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历史文化;旅游;旅游心理;影响因素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随之提升的是人们的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怀,当前历史文化旅游成为人们喜闻乐见并非常热衷的旅游形式。历史文化旅游涵盖历史信息考察、历史知识学习、历史情怀研究以及旅游娱乐等,这种旅游方式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历史文化旅游开展过程中,由于对旅游者心理行为把控不到位,以至于旅游项目开发效果不尽人意。下文将以历史文化旅游者的心理行为特征为主,剖析可能存在的对旅游者历史旅游心理产生影响的因素。
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视角下的旅游心理行为特征
(一)猎奇心理——对历史架构的猎奇
历史文化旅游,顾名思义旅游项目的载体是历史的遗存之物,如府衙、宫殿、陵墓等,这些都是历史文化的主体架构,虽然被遗留在现代与现代信息之间紧密相连,但是其存在的形式与现代文化载体有较大差异之处。社会整体发展会带动现代信息的延伸,现代建筑设计与历史遗留建筑之间的差异化会越来越明显,这将是突出历史建筑文化的便捷途径。由此,历史遗留建筑的特异性就会引发旅游者的猎奇心理,这些建筑会在游客心理形成巨大的问号,这种对历史结构的猎奇是游客心理行为最直接的表现。
(二)求知心理——对历史文化的求知欲
文人墨客对历史文化的求知欲是非常强烈的,历史遗留下的文字、图像显示出的是当代的文化环境,游览名胜古迹是游客增长文化底蕴、丰富人生阅历的一种方式,也是游客倾向历史文化旅游的动机。
(三)励志心理——对精神需求的汲取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有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史书记载、修建庙宇、修建人像、以人名命地名、立纪念碑等,这些都是当代人怀念历史的一种方式,也是传承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历史精神的途径,同时也会对负面人物用物化的形式将此永远的钉在耻辱柱之上。为了让现代人了解并牢记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灾难与耻辱,为了不再让屈辱的历史重蹈覆辙,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历史遗迹规划为重点保护单位,以历史上血泪教训让现代人铭记当下的美好生活,是千千万万无名英雄换来的。以此来看,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是希望通过历史文化旅载体,谱写一曲历史英雄的赞歌,培养现代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工作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红色文化旅游汲取精神食粮。
(四)学术心理——对历史知识的钻研
历史文化旅游吸引的不仅是大众游客,也对一些专业学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为诸多历史文化载体多存在争议或者学术问题,学者对于历史知识的钻研程度是不可忽视的。如秦始皇陵、三星堆遗址等,这些历史文化载体都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单一通过历史古籍来分析,需要学者对感兴趣的历史遗迹进行实地的勘察研究。
(五)唯美心理——对历史文明的情怀
所有历史遗留下的产物都是古代人们的智慧,都是当时社会艺术的结晶,许多历史文化载体呈现出的情怀是现代事物无法企及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历史文明中徜徉,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获得身心的满足,是一种唯美心理需求的体现。如位于扬州的五亭桥,被专业人士称为古典建筑中最美丽的桥梁。五亭桥建在瘦西湖上,分开为五亭,每座亭四角昂然翘起,黄瓦红柱尽显芙蓉之美,五亭合则为一桥,桥体选取的建筑材料是青石,青石所堆砌的是清中叶的历史情怀,也是清中叶人们的劳动与智慧。美不胜收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对游客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三、对旅游者历史旅游心理产生影响的因素
(一)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规模
旅游心理会受历史文化旅游规模影响,通常情况下,历史文化资源规模较大的旅游景点会对游客旅游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一直以来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北京故宫、兵马俑、长安古城等。这些旅游资源的共同特征是具有浓厚历史文化魅力,由此对游客产生巨大吸引力。相交于历史文化浓厚的景点,一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规模较小的景点,对游客产生的吸引力也有明显差异。如皇宫、古镇怀来县等。怀来县如今只剩两座城门和三个小景点,虽然是历史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景点,但所开发出的旅游项目并不十分具有吸引力,历史文化资源规模小是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同样,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珠海市具有历史文化建筑旅游资源多达二十一种,旅游资源单体有一百六十个之多,且有十八处属于省市级单位。一次来看,珠海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可展开的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也有很多种。但是,从单体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来看,规模非常小,可展开、可利用的旅游空间较小,这些不可忽视的弊端使珠海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得不到发展,以至于无法对游客产生吸引力。
(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地区性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否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会对后期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产生直接影响。开展历史文化旅游要注重两方面的工作:第一,确保地区内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保护;第二,在文化保护基础上去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使景点不仅富有历史文化气息,还符合现代人的旅游心理需求。历史文化旅游,顾名思义以历史文化为主,但在开发过程中要明确区别游览历史文化与研究历史文化。从旅游心理行为来看,游客选择历史文化旅游是享受历史文化美的过程,从中获取心灵上的满足,也可以说通过历史文化旅游来放飞内心的飘逸感,所以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应围绕形式美来展开。那么,一些被侵占、损坏、未修缮的景点是很难激发游客旅游兴趣的,甚至有一些景点的建筑已经被移作他用,虽然有一部分景区已经被保护起来,但是作为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来看,缺乏形式美的亮点而不具备旅游吸引力。所以,只有被保护、开发的比较完整的历史文化景点会受到游客的青睐。
(三)历史文化旅游游客素养
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对游客的历史文化情怀、个人素养是有一定要求的,游客自身的文化素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文化旅游心理行为。通常情况下,游客自身文化素养高、文学积累较深厚的话,在接受历史文化能力方面要高于文化素养中等的游客,而且文化素养极深的游客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历史文化旅游,并能够从旅游产品中汲取精神文化食粮。正因如此,对历史文化旅游感兴趣的游客大多数是具有极高文化素养的,同样一些文化旅游景区的景观是需要具有较高文学修养的游客,才能真正领悟景观蕴含真正的情怀与文化。
(四)历史文化旅游导游素质
导游在历史文化旅游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能够从本质上影响历史文化旅游游客的心理。历史文化旅游涉及的专业知识、历史背景、艺术情怀、文学素养,需要导游逐一进行讲解,才能保证普通游客也能理解、感悟历史文化旅游景观背后的含义。如果没有专业导游进行讲解,普通游客在历史文化旅游过程中可能仅通过眼观来了解景观的外在形式,对于景观的内在情怀、背后的历史文化并不能充分的理解,所以对历史文化旅游并不会产生非常深刻的感悟,这将很容易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以此,可以看出历史文化旅游中导游的存在于历史文化旅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专业、优秀的导游能够将历史文化、历史情怀生动的显现在游客面前,能够更深层次的激发游客旅游兴趣,并且对历史文化充满好奇、充满向往。
(五)历史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
篇2
1 以观众为中心的博物馆互动展示设计的价值
在社会发展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国家对素质教育和科教文化教育也更为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场所,其所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在传统博物馆中,展示设计主要是通过展品实物结合文字、图片等方式,比较被动,缺乏互动性①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开展以观众为中心的博物馆互动展示设计,可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了解历史文化,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对于观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2 以观众为中心的博物馆互动展示设计总体策略
2.1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观众置于历史文化中心
虚拟现实技术是当前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在博物馆互动展示设计中能得到很好的应用。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历史事件相结合,形成良好的互动形式,从而将观众置于历史文化中心,亲身感受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如博物馆在对历代服饰艺术的展示设计中,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具体的虚拟场景,让观众使用VR设备进入虚拟场景,在游览中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近距离观察和感受各种古代服饰。在参观游览过程中,观众可以通过点击服饰获得解释说明。运用这种虚拟现实技术,使观众置身于历史文化场景当中,成为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② ,能够极大地吸引观众,激发好奇心,并将展品更加直观、近距离地展示给观众,让观众更好地感悟历史文化。
2.2 利用互动操作对参观路线进行自定义
以往的博物馆通常都会为观众设置固定的游览路线,但是不同的观众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参观倾向。基于此,可以利用互动操作的方式,实现对参观路线的自定义,节省参观时间,获得良好的参观体验。如可以制作相应的App,让观众对博物馆的展品及项目事先进行了解,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设定,由系统推荐相应的游览路线,并提醒观众重点关注的展品和项目。在博物馆中设置与之相匹配的引导交互系统,观众在利用互动操作规划游览路线之后,可以在App中存储,并随时调出查看。这种博物馆互动设计,充分体现了以观众为中心的原则,大大增强观众的兴趣和代入感,进而使博物馆对观众的科学文化感染熏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 通过不同层面开展以观众为中心的博物馆互动展示设计
3.1 通过观众行为方式层面开展互动展示设计
