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临床案例范文

时间:2023-11-13 17:4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护理临床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腔护理临床案例

篇1

关键词: 口腔护理 说课 设计

说课是指讲课教师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在一定场合说说某一教学课题打算怎样上,以及为什么打算这样上的教学分析及其理论依据。说课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说教材、说学法、说教法、说教学程序。下面谈谈口腔护理的说课设计。

1 说教材

1.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口腔护理是四年制中职护理《护理技术》中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该内容不仅是第五章(病人的清洁护理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该操作也是二十二项操作中临床应用较广的一项。该节内容包括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及保健指导,一般的口腔清洁法,特殊的口腔护理法。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掌握口腔护理法。

根据教学大纲及临床实践,笔者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重组:(1)增。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上是根据病人口腔的酸碱度来准备漱口溶液的,所以在课前发给学生口腔“pH”试纸。(2)调整。将教材中“口腔卫生保健指导及协助病人口腔清洁法”作为自学内容,同时给出思考题。(3)突破。对教材内容高度概括,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出条理清楚、将知识点巧妙联系起来的板书,如将口腔护理的目的与常用的漱口溶液有机地结合起来。

1.2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及临床需求,设定以下的目标。

1.2.1知识目标

阐述口腔卫生的保健指导;熟悉口腔护理的目的;掌握常用漱口溶液及临床作用;掌握口腔护理注意事项。

1.2.2 技能目标

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正确实施口腔护理。

1.2.3 情感目标

关心和尊重病人,具有“爱伤”观念。

1.3 教学重点、难点

给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需要准备漱口溶液,漱口溶液种类较多且临床作用不同,需要根据病人口腔不同的状况来进行正确选择,这是重点。进行口腔护理时,要求牙齿的每一面、舌面、硬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擦洗,这是难点。结合教学大纲及本节的具体内容把常用漱口溶液及临床作用,正确实施口腔护理作为重点;把口腔护理擦洗顺序作为难点。

1.4 课时安排

该内容共2课时,第1课时,主要以自学、讲授点拨、讨论、示教为主,第2课时,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本说课设计是针对第一课时的。

1.5 教具准备

口腔护理用物、多媒体课件、VCD教学片、模型人。

2 说学法

我校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的自觉性不够,厌学、怕学的现象相当普遍,但学生好奇心很强,兴趣比较广泛。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一方面要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中等职业教育留有较多的自学时间,也就是说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于课前、课后布置各种思考题、各种参考书供学生自学,监督其完成,并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案;另一方面,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必须主动地学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更主要的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慢慢地养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现状及临床需求,综合地运用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总体上的思路是:“感知――理解――模仿――迁移――运用”。具体讲是采用讲授点拨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演示法等方法,穿插现代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4 说教学程序

4.1 课前安排。

组织学生观看“口腔护理”VCD教学片。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口腔护理操作有一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给出课前思考题:如何做好口腔卫生的保健指导?要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补充,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扩大学生学习的范围及视野,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自学的习惯。

4.2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口腔溃疡图片,创设“假如你们面对病人会怎么办”的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采取护理措施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让学生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4.3 讨论。

围绕着教学内容给出讨论题:①我们口腔中有没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为什么没有引起我们(健康人)口腔发生炎症、溃疡、口臭?②口腔护理的对象是什么?③口腔护理的目的?这些讨论题层层深入,前一讨论题为后一讨论题作好铺垫。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满意的答案。这样设计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因能总结出正确的答案而获得乐趣、成就感,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

4.4 讲授点拨。

这一程序任务是突出重点,分解难点。第一步围绕着“如何选择漱口溶液”展开讲授点拨,把口腔护理的目的与常用的漱口溶液联系起来。第二步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思考:在临床上,又是如何选择漱口溶液呢?巧妙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请同学把课前发下的“pH”试纸拿出来,通过实验感受口腔内的酸碱度。结论:临床上根据酸碱度选择漱口溶液。上述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步步深入,培养寻找事物之间联系的探究精神。第三步围绕“口腔护理擦洗顺序”来讲授,这步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按一定顺序进行操作,避免遗漏。

4.5 讲授演示。

设计一典型案例,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口腔护理。第一步:分解操作;第二步:按操作程序一气呵成。除了注重操作的流程外,护理操作用语及非语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在示教中得以充分地体现。这样设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第二课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而且通过教师对模型“安妮”的关心与亲切交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爱伤”观念的培养。

4.6 板书设计。

设计的目的突出重点、难点,显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4.7 归纳总结。

对照教学目标,让学生来总结,布置下节课的安排。

篇2

【关键词】护理专业;口腔护理;基本操作法

1教材分析

1.1使用的教材

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护理技术》,该教材以打造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为原则,强调培养学生过硬的护理实践技能,专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使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1.2教学内容

口腔护理出自本教材的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中第一节部分。《基础护理技术》包括的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护理技术》是所有护生学习其他临床护理课程的基础也是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必备。《口腔护理》不仅是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该操作也是22项基本操作中临床应用较广的一项。

1.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方面熟悉义齿的清洁与护理,掌握特殊病人的口腔护理。能力方面让学生学会义齿的护理,能够为特殊病人做口腔护理。情感方面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以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1.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护理专业相关的操作,并且高职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因此,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既是本次课的重点也是本次课的难点。

2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2013级高职护理班的学生,课前经过调研,对她们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医学基础课,对口腔的解剖和生理功能都有所了解。并且他们是初中毕业,那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有她们是护理系的同学对于护理学的基础课尤其是护理操作充满了学习的兴趣,好奇心也较强,善于模仿。这些特点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是她们还未涉及临床护理各学科,对许多疾病的知识不是很了解,例如,学习血液病人的口腔护理时,要求动作轻柔,他们就不能够理解,其次,学生们的临床护理思维模式还未建立,针对这些不足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补充介绍相关疾病的医学知识,进而引导他们按照正确的护理学知识体系思考问题;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日后走上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教学方法

3.1教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在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基础护理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提高本次课的教学效果,因此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启发法以及体验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学生来说,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重要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来学。讲授法使教师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协作关系体现的淋漓尽致。演示法,利用图片直观的演示、激发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启发法,让学生相互讨论,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实践的愿望。

3.2学法

为了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节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思考评价法,让学生从思考中学会学习;自主探究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观察法,让学生学会观察,掌握操作的要领和细节;互动学习法,示教以后注意师生互动,让学生上来回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

