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3 17:4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

篇1

关键词: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精神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6日

一、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

历史学派在19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是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学派。李斯特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他在其经典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详细阐述了他的生产力理论。李斯特认为,“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完全不同”,“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在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中,生产力是交换价值的原因,而不是结果,生产力要比交换价值和分工重要得多。“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

李斯特还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和扩散有其自身规律,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来确定经济政策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经济学的核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创造财富的源泉,生产力源于“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两个因素。物质生产力包括“工业力”、“农业力”和“商业力”;精神生产力包括艺术和科学、教育、一般文化事业、国家与社会制度。在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体系中,精神生产力始终是一个重要方面,李斯特认为精神(非物质)生产者之所以具有生产性,是因为他们“生产了生产力”。

李斯特特别重视精神生产力对财富创造的巨大作用。他在一开始提出,把欧洲各国的情况与亚洲各国的情况相比就可以很明确地明白:“思想与意识的自由对国家生产力的影响很大”,他将其称为“精神力量”、“精神资本”。他解释到:“许多世代一切发现、发明、改进和努力等等积累的结果”就是“现代人类的精神资本”。他还用精神资本来解释古代国家比现在国家人手使用多,工作艰苦,个人拥有土地面积大的情况下反而吃穿却比不上现在的现象。所以强调任何一个国家生产力的进退,都决定于是否能够将前人的成就加以运用,并且用自己的能力来加以发扬光大。李斯特的精神生产力不仅体现在个人生产力、各种物质生产部门中,还体现在进取精神、刻苦耐劳精神、重视公道精神、自由独立精神、宗教、教育和道德状况之中。

二、对李斯特精神生产力理论的思考

自从魁奈把经济学变为一门科学之后,一直把财富作为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重农学派和斯密的交换价值理论都认为精神生产是非生产性劳动。再往后,萨伊虽然是斯密理论的继承者,但是两者对于精神生产的态度截然不同。萨伊指出:斯密之所以不把精神劳动看成是生产性劳动,源于其狭隘的财富概念。萨伊既不愿彻底抛弃斯密的交换价值观,又想把精神生产归为生产性领域。李斯特既真正地突破了斯密的狭隘的财富观,又克服了萨伊为了把精神劳动纳入生产性领域而造成的理论矛盾,第一次在古典经济学中比较合理地解释了精神劳动的生产性问题。李斯特把物质生产看成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成果,他对精神生产的重要作用特别重视。

精神生产力是“对个人有鼓励、激发作用的那种精神力量,是使个人在这方面的努力可以获得成果的社会状况,是个人在努力中能够利用的天然资源”,“所有这些方面,主要还是有赖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的”。谈到社会状况,主要是指,科学与艺术是否发达;公共制度与法律对于宗教品质、道德和才智、人身和财产安全、自由和公道这些方面是否能有所促进等。

在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中,生产力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有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制度与法律的公正、自由,国家力量的强大等,也就是精神生产力。

李斯特对精神生产力的论述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为了发展生产力,作为国家应动用一切力量,发展科技、文化、教育,建立健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保证法律的公正,保证国内市场的自由、统一,与其他国家独立自主地开展经贸关系,有效地提高国内资源的利用效率,等等。精神生产力就是一种竞争力。迈克尔·波特在其名著《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到,“从国家层面来考虑时,‘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

精神生产力指出科技创造能力对经济发展的强大作用。科技创造能力水平的高低是由人们受教育水平所决定的,而个人创造能力又构成国家整体创造能力。所以,只要一国人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得到提高,该国人民的整体科技创造能力就会有所提高,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一国经济、科技、军事等的竞争力提高,这样一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也会壮大。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基于对李斯特精神生产力论述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认为精神生产力理论对我国正在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深入理解李斯特的精神生产力理论的内涵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挖掘和利用。

三、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但其增长点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外延式经济。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也就是解决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我国的精神生产力,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发展生产力要依靠科技、依靠教育。我们要加大教育和培养投入,把钱用在刀刃上。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提高本国人民的知识水平,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先导模式,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人才基础。同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实施人力资源的战略性重组。优化人力资源的产业分配结构,改进人力资源的增量结构,使人力资源的宏观结构适应我国产业高级化的需要。

