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

篇1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 人文精神 失落 弘扬

我国的语文教学是最基础的人文学科,其中的人文性得到了教育各界的探讨和关注。不管是从语文的基础性方面去审视,还是以语文的文化性方面审视,语文学科自身带有的属性就是工具性及人文性。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首先说明一下人文精神的概念。

一、简述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二、中学语文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失落

(一)人文视野不够宽广

在中学语文的教科书中,有一小部分的课本存在着课文删改的章节问题,致使学生阅读量面积过小,对我们国家的悠远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够全面性,人文视野变得狭窄。

(二)在文化人格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我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可以运用语言表达自身的思想和感情。但是在中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汉语的语言进行有利的开发,在对于人性的理解过程中又过于片面化,使我国的文化历史停滞不前,也造成文化人格在构成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三)学生自身个性的塑造

我国的中学教育过程中,推行的是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是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发挥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核心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人文精神在中学语文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作用

我国的教育事业对人文精神应有较高的重视程度,因为人文精神在我国中学语文教育中拥有着文化背景的重要根源。众所周知,现在的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教育理念。随着我们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更加需要有个性、有自我精神、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责任感的创造型人才。要想成为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就需要自身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开发自身潜力,从根本出发,从而形成较高的人文素质。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各类型的文章和占有比例较重的文学作品,都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所以教师只有利用课本知识将人文精神相互结合,引导学生正确思想,让学生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不被精神压垮,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坚持,直至胜利。才能真正发挥人文精神在与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四、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弘扬和培养

(一)为学生创建平等的教学氛围

现代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属于平等关系,与学生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西格尔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提问、异议,应保持尊重理解,并为学生耐心的解答疑难,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在学生解读文章时,教师应给与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研究空间,便于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意境、心情。教师还要努力营造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融洽、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二)选用学生容易领悟的教学模式

领悟学习是以主动、自觉的态度,通过自身的感受、体会等形式形成稳定的、个性化的、对行为具有指导性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体系的学习方式。它又符合人文教育的特点,具有普遍的人文价值能力。而在选用以学生领悟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应重点构建学生丰富的精神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比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中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应采用学生自我阅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境,并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答案。通过学习这类文章,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目的外,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坚持下去的胜利以及形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敢走下去的决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明确看出,结合人文精神对于中学语文教育的提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是必须弘扬的,只有在语文教育中结合人文精神的弘扬,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精神内涵的目的,提高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

【参考文献】

[1]陈国秀.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方案[J].学园,2014(14).

篇2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新教材 英语教学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首次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观点。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核心,对于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关怀及精神追求的尊重。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主张开发潜能,培养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英语教育要体现人文精神,是指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尊严、价值取向、愿望、信念、情感意志、追求理想的人格、人的自身完美、个性解放和坚持真理,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素质发展的完整的人。

二、为什么要渗透人文精神

英语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也是陶冶学生情操、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过程,这既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又符合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和特点。

1.新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人文价值逐步走向趋同的世纪,是一个确立对人的尊严,尊重生命、尊重个性、个性自由、个体自律的世纪。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语言,在世界各个领域起到了沟通、交流的媒介。通过英语教学人文化,培养出既具有人文气质,又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既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又能解读西方文化的人,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2.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的人文思想引导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科学人生观的树立是相当重要的。他们又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英语是通过自身的兴趣、需要、体验、经验、价值取向、信念和实际的知识水平去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活动过程。外语教学只有与发展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合、和谐地发展,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能力的完整的人。

三、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高中英语新教材内容多样,涉及面广,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政治历史、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意识,以及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人文知识方面的文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并适当地予以引申、阐发。这样日积月累,会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与人文素质相得益彰、同步提高。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文知识扩展法

结合教材,教师对语言信息和文化背景知识要有选择地加以介绍和扩充。例如新人教版Module3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谈论的是世界各国的节日,其核心目的旨在指导学生认识节日的精神表现和物质表现。众所周知,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浓缩、民族精神的发扬、民族未来的寄托,而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像七夕节却逐渐被年轻人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红红火火的西方情人节,这是一个何等尴尬的局面。作为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加以补充说明,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引发他们对节日文化的思考呢?又如结合教材中的Module4 Unit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 教师也可以适当补充有关humour方面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中国人觉得幽默的东西,西方人不一定觉得幽默,如“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在西方,打孩子是违法的);“猪八戒的脊梁――无能之辈(背)”;反之,西方人觉得幽默的东西中国人也未必感悟到它的幽默。这样让学生懂得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了解文化背景差异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感受两种文化的异同,有效地增强了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2.人文品格分析法

新教材中有许多人物篇,通过学习这些文章,对这些语篇中人物品格的分析,教师就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领会隐含在语言符号背后深刻的人文思想内涵。如Module4 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话题涉及杰出女性。学习了这些伟大女性的事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主人公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路就在你的脚下”,激励起他们珍惜学习机会,学会自我奋斗的精神。如果说学习这些女性,教师表达给学生的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那么Module1 Unit5 Nelson Mandela, 传递给学生的是舍弃一切,献身人类的博爱精神;Module5 Unit1Great scientists, 讲述给学生的是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高尚品德。这一切都将强化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他们人文素质的提高。

3.人文意识引导法

挖掘新教材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教材中Module2 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 有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 Module6 Unit4 Global warming有 “What can we do about global warming”这类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在讲授此类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何保护动植物,如何减少污染等等,以此来唤起他们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关爱之心。并通过讨论来指导学生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教师还可以结合我国已成功地申办了2008年奥运会,“绿色北京”已经成为我们的宗旨,而“绿色地球”则是全人类不懈的追求等内容,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所肩负的使命。

4.审美情趣培养法

充分利用新教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通过学习Module2 Unit5 Music一文,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懂得音乐是一种全球性的“语言”,人们通过这种特殊的形式来表达情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音乐还能够滋养人的心灵,愉悦人的性情,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充实美好。此时此刻,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播放一些不同曲风的音乐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同时体验语言教学的美感力量。而在教Module6 Unit1 Art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名画,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让学生用DTY准备一副自己喜欢的世界名画,对其进行加工,包括:图片放大,作者介绍,主题说明,版面设计等。这样,在训练学生运用英语介绍人物、描述图片的能力的同时,提高了他们欣赏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5.文学修养提高法

