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在临床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3 17:4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技术在临床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一般资料:
对象为医院录用满3个月以上,在临床一线护理岗位工作的注册护士。问卷采用统一发放问卷方法,不记名的方式,由护理人员自己填写,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48份,回收有效问卷143份,回收有效率96.6%。其中3年资以下护士65人,3年资以上护士78人。
1.2调查指标:
常用性在于临床使用积累;重要性在于操作重视程度;熟练度在于护理人员操作自信心,关 系到面对患者时的操作完成率即服务能力,特别是独立值班时更为重要。通过调查,甄别出医院新建时期护士在操作认识方面的差异,以及所反应出的培训情况,以便于加强和改进。
1.3调查方法:
根据卫生部医疗质量管理规定的50项护理操作设计问卷,考察护理人员对各项护理操作的认识。问卷内容包括护理操作的常用性、重要性和熟练度(自评)3部分,分别以赋分标准:常用4分、较常用3分、一般2分、少用1分;重要4分、较重要3分、一般2分、不重要1分;熟练4分、较熟练3分、一般2分、不熟练1分进行资料收集。并根据护理安全预防、基础操作、急救操作、外科专科操作、护理新技术和妇产科专科操作进行分类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用Excel建立数据库,数据用SAS9.3统计学软件处理。分别计算常用性、重要性和熟练度(自评)得分的均值和标准差。在多组计量数据的比较时,符合正态性分布的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性分布的用秩和检验;双向无序的资料用检验,单向有序计数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该院护理人员对50项护理操作认识的比较
2.1.1该院护理人员对50项护理操作“常用性”认识的比较:
护士护理安全预防、基础操作、急救操作、外科专科操作、护理新技术和妇产科专科操作常用性平均得分分别为(3.79±0.60)、(3.35±1.08)、(2.14±1.26)、(1.86±1.12)、(1.83±1.11)和(1.69±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2该院护理人员对50项护理操作“重要性”认识的比较:
护士护理安全预防、基础操作、急救操作、护理新技术、外科专科操作和妇产科专科操作重要性平均得分分别为(3.92±0.30)、(3.90±0.40)、(3.88±0.54)、(3.75±0.63)、(3.70±0.73)和(3.47±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3该院护理人员对50项护理操作“熟练度”(自评)认识的比较:
护士护理安全预防、基础操作、急救操作、外科专科操作、护理新技术和妇产科专科操作熟练度(自评)平均得分分别为(3.78±0.53)、(3.68±0.72)、(2.79±1.21)、(2.35±1.15)、(2.17±1.18)和(1.97±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该院护理人员对急救操作各项目认识的比较:
在50项技术操作总体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各类操作内部的单项比较,护理安全预防、基础操作、外科专科操作、护理新技术和妇产科专科操作的单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救操作各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分述如下。
2.2.1该院护理人员对急救操作各项目“常用性”认识的比较:
护士急救操作中口鼻吸痰、心肺复苏、气管切开插管吸痰、洗胃技术和除颤技术常用性平均得分分别是(3.07±1.14)、(2.34±1.22)、(1.85±1.16)、(1.85±1.21)和(1.57±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该院护理人员对急救操作各项目“重要性”认识的比较:
护士急救操作中心肺复苏、口鼻吸痰、气管切开插管吸痰、除颤技术和洗胃技术重要性平均得分分别是(3.99±0.12)、(3.98±0.25)、(3.9±0.46)、(3.82±0.67)和(3.7±0.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3该院护理人员急救操作各项目“熟练度”(自评)认识的比较:
护士急救操作中口鼻吸痰、心肺复苏、气管切开插管吸痰、洗胃技术和除颤技术熟练度平均得分分别是(3.49±0.79)、(3.48±0.75)、(2.92±1.13)、(2.1±1.24)和(1.96±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50项护理操作认识比较:
50项护理操作认识比较,显示“护理安全预防”在常用性、重要性、熟练度均居第一位,提示该医院护士安全培训到位,护士对日常护理安全预防重要性的认识深入,总体护理安全预防自信心较高。居第二位的“基础操作”是新建临床护理工作量最大的内容,护士日常及规范化培训和考核的重点也在于此,提示新建医院的基础操作培训较好,护士具备为患者提供临床服务的基本能力。居第三位的“急救操作”是最为紧急的护理工作内容,从数值上看,常用性接近“一般”,熟练度“较熟练”,但重要性认识却接近“重要”,提示该医院急救操作重要性认识好、培训到位,虽然急救操作并不太常用,但护士也有较熟练掌握的自信。后三项操作类别中,护理新技术主要由专业护士掌握,专科操作主要由在专业科室实施,因此在常用性、熟练度方面受到影响,提示普及护理新技术知识,促进其推广,才能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外科专科操作“常用性”与“熟练度”均位于第四位,而“重要性”认识仅位于第五位,说明护理人员对外科专科操作重视度不够,对专科操作在危急重症处置方面的作用认识不深刻,需要进一步强化专科操作培训。更应该重视的是妇产科专科操作常用性、重要性与熟练度方面均处于最后一位,通常情况下,此类操作几乎很少能在除妇产科以外的其他科室应用,非妇产科护士对其具有陌生感是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但产妇出现紧急情况的几率较大,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更应该具备此项技术的服务能力。因此,对于妇产科操作能力的培养需引起高度关注,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对妇产科专科操作的整体认识。6大类操作的排名显示,护士操作认识符合临床实际,除重要性认识中“护理新技术”高于“外科专科操作”外,其余排名均一致。说明护士对护理技术操作的常用性认识、重视度与自我感觉熟练度成正比,各类操作常用性、重要性认识与熟练度三者可能具备一定相关性。提示临床使用频率不高的操作应特别加强培训,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进一步提高其掌握熟练度,才能使护士的技术水平整体提升。
3.2急救操作各项目比较:
篇2
关键词 护理教学 职业暴露 自我保护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所谓职业暴露,指的是由于职业和工作的关系将自己暴露在危险因素当中,而在这个环境当中有可能对自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一种情况。在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并不比医生少,护士受到患者或患者家属威胁、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等事件频发。下面针对护理教学中护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1 培养护生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各卫生学校的护生成为了临床护士最重要的后备力量。护理学生在学校进行了基础知识、临床护理知识等不同层次知识的学习,从而逐渐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和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在护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其专业意识、专业行为以及专业习惯也逐渐形成。因此,在护理教学中,护生的一些职业习惯和专业素质需要在护理教学中进行渐进性的培养。
