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与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3 17:4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计风险与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

篇1

【关键词】 审计重要性 审计风险 关系 运用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审计风险一直是审计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课题,对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的关系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在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要准确判断审计重要性水平,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所负担的审计风险的大小。因而,正确运用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的关系以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既而使审计工作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同时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注册会计师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

一、审计重要性概述

《国际审计准则——审计重要性》指出:“重要性指的是如果信息的错报和漏报足以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所做出的经济决策,那么该信息就具备重要性。”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2条指出,“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序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这种审计重要性经量化后实质上就成为衡量是否构成错判的具体指标,也就是所谓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因而判断重要性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对审计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在实务中,通常运用以下方法确定重要性水平:根据营业收入或资产总额之中较大者确定一个百分比;净资产的1%;资产总额的0.5%~1%;税前净利润的5%~10%;营业收入的5%~10%。

一般有三种不同意义上的重要性水平:计划重要性水平、实际重要性水平和估计重要性水平。计划重要性水平是指注册会计师在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项目内容、单位规模、性质、业务范围及错报与漏报的性质后,运用自身职业经验对会计报表重要性予以量化的数值,它是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水平所作的初步判断值,也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分配至各账户的基本依据;实际重要性水平是会计报表自身的重要性水平,具体是指相对于每一被审计会计报表而客观存在的,当错报或漏报达到这一水平时将影响大多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理性决策或判断的水平,具有不可确知性和客观存在性。其中不可确知性指的是注册会计师只能运用自身职业判断来评估并给出一个相对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区间,而无法确切地知道某一会计报表准确的重要性水平数值;估计重要性水平指的是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的结果,是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随着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了解程度的加深或是因环境的变化等,他们需要给自己提供一个安全边际以减少未被发现的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所以估计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计划重要性水平。

二、审计风险概述

《国际审计准则400: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当财务报表发生重要错误时,审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规定:“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中国独立准则对审计风险的定义与国际审计准则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基本相同,审计风险的概述实际上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错误的会计报表,其实际上是公允的;二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其实际却是错误的。审计需要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日益复杂的审计环境客观上要求注册会计师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和控制风险。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第47号审计标准说明中提出了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可见,审计风险由这三种风险构成。

固有风险是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的、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的一种风险,具体是指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程序或政策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固有风险取决于会计报表对于业务处理中的错误的舞弊的敏感程度,它的产生与注册会计师无关,而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固有风险水平受被审计单位外部经营环境的间接影响,它客观而又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

控制风险同固有风险一样,审计人员也不能降低或影响它的大小而只能评估其水平,具体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发现或防止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控制风险与注册会计师无关,也与固有风险的大小无关,它是审计过程中的一个独立的风险,控制风险水平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水平有关。

检查风险是指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它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要素。检查风险的实际水平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直接相关,它不受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的影响,独立存在于整个审计过程中。所谓的审计风险高实质上即是检查风险高检查风险,控制审计风险就是要控制检查风险。

三、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分析

通过以上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定义的对比,可以知道这两个概念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审计重要性强调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以衡量会计报表错报和漏报的程度,而审计风险强调的则是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考虑会计报表中未被查处的重大错报和漏报影响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虽然考虑角度不一样,但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有着客观且紧密的联系。

篇2

尽管目前对重要性原则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其认识基本一致,即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那么该信息就是重要的。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采取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公布的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指出,重要性涉及的财务资料误报的数量或性质不论是个别的还是合计的,作为这种误报的结果将会对人们依据这些资料做出尽可能合理的判断或决策产生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将重要性定义为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在理解重要性的具体内涵时,必须认识到由于审计方法或审计成本的限制,财务报表审计只能起到合理保证的作用,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站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上,考虑在具体的审计环境下,财务报表的某项错报是否足以改变或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相关决策,所以运用重要性的关键是确定多少金额及以上的错报会影响到信息需求者的决策。在我国的审计实务中,结合重要性标准的具体含义做进一步延伸界定为重要性水平,这也是审计实务工作者对重要性的习惯性表述,而这种做法与重要性的含义逻辑上一致。因为重要性标准是如果一项错报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相关决策影响程度大,在临界点之上的错报是重要的。反之该项错报不重要。所以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重要性程度较高,审计人员必须调整和设计审计程序,将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查出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确定两个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某一特定的被审计单位而言,出具真实公允的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而报表中的错报漏报到多大程度会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决策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尺度只有管理当局最清楚。但这个客观的重要性水平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标准,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具有不可确知性,只能利用对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职业判断进行评估。且目前也没有尺度去评价CPA所估计的重要性水平是接近还是偏离客观重要性水平,所以伴随CPA这种职业判断的审计风险接踵而来,不仅如此,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容许报表中存在的错报或漏报严重程度不尽相同,但在实践中,注册会计师用统一的量化的重要性判断标准来指导审计实务,将承担一定的审计风险,实践中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注册会计师承担审计风险存在必然联系。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由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是一种保证程度较高的鉴证业务,CPA应当确定一个合理、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CPA考虑到审计成本、会计师事务所对待风险的态度及审计失败承受能力的大小确定的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应足够低。审计实务中,将审计风险分为两个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前者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可能性,与被审计单位本身所面临的环境相关,财务报表本身并不能反映诸如战略风险、经营风险等因素,所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评估必须利用系统观方法把被审计单位所面临的宏观因素融入到财务报表整体层次中,如了解被审计单位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监管环境,分析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生存能力、管理能力等因素,然后将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报联系起来。针对具体认定层次风险严重性和可能性,确定进一步的审计程序,CPA通过实施具体的审计程序,收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控制检查风险水平,所以从审计人员角度看,确定各个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但能否查出各个认定层次的错报漏报是否超过重要性水平这本质上属于审计检查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进行恰当评估基础上,只有将审计检查风险降到可接受范围之内,才能达到审计后的报表容许的错报或漏报在重要性水平之下,审计风险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二、审计程序的界定

