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的四个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品经济的四个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品经济的四个特点

篇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这种体制尚未完全确立和不尽完善的情况下,经济犯罪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经济犯罪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犯罪及其特征。1、经济犯罪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经济和犯罪这两个概念的相加与组合。经济犯罪指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让利法规定为犯罪,并且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特征:(1)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2)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3)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或者违反了刑法规定的行为。(4)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二、市场经济及其法制特征。特征:(1)是权利经济。(2)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3)是契约经济。(4)是竞争经济。(5)是法制经济。三、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1、侵犯经济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2、扰乱市场竞争的有序、正常运行。3、妨碍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4、破坏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外部环境。四、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途径。1、严格执法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根本保证。2、完善刑事立法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基本前提。3、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养活经济犯罪,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经济犯罪、市场经济、法制、刑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健全,使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但与此同时,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各种原因,也由于商品经济本身的各种负面效应,经济领域的犯罪现象也不断出现,这极大的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直接或间接的引发了很多经济犯罪,严重的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经济犯罪也因此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这种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确立或不完善的情况下,经济犯罪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思考探索经济犯罪,市场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法学本科生,对于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刑法的有关规定,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经济犯罪及其特征和特点 

绝大多数的犯罪行为,归根到底都与经济有关,但是人们通常并不把这些犯罪都称之为经济犯罪。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是把某些与经济活动有关联和具有财产内容的犯罪行为称之为经济犯罪。从严格意义上讲,经济犯罪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经济和犯罪这两个概念的相加与组合,是在犯罪这一整体范畴中从经济这一角度或者层面对犯罪中部分范围的界定。而犯罪一般被认为是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违反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经济犯罪中的“经济”一词本身是一个多义词,在这里应该理解为,经济活动或者财产。因此经济犯罪就应该定义为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被刑法规定为犯罪、并且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可见看出经济犯罪的这一定义,3、具有以下四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行为。只有这样的行为才可能是经济犯罪,没有这一特征的犯罪,只能是其它犯罪;二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经济犯罪直接危害着社会经济秩序和其它秩序,并且这种危害性达到了一定程度,否则不是经济犯罪;三是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或者违反了刑法规定的行为。这是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所决定了的,刑法没有规定为犯罪的不为犯罪,只有被规定为犯罪的才可能是经济犯罪;四是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犯罪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当然要受到刑罚的处罚。这四层涵义密切相联,共成一体,构成经济犯罪的一般特征。经济犯罪与其它犯罪的最大的区别是经济犯罪的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这一区别也是经济犯罪的独有特征。另外,我们从经济犯罪的这一特征入手,可以将经济犯罪分为两个类别,一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犯罪,它直接破坏着经济秩序,可称之为经济活动犯罪;另一类是具有财产内容的犯罪,它破坏着经济秩序,同时也破坏着其它秩序,比如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侵犯财产罪、贪污贿赂罪,可称之为财产犯罪。

经济犯罪严重的扰乱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犯罪浮动呈现上升趋势,有其以下特点:1、经济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犯罪金额越来越大。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案要案不断出现,犯罪金额在几十万元以上,甚至数百、上千万元的大案时有发生。2、职务经济犯罪以及非职务人员与经济领域工作人员相勾结的共同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分子利用从事政府的公务或在经济领域工作的职务之便实施经济犯罪,其犯罪手段具有相当隐藏性,社会危害也较其他犯罪更为严重。3、单位犯罪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显著特征。这类犯罪后果严重,查处十分困难,经济犯法案范围的加大,犯罪主体身份的复杂化,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藏性等特点,导致了司法机关对经济犯罪的查处阻碍重重,十分艰难。

篇2

【关键词】自给自足 所有制 经济基础

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小农经济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笔者从小农经济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关系入手,来全面认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所谓经济基础是在一定时期内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从中不难发现,经济基础的核心是生产关系,而在生产关系的三要素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主导。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它是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也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国有制,主要形式为屯田制和均田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它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重要补充。

中学历史对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的表述通常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到底又是怎样的?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关键在于如何全面理解什么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我们经常明确其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是一种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从字面含义来看是自己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是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生产者通过自己的生产满足了自己生活需要,因为无论漫长的原始社会,还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不是(或不能)自给自足。在此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可以理解为生产的极端封闭性,无论是产品的生产还是生产的分工几乎都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完成的,这样的情况下,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实体,彼此孤立几乎不发生联系。如果说在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实体下的生产有极强的封闭性的话,那么从生产的目的及产品的分配上来看,自然经济亦体现为自给自足。因此在阶级社会,自然经济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范畴,不能从单个家庭来解释,必须包括剥削者和劳动者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自然经济的存在时间范围,另一方面做为一种经济形态它是有阶级性的。从中可以看出自然经济的另外一个特点,即劳动者为自己和剥削者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在这种经济中,劳动者是直接生产者,他们的劳动也是直接的社会劳动,或自然形式的社会劳动(即不需通过交换即为社会所承认的劳动)。

从生产的性质来看它不仅包括生活资料的生产还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在这里仅仅是生活资料的生产,还不是全部的生产活动,因而又得出自然经济的第三层含义。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几种社会形态中商品经济一直存在,虽然它与通常所说的自然经济有区别,但从根本上说它是自然经济的补充。可以说在这样的经济单位中它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自给自足,相对于其他的经济单位它是封闭。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中,这种“单一的经济单位”应当是大体相当于过去一个乡里或邑县,包括这一地区的地主、农民、各种工匠、手艺人,还有小商人。否则很难做到从生产资料到消费资料的基本自给。一家一户,包括手艺人,是一个生产单位,但不是一个经济单位;他们联合起来,才成为一个经济单位。每户生产的农产品不尽相同,他们是靠在地方小市场上进行品种调剂、余缺调剂,互相取得原料或成品完成再生产的。这种调剂往往也经过商人,但它是使用价值的交换,乃至劳动的直接交换,应当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

这样,我们可以把自然经济的概念再引申一层,得出它的第四层含义,或广义的含义即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自然经济,本来是与商品经济相对立而言。因此,广义地说,凡是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或者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目的的交换,都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从这个含义说,不仅包括农民家庭手工业,还包括独立的工场手工业。从这一点上来看不仅是作为副业的工场手工业,还可把某些城市手工业包括在内。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发展的很完善,有效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建立大统一的国家,商业一向比较发达,但发展程度很低。资料表明前夕,国内商品的流通额约为3.88亿两,其中粮食占百分之四十二,棉布占百分之二十四点四,盐占百分之十五,以下依次为茶、丝和丝织品、棉花等。以粮食为例,粮食是最重要的商品,差不多所有其他商品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和粮食相交换。粮食商品化的情况是观察自然经济的重要标志。当时,在城乡、地区间流通的粮食约有245亿斤,占产量的百分之十点五,商品率不过百分之九。粮食从来不是作为商品生产的,无论农民或地主出卖余粮,都是为买而卖。其他占重要地位的物品也是如此。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立物,但是,单纯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尽管也会造成市场繁荣——却又常成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其结果是:地主制的封建经济利用它巩固了自己。这也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之一。

篇3

关键词:金融;商品;货币

中图分类号:F01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6-0001-03

一、货币的产生是人类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商品经济的重要发展

我们知道商品经济已经存在几千年,商品经济是在货币经济之前出现的,先有商品后有货币,马克思全部理论(经济学理论)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为什么呢?第一,从分析商品开始,才能够了解商品和货币的来源、历史背景,可以了解货币产生的历史背景,因为商品是在货币以前出现的,学过政治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有了商品就有了交换,交换形式不断发展,从简单的交换形式到扩大的交换形式,到一般交换形式到货币的交换形式,分析商品能够了解货币产生的背景。第二,资本主义社会中,最简单最常见的现象,也是市场经济中最简单最常见的现象,分析商品能够了解商品经济的矛盾。第三,商品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分析商品有助于马克思分析剩余价值规律的产生和运作,商品不仅是历史的起点,也是资本主义的起点。研究市场经济就要必须研究商品经济,研究商品经济必须研究货币经济,研究货币经济、研究金融对了解当前的市场运作和规律都有很大意义。

那么,为什么货币产生是人类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呢?因为有了货币,整个社会经济就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个变化可以从三方面来说,第一,有了货币以后,商品交换的范围扩大了,如果没有货币,就是物物交换,有了货币后可以不要物物交换。原来把粮食换成蔬菜,现在换成钱,使得交易范围扩大了。第二,交易的地域扩大了,在这里如果买不到东西,到别的地方买。第三,可以储藏、积累,可以有财富的积累。如果物物交换的时候,换到的东西必须消费,而货币可以储藏,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买东西,这样可能有财富积累效应,可以积累财富,可以不受商品物理的或者化学的属性的影响。比如蔬菜换成肉必须消费,换货币可以储藏。所以,从这三方面来说,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根本转变,突破人们交换的时间、空间和财富的积累。如果没有货币的话,运用实物交换确实是难度很大。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很大部分是实物交换。当年农民没有钱,买一点小商品就必须用鸡蛋来换。现在农村里,大约30%左右交换没有通过商品交换。30%左右的收入没有用货币形态进行,大大影响了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货币出现是社会经济的一个根本的转变。

