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资源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10-0057-07
农业文化遗产(Agricultliral Heritage systems)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其概念源自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项目。按照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目前,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还存在一些争议。关于概念问题争论的主要焦点在于对“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和“GlobaUy Important Indigenou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的译法,集中在是否要将“文化”一词加入概念中和是否要将“系统”一词去掉的问题上。在现阶段的研究中,笔者暂且仍然将其称为“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国内外在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概念和特点来看,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不同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等旅游形式,更不同于目前盛行的农家乐旅游。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核心是“遗产”,是旅游者前往农业文化遗产地进行体验、学习和了解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其重要功能是确立遗产地的文化身份。而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等本质上来讲还是大众旅游,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二者存在本质区别。按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有效管理的旅游发展应该成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手段,从而充分发挥旅游在遗产保护、教育、文化、科研以及经济方面的功能。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来讲,农业生产、知识、经验、技艺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旅游元素,农民不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学习、了解和尊重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是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者所追求的核心体验。了解农业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旅游资源特征对于识别和区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以及合理进行资源开发和目的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具有遗产类型特色明显、脆弱性高和敏感性强、分布范围广、可参与性强和复合性强等特征。
1 遗产类型特色明显
1.1 一种活态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活态遗产。整个农业系统中必须有农民的参与才能构成农业文化遗产,而同时农业系统又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部分,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农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是农业文化遗产重要的保护者,同时也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之一”…。农民生活在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就要保持原始状态,不能随时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农业系统的精华,同时也保护这些系统的演化过程。因此,农业文化遗产体现出一种动态变化性。
由于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是农业社区与其所处环境协调进化和适应的结果,因此,不能像保护城市建筑遗产那样将其进行封闭保护,否则只能造成农业文化遗产的破坏和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持续贫穷。农业文化遗产要采用一种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方式,也就是说,要“在发展中进行保护”,因地制宜地保护和管理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保护要保证遗产地的农民能够不断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获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这样他们才能愿意参与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也就是说,多方参与,尤其是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
1.2 区别于一般的农业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和一般的农业遗产存在一定区别。国际上关于农业遗产的论述最早出现于普林特斯(Prentice)对遗产的分类,将农业遗产界定为农场、农业博物馆、葡萄园以及捕鱼、采矿等农事活动。其实,我国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成立了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研究内容侧重于中国农业史的综合研究、传统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制约因素研究、近现代农业史研究,以及农业历史文献研究与整理等方面。石声汉先生认为,我国的农业遗产概念比较宽泛,包括具体实物和技术方法两大部门,古农具、古农书、古农谚等都属于农业遗产的范畴。
目前,很多学者都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只是“农业遗产”的一部分,而且更强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属于全球环境基金中生物多样性框架下的项目)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系统(system)或景观(landscape),除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技术知识以外,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突出强调农业景观与农业系统这些至今仍在使用、也更有现实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形式。
徐旺生等认为,从内容上讲,农业文化遗产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也可以将其分为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农业文化遗产。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等同于一般的农业遗产,而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则更加强调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景观,强调遗产的系统性。苑利同样认为,农业文化遗产至少应该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但他认为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农耕生产经验,如开荒的经验、育种的经验、播种的经验、防止病虫害的经验、收割储藏的经验;而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则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各种农业生产经验和农业生活经验。
1.3 区别于现有的世界遗产类型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3种类型。随着对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入,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又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它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是“保证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特定土地利用技术”。文化 景观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选区范围,不同于文化遗产,也不同于自然遗产,而是体现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