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最终都是在为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范围的大小服务。而随着审计程序实施范围的不断加深及对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的不断了解,注册会计师不断修正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水平。所以审计程序范围与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水平具有相对应的关系。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程序按实施的目的分为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风险评估程序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进行恰当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起点和导向,获得包括对企业外部、内部环境的风险的初步了解和识别,并根据初步评估结果,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程序,然后根据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的结果,计划和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新理念是增强风险评估的新导向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针对性。如果初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较高,则CPA应实施更多实质性测试而相应减少控制测试的范围,把从宏观着眼识别和评估出的重大错报风险与微观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相联系,通过实施具体的细节测试和分析性测试,将认定层次的错报或漏报查出,控制检查风险水平,通过将组成财务报表三个认定层次的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或漏报查出,才能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审计风险也能降低到可接受范围之内。

三、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与审计程序的关系

在既定的、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一定的前提下,初步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水平成反向关系。检查风险是指CPA未能发现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可能性小,即该错报在重要性水平之下,这样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检查风险水平会很低。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某项认定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认定发生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的可能性大,CPA需要实施的审计范围就越大,实施的审计程序类型就要更多一些。当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偏低,CPA估计的重要性水平可以偏高,虽然重要性水平判断风险增加,但由于重大错报风险水平降低,也可抵消重要性水平估计偏高所带来的审计判断风险,从而使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融合前者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成反向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界定评定重要性水平、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和检查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如图1:

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结果表明,如果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偏高,CPA实际面临的审计风险水平超过了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根据初步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的审计程序将不再适用,如果可能,可以一方面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另一方面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降低检查风险。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则报表中容忍的错报数额越大,CPA承担的审计风险越小,反之越高。所以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水平成反向关系。但CPA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一定要客观,且不可人为降低审计风险水平而提高重要性水平金额。这样反而加大了CPA承担的审计风险水平。CPA在审计开始时,确定两个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所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初步评出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不同情况下,可能会修正初始确定的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进而分配到各个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也会不同。针对各个认定层次所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会受到影响,注册会计师收集到的审计证据也会多寡不均。这样注册会计师承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会不同,当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评估较高时,CPA所承担各个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水平必须降下来。两者成反向关系基础上才能保证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最低。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重心,确定或修正计划阶段所估计的重要性水平的客观性,通过实施两个层次的审计程序,在无法改变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前提下,改变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水平从而将认定层次所包含的错报或漏报降低在重要性水平之下,整个财务报表层次的错报或漏报在整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下。能合理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成为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及CPA专业胜任能力和考验审计质量的关键尺度与决定性因素。以CPA动态分析重大错报为依据调整重要性水平,要求CPA根据重大错报风险的实际变化通过调节检查风险水平来修正审计程序性质、时间和范围,从而把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范围之内,审计任务就能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程庆:《论现代审计中一个重要概念――重要性》,《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第5期。

篇3

关于审计风险的涵义,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以上三个定义,虽然对误报的界定范围有所不同,如国际审计准则界定为“实质上”,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界定为“重大”,而美国审计准则界定为“无意”行为,而非有意为之;但是对审计风险基本涵义的表述是一致的,即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存有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审计后却认为该重大错报和漏报并不存在从而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审计风险由两方面风险构成:一方面是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审计人员审计后表示该报表并不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也就是说,审计风险是客观的存在和主观的努力的结合:客观存在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调节,但主观努力又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因而审计风险具有下面三种具体表现形式。

二、审计风险的三种形式

1.评估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接受某审计项目后,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审计手段,所评估的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主要与被审计单位本身的各方面情况有关。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越大、经营性质越复杂、内部控制越弱、管理当局的可信赖程度越低,则评估审计风险也就越高。评估审计风险是导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和漏报的可能性,是客观的存在,它不受审计人员的影响和控制。

2.可接受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准备承担或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控制:①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越强,可接受审计风险也就可以越高。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则主要取决于事务所的规模、经济实力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能力等。②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使用者的情况: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使用者素质越高、范围越广,对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利用程度越高,可接受审计风险就越低。③行业之间的竞争情况: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越激烈,可接受审计风险也就越低。可接受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主观确定的,其与评估审计风险的差异,即为需要主观努力的程度,是决定审计项目取舍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3.终极审计风险。终极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所实际形成或审计人员实际承担的审计风险。终极审计风险主要与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情况有关。审计程序设计和执行得越好,终极审计风险就越低。终极审计风险在数量关系上、理论上应与可接受审计风险一致,但实际上,它既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可接受审计风险,因为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受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过中,应尽量按计划规范操作,以使终极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审计风险范围内。

简而言之,评估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可接受审计风险是主观确定的,而终极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和主观努力的结果。因此,审计人员在决定是否承接某一审计项目时,可以将评估审计风险与可接受审计风险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决定取舍。如果接受该项目,在审计过程中应尽量严格执行所设计的审计程序,使终极审计风险等于或小于预先设定的可接受审计风险。虽然终极审计风险取决于可接受审计风险,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后者,它是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和审计证据的关系

1.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的关系。《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

性》第二条指出:“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简单地说,审计重要性就是错报的可容忍程度,其量化标准即重要性水平。也就是说,在重要性水平之内的错报,是可以容忍,可以接受的。因此,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评估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是反向关系,即评估审计风险越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越低,这样才能保证终极审计风险在一定水平内。反之,评估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高,这样可以节约审计成本。《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八条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里的审计风险指的就是评估审计风险。这一反向关系也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即计划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对审计工作质和量的要求就越低,在此条件下作出正确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就越大,审计风险因而也就越低。

可接受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是正向关系,即可接受审计风险越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这样可以保证审计成本的节约。反之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也应越低,这样才能保证审计质量的控制。因为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说明审计人员要求的财务报表错报的可容忍程度越低,则其重要性水平也应越低,才能满足较低的审计风险的要求。