二、货币的作用和货币在社会经济中所做出的贡献

货币出现以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这里再归纳几点。

第一,从理论上讲商品决定货币,先有商品后有货币,但是在实际中是货币决定商品。本来应该先有商品,在商品基础上产生货币,但是整个经济在不断运动,商品货币不断换位,也可以看成货币决定商品。因为商品货币连续进行。实际上本来是生产决定消费,也可以叫消费决定生产,本来商品供给创造需求,也可以把需求放在第一位,需求决定供给。道理很简单,必须要有货币来购买商品,这样才有实际购买力,有实际的需求,如果没有货币就不叫有实际需求,没有实际需求供给就不能进行,这种实际需求,这种货币需求是决定供给的要素。比如,买房子但是没有钱,要买房子是虚假需求不是实际需求,有货币需求才是实际需求。所以说,关键在于实际需求。不是商品决定货币,而是货币决定商品。买不起房子和车,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没有货币需求、实际需求。农村消费水平低,并不是因为这些东西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因为货币不够。

第二,货币出现以后,可以作为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人们把货币作为追求的目的,过去人们把追求商品为目的。货币出现后,人们不是追求商品而是追求货币。为什么呢?现在是为了追求货币,有了货币就可以获得一切,把追求使用价值到追求货币,有了货币就可以满足一切基本的需要(一切有些过头了,有些需要是不能用货币满足的)。

第三,有了货币以后就会出现货币崇拜,马克思叫做“货币拜物教”。货币能够购买一切东西,人们认为货币万能,产生货币拜物教。这种货币拜物教无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会蒙蔽人们的思想,引起人们的错觉。认为有了钱可以购买一切,有些人不顾一切贪图金钱。为了追求货币,这种拜物教对人们的危害是很大的。货币出现以后也出现许多问题,尤其是货币拜物教。

第四,货币出现后财产转移方便了,加快了财产的转移,没有货币,财产转移很困难,有了货币,财产转移很方便。比如,房子从西安转到北京很困难,有了货币以后就很方便。不仅财产转移非常方便,就是转移到国外也很方便。所以现在财产转移很方便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从积极方面来说,便于人们通过财产转移进行经营活动,但是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投资风险、经济风险。所以说,货币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经济上甚至是观念上的一系列变化,因此,应该正确看待货币。马克思说,世界上研究货币发神经病的比研究其他问题的人都多。“从来研究货币的人和货币关系很好,唯独我和货币关系不好。”(马克思语)交换超越地区部门的限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突破一定的范围,说明货币出现后,从观念上、从实际上都使人们思想发生很大变化。

三、货币资本的出现,从商品到货币到资本

本来在第二个问题应该讲到资本出现,但是资本这个问题太重要。第一,货币的出现给资本的出现创造条件。有了货币才有资本,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资本和货币的关系很密切。资本首先表现为一般现象的货币,有了货币才有资本,资本出现后,货币的作用更大了,不仅可以买到一般商品,而且可以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不仅给资本家带来补偿价值而且还能带来剩余价值。第二,资本出现,货币从有限性转变为无限性。怎么无限性呢?资本出现后,100元可以买到劳动力,劳动力能够创造更多价值,所以就无限了,可以不断创造价值,不断地创造比自身更多的价值,可以不断增值。第三,货币不仅转化为资本,而且资本可以不断产生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也就是说资本能够转化为积累,有了资本就有了积累,就有了资本的不断增值,这又不一样了。第四,资本出现以后,又派生出许多资本的形式,比如银行资本、借贷资本、信用资本、保险资本、信托资本,等等。资本出现以后,整个资本经营出现了很多的行业,可以包括各种形式资本的行业。特别是借贷资本,同一种资本可以发挥两种资本作用。同一借贷资本可以发挥两次作用,一次是贷给银行家收取利息,一次是银行家贷给实业家,实业家在生产中产生利润。同一资本可以发挥两次资本的作用,使得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个也叫财富效应,所以说,自从资本出现以后,货币的作用更大,货币的统治力量更强了。马克思引用一首诗――莎士比亚的《雅典泰门》,专门来描绘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的作用的。第五,资本增大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积聚,一种是集中。每个资本都可以增大,一种是通过积聚来增大,一种是通过集中来增大。积聚就是通过本身的积累,剩余价值资本化使得资本增大了。还有一种资本的集中,通过股份制或者通过其他形式把分散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发行股票可以把别人财富转化为自己的资本。马克思注重资本的集中,认为资本积聚时间比较慢,资本集中比较快,短时间内集中大量资本。一个公司1个亿,通过发行股票2个亿,上市后市价总值10个亿,使得个别的资本增大了。有好多小企业一夜之间变成大企业,通过增发股票,通过市价变化使得个别资本迅速增大。现在很多人通过股票上市把私人公司变成社会公司。

四、货币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货币从产生到消亡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货币的产生。货币从萌芽到产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商品的交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原来完全物物交换到完全货币交换,到现在为止也还没有结束。有些地方,人们经济往来还是非货币化,货币从萌芽到产生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某些地方到现在实物交换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这个阶段是很长的。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一定的经济阶段。

第二阶段,货币经济普遍化的阶段,它已经不是萌芽状态,在社会上比较普遍化,现在的货币已经比较普遍化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已经普遍化,货币的普遍化有三个好处:第一,货币的普遍化能够促进商品的普遍流通,商品从生产到交换没有阻碍,可以从一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流通,从两点到多点流通。第二,货币的普遍化使得竞争普遍化,使得市场交往普遍化,如果在使用价值里头很难做到普遍化,有了货币以后竞争就普遍化了。第三,规则普遍化,所以第二个阶段是普遍的。

第三阶段,货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这个时候也有三个特点:首先是货币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得不仅是经济生活,而且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基本上以货币来作为标志,不仅经济上,不仅促进商品交换,不仅是供求关系的竞争发展,不仅是游戏规则的统一,而且已经渗入各个方面,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文化不仅作为一种精神文明、精神产品,而且作为一种物质产品,范围更广大了。其次,货币的充分发展,也可以用货币来调节整个社会的行为,包括调节收入分配,调节人们的行为,通过货币来进行调节,刚才说过税收,税收是货币。第三,在货币充分调节的时候,人们也会了解货币的风险,也会采取一定的办法来调节、防范货币的风险,人们既要用货币来调节各方面的活动,又要注意防范货币风险。

第四阶段,货币消亡。这个问题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当时社会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时候,商品就不需要用货币来计价了,“商品消亡论、货币消亡论”马克思过于理想化了,从现在来看,货币还不会消亡。从现在来看,不管是消费资料还是生产资料都是完全的商品,货币都是本质上的货币,不是形式上的货币。货币处于普遍化阶段,而不是萎缩的阶段。从现实来看,不仅当代资本主义货币经济高度发展,社会主义货币经济也高度发达。所以所谓消亡,是马克思对社会前景的一种观念,从现在还没有看到消亡的必然性,也没有看到消亡将会给经济带来多大的作用。

Treatise Concerning Financial Problem of Marx

XIAO Zhuo-ji

(College of Econom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2, China)

篇4

关键词:山区开发;商品经济;草市镇;商业资本;远距离贸易

中图分类号:K244;F129.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1.0022

有宋一代,山区开发在延续前代脚步的同时,有了更长足的进步,但各路山区开发程度和进程的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以漆侠先生对农业生产差异性总结为参考,结合山区分布形势与行政区划,将宋土划为北方、东南、湖广、西南四区的话,东南最为成熟,湖广、西南、湖广则次之。这四个区域的山区开发,主要以种植农业为主,辅之以采伐林木特产、牧养牲畜、采集各种矿类资源等。但毋庸置疑,宋代山区已进入全面开发利用的阶段,给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山区开发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和多元化,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要内容的商品性农业获得极大发展。此外,以山区资源为原料的一些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所扩大,技术也有所改进。在此基础上,无论是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还是手工业生产的手工产品,其种类和数量都得以增加。

先看两浙路。台州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多种水果的生长,南宋时当地的水果种类达到33种之多,其中如猕猴桃、水蜜桃等都为南宋新引进的品种[1]。在越州嵊县山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及开发脚步的加快,当地人从外地引进了原来没有的水果――柑,“剡素无柑,近有种者,撷实类橘,风味不减黄岩,明公《柑赋》:‘处汉之南,北江之阴,水带清流,山向高岑,种柑法也。’”[2]7264可见,嵊县在引种柑后,种植规模不断扩展,以致当地从“素无柑”已发展到掌握了成熟的栽培技术。又如广南路。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介绍:“世传南果以子名者百二十,半是山野间草本实,猿狙之所甘,人强名以为果,故余不能尽识,录其识可食者五十五种。”[3]可知当时广南有果120种,其中“识且可食者”有55种。而成书于元大德八年(1304)的《大德南海志》列举了64种有名有识的水果[4]。由55上升至64,增加的水果种类,主要是由外地引进,这正是水果品种频繁交流的结果。交流的频繁必定是建立在商品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各地水果种类的增加也必然导致市场上水果商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多。

