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护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保护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是当前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涞源县东临易县和涞水,背靠蔚县灵丘、小五台,西倚千里太行,换宝恒、太二山脉。这些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现就涞源县野生动物资源与保护现状以及相应的保护对策探讨如下:
一、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1.涞源县总面积367.2万亩, 其中山场面积305万亩,占全保定市山场面积的四分之一,全县总面积的83%,其中有林地129万亩,疏林地6.5万亩,灌木林地70.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6.2万亩,苗圃地0.03万亩,宜林荒山地9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1%,森林覆盖率的上升,有力改善了全县的生态环境条件,造就了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气候特点,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野生动物除野猪、麻雀、等少数种类种群数量迅速增加外,总体上呈现种类减少、种群数量降低的趋势在全县境内,曾经生存过的老虎、狼等动物现已不见踪迹。
2.据调查统计,涞源县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区系组成,包括历史记载和近年调查,陆生脊椎动物149种。其中,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有21种,包括褐马鸡、斑羚、豺、金雕、黑鹳、豹、兔等,河北省重点保护陆生动物12种,国家级保护的有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85种,鸟类、兽类其中有猫头鹰、鹰、狐狸、山鸽、乌鸦、野狸,布谷鸟、石鸡、山羊、狍子、野猪、喜鹊、野兔等,这些野生动物已有三分之一的物种列入法律、法规的保护范围。
二、野生动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据史料记载分析,历史上涞源县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远远高于目前的资源水平,但实际上除少数物种外,涞源县的野生动物资源已十分稀少,有些已成为濒危品种,涞源县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不够健全,专项资金不足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涉及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部门主要有农业、林业、渔业、工商、公安、环保、水利、旅游、交通等,在这些部门中,野生动物保护都不是主要职能,加上多部门交叉管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并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又是一项公益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人员和资金,执法水平低下,以罚代法、有法难依、执法不严或放弃法定职责现象时有发生,野生动物保护执法不到位普遍存在。由于资金不足,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的宣传、培训、执法以及资源调查等工作难以展开.特别是涞源县候鸟保护任务相当繁重,急需建立的乡村护鸟联保网络组织体系由于没有专项经费难以落实,而直接影响到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
2.经济利益驱动,资源消耗过量
近年来,市场上对野生动物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各大宾馆、酒店经营野生动物已具普遍性.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导致非法猎捕、经营鸟、蛇、蛙等野生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凭借现有的执法管理力量,难以达到有效管理,大量消耗了有限的野生动物资源。
3.野生动物保护与维护群众利益的矛盾
保护野生动物,必须兼顾群众利益.近年来,因保护野生动物,经常造成林农的庄稼受到不成程度的损毁,国家至今没有明确规定补偿标准和具体实施补偿方案,致使群众保护野生动物逆反心理加剧,对野生动物保护十分不利。
三、保护对策
保护野生动物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野生动物保护已不再是被动消极的保护,而是挽救与持续利用相结合,挽救与恢复重建相结合的积极行动。小则涉及一个地区持续发展,大则关系到全球生态系统维持,是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必须重视的重大问题。
1.建立协调机构,严格规范管理
保护野生动物是一项社会工程,涉及面广,牵涉到数个行政主管部门,各个部门有各自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协调机构或专业管理机构,配足专业技术人员,来实施严格规范的管理。
2.建立补偿制度,完善补偿机制
野生动物保护与经济发展,既对立又统一,对因保护野生动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国家应给予补偿。因此,国家必须制订相应的补偿标准,使补偿机制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从而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
3.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普及野生动物知识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野生动物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行动,因此要加强宣传力度。一是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重点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二是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利用野生动物图片、标本、活体动物展览进行宣传。三是开展小学野生动物课堂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营造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氛围,增强全体人民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4.加大对破坏野生动植资源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在保护区内行施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职能,积极组织配合林业公安、林政执法、工商部门严格执法,做到有法有依,违法必究,通力协作,密切配合,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乱捕乱杀,走私、倒卖野生动物的不法分子。一是建立群众举报箱,检查酒家、饭店、农贸市场、车站等关键部位,狠狠打击不法分子;二是整顿野生动物经营管理秩序,认真执行凭证经营制度,并严格控制经营范围,同时严肃做好审核及限额颁发许可证工作;三是认真做好野生动物的放生救护工作。
5.加快涞源县驯养繁殖事业的发展
本着“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涞源县在管理好野生动物经营市场的同时,还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饲养各类野生动物,目前,涞源县有野生动物饲养场14家,林业局主管部门不仅在政策、技术上给予扶持、帮助,还积极为其寻找销路,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栖息地的建设和保护工作
自然保护区、湿地、栖息地是野生动物最丰富的区域,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涞源县继续坚持“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根据全县实际情况走出一条护养用全面发展的路子,要把野生动物作为一个行业来管理,使其成为一个产业,走自己养自己的道路,做到保护与发展并用。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价值凸显,文物保护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视。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各级政府为文物保护做出巨大的努力。除国家和省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外,《滨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东营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制度》、《淄博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淄博市文物市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法规相继出台。2011年8月,滨州市还成立了“滨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各市充分落实文物保护员制度,尤其是文物部门积极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登记造册。同时,各级部门加大了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对文物进行修缮保护,文保工作较过去有了明显的加强。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黄河三角洲地区文物保护总体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从黄河三角洲文物保护情况来看,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总体保护较好,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损坏严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消失的112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全部是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保护级别低,人们重视不够,加之人员和经费缺乏,往往处于难于监管或放任自流的境地,“四有”①难以落实,文物古迹任由人为破坏或自然侵蚀。相对而言,在黄河三角洲各类现存文物中,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存较好,古墓葬类文物破坏较重,破坏最严重的是古遗址类文物。
在各市统计的消失的不可移动文物中,绝大部分是古墓葬和古遗址。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数古建筑有一定的利用价值,石窟寺和石刻则多与有关,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往往与重要事件和人物有关,因此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古墓葬类文物中,有些墓主是有影响的人物,如广饶县的冢头墓群(欧阳八博士墓)、倪宽墓因属儒学名人墓葬,民众对其崇拜有加,也得到较好的保护。时代较近的一些家族墓地,由于后代尚存,出于祖先崇拜和宗族凝聚力的需求,也保护较好。而一些时代较远,墓主不明的墓葬,则往往破坏严重。古遗址类文物由于多地处田野,时间久远,自然损毁严重,加之保护界限不明晰,往往在城乡建设及农田耕种中遭到破坏。文物破坏比较严重的地区,都是经济相对比较发达,或是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由于文物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在城市基础建设、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都存在着占压甚至是破坏文物的现象。位于农村地区的文物,在村民开挖沟渠、建房取土、开挖鱼塘、修建蔬菜大棚时,也容易造成破坏,或是受到潜在的威胁。另外,一些文物点地处偏僻,缺少有效的保护,自然的风吹日晒也会造成文物的破坏。还有一些文物古迹挪作他用。比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饶南宋关帝庙大殿就改建为孙武祠,破坏了文物的本来面貌,使文物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除此之外,盗挖盗掘现象也会对遗迹造成毁灭性的破坏。1994年7月,博兴县文管所一尊北魏菩萨造像被盗,经过14年的努力才最终追回。1998年9月,广饶县李鹊镇发生一起用炸药盗挖汉代黄丘古墓的案件。2009年4月29日,阳信县温店镇传说为廉颇墓的战国古墓葬遭到盗掘,幸好公安部门破案及时,才没有造成重大的损失。
