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专题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13 17:4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制教育专题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制教育专题教育

篇1

关键词: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专题教学;融合

一、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约束规则就是道德与法律,作为两个基本的社会规范,二者相互支撑与依存,共同制约并引导人民日常行为规范,调节着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维护着良好的社会秩序。然而作为两种社会约束机制,道德与法律各有所长,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道德是一种软约束,它主要通过人们内在的良心、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各种行为活动。它依靠的往往是自律,没有一个客观的制度标准。当社会秩序不太稳定,人们道德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它就无力限制和约束人的行为。而法律则是硬约束,它由统治阶级设置的警察、监狱等机构强制执行,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它明文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因此它的作用相对固定,能够有效引导人的行为活动,也能严厉惩治违法犯罪行为,这一点恰恰可以弥补道德约束力的不足。但法律也不是万能的,现实社会错综复杂,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却未必违法,法律对其无计可施。因此法律和道德必须发挥各自所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大学生时期是人生中道德与法律意识形成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在大学时期,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道德与法律教育,将这两种教育有机结合,统一协调,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与价值,让他们形成和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治精神,总是试图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割裂开来,或者认为道德教育比法制教育更为重要,后者从属于前者,在处理二者关系上存在偏见。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是第一位的,要把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都看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二者都要达到共同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只有实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加上法律知识的传授,它要求实现教育目标、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全方位的变革。这种融合既能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又能提升其法律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均衡发展。大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因此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道德教育让学生知道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处事,通过法制教育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将来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打下基础。

二、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的途径———专题教学

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已经探索出各种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专题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基础”课中也一定程度上运用了专题教学法,形成了很多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成果。专题式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打破了常规教学中教师按照章节顺序讲授教材内容的传统,更加突出精讲和深讲,注重对某种理论或问题的系统讲述。专题式教学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教学模式,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十分零散,对于同一知识点而言,其道德内涵与法律要求可能分属于教材不同的章节,比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环境保护法”二者内容相关,却分属于教材不同的章节,教材中和“大学生与诚信”相关的知识点出现多次,涉及内容既有道德要求,也包含一些法律规范。运用专题式教学,就可以突破教材章节的限制,将这些零零碎碎的知识点整合起来,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它不仅能针对同一问题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自然地融合起来,而且有助于更深入地掌握知识点,使教学主题更加明确,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对专题式教学的受众大学生而言,能培养其多元化的思维方法,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基础”课所涉及的爱国主义、职业、婚姻家庭、公共生活等专题,既非单纯的道德问题,也不是纯粹的法律问题,必须从道德和法律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专题式教学将法制教育自然融入道德教育中,可以逐步改变过去一味重视道德教化,忽视法律思维的教学模式,实现道德与法律并重,引导学生改变思维习惯,拓宽个人视野,理性分析当前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正确处理生活中碰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在探索专题式教学的具体分工和教学组合中,不同的学术背景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有针对性地准备教学专题,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来重新整合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这样“基础”课的教学深度很大程度上得以扩展,教师的教学与研究也更加深入,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可见专题式教学很好地适应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需要,避免了将“基础”课程简单地处理成伦理学课程加法学课程的“拼盘”式教学组合的弊端,也避免了现实中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脱节的现象。专题式教学切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许多特点,必然成为当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趋势。

