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学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级经济学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职;经济法;教学;体会
目前中职学校营销专业的学生,主要是为各超市、企业、商、经销商等单位培养既要精通经济管理又要具备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根据目前中职学校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教学体会。
一、目前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法律是文科类的一种,不管是学什么样的法律,“老师不好教,学生也不好学,上法律课枯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经济法作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更枯燥,更单调,老师讲不好,学生也不愿学。但是,经济法又是涉及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稍有不慎,我们就会触法,轻则头破血流,重则粉身碎骨,进班房。再枯燥老师也得教,学生也得学。因此,老师教得辛苦,学生被动地学得难受。
学生对经济法这门课认识不足。从刚去上课的情况看,学生对经济法这门课的认识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也不知道经济法是讲授什么内容,更谈不上去研究经济法是怎么产生的;经济法所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最后理解经济法的概念,以及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等等内容。学了经济法以后对自己有什么作用等。
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难以接受教师授课的基本内容。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这就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进行预习,对涉及本章节课程内容有关的法律法规提前浏览。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学生由于基础差,加上对学习本身就有一种条件反射的逆反心里,对教材不理不睬,也不听老师讲的内容。
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听课内容枯燥,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特别讲授到有关的法律条文时,像催眠曲一样没有激情,最后睡觉的、讲小话的、玩手机的、看其他课外书的等都出现了,任课教师也感到无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习惯理论讲解的教师,有的先讲经济法总论,再讲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一本教材,从头讲到尾,教师绝对是主导;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填鸭式、满堂灌。有的教师则在经济法教学中只重视具体法律制度的讲解,而忽视对总论内容的把握,越往后讲,学生越没喜好,学生越没喜好,教学效果也就越不好。
二、对经济法教学的体会
开经济法这门课之前,一定要先开法律基础知识课,而且还要把这门课作为考试课进行闭卷考试,逼着学生去记忆一些基本的法律术语和常识。为学生日后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的有关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进一步引导学生加强对经济法这门课的认识,用1~2个课时的时间给学生讲授学经济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最后引导学生如何才能学好经济法这门课等,让学生对经济法充满期待和希望。
在教材的选用上要考虑到“够用为度”和“可操作性”。教材的选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所以,我们对教材的选取一定要有一个终极目标:即“够用为度”和“可操作性”。所谓“够用为度”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分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适应目前中职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喜好,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可操作性”是指在教材的选用上,要体现目前中职生的特点,在内容上尽量多一些通俗易懂的内容,少一些深奥的空洞理论,特别注意的是在案例的分析上也要尽量跟现实的生活贴近,做到越通俗易懂越好。从身边发生的实际例子来展开学习和操作,最好是每一章的实训练习都能让学生会做,而且还要使学生有兴趣去做。所以,在选取教材时既要考虑到本专业学生的特征,又要考虑目前中职生的整体文化水平。
篇2
【关键词】初中 英语 语境教学
语境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运用语言时的具体环境,可以指文章的上下文和口语表达中的前言后语,还可以指交流过程中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多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话题、谈话者的身份、地位、谈吐、文化背景、交际方式等。因而,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境无处不在,两者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忽略了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人们的言语交流就无法顺畅实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学英语、说英语的语言环境,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境实践内容是以教材为本,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适当向课外延伸,就能使学生把一种情景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运用到另一语境之中,从而培养语言应变能力。笔者就此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1.课堂教学时的语境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使用全英文式的课堂用语来组织教学。英语作为一种交流信息的工具, 中国学生之所以学起来困难, 主要是因为缺乏运用的环境, 不像婴儿学习母语, 生活在所学的语言环境中, 直接接触信息源。根据教材内容, 我们把语境实践课分为室内语境实践课和室外语境实践课, 两种教学互含互补。恰到好处地使用简单易懂的英语来组织课堂教学,不但可以烘托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激发学生模仿教师用英语组织语言的欲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对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实践过程中并不是盲目地追求“全英文式”,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用语。特别是在面对新生时,教师可以从最简单的日常用语开始,然后再逐步加大难度,将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等循序渐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大多数学生在最初的时候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全英文式”的教学模式,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辅以眼神、手势、动作、表情、以旧内容替新内容等形式来做适当的解释说明,但尽量要避免用汉语解释。
2.渗透活动, 延伸语境。我们在语境教学实践中, 界定知识主题, 寻找渗透点,实现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 界定能力主题, 利用切合点, 实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 界定情感主题, 培植生长点, 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鲜明个性。如在进行第二课堂活动中, 按照“室内与室外并重, 课内与课外并举”的基本要求, 尝试推行了多项教学活动, 初步形成了英语语境实践教学由室内向室外延伸、课内向课外发展、单学科向多学科渗透的发展格局, 确保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 使他们“得法于课内, 受益于课外”。因此, 我们将语境教学的范围更多地定位于课内外衔接、多学科渗透的教学模式, 组织了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沙龙、英语演讲、英语课本剧、故事会、英语手抄报、英语磁带作业、英语卡片的手工制作等多项活动。尤其是《学英语》报赏析栏目的开播, 不但丰富了广播内容, 也优化了学校英语橱窗的创办质量, 使其成为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线。几年来, 笔者一直坚持“办好一份英语手抄报”“抓好节日英语活动课”“设立校园英语广播站”“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等一系列活动, 拓展语言实践的空间, 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内容, 切实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使学生在互动交际的实践活动中, 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3.课前热身, 营造氛围。课前五分钟的英语歌曲接唱、问候、轮流值日报告、对话、表演、游戏、单词接龙、传话竞赛、猜谜语等, 都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这些热身活动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营造一种英语氛围, 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其内容一般在上一节英语课结束时,教师根据所教内容进行布置。学生自由结合,联系生活, 充分准备。如: 学过“im' s FamilyTree”师就布置学生第二天介绍自己的FamilyTree。诸如自我介绍、介绍别人、请求、提供帮助、问路、在车站等。没有考虑语境的作用,结果学生常常记住了句型和意义,但不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也仅对句型进行讲解和练习,没有让语境产生效果,这种训练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在口语上教师应首先讲解基本句型,然后对基本句型进行操练,接下来设计语境让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把刚刚学到的基本句型运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篇3
“知识经济”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新概念,其内涵是指建立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学界通常把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归纳成知识经济,即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科技进步快速,经济效率提高,全球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形态,目前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和运行模式,这对中国经济的运行提出一个严峻的挑战。
中国经济从上一次宏观调控实现了“软着陆”以后,以制造业为龙头的经济增长十分迅速,已经被国际称为“世界工厂”。在GDP总量迅速庞大的同时,中国经济在宏观运行层面上的不平衡、不科学等弊端逐一显露,除了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之类的缺陷外,在资源的投入产出上严重不平衡也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致命伤:中国消耗了全世界25%的钢铁、30%的原煤、40%的水泥;去年进口了9000万吨原油,今年将进口1亿吨以上,对石油进口依赖率正逼进危险的临界线(50%),但如此之大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产出的GDP却不成比例,投入产出率只占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近年来,我国原煤和电能等能源消耗的增幅明显高于GDP的增速,消耗弹性系数呈不断扩大趋势。按照我国GDP增长速度和目前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增长的速度推算,我国未来对原煤、原油、电的消耗量基本上每5年增加一倍,这么高的能源消费,不仅资源不能满足,生态环境也不能承受。