(二)加大科技投入,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同时也要增强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必须努力着力于提高国家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加快培育新的科技力量,迅速构建一个完整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这个体系应当包括以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为核心的知识创新系统、以企业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系统、以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的知识传播系统、以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知识应用系统。努力创立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加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尽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从根本上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三)提升全体国民的精神素质,为中国崛起积累精神资本。我们拥有五千年的优良传统文化,在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在无形中受到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的侵袭和渗透。面对西方个人主义观念和物质观念等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冲击,我国如今的文化现状令人担忧。我们必须面对现状,提升全体国民的精神素质,牢固树立历史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为中国的崛起积累精神资本。

(四)建立科学的分配和激励机制,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制度的优化也是李斯特精神生产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增强人们的竞争力,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让分配和激励机制做到内部具有公平性,外部具有竞争性。内部公平性能够消除人才后顾之忧,外部竞争性能够激发人才奋发向上。

总之,一国发展靠人才,最终靠科技、靠教育。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正如李斯特精神生产力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精神生产的成就越大,则物质财富的产量就越大。

主要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图书馆,1981.

[2][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篇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创新;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31-02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自身的积极方面的挖掘,充满对激发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的积极理念和思想,从而有利于开发人自身创造性的优秀品质,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充分运用积极心理学,学会“积极创新”,对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积极心理学及其意义

何为积极心理学・谢尔顿和劳拉金给出了这样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塞里格曼则认为:“心理科学原本就应有三项历史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类生活更加充实,富有意义;鉴别并培养有天赋的人。”[2]

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面。主要研究主体的积极情绪与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二是个体层面,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主要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灵性、天赋和智慧,积极心理学希望寻找到一条能使个体具备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有效途径。三是群体层面,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个人及其体验,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将是我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关键力量。因此无论从大学本身的教育功能还是从时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都极其重要。由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具有综合性、层次性、模糊性等特点,学术界对其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后产生过很多与创新素质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有创造、创造力、创造性才能、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活动、创新、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创新精神等。

创新素质的培养就是要以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知识体系等内容为主旨,引导大学生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各项理论与实践活动,达到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因素在创新素质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新素质教育的基础,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是其核心。没有积极的心理,轻则不敢尝试,重则一蹶不振。创新素质是人综合素质的体现,积极的心理素质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关联。创新素质的培养如果离开了积极心理,创新素质培养将成为无本之源。通过利用积极心理学,将创新素质培养的重点放在人的积极品质和挖掘人的潜力上,势必会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在创新素质中的内涵建设

积极心理学强调“建设人类的积极品质”,提醒人们心理学成立时确立的另外两项使命:帮助所有的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完善;发现并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这其中就包含了对创新素质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的功能。

1.创新需要积极的心态。个人具有积极的心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创新赖以产生的内在重要机制,并且在人的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心态的调整将影响大学生的创新状况,并且深刻影响大学生对外在环境和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评价。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这种“自我实现”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人对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进行自觉反省,随时调整好心态,才能应付未来的挑战,最终实现自己的创新目标。

在积极的个性心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optimistic),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有时会产生“乐观偏差”(optimistic bias),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他人的风险小[6],更好的是一种“现实的乐观”,即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在客观面对现实的前提下能对环境或事件进行评价,能够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这种“现实的乐观”对于创新至关重要,因为通过积极心理学帮助大学生学会科学地,进而乐观地认识自己,相信并挖掘自己生命中存在的积极品质,就会愿意进行创新,并对未来的创新有一个良好的预期,甚至要高于现实中成功的可能性。只要能用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创新充满了乐观和希望,就会逐渐实现心理学中的“预言成真”效应,从而使生活更加富有创造性,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2.创新需要积极的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等诸多方面的特有模式,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有自我。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7]积极人格是人格的一部分,是与创新有关的人格特征,它会在创新活动中予以充分表现,和创新密不可分。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的人格为人的创新活动提供巨大的内驱力。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在能力。具有积极人格的人,在创新的历程中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力、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个人品质都是符合创新需要的心理特征,是实现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都为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人格保障。大学生创新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中的实践活动,这项复杂的智力探索是建立在学生拥有健全和积极的人格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积极人格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人格层次的积淀,强化了大学生的创新动力系统,并给予了方向性的保证,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源。

3.创新需要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各种体验和行为是与外在环境、社会背景密不可分的,各种人际关系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心理学的一大贡献就是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从仅限于个体内部病态的心理研究扩展到了对个体与社会、个体与群体之间积极关系的研究。现在的创新越来越强调团队创新,即使是个人创新也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更何况创新正在逐步深入到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这就使得在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中,必须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纳入到重要方面予以考虑。