终极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也是正向关系。因为终极审计风险基本上取决于可接受审计风险。

篇4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通常简称年报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中最重要的业务。根据新审计准则,年报审计实施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风险为出发点,通过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调整审计策略和审计资源分布,使审计成为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风险的过程。可见审计风险在审计中居于中心位置,与审计过程的许多事物存在密切联系,因此不能孤立研究审计风险,需要从审计风险内在构成要素与外部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审计风险的规律,我们用审计风险结构一词来概括审计风险内在构成要素与外部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审计风险结构的意义

2006年公布、2007年开始实行的审计准则并没有明确提出审计风险结构,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新审计准则中还是包含了审计风险结构。年报审计属于鉴证业务。鉴证业务风险在审计准则中被表达为在鉴证对象信息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提出不恰当结论的可能性,它包括注册会计师不恰当地提出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标准的结论的可能性,可分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之间的关系用模型表示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这个等式将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构成项目,视为一个达到控制审计风险的中间环节,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年报审计风险结构既包括审计风险源、审计风险构成项目与审计失败等审计风险结构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外部要素,如直接关联的财务报告错报、投资者损失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审计风险结构对审计理论和方法都具有积极意义。从实务操作来看,审计风险结构连接被审计对象认定、审计证据和审计意见,界定应该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决定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本。从理论研究角度来看,审计风险结构是联系审计目标、审计责任的中间环节,对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界定注册会计师的权利和义务,研究审计的性质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显然,在现有的审计准则中审计风险结构的内部要素是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应的审计风险源也被分为两类:审计人员之外的其他主体的事务和审计人员的检查事务两类。审计风险的外部要素也仅仅注意到财务报告自身,没有考虑其他相关的事物,所以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审计风险结构。

二、重大错报风险的判断结论应该是审计结果而不是审计风险的中间环节

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会使用经过注册会计师鉴证的信息。这样投资者就容易将投资失败与审计联系起来。实际情况可能信息是可靠的,但投资者错误理解了意思;也可能是信息本身确实存在缺陷,但注册会计师却未发表合适的意见。可见,一旦发生了投资失败,为财务会计报告提供合理保证的审计报告和注册会计师也就自然会成为焦点之一,将会面临更高的审计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审计风险与投资者失败之间存在关联,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于投资者的压力。年报审计风险就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未能提示投资人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并导致被追究审计责任的可能性。

有了这个认识后,就需要重新审视审计准则中的重大错报风险。在审计准则中,注册会计师鉴证的目的按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但不管是哪种鉴证保证程度,目的都是使投资者获得比单纯财务报告更为可靠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导目标不是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确实存在问题的财务会计报告的信赖程度,而是应当告诉会计信息使用者面对的财务会计报告是否存在重大错报的程度。因为,投资者利用审计报告的最终目标是判断财务会计报告“可用”程度,而不是“可信”程度。

重大错报风险可以分为环境风险和控制风险。其中环境风险实施主体是公司所处的行业和利益相关者,在审计工作实施时,企业内部管理团队与审计人员都对其无法改变,环境风险在审计时已经是一个常量。控制风险实施主体是企业内部管理团队,投资者希望获得的是利益,内部控制状况良好只是实现投资者利益要求的手段,而且不是主要的手段,只是辅助工具。投资者的利益主要来自于未来的收益,所以在审计时企业仍然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经营活动来改变未来收益。控制风险对审计人员来说,只能通过影响企业管理团队行为才能将其改变。

重大错报风险是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的程度,这不是控制审计风险的中间环节,而是整个审计风险的起因。注册会计师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年报存在的错报承担责任,这是会计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审计报告中是否恰当提示被审年报中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所以在风险结构中,审计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两者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平等的事务,而且两者存在因果关系,审计风险是果,重大错报风险是因。

三、重要性作为判断标准应该从属于审计风险,而不是与审计风险对等的、前置的事务

新审计准则单独列示了重要性准则,其中界定了重要性的含义,指出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原因,并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即首先为财务报表层次确定重要性水平。同时,还应当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以便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将增加。在评价审计程序结果时,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可能与计划审计工作中评估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确定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并考虑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准则显然是将重要性水平作为审计风险对等的事务。

结合审计风险来看,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自我设定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用来衡量被审财务报告中的错报是否属于重大错报,即在多大程度上有可能会导致投资人决策错误。所以重要性并不直接带来审计责任,而是审计风险中的一个判断标准,用来判断审计后的财务报告中存在错报漏报的程度。

审计报告的类型包括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除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外,其他三种审计报告说明将要公布财务报告存在三种不同程度的错报漏报,但是重要性水平只有同一程度的,所以重要性作为判断财务报告错报漏报的标准也应该区分为多个层次的具体指标。比如: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或漏报使得相关信息完全不可信赖,审计人员本来应该发表否定意见审计报告,但实际发表的却是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这导致投资失败的可能性比实际发表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导致投资失败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这两种状况中包含的审计风险存在巨大差异。

那么,重要性水平应该分解为三种情况: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相关信息完全不可信赖,一般投资者都会做出完全错误的决策;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可能使部分重要信息不可信赖,部分投资者会做出错误决策;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部分信息不可信赖,少部分投资者产生错误理解做出错误决策。

相应的审计风险就会被分为多个层次:一级风险,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相关信息完全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没有提示。二级风险,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可能使部分重要信息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没有提示;或者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相关信息完全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提示为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仅仅使部分重要信息不可信赖在;三级风险,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部分信息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没有提示;或者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可能使部分重要信息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提示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部分信息不可信赖。

由于重要性也被区分为多个层次,审计风险可以更为精确地定义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中表达的被审计财务报告的错报漏报程度比实际状况更好的可能性。可见,在风险结构中,重要性水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审计风险提供判断标准,应该从属于审计风险。

