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和财务管理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1-13 17:4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和财务管理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关系
首先,两者作用的对象相同,即为资金及其运动,均通过价值形式发挥作用,因而都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在具体的处理方法上,两者有着不同,会计核算对资金运动的处理以财务有效管理为目标,在此基础之上,财务管理利用其提供的信息进行预测决策分析,为企业的运营以及投融资提出建议。
其次,两者的作用基础相同,都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以价值形式存在的经济信息。从历史来看,会计不应属于生产本身,而是服从于产生管理的需要,所以,广义的财务管理包含着会计,而狭义的财务管理则不然。因此作为一种基础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是狭义的,是财务管理,即资金管理的需要、前提和纽带,抛开这个前提,狭义的财务管理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失去意义。
再者,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互融合,产生了两者的边缘学科——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70年代成熟,并至今不断发展,成为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沟通的桥梁与纽带。管理会计的职能体现了两者的相合性,一方面,它承担了一部分属于财务管理的工作,如预测,计划,控制和考核,另一方面,它的职能,例如责任会计,就包含了提供历史信息的会计。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1)职能区别:会计核算的职能为两个,即反映和控制,而财务管理则不然,围绕着计划、控制和决策的核心,它可以有很多职能,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企业更好地运营服务。对于会计核算的两个职能,首先反映职能与财务管理显然不同,它着眼于以会计手法和规则将经济业务以一定形式翻译成会计语言,为之后的财务管理提供基础;事实上,会计的控制职能与财务管理也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会计核算面向过去,是对已有的经济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而财务管理面向未来,是对未来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
(2)目的区别:会计的目的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近代会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特定的方法,对已经发生的企业运营情况进行计量、核算、整理、总结、分析,对企业能够用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的反映和监督,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为企业外部的社会监督提供依据。而财务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利润实现最大化,通过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效益分配的管理,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获取较好的资金使用效果,即低资金高收益,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3)任务的不同:由于目标不同,从而两者任务也不相类似。会计核算的任务主要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的原始信息进行账务处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而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一些数学方法,经济思想,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从宏观着手,组织资金的供应;降低产品成本;分配收入;同时对经济业务,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如同两者控制职能上的区别一样,前者立足于执行,即按照财经法规的要求去指导工作,而后者体现在企业经营运转的全过程中,着重于对企业财务的维护。会计的任务体现在事后核算中;而财务管理的任务贯穿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对实际经济量变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方法的不同:职能的不同决定了两者方法的不同,二者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职能,从而实现目标。会计核算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过程连续系统地综合记录下来,利用的主要是分户账的方式,而财务管理是利用数学模型,经济思想制定好计划,开展好工作,管理好财务。
(5)指导方针的不同: 会计核算以会计准则为指导,依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而财务管理则是以财务通则为指导,以相应的财务制度为依据,有效进行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因此,会计核算相对固定,所形成的文件具有较强的法律约束力,核算工作应严格按章办事。而财务管理比较灵活,工作内容形式多样,涉及范围也比较广泛。
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关系与区别相关文章:
1.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区别与联系
3.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区别 财务管理就业前景
篇2
一、对会计认识
通过对会计知识的学习,我认识到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客观需要。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不仅仅局限于对经济活动予以记录和计算,还要通过预测、决策、控制、考核和分析等来谋求经济效益。特别是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应运,会计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总的来说,会计的概念可以表述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其基本职能为核算与监督。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润三项。会计核算内容是指特定主题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推出三个阶段。
二、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是从事财务管理活动的根本指导。
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投资、资金营运、筹资和资金分配等一系列行为。企业资金投放在投资活动、资金运营活动、筹资活动和分配活动中,与企业各方面有着广泛的财务关系。这些财务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供货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财务管理的环节(职能)主要有:财务规划和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业绩评价与激励。其核心是财务决策,财务预测是为财务决策服务的,决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通过财务管理的学习,我不仅对财务管理的定义、内容和职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我对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对企业的意义、财务管理的手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三、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会计与财务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确认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既关系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又涉及到企业职能部门划分的合理性。
对于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目前学术界有四种观点,即“财会合一观”、“大会计观”、“大财务观”、“财会并列观”。
(1)财会合一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会计与财务管理本来就是一回事,两者难分难解,主张统统合并,溶为一体。
(2)大会计观:即会计包括财务管理。持此观点的人认为,会计具有管理职能,当然应包括作为管理活动一个分支的财务管理。
(3)大财务观:即财务管理包括会计。持该观点的人认为,财务管理的业务环节主要是编制财务计划,组织日常管理(执行财务计划),进行会计核算,开展财务分析,实行财务检查。会计工作属于财务管理的范围。
(4)财会并列观:即财会平行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会计与财务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应分别对待。
我个人比较支持第四种观点。这种观点遵循了辩证法的原理,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它既看到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因而该观点是比较科学的。
(一)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1)从存在的客观基础上看:会计的原始形态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它存在的客观基础是时间节约规律,即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劳动成果,是为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生产服务的。财务管理,其存在的客观基础是财务活动,它并非自有生产活动就存在,而是人类生产活动发展到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从对象上看:会计与财务管理有区别,根本原因就是两者对象的不同。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它的处理对象是价值运动信息。财务管理的目的是根据价值运动规律,为企业带来尽可能大的收益,所以,其管理的对象就是价值运动自身。
(3)从职能上看:会计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会计并不对价值运动进行直接管理,它也不具备管理所固有的职能。相比之下,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价值运动)直接进行管理,因而它具有一般管理所固有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二)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篇3
关键词: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企业利益;价值
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各个学科体系的交流互补逐渐得到加强。就企业财务方面而言,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更是密不可分。两者都属于经济管理活动,但它们之间也有区别。
一、基本含义