三、专题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师资的问题。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当前的“基础”老师有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也有毕业于法律专业的,按照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他们应付下来没有问题,但开展专题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课程所涉及的道德问题和法律知识都要熟练掌握,还要洞悉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能够实现跨越不同章节的组织演绎,并达到前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和有效整合。因此教师要突破过去单一化教学模式的限制,改变思维方式和教学理念,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而不是简单地拼接教学内容,真正使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实现互动与融合。因此高水平的师资培训显得尤为必要,可以鼓励教师去参加与课程相关的备课会、交流会,进行相关业务能力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使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融合更有实效。第二,教学内容的问题。实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融合,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专题的形式展开,在道德教育中可以渗透法制元素,同时在法制教育中又能体现道德精神。但是开展专题式教学,实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互动与融合,并不意味着道德和法律没有差异,甚至在教学中可以将二者混为一团,而是应该在不同的专题中各有侧重,实现并重与侧重的统一。同时,要科学地确定教学专题,一定要综合考虑大学生的成长经历、思维习惯、情感诉求以及当前社会的道德与法律大环境,确定教学专题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原则,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这些问题既关乎道德准则,也与法律规范相联系,更与大学生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还要明确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什么、学会什么,重点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专题教学讲清道理与法理,解疑答惑,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产生积极指导作用,真正使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的理念渗透到“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第三,教学管理的问题。专题式教学围绕专门的问题展开,打破了教材中章节的限制,而教学中有固定设置的教学周历,按教材先后顺序也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专题式教学过程中会穿插一些案例、讨论、讲座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这与传统课堂教学有较大差别,因此在教学管理上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探索专题式教学模式,有必要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授课教师和相关人员要不断完善教学过程的考核与管理制度,合理设置课程考核细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现课堂出勤、专题讨论、师生互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多方面环节的有机结合,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从课堂之内拓展延伸到课堂之外。另外,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对课程的考核和评价也应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灵活处理教学计划、教学课时和专题教学可能出现的各种冲突,在教学班级设置、教学资源利用方面提供有力支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胆创新,为其教学改革提供足够的空间,有效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M].陈林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篇2

李树恒主任在专题讲座中强调,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特征。他指出,法治是管理社会的最好方法,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手段。同时概括了法治至少有以下的五层涵义:一是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二是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三是法治是一种民主的模式。四是法治代表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五是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在全面分析法治的基本涵义后,他指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他深刻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四个鲜明特征:一是具有人民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是执法为民思想,是人民思想在法律意识形态领域的集中体现。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二是具有政治性。以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为载体、蕴涵于法治文明中的法治理念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反映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特征,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三是具有法律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法律现象为意识客体,它既继承了中国法文化的优秀传统,又吸纳了世界法治文明的精华,反映了一切法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深刻的法律科学性、专业性。四是具有先进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质上是法律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既坚定不移地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的深入,不断融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始终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

李树恒主任指出要深刻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特殊重要意义:一是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检察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二是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实践执法为民思想,践行“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推动检察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三是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切实解决检察队伍中的突出问题,提高执法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

最后,他着重指出,要在实践中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是要在严格执法的实践中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通过理论学习,加深对基本法律原则的理解和把握,即遵循法定程序和司法活动的内在规律;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原则;兼顾公正与效率的辨证统一;正确处理办案数量和办案质量之间的关系;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协调。二是要在检察工作成效上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是要在与其它教育活动的结合中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在为期5天的研讨班中,省院聘请了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姜仲波、陈福胜两位教授对依法治国和执法为民两个专题做了系统讲授,省院乔鸿翔、陈玉庆、谭玉君等同志围绕服务大局、公平正义、党的领导进行了讲解,理论性、指导性都比较强;特别是魏艳玲、吴国友、卢亨喆等先进典型,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做了生动、鲜活的专题讲座,对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做好检察工作有很大的教育和启发作用

6月10日,经过5天紧张的学习和研讨,全省检察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专题研讨班,圆满结束。省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国栋做重要讲话,省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树恒主持结业式。

王国栋副检察长在讲话中对研讨班做了全面总结,充分肯定了研讨班取得的成效。

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英语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科特尔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也可以看作是教师的职业生涯的演进过程。[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语教育也已成为世界各国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外语师资的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与日俱增。外语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教育理念、理论素养、教学技能等都是制约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尚的人格修养,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知识运用能力,以及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应该是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一、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发展的现状

高职英语教育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等英语教育,旨在训练其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应对各种涉外局面的语言应用能力,高职英语教育强调语言的实用性,注重学习者个性化展示和教学过程的交互性。这些都使得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有了具体的参照标准,同时也影响着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徐小贞教授在2005年12月对全国职业技术院校英语教师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中,[2]发现有关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发展的情况令人担忧,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占48%,很多教师语言能力很强,但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薄弱。