低水平、粗放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中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黄河充斥泥沙、时常断流;长江水质恶化、含沙量增加;中西部土壤沙化严重、空气质量下降,除了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外,中国经济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已成为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症结,这种趋势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党的十六大把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问题落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工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目标,这是十分正确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使中国经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一条正确的道路。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来自知识经济两大基石的全球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来自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世界市场要素的重新配置、来自亚洲经济的新一轮发展,为中国经济进入新的起飞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地区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发的要求,则是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出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我坚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将提高运行质量,继续迅速而健康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
篇4
关键词 实训基地 综合经营性运行模式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1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运行模式探索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密切相关,对于职业教育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当前,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全面加快,并正成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关键工程。其中财政投入的有一大部分用于中等专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很多学校已购买了先进的实训设备,建立了实训基地。但很多学校对实训基地的运行和管理缺少经验,很多设备空置,缺乏保养,到真正需要实训时,却因为实训教师缺少,实训消耗的费用较大以及设备故障等而影响实训教学质量。也有很多学校对实训基地到底采用什么样的运行模式举棋不定,如果能走出一条适合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并在全区加以推广,既能够解决当前实训设备空置问题、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又能使基地解决自身运行的经费,避免了学校因经费负担过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走出一条产教结合,自我发展的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2 实训基地是发展中职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所以在教学体系上,必须建立起具有中职特色的相应教育体系。然而,很多中职院校军都是从各类技术学校转变而来,长期以来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中职院校的学生离开校门后的动手能力较差,用人单位不得不花费很多精力对其进行较长期的岗前培训。当前各中职院校在建设实训基地方面具有很强的共识。因为中职教育突出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所以更应突出实践教学的比例,而实践必须通过实训基地来实现,可见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
基地建设是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的能力培养项目及其标准服务的。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与高等职业教学的组织原则协调一致,实训基地中所配置的专业实训硬件设备应是产业或行业已经开始使用,并且能够代表本行业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的设备,在未来的几年内能体现较先进的技术手段,强调设备的功用和效能。职业教育是培养千百万高技能型劳动者的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效能,才能真正培养出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直接面向生产一线的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建设者、管理者和创业者。实训基地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强与弱,也直接影响到中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与低。
3 实训基地建设的综合特征
(1)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必须场所。无容置疑,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知识和能力是相互促进的。但能力和知识二者并不能划等号,必须经过一个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的过程。而中职实训基地恰恰可以成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的转化训练场所,让学生能够从“有所知”迈向“有所为”。要不断创造条件扩展中职实训基地的功能,真正将中职实训基地建设为提高理论基础,增强专业知识,拓展思维空间的实践场所。
(2)职业岗位的基本适应环境。应用型人才必须掌握职场知识和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强中职学生独立观察、独立分析以及处理问题综合能力,中职实训基地应创造实际生产现场的模拟训练基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具体的设计和操作,更好地熟悉和掌握实际仪器和设备,灵活运用基本工具,不断提高基本工作技能和专业技能。
(3)提升素质及综合能力。实训基地能够在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等方面给学生必要的 “养成教育”,为其走上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依托科技开发、产品研制等实训科目,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经验及通过团队协作来完成各项训练项目,让学生不但可以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同时更能够培养和提高其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4)接触和学习更多新技术。当今社会发(下转第237页)(上接第188页)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业务层出不穷,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唯有了解与掌握更多的前沿技术,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中职实训基地,应引入较为先进的实训技术及设备,让学生尽早涉猎更多新技术领域,更早地接触和学习高新技术。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5)培养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现代化教育应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具备以更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中职实训基地的技术操作和项目实施均能够对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使创造的欲望转化为能力。
4 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综合经营性”运行模式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实训基地应采取何种运行模式?这不能不考虑满足学生技能训练需要,也不能不考虑使用成本的承受能力,还必须兼顾教师的培养和管理的效率等,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的确定应该而且必须服从于基地功能定位。借鉴以上国内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经验,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适合采取“综合经营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这是一种将生产、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实训基地这种运行模式创新之处在于:(1)把企业经营理念引入到实训基地的经营中,以企业经营模式来经营实训基地。(2)与一般的生产性企业不同,它是融学校实训、社会培训、生产加工、技术研发、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3)对培养学生能力,锻炼教师队伍,学校教学,基地生产、科研,节省基地运行成本,增加学校创收都发挥积极的作用。
篇5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改革;理实一体化
《经济法》课程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近年来,不少学者在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如推行案例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课堂互动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弊端,即侧重于理论知识的阐释和理解而忽略了实务操作。其结果是学生学了合同法却不知道如何起草合同、如何解除合同;学了公司法却不知如何设立公司、如何行使股东权利;学了纠纷解决方式,却在发生纠纷后不知如何寻求权利救济、如何撰写仲裁申请书和诉讼文书,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解决这一弊端的有效方法是在高职经济法教学中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本文将从理实一体教学的实施途径和实施条件两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职经济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途径
1.理实一体化教材建设
教材是体现一定教学理论思想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教学理论发挥功效与实践的中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