二、文物保护不善的原因
黄河三角洲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管理机构薄弱,管理体制不健全
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各级文物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文物的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古文化遗址实际属于多头管理,尤其是一些有旅游价值的文物或文化遗址,往往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属于旅游部门管理。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魏氏庄园就由山东惠民魏氏庄园旅游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博兴县龙华寺归旅游局管理,有些宗教场所则归宗教部门管理。多头管理必然带来职责不明、分工不清、管理混乱的情况。在实际管理中,文物部门由于自身性质所限,不具备行政处罚主体资格,造成许可权与处罚权分离,不利于执法工作的开展。另外,在文物行政审批工作中,也存在各相关部门工作相互脱节的现象。以滨州市为例,虽然政府尝试将文物行政审批事项纳入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统一办理,也出台了相关联办审批程序,但在一些配合大型基本建设考古调查、勘探审批上,仍存在文物部门与发改、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配合脱节的情况,许多建设工程在未经文物部门审批的情况下就立项施工,造成文物保护工作处于被动执法的窘境。2006年,邹平魏桥创业集团在进行项目建设施工中,未经审批勘探擅自动工,致使清代“袁氏墓群”中的一座主墓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2007年7月,滨州经济开发区黄河十二路西延工程在未经文物部门进行地下调查勘探的情况下擅自施工,致使一宋代窖藏遭到严重破坏,大量宋代铜钱被挖掘机抛撒到路基上,围观群众纷起哄抢。2012年,阳信县在建设项目中,也使一处战国古墓葬遭到破坏。
(二)保护管理经费不足,使用不规范
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当前文物保护工作的最重要的因素。目前黄河三角洲文物保护经费还是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各市政府已经将文物保护资金列入预算,但总额偏少,如滨州市每年拨付财政资金50万元,且已多年未增加。这些有限的经费大都用于维修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缺少财政支持。各县区文物保护资金更是少得可怜,有的县区一年的保护经费仅拨付1.2万元,远远不能满足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有些县区资金虽较为充足,如邹平县在2011年除安排好正常的文物保护经费外,还及时拨付了突发文物的发掘经费25.3万元,但即便如此,这对于文物保护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同时,还有相当部分县区未能将文物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缺少有效监管,县区政府挪用文物保护资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文物保护经费不足造成保护措施难以落实,基层文保员报酬偏低或没有报酬,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法规落实不到位,基础性工作薄弱
一是法律法规得不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各市虽然相继出台了一些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某些县区也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但由于体制的原因,实际很难落实到位,某些地方文物保护法规形同虚设。二是文物保护“五纳入”、“四有”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县市区未把文物保护及文物保护经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纳入规划的也存在规划不明确、经费标准低的问题。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基本具备,但落实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标志碑被破坏,文物保护范围被非法侵占等现象屡有发生。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亟待加强。三是文物管理机构不健全,个别县区缺少专门的文物保护部门,文物保护责任不明确。
(四)专业人员缺乏,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文物工作对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必须有一支业务精、作风正、能吃苦的工作队伍。从各地情况来看,由于编制紧张,各级文物管理部门缺编严重。黄河三角洲现有3市市级文物管理机构人员均不足10人。各县区文物管理所多只有3至5人。博兴县文管部门人员较多,有在职工作人员12名,但却是博物馆与文管所合署办公,且其中只有4名为全额拨款编制,8名为自收自支编制。专业技术人员少之又少,人员老化严重,青黄不接,人员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个别工作人员根本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人才尤其是专业人才缺乏已经严重影响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解决策略
篇3
[关键词] 动物福利;法律法规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140-1
一、动物福利的概念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如何适应其所处的环境,满足其基本的自然需求,此为动物福利的最基本要求。而高水平动物福利则更需要疾病免疫和兽医治疗,适宜的居所、管理、营养、人道对待和人道屠宰。动物福利概念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生理福利,即无饥渴之忧虑;环境福利,也就是要让动物有适当的居所;卫生福利,主要是减少动物的伤病;行为福利,应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心理福利,即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的心情。
二、世界动物福利立法概况
1882英国通过的《马丁法令》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反虐待动物的保护法。此法的制定为世界动物福利立法开辟了新的纪元,此后欧盟及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都进行了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中也写入了动物福利的条款。目前世界上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动物福利法规的国家大概有一百多个。例如美国《动物福利法案》就全方位的给人类为动物提供什么样的生存环境作了详细的规定。
三、我国动物立法的现状及不足
从我国的立法的发展来看,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有体现动物福利内容。2005年,《湖北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中也提到了动物福利这四个字。我国现行有关动物保护的立法主要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检疫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但是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动物福利保护法,这将会严重限制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我国的动物保护法只保护珍稀野生动物,而对于非珍惜野生动物的保护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且对动物的伤害行为及手段,简直令人发指。被媒体曝光的有皮草交易市场养殖户存在活剥动物取得毛皮;政府为了防止狂犬病蔓延而进行全城屠狗;某些地区珍贵菜肴的做法对动物进行活体煮沸等,诸如此类的情况不得不让我们进行深刻反思。目前我国保护法存在以下不足:1.动物保护法的法律体系不完整;2.保护动物的范围狭窄;3.不能接轨于世界,远落后于世界动物保护立法的潮流。所以,我国要想制定一部完善的动物福利保护法必须从解决以上三个问题入手。
四、加快制定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重要性
放眼世界,发达国家早已把动物福利法作为本国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福利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制定动物福利法保障将动物福利这个道德理念转化为法律理念,也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客观保障。
五、国外立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们目前还没有专门对动物福利保护进行立法,这就导致了我国在动物福利保护立法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不得不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反思。个人觉得国外动物福利立法对我国有以下几点启示:
1.动物福利立法必须立足于本国基本国情,适应中国的发展的潮流,符合中国发展的方向。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东西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立法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区域不均衡的解决办法,可以从东部向西部,从城市向农村,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逐步过渡。
2.从思想观念上对国民进行深刻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动物福利,以及保护动物福利的重要性。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决定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态度以及生命被尊重的程度。在日常生活中,我国动物的遭遇总会让人寒心不已,譬如广为人知的硫酸泼熊和活熊取胆事件每每想起来都令人愤慨。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国民素质不高的现状,所以我们必须让动物福利保护的现状深入人心,这样法律法规实行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3.对于虐待动物情节严重的行为严惩不贷。动物和人同为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生而平等,但是因为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不得不有弱势动物成为强势动物生存的牺牲品,而人类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掌握着其他动物的生杀大权。弱肉强食无可厚非,但是人类必须给予动物足够的福利,不能对其虐待。即使要剥夺动物的生命,也至少该做到让其死得其所,保证其起码的尊严。这不但是对动物的尊重,也是对人类自身道德底线的守护。
4.正确处理好人的福利与动物福利的关系。也许有人会说人的福利都保障不好,动物福利从何谈起?其实不是这样的,人的福利和动物福利并不冲突。二者不同但是也不对立,我们注重动物福利并不影响人的福利,相反,注重动物福利会有利于人的福利。例如,宠物可以作为人类的生活伴侣,对于一些孤寡老人来说,饲养的宠物甚至能起到代替子女的功能,保护动物福利有利于人的福利,何乐而不为?
