涨,课间时总能看到同学们三五成群一同欣赏书法、手抄报、绘画、手工等作品,不时进行交流,还有同学不时哪出小本作以摘抄记录。优秀作品展览进一步促进了同学们参与德育活动的热情,同时也促进了孩子们健康全面的发展。展览历时两天,展览结束后对本月表现突出的30名同学做了表彰鼓励,校长做了简短讲话,对活动中取得成绩予以肯定,并对师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对来年的学习生活做了进一步展望,为师生树立了远航的目标。

   六、建立“三位一体”德育体系,发挥整合优势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是提高德育教育效果的有效方式。

   1、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我校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培训、家校联系、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宣传当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积极详细解释我校的新措施,新做法。使家长对学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更提高了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2、学校少先队组织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以及外地民工子弟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也能象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3、重视学生的法制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政教处的配合下,我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在从事德育教学过程中,有顺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也有启迪,交织着酸甜苦辣,现就本学期班主任工作做如下。

   一、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团结和睦的集合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在培养班集体方面,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设

   开学初,由于班级教室的重新调整,我组织全班学生把教室布置好,让教室的每一块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在具体布置时,针对班内学生的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张贴名人名言,使学生行有可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并设立评比栏。班组设置由专人管理的“图书角”,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及时反馈学生情况,设置了班级日记,由班长负责记录。

   (二)注意班干部的培养

   进入初一以后,班干部换届重新选举,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了一支能力较强,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干部队伍。对待班干部,我积级引导,大胆使用,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这样,由于班干部积级配合,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全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三)注意养成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的结合

   学生对新的校园环境熟悉后,个别学生纪律开始松动起来,不喜欢别人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和管教,一些不良行为随之而来,如旷课等,面对这些违纪情况,如果不注意引导或引导不当,学生很容易在这个特殊的学习和生活阶段走入岔道。

   我的具体做法是:

   1、加大学习、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我借助主题班会、会、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执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且配合政教处执行《一日常规》,严格要求学生佩戴校徽、穿好校服,不穿拖鞋,每天自行检查、督促规范养成的效果。

   2、注意树立榜样。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身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微言轻班主任言行举止特别重要,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班主任事先要做到,平时注意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时时提醒自己为人师表。

   3、注意寓教于乐,以多种形式规范学生行为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接受心理由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认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心理因素构成,因此,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单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合人的接受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中正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

   为此,我先后开过多次主题班会,如《规范道德》,《我是主人》、《理想与信念》、《要学会学习》、《神圣的使命》。还开过优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举办过语文知识抢答竞赛,说成语故事比赛,古典诗歌背诵比赛等,效果都很好。

   二、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是心灵的耕耘,必须讲究教育有艺术。在工作中,我感受最深的便是马卡连珂的一句名言:“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的确,只有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不教不导要变坏。”有几个非常调皮的学生,在教育转化他们的时候,我曾有过失败和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先前,我对他们时常板着一副面孔,严加管教,结果学生表面上对我产生敬畏感和服从感,其实,并不是心悦诚服地接受我的教育和管理。一段时间后,我改变了方法,对他们给予了大量的爱心,却忽视了严格要求,结果班风涣散,面对这种局面,我苦苦地思索,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请教,明白了对学生应严中有爱,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给予最大的尊重。

   三、“三位一体”的互促法

   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单靠班主任显然是不够的,而要先靠各种力量的齐抓共管。通过班主任的工作,把学校、社会、家庭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教育的合力,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我定期家访,或电话联系,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要想带好一个班级确实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多想想方法。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黄松甸九年制学校在蛟河市委市政府及教育局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做人民满意教师为宗旨、以创建平安、文明、卫生、和谐的校园为目标,突出“以人为本、以德塑校、以质名校、特色兴校”办学理念,开展了有效德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具体如下:

   一、常规教育

   1、新学期进行常规系列教育,各年级、班级根据本年级、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确定不同学年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充分体现德育工作的整体性,阶段性和实效性。

   2、为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校风,开学后,各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学习贯彻《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规范》以及我校各种规章制度,并做到及时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抵制社会大小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本学期为九年级、住宿生家长各召开一次家长会议;利用教学开放日召开了全校学生家长会并成立了家长学校委员会组织。

   4、认真上好每一节班校会,班主任老师认真设计班会内容,班会内容要体现实效性和针对性。写好教案,重点班会有设计方案。

   5、进一步利用好校园"正午阳光"广播、班级板报、墙报、手抄报、学生征文等,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6、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文明监督岗职能作用,监督岗成员参与学校班级日常工作的检查与评比,做好当日的值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7、面向全体学生,继续深入开展以转化学困生为重点的系列活动,政教处建立问题学生跟踪档案,配合班主任常抓常管,把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

   8、政教处深入到各年级、班级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指导督促班级管理,每周一次对全校班级进行量化考核,每月一次班级管理评定,并评出文明班集体。每周(月)检查情况反馈各班主任。

   9、有计划的培养各班团队干部,定期召开会议(团队干部工作会议各两次),提高他们在班级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发挥学生教育学生的功效。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构建一支政治素质高,能力修养强,作风朴实、道德高尚的、稳定的德育工作队伍。每周召开一次政教处工作会议,安排周工作任务,利用班主任例会组织班主任理论培训,提高素质,增强责任感。

   2、严格考核班主任工作,包括卫生、规范检查、两操评比、班内宣传、班校会情况、各种上交资料等,每月向全校公布,并计入班主任业绩档案中。

   (1)班级管理,讲求实(抓落实不留死角),细(细致入微),牢(定规矩并抓牢,不松懈)

