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起源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的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背景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结合必修一及本课内容,归纳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起源的背景。”①政治: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②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③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教师阐释:“人文思想是一种思想文化现象,思想文化主要由什么决定?政治、经济与文化是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虽非课程标准要求的重点内容,却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为突破难点,教师应让学生结合必修一所学的知识和教材对古希腊人文主义产生的背景进行分析。并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也为学生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先哲的政治设想的了解埋下伏笔。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智者学派。提问:“什么是智者学派?关于智者学派,他们提出了哪些主张?”(展示材料并分析。)
“材料一: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普罗泰格拉;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
提问:“这些材料体现了智者学派的哪些主张?”
这两则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论断,具体表现:①人的感觉是判断标准;②制度、法律是人为产物。
让学生结合材料分析智者学派的主张,一分为二地评价智者学派,从而得出智者学派由于过分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导致了当时雅典世风日下的局面这一结论。
(2)苏格拉底。学生首先归纳苏格拉底的主张,教师提问:“‘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中的思想力是什么意思?”
提问:“如何做到一个有思想力的人?”(展示材料)“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思考:“熊究竟有没有美德呢?如果苏格拉底读到这个寓言,他会得出什么结论?”追问:“怎样获得知识?”继续追问:“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他关注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小结:“苏格拉底认为有知识的人,就有美德;所以主观上你要认清自己是否具备知识;客观上知识是来自教育。”
思考:“如果让苏格拉底与普罗泰格拉对话,他们的观点有何异同?”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一个是从关注神到关注人,一个关注什么样的人,追求真善美。
(3)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进行分析。思考:“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以学识渊博著称。他不仅青出于蓝而胜与蓝,处处皆有超过老师的成就,还对柏拉图的唯心论进行了批判。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说明他们关注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关于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教师主要通过让学生分析材料,步步设问,让他们对这些先哲的观点有较深刻的理解,并认识到他们关注的对象都是人,而智者学派关注的是自然的人,苏格拉底关注的是有道德的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注的是有理性的人。
3.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与意义
学生归纳: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就是注重人和人性(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人的理性思考。
学生活动:如果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他们四人中有一位被评为“感动雅典人物”,请结合他们的思想主张,为他写一份颁奖词。某学生所写的颁奖词如下:一个垂暮老人,一副疲惫的肩膀,支撑起的却是所有青年的精神世界,美德即知识,让他身上散发出圣洁的光芒,大街小巷是他在针砭时弊,侃侃而谈,被诬陷,被迫害,濒临死亡毅然不弯腰,就像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的胡杨,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与主动发现。古希腊先哲们的思想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为此我设计了学生活动,为他们写颁奖词,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感。只有学生自己参与了,他们的印象才深刻。
篇2
关键词:介损tg&;温度;湿度;电力检修
中图分类号: U463.52+3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变电站年检的到来,各个变电站进行设备的试验和检修。介质损失角的试验是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试验的基本项目。介损对于发现电容量比较小的电气设备的集中性缺陷非常有效。由于现在的设备比较先进,可以说是“傻瓜机”了,一按就出来结果,但很多电气人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对试验结果分析和判断上,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现场经验,很容易出来误判断。
在做试验前,首先要对试验设备的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对被试设备所处的环境综合分析,如附近是否停电,电场影响是否很大,温度湿度是否不符合要求等。其次要对试验结果综合分析,与往年的试验结果是否变化很大等。现就做介损tg&试验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讨论一下:
1 温度、湿度的影响
温度、湿度是做电气设备设备中影响最为广泛,也是对试验结果影响最为直接的一个因素。
如早上测得的数值和中午测得的数值完全不同。主要是早上比较潮湿,湿度比较大,此时测得的tg&比较大。而到中午,空气比较干燥,测得的介损值往往比早上测得的介损值要小得多,此数据比较接近于真实值。如果早上测得的tg&不合格,不要急于下结论,换个时间段再测。
如:110kV旺甫变电站2006年年检旺林线开关CT A相试验时,CT型号为LAB-110,早上测得的tg&为1.1/161PF,同去年数据比较,介损值明显增大,到中午重新测试,测得的介损值0.29/159。和上年数据基本接近。这说明试验时,湿度会对我们的试验结果影响很大。
2 变电站的电场对试验仪器的影响
在变电站存在很多电气设备,对某一开关,某一间隔试验,不可能将附近的设备全部停电。此时不停电的设备产生的电场会对我们的试验设备存在干扰。摆放在位置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试验结果。附近设备电压越高,影响越明显。
例如:林水变电站2007年年检做143信旺线A相CT试验时,CT型号为LB6-110W, 测得的数据为0.43/610PF。当时的试验仪器放在143旺林线间隔和142中林线间隔的中间,142中林线没有停电。而当将试验仪器平移到141旺林线另一侧,另一侧没有高压设备。此时测得的数据为0.29/622.和上年数据基本接近。
3 检修人员检修过程的影响
在变电站年检中,一般来说,检修人员在试验前对电气设备进行清扫。在清扫过程中,检修人员的抹布多次使用,上面不可避免沾有油污和水分。抹完后的设备看起来清洁明亮,其实已经在被试设备上面涂了一层油和水的薄膜.所以清扫完毕马上试验,所测得的结果会偏大,要想得到真实的试验数据,要等这层薄膜晾干后,方可试验.这些情况,在我们变电站年检中经常遇到,往往会误判断。
4 其他因素的影响
