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素养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素养的意义

篇1

【关键词】高职语文 阅读教学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068-02

阅读是人类最普遍的生活行为和最持久的学习方式,但目前阅读教学被外在的、间接的、功利的动机和目的异化了。高职语文教学因学生基础差,没有了高考这一外在压力更是陷入了困境。放眼望去,课堂上讲小话、发呆、玩手机的现象时有发生,课堂参与程度不高,不改变教学方法,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是不可能的。那怎样才能提高高职语文教学的效果呢?笔者认为从体验入手,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够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

体验是学习主体与客体事物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阅读教学中体验是文本所引起的学生内在感受或亲身经历的唤起。有了体验,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被动转为主动。在阅读中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与实践,形成独特的生活经验,并借此构建知识。

体验并非新概念新方法,在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目前国外有70%的教育机构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在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中国尽管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明示了“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这种以体验为基础的教学理念,但是目前对体验式教学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实践的人屈指可数。本文试图就体验的作用意义做一点探索。

一 体验是自身解放的途径

1.学习模式的转变:体验体现了学习者的平等关系,发展了学习者的能动性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就学生而言,体验是学生与文本的沟通和交流,是情绪、感受、理解、联想、感悟等心理过程对文本的激活与投入;就文本而言,是真善美等内在价值向阅读主体的显现和渗透,阅读教学中,课文导入、背景介绍、课文分析、语言品味等环节中有了体验,阅读就成了学生主动探寻吸纳的过程,要我学就会转变为我要学。

2.体验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个体差异,尊重人获得知识的教育方式

体验是内在的,是基于个体形成的学习过程,是个人通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参与而获得的情绪、情感和知识上的体验。体验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在体验式学习中,学生有所感受,并对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阅读教学只有触

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把自己的成长与自然社会和周围世界相联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

二 体验是语文课程个体知识建构的基础

1.体验是语文课程的致知途径

人文科学,注重的是人个体的人生经验,学习领悟更多是靠体验他人的经验,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理解自己。因此对文本中具体感情形式的体验也就成为人文科学致知的途径。

高职语文的阅读教学就必须要强调个体体验,因为在以人为对象的文本中,没有自身的体验,其中蕴含的知识不可能内化和存储,更何况人文科学中的很多知识是难以言传的,只能反复感受,以自己的情感、情绪与心灵直接领悟。阅读教学中体验的过程,也就是知识内化存储的过程。

2.体验让知识转化为能力

在高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学生的体验是普遍的现象。一上课,教师没有给学生时间充分阅读感悟,而是急于把自己的领悟全部塞给学生。这样让学生兴味索然,还增添了沉重的记忆负担。阅读没有经过学生的体验感悟,许多东西还没听进去就丢了,更谈不上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阅读教学,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进入文本,去体验其中的情感,说出属于自己的感受。如:朱自清在《背影》里用这样一句话描述父亲爬上月台的模样“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攀”“缩”“微倾”和“努力”这几个词太平常了,然而,朱自清却把这几个最平常的词用得出神入化了!为什么?因为朱自清从父亲的“攀”“缩”和“微倾”的“努力”中,发现和感觉到了父亲对他深深的骨肉之爱。是互相关切、互相理解的父子的骨肉至爱,使“攀”“缩”“微倾”和“努力”这几个平常的词,变得出神入化了。如果我们在《背影》的教学中,只讲几个动词“攀”“缩”“微倾”和“努力”,用得如何准确如何巧妙,学生不仅很快就会忘记,而且听的时候就烦腻了。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从朱自清描述的父亲“努力”的形象中,去体会从中表现的父子间的骨肉至爱,认识到一切感情都是从最微小、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动作、表情)中表现出来的,并且进一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去发现、开拓和留住学生们灵魂里也同样存在的父子、母女的骨肉至爱,这就是从经典作品中发现和认识自己,也更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和运用。

3.体验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阅读的价值除了认知以外,还具有多属于“体验”范畴的更高层级的意义。长期的体验阅读不但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重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经验、判断会转化和重新组合,认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阅读体验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读不只是读,更多的是思。例如:诗歌《错误》的教学,教师少进行讲解,多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体验。整首诗展现的画面由大到小,从近拉远,在体验中体会到幽美的意境,产生无尽的联想。反复朗读第一节“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感受一动一静之美。两个句子一个短句,一个长句,不仅仅具有节奏美,短句还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则暗示思妇的绵绵情思。第二节的意象“城”“扉”“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充满古典的风韵,但是最传统的意象拨见最现代的敏感。第三节“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归人”读出的是“盼归”,“过客”读出的是“速离”,强烈的反差,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形成了跌宕之势。这就是“错误”?反复读,多思考,再把联系旧知识传统的“美人香草”式比兴手法,学生会对“错误”有多种解读,即使不太合理,但通过阅读体验思考,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了阅读能力。这样摒弃了概念化的讲解,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的阅读才会升格。

三 阅读体验是形成学生人文素质的催化剂

1.体验有助于学生确定独立自主的主体意识

高职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培养学生更多地体验作品,注重个人的阅读感悟,尽量少进行干预,或单方面的灌输,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比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四行诗,作者用生活中常见的“桥”“楼”“明月”“窗子”景物,却创造了象征性的画面,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阅读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读出不同的诗意:诗描绘的是个美人;抒写的是一种人生的悲哀;揭示的是“相对”的哲理……种种不同,只要是学生的阅读感受,都可以合理的存在,不必教师统一认定某一观点。这样的阅读学生才能把读和生活社会联系起来,才能在阅读中找到自我独立存在的价值。

2.体验是个体独立、自主的生命感悟

人们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中,不同的人因融入个人的人生经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所以理解感悟是不同的,这也是阅读的丰富性、个体性。另外,就是读同一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的人生阶段,理解感悟就会不同。如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说,他创作这部小说,经历了由“开心”到“不很开心”到“认真”的过程。读者阅读这部小说,也会经历一个由乐到悲的过程。正如王冶秋的“读书随笔”所说:这篇民族的杰作,绝不是看一遍所能消化的: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砸一点不是笑得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六遍阿Q还是阿Q……

3.阅读体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读书其实更多的是读自己,真正的体验阅读在读过去、读历史的同时,融入更多读者对自己、对社会、对时代的感悟理解。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都能在经典名著中吸取所需的精华,这就是靠阅读者在阅读中结合时代精神,揣摩领悟出前人没有感受到的新东西。所以人们才会说作品常读常新。而这些新东西是读者在阅读中体验所得,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体验,不可能有新的感悟。如《雷雨》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挣脱把周朴园的形象定位在“虚伪的资本家”和“专制的封建家长”的樊篱中,要用人文的精神考察他的丰富个性,而不应简单地打上阶级的烙印。