   (2)教育活动,讲求丰富多彩,体现时代性,实效性,针对性以及创新精神。

   三、加强德育科研课题的研究

   1、完善"自主教育"和"七年级学生家庭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两个课题。

   2、以自主教育为大课题深入细致地开展了起始年级家庭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探究工作,学校通过家长会、组织培训、家长经验介绍等形式使家长充分认识到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甚至有时其作用远大于学校教育。只有双方的密切配合,才能培养好学生的品德。

   四、创建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

   加强校园卫生工作,落实责任到班,作到“三打扫、两维护”,坚持每天两次检查,使校园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观。继续搞好综合治理,借助社会有关力量搞好周边环境,继续搞好我校与本镇派出所警民关系,增强打击力度,使我校的周边环境有所好转,基本杜绝打架事件。强化学生进出校园必须有班主任开条的制度、住宿生请假由班主任批准带班领导签字制度,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协助体育组组开展了各类体育比赛,比赛中渗透了德育内容,营造德育氛围。为了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校园美化和班级亮化建设。

   五、本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1、寒假学生生活丰富多彩,开展的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之----“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我和长辈比一比”践行活动收效较好。学生能认真按照表格设计内容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能从调查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总结,并能结合自身查找不足,确定今后发展方向,为我校自主发展教育奠定了基础。

   2 三月份 以“文明在我心中、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为主题开展了卫生安全法制专题教育并开展了系列主题班会活动。以“雷锋就在我们周围”组织团队员进行了社区实践活动,使团队干部深刻体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为了大造“文明礼仪伴我行”的舆论氛围,激发学生争做“在校是好学生、在家是好孩子、在社会是好公民”我校于三月初启动了“文明从我做起”签字宣誓仪式。三月末按照校外办工作部署开展了中小学生安全知识专题教育并组织了安全知识测试。

   3 四月份 以“强化安全教育、突出重大节日活动、促进学生的文明与修养”主题,开展了中小学生首届辩论赛活动。辩论赛的辩题是“未成年人上网的利与弊” “学生零花钱使用利与弊”正反双方都查阅了许多资料,在赛场上进行陈词、辩驳、总结。本次大赛本着“培养能力,创新思维、拓宽视野,展示个性,加强交流、注重协作”的宗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4月14日的科技艺术节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情感,而且营造了和谐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充分展示了黄松甸九年制学校科技艺术教育丰硕成果和自主发展教育的阶段成果,推进了学校科技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4 五月份以“红色五月继承革命传统教育、灿烂五月丰富团队活动”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主要活动有教育教学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中产生了家长委员会组织并召开了常务委员会议;验收了三至八年级“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以“金色的五月”为主题出了第三期板报;以“端午节”、 “世界无烟日”为专题进行了广播周教育活动;

   5月27日按团市委工作部署号召学生“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活动。

篇6

一、创设情境,诱发需要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水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好的习作应该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要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例如一位教师设计过这样一个作文练习。他对学生说:“我们乡镇地处宝应县的西北边,为了加快集镇建设,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镇政府决定投资兴建一个公园,现在正招募方案。希望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先画一画你心目中的公园的样子,然后再写一写。如果哪位同学的设计方案被采用了,那你就是全镇人民心中的英雄了!”一席话把学生的兴致得很高。学生纷纷拿起笔描画、绘写了心中的公园形象,有的在公园中间竖起了一块水晶雕塑――腾飞,因为西安丰是中国水晶第一镇,经济正在腾飞;有的在公园里开辟了一块方塘,塘里荷叶田田,荷花点点,安丰水乡的韵味尽显其中;有的在公园里还布置了一个展览室,要把革命老区――安丰的历史向游客开放……教者创新的设计,诱发了学生作为一个关心家乡建设的小主人翁想有不凡的表现和受人认可的需要的愿望。在情境想象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关注交往,唤起需要

交往是人类的基本生活活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天天都要在一定范围内相互打交道,进行各种不同的信息传递。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交往。学生也有交往的需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农村小学的许多学生家长都在北京、上海、无锡、镇江等地打工。他们的音讯牵连着许多家庭的心。由于他们常年在外,学生与家长接触交往的时间并不多,我想借此特定形式加强学生与家长的情感交流、心灵沟通,不是能很好地促进许多家庭的和谐团结、幸福美满吗?也能起到协助政府劝告在外打工的人员安心健康地生活、工作的作用。于是,我及时与学生谈了我的想法,并希望他们用经济实惠的写信形式向在外的父母好好说说心里话。因为唤起了学生与家长交流的需要,所有学生都用饱蘸深情的笔,写出了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这次作文成了学生与家长交流心声的平台。思念在流淌,亲情在喷涌,使亲子精神世界更充实、更幸福。

三、鼓励创造,满足需要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翅膀,丰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机盎然,光彩夺目。习作如果失去了想象,就会缺乏生机、黯然失色。

一位老师在作文课上,先生动地给学生讲了龟兔赛跑的故事,然后鼓励学生想象龟兔第二次赛跑会是什么结果。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小手争相举了起来,回答异彩纷呈。有的认真地说:“兔子吸取了上回教训,一丝不苟地跑下去,终于获得了冠军。”有的开心地说:“在比赛的路上,乌龟抄近路,游过了一条河,提前到了终点。兔子绕了个大弯,又没赶上乌龟。”有的嬉笑着说:“比赛路上,恰巧有一段很长的下坡路,乌龟灵机一动,把全身缩进壳里,一只后腿一蹬,骨碌碌地直滚,超过了兔子,又拿了第一。”有的和善地说:“由于兔子跑得急,不小心被路上的一块石头绊了一跤,腿受了伤,不能跑了。后来,乌龟把兔子驮在身上,一步一步地爬着,最后同时到达终点,都获得了冠军。”……这个故事续编,因为满足了学生想象和幻想的需要,所以调动了他们的内在潜质,引发了作文动机,激发了创造欲,学生进入了心理的自由状态。

