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
一、整合现有文化职能部门并加以创新,即“大部制体制改革”
无论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在体制机制方面,跨部门跨行业的整合创新,是现代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必要出路。而我们政府的各个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文化产品进出口的审批程序及手续复杂,不利于文化产品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进行文化职能部门改革势在必行,将多方面行政关系交由一个大的部门管理,有利于内部事务的协调,节省行政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行政资源浪费、多条管理和条块分割的现象。
比如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大部制体制改革”教育部门可以积极协调各高校、各研究机构实现跨校、跨院系人才培养。由于当前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如懂金融但不懂艺术、懂艺术但不懂管理、懂技术但不懂艺术等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实现人才的跨专业跨院校培养,对于培育能够适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尤为重要。
二、积极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为了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政府需要积极引导、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各级政府部门都需要加大对文化科技的工作支持与投资力度,多渠道吸纳资金,鼓励科技创新,与此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方针政策,切实保护文化知识产权,争取在关键领域形成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远战略,建立科技创新的保障措施,完善与科技创新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大力促进高新技术创新,发展高、精、尖等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文化产业,加快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新技术向文化成果的快速转化,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使我国在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与传播等各个环节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增强对文化产业市场的引导力度,鼓励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通过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并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丰富文化产品数量,扩大文化消费选择空间,积极发挥消费政策的正向引导作用,鼓励与倡导全社会进行文化消费,引导文化企业找对突破口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而为中国文化产业拓展市场提供根本支持。
三、加快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性机制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责任实体只能是文化企业,因此,各文化企业需要增强忧患意识与竞争意识,在企业发展战略上不能鼠目寸光,抱有得过且过心理,搞“一锤子买卖”,做吃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老本”的生意,而要有长远的发展计划与布局,加大企业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与高校、科研单位强强联合,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有力促进科技创新,使传统文化资源在新形势下焕发生机,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需要发挥文化企业的集群效应。根据各地的地方特色,合理规划文化产业园区,通过文化企业的集聚推动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培育创新氛围与环境,进而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与高新技术的文化产业集团,增强文化企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水平。再者,文化企业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发展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充分利用国际文化市场,通过参与国际产业项目、合作立项、共同投资开发以及扩张兼并,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科学技术,汲取国外文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大力培养文化科技人才
21世纪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创意的源泉,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现代文化产业作为高技术与文化高度关联的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构成有着特殊的要求,这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已成为夺取文化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制胜因素。” 当前,我国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人口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在知识、信息、智力密集型的文化产业类型中还缺乏掌握相关技术的核心人才,人才短缺现象极端严重。由于缺乏高素质人才,我国的文化产业还不具备足够的发展动力,导致许多产业还处于蹈袭发达国家的低级模仿状态,难以真正与之抗衡、一较高下。因此,当前亟需加强文化科技人才的培养,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国际合作办学与科研交流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快培养一批适应数字化、信息化环境的高科技人才,形成一支能够担当起中国未来文化产业发展重任的高端人才队伍,使中国文化产业在研发、生产与传播等多个环节都能拥有相关的高新技术,进而促进中国整个文化产业的腾飞。
五、抓住数字互联网时代的大好机遇
数字技术与传统技术不断对接产生出许多新业态、新创意,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三网融合不断升级,大数据时代到来的今天,国内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新技术、新创意、新业态的市场发育程度还不完善,因此,科技的创新的发展空间与前景都值得期待。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
篇2
摘 要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需要发展创新文化,形成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文化氛围,全面认识创新文化对科技创新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弘扬创新文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创新文化和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探索创新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龙江精神 创新文化 科技创新 自主创新
科技创新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任何一种活动都是在一定文化氛围中形成并在特定文化驱动下而不断演绎发展,最终形成一种推动社会前行的力量。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美国硅谷的发展、珠三角、长三角及温州的区域创新能力无一不与其区域文化密切相关,“新教徒精神”“温州精神”这些创新创业过程中形成的特有文化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我省自建国以来,形成了以“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为代表的“龙江精神”,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一、创新文化的内涵体系
创新文化包括主体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三个层次的内涵,现的是一种文化“软实力”,它既是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又是从制度、环境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力的基础。
二、创新文化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创新文化实质是“个性文化”,是“包容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创新文化环境为自主创新提供了价值导向。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离开主体就谈不上任何创新,在自主创新中,最核心、最关键、最艰巨的是人的观念 创新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形态之一,与人的内在心理及外在行为紧密关联,从根本上影响人的创新精神。自主创新是社会与文化持续进步的最永恒的动力之一,自主创新不会是盲目的,而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过程中自始至终均受到创新文化的指导。
三、以龙江精神为代表的创新文化新内涵及现实意义
龙江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龙江人豪放、大气、坚忍、自强、诚实、热情,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精神,这些都是龙江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但面对多变的环境,特别是在科技革命引发产业变革的新的历史时期,以龙江精神为代表的我省创新文化建设需要融入类似“硅谷精神”、“温州精神”、“新教徒精神”及富有鲜明区域和时代特色的创新精神。硅谷模式的成功就在于硅谷创业人发扬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追求的是“冒险求变,勇于竞争”的进取精神,开创从前没有的事业。温州人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形成敢于离土又离乡、四海为家、到处闯荡的优秀品质。此外,龙江精神更应赋予其开放的思维、合作的意识和信用观念的建立。
这些新内涵将对构建适应创新型龙江建设的创新文化,推动科技强省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
四、创新文化建设建议
(一)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以科学研究为背景的创新活动必然会面临失败的考验,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是历经无数失败才会达到成功彼岸。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活动中未全面形成如硅谷的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而科技体制的设定对科研项目的失败容忍度也极其有限,科研活动、特别是高精尖技术的研究活动其风险非常高,有些难题甚至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有结果,因而更应在科技体制的设计上体现对高技术研究活动失败的容忍,出台相应的评估制度和风险承担机制,使科研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真正形成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
(二)完善科技创新文化政策法规体系