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定义来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类型中的文化景观十分相似,二者都强调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协同进化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事实上,很多已经被列为文化景观的遗产地同时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试点,如菲律宾的伊富高梯田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对于保存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持可恢复生态系统和传承高价值传统知识与文化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它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农业文化遗产更像是文化景观的一部分,是关注农业的文化景观。但同时,农业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又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文化景观强调遗产的地域性,而农业文化遗产则更强调对某种传统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的保护,对这些知识和技术的地域要求并不十分严格。
2 脆弱性高和敏感性强
生态脆弱性是指生态环境对外界干扰抵抗力弱,在扰后恢复能力低,容易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而且一经改变很难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性质。而文化的敏感性则是指文化易受外来因素干扰。作为一种特殊的活态遗产和旅游资源类型,农业文化遗产既有脆弱性高、也有敏感性强的特点。
2.1 生态脆弱性
农业文化遗产本身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很多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同时,农业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人口密度高的偏远落后地区,这些地区的生态脆弱性一般都比较高”“。研究发现,农业文化遗产地浙田县的人均生物承载力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6.2%,同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仅能勉强维持生态平衡。生态脆弱性除了与生态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相关外,还与生态环境的处境密不可分,因为生态环境本身的结构特征只是导致生态脆弱的潜在条件,而将这些潜在条件激化为现实的则是人类活动的干扰。旅游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来讲就是一种很强烈的人为干扰活动,如果管理不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将非常容易破坏农业文化遗产以及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其他资源,大大增加本地的生态足迹,不仅无法成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手段,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2 文化敏感性
很多农业文化遗产位于少数民族地区,如贵州的稻鱼共生系统位于黔东南侗族自治州,云南的哈尼梯田位于红河哈尼族和彝族自治州,而国外很多农业文化遗产也是由少数民族甚至处于殖民状态下的农民所创造的,如非洲的很多农业文化遗产。这些地区具有很强的文化和政治的敏感性,这些地区旅游业开发不当很有可能就会引发社会文化冲突。因此,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发展必须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尽量减少旅游对当地的文化涵化,减少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旅游发展必须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前提,对于农业文化遗产地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3 分布范围广
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评选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同时也开始考虑将更多的候选点纳入保护范围。从目前试点和候选点的分布情况来看,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3.1 一般分布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地区)
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业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基本特点是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相对紧张。以“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处的中国浙江省青田县为例,全县海拔50米以下的河谷仅占4.64%,山间盆地占0.05%,丘陵和山地占95.31%。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当地农民逐渐发展出一种充分利用当地农业生物多样性、适应当地特定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年的传承和发展证明了这种方式具有可持续性,而人地关系紧张则是这种生产方式产生的主要动因之一。
3.2 一般位于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或自然资源/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
农业文化遗产一般位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从全球范围来看集中在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地大多位置偏僻、生态系统脆弱、自然资源有限或气候条件恶劣。为了生存,当地农民发展了复杂而具有创新性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技术,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农民适应环境所发展出的可持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显得弥足珍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些地区还没有受到大规模现代技术的影响,也没有对资源进行过度利用。但现代化进程和全球的环境变迁也正迅速威胁着这些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农业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传统农业地区。
3.3 一般处于历史较为悠久、土著居民定居历史较为久远的地区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长期适应环境的产物,是人类优秀传统农业的杰出代表,其形成需要悠久的历史。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经验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选的重要标准。菲律宾的伊富高梯田农业系统拥有超过2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的稻鱼共生系统也同样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证明了当地居民对其所创造的农业系统的依赖,以及该农业系统与当地社会系统的有机结合。历史孕育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灿烂的农业文化,同时也产生了与农业有关的生产和生活文明。
4 可参与性强
参与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进步与发展宣言》指出,公民参与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参与程度的高低可以衡量人们对某一活动的积极和认可程度,广泛的参与对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墨菲(Murphy)在《旅游――一种社区的方法》(Tourim:A Community Approach)一书中认为,社区参与正是协调发展与保护矛盾的途径。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发展都离不开社区居民和广大旅游者的积极参与。
4.1 当地社区参与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可参与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地社区的参与。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同时也是保护的对象,当地农业社区的居民掌握着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导权,离开了当地社区的参与,农业文化遗产就不复存在,更无法成为愉悦旅游者的资源。农村居民从事农事活动本身就是参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重要形式,也是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根本。另外,他们也可以参与其他资源的利用,如参与食宿接待、制作旅游纪念品等。研究表明,农业文化遗产的居民参与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转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4.2 旅游者参与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 资源可参与性强的另外一点表现在游客的活动上。传统农业系统作为观光资源的潜力并不太大,因为调查发现很少有游客对农业文化遗产本身的景观感兴趣,而往往对参与农事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旅游项目产生吸引。如在浙田,超过50%的游客对下田抓鱼、了解稻鱼共生系统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参与与稻鱼共生相关的民俗活动等感兴趣。因此,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必须结合游客的需要,在不破坏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设计参与性旅游活动,让游客通过旅游活动的参与切实了解传统农业的价值,同时避免了游客仅作为旅游地的观众而无法获得真实的遗产旅游体验。