手工业生产亦是如此,由于对山区资源利用程度的深化,制茶、造纸、制漆、制砚等手工业部门的技术极大改进,因而有了更多的产品种类,其生产规模也日益扩大,产品数量大增。正是这些大宗或小宗商品的流通,使得市场关系深入到各丘陵山地,进一步推动着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

一、山市的勃兴

“随着家庭经济结构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尤其是分工和市场的发展,随着赋役制度中货币征敛的加强,家庭自己消费中的一些要素转化为商品性消费,原来在家庭自身获取的物品转为向市场购买,以满足家庭的需要的耗用。”[5]宋代,越来越多的家庭把自己消费中的一些要素转化为商品性消费。与之相应的是,他们也把自己生产中的一些要素转化为商品性生产。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自身的消费作为生产目的,而是将产品投入市场,交换回的货币再用以购买自己的消费品。宋代,这种转变和现象在山区尤为普遍。

张锦鹏教授认为,以山区为主要产地的经济作物的种植,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了山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山区开发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利用土地资源,种植各种经济作物,还是充分挖掘其它资源的生产潜力,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山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山区开展的各种生产活动,包括种植农业,以及对林木、矿藏等各种资源的采集,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以市场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许多生产活动甚至一开始就是面向市场的,如贵州龙山的茶叶、梁山军高都山的姜、徽州的杉木,等等,都是为了向市场出售而种植,并由此而形成了许多专业户、半专业户。宋代,专业户、半专业户的数量大增,都是为供应市场的需要,渐次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在山区开发的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一些商品性生产的专业区域,有些地方的经济作物种植更是形成了产业优势。这种面向市场的商品生产,其生产的成果必定要经由一定的渠道进入流通的过程。

山区往往地处偏僻,与城市的距离较远,所以山区生产的各类商品要进入流通过程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以减少地理条件给交易造成的不便。对卖方,即个体小农而言,他们可以将自己的产品直接拿到城市出售。但从偏僻的山区赶往遥远的城市,路途艰辛而遥远,这样的交易行为其成本实在过高。而对买方来说,千里迢迢赶到崎岖的山区,再到各人家挨家挨户地收购他们的产品,也极不方便。在这种情况下,便有了能使买卖双方都节约成本和时间,且较为便利的方法,那就是在山区就近选择一个中心点设立草市、墟市以供交易。

作为乡村的一种新的商品交换场所,草市在唐代的分布范围就已相当广泛,数量也比较可观。草市发展到宋朝,其数量远远超过前代,其规模也有很大发展,“形成许多镇,即草市镇,或略去草市而迳称某某镇、某某镇市”[6]。随着宋代山区开发的大发展,向山区的推进遂成为草市镇横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台州山区的折山市“折山山下簇人烟,一似吴儿笑语喧”[7]。越州山区的禹会桥市“桥边多酒楼”[8]。越州的剡山亦是“纷纷闹市绕山脚”[2]7251。桂阳军的大凑山市因盛产银矿而成为“烹丁纷错,商旅往来辐凑”的繁荣山市[9]。像台州、越州这样闭塞的山区,市镇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又如泸州。泸州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境内多丘陵山地,蕃汉杂居于内。唐代,该地尚属蛮荒山区,李商隐在《请留泸州刺史状》中是这样形容的:“地连戎k,境接巴黔,作业多仰于苦荼,务本不闻于秀麦,遂给嘉种,喻以深耕,始令蛮貊之邦粗识锊种积。”[9]1095 两宋时期,随着泸州的开发程度渐深,商贸不兴的炎荒景象已不复存在,境内草市镇的数量大增。到得嘉定末年,泸州已有镇8处,草市59处,合计67处,其中泸川县37处,合江县18处,江安县12处[6]230。又如汀州。“岚烟蒸湿同梅岭,地脉逶迤接赣城”[9]998,这是宋代诗人郭正祥对汀州的描述。汀州位于福建路、江南西路与广南东路的交界处,“复嶂重峦,绵亘数百里”[9]995,是典型的内陆山区。由北宋至南宋,汀州的人口迅速增长,昔日荒凉的山区得到开发,该地的草市镇数量剧增,遂至成为“南通交广,北达江右,铜盐之间,道所往来”之地[9]995。北宋的熙丰年间只有留镇等数处,至南宋理宗后期,全州的草市镇数量已发展到25处,其中长汀县9处,宁化县5处,清流县6处,莲城县和武平县各2处,上杭县1处。

宋代草市向丘陵山区的推进不惟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商税额度上。在《宋代草市镇研究》中,傅宗文先生将淮南东西、江南东西和两浙路这一区域各州军依地理特点分片,计算了熙宁十年商税的几种关系。在太湖平原、丘陵地海滨平原、内陆丘陵地、海滨丘陵地四个地理片区中,其草市镇税额占州军总税额的百分比分别为:18.060%,23.862%,2.726%,13.415%[6]123。从这组数据看,该区域丘陵山区草市镇税额占了较大的比重。以划为海滨丘陵地的润州、温州、台州而言,宋代以前,这几个州尚处在地广人稀、亟待开发的状况,但随着山区开发向这些地区的推进,至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其草市镇所税额竟占州军总税额的13.415%,无疑是当地草市镇数量增多、规模增大的结果。

草市镇向山地的推进,使商业活动深入到各个丘陵山区,给当地的传统自然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山区农民越来越多地被卷入到市场活动之中。

二、专业性山货市场兴起

傅宗文先生在《宋代草市镇研究》中如是说:“自然物产的不同,是草市镇所经销的货品依以互相区别的前提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来具有特殊地利的草市镇,就会进一步地增加它们拥有的地方产品,逐渐形成以销售这些产品为特色的主题形式的市场。”各丘陵山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异,其物产也就因着这种千差万异而呈差异性分布。而随着山区的开发,原来依托当地特色产品交流贸易形成的这些乡村初级市场,就会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商品来源,从而形成一些有专业性倾向的山货市场。

如潭州衡山县的山区,地处亚热带区域,果树种植发展迅速,盛产枇杷、梅、杏、青李、木瓜这些水果,因而当地便发展出岳市这样的专业性水果市场,时人项世安有这样一番描述:“晓市众果集,枇杷盛满箱。梅施一点赤,杏染十分黄。青李不待暑,木瓜宁论霜。年华缘底事,亦趁贩夫忙。”[10]类似这样的因当地盛产各种水果而形成专门的水果市场的情况,在宋代的其他地方也是存在的。陆游有诗曰:“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8]1316、“明珠百舸载茨实,火齐千担装杨梅”[8]2749,诗里说的是绍兴府山阴县的情况。绍兴府山阴县山区盛产茨实、杨梅,于是形成了梅市和项里市这样的专业性水果市场。此外,山阴县山间亦多产茶,所以又形成了茶叶专业市场――兰渚市,“兰亭之北是茶市”[8]2648。当然,因山区物产多样,所以宋代形成的专业性山货市场也就不止于水果类。临江军新淦县也位于山区,当地的自然条件适于生长桑菌、竹笋和蕨等时鲜的山野蔬菜,因而渐渐发展起了肖家峡市这样的山区蔬菜市场,“趁墟人集春蔬好,桑菌竹萌烟蕨芽”[11]。另外,以山区为主要产区的药材的专业市场也比较多见。在平江府吴县兼具山海之利,由此形成规模较大、专业性较强的药材市场――吕山市,时人这样形容:“凡山区海聚、殊方绝域金石草木之英,象犀龙麝之珍,鸡首稀苓牛溲马勃之贱,皆聚而有之”[12]。成都附近的山区则多种植各类药材,宋代,这里的药市有显著发展。宋祁有《九日药市作》云:“阳九协嘉辰,期人始多暇。五药会广廛,游肩闹相驾。灵品罗贾区,仙芬冒舍。……西南岁多疠,卑湿连春夏。佳剂止刀圭,千金厚相谢。刺史主求瘼,万室系吾化。顾赖药石功,扪衿重惭惜。”可见这里的药市规模之大。

诸如此类的专业化市场为山区农副产品提供了专业化的交易场所,它们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的专业性产品,从而更进一步密切了山区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刺激了这些丘陵山区的商品化生产。