为了保证科技创新文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完善科技创新文化及其传播方面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文件等 ,同时还要对科技文化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细化和更新,提升政策本身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另外就是要针对科技创新文化和传播的内容进行政策措施的配套,便于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播,更为我国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制度环境,学校方面就是需要我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做好创新文化教育工作,开展创新文化必修课程。
(三)加大创新文化宣传
做好文化宣传工作也是创新文化的重要部分,开展文化宣传需要我们大力宣传和落实国家出台的有关创新文化的方针政策,并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那些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单位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从而做到创新文化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创新文化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大学要加强创新文化教育工程,在落实国家和部门有关创新文化政策的同时,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并对违背创新文化的事件进行查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非对称发展战略 战略势差 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19.009
党的十以来,多次提出科技创新要重视“非对称发展战略”。切实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科技事业赶超发展,实现科技大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把握战略内涵
“战略”一词源于战争,逐步应用到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乃至企业等各个领域。战略是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包括对目标、重点、战术、路径、手段、资源、压力、效果及代价等要素的统筹考量。非对称发展战略同样也发轫于战争。《孙子兵法》所说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英国军事理论家、战略家利德尔・哈特(1895~1970年)在其《战略论》中提出的“间接路线”等都属于非对称发展战略的思想。正如所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非对称”是相对于“对称”而言,因此非对称发展战略是基于战略竞争对手发展战略和优劣势比较之后提出的一种竞争和博弈战略,一般可以分为主动型和适应型。所谓主动型是指整体实力处于领先地位,呈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人优我变”的特征;适应型则表现为“人有我无、人强我弱、一锏在手、出奇制胜”的特点。总之,非对称发展战略就是通过创设一种或多种非对称的情境或技能,形成不同主体之间的“战略势差”,以在某些方面取得决定性优势和重大威慑。
我国科技实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比有差距,领域层面比较缺乏重大原创突破,许多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自主创新的“杀手锏”依旧匮乏。据此可判断我国实施非对称战略仍属于适应型范畴,且呈现出“压迫感十足、紧迫感突出”等鲜明特征。如所指出的:“我们科技总体上与发达国家比有差距,要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发挥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到2050年都不可能赶上的核心技术领域,要研究‘非对称’性赶超措施,在国际上,没有核心技术的优势就没有政治上的强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要下大功夫。军事上也是如此。”
深刻认识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对于我国科技创新,乃至实现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施非对称战略是应对世界科技竞争的迫切需要。克莱顿・克里斯滕森1995年在《颠覆性技术的机遇浪潮》一书中首先提出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强调颠覆性技术就是另辟蹊径,从而打破传统技术的思维和发展路线,实现传统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颠覆性创新在战略层面实质上就是“非对称发展战略”。当前,美国《创新美国》战略、《欧盟2020》战略以及日本的《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无不希望通过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推动颠覆性科技创新抢占未来高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从而赢得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动力转化的先机。面对咄咄逼人的科技竞争和创新圈地的严峻态势,我们必须摒弃坐以待毙的无所作为心态,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凤凰涅精神,着眼于长远关键卡脖子领域,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打造具有“一招鲜或几招鲜”的世界领先核心技术优势,从而使我国在未来世界科技竞争中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非对称战略是经济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需要。“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认为,原有依靠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资禀赋的投入作用日趋减少。在其著名的“波特钻石”模型中提出,机遇和政府对于国家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机遇主要包括基础科技的发明创新、传统技术出现断层等。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影响把握机遇增强国家竞争优势。日本和韩国就是抓住了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依靠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在重要技术领域形成局部产业优势,带动产业结构整体调整,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在坚持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必须积极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在关键领域形成局部领先优势,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弯道超车”,进而带动产业结构的联动式调整,引导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在国际上腰杆能不能更硬起来,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上取决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这件事,等待观望不得,亦步亦趋不行,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劲头,快马加鞭予以推进。”
非对称战略是保障和平崛起所必须坚持的底线思维。中国已向世界郑重承诺要走和平崛起之路。但和平不仅需要靠真诚呵护,更需要必要的实力来维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强大,一些固守“修昔底德陷阱”传统思维的国家不遗余力地在军事上进行围堵。美国2012年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后,2014年又明确提出第三次“抵消战略”,旨在通过主动型非对称发展战略创新军事技术和作战概念以“改变未来战局”,明确提出“打什么仗造什么武器”的变革思想。面对咄咄逼人的周边形势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针对那些跟不上、跟不起的必争领域,通过非对称发展战略,以较小的投入,形成维护和平所必需的战略威慑。
总之,我国科技创新正处于实施非对称战略的窗口期,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在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有效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实施非对称战略要加强整体谋划
强调:“我们在科技方面应该有非对称性‘杀手锏’,不能完全是发达国家搞什么我们就搞什么。”实施科技非对称发展战略是一个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整体筹划、明确突破策略、精确主攻方向、超前规划布局、统筹资源部署,才能确保非对称发展战略的精准实施。
在目标遴选上,要坚持聚焦具有“战略势差”的“杀手锏”。“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非对称战略即是通过创设一种或多种非对称的情境或技能,形成不同主体之间的“势差”,以在某些方面取得决定性优势和重大威慑。我国建国初期针对当时经济实力薄弱、工业制造水平低下、难以短时间改变战机落后局面的现实,做出了研制“两弹”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非对称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效解决了领空安全问题,而且也奠定了我国航天大国的坚实基础。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针对雷达监测对战机的威胁,另辟蹊径研制出隐形飞机从而改变了整个游戏规则。只有把方向搞清楚,非对称战略才能“以奇胜”,否则再多的资源投入只会加剧南辕北辙效应。选准非对称发展战略目标,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要针对那些“卡脖子”的痛点、“输不起”的争点、“跟不上”的难点、“不能让”的拐点等问题,敢于直面矛盾,而不是绕着问题走,以壮士断腕的精神下定决心,统筹部署,一抓到底。其次要坚持全球视野。要科学制定科技情报的获取和分析策略,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科学汲取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经验教训,保持战略清醒,做到知己知彼并将其可借鉴的经验反映到政策制定中。第三要坚持全局考量。要从国情出发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细致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现状,找出我国科技发展的创新特色、人才优势和成果基础,因需、因地、因时、因人统筹制宜,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第四要坚持科学决策。汇聚目标是战略制定的基本要求,更是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既要广泛听取官产学研用各方专家意见,又要善于汇聚凝练目标,必须避免研讨一次,目标扩大一圈,切实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要特别重视发挥那些视野“宽”、专业“厚”、思想“精”、决策“准”的战略科学家,在科技创新规划和前瞻布局方面的“关键少数”作用。
在动力储备上,要重视基础研究源头创新供给。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终极目标应是建立“均衡优势”或是“对称优势”,即在众多科技领域都能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因此,我们既要坚持问题导向,选择重点方向突破制约我国发展瓶颈障碍;同时要夯实基础,把握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形成全面对称的比较优势。颠覆性创新何时“涌现”往往难以预测,但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之人。当前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关联度日益增强,只有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侧源头供给,不断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才能随时捕捉和响应科学革命的发展机遇,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发持续推进,从而可能形成新的“非对称”优势。
