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棍术基本功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13 17:4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武术棍术基本功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武术棍术基本功教学

篇1

一、研究目的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武术的长期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自卫能力。

二、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通过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发现学生在武术拓展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兴趣衰退现象和自身防卫能力实际提高有限的情况。

(二)实践法

通过让学生在武术拓展训练中实践自己的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结果与分析

(一)培养学生兴趣的持久性

首先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从当年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少林寺》,到现在甄子丹的《叶问》。学生们已经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在工作中的问题是如何让孩子们保持这种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化为他们习武的动力。练过武术的人都知道,武术是一种长期的,需要大毅力进行下去才会有收获的运动。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还未成年的孩子,如何让他们自觉自愿的练习成了一个大问题。我们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环境和氛围不够好的缘故。

我们先来谈谈如何制造氛围与环境。武侠片里的音乐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当年黄飞鸿里的《男儿当自强》在我们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完全可以将之加以利用,在声效方面给学生们创造一个像电影黄飞鸿里片尾结束时的那种气氛,使学生们乐于学习武术。

除了好的音乐,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战争文化,就是阵法。我们的五千年的文化给了我们繁多的阵法种类,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从最简单的一字长蛇阵开始到两仪、三才、五行、八卦逐渐深入。既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们的组织纪律性。阵法这种独特的体系会进一步吸引学生,使他们对武术的练习更有兴趣和激情。

练武首先是从基本功开始的。武行内常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作为一位负责的体育教师,我们肩负的不只是交给我们的学生们一个武术套路。更要让他们在武术的学习中能够受益终身。但是基本功的锻炼是个长期的、枯燥的、毫无乐趣可言的过程。孩子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无法长时间对某一项运动保持长久的兴趣,作为一位体育老师,我们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进行武术基本功训练的积极性。这就是我下面要谈到的化基础训练为小型比赛项目的原因。

所谓小型对抗赛,就是同时安排两人以上,十人以下的学生分组进行基本功对抗。基本功的对抗内容可事先进行系统规划。比如,可以由10个俯卧撑、30次蹲起和50次跳绳组成一次基本功训练对抗内容。我们还可以通过限制完成时间来不断提高难度,使学生觉得它更有挑战性。我们平时让学生正常做这些基本功锻炼,他们肯定是出工不出力或者是偷工减料地来完成,我们也没精力监督每一个学生的动作。但是将枯燥无味的基本功训练变成比赛,不仅学生自己做好的主观能动性会大大提高,而且为了获胜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和对手。这样我们的基本功训练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这种小型对抗赛的比赛内容很适合在阳光体育活动中进行开展,因为它组织灵活,内容多样而耗时短。并且对场地的要求较小。

(二)自身防卫能力实际提高

基本功虽然是武术的根本,但它毕竟只是武术中的一部分而已。下面我们要说的就是武术教学中的第二大问题,那就是武术套路教学。但是现在的很多学生都对武术套路不感兴趣,认为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也就是武术教学难以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武术套路是武术的练法,它的本意是让练习者通过不断的套路练习使练习者对套路中的武术动作更加熟悉。但是国内的武术套路练习在现代的社会中遭到了普遍的质疑,认为是花架子。实际上武术本身是由两部分组成,即练法与打法。我们的老师就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顾虑所以只教练法不教或少教打法,但是事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和多源性。我们更要在教学中注重武术的实战性和击技性,使我们的民族尽快地从肉体到灵魂都强大起来。

当然,我所提倡的打法教学是在武术套路的基础上加以变化,使其更加简化。将实战和套路练习结合起来,在练习武术套路的同时进行一些实战培训。如,教师在学生面前交错放置三到五个沙袋,让学生在前进过程中对沙袋进行击打。或在学生身边放置一圈沙袋让学生不断对沙袋进行击打,锻炼学生的打击速度和力道。除了击打方法外,武术中身法也是重要的一环。通常的身法训练如梅花桩、九宫步等太过繁复,不宜于学生快速掌握和运用到实战当中。如果能在上两种击打训练的基础上在学生的脚边设置上一些障碍物,当学生熟悉这种训练后,再改变障碍物的布局使难度再次提高。当学生可以在击打沙袋的过程中进退自如的时候,就是我们大功告成的时候。

关于武术器械的教学,我不建议学生进行对抗训练因为它十分危险。但是器械练习是武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在以强身为本、实战为辅的方针指导下。我个人建议器械训练将基本功训练放在第一位,器械套路放在第二位。至于器械的选择上我认为长棍是不错的选择。棍的普遍性决定了它的实用性。