三、商业资本介入山区生产环节

山区开发对商品经济的推动还体现在商人和商业资本向生产环节的介入。山区的各种产品,尤其是各种农特产品,其产地多隐缩在山乡僻壤,与商业贸易中心有一定的距离。且这些产品的生产者大多是分散、狭隘的个体小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零星且少量的产销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于是那些财力雄厚并享有一定商业信誉的商人,有能力把原来零星且少量的销售变成大宗且正规的销售。他们放出一部分资金,介入小生产者产品的生产环节,去整合其产品的销售,这样的一部分商人被称为包买商人,他们用这种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生产。宋代,商业繁荣发展,商人资本和市场贸易迅速扩大,包买商人的数量增加,其活动范围也得以扩展。由于山区的开发,许多经营活动如茶园、荔枝园的规模有所扩大,这种生产的周期长、季节性强、规模大,因而投入也多,“在生产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这就为商业资本向生产领域的渗透创造了契机”[13],商业资本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山区的生产活动中。如茶叶生产。“茶园人户,……自来隔年留下客放定钱,或指当茶苗,举取债负。准备粮米,雇马夫工。自上春以后,接续采取,乘时高下,相度货卖。……累世相承,恃以为业。其铺户收贮变易,却以白土拌和,每斤之息不及十文”。[14]这是北宋吕陶在彭州任知州时所见,发生在蜀茶实行榷禁政策以前。由此可知,北宋时,四川的茶园户用从“客”商和本地“铺户”手中得到的“定钱”或债款,购买茶苗,雇召人工,从事茶叶生产,待得茶叶收获之时,再由商人包销园户的茶货。再如荔枝生产。在福州,“一家之有,至于万株。……初著花时,商人计林断之,以立券。若后丰寡,商人知之。不计美恶,悉为红盐者,水浮陆转,以入京师,外至北戎、西夏。其东南舟行新罗、日本、琉球、大食之属,莫不爱好,重利以酬之。故商人贩益广,而乡人种益多。一岁之出,不知几千万亿。而乡人得饫食者,盖鲜矣!以其断林鬻之也。”[15]这段记载表明,福州的荔枝生产也是采取包买商人预付货款、包购包销的经营模式。包买商人不仅将荔枝销往京师、北戎、西夏,还开辟了国际市场,远销新罗、日本、琉球、大食各地。这也只有怀揣巨资的包买商人才有能力将市场扩大至这等规模。事实表明,商业资本向山区生产领域的介入,使得市场扩大,从而反过来又促进了山区生产规模的扩大,“商人贩益广,而乡人种益多”。

草市镇向山区的推进,以及商业资本向山区生产领域的渗透,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山区农民与外部市场的联系,对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杨国桢在研究明清东南区域的平原与山区经济时这样说:“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被一贯看成“落后”、“保守”的山区,农业商品化的程度在某一特定时期比“先进”的沿海平原老农业区还要高;山区的“外向型”工商经济也不比沿海逊色,山区商人(著名如徽州商人、闽粤客家商人、浙江龙游商人等)的经商意识和本领,甚至比沿海平原商人有过之而无不及。”[16] 这样的山区经济发展特征,在宋代已有所显现。可知,山区的不断开发,使得一向闭塞的山区呈现出新的活力,山区的生产潜力受到大力挖掘,商品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出现了更多具有山区特色的经济现象。

四、山区开发与远距离贸易

对山区的开发利用还有利于宋代远距离贸易的发展。山区开发是建立在当地蕴含的各种资源的基础之上,包括土地资源、植被资源、气候资源、矿藏资源,等等。而中国山地面积广阔,东西、南北跨越好几个自然地带,自然资源十分多样,其分布也极其不平衡。宋代各地的山区开发都是建立在各自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各山区的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产品也各不相同。这种区域优势或者说是区域局限,决定了许多山区产品都是远距离销售的商品。又随着山区开发的发展,各山区的生产能力加强,提供的商品数量增加,客观上要求更广泛的市场。如此,山区开发为远距离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唐宋以前,远距离贸易的商品以奢侈品为主,唐宋以后,贸易中的商品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由奢侈品转向茶盐等日常生活和生产用品为主。尤其进入宋代以后,茶成为了长途贩运的大宗,一些木材、水果等山区产品都跻身长途贩运的主要商品之列。

茶的长途贩运便是典型的例子。茶只适于在南方这种湿而暖的气候下种植,其产地集中在成都府路、荆湖南北路、福建路、江南东西路、两浙路等地。这些地方出产的茶叶中的一小部分由当地市场消化,大部分则由商人收购和草市镇等方式进入农村初级市场,然后通过不同层级的中转集散市场运销至非茶叶产地的北方、西北甚至海外市场。

木材也是远距离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木材,产于山区,多利用水路,顺流而下,运往各城市和木材稀缺地,虽路途遥远,但运输成本低廉,故利润丰厚,因此,各地的木材销售大多用此方法实行远距离贸易。徽州生产的杉木便是顺水道而下,销往其他各地。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范成大在严州浮桥就曾见到木材商人从徽州贩运的杉排“毕集桥下”[17]。《新安志》也有“美材岁联为桴,下浙河”[18]的记载。浙江溧阳县的五堰因阻碍了宣、歙的杉木贩运而被废,“后之商人贩卖排木,东入二浙,以五堰为阻,因结官中,废去五堰”[19]。可见杉木长途贸易的利润之丰厚。广西所产杉木也是赖水运贩往远处。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沙木与杉同类,……瑶峒中尤多。劈作大板,背负以出,与省民博易。舟下广东,得息倍称”[20]。此外,闽浙间、京西等地木材的远距离贸易都比较普遍。荔枝这类只适合于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水果,也属于远距离贸易之列。前文提及福州所产的荔枝就是被商人内运京师、北戎、西夏,外销新罗、日本、琉球、大食等地。

山区各种生产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地方性商品,这在客观上要求更广泛和更广阔的市场,以满足各地对山区产品的消费需求,或者在山区和平原地区实现各类商品的互通有无,对远距离贸易的需求扩展,远距离贸易的商品种类更趋日常化,运销地域也更远,更多。山区开发推动着远距离贸易长足发展,使得南北、东西或各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不断扩大,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五、结 语

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社会产品供给增加,市场成长空间扩大,“商品生产有了更广阔的基础,商品流通有了更广阔的市场”[21],市场关系以各种方式越来越深地渗透到广大丘陵山区,山区小农的商品意识增加,其生产活动愈加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与之相适应,草市、墟市的数量不断增长,且不断向更加偏远的山区扩展,商业资本也不断地介入山区的生产环节。于是,各种以山区为生产场地的农业或手工业生产提供的大量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便通过草市等乡村初级市场和商人的远距离贸易,源源不断地输往他处,以互通有无,满足各类生产或消费需求。因山货交易而起的草市镇大量涌现和快速发展,将市场活动越来越多地引入到各个山区,有力地推动着农村初级市场的形成,原本孤立、闭塞的山区乡村与城市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茶叶、荔枝、木材等山区产品的长途贩运,更是有助于加强全国范围内各层次市场之间的联系,为日后全国性大市场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些层面上来说,宋代山区的开发利用是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陈耆卿.嘉定赤城志[M]∥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7559.

[2]高似孙.剡录[M]∥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

[3]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果[M]∥范成大笔记六种.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116.

[4]陈大震.大德南海志[M]∥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8423.

[5]龙登高.宋代东南市场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23.

[6]傅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1.

[7]袁 甫.蒙斋集[M/OL].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8]陆 游.剑南诗稿校注[M].钱仲联,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4223.

[9]王象之.舆地纪胜[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570.

[10]项世安.平庵悔稿[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407.

[11]黄庭坚.山谷外集诗注[M]∥丛书集成初编:第2249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99.

[12]孙 觌.鸿庆居士集[M/OL].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3]李 晓.略论宋代民间资本的流向[J].文史哲,2000(5):65-70.

[14]吕 陶.净德集[M]∥丛书集成初编:第1921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4.

[15]蔡 襄.荔枝谱[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56.

[16]杨国桢.明清东南区域平原与山区经济研究序论[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2):1-7.

[17]范成大.骖鸾录[M]∥范成大笔记六种.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45.

[18]罗 愿.新安志[M]∥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7604.

[19]周应合.景定建康志[M]∥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1585.