语言的精华在文学,而文学与人的本性密切联系。通过欣赏英语文学作品,学生不但能开阔视野,而且能从作品中感受到人生的美丽以及社会的复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选择与教材有关的作品让学生欣赏,使作品欣赏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如在学习Module6 Unit2 Poems时可以适时介绍一些英美文学中一些著名的诗歌,如A Grain of Sand(By William Blake):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让学生朗读时注意语音语调并带着饱满的激情,可能的话开一节诗歌朗读竞赛课。相信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能更感性地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既有思想的凝聚,又有感情的汹涌。另外一些原版影视作品或经典著作,如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分别为新教材Module1 Unit1 Friendship; Module3 Unit3 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提供了很好的背景材料,充实了教材的内容。

总之,英语学科是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如果说语言学习仅构造了一个人的骨架,那人文思想则赋予了这个人的血、肉和灵魂。正如《学会生存》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及其本身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它一直是各个时代的人道主义思潮的一个根本主题”。

参考文献:

[1]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篇3

【关键词】校园;环境规划目标;规划原则

一、生态系统完善

1、加强生态优势

从整体上把握校园现状的生态优势,进行适当改造和引导后,形成一个功能合理、景观优美的新的生态构架,原有地形地貌尽可能保持,减少土方量;原有水系要有序引导疏通;原有植物,尤其是大树,尽可能保留并养护好,避免施工时的伤害。绿化的比例须达到规范要求,方能强化原有校园生态所具有之优势。

2、创造人工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校园

在校园四周应尽可能以高大植物加以围合,以植物墙遮挡校园外喧哗的社会环境,以利于内外空间的划分,适当在校园入口处点缀爬藤月季、蔷薇等开花的攀爬植物和花灌木,以色彩强化校园重点部位。坐在校园内部小游园座椅上晨读是学生的最爱,如果所看到的是广阔天空自然为最佳选择。复习疲惫时凝望天空少顷是眼科专家一致推荐的舒目良方,广阔的天空对疏解疲劳的确有神奇的妙用。小游园如坐落于高地或视野广阔之处为最佳,设计者在规划时需详细考察地形。若地形受限,小游园前方有遮挡建筑,仅能“以遮回遮”,整齐的绿篱可收束散乱的心续,但绿篱至少距离座椅三米以上,以免产生压抑。学生在自修疲惫时以凝望绿篱调节身心。绿篱若过于密实,仍会产生压抑感,在修剪上齐中有透,虚实呼应最为上乘。

二、功能组织合理

校园的功能分区一般分为:校前区、教学区、行政区、文体区、学生生活区、教职工生活区、生态林区、湖泊水体区、科研生产区、后勤区等。

其构成形式可分为全集中型、主集中型、分散型等。校园的外部环境空间包括校前区、入口大门、功能各异的广场、庭园、人行道与车行道、山地、水面、绿地、运动场、展示场、试验场、露天剧场、屋顶平台、屋顶花园等等,其中广场、庭园、露天剧场、展示场等是流线中的“亮点”,吸引学生停留、驻足,并由点带线,引导整个流线。通过道路、广场、绿地等环境元素组织、协调、沟通、运作,对各种功能进行梳理,供学生学习、交流、生活、运动、游戏、种植、饲养、劳动。线、点、面的结合讲求丰富、变化,避免横平竖直式布局,而由各种美观多变的曲线、直线相结合,正向、斜向相搭配,产生丰富的景观视觉效果,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景观特色明显

校园应充分利用本校地形、水面的优势,并巧妙运用校园外的景观造景、借景,做到崇尚自然,独特,同时,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一定的艺术水平,具有较高思想内涵,优先人文、张扬传统文脉,并融入现代精神。

校园环境规划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生态是环境景观设计永远的主题,尊重、注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校园自然景观资源,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相互补充,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校园生态环境是最根本的原则。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实现向自然适度索取与最优回报间的平衡,共生、共荣、共存、共乐、共雅。

(二)延续性原则

1、与校园总体规划相吻合

景观环境规划应在校园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应是校园总体规划的延伸和拓展,必须强化校园总规的原则和特色。

2、与校园建筑应有机结合,融成一体,追求建筑“长”在自然环境中的意境。

(1)内外空间交流,绿地可局部伸入室内,延伸至室内空间。

(2)制造一些通透性好的半开敞的“灰空间”,如门厅、门廊、廊架、亭阁、平台等。

(3)在硬质景观(广场、硬地、铺装等)中采用与建筑物相同或类似的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延伸处理。

3、原有山林坡地、水面应尽量让其自然融入校园环境中,使绿色楔入校园环境,自然景观延伸到人工景观中。

4、与校园的历史文脉相延续,相拓展。

(三)人本化原则

校园的特点是学生相对单纯一一年龄、文化背景大致相同;使用规律比较简单一一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为主;组成的元素较为完整――象个小城市,五脏俱全。

校园的建筑、景观环境都必须以使用者为中心,以他们的行为作为模数和参照,形成完善、安全、舒适的、供师生学习、交流、聚散、步行休闲、文化娱乐、夜间照明及生活的系统。

1、空间分割合理

中心区轮廊明显,方位标志突出,道路直达便捷,色彩对比强烈,视线走廊通透、聚焦。

户外学习空间幽雅、安静,用植物围合成半封闭空间,有可停可歇的坐凳、亭廊、花架等设施,夜晚照明好。

2、尺度舒适、安全、方便管理

教学楼教室边南北向的植物应以低矮为主,形成宽敞明亮的采光环境。所有室外家具和设施必须符合大、中、小学生尺度和行为模式。

主、次干道分明,休闲步道1.5-2.0M左右即可。水边宜建生态性驳岸,可设缓坡草地深入水中,水深处的平台、桥梁一定要设防护栏杆(高1.10M)。如人造水池,水深宜少于0.6M为宜,水中步石为安全起见,在中、小学不宜设置。喷泉水景不宜多设,过于喧哗,且难以养护管理,运行成本也高。

3、可识别性强

由于使用者定期更换(每年都有新生入学),来访者众多,建立识别特征(易于辨认、找路)、结构特征(方向、主次等)、景观特征(主楼、雕塑、主广场等)、标识系统(指示路牌、建筑物标牌、公厕等公共设施标牌)也是必需的。

四、人文性原则

校园景观环境应能体现各种人文精神,能最大限度地强化激励学生、教师职工的内在精神特质,潜移默化,感染人的情绪,提高人的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完善人格,保持学校蓬勃向上、清新、净美的气质。一般可运用以下方法将校园精神渗透到物化的环境之中。

1、环境风格的建立

充分利用校区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环境,创建风格浓郁的环境特色,是建立富有精神内涵的校园环境的重要方法。

2、历史环境的保护与纪念环境的创造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将这些历史反映到校园环境中,利用反映校史的建筑、雕塑、碑刻、纪念林地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校园精神。在学校扩建和改建中,尤要注意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和建筑实体,并让新的空间和实体与原有空间和实体相呼应,可设置一些纪念性环境,如杰出人物、教育家的雕像、纪念园、纪念林、壁画、纪念亭、展示廊、小品等来突出文化内涵和传统精神,激励学生。