财务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周转流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这是为了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给企业相关的利益人。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这项活动本质上反映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流动关系。
二、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学术界针对财务与会计之间关系的探讨,经历了“大财务”观点、“大会计”观点和“财务与会计并行”观点三个阶段。三种观点的相同之处是都承认财务管理与会计不是一回事。而两者是包含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对其认识的不断明晰过程中,我们更加深了对两者的联系与区别的理解。
(一)两者的具体对象
对象不同是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两者存在区别的根本原因。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它的处理对象是价值运动信息。财务管理的目的是根据价值运动规律,为企业带来尽可能大的收益。所以,其管理的对象就是价值运动自身。显然,在信息科学逐渐明了的今天,价值运动信息不等同于价值运动自身。在一定程度上,信息与运动可以分离,可是不能完全独立分离。具体看来,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所体现的关系进行管理,即企业资金筹集、运用、耗费、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包括资金的运作、企业与各相关利益单位或个人的关系处理。财务会计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具体体现为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人员既要从部分着眼,分析各大要素的变动情况,也要从资产负债表的全局出发,管理分析企业整体的系列行为。
(二)两者的行为目标不同
财务管理目标是对公司财务工作的科学组织和对资源配置使用所要达到的具体标准,是公司财务行为的导向。在有效市场的前提下,努力搞好资本运营,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会计系统的目标是会计系统运行的方向,也是连接外部环境和会计系统的纽带。在决策有用观的背景下,会计系统就是向信息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不仅包括提供财务信息,也包括加工利用后的信息。因此,会计系统是会计信息生成系统和会计信息加工利用系统的有机统一。可是,我们这里谈到的只是财务会计,即会计信息生成系统。而加工利用系统是管理会计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有财务管理的性质。
(三)两者的方法依据不同
财务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管理方法主要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和财务检查及监督等。它侧重于事前的预测、决策、计划和事中的控制与监督。而财务会计作为信息处理系统,则侧重于对事后经济事项进行反映和监督。它以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为主要方法。由此,财务会计通过收集、存贮、传输、和加工会计数据,输出财务信息,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财务管理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做进一步加工,并利用加工后的信息参与经济管理。
(四)两者的行为职能不同
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反映。会计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价值运动所发生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如实反映企业的价值运动,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一个系统、全面和综合的了解,以帮助他们进行管理和决策。会计的另一职能是控制。控制职能主要是利用会计信息的反馈作用,通过使用信息的管理者间接实现的。管理者根据会计信息做出的决策,即影响经济活动的命令,这不能认为是会计的职能,而应是管理的职能。因此,会计并不对价值运动进行直接管理,它也不具备管理所固有的职能。相比之下,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财务活动直接进行管理,因而它具有一般管理所固有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五)两者的法制体系不同
我国的财务会计法规主要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等。会计法制体系规范和加强了会计工作,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以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作用。然而,公司财务面临更大的法律环境,这不仅包括上述财务会计所面临的法规,还包括公司组织法规、税务法规和证券法律制度。财务法规体系规范了企业的财务行为,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
三、结束语
会计与财务管理有着明显的区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财务管理离不开由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而会计则要密切跟踪财务活动,捕捉有关资金运动的信息,反转来为财务管理服务。借用日本学者宫臣章在《会计情报手册》中概括的观点来说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联系,即财务是以资本为对象的实体活动,会计是以财务活动及其结果为对象的情报(即信息)处理活动,会计的机能是组织情报,不处理资金筹集供应与运用,在必要时反映其结果。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是进行有关资金筹集供应与运用的意向决定,而会计是为这种意向决定提供情报的。这里所说的提供情报,也就是提供价值运动信息。正是价值运动信息,将两者联系起来。总之,会计与财务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联系并不等于相同。在理论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学科,在实践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会计与财务管理必须相互独立,分别对待。
参考文献:
[1]赵德武.财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赵德武.会计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传统财务管理 柔性财务管理 范式比较 具体应用
当前时期,在网络大力普及的经营管理环境中,电子财务为传统的管理范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财务管理基础,就必须财务有效的措施来对传统财务管理问题加以解决。而目前随着柔性财务管理的范式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实现日益扩大化的应用趋势,利用柔性财务管理来优化传统的财务管理已成为我国广大企业的一种财务工作共识。因此,近几年来,财务研究人员纷纷地加大了对于柔性财务管理这一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则以柔性财务管理区别于传统财务管理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对柔性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问题以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求推动更多人对于柔性管理的准确认知。
一、传统与柔性两种财务管理范式之间的区别分析
企业当前应用的柔性财务管理的范式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是新时期的财务管理学科中新型的一个领域,研究者主要是将它与传统财务管理的刚性管理方式做对比来命名的,它利用一种不同于刚性管理中以财务管理制度作为强制性管理手段的方式来进行财务管理,即它以引领人们在心中形成一种诱导性的力量以及自觉性的约束力的非强制性手段实施管理,更能够符合现代管理对于人性化以及科学化、理性化管理状况的要求。具体来讲,柔性财务管理的范式相比较于传统管理的不同之处可以从下面几点来分析:
首先,柔性的管理范式在组织开展财务活动以及处理相关的财务关系方面于传统的范式有所区别,即柔性管理采用牵引式的方法,而传统管理则采用推进式的方法,柔性管理偏重于非程序化以及柔性化,而传统管理则侧重程序化以及刚性化。其次,柔性的财务管理范式基于牵引式的管理方法实施了对于财务关系的不同于传统财务管理的转变,即不再同传统管理一样利用财务计划来推动财务活动的组织开展以及财务目标的达成,而是以企业的实时的经营管理动态作为其依据,来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调整,以推动管理的优化完善。
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工作事项为例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在当前企业财务人员缩短预算的周期这方面来讲,柔性管理一改以往的刚性责任中心方式,而采用了柔性责任中心以及并行工程方法来实施,即给予企业的科技人员自由地在企业内部进行流动的权利,并允许他们实时地针对生产经营各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最终达到缩短财务管理的预算周期的目的。这样的柔性管理范式既能提升企业财务人员以及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又能够以一种柔性的人性化管理方法来帮助企业达到总成本的降低以及总收入的提升。
二、企业实施柔性的财务管理范式应具备的条件
新时期,企业面临着日益趋于复杂的市场环境,其财务工作必须能够做到对组织活动的范围进行实时的扩展以及将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及时地置入内控工作这样两项工作,才能够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中实现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与市场动态同步的扩张。而柔性的财务管理范式以市场变动以及企业变化为基础开展管理,对这种需求恰好能够充分地满足。因此,企业在当前的发展中利用柔性的财务管理范式来优化传统的管理非常必要。本文下面就谈论一下企业利用柔性财务管理的范式进行管理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柔性管理实施的准备工作
首先,企业要想推动柔性管理的有效实施,就必须将本企业中传统的强调以生产为财务工作导向的理念、以产品生产的价格和质量为竞争基础的理念转变为将市场作为财务导向,通过考虑顾客的各种消费需求,以全面争取客源量为主要手段来实施侧重于顾客关系管理的财务管理理念。同时,企业还必须将传统管理中以资金为价值管理对象的观念转变为以人为主体的管理理念,即充分地尊重人在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作用,通过加强对于员工的有效管理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次,企业要着重地将传统的注重纵向组织结构的管理,转变为侧重横向组织结构的财务管理,全面强化企业面对市场各种需求所具有的敏锐度,以企业的内部信息效率的提升来加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写作,从而为企业的柔性管理的实施提供一定的信息灵活性以及人员协作高效性。而且,企业还要将控制型的传统管理转变为激励和引导性的管理,彻底地扭转企业为了加强财务控制而对各个部门及人员实施强制性管理的财务管理理念,充分地采用有效的激励政策来引导和鼓励员工自主地在工作中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得以有效确立,也推动企业在高凝聚力的基础上获得更优化的发展。
(二)柔性管理实施的各项条件
首先,企业必须针对柔性管理范式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为其确立一个完善的刚性财务管理的体系,通过管理的柔性以及体系的刚性二者的结合,来推动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松紧结合的实施。
其次,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于领导者形象的准确树立,通过各种对话交流活动的开展,来全面地扭转领导者在员工心中作风不正、品行不良的形象,推动领导力量对于柔性管理范式开展的核心支撑,
