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实质范文

时间:2023-11-13 17:49: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的实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主义的实质

篇1

人文主义教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五世纪时期的古老教育。当时的教育除了哲学、史学、戏剧等文明教育外,主要强调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门学科。这几门学科后来成为中世纪大学学科的基础,被人称之为Liberal arts,意指自由人的学科。我国翻译成文科或自由艺术, 泛指那些对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有价值的学科。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的学生用studiahumanitatis 表示这些学科, 英文为the humanities,我国译为人文学。我们将Humanism一词译主义,有学者认为是受《易经》中文明以止, 人文也这一说法的启示。由此可以看出,人文主义是文化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变的概念,它从一开始就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先进成果。人文主义教育就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教育。个人的人文涵养是个人健康发展的体现,社会的人文素养是一个社会有效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程度,是文明社会的内涵。在当前人才大战、人本主义管理与教育思潮之下,重视人文教育与当前高职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是一致的,也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1. 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要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几年,我国高职连年扩招,使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占到高等教育的一半,中国职业教育规模也已经居世界首位。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提升教育质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专门部署。

2. 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学生对技术技能学习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了提高办学质量,高职院校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如一体化教学,双师型教育,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无不围绕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展开。这些创新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睡觉、走神,甚至于不到课。学生对上课的消极态度和学校的殷殷希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 高职教育忽略教育与培训的区别, 弱化了人文素养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当有别于普通的培训,目光要放长远,不能偏离教育的实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只有培养出会学习的全面发展人才,才能不断取得科技创新和进步。从以上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中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更需要关爱、启发、激励和引导。而人文主义恰恰强调个体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旨在通过人文学科的传授使人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和状态, 以实现人性的拓展, 激发人的潜能,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可见,高职院校引入并重视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是高教现状的内在要求。

三、高职教育应重视人文主义教育的其他原因

1. 从教育的根本出发,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道德素养培植是教的本质要求。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中正、和谐是育的内涵所在。教和育两个方面都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人文主义教育为基础。__百仞之高,始于足下,只有夯实仁德根基,继而以文化之,才能实现以技长之。

2. 高职院校学生的潜能在初、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培养

步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他们的优势和特点。他们中的大多数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智力水平并不低于社会上默认的优秀生。这些孩子的思维亮点,曾被家长、学校认为是不务正业。作为青年一代,他们有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他们在用自己的眼睛在评判着这个世界。他们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有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他们不仅仅是考试的机器和老师眼中的差等生。在高职教育阶段,我们不能简单将以分数论高低变换为以技能论英雄。我们应该从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和高品质生活的角度来关爱学生。

3. 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与对社会应有的正知正见有待引导

高职院校的学生或者由于成绩差,自信心长期受挫,有自卑的心理倾向;或者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情感受到伤害,缺乏安全感、认同感,性格孤僻;或者由于一些偶然事件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对社会有偏见。步入高职院校,实在是出于无奈,主动要学习技术的很少。这些经历和遭遇都会给原本青春靓丽的高职学生蒙上一些心理阴影,使得这些孩子身心不能健康、协调发展。

在这种情境之下,高职院校只有引入人文理念,用人文精神经常鼓励孩子,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势所在,让他们意识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如此关注,寄予厚望。只有让他们充满自信,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才能让他们爱一行、专一行,有信心、有决心学好技术,健康成长。

四、高职院校加强人文主义教育的作用

1. 有效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特别指出,要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强调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要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可见,国家层面的高层设置也意识到了人文主义教育在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

2. 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水平

人文主义教育中的美育欣赏课程,通过对优美事物,如优美的书法、舞蹈、音乐、建筑、语言等的欣赏,让同学们去感受美,体会美,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可以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积极的审美情趣,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着力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社会认同感

每个人都渴望支持。作为青春成长期的高职学生更希望得到认可和关注。经常赞扬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种由衷的鼓励和表扬,学生从中会获得自信,并进而保持被赞扬的这句话、这个行为。久而久之,学生会因此而养成越来越多的好习惯,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会增强,形成自身素质。所以,积极的认可和支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都会增加同学们灿烂的笑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我责任心,学会从新的角度认识自我。天生我才必有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和别人,发现自我价值和学会包容别人,才能掌握更多的新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4.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观和世界观

人文主义教育以人为中心,在教学中主张要了解学生的性情,因材施教;主张教师对学生严慈相济,反对羞辱和体罚学生;主张好的教学方法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为前提,向往人的全面发展。这种重视智慧潜能开发,发展健全体魄的教育,逐渐会影响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改变他们的认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五、高职院校加强人文主义教育的途径

如前所述,人文主义教育是一种理念,可以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人文主义要求教学人员用爱心去教书育人,而不仅仅把课堂当成一种工作或任务。高职院校的人首先要树立一种人文主义教育的理念,认识到人文教育是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与身心素质教育的基础,让这种理念来指引高职教学的各项工作。

具体而言,人文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可以是国外优秀文化。这种人文知识教育,是人文主义教育的载体和切入点。人文主义教育只有通过人文知识的熏陶,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一种稳定的人文精神。

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就对学习不感兴趣。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去读《论语》《道德经》《弟子规》,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或名人传记,我们只能用其中的摘录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等这样的语句去引导他们,让他们读其中的一两句、一两段,然后去品味、去体验、去感悟。这些孩子的悟性和灵性会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进而导引他们积极地生活态度,去追求自己的美好人生。树立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对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先正己、爱生。只有以完全正能量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才能对学生施以人文陶冶。教师的品德要堪为师表,教师的学识要堪为楷模,教师的言行要堪为榜样。具有良好精神面貌、和谐融洽、文明上进的教师团队才能营造学院积极的人文环境。

篇2

关键词:资本;资本属性;资本主义精神

资本主义精神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由资本的生产方式、运营方式、产品的分配方式及相应制度决定下的资本经营者的精神状况及表现,它是资本主体的思想意识、心理动机、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的抽象表达。

一、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主体间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

较早提出资本主义精神概念的是马克斯·韦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就是诚实、守时、勤奋、节俭的理性精神和生活态度,是资本家的“节欲”精神,这种精神是宗教改革的结果,“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完全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可以从理性主义对于生活基本问题的根本立场中演绎出来”,“在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之中,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1]他认为,资本主义精神促使了近代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

在韦伯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高度对资本主义精神分析以后,西方学者纷纷对资本主义精神进行了研究,并赋予不同的内涵。桑巴特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由企业家的精神和市民的精神组成的统一体。例如,他认为17世纪荷兰的崛起不是起因于新教,而是因为有宽容等其他的精神动因[2]。美国学者里亚·格林菲尔德在对英国、荷兰、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发展背后的意识进行分析后认为,现代化的、以增长为导向的经济背后的动因或者“精神”,并不是对“理性经济行为人”的解放,而是民族主义[3]。博尔坦斯基和夏佩罗认为,历史地讲,有三种连续的“资本主义精神”。它们分别代表了冒险、投机和革新等精神,其理想特点是企业家和领导者具有“感召力、想象力、交流的天赋、直觉、灵活性和全面主义”[6]。

资本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和反映是经济伦理和道德。当代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和著名学者梅原猛在其合著的《回归哲学》一书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精神。他们认为,近代资本主义以追求利润为主题而获得了发展,现在,道德、伦理和资本主义明显分离了,剩下的只是赚钱,一些经营者缺少社会责任感。他主张超级大企业必须自我抑制,公正经营,不能和政治权力串通一气危害民众的利益[4]。另一位被认为是儒教资本主义之父的日本企业家涩泽荣一,提出了“经济道德合一”的思想,则从另一方面阐述了日本资本主义精神[5]。

与西方学者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不同,国内学者、尤其是经济学界主要是从促进企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借鉴研究,推崇资本主义所谓企业家精神,认为这种精神是企业家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是个人内在的经营意识、理念、胆魄和魅力,如创新、冒险、敬业、合作等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是财富的重要源泉。

“理性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假设,可以看出,包括西方学者在内的众多学者,对资本主义精神正是从理性“经济人”的道德伦理角度分析的。第一,“经济人”是“自利的”,就是说追求自身利益是驱使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的根本目的和动机就是追逐利润,无论是理性的“节欲”精神、奢侈的消费精神,还是企业家个人的冒险和创业精神、经营意识、理念以及个人魅力,都是“经济人”围绕这一目的的精神表现。从“经济人”角度分析,容易将资本主义精神归结为自利精神。第二,在斯密看来,交易是出于“把我所需要的给我,你就会得到你所需要的”动机,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私利时,不得不考虑他人的私利,否则就难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经济人”必须强调道德伦理规范和社会责任,必须“理性”交易,这就掩盖了“经济人”理的本质。第三,夸大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利他性”。“经济人”在逐利的同时,无意识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这被认为是经济人假设中最有意义的命题。然而,正是这一“‘经济人’的灵魂”的命题最具有蒙蔽性,它把资本主体的动机深深地掩藏起来了。

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精神,把它局限在一定的道德伦理等思想范围内,这和较早前马克思从资本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有着本质区别,它看不到马克思所强调的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社会的道德人”,只能把人看做是单向度的“经济的道德人”。这样的分析,也使人无法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由于对利润的追求所导致的经济与道德的冲突,主观的道德价值和客观的经济价值分裂的本质。