① 触碰类互动展示设计。触碰类互动展示设计主要侧重于观众和展品之间的肢体互动,以获得更好的反馈。因此,在此类互动展示设计中,需要应用大量多媒体设备,利用装置和多媒体开展综合性互动设计,能够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创造更加新奇、独特的环境,吸引观众,激发继续深入探索的欲望。利用场景道具构建,引导观众和环境道具之间的互动,从而为观众带来更加新奇、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在博物馆互动展示设计中,触碰类互动设计将传统陈列展示的单一信息传递模式加以改变,观众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实现与展品之间主观的交流互动,使观众新鲜感得到满足① 。观众对自己的感受做出反应,并产生相应的反馈。此类互动设计通过与观众的互动,接收观众反馈信息,并进一步完善设计,让观众获得更加独特、生动、全面的体验,这样的设计过程是不断完善的。② 感官体验类互动展示设计。感官体验类互动展示设计更加重视观众个体性特点,能让观众获得更高的体验经历。利用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等感官进行互动,让展品展示更加活跃生动,从而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在具体设计中,要结合展品的历史背景、文化主题等,对展示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通过不同的视角,对展品包含的信息进行全方位诠释,进而对观众个性化互动体验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的刺激。
3.2 通过观众思维模式层面开展互动展示设计
① 路线转换型互动展示设计。路线转换型互动展示设计中,通常采用文字、图片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引起观众的感悟、理解、记忆。在原有平面基础上,对设计范畴加以扩展,使观众以往经历、经验等通过记忆的形式出现。观众可以结合自身的理解,在互动过程中得到更强的感受和体验。基于展品空间、时间、排序等陈列发展改变,找到最理想的互动展示设计方法。基于不同的历史线索、历史主题,为观众设计不同的参观路线,让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自由选择路线,从而满足观众对历史信息的获取需求。② 环境渗透型互动展示设计。博物馆互动展示设计中,通过环境因素对观众产生影响,进而得到相应的反馈互动,改变了过去单一枯燥的信息模式,实现了展示的形象化、生活化、生动化,观众能从中有选择性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观众通过探索新奇的环境,获取相应的知识信息内容。对于单一展品采用不同的造型化处理,运用虚拟现实、电子媒介、背景音乐、文字、色彩、灯光等多种手段,实现良好的交互,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传统展示的内涵,让观众能在观展中“穿越”到特定的历史时期,实现思绪的转变与融合。通过观众反馈的体验和思考,能极大地提升展品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使观众更好地感受到真实性,体验到不同时空的魅力。③ 情景综合型互动展示设计。观众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利用情景综合型互动展示设计,让观众“看见”和“听见”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博物馆,给观众留下更加深刻、独特的记忆。因此,情景综合型互动展示设计的重要核心内容是通过营造展品氛围,使观众真正融入其中。观众保持良好、愉悦的心情进入到设计者设计的特殊综合型情景中,参观博物馆,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接受设计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在具体设计当中,应当考虑如何使观众能真正融入情景氛围,通过设计让场景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充分引发观众兴趣。基于此,要以展品为基础,充分挖掘每件展品蕴含的独特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在互动展示设计中表达出来,在相关情节上添加一定的娱乐成分,在形成良好互动的同时,避免增加观众的压力。
篇3
情感,有着巨大的打动人的力量。深刻的情感体验,往往可以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认识得以升华。李亦菲博士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以个体或群体的需要为基础,围绕特定事物或观念建立起来的,影响个体的认识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基于德育生活论的观点,透过我国历史文化在生活中的积淀,引导学生探究历史,让学生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能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达到德性内生的德育效果。
一、基于生活,以情激趣
小学高年级学生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教材中的题材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久远,学生在理解上有比较大的困难。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与社会,探究问题,主动思考,促使学生了解祖国的文化,不失为良策。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时,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部落的族人,分别用结绳、刻木、画图的方法记录打猎的成果,然后汇报结果,聚焦问题:“这样记事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学生动手实践并讨论思考,共同聚焦主题,探寻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师要引领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从问题入手,动手实践、讨论,激发学生探寻历史的情感,初步了解文化与人的生活的联系。
二、发现生活,激感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高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的适时引导,能使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印象更深刻。
一位教师执教“吃穿住话古今”时,运用填写、讨论如下调查表的方式,引导学生调查讨论服饰衣料的发展。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著名的丝绸之路,欣赏美丽的丝绸服饰,阅读黄道婆的故事,对比古今服饰发展,思考丝绸之路的意义。以学生熟悉的服饰面料作为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通过古今对比,让学生拉近现实和历史的距离,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我国的文化,能强化和明确文化特色,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视频再现,体验共享
课堂是学生社会化的一个特定场所,它与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视频具有再现生活,还原历史的优势,借用视频,创设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探寻青铜文化时,可结合运用电视视频《收藏马未都》里介绍青铜器藏品的片段,引导学生由欣赏器物到探究器物中所蕴含的各种信息,领悟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情景。只有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营造特定的环境、氛围,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学生才能获得新知,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回归生活,德性内生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取向的,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课程。《绿野仙踪》里的稻草人说:“我宁愿要脑子而不要心。因为傻瓜即使有一颗心,也不知道要它来干什么。”锡樵夫说:“我却愿意要心,因为脑子不会使人幸福,而幸福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教育不仅要发展人的脑子,更为重要的是要化育人的心灵。作为一门以学习做人为核心的课程,让学生的心灵生长美好的思想道德,是课程的追求。《德性内生》一文的作者认为,要让学生经历“感受—感动—感悟”的心路历程,进行品德的自我构建,进而内生为品德素质的过程。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再次验证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影响个体的认识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教师在品德教学中落实情感目标,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德性内生。
一位教师执教“汉字和书的故事”,在引发学生共情的基础上,让学生沉浸于古典音乐中,化情感为行动,师生共同写好汉字,写下希望,写下自豪……此时,作为中国人的民族情溢满课堂,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们投入的状态,认真的笔迹,展示了学生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祖国文化的心声。
篇4
关键词:贵州 镇远古城 历史文化研究 保护 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097-02
镇远,位于贵州省东部,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区五县接壤交汇之处,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8%。从秦定巫建镡城县算起,至今镇远置县有长达2280多年的历史。宋绍定元年,即公元1226年,被赐名镇远州,“镇远”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镇远古城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倒“S”形穿城而过,北岸称为府城,南岸称为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
悠久的历史,使镇远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瑰丽的文物古迹,灿烂的民族文化。镇远目前有五张国家级名片: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本在华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景区。此外,镇远还有“会馆”、“十二戏楼”以及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等众多极具观赏、科考价值的文物古迹16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
由于历史原因,当年的舞阳河承担起了重要的水上枢纽重任。这样就使得镇远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成为了西南通道上的一个军事重镇。在明清时期,镇远的商业繁荣一度达到了巅峰。这些因素,都推动了镇远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长期以来,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国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包容性文化,所以镇远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至今这里还仍保存着几百年前民风古朴、服饰依旧、寨寨有长号、户户吹唢呐的尚寨乡土家族部落,"三月三"侗族情人节,"九月九"苗家斗牛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的到来。