5 复合性强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典型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更能体现出自然与文化的综合作用,也更能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它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的特点为一身,本身就是一类复合性遗产。而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它集中了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与其他资源,结合了有形(物质)资源与无形(非物质)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吸引力。
5.1 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复合
农业文化遗产地除了拥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如山水风光、地方特色建筑、民俗节事、美食等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这些资源与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机结合可以大大增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吸引力。按照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主体一辅助资源分类体系,主体资源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本身,如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主体资源为稻鱼共生系统,而辅助资源则包括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各类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以青田县为例,如奇云山、鱼灯舞等。真正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中主体资源发挥主要的吸引作用,而其他资源则起到增强吸引和扩大旅游规模的作用。
篇2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为旅行者提供学习的平台,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古代文明。可以说,历史文化是文化遗产旅游的的本质,遗产只是文化的载体。换而言之游览者通过对文化遗产的游览中在不对文化遗产造成损坏的基础上,依旧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文化遗产资源,都能成为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这些资源特征如下:
(一)稀缺性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因为它们是历史积淀的成果。正因如此,它们不可能被大规模复制、生产。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以其自身的历史厚重感,反映着当时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建筑风格、社会民俗等文化信息。这些都是它们弥足珍贵之处。比如说,江南的苏州园林代表着我国明清时期古典园林的特殊风味,这些都是无法复制的古色古香。这是在其它资源中无法体会到的历史风味。这也说明了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稀缺性。
(二)不可复制性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它的不可复制性。它们一旦受到破坏,几乎再也无法修复。比如说,我国北京的古城墙遭到拆除之后,很多就再也不见了,北京的历史韵味就稀薄很多。因为受到空气污染影响,泰姬陵由白变黄,美感大减。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被炸毁,一座1500年的文化遗产就这样消失不见。这些惨痛的事实都在告诉我们,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不可复制性。
(三)美学性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艺术造型,也深受特定历史年代的审美趣味、建筑风格的影响,这些都是古代文化的样本。比如说,秦始皇陵兵马俑具有规模宏大,动静结合,形态逼真的艺术特色,表达了秦代威武宏大的文化气魄。它的美学性还因为不同地理区域造成的差别。比如说,同样是古典园林,北方园林更加富丽堂皇,南方苏州园林更加精致婉约。这些不同提高了我国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美学性。
(四)传承性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传承性。只要保护得当,避免人为破坏,它就能够传承多年,成为子孙后代的财富。我们今天能够观赏的故宫、长城、孔府、布达拉宫等都是经过历史风尘保留至今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我们应该在开发这些旅游资源的同时,更要注重保护。毕竟,它们记录着发展和变迁,是先人留给我们的财富。
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含义及其价值研究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他们通过参观客体资源,通过各种媒介用来收获旅游价值。这种价值多种多样,可以是娱乐休闲、探亲访友,也可以说商务考察、学习文化等等。针对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会有很多研究标准,而资源要素层面划分是最常见的划分方式。本文针对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要素进行价值划分,结合众多学者划分标准,将资源要素价值划分如下:
(一)历史价值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本身就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它是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产物,携带着那个时期特有的建筑风格、服饰礼仪、民风民俗、审美特征的文化信息。举例来讲,比如河南安阳殷墟就是我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有甲骨文和考古发掘的商代都城遗址,从这里我们可以甲骨文和商王朝遗址,为了解商王朝提供良好的窗口。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能够让我们领略到盛世大唐的风范,对唐朝时期的礼仪制度、建筑风格都能够有所了解。
(二)观赏价值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游览,因此具有观赏价值。它主要表现在精湛的艺术工艺,别具一格的美学特征,巧夺天工的表现手法。比如说,秦始皇林兵马俑,每一个兵马俑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让每个参观者都赞赏不已。比如安徽古村落宏村、西递,它们以别具一格的空间布局,清新淡雅的艺术格调,都能让游览者在观赏过程中感受到我国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追求。
(三)科教价值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能够为现代人提供一个了解历史的窗口,因此它具有科教价值。科教价值主要包括科学考察和教育科普两方面,前者指的是科学考察和研究,后者指的是历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比如说,安徽明清古村落宏村的“牛”字结构造型,具有非常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而我国的、延安窑洞等旅游资源能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社会价值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特定历史时期才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我们可以通过参观游览来感受前人的智慧,从而让我们更加具有民族归属感,提高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社会价值。比如说,我们去山东曲阜游览孔庙,能够感受到孔孟之道,仁义道德,儒学思想等。在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这些思想无疑也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篇3
一、抓住威海特征,科学定位文化旅游形象
(一)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应体现地方特征,避免空泛。
所谓城市特征,是指城市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也包括本地的历史、社会、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结合。城市旅游要体现独特个性,必须充分挖掘和分析其特征。
威海是一座海滨城市,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是绵延的海岸线,拥有丰富的岛、礁、滩、林及海洋生物资源,沙滩质量优良,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海产品也异常丰富。威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秦始皇三次东巡的地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是的遗址城市,是中国大天鹅栖息地之一,综合以上因素,确定威海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容将这些自然资源优势与历史积淀、人文环境融合起来,才能体现这座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二)紧扣时代特征,提出充分展现城市文化旅游形象的主题口号。旅游主题口号的制定必须充分了解游客市场的心理需求和偏好,目前,威海旅游对周边韩国市场依赖较大,韩国约占威海国际客源的80%。同时,威海已与英国的彻特纳姆市、意大利的比拉市、日本的宇部市、韩国的丽水市、美国的圣塔?巴巴拉市、俄罗斯的索契市、新西兰的蒂玛鲁市等国外7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旅游口号的设计考虑这客源市场游客的兴趣,而且要具有一定的内涵。