再者,企业还要着力提升员工的素质,在开展柔性财务管理之前,一定要加强对于员工素质及能力培训的关注度,而不只是简单地关注金钱及利益,从而为企业的财务活动开展创造良好的道德与文化氛围。
三、企业当前在实施柔性财务管理时出现的问题
柔性管理的财务管理范式在企业中的实施,通过各种人性化的手段,使企业在新时期获得了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健康的发展,理应在企业中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性应用。然而,此种普及性应用的实现,还要依赖于企业对于柔性管理目前在财务管理中实施的状况的准确把握,即准确掌握各种不良问题,来推动柔性管理的逐步优化。本文下面就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下分析:
首先,柔性管理当前的应用还过于刚性,缺乏必要的亲情性及友好感。企业目前在实施柔性管理时,仍然存在着过度重视刚性制度体系建设的问题,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都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进行,这样企业虽然可能通过强制性的控制达到了对于费用支出的有效把握,但柔性管理只能名存实亡,企业的员工根本无法形成对于企业的深厚的情感。这样一来,柔性财务管理的开展反而在形式上加大了企业的支出。
其次,柔性管理的实施缺乏高素质的领导者以及有效的组织。柔性化的财务管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在企业中的良好实施必须借助于了解这方面知识,且又具备相应素质的领导者的领导力量,而目前企业在开展柔性管理时普遍存在着对于高能力管理者的缺失。同时,企业目前针对柔性管理所设置的组织机构过于复杂且主要依靠行政命令来开展工作,员工之间的交流必须通过多层次以及多种关系才能够实现,不利于企业内部信息的畅通。
四、结语
柔性的财务管理范式相较于传统的财务管理范式来讲,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确实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满足企业当前发展的需求。但是,企业必须为柔性管理的开展创造完善的条件,并且着力解决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其管理作用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吴伟容.知识经济下的柔性财务管理研究[J].网络财富, 2008(07)
[2]张湘凌.传统财务管理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研究对比[J].现代经济信息, 2011(21)
[3]王棣华.传统财务管理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比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1(03)
[4]汪丹.浅议柔性财务管理[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1(05)
[5]薛清彦.当今网络经济下传统财务管理的滞后与创新[J].价值工程, 2007(05)
篇5
论文摘要: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但财务治理并不等同于公司治理,而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财务治理是一种制衡机制。而财务管理是一种运行机制,二者构成了公司财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财务治理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战略理论的整合,财务战略是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联结的纽带。财务控制偏重价值管理,财务治理则偏重利益调整,财务治理是广义公司财务制度的一部分。本文就财务治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财务治理界定
关于公司财务治理(Corporatefinancialgovernance),国内各学者的观点不一,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伍中信(2001)认为,公司财务治理是一种企业财权的安排机制,通过这种财权安排机制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同时还指出,企业财务治理作为企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经济利益冲突。杨淑娥(2002)认为,所谓公司财务治理,是指财权通过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张敦力(2002)认为,财务治理是界定与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地位和作用,最终实现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约束,相互制衡关系,促使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果的公司治理。衣龙新(2002)认为,财务治理涵义可概括为:财务治理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林钟高(2003)则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制度安排达到利益相关主体之间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均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饶晓秋(2003)认为,财务治理的实质是一种财务权限划分,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国内学术界对于财务治理的定义并无很大分歧,都认为财务治理是以财权合理配置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主要不同在于对财务治理主体的界定不同。笔者认为,只要涉及到财权的配置,均可归属于财务治理的研究之中,但是财务治理是否仅仅局限于一种“制度安排”。公司财务治理是指通过财权在企业内部的合理配置,并在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财务约束、财务评价等机制以达到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均衡,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套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行为和规范。
二、财务治理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一)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财务治理是从财务的角度来研究公司治理,主要是界定与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公司治理主要是界定和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财务治理结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公司治理的灵魂。财务治理总体上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其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必然要遵循、借鉴公司治理理论。应该说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理论的指导是最为直接的、重要的,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成熟,而财务治理理论的不断充实、发展也必将促进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拓展、完善。如果用财务治理涵盖公司治理,则夸大了财务治理的范围和作用,限制了公司治理的范畴。公司治理除包含财务治理内容外,还包括人事、经营等方面的治理。应当说财务治理本质上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部分和根本体现形式,公司治理的其他方面治理效果也最终要落实到财务利益上加以体现。如果用公司治理定义、替代财务治理,则更为偏颇,局限了财务治理内涵和外延,除从属于一般公司治理共性外,财务治理还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可见,财务治理并不等同于公司治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联系:一是公司治理是财务治理的基础,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发展和深化。二是公司治理的模式决定财务治理的模式,财务治理的模式反作用于公司治理的模式。三是公司治理的目标影响财务治理的目标。四是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都根源于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五是从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角度来看,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都随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其内容也逐渐由只发生在公司内部所有者、经营者以及相关权利机构之间的狭义的活动扩展到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公司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六是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管理方式,更应该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活动,因而不能将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仅仅理解为一种制度安排,更应该从治理活动的动态含义来理解。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区别主要有:一是制衡的着眼点不同。二是激励的侧重点不同。三是约束制度的侧重点不同。四是机制涉及主体不同。五是保障实施主体不同。六是财务治理
比公司治理更为深化。
(二)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基于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治理主要是对财务资源和财权的安排机制,以形成利益相关者之间财权的战略联盟,提高企业财务运作效率及公司治理效率。由此可见,公司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构成了公司财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联系表现在:一是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公司财务系统,都是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因素。二是两者对公司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处理,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一贯性。如财务治理对公司财务战略的拟定,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服务与发展方向;财务管理对公司财务的全面调控,决定了财务管理中财务控制的力度和手段;财务治理对公司财务政策的选择,决定了财务管理中具体财务制度的基调。三是财务治理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框架和轨道,财务治理的模式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务管理的模式特征。如果说财务治理是从财务角度对企业内外部人与人之间利益分配的关系所做的协调和配置,那么财务管理就是这种协调和配置的应用。四是财务治理、财务管理与公司绩效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财务治理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财务管理,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而财务管理和公司绩效又受到财务治理的根本性制约。