对于棍术的基本训练,我建议以力量训练为主,技巧训练为辅。先来说力量训练,我们可以让学生双手持棍成马步站立;然后让他们用棍子去挑动一只空水桶。教师的任务是不断计数,并在适当的时候向桶里加水来提高水桶的重量。然后让学生持一加重的长棍进行劈棍训练和刺杀训练,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并校正他们的姿势。

篇2

国家武术一级裁判员,参加过全国、内蒙、包头市武术裁判工作,担任过裁判员、套路裁判长、副总裁判长等职务,是内蒙古武协、包头市武协委员;个人简历被入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人物卷;“中国民间武术家名典”、“中国当代气功全书”等。

著作有:远方出版社出版的《七色光》;人民体育出版社和台湾大展出版社出版的《道家玄牝气功》。许多作品在《武当》、《气功与科学》、《气功》以及养生保健性杂志上发表,为《包钢报》、《包头日报》、《包头晚报》也经常撰写文章。论文《气功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探讨》获多家中国气功研讨会“科学进步奖”。《练气功防治青少年近视实效》一文受到教育界、医学界的关注,纷纷致函索取练功资料。

1973年开始从事少年儿童武术教学和训练工作,数十年来为内蒙、包头培养大批武术人才,许多学生考入大专院校。还担任包钢老年活动中心太极拳、气功教练。被包钢、包头市授予“自学成才”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47、朱花桂,1949年1月生,湖南邵阳市新邵人,1976年山东省体育运动学院毕业,现任湖南邵阳武当武术学校校长兼总教练。并得武术名师指点传授。几十年以来,在武学、武术理论研究的殿堂中不断求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运用自然法则及辩证观点透析了传统武术的起源与发展,传统武术的训练过程应遵循的法则。力争避免当今武林在一些错误观点的指导下将传统武学引入岐途。

几十年来,在武术训练、武学理论研究、人体运动学、体育锻炼等等方面颇有心得,并发表有《论国术》、《论国术之使命》等数十篇论文。

48、杨群力,1953年3月出生于湖北郧县,大学学历,1977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武术专业。

自1985年起担任湖北省郧阳地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校长;1989年起担任湖北省郧阳地区(现十堰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1983年起担任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理事;1981年起担任湖北省武术协会委员;1984年起担任郧阳地区(现十堰市)武术协会副主席;1995年起担任湖北省武术学会委员;1993年晋升为国家高级教练,同年列入《中国武术人名辞典》;1995年经国家体委晋级考核批准为国家级武术裁判,1998年度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高段位评审委员会批准,授予“武术七段”称号。

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武术内涵;武术精神;教学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0;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74-0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武术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术教学训练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武术运动频繁出现在体育教材中,其价值性日益凸显,武术在提升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小学体育武术教学训练中存在诸多问题,学生未能真正把握武术内涵,武术精神没有渗透到武术教学中,严重影响了体育训练的开展。武术不仅能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在武术教学实践过程中融入武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把握规律,彰显武术内涵

1. 教学规律

教学规律是指在教学中客观存在的、稳定的,对教学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规律。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环境因素和各项条件复杂多变,教师要把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体育教学规律,并根据教学实际需求设计课堂教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和把握教学规律,并将教学规律运用到教学中。武术教学是训练学生专注性、强化学生思维的一项活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保证学生愿学、乐学。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发挥着引导作用,教师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组织安排好武术教学活动,组织好课堂纪律,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武术、学习武术,体味武术精神的内涵。这是武术教学中教师作用的具体体现,把握体育教学规律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在学习“旭日东升”抱拳礼时,教师集结整理好队伍,检查好学生人数,顺势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抱拳礼。学生认真听讲,识记。教师做完整示范,同时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边看边识记。教师示范后学生掌声不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学生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分解动作要领,对动作起势作详细要求:动作利索,按照拍子,步调须一致,并进行分组训练,根据动作特点进行八拍训练。在分组训练时,教师要求学生面对面,将同学作为镜子,一个动作结束后,对面同学提出改进意见。这样的训练方式抓住了学生爱表现的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学生认知规律

