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防治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血压的防治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血压的防治措施

篇1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406

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日益竞争激烈的生活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高血压的患病率在逐年增高,以及基层群众和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的匮乏,一些高血压病患者失去早期诊治的宝贵机会,最后导致重要脏器的损害,给自己、家庭、单位、社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呈现出低龄化、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的趋势。基层医生是接触高血压病患者最早、最多、最广泛的医生群体,所以早期宣传,合理用药,规律生活,健康饮食等因素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措施。以下是防治措施的几点探讨。

合理服用降压药物

正规的长期的和规律的服药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针对患者血压的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让患者认识到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叮嘱患者定期监测血压 及重要脏器的生理、生化指标和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对其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

健康饮食

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莫暴饮暴食。体重减轻血压也会下降,所以要控制体重。

限制食盐的摄入:食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食盐过多可使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另一方面,使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增高,引起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高,使血压升高。因此,限制食盐的摄入能够降低血压。

低胆固醇饮食:血液中的胆固醇过多,可引起动脉硬化,使血压升高。每人每天食用胆固醇的食物应300mg以下,尽量使用植物油,尽量避免使用动物脂肪、内脏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适当蛋白饮食:高血压患者每天蛋白的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1g为宜,多吃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类、奶类和豆制品。

补充足量的粗纤维,维生素和水分:高血压病人应多吃蔬菜,提高食物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能促进脂质代谢,尤其是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心血管功能,预防高血压的发展。每天饮用一定量的温开水,可调节血液黏度,净化血液。

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预防和控制人群高血压的有效手段:①宣传:基层医生可以开展基层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办专栏、讲课培训、播放录像、板报等形式定期更换高血压病防治教育材料。②巡视:基层医生每个月到高血压病患者家庭进行巡视,测量患者的血压,给予面对面的咨询指导,教会患者控制盐、糖等的摄入,戒除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建议患者遵循低脂、低盐、低热量的饮食原则,并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值等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运动量。

戒烟酒

酒精能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输出量,间接增加肾素释放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增高,长期饮酒导致心肌细胞损害,使心脏扩大导致心肌病,而烟中“尼古丁”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运 动

运动可以使心跳减慢,增加心脏泵血的效率,扩张血管,从而使高血压的人的血压降至正常血压。

讨 论

篇2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西方国家如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的肥胖发病率一直很高,现在我国肥胖发病率也和西方国家差不多,这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比如,开车的北京人中肥胖者较多,因为他们动得少。以前我国糖尿病与高血压都比较少见,因为我们的基因比较好,但是50年后的今天,这些疾病的发病率都升高了。这是环境的作用,它可能比基因更重要,甚至可能导致了基因的改变。1992年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体重指数(BMI)指数在升高,现在更是升高得明显了。2000年我国人口的肥胖发病率达到了25%左右。

警惕向心性肥胖

外国女性很多都是典型的肥胖,且很多都是腹部胖,又叫中心型肥胖或“将军肚。”在美国,这种胖子非常多,他们吃东西有特点,吃的汉堡包比我们的大一倍,还喝很多可乐,这些食品里所含的热量非常多,其实是垃圾食品。以色列总理沙龙生病这件事也可以给我们以启示,他非常胖,虽然他说自己的胖不要紧,因为他的家族里有长寿基因,但是最后他还是得了脑溢血。所以人一胖,一些严重的后果可能就会出现。

肥胖是一种疾病,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在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比较胖的小朋友,其家庭经济情况很好,很多是商人家庭或者干部家庭的子女,小小年纪就得了糖尿病,有高血压、血脂紊乱。以前这种现象很罕见。以前这种年纪轻的患者,得的都是1型糖尿病,现在发现相当一部分小病人属于2型糖尿病,以前基本上是在四十岁以上才出现的。这么小就得糖尿病,后果不堪设想,他的一生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肥胖病,尤其是这样一种肥胖――向心性肥胖,即不仅皮下脂肪多,内脏脂肪也很多。这种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很多病与之有关,很多病治不好也与之有关。因为这些脂肪可以分泌很多对人体不利的类似激素类的因子。

所以,无论年轻人、老年人,还是孩子,都要保持一个正常的体重,健康饮食与适量的运动,保持心态的平衡。

代谢综合征危害多

目前,我国有糖尿病人4 000万,高血压病人1.6亿。根据国外的统计,20%~40%的糖尿病患者都有高血压,这个数字在我国是50%。相同的,高血压病人中也有一部分患有糖尿病,所以说高血压与糖尿病是一对孪生兄弟。

肥胖病人中50%的人要得糖尿病,17%的人要得高血压,患血脂紊乱、心血管疾病等都比正常体重的人多,寿命也肯定受影响。相反的,很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尿微量白蛋白增高者都有肥胖,一些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也会肥胖。这么多的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通过研究发现,这些病都与代谢有关,或者叫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为何又都与肥胖有关系呢?因为它们的根源都是胰岛素抵抗。

肥胖不仅对代谢疾病有影响,对其他病也有影响,如女性易患乳腺癌等,肥胖者患结肠癌的风险也会增加,胖人膝关节受的应力大,受损多,很多人膝关节痛得甚至不能走路。还有,肥胖的人睡觉打呼噜,其间还会出现呼吸暂停,导致脑缺氧,长期如此,脑必受损,患老年痴呆的概率也高。所以,可以说人的全身从上到下都会受到肥胖的影响。肥胖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治得越晚,对人体的危害也就越大,人的寿命也就越短。