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主要区别为:一是从公司运营角度看,财务管理是公司管理的核心,财务治理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因此,公司治理与管理的区别也就决定了两者分别属于不同的范畴。财务治理主要从宏观上对财务管理中所产生的财务关系进行指导、监督、控制和制衡,保证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一种制衡机制;财务管理则是在财务治理框架下,具体进行财务运作和经营活动,基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种运行机制。二是财务治理从制度性层面规定了公司财务运作的基本网络框架;而公司财务管理则着重研究在这样的框架下如何通过科学的财务决策实现具体的财务目标,主要集中在“操作性”财务领域,具有鲜明的“技术性”特征。三是财务管理着重于对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控制,表现为上层财务主体对下层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的一种单向规制活动。财务管理的效率性主要体现为公司财务成本总额的减少,即公司净资产值的增加;财务治理则着重于财务主体的财务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结构性安排,以及财务权力运作方式的优化,表现为财务主体之间财务行为的双边或多边相互协调与控制活动。财务治理的有效性主要体现为公司各层级财务主体的财务权力总成本的降低。四是财务管理是从定量角度论证企业价值,探讨企业财富是如何产生的,是财富创造的源泉和动力;而财务治理则是从定性方面研究企业价值,确保这种财富创造能够合乎各方利益要求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企业财富创造的基础和保障。(三)财务治理与财务战略财务战略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财务战略的本质既反映其“战略”的共性,又揭示着其“财务”的个性。财务治理包括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包括财务战略,财务治理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战略理论的整合,财务战略是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联结的纽带。财务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是公司治理中一项牵涉面甚广的工作,财务管理部门乃至财务总管或财务副总经理往往是组织而非完全独立地承担企业的财务管理任务,这就需要财务治理理论的指导,从制度上保证企业最高决策层有效行使最终决策权,同时其他部门也能按制度积极配合,共同实现财务战略。任何大类意义上的财务活动,事实上都同时包含着战略与非战略的成分,其差异只是何者为主、何者为辅的不同而已,因此财务战略在财务管理中,进而在财务治理中的突出作用不可小视。
篇6
关键词:公安现役部队院校 财务管理 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安现役部队院校的办学规模随之扩大,作为院校管理重要内容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财务管理中,如何从公安现役部队院校的特点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办学资金的效益,使资金的使用与院校的教育事业发展相一致,相协调,成为公安现役院校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公安现役部队院校财务管理的特点出发,探索出加强公安现役部队院校财务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公安现役部队院校财务管理的特点
公安现役部队院校的性质及其承担的培养基层公安现役军官的使命,决定了它只能是一个消费社会产品的消费集团,而不可能是产生经济收益的生产系统,因此,其在财务管理必然具有消费性的特点。首先,从经费来源来看,院校经费开支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预算拨款。其次,在经费分配上,实行自上而下的单向分配。
公安现役部队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更为复杂,政策性也更强。作为院校,公安现役部队院校的财务管理区别于基层部队;作为公安现役院校,其财务管理又区别于地方高等院校。从宏观层面来看,公安现役部队院校资源涵盖军费、土地、院校与相关部门的隶属关系划分等几个资源要素。从微观层面来看,就是院校的办学经费、固定资产(教学设备、器材等)、教员和学员等人力资源要素。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就更为复杂,需要更多的对政策的解读和现役部队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新的形势给公安现役部队院校教学保障工作带来了许多新变化,对其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安现役院校在人才的素质培养上,尤其是政治素质培养上,要比地方高等院校要求要高、要严格。同样,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作为现役军人的公安现役部队院校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基本的专业素质,还要具有高度的法制和纪律观念,要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献身公安现役教育事业的牺牲精神。此外,公安现役部队院校的财务人员有很多是部队自身培养成长起来的,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员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整体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比较薄弱,不适应部队建设和发展和院校建设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和发展,加强公安现役部队院校财务人员的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公安现役部队院校财务监督方面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缺乏一套完整全面的财务监督专项法规,财务监督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院校财务部门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滞后导致信息反馈不畅,
财务监督方式陈旧;监督环节单一,重视事后监督,忽视事前监督,重视外部监督,忽视内部监督。
二、公安现役部队院校财务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了解公安现役部队院校财务管理的上述特点以后,我们就能更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公安现役部队院校财务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构建适应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体系
一般来讲,财务管理体系分为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两个层面。规模小的公安现役部队院校,可实行集中管理,由院校财务部门编制统一的预算、决算,统一进行资源配置,不另外设置二级核算单位;规模大的公安现役部队院校,可实行分级管理,适当下放财权,院校通过宏观调控来引导二级单位的财务活动。
(二)在财务管理中建立资金使用效果考核制度
作为国家经济理论中一项基本内容的资金使用效果考核,目前在公安现役部队院校财务管理体系中尚未形成。而依据公安现役部队院校财务管理的上述特点,它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切实可行。关键是要制订出符合公安现役部队院校特点的资金使用效果考核制度,并不断补充、完善、提高,使之成为公安现役部队院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
(三)在财务管理中强化预算管理意识,确保年度预算综合平衡
公安现役部队院校财务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搞好预算编制工作,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预算编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要真正集中财力保障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四)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加强监督
一方面,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依照执行,没有特殊情况不得随意调整,各部门要严格执行院校的财务预算计划,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成立专职的财务监督机构。可借鉴地方的做法,把审计部门独立出来,赋予其相对独立的地位,进而理顺财务管理部门内部的职能关系,形成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制约的新体制。审计部门的单独设立,可以使财务管理部门逐步摆脱管理和监督的双重身份,对预算和资金的管理由预算会计部门负责,而对预算执行或资金运行等方面的监督职能,可由审计部门具体负责实施。
(五)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满足公安现役部队院校建设发展的需要
公安现役部队院校的每一项财务活动均是由人来操作和组织的,其成效如何也主要取决于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取决于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作为一名公安现役部队院校的财务管理干部,首先要保证政治上的绝对合格,要牢牢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能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腐朽思想的侵蚀,认真履行职责,爱岗敬业。其次,要不断捕捉财务管理的前沿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将自己打造成复合型、创新型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家声.军队财务理论研究[M].出版社, 2005
篇7
关键词:会计 财务管理 关系
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相互争论的热点。企业中,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一般对财务管理与会计并没有严格的划分,而是设立财务部同时进行着财会工作;大学里,开设的学科既有会计又有财务管理,甚至还有财务管理会计方向;那么财务管理与会计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就有待我们来探究了:
一、学术界对会计与财务管理关系的几种观点
(一)财会合一说
财会合一,顾名思义,就是认为财务管理与会计其实是一样的,不存在什么区别。持有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财务管理就是会计,会计即财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应该合二为一。
(二)大会计说
这一观点认为财务管理只是会计的一部分,它是属于会计的。
(三)大财管说
此说法认为会计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会计是为财务管理服务的,离开了财务管理,会计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四)财会并行说
财会并行说强调的是财务管理与会计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所以我们必须要辩证统一地看待它们,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更不能割裂它们。
