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03:4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

篇1

【关键词】情绪管理 高校 人本管理

一 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空前关注,大学生所面临的各方面的压力也不断增加。过大的压力易使大学生情绪波动,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中,这不仅会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致使他们学习效率低下,甚至还会给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由于大学生正值青春期,大多是独生子女,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期,存在着很多特有的性格和情绪特点,这些特点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帮助大学生调整、控制或者释放自己的情绪,使他们在大学的学习和工作中更积极、更有效率,无疑是高校管理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成长中陆续暴露出一些严重的由情绪引发的心理问题,并且已直接反映到行动上,迅速演变为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如懒惰、学习不积极、上网成瘾等,其中极端地表现为大学生自杀和暴力行为不断增多。而暴力事件在大学校园中也在逐渐增多,正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事实证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 关于情绪管理的研究

1.国外关于情绪管理的研究

国外对情绪管理研究的时间相对较早,内容也较为丰富,如:对情绪管理内涵的研究、对员工情绪管理的研究、对儿童情绪管理的研究、对青少年情绪管理的研究等。综合相关资料,对情绪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情绪管理的影响因素上。以下是部分因素对情绪管理的影响的主要表现:

关于主观体验对情绪管理的影响,walled 和smith 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进行研究,得出情绪调节的方法或技能因不同情绪而异的结论:对于愤怒和羞愧,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情绪调节方法;对于悲伤,寻求支持是最好的情绪调节方式;而对于创伤感,远离创伤源是最好的情绪调节策略。

关于家庭因素对情绪管理的影响,Halberstat 等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及其与同伴交往能力,与其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密切相关,父母情绪表现积极的儿童在同伴中往往表现比较积极。Dcnham 等人指出,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同伴交往能力。因此,如果父母能经常以适应孩子情绪社会化实践的方式,对孩子的情绪发展做出反应,会对孩子的情绪管理策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早期社会化的影响不同,儿童的情绪管理的发展轨迹存在性别差异。Malstesta 和Haviland(l982)的研究发现,母亲常对女婴表达的愤怒做出严厉反映,而对男婴的愤怒则较少做出同样的反应。男孩在表达愤怒的方式的选择上较少受限制,而且他们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心理更舒服。Denham、Baret 的研究也证实,女孩调节消极情绪的能力明显受到父母在其早期社会化进程中教养方式的影响。

关于年龄因素对情绪管理的影响,国外学者研究得出:儿童情绪管理的方式随着自身动作能力的发展而发展(Rothbart,1991),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随其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而发展(Strayer,1989),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更多地利用认知策略以建设性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情绪(Eisenberg&Moore,1997)。关于社交因素对情绪管理的影响,Lempers 和Clark-Lempers(1992)通过对冲突行为的研究发现,情绪管理依情绪指向者是否是朋友有关,朋友之间情绪调节较好。在封闭的社交情境中(与谁交往以及交往多少时间毫无选择),朋友间的冲突比非朋友间的冲突更剧烈和持久。日常观察研究发现,人们更容易对自己的亲人发火,而对外人常表现出有所调节的情绪行为。与之相应,情绪调节的选择似乎也取决于情绪指向者是否是权威人物。

Underwod,Cnie 和Herbsman(1992)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人们很少对权威人物表现愤怒,而对非权威人物,情绪调节就相对具有更多的自由度。

另外,国外关于情绪管理方面的著作比较多,如艾伯特·J. 伯恩斯坦博士著有《情绪管理》一书,这本书对情绪爆发问题进行了透彻研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阐述了处理不同情绪爆发问题的策略;凯·洁莉的《办公室情绪管理》一书很详尽地阐述了企业进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及企业如何进行情绪管理。这些著作都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了解了情绪管理的方法以及如何排解负面情绪对我们生活或工作的不利影响。

2.国内关于情绪管理的研究

在国内,很多学者也对情绪管理的各个方面有相关的研究,如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图书管理员等,但研究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是简单介绍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关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国内学者主要从影响身心健康、工作成绩、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如何进行情绪管理,则提出了一些生理或心理方面的调控方法和技巧。

师曙光在《情绪管理浅析》一文中对情绪管理进行了简单介绍,提出情绪管理的步骤:调整认知、控制情绪、释放压力、平衡心理、放松身心及控制情绪的小技巧,如放松法、转移法、拖延法、环境改变法、训练法。葛荣晋、许若兰在简单介绍情绪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进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企业进行情绪管理的策略。而刘芳的《情绪管理学》和王淑俐的《情绪管理》都对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特有的情绪做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如“从失败中寻找珍珠”、“从抑郁到想得开”等话题。

三 关于高校情绪管理的研究

在国内,大学生情绪管理自1999 年开始逐步受到心理学者的关注,在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上,有关高校情绪管理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及和讨论,但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性研究。而有关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论文也只停留在表面的现象和对策研究。通过对CNKI 以“大学生情绪”为主题进行跨库精确检索,可以得到关于这十年相关研究的基本发展态势,见表1。其中期刊84 篇,硕士论文17 篇,重要会议论文14 篇。可以看到我国关于“大学生情绪”的研究尚且处于日常话语阶段,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相对的研究领域。而对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研究,经CNKI 精确检索只有14 篇,研究的内容也很浅显,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深入系统的研究。

在对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讨论中,每位学者都做了自己独到的解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刘玉梅、徐建军在《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一文中提出情绪管理的作用:情绪管理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剂”,情绪管理是创新能力的“激发器”,情绪管理是身心健康的“护航者”,情绪管理是健全人格的“塑造者”,并提出情绪管理的常用方法:利用音乐进行陶冶、积极进行情感梳理、展开想象、保持适当的幽默、求助于心理咨询。许若兰在《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情绪教育研究》中提出了情绪管理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大学生情绪管理应该贯穿于高校管理的整个过程。孙娜在其《大学生情绪管理方法新探》中提到了为了进行有效的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本人应注意提高情绪感知能力和角色认知水平;学校应通过开设情绪管理课程和开展第二课堂特色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

我们将情绪管理界定为个体在遇到与个体发展不利的情绪时,积极寻找情绪策略,以有效的方式解决情绪不适的管理。本文中,情绪管理与情绪调节、情绪控制等相似概念是不同的,其主要区别在于:情绪调节和情绪控制把调节和控制的对象默认为负性情绪,而情绪管理所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负性情绪,还包括正性情绪以及情绪强度等刺激、反应。情绪管理的核心在于对情绪情景、情绪类型以及情绪强度进行管理。情绪管理的目的是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学者们为我们未来的情绪管理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未来的情绪管理发展趋势应更注重人本管理。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和主体性,要求管理以人为核心,注重人的情绪和情感,关心被管理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分析出导致被管理者情绪变化的原因,对他们的情绪进行正向的引导和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困扰,消除消极情绪,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有利于被管理者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组织的发展。情绪管理正是在这种情景下出现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人本主义为管理原理对个体或群体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高校情绪管理顺应了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和教育界的重视。

注 释

①刘玉梅、徐建军.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4(3)

②孙娜.大学生情绪管理方法新探[J].学理论,2010(8)

参考文献

[1]李永鑫、李艺敏.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2

[2]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3]许若兰.论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情绪教育[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4]叶小卉.浅谈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8(23)

[5]薛永苹.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8(04)

[6]王学红.浅议大学生的情绪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7(36)

篇2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高校师生 情感缺失 情感互动 情感交流

一、引言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高级阶段,无论在教学场地、校园设施、师资配备,还是知识细化、学术储备及文化生活各方面,相对中小学而言都有较大幅度提升。然而高校中师生情感缺失却是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