3、现代精神的融入

篇4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风格、建筑功能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每一种现代建筑风格是都是一个城市的标志,风格独特且富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从一定的角度上看,建筑风格也能体现出一定的建筑功能。下文简述了现代建筑的风格和建筑功能是如何相辅相成的。

二、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产生

从时间上来说,现代建筑设计主要是在20世纪成长起来的。欧洲的一些建筑设计师倡导在设计上返璞归真回到中世纪的传统。倡导设计的诚恳真挚、形式和功能的结合,建筑设计上从自然状态吸收养分,意欲利用哥特式、中世纪的、自然主义的三个风格,来形成一个全新的风格,作为建筑设计上的国际主义风格。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指导下的建筑设计师、理论家多如牛毛不可胜数,它的诞生赋含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技术、文化等的背景。从文化的角度上讲,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是现代主义文化思想的主要构成部分,特别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长为国际建筑设计风格,以其不可阻挡之势风靡世界,对整个2O世纪的建筑风格产生影响,使全世界的城市面貌发生改变,改变了都市天际线的形式,影响如今仍然十分之大。

三、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

建筑设计形式的成长经过了19世纪的折中主义建筑之后,建筑设计在20世纪中叶逐渐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高新技术风格以及地域性民族性风格表现等阶段。当前,建筑的“多元化”已经无法避免。建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因此变得极为必要。然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也有一定的发展趋向。

四、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基本理念

随着工业革命、技术革命、市场经济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同方向的成长,所以对建筑设计要求了多种不同的功能需要。当前设计界都呼吁建筑应为社会服务,建筑设计应把实用主义作为中心,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尤其注重功能作为设计的核心,关注设计的科学性、便利性、效益性和效率性,重功能轻形式。下面我们来了解下现代建筑设计的基础理念。

1、以先进的理念来指导建筑设计时第一要分析生态环境情况,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共存问题。建筑自身在设计上需要有科学性,尽可能降低建筑对环境的作用,并且尽量采用可重生资源。建筑结构当以绿色生态建筑的标准进行科学规划,令建筑在资源使用和外观审美上更有科学性。

2、关注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当前的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该结构建筑抗震能力不好,建筑高度受限,机械化程度较低,施工质量无法保证。现代新型建筑设计需要经过科学的计算、合理的设计,采取框架式建筑结构,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墙体材料.用来增强建筑的抗震能力和提高施工的机械化程度。新型的建筑结构不仅能够改善建筑自身的面貌.降低建筑自身的载重,还拥有自由分割的空间,使用面积也大大增加,消减了人力,节约了成本,其整体设计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3、着重功能的多样性。因体量和结构限制,传统的建筑功能相对较少,且缺乏现代化的智能系统,不具有综合性和多元化功能。现代建筑设计因为采取新型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令建筑自身的空间产生巨大的变化,能够解决多种功能需求,现代智能性设备的应用,极大增加了建筑的使用功能。例如新一代的客运中心包括了机场、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公共交通.让人们能够选择多种的交通方式迅速分流。

4、着重新能源的合理化重复使用。传统建筑的能耗基本都由外界能耗系统提供.不能够满足自给自足的需求,如果外界能耗系统不能正常运作,整个建筑体系从而进入瘫痪。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通过采取新型的能耗系统,以可重复的能源为基础,运用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不仅能够满足建筑自身的现时需求,还能够将剩余的能源进行存储,用来备用;在水系统的设计上,采用自然采集和重复使用统一的方式,自然收集的水经理过滤、净化能够符合建筑的正常需水,同时还可对使用过的废水进行蓄积,处理后再次重复使用,最后将废水用于建筑自身的绿色植物浇灌系统.这些绿色植物则能够吸取废气、净化空气、隔热保温、美化环境。

5、注重立面美学的理念。一个非常漂亮的建筑外立面可以为这个城市增色。它决定着一个城市给人们的印象。城市印象实际上体现了城市对外的综合性能力,我们提到一个城市,可能有很多大家值得回味的东西,无外乎就是建筑。也可能有时候是对一栋建筑的印象,有时候是对一个城市整体的印象。从某种程度上讲,现代建筑的立面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因而现代建筑风格中的立面美学内涵与美学追求,是十分重要和及其必要的。它对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对一般人讲,欣赏的是它的外部立面造型,建筑立面是体现建筑美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不断进步,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追求也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城市建筑的设计就应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不仅应具有使用功能,还应拥有观赏功能,使立面美学更好的体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五、现代建筑设计风格与传统设计的区别

1、从设计性质上看.传统的设计偏重于技术,现代建筑设计则面向功能目标,将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因素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具有工程性,既重视设计的内容亦强调设计进程的管理。

2、从设计进程上看.传统的设计在战略进程和战术步序上有随意性.现代建筑设计则强调设计进程及其步序的模式化。

3、从设计手段上看,传统的设计是电算器(过去为算尺)、图板加手册,个体手工作业,现代设计则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自动绘图和数据库管理,集团分工协作。

4、从设计方式上看。传统的设计以经验总结、规范依据为主.现代设计则强调预测与信号分析及创造性的相互配合。

5、从设计部署上看,传统的设计只限于从方案到工作图这个阶段,现代建筑设计则贯穿开发的全过程.除常规的设计外,还要考虑从用户需求(市场预测1到设计评价(可行性研究1及施工阶段的结构设计工艺性修改以及试运转和使用维修经验的反馈。

六、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几点构想

1、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借鉴思想。一个时代社会艺术体现在它的建筑设计上,建筑设计的风格、特点以及类型都是一个时代审美观和历史的表现。建筑设计就要在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借鉴古今中外所有的的建筑设计艺术,汲取精华。把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创作,一个具有新观念、新品质的设计创作。创新思维是建筑设计必须要具备一部分。只有不断的创新,建筑设计才能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2、和城市设计相结合的现代建筑设计,被人们普遍所认知的,建筑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还包含了外部空间环境和个性化的内部结构。不但具有建筑设计构思的一种特别含义,还包含了建筑形式和空间结构不能体现的美学方面的意义。建筑设计需要兼顾环境的整体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建筑设计艺术的本质特点和对城市文明及环境文理的认可和欣赏。

3、人文精神的体现是现代建筑设计需要体现的,建筑的设计不是独立的,是结合人们的心理以及美学的知识共同体现出来的。一个新的建筑设计形象要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和视觉效果。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建筑,例如:市政建筑和公司建筑等,它们都具有一些不平常的意义,关系着人民群众的人文精神和聚合力以及一个城市的象征精神。这些建筑都是新时期的人文景观和人民心里归属感的凝聚点。体现了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和象征性的表现,是结合了市民感情的美学体现。