现在我们来分别看一下这几种观点:何为会计,会计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旨在提供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而财务管理则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侧重于反映信息,而财务管理则侧重于管理,并且二者在对象、职能、目的甚至是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等方面都不一样,所以财会合一说无论是站在什么立场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于企业来说也许有过那么一段时间是财会合一,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知道,这是由于当时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那时的我国,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等方面都是由政府一手包办的,企业对于资本是没有发挥能动性的可能的,所以企业只需要真实可靠地反映出资金运动所表达的信息即可,财务管理本身的工作便被弱化成了会计的附加品。由此看来财会合一只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并不具有代表性。
而大会计说无疑是扩大了会计的范畴:会计主要是通过对资金运动的事中以及事后的反映与监督来达到对这一流程能够正常进行的控制并且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而财务管理不仅仅包括了对资金运动的事中事后的控制与管理,它更有事前决策以及事后反馈等环节。而且财务管理是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会计只是通过把会计信息反映给管理层供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及加强对资金运动的宏观调控等来间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之中,会计是为财务管理而服务的。所以大会计观点是不科学的。
而大财管说是稍显武断的。我们已经知道会计在人类早期社会自然经济产生时就已经产生了,结绳记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后来在商品经济时,财务管理才出现。这就已经说明会计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只是随着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日益趋于发展与完善,而企业又是市场的主体,会计为财务管理服务的使命便显得更加明显,这就使得一些学者得出了大财管说。
而财会并行说法则比较符合辩证统一的观点,是比较贴合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与特点的。
二、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一)从对象上来看
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所显示的信息,即资金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信息,是对信息的整理以及反映;而财务管理的对象则是资金运动本身,是一种实质性的管理工作。所以两者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二)从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来看
会计产生于人类早期社会自然经济中,结绳记事便是最好的代表,当时人们用结绳记事或在石头上刻线来记录与反映狩猎得来的猎物或是采集的野果,会计的雏形便由此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货币经济出现之后,人们为了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便不得不思考如何用最少的资本来获得最大的收益即如何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此时财务管理便应运而生。
(三)从职能来看
会计的职能是反映与监督,而财务管理的职能则是决策计划与控制。会计当然也有控制的要求,但是会计是通过反映与监督来达到对资本运动的控制,一般为事中以及事后控制;而财务管理则主要是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和计划,以及直接对资本运动进行控制。
(四)从目的来看
会计的目的主要就是真实可靠的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使得信息使用者做出适当的决策;对于财务管理的目的,立场则更偏向于企业的内部:运用好会计信息,用市场的灵敏度以及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路披荆斩棘,谋求利益的最大化。总的来说,会计的目的更客观,而财务管理的目的则更凸显了能动性。会计主要关注资本运动中的量,财务管理则更偏向于资本运动的质。
(五)从二者的法律依据上来看
我国的会计工作主要依靠《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来正常展开工作,会计的相关法律以及准则明确规定了会计工作的有关规定以及具体事项,这就使得会计工作的方法是比较固定的;而财务管理虽然并没有具体针对性的法规法律规范,但是在宏观上,财务管理不仅要遵循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还要受到有关公司企业的相关法律规定。由此看来,会计面临的规定是相对具体化的,而财务管理面临的则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法律环境。
(六)从方法上来看
会计与财务管理不同的目的造就了它们有着不同的方法。会计的方法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比较程序化的:根据会计准则以及相关会计法律来设置账户,编制分录,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提供报表。财务管理的方法则是比较灵活的:就针对财务决策来说,方法就有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等,管理层可以针对各自企业的特点以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相对自由地选择方法。
(七)从会计与财务管理表达的信息载体上看
会计不仅在方法上是比较固定的,而且会计的信息表达形式也相对于财务管理来说是十分固定的,比如通过账户的设置,编制会计分录,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提供会计报表等来表达会计信息,这些相对来说是有规定的;而财务管理所要表达的信息则要显得更加灵活一些,财务管理的信息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一定是要通过什么形式表达出来,只要是合适的形式,都可以成为财务管理信息的载体。
(八)从二者工作的表现上来看
会计和财务管理虽然都属于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但是从根本上看,会计倒算不上是管理活动,但是由于会计是属于企业管理,所以必须融入相应的管理方法才能更好地开展会计工作,但是会计中的管理因素仅仅涉及会计的内部工作,和财务管理比较来说会计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来说确实是比较有限的;而财务管理由于本质上来说就是管理工作,并且财务管理的工作是对企业整个资金活动进行宏观的管理,简单来说财务管理主要关注的是一个组织单位的筹资以及内部的投资决策,可以说,财务管理的工作贯穿了整个资金活动,所以财务管理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相对来说是比较密切的。
(九)从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上来看
相对来说会计方法由于比较固定,而且会计信息的准确与否又是信息使用者进行正确决策的关键,所以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则要求首先必须要有过硬的会计知识储备,熟知会计准则以及财经法规等,并且要心思缜密;财务管理则不仅仅要求工作人员有充足的会计知识,而且要有企业管理的知识,以及对市场敏锐的感知度和高屋建瓴的大局意识。由此看来财务管理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要更加综合。
三、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会计与财务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会计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财务管理则是随着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以会计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学科,简单来说,财务管理是会计的延伸。所以财务管理离不开会计。
(二)会计又是为财务管理服务的
会计侧重于用计、算等相对固定的方法来真实可靠地反映出资金运动所表达出的信息;而财务管理则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运用定性定量等方法来用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利润,当然前提是必须要清楚自己的资本情况,而且财务管理的重点便是利用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企业的现状与市场相结合进行分析与反思,从而做出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并且对整个资金运动进行宏观调控。特别是随着现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中会计为财务管理服务的表现便愈加明显。
(三)会计与财务管理共同服务于一个单位主体
在目前看来,这个单位主体一般为企业。只有会计与财务管理统一于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一共同目标,并且能够在这一目标下各司其职,相互协作,企业才能越走越远,更上一层楼。
四、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的会计制度等的发展目前已经趋于成熟,但是从就业上来看,我国虽然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很多,但是多集中于一般会计人员,而会计高端型人才的发展还有待提高。总体看来,我国的会计制度已经和国际接轨,而未来发展的方向则为更加规范化,精准化和国际化。
财务管理在以后的发展中则会趋于:1.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发展:财务管理人员不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而且由于财务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是比较综合的,所以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熟知会计、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而且对于金融学、投资学以及成本会计的专业知识也要有所掌握。2.与网络技术与电子平台充分结合,使之效率更高,更加便捷与精确以致于更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3.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财务管理应该同时注重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管理与投资,甚至现在可以把重点逐渐转移到知识资本上来。毕竟随着生产力的大幅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资源却越来越少企业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与创新才能在市场中屹立不倒,而且技术进步与创新也会推动社会的前进,社会的前进又会对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由此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五、结束语
会计与财务管理就像是一对孪生子,既有相同点又有各自的特点,会计与财务管理是有机统一的,所以不应该把它们趋同混为一谈,而且,把会计与财务管理混为一谈无疑会降低工作的效率浪费人力资源;但是也不可以割裂它们,它们毕竟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只有把会计与财务关系相互联系起来,才能使得它们逐渐走向发展与完善。总之,我们应该辩证地来对待它们。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会愈加精细化,最终会计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分开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让它们共同发展,更好的发挥各自的职能,由此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孝林,毛伯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篇8