其他因素包括我们试验过程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以及试验过程中接线头和被试设备之间接触面也会对我们的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现在在年检中,很多设备都涂油漆处理,一是防锈,二是美观。但这些油漆在试验中相当于串于一个电阻,对我们试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试验中,接线头和被试设备之间接触面一定要接触良好等。
5 当tg&出现堆或负值数值时
在我们变电站年检过程中,测得的介质损耗因数如果大于规程要求时,我们肯定不放过,查明原因。但有时测得的介质损耗因数比较小,甚至为零或负值,这是不是说明被试品合格或绝缘良好呢?答案是否定的。
大体来说,引起介质损耗因数偏大或偏小的原因主要有:在潮湿天气条件下,瓷套表面凝结水膜,套管内部油质劣化,套管抽压小套管绝缘电阻低,试验装置屏蔽不完善等,在试品内部或测试电路中形成三端T形网络,电场的干拢以及标准电容介质损耗大于试品介质损耗引起的。
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一下问题。以广西桂东电力旺甫变电站一个35kV油开关套管为例,测得的A相线路侧tg&为0.05,绝缘电阻为500兆欧。虽然测得的介质损耗很小,但肯定不能继续投入运行。
分析原因:除了套管内部绝缘劣化之外,套管杂散电容的影响也不容视,分析原理如下图:
当高压引线顺着被试品表面而下,引线与被试品的一部分电瓷绝缘之间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杂期电容C0,由于电容并联后,总电容大于CX,致使电桥上被试品的这支桥臂测量的总电容加大,因此,测出的tg&(=1/wRXCX1)小于真实值。
当空气湿度较大时,瓷套表面潮湿,污秽严重时,高压引线与主电容屏之间也相当于存在于上述的情况的杂散电容。
又例如:对110kV套管测试,由于法兰没有很好接地出现负值。当时该套管没有安装在变压器上,用正接法测得的介质损耗因数为-2.6%。我们也画图来分析一下。
假定天气好情况下,除去其他因素, C1,C2介质损耗很小,如果不存在R0,I3与I1,I2同相,均近似为线容性电流,但由于R0存在,使I3与U2的夹角小于90度,这样向量I2=I1-I3的相位角为900+&,所以电桥测得结果为负值。
总之。对于电气设备介损tg&试验,我们一定要结合各方面因素综合分析和判断。如果发现介损tg&不合格,不要急于下结论,要换个地点,时间段或换个试验仪器反复测量。有时在一定条件试验不合格,再复试多一次可能就合格了,作为试验人员一定要头脑冷静,遇事不慌。综合分析,理清头绪,才能把试验做好。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西方 人文主义教育 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1 作为起源的古希腊、古罗马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雅典教育。雅典人把聪慧和公正作为公民最重要的品质。雅典教育目标是培养 “身心既善且美的人”。在教育内容上,雅典教育以文雅学科为主,即从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及群育着手,实施读、写、算、文法修辞等教育活动,强调身心平衡发展。①
在希波战争后,雅典取得了统治权,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以投票方式决定城邦所有重大事务,所有的公职向公民开放。②这样宽松的政治氛围为雅典人发散思维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会。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观点,把个人作为判断事物存在与否、真假、善恶的惟一标准,透露出一种朴素的人本主义价值倾向。古罗马教育比起古希腊人文教育,其更加注重文化陶冶对人精神培养的作用。
不论是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还是后来继承者的古罗马人文主义,其对人文的理解还是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是一种视角相对狭窄的人文主义,其与我们现在理解的人文主义差别很大。
2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从西罗马灭亡到东罗马的灭亡,欧洲进入了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中世纪”。在此期间,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和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占据了人们精神统治的位置。教会垄断了一切,不论是文艺还是在教育方面,此时的欧洲正在经历一个黑暗的时期。为了彰显人性,欧洲于14世纪开始进行了一场影响深刻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性,批判神性,它复兴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人文精神,提倡人的尊严和自由。③批判经院主义教育,批判禁欲主义的人文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恢复了体育、音乐、绘画和诗歌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也强调尊重学生个性,反对苛刻的纪律和体罚,提倡用能激发学生兴趣或直观的教学方法。
文艺复兴持续了将近3个世纪,且地域范围广泛。在文艺复兴运动的不同时间和地点,由于形势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即不同的环境产生了不同的需要,不同的需要决定不同的目标。④这也正体现了人文主义追求和谐的思想。虽然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其也有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人文主义思想是资产阶级贵族的教育思想,并没有涉及大众教育,而其教育改革范围也只是中等教育。
3 19世纪德国新人文主义教育
18世纪末19世纪初,整个欧洲是以政治和文化的改革为主,而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导致了他们在政治上难有作为,因而把改革的焦点转向人文领域。新人文主义者通过主张学习或利用古典文化尤其是古希腊文化中珍贵的东西来培养民族文化,通过论证当代德国人与古希腊人在精神生活上的统一性,使古希腊人高尚的情操、追求真理的勇气、反对内外敌人的气概、对真善美的热爱能够培育当代德国青年的心灵和德国人的民族自由主义精神。⑤
此时期的德国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是注重精神培育,即人性的自我表现和人格的自我完善。洪堡作为此时德国教育的典型代表,其教育思想是新人文主义教育观的集中体现。洪堡提倡普通人的教育,即为一切人提供“全面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完全的人”。在教育的过程中,洪堡认为教育课程必须用古典语言为中心内容,因为古典语言能够表现出个人品德全面协调发展所需的多种环境,而古典语言也能够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热爱。
在19世纪初科技迅速发展,经济飞速提高的欧洲,德国推行人文主义教育业面临着尖锐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功利主义和人文精神培养的矛盾,日益发达的科技知识和人文学科教育在学校内出现了对立等等。
4 20世纪以后的人文主义
(1) 永恒主义教育。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由于宣扬宇宙精神的永恒存在而得名,批评进步教育,其思想的哲学基础来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学派和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主义的传统。永恒主义强调教育的本质因其表现基本的人性而不是应随意改变,反对一切关于“教育要适应环境”、“注重即时需要”,强调培养智力和掌握真理的途径是学习与钻研西方伟大名著。永恒主义的代表人物赫钦斯极力推荐欧洲古典大学注重自由教育和思辨学术的传统。总的来看,在永恒主义教育思想中,虽然重视文化遗产,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学习。但是,他们企图用共同的人性永恒的道德、不变的教育内容, 向学生灌输传统的文化思想,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永恒秩序。⑥