师生双方情感就是指师生在教学中双方互相产生的情感体验。罗杰斯曾高度强调教学双方的情感体验,他在《学习的自由》(Freedom to Learn)一书中指出:“这种有意义的学习的发起,不依赖教师的教学技术,不依赖他在该领域的精学博闻,不依赖他的授课计划,不依赖他对视听教具的运用,不依赖他的授课和演示……众多的书籍……促进意义学习依赖于促进者(facilitator)和学习者的彼此的情感体验。”[1](Rogers,1994)

针对大学英语这样一个情感体验关系大、教师影响力强的课程,大学英语教学和师生情感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对实现认知和情感的双重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师生情感缺失的现状及表现

据《中国教育报》对北京几所高校的调查[2],对“你现在是否有和老师课余交流的时间与机会?”,大学生们回答“基本没有”的占41%,“有,但很少”的占49%。在殷红等2007年发表的文章中[3],其问卷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都认为二者之间沟通次数太少,一门课程结束后,许多学生都从来没有和专业老师交谈过,很多老师都不认识自己上课班级的学生。我作为高校教师也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在四个班合计163人的学生中,认为自己和教师情感沟通充分的学生只有31人,仅占总人数的19%。觉得自己和教师情感沟通欠缺的有68人,占总人数的41.7%,而在这部分学生中乐意主动和教师沟通的只有35人,也就是说有一半的学生虽然意识到了师生情感欠缺却选择无动于衷。以上调查虽然在样本数量和范围上都有局限,但说明就学生体验来看,和教师的情感状态并不理想,沟通的愿望并不强烈,从侧面上印证了高校师生情感缺失的状态。

从教学安排来看,“上课聚首,下课走人,互不打扰”几乎成了高校一种常态。从师生关系来看,那种尊师爱生、相互依存的感人场面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为了各自利益而教和学的实惠场面[4]。很多高校学生都信奉:“怎么教是你教师的事,怎么学是我自己的事,相安无事就是最好的事。”不少高校教师也无奈地想:“我只要按规定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的好坏是学生个人的事,与我无关。”从高校课堂教学来看,很多高校大学生对自己要求不高,满足于及格了事。课堂上的学习相当被动,一般都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麻木地听。从教学管理来看,一些高校教师,尤其是非专业学科的高校教师对教学管理怀有一种矛盾心态:不管吧,会纵容学生,放任自流;管吧,又怕学生觉得自己“多事”,招致反感;就算管;有的学生也不当回事儿,做面子应付过关。教师处于一种“想管又不敢管,管又不一定管得好”的尴尬状态。

三、大学英语教学对弥补师生情感缺失的重要性

(一)教与学群体的广泛性

大学英语是高校必修基础课,就是不管什么专业,几乎所有学生都得学。随着逐年来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按一所高校所有大一、大二学生总数来算,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这也同时决定了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在高校教师中的巨大比例。在高校教师中,大学英语教师的数量往往是位居前列的。作为一门涉及如此多师生群体的课程,其对师生情感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二)教学安排的权重性

从教学安排上看,大学英语的课程一般一周4―6节,学长两年,这在专业分科比较细化的高等教育中已算较多,所占学分也比较重,甚至超过了一些专业课程。这也足见高等教育对大学英语的重视。比起其他课程教师来说,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接触的时间较多,这就决定了英语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密切得多。众所周知,高校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主要集中在课堂,因而,大学英语教学对促进高校中师生情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外语学科的特殊性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课程,与情感的关系更为密切。Stern曾指出:“情感对外语教学的作用至少与认知活动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5]。”就学生而言,他们在缺乏真实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要克服母语转换成英语的心理障碍,并且在实际转换操练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失误或差错。对大多数人而言,英语学习都是一个交织着成功和失败的过程。既有不得要领的困惑,又有茅塞顿开的兴奋;既有顺利过关的喜悦,又有功亏一篑的沮丧;既有表现出色的自豪,又有发挥欠佳的懊恼。这些复杂的情感体验必然对英语学习的行为和效果带来波动。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意义上的,更重要的是师生情感上的互动,能够激励和感染学生,调整学生的心理情绪,从而对英语学习乃至其他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增强师生情感的途径

(一)强化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的情感互动

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和培养最直接的场所。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在促进高校师生情感方面的重要责任,要摆脱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上课的消极心态,而应把每堂课当做是自己在教学路上和学生一起探索的一步步征程来认真对待。另外,仅仅是大学英语教师有积极性也不够,尤其是像大学英语这样的课程,舞台上的“独角戏”对教师而言很辛苦,效果也不一定理想。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是开放式的,课堂氛围应该是轻松活泼的,是师生双方热情参与的“情景剧”。虽然语音、语调、语法和语言表达是语言类课程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形式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是大学英语教学趣味性、生动性的保障。普通的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学生示范、模拟讲解、情景演示等都是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方式。借助现代化的手段,电脑多媒体已进入很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信息量丰富的课件、生动的音频、视频资料,都是提高英语兴趣、活化课堂的好助手。还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时也要“投其所好”,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英文歌曲、英文游戏、英语流行语、英语表演剧等,让他们感到英语的实用性和乐趣。除此之外,一些课堂细节诸如大学英语教师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肯定的赞许、一下鼓励的掌声都可改变课堂沉闷的氛围,缓解学生焦虑,成为促进情感的调料。

(二)增加大学英语师生课外情感交流

师生情感交流不限于课堂,课堂外的情感交流亦很重要[6]。课外的情感交流不仅能够弥补因课堂时间有限而带来的交流不能或不充分,更能增进师生感情。然而,课外沟通却是师生情感交流和培养的薄弱环节。就学生而言,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80、90后,他们往往个性鲜明,喜欢追逐社会潮流,我行我素,不受约束。不少高校学生担心和教师的过多接触会成为他们的束缚。就高校教师而言,除了教学,对自身的科研素质也有更高要求。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座谈研讨等也是高校教师的必修课。很多高校教师忙于自身学术,缩减了与学生情感交流的时间。此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大学生们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和就业压力,对教师认可度和信任度的降低,不愿花更多时间和工夫与教师进行课外情感交流。

对于大学英语这样一个外语学科,很多学生畏难情绪重,过级压力大。不仅课堂上缩手缩脚,课外就更是无所适从甚至置之不理。大学英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以一颗真诚的心在与他们进行沟通,有情感的投入而不是简单的解决疑难。其实,课外交流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内容并不完全拘泥于学习。除课后答疑、单独指导外,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采取更加主动的姿态,面对面谈心、关心学生的生活、参加学生班级活动,如比赛、辩论或社会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网上交谈或电子邮件也是课外沟通的有效方式,既方便快捷又拉近距离。很多学生觉得网上比面对面交流更轻松自然,又保护隐私,尤其适合一些比较害羞内向的学生。

五、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对促进高校师生情感交流,改善高校中师生情感缺失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师生双向的输入输出才能成为情感的载体,但在这方面,高校及高校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作为新生们最先接触到教师,英语教师给他们留下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整个教师群体的看法,而且学生步入高校后,很容易出现浮躁的情绪,丧失学习目标,在适应新生活、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正是需要有人加以引导的阶段[7]。大学英语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出击,对学生关心爱护,一点一滴的细节都可以是情感的累积。让他们克服对英语的畏难情绪,提高兴趣和自觉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英语学习。除了课堂教学,强化课后交流也是弥补情感缺失的一个重要环节。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格尔曼(Daniel Goleman)在他的畅销书《情感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中提到,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不管是在以往的教育还是在目前的教育中,人们过于强调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而忽视了非理性方面的发展,造成“情感空白”(emotional illiteracy)[8]。相信通过大学英语教学的情感互动,大学英语教师用心中的爱,用行动的真诚,一定可以填补情感的空白,实现师生情感的互动,创造更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Rogers,C.R.& Freiberg,H.J.Freedom to Learn(3rd Ed).Columbus,OH:Merrill/Macmillan,1994.