综上所述,我国的动物福利立法应在区分出人和动物地位不同的情况下,借鉴吸收国外成功的动物福利保护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动物福利保护立法实践,顺应世界先进国家动物保护福利立法的发展趋势,进行相关动物保护立法目的的变革。只有加强饲养及屠宰方面的立法和进行专门动物福利的立法,才能让动物福利保护的立法最终实现的是人类利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马纲,张敏.试论加快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现实意义[J].野生动物,2006.
[2]常纪文.动物法律地位的界定与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3](美)汤姆.雷根.李曦译.动物权利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杨智.中国动物福利立法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
[5](澳)彼得.辛格,(美)汤姆.雷根.动物权利与人类义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孙江,何力,王利军,李桦.让法律温暖动物(第二版)―动物保护之辩思行[M].北京:北京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7]常纪文.动物保护法与反虐待动物发[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篇4
一、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意义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 数据显示, 我国野生动物数量超过了2000种, 在世界上, 排名前列, 其中, 约有100多种主要分布于我国, 或者属于我国特有。改革开放后, 我国工业迅速发展, 导致大量野生动物资源遭到破坏, 偷运、贩卖野生动物的犯罪行为屡禁不止, 大量野生动物濒危绝种。野生动物资源的破坏, 给世界生物多样性、世界气候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继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也给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 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刻不容缓。
二、我国野生动物的立法现状
关于野生动物的保护, 早在古代, 便已经有先例, 各个朝代都有驯化野生动物、不供奉幼兽的记载, 最早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是我国在1950年颁布的《稀有生物保护办法》, 其中规定, 严禁捕杀各类珍稀动物。后来, 我国林业部门公布《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 提出, 对于野生动物资源, 既要注重保护, 也要合理利用。在后来的多年间, 相继颁布《关于制止珍贵野生动物收购与出口的通知》、《渔业法》等, 在198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通过, 分别在2004年、2009年进行了修改, 在2011年, 《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颁布, 2013年,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颁布, 在一定程度上,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托。
从《刑法》中的规定来看, 关于野生动物的保护, 集中于341、340、151条, 从不同的阶段、角度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做出了规定。相较于《野生动物保护法》, 《刑法》中关于野生动物的保护进行了进一步缩减, 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三有陆生野生动物”排除在外, 借鉴了国外的相关做法, 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规定纳入保护范围, 体现出与国际法律法规相接轨的趋势。
三、刑法中关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立法不足
(一) 深度的不够
刑法中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只针对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本体”, 实际上, 导致野生动物破坏的诱因非常多, 栖息地的破坏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是, 刑法中关于栖息地内容的规定还显不足。
(二) 设置的缺陷
在《刑法》中, 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破坏的量刑比较重, 最重可以判处无期徒刑, 但是, 相较于其他恶意犯罪, 破坏野生动物行为在主观上的恶性较小, 有一定的可修复性, 而刑罚的最终目的并非处罚, 而是起到震慑作用, 预防犯罪, 促进被破坏野生动物的再生。就当前的规定来看, 《刑法》中没有规定其他的非刑罚措施, 虽然对犯罪行为起到惩治作用, 却难以促进野生动物资源的恢复。
(三) 与其他法律的冲突
为了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 我国颁布了专门的法律法规———《野生动物保护法》, 《刑法》中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需要参考《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的名录规定, 属于其中的规定, 才符合《刑法》中的保护要求。虽然《刑法》与《野生动物保护法》在规定上存在互补作用, 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冲突。在2017年, 我国对《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的栖息地保护、法律责任、违法方式等内容进行了修改, 而《刑法》并未及时调整, 在立法理念上, 《刑法》也相对滞后。
四、野生动物资源刑法保护的完善措施
(一) 完善主观明知认定
《刑法》中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名录是参照《野生动物保护法》, 《野生动物保护法》更新速度频繁, 每五年更新一次, 一些野生动物所在地的居民, 如果还是沿用已有经验, 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 便触犯刑法, 为了解决该种问题, 必须要完善关于主观明知的认定, 具体情况包括三种: (1) 明知不可为而故意为之; (2) 根据以往经验, 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危害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 依然不管不顾, 导致危害结果发生, 存在间接故意, 也构成了犯罪; (3) 确实不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 那么不构成刑法中的犯罪, 可以按照“非法狩猎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规定来处理。
(二) 明确野生动物死体认定
所谓野生动物死体, 即野生动物死亡后的遗体, 目前, 关于死体野生动物属于野生动物的范畴, 还是野生动物制品范畴, 在司法界还存在争议。在《刑法》中, 没有野生动物死体的认定问题, 致使法律适用存在认定上的困难, 在没有其他明文规定的前提下, 野生动物死体不应该纳入野生动物范围。笔者认为, 若没有对野生动物死体做出明确规定, 会导致犯罪人利用法律漏洞来逃避制裁, 致使大量野生动物遭到屠杀, 基于野生动物可修复性操作要求来看, 应该将野生动物死体纳入野生动物制品范畴,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工作中, 需要结合案情情况来考察死因, 若有非法杀害行为, 可以与《刑法》中关于“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的行为一起处罚。
同时, 《刑法》应将野生动物的卵、蛋等纳入破坏野生动物罪的犯罪对象。对野生动物卵、蛋的破坏是从源头上破坏了野生动物资源, 其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破坏远远大于对野生动物成体的破坏。我们应学习国外的立法经验将之纳入到我国刑法的保护范围之内。
