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基础及相关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13 17:4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经济基础及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水利建设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D92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农村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村水利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还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进步,一些问题凸现出来。
二、农民意识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巨大的提升,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并不均匀,且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利用钻水井来获取地下水资源的方式。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由于水资源比较缺乏,因此居民只能依靠雨水和河水来维持日常水资源使用需求。另外,由于一些农村并没有对生活污水进行科学的处理,因此多数农村并没有污水再利用系统,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不完善。我国农民普遍节水意识较差,或是在一些水资源比较珍贵的地区,农民具备节约用水的意识,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如再利用系统的不健全,导致农民想要节水,却无从下手,导致我国农村的水资源受到了极大的浪费。
三、水土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农业工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水土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根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要喷施138.6万吨的农药,施4636万吨的化肥,使用93万吨的地膜,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316亿吨,这些情况,导致我国的水土受到严重污染。根据调查,我国已有850多条大中型河流受到严重的污染,共60%以上的水质达不到饮用水的标准,共11%的水质无法用来农业灌溉。由于我国水土受到一些重金属Zn、Hg、Cu、Cr等,不仅不能保证人畜饮水的安全性,而且还会造成土壤板结,酸化盐泽化的情况,降低了土地的生产能力。
四、资金投入问题
农田水利作为我国农村水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能够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社会稳定。由于我国地域较广,水资源分布并不均匀,而农村由于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因此无法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并且我国政府和财政部门并没有对农村水利工程的修建给予充分重视,因此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投入资金比较有限,农村只能够依靠地方财政来建设水利工程。由于我国财政投入力度的不足,一些农村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并没有较大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且政府也不加以领导和指引,导致我国农村水利建设整体呈现出无人过问、无人管理、无人监督的情况。
五、建设技术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科技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却很难相应此种号召,无法应用一些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我国多数农村中,经济水平十分低下,科学技术也比较落后。因此,一些新建的农村水利工程,多会选择沿用一些传统的、古老的水利设施,不仅增加了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成本,而且由于这些技术的落后性,会导致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水资源。
六、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对策
通过上面的情况可知,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问题来自于多方面,因此,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有顺序、有重点的进行。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来加强我国农村水利建设。
(1)强化节水观念。不仅要强化农民的节水观念,还要强化我国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节水观念。领导要带头树立起节约用水的观念,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充分发挥出领导带头作用,为农民树立起榜样。通过组织一些水资源保护的讲座、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逐步让农民树立起节约用水的观念。节约用水的观念是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因此一定要对此项工作给予充分重视。
(2)防治水土污染。为了保护我国水土,防止水土继续受到污染,要在工业中进行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控制“三废”的排放,严格执行我国《水法》和《水土污染法》中的各项规定。通过对污水进行化学处理,使其能够回收并再利用,能够从根源上解决我国的水资源污染情况,既能够增加我国的供水量,还能够有效的防止污染。另外,要在农村大力推行生态农业的经营发展模式,号召农民多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的总使用量,采用一些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提倡节约型的农田灌溉方式,让农民学习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通过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灌溉农田,不仅能够适量、适时的保证农田得到灌溉,而企业还能够节约水资源,减少浪费。其次,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类型,来选择灌溉的方式。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水量等的需求也不相同,因此,要让农民了解并学习相关知识,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作物进行栽培,根据农作物类型来选择灌溉方法,最大程度的节约水资源。再次,要对非传统的水资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例如雨水、污水、废水等,减少河流和地下水的使用量,特别是一些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地区,可以通过修建水库的方式,来储存雨水。另外,要通过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促进农村地区合理利用水资源。
