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3 17:5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完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提升学生的凝聚力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不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的实行,加强方案的规划与设计,在完善校园文化的同时提升班级文化建设。让每一个班级在文化的影响下,创建自身的特色,实现班级管理的提升。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实行文化建设评估方案,定期对文化建设以及班级管理效率进行评估。学校领导要加强对职业学校的重视,不断完善自身的评估机制,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提升。
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班级文化建设反应一定的精神文化,从物质层面出发,体现一定的职业特色。物质文化建设体现在座位以及教师墙壁板报的设计,例如在班级座位编排上,好的编排方式能够使班级不失活力,学生还能够遵守纪律。在班级黑板报的设计中,可以加入职业道德等内容,从而彰显文化特色。
3完善文化建设的制度性为班级管理提供保证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都具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了自身评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有关文化建设的思想内容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也可以采用自我激励的形式,加强学生公信力,提升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人物,在管理过程中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及时的帮助学生建立好自身的职业导向,为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4结束语
篇2
围绕学校的文化内涵,我校着重从物质文化建设的实践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与探索。
一、校园规划布局与地理环境
我校坚持“高品位、高质量、精品化”原则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努力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设施建设合理科学,力求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凸显办校办学特色,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学校的现代化建设步伐,校园占地面积56亩,建筑面积1900多平方米。现在,学校已成为一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幽雅、功能齐全的园林式学校,是教师教书育人享受职业欢乐与成功的理想家园,是学生求知成才的学园花园乐园。
校门。大门构思大方得体:朴素的线条,体现简洁美;整个校门设计朴素,大方,又具有现代化的气息。
文化走廊。沿着水泥大道,设有校务公开、德育之窗、艺术画廊,法制与环保教育、科普专栏、学科园地等,学生在这里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文化墙。一进校门,两侧楼顶及墙壁上闪耀着金光的大字“尚德崇实勤奋进取”的校训,以及“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敬业尚真奉献”的教风,“博学慎思明理合作”的学风,集中反映,是校园建筑布局的灵魂所在。教学楼每个楼梯拐弯处,都张贴着现代教育理念,让理念渗透在每一堵墙壁上,深入师生的内心。每个教室前面的走廊处都有名人名言,有艺术画幅张贴于此,还有学生的艺术作品,渲染出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南教学楼的三个层面都有学科组建设的有关壁报,为我校的学科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所有的校园建筑,特别是外墙建筑能时时让人感受到校园“处处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学校环境建设与功能区设置
主建筑群。学校建筑包括行政区、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区、生活区,整齐美观。设计大方的教学大楼、设施齐全的实验楼、宽敞干净的学生餐厅、安全卫生的学生宿舍楼、漂亮大方的图书楼,构成了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绿树成荫,草坪铺翠,优雅美丽的建筑群落。其中教学区主体建筑包括2栋教学楼、1栋实验楼、1栋艺体楼。走进学校,穿过两侧教学楼是一个小型广场,有国旗台、有花坛;中排是建筑群:旁边是300米塑胶跑道构成的操场。操场的周围是我校的食堂及学生宿舍。在建校过程中,我校坚持进行“无土不绿,无处不净,无处不美”的绿化净化美化建设。在大楼建设当中,充分考虑人文环境,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动静分明。建筑楼群大都是三、四层高、主色调黄色,体现协调一致的建筑风格。
环境绿化。学校致力于创建绿色学校,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分步实施校园整体环境规划方案,目前校园绿化率达%。校园内保持一年四季常绿,给校园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美丽的育人环境。校园真正成了诗情画意的花园。每个花坛的标识牌上都有古代名人及现代教育家的名言,徜徉其中,师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教室。教室的布置也各具特色,在教学走廊墙壁上有古今中外名人警句,有各个班级的班主任简介,有教育格言,有班级目标,班级精神,班级基本情况等等,室内有图书角,优秀作业布置墙等。这样墙壁上一幅幅鲜活的书画,一句句精辟的话语,一个个深情的文字,都成为校园文化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情趣以及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我校还开辟了宣传栏,黑板报,图书角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廉洁文化进课堂,廉洁文化墙等系列活动的展示,让校园环境的每一个细节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真正体现校园处处皆教育的深刻内涵。
餐厅。生活区包括可容纳300多名学生就餐的餐厅,学校餐厅干净的地面,整齐的餐桌,似乎时刻提醒学生要保持整洁,餐厅的墙上醒目的写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无不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活设施。我校体育运动区有300m标准跑道的田径场和足球场,水泥篮球场4片,室内乒乓球室1个。1栋学生宿舍楼,300张床位等,各类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另外学校还添置了各类健身设施。能满足师生课外活动的需要。体现我校“勤于求知、严于修心、乐于强身”的优良学风。
三、学校标志的文化性
校标:我校的校标镶嵌在行政楼最为醒目的地方。校标以徽章的形式设计,圆形代表学校。
无论是校标还是雕塑、图案等无不是我校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通过这些标志物的研究,形成“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校园文化气息。
篇3
一 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有些班主任在不了解班级特点、发现班级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急于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案》,例如,起班名,提出班级口号、班级精神、班训、班魂,制作班徽、班旗,写班歌,起草班级简介、班级公约等。这个方案中的内容有一些是同学们参与制定的,有一些是在网上找的。最后,方案制定好了,还把它贴在教室里,让同学们去看、去学习。殊不知这个方案也许并不符合班级情况,所以它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缺乏内涵的班级文化,并不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也就不能对班级起到教育的作用。所以,班主任不应急于制订方案,提出其中的内容,而应该根据班级情况,在有一定班级文化积淀的情况下量身定做符合本班的方案。
二 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教室的布置