在护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职业暴露的问题,使得护士将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暴露在危险环境下,比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患者威胁医生或者护士的情况,再比如,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些传染性疾病、传染性血液、体液等。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需要具备完善的自我保护意识,而这种工作当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学生在以往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和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是对患者的一种应尽的责任。因此,要保护自身的安全,需要在护理教学中对护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进行培养。①
2 在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首先,从教师和护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方面来看,目前的护理教学普遍偏重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方面的教学,在护理的实践教学当中,也无法及地向护生进行关于职业性损伤、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传授与讲解,在实践完成之后,对于某些一次性物品的处理问题不够重视,从而使得护生无法清楚地了解职业性损伤的现状,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缺乏无菌操作的意识等。这些都使得护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十分薄弱,薄弱的自我保护意识显著增加了护生临床工作当中的危险性。
2.2 护理学教材方面的问题
从现阶段我国护理教学采用的教材来看,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卫生学校所采用的教材《护理学基础》中所涉及到的关于自我保护意识方面的内容很少,教材的内容普遍偏向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②而在当前社会迅猛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的进步,医疗技术和各种新型化学药物、医疗设备等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一方面,这些高技术和新型药物、设备的使用增加了护士在护理工作当中的危险性,对护士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些高技术和新型药物,尤其是一次性用物的使用越来越多,在使用完这些一次性的物品之后若不及时进行合理的处理,会对医护人员和病区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从而带来生物性和化学性的伤害。
3 培养和提高护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措施
3.1 进行教材的改革
从教材方面来看,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需要对现行的《护理学基础》教材进行改革,补充教材中关于现阶段临床上新型化学药物和高新技术方面的内容,增加关于一次性医疗设备在护理操作中的规范使用和正确处理方面的内容,加大关于护生在护理工作当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有效树立护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3.2 提高护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除了教材之外,护生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十分重要,对于如何提高护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和提高:(1)规范护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的职业行为教学。首先,从职业行为方面来看,通过规范护士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行为教学,进行护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在进行职业素质和职业行为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可以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当前的社会现状当中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2)通过临床见习提高护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其次,在临床见习的过程中,进行护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完“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这一课程之后,做好预防与控制方面的临床见习安排,让护生在见习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③(3)补充社会知识方面的教育。最后,在护理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加大社会知识方面的教育,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医院的医护患之间的纠纷事件越来越多,在医护患纠纷事件当中,要避免受到伤害,就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在护理教学中增加关于社会知识方面的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将发生过的那些较为大型的医院纠纷事件当作案例来讲解,并与护生进行医院纠纷事件的分析,对医院、护士、患者之间的行为进行分析和探究等,通过社会当中真实发生的事件让护生认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提高护生对现阶段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应对纠纷事件的能力。④
4 结语
总之,不管是从医院医护患之间的纠纷事件来看,还是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当前的医院环境下,护士的职业暴露越来越高,高发的职业暴露对护士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作为未来护士的主要后备力量,护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护生只有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自己的生命健康安全。
注释
① 王力.《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职业技术,2011.7:24-26.
② 李小红,文红英.三段式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在临床护生实习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8:56-58.