我们应该看到,在资本主义及其精神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虽然其内涵、表现形式、组成要素等随着不同主体、社会文化背景、历史条件不断变化,但其背后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它只能是资本及其生产方式的反映。资本及其生产方式不仅决定着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而且是它发展演化的动力。而要说明这一点,就必须从资本范畴及其属性出发,对资本属性与主体精神表现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

二、资本精神是由资本主体表现出来的。

从个体层面上看,它表现为资本主体运用资本追逐价值增殖的动机、行为、道德表现等,如经营中的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生活的理性节俭、个人的贪婪、自私等。通过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反映到主体的精神意识领域和行为上。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属性的逻辑展开和必然反映。

首先,资本的一般属性决定着资本主义精神的一般性表现。资本的一般性是指资本具有增殖性、运动性、价值性、竞争性、权力性。“资本一般,这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或者说使任何一定量的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性。”[7]资本一般性是商品经济共有的范畴,它存在于商品经济的任何阶段,任何领域。一方面,资本冲破民族、地域、文化、意识形态、宗教传统的束缚,使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领域的经济活动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展开,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这种一般性,资本对不同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动机等产生了冲击。资本与宗教作用,资本主义精神就是宗教变革的产物,与文化、道德作用,就是义利统一、理性节俭的意识。资本精神反映在经济观念方面,就是竞争、公平、效益意识,反映在政治观念方面,是民主、法制、平等、自由意识等。尽管资本主体的这些精神表现可能不尽相同,但都是资本生产、运营等活动方式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以资本运营为典型特征的社会,因而,它的资本主体具有资本一般属性决定的精神表现。

其次,资本的特殊性使资本主义精神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资本增殖或者说发挥作用,必须有一定的“作用场”或者经济环境,这个“作用场”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的行为动机、目的意图、道德表现、不同企业主体的理念和行为都以市场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展开,从而形成了既丰富多元又目的单一的充满悖论的精神现象。第二,资本在运动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资本的形式尽管不同,形态不断变化,资本主体的动机却是相同的,但由于资本主体在资本运动中的参与方式、分配方式、消费方式等地位的不同,相应的形成了主体的不同精神。第三,资本归属不同的主体,资本主体精神表现不同。从主体角度看,资本主体精神有个体(包括企业家)、企业组织(包括跨国企业)、社会(包括经济共同体)等不同类型的精神表现;从资本运动过程看,有不同部门、行业、企业组织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等;从资本体现的生产关系看,它必然反映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和精神;第四,资本必须结合一定的社会形态,资本的增殖属性使得它不断冲破束缚自己的各种藩篱,动员包括精神文化在内的一切力量为自己服务。它不仅和不同的民族、国家、宗教、文化相结合,而且作用于社会结构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习俗、心理等不同层面,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属性在社会不同层面的综合精神表现。

再次,资本主义精神对资本属性的反映表现在发达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中。一方面,它使得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人们站在了市场经济的同一个平台,从而使经济全球化进程能够迅速发展,资本运营所需的精神能够得以共享认同。另一方面,在世界市场中,经济主体一般都带有强烈的国家与民族的色彩,由于受国家与民族的利益、经济基础与经济能力,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的影响,资本主体精神必然面临着冲突与竞争,各经济主体总是形成有利于自身的经济精神,培育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朝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最后,经济全球化、国际垄断资本、高新技术是推动资本主义精神的演化发展的三种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垄断资本、高新技术的发展,生产、投资、金融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资本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重组,这就要求资本主体突破传统思想和特征,具有全球眼光和思维。在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要求资本主体更加注重商业伦理、重新定位实现自己动机的手段。所有这些,都使资本主义精神具有同以往不同的表现。但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未变,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未变。资本主义理性的逐利精神带来了什么呢?人们除了拼命的、单调的、运用一切手段赚钱外,更多的人感到生存状况日益艰难,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的道德沦丧等,资本不仅把文明带到了全世界,也把危机与灾难带给全世界。

三、可见,从资本逻辑上讲,资本属性、资本主体精神的内在表现是一致的,从本质上不存在“善”,也不存在“恶”。

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属性在资本主义特定社会的必然逻辑展开和主体精神表现。

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却在生产着矛盾。资本主义始终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矛盾就是资本主义精神自身表现与生产方式的矛盾。

第一,资本自身发展与其主体精神表现之间存在着文明的悖谬。资本“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8]“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8]资本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纪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8]。然而,正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这种资本,却是靠剥夺起家的,“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9]“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9]资本同样带着血和火书写着其发展史。而且,这种文明的悖谬还会继续下去,因为“‘只要还有一块肉、一根筋、一滴血可供榨取’,吸血鬼就绝不罢休”[9]。可以看出,资本主义一方面创造出物质文明,另一方面表现出这一创造过程主体精神上的虚伪、欺诈和野蛮性的一面。资本自身发展与其主体精神表现之间存在着文明的悖谬。

第二,包括资本主义精神在内的资本主义文明自身的矛盾不断深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虽然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从总体上看,其文明自身的矛盾却不断深化。其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10]:首先,由单一性矛盾和危机向综合性矛盾和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由早期的经济危机所导致的“文明危机”,引向现在的社会文化领域,成为一种包括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文化危机、意识形态危机在内的综合性、普遍性的危机。其次,社会主体自身的“文明矛盾”更加凸显。出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体自身特有的“文明矛盾”或“文明悖论”。再次,由民族—国家范围的矛盾转化为全球性的矛盾。最后,由损害当下文明的矛盾向危及人类文明根基的“生态文明危机”演进。超级秘书网

资本的生产“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9]“资本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一种历史的生产关系。”[9]资本主义精神及其与生产方式的根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文明的矛盾深化和合规律性的演进,既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下的资本主义精神表现的狭隘性、矛盾性、扭曲性,也预示了它的消亡和终将被更高的精神文明形式所取代。人类文明由资本主义文明向社会主义文明的转型成为必然。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流动,资本现象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普遍现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坚持这一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于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如何赚钱,而是探索支持中国市场经济的一种精神,找到中国企业家应具有的灵魂。没有精神追求和使命感的企业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现代企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构建资本精神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其意义比资本主义的物质前提,如资本原始积累更为重大[11]。其次,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精神、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中,要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出发,对资本加以道德伦理限制,始终体现和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目的,企业及其经营者要从“社会的道德人”角度,实现最广大人的利益,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最后,对待资本主义精神的问题不仅是认识问题,如何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验,坚持的分析方法而不是西方学者的方法,建构与培育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相承接,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既包容多样又形成核心价值体系等适合本民族、本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的问题,恰恰正是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56.

[2]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297.

[3]里亚·格林菲尔德.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M].张京生,刘新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李阁楠.稻盛和夫的新资本主义精神[J].日本学论坛,2002,(2).

[5]周见.涩泽荣一的实业思想与日本资本主义精神[J].日本研究,2003,(4).

[6][法]塞巴斯蒂安·巴杰安.新“资本主义精神”[J].杨松,译.与现实,200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4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277.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34-835.

篇3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贫困生资助 人文关怀价值

贫困生资助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贫困生成长需要的客观属性,反映出社会对贫困生资助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理想期待,体现社会对贫困生身心成长、政治思想发展的方向与性质的设想和规定,是贫困生资助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探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问题,对于促进贫困生资助的学理研究和实践发展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核心价值

所谓核心价值,就是指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系统中居于统治地位的、体现贫困生资助内涵的、代表未来发展要求的价值。贫困生资助价值是以“贫困生”为中介,并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来体现。要对贫困生资助的价值进行科学定位,就必须全方位地进行考察,全面审视贫困生资助在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1.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价值主体的层面来看,主体既包括受助主体,也包括施助主体。贫困生资助既要满足受助主体即贫困生个体生活、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施助主体即高等教育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一方面,要按照贫困生个体的需要和发展规律,全面提升贫困生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境界,以促进他们成长和发展,使贫困生同其他青年学生一样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另一方面,要按照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要求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提高他们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既要体现出个体价值,又要体现出其社会价值,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基本价值形态。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资助的贫困生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需求的人。就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个体总是包含在整体之中,是社会最基本的元素。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社会的本质是人,人的价值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就贫困生的成长需求来看,贫困生具有强烈的成才欲望,他们除了有物质层面的需要外,还有更多的精神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必须以满足贫困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应当关注社会对贫困生成长的要求,还应当关注他们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等需求,关注资助本身内在的促进贫困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以促进贫困生资助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协调统一。注重贫困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不但确立了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价值取向,而且彰显了贫困生资助的人文情怀,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根本体现,这必将极大地提升贫困生资助的效果。

2.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从贫困生资助的表现形式来看,其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事物本身的价值,这种价值不需要依附于其他价值而存在。所谓外在价值,是指事物借助于对其他价值才能显示的价值,这种价值本身不具有外显性,只有依附于其他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是指它本身所具有的保障贫困生生活、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提升贫困生发展质量、促进贫困生全面成长的价值;外在价值则是指它通过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所体现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