有些班主任会热火朝天地进行教室的布置,这样的教室就像一个展厅,墙面、黑板、横梁,甚至天花板都贴满了标语、名言警句、同学们的照片、书法和艺术作品。但教室毕竟是学习的场所,布置得太复杂肯定会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反而会起反作用。另外,布置过于花哨的教室环境首先会浪费同学们的学习时间和造成不必要的开销,而且会给下一个班级布置教室带来很多麻烦,例如墙上撕不下来的透明胶、双面胶等,清理起来非常麻烦。其实,教室布置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全部,班级文化建设应该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会过于形式化。
三 认为班级文化建设一定要“与众不同”
我们打造特色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个性化,但是有些班主任认为班级文化一定要“与众不同”:1班教室是这样布置的,我们就要设计和他们不一样的;2班的班级口号是这样的,我们就要喊出和他们不一样的,甚至比他们更有气势的;3班制定了一个班级公约,我们一定要制定比他们更有个性的……班和班之间有竞争是正常的,但是每个班非要绞尽脑汁打造所谓的“特色”文化、不雷同的文化就没必要了。打造特色班级文化,首先要班级文化是适合这个班的,符合这个班的内涵和特色的,只要我们从本班实际出发去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就是特色班级文化,而并不是非要与众不同才叫特色。如果刻意追求个性和特色,只会让班级文化“四不像”,虽然和哪个班都不一样,但是并不实用。
四 认为班级文化建设会立竿见影
篇4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07-1
有人说,一流的班级靠文化,二流的班级靠制度,三流的班级靠老师。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变得更大气、胆气、灵气,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举措和途径。
一、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也是班级文化建设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主要表现为一个班集体的班风,可以通过班徽、班歌、班旗、班花、班名等设计加以体现。它是班级舆论的总体发展方向,是营造班级积极氛围的指挥棒。它是班级的一面旗帜,就像一艘航船上的舵手,引领着航船行驶的方向。例如积极开展班花建设,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找班花好品质),说一说(班花好品质会),编一编(班花儿歌),亮一亮(学习班花齐倡议),访一访(我学班花变化大),做一做(班花明信片),动一动(齐动手美化教室)等形式,让学生以班花为班级标志物,走近绿色,走向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人争做班花式的好学生,凸显了绿色德育的作用。整个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发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既增强集体荣誉感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打造人人参与的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指一个班级的内部、外部环境以及各种教学设施所表现出的物质文化形态,是班级文化水平的外显标志,也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它包括班级教室环境的设计和布置、班级的教育设施等,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以,在教室有限的空间里我们要赋予它无限的生命力,让每一块墙壁会说话,让每一块墙壁成为学生精神的营养餐。
班级环境文化是一面镜子,可以衡量一个班主任的人格修养和教育观念。它主要包括教室布置、墙饰设计、板报、宣传栏、图书角、绿化角等。班级宣传栏是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阵地,除了班风、班花、班级形象宣传语言、班徽等班级标志必须布置于醒目的位置外,必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做到主题鲜明,彰显班级个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经常更新,保持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如可以开辟“荣誉榜”,呈现荣获的各类奖状或荣誉证书等,展示出来给大家,营造竞争的氛围。
班级文化建设注重的是一种氛围文化,这种氛围文化的建设与班主任的学科教学密切相关。 班主任常常是对学生个性发展影响较大的人,班主任所教的学科也往往是对学生影响较大的学科,因此利用班主任的学科教学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打造平等规范的班级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隐性文化”,是一种看不见的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形成一个制度化的文化环境。我们的制度文化要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被人管,人人管人人,这既促进了班集体的建设,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制度是用来管人的,虽有制度的强制性。但不能因此忽视制度的教育性,甚至否认制度的教育性。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班级规章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观、价值观,甚至人生观、世界观。“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必须加强制度的文化建设。制度是针对班集体每一个成员的,不能因身份或其他原因出现任何的差异——这就是制度的平等。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人文关怀,关注制度建设的动态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成差异,例如可以开辟“友情提醒”栏目。
将制度文化渗透于班级各项工作之中。无论是做思想工作,还是其他工作,都应注重文化内容的渗透,浓厚的文化底蕴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如班上有讲小话的,便来一场动员,方式是“团结——批评——团结”;开展活动时,要负责组织工作的同学注意做到“三有”(有组织、有方案、有统一领导)。这种做法,巩固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可使“读史使人明智”落到实处,同时也可让他们处处感觉到知识的作用、文化的重要,感觉到总处在一种文化氛围之中,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是一个好方法。
四、打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情感文化
篇5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本学期,为了大力宣传和贯彻我校“崇德、敬业、团结、创新”的校风和“勤学、善思、精技、向上”的学风,进一步加强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具有我校特点的校园文化精神和校园文化氛围,也为学生营造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我校决定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选活动,通过活动,启迪学生思想,升华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使文明守纪、勤奋读书、乐于助人蔚然成风。
二、班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赵益华
副组长: 沈文、余菁、陈介荣、潘文娟
成员:肖宝柱、李倩、钱玲如、王芳、刘江华、张艳及各班主任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评比内容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班级要有洁、齐、美、趣的学习环境,班级中有绿色植物且生长茂盛,教室布置雅致有特色
1、整体环境
(1)、走廊、教室地面干净无污渍,墙面清洁无灰尘,平顶无蛛网,墙壁保护好,门、窗干净。
(2)、教室内日光灯、电风扇、电器设备及其他物品应清洁无尘,摆放整齐、合理、美观。
(3)、课桌椅干净无灰尘,桌面没有乱涂乱画现象排放整齐;桌内整洁,物品摆放整齐。
(4)、教室布置和谐、美观,色调统一。
2、布置内容
(1)班训或班级公约积极健康向上,贴近学生,能鼓舞人,教育人。
(2)有专门的设置规范的评比栏、表扬栏等。
(3)有班委机构。
(4)美观、自然、温馨、有专业特色。
3、黑板报:
(1)版面整洁、内容健康全面、具有本班特色。
(2)设计排版合理,书写工整。
(3)图文并茂,具有较强可观性。
(4)主题鲜明
(5)显示学生才艺和创造性;学生自由设计,美观自然。
4、创意、特色
(1)栏目设计有创意;
(2)个性体现:教室整体布置个性化,有自己的风格。
四、评比办法
1、评比对象:全校班级;