第二,教师的学历结构不理想和不平衡:博士和硕士学历的比例太小(30.4%),本科毕业生居多(69.6%);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英语教师学历结构比较合理,其他地区的英语教师学历结构本科生居多。

第三,最近5年,54%的教师还没有进修的机会。

第四,教师能够用于科研的时间非常少:每周平均时间在10小时以上的人数只占5%,77%的教师从来没有在国家级别的学术刊物。

二、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英语师资水平是目前制约英语教育效率的因素之一。我们必须加大英语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国家投入,改革英语教师教育。

第一,改革师范大学英语系的教学,基于师范英语教学的特殊性,造就具有足够的英语运用能力、掌握有效的外语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英语教师队伍。国家于2007年开始的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以及2008年部分地方院校的政策跟进,等等,都是解决师资短缺和提高师资水平的有力措施。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应为“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口径宽”,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外语+教育确定为师范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较为适合,即英语专业知识+教学职业技能+教师综合素质。

第二,对现有的70多万的外语教师(高职英语专业教师包含在内)进行发展教育,帮助那些尚不具有足够外语运用能力的教师获得足够的外语运用能力。随着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新的理论如雨后春笋,在职英语教师现有的知识已经不能够应对这种新形势的挑战,新的语言教学理论和主张不时地与他们的观念发生冲突。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觉到自我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总希望有机会参与在职教育和培训项目。[3]而目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师的在职研修情况基本上处于无组织的自然发展状态,因为高职院校的师资培养往往注重教师的学历提高。然而,学历的补偿只解决了从业达标的问题,并不能证明具备教师职业所必需的素养和能力。

第三,在国家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还应该引导英语教师本人注重自身的发展,用各种激励乃至优惠政策,鼓励英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高职院校和英语教学部门必须制定奖励政策,设立科研项目,增加科研经费,丰富图书资料,使科研和教学、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大对人文学科,尤其是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科研资助,制定相关政策,把英语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使英语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中来,确保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外语教师专业成长是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师在教师教育机制中的一个不断学习、反思、发展和成长的动态过程。[4]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指出,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做到科学决策、科学执政,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有学者指出,目前80%的高校都是在培养学术学位(科学学位),教育部门正在起草咨询报告,对今后3―5年普通本科高校都将要大力转向发展高职教育进行论证,不再扩招本科生,以期形成高职教育从中职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毕业学生可授予专业学位(职业学位)。今后的高职教育将向着区域化发展、有系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办学模式将更加灵活的趋势发展。当前我国的高职英语教育改革正处于深化阶段,改革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教师。因此,只有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以自我发展为己任,实现“自下而上”的变革,[5]外语教育改革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3.

[2]徐小贞.中国高职英语专业教育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02-113.

[3]孙平华.聚焦英语教育中的教学与科研[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5.

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教师 专业发展 师德修养 专业素质

一、中职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特色

中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技能服务等发展内容,它具有内因驱动性、外因需求性、专业发展性的特色。

1.内涵解析

(1)专业道德发展。一方面加强中职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提倡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加强中职体育教师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群众观、利益观。

(2)专业知识发展。掌握一般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及体育专门知识,了解新知识,进行专业知识的学术研究工作,提升自己学术水平。

(3)专业技能发展。“业精于勤,荒于嬉”,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教管技能、运动技能,都要在教学实践中、教改试验中、专业培训中不断提高。

(4)技能服务发展。学习掌握新技能的目的在于服务,由服务学生业余体育活动、学校春秋两季运动会,到服务于企业技能运动会、社区文体活动。

2.特色分述

(1)内因驱动性。有志向、有作为、有梦想的中职体育教师都有专业发展及个人价值的动因,即学习好体育专业知识,传授好体育专业技能,服务好体育事业,甚至有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2)外因需求性。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企业用人对中职学生体质、体力、耐力的需求,企业和社区文体活动发展的需求等迫使中职体育教师不得不多学新知识、多练新技能、多研新领域,以提升个人专业素质水平。