4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利用90分钟完成教学目标。首先,第一部分,启发教学,激发讨论,导入新课,需要5分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通过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先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最后想寻找答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进入今天新课的内容。接着,第二部分,提炼精髓,理实结合,讲授新课,大概要45分钟。展示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提炼学生需要掌握的五大知识点:口腔常用漱口溶液、义齿的清洁与护理、特殊口腔护理的评估、注意事项及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对于重难点的突破将采用如下的教学的流程:讲授过程结合多媒体图片及实物,让同学们对一些没有接触的物品有直观的认识,例如,口腔常用漱口溶液、口腔护理评估的用物在讲解的时候配合图片和实物,便于同学们认识、理解、记忆。第一次示教让学生对口腔护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下面再将操作过程提炼,用一下简洁的关键词将整个流程串连起来,这样学生记忆起来就方便许多,为了加深关键流程的记忆和理解在第二次示教之前会针对关键流程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要数棉球的个数?为什么不是血管钳去夹取治疗碗内的棉球呢?操作中动作要求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疑问再进行第二次的示教,示教过程中注意讲解、答疑,使同学们能够尽快的掌握新的知识。然后,第三部分利用35分钟进行个人回示,分组体验,自我评价。在这个练习阶段选择一些学生上来回示一些关键动作,比如,用血管钳、镊子挤棉球,开口器的使用方法,及时纠错,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接着会让学生分组练习,先仿真再全真,即先在模型上做,然后同桌之间互相练习,最后选一些代表上来就口腔护理后的感受和为病人做口腔护理时的注意事项上做一个自我评价,当然老师的总结和纠错贯穿于整个过程中。最后的5分钟,复习小结,课后习题,布置作业。进行内容小结,可以让学生对于整节课的内容有一宏观上的认识,通过几道选择题如护士资格考试复习题,既可起巩固新课作用,同时还可测试本次课的教学效果。通过案例分析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布置作业:习题集同时明确下节实训课练习内容,督促学生重视练习,为下次实训课做准备。

5资源整合

在准备教学阶段,充分利用资源收集、整合。校内资源主要是来源于各老师之间的交流,以及校内比赛的不断总结的经验;行业资源主要是社会实践,临床行业前沿及其他的合作院校提供的信息;信息化资源,是通过网络学习,得知最新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成果。

6教学反思

本次课通过前面理论课所打下来的基础,上起来比较容易,学生容易理解并记住,演示效果较好。纵观本节课,觉得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岗位技能,结合临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忽略了由于学生多,导致纪律难以维持;课堂时间短,学生练习不熟练等问题。综上,为了提高下次课的质量,做了如下的改进措施:将学生课堂表现记入平时成绩,并且增加课外开放时间。

7结束语

篇3

【关键词】护理教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ICU病房患者中抽取110例作为观察组,女性45例(40.9%),男性65例(59.1%),年龄30-72岁,平均(49.2±1.5)岁;病史1-87d,平均(32.9±0.8)d;将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100例作为对照组,女性40例(40.0%),男性60例(60.0%),年龄30-71岁,平均(49.3±1.6)岁;病史1-88d,平均(33.0±0.9)d。2组在年龄、营养状况、原发病等基线资料上无统计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患者均应各种原因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在48小时以上,签署知情意向书;②排除标准:机械通气48小时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资料不完整患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平喘、止咳、纠正酸中毒、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处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如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进出病房动作轻柔,提高舒适度和睡眠质量;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后即刻通知医生并帮助处理;及时告知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介绍疾病治疗案例,消除恐惧感;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结构,保证每天摄入营养均衡,增加机体营养,促进康复;观察组则在护理前对从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教育培训,内容:患者的口腔、护理,呼吸机使用结束后的杀菌、消毒措施,如何正确使用和护理呼吸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呼吸机管路的更换等。邀请专业护理人员、呼吸机治疗专家,围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讲解,时间为三个月。培训方式为实际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授课结束后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讨论。由老师负责解答疑难困惑,护士长或工作经验丰富者指导,便于纠正不良的工作行为。培训结束后,护士长对其进行考核,并详细记录相关的护理问题,比较、分析护理教育前后的认知情况。

1.4判定项目

首先统计两组护理人员认知率,以洗手、气道湿化、口腔护理、肠内营养、正确吸痰、气囊护理、呼吸机装置管理等;然后统计两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标准:发热,温度在37.5度以上;病原学检测可见新感染;X线检查显示肺部有浸润性病灶;气道分泌物增加等。

1.5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软件包SPSS18.0分析文中数据,认知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属于计数资料,用(n,%)表示、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认知率分析

观察组护理人员认知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差异(P<0.05)。

2.2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析

观察组出现7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4%。对照组出现15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5.0%,有统计差异(x2=4.166,P=0.041)。

篇4

【关键词】 高位胸椎肿瘤;前路切除;钢板内固定;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136-02

高位胸椎包括胸1-胸4椎体,手术风险难度较大解刨部位特殊复杂,椎体的部位深前有胸骨纵隔阻拦,后方有肩胛骨阻拦。该肿瘤的部位会导致脊髓压迫症状,严重可导致瘫痪和死亡。手术切除肿瘤可减少脊髓的压迫症状,改善神经症状提高生活品质增加生存率。对7例胸椎前路减压肿瘤切除钢板内固定术患者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7例,女2例,男5例,年龄在19.5-55.0岁,平均年龄37.3岁,病程2-6个月,平均4个月。临床表现程度不同的肩部、胸背部疼痛,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不全瘫2例,全瘫1例,无明显诱因所致4例。术前Frankel分级评定A级4例,D级2例,E级1例。病变部位胸2椎体2例,胸3椎体3例,胸4椎体1例。肿瘤类型:转移性肺癌1例,骨巨细胞瘤4例,嗜酸肉芽肿2例。术前常规进行胸片、CT、ECT、MIR检查。

1.2 手术方法:采用全麻插管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经左或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侧斜切口,下端经过胸锁关节,逐层切开,钝性剥离锁骨骨膜,锐性切开胸锁关节,必要时在锁骨内1/4处截断锁骨,暴露部位。切开椎体前静膜,注意保护喉反神经,向下推开头臂静脉,向外侧牵开颈总动脉,内侧牵开气管食管,暴露椎体。根据性质不同判断切割的面积大小,切除患椎上下椎间盘,保留运动终板切除或刮除肿瘤病灶,采用囊内切除脊髓减压,取髂骨修建后行植骨融合,钢板或钉棒系统固定,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关闭伤口。

1.3 结果:术后随访2-6个月,7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能按照护理要求卧床、翻身及关功能锻炼,伤口为Ⅰ期愈合拆线出院,无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疼痛缓解、双下肢感觉运动及肌力逐渐恢复。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胸椎肿瘤前路减压切除钢板内固定术患者由于病情比较特殊,病程时间长经费不足,心里压力大,对于手术效果术后愈合的成功率怀疑,担心手术失败病情加重。耐心安抚患者情绪,讲解手术的必要性、优点、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介绍成功案例创造舒适的环境及其家人的配合,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术前准备:指导患者术前禁食水、练习床上排便、备皮备血完善术前检查,取得患者的理解及配合,操作时动作轻防止损伤皮肤。