篇2

语文素养小学语文语文实践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一种行为认知的发展迅猛期,在此阶段的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态度、方式都将为今后扎实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及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语文素养的培养内容

何为语文素养?这是个看似简单而又复杂的话题,但只有在理解了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谈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谈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才能谈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回归。

基本的语文素养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培育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其次,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最后,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语文素养的培养特点

1.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综合性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言文字是人们处理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基础,语文素养是对语言文字正确运用的一种技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正确处理教材上的信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和空间,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来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注重学科间的交叉学习,增强学科的完整性,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2.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实践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语文也是一门工具,其最终目的还是体现为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实践是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是语文素养的形成途径,是对语文素养的一种检验。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遵循规律,通过大量的课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内化语文知识点,提升语文运用技能,在实践中达到语文教学目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阶段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平缓上升的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不能一蹴而就。在语文教学中,要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把握住各阶段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根据各阶段的学生特点,认真抓好“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各阶段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保障小学阶段语文素养整体性的关键。

三、培养语文素养的三大方向

(一)创造语文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1.提升班级语文氛围,铺垫学生语文内涵

环境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意义是无比深远的,好的班级语文氛围建设,能让学生耳濡目染,终日沉浸在书香神韵中,在潜移默化中厚积而薄发。可以设置一个“趣味语文”栏,让学生自己课外去收集趣味语文的资料,如名人轶事、妙联巧对、文人趣事、历史回顾、语文常识等,每两周一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设置一个“我家有趣事”栏,让学生用随笔的形式写写自己家的趣闻趣事,来分享自己的快乐,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形成一种氛围。当然,任何事物都是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需要老师积极去引导,让学生慢慢养成一种习惯,激发潜在的内涵。

2.积极开展语言训练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训练方式,能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在活动的双边交流中有效落实一定的训练目标,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活动的设置上,可以依据教材上的活动任务来开展,也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来开展。

3.丰富语言的积累,打造书香班级

“腹有诗书气自华”。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法宝,只有不断扩大知识面,增强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名章佳篇的感性认识和主旨理解,从诗词歌赋中吸收营养,使他们积累起深厚的文化底蕴。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老师可以结合课外书推广计划目录,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二)重视课堂有效性,把握语文教育主阵地

1.尊重每一个学生,由“让他学”变成“他想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喜欢这门功课才能在上课时全力以赴,而看学生对这门课程是否有兴趣,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看学生对此课是否有期待感。教师要搞清楚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得到他们的满足感,即学生自身的课堂幸福感,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是激励的课堂,是积极的课堂,是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课堂;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老师要用自身的优势来赢得同学们的认同,如渊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性格、耐心细致的个性品质、积极乐观的心态等,使学生产生“向师性”,充分感染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2.课堂有效性离不开老师的有效性学习

老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老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们老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不骄不躁,虚心接收新知识,迎接新挑战,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新教学观念,为打造精品课堂而努力,为培养我国未来优秀的建设者而努力!

(三)注重日常语文实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课外实践是对课内语文素养提升的一个补充。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很多内容是课堂上老师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这就需要学生课后自己去观察和探索,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补充对文本的理解。教师要好好把握这个“第二课堂”,要充分利用教材和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创设实践的氛围,为学生设计好实践的内容,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不能扼杀学生求知的天性,堵塞学生的学习渠道。

语文教学是我们的母语教学,语文资源和时间机会随处可见,我们结合家庭因素要充分利用好一切社会资源,让学生在社会资源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社区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利用家庭旅游的时机,欣赏祖国壮丽的景色,积累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应该要注重全面发展,认真对待每门功课,将语文能力贯穿于所有学科之中,而且积极吸收课外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感受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不同体验,将我们的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展示我们的语文素养,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语文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对我们小学语文老师而言,小学时期培养的语文素养犹如一颗种子,我们现阶段的付出就是在为种子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相信学生长大后定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陈霞.浅谈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6,(11).

篇3

关键词: 小语教学 信息素养 有机渗透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了信息素养的含义:所有经过训练、在工作中善于运用信息资源的人成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们知道运用多种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信息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探究,把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学生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学会搜集、分析、整合各类信息资料。那么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机渗透信息素养,培养学习能力呢?

1.贯彻培养信息素养的教学原则

(1)文本结合原则:通过形象生动的事实材料,使学生用较简捷的方法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是运用信息材料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选择信息时应优先紧扣教材。

(2)问题探索原则:围绕课文内容,教师课前提出课文的主要关键点,指导学生围绕关键点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收集、处理信息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办法。

(3)角色转换原则: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完成由信息的传播者到信息的指导者的角色转换,同时,更多地指导学生由信息的接受者到信息的发现者角色的转换,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笔来获取和传播信息,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整合创新原则:即在教与学层面上将创新精神贯彻始终,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整合所收集的信息,能够对信息内容进行创造性表达或使用。

(5)信息应用原则: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归根结底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会应用,深入了解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和作文水平,并提高综合素质。在信息应用或传播指导中,要启发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价值,注意目标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2.加大整合力度,探寻信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整合,就是以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

2.1建设“资源库房”。

学生的阅读量的多寡,往往决定了学生信息素养中文化素养的高低。而加大阅读量,并不等于让学生任意地去读书,读任意的书。特别是相对小学生来讲,如果仅让他们自由地去选择并获取信息,他们对优与劣、是与非的判断是非常难的。因此,我们应尝试进行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资源库”建设。例:教学《》一课,就可以将与有关的人物故事设置为一个小的“资源库”。在这里,学生可以依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可以借助网上提供的资料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可在激昂的乐曲声中诵读《》,可以通过视频观看有关的革命影片片段。各种的信息在资源网站的精心组织下,分门别类地有系统有步骤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领着学生去获取,去辨析,去筛选,去组织。而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时,这些信息又将由学生自主地整理、组织、转化成为有序的信息,在生与生之间、师与生之间广泛地交流、研讨。表达、评价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示信息处理能力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2.2积累表象,培养想象能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随着表象的积累而不断发展的,没有展开合理的想象,不利于词句的理解和培养。借助信息技术画面,可形象、生动、逼真、直观地再现语言文字表现的内容,刺激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并产生丰富的联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构建。例:教学古诗《暮江吟》一课,“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学生很难理解。残阳是怎么“铺”的呢?通过演示课件,学生清晰地看到了夕阳徐徐落至山下的全过程。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你们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学生思路大开,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发言:“夕阳缓缓落下,它的光很温柔,斜照在江面上,像铺了一层红毯子。”……此举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准确地理解了“铺”的含义,展示了儿童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充满了童真、童趣。信息技术激活了学生的情趣,扩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为学生打开了探索的空间,从而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了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学生生成的想象越多,产生的联想越多,意义建构的效果就越好。