(4)加大投入力度。由于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资金、人力、科技等要求较高,因此对一些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技术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讲,修建水利工程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我国政府要为这些地区设立水利工程扶持资金,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并保证这些资金能够落实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在投入资金之后,要进行资金追踪监督,避免出现贪污、私囊等情况,保证每一分钱都能够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
参考文献
[1] 周纯 吴仁海.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方法与应用[J].云南环境科学2005 24 1 52-54
篇2
一、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1、有利于推动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亦是第一产业。近些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于农业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第三产业都无法强势跻身到农村经济发展的显赫地位当中。随着休闲农业模式的出现,农业本身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传承等一系列功能,通过有效的农业资源整合,形成了全新的旅游产品并开始进行营销,农业因此不仅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而且通过内涵的延伸使农业产业链更加完整。其他诸多相关产业比如餐饮、文化、交通等等也因此拥有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休闲农业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有利于促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就业
诸多研究中有着大致相同的共识,认为在旅游业当中,每增加一名就业人员,则与之对应的产业便会直接产生三个以上的岗位。休闲农业对于旅游业的依赖众所周知,唯有休闲农业的“休闲程度”能够达到旅游业所要求的“一站式”服务标准化体系流程,才能谈及发展。而这样的形势,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可见,其不仅能够有力地拉动以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增长,尤为重要的是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的劳动力剩余问题,促进其再就业。
3、有利于扩大农村的农业产品经营范围
休闲农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业,人们可以借旅游途径深入农村,切身体验农村风光的同时,亦可以直接买到最为“新鲜”的农业产品。与此同时,农村的农产品销售便可以直接卖给人们,减少了诸多冗赘之销售环节。另外,由旅游需求所推动的游客体验需求量的增加,也为农村带来了更宽泛的经济收入途径。除了农产品本身之外,休闲农业还赋予农产品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转化为无形的经济价值,全面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循环经济主导下发展休闲农业的原则
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带动我国农业从传统过渡到现代化,以科技促效益、以低碳促发展,通过低消耗、小污染来推动农业实现转型。而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降低污染、可持续利用和废物再生,也就是理论概念层面所指的3R原则。
1、降低污染原则
在休闲农业的生产与消费过程当中,降低污染原则的实现需要依靠减量化生产,简单来说就是要在保证成本最大化节约的基础上来满足游客们的消费需求。其实不单是在休闲农业领域,现代旅游业的宏观政策亦在倡导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当秉着此原则。而休闲农业的特别之处主要就在于其所开发的旅游项目立足于农村,减少污染并保护环境实为至关重要之大计。然而通过汇集诸多研究发现,目前仍有较多休闲旅游项目的经营采用粗放式,为了经济效益甚至完全忽视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根本难以顾及到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本文观点亦认为,长此以往,对于该产业的发展来说,无疑将起到巨大的阻碍性作用。
2、可持续利用原则
可持续利用原则其实就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最好的解释。概括来讲,就是要确保农业资源具有长期性的特点,确保其使用周期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休闲农业既然根植于农村,则其经济效益的高低必将直接取决于资源环境,而资源环境一旦成为“一次性”事物,则所造成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要以可持续利用原则为基准。但是包括森林、土地以及水资源在内的农业资源又都不可再生,所以此原则的实现,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废物再生原则
休闲农业作为热门旅游项目,其对于资源的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大,自然而然地会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而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理念中对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又有着相当高的关注度,因此应当建立相应的废弃物处理指导,对可再生的废物进行回收,在实现资源运用效率最大化的同时,有效保证生态环境的美观与健康。