四、新审计风险结构模型

1.审计风险的内在构成要素:检查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和道德风险

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始终是一些主体对另一些主体的利益要求或者责任。识别风险应该从这些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审计风险存在于投资者、公司和审计人员之间的关系。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那么会没有主体通过诉讼向审计人员追究法律责任,审计风险实际上不存在,可以说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报告导致投资者失败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投资者面临重大损失时,并且审计报告没有提示财务报告中的重要错报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发现并在审计报告中提示被审计财务报告的重要错报是降低审计风险的唯一可控的良性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么,凡是能够导致审计人员不能向投资人提示财务报告中应有的错报漏报的情况都属于审计风险来源。了解和控制审计风险来源是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审计风险来源按主体特性可以分为:检查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和道德风险。

检查风险实施主体是审计人员,指审计人员通过自己的审计检查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存在的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质量控制风险是审计单位自身的质量控制程序和监督机制没能发现审计人员未发现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的可能性。审计道德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审计检查或质量监控中发现被审计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但是在审计报告中未能提示投资者这些错报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检查风险×质量控制风险×道德风险

这三个风险要素不仅仅代表了三个最重要的审计风险来源,也是审计人员可以控制的主要程序,还能够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在审计风险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检查风险主要取决于审计小组团队的职业能力,质量控制风险主要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决定,而道德风险在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面审计意见购买时比较高。

2.检查风险应该进一步细化至具体审计程序执行人

在上述三个内部主要风险要素中,检查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要素,也是审计工作的主要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地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通常无法将检查风险降低为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注册会计师通常并不对所有的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进行检查;二是注册会计师可能选择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是审计程序执行不当,或是错误理解了审计结论。第二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适当计划、在项目组成员之间进行恰当的职责分配、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以及监督、指导和复核助理人员所执行的审计工作得以解决。

注册会计师工作是团队工作,一个鉴证业务项目往往需要数十人团队协作。工作团队中的工作人员执业能力和素质及所从事的工作将会影响检查风险。如果能够将检查风险分解至具体的审计工作,并据以评价为降低检查风险应该安排的工作人员,而不仅仅是审计程序,那么检查风险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也能够为审计团队业绩评价提供依据。

年报审计的审计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被审计财务会计报告各项认定的检查,那么检查风险就可以分解到具体认定,根据各个企业具体认定的评价检查风险水平,相应的检查风险也就可以细化至执行具体认定检查的审计人员。

3.审计风险的外部构成要素:财务会计报告和投资者决策

篇5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理论的发展

审计发展以来,审计的目标有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趋势:第一阶段:以揭弊查错为主要目标;第二阶段:以鉴证财务报表的真是公允为主要目标;第三阶段:以揭弊查错和鉴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为主要目标;第四阶段:以降低信息风险为主要目标。审计模式和方法的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账表导向审计,内控导向审计,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

第一阶段:账表导向审计。其审计目标是以揭弊查错为主。账表导向审计存在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40年代的这段时间。美国享有盛名的蒙哥马利的《审计理论与实务》一书,在其1912年,1916年和1932年的版本中都将查错纠弊作为审计的主要目标。账表导向审计发展过程:数据稽核―账簿审计―详细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全面会计报表审计。

第二阶段:内控导向审计。其审计目标以鉴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为主。内控导向审计又称系统导向审计,存在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期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审计责任得到明确,这种明确的审计责任使审计师充分意识到了审计风险的存在,使独立审计目标向审查财务报表的公允性转换。罗宾斯公司的倒闭,暴露出审计方法和程序方面存在弊端,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思考,认为需要进一步改进审计方法。

第三阶段: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审计师以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可称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一般称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其审计目标以鉴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和揭弊查错并重为主。1983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就把审计风险思想写入了审计准则公告第47号,要求审计师在充分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检查风险,最终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同时,还要求将重要性原则与审计风险模型一同运用,以降低审计风险,并明确审计师应当承担的责任。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第53号至第61号审计准则的,表明面对这种风险,审计行业必须改变过去的观点,寻求有效的措施去查错纠弊以满足社会需求。风险基础审计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审计方法,它有助于寻找高风险的审计领域,从而把审计风险降到社会可接受水平。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通过对财务报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定量评估,从个人确定检查风险,进而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不足之处:审计范围仍未摆脱以会计账表为主要审计对象;审计技术方面风险的分析存在主观性;审计效果面面俱到,难以突出重点,且很难发现上下串通的蓄意造假。

第四阶段: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其审计目标以降低信息风险为主。这一审计目标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改进企业报告》为标志,以1996年公布第78号《审计准则公告》为转换完成。

二、审计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中的错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严重程度在一定情况下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由这一概念可以看出,虽然审计财务报表的责任方是注册会计师,但审计重要性的判断是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看的。注册会计师判断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错漏报是否具有重要性,是以错漏报对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的影响来判断的。所以注册会计师在判断错漏报的重要性之前,应该先充分了解财务报表使用者,从而评估财务报表使用者对错漏报的容忍程度。判断一项业务重要性与否,应看财务报表中的错漏报对其使用者所做决策的影响程度。若一项错漏报足以改变或影响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所做的决定,则该业务的错漏报是重大的,相反则是不重要的。审计重要性只运用于会计报表审计中,而对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都不适用。政府审计是为了评估被审计单位遵守法律法规的程度,对它而言,不存在重要性的判断,只要是错漏报,不管金额多少,影响程度大小,都是重要的,因为它都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内部审计是为了测试对组织内部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对它而言,不存在重要性的判断。

三、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是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风险控制时,结合对可接受的审计风险的讨论,而预先设定的可接受的重要性控制指标。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确定重要性水平,一是为了使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二是为了使审计工作有轻重的放在一些重要性水平高的错报上。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的目标,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下,同时,还应当从性质和数量两方面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一)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

在某些情况下,有些金额较少的错报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

1.财务报表整体方面考虑重要性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对财务报表执行审计程序,从而发表审计意见。所以,注册会计师应该从财务报表整体考虑重要性。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计划时,应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考虑多大的错报有可能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是注册会计师根据自己的职业能力判断出来的。