今天的镇远,是一个以工业为主,旅游、农业同步发展的县。在镇远县“十二五”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坚持一手抓工业,一手抓文化旅游,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和“文化旅游兴县”两个战略重点,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工业强县和旅游兴县。其中提到要把“镇远县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自2006年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文化旅游兴县”战略思路以来,一直把旅游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牢固树立绿色、生态、低碳理念,突出文化,注重特色,努力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近年来,镇远旅游也逐渐升温,成为国内古镇旅游的又一新兴旅游胜地。
镇远古城的旅游开发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6年12月,当时镇远是第二批被国务院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随后青龙洞古建筑群又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远的知名度逐渐提升,镇远的旅游业也一度创下了辉煌。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不断建设,古城内的一些文物古迹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坏。加上交通不便、旅游产业质量不高,这些都成为了制约镇远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世纪,镇远县委、县政府看到了镇远发展旅游的希望和曙光,把镇远古城的保护与开发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毕竟镇远具备了以古城为核心,山水为支撑,文化为纽带的独特优势,其发展潜力巨大。而古城保护是一切旅游开发的前提,作为旅游目的地,古城风貌是古城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之一。因此,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首先编制和完善了《镇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详细规划》等相关古城规划,完善了旅游服务功能,用规划继续推进古城的整体连片保护与开发。
近十年来,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逐步对府城历史街区实施了房屋改造,铺设了石板路,对古巷道进行改造并安装了照明设施,恢复了步行街入口处、四方井巷和禹门等几大牌楼的原貌,并实施了青龙洞、炎帝宫、四官殿、邹公祠和部分古民居的修缮工作。以古城文化旅游为核心,投入大量资金,加大了对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加大了对古城区及沿河风貌的整治力度,实施了河滨步道的改造、府卫两城临河建筑立面的改造以及青龙洞、古城街区河滨灯饰亮化工程,极大地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县委县政府继续扩大招商引资,对原有的旅游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并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经过这一系列的举措,镇远旅游再次风生水起。通过不断的投入,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古城,镇远县委、县政府还准备建设芽溪新区。主要实施芽溪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商业及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一级开发、土地收储,并进行土地增值策划及项目带土地的招商,建成集行政办公、旅游服务、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和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文化、休闲、宜居”现代旅游城市,同时一并实施古城文化旅游保护开发等基础设施和经营开发项目。
芽溪新区整体开发项目是镇远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保护古城建新城”的重大决策,是促进旅游业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举措。该项目的签约,能够更好的完整保持古城历史风貌,保护文化遗产。对镇远县保护古城建新城,全面推进芽溪新区开发建设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合自身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镇远做出了未来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打造“十二五”重点旅游项目和特色产业――投入百万资金打造“古城水上游”项目,通过以龙舟竞技为主的龙舟文化带活包括画舫、渔船等一系列集文化、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水上活动,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有机结合,将节庆活动、体育赛事等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为名城注入新的活力,引领旅游业的发展及其附属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镇远县委县政府还斥巨资打造了大型舞蹈史诗《古韵镇远》。整台节目紧紧围绕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的“历史文化”做足文章,充分挖掘内涵、拓展外延,打造和延伸镇远的“历史文化”品牌效应,强力助推镇远文化产业暨旅游业的发展。这台节目集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让游客通过欣赏演出,进一步感悟和了解镇远。
篇5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开放 丰富化 多样化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52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所以,面对如今这个多元、开放的世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简称“品社课堂”)也应顺应时展潮流,努力走出陈旧、单一、说教的格局,通过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活动多样化、教学手段信息化等来“开放”自身,从而增强自身的实用性和时代感,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下面,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7.跟着唐僧去西游》为例,谈谈我开放品社课堂的一些做法。
一、开放品社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化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表示:“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据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时代要求等适当丰富品社课堂的教学内容,再将之与教材本身整合。
例如,在《7.跟着唐僧去西游》一课中,教材原本是从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印度民族舞蹈、阿拉伯数字、泰戈尔、泰姬陵来依次介绍印度的历史文化的。而我在研究了教材、教参和相关的资料后,发现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它教派繁多,被誉为“宗教博物馆”,宗教的影响深入到它的文化与社会的每一部分,其中也包括舞蹈、文学、建筑和数字……
于是,我决定先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本课并搜集关于印度历史文化的资料,可以是书上没有的内容,形式不限(文字、图片、视频等都可以)。这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还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学生的表现没有令我失望。通过预习,他们对印度的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其进行了补充,如在介绍印度的宗教时,他们除了谈到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以外,还增加了印度宗教的其他知识,如印度的六大宗教及教徒人数等。
接着,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我引导学生掌握印度的宗教与舞蹈、文学、建筑、数字之间的联系,以此将补充内容与原有知识进行整合,顺利完成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过渡。经过对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学生不是孤立地学习印度历史文化,而是认识到印度文化每一方面各有特点又相互影响,它们共同组成了印度(“印度”在梵文中是月亮的意思)这个如月亮一般神秘、美好的国度。
最后,我引导学生将印度与我国作对比,出示图文并茂的填空题来升华学生的认识,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国际视野。
中国是道教的发源地,印度是( )的发源地。
中国人创造了“四大发明”,印度人创造了( )。
中国有鲁迅,印度有( )。
中国有长城,印度有( )。
中国的母亲河是黄河,印度的母亲河是( )。
比起照本宣科,这样教学,学生收获的知识更丰富、更系统,学生对印度的历史文化了解得更深入。
二、开放品社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
当下社会多姿多彩,单一的教学活动不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匮乏。其实,教学活动多种多样,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表演、模拟活动、欣赏视频等,每一种活动都有其优点,但也有与之适应的使用范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选择学生乐于、适于接受的不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做一做”“演一演”“练一练”等活动中进行观察、思考和实践。这样,学生才能做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通过自主学习获到主动发展。
例如,在《7.跟着唐僧去西游》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印度的历史文化,让每个小组从“宗教”“舞蹈”“文学”“建筑”“数字”五个主题中选择两个进行合作学习。汇报成果时,学生虽对“宗教”的口头介绍不太熟练,但也能侃侃而谈;对于“舞蹈”进行表演,即使略微羞涩,也有模有样;对于“文学”诗句朗诵,虽不约而同,却也娓娓动听;对于“建筑”图片展示、视频欣赏,如身临其境,陶醉其中;对于“数字”,则采取抢答的方式,举手踊跃,兴致盎然。各小组都积极汇报、勇于上台,学得不亦乐乎。
三、开放品社课堂,教学手段信息化
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变成“地球村”。信息技术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全方位地优化教学手段,使之更有趣、更高效。有时,品社课堂的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对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条件,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发掘和利用已有的资源,以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如《7.带着唐僧去西游》这一课就需要学生尽可能地接触、了解印度的历史文化。而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郊区小学,学生的眼界、视野相对闭塞,对“印度”这个国家的了解也较少。于是,在上这一课时我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来缩小学生与印度的距离,加深学生对印度的了解。
首先,利用一段印度的历史文化宣传片导入,在印度民族音乐的伴奏下展现了关于印度历史文化的几个典型场景,让学生对印度的历史文化有初步感知。
其次,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出示清晰放大的世界地图,让学生亲身体验白板的随意放大、缩小、拖动、即写、即画、即擦等功能,既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基本地形,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操作性和互动率。