2.3意义建构,扩展思维能力。

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意义建构全过程包含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信息技术以其直观、动态的特点和演示效果,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例:在《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看伊拉克战争录像,激发学生情感,然后由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运用网络自主学文及了解相关信息。教师借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情感得以深化。此时教师出示课件,播放“国际人物维和”录像,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开启了心智,随即抛置疑问:“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做点什么?”学生众说纷纭,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进行媒体创作,如设计幻灯片、画图等。几分钟后,学生思维跃于电脑屏幕上,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创意。这都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而产生的生命活力,运用这样的技术,不仅充分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内涵,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提高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积极评价,促进信息素养提高

篇4

[关键词] 医学生;人文素质;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a)-106-03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umanity quality cultivation system for meidical students

SUN Ledong, ZHONG Caimei, HE Fengjiao, ZENG Kang, ZHOU Zaigao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Nanfang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era of complex society background, the humanity quality education has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value for meidical student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ity, feasibility, openness, flexibility, multiplication,we construction an effectivehumanity quality cultivation system and adopt the effective ways to strengthen humanity quality education and to meet of the newsituational developent.

[Keywords] Medical students;Humanity quality;System

近年来,社会对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准提出质疑,呼吁医务人员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在校的医学生只有在求学阶段就注重人文素质培养,才能满足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质要求。目前,各医学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会同全国30多所医学院校共同制定的《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建议》发表后,各学校都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内容,并上升到进一步优化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高度认识,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医学人文教育仍严重滞后于实际的需要,甚至连医学人文教育薄弱的状况都没有根本改变[1-2]。

1 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重要性

1.1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人文教育就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医学学科的发展的趋势是学科分工越来越细,新兴学科不断出现,与此同时,学科的交叉渗透,特别是与社会科学的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医学学科的发展要求不断地更新观念,通力协作,敢于创新,同时也正在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体系转变为更加科学的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体系。后者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提高医疗水平和质量[1,3]。人文素质教育能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和自学能力。因此,重视医学生人才素质培养,可更好地适应学科发展需要。

1.2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适应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

医学的服务目标,除了消除疾病、延长人的生命外,还应当包括减轻患者的痛苦、提供心理安慰、改善生命质量。现代医学集中关注病而形成越来越细的专业化与专科化,使医生只关注本专业与专科有关的疾病,完全忽视了患者身上的病是与其心理、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息息相关。这种专科化或专业化,将对医学极其重要的情感交流与人文关怀排除于医学之外,医学逐渐失去人性而受到批评[4]。正如杜治政认为在所有学科中,医学应当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但现实却是最没有人性的科学[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不再满足于消除疾病、延长人的生命,而更多的是人文关怀。只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才有可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1.3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医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

美国曾对1 311位科学家进行了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有卓越成就的人几乎都是文理兼通的“通才”。但我国由于受前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医学院校往往只开设几门政治理论课程,基本上没有人文教育的内容。即使有,也往往重视不够。培养的学生也多存在缺少人文知识,表达能力差,艺术修养不够,欣赏品位低,缺少应有的品格修养和道德情操,创新意识差,心理状况不好等现象[3],难以适应医学生成才的需要。医务工作者不仅需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有很高的道德水准和良好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较好的全面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为基础,并需要有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人文素质教育可使医学生得到专业以外的多学科知识和产生丰富的联想,为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激发科学创新能力打下基础[1,3]。

1.4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完善大学生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

社会发展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物质财富,也使人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部分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重物质轻精神,重实际轻理想,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出现了人格偏差。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医学生树立适应时展需要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自觉将物质生活的改善与人格的理想境界统一起来,增进人际间的和谐,达到完美的人格境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3]。

2 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虽然加强人文教育的呼声很高,不少院校也进行了多方努力,仍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提示我们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规律研究还不够深入,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医学事业的发展出发,以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地界定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科学制定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案[1-2]。

2.2 可行性原则

目前一般医学生周学时在30~35之间,如再开设10多门系列人文社会医学课程,增加近300个学时或近20个学分,在没有对我国目前医学教学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重大调整的情况下,是无可操作价值的。因此,应根据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医学院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从实际出发,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设计可行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1-2]。

2.3 开放性原则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体系应该是开放性的,不仅需要立足医学院校,还需要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以形素质培养的全覆盖及全过程[1]。此外,开放性原则还体现在不仅仅在医学高等教育课堂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还应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网络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作用,结合学校特色,在保证强烈的政治导向和弘扬时代精神的情况下,真正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6]。

2.4 个性化原则

我国的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可借鉴西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先进经验,但绝不能照搬照抄,而应体现中国自身的特色[1]。中国悠久的医学发展历史所沉淀的丰富灿烂的医学文化是医学生人文甚至教育的重要资源。如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等医书就蕴含了丰富的文学内涵。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其中的药方、药膳及各种养生保健方法足以形成“红学”的一个专门而又庞大的研究体系[7]。因此,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一定要体现中国特色,并结合学生本身的差异,实施因人施教。

2.5 灵活性原则

目前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在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决定学习进程、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但灵活性原则并不是对学生放任不管,而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结构加强选择内容指导,使学生理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人文课程设置的序贯性,消除选课的随意性[1-2]。学习模式也可更加灵活,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外,也可借助网络开展网络教学及相关的知识竞赛,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更加灵活多变地开展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2.6 多元化原则

为使医学生适应全球经济和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加剧的趋势,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应遵循多元化原则。教育内容应包括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价值背景下的人文知识的传播,既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还要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使医学生具有多元化的人文视野[1]。

3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主要内容

3.1 语言文字素养

语言文字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汉语文字负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渗透了民族的个性,民族的睿智,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纵观历史,许多伟大的医家都具有很深的文字素养,如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等医书中十分注意语义确切,表意专一,讲究规范性和科学性。作为医学生应加强语言文字素养,多看看自己的文字病,提高语法修辞水平[7]。

3.2 人际沟通素养

人际沟通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沟通,是个人与周围人的心理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情、态度兴趣、思想人格特点的相互交流、相互感应的过程[7]。在当今的医疗服务中,在推进医学发展过程中,一些医学科学工作者认为技术是万能的,而忽视人文关怀[4],也是造成医患紧张的原因之一。在临床实践中,良好的人际沟通包括心理疏导,安定情绪;传授医学知识,介绍医护情况;取得良好医患关系,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等。因此,良好的人际沟通可有效缓解医患关系紧张,但现实是很多医学生由于性格、认识差异、文化传统、沟通技能等因素影响,很少进行人际沟通的训练,进入临床工作后,沟通困难,甚至导致医患纠纷。