篇3
关键词:口腔专业;护理带教
护理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而护理实习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护理专业课程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带教是实习学生在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活动。护理带教可以使实习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实践相结合,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同时也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及重视程度不够 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将护理工作简单地等同于打针、发药,把护士工作简单地定位为执行医嘱,认为只要护士执行医生的医嘱就行了,患者好与不好与护士无关。
1.2无菌观念不强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区域和无菌物品被污染的操作技术。相当多的实习学生对无菌技术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但具体在临床操作上无菌观念不强[1],无菌操作不规范。如存在跨约和污染无菌区、未按规定消毒、洗手不规范等问题。
1.3物品的取放和医疗卫生防护不到位 带教中学生存在取拿物品不规范,用完之后不能放到指定的位置。同时医疗卫生防护不到位。如不带口罩、手套等。
1.4交叉感染的预防控制不严格 五官科科各种器械材料应用比较多,不能按照不同器械的要求严格消毒灭菌,对于一次性的不能严格管理,交叉感染的预防控制不到位,导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增加[2]。
1.5五官科材料、药物、器械使用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五官科材料、药物、器械的了解不够。不能熟悉了解五官科材料的性能及用途;对专科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禁忌症不了解;对五官科器械的性能及用途不了解。
2 实习学生在护理带教中现的问题,让我们感到重视及加强护理带教的重要性。
具体在护理带教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2.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护理带教工作中最重要的,应该把它摆在首要的位置。它是从事护理工作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求。一个人不管护理知识护理技能多么专业,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不合格的。所以带教教师在给实习学生传授护理专业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同时,应更加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她们对工作尽职尽责、对患者热情负责的品德,培养她们爱岗敬业精神,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3]。
2.2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护理工作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打针、发药,护理工作在医疗风险控制和医疗安全保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对患者的生活护理、心理支持与沟通、康复指导等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4]。
2.3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重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实习的学生,应加强护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加强五官科专科相关护理知识的学习。加强无菌观念的灌输,完善交叉感染的预防控制,熟知五官科药物、器械的用途与性能。要求学生学会动脑、动手、动口。遇到问题做到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沟通。刚进临床的学生不知如何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因此在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贯穿起来教学。在进行操作示范前,先让学生熟悉操作过程,强调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教师在操作时边讲边做,并选择合适病患,让护生进行第一次操作,使基础理论与工作实践充分结合[5]。
2.4加强护理实习学生的考核 在带教期间,要对实习学生进行护理基础知识、护理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考评考核。内容包括:①口试:护生汇报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②技能:实施实际护理操作;③沟通与健康教育:设定一项健康教育内容,让护生对患者进行教育,同时观察护生与患者的沟通情况;④护生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服务态度;⑤有关护理记录的书写。
2.5加强医疗法律法规学习,增强及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对相关医疗法规的学习,如《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同时也要提高自身法律意识,意识到护士执业的风险,同时在面对患者及家属时的无理要求及过激行为,也要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
3 小结
随着近几年护理实习学生的增加,学生素质差别不一,针对此情况,应选择优秀的带教老师进行规范化带教,规范学生的各种实习行为及操作,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
参考文献:
[1]邓松英,麦慧.论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01):13.
[2]成海龙.新形势下专科护生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34.
[3]李炜.临床护理带教中易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 现代护理, 2006(24):56.
篇4
关键词:人文素养;护理技术操作;评价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且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临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护理思想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临床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人文关怀护理作为现代化医院和现代医学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护理质量的高低也关系着医疗质量的提高[1]。因此,本文对护士人文素养在护理技术操作中的要求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护士10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所有护士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为(21.6±2.9)岁,其中4例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0例为大专毕业,16例为中专毕业;观察组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为(21.7±3.1)岁,其中5例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2例为大专毕业,13例为中专毕业。两组护士在学历、年龄构成等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在日常的护理操作中,对照组运用《护理操作规程与考核标准》进行考评和目标教学。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护理技术操作中人文素养要求及效果评价标准》和《护理操作规程与考核标准》进行考评和目标教学,通常情况下,考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①礼仪要求。护理人员应该保持鞋帽、服装干净和整洁,日常着装满足职业需求,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行为规范,仪表大方,举止端庄和文雅,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应该保持温和的态度,面带微笑,友善亲切,并且语言易懂、清晰、流畅;②操作前。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操作前,应该主动自我介绍,并耐心给患者解释接下来需要进行的操作名称、内容、步骤以及配合要点等,对于无法理解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仔细、认真解答,并且告知患者操作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解决措施,使患者的顾虑消除,获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合作程度、意识状态、病情以及心理状态等进行综合评估,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的需求,做好护理准备;③操作中。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协助患者保持合适的,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护,给予患者积极的关心和支持,亲切询问患者,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且将患者的实际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为患者提供周到、全面、系统化的护理服务;④操作后。完成护理操作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告知患者治疗的情况,并且协助患者保持相对舒适的卧位,做好患者的保暖措施,对床单进行整理,耐心询问患者,了解患者的需求,并且告知患者相应的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致谢,感谢合作等;⑤整体效果评价。通常情况下,整体效果评价则包括患者满意度和护士的应变能力。
1.3评分标准。
在考核两组护士时,评分包括了五个方面,即操作中要求、礼仪要求、整体效果评价、操作前要求以及操作后要求等,每个项目20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说明护士的人文素养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运用(χ—±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2样本均数对比,运用χ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对比,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人文素养考核成绩对比。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人文素养考核成绩得分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护理操作中加强人文关怀。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操作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操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患者的身心状况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2]。所以,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护士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对操作前、操作中以及操作后护士需要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进行明确的划分,并且要求护理人员将《护理技术操作中人文素养要求及效果评价标准》作为基本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增强护理人员的人文服务意识,重视人文护理和温馨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2重视人文关怀能力考核。
对于护理人员而言,护理操作技能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技能,而考评标准和操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护理人员的操作训练起到积极的塑形和导向作用[3]。但是在传统的考评标准中,片面重视护理操作技术和程序,没有充分认识到考虑患者感受和需求的重要性,使人文服务在护理工作中得不到体现。所以,应该对考评标准进行改革,充分认识到人们关怀能力考核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评标准,并将人文关怀能力纳入绩效考核中,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确保护理操作规范性的基础上,又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观[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人文素养考核成绩明显较高,并且患者满意度高,说明在护理技术操作中,进一步加强人文素养考核,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操作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考核标准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能力考核与培养的重要性,重点考评护士的灵活应变能力、交流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从而使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卢玉彬,达朝锦,马佩芬,郭艳春.护理技术操作中护士人文素养要求与评价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11,04:168~170.