(2) 存在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哲学家莫里斯等人将存在主义哲学引入教育领域后,逐渐形成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流派。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由此作出解释,世间并无人类的本性,人,不仅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以后,自己所志愿变成的人。根据这种观点,存在主义教育目的就是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存在主义教育认为,教育不应该强调温顺服从和循规蹈矩,教育的大问题不在于学生无纪律,而在于学生安于习俗。⑦存在主义教育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认为教育要学生知道自己是在自己的选择、决断和行动过程中创造自己的。因此,教师只是为学生做选择提供机会,而不能规定学生必须学什么。这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自从存在主义教育提出来以后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3) 人本主义教育。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心理学思潮,强调人的需要、动机和个体潜能与价值的自我实现,认为心理学应该以完整的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其所倡导的教育思想具有独特的见解。人本主义教育着眼于人类理智与情感,高级需求与低级需求,本能冲动与理智行为之间的整合与协调,培养“自我实现”的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修正了传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中的理性观念,同时又以新的理性观作为提高人的价值、尊严和人格之依托,在人的认识与情感,高级需求与低级需求整体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吸收人类文明之成就来涵养人性,发挥和实现人的潜能。⑧
人文主义教育作为起源于西方并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大作用的一种教育思想,对当代的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反对一切割裂人性、奴役人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并不断地对自身的理论缺陷和实践偏差作出修正,显示出强烈的批判性和鲜明的时代感。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越发显得重要 。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了,教育也要跟上我国社会变革的步伐。而西方人文主义教育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改革思路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 陆建平,田金美.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及现代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② 张贤斌.外国教育思想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11.
③ 赵同森.人文主义教育的变迁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
④ 辛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理想的主要流派[J].教学研究,2004.5.
⑤⑧朱新涛.以人为本、涵育人性——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回顾与评价[J].现代教育论丛,1995.5.
篇4
新人文主义是“科学史之父”萨顿提出的,包括人文主义和科学2个方面。萨顿认为在科学史的研究发展中,应该采用“全部知识的综合”。其中,人文主义是欧洲资产阶级最早的反封建思潮。14世纪下半叶兴起于意大利,15—16世纪发展到欧洲各国,它是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潮,这个思潮的代表人物活动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是人文科学,他们提倡属于人的东西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由此而得名。人文主义内容包括:提出个性解放,要求个性自由;相信人力的伟大,人性的完美和崇高;主张用人的知识来造访人生,人性论和人道主义贯穿其中。萨顿的这种理论,对于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中国农业教育历史演变
中国农业教育自古就有,人们通过农业生产劳动实践,将获得的经验互相交流、传授。古代的农业教育起源于先秦时期,代表人物是神农和后稷。还有相关农业教育的典籍《商君书》《吕氏春秋》。两汉是古代农业教育的形成时期,在大汉天朝时期,出现了大量关于农业教育的理论书籍《管子》《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古代农业教育的发展时期,著名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就出现在这个时期。还有《四时纂要》《耒耜经》《茶经》等农业教育著作。宋元时期,是农业教育的完善期。这时期的农业教育著作为《陈旉农书》《耕织图》《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桑衣食撮要》等。明清时期,古代农业教育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农说》《农政全书》《补农书》《知本提纲》等。中国古代农业教育在中国农业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封建的自给自足封闭的农业经济中重要的支撑因素[2-3]。“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进而产生了近代教育。1862年,成立,是近代教育的开端。近代农业教育作为近代教育的一部分也随之产生。1896年,高安桑学堂成立,是我国近代农业教育的起点。此处是有争议的,另有说,1897年,浙江桑学馆成立是近代农业教育的开始。随后,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经历了书院的改造、学堂的创建、专门学校、大学农学院和独立学院等几个重要时期。全国各地纷纷开设农业教育。在农业教育的发展中,有农政、农事、农务、农商、农学、农业等不同名称的变化。
3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现状
后,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原设在综合性大学内的农学院和农业科、系,从原属大学分出集中成为分布各地的单科性农学院。1979年后相继确定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以及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为全国重点农业大学。当今的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似乎偏重于自然科学,在人文科学的方面有所忽视。这是由一定的历史渊源的造成的。1917年,北京大学校长提出大学改革,分文理两科,自此,文理分科的教育体制一直延续至今,从高中开始,学生就要选择文理科,之后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会只学习文科或理科的课程,进入大学仍旧如此,随着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研究的面会越来越窄。进入高等农业教育的生源多是理科学生。他们的课程设置往往缺少人文主义精神。虽然,几乎所有的大学都会设置人文科学的选修课,但效果不是很大。从应试教育一路走来,学生们早已学会避重就轻的学习,因此即使有人文科学的课程,学生们也只是为学分而学习,很少有学生会发挥主动性学习人文学科的课程。
篇5
关键词:教学现状 人文主义 学情分析
“人文主义”,起源于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其核心内容是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认为人是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要以人为中心。人文精神是人的自由追求、创造力和超越意识的集中体现,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的终极关怀,是人类文化的价值理想和内在灵魂。人文主义的奠基人彼得拉克认为,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和幸福,应该是人文主义研究的主题。在当前,构建和谐课堂,人文精神更显得弥足珍贵。