篇6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辅导员 角色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班级文化建设对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辅导员,一定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政治辅导员是班级文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班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班级文化的核心还是班级成员本身,没有班级成员的探索与实践,班级文化不可能得到长久持续的发展。
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新内涵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念、共同理念、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不自觉地通过一定形式融合到班级成员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
班级文化的积累和积淀,对良好班风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优良学风及班风的建设。它往往能透视出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反映出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可以说,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它将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来表现班级文化内容,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应有意识地加强班级文化的积累和建设。
二、辅导员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班集体的组织和管理者,是高校进行思政工作的有力助手,也是教师、父母、社会等各种管理因素的调节者。大学生都有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都能自我管理,过分地强调学生的自主作用而忽视了辅导员的核心地位,班级文化建设和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如何使班级文化建设有条不紊的展开,如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高校管理者应当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辅导员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那么辅导员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首先,辅导员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辅导员要把自己的个性特色、品位修养融入其中,而把学生摆在主置。学生是班级文化的受教育者,同时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者,其主要作用是引进社会主流文化,而不是代替学生包揽一切。让学生成为班级文化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培养文化建设的领头雁,使班级干部成为班级文化的核心力量。
其次,辅导员是班级文化的设计师。就班级而言,辅导员无疑是一个班级文化的设计师,他设计着适合自己班级的组织机构、文化氛围、班级理念,对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辅导员要根据学校和院系的要求,结合本班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文化建设计划。要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要制定好每次文化活动的具体方案。辅导员要根据本班人员的特点,做到知人善任,把任务分配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工作样样有人管,件件有人做。
辅导员不但是班级文化的设计师, 而且辅导员师表形象也是班级文化的重要内涵。辅导员在操作班级文化建设时,尤其要注意自身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换句话说, 辅导员师表形象是班级文化的重要资源。一种强势的班级文化的建立往往是在辅导员的言传身教下逐渐形成的[1](P9)。班级文化建设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班级文化建设只有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再次,辅导员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任何班级都有形成积极班级精神的可能,任何学生都有通过教育获得积极发展的需要。辅导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无论是近期目标,还是中期或远期目标,要真正成为班级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不是由辅导员规定的,而是辅导员充分尊重学生,与班级学生共同“协商”的结果。
班级文化是影响学生的直接因素,辅导员是引领班级文化、与学生共同营造班级文化的第一责任人[2]。辅导员在营造学生发展环境中的主要责任有示范、保护、整合、协调等四个方面。辅导员人格引领与营造班级文化适宜的发展环境。
三、辅导员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
辅导员在整个班级文化建设中,担任着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服务者的多重角色。他们的工作方法将直接影响着班级的精神面貌、发展方向和班级的整体发展。
首先,辅导员要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辅导员要全力鼓励同学为班级争取荣誉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班级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在现代教育中,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作为辅导员,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辅导员是一个班集体的领头雁,他的个性、能力、知识层面、工作作风、教学热情无不影响班级文化的建设质量,因而要创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辅导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一个具备多方面素质的辅导员,建立起班级文化既会得心应手,又会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心态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品位得到提升。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辅导员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其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辅导员作用发挥的重要保障。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必定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班级。由于任何班级的管理,只有把制度和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自觉的行为和创新意识。要以班干部为核心,组织开展班级各项工作,实施组织协调,达到相互合作,相互负责,并使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做到人人都能按班级要求自行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努力。在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上,要提倡“贤能德”兼备,班干部要公开进 行民主选举,把那些平时非常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热情、办事认真、愿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选拔到班干部的岗位上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使她们成为班级管理中的带头人。[3]班级管理组织的核心是班委会和团支部。班干部的配备,直接关系到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成败。只有从班干部自身出发,才能实现真正自我管理。班干部平时要承担一些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有权独立处理相关事务。辅导员要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化解工作中的矛盾。通过自我管理,加强了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了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也提高了全体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