3.3 文学艺术素养

中国历史有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医人通文,文人通医。这可能是医学与文学的直接对象都是人,医学解剖的是人的躯体,文学描述的是人的心灵,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想成为一名著名的医学家,须注重培养人文素养,正如古话所说“不通古史哲文,无以入医门”。文艺素养是指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活动,即通过审美活动而逐步培养和提高。文学艺术作品往往是生活的教科书,能以情动人,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学艺术教育能培养医学生饱满而健康的情感及恰当的表达。文艺作品中一些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疾病描述,又可给医生带来具体的人伦个案。个案感受越多,对人的精神心理素质的感知就越准确、越全面[7]。

3.4 道德法律素养

道德作为一种普通而又特殊的社会现象,产生于社会存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人类自身追求完善的主观需求。长期以来,医学院校都非常重视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如列入必修课的思想品德课、医学伦理学等课程,都从各自的角度较为系统地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对确立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自律的理念有重要意义。但无法使走出校门的医学生从容面对复杂的医患关系,应对缺乏完善的法律机制的执医环境,甚至部分医学生是在日后的医疗服务工作中以惨痛的教训或不良记录为代价,去学习如何尊重患者权益、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职业素质。因此,有必要加强道德法律素养,特别是卫生法学的教育,以更好地保障医患双方的正当权益[7]。

4 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途径

4.1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适应发展趋势,关键是建立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教学和学科建设新体系,可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会同全国30多所医学院校共同制定的《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建议》的基础上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遵循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原则,科学制定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使课程覆盖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丰富性。

4.2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师资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实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首先应充分利用本校已有的人文社科方面的师资力量,并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引进、自身进修、培训等方式完善自身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同时也可面向社会,聘请在社会上有影响、学术有建树、具有实践经验或艺术专长的知名专家、学者及艺术家等为学生开设各类讲座,引起优质教学资源[1,3]。

4.3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教材建设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除了有优质的师资队伍外,还应该有配套的优质教材。医学院校除了可引进优秀的人文素质培养教材,也可根据院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编写适应现代教学需要的有特色的素质教育教材[1]。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出系列多媒体教材、网站等,以促进学习的多样化。

4.4 改革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尽管医学院校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但不能不承认的事实是医学人员教育仍处于薄弱状态。可能与现有的教学计划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关。目前,医学院校多实施以学分制为主体的教学管理模式。配合学分制,各校调整了教学计划,划分出必修课和选修课,压缩原有的必修课以空出学时给限选课和任选课。通过一定比例的任选课让学生接触和理解本专业以外的学术领域和思想体系,扩大知识面。学分制下公选课是各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效果难以令人满意。选修课的性质、地位和管理方式导致学生不重视课程学习,甚至出现“选而不修”或为拿学分盲目选择容易拿到学分的课程,而不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结构选择内容,以保证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序贯性。此外,医学院校对选修课的管理欠规范,特别是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再加上对选修课内容的深度及考核一般不做专业要求及硬性规定,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不佳。为加强教学效果,可以考虑采取医学人文辅修专业的形式开展教育。在学分制教育的背景下,可充分利用学分制的弹性,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前提下,以医学人文辅修专业的形式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借取一部分公选课的学时空间,用优选的课程和较少时间给予医学生人文学科的基本培养。其可使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地位增高,教学的主渠道和系统性都可得到有效保证,并提高教学效果[2]。

4.5 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论坛是学生表达自己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许多高校都建立了 BBS站。加大校园网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作用,结合学校特色,在保证强烈的政治导向和弘扬时代精神的情况下,增加人文教育内容,真正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吸引医学生也具有重要意义[6]。此外,虽然网络的发展给传统的教育手段包括课堂上、会议上的正面教育,课后、会后的积极讨论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只要我们能拥有很好的教育素材和好的表达方式,就可能打动学生的心。应继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传统校园文化竞赛活动,寓人文素质教育于诗歌、散文、橱窗板报、书法书画、体育等传统校园文化,全面发挥校园的育人功能[8]。

总之,只要我们科学合理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并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可不断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并有可能满足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人文关怀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庄小金,潘利宪,苏文.构建科学有效的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J].医学教育探索,2008,7(3): 276-278.

[2]韦勤,李大钦.医学人文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8,29(3): 54-55.

[3]林冬妹.试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1(1):15-17.

[4]杜治政.论新的医学人文观[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7): 8-14.

[5]杜治政.关于医学人文教学的几个问题的认识[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5):5-9.

[6]周再高,孙乐栋,曾抗,等.网络环境下医科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J].南方医学教育,2008,(3): 10-11,15.

[7]李灵萍.医文互通现象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4):17-18.

篇5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文化素养;缺失

一、文化素养及其意义

文化在汉语中是“人文教化”的简称。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 “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诸如文学、哲学、历史等。龙应台1999年5月在台湾大学法学院的演讲中说:“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识,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到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那么,我们可以把文化素养理解为是人在涉猎了这些“共业”,即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之后,所具有的对这些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认知,从而体现出来的一种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的内在品质。

文化素养的灵魂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和人生准则。龙先生对文化素养的意义还曾有过一段精辟的阐述,她说:文学(包括文学、艺术、美学、广义美学),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还有直觉地对“美”的顿悟;哲学,迷宫中望见星空。哲学就是对于星斗的认识,如果你认识星座,你就有可能走出迷宫,不为眼前障碍所困惑;历史,沙漠玫瑰的开放。你没有看见沙漠玫瑰从第一天到第七天的复活开放的过程,你就无法理解它的美丽与价值;鉴往知来,对于任何东西,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如何判断它的未来?历史让你知道,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文化素养于社会、于人或人生的意义由此可略见一斑,而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文化素养还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1、文化素养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需要全社会共同培育起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以增强我们的精神竞争力,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素质是民族精神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基础。加强文化教育,培养与提高文化素养,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世界、对民族和社会、对人生的理性认识,增强其精神力量,进而培养其民族凝聚力与民族精神。

2、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深厚的文化素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道德品质,还可以提高人的审美和认知水平,使人具有较强的辨是非能力。只有有了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在人生的旅途上才可以坚忍不拔地执著追求,才会怀有对人的终极关怀而无私地付出。这是成就一切事业的人格保障基础。

3、文化素养可以为专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是艺术设计和艺术设计教学应当遵循的规律之一。艺术设计对人才的知识结构的要求除了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法,还要具有相关的社会经济基本知识,中国传统文化及古典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新成果等领域的知识。这里还包括对美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等。掌握了这些,可以很好地解决艺术设计中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文化等关系。