篇5

1前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如何保证农业粮食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保持社会稳定,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三峡库区为对象,就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2三峡库区自然地理概况

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下段,介于东经106°20′~110°30′,北纬29°~31°50′,东起宜昌,西至重庆,长约662.9km,包括宜昌、万县、涪陵、黔江四个地区所辖的5个市25个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水热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夏热冬暖,伏旱频率高。库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川东隆起褶皱带和川鄂湘黔褶皱带构成,属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运动抬升区,长江至西横贯其中,海拔由目前175m上升到3005m,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山峰林立,河流深切,坡陡土薄。据国土调查资料,库区土地总面积64633km,占重庆市土地总面积78.59%,其中农耕地面积195588hm。目前总人口2068.02万,农业人口1385.67万,人均耕地约为0.05hm,山地面积占71.3%,平原岗地占5.9%,丘陵台地占22.8%,其中巫山、奉节、云阳、武隆、巴东、秭归等县山地面积占90%,库区田少地多,旱地占耕地的66.3%,旱地中坡耕地占83.1%,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占耕地65%,其余是石灰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壤和准黄壤。库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土地肥沃。农区平均气温13℃~15.8℃,≧10℃积温3000℃~6080℃,年降水997~1347mm。由于库区未受第四纪冰川侵袭,植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植物6088种,特别是柑橘、油桐、茶叶、柚子,蚕桑、黄莲、桃李、中药材及多种农作物均能生长良好,是我国西南资源富饶山区。

3库区农业经济发展进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1人地矛盾突出,粮食短缺库区人口稠密,每平方公里261人,人均耕地0.05hm,低于国际粮农组织规定0.053hm国际警戒线水平,由于三峡电站建成后,蓄水至175m,已有2.38万hm良田(土)被淹和新县城搬迁以及交通建房占地,使耕地占用有增无减,农业粮食生产失去了土地支撑,带来粮食短缺。2010年库区农民人均粮食352kg,人均纯收入4610元,库区60%的县属于贫困落后县。

3.2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三峡库区经过近年退耕还林还草和城市林园建设,林地面积上升到24021.64hm,森林覆盖率22.1%,特别是柑橘林发展快,上升到0.49万hm,但是大片的宜林荒山并没有得到绿化,由于林不保土,土不蓄水,地表径流大,水土流失面积高达52.84%,每年输入长江泥沙约3000万t,严重的水土流失带来塘库泥沙淤塞,耕地减少,制约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3.3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库区以山地丘陵为主,植被破坏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加剧,病虫、田鼠、旱涝和滑坡地质灾害突出。据资料介绍:库区重庆段地质灾害总数约为755处,总体积约12.59亿m,其中滑坡、崩塌、泥石流分别为527处10.96亿m、203处1.3亿m、25处0.34亿m,特别旱灾频率高达63%,大旱频率22%。频繁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制约了库区经济发展。

3.4水利年久失修,农业发展条件差,水土污染重三峡库区大部分区县,山高坡陡,地形崎岖,平地少,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大部分进入城市务工,笨重的挑塘修堰无人干,所以水利建设年久失修,农田保灌面积仅占耕地31.96%,造成土地产出稳定性差,呈现风调雨顺农业就增产,旱洪灾害发生就减产的落后局面。为了发展经济,近年来库区沿江县市采取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因此,乡镇企业星罗密棋布,人口聚集中心城镇。库区水位提高到175m后,600km长的水流速减慢,平均流0.09m/s,净化能力减弱,每年进入库区生活垃圾总量达400万t,工业固体废物高达3500万t,常在库区回水区形成污染带和泥沙淤积,水体受污重金属Cu、Cr、pd、Zn、Hg有机氯和白色塑料污染后,河水逐步恶化,涪陵、万县河流段水质为三类,使江河鱼类种群减少。在农业上因缺壮劳力,畜禽养殖粪便直接排入江河,很少用于农业,加之大量施用化肥,2008年库区共施化肥(折存量)10.07万t,每公顷达0.72t,水土受面源污染,土壤酸化板结,土地生产力下降,制约了粮食增产。3.5产业“空心化”,商品经济不发达库区60%是贫困县,经济底子薄,呈现自然自足的闭封式经济发展格局。因移民搬迁,库区1397户工矿企业关闭或破产,减少了1008户,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油桐、茶叶、蚕桑、猪、牛羊、板皮及中药材等不能深加工增值,只能以原材料销往省外。商品经济不发达,县级财政年年出现赤字,农民只能靠外出打工增加收入,贫穷落后面貌难改变。

4持续发展库区农业经济的对策

为了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国家应继续实行种粮补贴,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为目标;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为基础;以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良种良法,保护耕地,提高地力为重点;以市场需求和区域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经济为依托,推动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为此,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4.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科技素质目前库区人口增长速度已超过了农业增长速度,限制了经济持续发展。为此,必须把人口增长与消费和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环境的保护协调起来,降低人畜对环境的破坏,否则人与自然关系无法协调,各种危机难以扭转。应普及中小学教育和群众的生态经济教育,开展科技扶贫,搞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人口科技素质。

4.2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林是农的保障”。根据库区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欲求库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实现山川秀美,林茂粮丰,江水清澈,根治贫困,必须从改善生态环境着手。根据国家发改委三峡库区同周边绿化带生态农业项目工程的要求,各县应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把治山治水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恢复林草植被,实行草、灌、乔混交搭配,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在丘陵缓坡地带以改梯土整治为基础,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养鸡养羊提高经济效益。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养鸡养羊提高经济效益。对≧25°以上无农垦价值地区,种植生物篱笆(Livinghedge)固N饲料作物,如苜蓿(Medicagrlinn)、黑麦草(Lainmpernncel)、胡枝子(Lspedezabicalor)和药用植物苦蒿(Artemisiannual)、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Thunb)等,扩大坡面利用系数,防治水土流失。

4.3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库区人多地少,保证粮食安全是发展农业经济的首要任务,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国家要增加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治病塘病库,扩大浇灌面积,做到旱涝保收;二是推广良种良法,特别要推广杂交品种和转基因高产品种,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三是库区均是山区县,要大力扩大脱毒马铃薯和红苕栽培面积,以增加粮食总产;四是严格控制非农业占地,建设基本农田,保证库区20万hm2播种面积不减少,才能确保粮食安全;五是利用各闲田(土)扩大小春作物和绿肥种植面积,既增加了粮食产量,又保持了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六是推广农林复合经营,发展木本粮油。通过以上六项措施,保证库区粮食持续增长。

4.4开发自然资源,发展商品经济农民种粮成本高,难以增收致富。库区的自然资源特别丰富,各县都有特色产品,如奉节县、忠县、开县的脐橙,云阳县的油桐、茶叶,长寿、梁平县的柚子,城口、巫溪的天麻、中药材等。各县应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县域特色商品经济,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经营,走“公司+农户+基地”新型路子,产品实行加深加工增值,实行科、工、贸,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库区商品经济,促使农民增收,摆脱贫困。

篇6

中国的前四次财富浪潮

第一次财富浪潮――

改革开放时期,1978-1985年,中国的基本经济政策是:生产经营主体化,土地承包和商品经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这个阶段,因为太多的不确定和思想禁锢,大多数人对经济没有太多的概念,只有少数被冠以“投机”分子的人敏锐地发现了财富浪潮的到来,意识到中国全面转变到经济建设阶段。

计划经济刚刚结束,商品经济处在萌芽状态,物资短缺,消费能量没有得到有效释放。解决温饱问题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这一时期末,1984年,是中国企业的元年。联想、娃哈哈、海尔等一大批企业开始起步。在这些企业的推动下,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同时,这个时期中国完成了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从5个经济特区,到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以及后来以五年计划体现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到中部崛起。

中国农村经济建设是从土地开始的,而破冰是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村商品经济从安徽芜湖的“傻子”瓜子开始的,一个炒瓜子铺子成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典型标志。

第二次财富浪潮――

1990~1995年,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市场经济的飞速期。

商品经济逐步发展,人们的经济头脑形成,整个以经济建设为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形成。

经济开始从计划走向市场,市场经济是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一切以交换为基础,着实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也让物尽其能。

生产要素市场化,生产力就像被原子能量注入一样,生产力极大提高,市场经济发展飞速。这个时期,国家财富也得到了迅速积累。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同时国家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前两个财富革命的共同特点是,革“传统体制、传统观念、传统思维和传统价值标准中,阻碍生产力发展、财富奔涌的桎梏”的命,让财富得到空前释放,让国家富强,让百姓富裕。

第三次财富革命――

第三次财富革命全面爆发于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的牛市。以资产的证券化为核心内容的第三次财富革命,其财富创造的选择途径更多,财富释放的效应更足,实现财富的人数更众,影响也更深远。

在第三个财富革命的浪潮中,中国百姓大量实现了从万元级到十万元级、从十万元级到百万元级或者从百万元级到千万元甚至亿元级的财富升级,世界的财富版图因此被重新绘制,中国成为世界财富的“四大支柱”之一。

从股改开始到2005年年底是牛市的蓄势期,2006年是牛市的启动期,那么2007年则是牛市的发力期。在2007年,上证指数连创新高,融资效率空前提高,赚钱效应举世无双。

第三次财富革命的发生并非偶然,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前两次财富革命的逻辑延续。

第四次财富革命――

网络IT(信息产业)的财富时代,网络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GDP的支撑指标。

从网络开创信息产业,中国经济从市场经济开始走向信息经济。到当前,我们说的互联网改变世界,而瞬间,移动互联网又把互联网打回传统经济。

移动互联时代,6亿多手机用户成为低头一族,同时购物可以足不出户,大型电商平台和微商改变了中国的商业生态,商业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被革命性地重构。

笔者相信,时至今日,互联网经济才刚刚开始,远远没有让我们看透。而我们唯一能看透的,在这种背景下,唯一的抓手就是需求。谁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谁能让顾客尖叫,谁才是这种财富革命的胜者。

农业是第五次财富浪潮

我国的第五次财富浪潮是什么?

毋庸置疑,是农业。为什么农业是国家的第五次财富浪潮?