[2]卢玉彬,达朝锦,马佩芬,郭艳春.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护士人文素养要求与评价方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15:89~90.
[3]陈鲁,陈德.护理技术操作中护士人文素养要求与评价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4,03:174.
篇5
【关键词】护理告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02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释其咨询”的规定,以及即将实施《侵权责任法》第55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的规定,告知是医务人员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1]。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告知和治疗护理一样都是护理工作职责,必须履行。是否能履行好护理告知,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护患难与共关系和患者的康复进度[2]。
我院通过回顾性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整改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我院共有床位390张,年出院病人数16800多人次,年门诊病人83多万人次。2007-2009年三年通过“院长信箱”、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工休会座谈、电话投诉和直接投诉等原始资料统计,护理方面投诉和抱怨的共41例,其中17例与护理告知相关,占41.46%。详见表1
2原因
详见表2。
(1)入院告知不到位7例中,其中入院时贵重物品保管告知不到位3例,查房时间未告知的2例、未介绍主管护士及管床医生的1例,未告知冷热水开关的1例;
(2)操作前或治疗前告知不到位6例中,其中未告知预约检查时间的2例,未明确告知禁食时间及要求的2例,未告知输液接瓶数的1例,输液间隔时间性未告知的1例;
(3)注意事项告知不到位6例中,其中静脉拔针后按压时间未告知的3例,留置针注意事项告知不清晰的2例,服药后禁忌事项未告知1例。
3 原因分析
(1)对告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护理人员没有很好地认识告知的重要性,任务式、程序式地执行治疗护理操作,只履行告知的程序,不重视告知的结果,甚至告知不告知、告知多少持无所谓态度,没有把告知作为必须的义务去履行,管理上也没有评价和督促机制,所以出现不告知或是告知不全等现象,导致病人未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护理,有的甚至延误病情。本文统计的17例中护士诉说已经告知的12例,但告知后均没有确认患者是否清楚告知的事项,使告知无效。
(2)告知缺乏规范统一,没有形成制度去执行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工作量大,人员紧张等因素,很难做到每一个环节都详细告知;也不清楚到底该告知那些内容,如何说?谁来说?什么时候说?说什么?其职权界限专业限制不明确[3]没有规范统一,护士在执行告知时,如何评价告知是否到位。
(3)缺乏沟通告知技巧
本文统计的17例中有12例,患者抱怨护士没有告知,但护士都说已经告知,经分析,其中有5例是护士一边操作时一边说,患者关注在自己身上的操作,而没有把护士说的话听进去,护士告知时没有掌握好时机,使告知成为无效。有4例是没有把关键的语句说清楚,如禁食的时间、拔针后按压的部位和时间等,所以,告知时对患者接受程度的评估,患者的专注度,告知的时机、语气、语调等都会直接影响告知的效果。
4 对策
(1)转变观念,重视履行告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护士告知是护理工作中的法定义务,在临床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强化护理人员对告知重要性的认识,我院组织全体护理人员重新学习了关于护理告知的规定、履行告知义务的重要性及告知的技巧,帮助大家转变观念,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告知的重要性,真正履行好护理告知的义务。
(2)护理告知制度化
法律条文对履行告知有明确规定,但对告知没有规范要求,因此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确实难以把握。我院实行护理告知制度化,把护理告知作为一项核心制度来抓落实,作为护理管理一项重要评价内容。明确规定告知的方式和内容:
告知方式有(1)共性的问题可在病区采取公示告知的方式或在床头贴温馨提示的方式进行,如:安全制度、财物的保管、查房时间、探视制度等。(2)口头告知,将告知的内容直接告知患者或家属。(3)书面告知,凡是与安全及风险相关或潜在一些不预知的风险时的告知都要采取书面告知,并把内容逐一解释,在患者或家属清楚的情况下签名确认,必要时在病历上记录。特别是今年7月1日将实施“侵权责任法”,书面的告知就更重要了。
告知的阶段和内容:(1)入院时告知其内容为安全、环境、人员、设施、作息时间等。(2)住院期间告知内容为化验、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需配合的事项;实施护理技术操作的名称、目的、注意事项、风险和需配合的事项;及时告知饮食、活动注意事项;费用疑惑的解释等。(3)出院时告知。主要疾病康复知识,正确用药方法、饮食、休息要求,功能锻炼方式,复诊时间、联系电话等。告知时要注意把关键的词语的和重点问题表达清楚,并确认对方清楚知道,才能达到告知的目的。
(3)加强医护沟通
履行告知时,应以各自的职责或专业特点作为界限划定,如涉及的内容不属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或职责范围的不宜直接答复患者,应把问题转达主管医生,由医生主动给患者解释。工作中医护要加强沟通,一定要注意医护间告知的一致性,否则,不仅达不到告知目的,还导致患者不信任,甚至会引发的医疗纠纷。
(4)全员培训沟通技巧,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的《福冈宣言》中说:“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4]。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是与患者沟通最多最直接的,贯穿于住院的全过程。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我院通过外请专家、外出学习、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开展沟通技巧培训,把沟通技巧视同三基训练一样作为每年两次以上的必须培训课程,通过培训,护士的沟通技巧得到提高,并在护理告知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使护理告知收到很好的效果。
5 结果
采取上述的对策后,根据2010年1-6月份的统计显示,共发生护理抱怨和投诉5例,没有因护理告知不到位而导致的抱怨和投诉发生。
6 结论
护理告知,是指患者入院到出院或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护士有义务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说明及讲解护理程序、护理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并解答患者对疾病的咨询,给予患者专业技术指导[5]。护士在工作中是否能履行好告知义务,将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护患关系和患者的康复进度。认真履行护理告知义务,不仅仅可以提高沟通效果,消除患者疑虑与隔阂,同时也能了解和关心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时疏导病人的心理障碍,使病人感到被接纳、理解[6],建立护患间的理解与信任,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更好地促进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4] 石英.护理人员履行告知义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8(2,8).
[2]杨丽,任秀云.影响护理告知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现代护理2009,3,(6,8):107.
[3]王北京.与患者沟通中不可忽视的几个要点.中国护理管理,2006,6(7):18.
[5]祁标,王秀霞,朴恩花?加强护理告知的意义与实践 吉林医学2008,1(29):2.
篇6
2010年初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优质护理服务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广大患者及社会的一致好评。如何使实习护生及时了解优质护理这种全新的护理理念,使她们在临床实习期间就能够对优质护理服务有清晰的认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做好带教老师的选择与管理