在推进实施上,要保持坚定不移的战略定力。实施非对称战略就是要在一些关键必争领域率先站稳脚跟,对看准的方向一定要超前规划持续投入。没有坚定的战略定力,就不可能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中国客运大飞机发展计划始于1970年立项研制的运10,尽管1980年实现首飞成功,但却从1985年被搁置直到2007年C919研制立项。这一搁置使我们失去了实现大型民机及其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尽管运10搁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说没有发展定力不稳的因素。“对国家和民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决策,想好了、想定了就要决断,不然就可能与历史机遇失之交臂,甚至可能付出更大代价。”
在成果扩散上,要重视建立创新成果贯通体制。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的目标就是要着力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要高度重视非对称发展战略成果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破解成果转化这一“阿喀琉斯之踵”,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机制,着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
在战略布局上,要善于辩证思维适时调整着力点。制定战略必须坚持全局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重点性原则和长远性原则。非对称发展战略特别是适应型非对称发展战略,是对战略博弈巨大压力的“应激反应”,客观上要求战略全局把握更加全面、战略系统更加协调、战略目的更加明晰、战略重点更加聚焦、战略路径更加独特、战略预见更加精准、战略效果预判更加慎重。非对称战略绝不仅仅是剑走偏锋,而是一种体系化制衡和“杀手锏”制胜的优化组合。实施过程中必须要秉持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处理好对称与非对称发展、全面部署与重点突破等关系,适时评估整体战略实施效果,既要保持非对称战略中适度的布局张力,又要以动态调整应对瞬息变化的时局。
在资源配置上,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必须要用好这一制度优势,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创新投入主体、科研人员利益诉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要从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用人机制和投入机制,统筹协调好国有与私有、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切实增强不同创新主体的向心力、不同体系科研人员的凝聚力,搞好科研力量和资源整合,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实施非对称战略要树立战略自信
同志强调:“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如果总是跟踪模仿,是没有出路的。”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既是国家集体智慧的较量,更是国家战略意志的博弈。没有敢于“亮剑”的战略自信,就不可能有“智取华山”的战略行动。
战略自信是创新的内在要求。由于我国科技发展底子薄、基础弱,实施跟踪追赶发展策略是完全必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跟踪策略在国家和个体两个层面都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盲从”的不自信心理定势。目前,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人力资本不断夯实,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我们必须要树立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的战略自信,在世界科技竞争中敢于布大棋局,在科技创新方面勇于潮头搏浪。当然,战略自信绝不等于狂妄自大。我们必须要有虚怀若谷的心胸,谦虚好学的态度,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涵养战略自信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必须要在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方面下功夫。这就意味着思想更“疯狂”,探索更艰辛,失败更平常。没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就不可能给“疯子”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曾经孕育出互联网、全球定位系统、高超音速飞机等重大创新的DARPA始终强调创意就是一切、宽容孕育成功,鼓励“疯狂科学家”在别人不会做的创意上进行博弈。营造有利于非对称发展战略实施的良好条件,一是要尊重科研规律。在基础研究领域乃至应用科技领域,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要容忍在科学问题上的“异端学说”,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二是要弘扬创新精神。注重培育科研人员自信独立的品格,鼓励科研人员尊重科研规律,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大力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创新创业大军。三是要尊重科研人员主体地位。要在管理上简除烦苛,给科研人员更多的创新选择权,经费使用权,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要完善评价体系。要注重创新的实质性贡献,坚决摒弃简单地以“文章点数”评成果;要注重对“人”的全面关怀,坚决摒弃简单地以“帽子大小”论英雄;要注重创新过程的勤勉考察,坚决摒弃简单地以成败定终身;要注重不同学科的发展特点,坚决摒弃简单地以“科学指标”进行整齐划一的创新评估。
篇4
关键词:煤炭;创新;科技;驱动
【分类号】F426.4
一 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已不容乐观
从世界能源发展格局、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当前以煤炭为代表的常规能源正面临页岩气、可燃冰、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威胁。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这些新兴能源开采利用技术不断成熟,成本不断降低,将不断蚕食传统能源领地、改变我国能源结构、引发能源行业变革。
从世界能源消费格局来看,页岩气开发对煤炭行业必将造成巨大冲击。目前美国页岩气的大规模商业开发不仅改变了一国的能源结构,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能源消费格局,其页岩气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由2006年的1%上升至2011年的27.6%,预计2015年将达到35%,2030年将达到55%。特别是2010年后的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开发致使美国煤炭丧失价格优势,使得美国火电厂中的燃煤电厂比例由75%下降到今年的55%,直接导致美国煤炭产量由10亿吨不断下降,并且每年还要出口1.5亿吨。据麦肯锡公司预测,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进步,未来几十年内我国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由70%下降至35%左右,这必将对煤炭行业造成致命冲击。
从能源产业发展趋势来看,高效、清洁、绿色将成为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高效,意味着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清洁,意味着清洁生产、清洁利用;绿色意味着要在能源生产利用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党的十明确提出,未来十年将强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随着转方式、调结构力度的不断加大,势必导致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步降低。
从煤炭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结构性过剩不可避免。煤炭固定资产投资额从2003年的193亿增长到2011年的4700亿,累积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9362亿,可新增产能24亿吨,其中约有16亿吨在“十二五”期间释放,煤炭供过于求、回归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煤炭将长期处于买方市场时期已成定局。
二 我国煤炭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炭作为一个传统行业,经过了“黄金十年”的发展,整个行业的科技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在科技创新发展中仍在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创新体系上,适应企业发展目标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整合后的煤炭企业优势的能力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的能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在技术创新上,主要依赖于科研院所(校),没有形成自己的研发能力,整体研发能力不强,缺乏对行业领域内领先技术的追踪与研发。三是在科研成果上,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四是在科技投入上,大部分煤炭企业的年度科技投入比例在2%以下,而90%以上的跨国公司研发投入比重都在5%以上。
三 科技创新是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是破解煤炭企业长期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的根本途径,创新驱动已成为煤炭企业切实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实施科技创新是煤炭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科技创新是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因素在企业发展中占据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创新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不创新,企业就不能生存,不持续创新,企业就难以发展。煤炭企业只有在危机和挑战到来之前未雨绸缪,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才会使企业永远具有强劲的生机与活力,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施科技创新是煤炭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技术化的不断加快,科技竞争进一步加剧,世界500强的先进企业都将科技创新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利器,不断利用专利、技术标准等作为严密控制产业高端环节的手段,给后发企业科技创新和突破构筑诸多障碍。但随着资源与环境条件的约束越来越严格,仅靠传统产业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局限。因此,煤炭企业只有主动适应形势,坚持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才能占领未来发展先机,使企业发展从资源依赖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 实现生产经营的持续发展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实施科技创新是实现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当前,全国煤炭企业都在向着大型化、多元化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提升煤炭产业效益为基础,打造煤化工产业、煤机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延长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现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发跨越式发展,通过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带动煤炭企业的整体发展。