2.2 术后护理

2.2.1 的护理:术后去枕平卧禁食水6-8小时,每2-3小时轴线翻身一次,患者不可自行翻身,保持躯干上下一致,避免脊椎弯曲扭转。如呕吐头应该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导致生命危险。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及干燥减少伤口感染降低压疮的发生。

2.2.2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引流的量、颜色、性质,指导患者深呼吸或轻微咳嗽观察引流瓶中的水波柱波动程度,保持通畅防止肺不张。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导管脱出导致气胸,叮嘱患者不要抓脱以及脱出后医护人员不在时的紧急处理。

2.2.3 生命体征的观察:心电监护及低流量给氧,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生命体征的变化,床边备气管切开包。

2.2.4 呼吸道分泌物护理:术后可能会出现喉部分泌物增加,患者术后因感觉无力、的变化、咳嗽引起伤口疼痛等多方面的原因无法自行排出,严密观察分泌物的颜色性质及量,做好痰培养及药敏检测的准备。必要时雾化吸入,痰液影响呼吸导致缺氧,血氧饱和度下降,处理不及时严重者可有生命危险。

2.2.5 口腔护理:口腔护理对术后患者尤其重要,每天观察口腔内黏膜的情况,对口腔内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选择药物,从而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率,根据口腔的PH值选用漱口液每天2次。

2.2.6 加强营养的支持:术后患者排气后指导多食易消化事物,促进吸收,卧床期间肠蠕动减少可口服温开水及轻轻按摩下腹部,帮助肠蠕动有利于排便。

2.3 康复指导

2.3.1 早期 活动 指导患者床上适当活动肢体,做深呼吸及缩唇呼吸运动,减少卧床时并发症。练习吹气球运动,增加肺动力。双上肢握力器的抓举运动及下肢直腿抬高运动。

2.3.2 出院指导 卧床休息1个月,抗肿瘤药物治疗,3个月复诊

参考文献

[1] 肖建如,贾连顺,袁文.上胸椎肿瘤的手术途径及术式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2001,39(5):352-355.

[2] Atsuro T,Norio K,Hisatoshi B, et al.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 Spine,1997,22.324-333.

[3] 叶招明,严世贵,杨迪生.颈胸段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0,20(5):261-264.

[4] KAM AT AS,FREEM AN BJ,CAIN CM.Lam inated m ulti-seg-m ent rib graft in anterior colum n reconstruction[J].Eur Spine,2002,11(5):465-466.

篇5

关键词: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整体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指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血糖急剧升高,导致高血糖、高血酮、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症候群。DKA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等特点,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休克、昏迷,危及生命安全。本文收集了40例DKA患者资料,探讨整体护理的应用价值,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急诊D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6~69岁,平均年龄(61.87±4.55)岁;诱因:胰岛素中断14例,感染13例,治疗剂量不足10例,精神因素3例。纳入标准[1]:结合临床症状,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同意入组研究。40例患者经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密切监测病情,记录24 h输液量、尿量、胰岛素量等;遵照医嘱给予用药、饮食、生活治疗,定时翻身、测量血糖。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具体方法为。

1.2.1快速补液 入院评估病情,快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及快速补液。在中心静脉监护下调节输液量、速度,早期1~2 h给予1000~2000 ml生理盐水,随后2~6 h给予500~1000 ml生理盐水,严重脱水者,24 h输液6000~8000 ml,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1.2.2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 主动与患者交流,科学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鼓励其表达出内心感受,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起因、表现、危害、治疗方法、配合要点等,提高其认知水平,避免误听误信。介绍治疗成功案例,增加患者康复信心,缓解负面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指导患者制定饮食计划、运动计划,教会其正确测量血糖、注射胰岛素,通过病友相互鼓励和支持,提高依从性。

1.2.3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细菌滋生。清醒患者,鼓励其多饮水,饭前饭后漱口;昏迷者,采用棉球蘸少量生理盐水或3%苏打水擦洗口腔,避免水分过多造成患者窒息。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

1.2.4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饮食习惯,合理安排膳食及餐次,均衡饮食结构,确保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适当。嘱咐患者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低糖、低盐、低脂肪的食物,合理搭配粗粮和细粮,严格监测血糖,避免血糖升高。

1.3评价指标 参考急诊DKA疗效判定标准[2],其中显效:胃肠道、多尿症状完全消失,神志清晰,血压恢复正常,阴离子间隙≤12 mmol/L,尿比重≤13.9 mmol/L,pH值≥7.3,β-羟丁酸

1.4统计学处理 收集84例患者全部数据,建立数据库,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 18.0中对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进行处理,通过(n%)描述计数资料(经χ2检验),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经方差检验),数据比较显示P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对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来讲,观察组患者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常见急危重症,短时间内血糖升高,对各种脏器组织造成损失,加重感染、败血症,严重者导致患者昏迷、死亡,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3]。由于DKA病情严重,且多数患者年龄较大,在治疗的同时应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争取患者早期恢复初始状态。

以往常规护理只重视患者身体恢复,忽视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日常饮食等护理工作,护理质量和效率普遍较低。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基于循证医学、循证护理开展整体护理[4],更加重视患者生物-社会-心理对患者的影响,尽可能满足患者社会、心理、生理、精神需求,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护患沟通,缓解负面情绪,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升,从而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5.00%%,较对照组80.00%显著提高,护理满意率高达100.00%,与对照组85.00%明显上升,说明整体护理应用于急诊DKA中,可提高救治成功率,保证临床治疗效果,获得了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林霞,梁雪芳,王颖,等.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0例整体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93-94.

[2]巩云霞.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整体护理干预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21):8-10.