[2]卢丽君.新时期大学师生关系评点[N].中国教育报,2004-9-10,(10).

[3]殷红,汪庆春,李良.高等学校和谐师生关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8-140.

[4]谢斌.试析高校师生情感的失落[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1):80-83.

[5]Stern,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6]律璞,侯红梅.高等院校师生情感交流之途径探析[J].消费导刊,2007,(12):154.

篇3

论文摘要:与理性教育、认知教育不同,情感教育是通过对受体施加教育力量,使其情感得以升华从而完善其健全人格的教育。从教育方式和实施过程上的视角观测,情感教育主要表现出审美性、创造性、兴趣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就目前高校的现状而言,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缺失表现突出,必须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方可完善现代教育机制,提高教育效果。对大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必须以学校为主要教育阵地,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两翼,通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微博等形式全面展开。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情感教育;教育途径

长期以来,高校往往只关注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和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视了对大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然而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已随之成长为当代所谓的“新新人类”,他们在情感发展上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时代特点,因此,情感教育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情感教育的对象则是人的情感生活领域。人的情感发育过程是在教育中成长成熟的过程,它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人的情感生活是极其丰富多彩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伴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的其他心里领域的发展一样,都离不开专门的教育——情感教育。重视情感教育,就是要关注人的情感方面怎样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不断向新的高度迈进。情感教育关注人的情绪机制怎样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协调统一地发挥作用,来达到其最佳功能状态。情感教育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审美性

情感教育的审美性特点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过程已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和获得过程,而是成为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教育活动,它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主动投入又被深深吸引的联合活动,并且活动本身成为双方心灵共同创造的东西,还是双方本质力量的外化和现实化。

(二)创造性

情感教育的创造性有两个含义,1、指情感教育并不是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和统一上网模式,它需要教师依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和学生特点个性的实际情况,在情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2、指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兴趣性

情感教育的兴趣性是指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它能让大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进一步的发展自己的兴趣品质。情感教育的兴趣性特点并不是说教育要迎合大学生的多方面兴趣,而是那些与学习任务、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兴趣才是应该被尊重、被培养和被发展的。

(四)成功性

情感教育的成功性是指要创造条件确保每一个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在日常交往中也能有被人尊重的体验,从而能够建立起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产生积极的自我接受,并且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有机会取得成功,体验成功,并在成功中受到健康向上的力量。

(五)灵活性

情感教育的灵活性特点是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加强对情感方面教育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大学生自身个体的实际情况、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个性特征以及社区文化特征等因素来决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因为现在一些固定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所以只有合理地利用各个方面的因素,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才能激发起大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在认知与情感两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二、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缺失与补救

(一)感恩教育

感恩是指受帮助者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人性教育。”然而当代大学生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都缺少一种感恩的情感。

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彼此合作、协同推进。

1、家庭教育中要培育子女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使他们经历一定量的“吃苦”体验,使他们懂得家长的辛苦,懂得对家里的责任,而不是事事都满足他们;要积极鼓励子女参与家政管理,使其在家政管理中意识到财富的来之不易,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并从中体会到深切的养育之恩。

2、学校教育要使大学生认识到自身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意识到自身是社会成员之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在享受这些资源的时候体会其中的恩情,从而学会感恩社会并且愿意回报社会。可以在学校开展一些活动,通过贫困助学、勤工俭学等方式让大学生在互相帮助中获得温暖;也可以通过策划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成立以“感恩”为宗旨的志愿活动组织等形式,使大学生获得感恩社会的情感体验;还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获得感恩社会的技能;还利用感恩节、母亲节、教师节等,来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利用大众媒体的公益广告等鼓励感恩行为,形成有恩可感、知恩图报的良好氛围,让大学生逐渐懂得感恩、愿意感恩。 转贴于

(二)责任教育

“责任教育是通过多种教育手段,让受教育者明确自己的责任,认识自觉履行责任的重要意义,增强自己的责任心,树立责任权威,努力形成人人讲责任,个个负责任,以自觉履行责任为荣,以逃避责任或对责任打折扣为耻的良好社会风气,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和人民的幸福”。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社会责任感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具体点说就是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而社会责任感淡化在当代大学中表现极为突出。有些大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是虽然有一定认识的,但缺乏足够的爱心耐心,道德情感淡漠,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利己主义思想严重,加之,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其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致使这种社会责任感的淡漠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学校在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社会责任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可以将大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结合起来,目的就是要教育大学生懂得承担、能够负责的精神态度,创造情境让大学生获得自尊感、满足感、荣誉感等责任情感体验,用情感引导大学生懂得承担责任,并且使当地将责任情感推广到国家和整个社会的角度,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工作者要时刻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态度的动向,从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出发,解决微观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课题研究,了解大学生近期思想状况,以此为基础预设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以及结果,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环节,把握责任教育时机,让社会责任情感教育变成学科教学的一部分。

2、媒体环境、校园文化等也是一条有效的德育渠道。媒体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以及大众传媒对于特定社会事件的报道与评论,还有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针政策的报道。这些都是增强大学生社会意识、公共意识的很好的教育素材。因此要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与教育功能,增强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命运感,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世界,使其视野不仅仅局限于身边的人和事,不仅仅局限于追求物质利益,而是要把视野多放在社会和国家的状况上。校园文化是情感教育中的环境熏陶,校园文化能够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熏陶,让大学生能够拥有担当建设和谐社会的责任以及树立服务社会的理想。

3、社会实践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情感教育方式。社会实践既可以磨练意志又能够锻炼能力,社会实践后的活动总结还可以互相交流心得,提高大家的认识,让大学生体验社会中的种种困难情况,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热情,让其了解社会现实中的种种艰辛,增强大学生的能力,进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

三、大学生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通过社会实践渗透情感教育

人的思想的形成发展的直接现实基础就是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大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大学生的自强、诚实、守信、自尊、仁爱、责任感、荣誉感、正义感等积极情感是通过社会实践一步一步激发而形成的。社会实践是以社会为课堂、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教师、以大学生能动参与为主要途径来发展大学生的素质、增长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社会实践影响着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发展。在社会实践中还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各类社会现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社会公益意识、爱国主义情感、理想道德信念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会底层,与群众直接接触交流,更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和同情心,能够进一步培养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知恩图报的道德情感。

(二)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构建情感教育基地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学生为主题,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的群体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重要的指引导向作用,它可以将情感教育与学校的各项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的一部分,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情感思想产生影响。校园文化活的基本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科技学术活动等。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把情感教育寓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让大学生在活动之中得到教育和启迪。

篇4

论文关键词:教育管理;情感管理;工作理念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是激情四射、活力迸发的时代。正如奈斯比特所言:“我们周围的高科技越多,就越需要人的情感。”同时,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由此可见,情感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最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就是要做到坚持人本主义的思想,注重情感关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用爱和责任为青春导航,同时也能凸显主体间性教育的内涵,使学生充分施展自我才华,激发内在的发展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当前大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分析及情感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他们是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新一代,改革开放30年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对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及行为选择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对当代大学生情感的冲击尤为明显。作为新生代的他们,思想认识标新立异、个人情感自由表达、追求自我实现、追逐时代风尚、体验观念开放。他们虽然知识富有,但情感淡漠,缺乏感动之心、体谅之怀;他们虽然享受着来自社会不同层面的关爱,但缺乏最基本的感恩回报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普遍存在情感缺失。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突现的问题和矛盾也对他们造成巨大的影响,深入触动他们的心灵和人格。