再次,播放印度电影中的经典歌舞片段来表现印度舞的风格,播放“鸟鸣之乐”为《飞鸟集》朗诵配乐来渲染印度文学的动人,播放“泰姬陵”的介绍短片来反映印度建筑的非凡,展示阿拉伯数字的古今对比图来突显阿拉伯数字的特点。这些多媒体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欣赏印度的历史文化,这样学生收获的知识与感悟也更鲜活。
最后,通过中印文化对比图来引导学生学习外国时应联系本国国情,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使学生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综上所述,在21世纪,小学品社课堂可以通过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活动多样化、教学手段信息化等来“开放”自身,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师生双方的互动率和亲密度,增强教学活动的实用性和时代感。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世清.紧密联系生活,提高德育实效――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伸出爱的手――走进残疾人》为例[J].福建教育,2014(2).
篇6
一、定基调,渗透“文化意识”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深入文本,潜心会文,从而渗透“文化意识”。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笔者先是通过课件播放一些昔日圆明园的风光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中充分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看完后有什么感受。此时,学生的“文化意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于是,笔者让学生走进文本,从文中找出描写昔日圆明园辉煌的语句,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很快,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了这样的句子:“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这样的美景令学生叹为观止,学生在朗读感悟中深深地体会到圆明园的辉煌历史文化。当学生沉浸在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时,笔者突然话锋一转:“令人痛惜的是,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让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烧得一干二净。”这时,笔者又利用课件播放的视频,学生看到极具文化内涵的圆明园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瞬间化为灰烬,脸上的笑容骤然间凝固,甚至有的握紧拳头,咬紧牙关,无不对英法联军产生了痛恨之情,对圆明园的毁灭心痛至极。当笔者让学生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时,学生怒由心生,纷纷慷慨陈词。但这样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还不够深刻。于是,笔者又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边朗读边画出描写圆明园毁灭的句子,细致品读,想一想从中体会到什么。可以说,在这样的情感熏陶下,学生不仅感受到了中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也油然而生对优秀民族文化被毁灭的痛惜之情,“文化意识”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二、扣主线,推进“文化意识”
中国的艺术文化历史悠久,各具特色,如京剧、藏戏、川剧、南音等都有各自的艺术样式。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学生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陌生,甚至一无所知。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艺术文化的渗透,让中国的艺术文化代代相传,从而丰厚语文教学。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藏戏》一课,不仅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还要让学生感受到藏戏的文化魅力。根据教学重点,笔者确定了这样的教学主线:首先,从中国的国粹———京剧入手,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国粹曼妙,从而引出比京剧还早400多年的“藏文化”———藏戏;其次,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藏戏的魅力,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走进藏戏,并想一想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作者是怎样写出其民俗特点的;再次,拓展延伸,感受本地传统剧种———南音的魅力,并在课堂上轻声哼唱几句南音,让学生感受传统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从问“戏”走向叹“藏文化”之流失,引发学生思考。这样,紧扣“民俗文化”这一主线展开教学,既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了课文内容,也让学生增进了对藏戏的民俗知识的理解,还让学生对当地的“南音”艺术文化有所了解,从而有效地推进“文化意识”。
三、用对比,呈现“文化意识”
世界各国都有各自不同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学生对此了解不多,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必要呈现这方面的“文化意识”,让节日文化走进学生的心田。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课,笔者为了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春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采取国内外节日对比的形式,展开教学。上课伊始,笔者先从学生熟悉的外国节日———圣诞节入手,让他们想一想这一天人们在做什么。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圣诞节可以分享、感受快乐。接着,笔者出示开斋节的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穆斯林的磨炼意志和远离罪恶。最后,又出示了巴西狂欢节上的桑巴舞图片。告诉学生这些节日体现了各地的文化,体现了自国的“文化意识”。当学生对外国节日文化惊叹不已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我们中国也有很多传统节日,其内涵更加深厚。”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他们很快就说出了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一些传统节日,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什么。这时,笔者直接引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人们是怎样度过的,有哪些习俗,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并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对比教学中,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内涵感受更深,“文化意识”自然呈现在学生心中了。
四、归本位,拓展“文化意识”
篇7
1.知识文化
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的理论性成果,是科学与文化在观念层面上的直接关联部分。若把其他文化要素比做科学文化的血肉,则知识文化要素为科学文化的骨架。知识文化要素是科学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他文化要素的载体。化学课程中的知识文化要素主要是化学学科知识,包括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知识等等。
2.技术文化
技术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的操作性成果。技术文化离不开知识文化的理论支撑,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知识基础上的一种生产性文化,对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化学课程中的技术文化要素主要是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化学与技术》是化学技术文化的集中体现。
3.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对过去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事实、进程进行记录、诠释和研究的一种文化。历史文化中包含着人文、哲学、科学、伦理道德等多种亚文化,可为现今及未来远景提供参考依据,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化学课程中的历史文化要素主要是各种化学史,如化学家们的事迹、与化学相关的发明、发现、发展和生产的历史等。
4.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的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生命与自然环境及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的文化。自然科学中融入生态文化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双面性,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化学课程中的生态文化要素主要是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化学知识,如矿物资源的开发、化学变化对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等等。
5.艺术文化
艺术文化区别于人类其他亚文化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审美价值,除此以外,艺术文化还具有认识、教育和陶冶等功能。让学生在满足审美需要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通过艺术文化,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引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深刻变化。化学课程中的艺术文化要素主要是与化学相关的美的存在,如生态环境美、科学精神美、化学美等。
6.伦理道德文化
伦理道德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自愿接受的内在的价值理想,二是遵循内在价值理想的外在的行为规范。科学文化所蕴含的伦理道德以及所表现的价值理想和行为规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化学课程中直接属于伦理道德文化范畴的材料较少,一般隐含于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中,如化学家献身于科学事业中所体现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中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观等。下面以鲁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为例,列出教材中所含的部分文化要素(因教材中的文化要素都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呈现,故表1中未列出知识文化要素)。
二、文化视角下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
在“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1]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新课程教材加强了人文与科学的结合。人文文化作为满足人精神世界需要的文化,与科学文化相融合的目标就是强调化学学习不仅是获取化学知识,更要接受化学的科学精神、思想的熏陶,塑造科学品质,提升科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