(3)职业发展性。中职体育教师职称晋级的职业发展动力,促使教师们由中级讲师向高级讲师、教授级高级讲师及教授等级的职业发展需求而努力,乃至终身从事中职体育教育事业。

二、中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中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总体上成绩是显著的,呈向上、健康、科学的发展态势。然而也存在心态浮躁、教学守旧、素质不高等现状,具体分析如下。

1.心态浮躁

有的中职体育教师不安心中职体育教学,不钻研中职体育新知识、新技能、新领域,禁不住利益的诱惑。教学无实事求是之心,教改有急功近利之意,教研存求名求利之念,甚至有的转行做些管理工作。这些心态浮躁之举,都是中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大忌。

2.教学守旧

有的中职体育教师教学改革缺乏积极性,教学思想守旧。例如新课改要求中职体育课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以学生实际需求与具体要求为教学的主导性,并提出教学应以学生为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的教学新思想。然而,这一思想却没有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不符合学生的“学”的要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学习意识较弱。究其根源是他们那种“省劲”“混吧”等思想占了上风,从而造成教学形式单调枯燥、过于严谨,课外体育活动流于形式,教学评价体系老化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中职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3.素质不高

有的中职体育教师,放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沾染了一些坏习气,对学生严管卡要,索取报酬,造成不良影响,有辱师德。有的中职体育教师,放松了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锻炼,基本功不强,上课装腔作势,达不到教学目的。长此以往,师生关系紧张。这些都是中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中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及途径

2013年9月20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国家对中等专业学校合格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考核等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依据。每个中职体育教师都要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专业标准》,结合学校和自身素质条件,科学拟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个人专业发展标准,开拓个人专业发展途径。

1.制定个人专业发展标准

一要努力学习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伦理学,树立师德为先的理念,争做师德标兵。二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积极参加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树立执教为民、学生为本的理念,争做先进教育工作者。三要以积极的心态参加中职体育课改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树立能力为先的理念,争做学科带头人。四要把爱专业、爱锻炼、爱学习,变成自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争做中职体育专家学者。

2.开拓个人专业发展途径

(1)渠道更新。中职体育教师的培训、课改、科研都要围绕中职体育教学进行,教学时以中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渠道。中职体育教师参加的培训、课改、科研等活动,就是要促使中职体育教师教学年年更新。只有中职体育教师教学年年都有新点子、新路子、新套套,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才有劲头、有实效,中职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才有奔头、有进步。

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师队伍 思想 行为 责任 成果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35-01

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当代劳动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一个行业发展的速度能否进一步提升,不单纯依赖于行业的技术研发,还取决于行业内技能人才的实际水平。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职业教育怎么办?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在哪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样的途径来培养?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和走向。2014年国家中长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划对当代职业教育做了新的定位,提出了新的人才观: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努力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在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基础之上,采用多元的适合当地学生需求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当前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

职业教育办得好,关键在于教育,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所以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思想,改变思路。一个专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本专业的教师队伍,任何一个专业,从小的方面看,是一个学校的专业,往大了看,是国民生产生活面对的一个行业。一个学校的发展前景,完全取决于本校的各个环节能否为教师的教学服务,能否在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基础之上,不断开发市场、拓展市场、引领行业。说到底,就是本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甚至,行业的未来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储备什么样的专业教师队伍。这就是职业教育的总方向。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转变教师的思想

当代职业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什么?是管理者还是经理人?当代职业教育中学生的角色是什么?是部下还是客户?他们各自的角色,取决于他们在当今社会充当的角色。学生既可以是部下,也可以是客户,还可以是管理者、经理人。教师也可以是当代社会之中的任何一个角色。所以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每一位教师要时刻拿出对待任何一个社会人的诚信和平等的眼光与学生交流与合作。更准确地讲,学生还可以当我们的客户,对待不同的客户需要用不同的思维和沟通方式,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学会与客户沟通,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因人而异,把握方法,学会沟通。