现行的高职经济法教材体系不同于作为部门法的经济法体系,除了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方面的法律制度外,还纳入了民商法、诉讼法方面的许多内容,如所有权、合同、公司、企业、知识产权、票据、保险、仲裁与诉讼等法律制度,体系庞大,内容繁多。由于受字数的限制,一本教材要容纳这么多内容就只能是堆砌概念和法条。这样的教材很不适合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高职学生的特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虽然近两年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实训教材的开发,但目前的经济法实训教材基本上是理论教材的配套练习题库,根本达不到实训目的。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就必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经济法应用能力为主线对高职经济法的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进行改编,改编的基本思路是:摒弃从理论到理论并追求结构体系完整的编写方式,将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合二为一,根据财经类高职院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就业需要,精选教材内容,创新教材结构,将法理与实务融为一体。在内容选取上,应考虑财经类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以实用、适用为度。对于财经类高职学生来说,初步具备下列经济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是必要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同法(含担保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仲裁与诉讼法等。因此,这些法律制度应当编入教材。在编写方式上,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导入相关法理知识,将设立公司和企业、依法治理公司和企业、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解除合同、撰写法律文书、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的预防与应对、知识产权的申请与保护、寻求权利救济等相关实务操作内容作为教材的重点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经济法的操作技能,把学生从枯燥的法律理论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感受经济法的真实性和应用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2.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
高职《经济法》课程一般开设一个学期,每周教学课时为4课时左右,没有专门安排实训课时,而《经济法》教材的内容较多,为了完成教学计划,现行的《经济法》课程仍然是沿用本科院校的理论教学模式,缺少实践环节。可是,经济法的理论很抽象,而高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从理论到理论、从抽象到抽象的教学模式根本不适合高职学生。虽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改进经济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例如,推行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课堂互动等。这些方法和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但是替代不了实训的作用。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而操作能力的培养不是理论教学所能解决的问题。缺少实训的现行教学模式效果并不好,学生学了一个学期的《经济法》,对理论知识仍然是一知半解,遇到签订合同、撰写法律文书等实际问题时,则束手无策。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该目标能否实现不仅有赖于理实一体化教材的开发,更取决于教学实施环节能否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帮助学生努力在与工作任务的联系过程中去学习知识,也就是必须彻底改变过去与任务相脱离、单纯学习知识的学科课程模式。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必须彻底打破按照知识本身的相关性组织课程的传统模式,要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并根据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来确定教学过程,即在通过对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必须关注的六个要素――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组织、工作产品和工作环境把握的基础上,形成学生对普适性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资讯(获取信息)、决策(做出决定)、计划(制订方案)、实施(进行操作)、检查(审视过程)和评价(总结反馈)。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未来职业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为原则,融“教、学、做”为一体,以行动导向与任务驱动为内核,开展教学工作,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完全对接。以合同法教学为例,可以将合同法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订立合同、履行合同和解除合同三项任务,将教学演变为执行具体的工作任务;在执行订立合同的任务时,教师担任的角色主要是传授合同订立阶段的相关理论知识,如要约、承诺、合同效力、合同担保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订立合同的整个操作过程,包括获取市场信息、决定要约(或承诺)对象、制订要约(或承诺)方案、发出要约(或承诺)、检查和自我总结六个步骤,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在任务驱动下,学生边学边做,不再觉得经济法课程抽象难懂、枯燥乏味。这样,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知识积累和操作训练,基本上就具备了实际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经济法应用能力。
3.理实一体化考核评价
现代的职业教育考试系统,主要目的是在学习结果满足社会需求和满足个性需求这两个领域对学习进行考查。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无论是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还是在满足个性需求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在教材内容和教学组织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情况下,考核评价方式也应当做到理实一体化,可以采用试卷考查和非试卷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采用试卷进行考查时,应将检测学生的经济法应用能力作为考查的内容,如案例分析、法律文书制作等,摒弃传统的纯理论性和记忆性题型,如名词解释、简答、选择填空等,考试形式以开卷为宜。非试卷考查主要是采用对接工作岗位、分组模拟工作过程的形式,如模拟设立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模拟签订合同或解除合同等,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此外,应当将考核成绩分散化,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将每次实训任务都作为对学生能力的一次考核,给出一定评价,并记入总成绩,避免传统的一锤定音式的做法。这样,通过“做”来检测“教与学”的效果,既可以考查学生对经济法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又可以考查他们的经济法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还可以有效地将所有学生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实现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大有裨益。
二、高职经济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条件
1.双师型队伍建设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教学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具备企业工作经历、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实现教师与师傅的对接。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对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和企业法律顾问考试的专职教师,鼓励其利用业余时间在律师事务所和企业从事兼职工作;对没有相关资格的教师,组织其利用寒暑假到法院、律师事务所及相关企事业单位顶岗锻炼,进行社会实践和技能训练,增加自身阅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操作能力,充实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聘请法官、律师和企业法务人员为兼职教师。他们具有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好的理论造诣,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当尽量听取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他们指导学生的实务操作。
2.教学场所建设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场所,包括多媒体教室、模拟法庭、校外实训基地等。多媒体教室具有强大的演示功能,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操作任务,其播放功能则可以让教师从“今日说法”、“经济与法”节目中挑选相关知识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激发学生学习经济的兴趣。多媒体教室是校内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大多数教学活动可以在这里进行。
模拟法庭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模拟法庭教学以“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职业素养”为宗旨,重在培养学生的经济法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模拟法庭上,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第三人、人、证人等全部由学生扮演,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活学活用有关知识,积极主动地解决实际问题。
校外实训基地是连接教学与就业的桥梁,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中转站。学生经过在校两年或两年半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然而这些操作技能是通过模拟或仿真训练获得的,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否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安排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训,对学生进行真实的工作任务训练,使学生深入实际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就业能力,实现实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 孙中范.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5).