在大学生思想多样性和需求多元化的现状下,高校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很难奏效。现在很多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忽视了情感在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极易导致大学生的认知和动机趋向功利,使原本缺失感恩体验的教育更加肤浅。当前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人文情怀流于形式,学生对于教育管理效能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概念”的状态。减弱了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掩饰了学生渴望求真的需求,导致了心理世界的荒漠和不和谐。单纯的教育管理工作不能直接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因情感需求而产生的问题,情感的问题还是需要情感管理这把钥匙予以解决。如何结合教育管理新的实际加以运用,特别是要研究和探索如何增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感染力、吸引力、说服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教育管理工作中融入“情感管理”的理念。

二、情感管理的内涵以及情感管理在教育管理运用中的本质特征

情绪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是有着丰富情感生活的高级生命体,情感是人的精神生活中的核心成分,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发展需求中起着动力效能和组织作用,支配和影响着个体的意识和行为举止。所谓情感管理,就是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及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现实,管理者以至真至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情感沟通和思想交融,满足被管理者的内在心理需要,形成融洽和谐的工作和学习氛围的一种高层次科学管理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以人为本,以情感为动源,以和谐为基石,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实践精神、以强化组织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全新的管理理念。

情感管理是现代教育管理技术中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方式。情感管理就是要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以情感为特征,以师生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石,营造出情感管理的和谐环境。对学生进行情感管理,就是要不断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思想认识的双向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生活激情,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心甘情愿地服从规范,接受教育管理。教育者要创造出一种环境,有效地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使之转化为一种动力,从而转化为成长发展的能量。有别于过去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单纯的“说教”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充分尊重人的需求,用情感去引导人、感染人、教育人,引起教育管理双方情感的互动和共鸣,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将情感管理运用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主要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热情,化解教育管理中的消极或对抗情绪,促使学生刻苦努力,健康成长。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和集体的向心力和感染力,实现人性化管理。

三、情感管理在大学生教育管理运用中的路径选择

情感管理运用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其所依附的个体亲身体验的现实之间去寻找联系,帮助学生重构学习及生活的规则和秩序,实现教育管理的最大价值化。

1.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树立以生为本的情感管理观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遵丐曾经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对学生必须心中有爱,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工作目标,用崇高无私的师德,点点滴滴融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真诚热情的心去感化每一个学生,在教育管理中注意言行一致,真正做到与学生相处言而有信,行而必果。教育管理的双方要置身于平等的位置,通过彼此之间的心灵对话、情感互动来获得学习和发展的动力,保持学生的心理天平长期处于平衡状态,这样进行教育管理才会有效。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允许彼此之间思想交流、情感碰撞,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和建议要重视,使他们有自尊感和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从而让学生获得满足感。

2.合理应用情感激励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发展动力

情感管理是一种粘结剂,能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为人生的发展积累资本和能量。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赫德尔曾经说过:“没有激情,我们情感中的活力都会沉睡。它是我们内心的导火线,火花将燃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越强烈越能强化需求动机,形成发展的内驱力,以情感去激励鼓舞人,其力量是显而易见的。情感具有动力性,教育管理中的情感因素,视之无形闻之无声,却能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运用情感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不失时机的赞扬学生,用真挚的语言、表情,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培养、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当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时,要及时给予祝贺和奖励;当学生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给予慰藉和鼓励,促使学生对教育者萌发感激之情,进而产生认同感、信任感和亲切感。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了解社会,正视情感问题,体会父母的不易与艰辛,珍视与朋友的真挚友情,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知道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分析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感觉到感恩和责任,产生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量。

3.优化成长氛围,不断塑造凝炼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软性教育管理手段,优化校园氛围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是情感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历史、规章制度、校风校训、治学理念、文化活动构成的心理氛围等,优秀的校园文化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对于调控学生日常行为和校园生活风气有着重要影响。

篇5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班级情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了“以人为本”的班级情感文化建设理念,提出构建班级情感文化的方法和措施,以期促进班级文化的深层、和谐发展。

[论文关键词]以人为本 情感文化 情感育人 民主管理

班级是高职院校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也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管理单位。班级有着不同于课程教育的文化育人方式,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方式、培养质量。班级文化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谓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应该构建班级情感文化,来影响和推动其在班级这个集体中的健康成长。

一、班级情感文化构建重要性

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中心,是学生在求学阶段接触最多、生活时间最长的集体。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必须适应我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创造一个适应学生成长的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教育需求、情感需求、道德需求,求得每一个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班级,它的管理是在文化的沙漠中进行的,那么,学生心智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就必将会失去生存的土壤,这样的教育就必然会枯燥乏味,黯然失色,这样的集体就必将没有生气。

亚斯贝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陶冶。而陶冶离不开情感文化的渗透。创设一个人文的情感化的班级环境,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人的情感往往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以人为本,构建积极的班级情感文化,能使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平等、友好相处,形成奋发向上的气氛,使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向着正确、积极的方向发展。这种班级文化一旦形成,将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对正在成长中的年青一代更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把教育思想渗透于整个文化环境之中,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和谐班级的创建。大学生情感丰富、思维活跃,思想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作为高职院校的班主任或辅导员,要想管理好这个群体,带出一个理想中的班级,班级情感文化建设既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二、“以人为本”的班级情感文化建设理念

古希腊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思想、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要求自我表现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在班级管理中, 他们往往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位班主任曾这样说过:“班级管理犹如将对兵,班主任要一呼百应。”结果该班主任费尽心思,却百呼不应。问题在哪?问题在于该班主任忽略了学生的需要。作为班主任,不能总把自己放在一个师长的地位上来管理班级,不能单向地灌输和命令,否则会使学生反感而产生抵触情绪,这样便管理不出一个和谐的班级。因此,在新教育理念下,新型班级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情感文化理念。

“以人为本”班级情感文化理念,就是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以人为本,做到有一颗爱心,心中时刻装着学生;有一颗诚心,诚心诚意与学生交朋友;有一颗公心,公平合理办事,让学生心服口服;有一颗热心,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一颗真心,真心实意解决学生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同时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给学生一个自由自主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中锻炼和提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反对对学生进行强制与命令、灌输与说教、压抑与责骂,不能扼杀学生的主体性。

坚持“以人为本”班级情感文化理念,才能使班级管理成为充满“爱意”的管理,成为富有“诚意”的管理,成为饱含“情意”的管理,成为体现“创意”的管理,成为透视着“理性”的管理。这样班级里才会充满温馨和人情,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亲情家园,才会洋溢着人文精神的芬芳,成为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乐园。

三、“以人为本”的班级情感文化的构建尝试

(一)以爱诠释教育,以情接近学生

班主任工作所涉及的是一个个细致微妙的内心世界,只有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以心交心,才会发现教育之美。感觉到育人就是一种幸福。

1.倾洒爱心,情感育人。大学生远离父母,步入校园,他们需要关心、爱护。班主任要有博爱思想,要走近学生,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以诚相待,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化。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不会也不可能有对其真理的追求”,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师生关系的亲和性是保持和激发学习动力的重要基础。因此班主任通过真实的情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级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就是他们心灵的导师,要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当一个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热忱的爱护和关怀,得到良好的感情体验时,便体会到了学校的温情、社会的温情,从而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步懂得应如何用高尚的道德情感对待别人,正确看待人生。