二、转变教师的行为

教师这一职业是世界上绝对神圣的高尚职业。对于人的培养是不可逆的,所以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阶段都必须用心去做,干任何一行都要用心来完成,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教给学生的道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动手、动脑而且要动心,以此为标准,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生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教授给学生广泛的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自我学习提升的能力。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开阔学生的思维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坚持学生的能力本位原则,增强学生自信,树立学生的个人目标。

三、转变教师的责任

在新形势下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明确自己的责任。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教师要对学生不放弃、不言弃、不轻视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位。学生永远都是学生,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过程不同、经历不同、生活背景不同,面对相同的问题,思考的方式也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作为老师必须要给他们明确的目标,树立足够的自信,多引导、多交流、多沟通。当代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打破常规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思路,改变方式,必须将每一位个性十足的学生看作我们的客户,在教育工作之中紧紧围绕客户的思维来做事、做人和沟通。但是,在沟通的过程之中,教师要严格管好自己,要在以身作则的前提之下来教育和引导每一位学生。

四、肯定教师的成果

教师的工作是至高无上的,教师的付出也是最多的,每一个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孩子本身,更多的是为了家庭,为了国家。但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在每天平凡的工作中必须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成果。成果无大小,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是成果,促使平庸的学生健康向上更是成果。所以教育教学之中无大小、轻重之分,在教育教学中的任何一件事、任何一次创新,都是自己的教学成果。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肯定自己,不断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并能将其与自己教授的课程融会贯通,在教学中运用并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思考和创新。这也是教师的成果。要想让别人感动,必须先感动自己,要想让别人肯定,必须先肯定自己,教师的认识、思维必须在变化的环境之中成长和完善,要在已有的教育教学成果之中脱离自我,提升自我。

篇6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师 专业素养现状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224-01

现在老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历程中最主要的焦点之一,教师专业化的意义实际上就是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整个的从教历程中,最终通过终审专业训练,具备教育专业的所有知识技能,自身专业道德表现,同时逐步的增强从教素质,之后将自身变成一个拥有专业技能、职业道德高尚、实现自身专业自主各方面比较优秀的专业教育者的一个发展过程。而教师的专业化的发展最终却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只有提供教育者的专业素养,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整个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也就是说研究和探讨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和提出发展侧率,就是可以提高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确保体育教育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1 高职体育教育专业素养的构成

1.1 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于体育教学和实践来说是起到指导性的作用的,因此,必须要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有现代化的教育,具体来书,体育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本着健康第一作为思想,为了可以促进学生能够适应身心、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最终呈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最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培养自身体育的意识

1.2 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也就是说包括首先是学科的知识,学科知识就是体育老师本身可以胜任的最基础的知识,体育学科是一门比较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的方面是很多的,例如田径、球类、体操和武术等专项运动,作为老师是一定要对体育范围内的学科都要系统的掌握,现在,在21世纪的今天,体育专业教学方面也增添了很多的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条件和形式下,教育者自身一定要多增加一些自身饿专业知识,才能够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其次是教育知识,作为老师必须要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教育学、心理学等体育教育范围内比较原理性的知识,教育知识就是老师体育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最主要的条件,在现在环境下进行体育教学,老师必须要掌握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最后是实践知识,体育老师必须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将体育学科范围内老师应该掌握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和自身的一些经验结合到一起,一同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此来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 目前高职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现状

2.1 教育观念落后

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存在着教学观念很落后的局面,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还是以老师为主要核心,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忽视了,这样就会形成学生在实践和课堂中表现的机会减少,导致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快乐,使学生学习很被动,另外一面,一些高职院校只是一味的重视老师的业务素质,对老师的教学观念并不是非常重视,在对老师考评的情况下也只看教学的任务是否完成而已。

2.2 老师的文化素养不高

对于普遍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来说,其自身的体育技能方面比较好,但是普遍文化素养不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级啊欧蕾和基础知识比较差,其导致这样的现象原因是由于老师平时只注重提升自身的技能素养,对于文化理论知识方面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这样的情况下,就直接的将体育教学改革的道路收到阻碍。