一、目前,我们高中历史教学受到应试的影响,学生都在比较闭塞的区域长大,因此,笔者在教学一线多年,遇到问题不少,从中挑选出几个平时出现比较多的现状与同仁共同分析,以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一)缺乏对学生个性差异包括心理差异的分析
事实上,学生的学习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学生对同一学习内容的兴趣、态度不同,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差异。
(二)缺乏对学生其他学科中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与分析
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经历一个不同知识系统,无论从整体把握还是细节要求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学生在对课本知识点的相关背景还不是很熟悉。新课标要求高中的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因为现实中无论是学习还是考试,特别是高考,如果没有平时积累起来的框架,很难从单一科目去学好这一学科的,因为新的材料新的观点往往让学生有时猝不及防,不知所措。
(三)对学生的基本心理特点分析不全面
学情分析泛泛而谈,且大都来自主观臆断,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以至于很多学情分析不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二、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方式,以供参考,在今后教学中可以对我们的工作更加完善
(一)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历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是多样化和现代化。”老师要像导游一样,引领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去训练,要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陶行知也说过:“民主的教育方法,要使学生自动,而且要启发学生使能自觉”老师要求学生“不用扬鞭自奋蹄”。老师警言妙语的指导,拨云见日的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老师尤其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耐心地为学生释疑解惑,使学生“爱其师而敬其道”,让人文精神如薪火传承。张天宝《主体性教育》一书中,对 “主体性教育”有如下阐释:“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我们历史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始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学生乐学、会学、主动去学,而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此外,老师还要加强学法指导,诸如历史阅读法、历史记忆法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提出历史学习三部曲:“了解-理解-见解”,历史复习四步法:“史实―史通―史论―史感”等。
(二)历史教学要坚持科学性原则 结合历史课程渗透人文主义思想
历史学科中有大量人文主义素材,老师要充分挖掘,培养学生从其它学科渗透人文主义精神。可以布置学生自主从语文等学科中收集有关诗歌、通讯,充分利用他们平时在语文学习或一些影视作品中接触到的知识,帮助学习历史。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会接触到很多相关的历史知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了解学生在历史学科以外的知识准备情况,越是对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了解得多就越容易找到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了解得多就越容易开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把教学的切入点定在合适的位置,设计出“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教学”,那才能是良好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打破封闭式的教学模式 实行开放式的历史教学
所谓开放式教学,便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掘其中的内容。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思维是具有一定动机、经验、知识及个体特征的主体的具体的认识活动,思维主体性的特征决定了研究的个性方面,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从思维的主体――学生出发。让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思考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等。
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关注学生个性动态,全面把握人文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我们历史教学要着力凸现人文教育的功能,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人文教养作为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关于人文主义的内涵
篇6
1、意大利。
2、歌剧起源于巴洛克时期(1066-1750),最初是由意大利佛洛伦萨的一群人文主义者为了复兴希腊时期的戏剧传统而创造的音乐形式,其渊源除了古希腊戏剧还有世纪神秘剧、假面剧,最直接的起源是文艺复兴后期兴起的牧歌(madrigal)。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8-0072-04
今日,我们的基础教育承受着大量且多样的批评与指责,批评的声音来自不同的地方,政府官员、教育研究者、社会批评家、普通民众,以及一线教师自身的反思;并且,这些批评指向基础教育中的各个阶段和方面。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亦未能逃脱这些指责,甚至更为严重。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说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小学语文奠定了基础教育的一块重要基石,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那块。因为,“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工具,是获取其他学科知识的工具”[1]。小学语文的地位如此重要,而它所遭到的批评却使人怀疑它能否担负起所期望的职责。本文将要探讨的是其中的一种批评,即有关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语文的基本性质和教学方向,因而值得我们给予优先的注意。
一、批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摇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地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观点。但是,当我们进一步追问工具性与人文性究竟是如何统一的或者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二者的统一时,分歧开始产生。现实的情况是,小学语文课程在这一方面遭到了不少质疑与批评。这种批评大概可以分为乍看相互矛盾的两种:
一方面,某些观察者看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充斥着教师要求学生大量抄书、背书、写字等重复性训练,这些训练肢解了语文的整体性,根本上是一种机械灌输的办法。这种语言灌输和操练不仅忽视了对学生予以文学上的启迪、精神上的熏陶和美感上的陶冶,更不符合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过程,无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和运用语言的习惯。另一方面,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很多语文教师没有正确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其结果是,在一些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为了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一味顺从学生的独特看法,导致一种“你好、他好、大家好”[2]的散漫、乡愿的学风。这种乡愿式的自由,缺乏对学生进行基本而适度的规范训练,学生既没有获得独立的、创造的精神,也没有打下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跟不上教学的进度。