四、展示成果,激活需要

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需要层次是很低的,或者是为了躲避教师、家长指责的心理安全需要,或者是为获得家长奖励的物质需要……而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作文动机,必须激活他们较高层次的审美、自我实现等需要。其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作文成果的激励功能。

篇7

【关键词】学生活动 有效 课堂教学 设计

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很强,决定了学生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采用传统的“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的中,学生活动看似“热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也非常好。但缺少学生自我生命体的显示,缺少学生自我思维的形成。

因而,如何设计好学生活动,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活动的有效性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整个生命体得到真实的进步和成长,形成自我的学习思想,让课堂学习在学生活动中焕发生命的活力。

那么,学生活动设计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一、学生活动设计目标的确定

面向学科体系、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个人发展三个方向,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核心确定目标。目标的确定要把握好几个度。

(一)目标确立要适度。课堂学生活动设计是根据本班的学生学习需求水平而确定的活动方案。活动的目标是针对学习者个体发展,培养目标而确立的,因此,培养目标要适合本班学生的学情,使每一位学生能顺利完成目标任务。

(二)目标实施有梯度。在学生群体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征、兴趣爱好都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活动状态。这样,课堂教学中,活动任务的实施应该考虑难易适中,有层次,有梯度,让所有学生都能进步。

(三)目标完成有效度。效度是指检测目标和结果是否一致。为了达到活动结果与课堂设计目标的一致性,在设计学生活动目标时,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结合实际,确立效度较高的课堂学生活动设计方案及相应的评价标准。

二、学生活动设计内容的涵盖

学生活动设计既要立足于教材,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又要超越教材,结合生活、时事、区域特点、班级学生情况等实际拓展内容。其基本原则有:

(一)具有科学性。教师是学生完成任务活动中的组织者,是学习任务具体内容的策划者。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编排体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知识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学习任务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入手,力求做到科学准确,系统适量,让学生都能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便于形成系统的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具有探究性。学生活动的内容具有探究的价值和空间,能启迪学生思考、探索。设计学生活动时应预设有利于学生生成问题的空间,利于学生的合作和交流,在探究、讨论或实践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具有适用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因此,学生活动设计的内容应该尊重教材,也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符合信息时代的特征,最好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抓住学生身边的事物,合理利用本土资源,体现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参与热情。从而把信息技术内化为学生生命体中的自我成长和发展,进而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具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学生活动时应以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为素材向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提高其学习的效度。在不降低教学要求的情况下,追求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可教性,减轻学生思想上的负担。

比如在闽教版的八年级下册活动七《编辑音频》中,我设计了“我的手机铃声我做主”这一学生活动。情境导入:欣赏个性的手机铃声;布置任务:制作有自己特色的手机铃声;组织学生讨论制作的步骤;提供相关操作的导学案和配音用的音乐素材,学生分组探究活动,老师在学生需要时及时提供帮助;评价。

学生的创作能力是无限的,给学生一个创作情境,给学生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学生便会全身心投入,不用教师强迫去学这学那,学生会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找到相应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本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学生自己设计文字内容进行录制,自己完善铃声。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发现有噪音,就会想到降噪,发现没有背景音乐太枯燥,就会想到合成音乐,合成后会发现语音和背景音乐长度不一样,就会想到能不能把声音截取成一样长。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在关键点进行点拨,学生即会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完成作品。

三、学生活动设计流程要环环相扣

在设计学生活动流程时,要注意活动的连贯性。每个环节要环环相扣,又要注意灵活变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充分观察、交流、尝试,享受发现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堂是复杂多变的,教师在设计学生活动时应考虑学生在活动中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们对哪些感兴趣,对哪些感到有学习的障碍,应该怎样应对。应如何捕捉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可能的课堂生成及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等问题,都应考虑周全。可以把若干个小的活动彼此相连,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可以用同一主题的任务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串联起来,这样过渡将更自然,学生的活动就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思维不会跳跃分散,有利于知识的建构,提高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四、活动设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由于受遗传、环境、文化差别等等的影响,个性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教育的结果,同时它也是教育的依据。因此,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的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维的迸发。设计的活动要给学生留有创造的空间。

如八年级下册活动二《逐帧动画》中,在学生通过导学案理解了逐帧动画的原理和操作要点后,任务:自由创作一个逐帧动画,要求作品健康,内容积极向上,有创意,能表达某个主题。比如,可以是做书本上的实例――倒计时,也可承接上接课时中画的小丑,做小丑跳舞……任务是开放式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一节课结束,有许多同学由于做的小故事,时间不够,没形成最终成品。但学生创作的热情很高,下课了也不愿离开,要求我开网络,发回家继续做。因此我不得不把作品的评价时间放到下节课。从最终结果看,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是宣传交规的,有的是禁烟的……就是倒计时面板都各有各的个性。

总之,学生活动设计要遵循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原则。但俗语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以上内容仅仅是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重中之重的学生活动设计作出的一点点探索。在课堂教学中也收到了一丝丝效果,最最欣喜的是学生产生的一些些变化,感受到学生这个完整生命体的成长和发展,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便是坚持不懈继续探索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篇8