三、循环经济视角下发展休闲农业的选择模式
休闲农业的发展同其他产业一样,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因此,应当将发展目标定位在更高品位与层次上,并且遵循循环经济原则,积极探索出适合自身的新模式。
1、环境导向模式
休闲农业的特色就在于其休闲环境的特殊性。立足于循环经济原则的休闲农业项目覆盖了农林渔牧等产业,除了旅游产品本身外,最为吸引人的就是以观光参与为主的体验。在循环经济的要求下,休闲农业不仅能够为游客提供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能够提供最为新鲜的绿色农产品,受到许多人的欢迎,同时还能够有效唤醒农民与游客的生态意识,进而形成合力,共同维护生态家园的健康与完整。
2、资源导向模式
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休闲农业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通过城乡的有效结合来满足现代人们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此外,在循环经济的政策要求下,休闲农业亦可以通过现代化资源的引进,借人们旅游之机,最大程度地普及农业相关知识,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论,以提高人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此同时,还可借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入普及来全面提升各个主体的思想意识以及对此的认识,进而加大力度引进全新的技术应用,确保生态环境与农产品都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加大休闲农业的吸引力,并通过成本的节约来实现经济效益的进一步增长。
3、文化导向模式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地大物博,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也就凝聚成了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其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均有着较高的吸引力。立足于循环经济下的休闲农业发展能够最大程度使不同的民族与民俗文化得以被保留与传承,包括饮食文化、休闲活动、民间技艺、节庆活动等等。因此,可以以此为契机,对休闲农业的功能进行大面积拓展,以文化为导向,为循环经济主导下的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基于循环经济的休闲农业发展路径探寻
在社会多元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当下,休闲农业的地位逐渐凸显,其发展建立于循环经济基础上,已然成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由之路。鉴于上述循环经济视角下发展休闲农业的选择模式,本文认为探寻基于循环经济的休闲农业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突出休闲农业特色
休闲农业的发展,同其他事物一样,均需要以完整的战略规划作为指导。这也是有效提升休闲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休闲农业需要加大对自身特色的开发力度,结合诸多产业的共同力量,包括当地文化产业、饮食业等等,为休闲农业的功能与形态做好明确的定位,构建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进而形成主导产业并突出优势,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效力。
2、重点保护休闲农业的生态发展
休闲农业的增收,绝不应当仅仅依靠盲目建设。以旅游休闲及观光为主的休闲农业固然需要不断完善环境设施与拓展功能范围,但循环经济理论依然时刻在警醒着休闲农业的建设必须要着重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就是说,休闲农业需要尊重自然环境的原始性和自然性,以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来推动和谐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并以此赋予休闲农业以更为现代化的教育意义,使休闲农业的文化内涵不断加深。
3、加大政策与财政支持力度
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休闲农业相关基础设施能够不断被完善。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新农村的建设至关重要,做好休闲农业的建设完全可以被视为是一项民生工程。因此,应当由地方政府带头,大力吸引民间资金,辅以政府力所能及的财政支持,以扶持地方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并确保相关配套建设能够完全符合各个行业的相关标准,使休闲农业的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并坚实循环经济之后盾。
4、加强休闲农业的服务水平
要想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本文认为单纯依靠相关工作人员的力量显然不够,应当嵌入政府对此的监管,实现领导体制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并协同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通过明晰的分工与协调来实现整个行业的规范。与此同时,休闲农业的经营者亦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最大力度的教育与培训,使之在具备基本素质的同时,能够立足于时代的高度,同地方一并融入文化内涵,整体提升服务的综合水平与档次,共同创设出良好的休闲农业发展氛围,形成一种社会的体制化,不断深刻循环经济相关理论。
篇3
农业生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不断进行完善的行业,也是经济生产物质和自然生产资源相交织的过程,所以必定受到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制约,具有地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和规避自然风险,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了农业保险,保障农业生产者的合法利益[1]。特别是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发展起步较早,且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些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具有完善的法律保障,健全的保障体系,科学的管理模式等优点。为此,笔者详细介绍了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保险的发展情况,旨在为中国发展农业保险提供借鉴。