4、数字化技术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数字化是现代社会和经济时代的技术基础,它不仅仅只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一些国内知名的数字化研究者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化将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并指出了一些将会出现的情况。一部分激进型的建筑师已经利用计算机来增强建筑设计能力,尤其是在立体空间和形体结构这些方面。这些技术是在传统时代无法想象得到的。数字化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一个高科技的生活环境,使先现代的城市和建筑可以同时存在于虚拟和现实中,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总的来说,建筑设计的目标就是为人们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生存空间,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建筑师就要接合现实,认真思考,选择一个合适的风格,在以后的建筑建设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创新,从每一次的成功或者失败中总结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一种新的现代建筑风格。

六、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风格与建筑功能做好协调能够实现建筑风格的不断创新。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独特建筑观。

参考文献:

[1] 李丹:《论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4期

[2] 傅筱:《从工业化生产方式看现代建筑形制的演变》,《建筑师》,2008年05期

篇5

关键词:原道校训;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整合建构;实践探索

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其核心必然是一个深深印刻在师生心中的“精神中轴线”,它是学校的精神支柱和追求,我们通常称之为校园精神,或称“校训”。这种校园精神给师生最为深刻的思想启迪,指引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引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甚至会对师生日常的生活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坐落于江南名城无锡、古运河之畔的无锡市北高级中学始建于1934年,可溯源至民国私立原道中学。建校之初,便以“原道”作为校训。原,水泉本也(《说文》),本义为“水源,源泉”,由此引申出“推究、探究”之意。古人称“谓寻其本也”,也就是“寻求事物的根本”。道,所行道也(《说文》),本义为“供行走的道路”,由此引申出“法则方法、技术、规律等意义”。2004年,值市北建校七十周年,为进一步彰显“原道”校训在学校办学精神和历史积淀中的至高地位,取叶圣陶先生手书“原道”两字为款,并请叶圣陶先生之长子、原民进中央副主席叶至善先生制铭,对“原道”进行诠释:“我校始建,取唐代先贤韩愈之教育名篇《原道》为校名,有深意在焉。夫“道”者,世间万物运行之规律也;探索之,弘扬之,即知即行,是谓“原道”。历届师生恃之为司南,拳拳服膺,声名远颺,青蓝冰水,前程何限。今七轶华诞,庆典既成,共制铭勒石,以志欢贺,以申惕厉。”

“原道”校训体现了对历史文化思想的尊重和礼敬,对先人“寻本探源”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立意高阔大气,历史沉淀厚重,文化内涵丰富。尽管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原道”做出各种解读,但“探究事物之规律”、“归复心体之本然”这一根本内涵未曾改变。回顾我校近80年办学历史,风雨沧桑,校址累迁,校名数易,顽强生存,不断发展,重要一条就是依靠全体师生员工追寻原道校训的学校精神。“原道”就像市北的一条精神血脉,在大半个世纪的光阴流转和春华秋实中代代传承,共同生长。

近年来,我们更是倾力打造和建立市北高中的“精神中轴线”,即进行以“原道”校训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主要从“尊道、守道、论道、行道”四个方面进行了整合建构和实践探索。

一、以环境文化建设,营造“尊道”氛围

尊道,表现为尊重自然,尊重人性,尊重规律。我们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让师生亲近自然,唤醒主体意识,激发内在精神,提升文化品位,遵循教育规律。文化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总和,是历史的沉淀。环境文化建设是一个开放系统,师生行为并不能刻意“塑造”而成,而是需要长期的双向传递,在传递的过程中师生个体与其文化环境进行碰撞交流,并进行积极的共同建构,最终整合、内化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对学校而言,环境文化建设包括自然环境建设、人文景观建设和人际环境建设。

第一,自然环境对人的文化价值具有潜在影响。学校规模、校园布局、结构造型和墙体颜色及树木花草都是直观的校园文化的载体,它对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具有最直接的作用。无锡市北高中现有校园的设计,遵循中正、阔达、对称的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和包容意识,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现在校园内绿化面积为80%,有植物种类和高大乔木几十株,整个校园草木蓊郁,幽静典雅。尤见奇是校内筑有喜鹊巢三处。清晨鹊鸣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春有斗艳的桃红柳绿,冬有傲霜的寒梅青松。学子们在松林小径里晨读,小鸟昆虫在花间飞舞嬉戏,呈现出一派和谐的人与自然景象。

第二,人文景观是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它的建设过程,便是物质精神化的过程。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文化隐喻和价值追求,是校园文化的可靠依附。其巨大的文化指向性要求景观本身蕴含高雅的文化气息,突出的审美情趣,巨大的德育教化功能。继已建成的教育家叶圣陶手书的“原道”巨石、历史文化长廊、知鱼池外,我们还将学校主道取名为“原道”,其余四条干道分别取名为“尊道”、“守道”、“论道”、“行道”。另外,学校建有“师道亭”、“悟道阁”“求道桥”“上善若水”“校史墙”等赋予校训文化的人文景观。可以说,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融合构建的“五道八景”已成为市北高中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三,除了上述看得见的、显性环境外,学校还倾力打造看不见的、隐性的人际环境。人际环境是学校环境建设最重要的一环。迈克尔·富兰曾说过:“如果单一的因素能够促使成功的变革,那就是关系的和谐。”在一个合作宽松、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环境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都会自然迸发出来,教师的工作热情、创造力和凝聚力都会激发出来。校长书记走进各年级的办公室,带着真诚去倾听老师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纠结的生活或家庭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如有的教职工子女入学有困难,领导知道后,总能尽力解决。另外,中层干部在教师办公室都有一张办公桌,平时除到行政楼去开会或处理必要的公务外,一般都在第一线与普通教师一起备课和批改作业。领导的关爱,干部的表率,极大地影响着普通教师工作的态度和热情。每天清晨或饭前午后,在班门口、楼栏边、操场上等处,都可以看到班主任或科任教师与学生和睦交谈的情景。“人文情怀,暖心力行”这成为了市北高中构建良好人际环境的行动方针。

总之,我们通过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极大增强了培育学校原道校训精神的能量;因为,一所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和人际关系和谐的文化环境,本身就是学校文化精神的教育场。师生置身其中,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中,行为得以规范,心灵得以陶冶,素质得以提升,相互之间产生正强化,形成正能量。

目前,这种校园文化精神正在或已然形成,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原道”这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学校文化正以大道无形、润物无声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产生对学校办学目标的认同感,从而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凝聚力量,使学校管理产生巨大的整体合力,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