4、文化素养还可以激发设计构思的灵感

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能以其辉煌的成就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是因为其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的直接体现,是诗、书、画与哲理的完美结合:苏州的沧浪亭,取意于《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拙政园的留听阁取意于李商隐的“秋阳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等等。由深厚的文化底蕴做铺陈,不仅容易使作品生动、深刻、有内涵,且有事半功倍之效。今天,这些优秀文化仍然作为设计师设计的渊源甚至灵魂。

5、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助于设计者得到社会的了解和认同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或一名设计师,能够清楚明白地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目的、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现象与精神,是最基本的能力。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语言、文字、文学与社会知识。中外的艺术大师们,大都具有深厚的社会知识和文化底蕴。靳埭强曾做过十年裁缝,后在香港大学中文部攻读设计课程,从其影响设计界的《平面设计实践》、《商业设计艺术》等著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助于设计者向社会展示自我并得到社会的认同。

二、文化素质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艺术设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化、美学、艺术、技术、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历史的渊源是艺术设计者不可或缺的综合素质。而就目前艺术设计和教育的现状来说,暴露出来许多问题需引起社会、教育者和设计者的重视。

1、设计中民族文化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艺术设计日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手段之一。而这种发展的表象之一就是各个国家设计的民族性特征在逐步消失,被国际特征取而代之。而缺乏民族性、主动性、多元性的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如充斥大街和媒体的犹如孪生姐妹般的各类广告、招贴,不仅缺乏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有的甚至成为设计文化的垃圾。而靳埭强先生在1986年设计的“中国银行”的标志之所以在当时众多的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是因为标志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 “中国银行”的标志图形为中国圆形古钱币与中文“中”字完美的结合,整个标志形象浑厚、庄重、通达,表现了中国银行资本实力之雄厚,服务之周到的个性和内涵,并融入中国文化的传统民族精神与形象营销的当代市场战略于一体,展现了中国银行走向世界、再创辉煌的面貌。就中国的艺术设计而言,众多的民族文化故事和传统元素是艺术设计的源泉与文化背景。设计师需要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传统元素进行现代设计,并将这些传统的东西挖掘出来赋予新的文化理念,不给人以简单的复古,是中国设计和中国设计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篇6

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

1课程教学的低效

因对医学人文本质与特征认识的片面,医学人文课程在整个医学课程体系中未能成为核心课程,并且与医学相关课程没有很好地整合。很多医学院校在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的选择与医学的相关性不高,不能很好体现医学人文的内涵和核心价值。甚至有些人的理解就是为医学生增开一些人文选修课程,如文学、艺术类课程等,医学与人文课程没有形成有机联系。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也非常单一,大多是理论教学,过于抽象,效果并不理想。

2职业道德教育的生硬

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在政治思想教育的范畴内进行,并且体现为一种生硬地、苍白地说教,无法让医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很难达到情感认同与共鸣,正因如此,医学人文教育未能触及医学生的情感、心灵深处,止于道德宣讲,很难使医学生形成坚定的专业精神和职业信仰,无法培养医学生发乎内心对病人的敏感度和同理心。

3与医学实践脱节

医学人文课程结构的不合理,即便是理论教学也大多在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学习阶段设置,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大多没有系统化的人文素养培养,特别在临床医学专业实习阶段,基本上就没有非常明确地提出对人文素养方面的要求和考评,呈现出医学人文理论学习和医学实践工作的脱节,并不重视在医疗工作过程中践行和养成学生医学人文素养,造成言行脱节的现象。

总之,不论是理论课程教学和道德说教,医学人文教育都停留在浅层次,浮于表面,过于抽象而苍白,让人感觉美好但虚幻,未能深入灵魂,固化于行。因此,要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成效,必须认清医学人文的本质和特征,探索确实有效的提升医学生人文精神、情感,落实于行动的途径。

二医学人文的本质与特征

医学人文教育必然建基于对医学人文本质和特征的正确理解。人文与医学本源于一体,医学本就是对于人类生命的照护和关怀,“医学人文的核心理念是关爱、敬畏、呵护生命;医学人文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诊疗实践中践行医学人文;医学人文与医学的结合,最重要的是在诊疗中体现对生命和健康的关怀”[1],也就是说医学是以提升人类生命质量为旨归,祛除疾病与关怀生命必须统一在一个过程中而实现人性化医疗,这既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医学进步的内在需求。

因此,医学人文的真正实现,既要有内在的精神力量(价值观、信念)和情愫,也需要外在的规制与行为实践。首先,内在精神力量和情愫是实现医疗人性化的深层动机和推动力,表现为医疗关系中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不能只靠制度和技术,必须使对生命的敬畏、尊重成为内心最坚定的信仰,对患者的关爱照护成为自觉自律的道德责任,对患者怀着仁爱之心和特有的同理心,才能与所有生命建立超越技术与职业之上的情感联系,回归人性中对于他人最根本的人道关怀,而作出负责任的回应。其次,医学要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人文主义理想,必须使得人文关怀理念、情感能在医疗行动中实现出来,必然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框架和行为模式,保持在法律层面的依法行医,伦理层面的不伤害病人、尊重病人自主等道德戒律,在医疗人性化层面实现对生命和健康的主动关爱。[2]

正是源于医学人文这样的本质和特点,医学人文教育一定是直指医学生灵魂的教育,是情感培育的教育,是行为意志磨练的教育,否则就无法内化为一种职业人格和自觉意志与行为。价值理念的修行、情感的浸润、行为的实践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理论说教能够企及的,必须通过环境的营造、各种医学人文素材的物化、各种仪式和行为实践等多元化方式,全方位、全程性地贯穿于医学生整个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实现情感的侵染和行为的默化。

三在环境和仪式中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1文化的物化―――人文环境的全方位营造

环境营造对人格形成和行为塑造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对医学人文环境营造的研究,大多将其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辅助方式而置于边缘地位,并且都停留于浅层次的技术性层面(如环境美化)。医学人文氛围营造,除了在硬件上的建设外,更重要的是软文化的建设,如校训、校史、校歌等都是医学人文教育很好的素材,但很多医学院校并没有注意从形式和内涵上进行挖掘、提升、创新,充分发挥它们在医学人文教育上的作用,如很多医学院校都有经历岁月沉淀而凝练出来的非常精炼而富有深刻内涵的校训,但大都是刻在石碑上,印在宣传册上的美术字,似乎仅仅是一个学校的标记和装饰,其深刻的人文内涵并没有被学生们知晓,或仅有非常肤浅的理解。因此,非常有必要精心打造医学人文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感受学校的历史传统,培养对医学和医学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对医学职业的自豪感。一方面应该将学校办学理念、校训、校史等纳入校本课程中,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另外,还可通过多元化方式和渠道,视觉的(石刻、标语牌、宣传册、校徽、网络等)、听觉的(广播、讲座等)等进行解读,充分激活这些文化因子,使之渗透到校园的各角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