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高校的各种关系是其生活学习的重要环境之一,而且除了高校之外,家庭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等其他关系也是影响大学生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不是在孤立的关系中进行创新活动,而是始终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关系网中。这就要求首先在创新团队中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减少发生情感冲突的可能性,建立起必要的情感依赖和信任,促进知识共享和相互协助的意愿。其次学校要培养同学之间关爱的校园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关怀,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精神支持。最后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联系,向他们传达学生创新的正面信息,为学生创新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通过多层面积极人际关系的构建,减轻大学生创新的心理压力和孤独焦虑感,把强化积极的人际关系变成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一环。

三、探索构建“积极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当今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积极心理学与创新素质培养可通过“积极创新”这一概念有机结合。即实行“夯实积极心理基础――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再次强化积极心理――全面提高创新素质”的正循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种由内在的心理素质提高到付诸外在实践,再到取得成果,从而强化内在的积极心理,不断地循环往复,最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改变以往只是注重大学生成果管理的创新培养模式,实现向内外兼修的“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1.夯实积极心理基础。重视新生入学之初的积极引导,在日常教学和考核中探究建立“积极评价和考核法”,即不再单纯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依据,而是注重学生内在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针对不同年级、性别、专业、兴趣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充分地对学生的正面情绪进行鼓励,调动学生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积极心理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帮助他们夯实潜藏在内心的积极能量,最终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创新实践。

2.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积极心理素质之后,必然愿意参加各种创新活动,这个过程将是对积极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学生的创新视野和创新能力都将会逐步得到提高,使得学生能够在创新实践中发展积极心理,在积极心理的引导下实现创新实践。

3.再次强化积极心理。将学生参加创新实践纳入到对学生的各种考核之中,建立长效的管理和评价制度。尽可能对每一个参与的学生给予各种正面的评价,从而有效地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充分地肯定自己的价值,实现由外在积极心理的影响到内在积极心理的塑造。

4.全面提高创新素质。在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已经形成并在实践中得到强化以后,创新素质将会逐步提高,其言行会影响和带动周围学生,形成浓郁的创新氛围。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不是少数学生一时的行为的培养,而通过提高积极心理和创新行为的互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所有学生的整体创新素质。

四、启示

目前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侧重于消极情绪的预防和治疗,而积极心理学充分挖掘人性中的积极因素,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开发人本身具有的潜在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值得强调的是,大学生尚处于学习的阶段,其创新能力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能够取得的创新成果更是有限。而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更应该重视心理培养而不是成果的堆积,形成创新精神和具备创新素质更为重要。只有把积极心理贯穿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始终,并与各种创新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Seligman,M.E.& 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1):5-14.

[2]Seligman E P. Building Human Strength:Psychologyps Forgotten Mission [J].APA monitor,1998,(1):12-19.

[3]Julie,K.N.&Edward,C.C.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Negative Thinking[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9):993-1001.

[4]孙波,杨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1):35-37.

[5]陈娟,等.积极心理健康的内涵解析[J].心理科学,2009,(2):487-489.

[6]Sandra S. In search of realistic optimism:Meaning,knowledge,and warm fuzziness[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3):250-263.

[7]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20-126.

篇3

关键词:香料香精 质量安全控制

中图分类号: S816 文献标识码: A

中国香料香精行业的发展是同全国经济的发展吻合的,是同食品工业、饮料工业、烟草工业、日用化学工业、医药工业、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配套行业的发展相适应的,工农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促使中国的香料香精工业不断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产量和销售额逐年上升,并保持一定的速度健康发展。

香料香精产品是一种与消费者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产品,应用的广泛性深入到方方面面,有吃的、穿的、喝的、闻的、抽的、擦的、防治病的等等,大千世界,有香味的地方就有香料香精产品,而且是直接和间接地起着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作用,如果不严格控制生产原料、生产条件和产品质量,必定会给人民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因此,国家在缩小发证范围的同时,仍决定把香料香精产品列为实行生产许可的产品,可见其意义的重要性。