(三)重视对城市旅游形象的视觉设计,展现威海特色。城市旅游形象的视觉设计核心是旅游标志,也包括旅游形象大使的选择。城市旅游标志的设计可以结合或直接引用城市标志性景观,强化城市的文化旅游形象。
二、展现威海地域文化,突出四大重点。
(一)突出民间文化,形成威海民俗发展的新格局。地域文化的推广要通过传播威海的民间艺术品、民风民俗来实现,可以建立民俗博物馆、举办民俗展、农家游或者庙会等方式扩大影响范围,使民间表演艺术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如威海赤山景区,每年组织中日韩三国进行张保皋文化交流,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如果说文化是旅游的生命力,那么民俗文化则是一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根基,必须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加以弘扬和发展。
(二)突出红色文化,进一步挖掘整理威海红色文化的精髓。
红色革命文化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们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整合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第一,要加强重要文物、遗址、纪念地、文献、建筑等保护和利用,开发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点、精品线路和文化产品,做大做强红色文化旅游,使之成为威海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之一。
第二,要整理和充实威海红色文化历史研究成果,广泛组织开展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好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
(二)突出景点文化,充分挖掘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第一,围绕海岸线优势开发海上旅游项目。充分利用海岸旅游线资源,开发游艇码头、游艇俱乐部、海上观光巴士等海上旅游,推进四季海水浴场、黄金海岸、水上乐园、休闲中心等为代表的海上观光旅游项目开展,积极打造融观光、休闲、度假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黄金海岸精品旅游线,彰显蓝色海岸魅力。
第二,围绕温泉之城的优势,开发健康旅游。威海还是山东半岛温泉分布最多的城市,山东半岛14处温泉中威海有9处。其地热温泉富含多种元素和放射性元素,水温、日热流量和矿化度等指标在山东省独占鳌头,多项医疗指标位居全国之首,尤其是位于市区的宝泉汤是国内外罕见的海水温泉。
第三,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纪念品的开发和宣传。威海市旅游资源丰富,但现有旅游商品大都趋同,主要是海产品以及其初加工产品,且商品质量、档次、价格差异较大,旅游购物点设施简陋,缺乏地方风格,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应加强威海地方海产品的精加工,加强礼品的品牌化和礼品商场的连锁化,通过统一旅游产品、文化宣传品的形式,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
(三)突出以地方优势资源为主的消费文化,着力打造特色生态农业旅游项目。
篇4
关键词:建筑设计;高层住宅;地域特征;构成;凸显
高层住宅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筑工程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与能源,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能源以及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筑设计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改进与优化,而且在城镇中,高层建筑的施工项目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地域特征对其有着较大影响,这也是影响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由掌握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构成,才能更好的提高设计的水平以及技术,才能促进建筑企业更好的发展。
1 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概述
高层建筑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设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人员除了需要优化施工的流程,还需要在设计中增加文化蕴含,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当地的风俗习惯,才能更好的展现民族的灵魂。高层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涉及多个领域,而且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建筑的风格可以体现时代的进步性,其也是历史重要的见证者。建筑是城市的名片,具有特色的建筑甚至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高层建筑的增多,使得城市的形象越来越现代化。高层建筑最早是在欧美流行起来的,在刚刚兴起的过程中,对地域特征要求比较低,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地域特征逐渐显现出来,这也成为了高层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西方高层建筑具有平面紧凑的特征,建筑的形状比较简单,而东方的高层建筑,受到地理文化以及经济影响,地域特征越来越明显,而且高层建筑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民用建筑中,设计人员对其体系结构不断的改进,而且在设计中,加入了很多特色文化,这对当地风俗文化底蕴也有着重要的宣传作用。高层建筑设计的地域特征,需要以地域文化为基础,其还展现与凸显了当地的地域形态,这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以及传播。我国的建筑企业发展并不均衡,有的设计人员水平不高,使得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存在一定误区,这影响了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也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2 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构成
高层住宅的地域特征包含多项内容,其也是群体、平面以及立面的集合体。高层建筑群体特征有很多,有的属于行列式,有的属于院落式,这些建筑群体有的是对称式的,有的在排列的过程中是自由分布的。建筑设计的好坏不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影响着自然环境,建筑施工属于耗能的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优化设计,或者施工人员素质水平不高,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则会造成较多的环境问题。高层住宅的设计还容易受到地域文化的限制,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征,设计人员需要对住宅结构进行优化,还可以在设计中加入当地的文化底蕴以及自然风光。
2.1 自然环境温度、湿度、日照、台风、地震等自然环境条件对高层住宅的地域特征产生直接影响。如寒冷地区住宅,大间距行列式布局以利获得充足阳光,封闭的外观有利防风保温,深色外墙有利于吸收热量;热带地区住宅则间距小、外观开敞、色调浅淡。
2.2 城市环境城市历史、形态、规划等对高层住宅特征影响深远。历史文化名城常见对称中轴线,现代城市多为自由形态。
2.3 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引导住宅户型、楼型、外观的设计取向。如为满足中餐烹饪要求,中国住宅厨房需要自然通风采光;而欧美的西餐制作对厨房的采光通风要求不高。
2.4 建筑与文化传统尽管继承传统是个充满争议和困难的问题,但还是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台湾建筑师李祖原坚持“中国式建筑”的设计理念,他设计的等高层住宅,从总体布局、户型到外观细部,力图表达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3 凸显中国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思考
近20年来,中国高层住宅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当下中国高层住宅外观相似,地域特征模糊,由此削弱了城市特色,加剧了“千城一面”状况。更有甚者,许多楼盘钟情异国情调,照搬港式、美式、欧式样式风格,出现了虚假与错位的地域特征。此外,由于城市大规模拆旧建新高层住宅切断了城市发展脉络,造成居民对城市记忆的缺失。
在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将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最终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要保持建筑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发扬优秀的地域文化传统,就存在一个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西方文化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无法回避的文化环境,它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模式、思维模式。