二、以制度文化建设,强化“守道”自觉

守道,表现为学校为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维护师生正常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制订具有指导性与约束力的法令规则并自觉遵循。

在学校管理中, 制度的缺失将给学校文化造成相当严重的危害,使其不可避免地存在隐性规范泛滥、工作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管理行为混乱等问题,这样势必造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严重的情绪对抗和不信任。曾经,我校在高三班级调整过程中,由于主管领导事前没有充分征询各方意见,也没有与师生、家长做好沟通工作,单凭主观想法强势调配,结果导致不良后果。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对立,虽然事后及时采取了弥补的措施,但给学校工作已经带来了极大的被动,对学校声誉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学校文化的混乱。因此,学校要发展和变革, 要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就必须加大学校制度建设和管理文化建设。

市北高中的制度和管理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在学校“原道”校训文化的平台上,建立现代的、以人为本的先进的管理制度。我们认为只有有效的制度和管理才能生成预期的学校文化和教育效果。而学校制度和管理的有效性源于其本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学校制度和管理的合理性主要表现为符合规律性。也就是说, 在学校制度、管理的产生和建构中, 科学的制度、管理选择要建立在对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合理的学校制度、管理要符合学校教育领域的基本规律, 比如符合师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即不随意延长加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老师的工作时间,不任意取消规定的文体活动……事实上,缺乏合理性的学校制度在实施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也很难塑造和谐、健康、有序和科学的原道校训文化, 而只能生成消极和劣质的学校文化。为此,我们从思想和制度两个方面加强了建设。

第一,文化推动 提升认识

长期以来,虽然“原道”为我校的校训,但大部分师生对其中含义,往往是一知半解,或仅停留在浅表层的认识上,或将之单纯理解为一种学校文化的宣传概念;而非将之内化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行动的规则。因此,我们推动并开展了“原道文化学术大讲堂”系列活动。每学期,聘请学术权威或市直单位的专业领导为全体教师作一到两次讲座;每月,用一节课请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为青年教师作学科专题知识培训;每周例会,用30分钟由一位中层分享本周读到的有关教育理论或其它方面的书;每次教职工大会,利用20分钟中左右的时间,由一位普通教师就近期在教育教学实践取得的好成果、好经验,介绍出来与大家共享。这种活动,让老师全面理解了“原道”的本义、文化含义及现实的意义;使他们认识到,“原道”思想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按照学生认知的规律教学,按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教育。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同时,活动也让大家看到了广大教师在践行“原道”实践中取得的成效,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推动或促使学校上下自觉“守道”,即学会用教育规律思考问题和制定包括校规及班规在内的各项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工作的科学发展。

第二,制度保障 科学激励

除了文化思想的渗透等隐形(软性)制度的构建外,学校还加强了显性(刚性)制度的建设,从而做到刚柔相济,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年轻教师,有的工作热情很高,工作“拼命”;有的急功近利,心态浮躁,试图 “一考成名”,尽管出发点和表现形态不同,但本质都是相同的,就是没有“原道”思想精神,即没有科学的教育观和发展观。这样的教学,也许在短期内效果是可见的,但随即带来的是学生的厌学和师生双方健康的损害。这种只见“分数”,不见“人”的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方式,显然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和制度加以制止。譬如,学校规定各年级学生中午必须午休40分钟,期间不允许教师进班找学生订正作业,更不允许上课,让师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午休,从而有更多的精力进行下午和晚间的工作学习。

总之,我们建立制度的原则,就是不让广大教师因为压力、紧张、焦虑等原因损害身心健康;不使教师因工作任务的繁重而对工作失去信心和热情。我们坚决制止无工作效率的题海战术、疲劳战术和反对教职工通过身体透支来获取成绩。同时,我们对那些科学管理,并取得成效的教师,给予正面鼓励和公开表扬。

市北高中通过制度保障和科学激励,增强了上下“守道”的自觉意识,使校训“原道”成为了凝聚全体教职工的共同信念。

三、以“教学文化”的建设,深化“论道”研究

论道,表现为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和反思,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注重学习,关注学生知识和精神共同成长。教学文化主要指课堂教学文化。教学文化是师生在课堂上,围绕师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构建的关于“教与学”的价值体系及行为方式。教学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一个学校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文化建设是否有效,观察的重点就在于它的“教学文化”。可以说,教学文化建设的好坏,代表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的高低,预示着一所学校的未来发展空间的大小。

因此,我们通过教学文化的建设,积极推动教师深入开展“论道”的研究,努力建构了以下几重关系:

第一,师师团结协作的关系

近几年,随着老教师的自然退休,大批师范生加入了教师的队伍。目前,青年教师

已占到我校教师总数的70%以上。尽管他们工作热情和干劲很大,但教学经验明显不足。此外,他们教学水准也参差不齐。因此,我们采取了在学校的教研组、备课组、新老教师之间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一是建立“集备”制度。要求各备课组不仅要讨论学科知识的具体问题, 而且也要探究教学理念和策略等抽象理论方面的问题。要求每次备课活动做到“两个中心”:探讨一个中心问题 ,确立一个中心发言人。活动既有中心发言人的书面发言,又有备课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每次活动后,书面发言材料和备课组活动记录都要存档,并作为年终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活动不合要求的相对落后的备课组,指定其到优秀备课组观摩学习。上述措施,充分发挥了不同学科和教学骨干的优势,做到了各尽其责,取长补短。二是实行捆绑考核。即将个体成绩与集体业绩挂钩,促使人人关注集体的荣誉和进步。培养“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团队精神,杜绝了“单科独进”“单人独打”的“单打一”现象,从而做到了整体优化,共同进步。三是常态化地开展 “人人上公开课”的全校性活动。打破学科界限、新老区别、干群等级,利用每周三下午第三、第四节等各学科活动期间,要求全员听课、跨学科听课。开课结束后,由校长主持进行评课。具体方法是:执教教师谈课前备课、课上教学、课后感觉三方面的心得体会;听课教师就课的优点和不足,畅所欲言进行点评;最后由教科室或学术委员会进行总评。这一活动的开展,实现了教学研究的常态化与全员化,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构建高效课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师生双向交流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过去我们未能深刻地理解到这一点。尽管新课改已经开展了许多年,但因为习惯于已有的教学方式,满足于已有的教学效果,很多人依旧采用的是,“我讲你听”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并且自我感觉不错,因此不愿主动课改。直到2008年省四星级高中复审场评估时,评估组专家在我校听了两天的课,对我们的课堂评价是:“传统课堂,教学后滞”。也就是说课堂上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效率不高。教师提高成绩的主要手段,还是依靠课后的大量作业和反复操练,打的是“疲劳战”“消耗战”。这个评价对我校上下震动很大。我们根据评估组专家的“我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文化根基在于‘原道’,要充分遵循原道教学规律” 的总评建议,决定切实改变学生一切听从教师的指挥,被动接受知识的 “灌输性”这种落后的、原始的教学文化,加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 沟通师生之间情感和精神。目前我们构建了新课程倡导的 “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动学习形式。要求教师:课前——“变教案为学案,以学定教”,即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去设计和确定学习目标;课中——“变教学为学教,以生为主”,即从关注自己怎么教到关注学生怎么学,及时沟通交流,有情有效;课后——“变题海为精练,以一为十”,即通过采用“一题多变”来改变“题海训练”的方法。譬如,数学是市北高中学生畏难之学科,学生每天都花费了时间做练习题。校教研部门引导数学学科积极进行“原题”研究,采用“精讲—变形—精练”的方式布置作业,这样既可使学生消除枯燥乏味的机械演算重复训练产生的一些厌烦感,又能适当地培养一些积极主动的智力因素,从而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近两年,我校数学成绩得到了大面积提高,已经多次赶超同类学校,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好评。