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病――脂肪肝,肥胖病人绝大多数都有脂肪肝。这是因为肝细胞内脂肪太多了,就会溢出至细胞外,到非脂肪组织中去了,肝细胞被大量的脂肪包裹了,容易缺氧。脂肪肝在早期还不要紧,但是到了中期,时间一长,肝细胞发炎了,通过化验会发现肝中的很多酶都是升高的,如GLP,GSP、SGOT等等。各种酶升高说明肝脏有炎症,有脂肪引起的肝炎,这种病人与一般肝炎患者不同,与酒精性肝炎也不同,但也可以引起肝硬化,引起死亡。有人说,吃某种食物可以治疗脂肪肝,这不太可信。脂肪肝的病根就是肥胖,治疗的办法只有减肥,从而减少肝内的脂肪,减轻脂肪肝的病情。

以上所有的病就像一棵树,树根就是肥胖后出现的胰岛素抵抗。因为胰岛素抵抗是一个根源,骨关节病、胆石症、2型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疾病、脂肪肝、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疾病往往同时发生在某一个人身上,就是这个原因。有些肥胖的女性生孩子的概率降低,就是因为她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所以,我们要去除肥胖引起的胰岛素抵抗这个因素,这些疾病的程度都会有所改善。

治疗肥胖要正规

体重越重的人,糖尿病的发病率越高,比如BMI35的人中,患糖尿病的概率是93.5%,所以减轻体重、延缓肥胖,是防治2型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就像我们说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若做不到这两点,就是用再好的药物,即使是打胰岛素,效果都不是太理想。所以我们特别要强调减轻体重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此外,对于某些报纸上的“××病可以根治”的宣传要慎重看待,有些广告上说糖尿病可以根治等等,这些都是骗人的。也有报纸上宣传说某机器可以在短期内使体重减轻多少多少公斤,这能信吗?施行减肥的人也不是医生,他们常使用大量的泻药,其实这样减去的不是脂肪,而是水。而我们要求的减肥应该是把体内的脂肪减掉,而不是减去水分,因此,也不要太相信这类广告。

正确的做法是:肥胖患者应该到专科医生处看病。为什么呢?因为肥胖可能会合并很多内分泌疾病,人胖起来不得了,要治疗必须先阻断体内某种激素的分泌。另外,还有一些癌也会分泌一些使人发胖的激素。还有些老年人患了甲状腺功能减退,他也会胖,还会怕冷,对这些人如果也用泻药减肥,岂不是要了他的命吗?所以说,对于肥胖的病人,一定要到正规的专科医院去看,先查清楚引起肥胖的病因,再作针对性的治疗。

怎样测肥胖

我们可以用体重指数(BMI)来衡量一个人的肥胖程度,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正常值视人种而异;中国人的正常值:18.5~22.9;

超重:23~27.9;

肥胖:>28。

一般年纪大的人BMI值最好在25以下,维持在24左右。

篇3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血管并发症;措施

【中图分类号】R741.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15-0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透析为肾脏病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血液透析时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到体外的透析器中,通过透析器中完成物质交换、清除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但是,血液透析不能完全纠正患者的代谢紊乱和完全清除毒性物质,因此,血液透析会有一系列的令人苦恼的并发症,并发症包括急性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并发症在血液透析中发生几率的逐渐减少,但心血管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仍然较高。心血管并发症是血液透析远期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占据血液透析死亡率的一半以上,在高龄HD患者中,心血管并发症的死亡率更高。所以,心血管并发症是造成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文章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心血管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能够降低血液透析心血管并发症,延长患者寿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高血压

在一般患者中,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增加了心脏的后负荷,是左心室肥厚的独立诱因。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血液透析前血压≥140/80mmHg的患者的生存率比血压正常一两年的患者低。理想的血压应该是透析前小于140/80mmHg,透析后小于130/80mmHg。同时,高血压与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的关系曲线呈“U”型,透析前后血压高的死亡率也高。一般情况下,通过两种或三种以上降压药治疗后,血压仍然不能控制在正常水平之内,临床上称为难治性高血压。透析患者的血压如果控制不住,随着脉压的增加,死亡率也相应的增加,因此,血液透析中高血压的控制非常重要。

引起高血压的病因有:水钠潴留;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管顺应性降低;硬水综合症;药物因素,降压药物被透出等等。

高血压的主要防治措施:根据具体病况,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减少患者思想压力,纠正水负荷过多,嘱咐好患者透析期间控制体重,维持理想的干体重,限制水、钠的摄入,对于充分超滤后血压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者,可以使用降压药。其中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最主要的是水钠潴留,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是容量依赖性的,因此,维持水、钠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要达到控制血压,透析必须充分,只有充分的透析,才能清除体内尿毒素物质,纠正体液失衡,提高透析效果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尽量保证充分的透析。

2 低血压

患者透析前发生低血压的情况比较少,但在透析中,低血压的出现几率较大。患者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临床表现为:频繁哈欠,头昏乏力,恶心,烦躁,甚至胸闷或心绞痛。低血压发病机制的原因有:刚透析,不能适应透析循环机制;预充量不足,或者放血过快,导致血容量突然减少;负压过大,超滤脱水过多;低蛋白血症,特别是在合并大量腹水导致有效循环量不足;在透析前服用了降压药等等。