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方面,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是外在价值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外显,影响内在价值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一直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重外轻内”倾向,即以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来决定其内在价值的存在,仅仅注意到它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将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片面地依附于它的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于是,贫困生资助变成了单纯地服务于政治与经济的工具,其本身的育人价值被淡化甚至被忽视了。这种倾向常常导致贫困生资助实践的低效甚至无效,与育人方向的偏离甚至背离。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就必须注重其内在价值的实现。这种注重人的内在价值实现的贫困生资助,正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体现。只有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的专业素质、精神素质和思想境界的全面提升。

3.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作用来看,其价值可分为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所谓目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本身能够满足贫困生的生存、发展乃至享受的需要,是对贫困生的直接价值。所谓工具价值,是指某个价值活动本身不能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之需,而能满足实现目的需要,即实现一个价值活动的手段或工具。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人的需要或欲望所指向的对象在理性的作用下就会成为人追求的目标或活动的目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以贫困生为核心,还是以施助主体为核心,反映了人们对贫困生资助活动的目的性的不同理解。贫困生资助要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工具理性所应发挥的作用,也是这项工作内在的必然要求。然而,贫困生资助更本质的是资助活动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是通过改善贫困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提升贫困生的精神境界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贫困生既是资助的目的,又是资助的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因此,关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给贫困生提供全面的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根本任务和价值。一方面,贫困生资助可使贫困生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各种关系得到协调发展,以满足社会群体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贫困生把各种帮助和关注转化成为个体德性形成、心灵塑造、道德人格发展的内在需求,并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这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目的价值的体现。

综上所述,贫困生资助以其特有的功能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了贫困生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贫困生与社会的融合。从贫困生资助的本质意义来说,贫困生资助对于贫困生的关注,不仅应当包括贫困生现实的生存状态,还应包括其最终的成长目标;不仅应当关注物质层面的贫乏,还应当关注贫困生主体能力的拓展、理想情感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注其个体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关注其未来发展的持久动力,其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价值。

二、建构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的对策

强调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建构,并不是要削弱和排斥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和手段价值,而是要重视挖掘其个体价值、内在价值和目的价值,将人文关怀价值渗透于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之中,努力促进他们内在的有机统一,彰显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人文精神。

1.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统一,切实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贫困生资助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客观现象,其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优良品质和业务能力的人才,最终目的是促进贫困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贫困生的发展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程度的大小,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所在。只有努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才能尽可能做到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从这个意义来理解,贫困生资助与一般的社会慈善活动不同,其本身的特性就已经彰显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实践中,不能把贫困生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简单地概括为排斥与矛盾,而应将把它们纳入到一个完整统一的贫困生资助价值观念体系中,并注意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以彰显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 转贴于

那么,如何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首先要承认和保护个体价值,从贫困生的现实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和维护其发展的合理诉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当前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要服务于他们未来发展的综合需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个体的主观需要,还应服务于社会发展对贫困生综合素质提升、社会行为选择等客观需要;不仅要服务于其生存的基础性需要,还应服务于他们精神层面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其次,要正确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在工作制度的设计方面,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帮助贫困生用正确的心态接受社会的关爱,充分发挥各种资助的保障作用。同时,在资助实践中,还要坚决反对利己主义,引导贫困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以感恩的心态对待施助者,自觉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以个体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来回报社会。最后,要努力克服“社会本位论”的影响和唯社会价值观,切实把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统一起来,努力造就一种富有新的时代特征的贫困生资助价值体系,形成一种极富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既合理又切实有效的核心价值标准。

2.强调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对称。贫困生资助目标的实现最终体现在贫困生个体的人格塑造、能力发展及其融入社会的程度上。从一般意义上说,这个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贫困生个体对现实可能性的预见和选择,它产生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反映出他们内心世界的自我意识,具有较强的内隐性。贫困生固然需要来自社会的物质资助,但更具价值的却是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情感呵护。这就是说贫困生资助要立足于贫困生生活条件的改善,必须着眼于他们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及发展趋向,而不能只注意到贫困生所具有的普遍的特征或规律,不能总是把贫困生的个性掩盖于共性特征之下,忽视甚至无视其个性的存在。所以,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不是分离的,而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具体工作中全面关注贫困生个体的生活现实,并格外关注其个性的发展需求,进而将其个体的发展融入社会人的立体化发展网络,以实现整个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贫困生资助的理想目标。

贫困生的发展需要表现为其对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这是推动其行为的原始驱动力,也是其驾驭和调控自身行为的理性判断力。这种内在驱动力既可以改变贫困生的主观世界,也可以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力量,蕴涵着共同发展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因此,我们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必须彰显慈善活动所具有的同情互助的道德情感,从现实的角度、实践的层面、理论的维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要倡导个体自主、自立、自强,又要防止自私、自利、自专;既要培育个体的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又要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在贫困生认定、资助项目评定、奖助学金发放等具体环节上,切实注意贫困生进取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确保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正义,实现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对称。

篇4

一、“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在课本中的注释为“有‘养’的意思”,此句则译为“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这样理解情理似有不通――用以安身养命的日常衣食乃百姓生存第一要务,君主是不可能也不必要一人独占和享用的。

笔者认为,这个“安”字应对的为“乐”,有喜爱、高兴等义。此句译为:“我所喜爱(穿)的衣服,喜欢(吃)的食物,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分给周围的人。”

其实“安”字训为“乐”,在文言中并不鲜见:

《淮南子・汜论训》:“上栋下宇,以蔽风雨,以蔽寒暑,而百姓安之”。高诱注云:“安,乐也。”

《史记・乐书》:“缓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张守节《正义》云:“乐,安也。”

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改革,必以信”。

课本中对“加”字的注释是“虚报”,此句则译为“祭示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但还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加”字应该理解成“增加”的意思。如朱东润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将这三句话译成“祭祀用的牛、羊、猪、宝玉和丝绸等物,有规定的数量,不敢自行增加,在向神和祖先祷告时,必定忠诚老实。”

这两种译法都有一定依据,译文也通顺,但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却是完全相反的:前者指庄公要多用祭祀品,而不能以少充多;后者指庄公要按照礼制的规定来使用祭祀品,而不能超过规定的数量。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古代的祭祀制度。根据《礼记》的记载,古代的祭祀制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每个阶层都要按照祭祀制度进行相应规模的祭祀。如:天子一年要进行四次庙祭,诸侯只能进行一次;天子独享祭天的权力,而其他各阶层是不可以祭天的。古代祭祀时用牲的等级划分同样严格:根据《礼记・曲礼下》的记载,天子用的祭牲是“牺牛”,是毛色纯一的牛;其次是诸侯的祭牲“肥牛”,只要求牛肥美而不讲色纯;再次是大夫的祭牲“索牛”,指临时选取的牛;最后是“士以羊豕”――士大夫因为地位低下,他们连牛也不能用,只能用羊和猪。

鲁庄公当时只是周天子的一个诸侯,虽然当时周天子势微,但鲁庄公要举行祭祀只能按诸侯的级别来选用祭品,而不能逾越自己的等级。否则便是僭越,是以下犯上,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挑衅。虽然说祭祀者为了向神灵祈福,往往会主观上认为向神灵供奉的祭品越多越好,越显示自己的虔诚,神灵越会保佑自己;但作为一个国力并不强大的诸侯,鲁庄公不会也不敢犯这样的错误而授人以柄,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最合情理的理解是:鲁庄公是对曹刿说自己虽然渴望神灵保佑自己,但是不敢随便超越自己的级别,增加祭品,一定要如实按照自己的身份来使用祭品向神祈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个“加”字,应该是“增加”的意思。

三、“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课本对“情”的注释为“(以)实情判断”,对整句的翻译则为“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这样岂非自相矛盾?既然明明是“不能察”,又何谈根据“实情”去判察呢?

其实,庄公所说的“必以情”不是强调客观的“实际情况”,而是声明他自己的主观努力。对此前人已有妙言要道:《春秋左传》杜注就说:“必以情”是“必尽己情”,也就是尽自己的真诚之心。笔者认为,此“情”字当作“诚”解。“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们完全可以尽心尽力,诚心诚意去做。”这很合常理,同时也与后文“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语义相合。课本上注“忠”为“尽心竭力”,全句意思是“这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见,“情”作“诚”解,即诚心诚意尽心尽力去做,与“忠”的注释一致,语义连贯,水到渠成。

而“情”作“诚”解,其例颇多,如:

《墨子・非攻上》:“情不知其不义也。”

《春秋繁露・仁义法》:“故自称其恶谓之情,称人之恶谓之贼。”

四、“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课本上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是“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这实在令人生疑:怎么?鲁庄公竟礼贤下士到了这样的地步吗?不仅接见了名不见经传的曹刿,对他并不甚恭敬的问话一一回答,现在还要不顾自身安危(万一曹刿突起歹意呢,君王们不都总是担心这个吗?)和等级的差别给予非“肉食者”曹刿与他共乘一车的殊荣吗?!