第三,教学与教研的关系。没有教研就没有进步。教研就是要经常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这么教,这么教的实效性在哪里?是否有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依据,是否符合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我们做了以下探索①观念提升。让教师们认识到,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从而消除职业倦怠,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②克服畏难。通过名师现身说法,帮助教师消除对教育科研的畏惧感、神秘感。③专题研究。每次公开课形成研讨主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评课等都必须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这个主题可以是课堂提问,也可以是某一部分教材的优化,或者是其它方面。一次公开课实现一个有价值的教学主题, 突破一个类型意义上的教学问题, 很好地优化教学。公开课建立如下研究模式: 发现问题——学习理论——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观课评课——调整设计——二次施教。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带着问题参与活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应该贯穿于研讨课的每一个环节。④强化反思。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经常反思,并把有感而发的事情、棘手的问题、小小的案例、一时的顿悟都记下来,既可以是记叙,也可以是议论,还可以是抒情,内容、形式不拘一格。资料的积累为日后研究、总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了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发展。⑤加强学习。读书学习,是学习型教师的生活方式。我校每年为教师订阅教育教学报刊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使教师能及时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关注教科研动态的发展。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使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能够按照课改的精神,有效地实施教学,同时,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学习至少一本与本学科相关的教育理论专著,引导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总之,教学文化的构建和实践,促使了市北师生由内到外自我追求的教育变革,促进了广大师生的生命成长,加速了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四、以“课程文化”的建设,丰富“行道”内涵

行道,主要表现为统领学校的课程文化和活动文化建设,打造校本特色课程,形成系列化师生自主实践活动,注重创新和体验。

课程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元素,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我校构建的课程文化建设是在现代学校制度背景下,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以开展课程开发与实施为基础、以教师队伍的发展为着眼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学校文化。

第一,课程校本化。课程实施的最终走向是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我们充分秉承与挖掘市北高中近80年发展历程源远流长的原道校训文化传统,积极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学校 “原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开展以“原道”为校本的办学理念和实践探索。对应学校、学生和教师三个主体,它解读为三个方面的要求,即:对学校而言,要探究办学育人之规律;对学生而言,探究求学做人之规律;对教师而言,要探究治学为师之规律。由此对应产生具有校本特色的三个子课题,学校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地进行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初步获得成效。

第二,课程基础化。基础型课程是指国家必修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和综合性活动中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目的是既要打好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一方面我校基础型课程通过课程文化的博广来体现,要求学生定期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多方位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健全的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生活技能。另一方面,在博广的基础上,我们寻求课程文化的精深品质,特别是重点打造了历史、地理等特色学科、重点学科。目前,历史学科是无锡市九大学科基地之一,地理学科正在申报国家级活动基地,另外,我校又是全国知名的科技特色学校。我们还特别加强了特长生、优质生的培养,近年来市北学子参加了全国、省、市各类竞赛,成绩显著。其中获国家级奖23人次。学生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有 200多人次获奖,其中有40多位学生在省信息技术、化学、生物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以上奖项。

第三,课程拓展化。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拓展型课程主要指国家必修课程中的选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开设目的在于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培养发展性学力。可以通过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在知识上给学生发展性知识,在态度上有发展的意识,在能力上培养自学能力、生存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交际能力。在校本选修课程中,学校计划构建社会人生类、科学创造类、中国文化类、西方文明类、体育艺术类、 生活百科类五大课程体系,涵盖社会进步与法制、儒家思想与传统美德、西方文明与现代化、音乐欣赏与艺术人生养等 30个课程方向。现已成功开设近 20 门课程。自幼学习戏曲艺术,现为上海评弹团特约编剧的方金华老师开讲的评弹艺术,受到了学生的广泛热捧。

第四,课程研究化。营造自主合作的课程文化研究型课程,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旨在发展创造性能力。通过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在态度上给学生一个科学精神,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能力、 研究能力、 实践能力,在人格上培养坚强的毅力、 团队合作精神。目前,我校研究性学习已初步形成有效的开设模式。 第一学期由专职老师开课进行方法和选题指导, 并指导学生在第二学期开展一个社会生活类的专题研究。学校设计了《 研究性学习个人学习档案》、《研究性学习过程性资料汇编》,并编印成 《市北高中学生成长路标》。研究性学习开展一般以班级为单位,包含自由组合、自主选题、制定计划、开题答辩、实施研究、结题答辩、学习评价等步骤,旨在营造一种自主合作的课程文化。另外,我校在研究性学习选题上采取学生自主选题和指导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选题过程中充分培养了一种发散思维,增强了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学会了如何从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转化成可以研究的课题的一般方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专家咨询法、实地考察法广泛收集信息。如我校开展的《市北高中空气环境污染源探究》初见成效,由于数据详实,结论准确,已经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正在着手进行解决。

第五,课程活动化。课程文化作为学习化课程,必定依赖于学习活动的展开。学校每年都组织举办由全校师生参与的大型文化活动,如文化艺术节、思想学术节、体育节、外语节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他们施展才华、锻炼能力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学校的思想学术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三大节日已成功举办20多届。文化艺术节以“经典与时尚齐发展、高雅与通俗共繁荣”为目标,按照“才艺展示成系列、文艺汇演分层次、文体活动有重点”的要求,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展示学生才华。思想学术节以“提升理念,有效实践”为主题,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理性思维、科技创新和人文精神的氛围,是学校开展学术交流、活跃校园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活动。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校内教授及学科前沿精英,以报告会、讲座等形式,介绍科技界最新动态和学术成果。体育节以“强健体魄、报效祖国”为宗旨,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四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体育理念。每届体育节期间,都有近百名学生参加田径、球赛等各种运动项目的角逐除上述全校性学生大型文娱、体育类活动外,各班级也有各自的专题文娱活动。这些活动使市北学生能在课余得到文化熏陶、体育锻炼和才华展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必须是一个‘精神王国’,而只有学校出现了‘精神王国’的时候,学校才能称为学校。”我们以为,这种“精神王国”就是学校的“精神中轴线”,也就是学校校训精神。然而,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一般都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深化和定型的过程。它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通过吸收集体的智慧,不断补充、修正,逐步趋向明确和完善。