篇6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9(c)-0089-03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以发热、肝脾大、全血细胞减少为突出表现,伴有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骨髓象中可见吞噬血细胞的异常组织细胞,起病凶险,进展急剧,不及时治疗者病死率高[1]。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及时阻止炎症细胞因子的瀑布样释放和精心的对症护理是成功抢救的关键[1-3]。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早期合理应用抗结核药物是治愈本病和控制传播的前提[4]。2011年7月,第三〇九医院结核四科收治1例重症结核合并HPS的患者,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护理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6岁,主因“间断发热、乏力、盗汗5月余,咳嗽、咯痰、腹胀、水肿近1月”入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8.0℃,脉搏137次/min,呼吸50次/min,血压116/81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差,严重消瘦,贫血貌,端坐呼吸,口唇无明显发绀,四肢皮肤散在小瘀斑;口腔黏膜散在溃疡,可见白色溃疡面;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腹部稍膨隆,肝脾触诊不满意,莫菲氏症(-),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左下腹可见腹腔置管,接引流袋固定良好,引流通畅;阴囊及双足可凹性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3.0×109/L,中性粒细胞(N)93.8%,血红蛋白(HGB)97.7 g/L,血小板(PLT)34×109/L;血沉3 mm/h;生化:白蛋白(ALB)15.3 g/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0.0 U/L,谷丙转氨酶(ALT)51.5 U/L,谷草转氨酶(AST)211.0 U/L,总胆红素(TBIL)19.9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7.6 μmol/L,总胆固醇(CHOL)1.45 mmol/L,三酰甘油2.57 mmol/L,乳酸脱氢酶(LDH)850 U/L,血清腺苷脱氨酶(ADA)132 U/L,C-反应蛋白(CRP)14.3 mg/L,Ca2+ 1.69 mmol/L,K+ 3.22 mmol/L,Na+ 127 mmol/L,Cl- 94 mmol/L;凝血:凝血活酶时间(APTT)51.8 s,纤维蛋白原(FIB)0.563 g/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65,前白蛋白(PA)35.6 %,凝血酶原时间(PT)19.5 s,凝血酶时间(TT)34.8 s,D-二聚体119 μg/L;血结明三项示TB快速卡(+);降钙素原(PCT)1.22 ng/mL,免疫球蛋白G 4.78 g/L,免疫球蛋白M 0.25 g/L,超声波检查:肝脾增大,盆腹腔积液。腹水常规:浅红色,浑浊,比重1.022,蛋白定性试验+/-,白细胞38×106/L,单核细胞95%,腹水生化LDH 853 IU/L,ADA134 U/L,Cl- 96 mmol/L,血糖(GLU)5.17 mmol/L,总蛋白(TP)5.1 g/L;腹水结明三项示TB快速卡(+);痰培养G+球菌生长少量,白色假丝酵母菌中量,G-杆菌少量;便潜血强阳性,并可见少量真菌孢子,伴球菌增多。期间行骨髓穿刺及活检。骨髓涂片示:增生活跃,M=69.5%,E=14.5%,M∶E=4.79∶1,粒系各阶段比例大致正常,部分中幼阶段细胞核发育不平衡,多数细胞胞浆颗粒多、粗;红系中幼比例减低,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淋巴细胞比例形态正常,可见吞噬现象;骨髓活检结果:(髂骨骨髓)内见小肉芽样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查显示CD3、GB、CD20、CD56、TIA-1均阴性,CD68及Ki-67为阳性,提示肉芽肿;分子原位杂交:EBER(-),不支持淋巴瘤诊断,不除外结核。

诊断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HPS。治疗上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根据凝血情况每日输注冰冻血浆、人血白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并补充人纤维蛋白原;间断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升高白细胞;在强力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应用对肝功能损害较小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盐酸乙胺丁醇,向患者家属交代不足18岁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家属表示同意后应用左氧氟沙星,应用硫酸依替米星兼顾抗结核及抗感染,予美平、夫西地酸钠、氟康唑等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保护胃黏膜、调整肠道菌群失调及利尿等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神志改变、呼吸衰竭、血压下降,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多巴胺升压,治疗3 d后脱机拔管,治疗10 d后患者体温完全恢复正常,精神好转,全身瘀点逐渐减少,水肿消失,肝功能明显好转,引流腹水明显减少,PLT及HGB逐渐上升;逐渐减少抗感染药物,加用链霉素及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加强抗结核治疗。第20天后,血压平稳,全身瘀斑逐渐消退,患者逐渐自己进食,WBC能稳定在正常范围,PLT及HGB接近正常,凝血功能明显恢复,FIB升至1.8 g/L。治疗近40 d,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2 护理

2.1病情观察

患者重症结核合并HPS,病情危重,临床症状复杂,病程中曾出现呼吸衰竭、血压下降、高热、肝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水肿、电解质紊乱、大量腹水、四肢皮肤散在小瘀斑、口腔黏膜散在溃疡等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体温变化及热型,皮肤黄染、水肿程度,黏膜及内脏出血情况[5],咳嗽、咳痰、腹水情况,还需注意口腔、呼吸道、尿道等感染情况;随时关注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如血常规、凝血机制、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数值的变化。如有异常,随时报告医生。根据病情制订护理计划,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实施护理。本例患者入院初期,体温偏高,严重消瘦,贫血貌,端坐呼吸,四肢皮肤散在小瘀斑;左下腹可见腹腔置管,阴囊及双足可凹性水肿。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症状着重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神志、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皮肤瘀斑、阴囊及双足水肿及引流液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神志改变、呼吸衰竭、血压下降,及时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多巴胺升压,治疗3 d后脱机拔管,精神好转,血压恢复正常。

2.2 加强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

患者WBC减少、恶液质及大剂量激素冲击大大增加了继发感染的危险,因此做好预防感染,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十分重要。入院后安排患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单人间病室,室内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室内温湿度适宜,限制人员探视,准备专用血压计、听诊器、皮尺等测量工具。病室内安放专用注射盘和抢救车。床边交接班时,护士接触患者前一律穿隔离衣、戴口罩,并用消毒剂擦拭双手。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及床单位清洁干燥,预防皮肤黏膜感染,加强口腔护理,饭后、睡前用西比氯胺漱口液漱口,患者入院时口腔黏膜散在溃疡,可见白色溃疡面,经过精心护理在入院1周内口腔溃疡痊愈。

2.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TB是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病原体,又经过呼吸道侵入健康人体而传染的疾病。因此要采取呼吸道隔离。房间经常注意开窗通风,2次/d,由于患者体质较弱,开窗通风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 h,每天用1000 mg/L氯消毒剂擦拭医疗器械、地面、家具、物品1次;患者使用的被服以及便器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后方可与患者其他物品归类清洗[6],患者被服要经常用日光暴晒消毒,患者的用品食具、痰液、呕吐物都要消毒,特别注意患者痰液要吐在纸上或痰盂里,进行焚烧或消毒后倒去。患者使用的呼吸治疗装置均使用一次性无菌用品。