【关键词】微信 大学英语 翻转课堂研究背景

1.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学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改的不断进行,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各种新型的教学法与教学模式也层出不穷,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由于各个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和方法本身存在巨大差异,导致来自于不同省份和地区的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分级分类教学效果有限,因此给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最突出的问题体现在: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难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而学生对教学的消极反应甚至不满情绪又负面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因此,采用新型又有效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2.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是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最初提出的一种全新的颠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具体是指由教师制作视频,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学习知识,在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学生集体协作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步骤的对比如下图[1]:

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课堂中课内和课外的内容,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写作能力,自我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符合架构主义和系统论的设计思想[2]。

一、微信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势

1.移动学习

Mobile-Learning, 移动学习是一种基于便携式移动设备进行的数字化学习,依赖于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计算机网络实现教育内容与教育服务的传输,通过移动计算机技术实现交互式教与学活动[3]。移动学习也经常被定义为借助于移动电子设备的学习[4], 目前学习者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网和4G网络随时随地学习的模式。其中微信是一种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实时通讯工具同时也是比较受欢迎的移动学习工具。

2.微信融入教学的可行性及优势分析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即时发送语音、视频、文字和图片,支持多人群聊的智能手机社交软件,微信公众号是在微信基础上推出的一种一点对多点的信息推送平台。自推出以来受到各个群体的喜欢,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群体。截止今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微信用户平均年龄只有26岁,97.7%的用户在50岁以下,86.2%的用户在18-36岁之间,其中18-25岁的用户占45.40%;在职业划分方面,学生用户占19.70%[5]。

庞大的学生用户群体可以在微信公共平台上获取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素材,而且可以突破课时和学时的限制,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使得英语学习更加灵活并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先在各种英语学习相关的公众号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再利用微信的语音、视频以及群聊等功能,自主地参与到讨论和听说训练中去。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以及口语和听力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教师作为教学中的辅助者,可以借助微信平成布置教学任务的环节,与此同时也能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给予引导和帮助。因此将微信融入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是完全可行并具有显著优势的。

二、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现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中,一般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做主体,把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当做起点,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翻转课堂教与学“翻转”的显著特点。然而翻转课堂是由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所共同组成的双方的互动过程,如果过分强调“学”因而忽略“教”,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失去翻转课堂的意义。

笔者认为,若想在翻转课堂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有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案,整合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提供全面的指导。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可以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教学准备、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课堂综合评价(见图2)。

教学准备环节主要包括教师将准备好的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任务以及制作好的教学视频和课件到微信公共号和各班级所在微信群内;记忆理解环节是要求学生在公共号上观看课件与视频,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和篇章结构;在应用分析环节,学生在线完成教师提出的与该课时相关的学习任务,如课文理解、小组讨论、主题报告等等。学生自主将之前所学的相关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运用到各种任务中去,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及实际运用,这是超越记忆理解的更高阶的学习阶段。与此同时,教师的作用是进行引导与适时给予帮助;课堂综合评价环节是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学习过程,是展示学习成果的最重要阶段,是把事先准备好的各项活动呈现给老师和同学们的过程。由于原先传统课堂上的讲授环节被转移到课前,利用微信平台在课下在线完成,课堂上用于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时间得到了大幅提高,师生可以针对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同时也可以互助协助共同完成基于真实语境的教学任务与各项教学活动,教师给予适时适量的指导、反馈与综合评价。

图2 翻转课堂的四个环节

现以第二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三)第四单元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为例,将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载体,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教学活动,课后讨论反馈三个环节来阐述。

(1)课前自主学习。课前,教师需要完成两项任务,分别是录制微课程和制作学习任务清单。微课程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内容,教师录制10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示例讲述本篇课文中美国五大文化象征之一的“自由女神像”部分,介绍包括问世时间、设计者、设计原型、地理位置以及背后的故事等背景知识的介绍以及对该部分语言点的把握。同时准备与该部分有关的配套学习材料,如:自由女神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学习任务清单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材料,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步骤等,目的在于让学生依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本单元由于一共涉及到五个著名的文化标志,因此学生们的任务就是搜集其他四个标志(芭比娃娃、美国哥特人、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的相关资料,制作PPT,准备课堂展示(presentation)。随后教师将微课视频、图文资料以及学习任务清单发送至微信公众号。由于发送学习资料的时间相对固定且与具体上课时间尚有一定的时间差,这样便于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生也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清单上的任务;另外,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或者本身基础较弱的学生,他们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或者微信群组讨论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对于更深层次的问题,学生们可以给微信公众号留言或者通过微信直接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把握教学重点,有针对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课中教学活动。学生在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之后,进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主体。课堂主体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小组讨论环节、知识梳理环节、成果展示环节以及巩固拓展环节。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针对视频内容,对照教学目标与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课前视频自学后,仍有疑问未解的同学可通过组内讨论、组员互助等形式解决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小组讨论之后仍然存在的共同问题,则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解疑答惑。这种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在知识梳理环节,教师对微课视频所展示的内容进行梳理与总结,此环节目的在于纠正学生在自学以及小组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未解决的难题、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理解的偏差。学生通过知识梳理环节能进一步强化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

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让学生播放学生自己事先准备好的PPT,并进行课堂展示(presentation)。此环节是翻转课堂的重点与核心。在完成学习任务清单上的任务的同时,展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新学的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是展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的绝佳场合。在成果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认真聆听,展示结束后指出学生展示过程中的亮点与存在的问题;学生课后修改PPT,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彼此的表现,汲取他人的精华。

在巩固拓展环节,教师可以增加任务难度和要求,如给学生布置一项调查研究任务,介绍其他国家相应的文化标志,并以分组比赛的形式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3)课后讨论反馈。课后互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鼓励学生在微信平台上讨论学习内容、分享学习心得、巩固已学知识。教师也可在微信群里课后相关作业,学生可通过微信的聊天功能与教师互动交流。

三、结论与挑战

大学生有充裕的课外学习时间和灵活的学习安排,非常有利于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代社会又是网络社会,大学生基本具备上网的条件,微信又是在学生群体间最为普及的一种即时通讯工具,因此将微信平台应用到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去是具有可行性的。

总之,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挑战,它将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去,尤其是大学英语课堂,更是能通过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方式随时随地接收最新的学习资讯。学生们通过移动的自主学习与深入的课堂讨论展示模式,能够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胡竞. 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与研究[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5(5): 78-82.