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在武术教学训练中,教师要运用注意规律,创设含有武术精神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代体育课堂,不仅是简单讲解动作和传授知识,更是文化的传承。发展体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热爱自然的人、勇于超越自我的全面发展的人,而武术精神的内涵则是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体育精神和武术精神的内涵是一致的。武术运动既能强身健体,磨炼意志,还能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因此,教师在武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同时强化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设计教学,教学内容不能太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武术教学要循序渐进,扎实推进练习。在学习“武术的简介和基本手型”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动画,提出思考问题:什么是武术,你了解哪些武术流派,学习武术有什么作用?现在的学生接触面较广,对武术有基本的了解,学生边看边思考,然后总结出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及时总结中华武术内涵及作用,让学生对武术有较全面的了解。

二、讲练结合,体现武术价值

1. 创设体验情境,磨炼意志

武术是一种直观性、体验性强的运动,良好的体验情景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音乐等创设教学情境。日常武术教学活动枯燥,是简单动作的叠加,学生不愿参与其中,而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可通过游戏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武术价值。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分组比赛,在比赛中让学生体验竞技体育的乐趣,同时领会武术知识和技术要领。学生学习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自卫,对身体发育也有积极的作用,还能磨炼学生意志。现在学生独生子女偏多,大多娇生惯养,意志力薄弱,遇到问题不能独立解决,易出现心理问题,武术训练能克服学生的诸多心理问题。将武术精神渗透到武术教学中,既是新时期体育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需求。一位体育教师上武术教学课,没有直接引入学习内容,而是先播放了一段爱国影片《叶问》。看完电影后,教师问学生:“看完影片,谈谈你对武术的理解。”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武术是一种力量,它能保护自己和别人。”有的同学说:“武术是一种正能量,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帮助别人。”还有的同学说:“武术虽然是一种武力,可是中国的武术还包含着武德,包含着仁爱。”然后,教师进一步总结武术内涵和精神。学生通过看电影总结出武术精神,这样的教学比直接灌输效果要好得多,带给学生的震撼更强。

2. 持续力量训练,强健体魄

武术理论知识是基础,它为动作学习奠定基础。武术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武术内涵、武术作用、武术基本动作等。武术教学训练中,教师要重视理论的传授。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力量训练。武术学习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有的拳法、腿功、棍术、剑术都要由基本的练习开始,如上步、弓步、马步的练习。这些练习就是要加强学生身体的稳定性。如果不能扎实练好基本功,那么武术训练的价值就不复存在。很多武术动作需要反复训练,内容单一,枯燥乏味,且有的学生对知识要领的掌握不很到位,动作容易做错。这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要不断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记在心中。持续的力量训练,学生不仅能掌握技术要领,逐渐领会武术动作的内涵和精神,还能增强学生身体的抵抗力,强壮体魄。通过这样的讲练结合,训练效果大大提升。

在讲“武术的三种手型、三种步型”时,教师先对三种基本手型和步型进行基本理论讲解,然后进行训练。在练习出拳时,教师没有让全体学生练习出拳,而是全班成圆形队伍站立,先由教师喊口令,学生照做,对做错的同学,教师罚其喊口令,依次推进。教师巡回监督,纠正学生的不当行为,同时讲解练习方法及步骤。在学习其他手型和步型时,也用这种讲练结合的方式,极大增强了训练效果。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还举行一对一耐力对抗赛,小组之间、同桌之间进行对抗,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力量王”,并对冠军进行奖励。这样的力量对抗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了乐趣。

三、规范套路,培养武术道德

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基础,将攻守进退、刚柔虚实、动静疾徐等运动变化规律变成整套练习形式。武术套路学习必须坚持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相结合的原则,对特定的武术动作统一要求,规范动作,明确要领。武术套路教学的直接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套路是武术的精髓,武术套路主要包括弹腿、冲拳等,它是武术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的成果。传统武术教学套路陈旧、内容单一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扎实推进学生基本武术功底的培养,从扎马步、压腿、踢腿、基本手势等入手,由易到难,逐渐推进。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必须规范套路,创新武术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武术道德,这样的武术训练才是科学的、有效的。一位体育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基本武术套路时,没有像其他教师一样一味灌输理论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武术功底,让学生扎马步,同时,还为学生讲解霍元甲、陈真、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人的事迹,让学生感受武术大师的爱国精神和武术品德,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情感。

四、结束语

武术教学训练对克服学生不良习惯有较好的作用,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好习惯,武术教学能矫正学生存在的缺点。在武术教学中,要在把握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彰显武术内涵,体现武术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武术道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 教学艺术; 语言; 目光; 举止; 情绪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94-001