一、财务管理专业介绍
财务管理专业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培养“懂技术、通经管、会外语”的经管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即培养在德、智、体、美等领域全方位发展的,并且能够熟练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律以及金融理财等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的专业型人才,与此同时,这类人才还应该具有比较好的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能力、投融资管理能力、公司和个人理财能力以及资本运作、风险控制的能力。此类人才在毕业之后,能够在制造业企业、商业服务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政府以及事业单位从事与财务管理相关的会计业务、审计业务甚至是资产管理和规划业务,是适应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需要学生们能够有效的、系统的掌握经济管理领域、财务管理领域以及金融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熟悉关于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知识的广度上来说,还要熟悉和了解国内外本专业的最新成果以及发展趋势,有基本的能力去分析和解决财务和金融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同时,本专业还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培养创造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发挥个性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争取将学生培养成为“管理方面的财务专才,财务方面的管理通才”。
从本专业的建设和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毕业生应该具有下列所述两个方面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
第一,是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扎实的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以及公司金融和财务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并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以及人工解决和处理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的方法,比如熟悉和懂得计算机运作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的操作知识,掌握统计和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与此同时,还应该了解和熟悉与会计和金融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
第二,是基本能力的要求。毕业生应该要同时具备经济学、公司金融学、财务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还要具有比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解决实际财务、金融管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的,需要熟练运用和掌握一门外语,能高效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国际上关于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报告。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可以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经济金融信息,并运用相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研究。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与会计课程体系区别不大
目前,很多新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会计课程体系比较完善,财务管理属于新兴专业。所以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的设置往往在会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做了微调,开设课程几乎一样,感觉上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会计专业的建设相差无几。这也造成了很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一直认为学院在把自己培养成会计,不知道自己跟会计专业的同学有什么区别,也不知道财务管理专业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干什么的。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知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认为自己是学财务管理的,为什么要学这么多跟财务无关的课程呢,甚至觉得有些课程没有意义,造成学生对这些课程的态度很冷淡,学习热情不高,最后造成论管理没管理的意识,论会计比不上会计专业的学生,竞争力非常低,最后社会评价该专业的学生定位非常不明晰,就业不理想。
(二)课程体系建设多以考证为导向
财务管理专业还是效仿以往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导向模式,是以考证为主,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均与考证挂钩,尤其是新办的独立学院更为突出。这种模式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在于,采用考证导向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从一定程度上迫使学生加强专业课程学习的自觉性,最终通过考证考试也能加强学生对学业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更进一步的提升学习高层次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动力,这种方式在独立院校可能会更为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而不利的地方在于,大学是一个提倡多元化教育的地方,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的各项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的操作能力。但以考证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考证,从而必然减少在其他非专业主干课程上的学习时间和兴趣爱好素质能力拓展时间。学生只对英语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等相关的课程感兴趣,而对于其他的课程态度就很散漫,并且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多以应试为目的,只在考试当时记得相应的理论知识,考试通过之后即忘,后续专业课程中需要用到专业基础知识时又一脸茫然,实操动手能力非常差。所以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之前首先得明确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导向是什么,是否真的应该以考证为唯一或是为主来进行人才培养,还是应该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实践理论相结合的专业综合素养。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环节薄弱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立足的不是培养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而是能为公司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及具体方法,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理财管理的实用性人才。因此财务管理实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的状况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短,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没有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等,学生的财务管理学习主要是理论知识,实操和动手能力较差,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
1. 明确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
首先,从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学科归属来分析,会计专业是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而财务管理是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企业管理(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所以会计和财务管理有本质区别,首先在学科划分上的等级不一样,其次学科研究的逻辑也不一样,会计更注重合规性研究,侧重账务处理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下的学科,一定是偏管理,财务管理则侧重成本、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包括财务分析等工作。那么这就使得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有所差别,财务管理学生在熟悉会计记账的同时还要具备财务管理等综合能力。
财务管理的课程设置要与会计区别开来,主要是从课程上纳入更多的管理类课程,且思维方式要更灵活一些,综合素质强一些。虽然说让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学好会计是有必要的,但是如何能够让他们在学好会计的同时不要形成会计的那一套思维方式,因为管理是做决策,做决策需要思考,而做好会计只需要能够懂得掌握会计准则,两者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管理类的课程覆盖面广,比如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等等课程,这些课程对做决策有帮助,其实学这些课程的本身就会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更明确的目标,管理本来是很实用的课程,它的出现本来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如果能将课程让学生体会到实用性的话,学生会渐渐对这些课程感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出该专业的优秀学生。
2. 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就业为导向
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去向大致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财务会计岗位群以及财务管理岗位群,而这也是本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群。其中的财务会计岗位群,一般是包括了会计核算岗位、出纳岗位、主管会计岗位、总账会计岗位等;而在财务管理岗位群,则是包括了成本管理岗位、资金管理岗位、资产管理岗位、投资管理岗位、理财规划岗位、财务分析岗位、财务咨询、税务与筹划岗位等;