一、加拿大的农业保险
早在20世纪20年代,加拿大就已经开始了对于农业保险的探索。最初的形式是以私人保险型为主,后来发展为政府资助型的农业保险,现阶段是以政府资助型保险为主。加拿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通过各种方式来推广农业保险的实施。而建立健全的法律机制和配套服务措施不仅保证了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也为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加拿大农业保险的起因加拿大发展农业保险的原因主要涉及3个方面:①加拿大是农业大国,其大麦、小麦产量极高,是世界上第二小麦出口国。如何健康稳定地发展农业一直都是加拿大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②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三面环海,北部北冰洋终年寒冷,导致北部群岛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特定的地理环境,使得加拿大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如大风、洪涝、病虫害、霜冻等,加之这些自然灾害发生间隔周期较短,从而造成了农作物的大规模减产,农业生产深受其害。③加拿大的耕作方式是以大面积的机械化私人经营为主,私人对农业的投入一般都非常巨大,一旦遭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将是私人经营者无法承受的。在此情况下,加拿大政府必须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保护私人经营者的利益,使得农业保险应运而生[2]。
2.加拿大农业保险的先进经验
加拿大是全球最早实施农业保险的国家之一,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以应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问题。加拿大农业保险的先进经验可概述为如下3个方面:
(1)以法律为基础保障。加拿大农业保险是整体建立在立法的基础上。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西部大草原整体遭受旱灾,导致其农作物大量减产,相应的补偿实地研究和建议开始大量出现。1959年加拿大联邦政府颁布了《农作物保险法》,1991年又通过了《农作物保险条例》,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作物保险,以及完善农作物保险的具体实施细则。
(2)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加拿大农业保险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联邦政府通过对农业生产的深入研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工作,从而决定对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的金额、期限和条件,同时担负着各地区农业保险部分的保险费用和资料审计补贴。在此基础上,为给农业生产者提供全方位保护,加拿大联邦政府还为其提供了再保险服务。加拿大农业保险主要由非营利型保险公司进行运行,这些保险公司都必须在各省政府的控制之下,且必须与联邦政府签订相应协议。农业保险所产生费用主要包括3个部分,联邦政府负责其中的36%,地方政府负责24%,余下的40%由农业生产者自己解决。此外,加拿大政府在农业部设立了农作物保险局,各地政府也设立类似的相关部门,而《农作物保险法》是各部门发展农业保险的法律保障。农作物保险局及时对各地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协助省保险机构发展,修订农业保险计划,也对各省农业保险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监督。还对保险公司开发的新保险进行初步审核,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要求下,促进新保险的推广。
(3)运用科学方法促进农业保险的实施。加拿大政府重视运用科学方法促进农业保险的实施,主要涉及4个方面:①加拿大农业生产者和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是出于自愿和法定相结合的方式。农业保险的签订方必须是农业生产者或者农场主,如果是农场主,需要其拥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农场,对于农作物的保险必须选择同季节同价格。其中,对于春季农作物的种植,必须要在3月30日之前进行申请,在当年的春播完成之后(6月25日之后)申报种植面积。如果第二年没有更改种植的农作物,可以不需要重复提交申请,上年申请的保险自动延续至第二年。②“赔损不赔本”是加拿大农业保险的一个显著特点,即不实行成本保险。其中,量产保险是保证农业生产者利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判定标准是根据全省的农作物产量作为标准,对于本省没有种植的农作物则以风险程度相类似的同一地区作为量产标准,个体单位的生产标准是根据同一地区相似生产规模的数据作为标准。标准数据也非一成不变,需根据当地生产水平,进行综合评定分析之后,才能最后形成结论。一般采用10~30年的平均产量为标准产量。③加拿大保险费采取低费率收取,用损失率进行计算,在建立大量数据模型,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际结合的方式下进行,从而制定出一个衡量标准。对于连续5年内申报农业保险索赔和很少进行索赔的农业生产者,其费率的收取采用弹性方式进行调整;对于非经常申请索赔的生产者,农民负担农业保险的费率在5%以下。保费的缴纳方式一般是在农作物收获之后,从销售收入中扣除,如当年农作物受灾,则会在赔偿付款中扣除。④根据《农作物保险法》规定,产量损失低于20%免赔,政府补偿大部分损失,最高索赔为产量标准的80%。按照损失比例,加拿大的索赔体系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每个农业生产者的利益。
二、美国的农业保险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农业保险的国家之一,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实施了农业保险项目,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积累,已逐渐形成了成熟的农业保险体系,对于世界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典范作用。在此,将从政府颁布法律、优惠的经济政策、运作模式和保险分类等4个方面,分析美国农业保险发展情况。