语言艺术在课堂中运用的最为广泛,在体育课堂里也不例外。例如低年级学生在集合排队时有时会互相拥挤,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会因为着急而乱喊乱叫。针对这一现象,我会把学生先分成四路纵队,然后把这四路纵队分别编成“小老虎队”“小狮子队”“小熊猫队”“小斑马队”,还把每个队里的同学都编有特定的编号。这样一来,学生从心理上乐意接受,再集合的时候,老师就说:“看哪一队的小动物能最先找到自己的家?”加上老师的表情,语言提示,可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这样一来,便于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在课堂里,除了运用到语言艺术,还会涉及到教师的目光、动作、情绪等教学艺术。只要教师在课堂里抓住这几个教学艺术,并能及时地运用到课堂中,从而使得45分钟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效。

一、运用目光传达出的语言

人们形容眼睛时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会说话的眼睛”等等,这说明人的眼睛具有很强的心理交流能力和非同寻常的表现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绘声绘色讲课的同时,也离不开目光的运用。因此,目光也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非语言技巧。所以教师要学会运用目光技巧,让眼睛说更多的话,传更多的情。

以下几点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目光技巧的例子:

1.用目光吸引学生的注意

体育课大多数是在室外进行的,由于在室外,学生会觉得没有约束感,个别学生还会违反课堂纪律。此时,教师如果运用语言管理,虽然也能起到教育约束学生的作用,但同时也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批评上,这样反而分散了更多学生的注意力,无疑影响到了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而如果教师运用非语教学技巧去教育学生,情况就会发生改变。例如对于调皮,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这时目光交流就派上用场了。教师此时可以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着他,因为在教师严肃目光的注视下,学生自然而然意识到老师是在用目光提醒他、批评他,从而让他感到惭愧而重新投入到训练中。

2.对不同的学生要运用不同的目光技巧

而对于那些素质较好并能按时完成练习的学生,教师要多用亲切、信任、期待、肯定的目光,这样有利于这类学生在练习中充满信心,以便于更加出色地完成动作。那些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用热情、鼓励的目光,不能用冷漠和不屑一顾的目光。

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能适时、恰当地运用好目光艺术,照样可以使课堂变得轻松而有效率。

二、让每一个举止都成为学生的动力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对于体育老师来讲,身教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教师良好的体魄,优美的示范动作,强烈的责任感,这些都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更像舞台上的音乐指挥者,要用自身的手势、姿态、站位、面部表情等来调控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用这几种方法来沟通师生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

在课堂中,老师的举止是需要和课堂相结合的。从最初吸引学生到学生愿意模仿教师,都需要把优秀的课堂内容和老师的表率相结合。而新奇的刺激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课堂上适度给学生“自”和“自由度”,让他们动脑筋,边想边练,去尝试、体验,并与同伴切磋琢磨,互相交流,逐渐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起参与学生们的活动中,和他们一起创新、探索和发现。例如上小学三年级课,内容是身体基本活动和武术,将一组过花桩、独木桥、爬竿、过软梯等和武术中的拳术、棍术组合起来,编成“上花果山”的故事情节,教师和学生一起边学边练,边唱边模仿,和学生一起创新、一起学习。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们在想象中既学会了动作,又体验克服困难的精神,师生关系和睦,教学充满乐趣。

教师在运用非语教学技巧时,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举止姿态要符合教学内容,把举止姿态和语言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达到智力和体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三、以情绪引感

教师的情绪是教师人格力量的展现。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由于体育课在室外进行,外界干扰因素比较多,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各种情感充分流露,各种思想问题不断出现,导致其情绪变化很快。这时,教师的情绪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显得很重要,教师要以饱满、乐观、热情、向上的情绪去面对学生,亲近学生,感染学生,不能把低沉、恶劣的情绪带进体育课堂,更不能对学生闹情绪。教师的不良情绪和不规范的示范动作反过来又会影响学生的情绪,若学生看到教师做示范动作都显得力不从心,就会对所学知识信心不足。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以良好的情绪去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教师乐观的情绪决定于舒畅的心境和对体育教学的热爱,只有热爱体育教学,才会在课堂上有舒畅的心境,只有在心情舒畅时,才会有乐观的情绪。面部表情是人的情感体验时的外部表现,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有效手段。让形象说话,同样可以唤起学生的感受力。所以,体育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运用表情艺术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换句话说教师应该用自身的正能量去带动学生的正能量。例如教师在讲刘翔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时,要喜形于色,还要表现出对运动员的喜爱,对刘翔夺冠表现出民族自豪感的样子,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