对带教老师的选用严格把关,选拔那些工作能力强、知识全面、沟通能力较强的责任护士担任带教老师,带领实习护生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为所负责的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程无缝隙的护理,切实履行对患者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职责,使学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有明确的认识和真实的感受。
发挥带教老师的模范、表率作用:带教老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带教时做到认真教导、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一丝不苟。以敬业、认真、负责、慎独的职业素养给护生做出榜样,使护生热爱护理专业,树立为护理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
注重带教老师带教能力的提高:定期组织带教老师进行带教经验交流,分享带教经验与体会,创新带教方法,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
重视带教方法的改良与创新
在岗前培训时增加优质护理相关知识介绍:对所有护生在入院时进行规范的岗前培训中加入优质护理服务相关内容介绍,如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意义及我院优质护理开展情况,讲解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和排班要求,使学生对优质护理服务有初步的认识。
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并认真落实:医院要求各临床科室结合科室的工作特点,制定出详细的带教计划并认真落实,各科室安排带教组长1名,全面负责本科室的护生带教管理,每2周组织带教讲课1次,操作培训1次,出科前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护理部每个月组织全院性带教讲课1次,每半年对学生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1次,所有考核成绩及参加培训的情况均计入个人实习手册,作为实习鉴定及毕业后留用的参考和依据。
采取灵活的带教方式:实习期间,带教老师根据操作技能的难易程度和护理风险等因素,指导护生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对患者实施各项治疗和护理。在实习后期,为了不断提高护生责任心和实践能力,我们选择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让学生在老师的带教指导下单独管理患者。通过这种压担子的方式,使学生得到单独锻炼的机会,学生的责任心大大提高,工作能力也快速提升。
实行双向评估,检验带教效果:在护生在出科前,带教老师根据其平时表现对每个护生做出鉴定,对做得好的护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做得不足的护生帮助他们找出差距,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她们改进和提高。定期召开护生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考评带教老师,通过双向测评方式,促使带教老师钻研业务和新技术,以确保教学质量[1]。
强化护生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端正认识:实习护生初入临床,对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愿意学习各种技术性较强的操作,对临床各项基础护理工作普遍缺乏学习热情,通过积极的引导和老师的言传身教,逐步端正学生对基础护理的认识。护生在老师的带教下,按照分级护理的要求,帮助指导患者完成各项基础护理,既能使患者感到舒适安全,利于早日康复,又能体现出护理服务的专业性,护生也从护理实践中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护生基础护理技能的培训,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等文件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对护生进行规范的培训及考核,确保护生能够正确熟练的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重视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注沟通能力培养:有效的沟通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良好的沟通可以提高患者对护士的认可,增加患者满意度,是优质护理不可或缺的因素[2]。多次组织专门的沟通技巧讲座和情景对话演示,提高护生对沟通技巧的把握,在临床上遇到患者对护生不满意的实例时,及时组织护生进行讨论,探讨哪种沟通方式更容易取得患者的理解,同时举一反三,使护生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正确处理,不断提高其沟通能力。
培养护生慎独精神:护理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护士必须具备慎独精神,带教老师要做到言传身教,让护生明白自己的任何操作都关系着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随时检查护生的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护生牢固树立患者至上的理念,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强化护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健康教育是护理服务的职责之一,住院期间扎实的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可以使患者及早康复,更有利于其日后的自我健康管理,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科室均根据专科疾病的特点制定有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资料,我们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不同疾病的健康教育的内容,每周负责一名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带教老师及时检查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纠正偏差,并及时向学生反馈,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和沟通技巧的培养。
重视护理实践中的安全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是优质护理的基本要求,在整个护理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始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要求护生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各项技术操作,不得单独执行治疗性操作,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加强法律知识培训:组织护生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一些典型的护患纠纷案例,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用法律观念规范护生行为,使其懂得护理专业是高风险的职业,既要使患者得到实惠,又要使我们的行为得到法律的保护[3]。
临床实习是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过程,是护生实现从学生到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通过实习期间的认真带教,使她们及时掌握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模式,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今后正式迈入护理队伍时,必将会成为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深入落实的生力军,为我国的护理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莉.改进护理带教方法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4(3):7.