2.涵养耐心、宽待学生。耐心是一种素质。必要的宽容,适度的激励,犹如春日的一缕阳光,能温暖人心,点燃心中奋斗之火,能给学生以信心,让学生坚定前进的道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班主任对学生要信任和宽容,特别是学习等各方面相对弱一些的学生,班主任决不能低估这一群体的作用,学生犯错误时,批评要注意场合和方式,语言不能尖酸、刻薄。讽刺、挖苦、辱骂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学生越滑越远,其实许多逃课、旷课、扰课的学生也就是这样形成的。班主任的一句话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反之,尊重学生,鼓舞激励,善意教育,往往如春风化雨,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3.倾心谈话,架设情感之桥。大学生情感体验强烈而富有热情,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班主任要注意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所起的作用。班主任要经常通过与学生的促膝谈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心理或思想问题。首先要将事情的情理讲清,试着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了解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及相应的对策。而后提出自己个人的想法供学生参考,注意摒弃个人的偏见,就事论事,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由学生自己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班主任应该关心这个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和关怀是沟通老师和学生情感的桥梁。实践证明,这种无穷的感化力量是其他任何教育方式也无法取代的。

(二)以情激励学生,让班级焕发生机

优良的班风对学生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巨大的激励作用,能使班级中的每一个人都精神振作、身心愉快,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相互之间高度信任,人际关系和谐,使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在一种积极上进的情感文化中健康成长。

1.激情励志,确立班级精神。文化是一种底蕴,人格是一种修养。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文化,让班级凝聚成一种精神。因此,班级教育应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努力营建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文化氛围。

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倡导“自信、励志、合作、竞争”的班级理念,倡导“种下思想,收获行动;种下行动,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品德;种下品德,收获命运”的成长理念。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努力形成“博学、勤奋、创新”的优良学风。同时,积极创设文化育人氛围,在学生教室中张贴名人名言,鼓励学生多看些名人传记,激励学生学习成才。让学生每时每刻都受到一种人格精神的熏陶,逐步形成“严谨、进取、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

2.发挥情感激励功能,在民主中实现管理。有意识地在班级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以人为本,在保证公平的情况下,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要将班级的管理活动制度化和指标化,同时让学生参与制度和指标的制定。比如,对于班委的任用,实行竞聘的管理制度,改变以往由班主任指定的做法。此外,还可以制定学生的综合测评评价指标,实行加分制,鼓励优秀宿舍,鼓励集体或个人参加各项竞赛,让学生在成功中成长,使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气氛,认识到个人努力的重要性,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班主任也可以从繁重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

要发掘学生的个性,以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关怀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力,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那些本真的闪光的东西,让这些闪光点在班级建设中显现出来。例如,以班干部为核心,在定期开展班务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班级建设及管理,真正做到班集体人际互动,开发激励向上的东西,培养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就容易使班级获得考评成绩优秀,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集体由此而可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

(三)开展感恩教育,完善班级情感文化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行为 问题 指导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加入WTO,信息化、全球化、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快,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这对大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通过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格,获得宽厚广博的基础理论知识、精深先进的专业知识和科学人文知识,还需掌握新的信息技术,使个体获得长远的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大学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相应地,我们的教育活动将不再以传统的灌输知识为主,而应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研究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

一、大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记忆力、观察力、思考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力都有很大的发展。大学生学习既不同于儿童的学习,又不同于成人的学习。大学生学习既有一定的专业性、目的性和探索性,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表现出广泛的兴趣和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大学生学习有其特殊性:(1)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在学习中会有发现与创造,但其主要内容还是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与经验;(2)大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为前提的;(3)大学生是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前人的知识与经验,更重要的是对间接经验的学习与掌握,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服从于学习目的的;(4)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与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品德及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1]

二、大学生学习面临的挑战

(一)学习主体发生变化。

中小学时期的学习以教师为主,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大学生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创造性,即学生不仅能举一反三,还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活化所学知识。

(二)学习要求更多的自主性。

大学生学习从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与学习方式都更加强调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承担角色,主要强调学习的自觉性与能动性。大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第一,大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较大的选择性,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的课程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既有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又有辅修课程及大量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爱好、兴趣自由选择。大学生选择课程学习内容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学科内容与职业的契合性、学科的实用性、自己兴趣及将来的职业生涯选择和对自身素质的拓展等。如计算机、外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与热点,这是因为科技发展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再者,大学生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自学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学业拓展能力的重要指标。第二,高校更加重视学习知识活化能力,即知识应用能力,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都体现着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

(三)学习具有更强的专业性。

大学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基本的专业方向后进行的,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为明确,即是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所进行的学习;专业与学科群的划分也将大学生学习与未来职业生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专业学习要求大学生既要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与经典理论,又要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与专业基础。

(四)学习方式要求多样化。

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中心,学习获取知识的多元化带动了学习方式的变迁,网络又开辟了一条学习的新途径。大学开放式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成功之路,除课堂教学外、课外实习、课程设计、科研训练计划、学年论文、专家讲授、学术报告及走向社会的社会实践、咨询服务等都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道路。

(五)要求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并重,无知必然无能。

目前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一再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应试教育下那种只重视学生学习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教育模式,必须摒弃。

(六)大学生学习的研究探索与创新性。

大学生学习已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即对书本之外的新观点、新理论进行深入的钻研与探索。大学学习不仅仅在于掌握知识,更在于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与科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目前,高等学校普遍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课程设置、课程安排、课程衔接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创新性;加大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大学生学习行为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竞争不断增强,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行为上存在急功近利现象,具体表现在一部分学生在选择课程时表现为轻基础理论、重实用和技能的功利倾向,往往注重实用性,对一些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甚至财力和物力,而一些基础性的课程常常受到冷落,甚至无人问津。有些学生认为学校课程只要能通过,60分同100分是等价的,只要拿到毕业证书就行,“考证”、“考级”、“自考”、“专升本”、“出国”和“公务员考试”等才是学习的关键。这导致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书本与上课内容无关,甚至出现逃课等现象;还有少部分学生在学校里为了获得奖学金,盲目追求高分,忽视社会实践和能力的培养。最近一项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课外阅读花时间最多的是英语应试书和电脑网络图书。[3]

本研究选取广东十所高校的400名本科生作为被试,共回收396份,回收率为99%,其中有效问卷366份,占92%。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输入统计。

四、总结与建议

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育人思想,指出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动机、情感情绪、价值观,并使其达到和谐统一,从而实现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建构。良好的学习风格是高层次的学习观、内在的学习动机、深层的认知加工与较强的学习管理能力的一种有机结合,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因此,结合大学生学习行为特点,对大学生学习进行指导,使之逐步培养起良好的学习风格,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一)对大学学习特点的认识指导。

大学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加大、专业性增强的这些特点就间接要求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地记记背背就能很好掌握的,中学阶段的记忆术、题海术远远不能满足这种学习需要。学习者要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学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监控等策略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从而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高校应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有意识地构建起比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努力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个人需要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学习动机指导。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我的需要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的。我们现在提倡“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个人进步,但并不是忽视人生社会价值的意义。如果个人的需要经不起社会的考验和评价,即使个人需要满足了,也并不代表你就拥有了幸福和快乐。再者,人的发展和追求高层次的需要,不仅本身能创造较大的人生价值,而且高层次的需要往往能使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一致。

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的深层学习动机。兴趣有助于大学生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也会促使人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学习者可以通过有效地调节个人内部因素来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如唤醒学习需要、激发求知欲、控制焦虑、正确认识学业成败、建立积极的学习期望等;还可以通过调节外部环境因素来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如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计划,正确处理学习活动及其结果的评价和反馈;组织合理的学习模式等。[4]