香料、香精的质量,除表现在其香韵和扩散能上外,它们香气的持久和稳定程度,在加香成品中是否会引起变色、变质或影响其使用效果以及对人体是否安全无害等问题,也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所以,调香工作者在香精处方时必须根据加香成品的特点要求,慎重地选择合适的香料品种和恰当的用量,并且要在通过应用试验,取得符合各方面的要求后,才可定方。不然,有些香精在初配时,香气持久性减退,或是留香时限缩短、或是影响加香成品的色泽和使用效果,甚至导致人体某些器官或肤发的损害等等。这此问题,对调香工作者来说,都应予以严肃认真的注意。换句话说,也就是加香成品,不能由于香精的使用而引起不后果。 我们知道,香精是由香料(有时还有辅助原料或溶剂)组成的。一般地说,如果选用香料的品种与数量都恰当,基本上可以判断该香精的各项质量情况,但是,香精在配制成后,在储存过程中或在加香介质(基质)中,各个香料之间、香料与介质(基质)中的组成份之间,往往会发生物理化学的变化。其中有些变化会影响该香精的香气持久性、稳定性、甚至安全性,调香工作者不可对此忽略。 持久性、稳定性与安全性,对于香精来说是三个联系起来的要素,应该综合起来加以考察,其中尤以持久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更为密切。

香料香精的安全应研究,是一项较复杂而细致的科技工作,还需要相当时期的考察。人与人之间对有些香料品种,会在过敏性或刺激性等反应上发生明显的差异,我们应及时收集反映,加以研究。因此,关于香料香精的安全性问题,香料香精的生产和应用、医学卫加香产品经销等有关部门及消费者,就密切联系与协作。我国对日用香料的安全性的研究,已开始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尚待统一规划,有领导、有计划、有系统、有分工和有协作地开展起来,并应及时组织力量研究制订有关法规。不可等闲视之。香精的持久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调香工作中是三位一体,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结晶。

香精的组成要比天然香料复杂得多,它往往是由数十种以至数百种不同分子结构的化合物所组成的混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能往往是很不相同的。最突出的是它们在蒸气压或蒸发速率上的差异。如果配比恰当,它们可以形成一些共沸混合体,这些共沸的混合体如果能紧密联贯、均衡地、有节奏地,从香精和加香介质表面上挥发出来,那么我们就可以取得香型或香气较稳定的结果。要达到这一点,调香工作者,要经过多番的试验(包括香精应用试验)。才能实现。所以,调香工作者在为一加香产品设计香精处方时,既要详细了解该加香介质的性能(包括它本身有无特殊气息),又要根据香型上、安全性上、经济上的要求在选择香料(包括修饰、和合、定香)、定香剂等品种是时从头香、体香、基香接香气、物理化学稳定性上综合考虑,通过品种、用量及应用的试验来取得各方面满意的香精配方(有时我们可以加入一定的添加剂,如抗氧剂,金属离子螯合剂等等来取得满意的效果)。

香精的品种繁多,使用方法也很复杂,但以下使用原则必须遵守:

1. 一定要根据食品的类型和香精本身的不同性味加以选择;

2. 要使用肯定能溶解的香精;

3. 要按不高于1‰~2‰的比例添加,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允许增加;

4. 要避免与高浓度的糖液或酸性溶液混用;

5. 要严格掌握好添加时的水温,水溶性香精加热不得高于70度,油溶性香精不得高于120度。

在国内外香料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作为香料产业的生产者,我们纵向思考,横向比较,只有勇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市场脉搏,确定香料产业发展战略,勇于创新,才能够在香料产业竞争中有所作为。

2、实行科技创新,提高生产能力。我们要依靠科学技术,用创新的勇气研究香料生产的精细化工艺,把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香料生产、加工、销售的全工艺,做到香料产品的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安全。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香料产品的精深加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3、注重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香料产品主要应用于医药、保健、日用化妆、饮料、环卫等方面,直接关系消费者生命与健康。消费者对香料质量要求甚严。对此我们应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香料生产者必须掌握适时收获,遵守收割程序,严格加工技术规程,规范包装标准,做到香料产品外观、色泽、香气、密度、酸值、酯值,检验、包装、贮存均达到标准。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发展。

4、加快品种更新,提升产量质量。品种决定香料生产的产量和产品的质量,当前,多年种植的品种已渐变退化,必须强化香料新品种选育工作。一是加强原有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二是利用传统的选育方法和现代生物方法相结合,选育新品种;三是选择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更新换代。 5、加快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充分开发利用香料植物含有的多种成份。其一,对芳香成份用于香料工业开发;其二,对药用成份,用于治疗开发;其三,对营养成份,特别是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用于食品、饮料和调味晶开发;其四,对大部分芳香植物含有抗氧化物质和杀菌的成份用于防腐保鲜开发。除此以外还可开发色素成份。香料植物产品开发潜力很大,芳香理疗、芳香花茶、芳香保健、芳香调料、芳香食品、芳香工艺品等都要综合利用,增加效益。