2.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

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有些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虽然它的错漏报可能比财务报表整体低,但合理预期可能对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产生重大影响。

四、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漏报,而注册会计师通过一定的审计程序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的阐述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已经证实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并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或以被审计单位或审查范围中显示的特征表明其中存在着重要错误而未被注册会计师察觉的可能性;二是注册会计师认为的错误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风险是公允的。它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错报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一)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相关,且独立存在于财务报表的审计中。在设计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方面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1.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经济萧条。此类风险难以界定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具体认定;相反,此类风险增大了任何不同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对注册会计师考虑由无比引起的风险特别相关。

2.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固有风险是指在考虑相关的内部控制之前,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易于发生错报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是指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发生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没有被内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的可能性。控制风险取决于与财务报表编制有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由于控制的固有局限性,某种程度的控制风险始终存在。

(二)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由于注册会计师通常并不对所有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进行检查,以及其他原因,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为零。其他原因包括注册会计师可能选择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审计过程执行不当,或者错报解读了审计结论。

(三)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呈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五、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里所说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指的是金额的大小。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程序,要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注意错漏报的重要性程度,降低审计风险到可接受的低水平,保障会计报表使用者能更好的利用会计报表作出有用的决策。

参考文献

[1]成焕玲.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新西部,2010(03).

[2]刘全林.浅谈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措施[J].价值工程,2010(07).

篇6

网络信息化环境在审计过程中被定义为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指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审计人员需以信息系统、数据库和各种应用软件为工作手段,以电子数据为主要审计对象的工作环境。按信息化程度的不同,网络信息化环境又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的两种。即为开放式的信息化环境和相对封闭的网络信息化环境。

2、独立审计风险及审计重要性

2.1独立审计风险

独立审计,是由注册会计师受托进行的有偿审计活动,受托方对委托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控制及相关财务信息等进行鉴别审核的特定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审计结果得到重视,因此独立审计即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有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概率。根据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新准则第1101号可知,独立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和审计结果的可靠性是相辅相成的,即有1%的审计风险就意味着审计结果有99%的可靠性。

2.2独立审计风险来源

独立审计风险的来源很多,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复杂的现代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财务信息系统的日益复杂使得审计范围呈扩大的趋势,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

(2)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导致被审计单位为维护利益使审计风险升高。

(3)考虑审计成本使审计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偏差。

(4)审计人员的经验、能力和责任心等人为因素。

(5)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电子数据的复杂性对审计有一定的干扰。

2.3审计重要性

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很难确定重要性水平的高低,即使国际也没有具体量化的统一标准。但选择合适的重要性水平是衡量财务审计价值的首要任务,它与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企业性质和审计风险的大小的密切相关。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之初,应该考虑其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系。因为审计风险的高低取决于对审计重要性的判断。重要性程度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高;反之亦然。

3、网络信息化环境对独立审计风险的影响

信息化环境对独立审计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3.1有利影响

(1)审计手段的革新,保证了详细审计的顺利实施,这比传统的抽样审计风险更低。

(2)在网络环境下,审计数据及相关资源的获得更加便利,不但简化了审计程序,提高了审计效率,也降低了因手工操作带来的人为失误,在某种程序上也降低了审计风险。

(3)网络环境不但为审计提供了方便的数据传输渠道,同时也起到了监督作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审计的独立性及公正性。

3.2不利影响

(1)产生了因具体审计目标扩大而带来的风险:与一般审计环境不同,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数据为电子数据,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认定也成为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审计对象也由原来的“账、证、表”有所增加,必须对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性、合法性和可靠性进行鉴证,因此具体审计目标的扩大增加了审计风险的程度。

(2)人因及方法带来的审计风险:网络信息化的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但要具备财务审计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信息技术甄别能力。面对海量的审计数据,审计人员不但善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还要善于辨别审计线索,查找数据特征,从而快速、准确地找出审计疑点。其工作量的增大和工作方法的改变无疑加大了检查风险。

(3)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准则的缺失会使审计工作失去权威标准,审计风险自然加大。总之,网络信息化环境使独立审计风险变得更加复杂,为了充分理解、评估和降低审计风险,需要对采取一些不同于传统审计的方法和规范来保证独立审计的顺利进行及结果的可靠性。

4结论

篇7

一、审计风险与审计抽样风险

审计抽样风险是检查风险和内部控制可靠程度的具体体现,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风险是制定审计抽样风险的依据;在符合性测试中,内部控制健全性程度是确定审计抽样可靠性的依据。

(一)审计风险与检查风险。

确定审计风险的作用在于控制审计结论风险,审计结论风险程度与其可靠程度互为补数(风险程度+可靠程度=1)。确定审计风险,既要考虑审计成本支出的制约,又需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要求。

审计风险由错报和检查两个层次的不同层面的风险组成。错报风险分为固有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和环境风险或经营风险,它们是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报表编制、业务处理及控制、账务处理及控制过程中形成的,审计人员对其只可评估不能控制,审计人员评估错报风险的作用在于提供审计风险分解的依据。检查风险分为分析性复核风险、测试风险和其它检查风险,它们是审计人员在财务报表分析、业务处理环节测试、账务处理环节测试过程中形成的。确定检查风险的作用在于分解审计风险,保证审计结论达到既定的可靠程度。所以,错报风险评估结果是分解审计风险的基础;审计风险是控制检查风险的依据;检查风险根据审计风险和错报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体现审计风险、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为: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错报风险

(二)检查风险、内部控制可靠程度与审计抽样风险的确定。

确定审计抽样风险程度的依据因其作用不同而不同:在实质性测试中,确定审计抽样风险程度的作用在于分解检查风险;在符合性测试中,确定审计抽样可靠程度的作用在于评价内部控制执行及效果,以评估内部控制的可靠程度。因为检查风险包括分析复核风险和审计抽样风险,审计抽样风险与审计抽样可靠程度互为补数。所以,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抽样风险程度根据检查风险和分析复核风险确定;在符合性测试中,审计抽样可靠程度依据内部控制设置调查结果确定。