再来看看实际情况是否允许。笔者查阅古代战车规制,当时一乘战车上一般有三名乘员,主将的位置居左,右侧位置是主将手下的武士,为“戎右”,是战时的主力。在主将和戎右的中间是“御”,即驾驭马车的驭手。一般宽在130~160厘米,进深80~100厘米之间。国君所乘的战车称为“戎车”,其形制与一般战车基本相同。这样的战车并乘三人是完全可能的,但四人的话是否过于拥挤?更何况其中还有一位国君。

所以笔者认为“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句中“与”字应该解释为“给,动词”;“乘”字则应该读为“shèng”,词性是“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那么整个句子可以翻译为“鲁庄公给了曹刿一辆战车”。这样似乎更合情理一些。

这里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句: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王巡虢守,虢公为宫与,王与之酒泉”。

篇5

关键词:文学 本质 主体 审美意识形态 人生感悟

关于文学的本质问题,历来都争论不休,围绕它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人说文学的本质是自由或自由创造;也有人说文学的本质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更有人提出了文学本质的审美说;这些观点看似各有各的道理,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它们呢?

文学作品是由性格、思想各异的作家所创造的,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浸透着作家个人对生活的独特体验,甚至不同的作家对同样的材料都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故而文学自诞生以来就带有非常强烈的个性差异。此外,作家在进行创作时,还需要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所以说文学的本质是自由或自由创造是有其一定的理由的。然而文学又并非纯自由的,它还要受到作家的理性、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其自身的个性气质等的制约。比如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创作,其数部大作的素材都是由普希金提供的,因为普希金深知那些素材的幽默、讽刺意味在自己的笔下无法得到最好的表现,而那些素材在果戈理的笔下也确实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这难道不是一个绝好的说明吗?看来将文学的本质概括为“自由或自由创作”还是有一定的片面性的。

关于文学的本质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观点也有其合理之处。文学是由作家创作的,而古今中外的每一个作家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当中的,任何一个作家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或多或少会受一点其生活的那个特殊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完全认同这种观点。试想如果说文学仅仅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那它跟政治、法律等又有什么区别呢?可它们的差异是很明显的,政治、法律之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为国家而服务的,手段直接、目的明确。而文学在一般情况下只是表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它可以间接地服务于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为之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也可以独立于这种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只表达作家的某种意绪、情怀。显见,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说”还是有以偏概全之嫌。

至于文学本质的“审美说”也是有其根据的,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吸引读者,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带给读者的审美愉悦,人在现实中有种种的痛苦与烦恼,但这却都能通过文学作品而得以舒缓、排解。欧洲文学史上也曾出现过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只追求美,甚至于不顾社会道德。但文学就只是被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来看的吗?似乎又不是这样,文学还可以激励、鼓舞读者,使读者从中受到教育,审美只是文学带给读者的诸多影响中的一种而已,而且审美是有条件的,即读者必须有一定的学识积累,那么对于大多数的普通读者来说,审美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他们从中获得的更多是别的东西。显而易见,只注重“唯美”是行不通的,故而“审美说”也是有其站不住脚跟的地方的。

由以上的种种论述来看,文学的本质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不是轻易的用一个观点、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那么文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文学的概念。我们这里要说的文学是文学理论中所探究的文学。“文学理论所要研究的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具体的意识形态,即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因为文学的审美特性并非外加,它是文学这种这种意识形态固有的本性,它来自文学的独特对象、创作主体和把握它的特有的方式之中。没有审美特性,根本不可能存在文学这种意识形态,而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不过是文学审美特性的一般表现。”[1]从中可见审美意识形态对文学的重要性。但除此之外,主体的人生感悟也是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构成因素。文学是靠审美意识形态支撑起来的,然而给文学以鲜活的生命力的却正是主体的这种独特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人生感悟,它是文学的生命,如若少了它,所谓的文学必然是苍白无力、毫无价值可言的。所以,文学最显著的本质应该是主体在审美意识形态制约之下的人生感悟。

这个问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作为文学本质的基础――主体的人生感悟;任何艺术的创作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主体对现实生活有所感触而作,文学也不例外。文学总是由于主体被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事件所触动,继而引发他们的情怀,以至于不吐不为快,并最终将之诉诸笔端。如回忆《雷雨》时说:“累次有人问我《雷雨》是怎样写的,或者《雷雨》是为什么写的,这一类的问题。老实说,关于第一个,连我自己也莫名其妙:第二个呢,有些人已经替我下了注释,这些注释有的我可以追认,――譬如‘暴露大家庭的罪恶’――但是很奇怪,现在回忆起三十年前提笔的光景,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抨击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情绪。”[2]在这里,明确地表示了他的创作缘由,那就是通过发泄被压抑的情感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俯首皆是、随处可见的,如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提出的影响极大的“不平则鸣”的理论,也正是强调了主体对或喜或悲的现实感到不平,进而有所感悟,并最终发愤成文。所以,正是在创作主体人生感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文学。

其次是作为文学本质的载体――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是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种需要,它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但又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许多时候,人们都会因生活里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产生纷繁复杂的情感,当这些情感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它就会像决堤的洪流一样,喷涌而出。所以说,表达和交流情感的审美活动,在人类的文化意识之中,几乎成了一种本能的愿望和需要。但是“人的审美心理本能只有在社会性条件下才能成为具体的现实实践活动,因此艺术的实际发生和影响都必定是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就是人的审美本能与社会现实条件结合在一起的产物。”[3]也就是说,审美是文学艺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又不是独一的,因为文学艺术中还少不了社会意识形态,但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又是和审美交融错杂在一起的,亦即审美意识形态。对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也许钱中文先生的一段话解释的更为清楚,“文学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以感情为中心,但它是感情和思想认识的结合;它是一种自由想象的虚构,但又具有特殊形态的多样的真实性;它是有目的的,但又具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无目的性;它具有社会性,但又是一种具有广泛的全人类性的审美意识的形态。”[4]至此,我们已经对审美意识形态在文学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那就是文学艺术是必定蕴含着一定的审美意识形态的。

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主体在审美意识形态制约下的人生感悟确实是文学最显著的本质,而且这种例子在古今中外的文学长河里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不正道出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所付出的满腔悲情吗?作品中的那一个个鲜明、活泼的人物形象,都是作者坎坷、苦难的心血的结晶,是作家在经历了家道衰败的凄凉后,对他所生活的那个苍凉世态的一种深沉的感悟。《安娜・卡列尼娜》里,托尔斯泰在安娜这个不幸的人儿身上倾注了其全部的心血,并通过安娜的悲惨遭遇,对当时的上流社会进行了狠狠地批判,他的这种批判也正是认清了自己所处的那个俄国上流社会的腐朽以后产生的;同时,在对当时俄国的意识形态的批判中,又传达了作家的一种人道主义的观念意识;而他进行批判的基点自然就是在认清了这个腐化的社会后的一种人生感悟。卡夫卡的《城堡》,通过对一个不具名的小人物K的种种不可思议的遭遇的描绘,深刻地揭示出了当下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困境,以至让任何一个读者都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无奈。这是卡夫卡所具有的高于常人的睿智;是在感悟、反思生活的基础上,对当代人生存困境的深刻揭示。不难看出,这些青史留名的皇皇巨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浸透着作家的人生感悟、传达着一种具有时代感的审美意识形态。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文学的本质虽然有不同的解释,各种观点似乎都有能够站得住脚的地方,但却总有各式各样的漏洞。所以,将文学的本质归结为主体在审美意识形态制约之下的人生感悟似乎是较为妥当的。也许这个看法还有其不足之处,但它相对于前面的那些观点而言,还是比较全面的。

参考文献:

[1]钱中文:《文学观念的系统性特征――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原载《文艺研究》1987年第6期;引自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编:《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第1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2]:《雷雨・序》,原载《雷雨》,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引自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中国现代作家谈创作经验》(上册), 第341页,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冯宪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规范性理论建构,《四川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篇6

关键词:施工企业 会计核算 责任会计

长期以来,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施工企业的核算水平一直都没有达到核算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比如会计原始记录不够细致,致使成本分析难以深入开展;会计核算不及时,会计信息未能及时反映;数据传递较慢,会计信息滞后。因此,客观、全面、准确、深入细致和及时是核算工作的最起码的要求。本文重点谈谈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注意事项和积极建立责任会计制度。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确认成本性质账户真面目。只登记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结转完工工程成本时应当转出;期末借方余额只表示尚未办理结算的工程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存货”,可以对其计提“预计合同损失准备”;实现的工程毛利还是要放“在本年利润”中通过损益账户的结算产生。相应地目前的账务结转方式也要改变。其次,按期确认合同。只要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了双方间的工程承发包合同,企业都应当于合同规定的结算日(而不仅限于年末)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的收入与费用。这样,“应收账款”就反映为已开票结算但尚未收到的工程款,“工程结算预收入”则反映已确认为收入但尚未开票或已开票但尚未确认为收入的工程款,期末“资产负债表”中“以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反“映工程结算预收入”的借方或贷方余额。三是方便快捷的结算。计算每个结算日的完工百分比时,应本着方便、快捷的原则,宜粗不宜细。可以直接以“工程施工”账户的本期(合同结算期)发生额占工程合同预算成本(而不是预计成本)的比重作为完工率,以减少对前期累计以及对后期预计成本的工作难度。四是按照造价预算书确定成本项目。成本明细账中的成本项目应按工程造价预算书(或标书)中所确定的项目设置。在直接成本下分设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其它费,问接成本下分设现场管理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等。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作对比分析时,应注意费用项目口径与内容的一致性。五是关于甲方提供材料的核算。目前,不少的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为了逃税和少缴纳有关管理费用,将甲供材料在工程决算价中扣除,这样使得工程造价变小。这种做法不符合税法的规定,也给会计核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施工企业节约和超用的材料结算形式也多种多样,只要甲乙双方能够协商一致就行。