(三) 规定野生动物的价值鉴定工作
野生动物资源是国家所有, 就《刑法》的规定来看, 关于野生动物的价值鉴定, 并没有明确规定, 为了满足当前野生动物的保护要求, 要严格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 考虑到现实需求, 综合各方面情况来明确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成本, 让野生动物价值的认定更加合理、科学, 具体而言, 需要从“教育价值”、“科研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几个方面来综合考量。
虽然其他法律法规对野生动物价值的认定有所规定, 但是关于实际交易价值、核定价值的认定上, 常常存在纠纷。一般情况下, 主管部门会按照一般价格、国家规定来核定价值, 而实际的交易价格往往会出现波动, 也与个人的认识、与交易方之间的社会关系有关, 因此, 对于野生动物价值的认定, 需要根据一般价格、国家规定来核定, 取价高者。
篇5
关键词:湿地;现状;保护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湿地,是指境内天然或人工形成的适宜喜湿野生生物生长、具有较强生态调控功能的潮湿地域。其主要包括常年和季节性沼泽地、泥炭地、盐沼地、湖泊以及生物功能明显的水域,还包括白天鹅在内的主要停歇地。湿地因其在保持水源、抗旱蓄洪、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被誉为“地球之肾”。
肃州区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戈壁、绿洲相间,其间也分布着大大小小不一的湿地,根据2010年甘肃省第2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显示,肃州区湿地面积1.3万hm2,湿地类型主要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3类。主要分布在城区周边,以银达、三墩、泉湖、铧尖等乡镇分布较为集中,呈现出独特的戈壁绿洲湿地景观。对于地处戈壁绿洲相间的肃州区来说,湿地在维护区域性生态安全中所发挥的生态功能更加不可替代。但从现状与保护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还不少,急需社会各个方面提高认识,加强保护与管理力度,共同维护我们的湿地家园。
1 肃州区湿地利用、保护现状
肃州区湿地主要分布在绿洲、河滩等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地带,属于干旱环境背景控制下发育的湿地,面积小、生物物种少、调蓄功能弱,近几年,因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相互叠加,使得湿地退化过程加速和复杂化,生态调节功能降低。就目前全区来说,群众对湿地及其生态功能认识、理解程度不一,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相对滞后,缺乏对湿地利用、协调的综合管理机制。具体表现为在天然湿地修建农家乐园、养殖设施、开挖鱼池、开垦农田等,改变、占用天然湿地,直接造成湿地面积消减、功能下降;水质恶化也对湿地造成严重危害,一些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建筑、生活垃圾随意排污、倾倒于湿地;全区现有大小水库42座,属人工湿地,但泥沙淤积较为严重,导致库容减小积水区缩小,库区周边植被退化,直接减少了人工湿地面积。
针对湿地减少、恶化状况,肃州区林业部门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从2003~2009年逐年在银达花城湖、铧尖乡傅家海子、小沙渠南湖、三墩镇临水河流域等湿地区域初步建立了候鸟资源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禁猎区,面积约600hm2,受到保护的鸟类和野生动物由原来的不到10种增加到现在的40多种,主要有天鹅、白鹭、灰褐、鸳鸯、猎隼、角雉、野黄羊、獾、鼠鼬、野兔等,保护和恢复了部分湿地资源、区域,为鸟类、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修建大型固定宣传牌11座,聘用护林员进行专门管护;在银达洪家大湖、花城湖等部分重点地区通过河岸治理、退耕还林、湿地生态治理等建立湿地围栏20km,完成封育7.13万hm2,补植补造沙枣、红柳等62万株,人工恢复湿地206.67hm2,实施工程治沙46.67hm2;水是湿地存在的根本,为有效利用水资源,在部分湿地及周边区域推广了滴管、机井安装智能水表等节水措施,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严肃处理破毁湿地、乱建乱占、毁湿地开农田、捕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对宾馆、饭店、农家乐、医药经销商等进行检查、宣传教育和处罚;利用2月2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逐步提高大家对湿地的认识,加强人们的保护意识,为建立更多蓝天、碧水、绿草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 对今后湿地保护、利用的建议及展望
尽管开展了许多工作,但与肃州区现存湿地资源利用与存在问题相比,任务还比较艰巨,面临的困难、希望并存,今后还需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更加维护好我们的湿地家园。
2.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湿地的认识意识
利用2月2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逐步提高大家对湿地的认识,加强人们的保护意识;依法严肃处理破毁湿地、乱建乱占、毁湿开田、捕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对宾馆、饭店、农家乐、医药经销商等进行检查、宣传教育和处罚,全面提高人们对湿地的认识、保护意识。
2.2 加大依法打击破坏湿地行为力度,确保湿地资源稳定
对破坏湿地行为,依法联合公安、食品药品、建筑管理、水利等职能部门坚决予以惩处,对偷猎、盗挖、随意倾倒、排污等行为依法加大教育与惩处力度,双管齐下,使湿地资源减少的步伐放缓或完全杜绝,从而稳定湿地资源。
2.3 依靠科技、资金等投入,治理湿地,提高现存湿地质量
篇6
关键词:千山兽类 动物资源 保护
中图分类号:S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248-01
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 km处,总面积44 km2,素有“东方明珠”之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南临渤海,北接长白,群峰拔地,以峰秀、石峭、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景点密集、玲珑剔透的特色。千山为长白山的支脉,主峰高708.3 m,总面积72 km2。山峰总数为999座,其数近千,故名“千山”,又名“积翠山”、“千华山”、“千顶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庙不古,无处不幽”。古往今来,一直是吸引众多游人的人间胜境。
千山风景区的范围面积为72 km2,保护地带范围面积为53 km2,坐标E123°03′33.7″~123°12′8.1″、N40°54′46.4″~41°3′58″。研究区范围以划定的千山风景区及保护带为基础中心,向四周外扩,以河流或分水岭作为研究边界,研究区总范围为200 km2,具体为E123°2′8.2″~123°14′16.9″、N40°54′13.8″~41°5′35.4″[1]。
全区共有植物106426属,872种。森林覆盖率达95%,木材蓄积量近40万m3。林相是以油松为主的次生林,油松占林木植被的40%,有分布在山顶和山脊的油松-杜鹃林,有分布在南(阳)坡或地势较高的油松-苔草林,有分布在山腹部阴坡的油松-灌木林,还有分布较广的油松-落叶阔叶混交林等。花灌木和野生花卉甚多,果树布满沟沟岔岔中草药材满山皆是,著名的有人参、细辛、天南星、刺五加等。千山还有黑鹳、灰鹊雀、中国林蛙、东北小鲵等珍稀野生动物[2]。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共调查动、植物83种.其中植物犯科,57种;动物26种(昆虫纲12科13种,占50%,其他为两栖、爬行、鱼类、哺乳类等)。限于条件,水生无脊椎动物,很多鸟类及一些哺乳类尚未调查出。本次对千山生物资源考察仅仅是初步了解,很多资料有待于进一步整理和调研。千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最高温36.9 ℃,是一些动植物生息的好场所。