第三,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源动力。作为辅导员,根据实际情况必须不断为班集体制定某一阶段的具体的奋斗目标,统一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制定奋斗目标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效果,每一阶段的奋斗目标不仅要具体、明确,而且能够切合实际。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思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班委提出全班各项具体目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但这样的任务和目标不但具体,明确,而且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保持了同学的积极性。每方面的奋斗目标,都是通过班干部的倡议和班集体讨论后的决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同学们对这些形式感到亲切,有号召力,愿意接受并在集体力量的作用下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为之奋斗。当有明确的班级目标时,班级成员知道为什么工作、学习,而且自愿去学,这样就自然凝聚在一起。
第四,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塑造班级精神,构建“严、细、实、活”的班级文化建设模式。班级文化建设是文化立校方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营造班风。班风就是班级的良好风气。一个班集体的班风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明显的外在表现。从内涵角度来说,班风应体现班级奋发向上的班级精神和班级奋斗目标的主要内容。但班风不是辅导员随意确定的,班风确定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良好的班风和班级精神有利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有利于班级目标的实现。
第五,辅导员还要加强班级文化阵地的建设。建好班级文化阵地,树立良好的班级舆论。班级文化阵地包括班级的墙报、黑板报、班级自办刊物等。辅导员要加强这些阵地的建设,可以利用墙报、黑板报培植典型、实施“标志性工程”[4](P98),要让班级自办刊物成为学生抒怀积极向上情感的阵地,而不能使其成为发泄低落情调的场所。通过阵地建设,使宏扬正气、抑制不良风气的班级舆论逐步形成,从而为班级文化的创立与发展创造条件。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辅导员要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辅导员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长抓不懈才能使班级文化抓出成效,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好的基础,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军.浅谈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八对关系[J].班主任,2006(10).
[2]方东林.班级文化建设[J].班主任,2007(3).
[3]路瑜宣.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甘肃管理,2001(3).
[4]吴云助.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刍议[J]. 交通高教研究,2003(6).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专业教育;融合
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中自身思想与文化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在当前高校中,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环境同样对专业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班级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否与学生素质道德成长、专业技能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现阶段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加快班级文化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构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级,势必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成长有促进作用.
1班级文化建设与专业教育概述
1.1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长期的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总和,班级文化通常具有激励、导向、凝聚以及规范的作用,这是班级管理与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班级作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承载一切专业教育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有很大的关联.此外,班级文化的建设还可以解决当前高校学生个性强、辨别事物能力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等问题,对学生的品德成长以及学生专业能力的成长有重要意义.高校在班级文化建设上,需要几个层面的通力合作,才能有效的进行:1.1.1良好的环境氛围教师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教室是教师教学、学生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自我能力提升的主战场,整洁、温馨、舒适的班级环境可以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给学生启迪.1.1.2完善的班级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文化建设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拥有完善的班级制度,而这些班级制度往往是以学生实际出发并且被学生接受的,只有这样才能规范与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1].1.1.3班级特色活动班级文化的形成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其中让学生参与活动更能形成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这比传统的说教所起的作用要突出的多,尤其是对实践性强的专业学生而言,班级组织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积极性.比如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对某一商业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统计,形成报表,对比各个小组的数据整合结果,形成会计学专业特色活动.1.1.4统一的建设目标班级的建设需要学生有共同的目标,高校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有着自己独立的发展方向,因此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上应尽可能满足学生自主、独立的需求,激发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共同完成指定的班级发展目标.
1.2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主要是根据当前社会职业分工、科学技术发展方向以及经济建设需求划分的学科与专业,高校根据国家及社会企业的实际要求,制定学科培养目标、专业教育计划以及专业课程体系,并配备相应的教师与专业学生学习所需的配套设施,为社会各行业输送专业的人才.在专业课程教师的培养下,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己在经济领域的专长.由此可以看出,专业教育主要关注人才的个性能力的成长,让学生获得专业技能与知识能力的提升.