二、建立责任会计制度

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责任会计的应用非常重要。推行责任会计,实行责任成本核算可以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耗费和贯彻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有利于将企业总体经营目标同各责任层的经营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达到挖潜降耗,控制耗费,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亟待建立企业责任会计制度。

一是依据职权范围建立责任中心。计划经营部门应对本企业的施工任务承揽、变更设计的费用追加、调整索赔、生产经营投入计划安排等项工作负责。计划调度、技术、劳资、物资、机运、财务部门,对工程的各地实际成本超支或损失负直接责任。劳资部门对因单位编制配备和定额套用不合理形成的人浮于事或影响工作、影响单位利益和职工生产积极性所造成的损失负责;对因工资管理制度不落实、工资控制不严造成的人工费用成本超支或增支负责,对物资供应部门为材料费成本控制中心,对材料费节超负控制责任。财务部门为弹性费用控制中心,对本单位弹性费用的节超负控制责任。安全质量监察部门及人员为安全质量事故控制中心,对本单位的安全质量损失负控制责任。企业内部的第一行政领导和各级领导组织为效益中心,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负决策、管理责任,对收入、成本、安全质量监察中心负指挥、指导责任,对责任因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负直接责任。二是根据责任分工编制责任预算。应该依据本单位历年经济核算资料,结合施工企业特点以及各工程项目所处地理环境、施工条件。采用成本分解法来编制责任成本预算,分别确定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指标。主要包括承揽任务中标志、承揽任务成本率、费用索赔率、成本降低率、工资利润率、返工损失率、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闲置率、工程质量优良率、事故损失率、人员重伤率、人员死亡率、产值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三是编制业绩相告,对各责任中心进行业绩考核。依据经济活动原始记录台账和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指标,编制业绩报告,用实际完成数值与指标比较,对各类责任中心进行业绩考评。四是建立跟踪反馈控制系统。包括日常记录、计算和积累有关数据,并在规定时间编制“业绩报告”,用实际完成数与指标比较,对各类责任中心进行业绩考评。等等。

三、加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是思想上重视,提高项目部核算员素质。目前项目部条件艰苦,难以吸引较高素质的核算员,可以通过内培外引方式及提高福利待遇等方法,提高统计员(或核算员)的素质。二是建立制度,把能否达到会计核算要求和提高核算质量作为对核算员及项目经理的考核范围。要制定一系列措施,把核算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头,规范会计核算,严肃财经纪律。认真执行会计制度,遵守会计核算原则,并做好检查监督,发现违纪问题及时纠正,并且坚决予以严肃处理。财政、审计等检查监督部门,有必要在对企业的检查监督过程中,重视对建筑施工单位的检查监督工作,有效地促使其严格执行会计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各项核算制度,并严格执行。核算人员要充分发挥职责,对贵重材料做到每天凭送货单及进仓单登记购进数,凭领料单登记耗用数,对于一般砂石料,每天登记购进数,每天下班前对其进行盘点。对机械设备,每台设备的维修费、耗油数及工作量每天都应做好记录,以便考核:对外购材料应有相关部门的验收,并在进仓单上规范材料名称,以提高核算的效率;并且每天应统计完成的工程量。要求制定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如原材料结算价格、半成品结算价格等。统计部门必须遵循及时性原则并按责任会计的核算要求向财务部门提供统计产量资料;物资供应部门(主要是指生产单位)在月末摊销材料时,应按责任会计核算的要求摊销当期消耗的材料;劳资及生产部门月末应按划分的责任单位及财务核算要求作验收单,以保证工资核算资料能满足责任会计核算的要求。四是公司总部应加大对项目部财务稽核力度,上级部门在制定和下达所属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指标时应合理考虑,做到所下达的指标切合实际,使所属单位经努力可完成。最后,要在工程施工中引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时统计并输入每天投入的人、机、料及每天的完成工程量。

总之,建立施工企业责任会计是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内在需求,是施工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各个企业只有根据本企业特点,采取先易后难,分步到位,逐步过渡的办法并紧紧的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结合,定能使财务会计管理达到一个新水平。

篇7

摘要:改变农村小学数学课老师是主宰、是权威的应试教育模式已势在必行。在人文主义教育观指导下推进农村小学数学的人文主义教育方法众多,如,用数学史和数学家案例、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教法上和教学理念上注入人文关怀等。

关键词:人文主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都能将π值背到6位以上。但在中科大少年班招生考试中有道题:请你说说圆周率的意义。结果72.9%的考生说不清楚,30.5%交白卷。这警示了现行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弊端:重形式体系、重逻辑推理、重问题解决、轻人文意义。要总体提升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就要关注广大的农村小学数学的教育,在数学课堂上渗透人文主义。

一、人文主义教育观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所形成的思想体系。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神权;个性解放,追求现实幸福;自由平等;崇尚理性,反对蒙昧。20世纪60年代人文主义在心理学界受到重视。被称为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区别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和桑代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它关心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主观性、意愿;研究人的价值、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

人文主义心理学注重人的因素;尊重学习者;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价值观;相信学习者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情感融洽、适宜的学习情境。

人文主义教育观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智力,探究自我情感,学会与教师及同学的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境界的过程。

人文主义衍生出的理念,启示了我国农村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在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模式多是以师为主的满堂灌,抹杀了学生的自主性。

二、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各国教育界都在关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的课题。在以往教育的功利倾向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下,重理轻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脱离。数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的势在必行。

1、时代的需要。改革开放需大量人才,科教兴国已成共识。教改须符合时展的要求。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提出数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观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可见,人文主义教育已是时代需要。这要从小学抓起,从小培养数学兴趣。

2、是素质教育的手段。改革开放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改就是为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欲兴邦必须兴教育。目前我国教育处于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过程。数学是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应挖掘数学上的人文价值。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人文素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鼓励小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奇思妙想,使学生从小养成创造性思维习惯。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上贯穿人文主义教育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3、有利于提高学习数学兴趣、感悟数学的价值。“习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原动力。因此在农村小学课堂上应渗透人文主义教育观激励学生让他们爱数学,只有培养了兴趣才能打下深厚的群众数学的基础,为数学发展和公民数学素养的提高起到播种作用。此外,课堂上用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感悟数学家的艰辛与荣耀,发现数学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白数学不是单纯的解题和计算,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感悟数学的价值。

三、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农村小学数学的知识点应增加趣味性,使之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数字计算、也不是九九乘法表的枯燥背诵,通过理解数学发展脉络中的各个小故事,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展过程。把知识同生活紧紧结合,就不会迷失在数学森林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那么如何在课堂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呢?

1、利用数学史和数学家案例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结合数学史和数学家案例来讲解知识,寓教于乐。这样能扩大知识面,体会数学价值,弘扬科学精神,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念。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举不胜数,通过介绍生平和事迹,如祖逖、帕斯卡、牛顿等,鼓励学生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转变学生畏惧数学和被动学习的态度。

2、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渗透人文主义精神。作为在人文主义教育观指导下的农村小学教育者,不仅要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作为教学中心,而且要明白数学来源于现实,有反作用于现实世界。把教参给出的问题演化成当地耳闻目见的事物,做成题目,让学生研究解决。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加现实的经验,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心态。

3、教法上体现人文主义教育。首先,过程教学体现人文教育。数学教学实质上是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暴露知识产生的过程,体验数学家的成功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的过程。其次,研究性学习体现了人文主义教育。即教师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在民主的人文环境中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思维。

4、教学理念上注入人文关怀。21世纪教育理念上的根本性的变革就是关注生命、关注人的发展。我国数学课改的任务就是“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新世纪的农村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认知方面的深化和扩展,还要关注生命、关注学生内心体验和感悟、情感和意志、个性和人格,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首先,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体现人文关怀。美国推孟的实验表明:智商高低与成就无明显相关,与情商有明显联系。因此,在农村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平等地热情地对待学生,寄予希望。不偏爱成绩好的、不漠视成绩差的、不让众多学生成为数学的旁观者而心灵扭曲,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案上要考虑各层次的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其次,增强课堂民主气氛与多沟通交流。克服教师主宰课堂、教师是课堂绝对权威、教师绝对正确、学生是知识的容器等问题的方法就是增强课堂的民主气氛和学生多交流。民主的数学课堂是思想自由、思想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以合作、讨论、争论等。因为思想交流是人文精神形成与发展的一种好方法。

总之,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人文主义教育,应因地制宜,时时关注小学生心理和智力的成长。(作者单位:游城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孙建辉.教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学实践与研究.2002.10

[2]兰海英.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篇8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 个性 价值 发展 创造性

近些年来,在我国教育界、学术界各类文章中,“人文主义”这个词使用的非常多,而且相当一部分文章的作者把“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等同,认为“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是中国的儒家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总概括。却没有真正分清这两个词的不同内涵。