在实质性测试中,体现审计抽样风险与检查风险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为:

审计抽样风险=检查风险/分析性复核风险

在符合性测试中,体现审计抽样风险与内部控制设置调查结果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为:

审计抽样可靠程度=内部控制设置健全程度

二、审计重要性与审计抽样允许误差

审计抽样允许误差是可容忍误差的组成部分,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重要性是确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依据;而在符合性测试中,内部控制设置健全性程度是确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主要依据。

(一)审计重要性、内部控制可靠程度与可容忍误差。

确定审计重要性的作用在于确认财务报表的公允性,财务报表公允性反映了其使用者需求信息的准确程度,若经审计未发现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弊而造成其使用者决策失误,审计人员因此将面临着被财务报表使用者诉讼的风险。所以,审计重要性标准值体现为财务报表使用者和相关法律允许存在的最大差错额,即财务报表最大容许差错额。

审计重要性标准在不同的审计阶段因作用不同而不同,其中:在业务及账务处理测试时,审计重要性标准的作用在于衡量业务及账务处理错弊程度,以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其标准值是财务报表重要性标准值的分解值或比例值,体现为财务报表公允表达时业务及账户允许存在的最大误差金额。而可容忍误差是测试总体推断结论的预计值。在实质性测试中,可容忍误差体现为财务报表公允表达时业务及账务处理的预计错弊程度,确定可容忍误差的作用在于确定业务及账务处理的抽样允许误差;在符合性测试中,可容忍误差体现为内部控制健全程度下其执行的预计错弊程度,确定可容忍误差的作用在于确定业务及账务处理控制的抽样允许误差。所以,在实质性测试中,重要性标准值覆盖可容忍误差值,可容忍误差值与业务及账户的重要性标准值吻合,并不能超过重要性标准值;在符合性测试中,可容忍误差值根据内部控制设置的调查结果确定。

在实质性测试中,体现审计重要性标准值与可容忍误差值关系的数学公式表达为:审计重要性标准值≤可容忍误差值

(二)可容忍误差与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确定。

确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依据因可容忍误差确定依据和抽样允许误差作用不同而不同。在实质性测试中,可容忍误差由业务及账务处理测试总体预计误差和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组成,而可容忍误差与业务及账户重要性标准值吻合,确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作用在于分解业务及账户处理测试的可容忍误差;在符合性测试中,可容忍误差由业务及账务处理控制有效性测试总体预计误差和抽样允许误差组成,而可容忍误差根据内部控制设置的调查结果确定,确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作用在于分解业务及账务控制有效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所以,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抽样允许误差根据重要性标准值与业务及账务处理测试总体预期误差确定;在符合性测试中,审计抽样允许误差根据内部控制设置调查总体的可容忍误差率与其执行有效性测试总体的预计误差率确定。

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抽样允许误差与测试总体可容忍误差关系、审计重要性限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数学公式分别表达为:

可容忍误差=测试总体预期误差+计划精确限度

计划精确限度=可容忍误差-测试总体预期误差

=重要性标准-测试总体预期误差

在符合性测试中,体现审计抽样允许误差与测试总体可容忍误差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分别为:

可容忍误差率=审计抽样容许误差率+测试总体预期误差率

抽样允许误差率=测试总体可容忍误差率-测试总体预期误差率

=调查总体可容忍误差率-测试总体预期误差率。

三、推进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准则实施的建议

审计署为了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抽样行为,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于2003年制定和颁布了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准则,并于2004年2月1日开始施行。从目前情况来看,审计人员一般仍停留在根据审计重要性进行审计抽样的阶段,未能根据内部控制测评、审计风险因素,实施审计抽样。为了推进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准则的实施,除了加强对审计人员有关审计抽样技能的培训和指导,还应进一步改善审计抽样准则实施的有关条件。

(一)加强其他相关审计准则的实施。

审计重要性判断、审计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测评是确定审计抽样因素的基础,而审计抽样准则的实施以其他相关准则的实施为基础。我国审计机关虽然颁布了与审计抽样相关的准则和办法,如: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则、内部控制测评准则、分析性复核准则、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对审计抽样准则与相关准则内在关系认识不足,相关准则实施不到位,影响了审计抽样准则的实施效果,具体体现为:样本规模确定只考虑重要性因素,不考虑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因素;缺少审计证据量的考核。因此,必须加强其他相关准则的实施。

(二)确定并公布审计机关有关的审计抽样参数。

审计抽样参数不仅是审计抽样方法运用的基础,而且是审计经验与统计学原理结合的产物。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许多国家的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形成了大体相同的审计抽样参数体系,但因国家经济结构、法律结构、行业性质、审计主体社会作用不同,在参数确定因素、审计风险定性标准值方面又有所不同。我国审计机关处于审计抽样实践的探索阶段,因审计抽样经验不足,虽然形成了一些经验数据,但未能形成体系,影响了审计统计抽样方法及其软件的运用。所以,我国审计机关应参考、比较主要国家审计机关抽样参数确定的做法,总结我国审计机关抽样参数确定的经验,确定自己的审计抽样参数体系,并公布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参数。

(三)深化审计抽样技术的研究和软件开发。

篇8

一、风险导向审计概述

1.风险导向审计的定义。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被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评审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因素,并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

2.风险导向审计的程序。

2.1调查了解有关情况,评估确认预期审计风险水平。内部审计人员运用各种方法对被审计单位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如召开座谈会,查阅有关年度档案资料,走访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考察等,以评估确认预期审计风险水平。内部审计人员应注重日常对被审单位基础资料的收集。