凸显中国高层住宅的地域特征意义重大,但也困难重重。首先是全球化困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地域特色比较容易形成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建筑师国际化,地区文化差异逐渐缩小,传统特色难以持续;其二,现代与传统建筑在技术体量、居住要求等方面相距甚远,现代高层住宅很难在传统住宅中找到功能和形式关联。世界各地高层住宅的技术手段逐渐接近,如相似的结构、设备、交通等,限制地域特征的显现;其三,高层建筑有其自身的造型规律,不能简单照搬传统样式。如在高层建筑顶部加上中式大屋顶,往往会破坏建筑造型的和谐统一;其四,由于高层住宅多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导向对建筑设计方向起到关键作用。大众的喜好决定住宅市场的发展方向。大众往往无意识地选择洋风而轻视传统。
结束语
我国建筑事业发展很快,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筑设计人员增加了高层建筑的设计,其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高层建筑最早起源于西方,但是由于地域特征、文化、经济的不同,东西方高层住宅的设计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我国的地域比较辽阔,而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不但气候环境有一定差异,文化内涵也有着较大区别,尤其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风格比较特殊,而且高层建筑地域特征的构成不同,所以,我国高层住宅的设计呈现出的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琪.高容积率住宅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篇6
【关键词】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
一、引言
1973年,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McClelland对以往的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胜任特征的概念,三十多年来,专家和学者们对政府、企业、学校、医院等组织中多个职业类群(如外交官、职业经理人、教师、院长等)的胜任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不仅得到许多国家战略层面的认同,更是当前世界城市竞争的一个新特点。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而创意的产生完全依赖于创意人才。如何有效激发文化创意人才资源,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众多学者和实践着关注的焦点,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的研究不仅丰富和充实了胜任特征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更有助于有效开发和利用文化创意人才资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国外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最新相关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及现实意义。
二、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概述
(一)文化创意人才涵义和特点
创意人才概念最早由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理查德·佛罗里达(Florida)教授提出。他认为,在创意时代,除了劳动者基层、服务业阶层以外,一个新的阶层在悄然兴起,那就是创意阶层。佛罗里达把创意阶层分成“具有特别创造力的核心”和“创造性的专门职业人员”两个组成部分,前者包括科学家、大学教授、诗人、小说家、艺术家、演员、设计师、建筑师,引导当代社会潮流的小说家、编辑、文化人士、咨询公司研究人员以及其他对社会舆论具有影响力的各行各业人士。后者包括高科技、金融、法律及其他各种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专门各行各业人士。我国学者李津(2007)从人才类型来界定概念,认为创意人才是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的精英人才。李元元、曾兴雯等(2011)从劳动性质来界定概念,认为创意人才是通过专业技能,发挥创造能力来提供高附加值产品或服务的脑力劳动者。
纵观国内外学者有关创意人才概念的界定,本文倾向于将创意人才界定为,所谓创意人才,是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服务于创意产业的精英人才。创意人才具有专业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富有创新意识,勇于突破、敏锐的洞察力、崇尚自由、强烈的成就导向等特征。
(二)文化创意人才分类
根据创意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创意人才可分为创意生产者、创意策划者和创意成果的经营管理者三类。(蒋三庚,2009)如下表。
类型 释义 范围
创意生产者 指创意内容提供者和创意产品的完成者 包括艺术工作者,如画家、作家、编剧等、设计师、民间艺术家和民间手工艺人
创意策划者 指致力于把创意以最完美和最恰当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整合创意资源,拓展创意空间,激发创意生产者的创意灵感 包括导演、广告策划人、项目策划人等
成果经营管理者 指通过创意产品经营实现创意产品价值的人才 包括公司经理、项目经理、经纪人、中介人、制片人、书商等
(三)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及胜任特征模型
1.胜任特征的研究起源及概念
纵观胜任特征的历史研究,可将其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中世纪至19世纪,胜任特征(competency)来自拉丁语Competere,意思是适当的,可追溯到中世纪的行业协会,学徒通过跟随师父学习而掌握一定的技能。而胜任特征的研究起源于19世纪的西方司法领域,后来在临床心理学与教育学领域中逐步得到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个阶段为19世纪至20世纪70年代,也是“管理科学之父”Taylor的“科学管理”时代,当时被称为“管理胜任特征运动”,Taylor对工厂里工长们进行的“时间—动作研究”就是对胜任特征的分析和探索。
第三个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至今,20世纪70年代,泰勒理论基本被否定,大量研究表明:传统的智力测验和人格测评在预测工作方面存在很多局限性。1973年哈佛心理学教授麦克利兰提出了胜任特征的概念,从此拉开了研究胜任特的序幕。
三十多年来,众多学者有关胜任特征的概念界定并没有达成共识,Zemke(1982)认为,胜任力是一个难以下定义的术语,因为这个问题不是来自其他方面,而是来自一些基本程序和哲学理念的不同。基于此,本文采用以下定义:胜任特征是能把某职位中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这些特征可以是认知的、意志的、态度的、情感的、动力的或倾向性的等等。胜任特征模型则是指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或从事某一特定管理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
2.胜任特征建模方法
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方法主要有专家小组法(Expert Panel)、测评中心法(Assessment Center)、问卷调查法(Survey)和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 Event Interview)等。自从胜任特征的概念提出来以后,行为事件访谈法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在国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建立胜任特征模型最主要的方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可信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研究结果的支持。受过训练的不同编码者采用编码评分的一致性介于74%—80%之间,对同一组人员进行两次访谈所得的胜任特征评价结果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3.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
依据胜任特征的概念本文将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定义为是将某一工作中拥有的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三、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研究现状
在胜任特征理论和创意人才研究兴起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有关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有以下代表性成果。
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学者们对创意产业相关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关创意产业、创意人才的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对创意人才的研究还很欠缺,大多只是集中于纯理论的研究,出现了实践之后于理论的特点。然而有专家指出,尽管我国创意产业在2008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其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我国创意产业的年总产值还不到GDP的3%,而美国高达25%,英国为17%,日本占16%。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创意产业仍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如何解决创意人才短缺问题,使得创意人才推动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文化创意人才是知识经济时展的产物,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更加自觉、更加自主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我国创意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面对我国创意人才极度匮乏的现状,大批创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是中国未来创意产业获得大发展的前提。构建文化创意人才的胜任特征模型,不仅对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和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问题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具体表现为:
(1)相关理论基础的完善。国内外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人才的界定还没有达到共识,还只是各抒己见的状态,没有权威的依据。
(2)理论界和实业界对创意人才胜任特征的认识模糊,缺乏目的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构建出有效的胜任特征模型。
(3)目前,国内有关胜任特征的研究大多只是停留在纯理论的研究中,很少与实证研究结合,缺乏科学性。
(4)创意人才的管理缺乏针对性,在实业界,创意人才作为新经济时代生产力极大发展的生力军,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来进行规划管理。创意人才的选拔、培养、薪酬绩效等管理活动仍然沿用传统的人员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创意人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津.创意产业人才素质要求与胜任力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孙福良,张乃英.中国创意经济比较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8.
[3]郭辉勤.创意经济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篇7
一、依据本土地域文化特征,挖掘开发为我所用的美术课程资源
1.走访收集,挖掘具有美术特征的本土文化资源。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与台湾隔海相望。由于历史的缘故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同时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造就了厦门多元化的文化结构,其底蕴深厚、特征鲜明、资源丰富,为开发美术课程资源奠定了基础。厦门地区具有美术特征的文化资源主要分散在田间乡野、旅游景区、大学校园、古老街道、里弄小巷等。通过实地走访,了解收集到厦门具有代表性的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形成两大类。
自然和人文资源:一是以闽南古民居为代表的海沧红砖古厝、祠堂庙宇,厦门古街牌坊、思明中山路店铺骑楼、集美和厦大的嘉庚建筑、鼓浪屿的万国建筑、闽南古刹南普陀寺、梵天寺等富有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古今中外的建筑群落;以地方民间饮食文化为代表的闽南功夫茶,闽南特色小吃,如厦门的海蛎煎、肉粽、沙茶面、五香条等。
民间非物质文化资源:以口传传播呈现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有闽南童谣、南音、歌仔戏、高甲戏、讲古、莲花褒歌、绝活(厦门漆线雕、珠绣手工技艺、新垵五祖拳、厦金宋江阵)等;与风俗习惯、节日紧密相连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有厦门的中秋博饼、翔安的拍胸舞、同安的车鼓弄、海沧送王船习俗、保生大帝信俗、厦门疍民习俗、厦金风狮爷信仰、闽南皮影木偶戏、灌口的闽南童玩等。
2.梳理分类,建构具有本土美术特征的课程架构。通过实地走访,查阅文史档案、网络资料等系统的调查研究和挖掘开发,再对收集到的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类,我们选择具有本土美术特征的文化资源为课程教材,建构比较完整的适合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要求的课程主题框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基本纲要。接着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确立课程内容、单元主题内容,表现形式、实施建议等,并组织实施进行活动。
二、根据课程纲要实施要求,依照所设计主题内容实施单元式教学
1.实施同一主题,试用不同形式,采用同种方法进行单元式教学。在实践中,我们根据所设计的同一个单元主题内容,选用了不同的表现形式,采用了同一种方法进行了组织教学。将教学活动的开展归纳为“探究发现—造型表现—交流展示”这样一个过程。比如,在“鲜美的闽南特色小吃”单元教学中,其子课题有三个是利用手工制作的形式表现各种不同闽南小吃的课题,一个是利用绘画的表现形式再现厦门小吃店情景的课题。我们根据各课题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表现形式(手工制作、绘画表现),首先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在家长的陪同下,深入到“老字号”传统饮食店,参观了解美食的品种、观看老师傅精湛的厨艺、观察各种名小吃的制作方法及其材料的运用、不同小吃的造型特点、品尝小吃的美味、聆听老人讲述美食小故事。让学生通过五官感受美食的形、色、味的变化特征,感受百年老店古老陈设的气氛。之后填写课题调查情况记录表(见附表),以备在课堂中进行交流。
通过课前的调查记录,学生对本单元课题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接下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事先组织学生根据所记录的内容,讲一讲相关闽南小吃的特点及制作方法,让学生在语言交流中体验闽南小吃的美味和造型特点,紧接着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一下,如何来表现极具闽南特色的小吃呢?采用哪些方法来表现呢?根据你所带来的材料可以制作什么样的特色小吃,如何设计制作?让学生通过不断研究和探讨,使其知道可以利用面团、彩泥、皱纹纸、蜡光纸、卡纸等不同的纸张和废旧材料,制作海蛎煎、五香条、肉粽、春卷、土笋冻等各种不同的闽南特色小吃,表现它们的形、色和质感的特征。之后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设“闽南特色小吃店”,在“过家家式”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家乡饮食文化的深厚,感受制作特色小吃的乐趣。最后组织学生利用绘画的表现形式,再现传统老店古老的陈设场景和门庭若市、吃吃喝喝的人群情景。
2.实施同一主题,试用同一形式,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单元式教学。在实施单元式主题教学中,除了实施同一主题,还可以试用同一形式,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单元式教学。如《闽南童玩的乐趣》所设计的课题有两个:一个是闽南童玩的乐趣,主要是引导学生表现古老的闽南儿童玩具特点和嬉戏的场景;一个是趣画闽南童谣,主要是引导学生为古老的流传已久的闽南童谣配画插画。这一主题教学极具闽南地域特色,活动内容极为丰富。
《趣画闽南童谣》作为《闽南童玩的乐趣》一课的拓展延伸,在教学实施中可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先进行闽南童谣的诵读,让学生边诵读边理解童谣所表达的意境是什么。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童谣意境场景,对于一些不理解的词句,老师可作分析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意思,最后再引导学生根据童谣的意境,抓住关键词句进行主题构思,利用绘画的表现形式再现童谣句子中的主要情景,使所创作的童谣插画能够很好地表现其意境。在教学中还可以将一些经典的闽南读册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绘画时聆听闽南音乐,争取多种感官的参与,加深对童谣情景的再现。
篇8
【关键词】创新 文化创意 经济 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世界基于一定的文化资源不断进行新的创意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在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在根据一定的文化资源不断地提出新的产业创意,并使自己的文化资源蓬勃地发展为一种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或称创意经济。文化既支撑着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又使自己独立地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之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也迅速发展了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个人认为,文化是体现在一个人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上的品位道德,是文化积累的总和,渗透进生活的实践中。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创意产业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这实际上是一种在当今全球化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基于一定的文化系统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及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理念思潮和社会实践活动。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并且形成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特征
(一)文化特征
任何文化创意产业都必须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任何创意既是对一定文化的创新,同时创意本身也必须是有文化的。任何文化创意活动,都是以知识和智慧创造为特征的文化符号的积累、生产、交换和消费的产业活动。
(二)创意特征