(三)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对学习资源尤其是时间资源不会利用、不善于利用,学习上缺少计划性,缺乏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知上缺乏,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偏低。

因此,高校应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开展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习应及时反馈。

(四)培养大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就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有的侧重于相对结构化的方案,着眼于技能、概念、信息的掌握;有的注重非结构性的讨论或小组设计,着眼于社会化、高水平的思维或问题解决的技能。根据学习兴趣在班上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如英语组、数学组、篮球组、羽毛球组等,在组内配备不同类型的角色,使参与者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取长补短,或扬长避短。

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情感发展、同学间互助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困扰当前大学生的还是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方法相对单一,学习效果较差。

本研究调查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现象:大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善于发现问题,即使有了问题,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多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勇敢面对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对大学生的学术写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高校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听课方法。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听懂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听方法、听如何对知识进行总结,要求学生做到带着问题听课,在听课中用心思考。而记笔记的目的是为听和思维服务的,而不是单纯地记些用来背诵的事实。

(六)培养大学生的学习意识品质。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学习努力程度不够,缺乏抗挫折力、学习的坚持性,自制力差。这实质上是大学生意志品质薄弱的表现。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仅是大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保证,而且是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获取成功的基础。

高校应要求大学生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并将体育锻炼中培养出来的自制力和坚持力用到学习中;学会目标细分,逐步实现的方法,循序渐进逐步完成;从小事、容易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当遇到问题或挫折时,通过自我鼓励和自我暗示养成面对挫折的健康心态。

我们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特点的调查,了解了大学生的学习观、动机、方法、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对大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有利于形成大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格,培养大学生知识、能力、方法、动机、情感情绪、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建构。

参考文献:

[1]王岩松.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浅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

[2]郑延才.从现代学习理论看现代学习方式的构建.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篇7

在家里,这些大学生总是发脾气,任性妄为,从来不体谅父母,更不愿意与他们交流;在学校,在物质方面可能还会出现与同学进行攀比的现状,不愿去关心同学,帮助他人。对于这一类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通过高中时期的不断努力终于进入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象牙塔”。 他们只看到了美好的一面,殊不知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校园的新环境也会存在中很多问题。特别对于刚刚进校的大一新生而言, 第一次离开家,这会使他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孤独感;对大学和高中时期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生活节奏感到不知所措;对认识新的朋友, 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感到茫然;对于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同学来说, 他们基本上能够较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于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来说, 他们则更多地关注于毕业论文、考研、出国、考公务员、就业等问题。所以在这四年期间,我们辅导员应该作好各种工作,让同学们在不同时期可以很好地处理其所要面对的问题。可能是受高中教育模式的影响,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转向“自学式”,同学可能会感到一些迷茫,不知如何学习。所以,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应该对学生的这种情况进行调节。大学校园是一个充满青春、阳光的环境,可以多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以及校活动。同学们的交际圈不再仅仅是限于高中的一个小班级,而是一个专业的大班式的,同时,还有跨专业的联谊活动,班里的集团活动。除些之外,同学可能还会面临着许多挑战与诱惑,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选择,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针对个别同学进行开导与引导。

高校专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 是高校教师队伍和教师管理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力量。他们不仅承担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还须正确引导大学生政治思想,指导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这就要求大学生专职辅导员必须要具备具担任这个角色的能力。

影响高校大学生专职辅导员素质的因素:

个人因素: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心理基础。作为高校专职辅导员, 他们不同的价值在工作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同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动机, 从而导致不同的工作结果。

领导因素:领导形态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的肯定在某一方面对辅导员的工作有着促进作用。因此,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他们应该关心辅导员, 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不断的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目标,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作为高校领导者他们应该以情感为纽带, 着重培养辅导员的对工作的认同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高校领导者应该经常鼓励和支持辅导员积极参与高校管理, 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感觉到更好地实现了他们的自身价值。

高校管理体制:高校管理体制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工作绩效有着重大的影响。首先要加强对专业辅导员的职业生涯的指导, 强化辅导员对其职业认同感。其次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管理评价机制。

高校辅导员所应具备的条件:职业不同要求的人的个性心理也会不一样, 高校专职辅导员要比一般的代课老师要更具亲和力,做事情方面要更加耐心细致,同时还要求自身具备谦虚勤奋、敏锐果敢等特质,只有这样才能是高校专职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才能更好地发挥辅导员能力。

高校专职辅导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素质要素:

知识文化水平:作为一个高校专职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根据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高校辅导员须具备思想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和法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处理各种各样学生问题的实践能力,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知识文化作为支撑,所以作为高校专职辅导员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

沟通能力: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另一个是学生管理。高校辅导员要想顺利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工作, 这就要求高校专职辅导员必须掌握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技能。

高校专职辅导员必须具备的两个职业技能:一个是通用职业技能,即所有从事辅导员工作所必须的具备职业技能, 这些技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文字表达能力、激励引导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另一个是特殊的技巧和技能,即完成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所具备的, 这些特殊的能力,这些技能主要包括心理咨询能力、情绪压力管控能力、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就业择业能力等等。

正确的职业角色定位: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种特定职业角色, 和任何一种社会角色一样, 有着与专职辅导员角色相契合的社会形象,有着与专职辅导员相一致的行为规范。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角色不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负责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高校专职辅导员的社会角色的定位是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应该心系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高校专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要求辅导员必须符合尊重、理解和融入学生,同时正直、公平、和公正的社会角色要求。

参考文献:

【1】边洪强.大学生班级认同感的培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1):30-33.

【2】蔡经卫.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青年教师,2007,(6).

黄鹤.大学生情感教育之我见[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1):65-67.

【3】常成玉,熊一兵.大学生情感教育工作探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4).

篇8

心理认知是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情感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手段。只有正确引导受教育者的心理认知,培养他们强烈的情感意识,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过程中的实效性和积极性。本文浅析了心理认知情感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针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认知情感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知;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认知和情感教育对于加强人文关怀,进行心理疏导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的心理认知和情感教育,才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使“应然”和“实然”达到统一。

1心理认知和情感教育

心理认知,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它是人类行为中最基础的心理机制,其基本准则是强调知识的作用,心理认知的基本准则包括,要懂得调节自己的心态,用平和的心去看待事物,学会理智处事。具有怎样的知识和技能,就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怎样的行为。心理认同是个体心理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社会规范和情感认同上达成一致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主要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在心理认知过程中逐渐达成与社会规范一致的思想,使得自己的行为更多地倾向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人们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高兴和欢快、气愤和憎恶、喜爱和崇拜等,这些都是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情感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人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要想达到这三者的情感程度,则离不开教育。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概念相对应的,是一种教育手段,其灵魂则是“情感”。情感教育的过程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教育内容,采用一定的教育方式,通过进行某些教育活动,引导和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新的积极变化,使其产生新的情感体验,并形成高尚的情感品质。学校教育是培养和形成人格的重要领地,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更应该注重学习时有什么样的体验与感受。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情感教育的现状分析

2.1认知上的浅薄性和功利性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接受知识、思考问题并转换思维的群体,具有很强的变动性和可塑性,以及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但判断事物和辨别是非,尤其是遇事冷静思考的能力差。如今的大学生,是在时代转型和多元文化交织的大时代背景下长大的一代新人,他们由于对党和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缺乏全面的理解,再加上学校到学校的过渡,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对具体事物的理性认知和思考,从而导致一些青年群体对国家出现意识上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基础日益丰厚的今天,很多人向利益看齐,忽视了身边的善与美,丢掉了自己的道德和尊严,去换取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利益和权力。如为了得到奖学金和自己出国的机会,做表面的东西去得到自己想要的,这种功利性则会很明显,对自己直接有利的知识突击训练,对威胁不到自己的考试则抱着糊弄过去的心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这种浓厚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与其要求的价值观方向发生了严重的偏差。