四 构建煤炭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将会是煤炭行业大调整、大分化的一个时期,能不能趋利避害、顺势而为、科学发展,是摆在我国煤炭企业面前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企战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构建体系完备、产研结合、人才辈出、活力涌动、兼容并蓄的科技创新格局,推动煤炭企业科学健康发展。在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科技创新的三个环节
一是注重原始创新,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立足煤矿开采的专业特色和传统优势,在抓好增量型常规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加关注具有战略意义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二是注重集成创新,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的汇聚、吸纳、转换、融合,吸纳转换进行集成创新,大力实施联合创新,抓好绿色开采、资源综合利用、生态恢复治理等技术的集成,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缩短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广泛吸收资本化的国内外科技资源为我所用,实现引进技术进行改造型再创新,引进设备进行工艺型再创新,引进人才进行发明型再创新。
(二)把握科技创新的三个结合
一是科技创新要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根本途径,要深入实施高端高效高质的产业发展战略,坚持“双轮驱动”,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二是科技创新要与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科技创新要与煤炭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高度的一致,及时根据战略发展进行调整,要起到支撑产业发展,引领行业科技前沿的作用。三是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着力以大力度、全方位、深层次的科技开放合作,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加快提升煤炭企业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水平。坚持把引资、引技和引智紧密结合,切实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三)做好科技创新的五项工作
第一,创新发展观念。理念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先导,深入研究世界产业调整、科技创新、市场发展方向,紧盯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前沿,及时与同行业先进企业对标,确保自主创新方向不偏、路径清晰、成效显著。
第二,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技创新的根本,就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要不断探索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制度,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中心、以产权为纽带,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第三,创新高端研发平台。加快建设一批高端的科技创新平台,利用高端平台研发和推广先进经验和成熟技术,并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来创造效益。同时要利用我国现阶段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政策,积极谋划建立创新合作网络与知识联盟,促进合作创新。
篇5
第二,抓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企业是技术研发投入和技术进步的主体。在发达国家,研发投入资金和研发人才的70%以上集中在企业,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我国在计划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科研体制,在企业之外建立了一大批靠财政供养的科研机构,使科技与经济长期处于“两张皮”的状态。随着应用型科研机构的企业化改革和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两张皮”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企业作为研发主体的地位逐步增强。去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科研投入的比重已由过去的30%左右上升到66.3%,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所有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应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在10%以上。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企业,应当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因为这些企业集中了最好最多的科技资源,而且随着近几年盈利的大幅度增长,已经具备了增加研发投入的实力。必须从考核指标等方面建立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企业获得的技术成果,应对其市场价值做出评价,列为企业的绩效。对企业业绩的考核,不仅要注重实现利润和资产保值增值,也要注重其技术储备等长期发展能力。在考核企业资产价值时,不仅要看其有形资产,也要看其无形资产,越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越是要注重考核其无形资产。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阐明了的企业技术进步的规律,我们今天应毫不犹豫地运用于对国有企业的考核和管理。目前国有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大中型企业的平均水平,症结在于国有企业尚未建立起追求技术进步的机制以及决定这个机制的考核指标体系。只有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的巨大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才能落到实处。
发挥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各自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它们之间的联合,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学科研经费60%以上来自于企业委托的研究课题,每年达500多亿元。原部属256个应用型科研机构改制之后,有的进入企业内部,有的成为独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增强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创新意识。要大力推动三者之间的联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这是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把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到了新的高度。
【关键词】创新发展战略
2005年末,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自主创新的重大发展战略,指出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心环节。紧接着中央又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制定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两年来,中央提出的这一战略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热烈响应,科技创新的投入大幅度增加,自主创新的成果开始涌现。2006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由2002年的1.07%上升到1.42%,专利申请授权数同期由13万件上升到近27万件,增长1.02倍。但是,应当看到,技术创新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高。2006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68%的企业尚未建立研发机构,76%的企业没有研发活动,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76%,远远低于国际上一般为3%的水平。用于技术引进的支出与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支出的比例为1∶0.26,远远低于日、韩1∶5-8的水平。绝大多数企业尚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出口轻纺产品中贴牌生产占相当高的比重。通常讲一类企业卖标准,二类企业卖专利,三类企业卖产品,我们的多数企业仍处于卖产品的阶段。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许多企业尽管销售额很大,但获利甚微,大部分利润流入外企手中。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国内投资只能集中投向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而电子信息、精密设备等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主要靠外商投资或进口产品来满足需要,使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遭遇到资源、环境越来越严重的制约。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要按照十七大报告的部署,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着重抓好以下主要工作:
第一,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去年年初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是集中了大批专家,经过缜密论证制定的,它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技发展创新的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16个重大科技专项已陆续启动,鼓励科技研发投入等上百个配套政策也正式推出。落实好纲要,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当前的问题是,企业申请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高。如企业研发投入可以在税前超额扣除等优惠政策,真正能享受的企业不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申请的积极性低于中小企业,这就使本该享受的优惠政策而没有享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企业对政策信息不了解、不敏感有关,但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仍缺乏以技术进步求发展的动力,需要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入手,建立企业技术进步的机制。
第二,抓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企业是技术研发投入和技术进步的主体。在发达国家,研发投入资金和研发人才的70%以上集中在企业,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我国在计划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科研体制,在企业之外建立了一大批靠财政供养的科研机构,使科技与经济长期处于“两张皮”的状态。随着应用型科研机构的企业化改革和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两张皮”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企业作为研发主体的地位逐步增强。去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科研投入的比重已由过去的30%左右上升到66.3%,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所有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应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在10%以上。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企业,应当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因为这些企业集中了最好最多的科技资源,而且随着近几年盈利的大幅度增长,已经具备了增加研发投入的实力。必须从考核指标等方面建立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企业获得的技术成果,应对其市场价值做出评价,列为企业的绩效。对企业业绩的考核,不仅要注重实现利润和资产保值增值,也要注重其技术储备等长期发展能力。在考核企业资产价值时,不仅要看其有形资产,也要看其无形资产,越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越是要注重考核其无形资产。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阐明了的企业技术进步的规律,我们今天应毫不犹豫地运用于对国有企业的考核和管理。目前国有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大中型企业的平均水平,症结在于国有企业尚未建立起追求技术进步的机制以及决定这个机制的考核指标体系。只有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的巨大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才能落到实处。