一、“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什么

1 “人文主义”一词,其实是一个外来词,它是英语“humanism”的中文译名。若追根朔源。这个词又是从德语“humanismus”中译来的,它是由教育家尼采曼尔在十九世纪初叶所创立的,后经多位哲学家如西塞罗和历史学家乔治伏伊各特以及雅各布布各哈特等在其著作中大量使用,“人文主义”的说法从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便在欧洲流行开来。它的基本内涵是指以欧洲中世纪以后的文艺复兴为主导思想,其实质是追求人类思想解放、促进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承认并尊重人性和人的自我价值、肯定人的个性等。也就是说“人文主义”是以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即“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与内涵的。

2 汉语中的“人文”一词,最早出自《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则古之休烈何远之有。”李贤曾注:天运犹天命也,人文犹人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人文”的涵义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人们常常误将中国儒家精神和传统文化概括地称为“人文主义精神”。事实上,中国古代的“人文”一词。不能构成“主义”。它主要是泛指人世间诸方面的事态、状况以及文字、文章、典籍甚至民俗、文化等一切形态。这些均可以概括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的“人文”精神,只是不能称之为“主义”。

二、高师音乐教育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

既然“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以尊重人性、承认人的价值、肯定与发展人的个性、以人作为其核心的,“人文主义”的精神就应该融入到高师音乐教学中,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作为我们的教学指导理念。承认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象,尊重他们的人格,鼓励与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及相互间各有差异的创造性思维。然而,在高师音乐教育和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和不足。这种人文主义教育的缺失,实际上在我国从小学到高中都是一直存在的,进入大学以后仍无例外地延续下去。(这是否和我们文化传统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及当今的教育体制有关?值得另行探讨和研究)。

下面,我们可以从高师音乐教育中人文主义缺失的表象做出一些粗略分析:

1 以“教”为主,“学”为属的传统教学理念

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我们高师音乐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以“教”为中心,而“学”的过程始终是被动的。教师的授业多数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老师所讲的概念、定论等,不用做独立的思考,更不提倡“离经叛道”的想法,缺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要着眼于“学”并服从于学的人文主义精神。

2 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从属的传统教学模式

回顾我们几十年的音乐教学。根植于我们脑海深处的“师道尊严”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传统思想,决定了我们的音乐教育活动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从属这样一种师生关系。而这种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则体现为“教师永远都是正确的”,极少鼓励学生发展逆向思维,也不提倡学生经独立思考后提出的不同意见,没有“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并鼓励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有的教师甚至还对接受与理解能力差的同学说一些贬损人格的话语。走向了理应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反面。这样的教学方法根本不尊重人,不承认人的价值并泯灭人的个性发展,完全背离了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3 固守传统思想与方法,个人创造性思维欠缺

交流与探讨是非常多的,也可以说构成了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和沟通的主流教学模式。上课时,教师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创造性思维,每个学生无论回答问题多么“离谱”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表扬。像小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孵鸡蛋,以证明体温是否可以让鸡蛋变成小鸡这类想法,如果发生在我们身边,可以说很少有老师鼓励这种探索精神(不管这种行为是否幼稚),相反却会被视为~种非理性的行为令师生取笑:我们的家长也会将其作为“问题”儿童求助于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但是在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中,老师会首先肯定这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表扬学生对事物具有的探索精神,然后才来讨论用人体孵小鸡是否可行……。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鼓励与启迪创造性思维,体现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理念。从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来看,我们一贯提倡的是个人服从大家,少数服从多数,个体服从集体的集体主义理念。这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社会伦理道德的进步、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如果把这一理念完全用于教学过程中,则会出现不提倡个性发展、抹杀创造性思维的偏颇现象。“教育要改革、大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发展创造性思维”等口号喊了很多年,仍然不见多大效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育中(包括音乐教育)没有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创新意识。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教育思想、体制和方法始终培养不出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三、如何将人文主义精神真正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1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也可以称为“人本主义”,其核心是尊重人的个性,承认人的价值,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活动。

在高师音乐教学中,学生均是成年人,他们已具备相对固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学习、理解专业知识的相应能力。因此,无论是课内与课外,教师需要和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信任关系及互动关系。在课堂内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专业知识的难点、疑惑等,师生之间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分析讨论。教师要善于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同时,要引导学生多提出问题。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时。首先要予以赞扬,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对问题要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让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联想、创新、思维能力,形成良性互动的课堂氛围。课外,教师也应以平等的地位和学生 加强沟通联系。无论是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家庭问题、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均可以作为互相交流的题材,真心诚意做他们的好朋友、好兄弟、好姐妹、好师长,使师生情谊进一步融洽,体现人文主义关怀,促进教学相长。

2 摈弃旧的教学理念与模式,鼓励个人创造性思维

在旧的音乐教学模式。“教”和“学”是一种隶属关系,强调的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案认真教学,学生能记会背并掌握一定的相应技能,考试良好就已经达到教学目的了,并不刻意鼓励学生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要知道,不同的人演奏或演唱一首音乐作品,由于个人经历、社会阅历和文化知识层次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也是大相迳庭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不应将作品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框子里,要鼓励学生尝试多种不同的演绎。例如,取材于陕北民歌的“哀乐”,多么地缓慢、沉痛和肃穆!可它作为原生态的民歌,速度要比“哀乐”快很多。如果将这首作品从每分钟的四十二拍提高到七十拍以上,那将另是一首风格回然不同的作品。当然,有些音乐作品(特别是中外传统经典作品)也不能完全脱离原作的面貌和风格要求,只能在原作的总体风格框架内做出些许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做出肯定评价时再给予正确指导与合理的解释,使学生明白哪一类作品在艺术风格方面可以尽情发挥,那一类作品只能做一些少量且不影响整体风格的艺术处理。

3 体现人文主义关怀,构建人文主义教学理念

篇9

关键词:平等待人尊重个性共同的人文思想封建礼乐的虚伪

人文主义关注的核心是“人”,《红楼梦》写出了封建社会对人的奴役与压迫,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不是什么“君仁臣良父慈子孝”的世界,而是一个残忍的社会,在那里每一个人都得不到幸福。而《红楼梦》中一号主人公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其身上闪耀着人文主义的优秀品质。

贾宝玉憎恶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极力抗拒封建家族为他安排的传统生活道路,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这实质上是对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

一、贾宝玉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贾宝玉人文主义思想和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描写了造成他思想性格的生活环境。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另一方面,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

二、贾宝玉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贾宝玉对待身边的女孩子们的态度,同情和亲爱始终是主导的方面,但在初期有时也暴露出一些暴戾作风,如撵茜雪,踢袭人,训晴雯等事。后来在目睹了秦可卿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身世的飘零、身为贵妃的姐姐内心的悲苦等一系列不平之事后,贾宝玉开始认识到在男女关系方面尊重与玩弄、纯洁与腐朽、美好真挚与罪恶虚伪的区别。他永远抛弃了打骂丫鬟的行为,对被压迫、被糟践的女孩子的同情体贴之心,更为深切周到、无微不至。贾宝玉无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和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他不高兴跟那些为官作宦的“俗人”应酬往来,却愿意跟那些处于社会下层被封建阶级瞧不起的人物做朋友、他同情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有时跟他们简直没有主奴的界限,他们的悲惨遭遇常常激起他对摧残他们的封建制度的憎恨。

三、大观园是贾宝玉对于自由和平等生活的朦胧向往与追求。

贾宝玉在那个不自由、不平等的黑暗王国里,从爱与恨中,逐渐地产生了一种对于自由和平等生活的朦胧的向往与追求。贾宝玉迷恋的大观园,是少男少女们的乐园。尽管少男少女们之间有等级,有不同的性情和文化修养,但都有着年轻人的纯情和聪慧。作为“诸艳之冠”的贾宝玉,比较懂得人的价值和感情的价值,知道同情人,尊重人;在和女孩子们的交往中,特别是和女奴们的交往中,他一贯从内心表现出对她们的尊重。其他女孩子们,也能相互尊重,主奴之间没有明显的隔阂与歧视,气氛和谐友好,行动较少受“礼”的拘束。他们在园中结社吟诗,才情和创造力得以从充分发挥。宝黛真挚纯洁的爱情也是在这片净土上得以滋生、发育。当整个社会以“纲常礼教”规范人们的行为时,大观园儿女却以“情”作为人生的追求。从思想性质上说,这是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世界,是曹雪芹理想的展示。