篇9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要求教师的培养必须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推动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学前教育学课程须秉持实践取向,重新定位课程目标,突显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调整课程结构,强化课程的实践取向;优化课程内容,满足职业的实践能力需求;创新“任务设计、提供资源、解决任务、反思提升”的3RD教学模式,突出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考评方式,重视实践过程的评价;加强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整合、管控,巩固和扩展课程的实践能效。

关键词:

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实践取向;卓越教师培养

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针对当前我国教师培养仍然存在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1]等突出问题,教育部在2011年10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针对我国现行教师教育课程的弊端并借鉴国际教师教育的经验,提出了“实践取向”的改革理念。随后,2014年9月18日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提出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抓手,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推动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从而推动师范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诚然,实践取向是教师教育课程应有的核心理念。教师专业的实践性本质和教师知识研究的新进展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必须关注和解决实践问题,指向于未来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在遭遇“在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上乏力”的困境之后的必然选择。

一、学前教育学课程的现状剖析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是传统三学课程之一,理应受到师生的重视。现实状况是教师老生常谈,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课程兴趣不浓,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效果欠佳,课程根本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反而陷入“学生厌学、教师懒教”的困境。形成当前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长期以来课程教材更新不够,没能及时反映出幼教改革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新内容。第二,教师教育观念老化,仍然沿袭“满堂灌”的传统模式,没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第三,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价值认识不足,对理论学习有抵触情绪。诸此种种使得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沦为“挂在嘴上、流于形式”的枯燥理论复述。

二、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策略

依据卓越教师计划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导向,学前教育学课程应当秉持实践取向,“必须关注教师的专业实践和教育现实问题,必须支持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必须支持对实践的反思和教育知识的建构”[2],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刻的改革。

(一)重新定位课程目标,突显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提出要“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1]在此指导下学前教育学课程目标需重新定位:(1)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树立现代、科学的教育观念;(2)要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环境创设与利用的能力、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能力、设计和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科学评价和引导幼儿发展的能力等,具备从事幼教职业的基本专业技能;(3)要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幼儿教育的实际问题,在实践和反思中将“外在直接传递的理论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和技能。这一课程目标强调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突显了学前教育学的实践性。

(二)调整课程结构,强化课程的实践取向由于二元认识论对人们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学前教育学课程始终被贴上与“实践”相对的“理论”课程标签,导致课程与实践脱离,这也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传统三学课程改革面临的最难解的隐疾。事实上,实践课程中包含有理论的授习,理论课程也设计了实践内容与环节,实践与理论并非区别课程性质的标准指标。当前,应当结合改革背景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科学调整课程结构,改变以往用理论课和技能课区分课程的方式,将课程整体划分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1]当然依据惯例,结合课程内容的特点,有些课程会偏重于技能培养,有些课程则会偏重于理论研习。但此处课程间只有理论内容与实践环节比重的区分,而不再是课程性质的区别。作为教师教育课程,学前教育学课程应当改变传统的定位,强化课程的实践取向,将实践内化为课程的标准,渗透到课程设置、设计与实施的全过程中。一方面,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流程、岗位职责进行分解,将其与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有效对接,形成模块化、任务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深度剖析《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在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中反映专业标准的理念和内容,逐条落实专业标准的具体要求,具体见图1和表1。

(三)优化课程内容,满足职业的实践能力需求基于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学前教育学课程需“突出实践导向的课程内容改革”。其课程的建构不应遵循学科逻辑,不应过度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应当遵循实践逻辑,从教育现实问题出发,围绕实践问题来组织教师教育课程[2]。慎重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推陈出新。积极更新教学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1]课程教学内容尤其要反映当前国内外关于儿童发展与评估、早期适宜性教育、师幼关系、幼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新进展,激活课程的时效性、生命力和持续增长点,开拓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学术视野。课程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除了微观上了解和把握幼儿园的常规组织、管理程序及具体状况,更要主动关注学前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入园难”“择园贵”“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早期家庭教育的缺失与误读”等。解读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比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和前景。分析教师的专业实践需求,围绕教师的必备知识和能力来组织课程内容,并将其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设计,充分融入优秀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和批判反思能力。