2.2对报表进行分析测试、评估固有风险,确定审计范围。审计人员根据报表各项目之间客观合理的内在联系运用分析性测试方法,分析各项目的的比率、趋势来调查导常变动和差异。利用初步调查及永久性档案提供的资料和自身经验,评估固有风险。将通过分析性测试出现异常变动和差异的报表项目,或固有风险评估较高的报表项目列入审计范围,作为审计重点,并编入审计计划。

2.3对审计范围内的会计报表项目分别进行控制风险评估。首先,调查了解有关项目的内部控制结构,分析控制环境,相应的控制程序及会计制度,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内部控制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评估控制风险。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难以进行测试,或按成本效益原则不拟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应将控制风险证估为高水平。

2.4确定检查风险及重要性水平,并据以编制审计方案。

2.4.1根据以上步骤评估得出的量化的审计风险及审计范围内各项目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确定检查风险。通过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可以计算出审计范围内报表项目的检查风险。

2.4.2确定审计范围内报表项目余额的重要性水平。一般实务中,对会计报表总体重要性水平的量化可参考下列指标:①税前净利润的5%———10%;②总资产的0.5%———1%;③所有者权益的1%;④总收入的0.5%———1%。

2.4.3根据已确定的检查风险,确定所需审计数量,编制审计方案。检查风险与证据量成反比,所确定的检查风险越低,限制审计风险以达到期望水平所需的审计证据就越多;反之,检查风险越高,所需审计证据就越少。

2.5实质性审查。在风险导向审计中,通过风险评估,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测试,将查检风险控制在根据已确定的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有控制风险计算出的水平上,以确保审计风险固定在预期水平上。

2.6根据实质性审查结果,得出审计结论。将实质性审查检查出的有错报漏报项目错漏金额同该项目的重要性水平比较,若前者比后者大,则应确认为项目有重要错报、漏报。但同时应注意错漏的性质,若为故意舞弊,涉及合同义务的履行或影响收益变动趋势的,尽管其错漏金额可能未达到重要性水平,也应将其视为重要的错报漏报,在审计报告中加以反映。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财务审计中的具体应用

会计报表审计是企业财务审计的起点和归宿。财务审计主要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及其所展示的经济业务进行审查。按照风险导向审计的程序要求,在财务审计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程序,对被审对象进行风险评估。

1.制订审计计划、编制审计方案阶段。在审计准备阶段应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以评估确认预期审计风险水平,为制订审计计划和编制审计方案,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提供依据。重点对以下情况进行调查分析:(1)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包括所在行业及经济趋势等;(2)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若被审计单位财务处于困境,如无法清偿到期债务、面临诉讼失败赔款、资金周转不灵等,应评定较低的审计风险;(3)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4)被审计单位管理者的履历、处事风格及其变动情况;(5)有关会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会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则固有风险较低,反之则高。编制分析性测试表评估固有风险确定审计范围:(1)分析财务资料各项之间的关系和分析财务资料与非财务资料之间的联系。(2)经济业务的性质与复杂程度。凡涉及现金、存货等实物资产的经济业务的固有风险比不涉及的大;经济业务复杂程度高的固有风险大。(3)相关会计处理的复杂程度。在正常会计处理中易发生错漏的项目固有风险大。(4)项目余额的大小及其变动。余额大或其变化异常的项目固有风险大。(5)确定该项目金额时是否通过评价和判断。通过估价和判断得到的数据,如折旧、预提费用、待摊费用、材料发出成本等,比通过准确计算得到的确切数据的固有风险大。(6)以前年度审计发现问题和报表项目固有风险大。将财务报表分成: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投资与筹资循环和货币资金,分别编制内部控制测试表和风险、控制测试表,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和控制风险评估。对通过上述分析测试确定审计范围的财务报表项目余额按总收入的0.1%进行重要性水平分配,确定检查风险,编制出审计方案。

篇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规定: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审计重要性指出了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中出现错弊问题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审计重要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考虑审计环境、审计资源、审计风险、审计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关注重要审计事项。对于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对同一会计报表的重要性的判断就可能存在差异。重要性概念在审计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确定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用重要性概念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审计计划阶段制定审计总体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注册会计师应当将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过程和结果记录于工作底稿中。在审计计划阶段注册会计师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的要求,必须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初步判断,以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审计计划阶段对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就是注册会计师认为会计报表中可以出现而又不致影响有理性的会计报表使用者作出决策的最大错误金额,即重要性水平。一般来说,这个重要性水平包括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同时也应考虑一些相对而言较小的错报金额累积起来对会计报表造成重要影响的可能性。

(一)重要性水平的数量标准

从审计实务工作的角度,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数量标准,是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即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大小。重要性水平的数量标准是一个经验标准,是注册会计师的经验判断。注册会计师在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和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要求的前提下,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选择重要性水平的数量标准:

1.重要性水平数量标准计算办法的使用范围。注册会计师应以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为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或变动比率等确定会计报表的重要水平。根据国外的经验,以总资产和总收入为判断基础的,其重要性比率为0.5%―1%;即在1%以上的错、漏报会影响信息使用者正确地决策,而0.5%以下的错、漏报则不会影响其正确决策;以净资产为判断基础的重要性为1%;以税前净利为基础的为5%―10%。审计人员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业务性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自身经验等主观判断被审计单位可容忍的最大错、漏报,即重要性数量标准。

一般来说,按税前净利润比例计算的方法适用于利润比较稳定、回报率较合理的企业;按总收入比例计算的方法适用于微利企业和商业流通企业;按总资产比例计算的方法适用于金融、保险或其他资产大而利润小的企业。

国际著名“四大”会计公司使用的数量指南为:(1)税前净利的5―10%(净利大时用5%,净利小时用10%);(2)总资产的0.5%―1%;(3)权益(净资产)的1%;(4)营业收入的0.5―1%;(5)根据资产总额与营业收入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比率,并选取同期会计报表中都最小的重要性水平作为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即最低原则)。