发挥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各自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它们之间的联合,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学科研经费60%以上来自于企业委托的研究课题,每年达500多亿元。原部属256个应用型科研机构改制之后,有的进入企业内部,有的成为独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增强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创新意识。要大力推动三者之间的联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第三,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实行开放式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资源的市场化、国际化也呈不断发展之势,特别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由于市场和管理等原因,经营困难,其技术人才和技术成果必然在国际上流动。一些以技术专利为主要产品的研发企业,必须通过出售其技术才能维持企业生存发展。一些企业和科研机构有研发能力而缺乏研究课题和资金支持,谁能提出课题并提供资金即可为谁服务。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技术需求市场,而外汇储备的积累和人才培养,已使我们具有较强的购买能力和技术合作的实力。因此,要开动脑筋,灵活地采用各种办法,广泛利用国际市场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这比起关起门来自己研发,是一条省时省力省钱的捷径。总结各地企业的成功经验,至少有以下途径可以利用:一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凡是能买到的技术,尽可能用这种办法;二是用系统集成的方式实现重大装备和产品的国产化;三是依托重点工程,通过国际招标、技贸结合,提升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广“三峡模式”;四是通过国际并购获取国外技术资源,如“联想模式”;五是通过国际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六是通过委托国外开发拥有知识产权,如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神华模式”;七是自主研发设计,由国外制造或进口关键零部件,即“华为模式”;八是扩大加工贸易高技术产品进口零部件在国内研制配套的比例,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我国科技创新资源相对不足,必须逐步增加科技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科技资源管理分散,部门和单位相互封闭,使有限的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而且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如地面卫星接收站,由于不能面向社会开展服务,造成重复购置,利用率很低。国家出资建设的重点试验室,利用也不充分。一些科研信息、资料、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面向社会开放做的很不够,科研力量、科研经费使用比较分散,对重大课题的组织攻关不力,存在着低水平的重复劳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缓慢。对此,必须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来解决。要健全和扩大技术市场和服务市场,把政府有关部门、科技中介组织的功能和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企业的科技研发活动也应分离出来,按照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独立经营,既为母公司服务,也为社会和市场提供服务。尽快使科技研发成为服务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通过规划、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益。
第五、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是对智力劳动成果价值的肯定,是激励科研开发、激发人的创造智慧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正是凭借科技上的优势,运用知识产权遏制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并获取超额利润。作为发展中国家,破解技术封锁的唯一途径,就是下决心增加研发投入,创造自己的知识产权,培养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要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善于利用和学习专利技术来创造自己的专利。要打破对国际专利的迷信,只要舍得投入,就能产生自己的专利,并以自己的专利打破外国公司在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去年,我国申请国际专利3910件,比上年增长57%,国际专利申请量由全球第37位上升到第8位。其中华为公司一家即申请了575件,占全国的15%,在全球企业中居第13位,在发展中国家企业中居首位。为什么一个公司竞能占全国这么大比例?关键在于重视以创新求发展,去年公司研发投入达60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0%,企业6万职工中有3万人从事科研,平均年龄只有27岁。如果我们的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级大企业都能像华为这样,我国就有可能迅速成为专利生产大国,真正成为创新型国家。
第六,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归根到底要靠人才。要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校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所具备的各种素质,既要有扎实的科技基础知识,又不迷信书本知识,不循规蹈矩,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注重培养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同时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科技研发队伍,充实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要培养一批科技管理人才,以管理创新促进科技创新。要重视培育优秀企业家,通过企业家的组织活动凝聚人才,建立创新型企业。各级政府和企业既要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又要重视生产工艺、产品设计等方面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善于把小的革新集成为大的创新,实现技术的突破。要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善于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
中华民族是有创造智慧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以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我们一定能创造出无愧于先辈的科技成果,涌现出一批引领世界科技进步的科学家、发明家。
篇6
关键词: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2-0001-031 产业转型和升级是一个坚实的实体经济的关键
真正的经济是社会财富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处理经济风险的坚实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整个工业革命的力量起伏,都伴随着实体经济的繁荣和衰退。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警告世人,返回到实体经济需要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任何时候不能忽视、不能懈怠。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面临着严峻和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经济衰退、上涨的价格困境、国内需求疲软、外部需求出现裂纹等现实问题,公司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扩大以提高为重点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虚拟经济派生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导致实体经济“走出去”的效果,影响实体经济的
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红利减弱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格局已经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巨大的挑战。制造业的利润,小型和中小型企业差,大量的经济实体,企业的管理环境,停止扩大再生产,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金融业的利润吞噬工业利润,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促进转型升级,增加实体经济利润,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国家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真正的经济发展不是短暂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战略,应根据当前经济的稳步增长,注重增加发展的后劲和结构调整,改造和升级经济组合,不走老路,提前做好准备。只有加快转型和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勤劳的企业家,努力营造行业丰富的社会氛围,以促进劳动力的优势,以人才、技术和资本的综合优势,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实体经济的衰退,巩固和进一步扩大实体经济。各级政府应当公布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发展铺平道路。只要我们掌握实体经济坚实的基础,我们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