2.4 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预后差,病死率高,加之对该病的疗效和病情恢复信心不足、骨穿和反复的血液检查往往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7]、另外患有重症结核为传染病,病程长,需长期服药,需要隔离,患者易产生悲观、焦虑、消沉、抑郁等情绪。而反复的病情告知及多次有创检查治疗等,患者及家属表现为紧张和恐惧;经济压力及对患者预后的不确定,患者家属比较焦虑、悲观。因此护理人员鼓励、关心、体贴、同情、安慰患者,评估患者的情况制订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并有计划地进行疾病的相关知识的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争取家属和亲友的配合,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用成功案例、其他患者的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鼓励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消除和降低不良情绪反应。让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加速疾病的好转或痊愈。

2.5 营养支持

患者严重消瘦,贫血貌,恶液质,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同时由于患者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出血,在护理上要格外注意饮食护理。入院初期采取静脉营养支持,入院1周后指导患者进食优质高蛋白、低脂、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饮食宜柔软,避免进食生、冷、硬、烫、粗糙、油煎炸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量多餐。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饮食重要性的健康宣教,由医院专业营养师根据患者病情配餐,提供色、香、味俱全且营养丰富,有助于疾病恢复的饮食,鼓励患者进食,患者住院期间体重平均増长1 kg/周。

2.6 对症护理

2.6.1 气管插管的护理 保证气管插管位置的正确,气管插管插入后妥善固定,班班交接、定时检查;气囊充气应适度维持气囊压力在1.57~2.55 kPa。每4小时测1次;正确实施吸痰,保持气道通畅,吸痰前后2~3 min加压给100%的氧,以预防患者吸痰时引起的缺氧现象;加强呼吸道湿化,定时观测患者气道的湿化效果;加强口腔护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对患者每4小时进行1次口腔护理,每24小时更换牙垫、胶布、布带后牢固固定。操作时加强防护,防止意外脱管,患者脱机拔管后每天进行两次口腔护理,认真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糜烂、出血、溃疡等情况,必要时予药物预防口腔感染。

2.6.2 腹腔置管抽液的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观察引流管的情况,防止管道阻塞。在帮助患者翻身及患者变换时,注意调整引流管位置,避免牵拉及误拔引流管[8]。密切观察引流液,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性质、量、味,准确记录24 h引流量,做好腹部皮肤的护理,仔细观察穿刺部位敷料,如有渗湿,及时给予更换,防止伤口感染[9]。防止逆行感染,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妥善固定引流袋,方便患者活动。

2.6.3 高热的护理 患者入院初期一直发热,最高达39.7℃。在给予小剂量解热镇痛剂同时予冰袋或头部冷敷,如出现寒颤必须立即停用。患者因血小板下降而不宜用酒精擦浴,以防血管扩张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患者退热时出汗较多,及时更换内衣、被单等,使患者感到舒适。嘱患者多饮水。监测体温波动及发热时全身情况。患者10 d后体温恢复正常。

2.6.4 出血的护理 HPS患者存在炎症应激、低PLT、低FIB、肝功能损伤,导致凝血酶合成降低以及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常有出血倾向,以消化道、皮肤穿刺部位、肺出血多见[10]。本例患者存在此类情况,护理时密切观察全身皮肤黏膜有无出血情况,注意有无颅内、消化道、泌尿道及呼吸道等出血征象;告知患者避免情绪紧张和波动,改变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碰撞硬物及尖锐的物品,衣着要宽松,用软毛牙刷刷牙,禁止挖鼻孔,饮食方面避免粗硬食物,不宜过热等,本例患者在行深静脉置管有创性穿刺后按压30~60 min,并加压包扎8 h,以防出血不止或生成皮下血肿。

2.6.5 用药的护理 注意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服药时采用温开水,如患者出现服药困难或漏服时及时报告医生,以调整给药方式。HPS患者肝功明显增高,可有一些胃肠道症状及黄疸,肝区疼痛及皮肤瘙痒等症状,也可出现电解质紊乱现象,另外大多数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损伤,护理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密切监测肝功能和电解质的变化,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的动态变化及时了解病情,及时调整用药,避免肝功能进一步损伤恶化。本例患者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在强力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应用对肝功能损害较小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盐酸乙胺丁醇,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保护胃黏膜、调整肠道菌群失调及利尿等治疗。治疗期间患者的肝功逐渐好转,也曾一过性出现肝功反复,由于医护人员发现及时,调整用药及时,患者肝功很快恢复正常。

3 总结

HPS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各种并发症,死亡率高[11]。本例患者为重症结核合并HPS的患者,由于患者病情凶险,出现多种并发症,在治疗护理时要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生命,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症状输注红细胞、PLT、FIB,给予抗感染、抗休克、抗结核等对症支持治疗和护理,还要做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患者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还要兼顾结核的消毒隔离。从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总之,在护理本例患者中护理人员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实施在护理工作中,在医护配合下使患者转危为安。

[参考文献]

[1] 何时军,李昌崇.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探讨[J].小儿急救医学,2003,10(5):289-291.

[2] 孙蕾,汪海源.噬血细胞综合征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2,29(6):304-306.

[3] 丁晓君,吴旭丽.1例EB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11):2346-2347.

[4] 曹武奎,袁桂玉,范玉强,等.中西医结合使用传染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20.

[5] 张翊.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8):53.

[6] 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1.

[7] 罗惠玲,曾月嫦.一例嗜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02,1(1):61-62.

[8] 张希,唐芙蓉.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4(8):693.

[9] 王莹,邹丽艳,乔玉兰,等.结核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1):69.

[10] 丁晓君,吴旭丽.1例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5,11(19):2346-2347.

篇7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采用联合化疗己成为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奥沙利铂(L-0HP)是治疗结直肠癌的基本化疗药物,奥沙利铂(L-0HP)联合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2],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3]。但由于本药存在严重的神经毒性反应、骨髓抑制反应、口腔黏膜反应、局部皮肤血管反应等,时有因药物毒性反应而终止治疗的案例。本文2007年7月-2013年2月应用奥沙利铂(L-0HP)联合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治疗晚期结直肠癌135例进行了身、心同护,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5例患者:男80例,女55例,年龄38—89岁,平均年龄62岁;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临床病理分期均为DukesD期,结肠癌60例,直肠癌75例,卡氏评分(KPS)≥60分。化学治疗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无心脑及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无化学治疗禁忌证。

2 治疗方法及结果

本组135例均采用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130mg/m2,亚叶酸钙(CF)200mg/m2,化学治疗第一天静脉滴注,随后5-Fu2.5g/m2持续48小时持续静脉滴注泵连续滴注,每两周重复,共10~12疗程。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以上疗程,完成10个疗程123例(91%)。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毒性反应,也无一例因毒性反应出现而终止治疗的现象。