2仪式的呈现―――人文核心价值观和情感的养成

仪式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它通过设置一定的程序、以特有的行为方式,营造一种氛围来影响、激发人们的情感,引导、强化人们的价值观。它具有气氛庄严、程式规范、意蕴深刻的特点,具有心理暗示作用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中,形成了很多有意义的医学传统仪式,但近年来,医学领域因受技术至上和商品经济的影响,也存在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行为趋向,医学人文性的丧失和价值观的扭曲,致使一些有意义的医学传统仪式渐渐被淡化和轻视。

医学生誓言、人体捐赠者致敬、立碑纪念、对逝者的仪式等医学仪式的重要在于能够强化医学生的医学信仰和对于生命的尊重,能够培养对职业的忠诚和信仰,培养医学生的文化归属和价值认同感,使医学生内心充满对医学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医学人文精神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仪式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医学生应该通过各种仪式的熏陶,接受仪式中传达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一次刻骨铭心的仪式往往胜过千言万语,使人顿悟,受益一生。在仪式中,医学生将沉浸在庄严和神圣的气氛里,情感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受到启迪。可见,仪式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更不是纯粹多余的形式,而是培育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因此,应恢复医学传统仪式,并创新发展,赋予其时代的新理念和新元素,同时要使仪式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才能持续地、深入地、有效地发挥其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

3行为的规范―――制度上的规范,技能上的培训

医学人文最终都要落实到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要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行体现出来,使患者获得切实的关爱和照顾,这才是医学人文追求的终极目标和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所在。因此,将人文理念、精神、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等固化于医学生的行为中,是使医学人文精神在现实医疗过程中得以践行的关键。多年来,我国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之所以存在言行脱节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很好的方式和途径将医学人文理论教育与实践很好结合起来。行为的养成必须经过反复实践,要使医学生在医疗过程中做到对患者全面的关爱和照顾,就要明确其在医疗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建立相应制度,通过技能上的训练保证医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使人文关怀通过言行表达出来,落到实处。通过他律和自律的结合以达到人文关怀的表里一致,言行统一。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中医;教学;人文素质;培养;措施;综合能力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经》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几千年自然科学知识的延伸,也是丰富人文知识的积累。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历史、文学、哲学等多领域文化,作为中医临床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仁心”“仁术”,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能力强、素质高、有医德的医学人才。

一、医学人文素质的内涵

教养和人性的有机结合就是人文,人文素质是融入人骨子里的一种对生活、对生命的精神和态度。人类文化最为核心的精神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重点在于发扬个人自由思想、个性解放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基础。在医学医疗实践中对于人文素质的体现主要来源于医生对于患者的权利的尊重,主要包括患者的对于生命和健康的要求、患者尊严和人格的关心、患者隐私和要求和尊重。在医疗服务领域,要注重以人为本,将病人放到医疗服务的主体地位,实现医疗实践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这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更是医学发展的需要,还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保证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无论是何种教育,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永远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对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在过往传统的教育背景下,强调考试成绩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通过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有着综合能力不高、缺乏人文素质等问题。在医生诊治过程中,医为仁术是中医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通过中医临床教学中加强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很好地保证了素质教育的教学成果,不但让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知识技能得到了提高,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加强。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很好地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人文精神中本就提倡对于人的个性和思想的尊重,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习活动化被动为主动,这也是现代中医临床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高风险、高压力、高要求的职业,需要医生有着很好的自我调节能力,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人才培养的自然规律和必然选择。

3.改善医患关系,促使和谐社会生成。随着现代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医疗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医患关系不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重点,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医疗行业中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风气,不良风气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不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医疗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等原因。这些不良风气的产生直接导致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和医疗冲突的发生。通过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医生的人文精神,可以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促使和谐社会的生成。

三、中医临床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我国中医药学校对于人文素质的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实行,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现在还处于不够完善的阶段。很多中医专业的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评判标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缺失。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知识和分数,忽略了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师资人文素养还需完善。很多中医院校的师资自身就缺乏人文素养和对人文素养培养的能力,直接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中医人文特色,学生在实践中不但不能很好地通过中医诊断思维来解除患者的病痛,也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同时很多中医的人文类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大学或综合性大学,教师本身对中医药专业的知识就比较匮乏,这也间接反映了师资力量的不足,从而导致了中医临床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缓慢。

2.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乏。目前中医专业的教学为了提高中医专业的专业性,还加入了很多现化知识,所以在招生中往往大多为理科招生。在课程体系中,“重视专业,忽视人文”成了大多中医药学校的普遍问题。据相关统计,我国中医院校平均设置41门课程,其中中医专业课、医学基础课、西医课程占到总课时的87%,而人文类的课程只占总课时的8%,与中国相比较,大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医学专业中人文类课程在总课时的比例往往达到20%—25%,对于中医这一门富含中华传统美德和哲学思想的学科,在人文课程的开设上明显反映出不足。即使在少量的人文课程的体系中,对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实效性和专业性也非常缺乏,导致课程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高。

3.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够深刻。有一些学生错误地将人文类课程比作“思想课”,认为教学内容都是一些空洞、过时的说法。甚至觉得平常医学知识课程比较繁重,人文课程是休息、调剂的时间,学不学都无所谓。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够深刻,这极大地影响了中医院校人文教育的培养。

四、中医临床教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1.提升教师人文素质带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要想有效提高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首先就要求中医临床教师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带领学生接触患者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不但要注重对于知识技能的吸收,还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以便更好地将自身的人格和道德魅力渗透到中医临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还要充分展现对于患者生命和需求的尊重,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2.加强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中医经典著作在中医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就算是科技发达的现在,很多中医经典著作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例如《黄帝内经》有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又例如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张介宾在《类经序》里把《内经》分为十二类:“夫人之大事,莫若死生,能葆其真,合乎天矣。故首日摄生类。”从以上著作中能看出古代医学家都非常注重生命的可贵和重要性。通过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品味古人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尚,将“以人为本,医疗保健,健康服务,促进和谐”的医学理念根植于心。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多学习中医经典著作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3.开展多元化医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部分医生将拿回扣、收红包作为增加收入的来源,从根本上忽视了医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医德。作为一名好的医生,光是有高超的医术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上多下功夫。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那些医生中的正面典型,对其进行榜样教育,对于那些违规违法的医务人员要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医德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篇8

1 注重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体现在教师身上,首先就是要求教师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即教师要清楚自己始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南针和引路人。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亮别人首先自己要有火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师德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造就自己的人格魅力。