在千山,森林是重点保护对象,保护内容主要包括护林、防治病虫害、防止森林火灾。其中,护林的主要任务包括防止滥砍乱伐森林树木、下木、藤本植物;防止滥刨乱挖草本植物;防止进山狩猎野生动物;防止搂山皮土、刨树根树桩;防止开山采石、挖土垫圈。千山的病虫害主要是天牛、小囊虫、松毛虫、松梢螟、松干蚧等。主要的防治措施是综合防治,就是在害虫很多的时候使用药防,害虫没有那么多时使用生防。以后要多在防治虫害以及营林措施上狠下功夫。异色瓢虫作为松干蚧的天敌,要增大其饲养量,让更多的益虫来消灭害虫。现在的千山拥有4群大约300多值得灰喜鹊,采取饲养措施,例如增加人工鸟巢,创造更好的繁殖条件。千山风景区的重中之重就是森林防火,组织区各部门、庙宇以及的层层村落健全了防火责任状的订制,也做了很多防火措施,有不错的效果。预防森林火灾也可以从营林措施着手。像种植阔叶林带,形成带状混交的森林形态,这样不仅可以阻止火势蔓延,还能增加森林景观效益[3]。近几年,在上级部门的准确领导下,千山风景区的风景资源保护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效益。
已经有相关规定在保护千山的利益,例如:(1)为了保护和发展千山风景区内的野生动物资源,结合千山风景区实际,制定本办法。(2)凡是在千山风景区内的各类野生动物均须保护。(3)千山风景区管理局是千山风景区野生动物保护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景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制定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规划措施。(4)对各类动物的卵、巢、穴、洞及其赖以生存和繁殖的栖息环境,应认真保护。(5)凡是进入千山风景区内的人员,不准携带猎枪、气枪等猎具,千山风景区内禁止狩猎。(6)对贯彻执行本办法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7)对违反本办法第五条捕杀国家一、二、三类保护动物的,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8)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携猎枪、猎具进入风景区的,由公安部门按枪支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9)本办法由千山风景区管理局负责解释。(10)本办法从颁布之日起施行等等[4]。
保护物种最好是保护其生存环境。单纯的保护物种,最后还是会归于失败。保护物种的最好方法还是保护生存环境。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受到非常严重的威胁,中国的生态系统有40%处于非常严重的退化状态,各种开发建设的人为破坏仍在继续,物种生存面临威胁;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日益严重,生物安全管理亟待加强;生物遗传资源流失问题突出,保护和管理不到位;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急需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
我认为,基于人们逐渐对自然与人的亲密关系和中国环境越来越恶劣的现状的认识以及政府的大力提倡和逐渐出台的一些政策,人们和有关部门会注意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的家园的修复做出一定的努力和贡献。而现在已有一些现象表明各方面都在尝试做出相应的努力,例如:千山风景区的开发建立了新的开发理念,千山文化旅游产业带开发控制思路是分层开发,共分为4个层面,第一层面为整体目标与意象,第二层面为分区功能与景观,第三层面为现状空间与组织,第四层面为节点设计与形象。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千山文化旅游产业带开发控制策略[5]。不难看出我们在努力,为了家园也为了美丽的地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建筑部.关于千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批复[S].([90]建城字第502号文件).
[2] 李金路.风景名胜区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园林,2002,19(2):23-25.
[3] 韦立华.试论千山风景区的资源保护[J].辽宁林业科技,2008(1):56-58.
篇7
[关键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发展对策;宜春市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1-4]。发展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产业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可以增加林农收入,是助力产业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5-11]。宜春市地处江西省西北部,赣西北山区向赣抚平原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市林地面积1601.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7.2%;活立木蓄积量5132.3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6.97%;全市现有高等植物3000种,其中木本植物101科381属1178种;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现有已知的野生陆生脊椎动物354种,其中兽类8目22科64种,鸟类19目39科232种,两栖类2目7科21种,爬行类2目6科37种;全市有官山、九岭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三爪仑、明月山、天柱峰、阁皂山等4个国家森林公园,有药湖、锦江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理区域优势,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 调查方法
一是以全面普查为主:2016年3月至6月,全市各县(市、区)同时开展调查,调查各自所属区域内驯养繁殖单位的情况,包括单位的数量、产值和驯养繁殖的物种等。二是进行数据验证:在调查中,普查所得数据与存档信息(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许可按照物种的保护级别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分级审批,在审批过程中都有存档材料)进行对比,验证驯养繁殖单位的合法性和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三是重点核查:对重点单位进行实地核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2 、结果
2.1养殖概况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宜春市目前共有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单位(个人)56家,共有从业人员281人。近年来,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蓝孔雀(Pavo cristatus)、眼镜蛇(Naja atra)、王锦蛇(Elaphe carinata)等物种的驯养繁殖业在宜春市发展较快,养殖技术较为成熟,已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不断带动林农参与,有效缓解了野外种群的生存压力。
2.2 养殖物种
全市范内的56家驯养繁殖单位所养殖的野生动物驯养物种共计20种,分别是:环颈雉、华南兔(Lepus sinensis)、蓝孔雀、眼镜蛇、王锦蛇、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果子狸(Paguma larvata taivana)、野猪(Sus scrofa)、尖吻蝮(Deinagkistrodon)、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滑鼠蛇(Ptyas mucosus)、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豪猪(Hystrix hodgsoni)、乌梢蛇(Zoacys dhumnades)、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 )、鹧鸪(Francolinus pintadeanus)、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梅花鹿(Cervus nippon)、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梅花鹿;其余物种为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江西省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2.3 产业分布