上面两种批评指出了当下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两大“病症”,当然,实际发生的弊病并不局限于这二者,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在语文教育实践中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可以概括地说:第一种情况过于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固有的人文熏陶的作用;第二种情况则表明,语文人文性的一面被有些老师推向了极端,基本的语文能力和习惯的扎实培养却不被重视。灌输式的教学将语文当作纯粹的工具来教,乡愿式的教学则将“以人为本”推向了放纵的极端,这两种批评都指向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实质问题,即:何谓工具性?何谓人文性?二者如何在语文课程中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获得实现?这些问题不单是纸面上的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实践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肯定地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这一问题仅仅给我们规定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远没有回答二者如何统一、如何实现的问题。
二、语言: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载体
何谓语文?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语文有两种含义:其一,指语言和文字;其二,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这个概念,涵盖了上述两种含义。语言乃是语文的根本和基础,构成了语文的基本层面。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交流思想、表达情意和下达命令等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语文课首先是实践性的、工具性的。无论如何,语文被当作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原因正在于它首先是交流的工具,缺乏语言工具,人类社会便难以维持。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其它各门知识、传统习俗等都以共同的语言为前提。因此,工具性也是语文的基本属性之一。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包括独立识字、写字、读文章、写作文、口语交际等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也因此,拼音、字、词、句等训练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大多数人都同意的。
(一)人文主义视野下的人文性
较之于工具性,人文性则是一个存在不少歧义的概念。人文性是人文主义思想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人文性概念的背后,有一系列基本的理论思想对其予以支撑和解释。“人文主义一词指向西方历史上一种关于人的问题的认识、解释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现象,它没有固定的含义,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更迭。”[3]众所周知,人文主义起源于西方近代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的概念被用来抗衡中世纪以来统治心灵的基督教的神性观念。换言之,人文性的原始意义是赋予人类以崇高的价值和地位,从今日的眼光看来,这是一种典型的“人类中心论”。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的观念开始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日后随着科技发展、产业革命和启蒙运动等祛魅事件,人的意义与价值逐渐成为西方以至全世界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人文主义本身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分化为各种不同的流派和倾向。尽管分化愈烈,但是人文主义或人文性本身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具有若干确实的规定。
人文性的基本立足点是尊重人与解放人。毫无疑义,人文性首先意味着认识并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重要的、独特的个体存在。其次,从肯定人性出发,产生解放人的冲动和追求,即高扬人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主体性。这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表述是同一的。这两点也是我们最常提到并予以承认和实践的人文性格。然而,这并没有构主义的全部,事实上,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等思想同样承认并实践这些基本理念。人文主义或人文性的另一重维度蕴含在“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重要的命题中。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者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精通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和哲学等古典学科知识,当时人类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蕴藏在一些古典学科中,旨在提升人的品格和精神。人区别于动物之处在于人具有精神性的维度,动物则缺乏精神向度。这也是人文主义区别于人道主义或者人本主义的所在,后两者并不完全要求精神上的提升。
新人文主义大师白璧德就人文主义的精神向度做过很多详细而明白的阐述,其根本假设是人性二元论,即相信人性中既有善的因子,也有恶的胚芽,作为人所要做的乃是抑恶扬善。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学习人类文化中沉淀下来的各种人文知识,恪守规范与价值,由此不断追求崇高。“人文主义者在极度的同情与极度的纪律和选择之间游移,并根据他调节这两个极端的情况而相应地变得更加人文。”[4]我们既不能放任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也不能丧失独立的品格和地位,换言之,人文主义倡导一种有节制的自由。节制的力量来源于人文知识对人性的熏陶,即精神性对人性中恶的一面的内在制约。也因此,人文主义的实质是一种关于理性人性以及培养理想人性的积极教育方案。新课标中有如此表述:“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学生应追求广博而全面的发展,避免陷入专业化的片面,这与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或者通识教育的原意是内在契合的。
(二)语言构成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