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帮助学生打破对权威的崇拜。皮亚杰说:“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对学生的教育,不应该停留在“你应该……”“你要……”的层面,而是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对他们充分信赖的基础上进行激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商讨;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帮助。教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和班级的管理中去。当然,打破教师的权威和威信并不是说教师不需要威信和权威,教师的威信和权威是凭借自己的学识和人格来影响学生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要求教师“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2 从德育入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体现在学生身上,就是要对学生加强品德教育。学校应坚持以现代教育观全面育人,可分两个层次开展系统的德育工作,即以遵纪守法为目标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人类进步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基本内容的道德品质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德育不是孤立的,不应只停留在课堂和书本上,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一样,学校应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德育的影响才能沉淀为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要宽容学生的过失、任性、好奇、质疑,甚至学生的反叛,要给学生成长的时间。庄子说: “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意思是不能容人的众叛亲离,众叛亲离者自绝于人。庄子认为宽容能得人心,能团结人,以成其强大。这个观点对创建和谐的社会十分有益,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各行各业也同样有益。当然宽容也要有“度”,要以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的法律为前提,毕竟学生是未成年人,更多的时候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批评,教师应在关爱的基础上,宽严并举。

篇9

一、熟读背诵,在诵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心理语言学认为,一个人的一切活动与思维,都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语言尤其需要这样。要使学生获得良好语言的能力,首先要肚子里有“材料”。而大量地读书和多多背诵,正是学生积累素材的最好手段。例如,接触到一个陌生的词语,虽然当时理解了,但没有记住,那么这个词语还不属于你,等到需要用它时,无从“提取”;如果对这个词语当时不太理解,但把它记住了,以后又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接触它,那就会逐步理解而应用它了。因此,要坚持让学生在读书和背诵中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积累思想。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堂课教完了,检查学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这可以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成败的标准之一。少年学生最大特点是机械记忆力很强,趁这时让他们多熟读背诵优秀的诗词文章,会让他们受用终生。

二、扩大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对习得规律做了具体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鼓励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进行一些课外阅读,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把课外阅读当作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因为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想读什么读什么,语文教师要精心指导,如介绍课外读物,指导课外阅读笔记的记法,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比赛等,做到既扩大了阅读量又节约时间。

三、提高作文水平,在写作中提高语文素养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一般为:作文命题———指导审题———提示经历———指导写法———学生写作。学生在教师圈定的框架之内闭门造车,绞尽脑汁胡编一气,应付了事。学生没有生活体验,也就没有素材,写出的文章淡然无味,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几乎没有益处,更别谈在写作练习中提高语文素养了。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提出,“中学生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信、写笔记、写自己的种种想要写的。”所以,要在学生多读多背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多动笔写,引导他们去关注、思考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激励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大胆质疑。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不必拘泥于形式,自由随笔地去写作,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的感受写出来;二写读后感,阅读课外作品,有所触动,有所启发,记下自己的心语。 另外,古人高超的写作技巧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它们塑造形象之生动,说理之透彻,结构之缜密,遣词之精练,都值得我们好好地领悟和学习。

四、在活动中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综合活动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是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现在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校普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既能从中了解社会和自然,扩大了知识面,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举行一些歌曲演唱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设计一系列的游戏等,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来愉悦学生的心情,激发他们对活动的兴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提高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篇10

1 医学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个体通过对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等的学习,在人文精神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或层次,它更多的是将人文教育内容内化为个体的认知、思维、人格,稳定成个体的内在品质;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将人文素养等同于人文精神。夏娟认为,人文素养是人在品质和态度方面应有的基础条件,相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控,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以及潜在的稳定性。

人文素养不同于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人文教育,在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方面所达到的综合功能水平,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本质特征。

2 内化

2.1 内化概念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建构在两个方向上同时或交错进行,即向外的同化建构、向内的顺应建构,两个方向上的建构都是个体将外来刺激在内部转化为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内化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种方式,它们使个体在认知上与外界的思想观点趋向一致,由此形成的新图式和原有图式相互缠绕、相互关联、相互融合,最终实现个体的认知水平与外来刺激相平衡的和谐共处,构成个体相对稳定和持久的认知架构。

2.2 内化过程

从过程的发生、发展、终结上来分析,内化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外来刺激或外来事物,是指独立于或不被包含于个体的原有图式、对个体原有图式来讲是外源性的刺激或事物,只有当形式和内容多样的外来刺激或外来事物作用于个体时,整个过程才会启动,外来刺激是过程发生的条件与基础。二是比对或匹配,个体在受到外来刺激作用时,闪现出原有图式并以其为标尺,对外来刺激进行功能性的相关处理,但外来刺激并非全部符合个体的原有图式,比对或匹配的结果促使下一阶段的发生。三是接纳或更新,个体为了稳定自身的认知架构,当外来刺激符合自身原有图式时,就会按原有图式归类将其接纳;当外来刺激与原有图式相差太远,甚至完全无法匹配时,就会调整原有图式或建立新图式,最终将外来刺激归化到自身的认知架构里去。

2.3 内化条件

内化的启动首先要有外来刺激。外来刺激要在数量上多次、反复、频繁,量变引起质变。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教育的系统化、长期化与主动化。外来刺激要在形式上注重多样,花样百出,不能单一,提高外来刺激发挥作用的实效性。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注重教育形式的变化与更新,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和达到预期的效果。外来刺激要在内容上贴近个体的原有图式,缩短个体对外来刺激的认可过程。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在教育内容上进行选择,什么内容是学生已经熟知的,什么内容是学生想了解的,什么方式是学生易于接收的,依据教育内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达到什么样的教育效果,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外来刺激要在操作上具有较强的可实践性,不要形式主义,能切实发挥作用。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以理论为指导,注意实践的形式,向实践寻要教育效果。

其次要有比对。这要求个体要有一定的主动性,个体要积极行动,主动调适自身的图式,提高内化的效率。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医学生主动积极地对教授内容进行反应,缩短内化过程的时间长度。这要求个体要有一定的工作效率,当外来刺激促使个体做出反应时,个体要能够快速准确地用已有的图式,对外来刺激进行筛选、分类、定位、加工等功能性处理。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医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迅速对所学内容进行吸收与消化。这要求个体要有一定的掌控能力,能够掌控自身的原有图式,随时调配外来刺激需要的图式。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医学生对已记忆的知识,在外界需要时能够准确重现与提取。