1.创造丰富情境,凸显STSE教育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科学。STSE教育是在人类生活的背景中将化学科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其实质是融知识、技术、生态、艺术、伦理道德等多种文化为一体的“多元文化教育”。通过STSE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了解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还能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STSE教育也是在科学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运用化学知识权衡利弊并做出恰当的选择,感悟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说,STSE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化学知识可承载的STSE内容,将具有类似STSE教育价值的不同的化学知识内容,用类似的设计思路组织教学,使学生分析、解决同一类实际问题时能形成正确的角度、思路和观念。例如在学习氮及其化合物时,先是在自然界的背景下呈现氮元素的存在及循环,然后是具体代表物的性质,再到应用物质性质分析解释环境问题。那么在学习硫及其化合物时同样采用自然界物质性质社会、环境的模式组织教学,就能让学生主动建构同一类实际问题的分析角度、思路和观念。[5]
2.融合历史文化,塑造化学科学品质
化学史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一部分,它以各种各样的学科知识和科学史知识为载体,呈现了化学科学在人类历史中的发展轨迹,展现了人类在化学科学研究上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在化学教学中融合化学史教育,让学生在历史背景中学习科学知识,既能让学生在科学发现、演变的基础上,更准确地理解化学知识,又能在化学史蕴含的科学态度、精神的熏陶中,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合理、恰当地融入化学史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既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又让学生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受到科学精神熏陶。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化学的历史文化素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让不同类别的化学史充分发挥不同的教育作用。例如:利用化学家的故事,可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如舍勒发现氧的故事、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故事等等。利用化学发明、发现史、生产史、应用史,既能让学生了解前人的科研事迹,又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如侯氏制碱法、苯的凯库勒式结构等,都是很好的科学探究素材。
3.发掘地方文化,体现校本课程魅力
发掘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化学教学资源,在传承地方文化的同时,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学习化学,是促进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一条重要途径。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中留给学校和老师自主开发的课程,是基于地方和学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课程。地方文化资源是宝贵、丰富的校本课程开发资源。以地方文化资源为载体,整理找出与化学关联的内容,然后确定其对应的国家课程内容,开发合适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感受化学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与价值观。地方文化资源非常广泛,包括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等都是课程开发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包括历史文物、风俗习惯等;自然环境资源包括地质、矿物、水、气候、生物等;生产生活包括当地的工业、农业、手工业、服饰、饮食、建筑、交通等。这些资源都可结合地方特点,发掘出与化学相关的文化要素,例如陶瓷文化———硅酸盐、地方饮食文化———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大城市的雾霾———硫和氮的化合物等等。
4.展现化学之美,培养科学的审美观
法国哲学家韦伊曾说:“科学的真正主题是世界之美”。尽管美在科学中没有准确的定义,人们对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美的确客观存在于科学之中,它总是与和谐、秩序、统一、完善等相联系。化学科学对物质世界的外在现象和内在结构的精确描述,展现了化学科学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化学中处处存在着美,只要潜心挖掘,就会发现其中有着丰富的美学资源。科学审美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一部分,也是科学素养的一部分。在化学教育中将审美和科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化学及其文化之美的熏陶下,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科学的审美观。化学之美主要体现在现象美、结构美、守恒美、平衡美、理论美等等。如烟花燃放时发出的五颜六色的光、酸碱指示剂变色等,这些色彩绚丽的化学现象,展现的是化学现象之美;苯分子的环状结构、C60的足球状的结构等,它们对称、均匀的特征,展现的是物质结构之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展现的是化学守恒之美;勒夏特列原理指导下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等,展现的是化学的平衡之美;元素周期律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其简洁性、规律性、预见性,展现的是化学的理论之美。
5.引入通俗文化,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通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形态和构成要素,是人类文化中诸多的亚文化之一。有着大众基础的通俗文化,作为我们身边发生的文化事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引入通俗文化,寻找合适的交点,让课堂上的科学文化与课余时间的通俗文化交融在一起,以通俗文化为纽带,拉近化学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一首《石灰吟》让学生们感到化学并非只能通过枯燥的文字和化学符号表达。再看北大原校长周其凤创作的化学之歌———《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普通老师创作的化学版流行歌曲《青花瓷》等等,这些都是在“接地气”的通俗文化中传播化学文化。尽管有些创作从科学的角度看并非那么完美与严谨,甚至有些世俗和随意,但不可否认这些和通俗文化交融的化学,让化学知识更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愉悦的化学文化中感受、学习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文博事业;文物保护;文化传承
吉林市地处东北腹地,位于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环山亲水,颇具形胜。明朝女真乌拉部在这里建立为“乌拉国”的政权。明万历四十一年,吉林归属努尔哈赤统治,成为后金领地。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吉林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独特历史风貌。1994年吉林市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与甲级开放城市和全国32个特大城市之一。
一、城市发展需要文博事业兴旺推动历史繁荣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指标的攀升,它更体现在深厚的城市文化。没有文化人城市是可怜的,没有历史人城市更是可悲的。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事业的影响下,吉林市先后进行了三次吉林地区大范围的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的全面普查[1],搜集及整理了大量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历史文物、地方性文物、民族性文物,为日后的城市历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吉林市拥有博物馆见表一:
实践证明,历史文化的传承需要在良性的经济发展中进行。吉林市政府在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同时,着眼未来,打造城市文化建设,先后恢复了代表吉林历史沿革的阿什哈达摩崖博物馆,兴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满族文化博物馆,以增强城市历史文化积淀,并从1999年开始陆续四次对陨石馆进行展览的整体改造工程,进行高科技的全面提升,以求人们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感受世界之最——吉林陨石的风貌,采用声、光、电三维立体式科技体现陨石雨降落及脱离轨道到达地面溅起的烟云腾空而起所产生的真实效果。
同时,更多的外地观众可以通过吉林市的博物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从明清造船工业的发展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从茹毛饮血的旧石器时代到孔子博大而精深的儒家思想,从天外来客吉林陨石到物华天宝、从清朝“长白祭祖”的历史到满族的“萨满文化”,从明清时期的“船厂”到民国时的旧火车站,从牛子厚与京剧艺术的发祥地到皇族金意庵的书法艺术,从经历过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的吉林浪木艺术到变废为宝的现代易拉罐艺术,这些文明代表着每一时期吉林市的发展壮大,见证了吉林市伟大的时代巨变。这不仅仅是城市的历史,更是一代一代吉林百姓的文化。
二、城市发展需要文物保护利用推究历史积淀
(一)遗址类文物
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楼大厦几乎每天都在拔地而起,面对着一座座历史的丰碑,文博人员最为忧虑的就是文物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现代化的建设怎样与历史的文明相生而不排斥。当然这些需要政府与文物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林文庙、龙潭山山城、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桦甸苏密城城址、西团山文化遗址、帽儿山古墓群和完颜希尹家族墓地等7处,占全省的1/4[2]。以上这些遗址都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保护与利用。
阿什哈达摩崖是明代两摩崖文字碑,刻于断崖绝壁上,距水面高约10米,摩崖碑文证明吉林市是明朝造船运粮基地,对经营黑龙江流域和开发东北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吉林市在历史上又称“船厂”。2012年吉林市文化产业又推出了一个重点项目——吉林水师营博物馆,其展厅分为两层,馆内陈列由吉林水师营的兴起、吉林古城的兴建、康熙东巡检阅吉林水师营等六个部分;还通过实物、图片、景观复原、雕塑、视频等手段直观地展示了吉林水师营的兴衰历史[3]。
遗址类文物的有效保护,丰富了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扩大了我市在国内外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了城市历史文化的作用。
(二)馆藏文物
吉林市博物馆目前拥有上万件文物藏品,包括:陶器、石器、瓷器、铜器、书画、杂项等。自1995年后,吉林市博物馆先后组织人员多次到西团山、冒儿山及吉林周边地区进行考古挖掘工作,搜集并整理了本地区文物万余件,均为新石器时代吉林地区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工具。冥器的大量发掘,有利于研究吉林地区历史文化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三)社会文物