语文由语言和文学两部分组成。我们要注意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无论语文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二者都存在于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文学中。语文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文字的产物,同时语文也是民族文化的凝聚形式。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工具,具有工具属性,语言本身承载着文学甚至文化功能,人文性正是内含在语言、文学和文化中,因此,我们可以谨慎地得出一个结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语言(包括文字)。展开来讲,语文的基本材料是语言文字,构成语文的语言文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语言文字因为它所承载的文化功能而有意义,否则只是一堆无意义的客观存在。同样,任何文化、思想和情感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予以展现和留存。在这一个意义上,语言文字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从这种统一的观点考察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偏向和人文性偏向,就可以发现二者都是由于没有很好地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涵义和关系所造成的。只讲究语言文字能力和语文习惯的训练和培养,是机械的,没有注意到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文章都是依靠它们所承载的思想而变得有意义的。实际上,任何有意义的语言和文字必定包含着文化上的意义,如果仅仅训练字词的运用,这样的语文能力是极其贫乏、表面的,缺乏精神的深度。另一方面,仅仅注重语文的文化意义的熏染,却不以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为依托,显然是抽调了精神意义的实现基础。此外,我们课堂中出现的那种散漫乡愿的现象,其原因之一就是未能理解人文主义所强调的道德克制精神。在白璧德看来,“人性与自然相比具有内在的超越性,文学的重要使命就是引导人类由低级自我提升为高级自我”[5]。
三、途径: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原则
上面关于语文统一性的分析只是在抽象的理论层面展开的,但是,就教育的实践本性而言,最要紧的事情是如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维持二者之间的恰当平衡。这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法问题,在此,一个新的限制性因素被引入我们的考虑之中,即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是教学的实际起点。这也意味着,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平衡状态处于不断的建立—打破—重建的动态过程中,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在不断发生变化。笔者立足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于语言的性质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如下原则对于保持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平衡是有益的。
首先是中庸原则,即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不可偏废。我们既要摒除肢解语文整体性和精神性的机械训练,同时又要防止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散漫风气。在机械与散漫之间,我们需要寻找一条中间道路。达成此点的第一要求便是克制人为的偏见。在这条原则之下,我们另提出一条特别的原则,即节制性原则。这条原则专门针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误解自由和自主的倾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许多教师却由此而将学习的任务全部推向学生,以为教师的干预必定妨碍了学生的自主和独特性。根据人文主义的基本原则,人文性内含着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应当受到一定的约束和引导,而不是任其随意发展。
还有便是积极性原则。第一,小学语文教学重视语言文字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其感受性丰富而理性尚未养成,因此,语言文字及文学中蕴涵着的深层意义并非小学生所能领会和理解。因此,学会拼音、识字、写字、说话等基本事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当然,根据中庸原则,即使是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也要注意到人文性的发扬和濡染。第二,如何在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中达到人文熏陶的目的呢?创设优美、优雅、优质的语言环境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语言文字的美和文学的美是直观的,并不需要理性上的努力就可体会。审美是人文性的基本内容之一,学生体会语文之美,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此外,语言环境本身具有精神熏陶的作用,教学语言的优雅或崇高,能激起学生心中同样的情感,而贫乏、无聊的语言环境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
参考文献:
[1]范建欣.小学语文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J].教育探索,2002(6).
[2]吴永军.乱花渐欲迷人眼——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诸主张看语文实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7).
[3]王坤庆.论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1999(5).
篇8
1.提问头绪繁多,学生顾此失彼
课堂提问应限定答题的范围和角度,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思考并作答;如果设问角度过大,信息点分散,过于繁琐,则不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从而降低课堂效率。
如某教师在《开辟新航路》一课教学中设计了如下问题:假如你是当时或者今天的欧洲人、美洲人、中国人,请从他们的角度谈谈你对哥伦布航海的看法?该设计采用典型的情境教学法,意在通过虚拟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回到“历史的现场”,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体验历史,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作用明显,但是该问题设计得并不完善。教师设计了六个主体身份,包含着六个思考角度,即当时的欧洲人、美洲人、中国人对哥伦布航海的看法,以及今天的欧洲人、美洲人、中国人对哥伦布航海的看法。正是因为角度过多,思维量过大,所以造成学生顾此失彼,思考不充分,作答不全面。在围绕该问题的十多分钟学习活动中,学生无法在有限时间内从问题要求的所有角度思考问题并组织答案;而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多数学生也都是泛泛而谈,仅限于分析新航路开辟对当时欧洲、美洲和中国的历史影响,几乎没有学生能够从今天的角度去看待哥伦布航海的价值。
本题可以通过设计题组的方式,层层深入,逐个击破,达成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我们尝试作如下修改:①假如你是当时的欧洲人,你对哥伦布远航美洲有何看法?②假如你是当时的美洲人,你对哥伦布远航给美洲有何看法?③假如你是当时的中国人,你可以感受到哥伦布远航美洲带来了哪些影响?④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地球人”,今天又该如何评价哥伦布远航美洲?
2.提问语意不明,学生如堕烟雾
课堂上的提问,无论是书面提问还是口头提问都应做到语法规范、题意明了。书面提问通常以静态形式出现在课件或学案上,以供学生在特定的课堂阶段认真研读和思考。如果问题表述不规范,甚至产生歧义,容易造成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偏离正确的方向,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
如某教师在课堂上以题组形式呈现的两个问题,因语意不明给学生审题带来了困扰,影响了课堂效果。①百年前,新文化的倡导者为何主张“必须废除旧文化,普及新文化”?是否合理?②现在我们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以上两种态度和做法矛盾吗?为什么?