[2]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中高职院校;合作育人;模式
当前,我省职业教育已经由规模发展转向了内涵建设,提升质量和体系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心所在。随着我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的加快和“四化两型”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层次和规格不断提高。同时,顺应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打通中高职人才成长渠道,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已经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高职衔接发展,就必须研究和探索适应湖南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中高职合作育人的有效模式。近年来,我省按照“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具备条件的高职院校为龙头,以产业领域内的规模企业、高中职院校为主体、以专业群建设为纽带,以自愿和互利共赢为原则,努力构建产学研共生发展的深度协作机制”模式,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2010年,全省成立了23家职教集团。这些集团基本对接了湖南主要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也涵盖了基础产业和重要经济区域。职教集团加盟合作单位已达1893家,其中省内外规模企业1093家,高中职院校408所,行业协会和其它科研机构392个。目前,全省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开展订单培养、企业员工培训、学生顶岗实习、教师下企业锻炼、生产技术项目公关和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在中高职合作育人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是总体规模不大,融合度不高。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开展中高职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因此,本课题对湖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中高职合作育人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针对性。
一、构建湖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中高职合作育人模式,切实解决我省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对接度不高的问题
实行中高职合作育人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也是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目前,湖南招生的高职高专学校有71所,中职学校有552所,技工学校有100所,学历教育规模虽然较大,但是很难满足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我省高技能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人才结构与分布还不够合理,人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不相适应。70%左右的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在教育、卫生领域,企业人才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比较缺乏;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人才相对集中,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人才缺乏。在一些行业由于多年缺乏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考核,高技能人才已出现断档、断层,而且已有的高技能人才有的布局不合理,年龄偏大,知识结构陈旧,实际能力弱化,难以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需要。中高职院校之间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互不衔接,造成了教育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积极探索湖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中高职合作育人模式,有利于创新我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机制和方式,提高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利益联接关系,提高职业教育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有效性和吻合度。
第一,以产业需求为依据调整专业布局。对接产业是职业院校深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所在。针对专业布局分散、专业设置重复、专业变化频繁等问题,中高院校要依托区域或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加强校际的沟通与协调,联合行业企业对区域重点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进行深度调查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需求和自身的办学能力,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切实加强专业设置的管理,建设与产业链接相对应的专业群落,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集成效应,切实提高专业布局的适应性。
第二,以产业要求为依据提升专业内涵。提升内涵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所在。针对专业内涵薄弱、服务能力不强、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中高职院校要依托区域或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加强与集团内行业企业的联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中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准确把握区域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要求,及时把产业优化升级过程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融入到自身的人才培养当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切实提高专业建设的适应性。
第三,以产业文化为依据建设专业文化。以文化人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根本所在。针对专业文化内涵不足、功能不强、平台不多的等问题,中高职院校要依托区域或行业职业教育集团,把产业文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层次对接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和过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使文化对接成为实现培养目标的有力措施、创新人才模式的突破口、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强化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要开设职业规范之类的课程或讲座,通过多种渠道,将先进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融入专业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二、构建湖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中高职合作育人模式,切实解决我省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资源不共享的问题
实行中高职合作育人模式是提高中职教育吸引力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我省中等教育阶段生源总数的急剧下降,高等职业教育也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极其严峻的考验。湖南高考报考人数在2009年首次出现回落,比2008年减少了2.6万人。2010年全省共有41.3万人报名参加高考,比2009年减少9.5万人,降幅高达18.7%。2011年湖南省高考报名人数37.2万人,较去年减少4.1万人,降幅达9.9%,相对生源最高峰的2008年减少近17万人。据麦可思-高考生源变化趋势的调查报告,高考人数的下降趋势将持续到2018年。从湖南各地市的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来看,到2010年大部分院校的招生数都开始减少,而长株潭地区之外的地方高职院校的招生数减幅达到14.28%。我省职业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统筹中高职的发展,把高职作为中职办学层次的延伸,把中职作为高职生源的阵地。因此,积极探索湖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中高职合作育人模式,有利于扩大高职教育的生源空间,稳定高职教育的生源规模;有利于在源头上解决中职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就业质量不高、就业稳定性不高等问题,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有利于区域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形成目标一致、功能各异、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格局,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一,生源共享。在当前生源整体下降的环境下,中高职院校要依托区域或行业内的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各自的办学优势,创新中高职一体化招生模式,实行“3+2”捆绑式招生,从而提高中高学校招生的吸引力,扩大生源的招收比例,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这一模式是在职业教育集团一体化办学背景下进行的,同一职教集团内的中高职院校依托集团,共享招生资源,前两年在中职学校完成课程教学,后三年在高职院校完成课程教学。