俗话说“圣世收藏”,随着近几年文物市场的繁荣,老百姓对文物的收藏也引起了极大的兴趣,经常有老百姓带着各色物件到博物馆鉴定,有时博物馆会根据物件的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合理收购,以丰富馆藏,为博物馆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珍贵历史文物。可以说,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社会文物的收纳也极大的丰富了博物馆的馆藏,为博物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普查文物
近几年,吉林市博物馆多次组织人员开展文物普查工作,经过不间断的多次走访、下基层、上山下乡等形势的搜集、考察、挖掘、整理、建档,收集整理了定级珍贵文物近1000件,更加丰富了馆藏,为研究吉林市历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从而加深了吉林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城市发展需要文化传承记忆推进历史再现
历史是一种文化传承。当下的城市发展,处处能引起文化传承的记忆,那么这记忆就不单是怀旧,还有深浅不同、境况各异的人生感悟,无疑显得弥足珍贵。很显然,这不仅能使吉林市固有的文化习俗传承有序,而且也符合东北江城发展的战略规划。与这个城市一起,怀念过去的岁月,感受文化与民俗的传承,这就是历史传承记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
老字号的记忆保护是传承地方文化,保存城市记忆的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再现吉林市文化传承记忆最佳方式。吉林市现存的有代表性的老字号[4]见表二。
“非遗”的记忆传承就是如何延续过去文化的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到底是对传承制度、传承环境和传承人的保护。如何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培育文化传承新生力量,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吉林市文化局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全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推荐名单向社会公示[5];2009年12月26日吉林市政府正式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0大类106项。这再现了吉林市城市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文化展览活动
吉林市博物馆每年不定期组织各类书画、瓷器、科普文化等展览活动。有效地采取引纳民间文物,展现吉林地区精品。如2012年6月22日 “松江墨韵”吉林市首届书画名家精品展在吉林市博物馆举行。这次文化展览再现了吉林地区名人名家书画作品,如清代“吉林三杰”、“吉林四老”的作品,“清四大书法家”之一的铁保的作品。期间,举办了作品研讨、书画交易等活动,并出版了《“松江墨韵”吉林市首届书画名家精品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发展离不开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城市发展又带来了文物保护利用、文化传承记忆乃至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兴旺。探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以城市发展底蕴去理解其历史文化积淀,以文化名城去引纳社会及招商引资,以强市富市这一载体去加快城市整体经济文化建设,因此其结论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离不开历史,城市的历史文化也同样成就了城市的健康有序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洋,马健.吉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几个相关问题[J].博物馆研究,2009(2).
[2]吉林经济信息快讯网http://218.62.26.202:9993/ ReaMarkArticle.aspx?PSubjectId=654&Id=21119.
[3]吉林水师营博物馆揭开神秘面纱[N].江城日报.2012.06.16.04.
[4]吉林市档案信息网0:http:///meili07/ show.asp?id=18014.
篇9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镇 保护规划 葛沽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首次提出对“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予以保护”,拉开了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序幕。
当前我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主要采用物质空间保护的模式,对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不够,造成了许多历史文化名镇感觉像仿古的建筑群落,缺乏精神文化的内核,难以再现其曾经拥有的旺盛生命力。本文从葛沽镇实际情况出发,在历史文化遗存破坏较为严重的现实条件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保护核心,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导物质空间的复原,以此达到延续历史文化名镇旺盛生命力的目标。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特征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通过《保护非物质义化遗产公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定义为“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005年,中国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对其定义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从以上定义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文化表现形式,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以及与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或文化场所)这三个方面,而其内涵包含了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多样性价值等,外延扩展到“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特殊的遗产,它特殊本质规定性决定了它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特征,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是以一种变动的、抽象的和依赖于人的观念和精神存在,物质形式只是其外在的、必要的载体,而不是非物质文化的内核;其次,非物质文化具有过程性, 它的生成和传承直接表现在人类具体实践过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也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具有动态性的;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其存在形态而言,不仅有着不同的形态,就是同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地域形态也不相同;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其文化内涵基本上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直接传达给受众(或物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是其最重要特征之一。
2 葛沽古镇现状与特色
葛沽镇位于天津市津南区东北部,地处京滨综合发展轴与东部沿海发展带的交汇处,是连接天津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的枢纽地带。在历史上,葛沽曾以海防重镇,海漕码头,文化昌明,名胜繁多,景色宜人而闻名遐迩,有“北国小江南”的美誉,2006年葛沽被评为天津市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2.1 历史格局
葛沽于宋代建镇,距今已有千年,是中国北方古镇之一,根据文献考证及清代道光廿十六的镇区图纸可知,镇区历史格局可以概括为:①水流三带,柳影九桥;②九桥十八庙;并分布巡检署,千总署,税局等官衙及大量民居建筑。然而在期间大量历史文化遗存给损毁,虽然80年代中对部分遗存进行了重建和恢复,但由于长期以来未得到有效的保护,造成古镇风貌破坏较为严重,历史格局已基本不复存在,仅有药王庙、郑家大院、张家大院、津东书院、苏家五号院、万字会、邓岑子贝壳堤、康熙行宫、碧樾行宫遗址等历史遗存散布在古镇内。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葛沽镇是历史上华北“古镇”之一,自明代就是天津地区著名的水旱码头及贸易货物集散地。由于漕运发达,该镇居民多以船业为生。明永乐年间,当地富商与官府出面,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把海神娘娘(妈祖)塑像放入官轿,用人抬着沿街观灯,此举引得大批船民前来进香祷告,乞求海神娘娘保佑船民出行平安,最终形成了宝辇花会这一民间祭祀活动。与物质遗存不同,经过几百年的沿袭、创新与发展,宝辇花会形成了以娱神、娱民为内容,以民间花会为载体,含有历史、民俗、艺术、信仰、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大型妈祖祭祀活动。整个活动从组织安排到花会表演构成一系列完整系统。古镇花会分为两大类,一为座乐,一为耍乐。座乐指八架宝辇、二架宝亭、八处茶棚、十道法鼓,耍乐指高跷、龙灯、竹马、旱船、渔家乐、海会、小车会、中幡、梆子腔、十不闲等以歌舞、秧歌、杂技、戏曲、语言为表演形式的花会。宝辇花会会规缜密、曲仪考究、气势恢宏、场面壮观,葛沽宝辇成为名扬海外、世所罕见的民间花会艺术珍品,葛沽镇也因此于2003年被国务院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2008年“葛沽宝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保护性规划主要思路
葛沽古镇的发展由于种种因素,无论是历史格局还是传统风貌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辇花会却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延续,因此作为葛沽古镇的保护规划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延续历史文化古镇的生命力,在非物质要素保护和延续的同时,来带动对现有历史遗存的保护,并通过其逐步恢复古镇的历史格局和传统风貌,最终实现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
葛沽历史文化名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承载其活动物质空间载体,因此在物质形态的保护规划中,应该保证其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活动相脱节。也就是说,在保持风貌的完整性、传承其历史的真实性的同时,必需保持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性和推动性。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化名镇的生命力,在规划中应引入下列原则,以指导古镇建设“有序、有据”地进行。
3.1 整体保护原则