因此, 原道校训文化建设一定是长期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切忌急功近利之心,远离浮躁虚夸之风,唯有持之以恒,方能水滴石穿。

参考文献:

[1]袁先潋.学校文化力建设策略[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项红专、童富勇、郁龙旺.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程红兵.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书生校长的教育行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顾建德.当校长的该给学校留下点儿什么[J].吉林教育.2009(12)

[5]赵世文.蓄文化之力 铸学校之魂——对学校文化力建设的思考[J].教书育人. 2011(08)

[6]刘晓琼.校训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

[7]熊辉,李升武.关于和谐学校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8]马爱莲.校长应大力倡导学校文化建设背景下的认同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9]樊平军.学校文化与校长角色[J].中小学校长.2009(12)

[10]黄炜; 陈芳其.苏霍姆林斯基论校园环境建设[J].外国教育研究.2003(6)

[11]教育文化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2](美)杜威(Dewey,J.)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3]季莹.新课程视野下教学文化的重建[J].现代教育科学.2011(02)

[14]车丽娜,徐继存.论教学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10(07)

[15]张雁军.课堂文化:内涵、失衡及建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16]李志厚.论教学文化的性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8(03)

[17]李秀萍.教学文化:师生生活方式的构建及呈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04)

[18]王天晓.美国近年学校文化研究简述[J].教育科学.2005(04)

[19]石中英.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大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6 (005)

[20]程红兵著.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2]李保强主编.学校管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3]小成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4] 王黎燕.韩愈《原道》中的尊儒思想[J]. 焦作大学学报.2010(02)

[25] 李悦.从三篇《原道》管窥“道”内涵的嬗变[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02)

[26] 闵亨锋.论课程文化与活动文化背景下的核心技能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6(06)

[27] 程红兵. 课程文化建设及其影响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建平中学为例[M].上海师范大学,2010

[28] 卞东华.校园文化建设之浅见[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9)

篇6

(一).概念

现代艺术似乎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词汇,似乎所有艺术家都对这个词汇熟稔之极。但是,纵观当下艺术家创作和艺术批评家的相关言论,就会发现“现代艺术”这个词的含义其实芜杂纷纭,含义甚广,那么,到底是什么含义呢?

在当下有一些言论是这样的:“一千个中国艺术家就有一千种中国现代艺术”、“什么都是现代艺术”,“人人都是现代艺术家”,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现代艺术,应该是一个有时间限制的、内涵明确的词汇。

首先,从时间角度来看,“当代”是一个历时分期概念;但是,它并不是根据通常的人类历史划分的;在西方,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二十世纪六十或八十年代都曾经被人们确定为现代艺术的起点。但是,根据《现代艺术》这门书中所说,现代艺术应该是从1989年开始的--因为在那之后,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开端。所以,现代艺术其实是全球化时代的艺术--而中国的现代艺术,就是全球化时代下的艺术。而在中国,由于我国的历史从未与西方同步,因此无论是历史还是艺术,我们都不愿意也不可能采用西方的分期标准。我们并不采用西方人的划分标准。最近几年,中国的艺术评论家对中国现代艺术的产生时间基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举措做出之后,我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艺术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现代艺术正式诞生了。

(二)特点

在当代,由于艺术家们的文化背景和复杂的身份,所以很难简单地用一种单一地域划分来界定他们。当代社会由于交流和交通的日益频繁,艺术家在世界范围内游荡,在不同国家居住和从事艺术创作,因此他们的艺术创作具有许多复杂的成分。中国现代艺术一般包括大陆的艺术家和旅居海外的艺术家两方面的作品。长期以来,一部分海外艺术家融入西方主流艺术的大军,在艺术语言和表达主题上都采用西方主流的话语思想,唯一保留的是作为身份背景的中国的身份。这样的科学家有蔡国强、和谷文达等人。他们的艺术更多地关注文化冲突和权利的思考,特别是有关文化权利斗争的问题。第二,中国大陆艺术家也分为传统中国画型、学院派油画型和新媒体材料型。现代艺术对观念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多元化。总之,随着艺术生态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使得中国的现代艺术呈现出更加关注社会政治、种族、经济、历史文化的斗争问题,也使得他们的创作更有国际性。

二.中国现代艺术之今昔

(一)历史

中国艺术发展到当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存在惊人的连续性,这是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在中国艺术漫长的演化过程当中,一脉相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贯的风格。中国现代艺术最早发源于河姆渡人时期。在仰韶文化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器具印证了中国艺术的发源之早。经历朝代的变更,中国的艺术不断发展。在吸收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精髓、后期又通过丝绸之路和外国相沟通,吸收了外国的先进文化之后,中国的艺术发展更为蓬勃。

中国的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几个,例如宋代诗词的繁茂,明清世纪文化的成熟等等。同时存在的还有许多不同风格、不同门类的艺术创作,例如绘画、音乐、石窟艺术、瓷器和雕塑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艺术历史的悠久和连续性的特征。其中,我主要想提到一点。那就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往往写意,这种思维自宋代起就开始初具规模,甚至响到日后中国几百年的艺术界,也成为中国艺术的灵魂。

它的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绘画上。那就是:在山水花鸟和人物画中都有了比较突出的表现样式和代表画家。宋代绘画在较为宽松的儒家文化的政治氛围中所展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大多较为写实,为工笔画。然而,这种画风的盛行同时也催生出一批具有反叛精神的艺术家。不同于宫廷画师那种严谨,贵气,和完备周全的技法方程式,而更多的是为了抒发内心的情感,把心中的冲动和不同的情怀用最为简洁的方式来展现。由此写意画风便有了由来。

(二)现状

中国现代艺术领域分为三个大的方面:一为传统水墨画;一为五四以后引进的西方现实主义即现在的写实主义油画;最后一种是20世纪30年代起引进的西方现代主义现代艺术。由于它们各自所持有的技艺和艺术模式都不相同,致使各自在中国都形成了一种社会势力。