2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2.1两者融合是学生素质全方面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会在高校学习专业知识,并获得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在专业教育中如果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就会使整个专业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也会逐渐失去自己的学习目标,班级文化的缺失还会影响学生其它方面能力的成长,比如学生的情感、意志以及兴趣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往往偏离专业教育的方向,学生能力单一,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相应行业的进步[2].班级文化由全体学生构建,其中包含了每位学生的诉求、价值、道德、立场、专业知识等内容,学生融入其中,能够实现两者的相互作用,使高校专业教育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文化水平,完善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目的,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2两者融合是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校专业教育是从社会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出发,为社会输送专业的人才,推动行业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在当前高校专业教育中,学生的目的基本一致,就是在班级中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有所长,从而在社会中谋求一份职业,获得自身发展,使自己的理想得到实现,并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但是专业教育并非尽善尽美的,一方面,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容易将学生培养成工具,如果一味追求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与理论,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僵硬,难有突破,这对学生全方位素质的提高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随着高校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系统学科的出现,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会越来越深奥,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能力,具备团队协作的精神.通过相互之间的探讨,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而班级文化的建设正是对学生专业学习有促进作用.如果说专业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那么班级文化建设则更加关注学生精神、思想品德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班级文化建设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一种适应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对未来规划的理念,班级文化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也正是这种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3班级文化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对策思考
3.1借鉴专业特色,建设班级物质文化
高校专业教育中,学生有比较统一的目标,以经济类专业学生为例,该专业班级的组建,是由五湖四海的学生通过高考志愿填写并达到高校录取线而形成,学生中有的是对企业管理感兴趣,有的希望通过专业学习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无论学生在选择本专业时的意愿是什么,专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始终不变,就是让学生在获得相应的学分后能够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班级内部要增强凝聚力,明确专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定位清晰.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与专业的融合上,首先要找到专业的特色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建设,形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文化[3].如在会计学专业中,适应本专业的特征,就可以将班级管理模式与企业对接,让班级内部类似与当前企业格局,形成特色管理的班级.
3.2结合专业特质,建设班级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
专业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班级建设中凸显专业文化的特点,在以往的班级文化构建上,学校往往不善于将当前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成功的企业管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制度的规范化,良好的班级管理要强增强凝聚力,制度文化的构建也是不可或缺的.成熟班级的制度建设一般包括成文的制度和不成文的制度两个方面.成文的制度主要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宿舍的规章制度、班委会的组建等等.这些规章制度对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制度很有帮助,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实际的情况,目前,高校的学生来源多为“90”后甚至“95”后,这些学生多数追求的是个性化的发展,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只是体现的是管理者的意愿,所以学生还是希望能够在不违反学校纪律的前提下,班级的管理能够更为灵活,能体现出专业特色,这样才会有利于未来的就业.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上,可以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长处,根据学生们的不同特点来设计个人发展规划.例如会计学专业的班主任可以经常开展有关企业经济发展相关的活动,如定期开展班级会议,让学生对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效以企业报表或PPT的方式进行展示,模拟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方式,使会计学专业班级的“管理”两字真正体现出来.让学生以和谐班级构建为目标,制定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方法与管理制度.制定这个制度后,班级每个学生都要进行自身审视,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发现自己的优点,然后通过相互鼓励与帮助,使班级学生的性格差异缩小[5].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与企业对接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在班级内部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某一产品的营销,既可以面向学校也可以面向社会,以竞赛的方式,采用季度考核的方法,评选出销售成绩优秀的小组.
3.3以企业文化为指导,建设班级文化活动
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如果不能把握市场的趋势就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专业人才.高校急需要“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尤其是面向企业培养的专业.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大多数专业教师缺少在企业的工作经历,不了解行业的运作模式,在专业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脱离现实的情况.面对这一情况,学校应该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应行业去学习与锻炼,学习企业的管理办法与相关文化,在实际教学中将企业的文化理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有所准备.例如,教师可以模仿企业“学习明星”的文化模式,在专业课程考核后,根据学生的成绩及表现选出知识、技能、品德等能力突出的学习明星,然后根据这几位学生擅长的专业技能将他们分组,并作为队长,让全班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向[6].在小组之间进行竞赛,以小组成绩为标准,每个小组都选好自己的组名、组徽以及口号,由组长带领,安排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如某名学生管理能力比较突出,就让其组织学生进行竞赛,这样学生之间的互动就比较紧密,相互之间有了关爱,充分发挥团队合作,使专业技能与知识得到提升.
3.4以宿舍为单位构建班级文化
高校不同于中小学的教学情况,没有固定教室,也就没有固定的活动地点,如何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就面临困难.解决这种情况,可以以宿舍为单位,注重宿舍文化的构建.目前,高校中流行“文明宿舍”、“考研宿舍”、“党员宿舍”等等的评选.宿舍的整体风貌好可以带动宿舍成员整体的学习积极性,班级文化的建设就要充分利用宿舍这块文化阵地,来营造班级成员学习的氛围.在班级制定一个学习日程表,在课程安排空闲的时间,组织班级同学到图书馆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图书馆的专业书籍丰富,学习氛围浓厚,有利于学生们涉猎到多方面的知识.
3.5班级活动与专业结合的主题化特色明显
班级活动的组织要呈现出主题化的特色,不要生搬硬套,形式上可以多样化.比如,班级主题活动时,避免辅导员一言堂的模式,尽量让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尊重同学们对本专业的看法.针对存在问题,大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注重工作的时效性和实效性.用班级专项资金聘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实践的讲座,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情.班级活动的举行要有针对性,要分年级、分层次,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的方式不同,以当下的热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内容举办相应的活动.辅导员自身也要注重专业素养的提高,“打铁也需自身硬”,自身的专业知识扎实,才能够帮助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
4结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专业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融合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两者融合会对学生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专业能力等得到提升,充分发挥班级物质文化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盟.关于高校本科生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5(19):88.