1.农业保险的法律保障为了防范农作物的损失,早在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就出台了《农业调整法》。虽然其效果不够明显,但开启了美国农业保险立法。1938年国会通过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开始实验性地对小麦生产所产生的风险进行探索。到1980年对农作物进行了长达42年的风险实验,《联邦农作物保险法》经历了12次修正。1994年对《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连年赔付过高的赔率进行了修正,随后颁布了《克林顿农作物保险改革法》。2000年国会通过了《农业风险保护费》,使农业保险的立法进一步完善,为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开展农业保险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3]。#p#分页标题#e#
2.农业保险的经济基础美国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之一,在高效的生产规模下,农业生产飞速提高,也为农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雄厚物质基础。政府的大力扶持,是美国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政府每年都会对农业保险进行大规模的补贴,从1981—1988年的42亿美元到1989—1999年的108亿美元,20年间美国政府对于农业保险的补贴翻了一番。大规模的政府补贴支持对于农业保险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贡献。其中,政府补贴主要用于3个方面:①由自然灾害产生的损失,则补贴全部的保费;对于种植风险农作物、收入保险等保费的补贴率为40%。②对于私营保险公司产生的业务费用,政府补贴20%~25%。③对于保险公司推广农业保险和教育所产生的费用,也是由政府负责补贴。
3.农业保险的运作模式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发展,美国农业保险从政策研究、立法,到推广、实施、售后都有一套完整的组织体系,保证了农业保险运行的科学性、严谨性、适用性。其中,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在运作方式上,主要包括以下3个层次:(1)第一个层次是联邦农作物的保险公司,也可以称之为风险管理局。联邦农作物的保险公司主要负责联邦范围内的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和监督工作。联邦农作物的保险公司下设置约10个办事处,每个办事处管理3~4个州。办事处主要职责是与农业保险提供者建立专业和业务上的联系,不断地对保险的计划作出详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的评估。对所有的农业生产者和农作物保险的提供者解释保险的相关条约,普及关于农业保险的相关知识,以保证农业保险可以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顺利实施[4]。(2)第二个层次是具备经营农业保险的私营保险公司。美国私营保险公司的审查十分的严格,全美仅有17家公司具备经营农业保险资格。要想成为具备经营农业保险的私营公司,首先必须提出申请,由联邦农作物的保险公司审核研究通过后,才可以运营联邦政府推行的农业保险业务。在推广实施之前,私营保险公司必须和联邦农作物的保险公司签署协议,并遵守各项规定。私营保险公司承担了政府农业保险业务,通过开展各项宣传活动,推广实施政府的农业保险计划。(3)第三个层次是农业保险人和农业保险查勘核损人。农业保险人是指各家私营农业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多数为独立的人,他们可以同时多家私营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农业保险查勘核损人主要的任务是检查勘核损的工作,需要在联邦农作物的保险公司培训2年以上且通过考试才能担任此项工作。
4.农业保险的分类美国农业保险大约分为4大类:①单产险。主要以个体农业生产者为计算单位,费率以历史数据为衡量标准。②收入险。以个体承包单位为计算单位,费率以往年的种植历史数据和农作物贸易情况作为衡量标准。③区域险。通常是以县为单位,费率以区域往年的种植历史数据和农作物贸易情况作为衡量标准。④其他险种。以特定的风险农作物作为单独类承保对象。每种保险都对应着多种保险补贴率,从55%~85%不等,相应的保险费率也不同。
三、日本的农业保险
日本农业是以分散的、个体农户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其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这致使日本农业保险对于稳定农业生产,保证农业生产力,防治病虫等自然灾害和稳定区域内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农业生产和中国农业生产情况相类似,通过学习日本农业保险经验,对于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1.农业保险的法律保障日本最早的关于农业保险的法律始于1929年的《家畜保险法》,1938年颁布了《农业保险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1947年将《家畜保险法》和《农业保险法》合并为《农业灾害补偿法》,1985年对《农业保险法》进行修改,根据受灾的实际情况,允许制定弹性的保险费率,下调农作物保险补贴所占国库的比例。法律基础为日本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保障了农业生产者的利益。
2.多层次的组织制度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日本建立了互动会的农业保险模式。日本政府不直接参与农业保险活动,而是对农业保险的开展进行政策和资金支持。日本农业保险体系由3个层次构成:①第一层次是市、町、村一级的农业共济组合,也即农业保险合作社。②第二层次是都、道、府、县一级的合作社联合会,其主要任务是接受辖区内农业保险的相关业务,为基层农业生产者提供分包,受到农林水产省的指导和监督。③第三层次是设在农林水产省的农业共济再保险会计处,其从根本上走的是联合共济的道路。互助合作保险的组织形式是日本开展农业保险的基础,也是日本农业的精髓所在[5]。日本的组织制度决定了其特有的保险方式,即采取强制性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形式。国家通过对风险的农作物和牲畜进行法定保险,按照规定,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农场和农民必须进行投保;而对于农户的建筑物、农业机械和家庭的财产等实行自愿投保的模式。对于风险的负担和保险费的补贴,是由农民、共济组合、联合会和政府4个主体共同承担。此分散风险的模式保证了农业保险的稳定性。
3.严格的资金控制日本农业保险的保险费和事业费的来源及其任务有着严格的界定和控制,保证了资金的稳定性和长久性。保险费用只能用于投资,产生的增值部分用于风险基金,也为会员提供相应的防灾防患服务,保险费用不能用于农业保险的运营费用。农业保险的运营费用,则由政府补贴和农业相关的商业险盈余来提供。合理的资金应用是日本农业保险得以长久稳定发展的关键,为农业生产者灾后索赔提供了稳定的资金和使用方式。资金的专款专用也减少了资金的违规使用情况,防止了腐败现象的出现,也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 上一篇:高中生物生态工程概念
- 下一篇:学前教育教师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