第二种,是各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岗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审计助理员岗位,这是本专业的次重要的就业岗位群;
第三种,则是其他就业岗位群。比如企业经营管理岗位、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经济信息分析员、统计员以及公司财经文秘岗位等。
3.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突出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
首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来源于会计学专业而更应该高于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这个专业的实务应该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建设的完善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而日益丰富的,财务管理的理论也要随着财务管理实务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因此,财务管理在课程设置时可以紧密结合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在专业基础课程后适当增加金融学类的课程,其次可以开设一些多方向性的专业领域课和管理类的课程。
其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化为基本出发点,强调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并开设了专业英语的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并期望能实现英语学科和财务管理专业彼此之间的融合发展。另外,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可以掌握下列技能: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与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获取以及分析能力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掌握我国关于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和发展方向;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可以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体系的构建
1. 学科基础课的开设:
必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经济法等;
选修课: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市场法、合同法等。
2. 以专业课程的体系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开设以下三个方向:
方向1:投资理财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个人理财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与税务筹划、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资产评估、计量经济学等
方向2:财税管理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财政学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国际税收、税务实务、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等
方向3:资产评估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投资学、资产评估、项目管理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计量经济学、保险学、财政学等
3. 突出专业特色,增加实训教学
目前对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它不同于学术型人才,与其相比,他们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培养“两条腿”走路的人才,即理论跟技能一起走,才能走的更远。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建设中建议:首先开设一系列的个人拓展课程,比如:会计电算化、证券交易、工业沙盘、商业沙盘、经营之道电子沙盘等。其次建议筹建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企业财务环境和财务管理流程,针对财务管理电算化软件的各种财务各种功能及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计算机财务管理应用的基本技能,也可以通过案例,分别承担企业运行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快的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流程,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运作情况,最终提高学生的动手及实践应用能力。
4. 适应国际化需要,开设专业英语课程
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专业英语课程,使学生在学会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又能够阅读浏览英文文章,使其真正达到培养目标,“懂技术、通经管、会外语”的经管类应用型专业人才。
总之,应用型大学是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结合市场需求,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平.特色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0(02).
篇9
一、成本战略思维下的财务管理实质
现代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管理活动,而不是简单的会计核算,事实上,财务管理已经与经营活动有了很强的关联性。那么对于财务管理的整个体系来说,是否其实质职能和目标是一致的呢?也并非如此,不同组织机构、不同企业以及团体,基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开展财务管理中,实质内容也并不一样。成本战略思维下的财务管理,便是财务管理体系职能和目标中的一个基本方向,在成本战略思维指导下所建立的财务管理体系,首要的目标便是控制成本,控制财务风险。成本战略是众多财务战略中的一种,财务战略的制定和选择是不同社会团体根据自身需要所制定的。以企业为例,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盈利,因而在其财务战略选择中,成本战略思维也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只有控制成本,才能够提高利润。因而从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来看,不难发现,许多财务管理活动都有着成本战略思维的影子。
近年来,随着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也出现了很多积极性的成本管理方法,这种成本管理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措施有着很大区别。主要的区别就体现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多通过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去开展主动的、有规划的、积极的措施来控制各个环节中的经营成本,并且制定有细化的阶段式成本控制目标。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措施多为被动的,而且也并没有较好的体现在财务管理体系中。由此可见,成本战略思维下的财务管理实质,是基于控制经营成本这一核心目标,所采取的调整财务管理制度、人员、方法以及职能等一系列的活动。
二、为何要在医院财务管理中运用成本战略思维
相较于企业,医院的经营并不是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医院需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因而长期以来,医院财务管理中鲜有成本战略思维的主导,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中也缺乏丰富的成本管理措施。那么是否意味着对于医院来说,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不需要在财务管理中运用成本战略思维呢?是否意味着成本战略思维与医院公益性有所冲突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成本战略思维在财务管理体系中的体现,很大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其财务管理水平,如果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没有规范的成本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也就失去了本质意义,成为了简单的会计核算活动。
其次,应当看到,医院虽然有着其自身特殊性,但是从医院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如果不进行成本管理,会严重损害到医院的长远发展,缺乏成本战略思维的指导,财务管理水平长期低下,也同样会降低其核心竞争力。
最后,近年来,很多医院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翻建,建造新的医院院区,购买新的医疗设备,聘请高素质的医疗人员,在提升医疗水平的背后,不难发现,同样产生了巨大的财务风险。特别是一些县级医院中,一些医院依靠贷款等手段进行大规模投资,导致医院资金链断裂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在这种高财务成本的驱动下,部分医院私自提高医疗费用,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整体来看,成本战略思维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非但不会同其社会公益属性产生冲突,相反,成本战略思维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也是降低医院财务风险,保障医院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新时期成本战略思维的变化趋势
进入新时期以来,成本战略思维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如果说现代成本战略思维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成本管理获得的主动性和系统性方面,那么新时期的成本战略思维变化趋势则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全面成本管理的应用等。也就是说,新时期的成本管理思维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成本管理形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并且也更加注重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以信息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为例,随着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的普及,给财务管理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正是由于会计电算化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才使得财务管理活动变的更加规范,也极大降低了财务管理中的人为因素影响程度。同时,在成本管理活动方面,通过引入信息管理系统,规范成本管理活动的流程,提高成本管理效率,这对于提升成本管理有效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同时,新时期成本战略思维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在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众多行业领域都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成本战略的重要性也开始凸显。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机构、社会团体等,对于成本管理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性,但是应当看到,其对于成本管理需求的渴望性是一致的。在这种双重效应的作用下,最终使得成本战略的思维愈加的多元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成本战略思维,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也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成本管理体系。由此可见,成本战略思维是随着时代在不断变化的,医院财务管理中所应用的成本战略思维,也应当符合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