2 新兴产业和增量调整带动转型和升级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全球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产业转型和升级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和新的工业体系的创新,以改变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二是通过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我国的传统产业涉及工业领域,在短期内很难迅速实现其全面的技术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几乎在同一起跑线,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来改变中国的工业和技术结构,使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需求前景大,具有能耗低、促进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提高经济发展潜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有效应对国际经济的复杂形势,构建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优势,抓住发展的战略举措。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在技术上实现产业化,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防止走引进、落后,再引进低端的制造业道路;大型商业的发展要加强成本效益分析,利用一些重要的应用技术建立完整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评估。应注意新兴产业技术的市场风险,制定鼓励的政策,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市场,通过法律、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市场准入和其他措施推广使用新技术。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要被淘汰,它们不仅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和实力的重要支柱,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源,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土壤。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虽然传统产业正面临着调整,但仍然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路线比较清晰,有更多的经验可供参考,也符合发展的方向模式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因此,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传统产业也更加努力地工作。引导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应该是在严格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指导下,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推动其兼并重组和产业地位合理化。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应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力、石化、冶金、建材、纺织、印刷、印染等重点行业信息技术升级,利用制度、组织、产品、技术和其他方面的传统业务再造的综合优势,推进传统企业空间扩张和布局调整,并利用企业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强劲发展。
传统服务业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它不仅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从传统产业来看,新兴产业缺乏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改造和促进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产业形态、产品性能,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增值制造业发展,传统产业向高端的新兴产业进军,可能会促进更好更快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当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和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相同,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才有推动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努力实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
篇7
河北工业转型升级的瓶颈所在
1.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资源基础、计划经济时代的区域定位等多方面历史原因,河北省长期以来的工业政策导向上对重化工业中的原材料工业支持力度较大,偏重于发挥资源优势,而对高端工业领域的支持远远不够,造成了河北省原材料工业比重超过加工工业比重,偏离了产业升级演进的趋势,成为河北省工业经济缺乏后劲、竞争力不强的政策根源。因此,河北工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粗放、低端、低效等主要困境,严重影响着河北工业经济的可持续性。
2.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河北省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一直比较薄弱,前瞻性科技资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不够。以企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还不完善,高水平的专家领军人才数量不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技术比较少。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体制尚未形成,创新活动所需资金难以及时从金融机构获得。
多数工程技术中心和实验室封闭运行,导致科研成果数量虽然不少,但真正能实现产业化的不多。工业企业重科技创新的“市场价值”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强调科技创新的“技术价值”的分割式评价体系,造成产学研各方合作困难。从科技活动投入、科技人力资源、技术成果市场化水平、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效益等方面来看,河北省科技创新水平均处在国内中下游,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弱,明显成为河北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
科技创新驱动河北工业经济升级
1.重组再生传统支柱产业
根据河北省的实际情况,集成科技资源对其现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推进优势产业实现核心部件、关键材料、重大装备的自主设计制造,支持节能、环保、安全等关键技术开发。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谋划带动性强的科技工程。围绕工艺技术装备、产品质量档次、节能减排标准等,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
这在钢铁产业尤其如此。作为河北省第一大产业,面对增长放缓的钢铁市场需求和各种钢材替代品的广泛应用,河北钢铁工业依靠科技创新来降低物耗和提高质量已成为钢铁厂商求生存的主打方向。实际上,每当钢铁工业遭遇生存困难和严峻挑战时,科技创新都发挥了关键作用。身为龙头老大的河北钢铁工业须重点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型产品,由制造环节向利润率更高的设计、营销、品牌等环节渗透,带动钢铁产品的高端化和相关服务的精细化,普及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技术,提高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
2.强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扶持的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海洋化工等领域,精选实施一批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自主创新重大项目,着力解决一批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加强各关键技术之间的系统集成,推出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发挥后发优势,超前科学部署,加大对全局性、前瞻性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充分发挥近邻京津的区位优势,构建环京津新兴产业带。按照“先行先试”的原则,规划建设河北京南中关村科技园区,制定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突破性措施,营造园区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河北与中关村的科技合作和产业合作。
保障科技创新驱动力
1.人力资源保障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层次和能力决定着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制约着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效。河北省现有的人力资源结构无法满足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缺乏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大量一般性人力资源无法在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供给需求不相匹配。
为顺利实现依靠科技创新推进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首先就需要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要依托重点创新项目和创新平台,加大相关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设一支稳定、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尤其是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海洋化工等高新技术领域培养中青年领军人才。因此,应该全面改善河北省内主要城市的软硬环境和综合品位,增加其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激励优秀人才向业经济技术领域流动、向企业集聚;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深入一线,进一步为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活力。
2.资金投入保障
研发投入是事关未来的战略性投资。在河北省,科技开发投入总体规模相对偏小,而且研发扶持资金主要投入到大型企业,一些急需经费扶持的成长型企业获得研发资金的机会较少。所以在推动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为科技创新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新兴产业、科技型企业和高科技园区建设的支持。探索科技担保和科技保险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提高科技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益;营造企业上市的良好氛围,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上市引导和培训,帮助中小企业登陆创业板,使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优质中小企业可以与资本市场对接;加快创新创业风险投资的规范发展,对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公司,给予税收优惠待遇。
同时,探索建立“河北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示范区”试点,以科技企业金融支持服务为重点,积极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科技企业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为河北省构筑科技金融发展优势。
3. 科技运行保障
在整个科技创新过程中,科技资源的集结、研发成果的提炼、在工业经济领域的应用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高效合理的科技运行保障。在这方面,河北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向采取措施。
(1)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及科技管理能力,有效集成本领域、本行业的创新资源。
(2)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由企业牵头实施应用性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以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创新创业人才支撑、推进科技招商与合作为重点,全面推进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
(3)组建工业科技创新联盟。依托龙头企业和行业科研机构,促进产学研各方在战略层面上建立稳固合作关系。