2.3 专业技术面比较窄

现在很多的老师只重视体育范围中的某项项目,例如球类,因此,球类的这些醒目技术就相对掌握的很好,但对其他一些项目像体操和武术等方面不够重视,这样就导致了这些不受重视的项目技术就很薄弱,又由于在工作中对这些项目缺少训练,最终就会导致教学的过程中对这些项目技术讲解和演示的不够到位,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形成较差的情况的。

3 提高高职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

3.1 必须要转换自身的教育思想观念

首先我们作为教师,可以通过现代的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了解目前最前沿和最新的理念,另外,作为校方,可以专门聘请一些专业的专家来介绍和讲解最新的体育科研成果,这样最终就可以达到提高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的目的,帮助老师最新的发展动态,之后再根据这些新的动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将新的观念直接贯彻到实际教学中去。

3.2 要丰富自身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

作为老师必须要及时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经常查阅一些参考资料和阅读一些体育方面的专业学科知识书籍,学校方面要及时的给予体育老师提供最新的体育专刊和各种体育杂志,以促使老师了解新的消息和前沿情况,方便老师将这些新的知识及时教授给学生。

3.3 提高专业技术

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体育运动技术及自己薄弱的体育运动技术,平时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刻苦练习,必要时应接受专业培训,有针对性地练习所欠缺的体育技术。

参考文献

[1] 章云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97-100.

[2] 吴玲,郭孝文.论教师专业化的拓展与推进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05-609.

[3] 金祥林,廖祥红.专业化与新时期教师质量标准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4):46-50.

[4] 刘岩.论专家型教师的素质及培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1):45-48.

[5] 施克灿.国际教师专业标准的三种模式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12):81-85.

[6] 彭健民.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522-524.

篇7

1.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涵。教师自主发展指的是教师能自觉、自发、主动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规划、实施和反馈,并能自觉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动态过程。

2.高职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必要性。首先,是国内形势的需要。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的首要条件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具有不断发展的意识,才能适应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次,是高职院校本身定位的需要。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高等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复合型英语应用人才。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全面自我发展。

二、高职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英语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不足。高职英语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具备终身发展的主动性。然而高职英语教师工作负荷重,周课时约20节,大多数教师无暇思考发展前景或制定发展规划。且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往往无视教师劳动成果,教师缺乏职业成就感,继而得过且过,形成职业倦怠,也不再严格要求自己。

2.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有待增强。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英语应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还必须了解职业基本理论,具备把行业、职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然而事实上多数教师没有到企业或英语相关公司锻炼的经历,由于对英语专业所涉及的行业缺乏足够的了解,教师往往在英语教学中很难对学生开展必要的职业指导,教学脱离了实践,也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3.高职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薄弱。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普遍忙于英语教学工作,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薄弱。许多英语教师只是由于学院要求被动地完成科研工作量或者职称晋升需要才会主动或申报课题研究。很多教师认为搞科研十分困难,没有积极参与科研的兴趣。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教师没有接受过有关科研的培训,缺乏科研知识。高职英语教师科研能力薄弱的现状无疑阻碍了他们的专业自主发展。

4.高职英语教师缺乏培训机会。大学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课程地位低下,导致英语教师地位尴尬。在教师进修和培训方面,相比专业课教师,英语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愿望基本不能满足。在教学中英语教师同样缺乏平等参与相关教学活动的机会,极大的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反映了学院对基础学科关注度不够。学校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忽视,部分导致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速度低于职业院校的整体发展速度。

三、影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原因分析

1.高职英语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缺失。自我发展需要和意识是教师发展的前提条件。据调查,高职英语教师工作量大导致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淡薄,仅有少量教师制定了自主发展目标。

2.高职院校师资培训政策不完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因而“重视专业课、轻公共课”就成了一个必然事实,英语教师作为公共课老师,一般很难获得正式的培训机会,偶尔获得的非正式的短期培训也是流于形式。在职培训对教师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若能实施到位,教师汲取的意见和接受的理念会更加丰富。