(四)改革教学模式,突出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据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精神,要达成课程的实践性目标,重在抛弃传统“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要秉承“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展自主式、合作式的探究学习,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与方法,为学生思维和行动的解放营造宽容、共生的学习氛围,真正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师范生学习方式,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1]鉴于此,笔者尝试对学前教育学课程进行实践改革,总结出3RD教学模式:即任务设计(Design)、提供资源(Resource)、解决任务(Resolve)、反思提升(Reflection)。1.任务设计(Design)课程设计的主体思路秉承“将理论原理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将理论原理与教育实际结合起来,引入现实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从而设计多样化的实践任务。任务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如下几种设计形式:(1)思考讨论型任务。即对提出的任务对象进行专业性、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加深对任务对象的认识,开阔专业视野,激发思维的延展面和纵深度,包括能引发辩论的争议问题,比如“幼儿学习英语利弊之争”“幼儿男女同厕与分厕之争”等;有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比如“农村幼儿园发展的困境”“学前教育发展的量与质”“幼儿园教师的素养与专业成长”等;值得探讨的真实案例,比如“虎爸虎妈的教育之思”“幼师虐童案引发的思考”等。(2)分析解决型任务。即针对具体的任务对象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类任务多与教育现实和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包括当下学前教育中的热点问题,比如“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入园难,进公办园更难”等;学前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比如“不愿喝水的豆豆”“家长的烦恼和孩子的童年”“六一节的主题墙”等;还有针对幼儿园具体教育活动及游戏活动案例进行的主题式切片分析。(3)模拟操练型任务。即通过创设仿真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操练从而初步认识和掌握保教技能的任务,多涉及教育教学的微观领域,比如让学生分小组设计并布置幼儿园某一班级的环境,让学生模拟组织表演各种形式的游戏,让学生模拟家园沟通的场景,让学生模拟完成某一领域的一次教学活动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不同形式的任务,既可以是单一任务,也可以是多种类型任务的组合。2.提供资源(Resource)资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支撑,也是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起点。将多样化的资源呈现给学生,教师将思考视角从传统的“要教什么、能教什么”,变换成学生的“要学什么、能学什么”,关注学生学习的程度、状态、兴趣和境况,让学生依据所需自主选择、利用和组织资源。资源既包括教材、文献、书籍、报刊等平面媒体资料,也有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还有诸如MOOC、精品课程等网络资源,教师的指导也是重要的资源。事实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非易事,教师要能敏感把握专业发展的动态和走向、清晰辨识信息的真伪、有效筛选优质精良的资源、科学选取资源的最有效呈现方式,还要考虑资源的深度利用率。3.解决任务(Resolve)每一项任务的解决就是一个完整的实践体验过程。以往的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学习脱离了具体情景,缩水成对抽象术语的记忆。”[3]现下将理论知识置于具体任务的分析解决中,将实践体验整合到课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分析思考,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实践中去,提升实践能力。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变讲授者为指导者,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创造自主探究的氛围和机会,学生可选择自学、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形式,教师依据任务的性质和内容运用问题解决法、头脑风暴法、辩论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模拟教学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多元化地批判和反思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可行性建议,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从而切实增长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4.反思提升(Reflection)教育教学技能的形成虽然十分重要,但它只为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必要的条件,而非实践能力的全部,比操作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思考的方式,“像教师那样思考”[2]。课程必须提供学生消化和反思的时间、空间,为实践的审视和反思提供多重视角,引导学生有效地沟通理论和实践。同时学生应对自己的经验和观念进行反思,在此过程中主动建构或重建教育知识,发展实践智慧。反思是个体基于教学理论和理性分析,将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主要经验(primaryexperience)进行分析概括的过程[4]。在每一项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任务解决过程中发生的有意义的现象、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判断其与任务结果间有何联系及联系发生的机制,从而将教育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清晰呈现出来,从中有意识地发展和提升实践智慧。以下是结合具体的案例呈现3RD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教育内容:幼儿园教学活动实施的指导教育目标:让学生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实施的方法与技巧任务设计:(1)观看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育活动《多彩的京剧脸谱》;(2)观察和剖析活动实施中开始、展开和结束三个环节中教师的行为与幼儿的反应;(3)分析和评价活动实施的效果、亮点和存在的问题;(4)剖析问题的成因,找到解决的方法;(5)重新设计这项艺术领域教育活动,在微格教室录制下来,然后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和交流,进行集体研讨。提供资源:(1)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育活动《多彩的京剧脸谱》视频;(2)教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文献资料(略);(4)手机网络,多媒体设备,微格教室;(5)教师的指导;(6)三份需完成的表格,包括“活动观察表”“活动分析评价表”“活动设计方案表”。解决任务:本次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精神,学生们分为四个小组,先观看视频,然后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资源进行分析、讨论和实践,教师适时引导、点评和指导。最终各小组顺利完成了三份表格,并提交了一份自制的模拟教学活动视频。反思提升:(1)小组内交流分享本次课的收获;(2)提交一份课程心得体会。以下摘选的是学生的一段课程反思:教师通过提问来推进教学进程时,问题应该基于幼儿现有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来设计,应该是幼儿通过思考能够回答的问题。如果幼儿不能顺利回答出问题,那教师必须反思问题是否设计的合适或是提问的技巧是否存在问题。比如视频中金老师想让幼儿明白各种色彩的脸谱有着不同的文化表征,金老师首先直接问幼儿红色脸谱代表什么意思,幼儿回答出来了,可当她问黑色脸谱代表什么意思时,大部分幼儿回答不出来,金老师补充问黑色脸谱的代表人物有谁,幼儿说有包公,金老师再次问黑色脸谱代表什么意思,幼儿就回答出来了。可接下来金老师又直接问白色脸谱代表什么意思,有个幼儿起来回答说代表曹操,金老师再次强调问题,结果幼儿都很困惑地看着她,给不出答案。此后金老师好像反应过来了,接下来就调整了提问的顺序:先问脸谱的代表人物,再问这些人物的性格,最后问脸谱色彩代表的意思,幼儿在金老师的引导下终于答出了这些问题。整个问答过程并不顺利流畅,在我看来问题有二:其一,金老师想让学生理解不同色彩脸谱的文化表征,这对幼儿来说是个非常难理解的内容,这一目标是否适合幼儿当下的身心发展水平,值得探讨;其二,金老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储备。依据思维发展中先具体后抽象的特点,教师的提问应该先让幼儿了解每种色彩的代表人物有谁,然后再说出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从而引导出脸谱色彩背后代表的文化意义。并且幼儿之所以能回答出红色和黑色脸谱的意义,应该是对关羽和包公两个人物比较熟悉。可是他们对曹操、窦二顿、典韦等人物不太熟悉,如果教师不引导,幼儿是无法顺利回答出问题的。