3 身、心护理

注重生理护理的同时进行身体护理,利用心理学的原理与知识对病人进行心理调适,达到最佳配合治疗心身状态的过程[1]。

3.1认知护理

本组病例均属晚期患者,大多经过手术及多次全身化学治疗,生理与心理上的痛苦使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易怒等心理反应。向患者耐心介绍FOLFOX6方案化疗的必要性、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同时介绍成功病例,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足够的治疗信心。

3.2神经毒性反应及生理、心理护理

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反应主要表现在外周感觉神经病变,表现为肢体末端感觉障碍或感觉异常,伴或不伴有痛性痉挛。这些症状在接受治疗的病人中,国产注射用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25%[3],也有报告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高达60.O%[4]。主要为感觉神经异常,表现为末梢和外周感觉迟钝、麻木甚至疼痛,寒冷可诱发或加重。我们通过良好的生理护理减轻患者各种生理的不适,指导患者在化疗期间避免冷水洗漱,忌冷饮、冷食;避免直吹冷气保持室内温度28~30℃;防止冷风刺激;采用按摩、温热敷等措施减轻四肢麻木及刺痛感;在使用奥沙利铂前1天及化疗期间,遵医嘱预防性口服葡萄糖酸钙3克/d,以减轻神经毒性反应;于化疗前常规备气管切开包于床头,以备神经毒性反应致喉痉挛时紧急抢救。本组有38例出现轻微的神经毒性反应,无一例终止治疗者。

3.3消化道反应与生理、心理护理

奥沙利铂很常见的消化道反应为腹泻,恶心,呕吐,口腔炎,黏膜炎,腹痛,便秘,厌食,消化不良,胃食道返流,呃逆。以腹泻、便秘为主。林彩莲报告[5]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30例,发生胃肠道反应17例(57%)。我们在生理护理上,注重在化疗前遵医嘱给予预防性止吐剂,同时指导并协助选用清淡、柔软、易消化、无刺激、营养丰富的食谱,少食多餐,营养均衡;呕吐严重时指导暂时禁食。在心理上,我们注重安慰与鼓励,帮助克服眼前的难度,争取治疗计划的完成。

3.4骨髓抑制反应与生理、心理护理

奥沙利铂对骨髓有抑制作用,表现为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 ;常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严重者合并败血症 。在生理护理上,我们注重保护性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密切监测血常规,血细胞动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等病情动态变化。在心理护理上,我们注重病人的心理感受与调适,鼓励病人保持心态平衡。本组病例出现贫血34例(25%),白细胞减少54例(40%),血小板减少20例(15%),未出现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3.5皮肤、口腔粘膜反应与生理、心理护理

奥沙利铂化疗期间,常出现脱发;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异常,表现为皮肤剥脱(例如手足综合征)、红斑疹、皮疹、过度出汗、皮肤附属组织异常;口腔粘膜异常表现为口腔溃疡、口腔感染。化疗导致的脱发,往往发生在用药后1-2周,2个月内最为显著[6]。在生理护理上,我们注重每天观察口腔粘膜改变,及时发现化疗药物造成口腔粘膜上皮细胞损伤而合并的口腔感染,及时进行口腔护理。化疗前全面评估患者的静脉血管,选择良好、安全的静脉输注器材及输液途径, 防止药物外渗和静脉炎。首选PICC置管,其次为深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再其次选用静脉留置针。在输注过程中,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情况,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在心理护理上,告知患者治疗时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让其理解脱发只是暂时现象,停药后头发会重新生长,并告知患者尽可能的一些应对措施。本组有l例选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者发生I度静脉炎,经局部涂擦喜辽妥乳膏,4d后局部皮肤红、痛症状消失。

4 护理体会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第三代抗癌药,化学名:左旋反式二氨环己烷草酸铂。奥沙利铂用于结肠癌的治疗已有很多报道,在欧洲和日本的Ⅰ、Ⅱ期临床研究表明,临床适合剂量为130mg/m2,静滴,3小时,每3周重复。奥沙利铂单药用于对氟脲嘧啶耐药的晚期大肠癌的治疗,有效率20%,与5-FU+CF结合,有效率为32%~58%[3]。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已取得较突出的疗效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消化道反应及血液毒性反应相对较轻,无肾毒性,较易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所接受。但神经毒性反应、骨髓抑制反应、口腔黏膜反应、局部皮肤血管反应依然存在[7]。本组135例患者通过细心地观察与护理,其中123例完成全部FOLFOX6化疗方案,全程化疗完成率高达91%,无一例因药物毒副反应而终止治疗,可见优质有效地护理为患者完成规范化的全程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87-496.

篇8

【关键词】 脑血栓;康复护理干预;应用效果DOI:10.14163/ki.11-5547/r.2015.32.162

脑血栓是临床常见疾病 , 老年人患病率较高[1],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 易出现精神功能障碍和上下肢体运动障碍 , 且部分患者可出现偏瘫或残疾 ,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进一步研究脑血栓的护理方法 , 本院选取 60例患者展开临床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4年 8月 ~2015年 4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 60例作为研究对象 , 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栓的临床诊断标准[2], 经实验室和彩超检查确诊;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30例。对照组中男 20例 , 女 10例, 平均年龄 (62.5±6.3)岁。观察组中男 19例, 女 11例 , 平均年龄 (62.2±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 , 均给予其抗凝、降压以及溶栓等常规药物治疗 , 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 , 如脑血栓健康教育、口腔护理、用药护理等。于此基础上 , 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 , 主要护理措施包括:①护理。及时帮患者更换 , 可选择左右侧卧位与平卧位相结合的调整方法 , 避免长时间压迫一侧组织 , 预防长期受压导致褥疮;②心理干预。关心爱护患者, 尽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 , 鼓励患者多与人沟通 , 并详细告知患者住院期间和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注意事项 , 增强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 辅以

作者单位:136000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

康复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痊愈信心 , 获得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支持;③语言障碍康复干预。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用适当语言训练方法 , 指导患者先从简单的张口、鼓腮、伸缩舌等简易动作训练患者口腔和面部肌肉 , 之后可教导患者发音 , 由单音节向复杂的短句和问答转变 , 可重复训练;④肌力康复干预。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 循序渐进 , 由简单的抬臂、昂首、坐起等锻炼方法 , 逐渐加大运动量 , 辅助患者站立或缓慢行走, 增强其平衡力, 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以及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分别采用Fegl-Meyer和 Barthel指数评定护理前后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评分越低, 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越低。