2.2过程中的渲染性和多变性

理性的心理认知和感性的情感体验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于这一体系在认知上没有很好的把握和理解,稳定性不够,大学生情感丰富,对一些事物容易动情,思想上有很强的叛逆心理,易产生冲动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是高尚的人格标准,大学生应该具有浓厚的情感,但是在实际的认知上由于环境和自身心理活动特征的各异,表现出了多变性和不稳定性。这一系列的变动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过程中的难度。

2.3体验机制知和行的矛盾性

人作为一个独特社会人,经常表现出知和行的不一致性。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中,这种知和行的不一致性经常暴露出来。由于社会的发展,掌握的理论知识经常与实际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东西脱节,在成长中,学校教育占主导,而家庭教育却跟不上,有的甚至忽略这一教育,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更多地倾向于课本和课堂,实践的感悟就相对欠缺,这些联系的错位,使得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认知和价值实践中出现知和行的不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有很高的要求,但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让人无法接受的现象,小月月事件,老人跌倒事件,不让座挨打事件……这就是学生两面人格形成的一个导火线。有些学生有极强的爱国志向但缺乏行动,对于治国之道侃侃而谈,但却在网吧消磨应该奋斗的光阴;有些学生看到好人做好事被讹,就对平等公正的社会秩序产生怀疑,这种知和行的矛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及时调和,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3心理认知情感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3.1开展学术性的理论研究,加强心理认知教育

首先,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高校这一学术性研究的平台,充分展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性的研究,对于出现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提出措施,扩展其外延。大学生不仅是接受知识的群体,还是思考问题的群体,重视其认知和认同这一主体地位,聘请在这一方面有很大成就的著名学者做学术上的报告,引导大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对于自己接受的知识多研究多思考,使其自觉的抵制错误观念。注重思想政治的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要求严格,制订理论化、系统化、现实化的内容来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通俗化的讲解,生活化的理解,则是每个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承担的任务,以理服人,才能加强认知的教育性和深刻性。其次,关注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注重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将心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将德与智完美地结合起来,逐渐构成其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思维框架,形成明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强化情感认同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威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是否接受这种教育,愿不愿意将这种思想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教育者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完善,努力学习和深入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使学生在心中由衷地佩服这位老师,,从而使得学生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达到情感上的交流选择到理性上的接受,这不仅达到情感上的认同,还深入到理性的认知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不仅是德高望重的老师,还有社会这一大导师的感染与教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所呈现的榜样例子很多,而且这些榜样伴随着我们的学习历程,从孝道到治理国家,这些在理论上,给予我们更多的心理认知,但是他们的不足则表现在太理想化,使人望而止步。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想对其进行榜样的教育,可以从身边的学长学姐为榜样做起,这样可以使得榜样接地气化、生活化和大众化。通过在校报上刊登先进人物和优秀干部,这样可以在大学生中产生较强的感召力,激励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让学生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加以强化和发扬。

3.3结合实际,提升大学生需要驱动力

大学生的心理上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人的价值取向。人在追求不合理需要的过程中容易形成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就业、人际交往、感情等具体问题引发的心理不平衡。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这种心理问题则不容忽视,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化解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身心愉悦。在高校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教程,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积极面对生活,正确对待感情,勇敢的挑战困难,将心理的认知转化为一种行为。现在的大学生自身的压力很大,毕业面对的是毕业论文和工作两大困难,连续的挫折就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人生态度。如何去提升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呢,其一,引导,引导是对大学生心理进行引导,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寻找希望。其二,培训。比如研究生的课程比较少,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书籍,但从这几年的就业趋势来看,用人单位偏向于经验性,所以,应该给他们相应的时间去讲课,锻炼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这样学生也就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

3.4进行情景设计和情感体验,加强实效性

情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学校的宣传部和电视台可以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一主题,进行采访和调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通过镜头的设计使其表现出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将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及公共生活设计成一个场景,通过表演来感染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情感体验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对于情感体验则有很多的方式,首先是开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理性的实践和体验,通过三下乡活动,深入基层去了解党的政策,了解社区民意,了解基层社会的文化,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使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感,鼓励大学生创业和勤工俭学等,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生活能力,勤俭节约的美德。情感体验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论证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麦燕 单位:宁夏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红梅.情感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方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4).

篇9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具有多方面功能,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音乐教育,开展音乐审美活动,对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和空间总构成的教育资源,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底蕴的厚度和广度,对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创新源头和重要基地,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建设校园文化的终极价值就在于创设一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在文化设施、制度规章等方面很容易设立,而作为校园文化核心价值的人文精神则需要经年累月、潜移默化的逐渐形成。审美教育是培育人文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在提高个人审美情趣的同时,增强人文素养,体认人类的终极关怀,知道自尊自爱,关怀自然、社会和他人。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施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纯净心灵,完善人格,从而促进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音乐教育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育人和导向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归根到底是育人,目标就是教育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等等。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知识的传递,使广大学生通过对文化知识、文化价值的不断摄取,逐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亦即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音乐教育以音乐作品生动鲜明的旋律和艺术意象感染人,以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的音乐主题教育人。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对形塑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热爱人类等文化主题是国民精神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主题,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爱心是校园音乐文化教育中的重点。高校的音乐教育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播此类人类传承的文化精髓。比如选择一些思想性较强的时代歌曲,开展歌咏活动,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和丰富内涵来感染和教育学生;通过乐器独奏、齐奏、合奏等表现形式,在给予学生音乐艺术熏陶的同时,学生思想观念上也得到启迪和感染,让他们在器乐表演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并能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价值、理想和信念;通过音乐欣赏,加以教师的讲解和诠释,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深刻含义,感染和教育学生。通过这样一些音乐教育活动,在审美育人的同时,也将校园文化的正面导向功能充分体现出来。通过音乐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既统一了学生的思想,面向统一目标,又一致了广大学生的价值理念。

二、音乐教育能够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和激励功能

在高校校园文化中,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通过音乐课程教学的形式,在大学生中普及音乐乐理等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学生艺术社团音乐指导的方式,对那些有一定的音乐技能基础和热爱文艺表演的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辅导,使他们成为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积极分子,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无论是学生社团联合会举办的各种活动,还是学生自发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在诸如迎新晚会、中秋晚会、联谊会、校园卡拉OK歌手大赛、街舞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合唱比赛、音乐剧展演等等活动中,音乐是这一校园文化的常规表现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思想性引导和训练,以主题性音乐表演来统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凝聚力;以催人奋进、健康向上的励志音乐作品,鼓舞学生,让好的音乐作品和音乐主题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强化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向上的动机。通过内容丰富、格调高雅、主题鲜明的系列校园音乐活动,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活力的同时,也将会很大程度上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和激励功能。

三、音乐教育能够增进校园文化的协调功能

校园文化的协调功能是指其能够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意义尤为重大。在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和谐校园的构建就是要达到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同发展的和谐状态。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基在于校园文化建设。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改变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随之也带来一系列包括伦理道德、生活方式、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所谓“人的异化”问题。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强和关注高等院校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有多种方式,但就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和作用来说,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是人格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人格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呈现出来的,大量的音乐作品主题是以情感为纽带,强调欣赏作品时人的知、情、意等心理因素的和谐统一,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获得自我的教育和情感升华,在艺术氛围中不知不觉就陶冶和完善了自我的人格。