四、在医院财务管理中成本战略思维的运用
(一)投资方面:成本战略思维导向下的投资决策
前文指出,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成本战略思维的一个必要之处就在于控制当前医院在投资方面所产生的财务风险。自21世纪初期开始,受到医疗改革以及医疗市场推动的影响,我国各级医院普遍掀起了投资热潮,大部分医院都进行了改造,纷纷建立新的院区。在这一过程中,医院投资涵盖了众多方面,如医院建筑改造、重建、医疗设备购置、医疗人员聘请等,而医院在投资中却并不能全部获得国家财政支持,大部分资金还是依靠自行筹资,这样就使得医院的投资行为同时伴随着较高的财务风险。因而成本战略思维下的投资决策,对于医院投资行为来说,首先应当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进行决策,既不能“拍脑袋”决定,也不能“盲目跟风”,应当对投资活动进行完善的评估,评估相应的收益情况、风险情况以及成本情况等。其次,为了降低财务风险,投资过程中应当全面引入成本管理活动的参与,在其财务管理体系中,由相应的成本管理团队参与到投资项目的各个过程中,如医疗设备采购等。还应当看到,当前很多医院的投资活动中涉及到一些项目存在招投标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成本战略思维在其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也应当体现在招投标管理活动中,通过以成本战略思维作为指导,强化成本管理活动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控制投资成本,降低财务风险。
(二)筹资方面:充分考虑筹资成本问题
在当前的医院筹资活动中,很多医院存在不重视筹资成本的问题,甚至认为只要能够获得资金,选择什么筹资方式并不重要,这一观点是存在严重错误的。从医院的长远发展来说,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医院经营模式,需要高水平、规范的财务管理为基础,只有财务管理规范、成本管理有效、现金流良好,才能使得医院的经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可以发现,很多医院之所以会出现进入经营恶性循环的状态,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筹资成本过高,导致其资金链循环出现问题。在现行的医疗体系下,事实上医院经营中所获得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为保障其长远发展,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首先便体现在成本管理方面,那么如何通过财务管理来控制其财务风险呢?应当充分考虑筹资成本问题。筹资成本的产生是必然的,但是筹资成本的高低却有着很大差别,不同的筹资方式,其成本差异也较大。
目前医院在筹资中所主要选择的筹资方式为银行贷款,这种筹资方式会产生较高的筹资成本,对于医院的经营来说,也有着较大的财务压力。甚至还有部分医院,在银行贷款不能够满足其筹资规模需求时,还会寻求民间借贷等筹资方式,这就会产生更大的筹资成本。为了控制筹资成本,财务管理活动应当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例如在筹资活动中,由财务管理部门对筹资成本进行核算,评估筹资模式利弊,选择最佳的筹资途径,避免筹资偏好问题。同时,财务管理中也应当注重对现金流的管理,不断降低筹资规模,定期偿还,从而达到降低筹资成本的目的。
(三)运营方面:打造高水平的成本管理体系
在医院运营方面,成本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复杂的,并且也有着巨大的成本管理空间。为了更好的控制医院运营成本,应当建立起高水平的成本管理体系,这种成本管理体系主要是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建立的。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应当在一些财务管理环节加入成本管理活动,例如在采购、储存、使用等各个涉及到财务管理的医院运营环节中,都应当应用成本战略思维,从成本管理角度去优化医院现有的财务管理体系,打造出更加规范、高效、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基本上已经普及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应用,相应的成本管理活动也应当融入到其信息管理系统中。另一方面,对于医院运营来说,还应当建立起动态化的成本监控系统,在医院曰常运营中,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实施监控成本管理情况,细化成本管理指标,及时发现成本管理问题并予以解决,这对于提高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医院运营中所涉及到的成本管理内容较为复杂,其中一些成本因素也难以量化,这就需要建立起更加科学、弹性的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并不是教条式的执行相关财务制度,而是应当以目标为基准,建立起更加弹性化的成本管理机制。例如在医院运营中,设置阶段性的成本管理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开展相应的成本管理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在保障医院公益性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成本管理活动,从而保障医院的运营效率和医疗水平,合理平衡医院运营目标与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
五、结论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会计 网络财务 区别 联系
[Abstract] The accounting is produced, developing and perfecting constan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requesting of the economical management. The appearances of information-based society and e-commerce bring us into the eras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network economy. The accounting model in the future is in conformity with it appearing in the form of network accounting. Network accounting goes on confirming and measuring the accounting activities that reveals to various kinds of trade and item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Internet. It is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network and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commerce. Appearance of network accounting wavers accounting entity, continuous operation, accountant period, currency assumption status that accounting suppose continuously in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It has outgrown from traditional desktop finance to network one. Comparing with tradi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network finance have expanded the space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have accelerated the real-time character of financial data processing, can reduce the costs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can raise the efficiency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accounting theory field have been all discussed on the network accounting and network finance respectively, it was rare that being discussed on the two comparative analysis together. This text discusses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the network accounting and network finance, probes into the existing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Key words] internet; network accounting; network finance; difference; connection
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会计信息处理方面的变革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我们把计算机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运用理解为现代会计信息处理工作中的第一次飞跃的话,那么,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在这全新通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会计信息处理工作中基于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又产生了,这就是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处理。
随着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出现,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成为可能,而企业内部网(Intranet)技术的发展和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使得企业的内部信息的实时对外开放成为现实,这必将使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网络时代的来临必将使传统会计演变为网络会计。信息流成为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改善其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加快企业全面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构建一条能迅速感知其所处的环境,察觉竞争者的挑战和客户的需求,并做出及时反应的“数字神经系统”,而这个系统的核心应是财务系统。网络财务为此提供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一、 网络会计与网络财务的概念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