(4)突出工业科技创新的开放性。河北省要充分利用环京津的独特条件,广开渠道,加强与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央企业的科技合作。一方面以重大科技项目为契机,以特色产业园区为依托,凝聚京津地区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河北服务;另一方面鼓励河北省企业将研发中心建到京津,以优惠条件吸引优秀人才为河北省服务。
篇8
【关键词】农机化;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农机装备;农业装备科技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点是要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农民收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题中应有之意,在现阶段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战略意义在于它是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一、现阶段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1、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增产增效。农业机械是优良耕作栽培技术的载体,它拥有人畜力无法比拟的动力和持续力,它可以实现人工达不到的更高的耕作质量,可以实现精量播种、精量施肥以及其它先进技术,可以进行复合作业和联合作业,从而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
2、有利于防灾减灾,把因灾害引起的损失减小到最低。
3、有利于进行规模化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有利于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5、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解除外出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因此,无论从解放农业生产力的角度还是从它的实际作用的角度看,现阶段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现阶段农业机械机型发展趋势
我国在户均只有7.8亩土地的小规模生产实行了农户承包经营的情况下,小型农机主要是以“手扶”、“小四轮”为主的小型低性能农机,它得以发展的条件和优点是适合大多数农户的收入水平和家庭经营规模的需要。但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小型农机只是起到了代替人畜力的作用,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需要。 因此,今后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除了采用优良品种外,利用农业机械为载体推广农业新技术是最重要的途径。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要求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推广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技术如深松、免耕、秸秆还田等;先进栽培技术如精量播种、化肥深施、植保等复合作业;旱作节水技术如覆膜保水和灌溉、秸秆覆盖等;高效收获技术如割晒、收割、脱粒、烘干等联合作业。
当前发展大中型农机的要求和趋势十分明显,但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是与亿万小规模农户的矛盾如何解决?在这个似乎无解的难题面前,中国农民的创造力又一次显现出来,农机跨区作业为解决这个难题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首先是小麦产区的农民创造了小麦收获机具跨区作业的方式,在经过农户自发探索之后,1996年农业部等五部委首次在北方11个小麦生产省组织开展了跨区机收大会战,之后进一步扩大到所有小麦产区。
三、农业机械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
农业机械是农业设施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农业是从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农业设施装备,从狭义上讲就是农业机械装备,从广义上讲,涵盖了农业机械装备制造、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配套设施建设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农业机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不仅在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还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进一步提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不仅大力推动农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还推动种子处理、灌溉、植保、烘干、贮藏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全面提高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领域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的推动力,促进了农业集约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和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科技体制创新滞后,农业内部缺乏科技进步的动力和源泉,缺乏有活力的科技创新主体。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载体,健全农机化技术推广机制,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促进农机化科技进步,实现农艺与农机紧密的结合,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科技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又一重要标志。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相结合,适应农业精准化、设施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新型农机产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科研、制造、教学、推广等单位紧密衔接的农机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完善多方协作、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农机化科技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的主体,通过引进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生产管理和生产组织水平。
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机装备的快速增长,相当一部分新机手缺乏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系统培训,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亟待丰富和提高。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化教育资源,结合各类培训项目,加大对农民机手的教育和培训;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机化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机化科研领军人才;坚持在实践中锻炼人才,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扎实、结构合理、业务精通、技能娴熟、素质全面、充满活力、开拓创新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和管理人才队伍。
篇9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创新教育不是一般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学内容的增减,而是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引导学生挖掘创造潜能,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一种全面性、跨越式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重视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创新思维开发等方面得到发展。创新教育是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需要,是迎接知识经济和科技革命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高校已逐步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并做出了一定成果,使创新人才的素质不断提高。有一些高校只是开设了创新教育的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受专业限制,全校学生都可选修,主要给学生传输创新的思维、方法和理论,没有针对具体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修完课程之后,一般不用创新的理论进行具体的创新设计,创新能力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也有好多高校将创新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各种竞赛活动中,如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挑战杯”等,通过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热情。但这种形式的创新参与人数有限,不符合当前“大众创业,?f众创新”的要求。
2、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新的氛围没有形成。长期以来人们对创新有误解,认为创新是名人、伟人的专利,与普通人无关,限制了创新的热情。再加之学生长期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多数高校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口号唱的响,却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每年在大学生中举办的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学生的参与率相当低,每个班中寥寥数人参加,甚至学生认为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会影响学习又没什么好处,没有形成积极参与创新的氛围。
(2)关于创新教育的学生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出台了一些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如是否获奖、是否、是否获得专利等衡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这种激励标准对学生来说较高,忽视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评价与学分的关系,导致学生望而却步,难以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有的学校有创新活动专门的场地,但相应的创新活动指导教师、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必要的资金投入都不到位,也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
(3)创新教育没有完全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大学四年,学生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各种课程知识和参与相应的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只是完成知识传授,关于知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太多涉及,知识的具体应用就少之又少。各种实践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了,但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解决存在问题,几乎无人思考,造成毕业时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到底怎样发挥作用他们不清楚。