第二,条件共用。基于当前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不足的现实,中高职院校要依托依托行业或区域职业教育集团,按照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特点,系统设计实训基地建设。要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内的企业,按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强共享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建立厂中校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功能。同时加强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建立校中厂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功能。要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密切校校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合力育人的优势。
第三,人员互聘。针对当前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中高职院校要依托行业或区域职业教育集团,按照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要求,加强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在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吸纳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参与其中,以提高高职专业建设的层次性。在中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吸纳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参与其中,以提高中职专业建设的有效性。只有加强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中高职学校才能在专业建设中实现衔接。
三、构建湖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中高职合作育人模式,切实解决我省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不紧密的问题
实行中高职合作育人模式是破解中高职协调发展难题的根本所在,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之举。目前,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种终极教育模式,在制定培养目标时没有统一的依据,缺乏协调统一的渠道和机制,直接影响到中高职的衔接发展。具体表现在:职业教育管理的多部门分割,导致不同类型和层级职业教育之间的协调性差,不利于中高职的统筹衔接,不利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课程、教材进行统一设置;中等职业教育存在二年制、三年制等多种形式,其中三年制是中职学制的主体,学制的多样化提高了中高职衔接的学制设计难度;中高职专业契合度差,课程衔接难以实现。据我省的有关统计,中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复率达到了30%。因此,积极探索湖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中高职合作育人模式,有利于从专业布局、人才培养体系、运行保障等层面形成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切实解决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为职业院校开展一体化培养提供对策参考。
第一,培养目标衔接。中高职院校要围绕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定位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各自的人才培养规格,注重在培养目标上进行衔接,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的,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职业教育格局。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过程当中,突出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各专业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在充分调研分析本专业所针对的职业岗位(群)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分解图表,为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提供重要依据。
第二,专业设置衔接。中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和不同职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成长的特定要求,合理确定校际之间相互衔接的专业,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切实优化区域内专业的布局、类型和层次结构。在专业设置的衔接过程当中,要依托行业或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建立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信息平台,紧跟人才需求信息和企业用人要求的变化,编制中高职紧密衔接的层次定位清晰、能力定位准确的专业教学标准,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基本规范。
第三,课程体系衔接。中高职院校要根据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制定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推进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机衔接。在课程体系的衔接过程中,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由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全面分析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构建以能力递进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
篇7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家庭作业 布置思路
作业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学科的作业改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真正适合学生的作业布置方式与批改方式;改变传统理念,使作业成为孩子遨游知识乐园的快乐天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家庭作业的现状及思考
1.量多质滥。家庭作业虽可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但因教师对家庭作业的布置设计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所以出现“一多”“二假”“三无效”的情况。“一多”指作业量大,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要被大量形形的练习册所累,身陷题海不能自拔;“二假”指学生迫于教师的强制性措施,要么抄袭他人作业,要么草草应付,只追求答案;“三无效”指学生做作业、教师批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效甚微。
2.形式单一。通过对近两年来所听的历史课进行分析,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喜欢布置低水平的作业,其中“强化”作业、“抄写笔记”作业、“划划背背”作业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种作业以识记为主要特点,以反复操练为手段,有很强的针对性,为升学服务的目的也很明确。而素质教育下的作业不应仅仅是为“得分”,更重要的是它是培养学生思维与能力的载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保持学习的持久性。对于能吊起“胃口”的作业题目,学生往往很感兴趣。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抓住“兴奋点”和“热点”,同时还要注意变换手法。多媒体成功引入课堂为革新传统教学手段提供了可能。
二、家庭作业布置思路
相关研究证明,作业形式有很多,从作业内容看,有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制作作业和表演作业;从作业发生的场所看,有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和家庭作业;从作业的时间看,有短期作业和长期专题性作业;从作业承担者角度看,有个人作业、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作业等;从作业兴趣角度看,有传统的单一性的记忆作业和多样化、趣味性作业。老师如何布置这些作业呢,我认为应该注重实效性、趣味性和选择性。
1.让作业具有实效性。实效性是作业的第一要求,是布置作业应该追求的第一目标。我在上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探究《保护我们身边的文明》一课时,讲到环保的话题,课后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请你写出随手可做的环保十件小事。”第二天课上检查作业时,发现全班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没做,其中包括学习态度较好的一部分同学,我很生气,同学们的解释是:“这个作业太简单了,随手可做的环保十件小事,如不随地吐痰,随时关灯、关水龙头,不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快餐盒,我们读幼儿园的时候这样说,读小学的时候这样写,现在中学了,还要写,真没意思啊!”