1. 4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 肌力恢复≥Ⅳ级 , 生活可自理 , 自主行走;显著好转: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 肌力恢复≥Ⅱ级 , 可自主行走;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改善 , 肌力恢复≥Ⅰ级;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 上下肢肌力无变化。总有效率 =(基本治愈 +显著好转 +好转 )/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 采用 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基本治愈8例, 显著好转12例, 好转9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基本治愈3例, 显著好转9例, 好转10例, 无效 8例 , 总有效率为 73.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2. 2 两组 Fegl-Meyer评分和 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护理前 , 观察组患者 Fegl-Meyer评分为 (61.2±6.3)分 , Barthel指数评分为 (41.5±7.7)分 , 对照组患者 Fegl-Meyer评分为 (62.2±

6.0)分 , Barthel指数评分为 (41.6±7.2)分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护理后 , 观察组患者 Fegl-Meyer评分和 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 (89.9±7.5)分和 (79.8±8.3)分 , 对照组患者为 (67.3±7.4)分和 (55.1±7.6)分 ,两组患者 Fegl-Meyer评分和 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 ,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3 讨论

脑血栓是临床中脑梗死的最常见类型 , 主要是由于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血栓形成 , 导致脑局部血流减少、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软化坏死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脑血栓患者发病的最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 患者常伴有高血压 , 与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 , 除此之外 , 红细胞和血小板增多、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镰状细胞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脑血管痉挛等同样也可引起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多在患者睡眠或安静时发病 , 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偏侧上下肢肢体麻木无力、口歪眼斜以及言语不清等症状, 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

由于脑血栓患者发病较急、病程较长 , 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较慢 , 所以现阶段临床多于患者接受对症治疗的同时 , 给予患者康复护理 , 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增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本院选取 60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展开临床研究 , 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总有效率、Fegl-Meyer评分和 Barthel

指数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综上所述, 于脑血栓患者护理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 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效果显著, 临床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范瑞雪 . 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 2012, 9(6):158-159.

篇9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55-02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病症,临床主要变现为瞳孔缩小、多汗、呼吸困难等症,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中枢麻痹、重度昏迷,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死亡。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高达7万起,死亡率为10%以上[1]。迅速有效的清除患者体内毒素并配合相应护理是治疗的关键。笔者在此结合相关实例来探讨有机磷中毒的主要临床救治及护理方法,具体见本文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8例,其中男59例,女69例。年龄3-76岁,其中10岁以下儿童9例,平均年龄(36.9 4.7)岁。中毒类型:敌百虫41例,敌敌畏38例,乐果30例,六六六19例;均为口服中毒,服药剂量为6-35ml,平均(20.6 3.8)ml;入院后意识清醒58例,意识障碍71例,其中呼吸、心跳骤停8例。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导泻、彻底洗胃治疗,静脉滴注解磷定、阿托品,根据病况,呼吸进行吸痰、吸氧、呼吸兴奋剂等综合治疗,呼吸衰竭者进行气管插管给氧。

1.3护理方法①病情观察:治疗期间使用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体温、意识、尿量、瞳孔等变化,当患者出现流汗不止、胸闷、吞咽困难时立即肌注阿托品,以防止反跳或猝死。②彻底清除毒物源:做好患者的皮肤、头发、指甲清理工作,以防止药物通过皮肤被继续吸收。洗胃后由于汗液、呕吐物等污染衣物,此时应及时除掉患者随身衣物,用清水彻底冲洗全身,冲洗时力度要轻柔,不用热水,以防止加速药物吸收。③洗胃护理:洗胃是治疗的重要步骤,洗胃前首先要明确患者中毒药物及其量、浓度、理化特征等,根据药物选择相应洗胃液。轻度中毒可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洗胃液温度要以温热为主,不能过高或过冷。插管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患者胃黏膜,注入量上,儿童每次120ml左右,成人400ml左右。洗胃后保留胃管并进行持续胃肠道低负压引流3d左右。中间根据病况间断洗胃,以洗胃液无味、无色为成功标准。洗胃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④饮食及口腔护理:有机磷中毒会导致患者胃部黏膜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程度的损伤,因此治疗3d内患者尽量避免进食,待病情稳定后可逐步进食流质、半流质食物,禁止使用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受禁食、食量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影响,患者口腔内极易滋生细菌,从而引起口臭及各种口腔并发症,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消化功能,因此治疗期间嘱咐患者注重口腔卫生,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2次/日。⑤并发症护理:肝脏或心肌损害、上消化道出血、休克、急性肺水肿、中枢性呼吸衰竭、中间综合征等均是有机磷中毒的常见并发症[2],其中后三者是主要致死因。这就要求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监测,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以中间综合征为例,该病发病快,主要表现为肌无力,累及屈颈肌、颅神经支配肌等,严重者会引发呼吸肌麻痹[3]。因此,临床上如果发现病人忽然呼吸困难、反常或暂停时应及时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预防“反跳”上,用药量要逐步减少,不可骤停、骤减;更换药物时可在原药物基础上逐量增加新药,减少原药;停药期间一旦发生反跳,可立即回复用药。⑥心理护理:服毒自杀是有机磷中毒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疗期间要积极找出患者服毒的主要原因(如经济、家庭、情感、工作压力、自身性格等因素)。护士根据相关原因及患者年龄、文化、经历等个人特质进行对症疏导,并指导患者家属积极宽慰患者,激起患者的求生欲望。⑦出院指导:待患者病况全面稳定后可出院,出院时告知患者饮食上宜清淡,可适当运动,避免过度疲劳,遵医嘱用药,进行自我心情调节,遇到不适时及时就诊。

2结果

经过系统、精细的临床救治及护理,本组125例患者(97.7%)经4-13d治疗后痊愈出院,3例患者(2.3%)因服药量过大、重度中毒而抢救无效死亡。并发症上,本组并发4例急性水肿,经给氧、利尿、强心治疗后治愈。2例患者并发心肌损害,进行纠正水电解质、纠正缺氧、嘱咐卧床休养后逐步恢复。并发症发生率4.7%。

3讨论

近年来,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生率居高不下,死亡率高,是基层医院治疗的主要疾病之一。及时进行洗胃、清除毒物等抢救措施是治疗的关键。此外,由于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过多,因此治疗中必须配合以同步护理工作,系统的心理、饮食、口腔、预防并发症、洗胃等护理工作,能够保证抢救的成功率。本文中患者存活率高达97.7%,充分证明了系统治疗与护理的重要性。从当前现状来看,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相对比较滞后,因此,希望本文所总结的有机磷中毒的护理方法能够给基层医院以可行参考,并促进基层医院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罗鲜芳,徐立琼,余江乐.7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10(21):236-238.