低血压的主要防治措施:针对以上原因,有些可以提前预防,比如通知患者透析前不要服用降压药,避免透析中进餐,缓慢增加血流量,避免放血过快导致血容量不足等等,避免透析早期低血压的发生。对于透析后的低血压的救治措施:暂时减少血流量,关闭负压,输注生理盐水,尽量短时间内让血压回升;补充血浆蛋白,改善营养不良、贫血者营养,纠正贫血;将腹水输入动脉侧血路,通过透析器,起到浓缩回收。通过预防措施,避免低血压的发生,但如果有较严重的低血压情况,应终止透析。

3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也是血液透析患者致死的主要并发症,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青灰,伴有恐惧感和窒息感,严重者会咳大量泡沫痰或为血性。血液透析前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为:大多合并症致使心脏负荷过重,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影响心肌功能,心肌损害,心脏扩大,心包炎,贫血。透析后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心脏器质损坏严重,动脉血流分流增加心脏的负荷,长期透析造成心肌营养不良。

心力衰竭的预防措施:纠酸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力,短时间内建立临时血路做透析,超滤脱水可使大多数透析前心力衰竭者转危为安。对于透析后心力衰竭,调整负压,增加透析频率,补充血浆,加强透析,充分透析。

4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各种早搏,短阵室上速,室速房颤等。心律失常的原因主要是:心脏器质性病发生持久引起的心律紊乱;透析前高血钾,透析后血钾溶度下降速度过快或者低钾造成的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紊乱;长期透析使用肝素抗凝导致游离脂肪酸增加,从而引起心律失常;钙磷代谢紊乱引起心肌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的防治措施:改善心肌营养状况;调整血液酸碱度,选用适当的含钾溶度的透析液,高血钾时选用含钾溶度1.3mmol/L的透析液,低血钾时选用含钾溶度3.5mmol/L的透析液;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要根据心律失常的症状,选择适当的药物,比如,伴有心衰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可以选用西地兰、地戈新等,但是症状缓解后,要立即停用。

5心绞痛

心绞痛的发病原因:透析开始时,在短时间内有效循环下降,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醋酸盐的抑制心脏促进冠状动脉硬化的作用引起心绞痛;尿毒症本身存在的脂质代谢紊乱、甘油三酯增高等促发冠心病的因素。

心绞痛的防治措施:服用心血管扩张剂、吸氧;若心绞痛时没有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可以含服预防低血压的发生;若心绞痛与低血压有关,需提高血压,当血压恢复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使用促红素治疗,纠正贫血;对药物不能控制心绞痛的透析患者可考虑行冠状动脉重建术,包括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或血管成形术,可以控制心绞痛,改善预后。由于严重心脏疾病的透析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可达20%,故对左室功能严重损害者不宜手术。

6 心包炎

心包炎的早期主要症状有:胸痛,心接扩大,心包填塞等。心包炎的发病原因:透析不充分;感染;出血倾向;继发甲旁亢等。心包炎的主要防治措施:不要错过最佳透析时机;选用较好的透析器或心血透析滤过,以防透析不充分;选用适合的抗炎或抗涝药;维持钙磷代谢正平衡,控制含磷实物的摄入。

7其他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

左室肥厚和左室功能不全的防治措施:控制血压,维持液体平衡,注意低盐饮食,控制体重;积极纠正贫血,目前已明确贫血会导致透析患者左心肥厚和心衰。透析患者血压控制良好、贫血纠正(血红蛋白在10g/dl 以上) 以后,可以使左室重量和容量降低,X线胸片中心胸比例缩小。提高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可逆转左室肥厚,减少心衰死亡率,降低住院率。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措施:调节血脂、抗凝、软化血管,去除危险因素;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膳食,控制高热量实物,限制食盐,保持正常体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适量运动,忌烟忌酒,保持愉快的心情;具有降脂肪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又可作食疗的中药有人参、苍术、当归、何首乌、灵芝、枸杞子、芝麻、杜仲、冬虫夏草、桑寄生、丹参、三七、山楂、海藻、银杏、槐花、葛根、绞股蓝、决明子、泽泻等中药;西医调节血脂药物以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为代表的他汀类药物以其疗效确切、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而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保健食品调脂一类是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γ-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另一类是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等。

8 结语

总之,对于透析患者,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护理措施,及时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不仅要维持患者的生命,还要尽量改善其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并发症,提高对并发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死亡率。我国血液透析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更需要广大医护人员的努力和贡献,提高我国血液透析技术水平,发展和完善血液透析技术,做好透析患者的预防和护理工作,为透析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李亦瑾.血液透析过程中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年第12期.

[2] 常秀芳,王丽娟.老年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诱导期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6年22期.

[3] 姚峥,贾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5年02期.

[4] 冯建贞,吴艳蓉.血透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34期.

篇4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围生儿;子痫;病例分析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发生于妊娠20周后妊娠妇女中。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症状,分娩后即随之消失。资料表明,其发生率占妊娠妇女的5%~10%,严重者可引起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1]。本研究选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5年间住院的妊娠高血压患者765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5年间住院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共765例,所有入选患者符合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2]。入选孕妇年龄介于19~36岁之间,平均为(28.6±8.6)岁。

1.2 分组方法 按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对其进行重新分类,将765例患者分成3组,分别是妊娠高血压组465例(A组),子痛前期轻度组150例(B组),子痛前期重度150例(C组)。

1.3 试验方法 按上述分组后,分析孕产妇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孕产妇并发症,围产儿FGR、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与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取P=0.05为检验标准,P

2 结果

2.1 妊娘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结局分析(见表1)。①A组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B组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

表1

三组妊娠妇女结局的统计结果(例)

组别总例数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孕产妇并发症

A 46590 190

B 150177 220

C 15045225023

注:两组比较,A与B、B与C两组比较,P

2.2 三组妊娠妇女围产儿结局分析结局的统计 B组的围产儿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