2.让作业充满趣味性。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我认为,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设计有趣味性的作业非常关键。在上“中国政区图”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用动画呈现中国轮廓,边上附上中国各省份的轮廓,拖动省份的轮廓到相应的位置,如果是正确的就能贴住,否则贴不住,动作慢了分数就低。学生通过做这个很有趣味性的作业,很快掌握了全国各省份的位置及轮廓。
3.让作业具有选择性。分层作业和自主型作业的布置留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极大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热情。分层作业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确定不同作业类型的形式。我们要面对现实,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学的知识内容等,为学生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哪怕是先分两层,在分层的基础上让作业的形式更多样化,使学生喜欢做作业。如:在学习七年级的历史内容黄河时,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掌握黄河的概貌,治理的关键就行,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除掌握这些外,还要求熟记黄河沿边的水电站,产生洪灾的原因,以及中游奇特的“凌汛”现象等,最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篇8
根据杭州市统计局、杭州市人事局《关于20*年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杭统[20*]26号)精神,现将我市20*年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考条件、办法和时间
1、报考统计专业初、中级资格人员必须持有新换领的《统计从业资格证》。其他条件仍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统字[1995]46号)规定执行。
2、考试报名以属地原则进行。先由本人提出申请,在“杭州统计信息网”“统计表式下载”模块处或在“临安统计信息网”“公告通知”栏下载“20*年统计专业资格考试报名登记表”,按规定填写报名表,经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加盖公章(报名条件见附件1),并交本人近期免冠正面照片一寸二张。报名时,还需提交本人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已取得专业资格证书和《统计从业资格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原件审核后归还)。报名地点设在临安市统计局法规科(锦城街道城中街,中国人民银行旁)。
3、全市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时间为:5月5日—13日(双休日除外),逾期不再受理。
4、各单位对报考人员的资格要进行认真审查,并在报名表有关栏目内签署意见、加盖印章。
二、考试时间及考场设置
1、考试时间为20*年10月19日(星期日)。
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间及及科目为:
上午:9:00—11:30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
下午:14:00—16:30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
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间及科目为:
上午:9:00—11:30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下午:14:00—16:30统计工作实务
2、全市初、中级资格考试考场设在杭州市区。
三、统计专业资格考试培训
为切实提高考生成绩,今年杭州市将继续协同杭州联信财经专修学校(皇诰巷2号杭十中分部〈原瑞金中学〉内,联系电话:87212362、87019873)组织统计专业初、中级资格考试培训工作。各考生以自愿原则参加统计专业初、中级资格考试的培训,培训报名时间截止于5月28日。
培训内容:中级班培训为六门课:统计学原理、经济学基础理论、国民经济统计、会计基础知识、统计分析、计算机基础知识;初级班培训为三门课程:统计学原理、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
篇9
关键词: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探讨
《中级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探讨,对解决方案的寻求既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研中对经济学的假设与模型的设计的应用都有许多重要的作用,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又普遍存在着诸多不足,鉴于此,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生在学习后的学习效果反馈,通过此调查希望找出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为提高研究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建言献策。
一、实证调查分析
为全面了解此项工作的实效性,笔者本着能得到客观的,学生坦诚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在该门课程授课完最终考核成绩公布后的前提下,笔者通过对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014届和2015届新疆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以及2014级高校师资人才培养计划经济管理专业10名学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金融学以及国际贸易等10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在实际的科研分析过程当中都需要扎实的经济学理论支撑。
针对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的《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做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8份,收回有效问卷57份,有效问卷占到98%。问卷设计内容包括:受调查学生的年级,性别,专业这三项基本信息;最终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课程形式,考核方式的满意度,以及对该门课程授课老师提出的意见建议。
受调查的男生与女生人数各占总人数的一半。在这门课程的教学结束之后,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统计,可以非常直观的,相对客观的反映这门课程的最终效果,其中12%的学生,认为掌握的很好,37%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较好,超过60%的学生认为自身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掌握的一般,认为自己掌握的很差的同学为0,这反映出学生总体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不算非常理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6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难度适中,3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较难,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学生都有初级经济学的基础,因此该门课程的难度算不上很大,其中57%的学生认为该课程难度最大的部分在于经济学理论和思想过于深奥,31%的学生认为数学知识薄弱是学习该门课程的瓶颈,还有12%的学生认为曲线太过抽象,由于经济学是一门理论假设与数学推到相结合的课程,所以任何一部分知识的薄弱都会对课程的把握产生影响。经过统计处理,结果详见表3-1。
分析过程中,教材是重要参考依据,尤其研究生学习阶段,本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是范里安编著,对于课程教材选择是否满意的调查中,发现55%的学生较满意,38%不满意,另外有4%和3%的学生分别选择了很满意和很差,表明学生对教材选择的满意度整体满意度处于中上等水平,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推荐不同版本,不同风格的教材作为参考。在调查“值得继续努力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方面,有超过60%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介绍学科新动态,新发展方面做的比较好,当然也有20%多的学生选择了较差。在课件制作,板书设计清晰准确程度的调查中,选择“内容比较清晰”的占到了46%,选择“内容单一”的占27%,剩下的15%。对这一环节很满意,显示了教师在该环节的水平总体是良好的,也有少部分教师在课件制作方面需要继续下功夫。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掌握程度分析。15%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11%的W生认为自己掌握了25%到50%的内容,65%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50%到70%,还有9%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总体达到了老师的预期水平。在学习方式的调查中62%的学生偶尔复习或者预习,19%在课堂之外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仅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4%从不复习和预习,只有15%的学生定期复习和预习,可见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
在对教师教学过程需要改进环节的调查中,有43%选择延长学时,案例教学,这是值得所有任课老师欣慰的一点,不同于大多数课程学生要求缩短课时的呼声,该门课程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是那么低,可以认识自己的不足,他们希望增加课时,增加案例,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27%的学生建议选择浅显的教材,对于这部分学生,就需要教师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引导他们重新系统的回顾初级微观经济学,为后期深入学习做准备;23%的学生认为老师可以组织更多的课堂练习,这部门学生可能是有考博意向的学生,有7%的学生认为应该压缩教学内容。