总结:香料产业是一个特色产业,它受到地理、气候、土壤的制约,不同的地域生产不同品质的香料。安全生产,严格监督,责任调配才能使香料香精事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培钿,白卫东 ,钱敏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广州 510225

[2]谭志光,黄伟科,张玉萍等.食用香精香料的制备及其安全控制L[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1):34-37.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 利差收窄 盈利模式

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利差较大,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证作用。但由于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发展,现在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已进行到成熟阶段,利差开始逐步收窄。面对日趋缩小的存贷利差,银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风险日趋加大,促使商业银行思考如何加快转变盈利模式。

一、利差概述

1.存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是指客户按照约定条件存入银行账户的货币,一定时间内利息额同贷出金额即本金的利率。影响存款利率的主要因素包括通货膨胀率、金融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以及中央银行的存贷款基准利率。贷款利率是指在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率。通货膨胀率、银行业的目标收益率以及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基础利率影响贷款利率的变动。

2.存贷利差

存贷利差是存款与贷款平均利率之间的差额,是银行获取利润的来源。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是由中央银行制定的在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有一定浮动权限的利率差额。存贷利差包括名义利差和实际利差,其中更有意义的是实际利差。实际利差是衡量银行盈利的指标,是指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实际利差=(银行全部利息收入-银行全部利息支出)/全部生息资产。从公式可以看出,实际利差扣除了不良贷款等因素对银行盈利的影响,真实地反映出商业银行资金经营管理状况。

二、我国商业银行利差变动的特点与趋势

(一)利差变动的特点

在当前的形势下,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影响。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来影响商业银行名义利差的高低,从而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根据表1,从2007年开始,我国国内货币政策经历了由从紧到适度宽松、再回归到稳健的三次转变。在此期间,中央银行共15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12%上升至7.47%的高点,后逐步回落到5.31%的低位,目前上升至6.06%的位置。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52%上升至4.14%,接着下降到2.25%,后又上升至3%。从 2008年9月16日至今,存贷利差基本保持在3.06%的水平,具体表现如下。

1.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刺激投资、消费和贷款等需求,中央银行采取了将贷款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而存款利率不变的措施。

2.存款利率上浮和存款定期化对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产生影响。在这期间,一共有4次不对称调整,商业银行的名义利差不仅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还出现了近年来的最大降幅,与 2006年的高点相比累计下调了0.54个百分点。

3.2010~2012年,经历了第二次的降息,年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大于年定期存款利率0.25个百分点的调整,2012年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进一步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7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向前迈进了一步。这是由于2011年上半年加息后存款重新定价造成资金成本上升,从而导致利差下降。

(二)未来利差发展的趋势

根据国家的政策,自 2013年7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下限,此次改革政策无疑推进了利率完全市场化。其意义:

(1)融资成本降低,银行对产品定价更具多元化、自主化。

(2)银行竞争加大,企业、居民贷款门槛降低,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完成了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推动了利率的完全市场化,这也会引发存款利率的改革。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的松动,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利差将逐步收窄,我国商业银行终将告别高利差的时代。

三、利差收窄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虽然大型银行在拓展中间业务、实现收入结构转型方面有可能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利差缩小对所有银行的影响都是一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营管理能力方面

在利差收窄前,商业银行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和以扩大存贷款为主的发展模式就可以实现利润的增长。但在利差收窄的趋势下,大型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竞争的冲击,信贷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削弱。而中小型银行没有大型银行的销售渠道和定价能力的优势,随着利差的收窄则无法通过利差来增加银行的收入。

(二)业务创新能力方面

在存贷利差收窄趋势下,依靠经营传统业务的利润增长岌岌可危。近年来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创新、金融市场的自由进入和退出、混合经营和利率、汇率的市场化导致了金融的“脱媒”。金融行业交叉渗透经营趋势日趋明显,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加大,经营传统业务的利润越来越少。