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单位在各县(市、区)均有分布,合计56家(表2),其中袁州区(含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高安市各有10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35.7%;樟树市、上高县、靖安县各有7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37.5%;奉新县有5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8.9%;宜丰县、铜鼓县各有4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14.3%;万载县有2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3.6%。梅花鹿驯养单位主要是由东北地区引进的梅花鹿东北亚种,梅花鹿东北亚种已经适应低温寒冷环境,因此,国内大部分梅花鹿养殖单位主要位于东北三省[12]。宜春的适宜生境有限,养殖企业主要集中于海拔相对较高、温度相对较低的山区。
2.4 产业规模
2015年宜春市野生动物繁育利用行业销售额达到659.3万元,年利润达到284.3万元(图1a、b)。其中,两栖爬行类销售额121.8万、利润53.7万元,分别占总销售和总利润额的18.47%、18.89%;鸟类销售额407.7万元、利润159万元,分别占销售额和总利润额的61.84%、55.93%,哺乳类销售额129.8万元、利润71.6万元,分别占销售额和总利润额的19.69%、25.18%。
图1(a)全行业销售额比例 图1 (b)全行业利润比例
3、讨论
3.1存在问题
3.1.1野生动物繁育利用行业自然性、盲目性突出。通过调查研究,宜春地区野生动物养殖业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科学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不少养殖户缺乏投资意识、盲目跟风,追求高效益,致使特种养殖品种存在单一性、片面性,造成部分产品滞销。对于一些新奇品种,没有经任何市场调查和技术论证,没有进行养殖论证分析、销售渠道和销售对象结构分析,仅凭一些“炒种”的信息介绍就盲目确定养殖项目,造成销售渠道不畅、产品积压、市场过剩、质量低下,挫伤林农的养殖积极性。
3.1.2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单位技术含量低、规模较小。我市养殖户以家庭作坊式养殖、散养、自然性养殖等为主,主要是受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养殖户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规模小而分散、抗风险能力差、没有产生规模效益,也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目前只有少数养殖品种能够具备产业化养殖,形成规模化效益。养殖户大多是自然发展,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没有形成面上效益,还只是围着经验转,没有突破创新。无论从引种、人工繁殖、产品加工、疾病预防等方面都存在薄弱环节。
(3)市黾鄹癫ǘ对野生动物繁育利用行业有较大影响。近几年来,野生动物繁育利用行业各品种市场极不稳定,价格波动很大,这对养殖户的养殖发展存在着毁灭性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爆发的H7N9高致病禽流感疫情,禽业价格波幅剧烈[13],重创我市野禽业,很多养殖户销售困难,效益下降,甚至停产转业。
3.2 趋势分析
3.2.1野生繁育利用动物市场需求热点。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业不同于家禽、家畜养殖业,其特点是种类相对较多,需求量相对较少,经济价值相对较高。我市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业,按照其生物学属性大体上可以分为哺乳类、鸟类和两栖爬行类。
哺乳类驯养动物主要以中华竹鼠、豪猪、梅花鹿为主。目前除梅花鹿养殖有一定规模和繁育饲养水平以外,其他种类的养殖,尚处于进一步开发探索阶段。尤其是品种、繁育、饲养技术、卫生防疫等方面需要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此类动物养殖发展前景较好,重点是开拓市场,研究和引进新的加工技术,开发产品种类。
鸟类驯养主要以环颈雉和蓝孔雀为主,此类珍禽的养殖技术不太复杂,场地及设备要求不高,宜在各地农村扩大饲养,市场销售状况一般看好[14-15]。尤其是作为营养滋补型和野味食品,颇受消费者欢迎。孔雀因投资大,成本高,饲养管理有一定难度,作为新型食品价格昂贵,只有提高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降低成本,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两栖爬行类目前有一定养殖规模的有黑斑蛙、王锦蛇、眼镜蛇等。由于此类动物繁殖速度快,市场容量有相当空间,常被炒种者利用以获取暴利,使林农受骗上当[16]。两栖爬行类动物的养殖主要受限于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销路开拓,应从产品多样化、产品质量和深加工上突破。
3.2.2野生繁育利用动物价格预测。野生繁育利用动物价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野生繁育利用动物种源价格高,加之养殖户资金有限,大多数还属于家庭式零星散养,养殖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容易受市场需求波动的冲击。其次,由于加工营销等难题尚未完全解决,养殖效益受中间商制约,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性。
3.3 意见建议
宜春市地域面积广阔、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完全具备饲养野生动物的条件和环境。但我市的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产业还存在于粗放、散养、不成规模和体系等弊端,如果要完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实施战略,必须对现有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对于传统成熟的养殖项目要给予扶持,进行集团化养殖,实现规模化效益;要分析国内市场发展趋势,结合我市地理环境,鼓励引进新品种;要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的培养和培训力度;要组建全市野生动物繁育利用行业协会,促进行业内自律发展,完善信息网络,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让养殖户足不出户即可了解野生动物的市场前景和问题;要建立宜春市野生繁育利用动物数据库,真正实现统筹兼顾、错位立项、资源整合、互为补充。
[ 参考文献]:
[1] 蒋志刚. 野生动物的价值与生态服务功能[J]. 生态学报,2001,21(11) :1909-1917.
[2] 赵学敏.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的战略转变[J]. 绿色时报,2004(18):4-8.
[3] 王丽英. 安阳市野生动物特种养殖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4):77-78.
[4] 郭宁. 三明市经营性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现状分析[J]. 福建林业科技,2016,43(1):249-252.
[5] 郭鹏鹏,吴辉,薛燕燕. 浅谈河南省栾川县野生动物的驯养繁育、销售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12(2):112-113.
[6] 吴碧华. 尤溪县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问题与对策[J]. 绿色科技,2015(1):112-113.
[7] 马艳春,陈文汇.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商业价值的动态评估方法设计及应用[J]. 世界林业研究,2015,28(2):54-60.