表2

三组妊娠妇女围产儿结局分析结局的统计结果(例)

组别总例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及病率

A 465206 15

B 150157 15

C 15040 4245

注:两组比较,A与B;&、*、B与C两组比较,P

3 讨论

众所周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9.4%,国外报道7%~12%。孕产妇死亡率7.7/10万。一般从妊娠5个月以后比较常见,以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为主,严重者发生子痫。对母婴危害极大,可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合并心肾疾病等,甚至导致母儿死亡[3]。相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子痫患者病情严重,必须经过合理的治疗,有内科合并症需内科医师指导下积极治疗,否则可能会严重危及母婴安全,造成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在产前、产时及产后均要加强监护,术前合理解痉、降压,术后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可以大大

作者单位:417500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医院

减少孕产妇死亡或围生儿死亡。积极推行孕期健康教育,切实开展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提高育龄妇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对母儿危害的认识,使其自觉治疗及纠正,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和阻止其发展,降低母婴死亡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妊娠高血压病发病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①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②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特别是气压高时;③初产妇年龄40岁;④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抗磷脂综合征等病史的孕妇;⑤营养不良,如低蛋白血症者;⑥体型矮胖即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cm)2×100]>0.24;⑦子宫张力过高,如羊水过多、双胎、糖尿病巨大儿及葡萄胎等;⑧家庭中有高血压史,尤其是孕妇之母或孕妇曾经有妊娠高血压病史者。本研究结果表明,并发症以重症多见,加强产前保健,尤其对贫困落后地区的孕产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诊治,对降低子痛前期重度的发生,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将起到关键的作用[4]。子痫前期可出现头痛、眼花、恶心、胃区疼痛及呕吐等症状。子痫典型发作过程为先表现眼球固定,瞳孔放大,瞬即头扭向一侧,牙关紧闭,继而口角及面部肌颤动,数秒钟后发展为全身及四肢肌强直,双手紧握,双臂屈曲,迅速发生强烈抽动。抽搐时呼吸暂停,面色青紫。持续1 min左右抽搐强度减弱,全身肌松驰,随即深长吸气,发出鼾声而恢复呼吸。抽搐临发作前及抽搐期间,患者神志丧失。抽搐次数少及间隔长者,抽搐后短期即可苏醒;抽搐频繁持续时间较长者,往往陷入深昏迷。在抽搐过程中易发生种种创伤。如唇舌咬伤、摔伤甚至骨折,昏迷中呕吐可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可发生于产前,产时或产后。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血流的变化优先于血压的变化,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患者的微循环已开始出现程度不同的异常改变,如能在早期发现异常,识别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亚临床阶段,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及干预性治疗,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及病情严重程度,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黏度增加,妊娠高血压孕妇在此基础上,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内皮受损,易形成微血栓,所以及时解痉及合理扩容可改善机体的微循环状态及胎盘循环,纠正组织缺氧可促进胎儿宫内生长。适时终止妊娠对妊娠高血压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进一步证实经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后能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

参 考 文 献

[1] 王秀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52例分析. 长治医学院学报,2006,20(4):284-286.

[2]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104.

篇5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防治

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发病概率相对于以前呈现出了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由于人们对于该疾病的认识不够全面,知晓率不高,因此治疗率相对较低,而脑卒中以及冠心病的致死率也表现出了上升的趋势,这个必然引起医学界以及全社会的注意。目前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宣传教育在不断增强,为了探究明确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危因素以及如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对我院2011年――2013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年龄

随着人们生活的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会随着人们的年龄增加而提升其发病的概率,虽然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心血管病的年龄要稍晚,但是也开始显示出年轻化的趋势。一般情况下冠状动脉有粥样硬化,从幼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发展了,但是有临床症状出现是需要灌装狭窄程度超过50%以上才有,再加上外力因素诸如斑块破裂的出现,就可能导致冠状动脉阻塞出现,而这样的趋势在男性40岁以后发展更为明显,而女性则需要过了50岁才会快速发展。对于此类高危因素,需要做到的防治措施就是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构建合理的饮食结构,平时注意体育活动。

2吸烟史

作为一种不良的吸烟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想要戒除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在烟草当中存在有尼古丁以及其它有害物质,在点燃之后会出现一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这些都会导致人出现慢性缺氧从而对人体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害,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高危因素。已经许多研究对吸烟与冠状动脉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均显示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的联系[1]。

3高血压病

医学界已经有不少人认为我国当前心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当中,高血压病在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相关研究显示,当人体的收缩压每增长一定的幅度,则出现出血性脑卒中的概率也会相关增加,缺血性脑卒中还有心肌梗死、猝死等疾病也表现出正相关系。数据表现为:每增加10mmHg收缩压则出血性脑卒中出现概率提高54%,缺血性脑卒中出现概率提高47%,心肌梗死以及猝死出现概率提高28%。患者的舒张压则与心肌梗塞、猝死以及脑卒中之间存在正相关联系。数据表现为:舒张压每增加5mmHg则心肌梗塞以及猝死出现的概率会提高24%,脑卒中出现概率会提高46%。这样的对比不得不让我们正视高血压病对于心脑血管病诱发的作用。