篇7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184-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与病人的交流也越来越多。通过沟通可收集到病人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进而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通过沟通增加了与病人的感情,取得了病人的信任,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密切了护患关系。现将我院临床护患沟通的经验综述如下。
1护患沟通的技巧
1.1 树立形象
树立护士的良好形象、开展人性化护理的首要因素就是提高护士的自身形象,我们应从两方面去努力:一方面是内在因素,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业务技能,要不断地学习护理理论知识,并参加护士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学习和培训,以提高自身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是良好的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在执行护理任务的过程中保持精神饱满、乐观、态度友善、仪表端庄,使患者精神愉快,以娴熟的操作、准确的答案给患者以安全感和信赖感。这就要求我们注重个人知识的再学习[1] 。对临床护士来说,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患者,每个病人的病情又时刻处于动态的变化中,工作头绪多,紧急情况多,意外事情多,而且与病人接触的时间,与病人、家属的联系也远多于医生,在整个医疗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求临床护理人员应注意仪表、举止、言语等方面的职业修养,注意培养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责任心和沉着稳重、有条不紊的应变能力;临床护士要加强业务技术练兵,娴熟地掌握各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做到训练有素、技术精湛,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挽救生命。尤其强调时时处处给予患者人文关爱和服务,让患者、家属满意,提高护士外在形象,使患者对护士有一份信任感,这对于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沟通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2] 。
1.2 语言交流
1.2.1 真诚坦率。护士只有真诚地对待自己,真诚地对待患者,坦率地向他们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态度。例如,心衰患者在自觉症状稍有缓解时便坚持下床解便,这一需求与患者应有的护理措施(心衰病人应限制活动量,尽量减少活动中的疲劳)相悖。对此护士应坦率表明态度,讲清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使他们感到亲切和温暖,以积极的心态来配合护理治疗[3] 。
1.2.2 尊重患者。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注意维护患者的自尊及人格,对患者说话时语气要温和、诚恳,并尽量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切忌使用审问的口吻,防止不耐烦地打断患者及粗暴地训斥患者。有时为了治疗及护理的需要,患者将一些有关个人的隐私告诉护士,护士在任何条件下都要保证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护士一定要对患者所反映的信息及时作出反应,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地处理患者的问题,满足患者的需要,而且使患者感受到关心、重视,从而加深护患关系[4] 。
1.2.3 善解人意。同情患者的境遇,关注患者的生存状态,个性化地处理谈话方式和交谈内容,用亲切的语言、呵护的语态来沟通问题,内容明确,并始终流露和充满对患者生命的关爱和体恤;在谈话中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医学术语,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疾病治疗护理中的相关问题,对有些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应充分运用生活中丰富、生动的例子或比喻,反复讲解,以提高交流的质量,达到沟通的目的[5] 。
2体会
护患沟通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是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其工作性质、职能范围等方面的特点,需要与各种服务对象,包括患有各种身心疾病的患者、患者家属、医疗保健机构的其他医务人员及社区人员建立各种人际关系,为共同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目的而进行的沟通[2]。护患沟通不仅是临床护理的一种服务手段、服务内容,而且是一种服务的方式,成为护理工作的一种专业技能。护患沟通是护士进行护理活动最基本要求,它与护理知识和技术同等重要[6]。所以认识和理解护患沟通的内涵显得很重要,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需要,是促进护患之间理解和支持,提高护理效果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席淑华,周立,蒋少华,等.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的做法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33~534.
[2] 王啸飞.医患沟通的重要性[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报),2007,2,192~193.
[3] 邵淑琴,李玲芳,张迎福.护理文化在医院发簪战略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7,17(2):207~208.
[4] 李清梅.整形美容门诊护士与就诊者沟通的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80~181.