四.宝黛爱情建立在有着共同人文思想和自由倾向的坚实基础上。

贾宝玉这个孤独的反抗者,除了在那些被压迫的纯洁的女孩子身上得到一些生活的乐趣和精神寄托以外,还更需要同情与支持,需要一个与他有共同的思想、愿意走共同的人生道路的伴侣。他终于找到了林黛玉,林黛玉确实比她同时代的一般贵族妇女的思想要高出一筹,她无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道德规范,喜欢读书写诗,表现了出众的才华。对黛玉而言,宝玉对他人的尊重,聪俊灵秀的丰采,离经叛道的性格,黛玉也最能理解,最为欣赏,从而引为知己。黛玉爱贾宝玉,期望着能跟他结合,但却从不劝他去读书应举,立身扬名,在她身上闻不到一般贵族妇女常有的那种夫贵妻荣的庸俗气味。真正联结宝玉、黛玉这一对情人的红线,是他们共同的思想和志趣。他们都是从传统礼法中开始觉醒的人,是贵族阶级中有着自由倾向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人物。比如宝玉挨打是一次因多种矛盾纠结在一起而引发的大冲突。在这场尖锐的冲突中,真正站在宝玉一边深切而真挚地同情和疼爱他的,并不是在关键时刻喝令贾政住手因而使整个局面化险为夷的贾母,不是大呼心肝宝贝哭得死去活来的王夫人,不是表现出很有分寸的亲切而骨子里却冷若冰霜的薛宝钗,而是那个情深意切深沉柔弱的林姑娘。宝玉被打之后,黛玉去探伤,半天,只有无声之泣,万句言词只化出的一句矛盾的话:“你从此可都改了吧!”黛玉就是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将她的心剖视给了宝玉,给了宝玉巨大的体贴、慰藉与支持。而宝玉那句“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表示誓不回头的话,只在林姑娘一个人面前说出来。在那样一场使宝玉几致丧生的大风波之后,这样的话是只能在心心相印的知己面前才能说得的。:

五、《红楼梦》中“礼乐”的残忍和虚伪。

《红楼梦》特别突出地写出了“礼乐”的残忍和虚伪。元春省亲时,老祖母、母亲需品服大妆,向她下跪;父亲前来相见,只能隔帘行参,这种为突出君权而违背人性的仪礼,是历代儒家制礼作乐的产物。当元春和家人在笙歌缭绕中“呜咽对泣”、“硬噎难言”之时,读者都会体会到“礼乐”的滋味。《红楼梦》里面,从子女对长辈的昏定晨省,到逢年过节、生日丧葬、宗祠祭祀,等等,处处都是维护尊卑、贵贱、长幼、嫡庶等封建宗法关系的礼,处处都显示出“礼”的不可逾越。王熙凤强调办事“不过是个礼”,她就是凭着这个“礼”,肆意虐杀丫头、奴仆,欺负上辈的姨娘,不择手段把尤二姐逼上绝路。

康雍乾时期人文主义的社会基础还很薄弱,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追求与抗争,必然是失败的结局。贾宝玉性格柔懦,带有严重的寄生性,他虽然一再发表愤世嫉俗的言论,但从没有改造现实社会的能力与勇气。当大观园这个“地灵人杰”的女儿国一旦被毁灭,贾宝玉便找不到出路。他不肯走上封建家长期望于他的“仕途经济”之路,对强行捏合的婚姻又感到厌烦,那么摆在他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出家做和尚。宝玉出家,是一个弱者在尝尽人生辛酸苦痛之后的悲剧性选择。黛玉“泪尽而逝”和宝玉出家为僧,正表明了18世纪中国人文主义的局限性,但《红楼梦》所贯串人文主义思想,对当时人和后世人都有着极大的启蒙作用。

参考文献:

李广柏.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

篇10

【关键词】奥德修斯;《荷马史诗》;《神曲》;人文主义

伊卡塔王奥德修斯是希腊联军的重要将领,是贯穿整部《奥德修记》始终的主要人物。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屡建奇功。献木马计攻陷伊利昂城后,奥德修斯和同伴启航还乡,历尽劫难,终于在漂泊海上九年之后独归故土,和儿子特勒马科斯一起杀死纠缠妻子、挥霍家财的无耻求婚者,终于合家团聚。而在《神曲·地狱篇》中,奥德修斯却作为犯欺诈罪者,灵魂堕入第八层地狱第八恶囊之中,遭受酷刑折磨。同一个人物的命运,为什么不同的作者竟做出了如此不同的安排?既然观点大相径庭,为什么我们还说两部作品都秉承了“人文主义”的创作传统?且待下文分解。

一、“悲剧”与“人文主义”:《奥德修记》中的奥德修斯

悲剧是古希腊对人类文学的卓越贡献。毫不夸张地说,一部悲剧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主义”发展的历史。

严格说来,《奥德修记》应该称为“史诗”。但是,《诗学》之中论及悲剧,多引《荷马史诗》为证。因此,史诗(尤指《荷马史诗》)与悲剧之间,无疑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共同因素。故笔者采用亚氏之说,以悲剧,或至少是“潜悲剧”论荷马。

亚氏认为,“史诗和悲剧……有些是两者所同具,有些是悲剧所独有……史诗的成分悲剧都具备,而悲剧的成分,则不是史诗里都能找到的。”对于荷马,他毫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认为荷马是“真正最大最卓越的创作者”,“神圣般地超过其他人”,是“第一个人”,是“最大的一位”。为何诸如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等伟大的悲剧作家都未能享此殊荣,而史诗作家荷马却能获得如此程度的赞颂?亚氏曾经指出,“史诗的种类也应和悲剧的种类相同,即分为简单史诗、复杂史诗、性格史诗和苦难史诗;史诗的成分(缺少歌曲与形象)也应和悲剧相同,因为史诗也应有突转、发现和苦难。”这样,一切不言自明——荷马的史诗创作和亚氏的悲剧理论相当契合。从形式上来看,史诗可以摹仿很多行动、包含很多情节,但无论简单史诗《伊利亚特》,还是复杂史诗《奥德修记》,都只摹仿一个行动;从情节上看,《荷马史诗》完全具备“突转”、“发现”和“苦难”三个要素。

所谓“悲剧”,“不一定要有我们今天的悲惨结局,它的结局一般都是平静而和解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种理念,颠覆了柏拉图“艺术摹仿自然”的哲学框架,把“人”提升到了突出地位。这样一来,便促使人们将目光从倾心自然转向审视社会,将信仰从膜拜神祇转向瞩目自身,将希望从企盼来世往生转向关注现实生活。他认为,作为人性的固有部分,感情和欲望生而有之,不应也不能被忽视甚至禁锢,而悲剧恰好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性的这一需求。这是因为,悲剧能够“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也就是说悲剧能够宣泄怜悯、减轻恐惧、陶冶感情、制造,对于社会道德具有良好的教化作用、对于个人品性具有良好的规范作用。亚氏本人也相当重视悲剧的教化和规范作用,他指出,“第一,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只能使人厌恶,不能引起恐惧或怜悯之情;第二,不应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因为这最违背悲剧的精神,不符合悲剧的要求,既不能打动慈善之心,更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第三,不应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种布局虽然能打动慈善之心,但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综上所述,亚氏对于悲剧作用的阐释明确了他艺术为人服务的功能指向;对于悲剧实质的定义体现了他追求人性解放的道德趋向。

《奥德修记》采取的是双线并进的叙事方式——一条线索是特勒马科斯蒙雅典娜相助外出寻父;另一条线索是奥德修斯蒙宙斯恩典辗转还乡——两条线索因父子相认而最终汇合,全诗依照线索,有序展开。亚氏评价,荷马“与这些人(其他史诗作者)不同,不仅从艺术上,而且从创作本质上皆相信见到一道好的光芒。”荷马严格按照“突转”“发现”“苦难”三重标准展开叙述,重点描述了奥德修斯还乡途中遭受的磨难和困厄。这些磨难和困厄来自各个方面:来自神、来自人、来自自然……然而,荷马并非单纯为了描写苦难而描写苦难,而是旨在通过苦难表现奥德修斯执著的追求、顽强的精神与无畏的抗争。正因为人文主义所瞩目的是“人”,所以恰恰是通过这种执著的追求、顽强的精神与无谓的抗争,奥德修斯的英雄形象才显得血肉丰满,荷马史诗的人文主义才显得淋漓尽致。

《奥德修记》中的人文主义观念,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显示出来的——一方面,作者瞩目于人,通过对人性的褒扬直接宣扬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文主义内核;另一方面,作者又不脱离神,通过对众神的描写间接衬托重视人性、强调理性的人文主义要求。