中资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收取服务费或代客买卖差价的理财业务、咨询顾问、基金和债券的买卖、代客买卖资金产品、收费、托管、支付结算等业务。虽然这些也务不触及银行自有资金、不承担市场风险,但是业务又集中在支付结算等传统的、低附加值的中间业务上,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吸纳型和模仿型创新较多,原创型和再创型较少,较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等方式,开辟新的盈利途径。

(三)监管方面

利差收窄向银行监管发起挑战。第一,面对传统业务的收益日趋下降银行务必加快业务的创新,而产品的创新是有风险,面对这些不可知的风险监管队伍业务素质和能力需要更高要求。第二,银行的竞争愈演愈烈,金融衍生品的交叉,金融秩序的稳定更为艰巨;第三,利差收窄也很可能造成单体银行机构资金流动性困难甚至危机整个银行的营运。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强化危机处,提高监管。

(四)风险管理水平方面

1.一般来说,做好风险的对冲、转移和分散,把风险控制的恰到好处,高风险才能获得高收益。,实质上,利差收窄是考验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会面临来自银行自身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利差空间缩窄,盈利压力加大,商业银行可能更倾向于扩大表内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这会增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同时,目前国内银行同质化经营程度较高,资金同向性强,可能有积聚系统性流动性的风险。所以,稳定和提高盈利能力,拓展获得更高收益的业务,积极地调险的偏好是商业银行必须做的。与此同时,较强的风险的管理能力是更需要具备的,但目前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经验仍有不足,需要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2.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收窄的趋势背景下,经营的风险与环境趋向复杂。由于银行汇率风险增加,可能会使得银行经营风险增加,各类变化相互作用影响。银行汇率风险的增加,可能会引发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许多重大的金融改革是紧密相连的,比如人民币的国际化、资本的项目开放和汇率的市场化等等金融改革。我国的经济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仍然能够保持速度较快的增长,如果在未来利差收窄后,我国国内的利率上升,不能自由浮动的汇率,将可能会导致热钱的加速流入,我国的金融秩序和金融市场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相反地,如果更加放宽我国汇率的浮动幅度,又会导致银行汇率风险的增加,套利行为的复苏和创新,更有可能会使人民币发生较大波动和迅速升值,汇率风险必须控制的恰到好处才能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行和维护金融秩序。

(五)业务结构方面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中,各中小型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和零售业务所占份额比高达3.5:4.1,其中对公业务和零售业务的平均所占份额是2.5:1,这也与商业银行依靠信贷规模扩张获取主要利润收入的现状相符。而存贷利差缩小可能会改变上述的业务结构,并给商业银行定价能力提出挑战。而在这其中,不同规模银行的净息差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商业银行由于在营销渠道和议价能力方面的相对优势以及庞大的资产规模基数,使其净息差的收窄程度总体上好于中小银行。

(六)收入结构方面

商业银行主营业务收入分为利息与非利息收入,其中利息收入主要来自银行的利差收入。因此,随着利差减小,商业银行自身的利润状况受到影响,与此同时,会带来较高的相对竞争性,同时降低银行收入过度依赖利差的风险。这就要求银行必须主动地拓展非利差收入业务,改善收入结构,从而降低对存贷款业务、利差收入的依赖。

综上所述,各银行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相同的,在利差收窄下造成利润被压缩,银行业受利差“保护”的时代已经结束。面对多方面挑战,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已势在必行。

四、在利差收窄趋势下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建议

(一)加快调整经营模式,从存贷款的传统模式中,向新型营业模式转化。

由于在传统模式中,存贷款都发生于银行。银行成为了一个融资中心。从而想要获得利差收入变得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商业交易模式中,银行扮演着交换中介角色,利用资金证券化,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这一做法,有利于银行突破资本约束,继而发展壮大。但是还是会有一些风险是分散不了的;而在商业银行的价值管理这种模式中,银行又扮演着信息中介的角色。银行通过提供信息给客户,从而让客户自主选择的融资方式,比如像私人银行、投资银行这些业务。这样银行就不必承担市场风险及其信用风险,一切风险由客户承担。

现在,我国经济正在向着结构调整发展中,商业银行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调整,普遍都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盈利便成为商业银行的大势所趋。

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利息,很多国内商业银行并不常使用银行的基本资财,通过依靠科技、互联网、资金以及信誉等方面的长处,以中间人或其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结算、咨询、担保以及其他委托事项,并从其中收取一定费用。

国内商业银行在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通过单独向企业收取利率作为咨询费和顾问费,将利息收入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中间业务收入科目下,这种现象在同业存款中也是相似的。