3.学校环境的不完善。教师所处的学校环境对教师自主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学校氛围能够促使教师的更好发展。部分教师虽然有自主发展的意愿,但是由于受学校资源的制约而严重阻滞了他们发展的脚步,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发展,而且也使学校逐渐缺失了学习氛围。

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对策

1.增强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做好职业规划。树立自主发展意识是高职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前提,只有产生自我完善的内心需求,才能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境和压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提升自我。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最佳路线,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明确和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职业方向,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

2.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优化知识结构。高职英语教师首先应加强理论学习,阅读与教学相关的书籍;积极开展反思教学,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组织行为,更新和储备新知识。其次,树立科研意识,要充分认识到科研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关键,科研与教学是不可分离的。阅读英语专业和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利用科研成果来促进教学效果。

篇8

【关键词】职教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课程;问题;开发策略

【Abstract】Although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eachers’ INSET has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it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goal neglects training dem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tructure lacks internal logic,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content is too theoretic, and the methodology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s unitary. The countermeasures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including: Enhancing the cognition to INSET, strengthening the correlation of curriculum goal and curriculum content’s development, adopting vary kinds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methods.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Curriculum of INSET; Problem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当前教师教育的重心已经从教师的职前教育转向了教师的在职教育与培训,强调教师的“专业化”和“终身化”教育。对于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在职教育与培训,其核心离不开课程开发。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师在职教育和培训不完善,尤其是没有开发出既符合会计行业特点,又适合中职会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即“教育特征+行业特征”的科学课程体系。因此,开发适用于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现有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的课程开发却存在诸多问题。了解这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职教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开发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1 课程目标的开发忽视培训需求,表述模糊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1],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它既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很大的影响,也对课程编制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职教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中,课程目标是以培训目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以某某培训基地会计专业教师国培课程方案为例。其培训目标为:“拓展视野,活跃思维,熟悉国内外中等职业教育现状,进一步增强其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责任感;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政策和法规;了解现代教育的有关思想、理论和流派;拓展本学科知识领域,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本目标针对的对象是会计专业骨干教师,使其能独立承担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成为专业带头人与教育教学专家,进而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专家。但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国培项目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办学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这些定位过高,理性太强的培训目标一般难以实现。

参与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在职教育和培训的对象从层次上看,有新入职的教师,也有能力提升教师和骨干教师,不同层次的教师在需求上是不同的。而当前的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确立目标过份依据社会需求,忽视了中职教师所处的工作环境和教学对象;二是目标的确立主观性太强,培训需求分析缺乏梯度和层次;三是培训需求分析有许多属于无效的需求、同质的需求,造成培训目标中存在不必要的培训与重复交叉的培训。

1.2 课程结构的开发单一,缺乏内部的逻辑性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中各组成部分的组织、排列、配合的形式。课程结构有形式结构与实质结构之分。课程的实质结构决定着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性质,形式结构影响课程的外部存在形式。[2]”

篇9

一、             奖金按学生数和月课时数计算

1、     计算公式

奖金=课时50%+人数50%-处罚扣出。

二、             处罚扣出细则:

1、     无教案上课的、老教师无合页备课的,每节次扣10元,直到本月奖金扣完为止(指专任教师专任科目)。

2、     未按课表上课的每节次扣5元。

3、     私自调课的每节次扣10元。

4、     上课迟到、早退的每次扣2元。

5、     旷工的每节次扣10元。

6、     没有按规定批改作业的按0.2元×所差题数×班额×5扣,直到扣完为止。

7、     按时单元测试,必须批改,有成绩册、试卷分析,每缺一次扣40元。

以上均以抽查为准。

体育专职教师考核办法

 

一、              计算公式:

积分=六认真15分+教研10分+值周10分+质量40分+兴趣活动小组活动分10分+体育资料的收集与保管5分+运动会的组织10分。

二、              评分标准:

1、      六认真工作、教研工作,值周工作按其它教师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2、      质量分按名次计算,同类同科、同年级平均分第一名的40分,每降低平均分1分扣1分。