从调查结果反映出, 83.15%学生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学习目标普遍明确(由于主要以获学分为主要目标,同时为今后考博做准备),认为考核形式及上课形式应该呈现多样性。但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度、案例教学丰富度、认知实习指导程度方面都认为有不尽人意之处,所以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受多种因素制约,在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理论与现实教学存在较大距离,学生缺乏兴趣,课程安排难度大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本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理论内容抽象不太容易理解,授课过程多采用理论授课短渠道教学模式,出现学生理论知识含混不清,应用实践理解不深的现象。首先是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中级微观经济学设计的理论模型以及数学函数过多,会使学生产生学科严重脱离实际的感觉,觉得学这门课程无用,觉得乏然无趣,旷课率极大攀升,最终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恶性循环。其次是课程安排难度大,由于中级微观经济学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学懂内容,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大部分研究生由于英语过级的压力,或打工兼职等一些活动,以及跟导师做课题的需要,很少会利用课余时问来看相关书籍,因此学生们更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学完所需的一切知识与模型理论,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在设置上有一定偏颇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师在以往授课中涉及内容总想着面面俱到,覆盖到教材的全章节。实质上在教学过程中就显示出教学内容的重点不突出,且未给学生给学习自主性的空间。自行查阅资料,读文献,并结合现实经济社会的问题进行思考,解决农业经济中的现实经济问题。例如目前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中的一系列经济学思考,经济学模型的假设与推理。实行满堂课的灌输、未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相对显的不足。
(三)教学案例中存在的不足
教学案例中存在的不足,第一,偶尔出现颠倒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主次关系。《中级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只能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内容较多学时较少的情况下,教师注意案例教学不能占时过长,不能影响到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不能影响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特有研究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这样会削弱经济学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第二,案例与课堂教学的需要紧扣程度不高。案例的编写有时不能紧扣课堂教学的需要,不能仅仅为引发学生的兴趣,引案例。撰写案例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与阅历来控制案例的难度。案例应该有鲜明的主题,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考[1]。
(四)专题讲座、专家讲座学时相对不足
目前,该门课程的理论学时设置在50-60学时之间,每学时50分钟,实践教学学时0~2周,专家讲座学时相对不足。教师最大的困惑是:仅限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无法完整开展实践教学。在目前课程专题讲座学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经济学专题讲座、讨论远远不够,只能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学能力等。这就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学习上的先进性、前瞻性、积极性显的尤其不足,不能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培养出分析能力强并具有开拓创新型的人才。
(五)教学考核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考核方式目前显的有些单一,缺乏灵活性。中级微观经济学考核方式,还是采用试卷考核的方式,而试卷内容以理论分析、简答、选择,以及计算组成。在考核过程中采用闭卷考核的方式,由于考试内容限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极大地削弱了考试分数作为一个科目评价标准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使得考试成绩与学生能力不相符,最终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声誉。
三、实行科学的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缩短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距离
教师应积极开展科研、生产工作,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应该在努力搞好教学的同时,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承担纵向或横向科研课题,从事实际科研项目,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撰写专业论文或著作。授课教师应把自身尽快转化成专业人士,并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广泛获取信息,提高专业技能,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二)改变单一教师教学模式,实行教师多元化授课
中级微观经济学,涉及60个学时,仅由一名教师来授课,方式、方法上难免显的一陈不变,上课的风格也是比较单一。可以尝试由三名主攻经济学课程的多位教师共同分段完成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授课内容。这样可以调整学生上课的新鲜感,以及与教师的互动状态。提高学生的学生效果,也降低授课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的时间冲突,让教师能够很用心的完成他所负责的章节知识的讲授。同时可以避免因个别教师外出进修或者出差过程,造成课程量积压,而使后期集中上课带来的学生强度大,学习效果不佳的状态。
(三)多种教学方式设计与教学设计相结合
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设置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借助互联网的课堂教学,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开辟学生自由讨论板块,学生可以在此论坛发表自己对于该课程的理解和认为授课老师有待改进的方面,从而形成了一个实时更新的教学反馈信息库,为改进教学方式提供事实依据。此外,借助“翻转课堂――参与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课程+专家讲座+经济学课题专题讲座”组合的教学模式,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撰写专业论文,课余时间要求学生借助“慕课-中国大学MOOC”的形式做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全方位立体式的进行教学方式与模式的大胆尝试与改革。
(四)建立科学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应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具体指标应涵盖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平时考核包括:课堂测验、讨论、课程论文、出勤这几个方面,期末考核通过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方式改以写专业论文为主,注重专家讲座的思考反馈、学生借助互联网自主W习效果的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也改变以往的由一名教师掌握一门课程的成绩,而变为多名教师共同以答辩的形式,给出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最终考核成绩体现出更加的客观性,降低一位教师评判的主观性可能。
(五)采用问卷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跟踪毕业生去向和成长轨迹
对本专业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问卷跟踪调查,在问卷中设计学习需求、学习偏好的教学方式、受欢迎的讲授内容等问题,然后通过调查结果,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求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追踪了解毕业研究生在企业和单位工作中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探讨所设课程对其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探讨研究生教育及课程设置等因素对其职业生涯的影响,并通过比较不同毕业生职业发展轨迹,探讨研究生在校期间课程学习对其后续发展的作用,及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为今后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苏海洋,独立学院“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一一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例[J].教改课改,2015(12):76-77
篇10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225-02
财务管理专业自1998年许多高校陆续开始招生以来,目前各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招生总量呈总体上升态势,随着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财务管理人才市场需求更为迫切,对财务管理高级专门人才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校财务管理专业自开办以来,在专业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然普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未能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执业特点;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因此,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仍是财务管理专业建设需探索和研究的常新课题。
一、正确定位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等各类院校在教学与科研的侧重点上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所确立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各有不同的思路。教学研究型大学从人才培养类型来看,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可具体化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工商、金融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科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建设既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托和保障,依据学科特点,按照“厚基础、宽口径、活模块、重实践”原则构建的课程体系可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程四个模块组成。