当前医学界已经达成了共识,认为不管出于什么年龄阶段,血压应该控制在140/90mmHg左右,这样才是保证健康的标准,而患者如何有合并糖尿病的情况,对于血压的控制应该在135/90mmHg左右。在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主要采取的是联合治疗方法,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用药最多的有以下几种:ACE制剂、利尿剂、体阻滞剂、钙阻滞剂以及血管扩张剂等,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主要出发角度在于临床疗效突出、降压作用平稳、不良反应少且轻微、价格合理等,以上药物均是符合这种要求的降压药物[2]。

4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在我国表现出了不断增长的趋势,无论是糖尿病1型患者还是2型患者,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糖尿病不断表现出了增长的趋势。糖尿病人大部分会出现糖代谢紊乱的情况,且该部分患者会伴有血脂以及尿酸等代谢异常的现象,在部分糖尿病患当中还存在有部分有胰岛素抵抗现象的,而糖尿病患者当中大约会有40%的比例会合并有高血压,基本上所有糖尿病患者均有合并冠心病还有脑血管病变,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也经常伴有脑梗塞疾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措施主要在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不但需要帮助患者构建一个健康有效的饮食结构,还需要增加体育活动,这两项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面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药物调整,使得患者的血糖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已经有报告研究显示,血糖能够维持在正常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并且血脂也正常的,在(10-20)年之间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很少[3]。

5高脂血症

我国对于高脂血症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四种,分别为:①当患者的血胆固醇常指数超过了200mg/dl的时候,为高胆固醇血症;②当患者的血甘油三酸指数超过了200mg/dl的时候,为高甘油三酸血症;③当患者的血胆固醇还有甘油三酸相对于正常指数都要高的时候,即为混合性高脂血症;④当患者的高密度在35mg/dl之下时即为地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血脂异常已经明显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该类患者还合并有吸烟或者是高血压的,则会大幅度提升心脑血管病出现的概率。此类患者除了在平时的饮食需要注意,还要进行体力活动,如果是肥胖者的需要进行减肥,如有必要,可以通过应用降脂药来对血脂进行控制。当前较为常见的降脂药诸如:脂必妥、普伐他丁、血脂康、舒降之等,在对此类药物进行使用的时候还需要有所注意,因为有少数会出现GTP增高的现象[4]。

综上所述,导致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应该对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细节有所注意,将可以控制的高危因素尽快消灭,提高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韦亚林,马依彤.饮食与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01):121-122

[2]许继宗,乔宪春,李月明.对心脑血管病领域中成药应用现状的反思[J].吉林中医药,2011(01):154-155.

篇6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干预;效果;哈萨克族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44-01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以及不断增加的老龄化人口,让高血压等疾病不断的成为主要的卫生问题。据相关资料显示[1],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2010年公布的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数目,中国成年人中,患有高血压患的达到了33.5%,估计患病人数达到了惊人的3.3亿,仅2010年这一年,全国就有45万人死于高血压病,所以,对高血压的防治是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在全世界范围内,加拿大以及美国等国在采取干预措施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良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高血压的发展,目前,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2]。哈萨克族是高血压高发民族,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危险因素教育以及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治疗率、知晓率、不良行为改善率、控制率的比较,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25例,女性患者475例,

年龄最大的是86岁,年龄最小的是48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62.3±3.6)岁,两组患者在文化程度、性别、年龄构成比上,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干预措施

干预组采取的措施:(1)通过广播或者是发放相关宣传材料,大力宣传高血压的危害以

及防治措施;(2)每周授课,授课内容包括:合理膳食、戒烟、戒酒、减少盐的摄入、合理运动、如何合理用药等等;(3)运动指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其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每次运动半小时至一小时,每周两到三次;(4)限制饮酒以及督促戒烟,严格控制酒精摄入量;(5)指导其长期服用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对照组服用降压药,不进行任何生活方式的干预,只进行自然观察。

1.3 干预效果评估指标

(1)控制率:患者接受各种方法,并且血压降到正常的比例;(2)治疗率: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3)知晓率:患者了解高血压危害的比例;(4)合理运动率:坚持有氧运动,每次运动半小时至一小时,每周两到三次。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

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

2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率、知晓率、控制率分别为88.33%、87.50%、60.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患者的治疗率、知晓率、

3 讨论

对高血压的防治是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在全世界范围内,加拿大以

及美国等国在采取干预措施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国内外防治高血压的经验证明,社区防治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率、知晓率、控制率,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据相关资料显示,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2010年公布的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数目,中国成年人中,患有高血压患的达到了33.5%,估计患病人数达到了惊人的3.3亿,仅2010年这一年,全国就有45万人死于高血压病。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率、知晓率、控制率分别为88.33%、87.50%、60.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以教育为主,同时改良他们的生活习惯的干预措施[3],可以很好地防治高血压,值得在医学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闫香华, 蔺子, 李娉, 等. 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反应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13): 1502-1505.

篇7

【关键词】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248-01

产科出血占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而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期并发症,目前仍是我国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1]。故如何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积极抢救产后出血孕产妇的生命,是产科领域面临的主要课题,是产科工作者的责任所在。笔者对本院2007.1~2008.6 我院产科分娩的6570 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积极有效地抢救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08年6月 在我院分娩的产妇6570例,发生产后出血 69例,年龄最大36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 27岁。阴道分娩 4140 例,产后出血 45 例,占 65 %。剖宫产 2430 例,产后出血 24 例,占 35 %。

1.2 方法:产后出血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产后2h失血量≥400ml者为产后出血,与国际公认的标准一致[2]。出血量的计算方法: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待羊水流尽后直接放置积血盘于产妇臀下收集血液计量。产后予臀部置尿垫,用称重法计量出血情况。称重法采用的是上海恺乐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康尿垫,它带有计量器,可以直接称重计量。剖宫产分娩:以负压瓶收集血量,其余收集方法与阴道分娩相同。