一是现代科技会推动中国农业飞跃式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我国的农业效率低、成本高,与其他国家存在巨大差距。以苹果为例,苹果是中国在全球农产品中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中国苹果产量约占全球的43%,全球苹果单产超过100万吨的国家仅有12个,而陕西省年产苹果就超过600万吨。

但是,中国的苹果产业自2010年以来,在国际市场上逐步萎缩,出口量不断下降,究其原因,是我国的单产很低,苹果单量不足美国的三分之一,不足土耳其、新西兰等高效农业国家的五分之一或者八分之一。

2011年,笔者受山西省临汾市吉县相关政府部门以及所属企业顶吉食品的邀请,为其做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吉县是毗邻黄河壶口瀑布的一个小县,耕地面积30多万亩,苹果种植面积29万亩。全县支柱产业就是苹果,但由于加工转化率低,农民以销售鲜果为主,附加值低,加上市场不稳定,部分农户开始砍树。

这种背景下,笔者做了专项研究并提出了发展战略规划,基于以山西省政府提出产业结构转型,从能源型转向可持续发展型,结合吉县以及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在提出“一果一醋一酒”产业经济发展转型建议后,为吉县制定大苹果产业发展战略,并从“欲望的第四个苹果”(第一个苹果是亚当夏娃的,第二个苹果是牛顿的,第三个苹果是乔布斯的,第四个苹果应该是吉县的)的角度,提出产业发展理念,从以吉县为中心周边500公里占中国苹果55%以上的产量的角度,制定“吉县全球苹果产品供应中心”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打造全球苹果产业链,重构全球苹果产业价值链。

笔者也了解到,河南三门峡是苹果产区,早些年苹果加工出口是三门峡的支柱产业,所属企业年加工果汁超过100万吨。但由于近几年中国的苹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以及企业对市场预判能力等问题,三门峡大部分苹果加工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这种背景下,如果不考虑产业升级或者发展转型,三门峡的苹果产业也会逐步萎缩,甚至产区经济蜕化。

二是中国农业产品丰富,具有全球原产地和核心产区的农产品非常多。

这个问题,笔者以枣产品为例向大家说明。

中国枣的产量占全球的95%以上,除中国外,只有亚洲少数几个国家产枣。以河北沧州、山东乐陵为代表的金丝小枣,产品质量非常好,不仅自然糖分高,而且富含硒。

近几年,尽管枣产品需求量上升,但产量增长也非常快,尤其是以新疆枣为主导,种植面积倍增。所以,当前枣的市场价格并没有提升,甚至还略有下降。

笔者对中国枣产业做了专项研究,针对沧州、乐陵等优质品类枣做了产业、产地、产品以及市场的研究。

笔者发现,枣的产量在急剧增长,而市场不稳定,导致枣农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枣农砍树复耕的现象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流通和转化不足,一方面产地的流通市场不够强势,产品收购散乱,没有组织性,个无法保障每年的收购稳定。另一方面,当地没有深加工的产业集群,缺少龙头企业拉动。

可喜的是,乐陵已经明确提出“小枣大产业”的枣产业发展战略,同时引进天津恒运能源集团的工商资本进入乐陵,做中国的枣产品流通基地建设,同时从事枣产品的加工。目前,恒运能源集团已经收购两家企业――双陵春酒厂和百枣纲目,双陵春酒厂主要定位枣酒,其生产的枣花蜜酒、烈鹰枣酒出口很多国家,同时2015年开始发力国内市场;百枣纲目主要是从事枣产品的加工。笔者相信,在恒运能源集团的带动下,乐陵以及乐陵周边的枣产业会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

其实,有待整合与发展的农业产业还有很多,诸如河南焦作的山药,安徽的猴魁茶叶等。

中国农业的国家战略

中国农业的国家战略是什么?中国农业的国家战略是立足全球制定的,除了粮食安全之外,还要发展能够叫响全球的农业品牌。

中国农业国家战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国家农业战略目标。就是实现中国农业的全球品牌。主要途径是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农业整体提升中国农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其手段是规模种植、综合开发。

当前,中国已经在很多省区实施了农业实验区。2015年3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带队在河南漯河考察小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这个示范区是现代农业大田粮食作物的示范点,科技水平是按照全球先进的标准构建的。

因此,构建中国现代农业的国家榜样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

二是国家的农业战略计划。从2015年的两会上,我们能够看到国家农业战略的冰山一角。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这些措施,都是计划推进的核心部分。一方面考虑农业与环境,农业与生产、民生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农业的生产力、生产效率以及产业价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这个时期的主要路径。

三是国家的农业战略步骤。分批分期培育中国农业产业集群以及企业化集群是这个战略步骤的核心。

中国地大物博,如何因地制宜推进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既做到发挥优势,又做到价值最大化,这是一个战略命题。同时,按照市场化的路径推进中国农业战略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培育农企的内在发展动力,不同区域的农业企业要按照市场规律规划自身的经营模式、发展路径。是农业企业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

如何重构盈利模式

大多数农企在发展中存在“企业的经营定位不清晰”“不了解农业企业的经营特点”“没有找到自己的比较竞争优势”等问题。

农企如何重构自己的盈利模式呢?

首先是企业经营定位。目前,从生产角度,笔者把农业企业分成四大类,即大田作物类、经济作物类、品牌农业类、都市观光类。当然,从市场的角度可以分为种植类、流通类、深加工类和综合类。

其次是不同经营定位的农业企业,其盈利模式的核心要素是不同的。企业只要找到自己盈利能力核心要素,就能够成功地构建企业的盈利模式。

笔者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从产品分类的角度来讲,大田粮食类农业企业,政策性和科技性是盈利模式的核心要素,当然加工转化和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平台也是至关重要的。

经济类作物,如瓜果、苗木类企业,盈利模式的核心要素是特色化和市场化。笔者专门研究过河南鄢陵的花木产业,发现经营很好的企业,都是扎实运作市场,不投机取巧,不依靠政府工程,走完全市场化的经营道路。

品牌农业类,也就是特色产品类。这类企业一般都具备原产地效应,拥有核心产区资源。如河南焦作的铁棍山药、新疆的哈密瓜、河南信阳毛尖、山西平遥牛肉等。这类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品牌和商业模式。品类是品牌农业原始的基因,但是品类并不等于品牌,品牌农业企业必须能够将品类升级为品牌,同时建立独特的商业模式。

目前,大多数品牌农业企业没有商业模式,没有商业模式就没有清晰的市场路径,这些企业大多还停留在礼品层面。我们应该明白,凡是不能形成日常消费的特色产品,都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市场和产业,因为礼品市场是短命的,这是由礼品的流行性所致。

当然,品牌农业类的产品,如何围绕核心产品实施品牌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一点,农企可以学习法国的拉菲红酒产区和中国的茅台镇。

观光都市农业,当前市场需求最急迫,发展潜力最大的一类。笔者把观光都市类农业定位城郊农业经济带。目前,城郊主要承担一个城市的菜篮子功能,没有融入到都市生活。笔者调查发现,距中心城市一个小时的车程,在60~80公里范围内,是观光都市类农业核心地带。

篇7

一、商法思维的重要内涵分析

商法并不同于民法的特殊思维,其并不是我国独有的,这是商法较之民法来说比较特殊的地方。我国学界对商法思维的认识并未达成一个统一的结论,对此,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商法思维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商法自治

所谓的商法自治是指司法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商业主体的意思自治。现阶段,商法自治已从传统商法中商人自治转化后现代商法自治,并且,商人自治并不是私法自治在商法中的直接体现,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从中世纪商人阶层的形成中逐渐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商人作为自己切身利益的最佳评判者以及各类商事规则的实践者,在复杂多变的商事实践活动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商人自治规则的调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事交易活动复杂性及私法属性的增强,强化商法中的私法自治已成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经营自由

在民商事主体想要从事经营活动时,国家不能对其设置不当障碍以阻止民商事主体进行商业经营。在市场经营中,商法自治与经营自由的侧重点并不相同,正如商法自治侧重于民商事主体获准从事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而经营自由则在经营活动开展前的市场准入中比较适用。

(三)保护营利

营利是商品经济中的基本要素,也是商法的本质特点。理性的商业主体带着营利的目的从事商业行为,而商法作为商业行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其具有保护商行为实施主体获取合理利益的权利。因此,商法的特有思维是保护营利,正所谓没有营利就没有商法。

(四)交易便捷与保障交易安全

在商品经济贸易中,商主体通常使用要式行为方式与文义行为方式来促进交易手续的简便,确保交易的迅捷,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商业活动中,并不是每种因素都是有利的,存在部分的商主体在利益的驱使下过度的产生利己行为,这就导致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融入商业活动中,给交易的安全性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在商事交易中,“交易便捷”以及“保障交易安全”共同成为了商法思维的重要内容。

二、商事审判独立性的设计理念分析

(一)效益优先的审判理念

在审判过程中,效益优先的审判理念也可称之为重效率的审判理念。具体而言,在法学家的眼中,任何制度的设计都需要考虑到公平,对公平价值的追求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和辅,因此,在对公平追求的同时不能妨碍到从商主体效益的实现。