所谓创意,其本意一是创新,创立新意或标新立异;二是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方案、意境等。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进行创新的产业。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生命,我们大致可从以下一些方面来分析创意:
创意需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性、文化性、娱乐性、心理性的产品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大,这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既要紧紧抓住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又要千方百计地创意出新的需求。
创意产品。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文化产品,一定要能充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和注意力,要能击中他们心灵。只有这样,才能既在市场上获得经济效益,又在社会中获得社会效益。因此,需求不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风险投资被认为是当代经济增长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动机。“成功与风险并存”,这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魅力。
创意的原创性和不可复制性。只有原创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意。真正的创意不可复制。
(三)人才特征
如果说创意是文化产品的生命,那么,具有创意的高素质人才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一方面,创意型人才决定着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死存亡和发展;另一方面,创意型人才也是十分难得的,他们的培养和形成是有别于传统产业人才的。
(四)大众化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的必然是大众消费文化,具有娱乐性、消遣性、益智性、赢利性等特点,它的本质是以市场为中介,把一定的文化转化为适应大众文化胃口的消费文化。因此,这就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大众化、世俗化特征。从供求关系看,大众化也是由市场经济的规律决定的。但是,文化创意产业纷纷将文化推向了大众化的市场,好像大众化、世俗化已成为了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难免出现严肃文化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或世俗文化的矛盾。
(五)高附加值特征
文化产品、尤其是原创性的文化产品都是高附加值产品,所以,文化产业也必然是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因为从事文化产业的劳动是复杂劳动,而复杂劳动的价值是简单劳动的倍加,特别是从事制作原创性文化产品的劳动,其价值与简单劳动相差更大,这完全符合经济学的相关规律,正因为投资文化产业的回报远高于其它产业,所以,众多的投资者才会趋之若鹜。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产业地位主体化
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在消费中其体验式的文化消费比重肯定会逐步加大。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势头来看,这种无形的文化服务性生产也越来越在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点已成为了世界的普遍共识。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迅速提升,而且必然会逐渐成为各国的主导产业。
(二)产业空间国际化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的国际化主要是由经济、文化的全球化造成的。经济全球化将会把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日益紧密地连接成一个整体,使整个世界成为真正的全球经济,并营造一个“无疆界”的市场。
(三)产业形态数字化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领域,而各种先进的高科技的应用,又必然将文化资源整合为高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因此,数字化、网络化实际上已成为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多民族的文化形态。大力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创意产业、反映多民族的文化特征、使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三、吸引创意人才所需的对策研究
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建立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设立各类文化人才档案和跟踪机制。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基地。近年来,国内高校建立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开设了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社会上也开展了许多相关培训,主管部门可以进一步规范他们的教育资质,并赋予其更多的教学职能,充分发挥这些资源和平台的作用。
篇9
关键词:园林景观;本土植物;影响;建设
从广义上讲,本土植物又被称做乡土植物。具体是指经过长年累月的物种演替和自然选择之后,已经能够适应某一特定区域的自然植物区系。我们这里所说的乡土植物,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的景观绿化特征,有较为突出的观赏性,可与当地大气候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植物群体。在景观设计中,本土植物以其得天独厚的优点和独具魅力的特性独占鳌头。本土植物具有繁多的种类,不仅拥有抗病虫害、耐贫瘠、抗旱、抗寒及抗逆性的优点,还可进一步节约城市的绿化成本。本土植物可表现故土情怀,对地方特色园林景观的营造,需要与当地环境特征相结合,并对当地自然景观充分了解,采用生态设计的手段,利用乡土植物,对地方特色文化予以表现,营造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结构群落,与当地的生长环境相适应。在园林景观中,将植物作为构成的基本要素,创作一个美好清新的园林环境,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能充分感受植物所营造的良好的自然景观环境。
1 本土植物在建设城市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1,1观赏价值极强
我国疆土辽阔,由于风格各异的地域特征,使在各地区分布的植物都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独特的地域性。本土植物由于各具形态、各有风貌,而带给人不同的感官享受。随着季节的变化,各个地区的本土植物也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四季景观各异。本土植物由于具有众多的观赏性,如观枝、观果、观叶和观花等,而形成了独具地方风韵、别具一格的景观。
1.2促进地方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由生物群落和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组成。该整体既可自我调节,又可自我组织,通过天长日久的磨合和发展,而形成的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如果有新品种引进,可能会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不适应,或者是生长因子不受限制而肆意生长,对其它物种的安全造成威胁,导致地域生态失衡。
作为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植物由于能够与当地的土壤、气候相适应,有着相对旺盛的生长势,和自然环境相辅相成,进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若当地的土地和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则可凸显本土植物种植的优势。本土植物的平衡,可对当地的群落演替和植物生存起到一定的维系作用,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由于加大了应用力度,降低了生态景观被破坏的危险,同时还将本土生态环境遭到外来生物入侵的危险降到最低。
1.3更能展现地方历史和文化风貌
植物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与其它门类文化相互融合、补充和影响,所形成的与植物有关的文化信息的总和,被称为是植物文化。它可对传统的文化心态、审美情趣、哲学意识、价值观念真实的体现。由于地方传统文化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特征,而使本土植物所衍生的植物文化也更加丰富多彩。园林景观的文化性,可通过造林手法来表现。而园林景观中,植物是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并在地方文化上扎根和演变,其历史根基和群众基础非常牢固,所以由本土植物所营造的城市园林景观也极具风韵和地方特色。
1.4提升绿化效果,便于管理和养护
由于本土植物有着较低的造价成本,其在当地繁育和栽培的基础良好,有着较为便利的取材和较为低廉的价格,所以可使运费节省,并使管理成本和栽培成本降低,节省了人力、物力开支。本土植物还便于养护和管理,由于本土植物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具有很强的耐受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应用本土植物,可有良好的生长发育态势,同时使苗木成活率增加,并使苗木养护管理的强度和难度降低,和外来植物相比,便于养护,既提升绿化效果,还使工作量降低。
2 本土植物在园林景观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2.1研究和选育方面