2 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69 例产后出血中宫缩乏力占69.56 %;胎盘因素 占23.19 %;软产道损伤占5.80 %;凝血功能障碍占1.45 % ;69例产后出血中,剖宫产 24 例,占35 %; 阴道产 45 例,占65%。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本文资料中:子宫收缩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因素,与报道资料相符[2],其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有可能影响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全身性:产妇平素体质虚弱,有急慢性病史,精神紧张使用镇静剂和麻醉剂。影响到子宫收缩力的因素有多产,大剂量或长时间的缩宫素引产,产程过长或产带停滞,感染存在;子宫张力过大,如多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子宫形态异常,子宫体手术疤痕;胎盘异常有前置的胎盘和(或)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早剥;妊娠并发症有:妊娠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HELLP综合症,贫血及凝血功能障碍[3] 。

3.2 产后出血的防治: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基层医院,分娩人数多,病情复杂,工作繁忙。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①加强产前保健工作。妇幼保健医务人员及每一名孕产妇都要认真对待孕前期、孕期保健。在育龄人群中,做好计划生育指导工作,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降低因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的发生机率。在孕期,加强产前宣教,定期产前检查,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减少高危因素;孕中期,适当补铁、补钙,调整饮食结构,预防妊娠贫血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②加强产时监护。产房工作人员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特别是有高危因素的产妇,积极安慰、关心产妇, 解除其心理精神因素,争取产妇主动配合。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后,正确实施助产方法,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与缩宫素,适当按摩子宫,帮助娩出胎盘。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检查胎盘及软产道,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③加强剖宫产管理。剖宫产作为母胎紧急状态下终止妊娠的急救措施、阴道生产之外的补救分娩方式,是产科基本的手术,也是孕产妇接受的最普通的手术。剖宫产产后出血占总产后出血的35%。故术前要认真识别每一例产妇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精心组织手术团队,做好术前讨论,手术风险评估,作好配血和备血工作,备好止血药物,如缩宫素、米索、欣母沛等;术中注意操作细节:合适选择子宫切口,轻巧缓慢娩出胎儿,避免暴力、猛力损伤子宫下段、子宫血管甚至膀胱,导致大出血、腹膜后血肿等。正确处理胎盘娩出,适当按摩子宫,给与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使子宫保持良好的缩复状态,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④提高产房工作人员基本技能和急救技能。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人员要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尤其注意血压变化,创面渗血情况、血块凝结情况,必要时进行凝血功能的监测,及早发现继发性DIC和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并给于及时纠正,这是阻断出血的重要一步[4]。在分娩过程中,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一旦出现大出血,应积极组织抢救,立即快速补液、输血抗休克治疗,对出血原因认真分析和探查,给于针对性处理,院间、院内多科积极协作,抢救孕妇生命。

参考文献

[1] 林建华,林其德,刘建华等.产后出血的重新评估[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2):91

[2] 乐杰. 妇产科学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版

[3] 曹泽毅等.中华妇产科学,799

篇8

关键词:老年性高血压;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老年性高血压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并发症较多以及致残率较高的疾病,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1]。随着老年性高血压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尤其是心力衰竭的危险程度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2]。有效合理的控制老年性高血压,帮助老年患者正确认识和合理处理老年性高血压,可减少和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3]。为探讨和分析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的防治措施,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3年1月~12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 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12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58~73岁,平均64.6岁。1级高血压30例,2级高血压50例,3级高血压20例,心力衰竭病程1~3年,平均病程2年,心功能Ⅱ级80例,Ⅲ级患者有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8~72岁,平均64.0岁。1级高血压15例,2级高血压25例,3级高血压10例,心力衰竭病程1~3年,平均2年,心功能Ⅱ级40例,Ⅲ级10例。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9~73岁,平均65.0岁。1级高血压15例,2级高血压25例,3级高血压10例,心力衰竭病程1~3年,平均2年,心功能Ⅱ级40例,Ⅲ级10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给予洋地黄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吲达帕胺进行治疗,疗程为4个月。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进行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测定心脏功能的变化。

1.3疗效标准 采用治疗4个月后心功能变化作为判断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的依据。显效:心功能达到I级或改善Ⅱ级及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I级;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P

2 结果

对照组显效患者有10例,有效患者有25例,无效患者有15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显效患者有15例,有效患者有30例,无效患者有5例,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 P

3 讨论

老年性高血压是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以及致残率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多为单纯收缩期的高血压,收缩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舒张压会出现降低或比较稳定,脉压差明显增大[4]。一般来说,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症状不够典型,对于降压药物的治疗反应也不一,顺应性也不好,因此,对于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应积极进行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采用药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是应遵循一定的治疗原则,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延长预期寿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治疗时需要从小剂量开始进行治疗,合理调整用药的剂量,必要时可尝试使用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小剂量联合使用,需要长期用药。

本研究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进行治疗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郝瑞军.国产坎地沙坦酯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6(24):713-714.

[2]范利,武强,甄永存,等.卡维地洛对老年高血压及伴有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2004,3(18):131-132.