篇10

[关键词]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死亡原因;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5-149-03

结核性脑膜炎为重症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性反应[1],其特点是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2-3]。如何降低结核性脑膜炎的死亡率仍然是摆在广大医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本研究通过分析41例结核性脑膜炎的死亡原因,探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共住院收治结核性脑膜炎943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订的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4],死亡41例,死亡率4.35%,死亡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1~74岁,平均29.2岁;胸部CT提示合并Ⅲ型肺结核18例,Ⅱ型肺结核6例,未发现肺部结核病灶17例;合并其他肺外结核4例(颈部淋巴结结核、胸膜结核、肠结核、腰椎结核各1例)。41例患者都进行腰穿、脑脊液的检查以及头颅CT或MRI检查,并给予积极的抗结核、抗炎、降低颅内压、适量的激素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1.2 护理方法

1.2.1 基础护理 我们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光线暗淡,注意通风;保持床铺清洁干净,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勤擦浴,对于昏迷患者每1~2小时翻身1次,同时应用气垫床预压疮;对于烦躁不安、抽搐的患者应用护栏或约束带防坠床或外伤。护理过程中强化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如定期更换一次性吸氧管、吸痰管、导尿管;对于深静脉留置管、脑室引流管等要求每天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妥善固定管道,并做好管道标识;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盐水棉签擦洗口腔,早晚各1次,防止口腔炎;减少病房探视,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和院内交叉感染。

1.2.2 心理护理 由于病程长,费用大,症状反复,病情重常伴有头痛、高热、恶心、呕吐等原因,患者往往焦虑不安、甚至悲观失望,对治疗失去信心。护士要有较强的心理护理意识,根据患者的心理表现,区别其轻重缓急,有的放矢地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5]。我们要求护士多与患者沟通,告知治疗效果和预后,使其对该病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多介绍成功案例,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争取更好地配合治疗。

1.2.3 用药护理 要求护士:(1)充分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常见不良反应、处理方法并在用药前做好用药宣教;(2)严格执行医嘱,因为抗结核、利尿、激素等药物,对于用药的剂量、时间以及速度都有严格的规定,例如甘露醇应30min内滴完,激素计量不准确、用量过大或减量不合适易造成反跳现象;(3)密切观察用药过程中患者病情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如应用甘露醇时要注意观察、记录患者意识、瞳孔以及用药30min尿量的变化。

1.2.4 饮食指导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应给予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食物,昏迷患者采用鼻饲流质饮食,少量多餐,以免消化不良,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给予缓泻剂以防腹压增高造成颅内压的波动出现脑疝。

1.3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以及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的变化,如发现头痛呕吐加剧、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呼吸不规则、脉搏变慢等,提示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做好抢救工作,并做好24h出入量统计。

2 结果

41例患者,死于脑疝20例(48.78%),其中1例合并有脑出血;感染14例(34.15%),其中肺部感染12例(12/14,85.71%)、其他部位感染2例;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6例(14.63%);心跳骤停1例(2.44%)。

3 讨论

本组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相关报道相似[6],主要脑疝(48.78%)、感染(34.15%)、特别是肺部感染(12/14,85.71%)、消化道出血(14.63%);但我院结脑的死亡率4.35%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10.15%[7],究其原因早期、合理的诊治固然重要,精心的护理也起着显著的作用。

脑疝是结脑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本组为48.78%与文献报道的51.43%[6]相似。脑疝是由于急剧的颅内压不均增高造成的,是脑血管病的最危险信号。诱发的因素有患者情绪激动、突然用力、活动量过大;腰穿时脑脊液引流速度过快、因流量过多;药物应用不规范如脱水剂、激素用量不足或减量过快等。抢救成功的关键是有效地控制颅内压、消除诱发因素。护理要求:(1)准备适宜环境,积极做好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消除诱发因素。(2)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瞳孔、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及意识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当患者头痛加重、频繁呕吐、甚至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消失,血压忽高忽低,呼吸忽快忽慢,体温41℃以上或35℃以下,则提示颅内压升高,甚至脑疝发生。(3)积极控制颅内压,当发现患者出现颅内压升高、甚至脑疝的症状应时报告医生、积极抢救,包括立即予以吸氧,将床头抬高15°~30°,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应用20%甘露醇时,要求快速、30min内完成,否则影响疗效,为保护血管、减轻患者频繁穿刺的痛苦,一律行静脉穿刺留置管;如药物治疗颅内压仍不能控制,则尽早准备行侧脑室引流术治疗;准确记录24h的出入量。

有报道结脑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达33.33%[8],医院感染是本组患者的第2大死亡原因,占34.15%,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患者住院时间长、应用激素、免疫力低下、侵袭性操作多是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重要原因;意识障碍、张口呼吸、吞咽反射及排痰能力差则是呼吸系统感染多发的主要原因[9]。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严格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的使用,缩短住院时间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医护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防治医院感染的意识更为重要,要求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1)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接触患者的器械物品要加强消毒、严格洗手、消毒隔离制度,限制探视,杜绝外源性感染。(2)定期更换吸氧管、吸痰管;对于导尿管、深静脉留置管、脑室引流管等侵袭管道的护理更要严格无菌操作,尽量缩短置管时间,本人发现脑室引流超过2周则感染的机率显著增加[10]。(3)预呼吸道感染,排痰能力差的患者要定时翻身、拍背、注意吸痰;昏迷患者留置胃管,平时头应抬高30°,平卧时头部应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鼻饲前后要清洗胃管,防止胃管阻塞,避免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气管;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次,若发现口腔真菌感染则用洗必泰和2%碳酸氢钠溶液交替口腔护理,每天4次。

沈春明等[11]、王焱烽等[12]研究证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有效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但是,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频繁呕吐、应用激素、不恰当的禁食都可能诱发急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合理的饮食指导、适当的胃黏膜保护,密切观察胃内容物颜色的变化,早期发现消化道出血并及时治疗都可以降低大出血导致死亡的机率。

综上所述,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为脑疝、感染、消化道出血;积极做好基础、饮食、心理和用药护理,消除脑疝的诱发因素、有效地控制颅内压、预防医院感染及消化道大出血可以降低结核性脑膜炎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2] 王丽娟.实用结核病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8

[3] 王业建,刘新,常慧澜,等.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5):17-29.

[4]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23.

[5] 叶旭春.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J].新编护理学基础,2006,5(1):458.

[6] 张鲁军,刘丽,赵巧华.35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死亡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5,27(2):134.

[7] 苏英.结核性脑膜炎107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3):75-76.

[8] 黄月艳,冯燕妮,林娜.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初探[J].右江医学杂志,2006,34(1):12-14.

[9] 候桂霞.呼吸科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监测及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4):9-11.

[10] 石琳,许若云,何间红.结核性脑膜炎侧脑室引流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23.

[11] 沈春明,赵刚.糖皮质激素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初步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1,9(3):4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