整体性保护体现在物质遗存与非物质遗存的整体性保护方面,物质遗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和传承的空间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又赋予物质遗存以生命力,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物质空间保护过程中,除了综合考虑村镇、街区、巷道、院落、建筑等各个层面的保护问题,更重要的是综合考虑“实”的建筑形态与“虚”的非物质文化的关系问题,从全方位制定古镇风貌的保护策略,在保持古镇风貌的统一、完整的前提下,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3.2 动态保护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动态性的特征,以此在物质空间方面也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保护与更新,在注入现代化需求与现代化生活节奏的时空下,谋求古镇传统风貌的多元表达方式,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获得更多推动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即在传统风格的物质空间中,融入新的使用要求,在发展中保护古镇的风貌,完善古镇的功能,使其能够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与传承的要求。
3.3 重点性原则
在坚持整体性保护原则的前提下,对重点区域局部改造的方式具有灵活性、有利于公众参与、有利于资金流动以及建筑环境质量的控制,从而能够迅速形成初步效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个空间平台,为其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历史文化名镇更新改造工作中,抓住最能够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特质或者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区域,进行重点改造是历史文化名镇更新改造中较为常用的手法,也是最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协调局部与整体关系的方法。
3.4 公众参与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此在其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离不开人,因此在历史文化名镇更新改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这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参与者的想法。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根植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规划应该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当地居民谋求发展的自觉行动。大家的集体参与,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物质空间载体这些历史上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推到一个新的境界。
4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葛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对策
4.1 分层次展现古镇的传统风貌
规划依据宝辇花会会道、水流三带格局和历史建筑和文保单位的分布,将古镇区域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建筑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三个层面分别进行保护,并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渗透在保护规划的每个环节中。
4.1.1 古镇核心保护区层面
这是整个保护规划的核心和重点。北侧紧临海河南岸,南侧以南大街为基准向南扩展约80米的街坊范围,西侧以水流三带的西沟为基准向西扩展约100米的街坊范围,东侧以水流三带的东沟为基准向东扩展约100米的街坊范围。核心保护区域中包含历史上的九桥旧址、十八庙中十六座庙宇的旧址和现状宝辇花会茶棚中的四个茶棚。
首先,对整体空间肌理进行梳理,重点是以宝辇花会会道作为空间组织的核心,保证传统巷道的宜人尺度和传统的文化氛围,强调四大茶棚之间的空间联系和会道各个空间节点的控制,同时将历史建筑和历史遗迹有机的组织在这一空间体系当中,形成以弘扬古镇的传统文化特征的步行游览线路。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造前提条件,又能引导古镇传统风貌的恢复。
其次,对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要严格进行控制,对一至二层建筑在保留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建筑形式与郑家大院民居风格相统一,采用坡屋顶建筑。对现状体量大、风格与古镇强烈不协调的现代建筑,尤其是在一些重要历史遗迹上的现代建筑,要逐步进行拆迁重建,新建建筑以院落式为主,为清至民国末年华北民居风格,采用坡屋顶建筑形式。对历史遗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恢复重建,以此提升核心区的整体形象和空间品质,为文化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对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采取抢救性整理,在保护过程中,对这部分内容加以重视。
4.1.2 建筑控制区层面
依托葛沽古镇现状道路肌理,划定古镇建设控制区范围:北起古镇核心保护区界限,南至津沽公路,西接顺利一条、建华一条等现状胡同,东到古镇原有护城河。其中,历史上十八庙中两座庙宇的旧址和现状茶棚中的四个茶棚在此区域内。
该区域要注重与核心保护区的衔接和延续,尤其是在宝辇花会会道两侧的建筑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四大茶棚等空间节点要严格按照历史风貌进行控制,使其能够融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空间体系当中。其他区域在建筑在满足现代生活功能要求基础上,控制其体量和风格,使其能够与核心保护区保持一致。
4.1.3 风貌协调区层面
依托葛沽古镇原有护城河、老城墙的位置,划定古镇建设协调区范围:北临古镇建设控制区界限,南至津沽公路,西接古镇原有护城河,东到古镇原有护城河。其中,历史上的护城河和四座古城门:西营门、东平门、南靖门和南定门在此区域内。
风貌协调区是为保证整体风貌和环境的完整而划定的环境风貌协调区域。要做好区内建筑与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之间合理的视觉景观过渡。建筑功能以居住和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公共建筑为主。建筑服从“体量小、不高、不洋、不密,多留绿化带”的原则实行控制。
4.2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塑物质空间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它们往往无法触摸,难于把握,容易被忽略,甚至受到损坏不易觉察。因此,解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脆弱的传统方式,需要通过有形的载体来实现对其安全有效的保护。而存在于历史文化名镇中的历史格局、街巷空间、历史遗迹等,作为一种文化空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尤为重要。
葛沽镇的宝辇花会具有500多年历史,是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街巷空间是宝辇花会会道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正是在这一载体中展示其无穷的文化魅力。因此在葛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中,将花会会道作为整个古镇保护的核心,不仅力求保留原来的街巷走向、尺度,而且对于两侧建筑风貌也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力求原汁原味的展示宝辇花会的文化魅力。而对于承载宝辇的另一物质载体——茶棚,经历了拆毁——重建的过程,当前由于得不到很好的保护,逐渐破损和荒弃。在保护规划中除了对其进行必要的修复了和更新之外,还将其与社区发展结合起来,使其在平时作为社区的公共活动场所,通过赋予其新的日常功能以保持其生命力。
4.3 塑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具有无形性,而其保护和传承需要一种物化的形式在展示,才能使其具备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保护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塑造景观将非物质文化展示在大众面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展示,一方面是通过相关活动的策划,在宝辇花会的进行过程中将自身的文化魅力展示出来;另一方面就是在古镇的空间中塑造出与宝辇花会有密切联系的物质景观。在规划中主要在一些空间节点,比如祭祀中心、主会场等标志性的空间节点运用雕塑作为主体景观以及以壁画的形式展开一幅宝辇文化景观长卷,使人们从中切身感悟到宝辇悠远的历史渊源和浓郁的民俗节庆氛围。
4.4 以产业性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保护
要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到活态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靠口传心授,而许多项目的传承人,都是七八十岁高龄,并且人数屈指可数。没有年轻人来传承“绝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变成博物馆中的展览品,而不是活灵活现的原生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植根于产业化的拉动作用,借助于产业化载体,特别是现代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拉动,使其在实现文化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实现一定的经济价值,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葛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创造出各种物质空间,并赋予这些空间旅游、接待、休闲、文化等功能,通过商业化的运作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资金,同时也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供生活来源和保障,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运作的二元互动和良性循环,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4.5 以地段设计导则的管理手段推动规划的实施
对于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中从总体到局部单元,都相应地制定了措施。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和引导建设,规划没有现实意义了。因此,建立保护规划与建设管理之间的联系很重要。
根据古镇范围内保护要求的不同,规划采用的是引入地段设计导则的方法,把规划与控制管理衔接起来。使不同区域或地段在面临改造、重建等情况时,有所依据和指导。就像控规图则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依据一样,我们利用地段设计导则,分析评价地段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的措施和改造的依据,并给出一个较为理想的地段空间示意。
这种用图则的方式,分项分类对各个建筑的高度控制、建筑风格、色彩、材质、街巷空间、沿街围墙、景观要素、配套设施进行说明和规定,并分为控制性和引导性两个方面。高度和配套设施为控制性的要求,而街道空间和建筑风格、色彩、材质,则属于引导性要求,以为居民参与保护改造,提供了一个容易理解和操作的媒介。
5 结语
葛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核心,通过对古镇的历史格局、建筑风貌、景观环境的更新改造,把历史的文脉牢牢地镶嵌在古镇的空间形态中,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性发展创造条件,营造出一个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物质空间环境。把握隐含在物质空间下的文化要素、精神要素,保持历史文化名镇的旺盛生命力,这是保护规划始终关注的问题,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认识的发展,还需不断研究探索,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遗产共同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谭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几点理解[J].江汉论坛,2010(3).