〔2〕陈朝魁.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与专业教育[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0):115-116.
〔3〕张芳.怎样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班级文化建设[J].职业,2012(24):50-51.
〔4〕姚红.论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班级文化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3(06):99-100.
〔5〕陈黎敏,施艳青,陈巍.班级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通讯,2016(02):63-64.
篇8
关键词:中职院校;校企文化;职业教育
办好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每一个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要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可见校企文化的渗透融合势在必行,下面我来说说12数控2班企业文化融合建设方案。
一、预期目标
加强数控加工公司企业文化的渗透教育,开展企业文化教育、校园企业文化物质建设、班级企业文化融入建设及企业管理模式等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企业人意识和企业管理理念,实现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一线技能型人才,确实做到学校教育与企业工作岗位要求的无缝接轨。
二、指导思想
以班级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围绕着学生综合素质、对企业现状的认识这一目标,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教育,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建设具有职业特点的校园文化,最终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促进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建设方案
1.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做好企业文化渗透教育
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行为规范上,自觉与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接轨,强化与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密切关联的教育。以大显精密轴公司的员工要求为参照,加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职业道德的培养,注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危机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精益求精、严密细致、科学求真职业态度的形成;以大显精密轴公司的员工评价体系为标准,通过自评和互评方式,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反馈,最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数控加工公司的人才需求;以大显精密轴公司的7S管理体系为班级管理体系,创造出整齐、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2.按照“职业”要求搞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围绕“职业”这一本质特征,将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及职业所需的人文素质等因素融入校园文化中,在物质层次上突出“职业”的特点。在教室内悬挂大显精密轴公司理念标语――精益求精,安全生产、数控车床图片、数控发展区等与职业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环境布置,以便能让学生感受到行业的日新月异,增强自身专业学习的紧迫感和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学校内便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接受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加快他们毕业后从“学校人”向“企业人”转变的进程。
3.与“班级企业化管理”相结合进行班级试点建设
将大显精密轴公司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大显精密轴公司的管理模式引入班级管理中来,使之成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管理中,确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经营意识,将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以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融入班级管理中,逐渐形成有企业文化特色的班级。
四、具体计划
■
五、校企文化进校园虚拟工资方案
11数控2班校企文化制度
管理者:
经理:班主任
车间主任:孔令新
工资标准:
基本工资:1500元/月,绩效(计件加班费):1100元/月
请假制度:
1.病假 50/天 6元/小时
2.事假 100/天 12元/小时
3.上操请假: 6元/次
惩罚制度:
违纪如:迟到、早退、上课睡觉、上课玩游戏、上课用手机、行为规范不合格等,每次扣50元。
旷课、没请假不上操、校级检查扣分等,每次扣100元。
校级处分、不服从管理等严重影响班级荣誉行为,每次扣除一个月工资。
奖励制度:
表现突出者(每月全班投票选出),每班限1~2人,奖励50元,
为班级争得荣誉加分的奖励100元。
为班级、学校义务奉献者,每小时18元。
满勤奖(以月为单位,从未请假、迟到、早退者)100元。
篇9
我部紧紧围绕学校的统一安排,结合高一初始年级学生的特点,级部人员和全体班主任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本学期德育目标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搞好学习成绩的保障,也会使学生终身收益,我们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郓城一中学生一日常规》、《郓城一中量化管理条例》为主要依据,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十大行为习惯:
1、举止文明: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在各种场合要求学生的举止都要端庄稳重,落落大方,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要求同学们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升国旗、观看比赛、参加集会等,要遵守纪律,讲究礼仪,保持卫生。在学校见到老师或同学,要主动说一声“老师好”或“您好”,同时报以微笑;见到学校的管理人员、保洁人员、餐厅工人、以及外来客人也要微笑面对。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2、诚实守信: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希望同学们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办到。如果已经答应了的事情确实难以完成,应该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数。
3、尊重他人: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教育学生在倾听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别人讲话时,不要急于插话打断对方讲话,即使对别人的话不感兴趣,也要耐心地听人家把话说完。不打扰他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不乱拿同学的东西,即使是好朋友的物品也要先经过同学允许。去老师的办公室,不要乱动老师办公桌上的东西;不随便给他人起外号。要尊敬和关心老人,尊重外地人和残疾人,对他们有礼貌,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方便。
4、守时惜时: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进入高中后要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而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按时作息,落实好“日清周结”学习制度,当天事当天毕。建议同学们做事一定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认真落实执行。
5、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向帮助过自己的人正确表达谢意,学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要学会感谢为教育自己付出的老师们和家长们,学会感谢各个历史阶段的杰出人物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6、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学们应使自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学会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不随便向家长要零花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等。注意随手关闭电器、关闭水龙头。要学会珍惜自己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
7、遵守规则行为: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和程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它,任何社会活动都无法开展。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遵守纪律;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进出教室、宿舍、餐厅等场所要有秩序,不拥不抢;上下楼梯,要纵队排列,靠右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8、勤于动手:自己动手可以提高自理自立能力。要按学校要求整理好内务,干好班级值日工作。要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9、积极锻炼: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还能磨炼人的意志。要求同学们坚持好课间操及眼睛保健操,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参加活动要注意学会自我保护。同学们在锻炼身体中要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10、讲究卫生: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希望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环境,不要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拾放到果皮箱里。
二、狠抓学生的学习习惯
高一学年初始,要下大气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只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就会不断的进步,也会为以后的管理工作减轻很大的负担,我级部重点培养了学生以下十个方面的学习习惯:
1、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的新内涵,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同学们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就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学习活动过程,就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培养上课认真倾听的习惯,首先要求同学们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仔细研究他们的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第三,要倾听老师讲解,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练习和操作。