篇8
【关键词】 老年;眼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22-02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这两年期间诊治的98例老年眼科手术患者。9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36例,患者年龄集中在56-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4岁。其中白内障手术72例,所占的比例是73.5%;青光眼手术12例,所占的比例是12.2%,视网膜脱离手术6例,所占的比例是0.06%,慢性泪囊炎手术8例,所占的比例是0.08%。
2 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
2.1 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 多数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的临床症状,很迫切地希望尽快手术,但当确定手术日期后,又担心害怕手术。对医师技术水平如何,术中疼痛、麻醉意外、出血,手术有无后遗症,术后视力恢复等问题,产生忧虑,常常导致失眠,血压升高,焦虑不安等临床症状;患者希望通过手术可以重见光明,但又担心手术给家人带来经济负担;有的患者甚至对麻醉过程产生焦虑;老年患者的自制力相对较差,对周围的人和事相对比较敏感[2]。老年患者由于眼疾,丧失劳动力,担心手术会增加子女的经济负担;部分患者担心手术后仍不能复明,或出现严重的眼内感染,不得不进行眼球摘除术,不但术后视力不能恢复,还会改变面部容貌,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负担,对治疗失去信心,表现为极度沮丧,悲观厌世等症状。
2.2 心理护理
2.2.1 手术前 绝大多数的老年患者在手术前,会有一定的顾虑,其主要原因是对于疾病知识的匾乏,担心手术会失败,在加上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在这个时候,护理人员要和患者进行密切的交谈,多多鼓励患者,多倾听患者内心的感受,使他们内心的痛苦与压力能够最大程度的宣泄出来,护理人员要准确摸清不同患者的不同顾虑、不同心态,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的信心,并向患者说明,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配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这种语言上的沟通来消除患者的差异、不信任感、恐惧感等,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稳定患者的情绪,保证手术的成功性[1]。
2.2.2 手术中 当患者进人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保证放松的精神状态,向患者说明,局麻注射会有一定的疼痛,但是在手术过程中,是没有疼痛感的,这样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使得患者能够在一个安静的状态下,完成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尽量不要与患者闲谈,需要让患者全身心的投人到手术中,让患者有一定的安全感,放下思想包袱,解脱困惑,这对于稳定患者情绪与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2.2.3 手术后 在手术后,由于要求患者包扎单眼,或者是双眼,这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有责任心和高超的技术,来取得患者的信任,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经常巡视患者的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掌握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以及其他的不良反应。嘱咐患者要尽量避免剧烈咳嗽,戒烟酒,不要揉眼睛,保持大便的通畅性,注意伤口裂开等现象发生。护理人员多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慰藉,保持患者安心静养,进而促使患者早期康复。
2.3 统计学方法 对于资料中的全部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士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来表示。
3 结 果
在本组的98例老年眼科手术患者中,经过对症治疗与心理护理手术成功的患者95例,失败的患者是3例,所占的比例分别是96.94%和3.16%,见表1。
4 讨 论
眼科手术是否成功,其主要取决于临床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另外还在于护理人员对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心理护理,这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及时的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具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与帮助,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这对于手术的成功以及术后的康复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受术者进行护理干预,最大程度地增强患者的安全感,避免或者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术前进行护理干预时,要详细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予充足的支持和鼓励,避免消极的暗示,使患者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以良好的身心状态面对手术。
总的说来,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减少或者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不良心理反应。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应该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管预后是怎样的,在原则上应该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和保证。尽量避免出现消极反应,让患者能够认清事实,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调节好心理状态,以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状态来应对手术。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告诉患者临床医生以及专家的治疗方案,让患者清楚治疗方法是通过反复的斟酌才定下来的,这对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均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这种心理干预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并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在以后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特别是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担,促进患者早期康复,这也是符合当今的医疗模式,值得临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技能培训; 考核; 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91-01
近年来,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加强护理人员技能操作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护士没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仅靠服务态度好,是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的,只有通过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使护士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才能让病人满意让社会满意。调查显示,新毕业的护士对技能操作的掌握与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技能操作讲究的是实践性,护士只有在不断的培训及实践中,技术水平才能稳步提高,我院在护士技能培训的过程中,重视对培训模式的思考和探索,尝试进行分层次培训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共有护士284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8人,占护士总数的6%;主管护师50人,占护士总数的17.6%;护师67人,占护士总数的23.6%;护士81人,占护士总数的28.5%;护理员68人,占护士总数的24%,培训对象以护师、护士、护理员为主。
1.2 方法
1.2.1 学时 每月设12学时进行培训。
1.2.2 培训老师及培训对象 培训老师为参加过全区岗位技能竞赛统一培训的技能操作能手,培训对象为全院18个科室,每科2名动手能力强的护理骨干。
1.2.3 培训内容及方式 (1)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以《临床基础护理技术规范及考核标准》为主,通过规范的护理岗位技能操作培训,以规范临床护理操作为目标,以贴近临床为原则,共拟定了41项操作作为培训项目,制订培训计划,统一培训标准,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2)培训方式:以全院18个科室,每科1-2名接受能力好、动手能力强的护理骨干作为培训对象,于每月中旬全面落实培训计划,通过对培训人员全面规范培训,培训人员回科室培训科室人员的分层培训,以点带面,达到全院操作标准统一规范,全员技能操作稳步提高的目的。