(二)侧重动态保护和强调利益均衡的审判理念

商法与传统民法的区别在于,传统民法更注重静态事务的保护,而商法则注重对动态交易活动的保护以及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另外,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或利益均衡对商事审判独立性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其能够为协调利益冲突提供一个合适的标准,以此实现当事人、社会以及公众利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做好利益均衡必须要在法律的弹性空间内限制法官过度的主观性,因此,在商事审判时,法官应当结合当事人的价值诉求、社会的公众利益、主流价值倾向等因素来促进利益均衡的实现。

(三)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审判理念

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审判理念是要求法官不能轻易否定合同效力,要做到谨慎使用情势变更原则,在维护好社会公平的同时,还应当防止当事人违约、失信的商业风险。另外,身为法官还应当尊重公司的章程以及各位股东之间的内部约定,通过这样,来维护公司自主经营。

(四)促进商事交易效率与安全并重的理念

在市场交易中,若存在没有效率的交易安全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现象,那么这种没有安全性的交易最终会致使市场无序化状况的出现。因此,为了做好商事审判中的效益原则,世界各国的商事审判都对交易的安全性能以及商事行为的稳定性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三、结语

篇8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共存关系,挑战与机遇亦然,两者既可共生亦可共荣,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描述当下我们这个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引发了社会巨变,对传统包装设计也提出了一系列挑战。边际效用让我们知晓任何东西只要相比同类优秀一点就存在很大的脱颖而出的机会,所以这一点在过去传统的包装设计中运用到了极致,甚至包装过度。当下这个时代已然发生了改变,如何应对?我们可以利用SWOT分析法,从内部与外部对包装设计重新进行综合考量,从内部的“优势”(Strength)与“弱势”(Weakness),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这四个角度进行考虑。这样我们可以理清电子商务大潮中包装设计这一小环节所面临的现状,并找到解决措施。目前的中国电子商务网络已经逐渐成型,大型企业包括阿里、京东、亚马逊、当当、腾讯、百度等等,各有优劣,在这种局势下,事关商品包装设计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则是一个亟需立刻解决的问题。相对传统包装设计而言复杂、华丽、冗赘的包装设计的需求减少,商家试图通过形式上的夸张以及繁复的包装设计来吸引顾客的可能性降低。

传统商品流通渠道中包装设计的特点

传统商品流通渠道可简略概括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商品销售的最重要的同时也是价格大幅提升的一个阶段是从零售商到消费者这个环节,这一阶段中消费者得以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接触商品,因此,商品的外包装是吸引客户的重要砝码。因而造成设计师制作了大量迎合各种品味与阶层的华丽包装、冗余包装层出不穷,虽然丰富了消费者的视觉、触觉感受,但却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且提升了制作成本。从传统到当下,并不意味着走单纯的线性发展模式,绝非意味着走从简单到复杂再至衰亡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式进化论式发展模式,出路就在于多元,包括设计思维的多元以及包装设计的多元。

互联网购物热潮中未来包装设计所面临的局面

既然挑战客观存在,设计就应当表现出与传统不同的表征,所以首先要明确互联网购物热潮中未来包装设计所面临的局面。互联网时代消费的最大特点是便捷,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改变简化了商品流通的渠道,更多的情况是可以省略零售商这一阶段,商品直接从供应商通过物流到达消费者手中。因而,包装设计不再具有绝对性的视觉吸引力优势。网络购物流程中,消费者可以通过产品的详细介绍以及图片、视频等网络信息对商品了解得极为透彻。互联网时代商品销售这个环节的减少乃至消失,导致多余冗赘包装的生长土壤也逐渐地瓦解,包装设计必然要回归到简朴、实用以及理性的道路上去。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导致社会从根本上发生一系列变化,物与人之间的渠道、路径发生了变化。网络最大的好处在于,便捷的信息获取手段降低了围绕商品的“产”与“用”两者之间产生的信息沟通成本。理论上而言,沟通成本越低,成本下降,价格就应该越低。电子商务发展前期仅仅是让品牌商和消费者中间的经销商和商减少或消失,就已经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便利。但必须面对的另外的问题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端丰富的时代,互联网的带来的挑战同时也不可忽视,所以我们容易坠入信息爆炸的漩涡之中,如何摆脱过量信息的冲击,亟需准确地找出真实所需,就需要设计师的筛选。

互联网发展的勃兴导致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催生了全球社会的巨变,由于信息大爆炸导致从产品构思到生产再到销售,已经成为了一条完整不断裂的产业链,仓储和物流成本大为降低,从而致使产品提供者可以对人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解读,生产出更为符合人性需求的产品,并且以此营销。成功的企业家以及产品,都是从对人性的透彻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互联网思维下可对人性加以深层地了解以便对服务与产品特点做出及时地调整。乔治・桑塔亚纳在《艺术的理性》中曾谈及,人的本能迫使他去适应或改造物质客体,所以客体的制作过程中必须要推知人的生物、情感行为规律。但考虑到人毕竟不是一种完全的理性生物体,因此包装设计除了需要坚持其本身的物理性保护、仓储、运输以及信息传递的功能之外,还是为设计师们留存在一部分感性发挥的空间,首要的基础是需要完善对人性的考察,同时丰富自我的知识框架,尊重这些无生命的物体的灵魂,不忽视其中存在的隐喻力量。

未来包装设计的设计趋势

(1)将商品本身的设计的重要性排在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包装设计之前,产品本身的设计成为重中之重,以往通过包装取胜的产品开发流程中关键性的元素转变,包装设计所节省的部分成本转移到产品设计之上。

(2)包装的便于储存与运输功能放大――价廉物美类快速消费产品中包装设计的美观因素在设计中所占比重下降。

(3)虽然美观、创意等比重下降,但个性化的包装设计的需求依然存在一定的空间,在高档以及定制类品牌产品中仍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切不可忽视“定制思维”的重要性。“装饰”作为设计环节中的进步因素,不可或缺。即便是同样的产品,在面对不同的客户时,商家可以有不同的包装设计方案,针对不同用户的具体需求而量身定制,从而充分地践行互联网的“定制思维”,甚至可以做到千人千面。

(4)目前互联网购物较传统购物模式最大的短板在于缺乏实际体验感,问题的关键在于包装与产品只能在物流的终端环节才能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因此包装设计在吸引消费的作用力上影响力趋弱,对它们的设计要诀是务必不可对其他流程以及产品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最好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因此,使用的便利性需要更多地被考虑。

(5)挖掘儒家文化中适应商品经济的理念原则并加以现代化改造。当前,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将深厚的儒家文化中适合商品经济以及现代互联网时代物质主义文明的理念原则筛选出来加以现代化改造,如中庸之道、礼仪、家族凝聚力、祖先崇拜等思想,这些传统文化积淀当中巨大的价值如若投之于现代包装设计中,对各方均善莫大焉。既可以保护延续传统文化,又能让当代设计充满人文情怀,让已经失去生命的东西获得新生并且最大化其价值,而不是单调的现代主义的机械冷漠,因为多元的互联网社会自然需要多元的文化来作支撑,这样才可以看到包装设计在后现代时代未来的明朗的发展方向。

小结

影响巨大的互联网对未来世界的影响早已有学者进行了讨论,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谈及了伴随互联网而加剧的全球化发展致特色变少甚至消失,但是也让现代化程度低的人们享受到了现代化的益处,比如便捷的药物、纯净水等等。便利获取的信息使得大部分人能够逐渐摆脱不知不觉的蒙昧状态,互联网时代导致的各行各业的成本与门槛的降低最终将使大部分人受益。这个如此便捷的沟通工具让商品的流通如此顺畅,生长于斯时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是幸运的,而互联网留给包装设计师与产品设计团队则是更多的合作与思考的巨大空间。只有直面这样的挑战,我们才可能正视现实环境中的包装设计所处的境地,并在正视其在当下这种前所未有的局面中的局限性,结合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才可能重新“发现”设计。

篇9

    我国民法、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 地位平等,且民事活动应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等原则。“平等”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的地位平等,它是民事活动的首要原则。“平等”是与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根本特性。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正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法律原则 上的体现。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2、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地位平等。3、民事主体受法律保护。平等原则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认真贯彻并切实保障这一原则的实现,反对特权,消除不正当竞争,健康发展市场经济具有深远的意义。“等价”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要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等价交换,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这一原则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在民法上的表现。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一般情形下一方当事人享受权利,也应向另一方履行相应的义务;而另一方向对方承担义务,也应享受相应的权利。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往往具有相对应性,即互为对价给付。2、当事人取得的财产与其履行义务的价值上大致相等。3、在共同从事某种民事活动时,各方当事人都应该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一方不得无偿占有、剥夺他方的财产,侵犯他方的利益。4、一方给另一方造成损害,应以得到同等价值的补偿为原则,使加害人的赔偿数额与受害人的损失相符。