2、善于思考:善于思考,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明、发现和创新能力。要培养善于思考的习惯,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后,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思考,不能急于回答。要学会独立思考,同时课堂上还要积极发言,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敢于提问:“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把提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提问题的氛围,要求学生学会提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养成自主探究、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堂互动逐步培养敢问、好问、会问的习惯。
4、与人合作: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建议每天晚自习上课前5分钟作为“合作——讨论”的学习时间,要求同学们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次合作学习,大家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特别是在德州一中学习后,我们更加注重小组合作交流方式的学习,而且各个班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进行了分组,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更加充分。
5、自主读书:阅读是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重要途径,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和阅读评价,使同学们喜欢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进一步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6、认真书写: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一是要求同学们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二是要求同学们规范书写,字迹清晰、工整、美观,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条理,逐步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7、自评互评: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成为评价的主体,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评价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展开,既可以评价学习的结果,又可以评价学习的过程,还可以评价学习的方法。通过评价,引发同学们对自己或他人的反思,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
8、搜集资料:搜集资料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技能和习惯。搜集资料的方式很多,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应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咨询老师等渠道,根据需要搜集有关的学习资料,并对有价值的东西学会整理,从而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9、动手操作: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好习惯。操作的种类很多,包括实验操作、学具操作等,操作要围绕教学内容来安排,物理、化学、生物要上好实验课,要把操作同观察、思维、表达结合起来,促进同学们的外部感知向内化、抽象转化,同学们要在操作中学会操作,学会动手的习惯。
10、按时完成作业: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是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认真、独立、按时地完成作业,对于培养同学们的意志、学习态度乃至以后的劳动态度都具有一定的潜在影响。同学们通过不断强化训练,培养“态度认真,独立思考、按时完成,有错就改”的作业习惯,逐渐建立起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为了养成完成作业的习惯,同学们应依据实际情况,从自身的实际水平出发,有效地控制作业的难易程度和数量,使自己经过努力,能够克服困难,愉快地、自觉地坚持按要求完成作业。
三、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构建班级特色文化
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在创造性的班级文化建设中,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使每个班级都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与特色氛围,从而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文化品味,构建优秀的班级文化,凸显班级特色。因此,在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我级部以“四构建”文化建设为抓手,形成级部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四大亮点。
亮点之一: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构建班级物质文化。
学生在校生活的时空主要是在班里,班级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讲就是“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办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出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打造班级物质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美化班级环境。教室是学生的“家”,发动学生参与教室的布置,能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如有的班主任把教室墙壁划块分割,分别承包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去完成。有的班主任确定布置的主题在班里征集具体的方案,从设计采购到制作张贴都发动学生广泛参与,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团队意识得以加强。二是从环境布置中彰显班级特色。班级物质文化的构建,要渗透出极富班级特色的文化气息。如班级的口号、班规、班训、班级精神等,要贴在教室的前方,教室四壁悬挂适合班级特征的名人名言,教室四周展示学生有个性的作品等。三是办好黑板报,对黑板报的版面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自主设计版头、版面、插图,黑板报内容要围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体现学生的个性和班级的特色。四是建立班级光荣榜,打造班级赏识文化。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我们要抓住闪光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班级光荣榜”,打造班级赏识文化,让学生在被赏识的积极氛围成长进步。光荣榜是动态的,内容是多元的,受表彰的可以是小队,可以是个人,如学习进步的,劳动积极的,助人为乐的,拾金不昧的,孝敬父母的等。通过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让每个学生置身于深厚的具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氛围中,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振奋,从中不断吸取丰富的营养,积淀文化的底蕴。
亮点之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班级制度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主人翁精神、民主意识的培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有一套运行良好的班级规章制度,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的过程中,首先一点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认识到制定各种规范的目的不是管住他们,而是保证班级所有成员的利益——秩序、公平、好习惯、高效率。二是体现民主。在制定班规前,先组织学习学校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并引导学生分析本班实际,找出该班的特点、长处、不足,让学生尽情讨论,充分发扬民主,通过讨论制定出符合班级实际,体现班级个性特色的规章制度,从而为全班学生提供符合班级群体利益,自觉约束自己而又互相督促他人的言行指南。
亮点之三: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具有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是所有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体现着师生共同认同与维护的理念、情感、价值取向,是规范学生行为、熏陶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建设班级文化,打造班级特色,首先应当塑造概括力强、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核心精神,使全体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作为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欲望,发掘学生的潜能,组织全体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精神的打造,进行宣传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取得共识,确定出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围绕班级目标,每个小组可制定小组目标,每个人也可制定出个人奋斗目标。其次是拟定班训。班训是为激励全班学生勤奋学习、刻苦自励,形成积极健康的班风而以简短的词句拟就的标语,它的特点是主题鲜明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教导和劝诫意义。好的班训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如“读书乐,乐读书”这一班训,匠心独具,富有创意,给人以回味美感。第三是提出班级口号。口号是一个班级工作的基点,是班级目标的浓缩,是一种激发班级同学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提得好的一句口号就是班集体的一面旗帜,他指引着班集体团结友爱,精神振奋,身心愉悦,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如有的班级提出了“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口号,班级所开展的一切活动都围绕这句口号设计,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亮点之四: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构建班级活动文化。
篇10
学校文化又是什么?诸局长的理解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种课程资源,校长追求的一种境界。
那么,为何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便有了如下对话――
:据了解,您担任市教育局局长以来,就致力于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您的出发点是什么?