[2]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化保护与传承[J].贵州社会科学,2008(11).
[3]杨永芳.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背景下的开封古城复古规划[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4).
[4]张晓冬.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J].小城镇建设,2009(8).
[5]赵勇,梅静.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0(4).
[6]王向红,王献军.中和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8(1).
[7]田夏梦,王浩,华予,陈晓晓.废弃石宕口景观改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传承——以新昌小寺岙石宕口景观改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
篇10
关键词:创新 历史 学习评价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标准》)中明确指出:“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是历史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评价不只是对学生学习质量或者成果的一种合理判断,更是导向学生学习过程不断优化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评价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
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学生学习评价,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创新学生学习评价,必须把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为根本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真正起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一、创新初中历史学习评价,提高学生历史文化素养。
(一)“历史故事会”评价中基础性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都成为“历史故事大王”。庞大的历史空间是由一个个历史事件小点组成的,没有“点”的形成,或者“点”不够多,就不能构成学生头脑中历史的全貌。所以我们将以前老师在课堂上讲历史和讲历史故为学生人人讲历史故事。将表达能力、内容完整性和演讲形象三个方面作为评价的第一级指标,在故事内容完整性方面,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作为评价学生讲故事完整性的二级指标。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炼了60个典型的历史事件,分散安排到每一学期,每期大约10个,开发成“历史故事会”校本课程。在初一上期对学生“历史故事会”参与过程的评价中,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要素的把握能力,“故事”以课本内容为主要框架,学生自主查阅为丰富手段,形成了较为完善和高效的历史事件学习方法,为学生储备最基本的历史知识达到了《标准》所提出的要求。
(二)“历史人物大家谈”评价中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唯物辩证能力可以从人物分析的碰撞中得到培养。我们把教材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作为引子,从多角度来进行人物的辩证分析。例如“假如我是秦始皇”、“天地乾坤康乾帝”等,学生可以用书面和口头的形式来进行论证,针对历史人物表明多元化的评价。在该项目的参与评价中,我们主要从观点论证、历史依据、思维严密性等方面来设置评价指标,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现有历史知识来开展历史发展思维的能力。
(三)“历史大剧院”评价中增强客观认识历史的意识。
主要通过历史电影赏析和历史课本剧表演两个方面来创新该项目的评价。充分利用电影这一门综合艺术的强烈感官影响力,达到再现历史与感悟历史的目的。我们在三年六个学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相对固定地在每一学期选取4――5部经典电影(或经典课本剧创作)来开展学习活动,活动评价有效地导向学生提高客观认识历史的意识。
(四)“历史大跨越”评价中培养历史必然发展的认识能力。我们截取历史的片断,然后移植到不同的年代或地域,我们称之为“历史跨越”。在这样的历史学习活动评价中,我们在考察学生对不同年代或不同地域历史的把握能力的同时,重点对学生怎样认识不同年代和地域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进行考察,透过表面的“穿越”来审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真正理解水平。
(五)“历史知识大奖赛”评价中进一步巩固历史基本知识。这一项评价活动相对较为传统,主要针对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编制评价试题,学生编制与教师编制相结合,形成大奖赛题库,随机抽选组成学生历史知识掌握水平评价工具,主要以填选题、列举题的形式呈现,每期举行一轮,一般分为两次,在第一次中认为不满意的学生可以参加第二次的竞赛,每次满分100分,学生可以在赛前针对题库内容开展自主训练与自评,不断提高改进后,参与统一组织的大奖赛。
(六)“历史大家考”评价中培养学生联系历史与现实的实践能力。这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联系现实生活开展社会实践的主要方式,以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学习成果是以研究性学习报告为呈现方式,主要评价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联系现实生活的分析能力。例如“我们身边的三国文化”、“儒家思想与我们的生活”、“古典名著里的历史”、“历史遗迹考古”等研究性学习题目不断成为学生展示能力的试金石。
二、创新历史学习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一)创新历史学习评价前后学生学习状况对比。
在创新历史学习评价前后,我们分别对学生基本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情感等方面开展了对应的调查,通过对比分析,创新学习评价后,学生的“双基”水平、表达能力等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特别可喜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得到了大的逆转,这对学生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学习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创新历史学习评价让历史学习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在初中历史传统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单一地利用教材和教参,把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中的木偶和容器。创新学习评价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时空物质资源不再限于课本和课堂,历史典籍、影视作品、文物古迹、博物馆藏等都成为学生涉猎的内容,学习形式在完全体现学生主体的前提下,学生自学、表演实践、考察探究、小组合作、争论辨析等多样化形式不拘一格,课本延伸、校本开发、生本演绎等成为国家历史课程的有效再开发。
(三)创新历史学习评价让师生的角色定位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在新的评价模式下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从单一的教授者转化为学习组织者与评价者,真正从台前走到幕后,让学生成为学习知识与能力的主人,历史课本让学生自己阅读,课外历史让学生自己钻研,历史人物让学生自己辨析,历史事件让学生自己演说,历史剧本让学生自己编排,历史文化让学生自己感悟,历史课程成为初中学生三年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因为有了历史课程才让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如此多彩。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 上一篇:运动生物力学特征
- 下一篇:工会财务风险点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