2,如果同一时期被审计单位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当选择其最低值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3.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二)会计报表中错误的性质

会计报表中错误的性质,是审计重要性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是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定性分析。审计人员应根据错、漏报的性质,也就是错、漏报原因判断其重要性。某项错、漏报从数量方面或许并不重要,但就性质而言可能是重要的。具体来说,金额相同的情况下,以下几种错报与漏报对信息使用者的影响更为重大:(1)舞弊或违法行为造成的错报与漏报;(2)可能影响履约义务的错报与漏报;(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与漏报;(4)不期望出现的错报与漏报,如现金和实收资本账户若出现较小错报与漏报,也应引起相关利益者的高度重视。注册会计师应根据错报产生的原因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并考虑该项错报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影响,作出自己的专业判断,确定错报的性质是否重要。

二、重要性水平的分配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是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表示审计意见,所以注册会计师在对重要性作出初步判断之后,确定各账户余额重要性水平的过程,就是审计重要性的分配过程,即将审计重要性水平分配为每一个账户可容忍的错报金额。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分配办法,具体分配各账户余额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运用许多专业判断,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被审项目的重要程度。被审项目愈重要,分配的重要性水平就愈低。

第二,被审项目出现错弊可能性的大小。被审项目出现错弊可能性愈大,分配的审计重要性水平就愈低,以便降低审计风险。

三、重要性概念在审计实施阶段的运用

重要性概念在审计实施阶段的运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二是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一)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中,一般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在抽样审计的情况下,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判断审计证据充分性(证据数量)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重要性水平愈低,所需的证据数量愈多,重要性水平愈高,所需的证据数量愈少。

注册会计师在运用抽样技术进行审计时,存在两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即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非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抽样中必须根据计划的审计重要性水平,合理确定审计抽样的样本量,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

性,提高审计外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施阶段应根据审计目标,考虑影响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各种因素,合理确定审计程序,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

在确定拟实施的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则审计风险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采用的审计程序进行必要的调整来控制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1.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追加控制测试程序,以降低对控制风险的初步判断水平。

2.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期将检查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四、重要性概念在审计报告阶段的运用

注册会计师审计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审计实施阶段工作后,汇总所有审计过程中的审计差异即形成审计结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是形成审计报告重要前提。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这些审计差异在性质上是否重要,即是否属舞弊或违法行为;二是这些审计差异在金额上是否重要,即是否超过审计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实施阶段工作,发现的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漏报金额有两种情况:一是注册会计师发现的重要错报、漏报已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且被审计单位已调整;二是注册会计师发现的被审计单位尚未调整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漏报。注册会计师应对尚未更正错报的累计额,即汇总所有未调整的错报、漏报金额进行重要性水平评价。同时考虑期后事项、或有事项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考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尚未调整的错报、漏报金额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考虑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

篇10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风险导向审计;运用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和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正确运用审计重要性,2010年中注协为了体现与国际接轨,重新修订了与重要性相关的审计准则。即《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51号-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本文结合上述两个准则探讨重要性在风险导向审计中的运用。

一、审计重要性的概念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第三条规定: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通常从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角度阐释重要性概念。对于重要性概念可能以不同的术语解释:(1)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做出的。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是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2)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3)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做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

二、风险导向审计中审计重要性的运用

(一)计划审计工作时重要性的确定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第十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定情况,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还应当确定适用于这些特定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一个或多个重要性水平。原因是这些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尽管其发生的错报金额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合理预期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

如何确定重要性水平呢?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时,应当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的因素有4个,首先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其次是审计的目标、再次是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最后是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在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时,还应将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相结合。

在审计开始时,我们要关注的主要内容是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首先必须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具体做法是先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财务报表要素;是否存在财务报表使用者对特这会计主体特别关注的项目(如使用者可能更关注利润、收入或净资产);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如果被审计单位仅通过债务而非权益进行融资,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更关注资产及资产的索偿权,而非被审计单位的收益);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以及基准的相对波动性。例如,对以营利为目的制造行业实体,可能认为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的5%是适当的;而对非营利组织,可能认为总收入或费用总额的1%是适当的。注册会计师应当选择一个相对稳定、可预测且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正常规模的基准。根据2010年最新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只要选择合适的基准、适当的比率,二者相乘可直接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除了从数量方面考虑外,在某些情况下,错报的金额相对较少也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另外,在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时还应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2001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联合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BS)将审计风险模型修改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需要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考虑重要性和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金额大小)越高,需要关注的审计范围小,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需要关注的审计范围大,审计风险越高。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也是反向变动关系。由于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存在的这种反向关系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将要执行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所以注册会计师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二)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及对重要性的修改

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第八条可看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目的是旨在将财务报表中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并非简单机械的计算,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并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这些了解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过程中得到更新);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根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做出的预期。审计实践中,通常以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作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如果是经常性审计,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项目总体风险较高,则选择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

50%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如果是经常性审计,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项目总体风险较低,则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另外,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确定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也是评价所测试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是否重要和重大的标准。比如确定的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是100万元,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为50万元(100万×50%)。假设某账户的金额为60万元,由于60万元>50万元,所以该账户是重要的账户。为进一步确定该账户是否为重大的账户,要考虑与该账户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在审计过程中,由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注册会计师获取新信息,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的了解发生变化等原因,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修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如适用也将修改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三)在形成审计结论阶段运用重要性

形成审计结论阶段,为了评价已识别的错报对财务报表和对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的影响,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51号-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的要求,应使用整体重要性水平及较低的重要性水平(为了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或披露而制定)。此时除考虑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还应评价未更正错报的影响,对错报事项及时与适当层级的管理层沟通。

三、小结

审计业务是一种保证程度高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要求,认真学习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和第1251号,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在计划审计工作时确定重要性;审计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并随着审计工作的开展判断是否需要修改重要性水平;在形成审计结论阶段恰当运用重要性水平来评价已识别的错报。正确运用重要性以设计有效的审计程序,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