“厚基础”是指公共基础必修课;“宽口径”是指财务管理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活模块”是指专业选修课;“重实践”是指实践教学课程模块。“厚基础、宽口径、活模块、重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不仅使课程体系在结构上与学生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培养相一致,在内容上与执业岗位的需要相一致,而且特别注重各模块内部课程之间和各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上的优势互补,使各种类型的课程真正形成实现培养目标的合力。
(一)公共基础课模块
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综合人际交往能力,国际语言交流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等。各高校普遍开设以下几类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语言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经济数学类课程、军事体育类课程和其他理论及实践课程。公共基础课是全体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二)专业基础课模块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应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法律、会计学和金融学等相关学科领域。与管理学相关的一般主要开设:管理学原理、公司战略、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与经济学相关的可主要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与金融学相关的课程包括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等;与法律相关的课程可开设:经济法、财经法规等相关课程;与会计学相关的可开设: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行为财务学等课程。
(三)专业课模块
1.专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应立足于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反映财务管理核心内容,体现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所应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基本教学规律,设置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跨国公司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课程。针对实践教学始终是专业建设的薄弱环节,可以通过课堂引导案例和课下学生自主研发案例等形式创造性地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整合到专业必修课程建设中。
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中财务管理基础、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三门主干课程的界限如何划分,内容如何确定,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关键。而现行课程设置的突出矛盾是将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只开设《财务管理》一门课程,其内容却涵盖了原理和中级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一般开设一个学期。这种专业课程设置虽然彻底解决了两者内容划分难的问题,但是不利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利于提升办学层次,不利于品牌专业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究其原因:一是《财务管理》这一课程将原理和应用融为一体,学生只有在融会贯通地掌握了原理部分内容后,在应用部分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原理部分和应用部分才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为后续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原理部分没有做到深刻理解、熟练掌握的程度,在学习应用部分时,所学知识无法得到很好的应用。原理部分的“精讲熟练”是基础、是前提、是保证。只有在原理部分做到了“精讲熟练”,应用部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二是原理部分内容的掌握是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学生需要消化、吸收的时间。原理部分难点、重点内容是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接踵而至,应用部分的难点内容紧随其后。
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基本设想如下。继开设财务管理基础的下一学期开设中级财务管理;在财务管理原理课程教学中,适度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以投资风险价值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围绕课堂教学重难点内容设计引导案例组织课堂教学,并布置课下学生自主案例研发作业。作业内容可以是要求学生访问中国证监会、巨潮网等相关网站,选取两家目标上市公司,查阅其连续三年以上的财务报表信息和非财务报表信息(行业特点、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等),并对所选取的公司给予持续关注。本章要求学生课下做的是将这两家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以上的年收益率通过表格直观列示,分别求出每一家上市公司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期望收益率反映目标上市公司的收益、标准差反映目标上市公司的风险,权衡收益和风险,学生可以做出模拟投资决策。而这一案例在学习财务管理后续内容和后续课程时依然能用,甚至能贯穿中、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学习的始终。
2.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是专业必修课的必要补充,是为了拓宽专业知识口径,开阔专业视野,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执业能力而设置的。包括研究型选修课和应用型选修课两个子模块。
研究型选修课子模块主要满足考研学生和其他将来有志于从事财务管理研究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可设置财务管理思想史、财务管理专题、专业文献阅读、计量经济学基础、财务建模等偏重于理论研究的入门课程。
构建应用型选修课子模块主要面向大部分毕业后从事实务工作的学生社会择业需要。科学构建应用型选修课子模块能够体现专业办学特色,增强专业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和执业能力,拓展就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开设的课程和课程内容的设置可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灵活调整。例如:如果学生希望从事与会计、审计相关的职业,或成为注册会计师到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或取得注册管理会计师执业资格以及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可选修高级财务会计、高级审计学、内部控制、税收筹划、资产评估、高级成本管理等课程;如果学生希望选择与证券、金融相关的职业,可选修风险管理、投资银行、证券投资、证券投资分析等课程;针对有志从事与税务相关职业的学生,设置税务会计、税收筹划、税务检查、税务会计、税务实务等课程。考虑到上述各社会职称、执业类考试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内容广、程度深的特殊性,可适当调整该类课程的授课学时。
(四)实践教学课程模块
如何解决财务管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开设的财务管理实践课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源于理论课程,服务于理论课程,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潜在创新能力。为此,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构建实验、实训、实习等多层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1.课程沙盘模拟实验。课程沙盘模拟实验是一种探究式的实践操作,是指在虚拟环境下,模拟或仿真企业财务决策过程,又称沙盘模拟对抗实验。一般在学生完成学期专业课程学习任务之后开展。沙盘模拟对抗实验将授课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视作一个独立企业,各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所在企业的CEO、财务总监、财务助理、生产总监、采购总监和营销总监等角色。在接近企业实战的氛围中,身临其境真正体验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部流程。
2.利用专业模拟实验室进行综合实训。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架构,并学以致用。利用现代化的专业模拟实验室,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专家根据实践中亲历的事件改编的案例情境中,让学生利用模拟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实验。一方面可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同时为学生适应从学生角色向社会角色的转变做好心理准备。
3.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强专业实习。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进行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组织好学生的学期实习和毕业实习,使学生不仅有机会亲自参与企业财务管理运作的全过程,而且还能在管理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才干。
参考文献:
[1]张敦力.论美国名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财务与会计,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