第三要有接纳或更新。在内化的最终完成阶段,个体要有接纳的意愿,外来刺激可以归人原有图式时,个体要能够接纳,不能认为自身的是完美的,外界的是人侵式的、野蛮的,故意排斥,出现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现象;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医学生有自我完善意识,自己并非十全十美,推动自己乐于接收外界教育内容。要有更新的能力,当需要调整原有图式或创建新图式时,个体要有能力进行调整或创建,从而提升个体的认知层次,提高适应外界的能力,不能出现无力调整或无从创建的现象。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当新学习的人文知识、思想、方法与自己已有的相冲突时,就需要医学生勇于革新旧的人文知识、思想、方法。

3 通过内化医学人文教育内容,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

借鉴内化进程的具体阶段和所需要的条件,在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创设不同的条件,促发医学人文教育内容的内化。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医学人文教育要系统化、长期化,积极主动,注重形式但不依赖形式,侧重于实践。对医学生而言,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现有知识架构,注意吸收自己没有的知识;其次在医学生的自身意识方面,要有革新的自觉和自我调整知识结构的意识以适应外界变化。

3.1 医学人文教育

3.1.1医学人文教育要系统化、长期化,不断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人文教育既包含基础层面的也包含高级层面的,基础层面的主要有人文学科教育即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方法技能教育即人文实践教育,高级层面的主要有人文思想教育即文化理念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即精神文明教育,当然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也不外于此。

医学人文公共知识教育课要系统的安排和设置。要坚持先基础后高级,先易后难,在横向上增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关联性,在纵向上延续体系的序贯性,对低年级学生先开展基础简单的人文知识授业和人文方法技能的传道,打下一定基础后,再对高年级学生安排如何建立人文思想和提高人文精神层次等高级层面的讲授。

医学人文教育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时刻营造向上的医学人文氛围。“经年檐雨穿磐石,数砖畦泥垒燕窝”,耳濡口染的影响,是一种无意识的内化渠道,美国教育家布莱森曾说过,所有的学校环境都在无声地对师生发表演说,而师生则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如此医学生才可以不间断地获取传授的人文知识,才有机会完善或更新自己的医学人文思想,才有可能升华自己的人文品格和精神境界。

在育人过程中,加强人文课程与医学课程的整合,共同组建通识教育课程。除了公共的人文必修课程外,增设与医学和人文相关的人文选修课程,近几年我校围绕医学已陆续开设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保障原理与政策、医学人文导论、医学史等课程,围绕人文已开设了让爱为生命护航、科学思维方法、医学生读论语、婚姻爱情伦理学、文学欣赏、医患沟通学、礼仪与沟通等课程,围绕传统文化已相继开设了周易导读、孔子的智慧、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评析、中国传统道德概论等课程。通过人文课程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提高医学生的内心精神境界。

3.1.2 医学人文教育不能懒惰,要积极行动。

医学人文教育不能等靠,要主动创造条件和寻找时机,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从各方各面见缝插针地开展医学人文教育。

学校在2013年创办了大爱讲堂,开讲至今已到了第十四期,2015年则创办了济医青年论坛和申建了孔子学堂,积极邀请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教授,来学校讲授和医学相关的人文知识,帮助医学生养成高尚的医德,既为医学生带来了与学校老师教授所不同的汲养,也为医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宽松的个性条件和空间。

学校不间断地进行人文景观建设,医学大家们的画像或格言挂在走廊、大厅、电梯口等地方,医学大家们的雕像立在大厅里,医学人文雕塑树在绿地上,既可美化校园环境,又可充分挖掘育人资源。从外界对医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让医学生迫于外部压力的“威胁”,变压力为动力,推动他们将相关人文教育内容进行转化,存留在自身的认知架构里,达到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3.1.3医学人文教育要注重形式,但不依赖形式。

在形式上,医学人文教育不能过于单一,会让人疲惫产生“免疫力”,会起不到教育作用、达不到教育效果;要注重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新的形式会让人更易于接收形式下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目的。

我校近十年来,不断创新医学人文教育形式,每年必举办的合唱节、文艺演出等,吸引了部分有艺术细胞的医学生;每年必举办的专题辩论赛、主题演讲赛,为部分在这方面有专长的医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每年必举办的春季运动会、专项体育比赛等,培养了部分医学生的参与与集体意识;每年必举办的专家讲座、读书沙龙、诗会等,提高了部分医学生的文化品位。

学校虽然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医学人文教育活动,但并未禁锢于讲堂、论坛等形式,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医学人文需求,有针对性地以具体形式开展,吸引不同喜好的医学生参与,打一大医学人文教育范围,提高医学人文教育效果。

3.1.4 医学人文教育要以贴近实际、结合理论、侧重实践为标准,精心选择内容。

以实践的形式去体验生活、去认识事物,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医学生习得人文知识、领悟人文思想和掌握人文方法,有助于医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医学人文教育内容内化为医学人文素养。

结合医学专业,学校团委组织医学生参加爱心志愿行、卫生宣传、春蕾助教等活动,让医学生加强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增进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结合专业技能,学校组织医学生参加各项技能大赛,在山东省第二届大学生医药生物技术实验技能大赛中,两个团队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在山东省第三届大学生医药生物技术实验技能大赛中,四个团队分获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竟赛总决赛中,我校代表队获二等奖。在参赛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医学生的团队意识,也培养了医学生对工作的负责精神。

3.2 医学生

3 .2.1 医学生要强化对自身已有知识的掌控能力,提高知识匹配效率。

医学生作为自身知识框架的主人,要清楚自身知识框架的具体组成,提高对其的控制能力,按需调配,有序运作。医学生在接受人文教育时,要集中精力、注意力,这样才能将接收到的内容迅速、精确地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匹配。匹配的结果直接决定着后续的功能性处理—是直接定位到某个知识点上进行留存,还是需要为其创建位置才能将其纳人,最终使医学生在认知层面发生知识结构的变化。只有匹配高效精准,医学人文教育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3.2.2 医学生要能动地应对新知识。

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医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不是被加工、被改造的消极对象,不能一味地被动接收;教育者要调动医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觉地对教授内容踊跃地做出反应,增强传授者与医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缩短医学人文教育内容的内化时长。

3.2.3 医学生要有自我完善意识,接纳新物修补自身缺憾。

在接受医学人文教育时,医学生要正视自己,要认识到不同的存在环境对个体形成异于他人观念的促使作用,而异与同也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要有自身并不完美的意识,无论是在某方面还是在知识框架上,都不能认为自己的是完全的和完美的。对于外来的医学人文知识理论,医学生要有接纳的意愿,为修补自己知识框架的不足或缺失提供原料,而不能出现“阻抗”现象—还未开始学习就排斥或回避要学习的内容,认为当下的学习内容是自己不需要的,或对自己已有的知识是有害的甚至是有侵人性的。

3.2.4 医学生要有自我革新意识,改变既有知识架构,适应外界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