篇8
山西生态桑树林建设模式研究
枙子黄色素对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吊兰和蝴蝶梅对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
新邵县油茶产业调查及发展思路初探
浅谈新邵县毛竹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新邵县羊古坳候鸟迁徙保护路径探析
通用设计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启示
三维植被网预制草毯技术的意义和发展初探
分形理论及其在混凝研究中的应用
浅析混凝沉降实验研究与实际工艺的差异
高职院校基建项目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初探
临床药师对临床药学教育的建议的调查研究
肇庆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之现状
百色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研究
衡阳盆地布朗李栽培存在问题及建议
浅议墙面绿化设计
不同环境条件下3种药用苔藓生长情况比较
三维人脸建模中面部特征点的提取
福州城市森林建设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高速一次微分UWB脉冲发生器设计
缓释肥料对烤烟旺长期解磷细菌的影响
基于P2P的网络即时通讯模式
失地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经济学分析
医疗纠纷的预防与应对
基于GIS在城市数字规划模型的研究
陈旧性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
硝基苯类、氯酚类化合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基于相关系数分析油菜若干性状与产量关系
氯沙坦对X综合症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济南市生态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土壤中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其治理
论水生观赏植物的造景艺术
鱼类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大型猪场传染病流行的新特点与免疫程序设计
湘西州岩溶山地石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湘南地区杂柑天草高接换冠关键技术
论生物安全与我国生物安全的措施
豪猪的观察及其鉴定方法初探
环境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衡阳建成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
论园林中水的艺术地位及特征
浅谈张家界市森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植物离体快繁中若干关键技术的预防措施
红檵木及其中小型桩景速成制作技艺综述
衡阳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现状及其对策
广场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南岳珍稀濒危动物的调查研究
篇9
关键词:湿地资源;现状;利用;保护管理;全椒县
中图分类号 P9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7-97-03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因其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着巨大效益,其生态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对于湿地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分析研究,将有关措施落实到湿地的规划发展、开发利用、保护管理中去。
1 全椒县湿地资源现状
全椒地处北纬31°51′~32°15′,东经117°49′~118°25′,位于长江一级支流滁河北岸,属江淮丘陵区,地貌特征北面低山丘陵,中部岗丘,南部圩区。总面积1 568km2,辖10个镇,人口48万人。全县耕地面积7.8万hm2,林地面积4.8万hm2,多为人工林,林木绿化率33.2%。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降水量800~1 000mm,全年无霜期超过210d。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1.1 湿地面积与类型 根据安徽省林业厅统一安排,2011年我县组织开展了全县湿地资源调查。据统计,境内湿地总面积约4.87万hm2,占全县总面积31%,湿地资源丰富。全县水域1.87万hm2,南临长江一级水系滁河,境内长达119km,襄河、管坝河、大马厂河、小马厂河4条支流纵贯,沿河两岸大小支流近100条。有大小水库100座,其中大型1座、中型4座、小(一)型19座、小(二)型76座,星罗棋布大小塘坝2.8万面,连接上述水源点排灌沟渠近800条,1 765km,滩涂、圩区圩田以及水稻田湿地面积近3.67万hm2。
湿地类型主要为永久性河流、水库、池塘、水稻田4种内陆湿地类型,分布上,北部以水库、池塘湿地为主,中南部则集中了河流、水库、池塘、水稻田湿地。目前,全县有黄栗树水库、马厂水库、三湾水库、赵店水库、土桥水库5个水库类型人工湿地和滁河、襄河、马厂河、管坝河4条永久性河流天然湿地,列入安徽省一般湿地。
1.2 湿地生物 从全县区域面积、湿地分布以及生产经营对森林植被影响来看,整体上,湿地承载着绝大部分动物物种和大部分植物物种。现有鸟类171种,爬行动物11种,两栖动物9种,兽类动物14种,爬行类、两栖类、鸟类脊椎动物较为集中地分布于湿地,此外还栖息有许多昆虫、无脊椎动物以及真菌和微生物。在对5大水库初步调查中,上述湿地陆生动物达25种,水生生物中藻类达8种,浮游动物12种,甲壳动物7种,底栖动物20种,湿地鱼类更加丰富。南部广阔滩涂圩区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生长栖息之地,特别是水鸟的重要越冬、繁殖、迁徙和停留地,其中包括一些受重点保护的珍稀水禽。
湿地植物主要有禾草、杂草、香蒲、芦苇、蔗草、柳丛,以及浮叶型和沉叶型植物群落类型。除枫杨、水杉、杨树、柳树、黄荆等常见湿地乔灌木外,芦苇、稗草、莲子草、水蓼、禾草、蒿类、水浮莲、莲藕、荸荠、茭白、菱、芡实、菰、藻类以及大面积水稻等常见湿地优势植物达30多种。
1.3 湿地资源特点 根据地域特点,全县分为北部丘陵、中部丘岗、南部圩区3部分,北部包括了4座大中型水库,农田多处于上游,湿地约占21%;中部集中河流、大面积坑塘及农田,湿地约占43%,而南部湿地约占36%。湿地类型中,河流及其滩涂约4 000hm2,水库约4 666.67hm2,坑塘约4 666.67hm2,水田及渠道约3.53万hm2,除河流外,其余主要为在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人工湿地,人工影响、湿地景观单一化明显。湿地水质良好,水库水质总体达到Ⅱ类水标准,尤其是大中型水库上游,大面积林地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作用。河流有机污染较轻,大部分符合Ⅱ~Ⅲ类水标准,襄河部分地段水质较差,水体中COD、BOD及碳化物较高。
2 湿地资源利用现状
湿地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对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维持碳氧平衡等都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同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湿地的多样性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决定其具有强大的支持能力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全县湿地利用主要表现为:(1)水资源。饮用水、工农业用水大部分来源于湿地,如黄栗树水库已成为县城主要取水源;(2)蓄洪抗旱、流量调节。有黄栗树水库等优质的灌溉水资源优势,建有拦河闸坝24座,有效灌溉面积3.67万hm2。(3)种植业。水稻田湿地面积最大,水稻是全椒的大宗农作物,优势产业,单产超过600kg/667m2,除水稻外,种植莲藕、菱、芡、荸荠、茭白等植物产品也不少;(4)养殖业。可养水面1.33万hm2,盛产鱼类、虾类、贝类等经济动物;(5)畜牧业。利用库塘、河流坡地、滩涂养牛,发展禽业;(6)水运。滁河襄河水运是境内最廉价的运输方式,随着陆上通道快速发展,货运量逐步减小,对湿地影响也在减少;(7)景观价值。碧云湖(黄粟树水库)是全省十大水库之一,集水面积262km2,总库容量3亿m3,常年水面16.8km2。整个湖面座落群山环抱之中,两岸群峰争秀,阔叶混交林和常青针叶林郁郁葱葱,湖水清澈透底,是自然风光优美的旅游度假区;(8)净化功能。湿地是工农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承载区。
3 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现状
3.1 管理机构 由于湿地资源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应根据各自分工,加强管理。县林业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县湿地保护工作,水利部门在各大中型水库建立了水库管理站,在重要水域地段设立水文站,环保部门为监测水质,也设立了监测站。
3.2 执法管理 县林业部门每年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专项行动,并连同工商、公安对非法猎捕、经营利用、运输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进行查处。2008年底,县政府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通告》,每年10月份以后,候鸟迁徙之时,我县森林公安都会主动到南部圩区开展专项打击行动。水资源管理上,理顺体制,实现城乡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依法统一管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对黄栗树水库、马厂水库及马厂河水系的淘金、采砂等无序开采行为进行整治,全面禁采。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关停小造纸、小制革、小电镀等污染严重的企业。
3.3 综合治理 通过实施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工程及退耕还林、长防林、森林增长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但特定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全椒易旱易涝,湿地稳定性差。近5a来,全县大兴治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达5亿元,其中县财政直接投资达2亿元,通过实施水库除险加固、新扩建和修复塘坝、滁襄河堤坊标准化建设、农田治理、渠道清淤等工程,增加蓄水保水及调节能力,整体抗灾能力也大大提高。农业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等方式,工业上推广节水新技术,生活上通过价格调节机制来优化用水结构,积极开展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加强对排污企业整治和对居民生活垃圾管理,逐步完善城市排污管道系统建设,实行集中处理,减少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直接污染。引导农村多用有机肥,尽量用低毒、低污染的化肥、农药,减少水体污染。