举个例子来说,水墨画是以各地画院为基础的,除了艺术观念之外,它还包含了很多其他的内涵。而写实油画家的圈子,基本上集中在大学里的油画系。现代艺术社群基本上是由自由艺术家所组成,也是一个社群。但是在当代,有许多的非艺术原因,导致各个社群的艺术不能超越他们所固守的味道,反而去比拼谁更前卫。

而当代中国的艺术,应该存在一种地域文化价值。传统艺术的地域价值,往往形成于传统地域文化相互不交流的基础之上,而中国现代艺术则是处在信息发达的全球化时代,虽然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逆转,但是文化一定是有地域性的。只不过这种地域性在当今并不是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全体的国家艺术形态,而是由一个个独立的艺术家所创造所构成的,同时在增加了和公众交流后、逐渐成长并在一定时间段为公众共享的充满时代感的作品,是每一个表达艺术的心灵如同小溪一样汇成大海而显示出来的艺术评价系统。我艺术的当代性,应该是个人所体会到的生存感觉的一种真实性,一种源自心灵的自由和独立,在超越了各种外在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束缚后,给个人感觉的一种鲜活的状态。无论是中国传统水墨,近实油画还是西方现代和当代的艺术模式,都面临着一个艺术系统的再创造过程。

三.国内外现代艺术发展的简要对比

在当代,东西方艺术文化的差别不仅存在与音乐和文学中,更主要突出体现于美术文化中。在这种差别里,重点的差别是思维艺术的差别。关于东西方在美术构思和艺术手法的差异上,中国艺术向来有“散点视”的特点,西洋画则是“焦点视”;中国画写意,西洋画写实。可以说,夕阳几何学在美术领域的应用,和西方的理性主义主张细微观察的观点是一致的。而中国的神韵说,则强调印象,强调境由心生,这与中国悟道主意的说法是一致的。美术与音乐的焦点和散点存在相同的地方。西洋画的写实,与西方语言的精密结构和逻辑语法相一致,和其派生的理性科学模式相同。而中国话则是务虚为主,与词类的简约和语义的多样化相一致。而西方的油画和雕塑,多以形似为主,将“镜像艺术”推行到极致,而中国则是将“心象艺术”发挥到机制,代表就是水墨画和草书。西方的绘画从十九世纪开始的印象主义,发展到二十世纪的超现实主义,都是一直在否定传统,不追求客体逼真,采用各种手法来表现个人感受,努力实现着从“镜像”到“心象”的转变。通过对东西方音乐的对比,可以得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思维特征为单式连锁性的思维与心象艺术相结合,而西方艺术的传统特征则是复式综合性的饿死为和镜像的艺术风格。

从风景油画角度来说,中国当代的风景油画无论在制作技术、手段方面,还是在精神内容方面,比起西方都还有距离,因此,要发展中国当代的风景油画就必须也只有把握中国山水画丰富内涵的情况下,扬长避短,努力借鉴西方油画的表现手段和观察方法,才能进行新的发展。前辈画家林风眠、徐悲鸿、吴作人、刘海粟、吴冠中等大师的探索和研究,充分显示出中国当代的风景油画的巨大潜力,近几年中国当代的风景油画的发展的不良现象和模糊观念也证明了在现阶段探索东西方绘画特点的结合的必要性。

尽管中西方在以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中,几乎都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但中国传统的哲学内涵却驱使中国艺术家们向着浑朴自然的境界追求,他们往往追求既丰富又平淡的效果。而西方风景画从作宗教画的陪衬发源,经历了在普通的生活场景中发现美的阶段,具体表现为用自然景色表现不平凡的自然美的荷兰画派。例如十七世纪荷兰注明画家霍贝玛的《林间小道》,这一作品如同一首优美宁静的乡村牧歌,令人陶醉,散发出泥土芬芳的气息,洋溢出一种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欢快情调。表现一种田园诗一般恬静优雅的境界,给欣赏者以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另外,十九世纪的巴比松画派时期一样以镜像为主要追求。如十九世纪法国大画家柯罗的《蒙特枫丹的回忆》,把大自然优美清幽的景色意境表现了出来,具有梦幻般的美感。之后是表现主义画家表达主观感觉的印象派时期。如莫奈的《印象,日出》,凡高的《星月夜》,都充分发挥出艺术家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强调自由地抒发内心感情,并把握住艺术独创形式的价值,这一时期开始从东方艺术中吸取营养。

纵观本世纪的中国当代的风景油画创作,有识之士早已在发现中国传统风景油画的弊端之后,身体力行地走上了中西融合的道路,涌现出大量采用中西艺术结合的作品已。如刘海粟的《黄山云海》,用浓重的色彩表气势磅礴,博大雄浑大自然风光,具有一种与西方油画艺术不同的韵味和意境:再如吴冠中的《山居》,追求中国写意山水的画风,大笔挥写,大片色彩渲染,线条有如中国书法用笔,不去精细描摹,而是创造出一种充满中国山水画意境的效果。

中国的风景油画创作如果一味跟在西方大师之后东施效颦,那么,中国当代的风景油画创作将永远没有新路可言。中国当代的风景油画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中国传统艺术家与西方艺术家经历长期的交流、接触和融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只有注重技法而不遵循中国传统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的不良情绪,或死守传统规矩的陈腔滥调都不能产生划时代的作品。

四.中国现代艺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许多中国的传统艺术已经不适合在当展,渐渐被束之高阁,成为了所谓的博物馆艺术,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的国粹--京剧。同时,中国的现代艺术,因为注重写意和意境,已经渐渐不能被人们所理解,不再符合这个速食时代的要求。

在当代,人们大多追求视觉享受和刺激,往往需要艳丽的色彩,丰富的元素,时尚前卫的音乐和大量形象的图画。在当代,人们已经不再愿意花费力气去思考,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艺术当中需要欣赏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情感感觉共同去思考,去感悟的欣赏方式已经不再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再继续这样下去,中国的现代艺术就要彻底退出民众舞台,为历史所遗忘。

在这样的现状下,中国的传统艺术需要寻找新的发展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需要去粗取精,发现自我真正的内核,结合当代流行中国风的元素,努力发展富有时代元素的东西。在这个过程当中,最主要的就是向西方符合时展的文化形式去学习。虽然西方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最好或者最先进的,但是它符合当代人的口味,这是我们中国现代艺术必须学习的。只有结合了时代元素,努力发展新的流行符号,努力填充中国的现代艺术,中国的现代艺术才能后继有人。

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具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强大的连贯性。而这种连贯性,在今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同样的,中国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伟怀,相信只要中外的艺术家共同携手,中国现代艺术一定能够有更良好的发展,更灿烂的明天。

五.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