首先,奥德修斯与人和自然的奋力抗争是作者人文主义精神的良好载体。离开伊利昂后,他们先是踏上洛托法戈伊人的国土,洛托法戈伊人给他派出的三人吃下了洛托斯花,让他三人不知归返,奥德修斯果断地把“享用洛托斯花,完全忘却回家乡”的同伴缚在船上迅速离开;他们而后来到库克洛普斯的居地,面对震地神波塞冬的儿子波吕斐摩斯,奥德修斯沉着冷静、足智多谋,他先告诉巨人自己的“名字叫‘无人’”,骗过了巨人的同伴,接着灌醉并刺瞎波吕斐摩斯,把自己和同伴绑在公羊肚子下面逃出巨石封锁的洞穴;船队接着驶过特勒皮洛斯,莱斯特律戈涅斯人“从崖顶向下抛掷巨大的石块”,“叉鱼般把人叉起带回作骇人的菜肴”,除了奥德修斯所在的船只外其余都惨遭不幸;侥幸逃脱后,他们又登上了海岛艾艾埃,可他派出的九名同伴又被美发的神女基尔克“变出了猪头、猪声音、猪毛和猪的形体”,赶进猪栏,幸而奥德修斯得到赫尔墨斯的晓谕,制服基尔克,使被施魔法的同伴复归人形,不过他们也因此在神女的宅邸居留了一年;而后,奥德修斯在基尔克的指点下,“前往哈得斯和可畏的佩尔塞福涅的居所,去会见特拜的盲预言者特瑞西阿斯的魂灵”;在冥府,他见到了死去的同伴、故去的母亲,见到了先知特瑞西阿斯,被告知归途的命运;从冥府归返后,他们从艾艾埃岛再次启程,沿途战胜了女妖塞壬的诱惑,躲过了卡律布狄斯悬崖的凶险。当然,他们也曾为自己的愚蠢和贪婪付出代价,他的同伴趁奥德修斯熟睡之际偷偷打开艾奥洛斯赠予的皮囊,结果一行都被从伊卡塔的岸边吹回风神的岛屿。作者通过奥德修斯一系列的探险经历,展现了他在与敌人斗争中体现出的果敢和智慧,以及在与自然斗争中体现出的决心和勇气。面对外界给予的一次次沉重打击与艰难困苦,奥德修斯没有放弃、没有屈服,而是始终固守着重归故土的坚定信念。他把永不言弃的顽强意志与万物之灵的高度智慧相结合,战胜了诸多的磨难,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显示了人类的力量。通过第八卷到第十一卷中对奥德修斯行动的一系列摹仿,荷马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全面阐释了人文主义精神:第一,是面对磨难与困厄时坚定不屈、永不言弃的顽强意志;第二,是面对危难与困境时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理性思考;第三,荷马同时又从反面抨击了自私、贪婪和猜疑等人性中的弱点,为人文主义的失控敲响了警钟。通过前两点,荷马正面赞扬了关心人、尊重人,重视人性、强调理性的人文主义精神;通过后一点,荷马反面批判了自私、贪婪、猜忌等过分强调人文主义带来的问题。从而对人文主义做出了全面的阐释。

其次,奥德修斯与众神之间的恩怨纠葛同样是作者人文主义精神的突出体现。归返途中,他的同伴背弃誓言,烹食赫利奥斯的牛群,集云神宙斯用雷霆击毁他的船只、击毙他的同伴,他只身一人“漂流九天,直至第十天黑夜”,登上奥古吉埃岛;来至岛上,他又被美发的神女卡吕普索留居七年,神女许以长生不死、永不衰朽,他却终日“坐在海边哭泣……用泪水、叹息和痛苦折磨自己的心灵”;终于获准离开,强大的震地神波塞冬又掀起风暴巨澜,撕裂他的船帆、折断他的桅杆、击毁他的船阀,他“奋力浮游”,“在汹涌的波涛里漂浮了两夜两天”后,踏上费埃克斯的国土。面对诸神降下种种的磨难、抑或是神女给予的绵绵情意,奥德修斯没有放弃希望、引颈受戮,也没有抛弃信仰、屈膝委从。这样便突出了奥德修斯自主判断的理性精神和独立意志,赞扬了奥德修斯面对苦难的坚忍不屈和奋力拼搏,从而高度肯定了人的尊严、力量和价值,突出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困境、蒙受苦难,但人生的价值也就在于此——用精神去激发自己的力量,在拼搏中掌握自己的命运。永生不死的众神固然可敬可畏,但在《奥德修记》中,他们不再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而是和奥德修斯的行动息息相关。一方面,奥林波斯诸神的行动始终围绕着奥德修斯而展开,从而侧面衬托了人性的可贵;另一方面,奥林波斯诸神的形象普遍具有着复杂的人性特征,从而直接体现了人性的价值。从而使人文主义得到了良好的彰显。

综上所述,《奥德修记》通过描写奥德修斯凯旋还乡途中面对种种艰难险阻时表现出的沉着冷静、坚定不屈的精神,集中表述了关心人、尊重人,重视人性、强调理性,反对以神性压抑人性、以神学贬低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忠实地继承了西方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直至今日仍然有着相当的意义。

二、“喜剧”与“人文主义”:《神曲》中的奥德修斯

但丁号称“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在《神曲》这部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性巨著中,但丁在维吉尔和贝雅特丽奇的指引下游离与地狱、炼狱与天国,通过与诸多著名人物的对话,一方面反映了中古时期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和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也透出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蓬勃萌芽和灿烂曙光。

正如但丁所言,“在任何一部教诲性作品的开篇,必须探讨六点:主题、作者、形式、目的、标题、哲理”,可见作者本人对《神曲》的定位,就是“一部教诲性作品”;因为教诲的目的所在,所以《神曲》的意义“不是简单的,而是‘多义的’。第一种意义是照文字上的意义;第二种意义是照文字所表示的事物的意义。第一种可以称为字义的意义,第二种可以称为讽喻的或神秘的意义。”“全书的主题,仅就字面意义来说,不外是‘灵魂在死后的情况’……但是,如果从讽喻方面来了解这部作品,它的主题便是‘人,由他自由意志的选择,照其功或过,应该得到正义的赏或罚。’”这样一来,但丁创作《神曲》的目的也就相当明确,即“解脱生于斯事的人们于悲惨的情况,而领导他们达到幸福的状态。”旨在通过获罪的灵魂和“得福的灵魂在死后的状况”,晓谕世人“人凭自由意志去行善行恶,理应受到公道的奖惩。”《神曲》,意在规范人的实际行动,“对邪恶的世界有所裨益。”

但丁“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真理……他以赞颂的笔调描写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受了求知欲的推动,在远征特洛亚胜利后,不肯还乡,坚持航海探险的英勇行为,并借他的口指出,‘人生来不是为了像兽类一般活着,而是为追求美德和知识。’”可见,作为求知欲的化身,但丁给予奥德修斯相当程度的褒扬与肯定。《奥德修记》在奥德修斯合家团圆后便告结束,奥德修斯此后命运如何,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冥府中的特瑞西阿斯曾有一段隐晦的预言:“死亡将会从海上平静地降临于你,让你在安宁之中享受高龄,了却残年。”根据这段预言,但丁在《神曲•地狱篇》中补充了这位英雄的结局——他们出海航行、终于到达西方,却因神灵之意葬身炼狱山前。

不难看出,奥德修斯的诸多思想与行为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追求。首先,在他的心中,认识世界的欲望远比对儿子的慈爱、对父亲的孝心以及对妻子的恩爱强烈,促使他毅然决然地乘船远航,去探索“太阳背后的无人的世界”;其次,奥德修斯提醒同伴,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具有心智和理性,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不应像兽类一般浑浑噩噩,而应努力追求美德和知识。通过奥德修斯的思想和行为,但丁全面阐述了尊重人性、推崇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

然而我们也看到,就是这样一位但丁给予高度赞誉的奥德修斯,死后灵魂却被但丁安排在深层地狱受到惩罚。奥德修斯所处的第八层地狱被用于惩罚“对非信任者的欺诈罪”,是惩罚重罪者的深层地狱。奥德修斯因为献木马计攻陷特洛伊城而被判作“出阴谋诡计者”,灵魂堕入第八层地狱第八恶囊,永受烈焰灼身之苦。为何如此?

这是因为,但丁毕竟处在新旧交替之时。虽然大力宣扬人文主义,可是依然难以摒弃信仰和神学高于理性和哲学的经院哲学观点里。这体现在,他一方面肯定荣誉的必要价值,一方面又感叹荣誉的虚幻无常;一方面根据教会的道德标准将奥德修斯堕入地狱受罚,一方面又依据自身的价值评判对奥德修斯表示同情叹惋。《神曲》中,这种宗教道德观念曾不止一次第体现。在炼狱海滨,他“看到四颗除了最初的人以外谁都未曾见过的明星”;在第八重天,三圣人又向他通过询问考验他的“信、望、爱三德”……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总之,但丁的出发点依然是教会——“没有这种信仰,单靠善行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不敬拜上帝、不信仰基督,即使终身行善,灵魂也难得救。

不过,总而言之,但丁笔下的奥德修斯,是求知欲的载体和化身、是美德和知识的集合体。即便但丁将他打入深层地狱永受烈焰灼身之苦,我们无需、也无权站在今人的角度上过分苛求古人。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表象背后的真实——正如上文论述,不与儿子、父亲、妻子安享天伦,而是启程、探索世界,体现了他崇尚理性的倾向;对同伴强调人的心智和理性,主张人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追求美德、获得知识,则体现了他尊重人性的倾向。但丁通过奥德修斯的言语和行动全方位展示了他尊重人性、崇尚理性的人文主义精神。

三、结语

奥德修斯的英雄形象是不朽的。漂泊外乡九年之久,他的足智多谋、沉着冷静、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业已成为无数人的信条。也恰好是这集于一身的优秀品质,使他的身上无时无刻不闪烁着人文主义的耀眼光芒。诸如关心人、尊重人,强调人性、推崇理性等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核,无不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至于具体的论述,已详于上文,此处不再赘述。总而言之,无论是最伟大的“悲剧”还是最伟大的“喜剧”,都是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继承者;而奥德修斯,则仿佛作品的灵魂,使两部巨著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更加熠熠生辉。人文主义是不灭的,奥德修斯是永存的。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 诗学[a].//罗念生. 罗念生全集(第一卷)[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创作学注疏[m].王士仪,译. 台北: 联经出版社, 2003.

[3] 吕新雨. 神话、悲剧、诗学—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

[4] 但丁. 致斯加拉亲王书—论神曲·天国篇[a]. 缪灵珠. 美学译文集(第一卷).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5] 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