篇9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患者采取口服降压药物治疗,病情严重者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发现终止妊娠指征,及时采取妊娠措施。

结果:经过有效的降压治疗,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尿酸、血β-HCG值以及血钙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有3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通过积极的对症处理,产妇及胎儿未发现有严重并发症;1例HELLP综合征患者,胎儿在宫内死亡,其他产妇及新生儿均痊愈出院;自然分娩6例(12%),剖宫产44例(88%)。

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及时诊断,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适时终止妊娠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防治措施终止妊娠指征母婴结局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125-02

妊娠期高血压病也简称为妊高征,指产妇在妊娠期患有的所有高血压疾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妇女特有的并发症,妊娠≥20周或产褥早期的妊娠妇女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机体免疫、子宫胎盘缺血以及神经内分泌失调有关,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昏迷、抽搐、全身水肿、高血压升高以及蛋白尿等,常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远期后遗症,甚至会导致孕产妇死亡,严重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目前,妊娠期高血压病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引起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产妇妊娠期积极的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严密观察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对降低孕妇的死亡率以及新生儿的分娩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妊娠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防治以及终止妊娠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最小的为20岁,年龄最大的为36岁,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所有产妇妊娠期均在20周以后,孕周最短的为22周,最长的为40周,平均在35周左右。所有患者均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头晕、呕吐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患者入院时均进行正规的孕检并进行常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患者纳入标准:无药物过敏反应者;并未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者以及愿意配合定期孕检,接受服药治疗者。50例患者中经产妇13例,初产妇37例。

1.2方法。

1.2.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措施。在患者入院后加强对妊娠产妇的监护措施,尤其对于预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应进行严格的筛查,定期检查患者的尿常规、血压水平以及体重指数。一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被确诊,临床医生应立即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2.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措施。首先对妊娠高血压产妇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对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患者,自诊断之日起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50mg/d,口服1-2g的钙剂,1次/d,连续口服1个月。同时给予10mg的硝苯地平口服治疗,3次/d,若发现患者出现心跳加速,情绪波动过大的症状,应立即停止硝苯地平口服,改用50mg的倍他乐克口服治疗,2次/d。若患者为晚发型子痫前期,病情较严重,可静脉滴注5-15g的硫酸镁(加入10%的葡萄糖1000ml溶液稀释),为了避免患者出现全身水肿的症状,可适当的给予利尿剂。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发现患者出现符合终止妊娠指征的条件,应立即采取终止妊娠措施。

1.3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体质指数、血压以及尿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包括平均动脉压、尿酸、血β-HCG值以及血钙等各项指标,并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抽搐、昏迷、全身水肿等症状。

1.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以及终止妊娠指征。

1.4.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常常会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表现:①表现出头晕、头疼、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以及视力下降等临床自觉反应,严重的情况下,会在产前、产后及产后的各个时期出现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状。②蛋白尿:经尿蛋白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在+及以上级别或连续进行24h的尿蛋白定量测定,含量≥5g。③血压升高:收缩压≥130mmHg或较怀孕前增高30mmHg;舒张压≥90mmHg或较怀孕前增高15mmHg。④全身水肿:患者体重指数显著上升,每周体重增长量>0.5kg,在患者的下肢单侧、双侧以及腹壁部位出现水肿现象,部分患者出现妊娠腹水,经适当的休息调节后,水肿症状未发现明显改善。⑤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在孕中期≥85或90mmHg。

1.4.2终止妊娠指征。在妊娠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以下症状者应立即采取终止妊娠措施:①患者的孕周在37 周以上,产妇体内的胎儿基本发育成熟,对患者采取一系列的妊娠高血压并发症的各项治疗,并配合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可自然阴道分娩。②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发生子痫抽搐后,经治疗后2-5h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分娩方式。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出现HELLP 综合征或病情恶化,经过积极的各项治疗措施后,患者的舒张压维持在100mmHg以上,收缩压仍维持在160mmHg以上。④患者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或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且有逐渐恶化趋势。⑤经24h持续的尿常规检测,尿蛋白含量>5g。⑥经密切的监护,患者体内胎儿出现NST(-),或胎儿的生长在宫内严重受限。

1.5统计学处理。选用软件SPSS13.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使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2结果

2.1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所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经过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尿酸、血β-HCG值以及血钙等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治疗后孕妇的妊娠结局。5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有3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通过积极的对症处理,产后出血者2例,早产孕妇2例,但产妇及胎儿未发现有严重并发症;1例HELLP综合征患者,胎儿在宫内死亡,其他产妇及新生儿均痊愈出院;自然分娩6例(12%),剖宫产44例(88%)。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通常会合并有1种或2种以上并发症,对孕妇和胎儿损害极大,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及早诊断,尽早采取正确的治疗,可有效改善孕妇的围产期结局以及新生儿的分娩质量,降低孕妇的死亡率。因此临床治疗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的监护措施,特别是对疑惑具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孕妇,定期检查患者的体重指数、尿常规以及血压等情况,主要包括平均动脉压、尿酸、血β-HCG值以及血钙等各项指标。同时应注意合并有低钙血症、贫血或营养不良孕妇,应注意患者合理的饮食,注意休息,提高孕妇的机体免疫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一旦患者被确诊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应及时采取对症治疗,临床上主要以降压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促进前列环素(PGI2)的合成,扩张血管,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达到抑制血小板凝集以及血栓素和纤维蛋白合成的作用。同时硝苯地平类钙拮抗剂可抑制患者体内的平滑肌的收缩功能,有利于孕妇的顺利分娩,两种药物基本无毒副作用,不会对孕妇产生不良影响,是有效治疗妊娠高血压病的方法,对于出现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或病情加重患者可进行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