3.4 规划建设 根据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市(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科学编制了《全椒县县城供水水资源规划》和《全椒县饮用水源保护专项规划》,做好水资源规划、研究等基础工作,对湿地规划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全椒县饮用水源(黄栗树水库)保护区专项规划是国内首个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规划将黄栗树水库定位为三大功能,即城镇居民饮用水水源、农业灌溉水源、防洪蓄洪。规划将整个区域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分期实施。规划致力于解决黄栗树生态区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提高对黄栗树水库现实与历史的作用及区域功能的认识,明确黄栗树水库今后的发展。
4 湿地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对湿地开发利用将会加大,但由于湿地保护与利用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何实现湿地合理利用与科学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始终应予关注的。水利工程如防洪、灌溉、供水等,在发挥一种或多种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林木采伐,植被结构破坏,对水土保持及地表的水源涵养也会造成影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和垃圾、工业废气以及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都能通过不同方式造成水体的污染。水面养殖、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不科学使用,大量的氮磷排到水体中,使河流、塘坝水体总氮含量高,水体富营养化日趋加重,严重威胁着湿地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降低。采沙造成污染、塌陷,破坏河道生境,过度捕捞使野生水生动物减少。另外,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为多部门多头交叉管理,不能形成合力,影响了对湿地资源的统一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全椒是水资源短缺地区,湿地资源利用上,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必须将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效率放在首位。
5 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措施
5.1 广泛宣传 一是宣传湿地知识,介绍全县湿地现状,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湿地功能和在人类生存环境中的价值;二是开展法制宣传,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增强危机使命感,自觉规范行为,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湿地保护的舆论氛围,特别要结合到每年的“世界湿地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爱鸟周”活动中去。
5.2 开展调查监测 经济活动影响使一些湿地不断演变,加上人工湿地增加,为了解全县湿地基本变化,适时组织人员力量对全县湿地资源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对重点生境地段加强监测,特别是掌握物种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状况,为湿地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提供依据。
5.3 科学规划 明确湿地功能利用,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规划必须立足县情,充分体现“生态立县”发展理念,与“生态粮仓”工程、与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与西北丘陵区的林果牧生态经济区、中部岗地高效农业生态经济区、南部圩区的畜禽、水产、优质粮基地生态经济区、县城近郊的城市型生态经济区规划结合起来。建立湿地保护区,按黄栗树水库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建设黄栗树湿地自然保护区,黄栗树水库控制面积262km2,平水面积1 440hm2,库容3亿m3。库区碧水蓝天,被称为天然氧吧,建立自然保护区将更有利水资源和水生动物保护。
5.4 防治污染 要考虑湿地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调整本地区的经济结构。工业方面,优先发展水耗小、污染轻、效益好的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和废水循环再利用。农业方面,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优化种植结构,选育高产节水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养殖方面,合理放养,规范渔业养殖行为,推广集约式养殖。城市环境治理方面,加快排污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襄河内城河要沟通水系,疏通清淤,改造绿化,回归其秀美的景观水体。
5.5 搞好圩区湿地建设 高度重视维护河流的基本生态功能,既要考虑防洪抗旱效益,又要考虑生态环境效益。合理配置和优化调度水资源,提供必要的生态用水,提高水体沉积净化能力,防止开垦库、河湿地,提高调洪能力。滁河洪水汇集快而河道泄流不畅,致使滁河圩区易发生洪涝灾害,也严重影响了湿地系统平衡与稳定,要解决滁襄河安全问题,就必须继续做好沿滁襄河堤坊治理,充分发挥优质的水资源灌溉优势、优质的林网优势,加快湿地生态修复。
5.6 保护好湿地植被
5.6.1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全县5.33万hm2森林在维护和优化湿地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坚持林业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并重,林业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并举的指导思想,巩固和完善各项林业建设工程,全面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管理好县内河流源头、两岸及水库四周1.112万hm2生态公益林,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态屏障作用。以四旁植树、村庄绿化为林业工作重点,调整林业种植结构,营造复合植被体系,进一步提高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加强资源管理,合理消耗,平衡利用,实现森林资源稳定增长。
5.6.2 科学干预湿地植被系统 湿地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自己的物种、生境和自然过程。在湿地水体富营养化,人为干拢,外来植物物种入侵等不利条件下,湿地植物常发生变化,品种单一,结构简单。对浮水植物覆盖度很高、藻类繁殖生长异常等导致水生植物系统失衡的水域,加以人工干预,适度清除或配植水生植物,改变其种类组成和丰富成度,有利于湿地水生植被恢复与稳定。
篇10
乔治·夏勒博士1933年生于柏林,现任WCS科学与探险部副主席。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夏勒博士致力于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足迹遍及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荒野,开展先锋性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夏勒博士受邀进入中国,在四川和羌塘开展大熊猫与高原有蹄类的研究保护工作。他是第一个得到中国政府批准,进入羌塘无人区开展野生动物研究的西方学者。迄今,他的足迹先后踏遍了四川、内蒙、、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研究和保护的主要内容集中于中国西部那些珍贵濒危、人们又知之甚少的大型有蹄类动物,以及以它们为代表的景观水平的生态系统。他孜孜不倦的工作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好鼠兔》是夏勒博士为中国的少年儿童写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将童话、科学教育和绘本融合在一起,将人文情怀和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的读物。通过童话的方式,让孩子体会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什么是生命和生命的连接。
在青藏高原进行野外研究时,夏勒博士亲眼目睹了当地用毒药大规模杀灭鼠兔的现象,因为人们认为草原退化的肇事者是小小的动物——鼠兔。实际上鼠兔对草场是有益的,它维系着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平衡。于是他创作了《好鼠兔》这本科普童话,用12个带有寓言性质的小故事,讲述了鼠兔的家庭、生活以及面临的问题;青藏高原上的牧民家庭;鼠兔碰到的敌人和动物朋友以及它们的生存现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保护等。启迪孩子们要珍惜自然、尊重生命。夏勒博士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大家了解鼠兔的家庭、生活状况,比如鼠兔也有夫妻,有五、六个自己的孩子。同时,向大家展示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是互相关联的;鼠兔与同样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其他野生动物、家畜和牧民之间相依相存的关系;人为干涉这种关系,只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这本充满着温柔和慈悲的书得到了教育界、动物保护界和出版界众多人士的认可和推荐。《好鼠兔》用简短的童话语言和动物之间的交流,告诉我们: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和土地、植物、动物,一切周围的生命保持良好的关系,让草原与河流、空气、山脉、人类和谐共处,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正如书中的儿歌所唱:
我的爱给没有脚的家伙,
我的爱给两只脚的家伙,
我的爱给四只脚的家伙,
- 上一篇: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感悟
- 下一篇:民营经济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