随着园林景观在城市建设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人们也开始逐渐重视本土植物的应用。目前不断深入挖掘乡土植物资源,关于本土植物繁殖技术和生态习性的研究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并在市场上大力应用和推广。因为园林苗木具有较大的投资和较长的培养周期,所以很难满足与日俱增的苗木需求量。针对本土资源,必须加大调查力度,通过第一手资料的掌握,大力保护和利用、开发本土资源,为了与当地的城市环境相适应,对合适的乡土苗木繁育基地进行选择,满足苗木需求量,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
2.2应用和设计方面
目前对于本土植物的科普宣传还不到位,同时由于园林建设的设计方和出资方在审美情趣和知识层次的不一致,同时有着不同的园林项目建设利益出发点,没有充分认识本土植物的重要性。一些施工单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了植物的生态习性,管理不到位,私自简化施工程序,没有科学地配置本土植物,使质量和规格降低,造成了植物资源的浪费。无法充分发挥本土树种的作用和效果,绿化设计没有产生较高的观赏价值,缺乏一定的创作新意,使城市植物群落赖以存在的生物基础被动摇,面临着潜在的风险,生态系统时刻会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和破坏。所以我们应该从多方渠道宣传本土植物的科普知识,让人们对本土植物能够更深的了解和喜爱,通过在园林专业课程中增设讲座和相关的教学课程,帮助本专业的学生学会如何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应用本土植物。
3 利用本土植物建设城市园林景观的途径
走本土特色道路,依据造景原则,摒弃标准化模式,建设城市园林景观的途径,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挖掘自然资源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灵感应来源于当地的自然风景资源,而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植被资源、矿产资源、水文资源和地貌资源等等。原生植被在特定的地貌和地形中,通过岁月的冲刷和检验,可对其成长环境特点进行充分的展现。通过在园林场地中,对植物的原生环境进行改造、利用和模拟,在城市园林中建立稳固的结构群落。
3.2改造植物群落
通过对原生植被群落进行细致入微的调查,趋利避害,同时对植物彼此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合适的植物进行选择,并对原生植被群落进行改造和借鉴,形成独具魅力的本土特色。
3.3构建特色植物景观
地方性植物具体是指那些具有较强观赏性的、经过驯化之后,生长态势良好的野生植物和被广泛使用的本土植物。选用当地的植物品种,由于与当地的生长环境相适应,所以很容易创作出具有一定规模的植物群落,不仅经济可靠,而且景观效果极佳。通过营造本土特色的群落结构,表现风格迥异的区域景观特征。
3.4展示地方文化内涵
植物的象征性和自然特征,是园林植物所重点表现的。通过配置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植物,来表现丰富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提升植物景观的欣赏价值和艺术灵气,使景观形象焕发出蓬勃的活力和生机。
篇10
关键词:考古;研究;模式;对策
引言
中国考古研究时代比较久远,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考古实践中,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与考古环境和考古的要求相比,中国的考古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考古研究的模式分类
不同的分类角度,考古研究模式并不一样,本部分,笔者从考古环境的角度对当前中国比较流行的几种考古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地理环境考古模式
地理环境考古模式是由周昆叔最先提出来的,他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结合中国考古环境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地理环境考古模式。地理环境考古模式强调的是:在考古过程中,首先进行勘探定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探测验证,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挖掘,并从人类的行为、地质结构的构成、地形地貌以及工艺过程中收集有关的考古环境信息。该种考古研究模式主张的是在环境考古工作过程中,考古研究者首先应该去探索环境的演变规律,并根据环境演变的规律所导致的地质结构的变化来分析由此导致人类生活环境场所所发生的变化,来分析人类进步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的“环境——人类活动——文化”三者之间考古关系的表达。这一模式同时还具备了自然科学和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特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文化历史环境考古模式
文化历史环境考古揭示的是环境考古学考古遗存与其赖以“生存”并发展起来的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发展的关系,来通过考古研究揭示人类的行为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演变之间的规律变化。该种模式的环境考古模式具备一定的现实事实基础:(1)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考古模式基本上都属于物质文化,而这些物质文化基本上都取自于“自然”;(2)传统意义上的考古文化中,尤其是关于生产工具方面的考古都直接取自于自然环境,因此,文化历史环境考古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三)资源环境考古模式
资源环境考古模式是由汤卓炜在其《环境考古学》一书中首先比较完整地、系统地提出来的。资源考古研究指得是环境考古根据反映人类各个时期生活环境的信息、资料以及开发出的遗存物,并利用环境学考古的理论方法、理论技术等,来研究古代人类的环境特征以及历史演变之间的规律性,进而根据这些规律来分析环境、人类以及与其赖以存在的文化特征、经济形态、社会结构的发展和历史之间的关系。该种模式在前两种模式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系统化了环境考古的理论过程和模式,完整的环境考古模式应该包括踏勘、探测、挖掘,然后再根据挖掘出的文物来分析地质地貌、古代生物学的特征等有关方面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来分析各个时期的人类的行为、地理环境、物质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形成完整的考古报告。该种模式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以资源的利用为切入点,环境考古的空间也被相应地划分为考古区域、遗址区域以及遗址等三个层次,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资源环境考古模式实现了与西方考古环境之间的接轨,标志着以遗址作为核心、以资源利用为关键点、以环境理论为特征的资源性考古模式的正式形成,这也是当前中国环境考古模式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环境考古模式。
二、考古研究模式存在的问题
三种比较典型的环境考古模式在中国环境考古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其所强调的重点来看,每一种考古模式都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环境考古模式存在的问题
该种模式在早起环境考古模式中应用的较为广泛,而且在研究环境与人文、生活形态方面也起到了积极地意义,但是,该种模式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搜集不够准确,而且将信息的搜集与考古研究混为了一谈;古代环境与人类生存行为之间并不必然存在我们所猜想的之间的关系;古环境与各个时期生产工艺之间的联系也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该种模式所倡导的环境考古模式将人类的行为、地质地貌以及生产工艺作为环境报告的主要内容,这与环境考古学的发展出现了偏差。
(二)文化历史环境考古模式存在的问题
文化历史环境将工具、手段以及人类活动作为考古的重要载体,并单独将手段作为了一个文化的概念进行运用,这就为环境考古的发展找到了一个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媒介”。但是,该种环境考古模式仍然没有摆脱考古学文化背景下的考古学研究的“桎梏”,仍然将考古研究认为是特定的、对考古学文化的考古遗存以及作为整个考古学文化生存背景之下的自然环境、遗存两个主要的部分。仅仅从这一个角度来看,与前文提到的地理环境的考古模式的确定存在诸多的相似之处,事实上,二者之间的界线也并不是特别的明晰。
(三)资源环境考古模式存在的问题
资源环境考古模式在考古实践中,由于对考古材料的分析和把握是建立在“考古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很容易将考古文化作为整个环境考古的核心,对环境背景的考古就出现了偏差,这种先入为主的特征使得环境考古的价值也出现了“折扣”,容易先入环境可能论的误区,而且还将历史环境、人类行为以及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简化,环境考古的目标也出现了偏差。但是,与前两种考古模式相比,该种考古模式仍然相对比较完善,研究的价值也较高,因此,其成为当前环境考古模式的主体就成为必然。
结论
中国现代的环境考古研究为我们深入地了解历史环境的变迁提供了可靠的渠道,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中国的考古学一直是建立在文化历史背景之下展开的,这就导致无论哪一种环境考古模式都将考古的核心定位于考古学文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中国环境考古的发展,因此,中国的环境考古学者们,应该从文化考古中走出来,应该更加尊重当时的历史特定的环境,以实现促进中国环境考古的快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永杰.中国考古层位学的里程碑之作——《西安附近古文化遗存的类型和分布》导读[J]. 南方文物,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