诸戈文: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市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常德是一方重教热土,教育基础一直较好。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和提升,如何在新的历史阶段走出一条符合常德实际、符合人民意愿、符合教育规律的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主席“大力推进学校均衡发展、加强资源均衡配置、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素质教育”的指示,为我们拓展了思路,指引了方向。我们认为,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顺应教育发展大势、抢占新时期教育制高点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教育本质回归、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我市文化名城建设、提升我市教育品质、树立教育品牌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专门对河北邯郸、唐山等地进行了考察,形成了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决定在全市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走出一条文化立校、文化强教的特色发展之路。
:“课程德育、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三个关键环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不少学校都在大搞校园文化建设,而常德提出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您如何理解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二者间的关系?
诸戈文: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既有相同点,也应有所区别。从我市的情况来看,不同之处有三个:其一是实施主导者不同。原来我市也进行过一些校园文化的探索,但主要依靠学校自主建设、自主推进,其主导者基本是学校,即学校领导者和师生为文化建设设计的主体,以单个的校园空间为对象。而我们现在开展的学校文化建设,其主导者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提升等,都是政府宏观主导和引领。2010年以来,我市专门成立了以副市长万成贞为组长的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都提出了阶段性的建设发展规划,安排了学校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并组成了专家团队不定期进行督查和指导,市教育局还搭建了校长论坛和《常德教育》杂志两个平台。其二是实施层面不同。校园文化建设主要着重校园层面,表现范围相对较窄。而我们实施的学校文化建设,强调的是广泛参与、科学设计、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从当前来看,我市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及广大师生和家长都积极地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活动中来,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其三是指向和内涵不同。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向和内涵主要是校园环境的改造或布置,基本停留在“物质文化”范畴,因此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而我们推行的学校文化建设,其指向是全面的,内涵是丰富的。至少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因此也较好地发挥了导向、提升、凝聚和激励的功能。
:常德市提出雅致校园、书香校园、快乐校园、创新校园“四个校园”一起创,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成功经验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
诸戈文: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我市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已全面展开,学校绿化、美化及文化设施建设有序进行,学校环境育人功能得到了较好体现。但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因此,我们把今年确定为学校文化建设攻坚年和课堂教学改革年,以雅致校园、书香校园、快乐校园、创新校园建设为重点,着力在内涵上深化,在难点上突破,短期内取得了较好成效。在雅致校园建设方面,通过大力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营造出了既赏心悦目又内涵丰富的环境和氛围,学校的校容校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如常德市四中利用学校特有的历史传承,大力挖掘和开发“明义文化”,修建了简约古朴的明义堂和文化墙,开辟了明义文化宣传栏,形成了富于特色的校园文化;常德芷兰实验学校新建了学生书法绘画诗歌走廊和琴棋书画俱全的国学馆,无不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在书香校园建设方面,我们从改造学校图书馆室入手,大力推进学校书吧和班级图书角建设,把好书买进来,把藏书摆出来,让师生随时可读,书香之气日渐形成,中央电视台还对常师附小的经典诵读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快乐校园建设方面,我们突出抓了两个重点:一是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改变“满堂灌”的做法,全力打造 “快乐课堂”和“高效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把教师和学生都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促进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二是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主要是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上舞台、走向社会,让学生感受成功、得到熏陶、快乐成长。如武陵区工农小学倡导每个孩子都会一种乐器,学校安排专业教师精心辅导,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在创新校园建设方面,我们重点加强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取得了初步进展。目前,学生手工制作课、科技课和社会实践课先后挂上了学校课程表,学生制作室、学生作品展示室正在进入学校常备功能室范围。可以说,我市开展的四大校园建设,正以它蓬勃的生气和活力彰显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无穷魅力,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效果。
- 上一篇:文化旅游创意设计
- 下一篇:体育锻炼对幼儿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