(五)转变考评方式,重视实践过程的评价对学前教育学课程考核方式和形式进行改革,重视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力求评价更加全面、客观,调动和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加大过程性评价所占的比例,将学生的日常作业、课堂表现等纳入考核并成为重要指标,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关注学生的常态表现而非终期性考试成绩。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改革课程考核的形式,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不再以突出理论记诵的卷面考试为主要考核形式,而是灵活采用口试、实操练习、模拟教学等形式,引导学生把学习目标从提高试卷成绩转向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

篇10

【关键词】制约;数学快乐学习;因素分析

Restriction of villages and towns happy students explore learning factors

Pu Xueliang

【Abstract】Factors restricting the students happy to learn the reason is various, the important factors from environment,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 research method, teaching methods, the family, self-control, the intrinsic factors of self-confidence and perseverance, don't adapt to the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of external factors, their behavior deviation factors, social factors, learning, psychological factors, parents' education ideas, many aspects, such as through the students learning and lif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at exis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learning is not happy factor, the intellectual, emotional, conve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measures implementation in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alize the education low, little, much, teaching principle, let students learn happily and long health.

【Key words】Restriction; Mathematics learning happiness; Factor analysis

国力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要求我们改良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得到提高。据报道:在我国现有的3亿多学生中,被教师、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5000万人,即每5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乡镇中学“差生”呈不断上升趋势,如此多的“后进生”不但体会不了学习的快乐,走入社会后,使我们的民族整体素质降低,甚至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而改变教学模式,减少学困生,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而造成学生学习不能快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

1 内在因素

(1)自信与毅力缺乏导致学习不快乐:自信与毅力的缺乏是造成学习不快乐的主要内在因素,调查发现,学习成绩总是与学习自信心、学习兴趣和不断克服学习困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九十年代后出生的中学生大多数是家中的“小皇帝”,家长对他们百般宠爱,造成他们的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心理承受能力差,一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和学习兴趣,进入初中后,教学内容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较大,教师辅导的时间相应减少,对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要求增强,若教师没能很好地教给学生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办法,随着学习的积极性的降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也会随之下降,必然使他们的成绩随之下降,对学习的兴趣不断下降,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这是学习感到不快乐的主要的内在因素。

(2)学习心理因素而导致学习不快乐有:①消极、厌倦心理: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学生主要是想搞好学习,而又学得不法,主要是由于高强度、长时期持续学习活动而导致的学习能力降低,学习效率不高,学习压力大,对自己的期望又高,学得不成功、学习方法不对,错误率增大,久而久之就对学学习产生消极、厌倦的心理,兴趣下降,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②畏惧学习而产生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基本上是学习方面的差生,主要原因有:智力较差、学习方法不当、刻苦努力不够,或考试屡考屡败,形成严重的失落心理,从而产生颓废、畏惧、伤感和焦虑、困惑等情绪,天长日久在心里上形成了“学习是痛苦”的条件反射,忧虑、畏惧心理自然产生,常常以失败者的心态迎接新知识的学习,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个别学生甚至能愿打扫卫生、冲厕所等,也不愿学习。③惰性心理:有这种心理学生大多是意志薄弱,最多是有几分热度,但坚持不长,过后又恢复了原样,由于长期养成的松散、惰性习惯,害怕艰苦的脑力劳动,缺乏毅力造成了意志薄弱,当遇到难以逾越的学习内容时,他们中大多数就会退缩不前,丧失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很难在学习中难体会到快乐。④心理失衡而引起自责、依赖心理,造成学习不快乐: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对学习有一种天生的“恐惧症”,而自身学法呆板,当教学内容没有触及到自己的兴奋点,学习环境不良时,往往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对学习冷淡,由于缺乏信心,心情紧张,导致严重的自责、依赖心理,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七年级尤为明显,在统计中约有43.6%的人有这种心理,表现为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探索精神,期望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门别类地归纳、概括、一一讲述给他们,最好是不动任何脑筋便能统统地“被动接受”,课内外练习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摸仿,生搬硬套,这样的学生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性思维受抑制,学习兴趣丧失殆尽,被动地学习。

(3)自身行为出现偏差:学生从小成绩不好,从小到大都得不到父母和老师的肯定,很难感受到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只好利用网络游戏代替学习,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借助网络游戏的通关杀敌发泄情绪,获得心里成功的满足和,调查发现:沉迷于网络的原因90%都是由于家庭不正确教育有关,当小孩成绩不好时,很少有父母静下心来,去跟孩子交谈、聊天,去了解孩子的心里渴望,由于从小开始,得不到父母和老师的肯定,父母教不得法,辅导不力,久而久之就出现会厌学情绪、学,出现行为偏差。

(4)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七年纪学生普遍反映的是,上课部分能听得懂,但作业不会做,考试成绩多数在30~70分之间,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发现:小学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把重点题型分类,反复多次重做,且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较多相应题目,让学生课内外反复练习,甚至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而初中阶段,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教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造成小学、初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异,中间又缺乏有效过渡手段,使得初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学无方,内容过深,学生接受困难,随着时间推移,在学习中感到不快乐成为必然。