该题组有三点值得商榷。一是“百年前”作为的时间界限,不够严谨。二是“以上两种态度和做法”指代不明,学生难以确定,主要围绕新旧文化、中外文化之间的对立统一话题阐述。三是从教师课堂的解读看,教师认为新文化倡导者“废除旧文化”和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在态度和做法上不矛盾,这一点难以让人信服。教师想要表达的是,国人在不同时期对待新旧文化的态度和做法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忽略了“两种态度和做法”本身的矛盾性。可以说,教师设计的问题同要表达的题旨之间有一定出入。因此,上述题组可改为:①新文化的倡导者为何主张“必须废除旧文化,普及新文化”?是否合理?②现在我们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和新文化倡导者的态度和做法在目的上是否具有一致性?为什么?
相对于静态展示的书面设问来说,口头提问具有瞬时性特点,更需要教师语言简洁明了。如某教师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总结阶段的口头提问,就遭遇了“冷场”的尴尬。教师自创诗歌总结人文主义思想的价值:“人文主义思想的种子……路漫漫,近千载,请等待:梦醒时分有迎驾!”在师生配乐朗诵诗歌后,教师围绕诗歌,引导学生进行了课堂拓展。
教师:这里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迎驾”是什么?(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教师提示:初中知识。(学生依旧茫然。)
教师继续引导:谁后来又迎来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多数学生以为答案应该是一个人物,面面相觑,继续保持沉默。)
教师最后不得不做出明确的提示:一个思想解放运动,叫什么复兴?(学生:文艺复兴!)
该案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本身难度不大,之所以出现课堂“卡壳”现象,主要是由于教师对问题的表述不够规范,语意不明造成的。教师在没有对诗歌进行解读的前提下,直接设问“迎驾”的内涵,使得学生理解题意出现障碍,自然就无法有效地思考并迁移知识作答。在诗歌不作修改的前提下,教师可在对诗歌的解读过程中随机设问: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长期被人忽视,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才有了诗中所说的“迎驾”行为,使得人文主义思想千年后再度复兴,重新焕发生机,大家可以举出人文主义思想千年后复兴的案例吗?
3.提问粗枝大叶,教师自说自话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更加强调课堂的生成性,但并不否认教师的教学预设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其中,课堂提问的精心预设可以起到提示重点、引导探究方向的作用。作为课堂“指挥棒”的课堂提问,预设显得尤其重要。如我们听到教师这样的提问:①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什么?(学生答:花朵)②坦克是什么的结晶?(学生面面相觑,不知所云。教师的答案:科技)教师设问的语言,设问的目的都没有充分预设,带有明显的随意性。诸如此类的“即兴设问”,也折射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维。在此类简单的一问一答或自问自答的设问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思维也得不到训练,属于低效甚至无效的设问。
篇9
【关键词】人文性 体育教学 原则
1. 引言
“人文性”体育教学起源于“人本主义”教学。而“人本主义”教学登上历史舞台是由于“科学主义”教学的片面性引起的。“科学主义”教学以学生的“理性”和“工具性”培养为根本出发点,忽视学生的“非理性”和个性特征。由此,引发了“科学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战争、环境污染、暴力、犯罪、吸毒、人性堕落等等。“人本主义”正是想通过“人文性”的教学来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培养人的人性、人格、个性特征,通过完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拯救世界、解决由于人自身的被忽略而引发的社会问题。
“人文性”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性,教学过程遵循这些规律就会实现“人文性”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因此,研究“人文性”体育教学的规律,总结归纳其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成为当务之急。
2.“人文性”体育教学原则
“人文性”体育教学是指体育教学不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又要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理智和行为,实现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培养学生的注意、意志品质,突出学生的自由、民主、平等、权利和个性特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针对“人文性”体育教学的目标和特点,作者总结和归纳出以下教学原则,供体育教师参考。
2.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重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作为目标的教学原则。该原则是针对实际教学中的“以知识、技术和技能为本位”的思想而提出的。在体育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把学生的身份定位在“人”上,因为学生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其次才定位于学生。只有这样认识才能正确地从人的本质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和全面发展出发来设计人性化的教学内容、布置人性化的教学环境、采用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实施人性化的评价手段。
其次,学生的生长和发育有其自然规律,教师要认识和尊重这种规律。只有掌握学生成长和发育的基本规律,才能科学、合理、高效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塑造。
再者,应该减少外部强制力量对学生的约束。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有自发发展的能力和倾向,他们有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按自己的愿望来塑造自己。从这一点来看,教师或者家长不应该将其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学生的身上,不应该将学生看作自己的附庸或者可以由自己任意修改的材料。
另外,每个学生都具有区别于其他人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每个学生在很多方面具有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因材施教。
2.2“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相结合原则
第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共同发挥重要的作用,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缺少的。只有具备这两种精神,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丰富多彩,对世界的把握才更准确。
第二、体育教学具有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结合起来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培养的客观条件。体育教学不但向学生传授科学理论知识,使学生在科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快速、准确地掌握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的人文主义进行培养,使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第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是体育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学离不开科学主义的支持,也离不开人文主义的积极参与。只有在正确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体育教学的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如果学生学习的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没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那么,体育教学将会变得一无是处。
2.2体育教学过程的“以人为中心”原则
“人文性”体育教学观念要求体育教学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既包括学生的理性因素也包括学生的非理性因素,使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学生的身上得到完美的结合。使学生成为知识渊博、技术熟练、富有个性特征、具有民主、平等价值观念、社会适应性强、道德品质优良的新时代人才。为实现这个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要时时处处运用既能培养学生理性因素又能培养学生的非理性因素的方法和手段,并且使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都包含“人文性”思想。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使教学内容充满“人文性”特点。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但是,“人文性”体育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包括培养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即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直觉能力、灵感等等。因此,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必须将重点培养学生的某方面的非理性因素放到教学任务之中,与其他任务一样受到重视。
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既能传授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非理性能力。例如:运用信息采集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注意集中能力,而互助合作教学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等等。