本组对于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积极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正确的治疗方法,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密切的关注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尿酸、血β-HCG值以及血钙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一旦患者出现符合终止妊娠指征的条件及时采取妊娠措施,结果仅有1例患者出现HELLP综合征,导致胎儿在宫内死亡,其他孕妇及胎儿治愈出院,说明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适时选择终止妊娠的时机,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可降低孕妇的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分娩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晓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分析[J].中国优先优育,2011,26(5):542

[2]林银妹,魏妙娇.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终止妊娠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5):50-51

[3]钟乃诲,黄琳,夏红卫,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防治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6):3297-3298

[4]郑立宏,姚美玉,宋香金.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药物治疗[J].吉林中医药,2012,32(2):153-155

篇10

[关键词] 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 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0)06_0455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0.06.21

玉环县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是全国14个海岛县之一,全县总人口40.8万,其中62%居民生活 在玉环本岛及周边小岛上。本文对玉环县35岁以上本县户籍常住人口的高血压患病情况、血 压控制情况、人群患病高危因素情况进行调查,目的是掌握海岛地区不同人群高血压患病情 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选择全县所 有35岁以上本县户籍常住人口157698人进行调查,调查资料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完整者1276 72人,调查率80.96%,其中男性58219人,女性69453人。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所有调查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及考核后上 岗。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心脑血管病史、家族史、高血压相关的危险因素等。其中饮酒 的界定指每周至少喝1次酒,每次饮酒量相当于白酒50克以上,膳食高盐指每日摄入量≥1 0g或常吃腌制品或口味偏咸者。

1.2.2 血压测量:采用经校正的欧姆龙HEM4021型电子血压计,连续进行2次测量,间隔 至少1min,两次差值超过5mmHg的,进行第三次血压测量。对新发现的高血压病人安排时间 进行复查,复查至少是不同日二次以上血压测量。

1.2.3 辅助检查: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心电图和空腹抽血检查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 酯、谷丙转氨酶。

1.2.4 高血压诊断与分级分层标准:平均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以上者 ,或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近二周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正常者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分级 及危险度分层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中标准分别分三级、三层。

1.3 统计学分析:调查数据全部录入u1000公共卫生疾病管理辅助系统,进行数据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病率:全县35岁以上应调查的本县户籍常住人口为157698,实际调查127672人,应 答率80.96%。其中高血压患者37097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9.06%,以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 查资料做标化,标化患病率为24.72%;高危对象48380人,占37.89%;一般人群42195人, 占33.05%。

2.2 地区分布:本岛及周边小岛调查72199人,与陆上调查55473人,两者患病率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χ2=1.72,P>0.05),见表1。

2.3 性别患病率:调查对象中,男性58219人,高血压患者16712人,患病率为28.71%; 女性69453人,高血压患者20385人,患病率为29.35%。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4,P<0.0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2.4 年龄患病率:以10岁为间隔划分,将调查对象分成35~岁、45~岁、55~岁、≥65岁 共4组,各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7.95%、20.49%、37.48%、55.25%。无论男、女 以及合计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2。

2.5 高血压患者分层分级情况: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正常8352人,控制率22.51%;血压 未控制正常者,血压1级、2级、3级分别占45.86%、22.18%、9.45%;低危、中危、高危 分别占0.13%、15.29%、62.07%,见表3。

2.6 危险因素情况: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缺乏运动,为90.54%。其次是血脂异常、超重 和吸烟,见表4。

2.7 患者服药及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患者服药率59.56%,血压控制率为22.51%。本岛 及周边小岛与陆上乡镇比较,服药率无差异(P>0.05),血压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5。

3 讨论

2002中国营养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比1991年增加31%,估计全 国高血压现患人数多达2亿[1],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一种严 重危害国民健康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的患病人数还会持续增加。

本次调查发现,该海岛县35岁以上常住户籍人口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9.06%,标化患病率为2 4.72%,高于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的水平[1],与杭州 市2005年城乡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相接近[2],高于霍兆桥报道的秦皇岛海港 区高血压患病率[3],表明该海岛县属于高血压高发区域,高患病率可能与当地海 岛特有的环境因素,及海岛群众喜食腌制品、运动锻炼不足等生活饮食习惯等有关。

调查结果显示,本岛及周边小岛上的高血压患病率、服药率与陆上人群无差异,但血压控制 率海岛人群高于大陆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该县主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 医疗资源都集中在本岛上,群众文化层次、受到宣传和教育、接受的优质医疗服务都相对高 于陆上乡镇有关。因此在加强海岛人群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同时,不能忽视陆上农村群众的防 治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不论男、女,高血压患病率都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且各年龄段之间都有显 著 性差异。浙江省高血压调查报告指出高血压患病率出现跳跃性的年龄为50岁[1], 本文中,35~岁组患病率为7.96%,而45~岁组患病率为20.49%,表明该县高血压患病率 跳 跃性的年龄早于全省5年,也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 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危行为的增多,高血压发病趋向年轻化,提示本县在高血压防治 工作中要更关注对中青年、高危对象的干预。

调查结果显示,高危人群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这主要与海岛群众缺乏运动、喜盐嗜酒等不良 生活方式有关。患者中血压控制率还很低,仅22.51%,而危险性分层中高危对象占62.07% ,提示绝大部分患者血压未能实现有效控制,随时有可能出现急性意外事件。因此在防治过 程中,要特别强调心血管的危险,做到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并进。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该海岛县高血压患病较为严重,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非常普遍,血压控 制率低,高血压发病年轻化趋向明显,应引起当地政府足够重视,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 策略,及早落实各种干预措施,使高血压得到切实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力生.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3.

[2]李莉.杭州市2005年城乡居民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 3:23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