(5)意志品质与意志力低: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是学生自身的因素,此外智力因素对学困生学习状况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并非主要因素,而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用功的程度不够,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等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状况等非智力因素,没有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上课时不能做到认真听讲,部分学生在老师讲课时精力不能集中,他们经常走神或做小动作。能坚持每天拿出一定的业余时间学习的仅占少部分,能坚持独立完成作业的仅占三分之一,另有部分学生基本上不做或很少完成作业或抄袭作业,让他们很难感受学习的快乐。

2 外在因素

(1)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父母整天忙于生计,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对孩子的学习、行为不闻不问,从小让孩子自己去学习,自己关照、管理自己,孩子从小得不到父母的精神关爱,由于这部分孩子心理还不够成熟,自控能力差,及易被社会青年拉拢、利诱,上网玩游戏,早恋、偷盗、打架成性,造成行为偏差,再加上无人督促学习,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认为学习与否都一样,对学习毫无兴趣,是直接导致学习不快乐的主要外在因素。

(2)受教材、课时、学法的变化因素影响:农村中学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寄宿生”,他们远离了父母的呵护,诸多方面的事情都要自己独立完成,在生活上,必须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学习上,小学阶段,教材内容少、通俗具体、题型简单、课时充足、课容量小、教学进度慢、讲得细,重难点反复强调,类型归纳齐全,对各类知识反复训练和强化,且有足够时间对各类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进入初中阶段后,学习内容变为抽象,知识点增多,课容量增大,课时减少,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各类题型不可能面面俱到、归纳整理,升华提高。这些不适应因素均会逐渐影响学生学习,从而使部分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信心和兴趣,进而造成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让“后进生”很难感受学习的快乐。

(3)受教学评价因素影响:陈旧的教学评价是产生学困生的催化剂,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评价就是以考试的结果为标准,评价教师看成绩,评价学生看成绩,这种单一的教学评价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没有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而没有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就扼杀了学生时时都可能会有的成功、快乐与体验,泯灭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及主动、自觉学习的兴趣;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及主管部门仍采用陈旧的教学评价(重成绩、看分数)来对教师进行评价、奖惩,致使部分教师不敢放手进行素质教育,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现在的课改书,穿新鞋、走老路,上级主管部门来督查时,派一两名教师代表,上一两场“示范课”,领导走后,一切是外甥打灯笼――“照旧”;使素质教育啼笑皆非,这犹如在生产学困生的反应堆中添加了催化剂,让低水平的学生难感受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

(4)受教师教学、教材编排因素影响:①教学目标过高,教学内容不恰当是产生学习不快乐的重要因素:由于应试教育体制、考核制度等各种不良因素的驱使,教师的教学目标往往定得过高,并且无论学习者是哪个层次,都用同一个目标来要求,整齐划一,用尖子生的标准来要求那些基础薄弱,认知结构还远未达到教师所要求层次的学生,随之而来,其情感状态必然受阻,这就势必使得一些基础稍差,思维不够灵活的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有失败感,丧失自我、缺乏自信,若教师对他们关注得较少,久而久之就完全踏入了学困生的行列,更谈不上学习的快乐。 ②教师教不得法,“导练”内容设计不合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快乐是在不断的战胜困难中培养起来的,其一:我们的大部分中学老师都是教学生“接受知识”,而不是教学生“学知识”,学生的学习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只有很少的自学时间,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进行学习,所学内容也都是由老师选定的,是那种典型的“要我学”,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课堂上听,课后作业应付了事,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整理等环节,知识松散零乱,没有形成系统,对概念、性质、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不善于归纳,总结,比较,不能使知识网络化,加上理解不深,推理不严谨,影响了知识的掌握,直接导致教与学的脱节,这也是产生学习不快乐的催化剂之一。其二:部分老师教学方法单一,在内容上没有精心编排好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的问题,更没有培养学生在“不断解决新问题”中体会到成功与快乐的方法和手段,教师教学时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练习、作业设计难度过高,学困生为了完成,抄袭成了家常便饭,教师又难以据此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效率,从而恶性循环,导致学困生的增加,学习乐趣越来越低。③教学内容编排不合理: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是教材,现行教材内容的编排,有的编排违背学生认知规律,违背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难度偏大,脱离学生实际;由于年龄关系,理解能力薄弱,根本无法学懂,加之教材内容精简,说理不透彻,点到为止,匹配的相应习题较少,致使学生无法自主学习,使照本宣科的教师束手无策。最终给学生的感觉是很枯燥乏味,从而缺乏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与兴趣,致使意志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烦躁、厌倦;久而久之就会厌学、甚至逃避,学习感到不快乐。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后,教材的知识结构变化很大,如小学的“数”发展到中学的“式”,随着平面几何的增加,又使学生从数上升到图形的研究与学习,对抽象思维、数学建模有一定的要求,在新教材中又新增了与实际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的知识部分,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出现了大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优秀的知识内容,新增了如移动话费、球赛、最优设计方案、资源最佳调配等很多现代数学问题,学生以前也没有接触过,但现在这些新颖的内容在解应用题时却很常见,因此,新教材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若处理不好,容易导致学生学不得法,很难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

(5)学习方法不妥,也是产生学习不快乐不可忽视的因素:良好的学习方法是为学好学习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先决条件,学生们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在七年级时还能应付,可到了八、九就无法应对,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老师并不多,这就是大部分学生爱好学习、成绩的最佳时期是七年级,而到八、九年级就无法面对,是学习逐渐走向困难的原因之一。

(6)班额庞大,教师组织不力:实施课程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班额不得超过40人,而乡镇的初中班级每班六、七十人是常有的事,一个老师面对如此多的学生,即使是千手观音也力不从心,无法组织教学,稍有不慎,就会使数学学困生的产生成为必然,当班风不正、学风不良时,教师若引导不当,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他们很难在学习找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