当前,大学生们往往强调自我意识、彰显个性,易受外部社会的多方面影响,社会阅历缺乏,遇到困难和挫折,又常常会出现困扰和焦虑,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但专职教师的职业化程度不够,处理大学生心理问题也往往流于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俗套。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音乐在大学生的生活随处都在,特别是流行音乐。从这样一个文化现象的侧面也可以说明,音乐对大学生心理需求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音乐审美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音乐审美需求,抵制不良音乐作品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关键,也是非常必要的。音乐艺术活动是个人参与的审美历程,而按照美学的一个流行定义“审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对美的规律的能动建造、美的理想自觉追求、美的标准的积极实践。音乐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内在情感与外部形象形成相应的交流,通过认知、情感、意志在反复交流中所达到的统一,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从而让学生亲近社会、亲近自然,增进人际交往,促进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

四、音乐教育能够增进校园文化的创新功能

一个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发现往往都是在具有文化精英意识的校园中产生,校园文化具有创造创新的功能。高校校园里各种文化思想聚集,相对容易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同时作为人类获取知识的高等学府,承载着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具有批判和创新的思维意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重要阵地,不仅仅向国家和社会输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毕业生,更要培养出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有关音乐和创新关系的研究文献很多,无不明确地指出音乐审美活动对开发潜能和培养创造力具有独特作用。一个流传很广的例子,是说爱因斯坦就是在他弹钢琴时把“一个奇妙的想法、一个美妙的想法”变成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经过教育科研论证,音乐教育和技术训练能使学生的双手同时活动,促进大脑左右两半球的积极思维,锻炼大脑,提高能力。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以和谐、有节奏、富于形象的声音来反映现实生活。音乐审美活动中,通过听觉产生音乐形象,唤起人的大脑中相关的视觉印象,听觉和视觉的通感效应,促使人想象丰富,进而调动储存的表象,进行重新组合更新,构成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新意象,从而开发智力,增强创造力。因此,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开展音乐审美活动,对增进校园文化的创新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灵魂,音乐是美的灵魂,建设符合时代需要的校园文化,必须有效的利用作为主体的人的审美需求,在高等校园里,重视音乐教育和音乐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建设新世纪符合国际竞争力的大学,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8.

[3]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2.

篇10

论文关键词:大学新生 心理适应 问题

论文摘要:根据我院2008、2009年入学的共3618名新生的心理问卷结果统计和对300多名一类学生的访谈,总结出我院大学新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教育建议。

通过对我院2008、2009年入学的共3618名新生的心理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和对300多名一类学生访谈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提出建议。

一、难以适应新生活环境的焦虑心理

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有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出过远门,没有住过集体宿舍,所有的一切都由父母或保姆一手操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但是进入大学以后,父母不能陪伴在身边,对于这些自理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一时很不习惯,或者根本无法适应,生活无规律,许多问题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例如,开支没有计划,有钱就花,时常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因为从南方来到北方,气候和文化差异大,总觉得别人应该照顾和帮助他,不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也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一些适应能力差的新生遇到这些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郁郁寡欢,致使有的学生出现烦躁、痛苦、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和疲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强迫等症状,更有甚者,甚至休学或退学。

二、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的抑郁心理

一是宿舍关系问题。我院宿舍多数是4到6人间,来自不同家庭环境、地区的学生由于经济状况、生活习惯、文化差异、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容易在生活中产生一些矛盾、冲突,引起宿舍关系紧张。新生中很容易形成宿舍小团体,和团体以外的人接触很少,有些同学入学3个月了,却连本班的同学都认不全。这种现象在女生宿舍中尤为多见。

二是重要人际关系丧失带来的孤独感。首先,是丧失了对家庭完整的依赖,面对新生活的种种困难选择容易产生无助感;其次,是同学好友的分离。中学时代结识的朋友因为升学而各分东西,而在新的环境中新的好友关系又尚未建立,一旦碰到困难挫折,孤独感、失落感油然而生。

三是想交往又不善于交往,效果不理想。这部分同学有的是想交往但生性腼腆、行为畏缩、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又怕被人嫌弃、拒绝,总希望别人多主动一点,不敢与人接近,内心矛盾重重;有的是过于追求完美,苛求他人,总感叹找不到知心朋友,有的过于自我,交往功利性强,关注自我胜于他人,缺少宽容理解。

三、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在进入大学之前,每一个人都曾构想过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活,但是进入大学后,他们突然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跟自己想像中的大学有着很大的差距,并非那么的完美。有的学生因为高考失利;有些学生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有些学生是想远离父母的管辖;有些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了解,不感兴趣或者是被调剂来的。这所有的一切,致使一些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渺茫,困惑失望,从而形成了失落心理,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提出转专业的申请。

四、自我认知偏差导致自卑心理

在上大学之前,很多学生都是班中的佼佼者,而上了大学后,没有了以前的光环,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部分新生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重新认识自我,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就容易产生自我认同程度变低,产生怀疑,缺乏自信心,胆小,犹豫不决,自卑,太在乎别人的看法等种种不良心态。尤其我院校园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学生们有很大展示自我的空间,如果自己没有什么特长,也会感到自卑。

五、昂贵的学费和就业压力

学费、生活费和其他费用每年需支出15000元以上。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数目,有些家庭年收入都用于支付还不够,还要去借,或者凑都凑不齐。许多学生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要承受生活上的压力。很多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目前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很多新生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进行生涯规划,为将来能够更好的就业做准备。

六、恋爱的烦恼

在中学时,家长、老师严格要求学生不能谈恋爱。在大学里没有了告诫,学校也没有关于恋爱问题的明文规定。有些刚入学的大学生为寻求安慰、摆脱空虚和寂寞;也有的为满足虚荣心,纷纷开始寻找异性朋友。他们不知道接触到什么程度合适,有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伤害了对方,反过来也伤害了自己。另外,还有一部分是高中时期偷偷谈恋爱,到了大学新的环境后,又有了新的恋人或者因为距离原因不能在一起的;看到新的班级里某个人某些方面比较优秀,产生爱慕、暗恋;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七、学习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习动力不足。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这部分同学因为在大学身边没有老师、家人的督促,他们就容易将中学时压抑得太久的玩乐行为尽可能地在大学里满足,尤其是上网、游戏。

二是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从中学到大学,无论是从教学的内容、方法还是管理上都有很多的转变。在大学里更强调学习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如果这时候大学新生们不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克服在中学阶段养成的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就会造成学习的不适应,致使学习效率低下。我院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就是英语教学,与英语相关的课程比较多,尤其是口语课程,很多学生刚开始不是很适应,课堂上不敢发言,时间长了积累的问题多了,就产生了破罐破摔的心理。

八、建议

大学新生表现出来的适应不良问题,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对新环境变化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但如果无视这些反应,那将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调适,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本文只从大学新生自身调适及学校教育两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自我调适方面

首先,大学新生要了解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并尽早确立大学生活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其次,要学会学习、学会交往。要认识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不同,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在交往中坚持真诚、宽容、平等的原则,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学会倾听与理解。

2.学校教育方面

首先,高校应完善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坚持做好新生的心理适应讲座和心理健康普查、访谈工作;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多举办心理调适讲座,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其次,新生入学后,学校应重视并加强高年级同学对新生的积极引导作用,可通过“学长制”或聘任“兼职班主任”的形式,在高年级同学中选聘优秀学生对新生的学习、生活和情感上做适应的引导;第三,学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新生入学后应召开专业课程说明会,使新生会尽快了解专业学习的内容、方向,帮助其早日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