3、      兴趣活动分,所组建的课外兴趣小组,在各科参赛活动中,获一等奖的10分,二等奖的9分,三等奖8分,四等以下的7分。没有组建兴趣小组,没有开展活动,没有参加竞赛的该项不得分。

三、              学生考试项目及分项计分范围

(一)“两操”(体操、眼保健操)20分;

(二)达标率30分;

(三)体育课程50分:

1、      体育基本知识、队列及口令:(1)立正、稍息、向右看齐;(2)齐步走、立定、左转走、右转走;(3)跑步走、立定。(20分)

2、      体育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30分

(1)          跳高、跳远前的准备运动;(2)长跑、短跑前的准备运动;(3)跑、跳后,课程结束时的放松运动。

四、              考查办法

1、      在三至五年级中抽签取某一年级,在这一年级的两个班中抽签各取10名学生,根据第三条之规定,进行全面测试,算出这10名学生的平均分,作为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依据。

2、      每期体育测试时间在第十八周进行。

3、      体育教师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测试。

五、              有关获奖加分,按学校有关奖励条例进行。

篇10

一、非智力因素及其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及道德品质等;从狭义上讲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智、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提供学习动力

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学生对体育学习没有充足的动力支持,体育教学效果就没有保障。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恰好可以参与并影响学习活动的进行和效率,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对学生的学习效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学生运用非智力因素积极地参与到智力和体力活动中去,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推动力。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是由三个系统组成的:一是由运动、呼吸、循环、神经等生理因素组成的身体运动系统;二是由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组成的操作系统;三是由态度、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组成的动力系统。这三个系统是相互促进、密切联系的,且又是缺一不可的。身体运动系统主要表现在学生所掌握的动作技能和身体活动上;操作系统主要承担学生对各种知识、动作概念的加工、处理工作;动力系统主要对学生的学习和活动起着定向、推动、维持和强化等作用。体育学习和活动是在这三个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没有运动系统和操作系统,学习任务无法完成;没有动力系统,学习活动不可能发生也不能持续地维持下去。体育教学实践证明:稳定的兴趣、良好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精神振奋,并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体育学习和活动中去;相反,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和产生不良情绪的学生,就会精神不振,并以消极、懈怠的态度对待体育学习和活动。因此,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习动力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2.提供内在潜能

体育教学不仅是师生身体运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而且是师生非智力因素活动的过程,是师生在各个方面不断深入交往和交流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需要在传授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兴趣、良好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和活泼开朗的性格。非智力因素活动不像身体运动和智力活动那样容易定位和定性,甚至还可以定量,它是师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内在的综合体验,且它又是包含在身体运动和智力活动之中的,是“看不见”的,但它又具有巨大的潜能。

3.融洽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如果学生喜爱体育教师,就会主动捕捉教师的意图与期望,欣然地按照教师的期望主动地发展自己,这样的体育课是每个体育教师都向往的理想境界。要达到此境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关键性因素。如果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得好,那么师生关系就会很融洽,体育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二、发挥非智力因素在中专体育教学中作用的途径

1.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强烈的学习欲望是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前提。为此,教师首先应充分把握机会,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要使学生明白,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体质,是对人的身体进行教育,其宗旨是让学生在身体训练中了解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学生学习运动技术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运用运动的手段来增强体质,科学地锻炼身体,使思想品质得到磨练。其次,应让学生明确体育是富有多种技术的健美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造就人体外在美的基础,没有体质的增强,外形美只能是空中楼阁。通过观看一些健美、技巧、体操、跳高、球类等多种比赛场面,给学生美的享受,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其学习体育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要利用青少年学生争强好胜、爱表现自己的特点,通过组织体育比赛、做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使他们在活动中认识到一个人作为集体一员的尊严、责任和义务,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从事各种学习活动的启动器,是非智力因素的一种最活跃又现实的心理因素。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以惊人的毅力专心致志地去实现目标。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有厌烦情绪,关键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摆在主置上,启发引导他们主动去学,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亲自参与掌握知识,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特点,仔细研究教法,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创设让学生感染的情境,教之生情,授之以趣,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感染力。如此必定可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并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