教学环境的布置一定要具有“人文性”的气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教学活动的场地、器材、服装等设施的设计、安排与设置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如体育教学周围活动环境设置必须卫生、安全,体育场、馆的颜色、光线必须符合学生用眼卫生和视觉的要求,器材、服装和设施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等等。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通过双方的认知情感沟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随着自我的形成,产生了希望得到他人关爱的需要,即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指望从有关系的人那里感受到温暖、关爱、同情、尊敬、认可等。有效的教育教学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因而,教师需要有真诚的感情,表现出对学生信任、理解、关心和无条件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情感、欣赏赞扬学生的优点等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满足学生希望得到他人关爱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自发、愉快、积极地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将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情感化的师生关系实质上强调的是“爱的力量”,是“人文性”教学必须高度重视的方面。
3. 结论
3.1“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反映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文性”体育教学的本质。
3.2“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相结合原则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提供了保证。
3.3体育教学过程的“以人为中心”原则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人文性”体育教学的实质。
参考文献:
[1]吴刚.人文精神与新人文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1,第9期:7~10
[2]严春友.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思考[J].淄博学院学报,1999,第3期:9~15
[3]曹卫.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J].体育科学,2004,第24卷,第3期:67~69
[4]王长明.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J].湖北教育,1999,第11期
篇10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人文关怀;教师;学生
教育管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和素质教育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管理制度,采用教学管理方法带领全校教师,充分发挥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和信息等所有资源来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工作,教学管理的三大要素是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这三大要素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1]。本文将简单介绍人文关怀的内涵,并从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采用科学教学法等五个方面来探索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合人文关怀的措施。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最早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和人本思想对人文关怀有进一步的发展,主张坚持“以人为本”理念[2]。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所谓的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理念主要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关心学生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帮助学生来自学习、社交、就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困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工作人员应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塑造健康的心理。
二、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合人文关怀的措施
(一)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贯穿人文关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学生来自学习、社交、就业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很大,教师要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开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时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像“阳光心理建设”、“感恩演讲比赛”、“青年志愿者”等。
(二)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在执行管理工作时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坚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工作原理,主动关心学生,用高尚的师德来感化学生。
(三)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合人文关怀,塑造人文主义精神,必须为学生营造的和谐校园文化,用优秀文化来影响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校园标语和各种文化活动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编制校园标语时,教师应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参与填写校园文化标语的活动,运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标语来激励学生,教导学生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可以在图书馆填写这样的标语:“生活不是一个梦,是由我们自己托起的一片晴空;人生是一次庄严而神圣的旅行,路上会遇到许多考题,相信你一如既往,热爱生活,追求理想,就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在教室里可以写创造集体精神的标语,像“热爱文明班集体,集体给予你力量与进去的方向”。另外,教师应通过帮助学生组织学生会和社团的方式来建立学生文化团体,引导学生创造特色校园文化。
(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控能力,教导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加强纪律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遵纪守法,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五)采用科学教学法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贯穿人文关怀需要推动科学教学,结合人文精神,充分发挥教学管理工作的作用[3]。教学管理工作有三大基本要素,分别是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全面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则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贯穿人文关怀,处理好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之间的关系[4]。管理工作人员应注意结合人文精神,挖掘教学管理工作的服务性、文化性、创新性和教育性,其中,服务性主要是指管理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时要坚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服务根本;发挥管理工作的文化性是要求在工作中融入人文理念和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是指管理工作人员要结合创新理念和人文精神,将教育管理工作打造成充满人文主义和创新性的组织活动;教育性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主旨,管理工作人员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人文精神。此外,要正确认识管理对象的内涵,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人文理念做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管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和素质教育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管理制度,采用教学管理方法带领全校教师,充分发挥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和信息等所有资源来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工作。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符合“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要求,教师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采用科学教学法来全面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
作者:左杨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参考文献:
[1]黎亚春.语音.校本教学管理与行政教学管理的互动整合[J].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2:1)
[2]张富文.人本思想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比较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10:1)
- 上一篇:人文旅游资源特征
- 下一篇: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