三、大学生创新教育改进对策
根据当前创新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要真正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
1、让创新成为一种观念,一种生活方式
不少在校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习惯于顺其自然,老师教什么就只会什么,满足于考试及格就行,从不考虑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学习心态,是阻碍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原因,必须克服,为此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加强对知识的应用。同时长期以来人们对创新有误解,认为创新是名人、伟人的专利,其实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任何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的潜力,创造力可以通过培养、培训提高,故纠正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克服创新的畏难情绪。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很少有人将各种主意、构思表露出来,并付诸于实践。为此应培养学生随时记录灵感、奇思妙想的习惯,并想办法实现这些奇思妙想。通过多种方式的启发,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培养其创新意识,从而让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构建个性化的学生培养体系,加强实践环节
为知识而学知识的方式最多只能“知道”,创新更多需要的是具体的“思考”和在实践中研究事物背后的原理,研究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事件做出正确判断,并形成科学的思维观念。所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培养、培训,为此需构建相应的培养体系。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是知识的增长率加速,知识的陈旧周期缩短,知识转化的速率急增。传统的学生培养体系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必须转变传统的以“教”为重心,向以“学”为主体转变,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与特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励他们勇于探索、开拓、发现、创造,着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是认识的前提,是创新的源泉,为此须通过实践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此必须建立个性化的、实践性强的学生培养体系。
3、完善科技创新的保障条件
首先,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群体,教师作为学校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创新教育思想和创新教育行为的主导。高校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要在“创新”上下工夫,不仅教学要创新,教材要创新,教法要创新,教育方式要创新,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种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其次,完善学生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不仅要从课程体系上保证让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训练,更要从质量上保证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建立相应的学分制和过程考核制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创新,切实提高创新能力。
第三,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条件。建设必要的创新活动场地、设立必要的?Y金资助和提供相应的实验仪器设备,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
4、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注重开发人类自身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所以应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终身学习就要求学生珍惜在学校的机会,在学校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强了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养成了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通过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解决实际中的新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得到更大发展空间。
5、掌握创新的方法
创新是有方法指导的,在创新方法的指导下,创新有序可寻,变得简单。为此学校培养体系应结合专业特点,开设相应的创新方法课程,让学生获取创新思维及创新方法的知识,并结合专业进行实践锻炼,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篇10
江西是绿色生态大省、农业大省,生态优势明显,农产品资源丰富。长期以来,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工业和农业的关联度偏低一直是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从客观上看,大力发展食品工业,积极提高轻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无疑抓住了我省经济发展的症结之所在。食品工业与农业关系密切,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强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带动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江西食品工业的发展重点
江西省农产品资源丰富,地方名优特新农产品繁多,如中国茶叶之乡、油茶之乡、猕猴桃之乡、白莲之乡、蜜桔之乡、脐橙之乡、乌鸡之乡等,是食品开发的宝库,优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同时也对食品工业加快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为将农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江西把食品工业列为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
*年国家发改委启动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专项工程以来,我省已有13个项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支持,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省食品工业产业升级,对全省食品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到*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1家,共建立各种基地2200多个,种养面积1700多万亩,带动农户300多万户。*年全省食品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44.29亿元,比*年增长165.5%;利税总额47.94亿元,比*年增长114.3%;实现利润11.93亿元,比*年增长115.34%。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江西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也是推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中心任务。“十一五”期间,要更加重视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增强龙头企业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创新技术、综合服务的能力,通过推广“公司+农户”和“订单农业”模式,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和加工水平,形成市场需要什么,工业就加工什么,农民就种植什么的新格局,实现真正的贸工农有机结合,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更宽的范围更高的层面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绿色食品,是江西食品工业的突出优势
生态美好、环境友好是江西的优势资源。绿色食品以其独有的安全、优质、高营养等特点以及广阔的市场潜力,成为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调。多年来,江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方针,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绿色生态江西”品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60%,居全国第二位。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绿色资源为江西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营造了独特的优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人以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理念,以现代科技为纽带,把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以绿色为主题、以绿色为特色、以绿色为优势的食品工业。江西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绿色食品领导小组办公室,至*年底江西有503个产品获绿色食品标识,列全国第6位;有机食品标识242个,继续保持全国第1位,领先优势更加突出。全省绿色、有机食品销售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36.9%,出口创汇突破6000万美元。一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婺源大彰山茶、浮梁瑶里茶、遂川狗牯脑茶、奉新碧云大米等获AA级绿色食品标志,德兴市异VC钠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生物型食品抗氧、防腐保鲜产品,是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确认的法定食品添加剂。
绿色食品是江西食品工业的突出优势,今后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全面提升绿色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在“绿色江西”的品牌优势基础上,进一步营造江西绿色食品的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竞争优势。
三、科技创新,是加快江西食品工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方便化、营养化、多样化、成品化、安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用先进的技术提升食品工业,是食品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江西食品工业科研力量较为雄厚,省内高校设有食品相关专业30余个,产学研有机结合,成为食品科研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我省大力推广农产品采后保鲜、贮藏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真空浓缩技术、微胶囊技术、膜分离技术、微波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超高压技术、膨化挤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得到广泛应用,食品工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提升。“十五”期间,全省共开发省级新产品500余项,其中有1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新产品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