(二)改变传统信贷模式,实现经济增长和银行业发展的有机协调。

因为伴随着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大规模急速发展,以及企业投资增长的减缓,这使客户的议价能力逐日增强,同时贷款市场间竞争越发激烈,利差收窄后商业银行收益水平的大幅度下降,同时再加之客户对于银行业贷款的需求的逐步下降。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将信贷资源分散开来,改变原有的传统信贷模式,把越来越多的信贷项目投放给一些小规模企业以及绿色生态领域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中小企业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也可以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增速的目标。

为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一下三个方面来改变传统的信贷模式。

1.积极开发新的融资产品,增强网上银行贷款功能,从而拓宽中小企业申请和发放贷款的渠道。

2.开发新型贷款担保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抵押、质押物缺乏的问题。加强以商标权、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知识产权等作为抵押、质押工具。

3.提高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的成本,全方位建立分层次委托授权体系和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全面拓展各层次援助创业贷款、各商业领域融资和各中小型企业的融资租赁等服务,由此可以促进我国实际经济体系的发展和民生问题改善,从而实现银行业利益最大化并促进其加快发展的有机协调。

(三)设立多样化的机构内部监管,提高自我监督管理效率。

1.设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所谓得内部控制制度就是指商业银行各级机构管理层,为了保证其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能够尽可能实现,通过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的、 对机构内部各单位和人员进行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措施、制度和程序。使之成为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的能够抵御利差收窄的完整体系。

2.设立商业银行的同业自律机制

从全国商业银行同业自律机制设立的现状来看,同业组织的公会或协会是为了维护商业银行业公平竞争、共同利益、行业协调和监管的需要自觉建立起来的。这是对央行金融管理的拓展,也是银行业的自我民主管理。故我国商业银行业应积极设立起商业银行的同业自律机制。

3.优化商业银行机构内部人员控制与审计机制

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调控制度,推动银行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各级管理层的监督和约束,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集体议事功能,着重优化商业银行的内部人员结构治理。同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银行自我监管中的重要作用,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提高监管新新的有效性,充分行使自身职能,有效解决银行公司治理问题。

(四)调险偏好,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在当今,信贷资产质量和利率市场化之间互相制约、相互影响,这两者显然已经成为全国各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若利率风险一旦转化为信用风险,这现象将会冲击银行业的经营,使其发展变得更加困难。所以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和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而导致利差收窄问题,商业银行做了以下几点努力。

1.银行业应抓住重点来控制各个领域,其中应该增强对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管理,提高管理风险能力,加强信贷风险防伪控制的预见性,避免重蹈其他国家利差收窄后银行业信用风险激增的悲剧。

2.银行业在全面调整客户等级结构和银行金融产品的同时,应当要进一步完善多样化的信贷资产管理流程和顾客的信用风险管理,完善审批、委托授权制度,优化地区和各行业政策,由此来配合信贷结构调整的需求。

3.银行业的监督管理部门还应该尽快创出新一轮的资产证券化、土地房产权证大众化以及信用保险化等相关政策,诸如此类的相关政策都是为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化的流动性而设下的前提。这也是为了应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而创造出来的有利条件。

(五)加快拓宽商业银行业务结构,推动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转型。

1.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是业务和客户,所以商业银行必须紧抓并落实这两大基础:首先加快推进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的深入发展,其次积极调整客户结构,丰富客户资源。

2.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观念,推动商业银行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转变;由“存贷批发型”向“全面综合型”的经营理念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理念转变。实现商业银行走“低资本、低耗用”的特色化经营道路

3.首先要加快拓展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收入趋向多元化,推进国内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的深入发展。其次要加快推动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布局广度的进一步扩大,争取在证券、基金、保险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在存贷利差逐渐缩小、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努力实现从以大客户为主的经营模式,向以大中小型客户并重的经营模式转变,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客户作为商业银行客户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逐步丰富和完善客户资源。由此可见,大力推进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的转型,是商业银行全面改革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兰.存贷利差趋小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策略研究[J].金融学院,2012(6)

[2] 赵国栋.商业银行利差研究[J].财经之窗,2010(1)

[3]陈双成,黄守信.商业银行利差水平与盈利模式研究[J].金融视界,2010(5)

[4]吕铮.中国商业银行实际利差的影响因素研究[R].东北财经,2010(12)