1.2.4 考核 每月中旬结束一次培训,护理部组织考核人员,按照具体评分标准对该操作项目进行考核,培训人员考核合格后,回科室培训科室人员,月底对全院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组织培训老师进行分析汇总。例如:我院第三季度技术操作考试,考试内容为:吸氧法、经鼻/口腔吸痰法、双人心肺复苏术、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患者约束法,面部清洁和洗头、足部清洁7项操作项目,考试采取抽签的方式,每人考2项取平均成绩记入综合成绩,考核中强调操作技能的标准性和理论与操作的结合性,操作过程中注重关爱病人、保护病人及护患沟通技巧,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灌输及护士礼仪的规范。
2 结果 考试成绩:参加技能培训人员共计30人,考试平均分97.6分,合格率100%,见表1。全院参加考试人211人,考试平均分95.2,合格率100%,见表2。
表1 技能培训人员考试成绩汇总表
表2 全院各职称人员考试成绩汇总表
3 体会
3.1 针对护理工作特点进行分层次技能培训 护理技能操作注重的是实践性,医院对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是根据科室病人多,护士工作繁忙,不能完全脱产进行集中培训的特点进行的改进,通过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低年资护士刚踏上工作岗位,理论与实践未能完全结合,接受力强的特点开展分层次技能培训,使她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具体操作中能够掌握操作要点,动作流畅,并对突况有相应的应急应变能力,把护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中,结合具体操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可进一步的加深她们对该项操作的理解。
3.2 科学合理的安排培训及考核是提高护士技术操作水平的有力保证 首先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在操作考核中评价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情况,关注护士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训练效果与表现,使各项操作向规范化、流程化靠拢。
总之,护理技能操作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和基本功,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质量,护士要认识到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医院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即是护理工作发展的需求,也是护士自我提高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培训方式,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曹梅娟,姜安丽.改革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的探讨[J].护理杂志,2006,22(1):89-90.
[2] 吴水琴,姜文莉.《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模式改革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6,20(5):1207-1208.
篇10
[关键词] 护生;临床实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4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c)-148-01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生实习的过程是护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毕业临床实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护生今后的工作情况。在带教中多注重从护生的评估、考评激发护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着手。我科针对目前护理实习临床带教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制订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并予以实践,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存在的问题
1.1 带教老师水平有待提高
医院护士更新换代的频率也有所加快,许多护士临床经验尚浅加上学历相对偏低等因素,带教能力也参差不齐[1]。近几年护理学科飞速发展,护理本科毕业生受到的是最新的护理理论的教育。现阶段从事临床的部分带教老师都是工作十年以上的老师,知识体系陈旧,不了解护理发展的最新状况。使带教老师与护生沟通起来存在盲点。另外有些带教老师理论水平较差,只注重实际操作,不能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影响到护生实习的效果[2]。
1.2 专业思想不稳固
部分护生入学前对护理专业不了解,缺乏动力和兴趣。特别是到临床后看到临床护士每天琐碎繁杂的工作,加之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偏见。因此感到吃亏,心理失衡,故不安心工作。另外,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到临床一样倒班,使用不分层次,起到了消极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1.3 潜在的护患纠纷问题
部分带教老师法律意识淡薄,只注重护生的专科护理技术及理论知识的教授,对相应法律知识讲解甚少,使护生的法律意识也淡薄。护生不明确出现问题时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在工作中言谈随意,不注意细节,容易引发护患纠纷。
2对策
2.1加强带教老师整体水平的培养
严格把握带教老师的选择。带教老师必须具有护理本科学历,五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热爱护理专业,工作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并且具有较高的带教能力。掌握护理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等[3]。应以一名带教老师带教一名学生为宜。定期举行带教老师培训,内容可为护理学最新发展近况等。
2.2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对护生进行逐步教育
在临床教学中采用按照护理程序查房、组织病案分析、疑难病例讨论,实现健康教育等多形式,多启发式教学活动[4],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护生从被动地“要我学习”到发现问题,并寻找最佳科学证据以解决问题的“我要学习”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及临床思维能力。从被动的灌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2.3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
规范护理行为,减少不安全隐患,提高护理人员证据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增强行业自律和工作责任心,提高护理工作安全性[5]。定期组织带教老师及护生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如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质量管理年检查的各项规章制度,《护士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等。通过学习增强了带教老师及护生的法制观念,使护生更多地了解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并且带教老师定期组织护生参加相关案例的讨论,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指出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法律问题,使其进一步明确护理管理中各种规定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从而避免护患纠纷的出现。
2.4 强化护生专业思想
在带教的过程中要随时了解护生的思想动态,掌握情况后根据每位护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并注意思想工作的效果,让护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强化专业思想。
3讨论
带教老师是护生进入临床的第一任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及教学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工作能力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带教中的一些不足加以分析改进,自己也会从中得到快乐和幸福,从而使教师在临床带教中更得心应手,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新一代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1]周立,席淑华.护理临床带教现状分析[J].护理杂志,2001,19(3):7475.
[2]陈松兰,陈慧.对护生职业态度教育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9):1705.
[3]胡秀敏.有效临床带教中教师的特征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49.
[4]李晓玲,王世平.多形式教学活动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9):675.
- 上一篇: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 下一篇: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护理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