    上述“平等”“等价”构成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而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最基本的特点,就在于行为内容的严重不等价,违反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而这种严重不等价并非受损方所自愿接受的,因此,这类行为违背了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从本质上应当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行为之一。它与因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而为的民事行为不同,这类行为中一方的意思表示不真实,常常与表意人自身的某种过失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或者并非由于获利方故意违法的行为而发生。因此,这类行为的违法程度往往是较低的。由于现实生活中不仅存在许多无偿的行为(如赠与、保管、借用、委托),而且基于各种原因,当事人在民事流转中也有可能自愿接受不等价的交换条件,对此,法律应予保护而不能任意干涉,故“显失公平”这一概念所揭示的,只能是民事活动中违反平等、等价原则,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愿的严重不公平的现象。而在一方并未明显地故意违法的行为诱使或迫使对方接受不等价条件的情况下,判断某一内容严重不等价的行为是否属于违背一方意思的显失公平的行为,除非受损一方明确表示异议并提出确凿证据,否则这种认定将是不可能进行的。因此,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将显失公平规定为可变更、撤销的民事行为,完全符合现实国情的客观要求,司法实践值得注重的是,民事行为可撤销与民事行为无效的区分,主要依据在于行为的违法程度。如果行为严重违背法律,社会公共利益,且其欠缺有效条件可依客观情形作出认定,就应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这类行为无须当事人提出主张,即自始绝对无效,如果违法行为程度较轻,且其是否欠缺有效条件必须经当事人提出请求方可认定 ,则属于可变更、撤销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变更;当事人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变更或者撤销,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自行为成立时起一年内行使请求权,逾期人民法院则不予保护(《贯彻意见》第73条)。这样既能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由,又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体现具体对待问题的原则。

    在民事活动中,民事行为内容的显失公平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果显失公平系由一方当事人故意实施的违法行为所导致(如欺诈、胁迫、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等),则该行为便不仅仅涉及到另一方当事人的个人利益,而且危及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安定。因此,这类行为应属无效的民事行为,在这类民事行为中,一方实施欺诈、胁迫等行为而使对方作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是民事行为无效的唯一原因,而行为内容的显失公平,则不仅仅是当事人实施违法行为有可能产生的结果,对于具体认定行为的无效不起任何作用。乘人之危行为是指一方利用对方陷入危难,有所急需、迫使其违心地接受重大不利条件的行为。乘人之危与胁迫一样,目的均在于使表意人屈服于某种强大压力而违心地进行意思表示。只不过在胁迫的情况下,表意人的承受的压力直接来源于胁迫行为人的威胁或强迫行为;而在乘人之危的情况下,表意人所承受的压力则是由其他原因造成,但行为人故意利用了这一特定条件,以达到争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很显然,乘人之危与胁迫等行为在违法性质上完全相同,都是违反了民事活动的平等、自愿原则,损害了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则将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从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分离出来,并分别赋予其不同的法律效果,这种作法,更为符合我国民事立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则。由此可见,我国所规定的显失公平行为,是特指不具备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无效原因,但行为人单方面获取暴利。在现实生活中,显失公平行为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形:1、一方慑于另一方所处之较强地位(如下级之于上级,小厂之于大厂),违心地提出或接受对方提出的重大不利条件;2、一方利用对方轻率,无经验,提出或接受对方提出的有利于自己的重大不公平条件;3、一方居于陷入危难,有所急需,不仅不主动提出或接受对方提出的重大不利条件;4、法人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负责人以权谋私,不惜损害国家或集体利益,故意提出或接受对方提出的重大不利条件。

    分析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发生的原因、情形,可以看出,显失公平的根本特点,在于行为内容的的严重不对价,违反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即合同的内容对双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一方承担更多的义务却享有更少的权利,而另一方享有更多的权利却承担更少的义务;获得利益的一方当事人所获得的利益超过法律所允许的程度;受害的一方是在缺乏经验或紧迫的情况下实施的订立合同的行为。

    综上所述,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有以下三点:1、合同的内容在客观上利益失衡或者不平衡。2、受有过高利益的当事人在主观上具有利用对方的故意;3、显失公平的发生时间在订立合同之时。

    鉴于显失公平的特有性质,为保护交易安全,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在审判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民事行为内容的显失公平,以当事人所获利益与其所支付的代价严重不相称为基本特征,因此,显失公平只能发生于双方有偿的民事行为,单方行为和无偿行为不存在对价关系,无所谓显失公平。

    2、行为内容是否显失公平,必须以行为时的实际情况予以认定。因此,行为成立或履行后,标的物价格因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或其他原因而发生重大变化的,不属显失公平。

    3、显失公平行为中,受损人提出或接受重大不利条件必须是违背其真实意思,对此,受损人在主张行为变更或撤销时,应负举证责任。

    4、显失公平的变更、撤销请求权应属于该行为的受损方当事人,但在获利方当事人不存在故意违法行为的情况下,如果受损方要求撤销行为,而获利方要求变更行为内容以维护行为的效力,对获利方的主张应予支持。

    5、显失公平的合同和民事行为是相对无效的,其在被撤销之前是有效的。这种合同,行为在撤销之前,虽然具有可撤销的因素,但是是否撤销或变更,当事人在没有作出意思表示之前,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没有裁判之前,不能认定合同、行为就是无效的。尤其是在超出法定期限当事人不对合同提出撤销或变更的请求的,该合同就继续有效,不能让它的效力有所影响,当事人也不得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

    参考书目:

    1、梁书文、回泸明、杨振山主编的《民法通则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

篇10

活动主题1: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材用两幅图及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认识当地富有特色的民居,并思考其特色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落实课标“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风俗”的要求。教材首先给出乍得首都恩贾梅纳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引导学生读图归纳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然后展示非洲乡间的茅草屋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种特色民居的形成原因,理解民居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此活动教学应结合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由简到繁,由浅入深,设计活动过程,分步骤达成教学目标。 

第一步:读图、描图,认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纬度位置特点。 

【活动任务】①读图8.2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描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并说出它们分别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什么方位;②根据纬度位置,说出其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哪一带。 

【活动意图】通过读图、描图、析图,引导学生掌握本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认识区域从位置开始。 

第二步:读图、圈图,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点。 

【活动任务】读图8.2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圈出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归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热点。 

【活动意图】通过读图分析,认识本区主要的地形区,并进一步归纳本区地形特点,掌握认识区域地形特点的方法。 

第三步:补充非洲气候图,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特点。 

【活动任务】①说出刚果盆地的气候类型,找出刚果盆地向南和向北分别有哪些气候,并尝试归纳本区气候的分布特点;②找出本区分布最广的气候,读图8.28“恩贾梅纳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说出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 

【活动意图】巩固大洲气候的学习方法,掌握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为认识本区其它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做铺垫。 

第四步:收集非洲民居资料,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活动任务】展示“茅草屋”图片,说出该民居特点,分析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意图】在认识了本区的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之后,再认识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念,水到渠成,有效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活动主题2:用实例说出本区的经济特点及影响 

本活动以加纳为例,通过对加纳进出口商品、进口额和出口额等资料的简单分析,加深学生对本区单一商品经济特点及其弊端的认识,并进一步启发学生为本区经济发展提供建议。教材中此活动设计的四个问题彼此关联,逐步递进,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由浅入深,但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较单一,教学中可采用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角色表演”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表演中发现本区的经济特点及问题。 

【活动任务】模拟加纳与其它国家之间进行进出口贸易,详见表1。(活动准备:将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6人;准备好部分商品参考价格,以备学生活动时使用) 

学生小组内模拟,结束后各组派代表汇报外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问题再进行讨论,提出对经济可能出现的影响,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 

【活动意图】学生在互动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加纳需要进口的商品价格高,可供出口的商品价格低,在这种不平等的贸易中,反方会发现自己很吃亏,总是入不敷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了解这种贸易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国家财富的不断流失。师生互动中,学生思维火花不断碰撞,从而得出经济以初级农矿产品生产为主的国家,只有重视教育,发展科技,加快工业化步伐,才能摆脱贫困与落后,这也为第三部分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 

活动主题3:思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 

教材在本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这一主线,但第一部分以自然环境为主,第二部分以人类活动为主,第三部分则重点介绍本区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在本部分安排“人地关系问题的思考”这一活动。活动设计了若干条促进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和建议。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和已有认知,对这些建议按重要性由高到低排序,不同学生可能排序有差异,只要能说出理由,都要鼓励,促使每一位学生形成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活动任务】*查阅资料,将以下选项按因果关系填入图2的框图中。 

A.人口增长过快 B.需要增加劳动力 

C.粮食产量下降 D.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E.粮食需求量大 F.毁林毁草开荒 

*黑非洲已陷入人口、粮食、环境的恶性循环,导致经济一直比较落后,难以摆脱,请大家集思广益,看看有哪些办法可以促进本区发展,摆脱贫困。 

*下面是一些专家提出的建议,你认为有道理吗?请将这些建议按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到图3的金字塔中,并说明理由。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D.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